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紅電影焦裕綠觀後感400字

紅電影焦裕綠觀後感400字

發布時間:2023-04-20 00:08:53

A. 誰能給我整一篇《焦裕祿》的讀後感

懷著復雜的心情看完了《焦裕祿》這部電影,之中都感動得流淚。
1962年,年僅40歲的共產黨員焦裕祿,調任蘭考縣縣委書記。常年穿的是打著補丁的衣服,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但是他始終嚴於律己,克己奉公,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忍受著肝病的痛苦,日夜堅持工作,後來病情嚴重惡化,變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頑強的意志忍受著劇痛,四處奔波,焦裕祿帶領全縣幹部群眾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治理「三害」;他時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想的仍是群眾;年僅42歲的好乾部焦裕祿於1964年5月14日離開了人間,但他永遠活在蘭考和全國人民的心中。
在六十年代,在蘭考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下,焦裕祿同志作為縣委書記與同志們一道,戰斗在抗沙、治鹽鹼地的第一線,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情況下,隱瞞身體情況,拒絕花錢治療,最後累死在工作第一線,看過他所穿的衣服,用過的劣質工具及辦公條件和我們自己對比一下,不言而喻,我們應該學習他那不怕困難勇於與自然做斗爭的精神,學習他不貪圖享樂,一心為民的做法,學習他艱苦創業、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怎樣把這種精神發揚下去,這就要求我們「不負人民的信任、肩負黨的囑托、執法為民、執政為民」,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他的這種思想工作作風,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學習的,焦裕祿同志不是病死的而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累死的,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死的重於泰山,在那艱苦的年代,正是有了焦裕祿這樣的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奮斗,才有了我們社會主義的今天。
從焦裕祿同志身上,我們看到一種精神,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公而忘私,不搞特殊的精神。焦裕祿精神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我們中國有2000多個縣(區),如果每一個縣都有一個焦裕祿,都像他一樣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庄嚴神聖的使命感,我們的小康目標是不是可以更快地實現呢?40年來,焦裕祿精神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的人格魅力和偉大精神,體現了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品質,為後來的人們傳頌不已。
通過這一段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學習,聯系自己的本職工作,感受很深,現在在我們這樣的好環境里,對工作更要盡職盡責,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工作和學習中要學習焦裕祿同志艱苦奮斗、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質,要結合工作和自己實際,接受學習教育,思想上要認識提高,著力重點,解決工作作風、工作紀律、工作效率、工作事業心、責任心的問題,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不斷提高完善,促進工作學習。

B. 求一篇焦裕祿電影的觀後感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_網路文庫
http://wenku..com/link?url=EwvQZG-Fwpt__

懷著深切的緬懷和欽敬之情,我飽含熱淚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看的我淚流滿面,熱血沸騰,感到世界是那麼精彩,人性是那麼美好!焦書記那高大的形象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40年風雨變遷,40年滄海桑田,中華大地卻依然記著焦裕祿這樣一位共產黨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經深深地烙進了人們的心中,他的事跡感動了整整兩代人! 片中患有嚴重肝病的焦裕祿憑著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一心為偏僻窮苦的山區蘭考,為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的工作。忘記了妻子、兒女更忘記了自己.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祿心甘情願地犧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吳縣長派人分給他二斤大米,這在當時來說相當的珍貴,可以讓家裡人吃上幾頓香噴噴的飯。可他卻一點也沒動,讓家人原物奉還。他帶頭廢除了幹部生活調節費,為補助一些一輩子任勞任願而犯所謂的「錯誤」去別的縣買米。因此遭到了無所事事之人的誹謗和中傷。但困難並沒有嚇倒他,反到增強了改變蘭考窮困面貌的決心。每當他的肝病發作,疼痛難忍時,他就採取了獨特的治療方法「壓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屜或者桌角頂住腹部來減輕分散身體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舊病復發,一陣一陣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額頭冒出,承受著巨大病痛的卻不哼一聲。
這是多麼剛強的性格,多麼頑強的意志,多麼韌拔的氣節。
他是艱苦樸素的典範。身為縣委書記,身上沒有官氣、闊氣,一件舊大衣是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他的兒女和老百姓一樣挨餓受窮。
他是群眾利益的代表,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他的身影他是優秀共產黨員的典範,他從沒有考慮過個人的成敗,從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得失,更沒有為求什麼政績而去弄虛作假。在他身上體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風采和不怕艱難困苦,不畏流血犧牲的,銳意進取,廉潔奉公的高貴品質!
焦裕祿同志的事跡給予我新的感受,新的啟迪和新的振奮,使我再一次認真思索著人生的真諦,人當怎樣活著?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作為一個生於80年代的獨生子女,我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從來沒有體驗過貧窮和飢餓,但今天 我感謝革命先輩為我們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樹立了前進的路標,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為此,我將以焦裕祿同志為學習的榜我們當不畏困難,艱苦奮斗、求真務實、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要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發揚焦裕祿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向困難低頭,不斷開拓進取,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

C. 黨員關於電影《焦裕祿》的觀後感範文

電影《焦裕祿》是由王冀邢執導的。真實講述了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期經歷的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故事。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黨員關於電影《焦裕祿》的觀後感範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焦裕祿》觀後感 篇1

   觀看電影《焦裕祿》後,焦裕祿那高大的形象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多少年來,焦裕祿的故事,已經深深地烙進了人們的心中,他俯首甘為孺子牛,鞠躬盡瘁為人民,無私奉獻、情操高尚、人格偉大;他帶領群眾抗風沙、戰鹽鹼、堵風口,栽下了泡桐幾百里,造福蘭考人民;他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所以他人雖死而神不朽,精神逾遠而彌存。他的事跡感動了整整幾代人!

   影片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當焦裕祿在冬天的寒風中走進蘭考這片貧瘠的土地時,迎接他的不是簇擁著的鮮花,不是經久不息的掌聲,而是衣衫襤褸、滿面塵垢的孩子,是飢寒交迫、討飯要飯的災民,是大雪、是風沙、是飢荒、是荒蕪的土地。身為縣委書記,他身上沒有官氣、闊氣,一件舊大衣是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他的族頃兒女家人和老百姓一樣挨餓受窮。當洶涌的洪水來臨的時候,他總是帶領著大家抗戰在第一線,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他的身影。他時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想的仍是麥子的長勢、群眾的生活……

   這樣的一位人民公僕,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呢?

   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廳差努力,不去奮斗?我們真應該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事,發揚焦裕祿精神,不向困難低頭,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用的人!

《焦裕祿》觀後感 篇2

   觀看電影《焦裕祿》,那幾段熟悉感人的畫面,樸素的語言,再次深深打動了自己,撞擊了靈魂,升華了思想,凈化了心靈。焦裕祿同志的身上,呈現一種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牢記宗旨、心繫群眾,"心裡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僕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不怕困難、不畏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呈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當前自治縣正加快科學跨越發展的步伐,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同時也要求我們全體黨員幹部也必須發揚焦裕祿精神所具有的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的開拓精神。無論是縣域各項民生工作的開展,還是"第二批群眾路線三嚴三實"活動,都強烈呼喚有更多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愛民為民、幫民富民、尊民助民的領導幹部,我們才能如期實現既定的目標,讓群眾滿意。

   同時我們也要認真學習焦裕祿同志敢於擔當的精神,他崇高的黨性修養,時刻保持著淡定,不怕困難、不懼風險,在應對危機上有思路,敢擔當。面對發展,面對困難,展現敢做善成的勇氣、逆勢飛揚的豪氣、艱苦奮斗的志氣,保持一股"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拼勁、沖勁,聚精會神戰危機,一心一意謀發展。

   學習焦裕祿一心為民的精神,學習他時刻牢記宗旨、心繫群眾,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把為人民扮穗皮服務作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最終目的,自覺擺正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不斷增進與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時刻將群眾冷暖掛在心上,始終與群眾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學習他時刻樹立堅定理想信念,模範遵守黨的紀律,高尚道德情操,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今後的工作中,堅定不移的走群眾路線,始終牢記一個"干"字,始終心懷一個"公"字,始終恪守一個"廉"字,保持共產黨人實干奉獻、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做為機關工作者,雖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也做不出轟轟烈烈的成績,卻無時無刻不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特別是當前結核、艾滋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任務依然艱巨,各項工作也取得明顯的成效,但離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要做好自治縣當前疾控的各項工作、為各族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就要真正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時刻想著人民群眾,時刻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的兒子,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高質量的做好本職工作。

《焦裕祿》觀後感 篇3

   通過這次觀看《焦裕祿》我不光是緬懷焦裕祿同志,更應該學習焦裕祿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要學習焦裕祿精神。學習他熱愛本職的思想。學習他甘於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為了盡快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後面貌,他以身作則,吃苦在前,積極帶領蘭考人民,同內澇、風沙、鹽鹼三大自然災害作斗爭。一直堅持帶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可以說,焦裕祿同志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學習他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崇高精神。他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例如,影片上的一個細節,有一對孤寡老人,無依無靠,生活非常艱難。在冬天天氣嚴寒、將下大雪的時候,他首先想到了這兩位老人,一大早就趕到老人家裡,噓寒問暖,給老人送去了禦寒的衣物等,並說“我是你們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你們的”。我感覺得這個細節非常感人。

   以前在對焦裕祿同志事跡的認識上比較模糊,光知道個大概,具體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通過這次觀看《焦裕祿》,可以說對焦裕祿同志感人的事跡和崇高的精神。通過觀看學習,內心很受感動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結合觀看學習情況,個人也進行了一些思考,為什麼焦裕祿同志離開我們有40多年了,他的事跡至今為人民念念不忘,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為人民所稱頌,現在重溫他的事跡後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關鍵就在於他心裡時時刻刻裝著百姓,真正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通過學習,我深受感動,我明白了怎樣從電影中吸取促進自己不斷進步、銳意進取的思想精華與精神力量,這才是我觀看這部電影的意義所在。

《焦裕祿》觀後感 篇4

   最近,我觀看了電影《焦裕祿》,深受教育。這部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好影片,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朴實無華的電影語言,生動可信地再現了一個人民所渴望的黨的領導幹部形象。生活中的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雖然早已離開我們而去,但是焦裕祿的那種愛民之情和公朴精神將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焦裕祿》放映數日以來,從城鎮到農村,成為人們議論的一個熱點。《焦裕祿》為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很值得我們大家深思。我們要從影片藝術形象的魅力之中看到人們的一種心態,從中悟出點道理丨每一個從事黨的工作的同志,要知民情、懂民意,為人民。在此,我特向全縣各級各部門工作的黨員幹部提幾點希望和要求,也算是我觀看

   第一,把觀看《焦裕祿》作為向廣大黨員幹部進行黨性教育的必修課。各級黨政領導要帶頭和認真組織觀看《焦裕祿》。副鄉局級以上領導骨幹包括縣委,凡沒有看過《焦裕祿》影片的,要補上這一課。

   第二,各級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和實踐焦裕祿精神,更尥深入扎實地開展“樹政繢、創迎績”活動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心得體會 。要大力提倡“種子”精神,不論組織上安排到那裡,都要安下心來,紮下根來,不管條件如何艱苦,工作如何困難,都要立志做到“面貌不變我不走”。要引導群眾按照已制訂或正在制訂的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藍圖,一步一步實施,象焦裕祿同志那樣,真正做到:為官一任,操勞一方,致富一方。從社教工作隊的同志來說,要蹲點一年,變化一方。

   第三,各級黨政領導要切實樹立,無功便是過”的思想,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改善人民群眾物賃文化生活為已任。全心全意為人民脤務,最根本的是要把經濟搞上出。如果經濟滑坡,群眾生活停滯、下降,就是最大的脫離群眾。焦裕祿為蘭考縣人民做了那麼多的好事、付出了那麼大的犧牲,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改變蘭考縣的面貌,讓蘭考36萬人民過上富裕的日子。作為一個黨的領導幹部,在當前的經濟建設中,只要是看準了的東西,一定要勇擔風險,“不謀私利我敢為”。要帶領群眾艱苦奮斗,奮發圖強,戰勝各種困難,加快兩個文明建設的步伐。

   第四,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多為群眾辦具體實事。各級黨政領導和黨員幹部,每月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下到基層,開展調查研究。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留心群眾的情緒,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要把減輕農民負擔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切實控制負擔標准,防止年初減下去,年中又回升。同時,要注意解決貧困山區、水庫淹沒區和貧困戶的生活生產困難,支持他們廣辟致富門路,幫助他們渡過春荒。

   第五,從我做起,從縣委做起,從各級黨政領導做起,帶頭勤政廉潔。要變一級說給一級聽為一級做給一級看。考察幹部不僅觀其言,更要看其行,凡政治可靠,群眾擁戴的千部要大力表彰,大力支持;凡以權謀私,寡得人心的幹部不能重用,凡索賄受賄,向群眾敲詐勒索幹部要從嚴處理。堅決反對任何特殊化行為,堅持為政清廉,歡迎群眾監督,在全縣上下真正形成“只見公僕不見官”的風氣。

D. 小學生觀《焦裕祿》有感

《焦裕祿》這部電影,從始至終牽著我的心,我的情緒被他的感人事跡所調動,時而熱血澎湃,時而熱淚盈眶,受到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禮。電影放映完畢,我一邊感慨,一邊低頭思事:為什麼焦裕祿的事跡讓我怦然心動?

焦裕祿的事跡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就在於他那種對人民的赤膽忠心。電影里的「二把手」跟焦裕祿有一段精彩的對話,那人說工作要先讓人民滿意。抱有這兩種思想的不同結果是焦裕祿忙於發放救濟讓老百姓度過難關,那位「二把手」卻忙於籌辦展覽會讓上級領導高興。這兩種迥然不同的政績觀,事實上反映出如何看待對上負責對下負責二者告念的關系問題。看看焦裕祿的為民態度,對於態衫我們在工作中如何正確把握好這二者關系,是很有啟迪的。

其次在於他那種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現在的人看來,焦裕祿所做的那些訪貧問苦、慰問群眾、勘探風沙、查看災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副手,甚至於秘書代勞。但是,焦裕祿卻總是輕車簡出從深入一線,那種「車」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車,那種「從」無非是一兩個頂多三五個必須隨行的人員。他那種「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的思想。值得那些坐在主席台上高喊務實而卻養尊處優的人認真思考:為什麼那麼多人敢以假數字假典型來糊弄領導?除了下邊的問題,是不是也與領導不能掌握一線的實際情況有很大關系?

第三在於他那種吃苦在前的奉獻精神。在得失之間,焦裕祿在全家老小尚未溫飽的情況下,克己奉公,這種境界行其高尚!當女兒在向母親埋怨襪閉困自己的衣服破舊的時候,當孩子們歡天喜地吃魚的時候,當兒子一氣之下扔掉手中的窩窩頭的時候,我想焦裕祿的心肯定在滴血,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哪個父母不願讓自己的孩子過上好日子?在這些私情面前,焦裕祿想到的卻是如何維護黨的形象。這是一種痛苦的抉擇,也是一種崇高的.抉擇。

最後在於他那種敢於承擔責任的負責精神。當上級來調查處理問題時,別人又樂於替他承擔責任的時候,焦裕祿以坦白的襟懷和無畏精神,展現出的是他對黨的忠心,是他坦盪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態。

焦裕祿心理想著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因為他知道黨的形象,需要在為人民服務中去維護。在他的事跡里,沒有震耳欲聾的高談闊論,沒有思想高深的反復思考,他認準的只有一條:一切為了人民。焦裕祿身上的這種黨員精神是值得我們每一名黨員去學習的。

E. 初中學生《焦裕祿》觀後感作文1000字

以下是 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初中學生《焦裕祿》觀後感作文1000字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初中作文資源請搜索 初中作文頻道 與你分享!

上周我跟著學院的同學一起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看過之後,我不禁一次一次的落下了滾燙的眼肆銀淚。焦裕祿這個名字,體現了一種崇高而不朽的心靈:為人民服務心靈,無私奉獻心靈,艱苦奮斗心靈;他向每一個黨員幹部發出忠告:永遠要做一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公僕,絕不能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只要時時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怡悅不怡悅,人民允許不允許,人民愜意不愜意,人民贊成不贊成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登程點和歸宿,人民才會擁戴你、支持你。
在火車站當滿載著逃荒的人們的火車隆隆離去後,焦裕祿撿起在一派狼藉中豁然躺著的那半個野菜窩頭在流淚,那是一個共產黨員心繫人民疾苦,憂國憂民的痛苦的淚;這樣的鏡頭在電影《焦裕祿》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淚並沒有削弱焦裕祿同道的偉大形象,相反為廣大觀眾重現了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榮的共產黨員的形象。他是那麼的偉大,卻又那麼的平庸,他就生活在我們的中間,並不是那麼的高不可攀,他把全副身心投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的奮斗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他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品質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一座無堅不摧的嫌升心靈豐碑。
我國改革事業已進入了關鍵時期,在新舊經濟體制交替、轉換過程中,新問題新矛盾將層出不窮。要持續、疾速、健康地發展經濟,必須治服前進中一個個艱難,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幹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轉變作風,必須像焦裕祿那樣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心靈。今天有黨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祿那樣芹雹老的好乾部,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必會大大發揚,我國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必將如虎添翼,煥發出更大活力。
在他生命終止的一刻,他還想著黨交給的任務沒有完成,蘭考的災情還掛在他的心上。他讓女兒采來一束麥穗放到他的枕邊,讓他一直聞著麥香離去。這就是一位剛強的共產黨員臨終前的遺言,把最後的寄託,最後的遺願都融入所走過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給世人悲壯的一幕。
我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時期,那樣的環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祿這樣的悲壯人物,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愛戴他的。但我從影片中確實感受到了時時在在存在的歷史,沒有歌聲便沒有生命,尤如沒有太陽便沒有生命一樣。焦裕祿正是用他平庸而有偉大的一生譜寫了一麴生命的精彩華章。他的後光形象就象太陽一樣照耀著大地,經久不滅。

F. 觀《焦裕祿》有感

篇一:從批評中汲取執政為民正能量,觀《焦裕祿》有感

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堅持開門搞活動,縣委常委班子從群眾提出的1.3萬條意見訴求中梳理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462條,每一條我都能對上號。在縣委常委專題民主生活會上,10位常委同志當面鼓、對面鑼,單刀直入,對我提出了26條批評意見,尖銳地點出了缺乏擔當勇氣,太平官思想突出;決策不民主,脫離縣情實際;幹部選拔任用平衡照顧、一碗水端不平;過分看重gdp和招商引資數字,急功近利;個人英雄主義滋長,官氣霸氣重等問題。這些批評「辣味」十足地端到桌面上,我聽後猶如被猛擊一掌,當時真是紅了臉、出了汗,有點坐不住。

兩年半前,我被組織選派到蒙陰任職,當時不到40歲。時空穿越50年,焦裕祿也是在我這個年齡走上了縣委書記的崗位,他以一年多的短暫工作鑄就了精神上的永恆。與同齡人相比,自己十分幸運,長期在肯定、贊揚聲中成長,自覺不自覺地以為自己到了縣委書記位置,政治理論水平、黨性修養自然會高人一籌,即使有問題也是細枝末節。然而這次民主生活會給我敲了一次政治警鍾、補了政治生命中重要一課。同志們對我提出的批評意見,幫助我照出了思想之「私」、理論之「淺」、作風之「短」、能力之「弱」。同志們之間相互批評的真誠坦盪、無私無畏,也更激發了我作為班長的政治擔當,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珍惜這次寶貴的政治機遇,自我加壓,抓好班子、帶好隊伍,把蒙陰的事辦好。

縣委書記主政一方,「位高權重」,修身嚴不嚴、用權嚴不嚴、律己嚴不嚴,謀事實不實、創業實不實、做人實不實,事關幾十萬百姓的福祉,事關黨在百姓心中的形象。「黨交給你們縣委班子的不只是XX縣55萬人民群眾,還有革命老區的光榮歷史和傳統。用鮮血換來的江山,你們守得住嗎?」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滲透很深,這些現象,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而我們習以為常,渾然不覺,有時還以為是經驗、亮點。長此以往,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現在群眾提出了批評意見,是監督,也是最直接的幫助。我們要接受群眾的批評意見,對照總書記「三嚴三實」的要求,一項一項地檢查整改,「從嚴處要求、從實處著力」,抓常、抓細、抓長,在為民務實清廉上狠下功夫。

我出生在農村,成長在普通家庭,擔XX縣級領導職務僅僅十餘年時間,為什麼同志們批評我官僚之氣重了、明顯了,與基層幹部的距離遠了、與群眾的感情淡了?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權力觀上,把崗位當「官位」,把自己等同於縣委,對群眾的敬畏感降低了,缺的是焦裕祿那種「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蒙陰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發源地,沂蒙精神的精髓就是群眾路線,老區群眾對教育實踐活動有著熱切期盼。「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民聲民願就是目標,批評意見就是壓力。老區群眾越淳樸,我們越感到肩上擔子的分量重,越要以實際行動向老區群眾還恩還情還賬。焦裕祿用他短暫的一生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愛民為民情懷,為縣委書記樹立了終生的楷模。對照焦裕祿精神,深學、細照、篤行,唯有永懷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恪守為民之責,才能做為民務實清廉的表率。

篇二:走進民心深處 走在發展前列,觀《焦裕祿》有感

焦裕祿老書記離開我們已經50年了,作為新時期的一名縣委書記,對他最好的緬懷就是踐行和弘揚好焦裕祿精神。他可歌可泣的業績,成為了每一位縣委書記和廣大黨員學習的光輝榜樣,也是我立言、立德、立行的「量身標尺」和「精神燈塔」。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的點點滴滴,完美地詮釋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責任擔當。「責任擔當」四個字,字面普通,卻內涵深邃。嘉善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肩負著建設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這一神聖使命。作為縣委書記,我常捫心自問:自己在勇擔示範點建設國家使命、為長三角地區作示範上做得夠不夠?在推進省級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創造新經驗上做得夠不夠?在把握38萬嘉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真正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有」上做得夠不夠?對照焦裕祿這一標桿,我感覺,自己缺的正是擔當責任的高遠境界和樸素情懷,迫切需要牢固確立事業意識,當好「掌舵人」、跑好「接力賽」,自覺帶頭在先,充分激發嘉善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在「擰成一股繩」中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嘉善這個小縣的「大責任」。

每一次對照焦裕祿的奮斗精神,對我來說,都是一次作風差距的深刻反思、一次精神思想上的深刻洗禮。論條件,再苦苦不過焦裕祿;談困難,再難難不過焦裕祿;講作風,再硬硬不過焦裕祿。深刻剖析自身,我認識到自己直面轉型升級、深化改革等縣域科學發展共性難題的膽識不夠足,親力親為沖在治水第一線、打造江南美麗水鄉的作風不夠硬,破除小富即安和守攤思想、敢闖敢冒的勁頭不夠足。歸結起來,根本原因在於自己的奮斗精神淡化了,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難情緒,怕惹「馬蜂窩」,怕背「炸葯包」,沒把奮斗作為一種責任擔當起來,存在奮斗定力不足、奮斗方法不當、奮斗本領不高的問題。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帶頭奏響「奮斗」這一時代強音,帶領幹部群眾鼓奮斗勇氣、激奮斗精神、鉚奮斗勁頭,抓緊干,科學干,啃下難啃的硬骨頭。

對照這樣一面穿越半個世紀的「明鏡」,自己雖是從農村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的,但不知不覺中漸漸遠離了群眾,習慣於以「上網」代替「上門」,以「電話」代替「談話」,重視進「家門」,忽視了進「心門」,群眾路線在踐行中由「實」變「虛」了。特別是與焦裕祿「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境界相比,自己身上多少還存在一種高於群眾的領導感和遠離群眾的距離感。當前,嘉善要建設「民生幸福新家園」,對於我,這里的群眾就是我成長的土和水,紮根這片土地奮斗,就是要向焦裕祿看齊,多想群眾少想自己,多想事業少想名利,與群眾「面對面」消除距離,「手拉手」凝聚力量,「心貼心」真情辦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數」去換取鄉親們的「幸福指數」。

深學篤行 不負初心,觀《焦裕祿》有感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焦裕祿是縣委書記學習的榜樣,他的精神感召人、激勵人。紫陽地處陝南秦巴山區腹地,山陡溝深、十年九災,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當年風沙、內澇、鹽鹼等災害十分嚴重的蘭考一樣,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難度大、難關多。正是這樣,更需要學習發揚焦裕祿「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以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轉作風凝聚起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讓群眾早日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焦裕祿把36萬蘭考人民當成自己的親人,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帶領群眾戰勝自然災害上。我剛滿十八周歲,就在同級學生中第一批入黨,27年來,無論做什麼工作,始終滿懷激情。xx縣長期間,我一直敞開辦公室接待所有來訪群眾。但隨著時易位移,與普通群眾的接觸逐漸減少,平時下鄉時看似對幹部群眾和藹可親,但習慣以管理者自居,說話中自覺不自覺帶了「官腔」,和幹部群眾掏心窩子的話少了,完全站在群眾角度想問題做得不夠。用「焦裕祿精神」這面鏡子來照一照,特別是對照「三嚴三實」的要求,不由驚出額頭上的「汗珠子」。以焦裕祿為鏡,自己必須在思想深處讓為民情懷紮根,始終像他那樣貼近群眾、尊重群眾,做出更多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才能不負初心。

焦裕祿在蘭考乾的時間並不長,但做的都是謀長遠、打基礎的事。紫陽地處國家連片扶貧開發區、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在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屬於限制開發區,經濟發展制約多,社會治理困難大。同樣是縣委書記,面對和蘭考當年類似的縣情,面對守山護水的政治責任和群眾對發展的迫切要求之間的尖銳矛盾,我唯有以「地方全靠一官」的自覺擔當迎難而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放眼長遠,拿出像焦裕祿當年治風沙那樣的闖勁與熱情,發揚「領導苦抓、幹部苦幫、百姓苦幹」的三苦精神,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抓起,擺脫將生態保護與經濟增長對立起來的傳統思維窠臼,把「生態立縣、產業強縣、旅遊xx縣」戰略落實好,讓老百姓在生態保護中得到看得見的實惠,才能真正走出一條循環發展、綠色崛起的新路。

焦裕祿不許自家孩子「看白戲」,並以此為戒規范班子成員,以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也以那種不怕苦、不怕死,不為名、不為利的精神風范,回應了人們對「好官」的期盼。記得剛xx縣長時,我的辦公室桌椅、文件櫃、電腦甚至床墊都是前任留下的,中途一直也沒更換過。但回想起在八項規定實行前,接待中也存在大手大腳的習慣,抓班子帶隊伍有獨善其身、對幹部失之過寬等問題。向焦裕祿學習,就要堅持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利,堅持慎獨慎微,始終記著「不以惡小而為之」,不該做的事情堅決不做。「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追思踐行焦裕祿精神,肩上的責任很重很重。

G. 《焦裕祿》觀後感850字

星期六下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觀看了反映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兒子,焦裕祿同志光輝事跡的故事影片—《焦裕祿》。

焦裕祿同志是六十年代初蘭考縣委書記。他為了改變蘭考的窮困面貌,帶領全縣人民戰風沙,斗嚴寒,治鹽鹼,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為黨,為人民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光輝篇章。

焦裕祿同志生活非常簡朴,保持和發揚了我黨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他身為縣委書記,仍一直保持著勞動人民的本色,穿的是補丁衣,吃的是窩窩頭,縣里為了照顧他的身體,特供了一點兒大米。他也叫妻子全部送了回去。有一次,他兒子把一個窩窩頭扔掉。他就給兒子講述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並語重心長地說:「這窩頭還有人吃不上呢!」看到這里,我心裡非常慚愧、內疚,因為我總覺得現在生活好了,浪費一點兒也沒有啥,生活中講求吃穿,有時把大米、白面都浪費掉了。

焦裕祿同志在工作中,保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他常說:「吃別人嚼過的饅頭沒味道。」有一次,他同秘書冒著風沙下鄉調查,被風吹下了沙堆,秘書勸他回去聽聽匯報就行了,可是他執意不肯,因為他知道,只有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才能實事求是解決問題。而我們有些同學學習不用功,作風徽惰,遇到問題不願動腦子、想辦法,甚至連作業都懶得做,有的同學還抄別人的作業,焦裕祿這種工作作風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

焦裕祿同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一次基風驟雨中,無數畝玉米被大水淹沒。為了挽回這一損失,他帶領縣委幹部和人民群眾在洪水中搶救莊稼,他忍著病痛,以身作則,奪回了被洪水吞掉的損失。

焦裕祿同志心裡時刻裝著蘭考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在他身卧病床時,還想著蘭考縣的風沙治理和鹽鹼治理問題。縣里幹部來醫院看他,他說:「下次來給我帶幾根麥穗,我想看看鹽鹼地里結的麥穗。」多麼樸素的語言,多麼崇高的思想。他在生命最後一刻留下的遺言中說:「我死後請把我埋在黃河故道的沙丘上,我活著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親眼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這就是焦裕祿留給三十六萬蘭考人民的臨終囑托。他的汗沒有白流,心沒有白操。三十六萬蘭考人民繼承了他的遺志,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斗,把沙丘變成了綠洲,把鹽鹼地變為良田。他的遺願已變為現實。

焦裕祿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和英名將永存。他不但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而且永遠激勵著我們青少年為祖國繁榮、富強,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斗!

H. 觀《焦裕祿》有感的作文

篇一:觀《焦裕祿》有感

小時候就聽講過焦裕祿的事跡,前天單位又組織觀看了電影《焦裕祿》。不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感動。

在我所接觸的人裡面,看過《焦裕祿》的會分為兩種,一種是流淚的,一種是沒有流淚的,但沒有人會說這是爛片。實際上,單純從拍攝手法上來說,這部電影敘事手法沒有新意,高潮鋪墊不足,頗有值得說道之處。是焦裕祿,這部電影的「主角」,照亮了60年代的XX縣,也照亮了觀眾的心。

如果說這部電影靠滿屏幕個人事跡展現將一部電影所能夠影響的受眾正面思想渲染到了極致,同時引發諸如「真不容易」的評論的話,那麼當又一次回顧焦裕祿的事跡時,我又為這部電影所能達到表現效果深深折服。

在這部電影里,看懂焦裕祿,看懂焦裕祿精神。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絕不會是「爛片」。

電影中選取60年度蘭考「三害」肆虐,群眾過不下去紛紛逃離這一場景,讓安靜中看片的人格外覺得時代的無奈和生活的艱辛。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來重視故土難離的中國人又何以會要飯、逃離?這部電影令人感動的淚點不光在老廠長的女兒撕心裂肺的「爸爸」哭聲,在那個時代艱苦的生活,更在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熱血鬥志,在群眾集體為焦裕祿請願,在蘭考巨變。

那群人的身上,總有令人感動的地方。而焦裕祿,是這群人中的代表。

焦裕祿是平凡的,但他留下的精神又是不平凡的,在過去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在現在社會快速發展時期,甚至在將來,他的精神必將一直激勵著我們。說到這里,有件小事想提一下:在單位組織觀看《焦裕祿》之後,有五六個人同時給我發來了關於這件事的新聞稿。沒有任何關於這方面的宣傳要求,卻在這一瞬間,勾起了我們每一個人關於焦裕祿的思考和追憶。

真正好的榜樣大概就是如此:你當平凡,卻有力量。

篇二:觀影《焦裕祿》有感

通過觀看電影《焦裕祿》,我深刻地了解並認識了耳熟能詳的一個歷史人物。焦裕祿那高揚信仰的旗幟和心中裝著人民、對黨無比忠誠的崇高風范,久久地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他那種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現在的人看來,焦裕祿所做的那些訪貧問苦、慰問群眾、勘探風沙、查看災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副手,甚至於秘書代勞。但是,焦裕祿卻總是親力親為,給黨員幹部,樹立了榜樣,乃至為治理「三害」奠定了基礎。他那種「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的思想,更值得我們後人深思。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深有體會。

作為21世紀的「四有」青年,我們更應該去秉承老一輩的傳統美德,發揚黨的宗旨和義務。在工作上,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把廠當做自己家,愛護和維護廠里的一切,同時在工作上也要嚴格遵守廠紀廠規。

焦裕祿不僅工作上認真,他的無私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他那種吃苦在前的奉獻精神。那個年代的縣領導心安理得享受著特殊的待遇,焦裕祿硬是帶頭給取消了。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根深蒂固。當女兒向母親埋怨自己的衣服破舊的時候,當孩子們歡天喜地要吃魚的時候,當兒子一氣之下扔掉手中的窩窩頭的時候,我想焦裕祿心如刀絞,哪個做父母的不愛自己的兒女?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但在這些私情面前,焦裕祿首先想到的卻是如何維護黨的形象。他對黨的那份執著與肯定,充分展示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這是一種痛苦的抉擇,也是一種崇高的抉擇!

而我們這方面卻有些不足,他那默默地奉獻精神,不僅讓我想到一首唐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上,不管做什麼首先想的是集體利益,而不是個人利益,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同時,樂於幫助他人。

俗話說「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當」。

他那種敢於承擔責任的擔當精神。為了給基層幹部多口乾糧,高價收糧違背當時的統購統銷的政策,被匿名舉報,上級來調查處理問題時,別人又樂於替他承擔責任的時,而焦裕祿以坦白的襟懷和無畏的膽識,斬釘截鐵地承認是自己做出的決定。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展現出的是他對黨的忠心,是他坦盪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態。

帶著一顆緬懷的心,重溫歷史「不忘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發揚他的精神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自我學習和實踐,以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熟記「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一個人做了好事,天上代表自己的那顆星就亮」。

篇三:觀影《焦裕祿》有感

19XX年,還是孩提時的我,全然不知電影《焦裕祿》的播映,更不知這個人。24年後,我一五一十地觀看了這部影片。

「一五」,焦裕祿在xx縣只奮鬥了15個月就因病住院,但就是這短暫的時日徹底改變了蘭考,掀起了挖河排澇、封閉沙丘、根治鹽鹼的除「三害」斗爭高潮,實現大豐收的勝利。

「一十」,焦裕祿就是憑借他「一」個信念、「一」種精神、「一」個榜樣,「十」分激情、「十」分干勁、「十」分堅韌,踐行著一個黨員幹部的光榮使命,完勝「災區栽幹部」。

沒能從藝術的角度分析這部電影。我看到的,或許只是那n幀畫面;我能記下的,或許只是那寥寥幾句台詞;我聽到最清的,或許只是那首主題曲;而我最能體會到的,是安安靜靜地跟自己的內心對個話。

有人總結了焦裕祿精神:牢記宗旨的公僕情懷,恪盡職守的求實作風,敢於擔當的奮斗精神,清正廉潔的.道德情操。我聯想起雷鋒、孔繁森等那些感動中國的先進人物,無不「為民」、「務實」、「清廉」。這不正是群眾路線、干群關系的最好詮釋嗎?!這么說來,「一十」即是「一石」——群眾這個基石。於國家於政黨,人民群眾就是基石;於團組織,青年就是基石;於企業於銀行,客戶就是基石。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可見這「一石」之巨,何止能「激起萬千層浪」啊!

或許是由於我出生於農家,申請過西部計劃,當過基層志願者,工作於偏遠山村的緣故,我的內心對話更「低廉」一點。一五一十,就是「一務一實」,就是原本。

例如,務實調研。

「吃別人嚼過的饅,沒味道」,焦裕祿的這句話,生動地表達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樸素哲理。而幾十年後的今天呢?交通工具發達了,干群距離卻遠了;通信工具先進了,干群溝通卻難了;幹部的學歷高了,做群眾工作的水平卻低了。脫離群眾,脫離基層,必定是無水之魚、無水之舟、無輪之車。試想一下,若讓「理論聯系實惠、密切聯系領導、表揚與自我表揚」這樣的「新三大作風」蔓延下去,該會是怎樣的景象?放在農村銀行,一次貸款調查、一次客戶訪談,就是一次微調研,若不深入、不全面、走走過場,不主動、不客觀、走走形式,那就不光是「吃別人嚼過的饅」,而會導致「沒饅吃」的問題。

其實,務實更是一種態度,而非能力。

關於影片還有一個我最想說的,就是領導榜樣作用。半個窩窩頭和物資特殊供應本對比的畫面,暴雨下、狂風中帶領百姓除「三害」的情景……領導幹部一旦認真帶頭,樹立先鋒模範,干工作謀發展一定的事半功倍的,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電影主題曲不正是《共產黨是咱好領頭》嗎?!再稍稍放大一點,領導也可是一個小集體,地委趙專員到蘭考,一下車就質問縣長吳榮先「你們正副書記都背靠背」?只有領導班子帶頭「勁往一處使」,大集體才會真正「擰成一股繩」。這不正是mba、許多進修班中都極其重視的「團隊精神塑造」嗎?

想起一段對話,甲問乙世上最疼痛和最甜蜜的話分別是什麼,答:依次是「我支持你/我愛你,但是……」和「……但是,我支持你/我愛你」。現實工作中,經常出現「我想……但是我不……」,怕給自己找麻煩,怕得罪人,怕提拔時得票少公示時被「捅婁子」,這就是典型的「但是思想」,是不敢扛擔子的懦弱行為,這也是我最後一個要說的——擔當。領導幹部要勇擔當,青年要勇擔當。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農金事業就有前途,青年就有前途。未來,盡管青年大有可為,但若不敢擔當,勢必無法大有作為。影片中青年大學生小魏,吃不上大米,女友「吹燈」告急,也曾慫過泄氣過懦弱過,都拎包至車站了,但被焦裕祿感動,毅然決然留在蘭考,擔當起為蘭考人民戰勝沙丘的重任,終大有作為。

焦裕祿是頑強的,源其心,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深烙在「心」里。焦裕祿精神更是頑強的,源其心形合一,務實,樹榜樣,敢擔當。

我很贊成一個說法——人有三命:平庸的人有一條命,性命;優秀的人有兩條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我想說,它們分別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責任,這句話,更是道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那麼,能否有一個捷徑通向「第三重命」呢?

在我看來,在紛繁復雜、處處充滿誘惑的今天,或許,唯有「自覺」才是最好的「捷徑」,自覺學習,自覺反省,自覺努力,自覺堅持……因為我始終相信校堂時代老師說過「興趣和自覺才是最好的老師」。有人說,若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我說,前半段是「自覺」,後半段是「不自覺」。

I. 以電影《焦裕祿》為題寫一篇觀後感

近日,我又一次看了電影《焦裕祿》,這部多年前由著名演員李雪健主演的老片子再一次讓我熱淚盈眶,我深深地被電影中主人翁那種「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精神所感動。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在語文課本里就有《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那時雖然在老師的引導下,熟讀課文,甚至背誦部分章節,卻只知道焦裕祿是一個可敬的人。但當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特別是深入到基層貼近農村、貼近農民,更感覺當年焦裕祿在縣委書記崗位上的難能可貴,因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黨員領導幹部勤政為民、鞠躬盡瘁的諍諍誓言。 1962年冬天,正是豫東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鹼三害最嚴重的時刻。這一年,春天風沙打毀了20萬畝麥子,秋天淹壞了30多萬畝莊稼,鹽鹼地上有10萬畝禾苗顆粒未收,就在這時節,黨組織派焦裕祿來到了蘭考,面臨困難,重重困難,他沒有退縮,挺胸挑起了這副重擔。他首先從幹部作風入手,從徹底改變蘭考一窮二白的面貌上下功夫。深入鄉村、深入農戶調查研究,哪裡有風沙哪裡有他的身影,哪裡群眾需要他,他就出現在哪裡,真正把老百姓的疾苦當作是自己的疾苦,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自己的心坎上,從嚴律己,寬於待人,清正廉潔,用自己務實求實的工作作風,帶領全縣人民與天斗、與地斗,戰勝了一切不可戰勝的困難,改變了蘭考的面貌。 屈指,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委書記的工作崗位上僅僅工作了一年零四個月,但他那種不朽的精神卻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他那「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幹部不領,水牛掉井」等一連串樸素而閃光的語言,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望著他當年的遺物,那一床早已說不清顏色.摞滿補丁的被褥(被子上46個補丁,褥子上35個補丁),更是肅然起敬,他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好。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嚴格要求自己身邊的人,心繫百姓,情系事業,功在千秋,像這樣的領導幹部老百姓除了愛戴和擁護,還能說點什麼呢?

採納哦

J. 焦裕祿優秀觀後感400字

《焦裕祿》這部影片再現了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象,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麼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焦裕祿觀後感400字,一起來看看吧。

影片焦裕祿觀後感400字

暑期里,我觀看了《焦裕祿》這部電影。焦爺爺為蘭考日夜操勞的那一幕幕,深深地打動了我。

焦爺爺非常關心人民的疾苦。影片一開始就是這樣的鏡頭:焦爺爺風塵僕僕地來到蘭考縣委上任,路上遇到一群飢餓難忍、沿街乞討的孩子,他們緊緊地抱著他,伸出一雙雙瘦小的手,向他討吃的。焦爺爺的心顫了,他立即拿出身邊的饅頭,全都給了那些孩子。孩子們都開心地笑了,可焦爺爺卻十分難過。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怎麼能忍心看到這些孩子沿街討吃、忍凍挨餓呢?於是他邁開大步,急匆匆走進了縣委小院,去迎接一場新的“戰斗”。

焦爺爺上任後,嘔心瀝血,思考蘭考前途,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慷慨激昂地對幹部說:“我們辛苦不就是為了讓蘭考人民的生活好起來,讓我們下一代人健康地成長嗎?一個幹部,只要他能看到人民的疾苦,心裡想著人民,就一定會有使不完的勁兒。”

焦爺爺還特別重視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一天,他答應小兒子買肉給他吃。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卻把買肉的錢全給了一位生病的群眾。吃飯時,端上桌的菜依然是素菜和窩窩頭。小兒子看到後,一個勁兒地吵著要吃紅燒肉,還把窩窩頭丟在地上。這一下,焦爺爺生氣了,便打了小兒子。小兒子傷心地哭了。當時,我也為孩子感到委屈,因為他爸爸已經答應了呀!再說想吃點紅燒肉,要求不算過分。焦爺爺也感到委屈了小兒子,便抱起他說:“不要哭了,都怪爸爸把錢花了,是爸爸不好,爸爸不該打你。”接著,他又深情地對兒子說:“糧食是勞動人民種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知道嗎?那些種糧食的伯伯都吃不上窩窩頭,我們更要愛惜糧食。來,把窩窩頭吃了吧。”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每當我端起白花花的米飯,耳邊總想起焦爺爺親切的教誨。於得,我暗暗提醒自己:我們這些在蜜糖里泡大的幸運兒,可要永遠記住“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還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勞動成果啊。

焦爺爺當了多年的縣委書記,但他的生活卻那麼清苦。他兩袖清風、一心奉公的高尚品德,為我們下一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焦爺爺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摯愛,對革命事業的無私奉獻,給我們這一代,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啊,敬愛的焦爺爺,我們懷念您,人民需要您,時代在呼喚您……

焦裕祿電影觀後感400字

歲月流逝,難以沖淡人們對他的記憶;實干精神,必將長久的激勵整個民族。焦裕祿紀念館幾百幅照片,全景式的展示著焦裕祿同志無數令人感動、激勵的事情。

許多觀眾在圖片前凝望、沉思…

一把右扶手有洞的舊藤椅,一支不是用於寫字而是用於頂住肝部止痛的自來水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焦裕祿就是用這些來工作的。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跑遍全縣149個大隊中的120個生產隊,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縣84個風口、1600個沙丘和大小河流。

焦裕祿同志逝世後,人們在他的日記本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士,就要象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象楊柳一樣,栽在哪裡活在哪裡,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象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盡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就是對焦裕祿同志一生所走過道路的最生動的寫照。

面對這些感人至深的畫面,我們感受更多的是激勵。還記得中央播音員在播誦穆青同志所撰寫的《縣委書記的好榜樣》文稿時,幾次中斷播音,失聲痛哭。在紀念館的留言本上,也記錄了人們對縣委書記好榜樣的敬意。"你是我們的驕傲,我向您致敬";"你用你的一生譜寫了壯麗的篇章,我將踏著您的足跡,繼續前行" …

如今,在焦裕祿同志精神的激勵下,淄博地區涌現出了大批的焦裕祿式的好乾部焦裕祿觀後感400字焦裕祿觀後感400字。在紀念館的最後,懸掛著崗位上活活累死的山東好民警王勤利、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好局長趙作斌等的事跡,他們用他們的事跡踐行著先輩的足跡。

宋人歐陽修說過,聖賢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魯迅也說過:"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裡,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祿就是一個雖死猶生,埋在活人心裡,逾遠而彌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將逾遠而彌存,歷經時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正如一位觀眾所說的,新的生命,已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

焦裕祿觀後感400字

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小時候就在學校組織下看過,還記得當時在偌大的黑暗的影廳里,在銀幕上巨幅焦裕祿的特寫下,自己十來歲的幼小心靈在微微顫動。時隔十幾年,我在單位的組織下又看到這部片子,孩提時代的敏感雖然不存在了,但還是幾度淚水盈眶。這感動無關乎煽情的背景音樂和台詞,而是影片的真實生動的讓人動容。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片子的敘事、化妝、分鏡頭等技術手法已經落伍,但它平實、真誠、樸素的故事卻依然直觸人心底的柔軟。很多人都這樣評價它:這是一部並不過分美化人物的共產黨員模範傳記片。

蘭考縣遭遇風沙、水澇、鹽鹼重重災荒,人們都吃不上飯。為了治風沙,焦裕祿特別寶貝來搞種植的大學生。而一位搞種植的老師傅因病死去,使得焦裕祿認識到幹部的健康問題,因此提出買高價糧補貼幹部。糧食買來後,卻因為有人泄密,省里的調查組也很快到來。而調查組調查後,並沒有追究焦裕祿的錯誤。

買高價糧補貼幹部,這在今天看來很容易被扣上搞特殊化、四風問題的帽子。而在當年那個特殊的環境下,影片卻對此有著特殊的解答,這是一種情懷。

是的,人有很多面,中國銀幕上的英雄人物不應該只有一面。對“高大上”人物塑造的弊病,魯迅曾以“劉備長厚近似偽,諸葛亮多智而近妖”批判過。 而《焦裕祿》影片中,人物活動的細節都很貼近生活,且非常自然。縣常委會上,焦帶領縣委同志們去火車站看遠走他鄉的縣民;大學生准備離開時,焦還用誠心打動大學生,讓他留了下來;夏天暴雨毀掉了很多莊稼,焦帶領眾人一起彌補損失。電影不是為了塑造焦裕祿過分誇大他的“好人好事”,而是用看似稀疏平常的小事來悄悄叩擊觀眾的心,這是真實的力量。

閱讀全文

與紅電影焦裕綠觀後感4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陽比高電影院排片表 瀏覽:182
韓國哪些電影有中文字幕 瀏覽:211
電影海嘯奇跡中文版迅雷 瀏覽:365
泰國電影緹查 瀏覽:837
中文字幕69電影 瀏覽:754
電影無暇赴死免費完整2020 瀏覽:351
7月7日有什麼電影 瀏覽:867
西方諜戰電影大全 瀏覽:853
奧斯卡金獎的英文電影 瀏覽:587
熱血街區大電影百度網盤 瀏覽:76
索多瑪120天電影完整 瀏覽:755
大咖福電影 瀏覽:81
扎職電影完整版 瀏覽:967
販母案考是台灣電影嗎 瀏覽:95
南寧萬象城電影票 瀏覽:981
小矮人第一部電影 瀏覽:167
愛情公寓電影百度雲鏈接下載 瀏覽:816
英語電影英語簡介 瀏覽:108
妙探雙雄電影粵語 瀏覽:461
一對夫妻給兒子報仇什麼電影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