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少林三十六房的影片評價
影片《少林三十六房》是劉家班參與的少林武打佳作。片中堅持李小龍提倡的電影真實搏擊風格,再加入傳統國術的扎實功夫,鮮明地表現出華南武術文化傳統精粹。(新浪娛樂評 )影片《少林三十六房》上映後,成為風靡西方的Cult電影。(香港《肢宏頌大歷鄭公報》評 )電影《少林三十六房》描述少林武絕稿僧練武過程,強調練功過程是主人公成長的必然階段,當時在電影界以及武術界影響極深。(新京報評 )
❷ 少林三十六房的劇情簡介
年少的劉裕德(劉家輝飾)在私塾老師(韋弘飾)的教育下,明白了「國」字的大義。成為海味店少東的他私下運輸反清的物料,慘被抄家,父親(王清河飾)和親友都被清朝的鷹犬所殺,劉裕德也遭到清兵的迫害,身負重傷的他倖免於難,倉皇逃到了少林寺。在少林寺,劉裕德取法號「三德和尚」,他立志潛心學武,期待能早日為蒙迅沖冤慘死的家人報仇。少林寺擁有三十五房,每一房畝虧殲偏重的武術門類都不同,從眼、耳、頭、拳、腳到輕功、臂力及十八般武藝應有盡有,令初到這里的劉裕德眼花繚亂,不禁拍手叫絕。幾年後,經過寺內這三十五房各種奇特甚至近乎自虐式的訓練,劉裕德終於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功夫,成為武藝高強的武僧。這之後,劉裕德決定下山,開始游歷江湖。期間,他目睹了民間百姓的疾苦,大大激發了他熱血男兒的一腔豪情,家族的仇恨也漸漸化為解救更多勞苦大眾的決心。他聯合舂米六(汪禹飾)等市井好漢,組織起反抗清王朝的隊伍,與清廷鷹犬展開了對抗。在殺了不少清兵,報了家仇後,劉裕德又收了陸阿采(徐少強飾)、洪熙官(於洋飾)等為徒,將自己所會的武功發揚空橡光大。最後,劉裕德重回少林寺,在世人皆知的少林三十五房之後,又為少林寺創立了第三十六房,永留佳話。(註:劇情簡介參考資料 )
❸ 《少林寺》觀後感怎麼寫
《少林寺》觀後感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傑都來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處把你傳揚。」說到少林寺,大家彷彿就找到了什麼共同愛好似的,立刻就眉飛色舞地談論起自己當年對少林武術的痴迷,對神秘少林的嚮往。當年是怎樣簡陋的電影院,是怎樣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影響一生。少林寺,,名揚海內外,少林寺,深入人心。 90後的我沒有此般的經歷,是否那時是在小人書和各種玩意兒的誘惑之下,跟著夥伴們玩去了 。紅白機 小霸王也是我們當年的一大消遣,什麼魂斗羅 雙截龍 都是我百玩不厭的游戲。<少林寺>電影轟動一時,影響了一代人,卻不曾影響到我的人生,實感遺憾,今日特來彌補。 其實有很多的90後並沒有看過這部82版的《少林寺》(其中包括我),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聽過《少林寺》里的主題曲(其中也包括我)那可是我從小就聽到大的超級耳熟能詳的曲子啊! 3月是我的懷舊月,一切都源自11版的《新少林寺》,看著劉德華和謝霆鋒中青兩代激情互斗,賣力演出卻叫座不叫好,不禁讓我懷念起中國武俠功夫片的巔峰歲月。說到在影史上的成就,《少林寺》只不過算是啟蒙教育階段罷了,打開了中國人對武俠功夫電影的眼界,也為中國武俠功夫電影的未來奠定了基礎、模式和觀眾群,就其意義上來講更值得推崇。話說,想當年李連傑也是小正太一枚,看著現在的他真的是不得不贊嘆歲月不饒人啊。82年的時候李連傑還只有19
歲,那一年連我爸媽都還沒認識呢,我就更是不曉得在何方! 隋唐年間,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遭到了王仁則的陷殺,其子小虎逃亡至少林寺為少林武僧曇宗所救。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習武少林,並落發為沙彌,法號覺遠。一日,李世民偷渡黃河被王仁則兵馬圍困,覺遠等施計解救。王仁則誣陷少林寺內有人通敵謀反,准備滅掉少林。眾僧浴血奮戰,曇宗戰死。此時李世民率兵返回攻陷洛陽,王兵嘩變,王仁則被覺遠手刃。為繼承曇宗遺志,覺遠受戒為僧,兼負武林統領。唐大宗諭立僧兵,並立碑表彰眾僧義勇。自此,少林習武風盛,名傳四海,威震四方。 這是一部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歷史傳奇與一個為報父仇、出家學武的驚險故事摻雜在一起的優秀功夫片。李連傑成功塑造出了覺遠這樣一位武功高強、匡扶正義的武僧形象,表達出了反對暴政、反對分裂、渴望統一的主題。劇中的主要演員都由我國武術界的精英出任,全部真人真戲,不用彈床不用替身,拍攝都是一鏡到底,不靠特技剪接,給人以真實遒勁之感,為功夫片開創了一個新的時期。 《少林寺》改變一生命運。 《少林寺》真的很古老,給我的感覺也很古老,從武打的時候演員們「哈哈哈、呀呀呀」的叫聲就可以知道,這真的是武俠功夫片的雛形模式,是對武俠功夫片的一次探索。而從鏡頭的掌握和拿捏來看,也基本上是一個長鏡頭從頭打到底,沒有剪輯也沒有渲染,連威壓鋼索之類的道具也完全沒有。不過這樣的功夫反而讓我覺得更真實,現
在的武俠功夫片里充斥的就是飛檐走壁或者氣功內力,而這樣實打實的真本事是越來越少見了,而像李連傑這樣真正有武打底子的青年功夫明星也已屈指可數了,不得不感嘆如今中國影壇的功夫明星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時代了! 感嘆過後再說說劇情,我覺得82版的劇情即使放到現在也依然不落俗套。11版和82版的劇情幾乎就是如出一轍,講的都是戰亂時期的少林寺危機和個人的英雄主義復仇,只不過舊版故事發生在隋末唐初,新版故事發生在清末民初而已。而舊版比起新版來說,劇情也更為輕松,情感也更為細膩。 片里開始時那幾個和尚為了捉青蛙熬粥給覺遠吃,幾個禿頭重重撞在一起,聲音清脆,也挺有趣。然後是另一個老和尚(不會武功,但看起來很嚴肅,不過輩分似不低),跳將出來呵斥責問。那幾個和尚狡辯說:我們練蛤蟆功。接著看到那青蛙跳到那個老和尚的袖袍中,那老和尚的尷尬的神情也惹人哈哈大笑。這一段其實也挺輕松活潑,有周星星影片的味道,看起來一點也不悶。 覺遠等人在山澗提水時,牧羊女出玩,這里非常美,彼處桃花盛開,飛鳥在寺前林中飛撲穿梭,溪水潺潺,放眼青翠,優美動聽牧羊曲隨之響起(在電影的背景中聽來驚如仙樂):日出嵩山坳,晨鍾驚飛鳥,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6�7�6�7電影中如此精雕細琢的歌詞真的不多見,反正世上最美的MTV也不外如此啦。片中還有許多地方的景色美不勝收,比如就可以看到瀑布於高處如白練般掛將下來,水花
飛濺,矯夭不群,水鳴如雷。 鏡頭轉處,覺遠把那條「貪吃貪睡不幹活,不可教也」的牧羊犬宰了,為了不浪費糧食,最後決定燒了吃。這里超級搞笑,當他在修竹茂林中行其好事時,被曇宗發現(天知道是不是被香氣引誘而至),曇宗似笑非笑的神情,說你吃吧,我們家鄉那兒用狗肉與老薑、杞子、黑豆煮著吃大補,對你身子有好處雲雲。可是自己卻又食指大動,好像又接著說什麼,狗肉滾三滾,神仙也站不穩。當年洪七公他老人家看到黃蓉烤雞時的「死相」也不外如是。彼時曇宗那詭秘的笑容使人們深深的理解韓國人吃狗肉的文化了,也算是「同好」啊。接著一大堆狗肉和尚跳將出來,大嚼狗肉,並且口中喋喋不休,理論上支持:通俗的話就是師父練功太辛苦了,天天吃白粥;高深點理論就是:狗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佛在心中雲雲。 剛剃度完的覺遠學武時,看到學練功枯燥且耗時太長,咋舌不已:天天跺腳練功,要練多少時候?這倒有點電影《鹿鼎記》(周星馳主演)中韋小寶看到他師父給他的一本小冊子時問:這么厚?然後鏡頭轉向「著作等身高」的武學秘籍,陳近南說:剛才的是總綱,這些才是正本,我練了四十幾年,方有今天這種成就。我猜想覺遠的師父也想對他說:練之九死一生,不練之十死無得生。哈哈,可惜曇宗是和尚,人又嚴肅,不好意思這樣說罷了。 通過這些輕松的情節,不僅協調了整部影片的節奏,更是把少林寺和尚從一個制高點擺到了普通人的地位,更容易引起觀眾們的共鳴和喜愛,也就難怪李連傑當年靠著這部處男作紅透大江南北了!而舊
版對人物情感的把握也尤為細膩和真誠,李連傑雖然橫遭大難感受喪父之痛,但是他並不是一蹴而就成為一個大徹大悟之人,而是通過對他失去信心、急功近利、報仇失敗、師傅被殺、寺院被圍等多方面加以詮釋,將一個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更有忠義氣節。而新版的劉德華這個人物,從一個殺人不眨眼、還算有點民族氣節的大軍閥,一夜之間遭受喪女之痛,於是便痛改前非、頓悟人生,最終感化仇人弘揚佛學,這樣的人物轉變過於生硬和教條,於是整部戲的可看性和張力便消失殆盡。對比就是如此的明顯,經典就是經典,即使年代再早,設備再差,演技再普通,也掩蓋不了一部好片所散發出來的光芒,以及其對中國武俠功夫片作出的巨大貢獻!
❹ 少林三十六房是啥
邵氏出品的《少林三十六房渣散大》是一部極為經典的功夫電影,由劉家良執導,劉家輝主演。講述了全家皆掘晌遭清兵滅門的書生劉裕德逃到少林寺,在少林35房學習武藝,後報仇雪恨如豎、為民除害,並為少林寺創立了第三十六房的故事。
影片於1978年在中國香港上映。同年,獲得第24屆亞洲影展最佳動作效果獎。本片為劉家輝的成名之作,該片年票房收入近300萬,創造了邵氏電影公司功夫片的最高記錄。
❺ 少林三十六房三德有什麼值得學習的
少林36房三德裡面的武術都是值得學習的,所以說要想武功好,襲旦就得把少林裡面的武功學的扎實,而且搏禪旦讓自基擾己更強壯
❻ 少林寺觀後感5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 觀後感 吧。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少林寺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林寺觀後感篇1
「他不死,我睡不著!」
「少林寺不可辱!」
這兩句話的差異十分明顯!可是,它們卻出自於一人之口。這兩句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轉變。一個人,若是悟徹了人生,他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他就是劉德華在電影《少林寺》中扮演的軍閥、少林武僧——侯傑。
在電影《少林寺》中,主人公侯傑,曾經是一個軍閥,他口出狂言,讓人聽了不由得顫栗。然而,「佛法的大門不能對任何人關上。他不仁,我們不可不義!」這樣的大徹大悟帶來的是他極大的轉變。他從一個喋血如命的軍閥轉變為一位受人尊敬的少林武僧;從一個百姓的仇敵轉變成一個百姓的保護著;從滿腦子絕不允許別人反對自己的統治者思想,轉變為為了保護大眾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民主思想。他的身份變了,精神也變了。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啊!
侯傑,是一位悲劇英雄。部下背叛了,親人不在了,家也沒了。面對一個又一個劇烈的打擊,他幾乎瘋了!可就是在這時,他終於知道自己曾經為了達到目的又是多少人失去了親人,難道他們不傷心、不悲痛嗎!他終於悟到了:「纏繞慾望的思念,善惡一瞬間。」
從此,這世上少了一個叫侯傑的軍閥,卻多了一位悟徹生死的少林僧人——凈覺。青燈古佛的生活使凈覺面對一切無所謂懼,也使他沒有了貪、嗔、痴,更使他真正悟到了:悟性、悟覺、悟空心甘情願;種顆善因,簡簡單單陪你走好每一天。
於是,在最後的生死關頭我們看到凈覺一次又一次地勸誡反叛自己、使自己家破人亡的部下曹蠻,甚至拼盡全力解救他。結果,自己卻被塌下的橫梁砸中……
他再也站不起來,再也張不開口。可他沒有叫屈,沒有埋怨老天不公,他有的只是包容!這怎能不讓人為他的胸懷而感動啊!
凈覺,是一個英雄!他最終能夠獲得了一個英雄結局。他沒有在人生的路上空來空去
少林寺觀後感篇2
今天我看了《少林寺》這部引人深思的電影,雖說很血腥暴力,但是卻蘊含很深真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侯傑從上少林寺殺人,到後來被部下反叛,最後逃到少林寺,悟出了「生活都有禪機,眾生皆有佛性」的道理,並放下仇恨,過著淡泊、安樂的生活,最後為了護送難民無畏犧牲的 故事 。體現出了少林和尚們先人後己、無私奉獻自己生命的無畏精神,也向人們講述了佛法的真理——禪機無處不在,只要努力,你就會發現禪機所在。佛法活潑自在,只要是眾生,就具有佛性。
此時此刻我不由自主地的想起了一本小說《彌勒菩薩傳》里邊的一件事,他小時候曾經在佛像的腳下撒尿,和尚責備他:「你不應該在有佛的腳下小便。」彌勒菩薩答:「那請你給我找一個還沒有佛的地方撤尿。」那和尚一楞,對啊!生活到處都有佛祖、禪機啊!又言:佛前乃寂靜庄嚴之凈土,你也不可以在這里撒尿。」那和尚又愣:「也是!眾生皆有佛性,到那裡都有佛,都是凈土!」那和尚覺得顏面掃地,就走了。
所以禪機、佛性都是隨自然而生的。生活處外有禪機,眾生人人有佛性!
少林寺觀後感篇3
我記憶中,最早看過的影片就是《少林寺》了,一歲半吧,在古老縣城的電影院。十幾年沒有進去過了,聽說現在好像已經改建為歌舞廳了。
爸媽每說起這事,就頗自豪,說我當時如何如何專注,眼睛一直盯著銀幕。從開始到最後,眼睛竟一眨也不眨。同去的老鄉娃,一開始沒看幾分鍾就呼呼大睡了。我一直懷疑自己是否有如此專注,為何到現在竟一事無成,奇怪~
對影片,印象頗深的是少林功夫、塔林、大山門、旋律優美的歌(後來知道歌名《牧羊曲》)、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等等。不想後來竟成為縈繞我腦際很長時間的夢想。嚴重到初中時曾和同伴暗地謀劃離家出走,去尋訪名師,拜師學藝。只是因種種原因未實現而已,若當時堅持,真的離家出走,去少林學了功夫,現如今還可憑此揚名海外,像李連傑那樣,哈哈,最起碼能混口飯吃嘛。還可以除惡揚善嘛。
其實後來總想找到第一次看這部影片的感覺,看了好幾次,可再也找不到那種神秘、崇拜、模仿、真實之種種感覺。後來影片看得越來越多,這武打功夫片(也叫動作片吧)的場面也越來越精彩宏大,滿銀幕的人物飛來飛去,看得人眼花繚亂。但沒有實在的感覺。看後就忘,印象不能深刻。
夢想只是夢想,過去的也離得越來越遠。似幻似真,似遠似近,似有似無,想起了《紅樓夢》那句詩「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少林寺觀後感篇4
權傾一時、兵強馬壯,卻連心安都求不得。直到一無所有、大徹大悟之後,才懂得活在當下,珍惜現有才是此生最大的滿足。
雖然都是一樣和大家一同進電影院看電影,但當畫面中出現了少林寺的建築群和眾師兄弟練功的場景時,心中還是難掩悸動,師父常說「練武修禪要能不動心」,可此刻的我又怎能不動心呢?那樣的心情就像離家多年外出打拚的遊子,見到久違的家人一般,畫面中的少林寺就是我的家,而出現在寺院內的角色,還真是有好幾個當年在寺院內共患難的師兄弟們,看著他們在電影中演出和自己真實生活中一樣的角色,那感覺還真是很特別,不過也是辛苦他們了,在方丈擔任總監制的壓力下,為了力求為數不多的鏡頭能夠完美呈現,我的師弟告訴我,他們可是在片場里待了整整三個多月啊!
看著片中主角劉德華所飾演的角色轉變,除了肯定其精湛的演技之外,更是讓我感受到了這世間唯一不變的真理「無常」。有時人們容易滿足現狀,卻疏忽了危險就在身旁;有時人們也因為不懂得知足而盲目的追求,虛擲了青春和歲月。不管是容易滿足還是不懂知足,最後往往都是一場空,我對這樣的感覺尤其深刻,大學 畢業 後的我,是人人眼中羨慕的對象,不用服兵役之外,父親經營家族事業有成就等我去接班,當同年齡的朋友拚命追求升遷加薪及更好的工作機會時,我卻在家族及父親的庇蔭之下,毫無能力及 經驗 的.成為了「老闆」,但這樣不勞而獲的成就卻無法填補我心中的空虛和恐懼,因為我總擔心欠缺歷練的我在遇到危機時,是否能像父親一樣從容應對,也擔心先人所累積幾世下來的基業,會就這樣的盡毀在我的無知里。龐大的壓力讓我選擇了逃避,逃避到了離我家有兩千多公里的河南。
或許可以這么說,我因為逃避現實而和少林寺結下了此生的緣分,卻也因為在少林寺的修煉而讓我學會了面對,電影因為時間有限的關系,讓主角在一碗面的時間里當下頓悟,我想人的資質本來就有差別,雖然我沒辦法像主角一樣大徹大悟,但我很慶幸在少林寺里學會了活在當下、勇敢面對,進而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對我而言,這樣踏實的感覺才是真「自在」。
少林寺觀後感篇5
記憶中,小時候最深刻的一場電影,是1982年上半年的一場電影。
那一年上半年,李連傑主演的功夫片《少年寺》席捲全國,我所在的川東農村未能倖免。無論城鎮無論鄉村無論男女無論老少,都想看看《少林寺》,都想看看李連傑的功夫李連傑的神奇表演。人們茶餘飯後,不管看沒看過《少林寺》,都在談《少林寺》。
那一年,我所在的齊福公社的小街上沒有電影院,要想在第一時間看到《少林寺》,得走上十五里路到現在的羅渡鎮當年的羅渡區公所所在地的電影院看。
那一年,我在村小讀小學八冊。班主任朱老師也想看《少林寺》,就在一天上課時對我們說,他與羅渡電影院放電影的一個姓文的很熟,大家可以集體買票去看,但要先將錢交給他買電影票。一張票是多少錢,現在已經記不清了,記憶中不是一角錢就是兩角錢。
下午放學回到家,我給爸媽說老師組織我們到羅渡去看《少林寺》,叫我們先交錢買電影票。由於當年學習成績在班上是屬於走在前列的,爸媽很爽快的答應了。爸爸從套在腰部皮帶上的錢包里拿出錢就給了我,並沒有提什麼看電影可以學習要努力等附加條件。
不知隔了幾天,老師說電影票買回來了,是第二天上午的一場,第二天上午不上課,買了電影票的去看電影,沒有買的,就在家裡自習。
那個年代,學校管理相對較松,特別是村小,老師說放假就放假的情況較多。像這種去看電影的事情,還可以打上組織學生搞活動的牌子。當年班上的同學不是每個去看了這場電影,最多一半同學去了的。
那個年代,改革開放才起步,不是每個家長都願意掏一角兩角錢讓自己的孩子去看這么一場不飽肚子的電影。
下午放學的時候,老師才將電影票發給我們。老師最先發給我,他認為我成績好,給了相對較好的座位的票。
老師發給我的票是幾排幾號,已經記不清楚,但那張小小的電影票的樣子我還記得。大概有成人的食指、中指兩個指頭寬,長比成人的中指的長度稍短一點點,顏色主要是白色,上面有一些藍色,寫明了電影的名稱,放映時間,幾排幾號等與要看的一場電影有關的文字。
接過電影票,我小心翼翼的放到了語文書的中間,害怕放在衣袋裡,在回家的路上掉了。將語文書放進帆布書包里,又將書包上簡單的扣子扣上了才出了教室,確保我心愛的電影票不要出什麼問題。
對於第二天要去的羅渡電影院,我還是有幾分熟悉。因為每年 春節 的正月十五前,走「轉轉會」人戶時,我媽八個姊妹的兒女都想到六姨家去,六姨離羅渡很近。當年六姨夫在丹巴雲母礦工作,經濟條件相對其他七家要好。每當我們去了,六姨會給我們每個小孩發五角錢,帶我們到羅渡看一場電影,是不變的主題。
那個年代,雖然我們的小街上沒有電影院,但公社有電影放映隊,等到一部電影在城市放到沒有多少觀眾了,就會將片子發到各公社,公社放映隊就會輪流到各村去放。
那個年代, 文化 生活的匱乏,讓壩壩電影成了鄉村文化大餐。
電影隊走到哪個大隊那個生產隊,就由那個生產隊招待兩個放映員當晚的伙食,電影放完了,第二天隊里再安排兩個壯勞力將放映設備送到另一個大隊的一個生產隊去。
電影常常在一個生產隊的集體曬場上放,有的曬場大,有的曬場稍小點,即使小的也可以站個兩三百人。銀幕用兩根竹桿撐起,放映機放在壩子中間的一張桌子上,發電機放在稍遠的一個角落。
那個年代,我們小孩叫銀幕不叫銀幕,而是叫「擋子」。每次放故事片前,放映員總要放點科教片之類的片子。我們叫科教片也不叫科教片,而是叫「加演」。有時候,人多了,從正面已經看不到了,人們就站到銀幕的背面去看,一樣看得津津有味。
那個年代,只要聽說哪個生產隊有電影,不管多遠,人們都要趕去看一下。有時因為路程遠了,哪怕電影只看了一半甚至更少,也心甘情願。
有一次,下半年才收了穀子,我、舅舅與隊里的十幾二十個人到離家較遠的十四大隊二隊去看了一場電影。回家的路上,天有點黑,我沒有看清路面,腳下一踩空,就直接掉到了至少兩米高的田坎下面的一塊才收割了的稻田裡,他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我扯上來。
那個年代,在農村放的電影主要是戰爭片,翻來覆去就是那些片子,人們也百看不厭。有時看了一次還覺得不過癮,就每晚追著去看,一連看上好幾場。
回到家裡時,剛剛夕陽西下。父親挽著褲腿,坐在門檻上,赤著腳在與母親擺龍門陣。父親說秧田才整理好,明天上午可以休息一下,等秧田晾一上午,下午就可以下谷種。
放下書包,我給媽說明天要到羅渡看電影,媽說要得,明天早上給你煮個雞蛋,帶到路上走餓了好吃。
第二天早晨我起來時,父親已經起來了。我對父親說,爸爸,今天這場電影你去看吧,我不去了,我在家做老師布置的作業。父親喜歡看書、看電影,我是知道。說完我就從書包里將電影票拿出來給了父親。父親見我這樣說,以為我真有許多作業,就接過了電影票。吃過早飯,父親就走路到羅渡看電影去了。
父親下午回來,我問電影好看不,父親說好看。
1982年,老師組織我們去看一場電影,自己睡了一個晚上起來,將電影票給了父親,自己卻沒有去看成。一場沒有看成的電影,卻成了我小時電影中最深刻的一場。
一場沒有看成的電影,現在想來也沒有什麼遺憾。
少林寺觀後感相關 文章 :
★ 《少林寺》電影觀後感:小時候的電影
★ 《葉問4》觀後感範文
★ 葉問2觀後心得範文5篇
★ 1942觀後感5篇
★ 《七小羅漢》觀後感400字範文5篇
★ 《霍元甲》觀後感
★ 《大鬧天竺》電影觀後感範文
★ 《功夫熊貓》觀後感範文5篇
★ 十月圍城影片觀後感悟心得
★ 復興之路觀後感精選6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