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芙蓉鎮)的 觀後感 150字~200字 謝謝
這是我喜歡的電影,我喜歡它,勝過《活著》和《藍風箏》。
我深以為,在任何情況下,人都不應該放棄某些價值,例如對智慧的渴望,對良知的守護,和最重要的,對趣味的追求;而且,良知和樂趣,也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倒霉蛋」式的敘事,以及由此反映的生活態度,自我屏蔽(或者說放棄)了那些原本可能屬於自己的樂趣和美好,它其實間接承認,個人完完全全處於被支配的境地。
年代固然是灰色的,環境固然是苦難的,但人的生活並不應該由此而變得逆來順受,即使不進行激烈的抗爭,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有趣(更不用說這樣能減少親人朋友的擔心,甚至給他們帶來希冀和歡樂),這完全是生活態度的問題。
❷ 《芙蓉鎮》觀後感1500字
我看了中國最好的電影——這部電影叫《芙蓉鎮》。謝晉導演辭世,得以在影院看這部電影,感慨很多。新一代的影迷,對中國電影總是抱怨多多,且相對更關注第五、六代導演的作品,對於很多前輩導演,抱持著一種主觀設定的距離感:一提到有******的現實主義,便斥之以思想單一、形式僵化的現實主義,實際上看的很少。或者說,片段的耳濡目染、指標性的所謂「黨片」看的是不少的,而深入關照者,其實寥寥。
甚至在想寫一下《芙蓉鎮》時,也只能就文本說文本,無法從更多的層面去探究它的存在意義。誰讓即便是謝晉,我看過的作品也屈指可數,而這部《芙蓉鎮》更是首度觀摩。所以參照的標准,不期然地設定到第五代導演上。涉及文革題材的電影作品,張藝謀的《活著》、田壯壯的《藍風箏》、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其中的翹楚,它們各有特色,一同撐起了第五代導演的成熟之旗。
然而看過謝晉的《芙蓉鎮》後,我對這類題材電影的認識有了轉變。與那些讓第五代導演成名立萬的文革電影不同,它以親歷者的反思姿態直面歷史,即便是出品時間更早,其思想上的韌度卻更加尖銳和犀利。第五代的這幾部作品,拍攝時間較晚,都帶有某種跳脫的態度,更希望站在歷史的外圍,去冷眼旁觀那段苦難史,一方面這樣的視角更宏大,更容易達到史詩的效果;另一方面也相對安全,更接近普世價值,即便是禁映,也不會影響它們的影史地位。
謝晉沒有選擇這樣的保守之路,雖然第五代的這幾部作品同樣值得尊敬。在我看來,芙蓉鎮上的風雲變換,是被嚴絲合縫地記錄而非再現在鏡頭前。它沒有那幾部作品中鋪天蓋地的對文革場景的營造,像是文攻武鬥、遊街批判、集會造反等很容易引人興奮的描寫幾近於無,但電影卻以朴實逼真的生活事件、對接嚴謹的影像結構將政治運動的詭譎、世事人心的叵測,表現得驚心動魄。而所有這些成就的取得,其關鍵就在於謝晉對於政治、歷史,乃至我們這個民族的無畏的反思和直面。
謝晉甚至不想依靠悲天憫人的人性論,來為自己的作品作結。我的理解是,他是親歷者,也是受害者,他不能忘記,也不能原諒。但是他必須接受。看似在電影結束時,他原諒或接納了所有的人和事,但他並非就此心安理得,他依然用谷燕山酒醉後「完了,沒完,完了,沒完」的責問、用最後一個鏡頭中王瘋子遠去時滿嘴的「運動了、運動了」來提醒我們,故事結束了,生活還在繼續。
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先是冒出了如標題所示的想法,然後又想到一個詞,大象無形。除了思想禁錮,中國電影常被詬病的另一個地方就是形式過於單調、中正,深怕陷入「形式大於內容」的窠臼。《芙蓉鎮》在電影語言上看似中正,卻因思想上的成就,將內容以相當妥帖的形式表現出來,中正中有尖銳的意向。比如幾段意識流就安排得恰到好處,更不用說謝晉一貫拿手的影像處理了。謝晉的電影語言並非為了炫技,而是化入現實的基調,看時有嶄新的氣象,卻難得潤物細無聲。
看完電影出來時,我聽到一對戀人在背後說話,那個女的說了一句我深以為是。她說:「怪不得劉曉慶那時能那麼紅。」我之於劉曉慶的印象,摻雜現實中的負面印象不說,單就演員而言,一直都是爽朗中略帶張揚的模樣。但在《芙蓉鎮》中,劉曉慶的表演完美無缺。胡玉音看似堅硬的性格中蘊藉了如此的柔弱,在現實的步步緊逼下,她的怯弱的抵抗,或如姜文所飾的秦書田所說的「像牲口一樣活下去」,是感動全篇的力量。謝晉一直有演員伯樂的美譽,在本片中再一次被印證。
我猜想謝晉拍攝《芙蓉鎮》時,他的身份地位已允許他做一次決然的而非保守的良心回望。這難得的回望在當時引起了怎樣的波瀾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它一定觸動了那些經歷過的人,不管是受難的,還是得寵的。在觀影當中,我聽到了後排一位年長阿姨的嘆息和哭聲,她並非為情節感動,或許是被往事觸動吧。它也不是只為經歷者熨傷,它同樣打動了我們。它表現出的勇氣和完美,讓我們這些影迷相信,我們的電影同樣值得尊敬,即便它現在依然孱弱,依然被緊束。
謝晉導演的辭世,卻促成了我們對他的了解的開始。雖然還很幼稚,但我更願意美好地相信,這是一次進入前的立此存照。謹以此文向謝晉導演致敬。
❸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四年級7篇
芙蓉鎮 讀後感 怎麼寫?《芙蓉鎮》的人物描寫也相當成功,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芙蓉鎮》讀後感 範文 四年級7篇_《芙蓉鎮》讀後感 範文大全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一】
芙蓉鎮位於湘鄂桂三省交界處,那裡風光秀麗,芙蓉花開的季節里,爭先斗艷一派,這里的人們和各地鄉民們生活一樣,淳樸,歡樂,有愛。然而記錄這美好的湘西風情的小說《芙蓉鎮》卻是灰色的,不僅讓人想一走古老的青石小路,一賞漫天的水芙蓉,更能引起人們對人性的思考。
古華把民俗風情寓於政治風雨中,描寫了某攪亂下的湘西鄉村生活,讓特定年代的人物變遷發生在這湘南小鎮里,揭露了左傾思潮的危害。
芙蓉鎮里塑造了一個有一個典型人物,美麗善良而逐漸堅強的胡玉音,不忘良心恪守人性的谷燕山,陰險歹毒見風使舵的李國香,好吃懶做的王秋赦等,這些人性格鮮明突出,讓人難忘。谷燕山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善良的,在某之前,他與黎滿庚一起幫助胡玉音開了胡記米豆腐坊,在胡玉英被劃為右派時,他自己因為受到牽連而停職,在胡語音危難之際,所有人包括她的青梅竹馬黎滿庚都與他劃清界線時,只有她還一如既往的照顧胡玉音,並且救了難產的胡玉音,他和胡玉音秦書田一樣。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這是秦書田給絕望中的胡玉音說的話,胡玉音在和她丈夫黎桂桂某中劃為右派,黎桂桂受不了當時的壓抑而上吊,房子也被沒收,自己也在勞動改造,就在這毫無希望的絕境之中,她和外表自輕自賤其實內心純潔正直的同為右派的當地歌舞劇團編導秦書田結為夫婦,被稱為「黑色夫妻」,因此秦書田被判勞動該造10年,胡玉音3年因有身孕在獄外進行勞改。
這裡面體現出的生命力的頑強,愛情的偉大,和現實的殘酷都令人咂舌。「活著,像牲口一樣活著」是多少絕望中的人應有的信念啊!
在這部小說中,人物對比是鮮明的。有善就有惡,李國香乃嫉妒心極強,心狠歹毒之徒,投機取巧,而王秋赦也是一個好吃懶做,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小人。在1979年某結束之後,李國香投機取巧,因為在某後期被掛草鞋遊街受辱而被認為是某受害者,嫁給了一省里的幹部,而王秋赦瘋了,整天走在青石板路上喊著「階級斗爭,一抓就靈」。
這部小說,就像是作者自己在自序中說的這是「一曲嚴峻的鄉村牧歌」,在這里有很多值得大家反省的事,經歷過某的人不由的回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不管是受害者還是某執行者都會心痛萬分,而沒有經歷某的人也能在這些人物中找到自己的一點影子,讀完之後,人不經想在危難的時侯,我們是否能恪守自己的人格底線,尊重自己的良心呢。
這是一部將湘南民俗風情寓於政治風雲中的作品,整部作品成灰色基調,也正是因為這灰色,作品才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優雅和美麗。
《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二】
《芙蓉鎮》這本書是以「某」為歷史背景的,書中的女主人公胡玉音則是某中飽受冤屈的一個典型。
胡玉音在芙蓉鎮上開了一家米豆腐攤子,因她待客熱情,米豆腐好吃,因此生意興隆,於是遭到了另一家飲食店經理李國香的嫉恨。此時正值某時期,李國香利用職務之便將胡玉音打成「反革命分子」,天天批鬥。但胡玉音並未屈服,她在心底常說的話就是「活下去,為了我們的後人,像牲口一樣地活下去。」胡玉音堅強地活了下來。某最後結束,芙蓉鎮又恢復了勃勃生機,胡玉音成為了街辦米豆腐店的服務員。
讀芙蓉鎮時,我既同情玉音,又十分敬佩她。這個堅信勤勞致富的女子,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財富,賺了錢,蓋起了新樓屋,本應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然而,當時的社會是不允許人富裕的,她被抄了家,成為「新富婆」。每當讀到胡玉音被社會唾棄、遭到打罵的情節,我就會情不自禁地同情這個勤勞善良的女子,同時也氣憤不已---要是李國香之類的壞人不曾出現就好了。或許我還太小,始終無法明白當時的社會現象和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胡玉音勤勞能幹,憑自己的力量發家致富,付出就有回報,這是理所應當的,怎樣就成了犯罪呢?
從另一個角度看,胡玉音是堅強的,這點讓我十分欽佩。應對挫折、坎坷,社會的種.種不公平,她沒有喪失活下去的信心,她把痛苦埋在心底,頑強地等待著這一畸形時代的結束,永遠用心、樂觀、向上。十年大革命,多少人經不起挫折的打擊,最終自殺。而常常挨斗埃打得玉音,始終堅信混亂的社會終將過去,新的時代終將到來。
胡玉音能承受令人無法想像的痛苦,幸福時代的我們更不應屈服於小小的困難。想想胡玉音,我們有何理由不樂觀、自信、堅強呢?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三】
每個人心中總會有那麼一片烏雲纏繞,久久不能散去。每段歲月總會有那麼一片烏雲遮蔽天日,成為永久的烙印。可烏雲註定遮不住陽光,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過烏雲的縫隙點燃心中那堆乾柴,燃起希望。
也許那個年代註定會被刻上痛苦的烙印;也許那段歲月就註定會被所有人當作不可回首的記憶;也許那些人們將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思考過去的種.種,或許有人會說那是一段烏雲遍布,不見天日的日子,但我卻想說烏雲總會被陽光碟機散,再痛苦再煎熬的日子都會挺過去,陽光才是生活的主調。
古華說那是一切真善美和假惡丑、是與非、紅與黑全都顛顛倒倒光怪陸離的年月,牛肝豬肺、狼心狗肚一鍋煎炒、蒸熬的年月。古華說在那段歲月里正義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牌型應運而生、烽火狂瀾。我說那是用不同的行為對抗黑暗,縱使生活無奈也依然敢愛敢恨,哪怕膽子再小也會為所愛之人不惜獻出生命,不會被強權所制服的年月。我說在那歲月里有人默默地心守正義,依然堅守自己的靈魂,雖苟且偷生卻活出了瀟灑自我,沉浸於兩人的幸福之中忘卻現實的痛苦。
如果說芙蓉鎮是「某」時期全中國的一個縮影,那麼「芙蓉姐子」就是那個時代遭受迫害默默反抗的人群的代表。上天沒有讓她「命里不主子」,在她頭頂飄來最大一片烏雲後,上天讓陽光穿過烏雲射進她的胸膛,讓她有勇氣反抗,讓她重燃希望。最愛的是黎桂桂,平時膽小如鼠,凡事得靠老婆做主的男人,就是這樣的一個男人在「芙蓉姐子」遭受大難之時用生命在護著她,他就像一縷陽光射進「芙蓉姐子」的心裡,為她驅趕黑暗,溫暖她冰冷的心房。
有過痛苦才懂得幸福的難得,有過烏雲才明白陽光的可貴, 不經歷風雨要如何見彩虹?偶爾飄來的烏雲最終還是抵不住陽光的穿透,就像古華說的,時間,像一位生活的醫生,它能使心靈的傷口癒合,使絕望的痛楚消減。
不管那個曾經是有多長,不管那個曾經是有多痛苦,芙蓉鎮的烏雲永遠遮不住陽……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四】
不堪回首芙蓉鎮 一溪一河,一條青石板路,兩岸木芙蓉,滿鎮荷香溢湖塘,一位 芙蓉仙子。這就是芙蓉鎮給我的最初印象。古鎮風情總是最能打動現 代人浮躁的心,我也不例外。與大家熟知江南古鎮不同,這里有石拱 橋,卻沒有烏篷船;這里少了江南的詩意,卻多了一分生活情趣。如 果說江南古鎮是寫意的水墨畫,那麼芙蓉鎮就是濃墨重彩的風俗畫。
這個鎮子里的人們朴實、親切,彷彿就是與我們共同生活的鄰居。鱗 次櫛比的吊腳樓、緊密相依的商鋪、蜿蜒的青石板街、熱鬧繁華的圩 場,整個鎮子如同一個大家庭,和諧而安寧。
這個鎮子是這樣美好,如果沒有接下來的各種運動,它必定是桃 花源般的令人嚮往。魯迅曾說過:「所謂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 滅給人看。」古樸的小鎮盡管偏遠卻依然被政治波及,先是大躍進, 風風火火的煉鋼運動使得大家過上了大鍋飯的日子,市場是消滅了, 可人民的生活卻貧困不堪,而且明賭暗娼、拐騙偷搶風行一時。盡管後來恢復了五日圩,但芙蓉鎮卻再也再現不了萬人集市的熱鬧場面。
而鎮子之後的遭遇更是讓人深深的感嘆原來這就是悲劇! 作為書中的主人公,芙蓉女——胡玉音,她的命運摻雜在小鎮的 風雲變幻中成為主線,其他的人物諸如:五類分子秦書田、大隊書記 黎滿庚、糧站主任谷燕山、政治女將李國香、運動根子王秋赦等等都 是影響著胡玉音命運的主要人物。
胡玉音算的上是早期個體戶的典型代表,靠著起早貪黑、勤勞熱情而發家致富,這實際是值得贊頌值得欽佩的。曾經我的父母也開著一家小小的早點鋪,他們總是在凌晨四 點就要起床,開始忙碌的一天,到了晚上十點才結束。繁忙的時候母親甚至要半夜起來洗衣服,兒時的我還無法理解他們的疲憊,現在想 來必定是充滿著艱辛與勞累。一角錢一碗米豆腐能賺到的錢少之又 少,不會超過三分錢,如果不是靠著勤勞與吃苦根本無法創造出令人 羨慕的樓房。
可是就是這樣來之不易的血汗錢還是招來了國營店女經理李國香的妒忌, 再加上胡玉音的美貌與良好的人緣更讓這個單身的女人眼紅, 於是她憑借著自己是區委書記外甥女的身份與高明的政治 手腕一次次陷害胡玉音及幫助她的人。盡管最後胡玉音平冤昭雪、黎滿庾恢復了職務、谷燕山當了鎮長、王秋赦成了瘋子、李國香也嫁去 省城,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軌,但是那一場又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卻 永遠烙在了人們的心裡,成為了抹不去的傷痕。
某對當時社會造成的破壞是巨大的,金錢可以再賺回來,破敗的房子可以修葺好,凋敝的民生也能得到挽救,可是喪失的親情、友 情等等人倫關系恐怕難以修復。
黎滿庚為了自保出賣了自己的初戀情 人胡玉音,雖然是他迫不得已,也懺悔內疚,但是依然讓人心寒,我 還清晰的記得月色下的河邊,他庄嚴的發誓:「今生今世,我都要護 著你···」可是現實卻是迫於政治上的壓力他食言了。也許我們不 ··· 能責怪黎滿庚, 畢竟他已經十分庇護照顧胡玉音了, 他也有他的家庭、 他的責任。我們應該 反思 的是錯誤的運動造成的傷害,尤其是這種人 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和諧一旦被破壞,實在是難以重續。
鎮上民風淳樸,連王秋赦這樣的土改根子其實本質也不壞,一開 始他只是懶惰、油滑、愛貪小便宜,但在街坊中他也愛幫忙,如果不 是被真正歹毒陰險的李國香給利用,他也不至於最後淪為瘋子。至於 李國香,她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私生活上不檢點,反而嫉妒他 人的幸福家庭;引誘谷燕山不成,又設計陷害;最後自降身份與王秋 赦苟合,實在是令人作嘔。這樣的大惡人雖是少數,但卻破壞了整個 鎮子的安寧。這種見不得人好的陰暗心理更是扭曲變形到了極致。
故事 的結局基本上可以算一個圓滿的結局,壞人遭到了報應,好 人也終於過上了幸福生活。可是讀完這本書我卻無法平靜下來,本來 是勞動致富的一家卻硬是被扣上發社會主義橫財的帽子, 搞的家破人亡。胡玉音與秦書田的結合的確令人祝福,可是死去的黎桂桂冤魂又 該如何安息?當年被錯劃以及受牽連的「右派」遭受的待遇只能是不堪回首,也不忍卒讀,小小的芙蓉鎮是當時整個社會的縮影,那裡發 生的種.種也在全國各地出現過。
我兒時生活的墾殖場也曾有一位出生 書香門第的知識分子夫妻不堪忍受迫害而投湖自盡, 巧合的是當年迫 害他們的人也自食惡果,沒有好下場。如果世間真的有因果循環,也許這些只是一種對被害者的安慰,卻永遠不可能消除傷痛。美好的芙蓉鎮被毀了,留下的只有王秋赦令人悲嘆的時代尾音。這一幕悲劇是時代的產物,重讀歷史不是為了溫習傷痛,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五】
這個學期我看的小說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古華先生的《芙蓉鎮》了。這篇十六萬字的長篇小說,古華先生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創作完成,而我,也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看完了這部小說,可見這部小說的魅力之大,我也確確實實被它引人入勝的情節與生動的人物形象給深深地吸引住了。
談到《芙蓉鎮》,我們就先得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古華。古華先生生於1942年,原名羅鴻玉,湖南嘉禾人。據資料記載:古華先生的家鄉是著名的民歌之鄉,那些飽和著痛苦、憂傷、歡樂和憧憬的民歌,給了古華最初的藝術熏陶。從農業專科學校肄業後,作為農業工人和農村技術員,古華在五嶺山區一小鎮旁生活了十四年,勞動、求知、求食,並身不由己被卷進各種各樣的運動洪流里,經歷時代風雲變幻、大地寒暑滄桑。遙遠的古老的山區小鎮,蒼莽的林區四時風光,淳樸的民風,石板街、老樟樹、吊腳樓、紅白喜慶、雞鳴大吠。對古華有一種古樸的吸引力和歷史的親切感。與農民長期的共同生活構成了古華創作的深厚基礎,也是他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古華閱讀興趣廣泛,中外古今、文野雅俗,文史哲均在涉獵之中。古華雖然從五十年代末期開始學習寫作,1962年開始發表短篇習作,但他創作的黃金時代卻是在「三中全會」之後。他認為正是全會精神提高了他「認識生活的能力和剖析社會、人生的膽識」。《芙蓉鎮》就在這個時期內創作的一部佳作,而他的創作成功也與他早年的生活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正是他曲折而又多彩的人生豐富了他的創作、成就了他的作品。
《芙蓉鎮》描寫了1963—1979年間我國湘南農村的社會風情:三年困難時期結束後,農村經濟剛剛復甦時,胡玉音在糧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隊書記黎滿庚支持下,在鎮上擺起了米豆腐攤子,發了點兒「小財」,並用積攢的錢蓋了一座樓屋,但卻被被李國香和王秋赦作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罪證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農」,丈夫黎桂桂自殺,黎滿庚撤職,谷燕山被停職反省。接著「某」開始,胡玉音更飽受屈辱,絕望中她和得到了「右派」秦書田的同情,兩人結為「黑鬼夫妻」,秦書田因此被判勞改,胡玉音管制勞動。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胡玉音、秦書田、黎滿庚、谷燕山等人終於都摘掉了帽子,生活又回到了正軌。而王秋赦發了瘋,每天凄涼地喊著「階級斗爭,一抓就靈」,成為一個可悲可嘆的時代的尾音。《芙蓉鎮》情節曲折,矛盾突出,在醜陋中反射出人性的完美,並揭露了左傾思潮的危害,歌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的勝利。
例如,勤勞美麗、熱愛生活、渴望愛情的胡玉音,以「癲」狂方式對抗這個「癲」狂時代的秦書田,「政治闖將」、靈魂扭曲的女人李國香,無知無能,游手好閑、好吃懶做、品行惡劣的「運動根子」王秋赦等等,都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風貌與社會的變遷,並在大的時代背景下通過芙蓉鎮的小人物的典型故事展現了人性的美好與丑惡。
首先,人物是小說的靈魂。芙蓉鎮雖小,但它是各種人物性格相交匯的一個小社會。人物性格刻畫的深度,決定著作品的思想深度。因而,每人人物的個性愈突出,性格愈豐滿,小說就愈能廣泛深刻地再現社會復雜面貌。古華先生把人物的描寫與整個時代大背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人覺得這是貼切,具有風格的社會內涵。
其次,古華先生的取材也特別好。《芙蓉鎮》緊扣當時的時代主題,充分地反映了人們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那場浩劫的態度。古月先生在對這段歷史的再創作時以批判為主,但也不乏客觀理性。正如他在小說中所說:「中國大地上出現的這場現代迷信的洪水,是歷史的產物,幾千年封建愚昧的變態、變種。不能簡單地歸責於某一位革命領袖。不要超越特定的歷史環境去大興魏晉之風,高談闊論。需要的是深入細致的、冷靜客觀的研究,找出病根,以圖根治。」除此之外,他的選材也是讀者所感興趣的、願意接受的,不僅不向某些歷史題材的小說那樣較之無味,而且還能讓像我這樣的90後覺得耐人尋味。
當然,小說之所以吸引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寫作技巧之高超。古華先生的語言生動、幽默、豐富、形象,在《芙蓉鎮》中運用得恰到好處。「烏龜不笑鱉,都在泥里歇。都是一樣落難,一樣造孽。」、「王支書,我們,我們總還算是人呀!再壞再黑也是個人……就算不是人,算雞公、雞婆,雄鵝、雌鵝,也不能禁我們婚配呀!」奉書田這些話,有著鮮明的個性,通過生動的語言描寫,一個備受磨難,混世、樂天,任打任罰,玩世不恭的小知識分子活生生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他生成就不是個正經八板的作田佬,而生成是個跑公差吃活水飯的人。兩三年下來,他田裡草比禾深,土裡藏得下鼠兔。後來他索性算它個球,門角落的鋤頭、鐮刀都生了銹。」這生動的語言描寫將王秋赦好吃懶做、不事農桑、坐吃山空的特點寫得淋漓盡致。另外,像「挖挖你的思想根源」、「階級斗爭,一抓就靈」這些那個時代的 標語 ,運用在 文章 內,使讀者不僅不就得「過時」,反倒是作者語言幽默的一種表現,讓讀者在笑過這些無知、愚昧的話後,更是笑這個時代的無知與愚昧,起到了很好的諷刺效果。
總之,《芙蓉鎮》的風雨是一個歷史縮影,無論是它的主題思想還是人物塑造、情節構思、語言描寫都是值得稱道的。正是這成功的情節刻畫與人物描寫,使得《芙蓉鎮》不愧為一部文質兼美的小說。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六】
讀完了《芙蓉鎮》,那是一種沉重,一種悲哀!
古華手中那支散發著濃厚泥土氣息的風俗畫筆,為我們獻上了一幅寓政治風雲於世態民情的風俗畫、一曲哀婉而又嚴酷的山鄉民歌。我的媽媽是最熱情的牡羊座,天天都是笑口常開的。愛吃東西的媽媽剛好跟不愛吃的我相反,媽媽希望我健康快長大,每次我拒吃東西時,都會好言相勸,拜託他多吃一點。那一張張 臉譜 刻畫得活靈活現——
辣而不潑的一個美麗村姑豆腐西施胡玉音;
八面玲瓏而略帶風_的李國香;
華而不實的混世魔王王秋赦;
剛正不阿的糧站站長谷燕山;
才華橫溢而又委曲求全的秦書田
……
一幅六七十年代,南方農村的生活畫卷朴實而又悲哀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不屬於那個時代,但我深切的體會到那個時代的殘酷與慘烈,不是么,如果政治權力沒有監督,如果一種錯誤的社會思潮成為了主流,這個世界是多麼的可怕!
今天,我還是不能准確理解何為"左傾",何為「右傾」,我也不想去討論,我只是想了解那時人民生活的升遷沉浮,那個時代的別樣人生。
一切都成為了歷史,塵封在我們的記憶!是對是錯,早已給出了定論!
我們不能責怪,因為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因為所有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而中國人本身又有神話某件事物的傳統,這是封建迷信的殘餘思想導致的不該發生的悲劇,所以不必納悶為什麼在溫飽尚未解決是情況下,人們對於「階級斗爭」卻依然熱衷甚至狂熱。
「活下去!像牲口一樣地活下去!」
始終記得的,是這一句驚心動魄的話!是的,那是一個保全自己,出賣與背叛別人的時代,是一個九流三教瘋狂踐踏泯滅人性的時代,只能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我們必須謳歌我們的時代,撥亂反正是何等偉大的決策,因為它還給了我們一個美好情感和完整的人性!
今天,我們追求的是美好生活,我們幸福甚至自豪的走在大街上,因為我們得到了這個社會全所未有的尊重!
我們的民族在曲折中前進,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那些傷痛與悲哀成為了歷史,今天我們更有凝聚力面對災難和挑戰……
當看到國家領導人走向長江大堤,走進冰天雪地南方,走在地震災區最前沿……我們的時代是關注民生,我們的時代是尊重人性的。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七】
古華的《芙蓉鎮》,今天上午在數據課上剛剛看完,感覺還不錯。
又是一部史書,講述的是是粵湘桂交界處的一個小鎮在中國60和70年代的故事。通過幾個人物人生的沉浮經歷,反映了_前後時期的中國的風雲變幻的社會和不同的人物的命運以及百姓思想的變遷,同時這本書也挺紅的,紅軍的紅,一直歌頌我們共產黨。讀這本書的時候某種程度上感覺跟《平凡的世界》挺像的。但是跟《平凡的世界》不同的是,《芙蓉鎮》的篇幅比較短,人物也比較少,故事發生的地點就沒出這個鎮子,寫這本書古華沒把戰線拉長。
裡面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活著,像牲口一樣活著!」。主人遭受批鬥的時候,生活簡直生不如死,但是最終活了下來,平反後獲得了生命的重生。
最近看人朋友圈分享:考上_的一個跟我同在山東高考,同一屆的大二在讀學生王堯_了。平時他愛寫詩,似乎看破了世界,不想忍受世間的污濁。
怎麼說呢,我這位轉載的朋友,評論的很好,我也來引用一下:「詩是讓生命更美好的延伸,而不是中斷的借口」。
不少作家都是想不開,_身亡的。
惋惜啊,希望他們安息。
《芙蓉鎮》的主人公生不如死地活著也未曾沒考慮過_,但是他們最終的選擇是「像牲口一樣活著」,管什麼所謂的尊嚴,就是要「死皮賴臉」地活著才有希望,生命能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捨生取義是另一回事,這不能相提並論)我挺佩服老秦的那種瀟灑的心境,每次被批鬥遊街都是昂首挺胸,「你們愛咋地咋地」。人們都喜歡去動物園看猴子,殊不知,人家猴子說不定在動物園看遊人玩呢……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四年級7篇相關文章:
★ 《芙蓉鎮》四年級讀後感範文
★ 《芙蓉鎮》讀後感6篇
★ 《芙蓉鎮》讀後感範文精選小學
★ 《芙蓉鎮》讀後感
★ 芙蓉鎮讀後感5篇600字
★ 芙蓉鎮讀後感6篇600字
★ 《芙蓉鎮》小說讀後感七年級學生作文
★ 芙蓉鎮讀後感作文高中精選
★ 《芙蓉鎮》讀後感:不能嫉妒他人,不能嘲笑他人
★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400字7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❹ 《芙蓉鎮》觀後感,結局好看嗎
芙蓉鎮》這片兒借來了大半年,一直躺在角落裡。那時看《讓子彈飛》對姜文的爺們味很是著迷,所以想看《芙蓉鎮》這部老片,之後又總沒沖動看。我對於人生的苦難史大致能避則避,戰爭,清洗,人在大環境下變成了不知何日死悲哀的螻蟻,好好的人生受盡了摧殘,讓神經不夠粗壯的我產生了一種不適感。但並非所有這種題材都被我拒之門外,影片要表現什麼旨意,用怎麼樣的拍攝手錶現它,這其中的微妙屬於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有時很難說清在別人眼中差不多同一類型的片子,為何我一部愛之,一部避之。另外,因為是國內片,首先就不以為然。可怨不得我,國產片的做作,庸俗,虛妄,形式大於內容,或是永遠的民族主義鄉土情結和小人物總是悲慘沉重的一生。太不合口味了我不愛看。當然千里挑一還能挑出幾部不錯的。但,經典的,有嗎?
可是,上個周末把這部86年拍的《芙蓉鎮》看完之後,我必須在這里嘮叨幾句,迄今為止,終於看到一部top1的國產經典片。25年之後看來心中滿懷崇敬,是一部百年之後也不會遜色的影片,所謂經典,就是它的普世價值和藝術光輝要穿的透時光的隧道,溫暖到後人的心中。
❺ 電影芙蓉鎮簡介
影《芙蓉鎮》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該片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多次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電影芙蓉鎮簡介,供大家參閱!
電影芙蓉鎮基本信息
影《芙蓉鎮》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根據古華所著同名小說改編,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
該片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多次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通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中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歷史做了嚴肅的回顧和深刻的 反思 。芙蓉鎮上的風風雨雨正是中國當代社會歷程的縮影。
影片在1987年第7屆金雞獎上獲得最佳 故事 片,最佳女主角等5項大獎。
電影芙蓉鎮劇情簡介
60年代初,湘西芙蓉鎮上勤勞美麗的少婦胡玉音(劉曉慶飾),同丈夫黎桂桂擺了個米豆腐攤子。雖是小本經營,但和氣生財,生意興隆。由此與國營飲食店經理李國香結了仇。
胡玉音夫婦以勞動所得蓋起一幢新瓦房,更是引人注目;“四清”運動開始後,李國香任工作組長。胡玉音家被劃成新富農,新屋也被查封。曾幫助過他們的糧站主任谷燕山、黨支部書記黎滿庚均受牽連而遭審查,懶漢王秋赦則成了運動的依靠對象。
桂桂被逼自殺後,胡玉音成了富農寡婆,到處受欺凌;“「」”開始後,王秋赦當上了支部書記,李國香被趕下台。胡玉音每天和右派分子秦書田(姜文飾)一起掃大街,秦書田給她以真誠的關懷和幫助,兩人逐漸產生感情,並不顧一切地相愛了。
此時李國香的問題忽然得到解決,她身兼數職,威風顯赫。
胡玉音懷孕後,秦書田請求王秋赦批准他們登記結婚,不料因此大禍臨頭,秦書田被判十年徒刑,胡玉音被判三年徒刑,因懷孕在身,監外執行。
她忍受屈辱,掙扎求生。分娩時無人照顧,多虧谷燕山攔住一輛軍車,將她送進解放軍醫院,才救了母子性命。
動亂的年代終於結束。秦書田和胡玉音得到徹底平反,他們開辦了胡記米豆腐店,直起腰桿開始了新生活。李國香又高升了,王秋赦則瘋瘋癲癲地敲著破鑼,嘶啞無力地喊著:“運動了!……”
電影芙蓉鎮影片評價
《芙蓉鎮》將道德批判與歷史批判融為一體,以人物命運的變遷傳達出深廣的社會內涵,揭示了極左路線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富於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繼承和發揚了我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優良傳統,取得了雅俗共賞的社會效果。(第10屆百花獎評委會評 )
總的來說,《芙蓉鎮》仍然是一部謝晉式的“哀而不怒”的電影,但在當年那個特定的年代卻引發了人們對“四清”、“反右”、“「」”等歷史問題清算的熱情。(《中國新聞周刊》評)
《芙蓉鎮》作為一部地地道道的當代中國電影,就如同一道原汁原味的經典中式大菜,對於已經吃慣品種繁多的雜食和西式快餐的人們,無疑是對於被破壞了的味覺的一次拯救。(金鷹網評)
《芙蓉鎮》是一部內容與形式俱佳的經典之作,是與《活著》一樣細膩又激烈地描寫如何在變遷的環境中保持美麗與優雅的好電影。純粹的人性貫穿全片,放射著耀目的光芒,令人難忘。謝晉在片中把樂觀與絕望,欣喜與悲傷,平靜與混亂,真實與虛假編成絕妙的織體,平衡,精緻,干凈,暗地裡又涌著股濃烈的激情,氣韻非凡,渾然天成。該片仍然是一部謝晉式“哀而不怒”的電影,在這部片子中,人性,在運動的歷史長河中淬煉,被放大,被捆綁,被考驗,純的愈發純凈,濁的愈發混濁。(《東方早報》評 )
《芙蓉鎮》是一部歌頌人性和人道主義,歌頌生命搏鬥的影片。影片運用多種符號,塑造了具有典型性格、復雜而豐滿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人物從壓抑到抗爭的人生歷程。(人民網評 )
電影芙蓉鎮簡介相關 文章 :
1. 芙蓉鎮觀後感
❻ 芙蓉鎮 觀後感
「天亮了,鬼就不出來了」,在一個人像鬼,鬼似人得時代,天亮了也未必有用,推薦一部電影,芙蓉鎮。這是姜文早期的一部電影,故事是從一個買豆腐的芙蓉姐開始的——胡玉音,一個從小出生在一個妓女家庭的舊時代女人,但是在他身上去另外多了比同時代普通人的商業精神,當然是導演的可以安排,但是也許是那個時代的很多數中的一個,所以在聚光燈下才顯得那麼真實,那麼的感人肺腑。文化大革命是這個故事的背景,在那樣的一個「階級斗爭」成為「時尚」的社會,似乎多一點生存智慧都是罪過,多一點文化都是累贅(秦書田),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因為多這一點,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當成「運動」的對象,才有了故事的悲劇。
姜文的這部電影,沒有太多的做作因素,整部電影的節奏不緊不慢,很多情節似乎可以預料到後面的故事,但是結果預料的又不是那麼的准確,也許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社會結構還沒有定型的社會,一個的「預期」似乎都是多餘的。誰能夠知道一個看起來貌似傻乎乎的王敦秋成了明天的「王支書」?誰又能知道一個聞名全鎮的「芙蓉姐」會變成明天掃街道的呢?更有誰能夠知道當年風光不得了的李國香也會成為「破鞋李國香」呢?……太多的不確定,太多的變化,太多的運動。我很欣賞秦書田的一句話,「這是好事,不管紅夫妻黑夫妻,只要是夫妻就行了」。他看清了那個世道,看清了運動的真諦,他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者!這樣安排是導演可以安排的,在結尾就得到了驗證,當從人變成鬼的王支書再次來到芙蓉姐的豆腐攤時候,他還是施捨給這位「靠運動生存的人」一碗米豆腐,為什麼?因為他們不知道明天運動會不會真的到來。
「今天你幸福了嗎?」這是白岩松先生的一本書名,我不知道裡面的內容寫得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借這個名字來向我們自己的內心反省,我幸福了嗎?也許和電影里的他們中的任何一個相比,我們真的很幸福了。
我不能保證我的答案能夠說服所有人同意,但是應該有一個不錯的支持率,答案是我們還不幸福。我們生活的現代也許只是昨天的一個延續。那又是為什麼呢?
昨天的時代「完了」,但是我們的時代「還沒完」!當谷燕山在一個黑夜呼喊時候,我的內心也在呼喊,他的時代是完了,我們時代正是他們「完了」換來的。而我們還沒完!他的呼喊似乎又在耳邊響起,因為黑夜的安靜使得他的呼喊更加振聾發聵。
當我們看見摔倒的老年人不敢去扶她時候;當我們多家財富很大一部分都准備向海外轉移時;當人民的血汗錢被那些貪官無情的竊走時;當我們的道德和良心一次次被質問時;當我們的法律在權貴面前顯得蒼白無力時;當……我們幸福了嗎?我們也許在為另一個地方在掃街道。
在一個個事實的面前也許最後的生存方式的秦書田,「活下去,好好活下去」「掃街道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於是歡歌起舞」「紅夫妻黑夫妻,是夫妻就行」,是的,這就是生活,好死不如賴活著。
我知道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大部分是義憤填膺的,大部分是說「文化大革命」是多麼的悲催的,多麼的草菅人命!我想這不是導演的本意。這部電影的好是在引起我們反思當下,反思是引起我們思考,思考當今的問題,每個人又每個人人的思考視角,作為我們一個老百姓,應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量能夠做出適當的改變,改變自己也行,改變壞境更好,總之,選擇最佳的生存方式。
❼ 芙蓉鎮讀後感5篇600字
這個學期我看的小說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古華先生的《芙蓉鎮》了。這篇十六萬字的長篇小說,古華先生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創作完成,而我,也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看完了這部小說,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芙蓉鎮 讀後感 ,希望你喜歡。
芙蓉鎮讀後感1
芙蓉鎮,一個美好的名字。連片的青山,交匯的溪流,綠茵扶岸的水芙蓉,幽深的青石板街,湘南人民淳樸的民風民俗賦予了這個小鎮特有的美好。讀罷《芙蓉鎮》,心中的感慨,惋惜,凄涼便油然而生。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值得我們去敬重的。主人公,一個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的農村婦女卻飽受了那個時代的風霜雨雪,人情冷暖。作為一名鄉村老百姓卻不能過自己嚮往的簡單的朴實生活。
胡玉音因生得漂亮,熱情大方,人送美名「芙蓉仙子」。她跟忠厚老實的黎桂桂憑借自己的做米豆腐手藝,辛勤勞作,成為當地小有名聲的個體戶。小倆口起早貪黑,不分晝夜,將小生意做的紅紅火火,有聲有色。眼看生意日益興盛加上夫妻倆平日里省吃儉用,很快他們便賺夠了添磚加瓦的費用。在房屋建成後,前來祝賀的人絡繹不絕,好生熱鬧。可是好景不長,令人痛心的「四清」運動開始了。早就對胡玉音生有嫉妒心的李國香荒而唐之的當上了工作組組長,依靠好吃懶做的土改根子王秋赦大搞階級斗爭。不幸的事就此拉開了序幕。胡玉音戴上了「新富農」的帽子,丈夫自殺,生意倒閉,她的生活從此一落千丈。
同樣是在這個時代,對黨一向忠誠的大隊支書黎滿庚也遭到迫害,仗義忠厚的南下幹部谷燕山因曾賣給胡玉音碎米而被撤職。禍不單行,「四清」的呼聲仍在繼續,旗號便轟然想起。此時,令人生厭的王秋赦又當上了鎮黨支部書記,老百姓的困苦生活顯而易見了。那個時代的人是悲哀的。滿腹墨水的秦書田不得不裝瘋賣傻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他自己知道,即便被人稱作「人癲」也比受辱壯烈自殺好,活著就有希望。古語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掃街三年的胡玉音與被打為右派的秦書田在這個人性泯滅的時代里同病相憐。兩顆早已被時代抹殺的心靈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倆人惺惺相惜,真心相愛。幸福總是來得那麼突然走的又那麼決然。本想安穩度日的他們再一次被現實生活擊垮。秦書田被判刑十年,胡玉音判刑三年,因懷孕監外執行。十年一晃而過,這十年間,胡玉音遭遇種.種不幸,甚至因難產險些喪命。最後,她盼回了秦書田,米豆腐生意又做了起來。於此不同的是,王秋赦成了滿街遊走的行屍走肉。在那個年代裡,社會對人性的摧殘,對真實的扭曲簡直讓人不寒而慄。作者通過對主人公的悲劇 故事 揭示了期間的黑暗歷史。生活在一個黑白不分,晝夜不明的荒謬時代是最可悲的。作者用諷刺的筆法,採用夾敘夾議的表達方式,將時代特徵描繪的淋漓盡致,深刻地揭露了時代帶來的社會現實。
芙蓉鎮讀後感2
方方在《烏泥湖年譜》里描寫了水利工程知識分子在反右、中的飄搖經歷。有人謹言慎行明哲保身,有人傲骨不屈絕不低頭,有人昧著良心攻擊他人,有人不堪受辱一死了之。而芙蓉鎮里的知識分子秦書田,採取的是另一種道路:老實認罪。「秦癲子三十幾歲,火燒冬茅心不死,是個壞人里頭的樂天派。」秦書田是有些才氣的,當過州立中學的音體教員,又擔任過縣劇團編導,還在報紙上發表過 文章 ,二十幾歲就出了名,可以說是少年得志了。但被打成右派後他並沒有什麼知識分子的清高自持,反倒是適應了自己的角色,老老實實,勞動積極。做著五類分子的頭頭,和鎮上居民們打成一片。甚至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氣,寫 標語 ,編歌舞,過得甚是樂呵。他的態度「上面」也很受用,沒太為難他。狂風暴雨中他終於得以保全。
大家叫他癲子,但這個「秦癲子」卻是為數不多清醒的人。他的癲可以說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他知道,混亂的秩序即是無序,正義缺失的時代根本不存在伸張正義。裝瘋賣傻,宋江不就是個成功先例嗎?後來,谷燕山也一樣「醉眼看世情」,保全了自身,也沒有迷失了自我。在這樣一個的年代,無知比博學更安全,答應比提問更 保險 ,假癲狂比真清醒更難得。
胡玉音這樣一個非貧下中農、非先進分子的「雙非」主人公,顯示了古華對於後傷痕文學的突破。她的致富經幾乎可以做範本搬到農業頻道啟示廣大農民群眾,勤懇勞動,與人和善,物美價廉,美名遠播,形成了一塊招牌。她與上級領導打好關系更是奉行幾千年來商業領域的金科玉律。但所有一切終究抵不過出身不好,或者說抵不過有人看你不爽。
根正苗紅的王秋赦是一個典型的革命投機者。他與阿Q很像,都是一窮二白的「流氓無產者」。借著土改讓他翻了身,發了家。但可惜一時翻過了頭,跌進了地主小妾的溫香軟玉里,跌了個跟頭。這倒是有情可原的,畢竟農民被地主壓迫這么慘,哪見過這窮人骨血養出的細皮嫩肉呢,一時把持不住也是正常的。就像《故鄉天下黃花》里的趙刺蝟、賴和尚,雖然一時好奇享受了一下地主的生活,但我們仍然是苦大仇深的被壓迫者,階級立場鮮明,意志堅定!後來他看似「掌權」,但實際上,他也只能在群眾中揚刀立威,轉過頭來還要辛苦服侍自己的上級李國香。這翻身,其實還是很辛苦的嘛!
在塑造王秋赦這個人物形象時,作者其實是很節制的。他沒有為非作歹的大惡。就算當初家徒四壁,他在外面吃白食,也是會經常幫各家各戶幹活的。所以他並沒有很引起人們反感。而且黨的光輝成長下的他,是知恩圖報的,文中描寫了王秋赦在帶領大家進行政治學習,手捧紅寶書,面向紅太陽時,「王秋赦向群眾傳授了這套崇拜儀式後,真是豪情澎湃,激動萬分,喉嚨嘶啞,熱淚盈眶。他覺得自己無比高大,無比自豪,無比有力量。他就像個千年修煉、一朝得道的聖徒,沉湎在自己的無與倫比的幸福喜悅里。這時刻,你就是叫他過刀山,下火海,拋頭顱,灑熱血,他都會在所不辭」這是怎樣一個周身沐浴光輝、對黨深情無限的黨的兒女啊!
王秋赦的瘋是真的瘋了。他已經被革命捆綁,「王秋赦身上露的是新社會的相啊!」革命給了他太多甜頭了,這場夢他嘴得太深,醒不過來了。作者借秦書田口對他們這些革命積極分子做了一個中肯的點評,「如今哪座大城小鎮,沒有幾個瘋子在游盪、叫喊?他們是一個可悲可嘆的時代的尾音。」黎桂桂牢騷似的一句 順口溜 道出了那個時代的真實狀況:死懶活跳,政府依靠,努力生產,政府不管,有餘有賺,政府批判。
芙蓉鎮讀後感3
知道《芙蓉鎮》是因為它經常和蕭紅的《呼蘭河傳》,沈從文的《邊城》等作品並列出現在各種「描寫小鎮風光」的書單中。讀後我覺得這些書單有失偏頗,因為與其說芙蓉鎮寫的是地域,毋寧說是年代。
這本書的腰封上寫著,同名電影由劉曉慶,姜文主演。那麼問題來了,他們分別飾演的書中哪個角色呢?帶著這個問題,我開始了對本書的閱讀,很快便確定了劉曉慶飾演的是本書的女主角胡玉音。但是姜文究竟飾演的誰則困擾了我很久,因為書中在介紹過胡玉音後,谷燕山、黎滿庚、黎桂桂、秦書田、王秋赦等幾位主要男性角色粉墨登場,作者的筆墨卻也幾乎平均分配,無論戲份、與女主角的關系、人物形象等哪個方面,都難以找到男主角的決定性證據。
這種找不到男主角的閱讀體驗,像極了讀《雙城記》時的感覺,念及此,我獨辟蹊徑,大膽設想,是不是本書中哪個男性角色和《雙城記》的男主角卡頓最像,誰就是《芙蓉鎮》的男主角呢?當我讀到「秦書田就圩圩都在圩場上露個面,有人講他打草鞋賣,有人講他撿地下的煙屁股吃。人人都喊他『秦癲子』」,時,心裡有三分確定。當我讀到他甘作五類分子頭目,被打成右派也仍有一套自欺欺人的理論時,心中確定了五分。而在墳場與胡玉音的相遇,將兩人的交集極度擴大則也讓我心中的確信漲到了八分,直到讀到他跳「黑鬼舞」,我終於有十足把握確定這個卡頓式的男人,這個頹廢、樂觀、機智、勇敢,在女主角面前有擔當的男人便是本書的主角,而對照姜文給人的痞子性情和瘋狂舉止,這個主角的飾演者也是非他莫屬。
芙蓉鎮讀後感4
本書屬於傷痕文學的代表作品。其正反兩向的諷刺和夾敘夾議的行文中五部透露著對那個年代的控訴,其程度之激烈和批評之徹底,使得本書縱使有人物扁平和結構鬆散等缺陷也能落得個「瑕不掩瑜」的評價,但若與我讀過的其他傷痕文學,如《亮劍》、《小狗包弟》等相比,尚顯膚淺,究其原因,不光是因為本書的美好結局,更多的是從思想的深刻性和矛盾的沖突性上體現。
但這並不能怪作者本人,如果非要找一個替罪羊,莫如說是本書成文年代:1980年。本書敘述的故事,也止步於1980年,為什麼沒有往後寫,想必是與書中人物一起經歷了多場動亂作者本人,亦完全無法預料在經過了多次重大社會變革之後,未來的社會究竟路在何方。作者的思想不夠深刻徹底,也是因為當時的時局,動亂剛剛結束,每個人仍身處洪流之中,亦無法對已經過去的苦難有一個清晰且客觀的評價。
本書描寫了芙蓉鎮數十年的風霜,而最能觸動我的橋段,是胡玉音與秦書田一起掃街的部分,這也正如電視劇《風箏》每一集都很精彩,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也恰恰是鄭耀先與韓冰一起掃街的情節——因為同一場運動,受到同一種懲罰,兩個人,兩條街,街頭與結尾相連,兩個人的命運也終於出現了新的交點,這兩個橋段是如此相似,以至於即使把書中的男女主角替換成鄭耀先和韓冰,我讀來也絲毫不覺得奇怪,《芙蓉鎮》在前,《風箏》在後,兩人掃街的橋段是如此經典和震撼,以至於如果我是《風箏》的作者,也一定會借用這一橋段將作品做進一步升華。在本書的最後,作者寫道:一九八零年七月十八日-八月四日初稿於莽山——給我留下了閱讀本書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疑問:這樣一部優秀磅礴的作品,怎麼可能在十七天內完成?好在作者補了一篇《後記》,回憶他的創作經歷,順便解答了我的疑惑:「一部作品的寫作時間是不能僅僅從下筆到寫畢來計算的。」是啊,作者聽聞了那麼多故事,自己又切身經歷了那個年代,千言萬語早已胸有成竹,十七天,無非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時間而已。而我們平時寫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芙蓉鎮讀後感5
這個學期我看的小說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古華先生的《芙蓉鎮》了。這篇十六萬字的長篇小說,古華先生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創作完成,而我,也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看完了這部小說,可見這部小說的魅力之大,我也確確實實被它引人入勝的情節與生動的人物形象給深深地吸引住了。
談到《芙蓉鎮》,我們就先得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古華。古華先生生於1942年,原名羅鴻玉,湖南嘉禾人。據資料記載:古華先生的家鄉是著名的民歌之鄉,那些飽和著痛苦、憂傷、歡樂和憧憬的民歌,給了古華最初的藝術熏陶。從農業專科學校肄業後,作為農業工人和農村技術員,古華在五嶺山區一小鎮旁生活了十四年,勞動、求知、求食,並身不由己被卷進各種各樣的運動洪流里,經歷時代風雲變幻、大地寒暑滄桑。遙遠的古老的山區小鎮,蒼莽的林區四時風光,淳樸的民風,石板街、老樟樹、吊腳樓、紅白喜慶、雞鳴大吠。對古華有一種古樸的吸引力和歷史的親切感。與農民長期的共同生活構成了古華創作的深厚基礎,也是他獲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古華閱讀興趣廣泛,中外古今、文野雅俗,文史哲均在涉獵之中。古華雖然從五十年代末期開始學習寫作,1962年開始發表短篇習作,但他創作的黃金時代卻是在「三中全會」之後。他認為正是全會精神提高了他「認識生活的能力和剖析社會、人生的膽識」。《芙蓉鎮》就在這個時期內創作的一部佳作,而他的創作成功也與他早年的生活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正是他曲折而又多彩的人生豐富了他的創作、成就了他的作品。
《芙蓉鎮》描寫了1963—1979年間我國湘南農村的社會風情:三年困難時期結束後,農村經濟剛剛復甦時,胡玉音在糧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隊書記黎滿庚支持下,在鎮上擺起了米豆腐攤子,發了點兒「小財」,並用積攢的錢蓋了一座樓屋,但卻被被李國香和王秋赦作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罪證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農」,丈夫黎桂桂自殺,黎滿庚撤職,谷燕山被停職反省。接著開始,胡玉音更飽受屈辱,絕望中她和得到了「右派」秦書田的同情,兩人結為「黑鬼夫妻」,秦書田因此被判勞改,胡玉音管制勞動。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胡玉音、秦書田、黎滿庚、谷燕山等人終於都摘掉了帽子,生活又回到了正軌。而王秋赦發了瘋,每天凄涼地喊著「階級斗爭,一抓就靈」,成為一個可悲可嘆的時代的尾音。《芙蓉鎮》情節曲折,矛盾突出,在醜陋中反射出人性的完美,並揭露了左傾思潮的危害,歌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的勝利。
《芙蓉鎮》的人物描寫也相當成功,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勤勞美麗、熱愛生活、渴望愛情的胡玉音,以「癲」狂方式對抗這個「癲」狂時代的秦書田,「政治闖將」、靈魂扭曲的女人李國香,無知無能,游手好閑、好吃懶做、品行惡劣的「運動根子」王秋赦等等,都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風貌與社會的變遷,並在大的時代背景下通過芙蓉鎮的小人物的典型故事展現了人性的美好與丑惡。
首先,人物是小說的靈魂。芙蓉鎮雖小,但它是各種人物性格相交匯的一個小社會。人物性格刻畫的深度,決定著作品的思想深度。因而,每人人物的個性愈突出,性格愈豐滿,小說就愈能廣泛深刻地再現社會復雜面貌。古華先生把人物的描寫與整個時代大背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人覺得這是貼切,具有風格的社會內涵。其次,古華先生的取...
芙蓉鎮讀後感5篇600字相關文章:
★ 《芙蓉鎮》讀後感6篇
★ 《芙蓉鎮》讀後感精選作文
★ 《芙蓉鎮》四年級讀後感範文
★ 芙蓉鎮讀後感作文高中精選
★ 名著讀後感5篇600字
★ 《釜山行》5篇600字觀後感
★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5篇600字心得體會
★ 關於《雙城記》讀後感600字範文5篇
★ 桃花源記讀後感600字5篇範文
★ 《艾青詩選》優秀讀後感5篇600字
❽ 《記住鄉愁-芙蓉鎮》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記住鄉愁-芙蓉鎮》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晃接觸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很長時間了,從開始的不情願看,到現在主動去看,漸漸愛上了這個節目,感謝領導的良苦用心,使我有幸再睹芙蓉鎮的風采,回想起第一次看電影《芙蓉鎮》時,我還是十幾歲的少女,那時就對電影中女主角胡玉音有很深的印象,那是我喜愛的女演員劉曉慶主演的,吸引我的不僅僅是她的美貌,還有她頑強不服輸的樂觀性格,雖然歷經坎坷,但結局還是令人欣慰的,這次重睹紀錄片《記住鄉愁》我已是人到中年,不禁感慨時間的無情,真的是十年彈指一揮間,當看到芙蓉鎮三個字是,眼前一亮,彷彿遇到了多年的故人。
當我打開劇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美麗小鎮。再細看介紹的確是一個因水而興的古鎮,一端以河岸為依託,另一端則懸在水面。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湘西人在這看似不可能的懸崖峭壁上建造吊腳樓。他們的勇氣驚動天地,不遜於愚公移山,正是這種敢想、敢闖、敢乾的性格,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創造了無比燦爛的歷史和文化。也給後人擺明了適者生存的.道理,沒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優勝劣汰,永遠是真理。
這個芙蓉鎮的前身叫「王村」。早期是土家、苗家聚居的,記錄了2200年的榮辱興衰,後來彭氏家族首領彭士愁帶領溪州人民起兵反抗,借地形優勢與明君周旋的一年多時間,最終明王採取議和以西水河為界盟約立誓。議和內容都寫在一個銅柱上,成為古鎮的定海神針。在彭氏統治的880多年間始終遵守合約,在國家有難時應召出征打敗倭寇立下赫赫戰功。為表彰土家豐功偉績,明王派人建石坊,寫下來「子孫永享」四個大字。如今銅柱紀念館和土坊就成為了後人景仰的標志性建築。
百年碼頭也有蕭條的時候,隨著水電站和附近鐵路建成,貨物運輸都改為陸路,航運公司被迫倒閉。終於在1984年另闢蹊徑,有六名壯士不分晝夜,三年時間吃住船上,靠雙手雙肩開鑿出小龍洞,共背水泥96噸,鋼材24噸,三萬多塊青磚磨破了雙手雙肩沒有磨破他們的意志。1986年小龍洞第一期開工完成,迎接第一批客人,從此名聲在外也受到了著名導演謝晉的青睞,在此拍攝電影《芙蓉鎮》。人們紛紛尋景而來,迅速紅遍大江南北,名揚海內外,盛況空前,從那時起才改名《芙蓉鎮》。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女性叫曾小玲,20xx年丈夫重病,兩個兒子正上大學。她頑強地支撐起這個瀕臨倒下的家,在鎮上賓館當起了一名洗衣工,80斤的她每天分三次把三百多床床單背回家,然後手洗干凈,每晚五點之前背回賓館。對比一下我們今天的工作量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女人雖然有水的柔情,但不失韌性,如果說男人用肩扛起一座山,那麼女人就能背完西水河的水,始終不忘身上的責任和擔當,吊腳樓和小背簍永遠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可以說《記住鄉愁》,每一集都有它的精彩,劇中都有鮮明人物、感人的故事,各有主題,各有千秋。這檔節目真的很容易就牽動了漂泊在外遊子的那份思鄉之心,就連主題曲都那麼優美動聽,回味無窮,從第一次接觸這首歌就喜歡上了它,歌詞是朗朗上口,耐人尋味,正如歌詞所說:「鄉愁是一碗水,鄉愁是一杯酒,鄉愁是一朵雲,鄉愁是一生情。」
而本文中六壯士三十年後再聚只剩下四壯士,他們就把對故去戰友的思念化作了一碗酒。《記住鄉愁》有太多感人故事讓人們對偉大的國人肅然起敬,只有倍加珍惜當今美好生活,才對得起祖先。在敬仰的同時又感覺自己的渺小,同為異鄉人,有的在外學業有成,事業蒸蒸日上,有的學成歸來,報效家鄉。在這些品格高尚的人面前我自慚形穢,自卑和自強的雙重性格抗衡後,心又漸漸恢復平靜。既然自己就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也就做點普通的,力所能及的事,在單位好好工作,盡職盡責,再把小家過的幸福、溫馨、快樂,讓父母開心。
也許上輩子做大事累了,這輩子註定做個普通人,有時我經常天真的想如果每個公民都能遵紀守法,不無理取鬧,不幹壞事,那麼也就用不著那麼多警察辦案,國家就會很安靜,這樣想想我還算為國家省了一份心呢。哈哈,這樣想想,就不那麼自卑了又變得心安理得起來了。此時此刻,耳邊又回響起了動人的歌聲:「遊子你可記得土地的芳香......。」今後我會懷著一顆對先人的景仰之心,和對家人的眷戀之情,感恩之心好好活下去,直到永遠。
❾ 《芙蓉鎮》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芙蓉鎮》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86 彩色片 166分鍾
中國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謝晉 編劇:阿城 謝晉 攝影:盧俊福 主要演員:劉曉慶(飾胡玉音) 姜文(飾秦書田) 鄭在石(飾谷燕山) 祝士彬(飾王秋赦) 徐松子(飾李國香) 張光北(飾黎滿庚) 徐寧(飾五爪辣)
本片獲1987年中國電影家協會金雞獎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美術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知悔首員、最佳女配角獎
【劇情簡介】
1963年,湘西南僻遠的一個叫芙蓉鎮的小鎮上,那條狹窄的街上人來人往,一片熱鬧景象,給這清麗而恬靜的小鎮添上了一層歡欣的色彩。
胡玉音——芙蓉鎮上的芙蓉花,與她那老實巴交的丈夫桂桂正在擺豆腐攤子。他們熱情待客,誠實經營,生意興旺。糧站主任谷燕山來到國營飲食店門前,經理李國香想與他套近乎,然而谷燕山卻徑直走向米豆腐攤與胡玉音熱情交談,這使李國香醋勁大發,她氣洶洶地來到豆腐攤前,故意刁難胡玉音,卻被善良的群眾轟走。
胡玉音和桂桂用小本經營積攢起來的錢買下了王秋赦家的一塊空宅基。兩人辛辛苦苦,憑自己的血汗蓋起了兩間新屋。在新屋落成那天,他們擺下了酒席,招待前來祝賀的街坊鄰里、同行小販、至友親朋。
李國香的舅舅楊民高從縣里來了,帶來了縣委准備派「四清」工作組的消息,給芙蓉鎮人們的心頭籠罩上絲絲陰影。李國香也因沾親之故,隨楊民高一起離開了芙蓉鎮,到縣商業局當科長去了。
一年多過去了,李國香帶著「四清」工作組到芙蓉鎮抓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典型來了。
從鏡子的折射中,胡玉音看到李國香正跨進新屋的門,不由神色一變。她猜不透李國香的來意,只得笑臉相迎。可李國香神情嚴肅地掏出一個小本為胡玉音算了一筆賣米豆腐的收入帳,說胡玉音兩年零九個月來累計純收入達6 600元。糧站主任谷燕山共私批她大米11 880斤。新房的宅基又是雇農王秋赦的土改果實, 門上的對聯又是出自反動右派秦書田的手筆。李國香趾高氣揚地念完這些,合上本氣勢洶洶地走了。
終於,工作組借批鬥右派秦書田之名,拉開了「四清」的序幕。胡玉音本以為靠自己勞動發家,算不得資本主義。然事已至此,芙蓉鎮人人自危,氣氛緊張,她和桂桂合計下來.還是決定玉音先去廣西,到桂桂的一門親戚家避避風頭,並將前老1500元積蓄轉到乾哥黎滿庚那裡,請他代為收藏。
不久,胡玉音以為風聲已過,從廣西歸來,回到自己家門口,只見新屋已掛上「芙蓉鎮階級教育展覽會」的牌子,而「胡記」老客棧也是大門緊鎖,貼了封條。她跑到糧站去找谷燕山,看門老人告訴她,谷已被關了起來,被懷疑與她有 *** 。再找黎滿庚,同樣不見人,五爪辣嫂子非常傷心,說他已去縣里反省。而自己的男人桂桂也因欲殺李國香,被李逼得走投無路,一個月前就埋入了墳地。胡玉音晃著身子, 去墳崗四處尋覓,孤墳累累,哪裡去找桂桂的葬身之地?朦朧中右派、五類分子秦癲子秦書田從夜色中出來告訴她桂桂的墳地,又說她已被劃為「新富農」……
「文革」旋風席捲芙蓉鎮,王秋赦因「根紅苗壯」、「越窮越革命」和投機有術當上了支書,而李國香卻被戴上「假左派、破鞋」的帽子下了台,被罰與秦書田、胡玉音一塊掃街。谷燕山每天酗酒度日。不久,風雲變幻,正當王秋赦威風凜凜地從外地取經回來的時候,李國香突然搖身一變,又以縣委領導班子成員、縣革委會常委的身份出現在芙蓉鎮。
一天,秦書田到胡玉音家叫她一同掃街,然而大門緊閉,沒有動靜,他急忙奪門進屋,只見胡玉音卧病在床,秦書田給她熬好了熱湯,並扶起她,喂她服湯。胡玉音感激不已,忍不住向秦書田訴說著自己心中的怨恨,說不如死了好。秦書田安慰她,認為在這種非人非鬼的時代,只有自己看重自己。
兩顆孤獨的心靈在苦難中撞擊,感情在每日的掃街中滋生。終於,他們相愛了。歲月隨著掃帚在青石板上的掃動中逝去。胡玉音懷孕了。秦書田寫了「認罪書」,請求支書王秋赦批准他們辦理結婚登記。這下可把王秋赦惹火了,大罵他們是「專政對象搞戀愛,還敢偷雞摸狗」。他讓人寫了一幅對聯,叫秦書田貼在自己門上,對聯上寫著:「兩個狗男女,一對黑夫妻。」胡玉音感到非常傷心,但秦書田卻認為這等搭數於承認了他們是夫妻。於是,擇日完婚。花燭之夜,他倆按照傳統的習俗,同飲「交杯酒」,許願心心相印,白頭偕老。正當他倆舉杯欲飲時,谷燕山來了,他自薦當了這對患難夫妻的證婚人,並拿出賀禮,願他們早生貴子,生活幸福。這使他們感到世間仍有一絲溫暖。胡玉音、秦書田雙雙跪拜了谷燕山。
這樁婚姻使李國香暴跳如雷。她下令抓走了秦書田。公社廣場召開了宣判大會,秦書田被判10年徒刑。秦書田目光堅定地對胡玉音說:「活下去,頑強地活下去!」共同的心聲成了臨別前的山盟海誓。不久,胡玉音要分娩了,谷燕山聽到她凄慘的呼救,攔了一輛軍車,把她送進了解放軍醫院。在家屬簽字單上,谷燕山毫不猶豫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動亂的年代結束了,芙蓉鎮枯木逢春。秦書田也被釋放了,在渡輪上碰到了再次榮升的李國香。秦書田意味深長地告誡她要「學著過老百姓的日子,別總想著跟他們過不去」。
胡記米豆腐店又開張了,胡玉音熱情地招呼顧客,聲音仍是那麼清脆悅耳,模樣仍是那麼清秀。秦書田拒絕了「復職」迴文化館的安排,樂滋滋地當著自己妻子的助手。鎮子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景象。而瘋瘋癲癲的王秋赦卻敲著破鑼喊著:「運動啰,運動啰……」,但這嘶啞無力的呼喊,逐漸被繁鬧的市聲所淹沒。
【鑒賞】
謝晉的電影飲譽中外影壇,一直頗受世人注目。他的影片以嚴謹的現實主義給觀眾濃烈的情感滿足和審美享受,並啟迪觀眾對中國歷史進行深刻的反思。《芙蓉鎮》請了青年作家阿城來改編,可以看出謝晉力圖吸收新鮮的藝術營養以豐富自己的創作思想和方法的進取精神。《芙蓉鎮》在思想上藝術上都堪稱是謝晉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影片開始,女主人公劃亮了一根火柴。接著,一連幾秒鍾都是從一方類似天窗的天井空隙拍下去的俯拍鏡頭,十分簡潔地介紹了胡玉音和她丈夫桂桂這一對憑勞動度日的苦命夫妻。或許,這就是謝晉所有影片的視角。從一個家庭那一方天窗似的天井空隙中,謝晉開始為我們翻開一頁頁不堪回首的歷史。正因為從家庭的溫情入手,在冷峻的目光下為你打開這個家庭的盛衰演變過程,在近三個小時的時間內,讓你重溫一段不願重溫的「斷代史」,從而使影片更具有一個溫情惡夢的藝術效果,也往往讓人們感受到與深刻的歷史批判同存的那種人情化的道德批判。歷史的批判與道德的批判是不相對抗的。黑格爾在《美學》中分析悲劇時,他的所謂深刻的歷史意識也常常陷入困惑,歷史的律令和道德的律令都是不可違抗的,歷史前進的代價就是把片面代表這兩種律令的人物都毀掉,而讓他們的原則在否定之否定中永存於歷史。因而,從這一意義上說,從《芙蓉鎮》所反映的中國當時特定的歷史、社會及政治背景來看,以一個道德(家庭)的悲劇去折射歷史,也是必然的,何況歷史的主體是人,而人性的心路歷程同樣代表了歷史的足跡。
所以,從芙蓉鎮的風雲變幻、人世載浮,以及那一群陌生的人物——胡玉音、秦書田、李國香、王秋赦等身上,我們同樣可以讀解出當時特定的社會政治格局:當李國香面對米豆腐攤的興旺和人們對胡玉音的親熱時,在女性妒嫉的深層同樣有當時「革命者」的神聖責任感;她對住在破敗吊腳樓的王秋赦的生活狀況發出感慨時,在這單純的對弱者的同情中,也沉澱著當時政治對「雇農」身份的警覺;當胡玉音和秦書田兩個「牛鬼蛇神」竟敢輕視革命私自結婚時,李國香在自我心理失重的基礎上仍有「階級斗爭為綱」的陰影;而王秋赦在芙蓉鎮載沉載浮,完成乞丐——主人——瘋子的命運軌跡,卻正吻合「文革」史的命運。在這里,王秋赦是歷史的一個標簽,胡玉音是歷史的又一個標簽。在王秋赦身上,形象地展示著那個年代「左」的「越窮越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王秋赦正是由此而升遷、發跡的;在胡玉音身上,又形象地展示出那個年代與上述理論和實踐相呼應的「倘使不窮,斗則使窮」的「階級斗爭為綱」的理論和實踐,胡玉音正是由此而不幸罹難的。因此,謝晉在那淡淡的、甚至有些冷漠的視野中,仍然沉靜地深刻地揭示了歷史。這也就是為什麼《芙蓉鎮》在揪心的人性的斗爭中總能感受到深沉的歷史的原因。
凌晨多霧的青石板路,渺無人行, 兩個孤寂的「鬼」, 手執毛竹長帚,一個從這邊默默地掃過去,一個從那邊默默地掃過來。這兩把掃帚掃出了一段歷史,這是一段坷坷絆絆的歷史。這里,所有的底色都是陰郁的。一種青灰色調的陰郁,孕藏了人物乖戾的命運和凄苦的心理。這種調子在胡玉音失去丈夫後那神情木然地沉浸於絕望的臉上得不到充分的反映,但慘淡的月光卻瀉給人世一片死一般的青灰色,沒有一句台詞。此時,在畫面三分之二的部分,卻出現了一組對比十分強烈的暖調子的閃回鏡頭:是胡玉音和桂桂戀愛、結婚的短暫幸福。在這兩種調子的對比中,我們能感觸到一個家庭毀滅的悲哀,但同時又能還原出特定的社會——那暖色是歷史的,這陰郁的冷色是現實的,雖然對今天來說,那又是歷史。
謝晉特別擅長於營造家庭的氣氛。這是一個小小的環境,然而「斗室一隅中,思接千載」。正與影片開頭的視點一樣。影片中展示出的胡玉音家那小小的天井,濃縮著所有家庭的溫暖與辛酸,當秦書田和胡玉音私拜天地時,觀眾的心中沉澱著辛酸,所以辛酸,是由於所有歷史均在人們的頭腦中留有記憶。如果說過份擴張的人情溢滿了整塊銀幕從而多少有點沖淡了觀眾對那段歷史的深刻反思的話,那富有濃郁湘西特色的吊腳樓和胡記老客棧門口的石牌坊,則完全是發人深思的歷史了。谷燕山醉酒雪歸的那一段戲,則更有歷史性。這段歷史事實上仍然由家庭這個因素引發出來。醉眼朦朧的谷燕山首先看到的是窗戶和紅色的燈光,這里又是人情的元素。但谷燕山因為革命而犧牲個人的幸福。這段剪輯無疑是精彩的,由家庭聯想到自己「打江山而不能坐江山」的悲苦,把一個革命者的忠誠與小農思想的狹隘完全明明白白地糾合在一起,呈現在觀眾的面前。
或許,以胡玉音為中心,更側重於圍繞她的那層男人卑劣的艷羨描寫,會更深刻地反映出歷史的摺痕,谷燕山的、王秋赦的、黎滿庚的。在這層意義上,他們的關系更富有社會角色的內容,他們之間的矛盾可以很深刻地揭示出「文革」的觸機。而秦書田畢竟是一片遠方飄來的落葉,他能感受到芙蓉鎮那塊土地上的冷暖,但從他身上很難完成對社會的、歷史的、文化的、政治的剖析。然而謝晉畢竟是謝晉。他的魅力正在於透過對人情的冷暖關系處理,就像前面的那種冷暖色調的對比,來形象地揭示歷史的本質。因此,影片最後吊腳樓的倒塌,不得不讓觀眾吃驚。
歷史過去了,秦書田在渡輪上對李國香的勸誡是嚴峻的。這又是歷史。秦書田被釋卻又能在李國香的功勞冊上找到一筆。然而,在這種冷峻後面,秦書田又回到了一個溫暖的家中。影片結尾,畢竟還有王秋赦變瘋、敲著破鑼喊「運動啰」這一筆極為嚴峻的冷色。
這就是謝晉:暖暖的,但同時又有對歷史的冷峻沉思。
❿ 500字讀後感《芙蓉鎮》
讀《芙蓉鎮》有感
古華的一部《芙蓉鎮》,便是十年浩劫前後的聚焦鏡。
我並不了解這個時代,但我覺得自己有必要去窺看一下父輩經歷過的動盪時刻。那是上一代中國人如何也抹不掉、刮不去的烙印,數不清的人都在這個時代中承受著苦難,或是在一切歸於平靜後暗自神傷。
如作者在全文開頭的自序:「唱一曲嚴峻的鄉村牧歌。」是的,歲月如歌,但那個回盪著精神沖擊的歲月該是一首如何的曲子呢?作者將各段迥然不同的旋律編在這幾個人身上:
堅強敏慧但紅顏命薄的「芙蓉姐」胡玉音,相信勞動致富、木訥寡言的屠戶黎桂桂,因為自身難保而背叛自己、背叛胡玉音的大隊書記黎滿庚,對現實無可奈何、只有「醉眼看世情」的北方大兵谷燕山,裝瘋賣傻卻從未懷疑真理必勝的「秦癲子」秦書田,心狠手辣甚至有點心理變態的「運動闖將」李國香,好吃懶做、甘心當流氓無產者的「運動根子」王秋赦。
這些名字都被作者賦予了極為濃厚的人格影響力,讓人不禁聯想到他們的真實存在,可謂塑造得有血有肉。這些身份各異的角色,在芙蓉鎮這個曾經秀麗的鄉村裡,奏出了一曲富有味道卻充滿血淚的嚴峻樂章。
同時,《芙蓉鎮》的鄉村風情畫也是值得稱道之處。閱歷豐富的作者把自己生活中所諳熟的南方鄉村,濃縮進這部描寫文革的小說里,把風雲色變的政治寄寓於風俗民情圖畫,借命運多桀的人物演繹出鄉鎮生活的變遷,力求刻畫出南國鄉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調。
《芙蓉鎮》的結構自有其特別之處。作者將全文分成四章,其中每章七個小節:1963年的「山鎮風俗畫」,交代了時代背景與人物性格;1964年的「山鎮人啊」,文革即將展開,芙蓉鎮一派山雨欲來之勢;1969年的「街巷深處」,描寫了文革之中芙蓉鎮的改頭換臉;1979年的「今春民情」,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雨過天晴,好人終有好報。結構編排犬牙交錯,經緯編織,但亦渾然一體,有條不紊。
不堪回首的十年浩劫,是中國史上又一次對文化、對知識盲目的踐踏,多少作家學者,多少正人義士,受到精神及至肉體上的迫害。值得慶幸的是,還有一部《芙蓉鎮》,具備了歷史的批判力和文學的影響力,將這個動盪的年代娓娓道來,留給對新一代中國人的警鍾和鞭策。
本文章轉載自:http://www.yuwen08.cn/yue/2009/0222/article_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