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張繼保為什麼會死
京劇《清風亭》寫薛榮妻妾不和,妾周氏生下一子,被迫拋在荒郊,被以打草鞋為生的老人張元秀夫妻拾得,取名張繼保,撫育成人。
13年後,張繼保在清風亭被生母周氏帶走。張元秀夫妻思兒成疾,每日到清風亭盼子歸來。張繼保得中狀元,路過清風亭小憩。張老夫妻前往相認,但張繼保忘恩負義,不肯相認,把老夫妻當成乞丐,只給他們二百錢。老婆婆悲憤已極,把銅錢打在他臉上,夫妻相繼碰死在亭前;張繼保也被暴雷殛死。
(1)清風亭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清風亭》揭示了封建社會階級之間的對立,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道德觀。全劇以雷殛結束,也表現了古代人民懲治惡人的強烈願望悶滾。劇作自然、流暢,富有真情實感;《趕子》、《盼子》、《認子》等折極為動人。張老夫妻善良、純朴而倔強的形象塑造得頗為生動,周氏、張繼保的性格也都真實可信。
《清風亭》在後世舞台流傳很廣,蒲劇、徽劇、京劇、漢劇、川劇、湘劇、晉劇、秦腔、豫劇、呂劇、嘩凱茂腔等不少劇種均有演出亂罩喚。
❷ 李樹建豫劇四部曲講述了怎樣的「忠孝節義」
“忠孝節義”四部曲可以說是李樹建從藝40餘年來,歷經不知多少的艱辛才創作出的這個完美的成果。特別是四部曲中的《程嬰救孤》,這部劇在2013年2月17日的時候,登上了美國戲劇中心百老匯舞台;在2016年10月18日登上了全球電影中心好萊塢杜比大劇院。於2020年9月20日到9月26日,“守正創新——豫劇人李樹建‘忠孝節義’四部曲暨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晉京獻禮演出”在國家的大劇院要精彩的上演。
可以說這是匯聚了一流的主創團隊,李樹建用跨界的傳播方式讓戲曲藝術能夠更好地走近了觀眾,從而發揚了中華“忠孝節義”優良傳統美德!
❸ 清風亭認子的結局是完美的嗎
清風亭認子的結局是完美的。
《清風亭》是清代花部亂彈作品,一作《青風亭》。作者不詳。清焦循《劇說》中提到:「今村中演劇,有《清風亭認子》」,並在《花部農譚》中記載了全劇的故事。乾隆三十九年(1774)刊印的《綴白裘》第11集收有《趕子》一折,唱〔批子〕,唱詞為七字及十字句型。〔批子〕是當時流傳於安徽一帶的聲腔。
劇情介紹:
《清風亭》寫薛榮妻妾不和,妾周氏生下一子,被迫拋在荒郊,被以打草鞋為生的老人張元秀夫妻拾得,取名張繼保,撫育成人。13年後,張繼保在清風亭被生母周氏帶走。張元秀夫妻思兒成疾,每日到清風亭盼子歸來。張繼保得中狀元,路過清風亭小憩。
張老夫妻前往相認,但張繼保忘恩負義,不肯相認,把老夫妻當成乞丐,只給他們二百錢。老婆婆悲憤已極,把銅錢打在他臉上,夫妻相繼碰死在亭前;張繼保也被暴雷殛死。此劇又名《天雷報》、《雷殛張繼保》。
❹ 如何評價李樹建的豫劇
作為當下豫劇表演藝術的開拓者,李樹建在恪守中國戲曲程式化、寫意性規范的前提下,創造性地提出「以情造聲,用情創程」的表演主張,以揭示人物心理情感的唱腔、賓白動作實現內在體驗與外在程式的完美結合,塑造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典型形象,讓中外觀眾感受和領略作為中華民族精神氣質縮影的戲劇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一個好的演員,不僅要唱出人物的情感,唱出自己的情感,也要唱出劇種聲腔、音樂程式所抽象凝定的地方集體情感。音樂的程式化與情感的類型化、形式化有高度的相關性。李先生唱得很深,唱得很厚,唱得蒼涼悠遠,一方面是因為他對劇種音樂有天才的領悟和理解,是被劇種所化之人,能夠跟隨劇種音樂達到依靠自己的個性經驗和才華達不到的群類情感深處,另一方面是他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生命去唱。
他總是竭盡全力要把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包括個人意識層面以下的情感和力量喚醒、召引出來。特別是一些低吟的唱段,那些泣訴都是從自己心底攪動、翻滾,壓抑、激盪,最後才傾瀉、沖決而出,真正發自肺腑。有時候他似乎是作為人物在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在追求、尋覓心靈更深處的東西。
所以他的唱能夠突破、穿透我們的意識層面,引起共鳴。李先生的唱有繞梁不絕之感,聲音好像有了形、質之感。他似乎用唱來織出舞台的氛圍、情境,濃郁不散。
他的唱成了戲、成了舞台的另一種內在結構。即使他不在台上,或者在台上只有別人唱,觀眾都覺他的歌唱並未停斷,只是暫時消失,一會兒就會如期而至,只是潛伏著,成了無聲的存在,等待著下一波高潮,響應著下一波高潮。所以他的唱不僅具有結構的力量,而且本身就具有戲劇性,不斷生成期待,以及期待的如約而至、意外而至的驚喜,形成另一種戲劇性和內在節奏。
❺ 我看《清風亭》散文
前幾天看了京劇《清風亭》,幾天心裡都很不舒服。為什麼?自己也問這個問題,可結果總是不如人意。
每次看到張繼保放學回家探親時,心裡就說不出的難過。一個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孩子,被養父、母含辛茹苦的養到了13歲,理應明白些事理了。可在外面聽了桐困散些閑言碎語,竟然不管老倆口如何傷心,還是那尺鄭么固執的逼問其身世。接著,還出去找尋知道其身世的證人。最後被其親生母親遇到,毅然舍棄了其養父、母,和自己的親生母親回到家中。
說來這個母親也是可憐,本來以為找到兒子就可以出人頭地,做個真正的夫人。沒想到的是,自己找回了兒子,卻真正的丟掉了兒子。以前只是形式的丟失,可這次卻是連兒子的心也一同丟失了。她辛苦生下的兒子,由於被形勢所逼,只得舍棄。好不容易在別人家長到13歲,母子才得相見。本以為回家以後,可以母子團聚。可萬萬沒想到,養育的權利卻歸了大夫人,親生的兒子只能叫她——姨娘。自己也只能看著兒子叫別人娘親。把自己的一腔母愛強忍於心中。再聽兒子說些個冠冕堂皇的話,這位母親更是每日盼其子能做上大官,能使其揚眉吐氣。可直至最後含恨而死也沒能聽到兒子她一聲——「娘」,真是可悲又可憐的結局。
再說這個張繼保,他不但不認為不認其養父母是錯的,就連對這位親生母親也是視而不見。而且,還為他此時的母親——他的大娘,唯命是從。以為只要聽了這位好母親的`話就可以青雲直上,做到自己想做的大官。為此,把一顆心都放在了這位好母親的身上,為自己的將來鋪路搭橋。
也許是命運給他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中狀元之後又來到清風亭。並且,遇到了其養父、母。按理此時,應該是他報答二老養育之恩的時候了。可他依然聽其僕人的慫恿,堅決不認二老。直至二老雙雙被其氣得含恨而死。張繼保最後也沒得善終,清風亭倒塌,這位張繼寶也被雷活活劈死,我想這也是自找。
看到這時小女兒對我說:「媽媽,咱甭看了,我認您。」聽了此話,我心裡真是感覺很復雜。不知該為小女的孝心而感動,還是為小女的敏感而擔心。如此細微的事她竟然想到了,我哪裡有讓她學的意思呀!
《清風亭》,一場京劇、一場凄涼、一場心酸、一場無奈……誰是真正的始作俑者?是那些人?還是那個時代?
無論什麼原因,局氏它給我們留下了一場美好的京劇盛宴,還幫我教育了女兒,我喜歡,以前喜歡,現在依然喜歡,也許就是被它的這種教育的意義吸引的吧。
❻ 清風亭下天雷報 ——評呂劇《拾子恩仇》
第三屆煙台文化藝術節期間,傳統呂劇《拾子恩仇》在煙台大劇院上演。《拾子恩仇》講述了一個叫張繼保的棄子被張元秀和賀氏兩位老人撫養長大後拒不報恩,以至二老慘死清風亭下,自己也被天雷劈死的故事。這是一出常演不衰的骨子老戲,在京劇里有馬派的代表劇《清風亭》(又名《天雷報》),豫劇、川劇、蒲劇、秦腔、晉劇等也都有同名地方戲。這則故事的最初創作背景與原型已經散失,無從可考。據悉故事創作於宋代,流傳至明清,在清朝是已經演化成花部亂彈的作品。作為一出骨子老戲,它有著故事結構完整,人物行當齊全,唱腔伴奏合一的優勢,但同樣也有著故事情節雷同,角色塑造單一等弊端。在未看呂劇《拾子恩仇》之前,我不免有一二顧慮:作為地方劇種的呂劇,在故事情節上會不會與京劇完全相同?在角色設置上會不會與京棗雹劇完全重復?要知道京劇有京劇的故事駕馭能力,呂劇有自己獨有的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故事情節,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對於觀眾來說就像是吃了夾生飯,生熟兩不知。
好在作為呂劇傳統劇目的《拾子恩仇》沒有讓寬顫觀眾失望。大幕拉開,一襲紅妝的嫂夫人在拜神的場景,就另觀眾耳目一新:「正月十五鬧元宵,菩薩面前把香燒,嚴氏的心事你知道,還請神靈多保佑……」直來直去的戲詞,歡快而熟悉的曲調,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入了呂劇的劇情中。與京劇由老生來單線敘述故事不同,呂劇故事順序是由嫂夫人嚴氏這個丑角的形象串聯起來的。她為了獨吞家產,欺辱弟媳李月英,使毒計遺棄張繼保,最後竟起殺意迫使李月英離開家中。這一丑角的設置,極具地方特色,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家常倫理相契合,很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比起京劇的單一敘述,更為生動。
呂劇《拾子恩仇》與京劇相比,在劇情上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在故事結尾的處理上。在呂劇故事的結尾,得中狀元的張繼保在清風亭下與養父母相遇,面對含辛茹苦撫養自己十三載的養父母,他非但不知感恩報答,還百般羞辱,致使兩位老人含悲撞死在清風亭下。就在此時,只聞一陣天雷,從空中滾滾而下,又見台上方才還很得意的張繼保,大叫一聲,去冠「甩發」,應聲倒地,被天雷生生劈死。這一結局的設置,非常巧妙,可以說是大快人心,完全符合老百姓心中「善惡到頭終有報」的心理期待。而且對那些忘恩負義之人,自然是一個不小的警醒。據悉這一精妙的結局,在故事創作之初是共有的。當年譚鑫培拿《清風亭》這出戲進宮給慈禧老佛爺演出的時候,就有所展現。在戲里增加了風伯雨師等人物角色,且不惜增設五個雷公和五個電母,誓要將這忘恩負義的張繼保劈個「頭破血流」不可。慈禧如此要求自然有她的道理,她是為了做給那個不聽話的光緒帝看。而等到解放後我們再看馬連良版的音配像時,卻赫然發現,這一結局竟然給刪除了。當兩位老人慎岩敗慘死清風亭下之時,張繼保起身揚長而去,戲劇警言喻世的功能由此大大減弱。有所慶幸的是,呂劇的《拾子恩仇》依然保留著這一結局,實為難得。
縱觀當晚的演出,可以說是非常精彩。首先舞檯布置,就令人賞心悅目且感慨萬分。舞台前無鮮花等裝飾物干擾視線,猶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舞台的回歸,非常樸素自然,絲毫沒有喧賓奪主之嫌;舞台之上亦沒有過多裝飾,僅傳統戲曲一桌二椅的砌末布置,彷彿令人身處古樸大戲台前;舞台其後的布景,只是一幅簡單田園山水畫,幾下墨筆的勾勒,烘托出濃濃的鄉野氣息。相比起如今花團錦簇的舞台,如此的布景,不由令人生出幾分返璞歸真之感。唯一考慮不周的是,舞台地板上沒有鋪上地毯,看演員在光滑的地板上小心地跑著圓場,做著一些高難度動作,不免為他們深深捏一把汗。
其次是演員的表演,也是非常生動和感人的。張元秀和賀氏從剛一出場時的步履輕盈到孩子長大後的兩鬢斑白再到清風亭前跪兒郎的腰背佝僂、窮困潦倒,人物年齡、心理變化層次細膩而鮮明,摘得非常清楚。同樣演員的基本功力也不容小覷。「僵屍」是戲曲表演時的一個程式動作,是指演員在表演時,身軀向後倒下,代表死去或昏厥。張元秀碰死在清風亭下的動作,演員就選擇了「硬僵屍」的演法,即身軀筆直,一挺身直直向後倒去,以表示突聞噩耗急血攻心、悲痛難忍的震驚之感。當飾演張元秀的演員身子一挺,硬挺挺向後倒去的時候,我分明能聽見舞台地板「噗」的一聲悶響,可見演員是卯上了!將張元秀對養子的不解、不滿、氣憤、失望、傷心等一系列心理情感,完全外化於這一聲悶響中,真是精彩極了!
相比起其他劇中選用《清風亭》做劇名,呂劇以《拾子恩仇》來做劇名更為淺顯直觀,通俗且形象地說明劇情,表達老百姓的愛恨情感。「養兒方知父母恩」、「滴水恩湧泉報」,戲曲故事從來不說大道理,它只是把這些最為普世的價值觀,掰開了揉碎了變成一出出好看動人的戲,演給我們看。看在我們的眼裡,也深深融進我們的心裡。
這就是中國的戲曲。
❼ 粵劇電影《望兒亭》與京劇《清風亭》有何聯系嗎
有可能在一個亭拍的,或許純屬巧合!
❽ 《清風亭》中的人物不包括
焦循,阮大鋮,紅娘。
焦循,阮大鋮,紅娘都是不屬於《清風亭》當中的人物,《清風亭》當中的人物有張繼寶,周小哥,賀氏,張元秀。
《清風亭》是鬧坦2012年朱趙偉執導的一部電影,這部影片是由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樹建、柏彎做青主演,這部影片也獲得埋彎衡了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戲曲片獎。
❾ 豫劇電影李樹建清風亭中成年張繼寶是誰扮演的
張繼保(13歲) 吳江南 (18歲)王獻光
❿ 講述河南戲曲的電影有多少 順便說下電影名 謝謝、
《花木蘭》 豫劇, 河南豫劇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
《下鄉與趕腳》 曲劇兩個小戲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燕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江南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北省邯鄲專區東風劇團演出 胡小鳳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陳三兩》 曲劇 開封市曲劇團演出 張新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寇準背靴》 豫劇 淮北梆子(屬豫劇沙河調)88歲老藝人顧錫軒主演 安徽電影製片廠1961年拍攝
《朝陽溝》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演出 魏雲、王善朴、高潔、楊華瑞、馬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拍攝
《傳槍記》 京劇 河南省京劇團演出 根據豫劇《傳家寶》改編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買牛、扒瓜園》 由曲劇《買牛》和越調《扒瓜園》兩個小戲組成河南省曲劇團、河南省周口專區越調劇團演出,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山村新曲》 越調 由《夫妻倆》和《賣蘿筐》兩個小戲組成 河南省許昌專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珠江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人歡馬叫》 豫劇 許昌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游鄉》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珠江電影製片廠1966年拍攝
《七品芝麻官 》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二團、鶴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牛得草、吳碧波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卷席筒》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吳自力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包青天》 豫劇 商丘地區豫劇團、安陽市豫劇一團、開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張寶英、吳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1980年聯合拍攝
《李天保娶親》 越調 根據越調《李天保弔孝》改編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馬蘭、陳靜、何全志主演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諸葛亮弔孝》 越調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白奶奶醉酒》 越調 許昌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包公誤》 豫劇 河南省新鄭縣豫劇團、開封地區豫劇團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智收姜維》 越調 舞台劇名《收姜維》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背靴訪帥》 曲劇 舞台劇名《寇準背靴》 洛陽地區曲劇團演出 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風雪配》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洛陽橋》 豫劇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曾廣蘭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桃園喜》 豫劇 舞台劇名《小白鞋說媒》 商丘地區豫劇團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程咬金照鏡子》 豫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樊梨花》 豫劇 開封市豫劇團、開封市實驗劇院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風雨情緣》 豫劇 舞台劇名《大祭樁》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三全其美》 豫劇 舞台劇名《金雞引鳳》 洛陽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花槍緣》 豫劇 舞台劇名《對花槍》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卷席筒續集》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巧配鴛鴦》 豫劇 鄭州市豫劇團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倔公公犟媳婦》 豫劇 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文帝殺舅》 豫劇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劇團演出 天山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棒打薄情郎》 豫劇 河北省邯鄲地區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芙蓉女》 豫劇 舞台劇名《宇宙鋒》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七奶奶》豫劇 舞台劇名《花打朝》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聯合拍攝
《抬花轎》 豫劇 舞台劇又名《香囊記》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武當仙袍》 豫劇 湖北省十堰市豫劇團演出 峨眉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丫環傳奇》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劇 許昌市豫劇團演出 任宏恩、艾立、湯玉英主演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7年聯合拍攝
《鴛鴦戲水》 豫劇 鄭州市豫劇一團、二團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業公司1988年拍攝
《閻家灘》 曲劇 南陽市曲劇團演出 河南省電影公司、南陽市文化局1998年聯合攝制
《鄉村警官》 豫劇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2年拍攝
《幸運十點鍾》 豫劇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3年拍攝
《我愛我爹》 豫劇 舞台劇名《老子兒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我愛我孫》 豫劇、東北二人轉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村官李天成》豫劇,賈文龍、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劇三團演出
《五世請纓》豫劇,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劇一團演出
《程嬰救孤》豫劇 根據《趙氏孤兒》改編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0年拍攝
《三哭殿》豫劇,賈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2010年聯合拍攝
《清風亭》 豫劇 舞台劇又名《清風亭上》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1年拍攝
希望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