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德國電影觀後感

德國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03-23 12:10:36

『壹』 德國電影《我們的父輩》觀後感

    疫情開始宅在家裡不出門,難得可以靜下心來看電影。講述二戰德國的電影《我們的父輩》一共三部,用了五六個小時看完了,感觸良多。

    看過許多描述二戰的電影,有中國的、蘇俄的、美國的、英國的,基本上都是從戰勝國的角度來詮釋這場戰爭。戰敗國日本的二戰電影只看過《山本五十六》,感覺電影情節很蒼白,人物臉譜化,並未留下深刻的印象。德國人講述戰爭的電影基本沒有看過。

    這部電影脈絡不復雜,故事從1941年到1945年,德國從一路凱歌到陷入困境講起,主角是五個生活在柏林的普通青年,他們本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卻因為戰爭不得不奔赴戰場,各奔東西。

    故事開頭的背景是1941年,德國即將發動入侵蘇聯的戰爭,威廉和弗里德漢姆應征奔赴前線,夏莉也通過戰地護士的培訓,將要跟隨戰地醫院出征。五位好朋友在分手前,歡聚在一起,飲酒跳舞,為即將出征的好友送行。他們堅信德國必勝,德軍剛剛征服了大半個歐洲,戰勝了歐洲最強大的法國陸軍,消滅虛弱的蘇聯軍隊易如反掌。他們相約聖誕節時五個好友再次相聚在柏林,慶祝德國的勝利,並且共同拍了一張照片,立此存照。

    影片場面壯觀、氣勢恢宏,直接的大背景圍繞德國蘇聯戰場中央集團軍群的作戰行動展開,影片第一部描述德軍實施閃電戰,從突破邊境地區,到奪取斯摩棱斯克,直接向莫斯科方向攻擊,中途抽調大量裝甲部隊增援南方戰線,配合圍殲基輔的重兵集團,爾後再向莫斯科進軍,這時遇到雨季,德軍的機械化裝備在缺少硬質鋪面公路的俄羅斯草原上舉步維艱,泥濘難行。雨季過後是極寒冷的冬天,沒有做好充足冬季作戰准備的德軍,面對擅長寒冷作戰的蘇軍,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電影第二部重點講述了1942年1943年雙方在廣袤的俄羅斯原野展開的廝殺,特別描述了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庫爾斯克戰役,通過這一役,損失慘重的中央集團軍群最終走向失敗。

    影片第三部則描述了德軍從白俄羅斯、波蘭一路敗退到柏林,見證了第三帝國的覆滅,以及給德國軍隊、每一個德國家庭帶來的深重災難。

                                  一

    威廉和弗萊德海姆是親兄弟,他們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德國家庭,父親是一位狂熱的希特勒擁躉,在影片中出現不多,不顧媽媽的哭泣,他將僅有的兩個兒子都送上前線,並且要求他們要為德國的光榮而戰。

    哥哥威廉是德國國防軍少尉,灰狼狗連隊的分隊長,經歷過戰爭考驗,參加過法國戰役。他訓練有素,勇敢、堅定、沉著、機敏,受到士兵們的愛戴。弟弟弗里德漢姆卻有點玩世不恭,對戰爭有不同的看法,他一出征就遇上極其慘烈的戰斗,在戰斗中需要報名參加突擊隊,絕大多數戰士都舉手報名,唯有他不舉手。當蘇軍夜間空襲時,上級命令熄滅一切燈光,唯有他卻抽著煙不卡滅,煙頭發出的光亮在黑暗中特別明顯,引起蘇聯飛機的一頓炸彈,造成戰友傷亡。

    事後,憤怒的戰友們狠狠的將弗萊德海姆揍了一頓,身為分隊長威廉也沒有阻擋。他嚴厲的批評弟弟,要求他要成為一名勇敢的戰士。

    威廉是一位具有優秀軍事素養的軍官,從影片中幾場戰斗的片段中可以看到,他指揮戰斗沉著冷靜,同時又身先士卒,勇敢無畏,深受長官器重。他也很冷酷,當上級要求他搶殺被俘的紅軍政委時,毫不猶豫的親自執行。但是他對黨衛軍濫殺無辜女孩的行為極其厭惡,受到上司的警告。隨著戰事的發展,他對希特勒的信任漸漸變為失望,對戰爭的勝利信心完全喪失了。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因為上級盲目的決定,派他的分隊攻擊一個無關緊要的電報房,使得他的大多數戰友喪生,讓他徹底厭惡戰爭,最後他從一位英雄變成逃兵。後來被憲兵逮捕,但最終他還是逃離了戰場。

    身為德國國防軍士兵,弟弟弗萊德漢姆心存良知,對希特勒發動的戰爭並不擁護。當烏克蘭偽軍抓捕猶太人時,他用槍口對准偽軍救下小女孩,蓋世太保槍殺了小女孩後,他極其憤慨。在戰斗中,他的心腸逐漸變得冷酷,後來槍殺無辜的婦女也不覺得不對。戰斗中受重傷回到柏林,痊癒後又主動返回前線作戰,當柏林被攻克,戰爭即將結束,他竟選擇戰死為納粹殉葬,令人嗟嘆不已。

    戰地護士夏莉是位美麗、單純的姑娘,她自願走上前線,以作為德國女性為自豪。一開始害怕醫院里血腥的場面,後來逐漸適應,成為一名有經驗的護士,參與搶救了許多傷員。隨著戰事的推移,她對戰爭的看法從狂熱到懷疑,漸漸的失望。

    雖然是一個擁護希特勒的德國女孩,夏莉心裡也存留著人性的一面。她為舉報烏克蘭護士莉莉婭是猶太人而深深內疚,後來與另一位烏克蘭護士索尼婭成為好友。當蘇軍部隊進攻到離醫院只有500米時,醫院倉皇撤退,她卻四處尋找索尼婭,沒有趕上撤退的車隊,落入蘇軍士兵之手,慘遭污辱、強奸。後來是成為紅軍政委的莉莉婭以德報怨,救了她。

    與前面三位德國軍人不同,格雷塔是一位非典型的德國女性,她儀容萬方,能歌善舞,但是愛慕虛榮,貪圖享受。她對希特勒的戰爭並不關心,為了成為歌星,甘當黨衛軍軍官馬汀的情婦。

    格雷塔後來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歌星,在前線勞軍時,卻因為庫爾斯克戰役突然打響,被丟棄在了戰地醫院,她親眼目睹好友夏莉每天面對的血淋淋場面,見到戰爭與柏林的宣傳中不一樣,極其殘酷又沒有希望。回到柏林後,她將前線見到的情況告訴朋友。最終被她的情夫,黨衛軍軍官馬汀陷害,送進大牢,並在納粹滅亡的前夕被殺害。

    維克特是一位猶太人,這就註定了他的命運與四位夥伴的不同。他的父親是一位技藝精湛的裁縫,祖祖輩輩生活在德國,安分守己,熱愛這個國家。雖然納粹已經在大規模迫害猶太人,他還是相信自己為德國服務多年,應該會受到善待。這個角色其實在代表著猶太人在德國是安分守己的,並無二心,並沒有對國家造成危害。這樣的人受到迫害,完全是納粹的罪惡。維克特的母親對他言聽計從,只有維克特看清了猶太人的處境。

    維克特通過戀人格雷塔從黨衛軍馬汀處獲得了一張到法國馬賽的通行證,企圖逃到法國,再偷渡到美國,但是被人舉報,一出門就被抓捕。幾經輾轉,在運送猶太人往奧茨維辛集中營的途中,他和一位波蘭女孩一起撬開悶罐車車廂板逃離了火車,加入了波蘭游擊隊。

    維克特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但最終游擊隊還是無法接納一個德國人,盡管是德國猶太人,將他趕了出去。無論如何,他還是活著回到了柏林,但是他忠實於德國的父母已經失蹤,家園被外人佔住,雖然沒有交代他的父母去了哪裡,從當時德國猶太人的處境可以想像的到,肯定已經被罪惡的納粹政權最後解決了。

      影片的最後,劫後餘生的三個人威廉、維克特、夏莉不約而同的回到廢墟中僅存的小酒店,四年的時間,經歷過血腥的戰爭磨難,生離死別,九死一生,被關押、拷打甚至強奸,曾經的朋友又在戰場上殊死相搏,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激情,甚至友情也已蒙塵,威廉從厚厚的灰塵中找出一瓶酒,三個昔日的好友面無表情、默默無語的幹了一杯,後事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二

    影片深刻的刻畫了五個人的人物性格及變化,這也是戰爭中人性變化的縮影。弟弟弗萊德海姆無疑是影片角色中,刻畫最成功的一位,他的命運也是許許多多德國青年的縮影。他一開始是排斥這場戰爭的,看不到這場戰爭的意義。五個朋友在酒館里嬉鬧,告別時他說出了一句「戰爭會把我們最壞的一面呈現出來」,這句話是整部電影的主題。

    在血腥的戰爭中,弟弟開始變了。用他後來的話來說:在戰場上試著別把自己當人。向前開進途中遇到雷場,威廉請求工兵的支援,他馬上提出讓蘇聯平民走在前面趟地雷的辦法,連他哥哥都吃了一驚,要知道,這是違背日內瓦公約的行為。

    後來上司讓他補槍殺死蘇聯婦女時,他毫不猶豫舉槍便射,沒有一絲憐憫。他作戰勇敢得如同一部機器,尤其在戰場上哥哥失蹤,認為哥哥已死之後,他徹底變成冷血殺手。上司讓他把逃跑的猶太小男孩當兔子打,讓他拉倒絞刑架下的木凳時,他都毫不猶豫地幹了,眼神是那麼的冷漠。

    只是最後上司讓殺他的朋友猶太人維克特時,他直接把這個萬惡的突擊隊上司給殺了,放走了兒時的玩伴。但對於維克特和上司,他都是投以冷漠的眼光和語氣,生命在他的眼中已經失去了意義。

    冷血不是人的天性,但戰爭會扭曲人的天性。特別在身邊的戰友紛紛倒下,死亡已經無所畏懼,胸中的怒火不停地燃燒,最終將自己也焚毀。

    弟弟的內心依然是善良的。所以即使看到他變得這樣冷酷,我卻對他沒有反感,反而卻有深深的同情。覺得這是整部電影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因為戰爭而變得邪惡,讓自己的良心產生難以承受之痛。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將千百萬象弗萊德海姆這樣的年輕人捲入戰爭,成為戰爭的炮灰,這是德意志民族永遠的傷痛。

    影片中講述了兩對青年男女的愛情:威廉和夏莉,維克特和格雷塔。但是戰爭卻讓愛情難以開花結果。

    維克特是猶太人,這場愛情必然沒有結果,格雷塔很快就投入了黨衛隊軍官馬汀的懷抱,成為情婦,但最終也被馬汀陷害而死。

    威廉和夏莉一個是英俊瀟灑的軍官,一個是美麗單純的少女,青梅竹馬,郎才女貌、天作地合的一對。這一段只差一層窗戶紙的愛情,當馬上要奔赴前線時,格雷塔想要說破,威廉馬上打斷說:「等到聖誕節,我們勝利返回柏林再說。」

    威廉是五個青年中唯一參加過戰爭的,了解戰爭的殘酷。之前的波蘭戰役、法國戰役雖然得益於閃電戰,很快取得勝利,但也付出許多犧牲。他對蘇聯的戰爭,有一種不祥的預兆,他不希望心愛的姑娘為情郎的犧牲而悲傷,想讓兒女情長暫時讓一下步。

    他們上了戰場,威廉在中央集團軍群的前線部隊,夏莉在緊隨其後的戰地醫院,相距並不遠,電影中描述了他們的幾次邂逅,第一次是1941年,在莫斯科戰役時,威廉的部隊路過戰地醫院,兩人意外相見。

    第二次是在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前夕,成為歌星的格雷塔前來勞軍,除了維克特,他們四個好友又相聚了,大戰在即,簡單的歡娛片刻又分開了。

    庫爾斯克戰役,雖然蘇軍也付出極其慘烈的代價,但無論是兵力,還是飛機、坦克、大炮,德軍都無法與得到盟國大力支持的蘇聯相匹敵,戰爭不僅是兵力和謀略的對抗,更是鋼鐵的對抗,兵力和資源已經枯竭的德國已經無法戰勝擁有無窮無盡支援的蘇聯了。德軍終於失敗,威廉的部隊損失極其慘重。

    弟弟弗萊德海姆胸部中彈被送到戰地醫院,揚軍醫看了認為傷重不治,夏莉認出了他,懇求楊軍醫搶救他。楊軍醫望著夏莉淚汪汪的神情,同意搶救。經過手術,終於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弟弟的生命。弟弟神志清醒後,告訴夏莉,威廉已經戰死。

    夏莉得到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三年來的戰爭,不僅讓她經歷無盡的磨難,還奪走她的愛情,奪走她幸福的希望……,一時間她垮了。後來她主動向楊軍醫送上了吻,也送上了青春的肉體。也許心靈空虛的她,需要一個男人的慰藉?

    當戰地醫院撤退到波蘭,她意外地遇到已是逃兵被押在500緩刑大隊的威廉,夏莉徹底崩潰了,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已經戰死的威廉,竟然是逃兵?

                              三

    希特勒發動的戰爭,給歐洲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但是德國人民也承受了最深重的苦難。

    戰爭讓德國人死亡八百多萬,據統計,德國1920到1925年出生的男孩,只有大約1/3活到戰後,還有近二百多萬婦女遭到姦淫或殺害。戰爭結束後,整個德國化為一片廢墟,東普魯士的百姓全部被迫離開繁衍生息了一千多年的家園,一路上不僅遭到蘇軍的驅趕,還遭到復仇的波蘭人屠殺、姦淫和搶掠,德波邊界被迫西移了數百公里,喪失了40%以上的國土。

    戰後,德國人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希特勒的上台和法西斯主義的泛濫,固然有其客觀原因,但是德國人民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德國人民選擇了希特勒。

    希特勒得以上台的外部因素是凡爾賽條約,這對德國是一個不平等條約,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但是當時並沒有外國一兵一卒踏上德國,數百萬德軍的鐵蹄還踏在協約國土地上,因此德國大眾並不能接受戰敗。

    放下武器的德國被迫接受極其苛刻的條約,割地、賠款,限制軍備和工業發展。戰爭結束後,由於承擔巨額賠款,德國經濟一蹶不振,民眾生活十分困苦,希特勒上台後,改變了這一切。影片中弗萊德海姆的戰友閑聊中也談到,他父親一直處於失業狀態,希特勒上台後就有了工作。

    納粹統治下,德國經濟強勁發展,民眾充分就業,凡爾賽條約的約束一次次被打破,重振軍隊,喪失的領土一塊塊奪回,合並奧地利、吞並蘇台德,境外的德意志民族用鮮花和掌聲歡迎德軍的開進。希特勒的威望如日中天。因此,當德國與日本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已經得到絕大多數德國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了。

    民主是個好東西,但是沒有制度約束的民主,與專制制度同樣,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納粹德國的悲慘遭遇就是明證。實際上,特朗普宣稱的「美國優先」,他煽動美國民眾的排外情緒,施行的一系列政策,在某種意義上,與希特勒的手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美國先賢制訂的一套制度,可以約束他的權力,不能胡作非為,不會讓美國和世界陷入黑暗之中。

    納粹之惡,在於讓作惡的人能夠逞,善良的人卻無法抗拒。影片中兩個黨衛隊軍官的形象,是惡魔的代表。

    黨衛隊軍官馬汀,瘋狂抓捕虐殺猶太人,勾引姦汙婦女,惡行累累。這樣一個萬惡的人沒有受到追究,戰後依然體面地生活著,被美國佔領軍錄用。阿登納說過:「沒有清潔的水時,是不會把污水倒掉的」,別相信「惡有惡報」這種報應論,「惡人活得長」也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

    另一個黨衛軍突擊隊長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傢伙。他請猶太小女孩吃糖,當著國防軍的面,轉過身扭頭就拔槍把女孩殺了,鮮血沾滿了他的左臉。他後來指揮著弟弟殺百姓、殺游擊隊。最後當要求弟弟殺死猶太人維克多的時候,弟弟毫不猶豫地的殺了這個納粹。弟弟在他殺猶太女孩的時候就已經對他深惡痛絕了。

    對德國國防軍留情,對於黨衛軍徹底的否定,是本片的鮮明立場,這也與戰後紐倫堡判決相一致,紐倫堡判決中通過大量的調查,沒有指控德國國防軍有罪,黨衛軍則被判定為犯罪組織。

    希特勒建立黨衛軍,就是用於在國內和國外推行他的罪惡政策,而具有普魯士軍人傳統的德國國防軍常常反對和抵制這種政策。這在我們常看到蘇聯拍攝的二戰影片中是看不到的。影片中用一些篇幅描述了蘇軍的暴行,屠殺傷兵戰俘,強奸、污辱德國婦女。在一定程度上再現了歷史的真實。

    二戰結束後,再也沒有發生過世界規模的大戰,人們逐漸認識到,人民的幸福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戰爭並不能帶來繁榮和富強。歐洲人民已經吸取了教訓,在歐洲這塊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上,除了前南地區,已經保持了超過四分之三世紀的和平,因此成為世界上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今天烏克蘭發生戰爭,但是世界大戰也打不起來,俄羅斯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國家共同參戰,普京企圖踹倒烏克蘭,卻踢到一塊鐵板。

    祝福世界能夠和平,戰爭只會毀滅一切。這是我觀看了本片後最深的感觸。

『貳』 2019《海蒂和爺爺》電影觀後感3篇

《海蒂和爺爺》是映歐嘉納影業公司出品德國劇情電影,由阿蘭·葛斯彭納執導,佩特拉·比翁迪娜·沃爾普編劇,阿努克·斯特芬、伊莎貝爾·奧特曼、安娜·申斯等主演。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關於2019《海蒂和爺爺》電影觀後感3篇,歡迎借鑒參考。

《海蒂和爺爺》觀後感

太好看的一部電影,特別溫情的片子,改編自兒童文學、經多次翻拍,或許只有好劇本才會被認可和吸引吧,我不僅看到了瑞士優美的風景、聽到了舒緩又放鬆的配樂、更被故事情節打動的一塌糊塗,幾度落淚,真的好感人。

人物的精心刻畫是本片的亮點,海蒂簡直就是小天使的化身,她極富天真、可愛、善良、熱情的內核元素,彷彿所有正能量都像光環一樣點亮在她身上,不覺絲毫生硬和臉譜化,是那麼的清新脫俗、自然奔放,令人難忘;爺爺從一開始的不接受到放不下、好朋友從一開始的生疏到熟悉、玩伴從一開始的新鮮驚訝到不舍離別,海蒂用她的理解與愛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給他們帶來幸福和快樂。還有影片的靈魂人物我個人認為是克拉拉的奶奶,無形中聆聽和發現著海蒂的心聲,給了她不少的鼓勵和支持,讓她重拾信念與力量,很喜歡這個角色,也讓我回憶起好多和爺爺奶奶以前的往事。

大愛的治癒系家庭類電影,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人們觀看,可以鎖定我的年度“十佳”影片之一了,感謝時光觀影團帶我超前領略這份溫暖與感動!

《海蒂和爺爺》觀後感800字

影片《海蒂和爺爺》改編自兒童名著《海蒂》,作家是瑞士的翰娜·施皮里,拍攝地是取自由阿爾卑斯山脈覆蓋的瑞士的一個東部鄉村,那裡風景自然而優雅。

主人公年幼的海蒂在父母雙雙去世後由姨母撫養。一天,姨母需要外出工作,把她交給爺爺撫養,爺爺是一個遺世而居的在外人眼中孤僻古怪的老人,爺爺也不願收留她要把她送走,最終她的可愛與善良感化了爺爺。

在這里認識了頑皮的牧羊男孩皮特,皮特每天帶她去高山上放羊,她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有一年春天,皮特要去上學不能和她一起玩了,下雪的時候爺爺帶她去找皮特,皮特的奶奶是盲人,當海蒂給她遞麵包的時候奶奶說太硬了吃不了,回去的時候在厚厚雪地裏海蒂對爺爺說“你知道嗎?奶奶看不見,連麵包也咬不動,我們還算幸運,對嗎?爺爺。”這一幕特別令人感動。

突然的一天,姨母回到這把她偷偷地賣給雙腿癱瘓的富家小姐克拉拉當玩伴,從此,海蒂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克拉拉因為她的陪伴而感到開心,可是她卻一點也不快樂,這里有嚴格的女管家和專制的克拉拉的父親,太多的條條框框,她失去了自由,她想念那座美麗的大山,想念爺爺,也想念皮特,她變得沉默寡言,只有克拉拉的奶奶看出了她的心事,她給海蒂講牧羊人的故事,更讓她勾起了家鄉的回憶,後來她積郁成疾,在這種情況下她們終於同意送她回家。

她見到了皮特,還給皮特奶奶帶來了松軟的麵包,在那個熟悉的木房子前和爺爺緊緊擁抱在一起,回歸到以前無拘無束的生活,她感到無比的和愜意和幸福。她和皮特一起上學,上課的時候,老師問他們長大想當什麼,皮特說他想當牧羊人,另一個男孩說想當鋼鐵匠,一個女孩想當農民,當海蒂說她想“寫故事”的時候,大家鬨堂大笑。她想起自己很久沒聯系的克拉拉,於是她寫了一封信向她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希望她來看望自己,克拉拉和奶奶一起來了,在這里,海蒂帶克拉拉體驗自己的生活,克拉拉開心極了,皮特卻不願意接納這個女孩,他偷偷將女孩的輪椅推向山坡,將故事的劇情推向高潮,在克拉拉想去抓蝴蝶的剎那,她自己居然站了起來,雙腿可以動了,這讓所有人感到驚訝。

觀影感受:

1.皮特對海蒂說:“你爺爺曾經殺過人”,海蒂被嚇到了,要求回羊棚睡覺,爺爺對海蒂說“人們總愛說閑話,你必須決定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還是相信其他人說的話。”在課堂上,海蒂回答“我想寫故事。”遭到了大家的嘲笑。 老奶奶說“他們的見識太少了,海蒂,因為他們只知道這個村子,但是你見過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東西不是嗎?如果有一件事會讓你開心,那你就盡管去做,無論別人說什麼。”這分別是兩個老人對海蒂說的話,但蘊含人生哲理,孩子往往對是非不具備判斷力,而老人歷經眾多,能心態平和並且通透地看清事物的本質。

2.海蒂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在高山上她有爺爺、皮特和羊群的陪伴,她熱愛這里的一草一木,影片的開頭、中間、結尾都有她脫下外套徜徉在長滿野花野草的山坡上的場景;她還是一個善良懂事的孩子,當皮特懲罰羊的時候她拚命護著,當她給眼睛看不見的皮特奶奶遞麵包後發現她咬不動時感到很同情。而克拉拉作為富家小姐比較自私,最終的劇情是雙腳癱瘓的克拉拉自己站了起來,雖然有些誇張,但我認為影片想要傳達的深層含義是要讓孩子在相對民主的環境下成長,而不是大人一味的說教,其危害就像是拴住一個人的腳使她停滯不前並且感受不到絲毫的快樂; 只有當他們精神自由的時候才能擺脫身體的束縛。

《海蒂和爺爺》觀後感1200字

朋友圈裡看到鍾傑老師推薦的這個電影,帶著好奇心點開了這個電影:畫面一開始,出現了綿延的山脈,一個穿著漂亮裙子的女孩走在綠色的草地上,仰望著高空中翱翔的鷹,伸開雙臂享受著飛翔的感覺。一會兒她脫掉了那身漂亮裙子,甩掉了帽子,在草地上快樂地奔跑。女孩就是主人公海蒂。

這樣一幅唯美畫面,你絕對想像不到小女孩的命運是那樣的悲慘:海蒂很小就失去了父母,無依無靠伶仃飄零,所幸得到了姨媽的收留,然而,這照顧卻不能夠持久,最終,海蒂來到了阿爾卑斯山,投奔住在那裡的爺爺。後來阿姨又把她賣給了一個富人家,做任性孤僻的小姐的玩伴。雖在富裕的人家裡,吃的穿的住的都比那個放羊為生的阿爾卑斯山好,但是小海蒂還是日日夜夜思念那裡的爺爺和玩伴皮特,同時,由於思念過重,壓抑成疾,使得小海蒂患上了夢游症。當主人得知小海蒂的夢游是思念憂郁成疾而致後,好心的主人決心將海蒂重新送回爺爺身邊,就這樣,海蒂又重新回到了那個無拘無束美麗無邊的阿爾卑斯山。海蒂寫信邀請克拉克,開明的奶奶親自將不能行走的孫女克拉拉也送到阿爾卑斯山,與海蒂居住、玩耍一段時間。沒想到,最終,克拉拉的腿竟然可以站起來了,給了所有人一驚喜!

看了這部電影,有以下幾點感受:

第一、擁有一顆善良和開朗的心,可以讓事情好轉起來。海蒂的遭遇很可憐,姨媽不能繼續撫養她,爺爺開始的時候拒絕接納她;她都沒有抱怨和怨恨。臉上總是帶著微笑,以一顆善良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第二、與不如自己的人比較,就會發現原來曾經很苦的自己其實也是很幸福。到皮特家玩耍,看到皮特的奶奶不僅眼睛看不見,而且也吃不了硬麵包,於是海蒂對爺爺感慨他們相對於皮特的奶奶,已經是很幸福了。並由此,記下了奶奶不能吃硬實物,後來在富人家看到軟麵包,偷偷為奶奶保存起來。那麼小的孩子,心裡就已經開始關心別人了。

第三、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不要盲目聽信於別人。有一天小夥伴皮特說爺爺曾殺過人,海蒂開始畏懼爺爺,爺爺告訴海蒂,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聽信於別人。對於任何一件事,我們都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盲目相信別人。

第四、要想讓孩子熱愛讀書,不用去給她講讀書好的大道理,只需要讓她自己發現讀書的樂趣之後,她自然會喜歡上讀書和學習。克拉拉的奶奶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奶奶,晚上給海蒂讀童話故事,通過故事將海蒂的注意力吸引住後,在高潮部分停下來,讓海蒂自己從書中找答案。於是,海蒂識字速度倍增,很快就可以自己讀故事書了。我們在培養孩子讀書興趣時,要抓住教育契機,關鍵時刻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有夢想就要勇於去實現,不要害怕別人嘲笑,別人的嘲笑是因為他們的世界很小。克拉拉的奶奶送給海蒂一隻漂亮的筆和本子,但是海蒂並沒有表現出興奮,奇怪之餘,奶奶問海蒂為什麼不喜歡,海蒂說她在村裡課堂上說出自己“想寫故事”的夢想被孩子們嘲笑的事情後,奶奶語重心長的告訴海蒂,“你看過的世界,要比村裡那些孩子要大很多,所以不要害怕被他們嘲笑,他們嘲笑是因為他們知道的世界太小....”正是這句話,鼓勵海蒂,勇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開始在自己的本子里構思自己心中最美的故事。

第六、每個人都有缺點,要多看對方的優點,忽略缺點,可能就會收獲一輩子的朋友。首先是小夥伴Peter偷吃海蒂的乳酪和香腸,雖然海蒂發現了,但是她並沒有放大對方的缺點,而且一直記住對方的優點,使得與皮特保持特別好的友誼,而且,皮特作為回報,也帶海蒂看過許多他發現的美麗景色。其次是,富家小姐克拉拉,長久無人陪伴之下養成的任性孤僻的性格,海蒂一直陪伴著克拉拉, 和克拉拉聊天,帶著她玩耍,由此也慢慢打開了克拉拉長久孤僻的心結。當海蒂要離開,重新回到爺爺身邊時,克拉拉跟自己的父親大喊大鬧,想要自私的永遠霸佔海蒂,甚至因海蒂的准備離去而不理海蒂後,海蒂依然把她作為自己最好的朋友,多次寫信給她,並歡迎克拉拉能夠到阿爾卑斯山來找她玩,正是因為包容和真誠,打動了任性、自私、孤僻的克拉拉,在奶奶的帶領下,來到了阿爾卑斯山,並在此發生了腿可以治理的驚喜。海蒂永遠以一顆善良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所以她的生活很幸福。

『叄』 德國電影英俊少年觀後感作文六百字

《英俊少年》觀後感

《英俊少年》是我媽媽今年暑假推薦給我看的一部德國老影片,她說這是她少年時代就喜歡的電影,特別喜歡裡面的插曲。我是記得的,在我小時候,媽媽哄我入眠時就是哼這首歌:「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眼望四周陽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煩惱,但願永遠這樣好……」常常,在她優美的歌聲中我漸漸地進入夢鄉。
這是一個炎熱的夏日黃昏,整個廣州熱得像個大火爐。我和媽媽宅在空調房裡,她陪我在電腦上一起觀看《英俊少年》。在海因切《小小少年》的天籟之聲中,電影拉開了帷幕……
簡單介紹一下故事情節吧:電影中的海因切是一個十四歲的英俊少年,自幼喪母,與他在銀行作普通職員的父親卡爾相依為命。海因切的外公伯特霍德是個大名鼎鼎的實業家,當初他是極力反對女兒與卡爾結婚的,在他女兒不幸去世後,更是遷怒於卡爾,與父子一刀兩斷。每當卡爾准備升職時他便會從中作梗。後因父親牽涉到一樁經濟案件,不幸入獄,海因切只好寄居到外公家裡。一顆勇敢的心驅使他找出了案件的真相,並且讓父親與外公冰釋前嫌。海因切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回盪在五光十色的游樂場上……
看完這部影片,我被深深地感動了,主要是海因切身上有太多美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他自理生活能力很強。你看,電影的一開頭就是海因切唱著心愛的歌,拎著剛買好的日常用品,回到家裡准備好早餐後,把他賴床的爸爸叫起來吃飯,還給他的小兔子餵食。海因切真能幹啊,一個小男孩反過來照顧爸爸,並且把家裡安排得緊緊有條。相比我們國內現在好多孩子年齡很大了卻還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有些人上了大學還不會洗衣疊被,因為自理能力問題而被迫退學,相信看了海因切的表現,他們一定會覺得羞愧!
海因切勇敢、聰明又機靈。在發現他的父親牽涉到的案情真相後,他憑自己的機智和勇敢救了父親。他還用自己的善良和誠實贏得了看似古板冷漠的外公對他真心的愛。
而整部影片最讓我震撼的就是海因切的天籟之聲了,我發現了媽媽喜歡這部影片的真正原因,因為我也有這種感受。海因切有一副名副其實的金嗓子,他很愛唱歌,無論是在快樂還是憂傷的時候,唱歌成了表達他情感的方式。優美的旋律貫穿了整部影片,我一直沉浸在美好情境中。影片里有四首插曲《小小少年》、《生日歌》、《兩顆小星星》和《夏日最後的玫瑰》,每首都很好聽。海因切很小就失去了媽媽,住在外公家時,慈祥的管家老奶奶帶他到媽媽生前住的房間,並說他媽媽生前也酷愛唱歌。看著媽媽美麗高貴的遺容,花瓶里飄零的玫瑰花瓣,這一切勾起海因切對媽媽無盡地思念,他唱起他媽媽生前最愛唱的《夏日最後的玫瑰》。這支抒情委婉而又帶著絲絲憂傷的歌讓管家和在門外偷聽的外公熱淚盈眶,我和我媽媽也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海因切的歌聲讓我感受到了音樂的魔力,也感受到了海因切那種樂觀歌唱生活的精神。

『肆』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

《辛德勒名單》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的一件悲慘的事情。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觀後感 範文 ,希望你喜歡。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1

第一次聽說這個電影的名字是在高二的音樂課上。可是那是音樂,當時給人很壓抑的感覺!因為音樂里包含了太多的無助,失望,恐怖…從那時起我就想看看這部電影,可是終究因為各種不是借口的借口而沒看…

一晃,已經上大二了!上周上課程與教學導論時,教師提到了它。最終決定看了,時間安排不太適宜,用了三次才看完!在影片中,我認識了奧斯卡.辛德勒,一個讓我尊敬的「納粹分子」!

辛德勒是個愛財的商人,他也很好色!這是我對他最初的印象。可是這也並沒什麼,畢竟人的本質就是自私的!納粹的暴行,使辛德勒逐漸的遠離了他的「組織」。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終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可怖。從那時起,他僅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他制定了一份聲稱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須」的工人名單,經過賄賂納粹官員,使他們得以倖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當運輸他的女工的一火車被錯開到奧斯威辛後,他又不惜花重金將她們救回了他的「工廠」!不久,蘇聯紅軍來到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里幹活的倖存的猶太人宣布:戰爭結束了!

下 大雪 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他們把一份自動發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辛德勒,以證明他並非戰犯。同時,有人還敲下自我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子,贈送給他,在戒子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 名言 :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多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辛德勒為他的救贖行動,已竭盡所能。他的全部財產都已用於拯救猶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辛德勒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辛德勒一個讓我尊重的人!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2

關於對人性的探討,從古至今從未停止過。在這個善惡交織的世界中,無數善行惡舉在歷史上不斷地發生著。而戰爭中,人類的善與惡,盡顯無遺,《辛德勒的名單》便是這樣一部電影。

故事 背景在二戰時期,我們的主人公——奧斯卡·辛德勒是一名納粹黨員,在戰爭開始前,他為創辦自我的搪瓷廠,與納粹各界人物交往。由於他出色的社交本事,他與納粹許多人物均有良好關系。隨後,戰爭爆發了,他的工廠也改為製造軍用器材的工廠。為了工廠能正常運作,他僱傭了很多的猶太人作為勞工,他也所以大發戰爭財。

隨著戰爭的推進,納粹 __ 們對猶太人進行瘋狂屠殺,而人性尚未泯滅的辛德勒,開始了他的拯救。自此,故事也就真正開始了。

整部影片,辛德勒不斷變化著。對猶太人的命運,從幾乎漠不關心,到漸漸醒悟,再到盡力而為,最終耗盡自我的一切去拯救那一條條生命。

在長達三小時的影片中,導演幾乎全部使用黑白兩色來表現。

黑白分明,直接表達了影片所要表達的真實,從而令觀影者在純粹感受中直抵人性的惡——納粹 ___ 的滅絕人性,以及人性的善——辛德勒的人性的光輝。

在辛德勒的工廠里,也發生了許多驚心動魄的事:一群納粹軍官來到工廠視察。一個做軸承的工人賣力的工作著,軍官走上前去,不懷好意地故意刁難:「挺熟練的嘛,立刻做一個看看,我給你計時。」說罷,他拿出了秒錶。「好的長官!」他乾脆地回答道,但也能深刻感受到他內心的恐懼。很快,他熟練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動作,一個軸承完成了。「不錯嘛。」軍官說道:「但為什麼今日只做了這么一點?」他拿起一邊的箱子,抖了抖放在里邊的軸承。沒有給他絲毫的解釋時間,邊上的另兩名軍官拽著他離開了工廠。在工廠外,猶太工人雙手抱著頭,跪倒在水泥地上,軍官毫不猶豫地從腰上拔出了手槍,上了膛,

扣下扳機——沒有反應,上膛,扣扳機,上膛、扣扳機……

然而不管怎樣反復,槍遲遲未開,工人賊跪在一旁,恐懼地不斷發抖,連連解釋,幾乎連話也快說不清了。氣急敗壞的軍官又將另外兩個軍官的槍要了過來,上膛、扣扳機——依舊沒有任何反應。

工人依舊跪在那,恐懼地抽泣了起來。

軍官罵了一聲,用槍狠狠砸了工人的後腦勺後離去了。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二戰接近結束時,辛德勒由於納粹黨員的身份,即將被送到監獄,被他所救的猶太人在他的車旁站成兩排為他送行,在他出此刻眾人視野中時,所有人不約而同地脫下了帽子。他的會計,也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將一枚金戒指送給了辛德勒。辛德勒理解了這枚由一名工人的金牙所熔製成的戒指後,雙手不斷地顫抖著,戒指一不細心掉到地上,他飛快地俯下身子,雙手扒開石子,急切地尋找著這枚戒指,顫抖地帶起了它。

影片的最終,猶太工人們被蘇聯士兵解放了,他們在一片大平原上奔跑著,畫面也逐漸變成了彩色,而演員們也變成了被辛德勒所拯救的猶太人的後裔。他們來到了辛德勒的墓前,每個人都放下一塊石頭。最終,隨著影片中辛德勒的飾演者放上了一朵紅玫瑰,結束了。

在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中,猶太人所受的迫害,街頭橫趟著的屍體,躲在糞坑中的 兒童 ……這一切經過逼真的表現手法,將人性的醜陋與邪惡表現得盡顯無遺。而辛德勒的人性,則是那沼澤中的紅玫瑰,玻璃渣中的鑽石,散發出耀眼的人性的光輝!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3

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一中高三一班王貞懿

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我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被害者的無辜與悲慘施暴者的冷酷無情和人們金錢至上的狂熱,也感受到辛德勒的善良,猶太人的團結知恩,感受到戰爭背後的閃閃發光的人性的完美。

1.戰爭總會激起人們心中的黑暗面

也許辛德勒的這句話真的有道理,但並非完全如此,在影片中焚化猶太人屍體時狂笑的納粹士兵,殘忍虐待猶太人的阿蒙這類納粹軍官,他們也許在戰爭前就對猶太人深惡痛絕,但殺害猶太人的屠刀是戰爭給的。戰爭的血腥無情,給了他們蔑視猶太人生命的盲目自信,在那個充滿殺戮的時代,時代的主旋律不再是無私和愛,人們被高人一等的資本支配,以鄙夷和冷漠來助長殺戮的火焰,自私又自信的人在悲慘的世界享受著剝削壓迫他人帶來的燈紅酒綠和逍遙自在。

辛德勒並非生來就偉大,他起初也不是甘於奉獻的偉人,他也曾擁有那樣奢靡的生活,而他的變化是可見的。他目睹猶太人被驅趕虐待殺害,他聽到猶太人沉默下聲嘶力竭的吶喊,看到曾出此刻視野中的紅衣女孩,再見時變成一具冰冷屍體的凄慘。猶太人的無辜鮮血沖淡了他的冷漠,他的內心被層層籠罩的光明最終覺醒。

戰爭激起的不僅有內心的黑暗,更多的是心中隱匿的光明。

2.我猜阿蒙他……

阿蒙是一位冷血無情且囂張的納粹軍官,他會殘忍殺害無辜走過的猶太人,會因為劃了指甲殺死洗浴缸的李謝克,他會虐待海倫……但我認為他這些變態行徑源於對希特勒的崇拜,和對猶太人的仇恨。殺戮是那時的普遍現象,所以他選擇殺戮,在殺戮中獲得快感,逐漸認為殺戮成了自我份內的事。但世間萬物均有兩面,我猜阿盟他不是百分百的壞,他會聽希特勒的勸,寬恕好多在平時犯了錯會被處死的人,會支支吾吾向海倫表白,會在辛德勒向他索要海倫市立刻拒絕,我猜阿盟他處在痛苦的矛盾中。

心中深植的對猶太人的厭惡,促使他屠殺猶太人,而自我似乎喜歡上了一個猶太女孩,他在辛德勒因親吻了一位猶太女孩而獲罪入獄時,1為辛德勒求情說,那個猶太女孩迷惑了他,他們都有這種本事讓人著迷,甚至讓你想娶她,我的好多下屬都得了這種病。他在這個時候就喜歡上海倫了吧,到之後他向海倫表白,這位納粹軍官竟然出現了語無倫次的情景,在他就要成功的時候,心裡的仇恨又喚醒他,他打了海倫並且辱罵她,他在愛海倫和恨猶太人之間斗爭,到之後辛德勒向他索要海倫時,他直接證明不會放海倫走,要和海倫白頭偕老,盡管之後他還是沒能抵住金錢的誘惑。

如果阿蒙只是阿蒙,沒有戰爭,沒有對猶太人的種族偏見,我猜阿蒙他會是很好的人,心裡的完美都會被充分顯現出來,他會擁有一位愛他的妻子,一個圓滿的家庭,在兒孫繞膝的歡樂中安然老去。

3.極善的人和極惡的人,在最終都嫌自我做得太少。

辛德勒在解放前夕回想自我的所作所為,他痛苦懺悔自我浪費了好多錢,這些浪費的錢本能夠用來挽救更多的生命,那樣一個高大偉岸的人,在矮小的史登肩上哭成淚人,讓人心疼。而解放前夕,德軍下令在凌晨前屠殺更多的人,可大多數德軍早已心灰意冷,所以最終的屠殺任務也就不了了之,免去了一場浩劫。

最終的最終,時間流逝沉澱後的我們,這一生來得圓滿嗎?有哪些遺憾的事?是因為什麼還會感到遺憾呢?大概是沒把某件事做到最好吧,又或者為做錯了事而後悔?真的盡力了吧,可是自我覺得做的不夠,可是別人說已經很好了?

可能像辛德勒一樣,他已經付出了比他人多千百倍的努力,被這1100位猶太人感激尊敬,可回想過去的種.種,他為自我曾擁有的奢靡生活而感到悔恨,也許能感受到這悔恨的人都屈指可數,我們的目標總會或多或少地高於現實,所以只要回想起這份努力時自我已經盡力,結果就是最好的,也就沒有理由去後悔。但如果做了惡事並且沒有彌補留下的惡果,就會用整個餘生回味著苦澀的味道。

4.請別再出現戰爭

被殘害的600萬猶太人,哪一個不配擁有幸福美滿的生活?辛德勒就不該擁有一帆風順舒適的生活嗎?而納粹們是一開始就投身於殺戮的嗎?因為戰爭,人們的生活被擾亂,出現硝煙彌漫的亂世,亂世中有千萬人受到不一樣程度的傷害。有人為人們出頭,用自我的一份力換人們的寧靜,所以英雄出現了,但我寧願這世界上的人都相似,都是一種不及英雄的平庸。我也期望不再出現亂世,不再有戰爭。所有人都愜意安靜地存在於自我的幸福中,所有人都平等的生活在這世上,生活明朗,萬物可愛。

如同辛德勒這樣的好人太難得,可前有古人,後有來者,這樣的人在今後會更多涌現出來,大概每個人都需要保護好自我心中的完美,不受外界騷擾,不被生活損耗,自由安寧地生活,傳遞心中這片寧靜的星光。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4

影片《辛德勒名單》的背景取材於二戰,主要講述的是在德國納粹對於佔領區內的猶太人的種族滅絕的大環境下,一個德國企業家挽救了一千二百多名猶太人,使得他們逃過了被屠殺的厄運的故事。

辛德勒是一位精明的德國商人,他利用這場戰爭,誘逼猶太商人投資,並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那些猶太人生產的鋁製品,他憑借其身份的優勢,廣開銷路,在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裡,著實大賺了一筆錢。然而,他一開始雖然並不見得是個什麼好人更不要說英雄,和許多人一樣,他僅僅只是個投機者罷了,一個利用德國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發財的投機商,甚至他自我本身,一開始也是一個很堅定的納粹,對於猶太工人,他只是利用而已,借他們的勞動力來獲取自我的享樂奢華的生活。可是,正是這樣一個人,正是這個我們認為不是好人的人,在一場由自我民族挑起的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中,他散盡家財,最終的結局也可是是逃難!可是,在這個不偉大的人的庇護之下,那一千二百多個人成為了戰後整個歐洲為數不多的猶太人之一!正如影片最終,猶太人送他的那枚意義非同的戒指上所刻的:」凡救一命,即救世界。「他的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誠然,辛德勒已經為猶太人做了很多,他應當有一個英雄的名分,至少名單上的猶太人及其後人永遠也會這樣認為。因為戰爭,他暴露了作為一個商人天生對金錢的貪婪和不擇手段;也因為戰爭,他覺悟出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正義的追求。也許,也正因為在戰爭的背景下,才成就了一個辛德勒這樣的英雄,一個不完美卻很真實的英雄。

不可否認,一個在那個時期處於優勢地位的德國商人能冒著生命危險去挽救被自我同胞視為非人的猶太人,辛德勒是偉大的。他救活的不僅僅是一千二百多條生命,救活的也不只是種族屠刀下的一群猶太人,最重要,也是最為人們懷念與感恩的是,他——救活了正義!救活了那個硝煙彌漫的戰場中的人類獨有的人性!

這部懷舊的黑白電影里,有戰爭的殘酷,人性的淪喪,但更多的是人們並沒有在絕望中崩潰,每個人都渴望新生活新生命,都在堅強的活著,就像其中一個猶太人所說的」我們的財寶,就是我們自我,你是搶不走的。只要我在,只要我活著,只要有徒弟,我們就會生生不息。「但凡有了信念,哪怕是軀殼灰飛煙滅,靈魂依舊會指引下一個生命勇敢的朝著自由狂奔。

影片最終,當猶太人走出集中營的時候,整個畫面突然大放光明,出現了燦爛的彩色,使觀眾有種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感覺,內心的痛楚被期望代替,這也是辛德勒式的光輝在閃耀,讓我們在霞光掩映中記住這個偉大的英雄。

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都無權決定別人的命運,更無權剝奪生命。懂得自救的人群,懂得珍惜的民族,懂得寬恕與諒解的國家,才會在這個世界擁有永恆的立足之地,未來才會有它光芒四射的豐碑!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5

《辛德勒的名單》講的不只是一個人的善舉,一個民族的杯具,還有人的蛻變。

電影開頭,辛德勒是一個精明冷靜,善於交際的商人,他熟知人內心對錢財的渴望,於是用最低的價錢賺取最大的利潤。當猶太區慘遭血洗,他想的只是自我能乾的會計和廉價的勞動力,於是,他再次用錢將自我的工廠恢復。此時他的善在於明知史登在幫忙困難的人避難,卻視而不見。

當納粹對猶太人的恨只增不減,當他替那名牧師說情,當他被阿蒙連殺25人所震驚,他接濟了可憐的老夫婦和聰明的孩子,他的善開始擴大。

之後,辛德勒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他明白火車中的人有多麼渴,他明白猶太女孩的善良,他的善已經擴散到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最終,當所有猶太人被運往奧斯維辛時,他用自我的財產贖回了數千條生命,他更進一步意識到了戰爭的罪惡。他不允許自我的工廠生產任何可用的軍用品,並花錢養活幾千人。最終他的善感動了所有人,德國的士兵放棄了殺戮,猶太人放下了仇恨,辛德勒也得到了世界對他的認可,他從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蛻變為一個至善者。

我相信人性本惡,人總是在一生中慢慢變善的。近來許多未成年人犯下了許多令人膽寒的罪行,難道是社會的發展讓人心越來越冷漠,人已經成為工作的機器,而不是一個有溫度的靈魂了嗎?亦或是現代應試 教育 的最大弊端已經逐漸顯露?

人剛出生時,本不明白什麼是善,全憑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而教育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無論父母教師都會對孩子的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我們已經接近成人的此刻,仍會被一些人或事左右我們的善惡觀。所以我們若想讓世界重新變暖,讓人心恢復善意,首先應從自我做起,從自我開始蛻變,無論他人是與非,只要遵從我們心中的善意,從而感染他人,這個世界必須會充滿善意。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相關 文章 :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5篇

★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5篇

★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3篇

★ 高分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5篇範文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5篇觀後感

★ 高分電影《辛德勒的名單》1000字觀後感5篇範文

★ 《辛德勒名單》觀後感1500字範文5篇

★ 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範文

★ 高分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1000字初二範文

★ 高分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1000字初三範文

『伍』 柏林戰役電影觀後感

個人英雄主義是最佳電影題材,不過呢,雖然戰爭中所有人都很努力,並不是所有部門都能出個人英雄主義。
戰斗機駕駛員和狙擊手是最容易出孤膽英雄的,坦克就不容易。除非你駕駛一隻虎式。但你們最後敗了,無論駕駛什麼都不會拍成英雄電影,真不好意思。(不過仍然有《泥濘中的老虎》)
在勝者陣營,最常規的坦克謝爾曼和T34都無法單獨作戰。作為集團軍的一部分,就不好拍電影了。除非你拍成《狂怒》這樣,設計出一種不可能存在的情況,英雄主義才能出來。

雖然德國定義了坦克,美國定義了電影,但最終定義坦克電影的是網游《坦克世界》。
這部電影剛上映,贊助方《坦克世界》就推出一款「狂怒」謝爾曼。就是普通的T4A2炮管上刷「FURY」字樣。普通謝爾曼是免費的,「狂怒」賣30美元。
當得知《坦克世界》是贊助商以後,我對這部電影的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對它的評價從3分上升到5分。
這根本就不是裝甲戰電影!是坦克電影!
最正統、最純粹的坦克電影,像《坦克世界》一樣純粹。
僅舉一例,這部電影里主要坦克都是真的。用的虎式是英國當年繳獲的,用的謝爾曼都是從博物館里開出來的。但是,反坦克炮只是拖著走了一圈,根本沒用上。

這個故事設定在1945年4月——這句話就交代清楚了一切,只要別做傻事,美國坦克在德國不會出現以少敵多的悲壯情況。這和設定在1944年夏的《拯救大兵瑞恩》不一樣。
這時,盟軍已渡過萊茵河,蘇軍在東邊籌備柏林戰役。希特勒已搬進地堡,正在為斯坦因那籌集不到部隊發火(元首的憤怒),他將在月底自殺。美軍在心理上想趕在蘇聯以前攻進柏林,但隱約知道趕不上了。
主角們所屬的第二裝甲師屬於第12軍,是先鋒中的先鋒,所以有很多孤軍深入的描寫。這時他們在漢諾威(Hannover——皮特車長的喝醉笑話),往易北河方向走。大任務是與蘇聯會師,把德軍切斷。
小任務是清掃戰場,消滅殘兵,鞏固陣地。
作為指揮官,當然還有個更大的任務,他們從非洲打到義大利、諾曼底,最後打到德國本土,都到這個時候了,其實唯一的任務是把手下人安全帶回家。
——皮特車長一開始說出這個目標的時候,是很有說服力的。為此他逼小機槍手殺戰俘也能被原諒,觀眾也都希望他快鍛煉出來,別影響大家活命回家。最後車長出爾反爾,是這個結局,真想掀桌。

電影一開始皮特殺了納粹,放走一匹馬。從此馬和女人和人性,就是電影中不可分割的符號。
然後湊齊成員,坦克上路。電影前半部分是非常靠譜、非常精彩的。一輛坦克出門就被炸了,這是德國步兵針對坦克發動的唯一一次有效攻擊,也是任何游擊隊在這種情況下的理性選擇。
這可惜這是電影中德國人唯一一次展示智商。
剩下的四輛坦克佔了三種謝爾曼型號,還有一輛裝備了當時應該已經不用的M3短炮筒。這明顯是放殺必死,小分隊每一輛車型號都不一樣,也太不方便了。
第一個任務開始,這些車突突突地在戰場上收集散兵,很真實也很好玩。這是唯一一次展示坦克支援作戰,也是最真實的一場戲。
這時我還想,開場半小時就出這么場大戲,後面的壓軸得拍成什麼樣啊?難道今天將看到改變我人生觀的那部電影嗎?——結果,呵呵。
然後進入城鎮,觸發劇情,隊伍道德值降3。

再上路,繼續往前推進,遭遇一輛虎式!
發生了一虎戰四謝的電影史奇跡。奇跡的點在於五輛車都是真實的,那輛可能是世界上唯一還能動的真實虎。
具體戰斗過程是這樣的:咚咚咚、突突突、英文通信、德文通信、突突突、突突突……
這里就比較網遊了,雙方都是光桿坦克,為了畫面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沖出掩體,在平原上對峙。美軍的設計思路是,8-10輛謝爾曼可以對抗一輛虎。三輛謝爾曼排成一排,直線往前沖的精神,除了服務觀眾也沒什麼更好的理由。
虎式正面刀槍不入,沒有主角光環的A1、A4三輛車秒斃。主角車超人化,在極近的距離繞到虎式後面,連開兩炮滅了虎。
做人要知道好歹,這段坦克戰設計得很卡通,是為了讓你看個爽的,挑毛病就沒意思了。

唯一一輛坦克繼續完成任務,給後續部隊清理一條路。
還沒提到,這輛車上沒有通信兵。是不是因此叫不到支援,不清楚。
坦克踩到地雷,炸壞了履帶——這部電影也沒出現過機械師,小毛病由裝填手隨便修一修。真的是充滿孤膽英雄氣息的一輛坦克。
現在履帶斷了,他們也要自己修。相信觀眾也想看看,他們五個人打算怎麼空手修履帶,可惜沒有這個機會,遠處來了300多個希特勒青年團。
神一樣的壓軸大戲開始了,車長出於對納粹的憎恨,拒絕躲進叢林,決定用一輛坦克戰300步兵。
當然,他們面對的不是普通的300個步兵,是缺乏戰斗經驗的、不知道往坦克下面扔炸彈的、喜歡在坦克狹窄的視角里走來走的,最不可理喻的那種步兵。
那些少年兵打開坦克蓋子一定要往裡看一眼,然後被爆頭。沒人遵守標准作業程序扔個手雷什麼的(除了最後)。而且都是面對機槍也不匍匐的好漢。
一輛虎守住一個陣地並非神話,不過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而且一定有支援步兵和維修人員。謝爾曼的設計不是用來防守的,在不能動的情況下,就是一個鐵棺材。加上這時美軍占絕對優勢,死守一輛坦克孤軍奮戰真是莫名其妙。
退一萬步講,就算這個地方必須死守。條件是五個人、輕重兩挺機槍、一門炮、其他武器若干,除了都蹲在不能動的坦克里,你能想出個別的戰術嗎?
不過那就不是拜坦克教了,這部電影就沒意義了。
最後還有一個殺必死,是在少年兵中間有個資深狙擊手。各種福利元素目不暇接,令人激動不已。

在這部崇拜聖坦克的電影中,演技絕對拯救了劇情。劇情線很弱,但是利用細節增加了人性深度。
故事基調是《大兵瑞恩》以後長盛不衰的「戰爭把人變成鬼」。閃耀人性光芒的三個年輕人:小機槍手、德國少女、最後打手電筒的年輕德國士兵,都是因涉世不深而單純。在三個人在即將墮入戰爭煉獄的邊緣,戰爭結束了,或者是人死了,三個人免於喪失人性,是這部電影最動人的地方。
而其他人已經變成鬼了,延續了布拉德.皮特在《無恥混蛋》里,沒有好人壞人之分的戰爭觀,也算是最近戰爭電影的風氣。
變成鬼的人死在戰場上,不見得是壞事。

另有兩件小事,布拉德.皮特已經老到可以演導師形象了,稍微有點意外。
還有這片子的煙火師,不知道在想什麼,做些火樹銀花的爆炸效果。

『陸』 德國電影《浪潮》 德語影評/簡介

影片根據陶德·史崔塞Todd Strasser的小說《浪潮》(The Wave,1981)改編而來,其筆名為Morton Rhue。小說取材於真實歷史時間,1967年4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師Ron Jones大膽地進的一場實驗,為了讓學生們理解法西斯主義,利用五天的時間向他的班級灌輸紀律性和集體精神。導演將這一事件搬到了現代的德國。教師萊納·文格爾在學校活動周中給班上的同學講授獨裁政治,並突發奇想進行了一個為期五天的試驗,卻沒想到事情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並最終引發悲劇

結尾處老師萊納·文格爾讀學生交的作業——關於「浪潮」的體會與感受:

「我想要的我應該都有了,衣服、零花錢,諸如此類,但我卻時常感到無聊。(台下有學生對旁邊的人小聲說:這是我寫的)這幾天的經歷很有趣,誰最漂亮、誰成績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讓我們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環境都不再重要,我們都是一場運動的一份子。「浪潮」讓我們的生活重新有了意義,給了我們一個可以為之奮斗的理想和目標。」

說的很好,如果說一開始給這些年輕人灌輸的「紀律鑄就力量」等思想是獨裁者藉以操縱他人的手段,那麼上述學生的內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團體的巨大影響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在物質上得到了滿足,可是精神上去缺乏歸屬感、認同感,沒有人在乎你對什麼感興趣,沒人在乎你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生活漫無目的、索然乏味。可是一旦我們組成一個團體,一個有著令人甘願跟隨的精神領袖、嚴明的紀律;有統一的制服、統一的手勢、統一的LOGO;有對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的團體,情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對待,團體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充滿激情,眼中時刻閃現著激動的光芒,滿腔熱血地做著自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極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領袖。。。一個小型的獨裁體制就這樣輕易地實現了。

『柒』 電影浪潮 觀後感

浪潮電影觀後感

誰能想像,讓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和一群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轉變成一個集權主義者和一群納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時間?德國電影《浪潮》以一周"獨裁政治"課為背景,向人們展現了這樣一種可能性。

整個影片似乎都是圍繞集權主義展開的,但那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呢?或許集權主義就是一切決策都是獨裁者掌控的一種權力集中的 形式 吧。領導者利用他的絕對權威鼓動他的支持者做與道德法律相悖的事,從中獲得滿足和成就感,進而變得狂熱,踐踏法律 秩序 ,最終走向獨裁。

剛開始,所有學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頭上 也 對納粹深惡痛絕 ,但 賴訥 老師用集體意識和"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等說辭讓大家痴迷和盲從並製造歧視和仇恨,使學生們完全失去判斷。影片中有這么一幕:在課堂上的第二天, 賴訥 給大家調了座位,並將調整座位的原因說成是"我想打破平常的小團體。你們都有要好的朋友,這很重要。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團結力量大,所以我讓一名差的學生,坐在一名成績好的學生邊上。"歧視是很明顯的,但他的理由卻是 " 團結 " .而且,當莫納質疑這種做法是在將所有壞學生拎出來展覽時,萊納抓住她的一個用詞,狡辯說:"我從來沒有提到過壞學生,只提到過成績差。"並以她和她的同桌舉例,將兩個人的缺點明白地指出,借口卻是很光鮮的。在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緊接著話鋒一轉,說:"我們班作為一個集體,表現會更好,起碼比樓下的無政府班好!"成功地製造了一個假想敵 , 把大家帶 入 一種興奮的狀態,至於這個假想敵對大家起到了多大的刺激作用,從前面的踏步游戲中就可見一斑 了 .另外他還認可了抄襲行為,有同學問他們是否可以抄襲時, 賴訥 老師回答是的,理由是這樣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利用集體意識掩蓋歧視,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敵製造仇恨,一氣呵成,幾乎沒有痕跡, 似乎 一切顛覆人類價值觀的事,在加上"團結就是力量,集體高於一切"的說詞後,就能得到大眾的普遍擁護――你如果反對,就是不服從集體,就是自私。

卡羅也參與了關於制服的討論,但她並沒有在第二天按照規定穿白襯衫去上課,這也可以看成是覺醒的表現,促使她覺醒的 也許 是女孩子愛美天性的伸張。這一天,她穿了一件紅色上衣去上課。路上,她男友說她自私,課堂上,她遭遇同學們異樣的目光和指責以及老師的'冷遇,在別的同學都為集體取了很激進的名字之後,她還是試圖用"變革者"這個溫和的名字,希望集體保持某種溫和的狀態。不過,整個集體都開始變得瘋狂,她的意見顯然不會有人響應。

莫娜的睿智和勇氣是我們很難做到的,而卡羅似乎更貼近我們,經歷了"盲從――覺醒――抗爭"的歷程,但是大多數人仍相信"浪潮"能夠用集體的力量戰勝一切敵人,盡管這 樣 是在顛覆 國家的 法制,但大家對此不僅毫無警惕,反而隨之瘋狂。

當我要反對這樣集端主義情緒的時候,卻是一點底氣也沒有的。在我們的社會里,普遍的不公正,黑惡勢力 的 猖獗,道德 的 墮落 , 不是我們每個人感覺到的事實嗎?而我們不是也 常常 看不到這些社會頑疾被有效醫治的任何希望嗎?我也不禁要提出疑問:即使對集權主義保持著十分警覺的人,在如今的社會土壤下,真的能夠抵擋住它那 巨大 的魅力嗎?

【讀後手記】

抓住電影中文格爾、卡羅和莫娜三個人物的言行,概括他們的思想行動邏輯,既回顧介紹了有關電影情節,又點出問題的實質 ,在此基礎上,結尾段表達自己的沉重思考 .這樣"觀"與"感"有機結合,成為一體 ,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

『捌』 諾曼底登陸電影觀後感

諾曼底登陸電影觀後感篇1

《諾曼底登陸》這部電影讓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和殘忍。

它主要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其實 ,當初登陸有三種地區較為合適:康坦丁半島、加萊和諾曼底。但康坦丁半島地形狹窄,不便於展開大部隊;加萊卻缺乏內陸交通線,不利於登陸後向縱深發展,所以他們選了諾曼底作為登陸地點。

諾曼底登陸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最令我難忘的是:當盟軍正准備上岸時,敵人的子彈便如雨點一般向盟軍送去,那些人的臉上掃過一絲驚恐,然後驚恐立馬變成勇氣。盟軍用自己的身子擋著那槍林彈雨,只為讓後面的人得到一絲生的希望。慢慢,慢慢,屍體堆積起來,從小丘到山坡,一直堆積到一座座山。

當我看到戰後,就彷彿看到了一個大型的屠宰場,到處都是死人,傷兵,到處都是一片血海。鮮血,鮮血!海水都被染紅了,所有幸活的人都在呻吟,痛苦的呻吟。想想看,那些人都是年輕的小夥子,活生生的人,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不惜血染沙場,英年早逝。他們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尊敬。

看完了,流下來的是無盡的眼淚和心酸,留下來的卻是一段歷史和一顆顆為了保衛自己祖國而奮斗火熱的心!

諾曼底登陸電影觀後感篇2

今天,我觀看了《諾曼底登陸》電影,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殘酷,悲傷!

“諾曼底登陸”又叫“霸王行動”,它是世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登陸。它最終以德軍失敗告終。盟軍在這次行動中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納粹認為盟軍會在加萊港登陸,所以把重兵留在了加萊港。即使諾曼底兵少,可還是讓盟軍陣亡六萬多人!

戰後,海灘上四處都是屍體,血把海水都染紅了,破爛的房子,光禿禿的森林,四處逃竄的人們……這些都是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諾曼底的勝利,不僅僅是盟軍的勝利,而是一切熱愛和平的人,一切反對法西斯的人們勝利了。它的勝利將為法西斯敲響喪鍾!

諾曼底登陸電影觀後感篇3

最近上課上到二戰史的內容,談起二戰史不得不說一下《諾曼底登陸》這部電影,可以說這部電影很好的詮釋了二戰的殘酷,同時也讓我們見證了一場偉大的勝利,見證了一代名帥艾森豪威爾的智勇雙全。

1939年,德、意、日三國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將來之不易的和平再次打破,全世界陷入戰爭的漩渦。諾曼底登陸,是盟軍開辟第二戰場的開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起點,他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諾曼底登陸戰充分顯示了戰爭的智慧,盟軍充分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有利條件,將自身的優點完全地發揮出來。無論是戰前的偵察,偽裝還是戰時士兵們的驍勇善戰都預示著這將會是一場盟軍偉大的勝利,德軍的麻痹大意和指揮不當也加速了德軍的敗退。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德軍失利的原因從自身上來說有2點,一是不利的估計局勢。諾曼底登陸戰之際,德國的兵力分散過於嚴重,又由於東線吃緊,俄國的強勢反擊也給德軍帶來了很大的威脅,這就迫使德國不得不從西線調集更多的士兵支援東線,這就造成了西線兵力的真空,給了盟軍極大的機會。義大利政府的投降不得不使希特勒派兵駐守義大利,從而使勉強的兵力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日本陸軍被中國牢牢牽制在中國大路上,海軍和空軍又連連失利,不能給予德國以戰術配合。可以說當時的德國是孤掌難鳴,形式極為不利。二是指揮的不利,雖然當時德軍指揮部意識到盟軍會進行登陸戰,可是他們卻一致認為盟軍會在加爾地區登陸,而不是環境惡劣的諾曼底,這就導致了德國大部門的兵力集中在了加爾地區,而在諾曼底則只有形式的防禦而已。然而這一決策還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德軍在加爾地區的嚴密防守可謂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毫無作用。

相比於德軍的不利,盟軍可謂是准備充分,打了一場好仗。在制定登陸戰之前,盟軍就制定了詳細的偵察方案,無論是登陸時的天氣,海水情況,還是諾曼底的沙石樣本,盟軍都一一偵察,不放過一絲可能影響戰局的因素。影片中最明顯的就是登陸時間的確定,原定的時間由於天氣的原因迫於退後,僅是懷疑當晚的月色不夠明亮,不利於空軍空降,所以說,盟軍的准備工作可謂是細致入微。相對於德國的孤家寡人,盟軍一方可是朋友眾多,英美聯軍,無論是從兵力上還是從士氣上,盟軍都處於優勢。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掌控則充分顯示了這一點,出色的英國空軍予以了德軍以致命的打擊,致使德軍在空中失去了優勢,盟軍的海上實力又強於德軍,數量和質量上都處於上風,制海權的再失去就意味著德軍在這場戰爭中的低位岌岌可危。

諾曼底登陸戰役,作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組織最復雜的兩棲登陸戰,對於盟軍在西歐展開大規模進攻,加速納粹德國的崩潰具有重大意義,為組織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提供了有益經驗,被後人稱為“流芳百世的經典之作”。

閱讀全文

與德國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1山西初一各市電影票房 瀏覽:94
關於微電影觀後感 瀏覽:121
中國古老神話電影大全 瀏覽:266
男主角被甩後變富有的電影 瀏覽:371
反映鄰里關系的英文電影 瀏覽:915
一男帶兩孩什麼電影 瀏覽:725
有一部電影男的開奧迪車 瀏覽:119
免費電影校園青春愛情 瀏覽:610
英國男女大尺度電影有哪些 瀏覽:872
2014電影節獲獎電影 瀏覽:913
南印度電影大全優酷 瀏覽:270
販毒電影免費大全集 瀏覽:275
哪個狙擊電影主角叫比爾 瀏覽:562
喜歡看各種類型的電影英文 瀏覽:456
王寶強貴州拍攝的電影什麼名字 瀏覽:579
泰國暴力打架的電影 瀏覽:333
成龍是一個為中國電影事業 瀏覽:123
周迅戀愛電影大全 瀏覽:254
三國電影大全完整版 瀏覽:603
感人的電影加感人音樂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