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美國關於蝴蝶電影觀後感

美國關於蝴蝶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3-03-16 09:06:55

① [蝴蝶效應]電影觀後感

[蝴蝶效應]電影觀後感

幾日前刷知乎大V謝春霖的一篇帖子[如果你能穿越,現在會變得更好嗎?]。

在長達30分鍾的閱帖時間裡面,引用了不少關於[蝴蝶效應]這電影的論據。

並且裡面有比較完整的劇情摘要。

至此,[蝴蝶效應]這部電影開始吸引了我的眼球。

懷著好奇的心,在一個美好的周日下午,看了下2004版本的蝴蝶效應。

習慣在看電影之前查下評分和簡介。

豆瓣電影評分:8.7。

騰訊視頻評分:9.2。

應該是部好劇,值得一看。

有一天...主角埃文,發現自己擁有穿越時空的能力,可以通過閱讀自己的日記,回到過去,甚至改變歷史。

第一次穿越

他找到了自己曾經深愛的(女主)凱麗,發現她如今的生活特別不如意,又因為自己提起她小時候被變態父親要求拍限制級影片的往事,導致凱麗精神崩潰,選擇了自殺...

男主悲痛欲絕,決定使用穿越技能,回到過去,改變歷史!

既然凱麗的生活悲慘,精神崩潰到要自殺,是因為有一個變態的父親,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經歷,那我就去改變這段歷史!

男主超能力加身後,對變態佬一番呵斥,成功阻止了她父親繼續拍片...

歷史,發生了變化...

男主由此還給了凱麗一個美好的童年…

回到現在,如今的女主,真的成為了男主的女友,兩人郎才女貌,過著王子與公主一般幸福甜蜜的生活,並且即將結婚~

但是,就在求婚的當晚,男主突然發現,女主的弟弟湯米變成了個大壞蛋!剛從監獄里釋放,並來找自己麻煩…

原來,因為上一次的穿越,女主的變態父親,把這個變態心理,從女主轉移到了弟弟湯米身上,導致湯米從小心理畸形…

後來,男主與湯米放生沖突,男主失手誤殺了湯米,並因此被關進了監獄,美好的生活就此終結…

男主想,不能在這里了卻餘生啊,得繼續穿越...

既然我入獄,是因為湯米變壞了,那我就要回到過去,勸他變成好人!

 

於是,男主穿越到湯米小時候做壞事的情節...

男主想讓湯米變好,就勸說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神奇的是,湯米真的被說服了,打算重新做好人!

可沒想到,另外一位夥伴「蘭尼」因為一直怨恨著湯米,趁湯米放下屠刀的時刻,一時沒忍住,把湯米就給殺了!

男主傻眼了…

歷史,又被改寫...

回到現在,如今的蘭尼,已因為那件事,被當成了精神病,給關了起來…

而女主凱麗,也因此被毀容,家庭被發瘋的蘭尼給毀掉,如今已淪為了賣淫女,犯上了毒癮!

這可不行,我心愛的女主怎麼成這樣了…

男主決定繼續穿越…

這一切都是小時候的那場惡作劇,蘭尼被湯米唆使在別人家的信箱里放雷管,結果炸死了房主,蘭尼才會憎恨湯米。男主想,我只要回去制止這場悲劇的發生就好了!

第三次穿越...

於是,男主又穿越到小時候放雷管的場景...

這次,男主沖上前去想保護要被炸的房屋主人,結果自己卻不小心被炸成了殘廢…

而蘭尼卻因為救了房子的主人,成為了英雄!

歷史,再一次被改寫...

回到現在,男主發現,蘭尼竟然和女主走在了一起了,還正巧在自己身邊,做著羞羞的事...

而自己,已經失去了雙臂,變成了個殘疾人...

男主想不開了,想自殺….

結果自殺失敗,被救起…

沒辦法,男主選擇繼續穿越….

第N次穿越...

總之,男主因為如今生活中的各種不滿意,穿越到過去,並進行各種修改…

可是,每一次小小的改動,結果帶來的卻是一次比一次更可怕的現實…

最終…

影片有3個結局,這是結局之一

男主已完全接受不了現實的痛苦,也不想給其他人再造成麻煩。於是,他最後一次,選擇穿越回媽媽的肚子里,在自己還沒出生前,用臍帶把自己勒死在腹中...

男主角每一次的穿越都是源於對女主角的愛。

但是似乎每次穿越都沒有獲得一次更好的結局。

第一次,女主角童年在變態狂父親的糟蹋下,在成年後選擇了自殺。

第二次,女主角雖然被保護的很好,但是父親將毒手伸向了弟弟,間接導致男主在牢獄過完一生。

第三次,女主角和自己的好兄弟在一起,自己卻成為了一個殘疾人。

第四次,女主角成為了一個滿臉刀疤的吸毒的賣淫女。

這些結果正正呼應了電影的標題:蝴蝶效應。

一隻南美洲 亞馬遜河 流域 熱帶雨林 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 得克薩斯州 的一場 龍卷風 。

一個輕微的小決定可以給你或者他人以後一個巨大的影響。

而這個世界上這種輕微的小決定無處不在,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和上演著。

你不知道什麼東西會改變你的一生,也沒辦法聯想到他人的一個念頭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因為畢竟社會就是混沌的。

遺憾的是,在現實每個人的人生就是單行道,沒有回頭路,也沒有後悔葯可吃,更不可能去穿越。

眼下很多人都在抱怨:

如果在爸媽離去之前我能多陪陪他們就好了,現在不會有遺憾。

如果我當時不那麼倔強,在她離開的時候,能把她留下來就好了。

如果畢業的時候,我能勇敢一點,多嘗試其他職業就好了。

如果我大學的時候可以認真讀書,少點貪戀游戲,也許今天就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啦。

若是能回到過去,結果會更好嗎?

假設你有穿越的能力,去改變後,卻發現每一種結果都不是完美的。

可能給自己和別人帶去災難性的後果。

每次的改變是最好的改變了,改變不一定是個優化。

既然人生是一條只有唯一求解的方程。

那麼我們只有在每次做決定的時候,都做的更好一點。

不要再去在意結果,而是感受過程。

既然沒有穿越的可能,我們只能夠讓自己不留遺憾。

對身邊人釋放更多溫柔,因為也許你給予的一絲溫暖,能拯救一個在絕望中的人。

對不同的行為多一些理解,在你給予的包容的同時,會減少一些帶給別人的傷害。

對與自己價值觀差異較大的說法,報以傾聽和嘗試理解,而不是出言攻擊,讓多種的聲音能存在於這個世界上。讓更多的人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

�&��^��

② 蝴蝶效應電影觀後感範文5篇

蝴蝶效應電影觀後感

看完後,我的第一感想是,只有不來人世,才能讓所有人幸福。但接下來就有了疑問,我們可以選擇不來人世嗎?即使我們也如電影主人公埃文那樣擁有回到過去的超能力,我們能改變上帝的旨意而不出生嗎?我想,這應該不是此片的主題思想吧。那麼,這部影片要揭示的含義是什麼?為什麼取名蝴蝶效應?

我們可以看到,回到過去改變其中某個細節,人的命運就會發生不同方向的改變,即人的一生會因當年一點點不經意間細枝末節的改變,從此走上不同岔口,不能回頭。這應該就是此片命名為蝴蝶效應之原由了。但影片的意義並不限於對蝴蝶效應這一混沌學理論的說明,它似乎隱含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想讓現狀變得更好,並有機會從過去不如意的地方重新來過,結局是否可以如你所願變得完美?影片似乎也給出了答案:在一種假設有悲慘結局的時候,試圖從開始來改變它們,往往會事與願違,導致更加悲劇化的結尾。這應該才是本片的主題思想吧。

人生有無限可能性,我們只能經歷這無限可能之一,我們總認為如果過去不怎麼怎麼樣,現在就會過的更好一些,但事實往往是,如果過去真的不那麼樣,你的一部分目的達到了,卻可能有更糟糕的事情發生在你自己或你周圍人的身上。因為你不是上帝,你無法讓事情完全按照你所設立的方向去發展,就算你有回到過去的超能力,你仍然無法將未來引向你的設計藍圖,無法准確地控制命運的方向。在你為達成某個意願而欣喜的時候,總會有另一種遺憾在等著你,永遠會有你預料不到的事情發生。因為,總有蝴蝶翅膀的意外扇動,除了上帝,沒有人能把握住這個。

蝴蝶翅膀的偶然扇動,會帶來千里之外的颶風,一個細節的改變,就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命運。如果我們無法預知或避免何時何處的蝴蝶會扇動翅膀,我們也就無法預知或避免生活中的哪些細節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改變。所以我們要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現在的你和你所周遭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別懊悔哪個人生路口你曾走錯,因為曾經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是當時時空背景下無數前因和無數細節混合產生的結果,有其無可更改的必然性,這也是上帝為你命運做出的最好安排。別幻想改變過去會更好,接受現實往前走,總是強於沉迷在改變過去的幻想中。

我們的存在都會影響到周遭的人,而周遭人的存在也會影響到我們,這正如聖經上的話:萬事互相效力。你很難說哪一種影響是好的,哪一種影響是壞的。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因果相疊,環環相扣,所以不要過於引咎自責,也不要試圖結局完美。既然我們無法選擇不出生,那就把一切曾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都當成一種必然而欣然接受吧,往前看,少回頭!因為改變過去,或許會讓今天變得更糟,而珍惜現在,才可能讓明天變得更好!

蝴蝶效應電影觀後感

題目是廢話,人生可以重來嗎?顯然不能,如果可以重來,那麼世界可能沒有宗教了。宗教都講來世,如果人生可以重來,要來世干嗎?

在電影《蝴蝶效應》中,男主角可以藉助日記修改人生,讓人生重來。遺憾的是,無論他如何修改,總是有意外的事情發生,使得人生偏離了他希望的軌道。一句話,無論他如何回到過去,讓人生在某個時刻再次啟動,總是不完美的。好像,我們電腦出點小毛病,就重啟吧,重啟後發現,小毛病還在,只是不是原來的而已。

看著男主角的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重來,好像輪回一樣,我又好笑又驚恐又期待。好笑於電影的荒誕,驚恐於人生再次修改後的不可預測,期待於完美人生誕生。可是期待到最後,落得是男女主角擦肩而過,非常落寞。

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開頭就說:如果我們的生命的每一秒得以無限重復,我們就會象耶穌一樣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模仿這話,我說:如果我們的人生的每一次可以修改,我們就會象西西弗滾動巨石來回於山坡一樣被刻畫在宿命上。因為人心是不足,修改了人生之後,不會容易滿足的,一定修改又修改,重來再重來,於是來回奔波於過去和現在之間,幻想修改出完美人生,最後不能,如電影里的男主角。不宿命嗎?

人生的魅力在於過去無法修改,如同下棋,落子就要無悔,而走錯一步,全盤皆輸。每個偶然的事件,經過蝴蝶效應的放大,都可能造成對人生不可彌補的影響。問題呢?我們無法預知那些事情會產生好的蝴蝶效應,那些不是。

人生的魅力也在於未來是無法提前被揭開。阿里巴巴的CEO馬雲說:我從來不做計劃,因為最嚴密的計劃也不能預測未來的發展。於是當日子一張一張撕下來時候,有人幻想明天的好運,有人憧憬明天的希望,每個人會努力奮斗。因為人生不可重來讓你再次起跑。每個現在生活在不幸中的人也充滿希望,因為人生的底牌沒有揭開,誰知道明天不會沒有良好的蝴蝶效應誕生?

但是,如果人生可以重來,那麼每個人不會這么熱愛人生,一定都會更加疏懶,更加漫不經心,更加無所謂,心想:錯了沒有關系,再來。那麼世界可能更加槽糕。幸好,人生不可重來。我也認為,人生就這樣很好,雖然,我活得不是很風光很成功。

佛家說:生活是什麼?生活是活在眼前,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多想過去徒生悔意,多想未來流於幻想,所以享受現在吧。不虛度每個現在,勝過讓人生重來千百次。

蝴蝶效應電影觀後感

為什麼電影名要取做《蝴蝶效應》呢?我一直帶著這個疑問去看這部電影。但是電影看完了,對劇情了解清楚了,我對於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於是,不得不藉助網路來求得答案。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煽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 龍卷風 或 風暴 ;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 革命 。

原來這里是把男主人公比作了蝴蝶,蝴蝶煽動一下翅膀,就會引起一場龍卷風,就是隱喻了男主人公通過自己的日記回到童年,一個小小的改變,看似微乎其微,但是13年後,卻使身邊所有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是對 蝴蝶效應 這個專業術語的很好解釋。

這部電影是在2004年就上映的。6年前美國就可以創作出這么震撼人心的電影,然而反觀我們國內的電影呢?中國有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古話: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這句話告訴我們大家應該學會珍惜時間,因為時間流逝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這世上唯一買不到的就是後悔葯。然而,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人們在抱怨,要是可以重新來過該有多好;要是可以重新來過,我會怎麼樣怎麼樣 這部電影,導演就是抓住了這一點,設計了男主角通過日記回到從前,然後改變那時的情境,想讓事情向著好的方向去發展,但是總是事與願違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在情節上具有創新性,打破常規,因此具有很大的新引力,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感嘆,這就是中國電影與外國電影的差距。為什麼他們就可以想出這么好的構思,拍出這么棒的電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跟教育有關。我國的教育,重要的就是告訴人們是什麼的道理,然而美國的教育從小就是帶領他們去探討為什麼的道理,更多的是注重他們的創新思維的培養。近幾年,我國的電影有了很大的發展,不斷有好的電影出爐,但是電影業是一條漫長的路,我們還需要不斷努力。在教育上的改變就是以後應多注意孩子們創新思維的發展,在根本上做出轉變。

電影《蝴蝶效應》觀後感範文

如果有一天你擁有了回到過去的超能力,你會怎麼做呢?我一定會說,我會回去打破命運的枷鎖,去改變我的命運,改變周圍人的命運,讓那些悲催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我和周圍人的身上,讓所有人都快樂幸福的生活。電影《蝴蝶效應》就是以此為假設的命題。我們看到的是主角埃文一次又一次的回到過去。試圖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周圍人的命運,但每次回到過去,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永遠無法得到那個完美的結局,始終因為種.種的原因,命運都狠狠得打擊著他那一絲絲的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他試圖找到這一切的根源,最終,他發現了,他們的相遇才是最根本的錯誤,正如開頭巫婆的預測「你沒有生命線,你不屬於這個世界,你是個沒有靈魂的人,你不該在這里。」於是,他選擇了放棄,他回到母親的肚子里,掐住自己的臍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沒有他的世界裡,是另外一副模樣,除了母親有流產的悲傷,三個夥伴生活得都很不錯,因為沒有他凱利和湯米和他們母親生活在一起,遠離了變態的父親,沒有了攝影棚事件、爆炸事件、殺狗事件,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長大後都有各自的職業和愛情,所有人都生活的很幸福………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 ,偶爾煽動幾下翅膀,可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形成一場龍卷風。這就是蝴蝶效應,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我們可以看到,回到過去改變其中的某個細節,人的命運就會發生不同方向的改變,即人的一生會因當年一點點不經意間細枝末節的改變,從此走上不同的岔路口,不能回頭。這應該就是此片命名為蝴蝶效應的原因了。但影片的意義並不限於對蝴蝶效應這一混沌理論的說明,它似乎隱含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想讓現狀變得更好,並有機會從過去不如意的地方重新來過,結局是否可以如你所願變得完美?影片《蝴蝶效應》似乎也給出了答案:在一種假設有悲催結局的時候,試圖從開始來改變它們,往往會事與願違,導致更加悲劇化的結局。這應該才是本片的主題思想吧。

人生有無限可能性,我們只能經歷這無限可能之一,我們總認為如果過去不怎麼怎麼樣,現在就會過的更好一些,但事實往往是,如果過去真的不那麼樣,你的一部分目的達到了,卻可能有更糟糕的事情發生在你自己或你周圍人的身上。因為你不是上帝,你無法讓事情完全按照你所設立的方向去發展,就算你有回到過去的超能力,你仍然無法將未來引向你的設計藍圖,無法准確地控制命運的方向。在你為達成某個意願而欣喜的時候,總會有另一種遺憾在等著你,永遠會有你預料不到的事情發生。因為,總有蝴蝶翅膀的意外扇動,除了上帝,沒有人能把握住這個。

蝴蝶翅膀的偶然扇動,會帶來千里之外的颶風,一個細節的改變,就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命運。如果我們無法預知或避免何時何處的蝴蝶會扇動翅膀,我們也就無法預知或避免生活中的哪些細節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改變。所以我們要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現在的你和你所周遭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別懊悔哪個人生路口你曾走錯,因為曾經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是當時時空背景下無數前因和無數細節混合產生的結果,有其無可更改的必然性,這也是上帝為你命運做出的最好安排。別幻想改變過去會更好,接受現實往前走,總是強於沉迷在改變過去的幻想中。

我們的存在都會影響到周遭的人,而周遭人的存在也會影響到我們,這正如聖經上的話:萬事互相效力。你很難說哪一種影響是好的,哪一種影響是壞的。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因果相疊,環環相扣,所以不要過於引咎自責,也不要試圖結局完美。既然我們無法選擇不出生,那就把一切曾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都當成一種必然而欣然接受吧,往前看,少回頭!因為改變過去,或許會讓今天變得更糟,而珍惜現在,才可能讓明天變得更好!

電影《蝴蝶效應》觀後感範文500字

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通俗的解釋一下:一隻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微微地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可能會因此引發一場巨大的龍卷風。

《蝴蝶效應》影片講述了一個男孩為了拯救他身邊的朋友和父母,通過都自己小時候記錄的日記一次次回到過去,改變影響他人生的幾個重大事件,即使只改變重大事件的一小點,對他整個人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他甚至因為改變人生中一小步而在不同的世界線中成為了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經歷,朋友家人有了不同的結局。在影片的最後,男孩為了讓所有人過上美好的生活,利用父親的錄影帶進行了最後一次穿越,回到了母親的子宮里,用母親的臍帶把馬上臨產作為嬰兒的自己勒死了。

許多人總以為如果能改變過去該多好,對過去的錯誤進行修正,獲得一個更好的更完美的人生,那麼看了影片我們就應該明白沒有完美的人生,人生總有不如意。當你以為人生將會圓滿的時候,總會發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總有那麼一些人一些事會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人生總是不會按照你想像出來的完美道路上演。你改變過去得到的未來,很難決定到底哪一個好,那一個壞。

③ 電影《蝴蝶效應》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蝴蝶效應是一部很有名的電影,在現實中蝴蝶效應也是一個很知名的效應,它告訴我們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連鎖的反應,它是一種混沌現象,說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存在著一定的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跡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一個微小的變化可以影響事物的發展。

也許是它踩中了我心中最柔軟的那個角落,踩中了所有人,都想回到過去,改變歷史,讓一切變好的願望。

④ 蝴蝶的啟示觀後感

《蝴蝶》觀後感篇一:蝴蝶觀後感

又是一周校選課,我很榮幸自己能選到黃老師的課,不僅上課輕松愉悅,還能經常看電影,雖然很多都是兒童電影,但也因此能讓自己停下來,凈化一下心靈,返璞歸真。這周,老師為我們播放了一部名為《蝴蝶》的法國電影。

這是一部關於親情的法國電影,一個老人和一個10 歲女孩共同去尋找一種阿爾卑斯山脈中的稀有蝴蝶「伊莎貝拉」,老人為了死去兒子的遺願,女孩為了尋找失去的母愛,走在同一條尋找的路上。整部片子以尋找來一步步梳理出電影本身要體現的內容,尋找並不是意義本身,尋找的動力和根源——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親情的寄託才是這部電影最終要表達的內容,也是要傳達給觀眾的意義。

「伊莎貝拉」是老人瘋掉的兒子死前最後的希望,他想看看叫「伊莎貝拉」的蝴蝶,為了兒子,老人成為了一個蝴蝶專家,在山裡找伊莎貝拉找了15年,這是一種一年只出現10天的短暫生命,但卻被譽為最美麗的蝴蝶;單親女孩的媽媽忙於工作,女孩受到冷落,所以在沒有告訴家人的情況下偷偷鑽進老人的汽車去了山裡,為的就是看到老人所說的蝴蝶。電影最後我們才知道,女孩的媽媽就叫「伊莎貝拉」,她的尋找,純粹是出於對母愛的渴望。一老一少在山林中露營,對話,從互相排斥到共同攜手,當伊莎貝拉就要到來時,女孩卻因為毛手毛腳讓它飛走了。雖然我覺得電影最後的結局有點俗套,是以警察抓到老人以為他拐賣兒童最後兩家冰釋前嫌結束的,但是我認為這部片子所表達的意義和拍攝的景色還是挺值得一看的,畢竟法國電影都是比較有人文色彩的,總看美國大片,偶爾看看這種法國文藝電影還是挺享受的。

這部電影,能夠欣賞到老人家裡無處不在的各式各樣的蝴蝶標本和阿爾卑斯山脈如畫的風景。導演還把蝴蝶的所有生物形態和破繭過程都一一展示給了觀眾,這是電影的一大特色。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數老人家裡一扇緊閉的門了,在小女孩偷偷打開之後,發現那屋子裡竟然是一個精心營造的蝴蝶溫室,飛舞著各色美麗的蝴蝶,就像城市中童話里的另一個世界,比阿爾卑斯山脈的天然景色更令人驚嘆。

整部電影話語不多,但都耐人尋味,一少一老一問一答,滿篇基本都是這樣的對話。女孩看到一個男人強迫女友和她共同滑翔來表示愛他時,問:什麼叫一根繩子維系的愛情?答:當

愛情需要證明時,那它本身就不存在;女孩問:為什麼有富人和窮人之分呢?答:平等、自由、博愛的口號雖然叫起來響亮但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諸如此類……人生的經歷和哲理就這樣在對話中簡單清晰的進行了解釋,展示在了人們面前。最後的片尾曲也是一老一少的問答歌唱,很可愛、很有趣,這大概是這部影片的又一個特色吧。

不過最後我們還是等待到了伊莎貝拉,就在兩人兜兜轉轉一圈之後,在老人的溫室里,一隻郵寄來的伊莎貝拉誕生了,兩個人的心願都得到了實現,女孩的媽媽也告訴她「她愛她」。我看到這里,也才赫然明白,這部片子所要表達的意義原來就是,不要忽視身邊的愛。當身邊的親人和愛人都還在的時候,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親人失去了才通過實現當初未能實現的願望來回憶和遺憾,這是老人給我的啟示;要懂得珍惜,不要因為最親的人在身邊就以為他知道自己的心,愛是需要溝通的,也是需要表達出來的,不要讓身邊的人受到冷落,這是那對母女的啟示。愛身邊的人和事吧,它會讓我們的心裡永遠駐留著那遍尋不著的最稀有美麗的蝴蝶,讓我們不會有遺憾。

《蝴蝶》觀後感篇二:

前幾天,我從雜志上讀到了一篇文章,很受感觸。文章的名字是《蝴蝶的啟示》,文章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人正好看到一個蠶繭破了個小口,蝴蝶很艱難地從小口中一點點掙扎出來,似乎已經竭盡全力。這個人看不下去了,就拿來剪刀小心翼翼地將蠶繭剪破。蝴蝶很容易就從中掙脫出來,但翅膀很萎縮,緊緊地貼著身體。他期待蝴蝶的翅膀能伸展起來,成為一個健康美麗的蝴蝶,然而它始終帶著癟縮的翅膀在地上爬行,沒能再飛起來 ......好心人並不知道,蝴蝶要從蠶繭的小洞中擠出來,把體液擠到翅膀中,最後脫繭而出後,才能展翅飛翔。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思緒翩翩,想起了我們當前對孩子的教育,有著與此故事中那個人相似的做法。

「五一」假期間,我乘車去看望在外地求學的兒子。我帶著幾天前就采購好的兒子最愛吃的食物,換季的衣服,學習的資料,滿滿兩大包,左手提一個,右手拎一個,懷著期盼和喜悅的心情踏上南去的汽車。經過了七、八個小時的車程,終於見到了日夜牽掛的兒子。兒子比春節時長高了許多,瘦了一些,但顯得更加帥氣。來到宿舍,放下包裹,開始幫兒子洗刷起來。洗了一大堆臟衣服,刷了四雙鞋子,拆洗了被褥,撐上了蚊帳,整整忙碌了一下午。第二天走時,把兒子冬季的衣服塞滿了一大皮箱,厚被褥裝滿了一大塑料口袋,像逃難的難民一樣擠上了北去的汽車。每次去看望兒子,我都是如此,搞得身心疲憊。起初我總覺得兒子還小,洗刷不幹凈自己的衣物,幫兒子洗刷是應該的,他大了就能學會這些的。可是漸漸地覺得兒子對我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我幫他洗刷在他看來是一種正常的習慣,沒有想深入學習處理自己生活事務的想法了。讀了《蝴蝶的啟示》一文後,我忽然感到自己的愛在傷害兒子,我的包辦代替在誤導兒子不想學會自理,我就像此文中的那個人在拿著自認為「愛」的剪刀,剪去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剪去孩子戰勝自己懶惰和畏難的信心,剪去孩子在困難和逆境中生存的勇氣。這也讓我想起我的一些學生家長也像我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愛」自己的孩子。在家裡,家務活一點兒不讓做,怕影響學習;上學時,家長背書包,擔心壓壞了孩子,影響生長;值日時,家長忙著掃地、拖地,怕孩子做不好衛生,挨訓;......家長們就像《 蝴蝶的啟示》中的那個人——「期待蝴蝶的翅膀能伸展起來,成為一個健康美麗的蝴蝶。」可是也像那個人一樣沒有想到蝴蝶要從蠶繭的小洞擠出來,把體液擠到翅膀中,最後脫繭而出後,才能展翅飛翔。孩子的成長也像蝴蝶的蛻變一樣,在生命的歷程里,需要自己的奮斗乃至掙扎,才能變得堅強,才能永遠的飛翔。

《蝴蝶的啟示》一文也讓我想到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學。新課改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綠透了各個試教區,但是我們的課堂教學還存在著一些「滿堂灌」現象。教師的角色還沒有徹底地改變,一些教師對孩子的「關愛」太濃烈,大包大攬,越俎代庖。為了對付教育局的抽考、學校的月考和每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一些教師對每篇課文作細致地分析講解,每篇文章後的思考題要求學生抄上標准答案,各種類型的'作文抄上幾篇範文讓學生背誦......每堂課上老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索然無味,語文,這門充滿智慧和情趣的學科在學生的心中變得像一潭即將枯萎乾涸的死水。我們的孩子也在老師的關愛中變成了傀儡,這不正如《蝴蝶啟示》中那隻蝴蝶一樣,雖然在那個人的幫助非常容易地掙脫而出,但它始終帶著癟縮的翅膀在地上爬行,沒能再飛起來。我們的孩子雖然背會了老師給

的標准答案,但是他們智慧又能飛多遠,如此長久的訓練,他們也許真的只能像文中的那隻蝴蝶那樣癟縮著在地上爬行,這難道不讓我們老師深思嗎?我們的這種一絲不苟的「關愛」會傷害學生,傷害他們的獨特感受,傷害他們的創造力,傷害他們的探究精神......所以,我們還是節制自己的「愛」吧,留給孩子自然、自由、自主、自助的空間,讓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隻健康美麗的蝴蝶,永遠地在高空中飛翔。

《蝴蝶》觀後感篇三:

翩飛過我腦海的你的伊莎貝拉

——評《Le papillon》

「你難過嗎?你知道,死亡死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是它不會事先通知你,很多人活的好像自己有永恆的生命似的,可是從沒有人確定他們是否有時間實現自己的願望。」於連坐在樹下的石頭上坦然道。

蝴蝶,最翩飛的生物,卻承載著最深沉的哲思,如同破繭,如同成長。

伊莎貝拉,最常見的名字,卻背負著最傷痛的執念。一個是一種稀有蝴蝶的名字;一個是淡漠的母親的姓名。一個是沉迷於對自己患有精神病自殺的兒子的悔恨的老人;一個是對自己母親不關心自己決心報復和試探的女孩。就這樣,他們匆匆去了那片這個時節里能找得到伊麗莎白的蔥蘢的大山。

不知是自然度化了他們或是他們感染了自然,在輕松活潑的舒緩鋼琴曲中,恰到好處地清新感,和充滿童稚趣致的對白。

「蝴蝶叫伊莎貝拉真奇怪」

「是一位昆蟲學家在1839年在西班牙發現了這種蝴蝶的人,他就用西班牙王後的名字給他命了名。」

「我媽媽給我起名字的時候有個拼寫錯誤,本來我改叫艾麗莎,可是等級的人把字母給忘了。」

「這沒什麼關系,叫艾爾莎也很好聽。」

「艾麗莎是伊麗莎白的簡稱嗎?」

於連點頭稱是。

「哪艾爾莎是什麼簡稱?」

於連想了想,說「不知道,它不是簡稱。」於連回頭一笑。

艾爾莎沉默了一會兒,喃喃自語到,「那就好,是簡稱就太傻了。」

艾麗莎總是這樣,希望自己得到重視。我想,她其實心裡是有些失落的,在知道自己最初的名字不是出於母親對自己喜愛而精心挑選過的,而是母親和登記員粗心的一個筆誤。不過「那就好了」,不是以別的東西命名的簡稱,不是替代。然後她開心了一些說,「那就好了。」你可以想像她的心。就像她說,她把鳥籠打開的時候,小鳥並沒有飛走時的喜悅,「因為它是真的喜歡我。」 影片中總是充斥著這些情感變化精心描繪的情節。在艾爾莎跟著於連憤怒的目睹了偷獵者的時候,在於連捕捉、毒死蝴蝶。「你這是偷獵!」於連開始沉默。我想,艾爾莎是不明白的,不明白於連為什麼對於別人偷獵憤怒,但自己卻仍然要偷獵。世界總是難懂。艾爾莎是不會明白的,那個男人在門外面趾高氣昂地在電話里命令人買賣股票。這一幕總讓我想起《小王子》里的一句話,「人拚命擠進快速火車,卻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於是他們變得憂慮、煩躁、在原地打轉??」就像那些人也不能懂,「富有,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於連總是能把一些大道理講得那麼平易近人。

在於連講最後的審判的時候,不知是為了反戰的主題還是為了原罪的定論,氣氛沉重闃靜,就像那個艾爾莎不小心嚇跑蝴蝶的那個夜晚。人其實還是有很強盛的執念的,老太太能夠注視著一個早已停掉的鍾表許久許久。於連能夠因為艾爾莎嚇跑了蝴蝶失態地吼她。

幸好,一切都來得及挽救。

最後的場景,整整四分鍾的鏡頭,華麗麗地都獻給了一隻破繭的伊麗莎白蝶。蝴蝶終於翩飛,悔恨終於淡忘,關愛終於表白。

「我們去那麼遠的地方找它,它卻在這里等著我們。」 也難怪簡楨說,「我只是一隻蝴蝶,很偶然地經過了生。」

⑤ 電影蝴蝶的影評

看完法國電影《蝴蝶》的晚上,許久不肯閉上眼睛。彷彿眼瞼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談去,世界將重又歸於嘈切、繁囂。不會再有天籟般的童聲一記記問詢,仿若幼嬰的耳語。《蝴蝶》象一組清新的田園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點點滲入眼耳。那片屏幕,穿過蝴蝶斑斕的羽翼,給我一座驚艷府邸,如此寧馨,靜美。
蔚藍晴空下,一望無際碧綠的草原,微風中搖曳的金色麥浪,草原上爛漫的野花和撲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靜美與生命的動感,在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無缺。如此看來,圈子裡的幾個朋友都偏愛法國電影,並不是沒有理由。
《蝴蝶》沒有跌宕迂迴的劇情,也沒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場平淡的講述。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麗莎在與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並與固執嚴肅的朱利安鬥嘴。一老一少在不斷地爭執與妥協中,漸漸親近。這一趟旅程,變成了尋找愛與親情的路途。法國優美的鄉村風光和老少之間諧趣的對話,使得整部片子看來心曠神怡。
看法國電影,總能讓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原因在於法國電影總是能將很深刻的主題演繹得輕松詼諧。許多人生的哲理與隱喻,被有條不紊地編織進情節的前生後世,於細節處,一一表露。
這部79分鍾的影片,其實涉獵了相當廣泛的內容。親情、友誼、愛情、戰爭、金錢、命運、人生等等。看起來似乎是極深奧的話題,本片卻以簡單的對話和簡潔的鏡頭語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闡釋。比如,當那隻美麗的鹿倒在偷獵者的槍聲里,朱利安沒有去擋住孩子的眼睛,他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偷獵者」。當朱利安爺爺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葯物能致蝴蝶於死地的瓶中時,麗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獵者」三個字。這是一種意味深長的諷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釋,但在孩子的眼中,並沒有實質的不同。比如,麗莎與朱利安在山上看到一對情侶,男孩要求女孩為了證明愛情,勇敢地和他一起跳傘。朱利安告訴麗莎,這對情侶的愛情只靠著一根繩索維系著。通常人們要求對方做些什麼來證明他們的愛情時,就表示不信任對方,沒有信任,愛情就撐不住。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會上,麗莎問朱利安怎麼樣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訴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片中還有多處涉及到了敏感話題(在國內的審片制度中,經常會出現此類術語)。反戰,應當是它隱藏的主題。我至愛朱利安用手影給麗莎講故事一幕。個人感覺,它是整部影片中最匠心獨具的表達。麗莎入睡前要聽故事:朱利安於是藏身於床單後,就著昏黃的燈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講了動物界及整個人類世界生存的殘酷。上帝的手,同時製造了美醜與善惡。似乎臨到末日審判那一日,誰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朱利安與麗莎借宿農家的時候,聽男主人訴說與民生的利益對沖,戰爭的殘酷及對人性的摧殘。男主人的老母親仿如蠟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憾。也是在此,朱利安終於說出,他如此痴迷於尋找「伊莎貝拉」,是為了要滿足兒子臨終遺願。他的患重度抑鬱症的兒子,臨死前惟一的願望,是想看一眼傳說中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親情的主題,在這里被濃墨重彩地渲染開來。雖然朱利安敘述得不動聲色,而內里蘊含的深沉情感卻教人動容。他其實深愛著兒子,卻從不曾對他說出「我愛你」三個字,當兒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遺恨都已來不及彌補。所以,對此深有感觸的老人,在片子近尾聲的時候,當警方出動人力,將不慎跌入山洞的麗莎救上來之後,才會對麗莎年輕的媽媽說:去,告訴孩子你愛她。
在野外的時候,「伊莎貝拉」因為麗莎的莽撞被驚飛,老人帶著小小的遺憾返家。但導演卻在尾聲掀起了一個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費盡心機尋找的「伊莎貝拉」蝴蝶其實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隻醜陋的蝶蛹。原來,他們一心想追尋的東西,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片中會讓人發出會心微笑的鏡頭:下了課的小女孩每天飛快地穿過街區,跑上樓梯,氣喘吁吁敲開朱利安的家門,只為了能夠親眼看到一隻蝴蛹蛻變成蝴蝶的過程。導演給了長達4分鍾的鏡頭,用來表現伊莎貝拉破蛹而出的畫面。伊莎貝拉在燈光下緩緩打開翅膀,那一刻,美麗震懾人眼,彷彿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似乎也在那一刻,聽到麗莎內心的蛻殼聲。片子里的最後,麗莎放飛了「伊莎貝拉」。末尾的點睛之筆,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貼著朱利安的耳朵說:我媽媽的名字,也叫伊莎貝拉。
朱利安抬起頭對她微笑:那我們都找到了它。這是法國影片中又一觸動人心的溫情點,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編劇與導演兩職的菲利普.穆樂擅長處理家庭喜劇,在本片中,他舉重若輕,將深厚涵義融化於輕松溫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滿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劇本里的對白及導演鏡頭語言的運用,講究對內心忠實,對情感忠實,所以每一個觀看的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而法國人一貫擅長表達的浪漫在這部電影中穿插始終,朱利安雖然表面嚴肅,其實內心也天真如孩童。他與麗莎之間孩子氣地鬥嘴,令整部影片諧趣橫生。
比如電影原聲音樂。在本片中,麗莎與朱利安的一問一答,將那些雋永清新的人生哲理做了淺顯而通透的闡述。小女孩的聲音活潑俏皮,老爺爺冷靜嚴肅。融合在一起,聽來耳目清新。
法語一向被公認同為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而小女孩童聲稚氣的法語更是彷彿天籟。這首電影原聲歌曲,被許多人視為靈魂的洗劑。執掌配樂的NicolasErrera,用醇美的鋼琴和行雲流水的弦樂來合成了這首曲子,為影片增色不少。
再比如色彩的運用。79分鍾的影片,象一場聲色光影的旅行。參與過藝術電影《情慾飛舞》和奧斯卡得獎影片《美麗心靈》的攝影師尼可拉斯海特,用明朗的鏡頭,將法國阿爾卑斯山的自然景緻拍得如同一副寫意山水畫卷。
《蝴蝶》雖然它只是一部低成本的小製作電影,故事也非常簡單,但它象一部多棱鏡,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會引起不同層面的反思。

⑥ 電影《蝴蝶效應》的影評,2000字以上

http://www.mtime.com/movie/10825/comment.html
裡面有很多,你可以去看看~~~

⑦ 求蝴蝶效應觀後感!

轉:《蝴蝶效應》是由影星艾什頓·庫奇在2004主演的一部劇情類別的科幻、驚悚電影,講述的一個回到過去改變未來的故事。這個主演現在基本已沒有什麼新的作品問世,但他的老婆女星黛米·摩爾想必各位都有所耳聞(曾主演《人鬼情未了》、《脫衣舞娘》等片),好了,就不在八卦的討論別人的家庭背景了,讓我們進入這部電影的奇異世界吧。
首先讓我解釋一下所謂的《蝴蝶效應》,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在上個世紀寫過一篇論文,名叫《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德克薩斯州引起龍卷風?》。他說,亞馬遜流域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很可能就會導緻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場風暴。洛倫芝將這種現象命名為"蝴蝶效應"。影片只是取了該論文的一個名字及其更深層次的意思。
由艾什頓·庫奇飾演的影片主人公艾文是個失憶症"病人"。這一病人的身份給導演留下了無限的空間去討論,而不是講述。如果用事件/故事構成的成分去剖析這部影片,並且嚴格認定某事是可以被確認為發生過的,而某事僅存於艾文的臆想——這顯然是沒有意義的。艾文的失憶症讓他有足夠的理由去假設過去,同時觀眾也有足夠的理由去跟隨這種假設。是艾文還是湯米挽救了那對母子的生命?艾文最終成為一個體面的人還是一個落魄的殘疾者?湯米到底是惡棍還是虔誠的基督徒?凱麗淪為了妓女還是艾文身邊漂亮的女子?甚至於諸如童年的凱麗到底有沒有在其父親的變態心理操縱下拍過影片這樣的問題,都是無法找到確認答案的。影片中所給出的每一個假定的答案都是建立在一個假定的提問之上的,而這一假定提問的發問可能又是前一假定條件的假定結果。
電影《蝴蝶效應》只是通過種種互相矛盾的事件向觀眾展示了命運的無限可能性。
一連串糟糕的兒時記憶以及大片記憶的空白讓主人公艾文對自己所處在的現實感到迷惘,那些記憶空白在其童年造成了可怕的折磨,而當他成年之後開始溫習日記並進入往事回放的時候,巨大的愧疚成了艾文無盡痛苦的無盡源泉。在少年罪惡的陰影之下,命運鏈環上的每一節都不能脫開干係,他試著通過某種方式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偶然的一次機會讓他發現他可以通過記錄他所有人生的筆記本回到過去,改變他所不滿意的部分,然而而每一節的方向都在艾文的臆之中陷入無限方向,每次的改變都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結局,於是艾文再一次的想通過日記回到事件之初,希望可以得到完美,但結局益發不可收拾。這樣的人生是一塊質地柔軟的橡皮擦,不滿意的錯處可以隨性塗改,直到字跡迷亂,紙張破爛。
影片的開頭就充滿了懸念,到底是什麼樣的試驗能造成如此嚴重的結果,按照傳統的好萊塢電影概念,不外乎人體或動物變異、或軍事機密、或外星人到來等等。然而電影轉入了平靜如水的家庭生活中,有一點無法否認,就是兒童時期的演員都長得有一點對不起觀眾,或許這就是劇情需要吧。
童年的艾文是個懦弱的人,他和他的朋友倫尼、凱麗忍受著凱麗的弟弟湯米的欺侮。他患有嚴重的失憶症,他在圖畫課上把自己想像成可怕的兇手,會突然拿起尖刀對著自己的母親,然而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單身的母親聽從了心理學家的建議,讓艾文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增強記憶的能力。像所有處在孩童和青春期的人一樣,總會出現那麼幾次意外,艾文恰逢其時的失憶了。這幾次看試不怎麼起眼的人生盲點卻成為了艾文日後心中的惡魔。也為故事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若干年後,艾文成為了一個陽光燦爛的大學生,他在大學里的生活無憂無慮。有一天,他偶然發現了那本小時候的日記,他開始回憶起模糊的童年。而這,成了他噩夢的開始。
艾文試圖找回丟失的童年記憶,因此他去拜訪童年的朋友。但是他們都不想告訴他,童年的女友凱麗更因為不想回憶起不堪回首的往事而自殺了。為了挽救凱麗,艾文開始不停地追索童年,他在時光中穿梭,一次次對自己的過去做出修整,但他想要拯救凱麗的願望卻一次次落空。
在回憶中,艾文一次次地試圖站出來改變凱麗的命運。
第一次,童年時的凱麗在其變態的父親心理操縱下企圖猥褻凱麗的時候,艾文義正詞嚴地站了出來,他拯救了凱麗,自己也因此飛黃騰達,在大學里呼風喚雨,與凱麗情投意合,但湯米的出現毀了他的美夢。湯米企圖襲擊艾文,艾文為自衛殺死了湯米,被判入獄。污穢的監獄顯然將把艾文的生活推向另一個方向,看起來,這一次的努力是失敗了。
第二次,艾文在湯米試圖燒死的他的小狗時站了出來。艾文交給倫尼一把鋼錐,要他去解救小狗,倫尼卻一錐殺死了湯米。倫尼因此而發瘋,將要在瘋人院里度過一生,他憤怒地向艾文控訴,躺在瘋人院里的本應該是艾文。這一次,艾文的選擇傷害了他的朋友,他不得不重新去做選擇。
第三次,艾文回到了第一次的選擇上,只是這一次他沒有在監獄里呆多久,很快就被釋放了。但是,出獄後的艾文卻痛苦地發現凱麗已經變成了一個妓女。
第四次,艾文在湯米企圖炸傷一個嬰兒的時候站出來飛身搶救,結果卻炸掉了自己的雙臂。在大學里,倫尼跟凱麗成了親密的一對,而自己只能坐在輪椅上讓他們推著到處跑。更要命的是,因為這次爆炸,艾文的母親也深受打擊,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顯然,這次的努力又是失敗的。
第五次,艾文再次回到了凱麗的父親企圖猥褻凱麗的場景中。這一次,他沒有義正詞嚴地譴責,而直接拿出炸葯要炸死凱麗的父親,但不幸的是,他炸死的是凱麗。
艾文每一次認真的、誠心的努力換回來的都是更糟糕的結果,這與他的願望背道而馳,而且更加讓人痛苦和不可收拾。命運的無限可能性,帶有了不可知的色彩。
一次次的失敗後,艾文終於明白了生活是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下去的,所有的改變都是徒勞,始終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人生就是充滿著無數的可能。最終他選擇了自己將自己殺死,以挽救所有的人,同時也可以逃避開去。(結局之一)
但是,這真的是一個好的解決方式嗎?
假如沒有那本日記,假如艾文不去追索,那麼也就不會有之後的種種了。讀大學,找工作,娶妻,生子,老去,死去,艾文將平平靜靜地過他與普通人一樣的生活。與其回到過去去抹掉過去的生活,不如此刻就不回憶。
盡管如此,我還是為艾文的不懈努力而感動,為了愛情、友情和親情而讓自己不復存在。
「假如那時候我這么做,假如那時候我不這么做,未來會是怎樣?」,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想法,但如若真的可以讓你去改變,你能保證以後的一切都會朝你所預期的方向發展嗎?誰知道就算你去做了改變,在未來又有什麼事情在等待著呢?人總是很難滿足於現狀,就像《甲方乙方》中的假設一樣,只是人生沒有假設,無論怎樣的開端,在你人生的旅途中都會遭遇意外,你無法通過某一點的改變而去改變所有。
人生無法圓滿和充滿意外,就算你擁有改變未來的能力也無法改變和規避。這就是影片要告訴我們的。
「我們每個人,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會幻想自己能夠改變過去好使目前的狀態更好些,或者希望過另一種生活、成為另一個人」麥卡·格魯勃說,「這部電影反映的就是這種想法,以及假如我們真這樣做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卻只能是毫無結果。
但說回來,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並不是消極的觀念,想著改變總還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因為那代表著你還有目標。只有死人是沒有目標的,所以最後主角的死亡便切斷了所有的可能。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營造未來,拋開過去,這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感覺,不要想著某一次的改變就能改變整個未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努力的過好每一天,珍惜身邊的每個人。

閱讀全文

與美國關於蝴蝶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愛情電影我女友媽媽4 瀏覽:912
地道戰愛國電影觀後感 瀏覽:578
電影明星7十年代大全 瀏覽:777
高雄的完整電影 瀏覽:84
摩登保鏢粵語版搞笑電影 瀏覽:178
芭比娃娃英文版電影 瀏覽:299
一個在泰國拍的喜劇電影 瀏覽:476
戰日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925
韓國病毒災難的電影大全 瀏覽:697
韓國的一部搞笑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99
北京電影學院高職學院演員 瀏覽:827
飆速宅男電影演員 瀏覽:293
電影槍林彈雨的愛情印度在線觀看 瀏覽:278
電影穿黑衣服的女孩圖片 瀏覽:930
電影愛love法國在線看 瀏覽:308
富順華城影院電影院今日電影 瀏覽:525
太平洋電影票圖片 瀏覽:425
電影海王女主角是誰 瀏覽:932
動畫電影導演籌備工作 瀏覽:195
法國電影虎口脫險中文國語版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