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決戰太原 觀後感
在裡面我看到了戰士英勇奮戰的一面,同時也看到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以及感覺到他們因為戰爭失去情人的痛苦。雖然戰爭會有很多不好但是戰爭的發生也是不可避免的,人們對它也感到無可奈何
2. 《解放太原》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解放太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Iipd58XZ8zT4ZLVeNhT9Cw
3. 關於解放太原的一部老電影
解放太原
片 名:解放太原 編 導:吳國英 攝 影:吳本立 翟超 等
影片本數:3本 出品年:1949
內容簡介:從1948年6月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第一野戰兵團和晉綏人民解放軍的一部分,沿同蒲路北上晉中作戰,先後解放了靈石、交城、文水、榆次等14座縣城,把太原緊緊地包圍起來。影片記錄了解放太原的全過程,到1949年4月,在山西人民的支持下,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閻匪軍司令官王清國、綏靖公署副主任孫楚、日本戰犯岩田、蔣匪三十軍軍長戴炳南被俘,山西綏靖公署和省政府,在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下,最後垮台。
4. 太原戰役的戰役過程
太原戰役(Taiyuan Campaign)是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的一場大型戰役,1948年10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在黨中央、毛主席的指揮下進行的。
1949年3月底,太原城下,共集結了3個兵團、10個軍、36個步兵師和2個炮兵師,1300餘門火炮,連同中央軍委補充的15000名新兵和傅作義部改編的4個師,25萬人對太原形成合圍之勢。至1949年4月24日戰役結束,全殲守敵13餘萬人、民團8萬。中國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6個多月,傷亡4.5萬人,其中攻城戰役、攻城後巷戰傷亡3.6萬,是解放戰爭中戰斗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
1948年10月2日,太原守軍為破壞人民解放軍的戰役准備,並搶糧抓丁,以7個師的兵力沿汾河以東、同蒲鐵路(大同—風陵渡)以西向南出擊。
1948年10月3日,暫編第44、第45師和第72師一部進至小店鎮、西南畔村等地;暫編第40、第49、第73師等部進至秋村、西溫庄等地;第66、第69師集結紅寺地區。徐向前決心抓住守軍脫離防禦陣地的有利戰機,提前發起太原戰役,先在野戰中殲其有生力量。
1948年10月5日拂曉,第7縱隊主力由清原東渡汾河,直插小店鎮以北;第15縱隊由太谷、榆次向西出擊,直插武宿機場以北,與第7縱隊成東西夾擊之勢,切斷已進至小店鎮和武宿機場國民黨軍通向太原的退路,並准備阻擊太原守軍南援;第8縱隊、第13縱隊迅速包圍已進佔小店鎮、南黑窯等地的國民黨軍。
1948年10月6日凌晨,殲滅暫編第44、第45師全部和第72師、暫編第49師各一部。隨後各縱隊繼續擴張戰果,攻佔武宿機場及多處據點,並抵近東山堡壘地域南側。第7縱隊一部為策應小店地區作戰,在城北鳳閣梁一帶殲第68師1個多團和暫編第39師1個營,並用炮火控制城北新城機場。各部隊經11天激戰,殲國民黨軍2個師、3個團又7個營,共斃傷俘1.2萬餘人,迫近並部分突破太原南北守軍第一道防線。
1948年10月16日,第7、第13、第15縱隊和第8縱隊一部在晉中軍區部隊配合下,分由南北兩面迅猛地向東山要塞守軍發起攻擊。
1948年10月19日,相繼攻佔黑駝、石人梁、大窯頭、大小北尖、榆林坪、孟家井和牛駝寨等築壘陣地,殲守軍一部,迫使罕山守軍1個團投降,佔領東山主峰罕山及大部陣地。
閻錫山集中第30軍和留用的日本軍人為骨幹組成的暫編第10總隊,在炮火支援下向牛駝寨實施多次猛烈反撲,第7縱隊等部頑強抗擊,激戰3日,予敵以重大殺傷後撤出牛駝寨。
1948年10月26日,第1兵團司令部為摧毀守軍東山防禦陣地,奪取攻城依託,再次調整部署,分別以第7、第8、第15、第13縱隊奪取牛駝寨、小窯頭、淖馬、山頭等東山四大要點。守軍在空軍配合下,憑借險要地勢固守頑抗,並施放毒氣彈、燃燒彈。第1兵團等部勇猛突擊,多次打退守軍反撲,經19晝夜反復激烈爭奪。
1948年11月13日,攻佔東山四大要點,殲滅守軍2.2萬餘人,並爭取了守軍第8總隊起義。與此同時,晉中軍區部隊攻佔城北青龍鎮、城南許壇以及汾河西岸的南北堰等據點,緊縮了對太原城的包圍。
在此期間,守軍第30軍軍長黃樵松派代表與人民解放軍攻城部隊接洽起義事宜。第1兵團隨即派員入城協助組織起義。但因被出賣,黃樵松等遭逮捕和殺害,起義未能實現。
在中共中央軍委統一部署下緩攻太原,休整部隊和開展政治攻勢。11月上旬遼沈戰役結束後,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集團已成驚弓之鳥。中共中央軍委考慮到太原攻克過早,有可能使傅作義集團感到孤立而由平津地區南逃或西撤。
為穩住傅作義集團,於1948年11月16日發出緩攻太原的電令。
華北軍區第1兵團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有關戰略決戰的統一部署,從1948年12月1日開始,以一部兵力攻佔太原城東松樹坡,城北蘇村、陽曲、蘭村,城南化七頭、趙家山、邱溝等據點,以火力封鎖了城西、城北的飛機場,將守軍進一步壓縮在縱橫各不過15公里的狹小區域內。之後,以部分兵力堅守前沿陣地,監視守軍,主力轉入休整。
同時,圍城各部隊通過戰場喊話、散發傳單、動員守軍官兵親屬規勸等方式,廣泛開展政治攻勢,促使大批守軍起義投誠,至1949年3月共瓦解守軍1.2萬餘人。通過陣前練兵,進一步提高了部隊的攻堅能力。
1949年1月平津戰役結束後,華北軍區第1、第2、第3兵團分別改稱第18、第19、第20兵團,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第一野戰軍第7軍。
1949年3月,第19、第20兵團和第四野戰軍、華北軍區各1個炮兵師,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開赴太原前線,會同第18兵團等部總攻太原,使太原前線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增至32萬餘人,與守軍相比占絕對優勢。
194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組成以徐向前為書記的中共太原前線總委員會和以徐向前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太原前線司令部,統一指揮參戰部隊。
1949年3月28日,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由中共中央駐地返回西北途經太原前線,參與指揮總攻太原的作戰。
太原國民黨軍經前一階段作戰,連同被圍困期間的損失,兵力已消耗4萬餘人。但已處絕境的閻錫山非但拒絕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太原的勸告,反而抓丁徵兵擴充軍隊,編組「神勇師」、「鐵血師」、「堅貞師」。並從榆林空運第83師到太原,使太原守軍仍保持6個軍的兵力,連同非正規軍共約7萬人,組成第10、第15兵團部。其部署是:以12個師防守太原外圍,以2個師防守市區,其餘兵力作為機動,但戰鬥力甚弱。
1949年2月15日,閻錫山乘飛機逃離太原,指令「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團司令官孫楚、太原防守司令兼第10兵團司令官王靖國指揮太原守軍繼續頑抗。
1949年3月31日,中共太原前委確定了「割裂包圍外圍之敵,進行連續攻擊,爭取殲其大部或全部,佔領攻城有利陣地,爾後集中全力攻城」的戰役方針和部署:第20兵團和第7軍1個師由城東北、城西北進攻北區守軍;第19兵團和晉中軍區部隊由城南和城西南進攻南區和西區守軍;第18兵團和第7軍主力由城東進攻倉庫區,並配合第19、第20兵團
太原戰役相關書籍
進攻東南區和東北區守軍;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主力、華北軍區炮兵第3師(由炮兵第1旅改稱)由太原前線司令部直接指揮,華北軍區炮兵第4師和第四野戰軍炮兵第1師一部配屬第19、第20兵團作戰。
1949年4月20日全線開始進攻。各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採取勇猛穿插、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戰法,迅速突破守軍防線,相繼佔領城北新城、太子頭,城西南北汾河橋、大王村、小王村,城南狄村、老軍營,城東郝家溝、剪子灣等地。
至1949年4月22日,全部攻佔外圍據點,殲滅守軍12個師,並控制了雙塔寺、卧虎山制高點,直逼太原市區。為減輕對太原市區的破壞和市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太原前線司令部於22日向守軍發出勸降通牒,孫楚、王靖國等人仍拒不投降。
1949年4月24日凌晨,攻城部隊用1300餘門火炮進行火力准備後,對城垣發起總攻。 第20兵團首先由小北門東側突破城垣,第18、第19兵團也相繼攻入城內,與守軍展開巷戰。入城部隊以小型爆破手段,迅速開辟前進道路,向守軍指揮中心勇猛進攻。9時許,攻入太原「綏靖」公署,俘孫楚、王靖國和日本顧問今村、岩田等人 。至10時,太原守軍被全部殲滅。
太原戰役的勝利,拔除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在華北的最後堡壘,標志著山西全省解放,結束了閻錫山對山西省長達40年的統治;太原的解放,標志著華北地區的徹底解放,推動了全中國解放戰爭的進程。
5. 要老電影的簡介
烈火金剛
本片是根據小說《烈火金剛》改編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以八路軍排長為史更新、敵後武工隊長孫定邦、區長金月波和縣大隊偵察員肖飛為骨乾的一支強有力的冀中抗日武裝向血債累累的侵略者和賣國漢奸展開的斗爭,最終殲滅了日軍指揮官司毛利和豬頭小隊長,懲罰了漢奸,爭取了刁世貴的起義。
鐵道游擊隊
根據劉知俠的同名小說改編。抗日戰爭時期,在魯南鐵路沿線有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破壞日軍鐵路運輸,擾亂日軍駐地,有力地打擊敵人。
游擊隊遭到日寇和國民黨的兩面夾擊,期間在寡婦芳林嫂暗中幫助下,游擊隊挫敗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在艱苦的戰斗中,芳林嫂與游擊隊大隊長劉洪相愛。
日軍欲給游擊隊以毀滅性的打擊,劉洪率部下化裝成日軍突出重圍並消滅了敵特務隊,救出芳林嫂,對逃跑的日軍進行著最後的戰斗。
戰斗里成長1937年秋,軍閥閻錫山統治時的山西某村。地主楊有德、楊耀祖父子橫行村裡,為所欲為。他們強佔了農民趙志忠僅有的三畝水地,趙無奈服毒自殺。趙的兒子鐵柱氣憤至極,放火燒了地主的房子後遠走他鄉。鐵柱妻怕遭報復,把黑蛋改名為石頭,也離家乞討為生。十年後,楊耀祖了當上日寇警備隊長,石頭參加了八路軍,在某營當通訊員。而營長趙鋼就是他離別多年的親生父親鐵柱,但兩人相見卻不相識。解放太原的過程中,我軍要攻打石頭母親所居住的鎮子。石頭想解救母親、為自家報仇,未經上級允許,就擅自沖到前面,受到營長的嚴厲批評。石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營長批准石頭參加突擊隊的請求。鎮子解放了,楊有德、楊耀祖二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趙鋼與妻子和兒子石頭彼此相認,一家人終於團聚。隨後,趙鋼和石頭為繼續解放事業,投入了新的戰斗。
槐樹庄
1947年,槐樹庄的貧農團在共產黨員郭大娘、劉老成等的領導下,也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土地改革。地主崔老昆的兒子崔治國對已經發動起來的群眾斗爭企圖進行壓制。郭大娘帶領群眾同崔治國進行斗爭,勝利完成土地改革。六年後,郭大娘根據黨指定的方向與各種困難做斗爭,堅決走合作化道路。但農村中出現了階級分化現象,兩條道路的斗爭越來越尖銳。劉老成的兒子劉根柱和郭大娘的兒子郭永來,一道奔赴朝鮮戰場,但郭永來卻英勇犧牲。劉根柱安慰郭大娘,並違背父親劉老成的意願,獻出了全部的生產資助金,參加合作社。經過時間的考驗,合作社的優越性逐漸地顯示出來。可身為共產黨員的劉老成依然不肯入社,劉根柱批評父親,郭大娘也對劉老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使劉老成認識到錯誤。1957年,正當黨號召整風、鳴放的時候,崔治國到槐樹庄挑撥人們攻擊合作化,製造混亂。但槐樹庄村民在郭大娘的努力下明辨了敵我是非。1958年,槐樹庄建立起人民公社,郭大娘接到去北京參加群英會的消息。
歷史的天空
這是一個既起伏跌宕,又錯綜復雜的漫長故事,貫穿了從抗日戰爭到撥亂反正時期長達四十年的歷史。
梁大牙和陳墨涵是凹凸山區藍橋埠鎮的同鄉,因為出身不同,參加革命的方式和所走的道路也不同。同是為了抗日,陳墨涵提議去找共產黨的游擊隊,而梁必達主張投奔國民黨的正規軍。在互相不能說服的情況下,他們各帶一人分道揚鑣。
但是命運卻陰差陽錯,想投奔國軍的梁必達卻碰上了八路軍游擊隊,受到司令員楊庭輝人格的感召和女八路東方聞音氣質的吸引,留在了游擊隊里,開始了他有聲有色的戰斗生涯,也開始了從一個匪氣很重的流氓無產者向一個自覺自願的真正革命者的艱難轉變。而陳墨涵卻碰上了國民黨駐凹凸山地區的旅長劉漢英,並由此介入了七十九團與國民黨嫡系部隊之間的矛盾和仇恨。
國共雙方都在對日作戰,在作戰行動中有某種程度的配合,在合作中也依然存在著矛盾。而八路軍內部,各種思想和路線之間的斗爭也使梁大牙等戎馬英雄變得更加成熟。
抗日戰爭結束,解放戰爭打響。陳墨涵率領七十九團余部起義投向共產黨,在共同戰斗中與梁大牙深深陷入愛河的東方聞音為接應起義部隊壯烈犧牲。梁大牙不得不帶著沉重復雜的心情與陳墨涵結為戰友。直到從朝鮮戰場凱旋而歸以後,兩人才奔赴不同的崗位。
但是沒過太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當年在凹凸山的同志江古碑,利用若干"歷史問題",一下子把他們"揪"了出來,下放到同一農場,而且共處一室。在天長日久的勞動生活中,他們從敵視到冷漠,從冷漠到和解,又從和解到互相理解。
文革結束後,梁大牙、陳墨涵和竇玉泉在經歷了一段非常時期後重新出山。而那些熟悉的戰友、同志也有各自不同的結局:江古碑受到制裁;立場不穩犯了錯誤的朱預道不但受到了組織的審查,也受到了自己良心的折磨。一向堅持原則的張普景已經被迫害至死。在為他舉行的追悼會上,過去的戰友們再次聚在一起,回憶他們共同戰斗的經歷。
最後,已過花甲的梁大牙、陳墨涵決定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站好自己的這一班崗。
6. 有太原戰役這部電影嗎
《解放太原》《決戰太原》
7. 再求電影名稱:很老的電影,一個農民殺了惡霸地主後逃出家鄉,當了解放軍。
戰斗里成長 (1957) (GROW UP IN THE WAR)
導 演:嚴寄洲 孫民
編 劇:胡可 (Ⅱ)
主 演:田丹 李健 (Ⅱ) 賈六 張毓敏 王成有
上 映:1957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1937年秋,軍閥閻錫山統治時的山西某村。地主楊有德、楊耀祖父子橫行村裡,為所欲為。他們強佔了農民趙志忠僅有的三畝水地,趙無奈服毒自殺。趙的兒子鐵柱氣憤至極,放火燒了地主的房子後遠走他鄉。鐵柱妻怕遭報復,把黑蛋改名為石頭,也離家乞討為生。十年後,楊耀祖了當上日寇警備隊長,石頭參加了八路軍,在某營當通訊員。而營長趙鋼就是他離別多年的親生父親鐵柱,但兩人相見卻不相識。解放太原的過程中,我軍要攻打石頭母親所居住的鎮子。石頭想解救母親、為自家報仇,未經上級允許,就擅自沖到前面,受到營長的嚴厲批評。石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營長批准石頭參加突擊隊的請求。鎮子解放了,楊有德、楊耀祖二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趙鋼與妻子和兒子石頭彼此相認,一家人終於團聚。隨後,趙鋼和石頭為繼續解放事業,投入了新的戰斗。
先問問你的朋友是不是這個,呵呵!
8. 決戰太原電影電影的觀後感
《決戰太原》觀後感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文獻影片《決戰太原》。我幾乎是眼含淚水看完最後一個鏡頭,我彷彿被帶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影片中處理烈士後事工作隊副隊長杜明學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達太原城防圖而終身殘疾的動情往事……很多鏡頭畫面,讓我好幾次都想掉眼淚。
太原,這一座擁有兩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經過近半年的英勇奮戰,攻克太原,太原的歷史從此掀開嶄新一頁。《決戰太原》是以全國解放戰爭為歷史大背景,運用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結合尋訪當年戰爭的親歷者,全方位多視角地描述和記錄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閻錫山的部隊展開的異常激烈的太原戰役。《決戰太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真實的戰爭場面,那一個個珍貴鏡頭都是當年戰地記者冒著槍林彈雨,用鮮血和生命記錄下的。影片中大量鮮為人知的真實資料,全方位多視角地追述了戰爭雙方從謀劃到對決的歷史事實,捕捉到許多普通戰士動人心弦的戰爭經歷,以及後人尋找陣亡烈士親人那一幕幕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人文情懷,高度贊揚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前輩。
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發起,到1949年4月24日結束,前後歷時6月有餘,共計殲滅國民黨軍隊135000餘人,其中俘虜77000餘名。解放軍為攻取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僅在太原解放戰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長眠地下。當我們站在蒼松翠柏間獻花鞠躬的時候,當我們因英雄的戰士而自豪和驕傲的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園,我看到一個個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還看到只有所在部隊名稱而無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無姓名又無部隊名稱的無名烈士墓碑,可能還有許多連墓碑也沒有的烈士永遠長眠在地下。他們是我們的前輩,是為了我們今天安寧的生存環境而英勇獻身的親人。
人類需要和平,60年後的今天,我們絕不能忘記這場成為歷史的戰役,更要保衛現在的和平與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