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武士的結局
動畫七武士26集完結
在最後決戰中七武士當中的七郎次,勘兵衛,勝四郎平安地生存下來,其餘的四位都在戰場上英雄犧牲了...
本人感覺這部動畫非常精彩:開頭,過程,結尾都很不錯.
Ⅱ 對於《七武士》中勘兵衛最後的那句「 我們還是輸了。贏的是農民,而不是武士 」,你是如何理解
需要結合歷史來看,如果這個片在再早幾十年,而不是二戰失敗後十來年的1954年,可能就不會有這句台詞了。
覺得這是反戰表達,如同他初遇戰友時候的那句話,我打了仗,但是都是敗仗,,,這裡面農民只是被以更高的視角,來客觀展示了一下,看看武士道精神、戰爭下的農民,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被動變成這樣的,是因為武士們把他們變成這樣了。
電影的最後,「 我們還是輸了。贏的是農民,而不是武士 」,這里農民的含義則僅僅是一個「利益代表者」的代詞了(出現在這部電影中的利益者),。。。。這次打仗是為了捍衛農民的利益,是出於對農民的同情,那麼其它的戰爭又是為了誰的利益呢?一部分人的利益,政治家的利益。
「武士道」精神,武士,不過是各方利益的犧牲品和工具罷了。
一種群體性的思潮,往往具有時代背景,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上一半,日本幾乎一直在戰爭中,其中有贏有輸,而最終敗得很慘,在這種背景下,這種終局的挫敗感,會讓很多人有共鳴,會覺得沒有意義。這就好比一個人的情緒,當你好事連連的時候,一定是高歌猛進,洋洋自得,會覺得自己凡事都是志在必得,而當你霉運連連,一挫再挫的時候,就會心灰意冷,會思考人生的意義,覺得凡事都沒有意義,出家,輕生。。。
對於日本來說,這段歷史的經歷,這種思潮的影響,實際上也是持續至今的,和曾經那個日本相比,如今的日本,已經沒種了,那種探索拓展的野心已經沒有了,變得保守了。
那麼未來會不會變呢?可能性是肯定的,時間不確定,要依託於環境的外因,人性在,這個可能性就在。戰爭是敬畏心消磨到谷底,慾望釋放到頂點時候的必然。
人的一生,意識都是不斷變化的,曾經十分認定對的,隨著年齡增長會自我推翻,那麼經歷世代的傳承,那種書本上的信息,又能有多少切身的感受呢?當歷史的影響越來越小,自我慾望的不斷釋放升級,妥協的忍耐不斷降低,並最終匯聚稱為一個群體共識,戰爭就不遠了。
Ⅲ 七武士結局為什麼死了這么多武士
故事背景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不少武士淪落為打家劫舍的山賊。
一個村莊經常遭受野武士搶劫,村民得知野武士計劃在秋收後來襲後忍無可忍,決定到外面尋找武士協助他們抵抗山賊。
村莊實在太窮,給武士的酬勞只有每天吃白米飯,長老說要請「肚餓的武士」,但肚餓的武士怎能對抗山賊?不過,村民居然打動了六位沒有藩屬、俠骨仁心的武士,加上自稱武士的菊千代,七人決定防守村落。七位武士帶領農民積極備戰,建築防禦、掘成壕溝、整肅隊伍。這段相處期間,武士與農民的各種矛盾逐一涌現,又逐一和解。終於,山賊進犯,武士和農民奮力抵抗山賊,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七位武士中只有三人倖存。
大戰過後,武士們離開村落,武士中的首腦人物勘兵衛不禁感嘆:「這也是場敗仗……贏的並不是武士,而是農民。」
Ⅳ 結局反派是個刀槍不入的鐵人,穿鐵衣戴頭盔,是老電影,最後被砍脖子才死的,這是什麼電影
七武士1982
Ⅳ 為什麼電影《七武士》能被評選為日本電影第一
縱觀這部《七武士》,其中的鏡頭運用、敘事節奏都非常流暢,有著優秀且辨識度極高的敘事節奏與拍攝風格,可以說沒有多餘的鏡頭或情節,而這部電影的台詞,也是微言大義,值得揣摩。更難能可貴的是一些動作戲,其中的動作設計和鏡頭剪輯沒有絲毫地拖泥帶水,放在今日依舊是頂尖水準。
這就是《七武士》的魅力,它讓你看見那個國度最後的江湖,就像影片結尾處對犧牲的死人無力的憑吊一樣,「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電影,像一首慷慨激昂的戰歌,最後卻空餘一聲嘆息。
Ⅵ 日本電影《七武士》是講什麼的
本片可說是日本名導演黑澤明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時代劇,內容描寫日本戰國時代,貧窮家村百姓為保衛家園,與雇來的七位武士共同聯手擊退強盜的故事。導演黑澤明雖然意圖將這部片子拍成徹底的娛樂動作片,但事實上,整部作品仍充分流露著黑澤明式的人道精神。
至於七武士的性格塑造,整體而言可說詮釋得相當成功,尤其是飾演堪兵衛的志村喬,將這個角色的智慧與成熟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日本戰國時代,一個滿目荒涼窮山惡水的山村裡,每年麥收的時候,都會遭到強盜的襲擊。這一年,村民們決定僱傭七名武士來保衛他們的村莊和收成,七名武士分別是勘兵衛、久藏、勝四郎、五郎、七郎、平八和菊千代。武士勘兵衛是個步伐矯健、作戰經驗豐富的人,他負責指揮全村人進行防禦准備。強盜來偷襲了,武士久藏和菊千代殺死三名強盜。但武士平八卻倒下了。武士和村民們手握鐵鍬、木棒死守村莊,志乃和武士勝四郎這對戀人卻在倉房中互訴衷腸。天亮了,13名強盜騎馬沖入村莊,格鬥中,強盜殺死了武士久藏和五郎,又殺死了菊千代全家。菊千代懷著憤怒和仇恨殺死了最後一個敵人,自己也倒地而亡。強盜終於被盡數殲滅了,村民們也付出了很大代價,七名武士中陣亡四名,枯山上豎起了無數新的墓碑。
Ⅶ 《七武士》講述了什麼
這是日本武士電影史上的一部巨作,也是正派武士的巔峰代表作。
沒有華麗的特效,沒有宏大的歷史背景,一切都顯得十分樸素。
在影片的開頭,某個村莊的農民在快要收成的時候愁眉苦臉起來,因為處在整個社會最底層的他們不僅要應付官府的重稅,還要面對山賊的打劫。
當然,官府自然不會管這些農民的死活。
於是,被逼走投無路的農民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僱傭武士來打擊那些山賊。
僱傭武士來打山賊,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如果你對這段歷史背景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發現,這群山賊其實就是沒有藩主的浪人武士。
當時是德川幕府的第三代,主張中央集權,不斷削弱各地諸侯的勢力。失去藩主的武士們紛紛成為浪人,有些甚至成為山賊,就好比影片中那四十騎山賊,身穿盔甲,腳胯駿馬,手持各種長短武器,完全是以前諸侯軍的打扮。
這些農民窮的一塌糊塗,他們沒有錢,只有一點米作為酬勞。
那個時代的武士都是高傲的,即便成為浪人餓著肚子也不願意接受農民的施捨。不過,最終農民還是盼來了七名願意維護正義的武士。
勘兵衛,是七人中的領袖,是武士優秀精神的集中體現。面對底層的農民,他沒有端架子,直言自己目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窘境。為了救出一名被小偷劫持的幼童,他甘願剃光頭發扮和尚。在打敗山賊後他並未得意忘形,而是坦言農民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菊千代。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他出身農民,受過武士的欺凌,所以一心想要成為武士。他偷武士的家譜,卻被人點破家譜上的那個名字只有十三歲;他拿著一把幾乎有一人高的野太刀,卻不會使用,只是為了嚇唬別人,因為野太刀的特殊形制決定了能使用它的是武士中的高手。然而他真的一無是處么?在村民與武士陷入互不信任的僵硬局面時,是他打破了僵局。在抵禦山賊的戰斗中他奮勇殺敵,比真正的武士還要英勇。他最終戰死,卻沒有得到武士的榮譽禮葬。這不禁使人陷入了深思:決定一名武士的究竟是他的出身背景?還是內心的靈魂和品德?影片給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