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1】
陳末的三角戀是故事的主線,也是著墨最多,可惜這一段不感人。電影二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至少用了將近一個小時講他們的故事,看下來我卻覺得他們三個人的故事最不明確,我自始至終都沒鬧清這個故事想要表達什麼。這種散文式的敘事方式,不要求故事一定要完整,可是主題要明確的給一個。陳末,小容,幺雞各有各的故事,你說他們獨立成章吧,成不起來。整合成一吧,又散成絲絲縷縷。
中間穿插成段成段的散文式的獨白,初聽會有小小的感動,聽多了只會覺得無病呻吟,矯情的要死。
三個人的演技只有鄧超的演技還是在線的。可惜故事本身太散了,演技再好,你也不知道他演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張天愛的演技卻是迷之尷尬,看她的戲就覺得明明長了一張歷盡千帆的臉,卻偏要裝成純情少女不懂世事。
杜鵑好一些,形象氣質好,站在那裡就有都市女強人的感覺。
(如果能把陳末的故事拍的更干凈利落一點,多出來的時間補一下豬頭的故事也許會更好)
豬頭燕子的感情最現實,一個傻子愛的像個瘋子的故事。
柳岩的燕子出鏡不多,演技如何如何談不上。不過我覺得選她演很適合,燕子這個角色與其說她是個角色不如說她就是一個世俗慾望的符號。柳岩的臉身材給人的感觀就很欲,情慾,性慾,愛欲包括一切世俗的慾念。
他們的故事從錢開始也從燕子還給豬頭二十萬來結束。
如果問我燕子有沒有偷同寢室女孩的錢,我會說偷了。
(只是說角色,跟演員本人無關,柳岩本人很努力的)。
小嶽嶽的豬頭,外型很豬頭,氣質也豬頭。可惜小嶽嶽卻演的有點油,他演得憨卻並不厚,蠢卻沒有那種可愛的笨。
就這個角色設定我覺得演得好本來可以很討喜。小嶽嶽演得很本色,他把相聲舞台上的小動作小表情都照搬到這個人物身上,這樣的表演不吃力,也很討巧,就是略顯的浮誇油滑。我覺得豬頭這個人物應該更接地氣,更真實一些,才能更好的體現這個故事的主題。
當然追車戲是亮點,情緒的轉換跟遞進到最後的爆發都表達很准確,我被感動,並被帶入了他的情緒里,感同身受。
茅十八荔枝,簡單干凈的愛情。開始於最簡單的彼此喜歡,結束於最殘酷的生死離別。
白百何演這一類的角色應該很拿手,她確實也把小女人戀愛時的.羞澀甜蜜表演的清新自然,她在看到茅十八的時候眼睛裡都發著光,你會覺得她是真的愛著這個小男人。
順便說一句,白百何對比張天愛,白百何也有30+了,近鏡中眼角的皺紋藏都藏不住,可她演的荔枝是可愛的,清新的。張天愛年輕些,她演的幺雞卻很尷尬,裝嫩的厲害。電影這塊大幕真的很考驗演技。
楊洋的茅十八是個理想化的人物,美好而不真實。白百何是演得好,楊洋是長得好。白百何給他們的愛情加入了清新甜蜜,那麼楊洋給他們的愛情加入的是不真實的夢幻。
(這里說楊洋長得好,並不是說他沒演技,而是說這部電影里需要他長得好)
不知道是不是清晰度過高,電影中每個人的臉看上去都很憔悴,毛孔粗大,膚色暗沉。到了楊洋這里就不同了,雖然造型上死命的往邋遢上拾掇,不過皮膚光滑白皙,鼻樑高挺,唇紅齒白,長的就很二次元,看到這么一張臉想到的就是美好而不真實,就像他演的這個人物,他們的這段愛情。
茅十八這個角色也是最簡單最純粹,他沉迷於發明創造時就一心一意的做這一件事,忙得連說謊的時間都沒有。當他愛上荔枝時,這用他全部的智慧,全部的空間,全部的時間去愛這么一個人,直至用全部的生命去愛。
發現沒只要是他們的故事,天氣都是晴朗的,陽光都是明媚的,路人臉上的笑容也是最多的。
就算是最後荔枝也是笑著聽著茅十八存放了一年的我愛你。
對比三段愛情最喜歡的是茅十八跟荔枝的這一段,故事跟演員的表演完成度都是最好的。
最後的最後背景音樂很好聽,重慶很美。
觀後感【2】
由張嘉佳原著/編劇,張一白導演,鄧超領銜主演,白百何特約出演,楊洋、張天愛、岳雲鵬、杜鵑、柳岩領銜主演,最強IP、最強演員陣容合力打造的年度情感巨制,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正在熱映中。目前電影可謂票房口碑雙豐收:上映第三日票房9000萬,累計票房2.31億,當日票房佔比32%,觀影人次達到283.9萬,穩居第一,連續第三日領跑國慶檔;在口碑方面,影迷們紛紛表示被人物的情感所打動,在電影中找到了共鳴和希望,電影在各大平台的評分也均位居同檔期電影前列。日前電影領銜主演鄧超路過無錫,除了和影迷交流戲里戲外的故事,他還和無錫的小朋友們打成一片。同日片方曝光鄧超個人特輯,專心拍攝的鄧超不慎受傷令人心疼,眾主創也盛贊鄧超的專業態度和責任心。
“國民男神”驚喜路過無錫 小朋友童言無忌“玩壞”鄧超
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全國路演繼續火熱開跑。國慶第一天電影中陳末的扮演者鄧超來到無錫,和當地的影迷朋友們交流戲里戲外的故事。當天還有很多小朋友來到了路演現場,和“資深奶爸”鄧超趣味互動,童言無忌逗得鄧超樂不可支。鄧超問一個小朋友:“你知道《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一部什麼電影嗎?”小朋友回答:“這是一部你演的電影呀。”鄧超不禁開懷大笑,誇小朋友機智。他還跟一個小女孩兒開玩笑:“我可是‘國民男神’,要不要親我一下。”小女孩兒有些害羞不敢親,女孩兒媽媽便打趣道:“你不親我親了哈。”鄧超幽默地回答:“這是要搞事情啊,哈哈。”身為學霸,鄧超還不忘跟現場的小朋友們互飆英文,跟小朋友說:“How are you?”小朋友也跟著學舌,只是發音不太清晰說成了:“哈有。”全場笑倒一片。鄧超跟孩子們在一塊兒也是十分開心,還鼓勵孩子們要勇敢地展示自己,鍛煉表達能力。
主創盛贊鄧超專業細致 張一白:鄧超是個戲痴
在最新曝光的鄧超個人特輯中,眾主創都連連誇贊鄧超的專業和敬業。導演張一白很欣賞鄧超的認真、細致、自然:頭發、穿衣風格,乃至穿鞋的方式,鄧超都會從各個細節上去詮釋陳末這個角色。張一白坦言:“鄧超就是個戲痴,只要讓他演起戲來,他就會很瘋狂、很投入。”其中一場地鐵上的戲,為了表現出陳末這個角色的逗趣搞怪,他撐著扶手翻了個跟頭,結果太投入一下就撞在了扶桿上,“梆”的一聲重重摔倒在地,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嚇壞了,他稍事休息後便說:“拉我起來,沒事,我頭很硬。”站起來後還不忘和大家開玩笑,讓大家放輕松,又很快投入到了拍攝之中,後來他才發現後腦有個很長的包。
白百何稱贊鄧超:“他在拍每場戲前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杜鵑也感嘆鄧超的細節控:“他會在拍前想到很多細節的東西。”比如拍攝一場陳末在趴在地上睡著的戲時,他會注意到臉上有鍵盤印記才是真實的。用張一白導演的話總結:“鄧超在塑造角色不是真空狀態,而是生活狀態。”和他有諸多對手戲的張天愛也是很感謝有一個這么好的師傅:“為了陪我拍戲吃了至少十四碗小面,吃到上火嘴裡起泡。還會滿腔熱血地幫我梳理角色。” 在劇組鄧超對大家也是十分體貼,高原拍戲時還把所有人的羽絨服都帶上了,生怕大家會冷。飾演陳末好兄弟茅十八的楊洋總結道:“超哥確實像劇中的那個人物一樣,像一個大家長一樣在保護著我們。”
張一白評價:“陳末面對現實用貧嘴、犯賤,掩飾自己的落寞,鄧超身上有一種深情、落寞的東西在。在這部電影裡面,大家能看到一個情到深處仍孤獨的鄧超。”原著/編劇張嘉佳表示鄧超飾演這個角色再合適不過:“事實證明只有鄧超才能肩負起這么一個復雜的角色。”
年度情感巨制《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正在熱映中,各位影迷可以前往電影院感受鄧超的搞笑與深情,感受這個故事背後關於都市的萬家燈火,體會屬於所有人的愛情。
觀後感【3】
和張嘉佳書里的故事不太一樣,電影版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另一種感覺。
張嘉佳的文字更容易讓人投入一段感情,而張一白的電影卻讓人跳出具體的故事。尤其是中間夾雜的幾段城市夜景航拍,這組鏡頭的背景音是各地FM廣播的DJ聲音,所以,使得整部作品有了一種特別的感覺。
萬家燈火,每一個光點都有數不清的故事。通常我們都是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盞燈,但如果你採取的是一種俯視人間的觀賞角度,那麼世間的豐富性就會被稀釋,轉而會產生一種深刻的孤獨。
劇中人各自的命運中,都逃不開這一主題。那麼多陌生人在人類扎堆的地方,感知溫暖,卻要通過電波。在每一個夜晚,陪伴你的是廣播里熟悉的聲音,溫暖你的人卻正在千里之外。
廣播被人喜歡恰證明人是孤獨的物種。為什麼在網路這么發達的今天,還有那麼多人去聽廣播呢。第一是我們聽廣播實在太方便,只要耳朵能聽到聲音就行,你甚至不需要停下你手中的動作,這個過程耗能很低。第二是廣播這種東西,是一種和我們日常生活很不同的聯接方式,無論節目如何,這種形式本身有一種魅力。
我們日常生活,社交基本是點對點,而且彼此都處於同一個生活的平面。但是你像電影里陳末就職的電台,他會主動和全國各地的陌生人進行連線,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小型的上帝視角模式。聽眾通過陳末俯視眾生,而參與節目的眾生,是被陳末聯接的,某種程度上人們向他傾訴,和向上帝傾訴沒什麼不同。節目在雲端,人們在大地。這樣的一種聯接方式,能讓人產生一種很特別的體驗。一種疏離感。
就像很多人喜歡在過街天橋看夜晚來來往往的汽車,影視作品裡這樣的鏡頭也很多。他們說這有生活的感覺,實際這恰恰不是生活的感覺,而是高於生活的感覺,因為你找到了對應於自身生活的參照物。當你心情好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是你幸福生活的見證,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你被世界拋棄了。
相較於幸福,不幸的感覺其實更普遍。
美漫作品《一日談》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滿是陌生人的社會。每一天,我們都感到彼此之間更疏遠,更孤獨,即使身處於洶涌的人潮中。每一天,我們看著我們的城市逐漸變成荒漠,然後迷失在其中,尋找著那片被稱為“愛”的綠洲。但不幸的是越是等待,所有事,還有所有人就越像從指間滑落後,欲將消散於風中的細沙。
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導演應該也有這方面的意圖。對於作品中出現的3對男女,他們的故事核心無論是愛還是不愛,其實都包含“錯過”這個孤獨的主題。茅十八的意外死亡,造成了荔枝的錯過;柳岩的長期分居,造成了豬頭的錯過;小容強烈的自我意識,造成了陳末的錯過。他們錯過彼此,就像手中的流沙。在人潮人海中,人們很難分辨那些此刻就在我們眼前,卻即將消失的,無法再次遇見的某人,這是一重悲哀。第二重悲哀是,即使我們和她們發生交集,如何保證永久留住摯愛也是充滿未知。不過正因為這未知,卻也給了很多人以希望。人們總是相信自己擁有的微小力量。
電影過後,有觀眾在討論茅十八為什麼要被導演拍死。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三段感情,茅十八這一對是最合拍,他們的相愛最純粹,同頻度最高。這種感情在現實生活中應該說太稀有了,有一點像童話。張嘉佳的故事煙火氣重,出現這樣的童話就太沒有煙火氣了。相反,另外兩對就接地氣很多,幾乎是我們城市情感生活的縮影,錯愛與不愛,自我的糾結,這才是常態。
陳末在稻城喊的那句“女人都在想什麼?”簡直是經典之問。他在電台這個聯接里,雖然是上帝,但是她也猜不透認識的女人心裡在想什麼。語言溝通實在效率太低了。法國天才漫畫家巴斯蒂安·維韋斯在他的作品《波麗娜》中說“你不展示出來的東西,觀眾是看不到的”。這句話雖然講的是舞蹈,但換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是真理。
正因為語言交流效率低,所以我們才需要不停言說,為摯愛的人寫詩,做很多儀式性的東西,靠語言之外的力量來交換彼此的想像。而不是蒙昧無知,以沉默應對,把自己的看法當成現實。但是語言也是有邊界的,對於那些在探索孤獨這件事上走的很遠的人們來說,他們在不可說的神秘之域,通常更喜歡通過交換DNA來達成目的。就像張愛玲說的那樣,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只有感情,沒有情慾,所以這更像是一場純潔而漫長的前戲。
張嘉佳說,“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從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書房,只要最後是你,就好。”我覺得這句話說的真好。我想說,人們應該有此執念才不枉一世為人。
做生活的導演,還是做已經被寫好劇本的人生的演員,是留給每一個觀眾的問題。只是希望在我們尋找摯愛,打敗孤獨的過程中,也能有上帝為心心念念的彼此亮起人生的雙閃,讓這光芒且做彷徨旅人歸途的路標。
『貳』 千與千尋觀後感1500字,原創
可以說,《千與千尋的神秘》是我第一次拿得起,放不下的作品。好像人開始慢慢成長,就會慢慢地緬懷以前過去的種種。無論是失敗的,還是偉大的。蒼白的,還是絢爛的。都變成像是甘草棒一樣,在嘴裡咀嚼出新的滋味。甜蜜里是一些淡淡的苦澀,讓人輕輕皺起眉頭。因此,對於腳本作者——宮崎駿先生,我有如實的感受不得不吐露:
認識的很多人反映,有他們那樣的一代人是看著您的作品度過一整段青春呢,甚至不少中青年人還沉醉在您的作品中。《千與千尋》這部作品,我看了不下三遍,無一次不被感動。它不是轟轟烈烈的喜劇片,也不是凄凄慘慘,令人痛哭流涕的悲劇,只是簡單的,平凡的,富有想像而意味深長的。如果非要我三言兩語概括來,那除了「有質感」外,我想不到任何能代替它的詞語了。
比起千尋朴實,童真,善良的形態,曲折的盡力,豐富的言行舉止,我更加欣賞的是男主人公——小白。您為他設計的台詞算不上豐富多彩,相反倒可算得上少之又少。從開場見面時的一小聲短吁、滿臉驚訝的表情、三分急切七分鎮定的言語「你不可以過來這邊!快回去!」,加上藉助時間的高明巫術動作已經讓無數人在心裡產生對他產生十分的好感。到影片中旬「請稱呼我為白先生。」「走,起來,我帶你去見見你父母。」巧妙地用雙重人格的變化躲過邪惡的巫師——湯婆婆的多心懷疑。再至高潮部分冷靜地與湯婆婆敵意地對視,我已經深深喜愛上了他。因為有好幾次都是在深夜看完片子,結尾的時候被小白那句溫柔含蓄的「我也會回到原來的世界裡,一定還會再見面的,一定!快走吧,不要回頭。」觸動了心緒,彷彿黑夜裡翻滾涌動的雲絮般。那結局到底是怎樣,我們不可知,唯有留下的只屬於千尋和小白的那個誓言「一定還會在見面的,一定!」留與觀眾帶些失落感的無限遐想,那神秘,將是永恆……
這就是千尋的故事,一個值得我們看無數次後感動無數次的故事,一個關於友愛和勇氣的故事……
好像現在十五六歲的人,還不太適合傷春悲秋。不過深有感觸的是:漸漸長大了,快樂愈來愈難,可看完這部片子,我彷彿找到了久違的童真與幸福。也許人只有在年少輕狂的時候,才會那麼放心大膽地展露自己的內心,脆弱的毛茸茸的表面,或者冷漠的光滑的內壁。將所有私人的情感和心緒,像是展覽一樣盛大地呈現在別人的面前,博取別人的心酸同情,或者嗤鼻一笑。當時的理直氣壯和信誓旦旦,在時光漫長的消耗里變成薄薄的一片嘆息,墜落在地面上。那時候的自己無限勇敢。所以,在這篇文章落筆時,盡量無數次告誡自己,要干凈,要純粹,要有童真的氣息。可是,那種矯情的文筆是現在的這個自己再也不能模仿得出來的。
因而,不論是現實,還是虛幻,欣喜,還是不安,都讓它化為結尾時千尋在父母再三催促下留戀的目光,遠去吧……
是略感快樂,還是悲傷?
我心深處有聲音在呼喚,時常想做個是心靈躍動的夢
總有數不盡的悲傷,我確信能在那個地方遇上你
凡屢侵犯了過錯的旅客,最少也看見過青空的蔚藍
即使前途茫茫無盡,我的雙手任懷抱著光明
告別的時候,靜下來的心
歸於無有的身體,叫耳朵傾聽
生存的奇妙,死亡的不可思議
花與風與城市,都是一樣
我內心深處有聲音在呼喚,時常不斷在描繪的夢想
總有說不清的悲傷以同一張嘴溫柔的歌唱
在即將消失的回憶中聽到不能忘懷的微聲細雨
在破碎的鏡子上反照出新的景象
最初的清晨,寧靜的窗
歸於無有的身體,不斷被充滿
不再探求害的另一方因為光輝早就在這里我在裡面找到了
『叄』 《找到你》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找到你》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出電影院,腦海中不停閃過電影中的情節,對於看過很多電影的我來說,觀看一部電影或許只是打發時間,亦或者是陪著愛的人找一個約會的場所,因為電影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的,並不是真實的生活,然而這部電影卻給我靈魂的震撼,源自生活,回歸生活,想寫一些什麼?卻不知從何提筆,與其說是觀後感,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感悟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兩位命運多舛的母親為一個孩子而展開追尋與救贖的故事,我只能說這部戲太真實了,每一個場景,鏡頭,細節都是那麼刺痛人的靈魂,赤裸裸的撕開了作為中國女人生存的一個殘酷現狀,而我更多的覺得,生而為人都相當不容易,生命從孕育開始到結束,無時無刻都在經受著各種考驗,讀書時有來自父母的期望,學校排名的壓力,參加工作以後有來自社會的壓力,面對職場的環境,社會的競爭,都在告訴我們要努力,否則在不知道的哪一天就會被社會所淘汰,成家以後人的壓力慢慢的變得更大,需要扛起整個家庭,對於年邁的父母,未成年的孩子,房貸車貸等等,在社會的大染缸里,我們開始焦慮,不安,甚至拿著自己年輕的身體在不斷的賭博著。這個社會有時候真的好難,你顧得家卻給不了家人好的生活,你想給家人好的生活,扛起來家的責任,卻無法陪伴他們,等真正覺得事業有成,功成名就時,已經過了時間了,而我們卻永遠趕不上時代的變化,想要成為有一定階級地位的人,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不停歇
當然這個社會相對男人來說的,女人的生存是更加殘酷的,曾經計算過,一個女人在結婚之前所有的時間都是屬於自己,結婚以後所有的時間卻都是屬於家庭,回歸於家庭主婦,被社會涌動的大軍所拋棄在塵埃里,影片的最後道出了電影的整個主題,"這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太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你選擇回歸家庭,選擇做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一種職業"
願這個社會多一些溫暖,多去關心,聆聽來自身邊人的'心聲,同時作為生而為人的我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應該用奉獻去回報,常懷一個善良,感恩的心,在社會中展現自我,不要迷失自我,找到最真實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最棒的!
開影便看見姚晨翻倒天橋下的垃圾桶,瘋狂的尋找多多,雖為律師,但在自家孩子失蹤後,還是無法保持理智,接到疑似歹徒電話時,慌忙離開警局,跟隨電話寧外一方,匯完存款......
孫芳,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到了適婚年齡,便開開心心地邁向了婚姻的殿堂,誰知她的丈夫胡攪蠻纏,大丈夫好面子,不尊重女性,婚禮上有哥們騷擾嫂子,孫芳反抗,反手一擊,得來的不是丈夫的庇護卻是一頓毆打;婚後不久,懷上孩子的她,還是逃離不開魔爪,但她還是隱忍著,相信孩子的出現會給家庭帶來改變,終等來了自己的孩子,幼嬰卻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需要做肝移植,她的丈夫面對自己的孩子卻也是持漠視的態度,放棄對孩子的治療,而為人母的孫芳卻從未放棄,為籌集錢,去酒吧靠拼酒賺錢,把女兒送進醫院,可丈夫從不跨進醫院半步......病重的孩子,是個巨大的窟窿需要填補,醫葯費拖欠已久,醫院的田寧醫生的女兒多多剛好生病了,關系的緣由,孫芳的女兒便被趕出了醫院,不久,孩子病情嚴重,深夜高燒不退,冒著大雨,打著120跑到大馬路,誰知手機摔在水裡,跑到街上攔車,車燈一閃一閃,路過的車輛不少,卻無一輛肯停留,最後傘終在雨中飄走,孩子的身體冰涼。
現代社會對女性要求很高,需要她們獨立並具有經濟基礎,一方面要有事業,同時又要兼顧家庭,而面臨離婚,爭奪孩子撫養權的李捷,聘請保姆不失為很好的選擇,孫芳對待孩子的好,會哄孩子都看在李捷的眼裡,對她無條件的信任,但最後孩子卻被她帶走,失去孩子的每天李捷無不在煎熬,陪伴女兒的時間總是太少了,找回孩子後,她的某些想法也改觀了,孩子是父母對自己選擇需要負責的對象,而幼小的她們也是助她們成長的。
喜的是,孫芳還能保持對孩子的善良,善待孩子,孩子終被找回;悲的是孫芳的結局,墜入冰冷的江水,我對她更多的是持著同情。
《找到你》本片中三個單親媽媽,不分什麼高下,都愛自己的孩子,她們之所以選擇不同,其實源於階層的差異。
在錢權掌控的物質生活階層,李婕的生活寬廣,多姿多彩,朱敏的生活窄了點,為了孩子焦頭爛額,孫芳的生活最窄,甚至都容不下自己和孩子這對母女。
但在愛掌控的精神生活階層,李婕對自己的孩子只是略懂,哪裡有顆痣哪天長了牙甭指望她;朱敏對自己的孩子當然就了解多了,否則也不會為此放棄工作,但她恐怕也很難像孫芳那樣無時無刻地關注孩子。畢竟那是她稍不留神就會消逝的最珍貴的寶貝,她所有的正常的、不正常的、瘋狂的行為,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當物質主宰一切的時候,孫芳跪倒在地,看著搶了自己床位的李婕無能為力;而當最後李婕找到孫芳,了解事件全貌的她首先在精神上敗下陣來。這時精神主宰一切,換成她跪倒在地無能為力,只有請求原諒。
母性是自私還是無私,孩子需要錢權保障還是關愛呵護,這些都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但有一點,我覺得非常不喜歡的,是很多電影包括這部電影,都過多的強調了女性身為母親這個角色的一面,而忽略了作為女性個體的一面,到頭來,都是為母性正名而不是為女性正名。
我想,女性至少可以分為單身女性、結婚女性和不婚女性三類吧。如果再細分,結婚類還可以拆分出丁克族,不婚類可以分為獨身族和GBT族群。但國內電影在這些方面一直比較欠缺。
如果未來有一天,婚姻制度不存在了,難道女性就變得沒有價值了嗎?
電影里,李婕說,女性不應該被愛情和婚姻限制住,應該更加自由。電影創作者們也不要只把女性框在母性里,應該更加自由。
最後引用下《我的孤單,我的自我:單身女性的時代》這本書中的話作為結尾——我是一個身邊沒有男人陪伴的人,但我有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城市、我的事業——更有我自己。我並不孤獨。除我之外,還有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和我一樣。
『肆』 老師電影觀後感
老師電影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老師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很榮幸,也很慶幸看了《嗝嗝老師》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既喜劇色彩,又充滿了真情實感,讓人潸然淚下。
嗝嗝老師,名叫奈娜,患有妥瑞氏神經性綜合症。不能控制自己,總會發出怪叫,周圍的人都嘲笑她。在這樣的環境中,奈娜通過自己的堅持不懈,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奈娜的故事很勵志,也反應很多教育的真諦。
首先,奈娜有一個好媽媽,奈娜在遭受所有人的嘲笑與諷刺,被十二所學校勸退,甚至她的爸爸也要放棄她,送她去特殊學校的時候。她的媽媽堅定地認為,奈娜是正常的孩子,必須接受正常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上,奈娜母親的選擇很重要,對每個生命的尊重,沒有特殊照顧,像正常孩子一樣教育,守護在奈娜的身邊。
其次,在奈娜成長的道路上,遇到了名師可汗校長。可汗校長告訴她:我們像對待其他學生那樣對待你。他為學生們樹立了榜樣,教會他博愛的精神。給了她希望,給了她面對世界的勇氣與動力,讓她明白自己的價值。這也體現在奈娜以後奈娜「有教無類」「只有差的老師,沒有差的學生"的寬容教育理念中。這也是美德的傳承。我們在教育孩子們過程中,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孩子,用博大寬容之心去愛護他們。
奈娜心態樂觀積極,面試五年,屢屢碰壁的時候,表現得很平靜。遭到拒絕,還能從容地告訴面試官:我讓你們知道什麼是妥瑞氏綜合症。我們是否會像奈娜一樣寵辱不驚,面對問題,總會往好的方面想,告訴自己積極的一面,樂觀向上,心裡充滿的都是正面情緒。
感受頗深的是,奈娜的教學方式。面對9F班,她首先要做的是:調節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她讓學生在最後一頁紙上,寫下自己最難做到的事,然後放飛。找到每個人的專長,正面引導。其次,她的教學方式。以寓教於樂,游戲的形式進行,在游戲過程中講解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比如:上課的時侯一人扔一個雞蛋,學生接住了,告訴她們數學中的拋物線。雞蛋落下,說到牛頓定律。我們教學中,同樣也是可以運用。教學不一定在教室,在課本,而是在生活中,提高孩子的興趣,孩子們做什麼事情都開心。尤其是我們的主題課程,設定一個目標,以游戲體驗或親近大自然的方式開展。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奈娜的成功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品質:是堅持。堅持自己的理想,一定要當一名老師。傳承可汗校長的理念與美德。
奈娜的成功在於:她心中有個標桿,榜樣的力量;她有一個夢想,回報社會;她有獨特的教育方式,不拘泥於形式;她有一顆寬容,平等待人的心。
馬復興是一位愛崗敬業,一心一意抓教學的園丁,用自己無聲的行動在下麻爾村民的心目中樹起了一座豐碑,他是中國教師中的優秀代表,也是民族團結的橋梁紐帶,他獨特的人生體驗和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不但影響和激勵著他的學生,也激勵著我們這個時代的每一位建設者。若要拍攝好這樣一個人物,我們編導者不深入這個行業之中,不懂得這個行業規律性的東西那是天方夜譚。我們曾觀摩了許多不同小學教師的課堂,但最能感動我們編導的還是馬復興老師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用樸素的語言告訴人們一個不凡的人生經歷……在我們尋找最適合的外景地、本片主場景的選擇就成了一大難題。
前期籌備之初,我就帶領劇組主創人員踏遍了青海境內的淺山和腦山地區,最後在湟中縣西堡鄉的鮑家溝村找到了本片較為合適的小學場景。同時,采訪過馬復興的家人、同事、學生,拜讀了馬復興老師精心設計的教案,只有這樣才能夠和馬復興老師對話,你才能夠在對話中找到你所需要的東西。經過一年多的深入體驗,劇作家和導演對劇中所有人物的刻畫找到了一種生命的元素,較為准確的設計了劇中人物的性格,沒有受到紀實新聞材料的羈絆和束縛,在原有的事跡基礎上能捭闔隨意地發揮和取悅人心的想像,使創作出來的作品讓人有如鯁在喉的同情和令人慚愧的震顫。
若說所謂的身殘志堅,馬復興的志向卻不是那麼有遠大的抱負,他的思想抱負只是讓貧困的山區孩子不能輟學,希望通過自己的知識傳授讓家鄉不再如此貧瘠下去而已,另也只是想讓村民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沒有文化就沒有出路,全片沒有華而不實的走秀。馬復興這個人物是平凡的,所做的事情也是平凡的,但是在這么多平凡的事件中所折射的意義卻不是平凡普通的,那就是弱小的一方向根深強大的世俗和偏見的另一方的較量,是一種對意志的歌頌,對真情的禮贊。馬復興的敦厚、老支書的質朴、趙玉花的賢惠、周局長的務實、麻二蛋的懶散、陶娟子的善良,等等人物無不在觀眾面前得以淋漓盡致地呈現。想像導演及劇作家可能對該劇人物做了充分的了解和剖析,換句話說,你要拍攝這種行業性較強的影視作品,你就必須是半個專家,我想這就是規律、創作就是需要這樣的過程,這樣的體驗,這樣的經歷;就如同施耐庵在創作《水滸傳》時,把每個人物都進行了前期定性,心裡有了堅實的概念。
最近,觀看了電影《老師好》,這部由張欒執導,於謙、湯夢佳、王廣源等主演的電影,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有史以來,在教育的道路上有很多的不一樣的看法、聲音,但對每個老師來說,自己的學生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能有個正確的選擇,那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就由我講講這部電影的觀後感吧,起初,看到主演是於謙,就以為是個喜劇片,因為於老師的身份就是相聲演員,最新認識於謙是在《戰狼2》中的精彩演繹,這次沒想到於老師扮演的苗宛秋讓無數人想起了曾經學生時代的把這樸素的美好時光。
電影《老師·好》以苗宛秋老師(於謙飾)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師與學生們的「鬥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現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及純真情感。預告片的配樂時髦動感,辦公室跳disco、背著軍挎包邊走邊喝北冰洋等畫面,還原了八十年代的真實生活。開麥版主題海報中:「憑什麼,就罰我一個」、「有我在,看誰敢搗亂」、「好想念,有你的時光」等金句透露出這些富有個性的學生們與霸道威嚴的苗老師之間的情感走向。
影片《老師·好》體現了三代老師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師的點撥下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多年後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著調皮學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師生之間的情感內核卻沒有改變。
不過當八十年代我們的物質條件還沒有那麼豐富的時候,師生之間這種純粹真摯的情感就顯得尤為突出,而這也正是打動於謙老師並使他最終成為該片主演及監制的主要原因:「我們那個年代,大部分老師都和苗宛秋老師一樣,把傳道授業解惑、教學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第一要義。」
這部電影真的是笑點與淚點同在,真的是一種值得,我不知道什麼技術,什麼情節,我只知道自己彷彿已經參與進去,不枉我丟棄實驗來看一場。演員雖然都是新的,但是演技都挺在線的,不俗的青春片,感受到了愛。
老師的望其成才,學生的稚嫩抵抗,老師的求而不得,學生的為其努力,付出,感動,回報,並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報,但是卻隨之而來,你可以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可以說,這才是人本來的樣子。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亮點,即使在眾人眼中的差學生,只要找到一個切入點,去撬動它。便能使他們的人生綻放光彩。奈娜老師,就是他們的一個支點。
《嗝嗝老師》這部印度電影,撥動了我們的心弦。患有妥瑞氏症(每說幾句話就會大腦抽搐,發出「哇」「哇」「嘎」「嘎」的聲音)的奈娜,從小飽受老師與同學的嘲笑,但因為校長的一句話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
在五年18次的碰壁之下,擁有雙學士學位的奈娜,她始終堅持聘當老師。終於她的執著,被上天感動了。在她首次成為教師之時,她接手了9f班。9F班的14位同學,全部來自貧民窟。他們因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從此變得「玩世不恭」。而奈娜,滿懷希望,悉心教導他們。起初,同學們嘲笑她的叫聲像老鼠「吱吱」。還編了一首rap,但奈娜老師,並不生氣,反而同他們一同唱。
這些學生墮於學習,她被這群孩子玩弄於股掌中,上課的粉筆被裝了火柴沫,凳子被鑽散架,化學課發生爆炸,炸破了玻璃。但她仍然咬牙堅持,她用不同尋常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從不同的切入點,不同的上課環境,學習多種文化交融,帶動了學生的學習氛圍。
然而他們,卻受到9A個別學生的歧視,將他們參加全國科技展的模型炸毀。這些學生因惡作劇被休了學。但奈娜仍堅信「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的觀點,日月兼程,風雨無阻對孩子們關懷備至。在四個月的學習下,奈娜的不懈堅持使得9f班的同學們,變得優秀起來。讓他們也可以擁有徽章。
這聽著可能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愛因斯坦說過:「有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有更大的威力。」是啊!奈娜的堅持與執著,是感化學生的重要因素。奈娜便是學生的北極星,在這地球上照亮他們的`燈塔。奈娜就是生命樂觀的寫照,她曾用粉筆舉例過,「為什麼與為什麼不的差別只是打個嗝而已。」她同時也是自信的,她曾笑著對校長說:「我天生就是當老師料。」
只有堅定信念,才會挖掘潛力。在她優秀身影的折射下,我們看到了一顆堅定的心。她帶領學生逆襲,這讓我懂得了不是沒有希望,只是沒有毅力。所有覺得不可能的事,都還只是,等在被完成一天的路上。每個人身上都有亮點,只是等待被挖掘的那一天。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你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潛力。
昨晚下課後團建集體去看了《嗝嗝老師》,一位有生理缺陷的老師和一群社會底層叛逆難管的學生,不劇透,推薦大家影院觀看,說說感受吧:電影最打動我的是讓我感受到「教育不是一樁優勝劣汰的工程,而應當是依循生命本真的大愛。」
還記得第一次上課的時候,內心緊張到睫毛都在顫抖,於是把自己上課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寫下來一字不差的背出來,整整一個小時的內容,我背了一個星期,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個該互動的'地方(現在還保留著這個習慣,公開課還是會把逐字稿寫下來)。可是上課的時候還是緊張到衣服全部汗透了,現在教師這個職業的第三個年頭,有了上千節課程的積累,控場能力越來越好,對於教育這件事情也有更多的理解。就像電影裡面說的那樣:很多東西不止是大綱裡面才有的,也不是一定要從書本裡面才能學到,更多的是言傳身教讓孩子即便在一個並不理想的社會里,也能勇敢接受自己,面對恐懼。
印度的貧窮,生理上的缺陷,階級的不公平,這些真的讓人很沮喪,但是遇到了一個北極星一樣可以指引方向的老師,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在好老師眼中沒有差學生,有的只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她尋找能夠打開這些「壞小孩」心鎖的鑰匙, 不斷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還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教學。
A班的男老師則認為「卓越一定是來源於艱苦而不是有趣」。男老師錯了嗎?說實話沒有錯,我們都堅信那些卓越的優秀的人一定是最努力的。
可這一套理論並不適合每一個孩子,尤其是那些自我放棄的學生。你跟他們說卓越和努力,只能換來無動於衷。但嗝嗝老師卻用信任和用心的教學方式成功地激發「朽木」們學習知識的熱情,這才是一個好老師,為人師表,永不言棄。
結尾被美化了,孩子們通過努力終於證明了自己,贏得尊重,並且真的都成功做到了,雖然過於理想化的劇情有點難引發共鳴,但是我喜歡這個結局,無論現實情況如何,我希望每一份努力都有回報。
最後的最後,希望在這條路上向每一位優秀的教師看齊,永遠銘記:優秀的教育,是點石成金,春風化雨!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往往有著迷茫,有著煩惱,有著憂愁,這時,我們往往需要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出困惑的迷霧。我觀看了《於丹老師講座》,感觸頗深。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絕不能忘記孝。孝心是萬德之本,古人雲,「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從古代至今,成千上萬人都在遵從百善孝為先的理論:漢文帝劉恆,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參以孝著稱,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晉代郭巨因家境困苦,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成長的道路中社會是必經之路,而社會之中,人際關系是最重要的一環。二加人才是仁,師生。朋友。夫妻。子女……現代的社會關系,大多是由兩人組成,但是目前無數的青少年正在被人際關系所束縛,無數孩子沒有朋友,不知怎樣與同學交流,,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的成長,應該放在人群之中,自然之中,社會之中而不該是在電腦與書桌旁,成長不是填鴨式的接受前輩的教育與理念而是應該經過自己的總結與努力。
成長,是每個人必經的道路,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同一條布滿荊棘的的道路,而信心如同一把利劍,幫我們披荊斬棘。人生的路並不筆直,但自信可以伴著我們,飛躍一條條不平坦的溝壑,跨越一個個深深的坑洞走向成功的康莊大道。青春只有一次,一個人想要寫下無悔的青春,就要點亮自信的明燈,就要對自己的力量懷抱堅定的信念。自信,可以說是英雄人物誕生的孵化器,一個個略帶征服性的自信造就了一批批傳奇式人物。然而,自信不僅僅造就英雄,也成為平常人人生的必需,缺乏自信的人生,我相信必是不完整的人生。請記住:一定要充滿自信,因為人生需要自信,自信讓人成功。
於丹老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她教我們應怎樣做人,以後我們應在生活中不斷的提高自己。
《老師好》這是一部選取了八十年代一個看似普通的高中班主任曲宛秋為背景題材,而較為新穎的方式是通過一個男生的整個高中回憶,串起了整部電影。
本打算以「喜劇」之名緩解壓力,來觀看這部電影,看到主演於謙,就以為是個喜劇,因為於謙老師一直的身份就是相聲演員,最新的認識就是於謙在《戰狼2》中的精彩演繹,這次沒想到於謙老師扮演的苗宛秋讓無數人想起了曾經學生時代的美好時光。
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師昂首走在校園,接受著人們艷羨的目光和紛至沓來的恭維。桀驁不馴的洛小乙、溫婉可人的安靜、新潮前衛的關婷婷、大智若愚的腦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設……三班是一個永遠也不缺故事的集體。苗宛秋怎麼也沒想到,他即將走進的三班會將成為他以及他身邊這輛自行車的噩夢。三班的同學也沒有想到,這位新來的老師會改變他們的一生。
從高一到高三,三年間普通、平凡的故事。學生從高一剛接觸苗老師時的怕,到後來受不了他的專職管理,開啟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師生大戰,大戰苗老師的自行車為線索展開,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整個故事平淡真實地再現了一個個真實存在的人,從而賦予了電影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有力量。
對師生情誼的刻畫,對真正好老師的反思方面《老師好》做出了大有裨益的嘗試。難以磨滅的師生情最終成為了彼此最珍視的回憶。「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不僅是苗老師的心聲,同樣也是學生們的心聲,更是身為老師的我內心最好的寫照。
「老師好」,這三個字,簡單、平凡,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的絢爛與奢華,我每天都會聽我的學生對我說無數遍,但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覺得它是如此神聖與高級。
「老師好」,這三個字,不僅是學生對老師的一種禮貌和一聲問候,更是一個老師付出畢生心血和代價之後贏得的尊重與殊榮。
也許正是因為自己同樣身為老師,才會對電影里的劇情感同身受,因為看到班主任默默耕耘,所以才會觸景生情感動到淚流滿面!
;『伍』 觀後感格式範文800字五篇
觀後感 ,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 文章 。下面是我整理的觀後感格式 範文 800字五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觀後感相關內容推薦↓↓↓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5篇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觀後感5篇
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800字5篇
關於《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000字5篇
觀後感格式範文800字1
在看完了《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從感覺到濃濃的愛國情懷,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和原來生活的艱苦,這部電影一共有七則 故事 ,每個都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第一則故事和開國大典的國旗有關,它講述了開國典禮的升國旗儀式是用的電子升旗,但總工程師並不能保證百分百成功,而需要到現場測試,但現場已被封鎖,所以總工程師在室內仿製了一個小型的升旗機測試,最終測試出來問題,並趕到現場,爬上旗桿,克服了恐高症,成功 修理 好了旗桿。這讓我感受到了人民的敬業和熱愛國家的情感;中途,他們缺少的物品,群眾都幫忙找,讓我感受到我國人民的熱心與團結。
第二則故事和原子彈有關,一個研究原子彈的科學家三年未聯系過家人,且遇到親友也不敢相認,直到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他才跟他面前的親人相認,讓我感受到當年工作條件的艱難、工作人員對工作的熱愛和對家人的思念。
第三則故事與閱兵有關,開頭便看到一個飛行員與總指揮吵架,問為什麼他是備機,而最後零八號機出現問題,她卻沒有利用這個機會上去,而是幫助零八號機重新恢復正常。這讓我感受了謙讓的精神和期待成功的心靈。
第四則故事與女排有關,一個小男孩喜歡另一個女孩,准備在女孩臨走前送她點東西,但因為天線原因讓他去不了,最後他在讓人看中國奪冠與給女孩送東西之間徘徊,最後他的愛國精神使他選擇了讓眾人看比賽,而最終看到女排勇奪三冠,最後他哭了,正巧他爸回來了,問他為什麼哭,他首先說我們家的天線太舊,又攢緊了手中的拍子,說「女排三冠,我太激動了。」這讓我感受到無論何時都愛國的情感。
第五則故事是一個四川小男孩把一位計程車司機的奧運會門票換掉的故事,小男孩未經司機同意便把票換成錢,想要自己看奧運會,最後司機把票追回來,並將原因問清,便將票給了小男孩,因為小男孩只是想去摸摸鳥巢內爸爸造的欄桿,這讓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和溫暖。
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中國的精神、傳承的力量與人間的情意,更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現在的富強。
觀後感格式範文800字2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於自己生活的奇跡。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我想,這其實正是影片在暗示我們: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幼年的阿甘曾經腿有殘疾,於是,阿甘的母親就不得不為她心愛的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以輔助其行走。於是,每每放學後,同伴們就會在路上譏笑阿甘、玩弄阿甘,甚至追趕著阿甘扔石頭。往往這時,那位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然後,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著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便不在束縛著他,最後他奔跑如飛了。同伴們追不上他,只能眼睜睜的巴望著而束手無策。這,應該說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跡。
憑著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 橄欖球 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 畢業 。不久,他參加了戰爭。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看到這里,觀眾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也許,曾經,有的人常常會感覺到生活的負擔過重,就因為面前的困難重重,而整天垂頭喪氣、鬱郁寡歡。阿甘呢,信念是這樣的單純,目標又是這樣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窮山惡水,可愛的阿甘也絕對能夠以一顆絕對平常的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從而達到生命之巔、獲得自己最終的輝煌。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巴布,而干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巴布的一句話)……
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著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斗,直到這一目標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盪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 足球 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
每個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會從中得到些許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盪,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
觀後感格式範文800字3
也許你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你一定聽說過它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贖》。它不是你閑暇時一手拿杯可樂,一手捧一桶爆米花來消費的娛樂電影;而是可以在你面對失意,處於低谷時安慰心靈,撫平傷痛,給予自信,再次向前出發的勵志影片,它讓我的心靈在希望的引領下堅強成長。
肖申克不是電影中主人公的名字,而是一座人間地獄,那裡使人對自由、對生命失去希望,無時無刻不侵蝕著人的心靈。而主人公安迪卻是一個異類,他原本是一個生活富裕的銀行家,因為法院的誤判,他含冤入獄,監獄裡面的所有「老人」都告訴他要安心地待在這里,要聽話。
即使魔音繞耳,但是他沒有放棄,用自己的信念保衛了自己的自由與生命。
他是那所監獄中最老的犯人,當他在耄耋之年出獄時,發現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這使他陷入抑鬱的迷潭中不能自拔,最後選擇了自殺,我覺得這才是世界帶給人最大的悲哀。電影中這樣說:「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時,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存在,這就叫做體制化。」一個人在習慣了被統治後放棄了反抗,放棄了自由,而當你脫離統治後你反而會不適應,會迷茫無助,最終可能會使你放棄生命。
也許你感動於安迪二十年為了自由而對監獄官們的屈膝服務,也許你感動於安迪歷經二十年用小湯匙永不間斷地挖掘,但最讓我感動的是安迪與阿瑞在海邊的重逢,他們擁抱的是整個自由的生命。自由是安迪不顧一切進入監獄長辦公室為大家播放 《費加羅的婚禮》的樂聲;自由是安迪冒死向看守長進言為獄友贏得了一箱啤酒與一個灑滿陽光愜意的午後;自由是安迪爬過五百米的污水管道奔向前方的身影……也許我們被這個世界磨平了稜角,但請不要將自己禁錮,去追求屬於自己的自由吧。
曾有多少人被殘酷的環境摧殘,被打擊的話語侵蝕,但請相信幸福永存,自由永在,美好就在前方。只要信念堅定,就一定能救贖自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都放棄了自己,還會有誰會成為你的上帝?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追逐名利,有的忙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有時候我們應該停下來想一想,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裡?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但我們仍應堅定信念,不斷拼搏,向著光明前進,因 為只有弱者才會選擇向現實低頭。
請相信: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觀後感格式範文800字4
今天重溫一下經典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這已經是我第三次看到這部電影的
海上鋼琴師」,以主人公為線索,描寫了一個一生都在海上度過,從沒踏入陸地的傑出鋼琴師。片中很令人嘆息的時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陸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片中,多少人慕名而來,甚至邀他製作唱片,讓他過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始終堅持自己在船上這種簡單而又單純的生活。即使在最後生與死的選擇中,他也選擇了與船共生死。他,就這樣葬身於大海,一生都沒踏上陸地,不知這是否是他的遺憾,還是說這是他的追求。、而且他到底在執著什麼?到死都不願意去感受一下那個他從未了解過的世界
當看到他將要下船片段時!當他站在雲梯上思考,丟掉帽子又走回船上的那一刻無從下手,無從選擇,怎麼辦?他扔下了帽子,給了城市一個背影,返回他的船再不後悔。這,便是他的選擇!他會在腦海想像美麗的景色,從未下船看上一眼,他選擇的是忠於自己的內心,他是一個活在內心世界的人他不適合很復雜的人生城市充滿雜亂,是個喧鬧的世界,在那裡,沒有恬靜的生活,沒有美妙的音樂創作靈感,只有船上才有清凈的音樂。這是他的世界。感受著他的世界,這是現實無法比擬的世界。完美的世界。
「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他,把音符留給了大海和天空。」
「他彈琴,不是為了追求彈琴技法的高超,更不是為了追求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為了表達他的內心世界」
「毅然決然,再不後悔。」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何不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了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我們都要通過電影去反映自己的生活,電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個我們從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獨,他對愛情有著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懼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靈魂中的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就是船上孤獨的主人公
世界很大,但是屬於自己的很少。怎樣為自己在這樣大的世界裡找到一片空間!很難!所以,當你找到後,不要放棄,不要離開,留在這里吧,守住這只屬於自己的空間!
觀後感格式範文800字5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在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里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 方法 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綳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捨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沖的逃兵,也讓我心裡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並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佔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沖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拚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聽到團做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麼樣的人這么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沖,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濕。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觀後感格式範文800字五篇相關文章:
★ 疫情防控觀後感優秀範文800字5篇
★ 《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800字範文10篇
★ 《長征》觀後感範文800字五篇
★ 高二讀後感範文800字五篇
★ 讀後感高二範文五篇800字
★ 在一起觀後感800字範文5篇精選
★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範文800字5篇
★ 《安全教育》觀後感5篇800字範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陸』 電影《找到你》影評
電影《找到你》影評
——母愛的偉大超乎我們的想像
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影片;這是一部看完之後值得我們去很好的思考的影片;這是一部讓我們對母愛更進一步理解的影片。
母愛,到底有多偉大呢?看完電影之後只想說一句,超乎你所想像。不論是馬伊琍飾演的孫芳還是姚晨所飾演的李捷,其實,都有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她們所代表的更是兩種群體,不管孫芳這個角色如何,但她對自己的女兒是真的很愛很愛,她全身心的投入在女兒身上,為了女兒,她可以做很多事情,無論如何都不拋棄也不放棄,不論生活怎麼艱難,都是如此。李捷是一個律師,她日常工作很忙,忙到沒有時間去照顧家裡,照顧孩子,只好找一位阿姨來照顧,但是,這能說她不愛自己的孩子嗎?這能說她不重視家庭嗎?這能說她自私嗎?不,這其實非常能夠理解,因為社會現狀就是這樣,不論你如何選擇,都沒有用,你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根據自己的內心來選擇,你不能為了家庭為了孩子而去放棄所有,尤其是自己所熱愛的事情。就像影片中李捷所說的那樣【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作為一個職場女性,那麼會有人說你沒有照顧家庭,是一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有人又會認為生育是女性的天職,不算是一個職業】因此,面對自己的內心去做一個選擇,不要在意別人看你的眼光,做真正的自己就好了,只有當你努力工作,才能有選擇的權利;一個人也只有成為母親,才更能了解生命的意義。
所謂的《找到你》其實是一語雙關,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字面上的意思,找到丟失的孩子;第二層含義就是找到內心深處真正的自己,問問自己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裡,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成長這個詞並不僅僅是用在孩子身上,其實,是適用於所有人的,不論你年紀再大,其本質上來說都只是一個孩子,是不過是一個閱歷豐富的孩子罷了,因為其內心深處其實都是有很多的童心的,成長是需要一輩子的,用一輩子的時間去長大,直至生命的盡頭。
馬伊琍和姚晨此次在影片中的演繹可謂是非常精彩,影片中也有很多的戳淚點,讓人不禁潸然淚下,在看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揪心與難過,為她們的演技瘋狂打call,真心燃,也真心心疼這兩個人物,看到兩個人的演技之間的互飆,可以說是非常之過癮,尤其是馬伊琍在雨中以及在醫院的那兩場戲,還有姚晨在馬路上以及船上的那兩場戲,更是讓我們看到了這兩個人物各自的經歷、滄桑、無奈與痛苦,也看到了姚晨和馬伊琍在角色塑造上的無限可能,她們的演技讓我們覺得非常驚喜,她們把這樣的兩個角色塑造的非常到位,非常的有立體感,影片的節奏處理的也很是到位,還有她們在影片中的妝容也很精準,讓我們覺得非常真實與自然,可謂是恰到好處,這個故事的講述也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了。
每個母親都有各自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但她們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每個母親都是第一次擔任這樣的一個角色,她們可能不太完美,但她們卻用盡了全力,她們努力的擔任所有的角色,不論是女兒還是母親,職工還是妻子,這幾個角色都是如此,她們在努力的平衡好家庭與事業,她們努力的做好每一份事情,一切都是因為愛。愛是偉大的,愛可以超越一切,挑戰無限可能❤️
生命的意義需要用一生去尋找,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找到專屬於自己的生命的意義❤️
『柒』 電影親愛的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親愛的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上周末我和玉林晚報的小記者們在神舟影院觀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親愛的》。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田文軍和魯曉娟一對離異的夫妻,他們的孩子田鵬跟隨爸爸生活。一天,他的兒子田鵬獨自外出玩耍不慎丟失被拐,他的爸爸媽媽就開始了一場漫長的尋找孩子的旅程。
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讓人感動,令人流淚。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田文軍為了尋找孩子想盡了辦法:報警,藉助媒體,張貼尋人啟事,到處尋找...只要有一點信息,一線希望,他都不會放過,哪怕是假的,他也要試一試。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父母的全部希望。田文軍為了找到孩子,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他還是不放棄找到孩子的希望。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我的爸爸也不例外。爸爸為了給我們安穩的生活,到了外地工作,平時他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每天晚上都會打電話回家跟我和妹妹聊天,詢問我們的情況,告訴我們要聽話,要好好學習。每個月都會坐火車從幾百公里回來陪我們過周末,帶我們到郊外遊玩。有時候媽媽對爸爸說「太遠了,坐車辛苦,不用經常回來的」,這時爸爸就會說「現在是孩子需要父親陪伴的時候,我要多陪陪他們,不想錯過他們的成長」,聽到爸爸的話,我的心裡很感動,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爸爸媽媽的愛,長大孝順他們。
自從看了《親愛的》這部電影,父母對我的愛,我大有感悟。
電影里的鵬鵬不見了,他的父母不惜一切代價尋找自己的孩子。不管是上刀山下火海,鵬鵬的父母下定決心都要去找到他。他的爸爸為了找到他跳進了江里,他的媽媽為了找到他,得了心理疾病。每次一有新消息,他們就會像飛蛾撲火一樣趕過去。只要他們一閉上眼睛腦子里都是鵬鵬。最後,鵬鵬的父母終於找到了他。盡管鵬鵬對親生父母已經沒有記憶,但是他的爸爸媽媽沒有放棄,還是不斷地給予他愛。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紅了,想起了平時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翻出了釣魚竿,於是興沖沖地給爸爸打電話,央求他帶我去釣魚。爸爸也很爽快地答應了。結果我等啊等,七點多鍾爸爸才滿臉疲憊地回家來,並且取消和我的約定。我聽了馬上發起了火,砰地一聲把爸爸拒絕在了我的房門外。吃過晚飯,等我氣消了,爸爸跟我解釋了原因:」孩子,天太晚了,而且外面下著小雨,江邊的泥地很滑。這樣環境太不安全了,所以我才取消我們的約定。等下次天氣好了,爸爸一定帶你去釣魚。「聽到這,我才明白爸爸是擔心我的安全才不遵守約定的。我為自己剛才的行為感到羞愧。
天下的父母都是不容易的。父母把自己最大的愛給了我們,那是用多少金錢都買不回來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不要等到父母的愛消失了才去珍惜。
今天我看了【親愛的】這部電影。這是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可是孩子鵬鵬突然不見了,為了尋找孩子他們遇到了不平凡的事情。
當父親在網上發布了尋子視頻以及自己的電話號碼時,許多人因為錢,而頻頻打電話給他。但是每一次打電話的人都是騙子。當父親帶著希望去見「兒子」時,卻又失望的回歸。我覺得,當一個人騙自己孩子在身邊時,那自己心裡沉重的石頭就不會墜落,也會讓自己覺得尋找孩子還有希望。到了後面沒人騙自己了,就覺得大海撈針,不知從哪找孩子。這時,自己將會沒有動力。
當他們找到孩子時,心裡百感交集,當他們得知,因為自己的孩子已經離開自己三年,所以因為時間的消磨,孩子已然不認識他們了。孩子對父母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警察叔叔,快把他們抓起來」。他們三個熟悉的陌生人就這樣對視著。
出了警察局,這位堅強的父親瞬間淚流滿面,已經找到了孩子,孩子卻又不認識父母了,這對每一個父母來說是殘酷的。
而鵬鵬的養母為了要回身在福利院的吉芳,曾多次找到福利院的校長,要求見一面吉芳,可是都被婉拒了,就為了見一面吉芳,她爬上了電線桿,與自己的「孩子」通話。
雖然這位養母不是一位真正的母親,但是她已經做到里一個母親的責任。
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了那一對「夫妻」和那一位養母對孩子的窮追不舍的偉大的愛。
剛看完這部電影…話說像我這樣一年到頭也沒哭幾次的人竟然一邊看這個電影一邊嚎啕大哭,我也是醉了。不過這真是一部好電影,直擊心靈!同時也反應了很多社會問題!除了主題明確的拐賣之外,有一個問題也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我們這個社會對於法律的態度…有些近乎刻板冷清!也許是因為之前剛看了#聽見你的聲音#,裡面有一個觀點叫做「法律是有心靈的!」
我們國家似乎認為法律是高於人的,不是似乎而應當是確實,我記得電影有個情節就有人對李紅琴說過這樣的話「人重要還是法律重要?當然是法律重要了!」
也許我的看法太過感性,我沒有專業的知識為基礎,可是我作為一個人的`角度來看,我還是認為人應該比人制定出來的法律重要!這個故事太過悲傷,卻也現實!故事中很多部門機關的辦事程序也讓人心痛,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計生局要求的那份程序的孩子死亡證明!!!不過,從現實的某種角度來看,有些程序法治也正是因為它的死板因為它的公式化讓一些人不能鑽法律空子!每一個硬幣都有兩面…這樣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真希望越來越好,這個社會越來越有愛…親愛的孩子們,祝福你們!
我看過許多部電影,有讓我捧腹大笑的《奔跑吧,兄弟》;有幽默風趣的《熊出沒之雪嶺熊風》;還有讓人悲傷沉重的《親愛的》等等。最讓我感動的是《親愛的》,這部電影等於給我上了一堂刻骨銘心的課。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這部電影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深沉會深深地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溫暖心窩。它就像大海的海浪此起彼伏,潮起潮落。然而《親愛的》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人們的行為和他們丟失的心裡要尋找的。人來人往,我們迷茫,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我們內心的想法,心裡的丟失和尋找,誰也摸不透,只會讓它在心裡生根、發芽,《親愛的》就是這樣。
《親愛的》是一部讓我們感悟心靈、感悟自己的電影,它這樣一個生活題材的電影,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穿插著不簡單的人物。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親愛的》用過半的時間傾述了一個丟孩子,找孩子,找到孩子田文軍和魯曉娟為人父母的尋子故事,如若該片在此戛然而止,那麼這或將僅是一部較為不錯的作品,電影深度得見更在於找到孩子後的種。種,孩子哭打著親身父母喊著要媽媽,村婦李紅琴對被拐來和撿來的孩子視若已出執著的愛,貪財不講法律底線的律師高夏為李紅琴的無償辯護,誓言不再生孩子尋子聯盟帶頭人韓德忠苦尋多年未果煎熬中無奈的棄言,電影後半段這個找到孩子後的故事,予人了更強的感情渲染,劇情的張力得以全面展開,在這看似難斷的親與愛中閃爍的是人性的光芒。
這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親情與愛情戲劇性的對立,營造了電影最為引人深思的張力所在,人販固然是十惡不赦的,但對於電影中的李紅琴她不明孩子是被丈夫拐來,丈夫過世面對生活的艱辛更沒有將孩子賣掉,其電影中鍥而不舍對親情的執著是如此的動人心弦,你無法苛責一位善良村婦的母愛,也難訴警察,法官,福利院長堅守法律的不近人情,更不能否定苦尋孩子父母的摯親之情,電影最後的結局是開放性的,李紅琴又多了新的羈絆,只能說作為導演的陳可辛在電影中希望的是大家能感受到電影親情的珍貴,而並非要給觀眾一個答案,故將結局留給了觀眾。
寒假裡的一天,我們一家人在一起,觀看了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親愛的》,使我深有感悟。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可愛的男孩——田鵬,因追媽媽的車,沒追上,卻被人販子拐走。他的父母十分焦急,費盡千辛萬苦:尋人啟事、上網、與其他丟失孩子的家長一起堅持不懈地尋找。幾年後,終於在一個鄉村,一位叫李紅琴的人家找到了他們丟失多年的田鵬。
天底下所有的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俗話說「孩子是家長手心裡的寶。」可有一些小孩卻不能理解。
記得有一天,寒風刺骨,天氣十分惡劣。一位弱不禁風的老人,騎著自行車,在一個賣雞蛋煎餅的小攤前停了車,對做煎餅的人說,加烤腸、烤肉、番茄醬······最後,老人還說,做好吃點,我孫子要吃。買好了,老人用一個布袋裹好,生怕涼了。現在是3:50,老人孫子所在的四(5)班放學了,老人踮起腳,努力張望著,他的孫子沒出來。過了好一會兒,老人的孫子出來了,老人連忙從包里拿出雞蛋煎餅,微笑地遞上去。哪知孫子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說,而且只吃了幾口,便鬧到,我要吃炸雞腿!說著將冷漠地煎餅扔給了老人。老人無耐地嘆了一口,收起煎餅,又跑去買雞腿,孫子這才安份了下來。
雖然我們還小,但一定要心存感激,不要蠻橫無理;我們一定要理解家長,不要無理取鬧。家長無私的愛著我們,那就讓我們真心地孝順家長吧,用我們的努力去回報他們的愛,他們不是一輩子都在我們身邊!
『捌』 1500字電影影評
這是一部沒有誰對誰錯的電影,但是卻真實的反映了一個時代一個普通人家的生活。「萬箭穿心」真的讓我有了這種撕心裂肺的感覺,自始至終,我的眼淚一直掛在臉上,沒有停止。
整個影片始終貫穿著「萬箭穿心」的主題。 李寶莉,一個普通的武漢女人,下崗後在批發市場重新找了賣襪子的工作,她勤勞善良,幫助比自己更為弱勢的何嫂,但同時,她的身上又有著市井的潑辣和蠻橫,是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熒屏形象。與她潑辣性格正好相反的是她那懦弱的丈夫,因為本身知識分子清高,自尊心強,她的丈夫再也無法忍受文化水平低又整天與人討價還價潑辣的妻子,在全家剛搬進新房的晚上,向妻子提出了離婚。性格倔強的妻子怎麼也沒有想到平常溫順的丈夫竟然會提出離婚,她決定拖著,直到丈夫改變主意。可是事與願違,丈夫對她的所作所為越來越反感,於是找各種理由不回家,因為此時的家已經完全沒有了溫馨的感覺,它已經變得讓人窒息,讓人崩潰。此時,工會一個漂亮的女人進入了丈夫的視線,於是便有了兩人去賓館開房,妻子跟蹤的橋段。在萬箭穿心的悲痛之下,妻子不明智的撥打了110,匿名舉報有人嫖娼賣淫,最終丈夫丟了官,也丟了尊嚴,不論在家還是在單位永遠都抬不起了頭。
因為婆婆沒地方可去,於是搬來和是獨生子的丈夫同住,矛盾進一步升級。妻子整天嘴上不饒人的嘲笑謾罵丈夫,對婆婆也恨不得將其掃地出門,這對於一個柔弱的書生來講,可以說是「萬箭穿心」。屋漏偏逢連夜雨,因為曾經有過進公安局被抓的經歷,單位第一批下崗名單里就有丈夫的名字,恰巧丈夫也知道了當初向公安局舉報的人就是現在整天在自己面前裝大度的妻子。萬念俱灰之後,丈夫選擇了跳江自殺,在他留下的遺書里交代好了一切,卻唯獨沒有一個字提到妻子。父母之間的事情對兒子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他恨自己的母親,他覺得是母親逼死了父親,讓他從小就丟失了父愛,所以不管母親怎樣辛苦的支撐這個家,他從來不想跟母親說一句話。在這個堅強的女人靠起早貪黑挑扁擔掙錢的第十年,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本以為苦盡甘來,終於可以鬆口氣的時候,兒子卻提出讓母親搬出父親留下的房子,從此斷絕母子關系,這真是晴天霹靂,萬箭穿心。她怎麼也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操持一個家,最終換來的卻是丈夫的背叛和兒子的絕情。在丈夫跳江的地方想了一個晚上,她想通了,自己最對不起的就是兒子,自己沒有做好一個母親該做的一切,而現在唯一還能為兒子做的就是離開兒子的生活,只要兒子過得好,自己做什麼都行,於是她回到家收拾行李,挑上扁擔走了。這就是故事的結局,一個不是結局的結局,因為未來的生活是什麼樣的誰也不知道。我想在兒子看著母親最後挑著扁擔離開的時候,他的心裡也是難過的,也許多年後等到他也為人父時,才會有萬箭穿心的感覺。
電影里有幾個妻子的鏡頭讓人印象深刻:當她撞見老公出軌想鬧事,卻想到孩子的時候放下了滅火器;當跟另一個女扁擔在街邊吃蛋炒飯,而兒子卻喝著牛奶;當她在街邊抱著扁擔磕瓜子,瞄著周圍的賺錢機會;當她為了不影響兒子高考,在奶奶的勸說下,笑著卻尷尬失落的離開家;當她以為可以跟著建建生活,卻被建建的話傷到的時候痛哭 ……因為這些鏡頭,我都忍不住哭了。因為很明白,她倔強的背後,背負著被丈夫出軌傷害,背負著養孩子的艱辛,背負著不讓整個家散掉的重任,背負得太多,都沒有想到怎麼樣讓自己蒼涼的心有個依靠。 所以說,生活就像妻子最後上的那輛車,雖然偶爾會熄火,但是推一推,還可以繼續走。
萬箭穿心
我不是武漢人,但在我的印象中,武漢人都很精明,武漢女人說話就像是在吵架,但是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人們對於武漢女人的評價不正是因為她們的直率和真實嗎,也許有一天,你就會愛上這樣一個武漢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