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The Big Short)
電影《大空頭》的評價是:
《大空頭》並沒有呈現出全部內容,影片太側重描寫按揭貸款,而沒有充分表現催生泡沫並令危機加劇的更為復雜的經濟因素。
影片將金融危機主要歸咎於華爾街的貪婪,卻忽略了不那麼邪惡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故事中包含很多枯燥的金融原理,這也是該類題材的電影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原因。
劇情簡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過做空次貸、操縱CDS市場,而大幅獲益,成為少數在金融災難中大量獲利的投資梟雄。
賈瑞德·韋內特是一個能把40億美元單子做成37億美元收入的德銀代理人,邁克爾·布瑞是獨眼基金管理人,馬克·鮑姆(史蒂夫·卡瑞爾飾)是華爾街世家出身,本·霍克特是康沃爾資本退休銀行家。
Ⅱ 《大空頭》-總結下
上一節我們一起學習了《大空頭》中的 第一部分,大空頭中的四路人馬分別都是誰 ,接下來我們本節來分析這四路人馬的故事中,我們應該收獲那些知識。
金融投資的驚心動魄,想必這場危機中的多空雙方都深有體會,無論金融圈內圈外的人,回過頭再去看這個故事,都會感慨不已。這種故事這時候很容易讓人形成一種印象,似乎這四路大空頭是這場危機中的孤膽英雄,靠著「舉世皆醉我獨醒」笑傲江湖,而多頭則是一些腦子失靈的笨蛋。但事情真的就這么簡單嗎?這場金融危機里,為何為出現「 多頭皆醉空頭獨醒 」的局面呢?
大空頭並不是英雄,多頭也不是狗熊,他們都是金融市場里追逐利潤的普通市場參與者。本質上多頭和空頭沒有任何不同,區別只在於思維不同,預期不同,所以選擇不同,結局不同。市場未來的走向只有一種,一定有人對,有人錯。 資本市場的冷酷和現實就在於,最終的結局只有兩種,輸或贏。 每個人的結局都是為自己的判斷買單,多頭只是輸了,如果說有什麼特別,那就是這一次,輸得元氣大傷。我們應該問的是:他們怎麼就輸了?他們做錯了什麼?
有人批評那些發放房貸的金融機構,說錯在他們不應該向那些還款能力較差的客戶發放房貸。但說這種話的人,八成也是外行。貸款是一個是利潤率跑贏違約率的游戲,房價一直漲,抵押的房子一直升值,房貸安全,放寬條件又有什麼錯呢?
有人指責投資銀行,說錯在他們把住房貸款打包重組,搞出結構化金融產品,吹大了泡沫。但結構化金融只是一種創新的金融產品,是一紙合同,是一樣工具,工具哪有對錯。投資銀行發明了一種新的合約,創造一個新的市場,是促進了融通,創造了價值,投資銀行可不願意背這種鍋。
有的人說那錯在評級機構,他們總不冤了吧。把一些實際上不達標的資產評一個高分,開始還用巧妙的方法掩飾,後面乾脆硬來,可以說節操掃地。但是他們也有苦衷。主流評級機構有三家,穆迪不給評這個分,人家轉身就去找標普,找惠譽給評出來。學生不及格,老師就沒有收入,你說那老師會不會硬著頭皮給你六十分?大家都要吃飯。多頭似乎一直在做無可指責的事,他們真的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而之所以會這樣,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財富效應顯而易見,房價一直在上漲,誰做多頭誰賺錢 。你不眼紅么?而且,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業績不好是小意思,很可能分分鍾被炒魷魚。另一方面,人的本能就是這樣的,就是會有從眾心理,就是會有羊群效應:大家都這么干,我腦子壞了才會唱反調,都像巴里那樣孤僻,像艾斯曼那樣倔強的才是不正常吧,我可不是瘋子。
所以你看,每一個多頭都覺得自己沒錯。因為沒錯,他們的行為在金融市場這個相互勾連、大而復雜的系統里,還會不斷互相強化,慢慢把整個金融系統的杠桿搞得越來越高,讓整個金融系統對房價的敏感度,放大到沒人算得出來的地步。這意味著房價每上漲一點點,就會隨之帶來上百倍的收益,但也意味著房價要是跌了,結果也不堪設想。多頭就這樣在房價堅挺的時候享受著放大了上百倍的收益,每天開心地計算著利潤,卻從來沒有想過,房價一旦跌下來會有什麼代價。
這種不相信房價會跌的盲目樂觀,就是多頭的錯,而且大錯特錯。因為從沒想過房價會跌,他們就根本不會不斷重新審視市場,重新審視自己現在的行為是不是已經不合時宜。一個簡單的道理:「 一個人要是沒有任何成見,就算再笨,也能理解最困難的問題。但是如果一個人堅信,擺在他面前的問題他早已瞭然於胸,毫無疑慮,那就算他再聰明也無法理解最簡單的事。 」這句話是大文豪托爾斯泰說的,作者把它寫在了《大空頭》這本書的扉頁上。多頭的錯,就錯在他們的自以為是,思維的盲點讓他們根本不會去仔細計算和調研市場是不是發生了變化,最終讓他們輸得一敗塗地。淹死的不是會水的,而是自以為會水的。
而反觀空頭們,他們其實也不是英雄,他們只是在審視市場的時候發現了房價即將走到盡頭,而當那一天到來,市場將會變成多頭的災難。在當時狂熱做多的氣氛之中,能夠發現這一點,是很了不起的事。想成為大空頭,先得成功發現做空的機會。
如何發現這樣的機會?從專業的角度來說,不是靠拍腦門,而是 要有完善的投資和決策方法 。這一點上,幾路大空頭各顯神通。比如孤僻的巴里,他的投資邏輯是找那些被市場低估的好東西做多,對那些被市場高估,實際上徹頭徹尾的垃圾貨做空。他關起大門,用他行之有效的分析和計算方法,不斷發現潛力股並憑借這個能力成立了的基金。也正是用這一套方法,發現了房地產價格已經嚴重被高估,決定全力做空。天才偏執狂艾斯曼的投資邏輯和巴里差不多,也是尋找低估的東西做多,對名不副實的東西做空。只不過艾斯曼並不是閉門計算的「宅男」,他的方法是要詳細了解所投項目的邏輯,去走訪調研,只做自己看得清楚的。當他發現支持房價上漲的邏輯已經漏洞百出,而做空的邏輯日漸清晰,就決定成為空頭。
其實,他們兩個這一套一點也不新鮮,這種重視分析和重視內在價值的投資邏輯,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價值投資」。這種投資邏輯的興起,也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1930年代的大蕭條之後,金融行業深刻反思,市場越來越規范,以前那種多空之間輸贏只看誰彈葯足的時代徹底翻篇,投資的成功越來越依賴於科學的決策,這時就誕生了價值投資。價值投資的開山的教父,就是本·格雷厄姆。格雷厄姆的弟子和信徒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的親授弟子,你可能也知道,就是沃倫·巴菲特。
那說到意外中彩的兩個愣頭小子的投資邏輯,就比較「游擊隊」一點了。他們並不是價值投資者,他們主要是利用了人們對風險常常低估,做空常常會遇到很劃算的賠率這一點,幾年來一直玩以小博大的游戲。所以這次想玩一把大的,同時請出前輩掃地僧來把關,也是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決策方法。
空頭方各自用自己的獨門秘籍發現了做空的機會,但要是以為發現機會就能贏,就未免天真了。這只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大空頭獲得巨大回報的關鍵,是他們對自己投資策略的堅持。很多人之所以已經發現不對勁,卻仍然在這場風暴中或者勉強倖存,或者鎩羽而歸,就是因為沒能將投資策略貫徹到底。多頭之所以會輸,一個原因也是被市場氛圍裹挾了。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和市場參與者都沉迷於房地產價格的持續走高,只有大空頭們偏執、孤獨地堅持自己的判斷。他們就像聞到了腥味的狼,堅決守候,不吃到獵物絕不放棄。
想像一下,如果巴里不是孤僻的巴里,不是壓根就不愛和投資人打交道的巴里,不知道他還能不能頂住投資人的輪番轟炸,能不能把自己關在小房間里等待自己的預言被實現。如果艾斯曼不是一個對邏輯嚴密性極為挑剔的天才偏執狂,不知道他是不是能頂住上司一輪又一輪的質疑,堅決持有空頭。如果兩個愣頭青不是遠離華爾街,沒有人不停給他們施加壓力,如果他們沒有一個掃地僧前輩把關,他們敢不敢玩到最後。
成功總是在事後說起來輕松,但實際上,大空頭在等待市場驗證判斷的過程中,非常糾結,非常痛苦。 畢竟,「不動如山」是一種非常反人性的操作。當一個市場所有的人都在說你是傻瓜、是瘋子的時候,在日復一日的質疑和壓力聲中堅持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的判斷,就需要極強大的內心和定力。當然,正是因為多數人都被市場清洗掉,所以最後大空頭,才獲得了極高的回報,可以說,這是市場對禿鷹守住獵物的獎勵。
總之,大空頭贏在能發現市場的機會,也贏在 能堅持自己的獨立判斷 。金融市場是一個冷酷和現實的市場,任何一個思維的盲點都可能招致全面的潰敗,人性的弱點也常常是成功路上的攔路虎。如果說這一場風暴有什麼值得我們記住,那就是永遠保持敬畏,不斷反思自我。克服思維上的盲點和人性上的弱點才能成為常青樹。總結 《大空頭》的故事就介紹到這里,我們來回顧一下。
首先我們說了一下大空頭的來歷,講了孤僻的巴里,精明的李普曼,天才偏執狂艾斯曼和三個游擊隊贏家,這四路空頭是如何發現了市場的機會,繼而殺入牌局。他們頂住各種壓力,最終在金融風暴襲來恐慌中,因為及早預測了市場的大跌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因為思維上的盲點,相信房價不跌的神化,眾多金融機構都盲目持有多頭,最終一敗塗地。而大空頭因為正確地判斷了市場的走勢,堅持持有空頭,最終收獲了巨額的利潤。
這些帶著「高智商」光環的金融玩家們,經過一場次貸危機的風暴,有的從此失業,有的甚至破產,有的債台高築,也有的,不僅毫發無傷,還獲得了巨大了利潤。可以說,結局天差地別,成王敗寇。並且,輸贏之外沒有第三種選擇。
金融市場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可能飛黃騰達,也可能一敗塗地。有的人甚至把金融市場比喻成「加州旅館」,說它就像歌里唱的那樣,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獄,雖然來時自由,卻永遠無法離開。有時候我們也納悶,是什麼驅使這些玩家在金融牌桌上不斷下注,是什麼將他們捲入了一場又一場的繁榮和危機,卻仍然戒不掉、離不開、樂此不疲?這個巨大的力量,就是對利潤無休止的追逐。
在金融市場,「貪婪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義務」,利潤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准則。在這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正是資本的逐利和人性的貪婪,讓金融市場歷經三百多年的喧囂,一浪又一浪地漲漲跌跌,一次又一次的危機風暴,你方唱罷我登場。雖然會有高峰低谷,潮起潮落,卻從不會安靜,卻越來越熱鬧。熙來攘往的故事還在發生,金錢的故事還會繼續。
Ⅲ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大空頭》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將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發展直至演變為金融危機的過程融入有趣的故事當中,將次貸擔保債務權證、夾層擔保債務權證 、信用違約掉期等產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來,全景式地描繪了一個行業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與故事,形成了混亂的交易網,從一個角度揭示了危機的原因和真相。
該部金融喜劇把一堂信息量密集的課程變成一出後現代鬧劇,電影在講述上有種不容忽視的憤怒感,但導演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盡量把節奏放的非常快,就像是一邊讀著凱恩斯一邊騎著摩托車在跳火圈
Ⅳ 大空頭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空頭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受
一看完的時候其實是感覺很shock,同時也因為好奇被解答而感覺滿足,果然最愛還是很喜歡像《熔爐》一樣的紀錄式影片和就像《彗星來的那一夜》的類科幻懸疑片,享受探索真相的過程,不管真假,看完總有所收獲。
內容上
08年金融危機,是一個永遠都能刺激好奇心的題材,這只是我第三次看關於同一個題材的記錄片形式,依然刺激。這部影片最大最大的特色是,會有特地說明的部分,而這些部分均是由確確實實那個明星或者博士來解說,重點是非常之通俗,類比的方式能大致上比喻出實際的情況,觀眾明白是什麼意思,才能更充分地感受banker的離譜程度。雖然最後最後的買股票沒看懂。當然我也是因為之前看過類似的題材才能在假眼音樂狂熱愛好者同銀行買保險的時候明白這是什麼意思,雖然有字幕,但相對難懂。我要同屋企人講是乜意思他們才懂
形式上
記錄+陳述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從三條主線不同視覺出發,從而體現投資者普遍的心理其實還是挺有感染力的。
角色上
演員的演技實力確實無可置疑,從開聲的第一下就被迅速帶入劇情和那種環境和氛圍,每一個角色的特色和性格,非常明顯突出,很有張力。
主題上
表現出投機者矛盾心情,如果贏了,會有多少人事業,經濟有多蕭條,但這點並沒有刻畫好,或許因為文章更多的篇幅其實是借這些明白事理的投機者去呈現出市場的瘋狂程度,以及這種經濟體系的弊端,基金負責人其實就是以一種問問題,采訪的形式去從基礎從根本上從底層大眾呈現出,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全篇電影帶了很濃的傾向情緒在裡面,更多像是在指責,缺少了一個深刻的升華。作為「理性人」,每個環節看似瘋狂,但卻非常make sense。
總的來說
內容:9分
演員:10分
主題:7分
因為是一個很尊敬的師姐推薦的,總評11分哈哈。
觸目驚心,學到不少金融知識,拍爛了的金融題材,居然還能搞出新意。
世界金融體系倒塌的前夜,所有的人都在瘋狂的狂歡,任由虛假的泡沫越吹越大。他們不是看不見隱藏在這繁榮背後的隱患,他們只是不在意,反正一切都會有人來買單,為什麼要在意呢?銀行家們將騙局越做越大,最後連自己都糾纏不清。涉及人數空前之廣,近乎摧毀世界的史無前例的詐騙案,卻只有一個人被逮捕,更多的代價,落到了只是想有個家的普通人身上。
在這個故事裡,沒有好人,沒有贏家,只有投機者和蠢貨,這是一場喪心病狂的對賭,所有人從一開始就全盤皆輸,雪崩來臨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也沒有一個人能倖免。
危機過去,改頭換面,一切照舊,對過去的錯誤視而不見,我們盡可以享受這片刻繁華,但那終究只是等待著下一個危機的到來,而這一次,我們是否還會有從頭再來的機會?
如果一件事和錢沒有關系,那將毫無意義。
巴菲特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
影片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在房地產泡沫時期,所以人享受著經濟飛速增長,房價持續走高的感覺,頭腦發熱,心裡膨脹,這個增長的趨勢會一直持續。主要講的這三批人,看穿了這是泡沫破碎前的美好,眾人皆醉我獨醒。
影片的拍攝方式看似隨意,實則製作精良。剪輯很棒, 三個不相乾的故事,相互切換,毫無違和感。因為影片中有大量金融專業的知識,還會,時不時會蹦出一兩個人來解釋專業詞語,便於觀眾理解。開頭貝爾演的金融博士,是一個金融天才,痴迷數據,喜歡用架子鼓來表達情緒。貝爾,一個自帶貴族氣質的男人,將那種大智若愚,表面呆傻,生活白痴,但心裡裝著整個華爾街的表現的恰到好處,他不是演,他就是那個華爾街唯一冷靜的大腦。卡瑞爾時而狂躁,時而憂傷,時而痛苦,心都跟著走了,跟著他思考,跟著他痛恨這個骯臟腐朽的世界。
這三批人,沒有正常的。要麼偏執,要麼消沉悲觀,要麼是投機大膽,悲天憫人。每個演員的演技在線。
同時間多角度的蒙太奇手法,一邊嘲諷華爾街,乃至整個美國體制,一遍又塑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把紙醉金迷和心懷天下的各類人放在一起,凸顯對社會,體制和國家的不滿。
整部影片是用輕松的戲謔嘲諷的口吻演繹,哪怕是塑造復雜傑克的內心,掙扎彷徨,讓觀眾並不那麼痛哭,依舊能深刻感受傑克糾結壓抑,悲情。在影片最後幾分鍾,音樂突然戛然而止,開始用圖片展示金融危機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冷冰冰的,無聲的,表達著無聲的憤怒。
三批人都贏了錢,卻贏的很傷心。整個世界的經濟坍塌了,那一座座用謊言構築的海市蜃樓,終究還是敗露了,留下一縷青煙,一撮黃土,千萬哀嚎的逐夢人。
邁克爾·劉易斯,有著華爾街從業經歷的美國超級暢銷書作家,他的成名之作《說謊者的撲克牌》被公認是描寫20世紀80年代華爾街文化的經典名作,2010年的《大空頭》延續了劉易斯的一貫風格,同樣是描述華爾街「小人物」成功的紀實文學,大膽質疑、抓住漏洞、全力擊打、獲得勝利,激發人們對資本主義金融文化的反思,高踞年度全美商業圖書各大暢銷榜首。
這些「小人物」主要指:三家小型對沖基金的管理人,邁克爾·巴里,斯蒂夫·艾斯曼,查理·萊德利和他的夥伴加米·麥,以及德意志銀行的債券銷售員格雷格·李普曼。美國房地產泡沫迅速膨脹,華爾街的各大交易所不停追加次級抵押貸款的投資規模,但這一小群人發現了其中的經濟學悖論,並對此窮追不舍。他們的調查方式和數據有所差異,但殊途同歸,答案都是:次貸市場的狂熱擴張即將到頂,隨之而來的將會是一場空前的大崩潰,因此他們都選擇了——做空。
這個過程,與其說巴里等人的洞察力令人佩服,不如說,華爾街「精英」們的盲目更讓人驚訝。「怎麼可能?絕不可能!」是什麼蒙蔽了他們的眼睛?巴里等人獲得的資料和數據並不是絕密文檔,幾乎每個華爾街人都可以看到,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找到其中自相矛盾的各種問題。艾斯曼對標准普爾公司的銷售代表提問:「如果房地產價格下跌,會對抵押貸款違約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位代表居然無言以對,因為他們採用的地產市場模型根本不接受負增長。沒有什麼東西是永遠上漲、不可下跌的。這是一個常識,人人都知道,華爾街人士更不可能不知道。當大多數人抱著僥幸心理,以「皇帝的新衣」的態度對待次貸市場的時候,「草根」巴里們就像那個純真的孩子,一眼看破了市場真正的面目,並且動手戳破了氣泡,所以,他們贏了!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當你的想像力已經超越了眼睛所及,這個時候就不要指望眼睛能幫上多少忙。」精英們不僅缺乏想像力,並且長期在安逸的環境中,因而形成了僵化的定向思維。華爾街從來不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地方,在大眾眼裡,金融精英是聰明、敏捷,可以快速應對突發狀況的大人物,但這場危機無情地剝下了他們閃亮的外衣,裸呈出內在的蒼白、軟弱、保守,以及貪婪。他們按照制定的模型辦事,想當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個有序且連續的過程,但是,世界並不是連續的,它時斷時續地會發生變化;他們按照評級機構的報告分析,卻忘記了長久的合作和利益勾連,早就稀釋了這些評級報告的權威性,漂亮的賬面信息掩蓋了背後隱藏的危險。
這場金融風暴的禍端,和美聯儲在格林斯潘時代實施的低息貸款政策有關。無保障收入者可以輕易通過貸款政策獲得多處房產,各大銀行、金融公司對於賬面利潤的盲目追求,次貸市場、債券及其金融衍生品越來越復雜,都讓身處市場漩渦的華爾街人漸漸迷失,甚至連專業人士都不清楚那些復雜的債券的內涵,更勿論洞察其中隱藏的危險。鮮花著錦和烈火烹油,只有一線之隔。豪伊·許布勒,摩根士丹利的明星債券交易員,最終以90億美元的巨虧,刷新了華爾街歷史記錄。為什麼一個席位就能虧掉90億?為什麼整個公司都沒有人發現許布勒即將犯下的錯誤?連公司總裁約翰·麥克都回答不了。
金融危機的幽靈依然在世界上空游盪。回望曾經,最讓人百思不解的,或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沉迷於次貸市場的虛假繁榮?《大空頭》是一部視角獨特、敘事流暢、思考深刻的成功作品。它並非宣揚新的華爾街神話,作者明確指出,巴里等人也有賭博、投機的動機,他們的成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遵循了市場的規律。本書不僅揭示了次貸危機的來龍去脈,更闡明了在群體無意識的氛圍里,保持個人自由意志和清醒認知,多麼重要!
金融術語就不再贅述,想當年我還翻譯過雷曼關於CDO和合成CDO的文章,賺些零花錢,現在想來恍如隔世。還是先說說書中我最欽佩的牛掰人物,邁克爾·巴里。
他最精彩的發言如下:市場上基金經理評估風險的方法非常愚蠢。他們用波動幅度來評估風險。即過去幾年間,一隻股票或者債券上下波動的情況。真正的風險不是波動,真正的風險是愚蠢的投資決策。富人們中最富有的那些人以及他們的代表都認為,絕大多數經理人都是很平庸的,比較好的那些經理人能夠在低於平均水平的波動情況下,取得平均水平的回報。按照這些人的邏輯,1美元的東西連續3天呈現50美分、60美分、40美分的組合,要低於連續3天50美分的組合。我想說,能夠以40美分買入1美元代表的是機遇而不是風險,而且1美元仍然價值1美元。
書上寫他得到的待遇是一片沉默,以及獨自一人吃午餐,眼巴巴地看著人們在其他桌子旁邊快樂的交談。
其實這個問題我早有困惑。那是來自身邊最親近的觀察。我部優秀的前同事,鄧湘偉,我叫他湘帥就是如此。我記得那時候我的基金每天上下波動幾bp,他的基金每天波動幾十個bp。同一個版面上,誰會願意自己投資的基金每天波動這么大呢?而看著自己的基金穩定的小幅上升,我總是暗自里沾沾自喜。但是,反過來一段時間,我發現我在轉債上總是掙不到錢,不僅掙不到錢,還總是小幅虧錢。而他的基金,凈值在波動後總是大幅上漲。
我認真地把我的基金的凈值走勢,波動率,排名和他的基金的凈值走勢,波動率,排名,以及我敬佩的前老闆,國強在的時候基金的走勢,波動率,排名放在了一起。當我看到結果時,難以掩飾自己內心的驚異和激動。我跑去找湘帥說,真正重要的不是日波動率,不是要維持一個拒絕贖回的穩定上漲的假象,而是真正在真正賺錢後帶來的長期波動率的下降。維持日波動率的努力會讓你傾向於趨勢投資,而放下贖回壓力,執著於創造價值的投資決策,才是保證規模和回報的利器。
但這個觀點後來還是有修正,因為散戶更傾向於看重波動率。他們無法承受一段時間的連續下跌。這個現象今年在機構也體現了出來,一個3周左右的波動就會引發贖回。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很好的業績的基金規模就是漲不大。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時欠缺表達自己的渠道。
在現在這個所謂宣傳口徑下,季報和年報寫的越大眾化越好,不要發公眾號,去外面做演講的稿子要通過公司內宣傳部門審核。很多才華橫溢的牛人,去翻看他們的微信朋友圈,只有空空一片。這個行業里宣稱的是口口相傳的內隱知識。沒必要,也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感悟告訴競爭對手,更不要告訴一般人。
開放的姿態和封閉的姿態一目瞭然。巴里的成功成了異常值。一個神經科醫生,通過不斷的研究、書寫、賺錢,成功地獲得了基金投資。而書中顯然業內更出名的艾斯曼,卻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成立自己的第一隻基金。「告訴anybody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件事非常重要,卻又沒那麼重要。這是一個你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告訴自己關注的內容,告訴自己哪些地方你還沒有想到。結論不重要,思維的過程更重要。但是,沒有什麼比感知到有公眾監督從而更加細致,比有人反饋這件事情,更好的復盤經歷了。這會深深地形成記憶迴路,促使做的更好。
巴里,讓我太欽佩了!
看這本書百感交集,不光是因為次貸毀掉了多少人的生活,更是因為這本書里所揭示的術語,對於外行人來看,都是看不懂的黑箱。每我跟別人說我做債券投資的時候,所看到回應的眼神都是要麼閃躲(算了,換個話題吧),要麼疑惑(這是個什麼鬼東西)。3、4年前,我受邀給客戶服務部的同事們介紹債券市場。第一個簡單的問題是如何觀察債券市場,有哪些指標。這個問題就很難以讓圈外的人回答。因為債券市場的成交,特別是信用債市場,單券的成交往往是不連續的,如果你沒有一個資料庫支持,沒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認真觀察市場,你都很難說得出今天信用債市場是漲還是跌,更不要說對一個老券(發行比較久、成交不活躍)定價了。所以書里講巴里的老券難以定價我感同身受。任何一個model都想當然地把世界看成是一個有序、連續的過程。但世界並不是連續的,它時斷時續地發生著變化,而且這些變化通常還具備時間相關性。
國外的定價問題更大。當我幾年前第一次看到同事交易,並且聽說國外債券交易模式的時候,我驚叫,那就是一個黑箱啊。國內因為有中債登、上清所、交易所三方面的努力,每天都會對全市場進行一個價值的掃描。而國外,只有券商自身對提供服務的組合進行定價估值,而定價估值是要付費的。記得那年我司計劃開發一個信用債指數基金,眼見著海外投行拿來國內信用債的定價數據,錯到沒邊沒沿兒,那是多麼搞笑的事情。
書上提到的ABX指數,是一個以最活躍的20隻CDS產品合成的指數,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之前中信證券做過一版交易最活躍的20隻券的債券指數。我不能不說,選擇券種加入指數本身就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每天都有成交會帶給這些券自然而然的溢價。當然這是對市場變動比較靈敏的數據。因為人們會認為買賣更加方便。但如果你認為活躍券種交易在100元,你的指數外券種就應該交易在100元,那可真的是可笑至極。數據會差的很遠很遠。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不懂的事情,你自然會多加小心;惹禍上身的是你自以為懂的事。)(By馬克·吐溫)
這部獲得2016年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的電影,其實在電影圈,似乎反應不嘉。畢竟,要更好的看懂這部電影,需要了解金融圈那些堆積如山的、枯燥的、乏味的概念和公式,對於以放鬆、消遣、娛樂為主題的電影圈來講,確實很不討喜。當然,對於電影的意義,遠不止放鬆、消遣和娛樂這一點。而通過電影,去認識和感受不同於平常的經歷和生活,是我自己定義的電影的根本價值。
那麼,從我的標准來看,這就是一部非常好的高分電影了。
在電影中,有四組不同的人馬,從自身所接觸的層面出發,在不同的方向上推進、研究、琢磨,最終發現了那個事實——世界經濟發展陷入到一個階段的崩潰邊緣。——這就好比面對一個現在最為流行的詞在表達的內容:發現了『風口』。
發現這個『風口』的過程,充滿了四組人馬各自的曲折,這本來就是一個相當不易的過程。而當他們滿心歡喜的等待接住這個天大的『餡餅』時,麻煩才剛剛開始。——關鍵,就在於『等待』兩個字…經濟崩潰,在當時看來是個必然趨勢,但是,具體在哪個時間點上崩潰,就沒有人知道了。而『等待』,恰恰是最需要成本的,相當高的成本…它包括資金成本(按月不斷追加的擔保金)、心理成本(在心理上對於自我懷疑和抗壓能力的磨礪)、道德成本(對於做空行為需要面對世俗的排斥和抵觸)、司法成本(FBI介入的內幕調查)…等等。
是的,能扛過這些之後,你就有機會取得你目標的結果了。當然,如果沒有扛到最後一步,將面臨空手出局,甚至負債破產…而最終是不是真的能實現目標,真的只是一線之隔的事情。
整部電影,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對於這個『等待』過程的講述和表達。這是一個對人全方位考驗的過程。在找對了『風口』的情況下,依然要經歷這些『九死一生』的過程,劇中人物在這個過程中的各種糾結與彷徨…不斷冒出的自我懷疑,不斷出現的團隊內部懷疑,不斷面對的來自外部世界的質疑…這些過程,看得我心如刀絞。——這些,將是我在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所必定要面對…那個程度、並且可能是更大的程度。
其實,根本無所謂風口不風口,因為世界的根本是,條條大路通羅馬。而在這個過程中,你所經歷的所有,就是你自己價值的積累和體現。因為,這些才是實現路徑上一定會經歷的,這些就是實現路徑上需要經歷的。——這個世界上能實現自己目標的人本來就不多,不經歷這些,怎麼會輪到我們自己呢?——經歷了這些過程之後,如果實在不能實現,那麼,你在別的地方也一定能夠實現。因為最艱難的部分,你已經經歷過了。
正因為如此,我認識的世界,變得更為美好了。
因為,我知道,我的實現只與我自己的積累程度有關,而我自己的積累程度,我自己可控。那麼,我的實現,我自己可控。——而這,是一個無比美妙的事實。
首先,是short的含義就是空頭的意思,也可稱之為泡沫。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其實在底子上是一個繁榮經濟的好idae.但是由於人為的不控制,以及利益熏心政府的不作為導致整個局面的全面潰爛。市場整合起所有的良性債券,整體打包售予其他中小企業以及投資人。信用評信機構的由於不作為是主要的責任人,而銀行和及政府就是前期其中的主要利益獲得者。把房屋出售給不具有還房貸能力的人,然後給其活期浮動利率慫恿他買大量的房子砸在手裡(主要理由是房屋的不斷升值加大人內心的貪念,B級債務者本身不具備買房能力的人買了大量的房屋期待獲利。中國現在也在這個懸崖邊上)。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在前幾年美國住房市場高度繁榮時,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況下被認為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借款人也獲得了購房貸款,這就為後來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形成埋下了隱患。在截至2006年6月的兩年時間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直接導致無法還貸的人直接破產引起連鎖式反應。
美國華爾街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賭場,他們可以有無數種方法來博弈這個世界。everying.你可以創造出一個合同框架對賭邊上一個無關人等的下一步結局。對此我的感想是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熔爐,你不爭你就得死。最後受到損傷的就是那些最底層的人民,而上層建築絲毫未損。要盡力上游。不要做海中的污泥,食物鏈的最底層。資本總是虛偽的,不要相信權威要相信事實和數據。這兩種東西是不會說謊的。
觀看電影《大空頭》,給我最大的觸動就是影片中幾位主角對經濟市場和對有效資訊的洞察。留意細微的數據差異需要強大的洞察力,從數據延伸出對市場經濟的懷疑,則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斷能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留心觀察,總能有意外的收獲。影片中洞察力在經濟模塊展現了80級法師的耀眼魔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卻是潤物細無聲。
生活中我們交朋友,一般都是從打招呼開始,俗稱「搭訕」。「搭訕」搭的好,可能會成就一對好朋友或好伴侶,「搭訕」搭的爛,可能會收到別人送你的白眼。怎樣才算是好的「搭訕」呢?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可不是溜須拍馬。這里說的投其所好是指通過觀察,猜測你想要搭訕對象的喜好,例如愛喝咖啡還是白水,愛穿高跟鞋還是平底鞋,愛用蘋果手機還是國產機等等。運用洞察力了解這些的目的是為了給「搭訕」一個好的話題,能引起對方興趣的話題。這樣至少算是開了個好頭。如果沒能成功開頭,那麼就自求多福吧。
開了好頭之後呢,雙方開始交談。有時候大家會抱怨A君太不會聊天了,其實就是大家說不到一塊兒,互相get不到重點或笑點,導致本該充滿愉悅的聊天卻充滿的了尷尬。A君到底是怎麼了?有人說A君情商不夠高。情商是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其中溝通能力體現的最為明顯。所以A君其實是溝通能力需要加血。
溝通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說,一部分是聽。能說的人在交流的時候一般都充滿激情,往往只把關注點放在自己的語速或詞彙量上,滔滔不絕,口沫橫飛,但內容不一定可口。會說的人則更注重內容是否抓得住對方的耳朵和心,這類人通常採取的方式是說一會兒表達自我,聽一會兒讀取信息。還有一些人則很善於聽,一個聚會只見他們頻繁的點頭表示認可,偶爾能聽見幾個詞也只是「對、是、嗯」,缺乏有效的交流反饋。因此在生活中大家應該更願意跟會說話的人交談。聽起來會說話的人用嘴和用耳的時間點都安排的恰到好處,期間再穿插一些槽點,更容易讓雙方產生意識共鳴,從而使得整個交談過程顯得充盈飽滿。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交談的樂趣,或許還會有更大的收獲。
好的洞察力可以幫助我們禮貌地「搭訕」,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有效地交談,可幫助我們成為社交場上的高手。因此洞察力便是加滿溝通血槽的重要補給。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人都戴著面具,表面上堅強的人心裡也許充滿辛酸,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人也許是個抑鬱症患者。朋友之所以是朋友,就是因為他懂你,懂你的開心,懂你的憂郁,懂你的迫不得已,在你厚厚的盔甲下面洞察了你的脆弱和孤獨。
那麼,你的朋友你又真正的了解TA嗎?
或許,你只看到TA想讓你看到的。
相由心生,知人先知面。我們無論身在何處,容貌總是會如影隨行,與人初次接觸、交往,最初的印象都是容貌。容貌不單單是指長相,容貌實際上包含了兩個概念,一個是「容」,一個是「貌」。「容」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坐相、站相以及在坐卧行走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舉止、情態和喜怒哀樂。比如明星走紅毯時的走路姿勢、打招呼姿勢、拍照姿勢,最常見的形容詞就是優雅。「貌」廣義的說就是我們頭部的形象狀貌,是五官、眉毛、下巴等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徵。比如「范爺」的高低眉、孫紅雷的眯眯眼。古人雲:「列百部之靈居,通五府之神路,推三才之成象,容一身之得失」,是說人心裡的想法多多少少都會從面部流露出來,隱藏得再深的秘密,也能被發現,只要識人者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強烈的探索精神。
言辭話語露心跡。語言是情感的表達,是思想的表達。一個人不管自己水平如何,口才如何,只要開口說話,藉助語言的力量,把自己的意念和心裡狀態呈現出來,就會有意無意地給別人留下印象。可以說,一句話有時候就是你自己的一幅肖像。你可能聽過這樣的鬼話:
「今天晚上我要值班不回家了」
——可能是真的要值班,也可能是去跟同事打麻將
「呦,這個寶寶真可愛」
——可能這個寶寶真的很卡哇伊,也可能是又多了一個鬧心的熊孩子
「我經常在你這買東西,就不能便宜一點嗎」
——可能是真的經常來,也可能是第一次上門
「媽,我去同學家做作業了」
——可能是真的去做作業,也可能是去網吧打游戲
謊言是認識一個人的路障,因為謊言是面具。想要真正深入了解,就要透過現像看本質,撕掉面具露出真實的面孔。當然,如果你選擇無條件信任,也許能得到比揭穿謊言更好的結果。
行為藝術。知人的基本方法就是聽其言觀其行。思想主導行為,一般心裡想的就會通過身體行為表現出來。但有些人的言行不一致,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如果僅僅聽其言語,往往會受騙。所以聽其言的同時必須觀其行。
與別人交談的時候,喜歡身體前傾,與對方的距離空間很小,說明他性格相對外向,比較合群,喜歡和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反之如果採取保持或遠距離交流的人,相對內向,警惕性高,一般不願意主動與對方交換意見。喜歡雙手交叉抱在胸前的人,表示對正在探討的內容有疑惑或者懷疑。頻繁整理頭發、摳手指、看手錶手機的人,表示對相關話題不感興趣,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去處理。這些日常所見,如果大家留心觀察,一定都能發現。
洞察力就像是黑夜裡的瞳孔,需要主動地去留意說話者的「容」「貌」、語言、行為,再結合當時的環境背景,猜出真相的六七分,然後再抽絲剝繭的研磨真相。
在我們周圍,有人想要更好的工作,有人想要更好的伴侶,有人想要更大的房子,有人想要更貴的車子,有人想要看一本好書,有人想要去一次海邊,你知道他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嗎?
Ⅳ 拿搖滾普及經濟學《大空頭》就這么幹了!
星期五言: 本人也曾是狂熱經濟學粉兒。從供給需求曲線到恩格爾系數,從亞當斯密到凱恩斯,從摩根史坦利到格林斯潘...無所不究。說實話,那時哪知道這些東西跟生存的關系。事到如今,即便乾的事情離經濟學甚遠,那些理性、量化、宏觀的思維模式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行為方式。可問題是,當下誰還去鑽那些數據的意義!我們無需深究什麼私募基金、期貨、P2P,保險、股票、房地產……沒錯,所有這些理財產品都被「專家」們用天花亂墜的經濟學術語包裝成禮盒賣給大眾,用電影《大空頭》的說就是:沒人在乎紙盒裡包的是什麼東西了,即便是「屎」!
而《大空頭》讓人意外的是:它把一堆讓大眾頭疼的專業術語如次級貸、信用違約互換(CDS)、信用評級體系等用最簡單而粗暴的方式向觀眾普及開來。簡單粗暴到何種程度,聽聽搖滾樂,然後數數電影中「Fuck」、「Shit」的次數就知道了!
文:太虛宮
編輯:Mr.Friday
圖片:網路
一、意識流的剪輯,用音樂做視覺重音
想必大家都聽過那首《波西米亞狂想曲》了吧(同名電影正在中國熱映),歌詞中時而懺悔自己殺了人,時而蹦出一句義大利語Mama Mia(我的媽呀),時而又高喊Bismillah(真主)。歌曲伴奏風格更是從交響到流行又到重金屬……這在音樂上算是歌劇思維,在文學上大概就是意識流了。
可以說,《大空頭》的剪輯風格將這種意識流演繹到了極致。來看看那些情節段落處理:
1、當那位基金經理跑到銀行要做空房地產,心甘情願送保費,工作人員笑的合不攏嘴的時候,導演直接串上了流行說唱音樂。不光上音樂,連音樂MV也乾脆加了進來,一邊笑的合不攏嘴,一邊明星扭著屁股,再加上幾幀鈔票鏡頭的混搭,角色的思維、情緒、慾望、無知、庸俗一並「流」了出來。
▲ 此段剪輯將MV的元素與蒙太奇結合,精彩至極
2、當電影中的人物在就房貸證券、次級貸、份額這些東西爭論不休時,導演考慮到了非專業觀眾的一臉懵,直接跳到了一位女明星躺在浴缸里洗泡泡浴,一邊洗一邊給你普及金融知識。當然,跳接之前導演還不忘給你來一秒鍾呱呱叫的鴨子。
3、兩個創業大學生跑到摩根大通(金融公司)談合作受挫後,發現了被扔在了地上的招股書從而發現商機時,導演為了表現兩人此時的心情以及那種歪打成招的荒誕性,導演直接讓一幫年輕人穿上睡衣,抱著吉他唱NIRVANA的「Lithium」。好傢伙,一些不相乾的鏡頭和人物剪輯成像MV一樣的段落,把金融市場那種又爽、又滑稽、又歇斯底里的效果呈現開來。
這便是意識流式的剪輯,這種剪輯在此片中比比皆是,在該片導演拿下今年奧斯卡大獎提名的《副總統》里也比比也是,當然,這在大衛·芬奇、拉斯·馮·提爾的電影中更是家常便飯般的處理方式。
這種方式不僅在流暢性上提高電影的節奏感,也在情節、情緒以及思想表達上起到了一種視覺重音的作用,只不過這種重音是純視覺聽覺化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台詞敘述罷了。
二、搖滾痞與流行假的對比反差
《大空頭》里的主角有四個(准確說是四組),他們分別是兩個基金公司經理,一個銀行職員,一對大學生創業者。
▲ 好傢伙,大部分電影發行商為了宣傳目的,愣是在海報上把人家兩個大學生主角給替換成了客串的布拉德·皮特!
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這四組角色是在美國金融危機來臨前唯一做到正確預判的人,也是唯一敢做空整個美國經濟的人。與他們對立的是成千上億的隨大流者。
那麼這幾個人跟其他人有什麼不同呢,換句話說電影是怎樣表現出這個差異的?
▼ 來看電影中的幾個主人公:
1、「對沖基金經理麥克·貝瑞」
這哥們說是經理,可一天到晚在辦公室穿著一件破汗衫、光著腳、聽著重金屬(准確說是前衛金屬);不會交流、不懂「諷刺」,不會開玩笑;說話直接,不會裝(聽聽那話:在數字上,我的確比格林斯潘更在行)。好傢伙,這哥們要玩搖滾我一點不懷疑,可顧他理財,誰敢!
2、 「摩根史坦利旗下的基金經理馬克」
這位屈尊摩根史坦利旗下的基金經理就更極致了,從小就被老師質疑成績高的動機: 他要找出聖經福音書中的矛盾之處! 開篇我我們提到「Fuck」在這部電影中的數量,沒錯,那一半就是這位經理喊出來的。難怪他跟其他那些穿西服扎領帶的文明人合不來!
3、「兩個創業大學生」
這兩個創業大學生說白了就是兩個靠小聰明和投機倒把賺了錢的屌絲青年,當然,他們相對於那些富豪還是乞丐罷了,他們也一直在試圖搭上上流富豪這條船。
然而,兩個年輕人到底和其他屌絲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點很關鍵,他們選擇投資的理論依據是建立在邏輯分析與試驗調查基礎之上的,而不是隨大流投資。
這點其實也有點像玩搖滾的人的心理,不入主流。(當然,這種選擇是主動被動的另當別論,更何況現在搖滾在中國不也成了主流了嗎?)
4、「銀行職員」
這位德意志銀行職員一邊拿著單位的工資,一邊又在利用公司的漏洞與破綻賺外快。
在他的價值觀體系裡只認兩件事:錢、事實。
那麼是什麼能讓這種人能在風暴來臨之前成為獲益者呢,我認為有兩點:一是他科學觀追求事實的個性,另一個是他得利即止,只求自己贏得那份,不貪大財。
這夠「搖滾」的吧,這讓我想起當年魔岩三傑那個何勇在打版權官司時說的話:我就是想名利雙收!夠直白吧!
四、朋克式的表達與說唱式的Battle
我心目中的「朋克(Punk)」應該具備這樣幾個特點:(在不影響將意思表達清楚的前提下)能仨和弦彈出來的決不用五個和弦;能一個調下來的決不像韓紅那樣又抖又顫的;能一拳或一個「操」字表達出的情緒決不玩兒長篇文字游戲...
那種黑人式的說唱Battle(鬥嘴)跟辯論會略有不同,後者是靠論點、論據致勝,前者卻是靠氣場以及純粹的現場應變能力。
沒錯,我認為《大空頭》具備了這種朋克與說唱思維,換句話說,它把那些復雜的金融術語以及搞金融的人用最簡單的修辭方式呈現了出來。
▼ 我們來看:
當馬克的基金團隊發現房地產可能存在泡沫時,導演沒有把戲份著重在尋找泡沫、解釋泡沫上,而是直接把調查的人和被調查的人拉到檯面上對峙——
他們要找房產銷售方,導演就直接讓他們跑到銷售商辦公室跟銷售經理對話;
他們要了解買房貸的人,乾脆倒要就直接讓麥克蹲在鋼管旁跟脫衣舞娘對話;
他們要調查證券機構乾脆就直接進了「標准普爾評級機構」的辦公室,和負責人面對面……
可以說,電影情節中幾乎一提到什麼人,導演立馬就讓矛盾雙方對桌而坐,直搗黃龍。沒有任何多餘的鋪墊,也沒有什麼拐彎抹角。這種處理方式貫穿電影始終,從開頭基金經理麥克與東家的對峙,到末端馬克與金融大亨的對峙無所不在。
情節上如此,視覺處理上也如此:馬克跟那個CDO經理談完後,導演讓幾組人出門直接上出租、上豪華加長車,視覺對比簡單、直接、粗暴!
因此,整部電影節奏又快又清晰又直接,這不是朋克是什麼!
五、《大空頭》里關於「賭」的境界
如果我們僅僅從娛樂價值與大眾口味的角度看,估計《大空頭》所帶來的視覺與情節刺激遠遠比不上賭神、賭俠、賭聖、食神那類港台片,可問題是,那類港台賭片除了這些還剩下些什麼呢!
我們還是回頭來看《大空頭》里的四組人物,要知道,這些人從市場預判和投資方向的角度算是勝利者,但創作者卻沒有利用他們這種勝利去滿足觀眾對暴富刺激的需求(像《煎餅俠》、《西虹市首富》之類)。相反,四組人中的三組人,從投資之初,電影就已經把他們的價值觀放在一個批判的角度了。
▼ 因此,我們才會看到以下戲份:
馬克團隊與標准普爾評級機構負責人對峙時,對方發出了這樣的質疑:
我倒奇怪你們來找我的動機是什麼,是不是評級變了對你們有好處啊,信用違約互換(CDO)你們買了多少,你倆還裝什麼好人!
兩個大學生在確認房地產就是泡沫,買空房地產穩賺的時候興奮地跳起了舞,此時那個幫助他們交易的人卻氣憤地制止了他倆:
「你倆在賭美國經濟崩潰,這意味著,如果我們賭對了,人們會無家可歸,大批人會失業,失去退休存款,沒了養老金……失業率上升1%,死亡人數會增加四萬人,明白嗎!」。
於是便又有了之後兩人去報社試圖揭露房地產騙局的戲份。不止於此,在結尾,也就是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後,電影創作者還不忘讓兩個賺了錢的年輕人走進那些倒閉的公司里轉了一圈,從而喚醒觀者的社會責任心。
那個在銀行上班拿錢,私下又在靠揭露銀行賺外快的人就更不用說了,他自己就反復在劇中強調「我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只是個賺災難錢的投機分子」。
電影結尾不忘交代四組人後來的境況:被審問、改行、隱居默默無聞搞環保維權……
如此,電影沒有了唱高調的大團圓式結局,非但不會給觀眾帶來賭俠暴富、團員夢式的娛樂效果,反而給觀眾植入了一種對市場經濟的悲觀主義心態;對政府、體制、專業機構的懷疑心態;以及對普通老百姓的負罪感與責任心……
縱觀這部《大空頭》,在商業可看性上,它用巧妙的黑色幽默式的人物結構以及矛盾沖突架構了整部電影,用酣暢淋漓而簡單粗暴的搖滾風敘述了整個故事,具有極強的視聽美感;
而這種節奏與蒙太奇的處理在電影藝術上本身又是一種創新,毋庸置疑,它開創了經濟政治類電影的全新敘述方式;
在電影的社會價值上,一位導演、編劇、作家能把金融市場的內部交易挖掘的如此之深、如此之專業(細節甚至達到了律師的水準),這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責任心的極致體現,也體現出了人家電影創作者的職業素養以及所站的高度。
而我們呢,別說電影了,至少本人所聽過的宏觀經濟學以及金融營銷類課程里沒有哪個老師把金融證券跟百姓的幸福聯系過,這倒真響應了經濟學「理性」的原則!
最後用《大空頭》里馬克的一段話來結束我們這篇文章吧:
「並不是說欺詐不道德,也不是說欺詐很邪惡,而是說,在過去的一萬五千年歷史中,欺詐與淺視根本就沒成功過,難道我們都忘記了嗎……
看著這些愚蠢的華爾街人士大錯特錯,我只知道最後是普通百姓來承擔這些痛苦,興亡總是百姓遭殃……」
Ⅵ 《大空頭》:次貸危機啟示錄
八九年前,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消息剛一傳出,我一時不明所以,次級貸款?好像是遠在天際的一個概念。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次貸危機不斷發酵,影響到越來越多的領域。一家又一家的金融機構宣布破產,華爾街上五大投行集體消失,美國、日本、歐洲的金融業受到重創。
逐漸的,危害從金融領域漸漸向實體經濟蔓延,美國政府出手救市。
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僅美國就有5萬億美元蒸發,800多萬人失業,600多萬人無家可歸。
次貸危機被稱為1933年後最大的經濟危機,電影《大而不倒》、《利益風暴》、《監守自盜》都從不同側面來反映這場金融風暴里的眾生相。
但當電影《大空頭》出來後,我仍反復看了三遍。更喜歡這個選取的角度,危機前後的人們都在幹些什麼,在如此之大的金融風暴面前,難道沒有一個人提前察覺到嗎?
事實證明的確有人先知先覺,看看幾個金融機構中的人物在這場風暴中的表現。
建倉、上船
邁克爾.巴里(電影和原型同名)是Scion Captical LLC(賽恩基金公司)的創辦人,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和股票投資人。
他在2005年第一個發現了美國房地產市場里的存在的風險,預測2007年房地產市場會崩潰,並抓住機會對此進行投資。
說服銀行給他創造一份保險(信用違約掉期產品),當房地產證券下跌時,他會獲得巨額回報,但如果不下跌,他的巨額保費就是白交。
他掃盪十多家銀行去購買這份保險,客戶經理們聽了他的要求後,壓抑著內心的狂喜,立即成交。
沒有人認為房產貸款會違約,房產證券會下跌,白白的收取保費何樂而不為。
他的做法成了一個笑話流傳。高盛為此還送給他一張賀卡,祝賀他成為購買此類保險的第一人。
聰明人韋內特(德意志銀行的交易員,當時並不得志)無意中聽到這個消息,認為的確是個機會,決定從中獲利。
於是四處打電話推銷這個理念。當違約的房貸達到8%時,整個系統就會崩潰。
拒絕他的人太多了,當假裝的錯誤電話打到馬克.鮑姆的基金公司時被馬克抓住了重點。
「有人在做空房地產市場」。
於是他約見了韋內特,聽取了他的意見,卻沒有盲從,立即買買買,而是去南方的小鎮調研。
泡沫,到處是泡沫。
貸款經紀人想法設法將房貸發給信用評分不合格的人,因為傭金高,能讓他開上寶馬7系;每月按時收房租的房主卻讓房貸超過90天逾期不還。
考察結束的路上,馬克的基金也立即上船。
兩個將基金公司開在車庫里的年輕人,無意中得到有人在做空房地產市場的消息。通過分析,他們確定是個機會,於是力邀鄰居本.霍克特(退休的銀行家)加盟,也加入了這場游戲。
他們的亮點是做了一個非常聰明的決定,對賭等級高的房產證券,保費低,買得起。既然底層的崩潰必定會導致上層的崩潰,買誰都會贏。這一點上,巴里和馬克都沒有他們出手狠辣。
都上船了,剩下的就是等待,漫長而痛苦的等待。在期望中等,在失望中等,在懷疑中等。等了整整兩年。
房產違約率增高了很多,可是證券價格巋然不動。懷疑一直相伴,那是怎樣的一種煎熬,一方面希望自己贏,另一方面,他們對賭的是美國的經濟崩潰,賭贏了,又是多少人要遭受損失。
等待、出手了結
本和兩個年輕的鄰居使用的是自己的資本,承擔的壓力較小,他們沒有懷疑自己的判斷,只是在焦躁中等待,在船剛要漏水時出手了結,獲利。(這個酷酷的、有款有型的首席交易員---本可是由布拉德.皮特飾演的。)
馬克的基金不斷地承擔著來自母公司摩根士坦利的壓力,要求他們出售,內部也有分歧,爭執。還好,馬克是個扛得住的人,堅持己見,是最後一筆出手的大單。
他的悲哀來自於他認清了事情的本質卻無能為力,這些金融衍生品的風險沒被的上層發現嗎?未必,只是他們不關心而已。因為,最後的最後,會由普通的納稅人為此買單。
從2005年開始到2007年,邁克爾.巴里的基金盈利從買保險時的+18.9%,一路走低,低至-19.8%,07年清倉時出手盈利+489%。
他的歷程太痛苦了,投資人的懷疑、嘲笑、威脅、起訴接踵而來,為了保住核心保險部分,不得不動用特權,不允許投資人撤資。
在次貸危機後,巴里關閉了基金。為了能取勝的交易,他覺得失去太多生命當中原本美好的東西。
他敬仰的導師也是他的投資人只通過律師同他講話。他應該也對人性深深地失望吧,為什麼就不能多信任他一些,在曲折的歷程中多一些承擔。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完全正確。
不要說我慧眼如炬
我不過像那移山的愚公
將每一條數據閱讀
不要說什麼郎心似鐵
華麗數據下包裹的事實
在你我面前同樣矗立
利益的驅使
讓多少人偏愛華麗
而我看見真實
不要只看到硝煙迭起後的勝利
從出手到清倉時的等待
四面壓力帶著海嘯般的力量
幾乎將我碾碎
質問 懷疑 嘲諷 威脅
我只有執起堅定的利劍抵擋
我只是從數據中尋找機會
無意揭開體系的黑暗
與現實相悖的預見
帶不來支持理解和交口稱贊
在崩潰的金融瓦礫下
提著滿桶金的我
行走在崩潰的邊緣 身心俱疲
這不是我要看到的世界
上層人物的貪婪
卻由升斗小民買單
我第一個做空次貸債券
卻一不小心載入史冊
------僅以此篇致敬邁克爾.巴里博士,那個在次貸危機來臨前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基金經理
沒有直升不降的市場,股票如此,房地產亦如此。
風險之所以能轉為危險,因為她披著華麗的外衣,帶著嫵媚的笑容,在我們身邊陪伴著,陪你一起歡笑,享受著輕易獲得的高額利潤,享受著彷彿源源不斷的饕鬄盛宴,在你心神最放鬆時,給你致命一擊。
經濟領域的風險如此,大自然的風險亦如此。
美國五大投行的最後結局:
雷曼兄弟(美國第四大投行)破產倒閉,
貝爾斯登(美國第五大投行)瀕臨破產時,由美聯儲斡旋被摩根大通收購
美林(美國第三大投行)被美洲銀行收購
前兩大投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
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出現嚴重虧損,最後被美聯儲注資並實行國有化。
危險就在眼前,而人們常常選擇視而不見
Ⅶ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根據由邁克爾·劉易斯寫的「大空頭」小說的改編,那本自枯燥乏味的金融題材,電影卻用黑色幽默,在嬉笑怒罵間將深奧的專業術語呈現的為人忍俊不禁,略帶浮誇凌厲的剪輯,群像出色的把控更使電影極具張力,三個看似獨立的故事的交替進行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近乎完美的呈現出這場金融之戰,以08年全球經融危機為背景的時代聚焦,電影對何為資本的詮釋淋漓盡致,這是一部堪為金融教科書的佳作。 ——夢里詩書
Ⅷ 《大空頭》 - 不是教你詐,而只是叫你別犯傻
《大空頭》是2015年的電影,以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為背景,講了金融家們如何提前發現不對頭,在所有大廈傾斜倒下全身而退甚至大賺一筆。
《大空頭》最值得一看的是通過一部電影的時間,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次貸危機發生的原因,使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家們為普通大眾設下的圈套昭然若揭。
I .為何會出現「大空頭」
大空頭的本質,其實就是次年房貸利率調整,而做空者看出借貸者根本沒能力還貸,所以用期權的方式做空市場。本質還是當時放貸的時候,銀行信貸評估人員把貸款提供給根本沒有還貸能力的低收入者,才給市場留有做空的機會。
一個脫衣舞娘擁有四套房子一套公寓,而信貸人員承諾她如果償還不了可以借其他貸款。 但是其實下一年的房貸利率上調導致她的還貸壓力變大無力償還,房貸證券更是跌至谷底。就像股票大盤創新低,基金更不用說了,高風險信貸導致了次貸危機。
如果把房子當做金融屬性的衍生品,對於追求資本利得的投資者房價上漲可以再二壓出來,但是當房價不漲利率又提高時他們就將被市場清空出局。電影中沽空債券猶如索羅斯攻擊泰幣,沒有足夠外匯儲備做支撐的貨幣根本紙上談兵。 而男主就是看到了這個空間刺破了市場的泡沫。
II.如何判斷泡沫
巴菲特說,潮水退了才能看出誰在裸泳。絕大多數人都是隨時會破的泡沫,少部分人能在泡沫起時入,泡沫破之前抓住一大把紅利全身而退。用錢生錢,就是抓泡沫的過程。
圈內民宿運營的大咖說過一個案例,在民宿市場,大平層(150平以上的房型)作為市場稀缺戶型,它的供求相對更為穩定。而15年資本介入導致市場供大於求,而催生大平層民宿盈利下滑。
但這些資本沒發現因為他們的介入導致供求不成正比,一年內就退出了市場。而穩定的投資者只看數字,只在乎那些後台真實的搜索點擊量去判斷這個市場,而不是被一時的高漲或低迷影響自己的判斷。 看大勢者看人性,看行業變動者看數據,普通投資者跟風聽消息。 你是哪種投資者呢?
III.美元為什麼是相對堅挺的貨幣
因為它符合經濟規律,更為開放的市場內部會有調整機制,即便沒了金本位,依舊相對許多國家而言堅挺。而中國市場是否還值得投資,以筆者為例14年購入的房產租售比為3.7%(租金*12/售價*100%),現在都不到2%。 也就是租金沒有和房價同步上漲,實體業並沒有被上一輪經濟刺激而提高盈利,就業率上不來。
18年以來國內貨幣發行總量m2一直在8%上下浮動,相較於14年兩位數的M2增長率現在真的是銀根略緊的時代。但如果現在還刺激經濟降低利息,那泡沫化將更加嚴重。即便又帶來一輪房價的上漲。但其實換算為美元可能是跌的,就像現在的土耳其,之前的委內瑞拉、辛巴威。貨幣沒有信用導致治安混亂……
簡單地說就是因為通貨膨脹,導致房價虛高。那什麼是「通貨膨脹」?打個比方,一個美女以前三圍是36-24-36,現在變成88-114-86,雖然你所擁有的一切數字比以前更大了,但是價值卻比以前低了。
IV.價值投資者永遠是孤獨的
黎明前的黑暗最可怕,當你揭開遮羞布看到真實市場的殘破,你內心是煎熬的。明明發現了市場數據的漏洞而一心想要調整讓其規范,但其實你做空的對手也是那些無知的人。
當車庫夥伴在慶祝自己做空AA房貸能有高收益時,BEN的話很是發人深省。每一個金融泡沫被刺破就導致了失業率上升,而每提高1%就有四萬人死亡。
整部電影,聰明人的賺錢方式,與我們的生活相隔甚遠。我們更應該了解的,是次貸危機發生的原因。
《大空頭》只是一個側面,將我們真實地,隨時隨地活在巨大騙局中展現出來,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多去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麼。
政府、房市、金融業為了割韭菜,一起做高市場,讓大眾入場,他們滿懷信心,通過背後各種債權轉移的操作,從中獲利。背上巨額貸款的人永遠不會是這些年薪超過七位數的金融家,還不上貸房子被抵押而無家可歸的人也永遠不會是他們。 這是「上層建築」的如意算盤。
次貸危機的核心原因就是無節制發放貸款導致的房產泡沫。聽著熟不熟?預支了未來的消費去換一個房子的夢想,以為自己扛得住壓力換來一種穩定生活,聽著熟不熟?
國內經濟看上去蓬勃,但全球經濟一體化前一發動全身的情況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產能過剩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都是花著明天的錢在enjoy my life,那明天的錢誰來花,誰又花得出來呢?
我寫文章的初衷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投資房產時注重租售比(房子本身自帶的還貸能力)而不是只看資本利得(買賣差價),不要盲目跟風投資,多看看這個世界在做什麼。
Ⅸ 電影《大空頭》都看懂了嗎
《大空頭》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傳記劇情片,由亞當·麥凱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史蒂夫·卡瑞爾、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聯合主演。
影片根據邁克爾·劉易斯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華爾街金融危機時四個性格怪異的男人抓住機會,從全球經濟衰退中撈取了利潤,同時他們還試圖阻止全球經濟的衰退的故事。
該片於2015年12月23日在美國上映[1],於2016年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
中文名
大空頭
外文名
The Big Short
其它譯名
大賣空、沽注一擲
發行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亞當·麥凱
編劇
邁克爾·劉易斯
製片人
迪·迦納
類型
劇情、傳記
主演
克里斯蒂安·貝爾,史蒂夫·卡瑞爾,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
片長
130分鍾
上映時間
2015年12月23日(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Ⅹ 大空頭電影劇情 講的是什麼故事
1、劇情簡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過做空次貸、操縱CDS市場,而大幅獲益,成為少數在金融災難中大量獲利的投資梟雄。
2、賈瑞德·韋內特(瑞恩·高斯林飾)是一個能把40億美元單子做成37億美元收入的德銀代理人,邁克爾·布瑞(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是獨眼基金管理人,馬克·鮑姆(史蒂夫·卡瑞爾飾)是華爾街世家出身,本·霍克特(布拉德·皮特飾)是康沃爾資本退休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