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豆的舞女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伊豆的舞女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早期代表作。小說的情節很簡單,在一段寂寞的旅途中發生了一場美麗的邂逅,就如同秋風輕輕吹起了一片樹葉。主人公和舞女之間有著淡淡的愛慕之情,但故事並沒有像一些愛情故事那樣落入俗套。舞女薰子純潔天真的性情帶給主人公的不只有愛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凈化的洗滌。小說中所描寫的環境點滴,也在襯托著主人公的心境。重疊的山峰,秋日的木葉,流浪藝人輕敲的鼓點,舞女可愛的裙裾,一切都帶有很濃郁的日本特色。
川端先生的作品,能夠感染人的不只是優美的情節和細致的語言,文章中給人們所表現的人物或景緻,都有一種真實的美感,淡淡的一點一點浮現在人們的眼前,叫人領悟。
在共同的旅行中,流浪藝人們對主人公越來越表現出信任、感激的情感。主人公也「既不獵奇又不含輕蔑之意,我完全忘了他們是屬於流浪藝人那一種類的人。我這一尋常的好意似乎滲透進他們的心田裡」。於是他無意中聽到了舞女薰子的贊揚:「是個好人啊!」真摯而坦率的贊揚,是舞女純潔情感的流露,同時也使得主人公的心境變得明亮起來。
在與舞女分別後,主人公踏上新的旅途。在船上,當一個中學生看到他流淚,向他詢問時,他很自然的回答了提問。「『不,剛剛和人告別。』我非常坦率地說。讓人家見到自己在流淚,我也滿不在乎。」「我什麼都不想,只想在安逸的滿足中靜睡。我的頭腦變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來,以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只感覺甜蜜的愉快。」淡淡旅情油然而生,在悲涼寂寞中,我能體會到憂傷的心靈已經變得平靜自然。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寫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寫於1926年,也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我今天又翻看了川端先生的作品,這部小說曾經被拍成電影,也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令我感到驚奇的是這部小說是關於愛情的小說,卻沒有一個愛字。
暮秋的伊豆。20歲的川端康成穿著高齒木屐,在落英繽紛的山谷中獨行,「我」其實是高中時代的川端康成。在途中他遇到了十四歲的小舞娘,並對她產生了難以言說的情愫。作者的描寫對象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下層賣藝人的凄苦生活。少女薰子一家人的經歷也是當時日本下層賣藝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四處奔波,無依無靠。同名電影(1974年西河克己導演)中有這么一個橋段——男主和舞女一家人在驛站避雨的時候,他問驛站的老婆婆:那幾個人今天會上哪兒歇腳?老婆婆說:誰知道那些賣藝的會在哪兒歇腳?哪裡有客人他們就在哪裡歇腳,誰讓他們是賣藝的呢?只有四海為家了。我勸你呀,別和他們在一起,這樣對你不好。從反映社會現實這一角度來說,《伊豆的舞女》的結局不會是大團圓的喜劇。
「山間的路氤氳著霧氣,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濕,胸前和雙腳本該覺得冷,背後卻因為疾步而行被汗濕,更因為難耐的情緒而焦躁。初識愛情在這樣年輕的年紀,在這樣如夢似幻的山裡,就註定這是一場足以銘記但是卻不可能結果的感情。"
在這篇小說裡面做做沒有灌輸任何一種自己觀點給讀者,主角也不是完人,甚至他一開始也像一般人一樣對舞女有邪念,想讓舞女在當天夜裡留在自己的房間里。
讀完這部作品我感受到了文學大師的功力深厚,《伊豆的舞女》在結構,情節,文筆等方面,涵蓋了藝術,自然美和愉悅美。
《伊豆的舞女》拍過很多次,開始先讀書,然後看了山口百惠的電影。餘味未盡,回頭又讀了一回書。好像是五月份,看劉亦菲《神鵰俠侶》時,在博客上寫:兩相比較,影像多了一份華麗,文字多了一份自發性的感知。前者所有鋪墊,都在為主線添加骨肉。後者流水無形,須要讀者自己探索——大概是如此的,原文也記不清了。
對於《伊豆的舞女》的文字版與影像版的印象,和五月之時幾乎無二。文字清明透亮,似是花苞之中鮮嫩的蕊。要嗅到它的清香,必須自己在閱讀中獲得。影像直觀直接,沖擊力強,但就是因此,反而造成一種困惑。演出的人,與讀書的人,對於人物形象的理解永遠不可能同一。這源於人類的特性:獨一無二的身體以及思想。第二次讀,特地寫了讀書筆記。說是讀書筆記,其實是泛泛之談。讀書之時,影像所帶給我的影響仍未消褪:文字似是清泉,緩緩流動在有著薄霧的清晨。疏離陰影,微呤松濤,在一頁一頁的紙中剎那間生機勃勃。只到故事結束,迴旋在內心的仍是對於純真的感動。雖然一切淡淡,卻綿綿不絕。影像對於整體社會、基於社會創造的人際關系、以及人際關系所帶來的種種矛盾融合之處,表現力更為豐富,亦能使人的內心所觀照到的事物短期內更加深刻。如果說讀完書之後,感覺是少年經歷種種後被他人以及自己承認的愉悅,那麼看完影像之後,則是對於生命所帶來的苦頓的傷感。對於大背景不同的側重點,使得這兩種表達方式所營造的意境各趨南北。在書中,作者表現出若干個象徵:純真而朦朧的愛意;藝人不被人所理解的命運;旅程結束後主角內心的變化;媽媽純朴實在的形象。這些元素,形成影像時,除了大體契合外,其餘被導演篡改藝人悲慘的命運;媽媽的精明。至於主角告別阿薰後,在輪船上的情緒則一點也沒提。只能說是敗筆。
《伊豆的舞女》,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我是個二十歲的人,一再嚴肅的反省到自己由於孤獨根性養成的怪脾……
有種愛情註定不能在真實生活中被尋得,就像川端康成筆下的這個空靈、靜謐、卻又彌漫著淡淡哀傷的故事。在這段故事裡,沒有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沒有纏綿悱惻的長相廝守,甚至於沒有一點點的世俗脂粉。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在一個煙雨迷濛的季節,一個就讀於大學預科的少年,在一次本該孤獨的旅行中邂逅了一位美麗的舞女。到這里,如果按照世俗人的想法,那麼接下來便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但在這個故事裡,少年與舞女卻僅僅只是通過幾眼凝眸、幾句片語來演繹這段青澀而又朦朧的戀情。不能怪他們年少無知,不能怪他們懵懂青澀,這樣的悲傷就像是那美麗的相遇,是註定好了的。一個是身世孤苦的少年,一個是輾轉漂泊的舞女,或許對他們而言,能夠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季節相遇便已是最大的緣分。當旅途結束時,來送他的舞女雖然心中有說不出的難受,但卻始終沉默。船開了,舞女的身姿漸漸遠去,消隱。少年沮喪地躺在床上,眼淚撲簌撲簌地往下淌。而那個關於冬天裡的約定,我們無從知道是否能夠實現,或許也只有這樣一個無果的結局才能讓人感到雋永,才能讓人細細回味。
故事讀完,突然想起了一段對於伊豆的評價:伊豆不同於東京,東京的繁華它沒有;伊豆不同於奈良,奈良的睿智它沒有;伊豆更不同於京都,京都的古風古韻它也沒有。它所擁有的,只是那淡季的憂郁與純真的自然吧,而這份憂郁與自然又恰恰適合這朦朧的初戀,因此這段故事只有發生在伊豆這種地方才讓人覺得合情合理。
讀完這個故事,突然想起一句古語:「知君情深意也厚,憶人全在不言中。」或許這便是這個故事結局的最好詮釋,沒有結局的結局,一切盡在不言中……
拾起《伊豆的舞女》這本書,櫻花一樣純美的封面就如同它的介紹一般——「世界上最美麗的初戀」。這是川端康成的短篇合集,前半本是他自傳性的經歷,後半本則寫了許多生活化的故事,其中包括這篇《伊豆的舞女》。
作者在裡面描寫的每個人物好像都是善良的,那山間駐留時遇見的老婦,那南伊豆溫泉時碰到的紙商人,那一路陪伴主人公的榮吉、千代子、百代子以及與主人公互吐情愫的熏子,那在最後臨行時遇見的礦工們和在船上鄰座的准備去東京趕考的少年。當然還有主人公自己。作者在篇幅不多的文章中,有詳有略的敘述了自己在這一短途旅行中遇見的各色人。他們經歷著各自的生活,從事著各自的職業。但總是能看到的共性:他們都是那麼平易近人,古樸的民風伴著溫厚的民俗。讓人從始至終心裡都是溫暖的。
川端康成的文字影像感極強,筆觸尤為細膩,我有種錯覺是在看紙上的電影,閱讀中腦海里總是不停浮現出一幀幀的圖畫。最美麗的事物往往充滿著遺憾,少年與舞女這段初戀之所以美麗,也是因為它的透明與破碎。黑暗的隧道,冰冷的雨滴,通往伊豆的出口微微透出了亮光……流淌在這些字里行間的曖昧,然而愛就在唇邊,卻沒有人能夠說出口,甚至連眼角眉梢的歡欣也要妥善隱藏。少年的愛情,帶著沒來由的恐懼與躊躇,沒有錢,即便舍不下那誠摯的舞女,終究輕言離開了。舞女的愛情,赤誠而純粹,但她只是居無定所的賣藝人,也許就要在生活的逼迫之下失去貞潔,永遠也不敢奢望那個少年的愛。
合上書頁,淡淡的哀愁縈繞心間,沉浸在故事帶來的無力感之中。川端康成的文字如同一杯香茗,讀後唇齒之間留有淡淡的香氣。那美的感覺正像書中的少年所言:「我的頭腦恍如變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來,後來什麼都沒有留下,頓時覺得舒暢了。」
看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我深深的被作者與舞女之間淡淡的愛所打動了,讀罷全文,發現文中有很多細節進行著對比如世人對舞女的看法:那種人誰知道會住哪呢;乞丐,巡迴演出藝人禁止進村……但這些世俗的語言並不影響舞女善良的本性,自尊自愛的靈魂:鳥商輕輕的拍了舞女的肩膀,阿媽板起可怕的面孔說:「喂,別碰這孩子,人家還是個姑娘呢」;急匆匆的跟上我,她走在我身後,保持不道兩米的距離她不想縮短距離也不願意拉長距離我回頭與她攀談她吃驚似的嫣然一笑,停步回答我,我等她趕上來,她卻依然住步不前,非等我起步她才邁腳;以及後來阿媽不讓「我」和舞女一起去看電影等等,這些情節充分的`表現了藝人高潔的品格與人性。
而作者與舞女之間深深的友誼與淡淡的情感,雖不加太多的心裡描寫,但誰都能感覺到他們之間真摯的情感,如果說先前彼此在一起只是出於原因對對方的尊重,只是做為朋友彼此交流的前提,而之後動身回去,本認為昨晚睡的太遲,今早起不來,大家都不能來送行時……到了岸邊,舞女蹲在岸邊的靚影赫然映入我心中,此時雖不加任何心裡描寫但卻能看得出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啊,彼此之間相互喜歡有不得在碼頭離別,舞女無精打彩的語氣表現了對作者離開的不舍,作者上船之後與少年之間交流:「我剛剛和她離別了」即使讓人瞧見我在哭泣我也毫不在乎了。這些也充分表現了作者對舞女深深的留戀,我佩服川端康成高超的敘事藝術同時也喜歡他與人相處彼此尊重的情感。
全文充滿了川端康成獨特的敘事氣息,這種敘事更讓人感到一個二十歲的學生單身來到伊豆旅行的這種氣氛。一個初生的少年對這個世界簡單的認識;還是個孩子的舞女對這個世界簡單的看法,正是由於這兩顆簡單的心,所以整篇文掌顯的更加純朴感人。
川端康成:「無論《伊豆的舞女》還是《雪國》,我都是懷著對愛情的感謝之情來寫的。」對我來說,無論《伊豆的舞女》還是《雪國》我都是懷對愛情的感謝之情來讀的。這句話貌似不適合我,是的,不適合我。
舞女名薰子,豆蔻年華。豆蔻年華的女子,最為可愛,美麗。對作者而言,她懷有對愛情的憧憬,而她,也讓人愛不釋手。就像作者見到舞女時的呆若木雞,而舞女的害羞與矜持也更讓作者傾心。
其實作者對舞女的喜愛從頭至尾從來斷過,一開始,他本是來旅行,但看到藝人中的舞女後就再無心思,開始一心跟著他們。其中有一個奇妙的心理:舞女走後,作者並未立刻跟上,而是算好了時間再去,對老太婆的交談可看出作者的心急,一心系著舞女;而追上舞女之後也並未立刻停下,而是走在了前頭。這與《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湯姆遇到漂亮女孩做了一套難度很大的體操一樣,雖然喜歡的方式不一,但性質一樣。
作者喜歡舞女的矜持:在下棋時,先是很有禮貌,保持著很大的距離,而後竟爬在了棋盤上。這樣的表現是大多女孩都有的。再比如說,舞女想讓作者朗誦,卻不直說,這種純粹誰不喜歡呢?作者喜歡舞女的天真爛漫:洗浴時一絲不掛地跑步外面,看到作者滿心喜悅。這樣表現,女孩極少有,當然了,舞女還是個孩子。作者還喜歡舞女的害羞:在談到有學生哥游泳時,想說不敢說的害羞讓作者怦然心動。作者更喜歡舞女喜歡自己而不語:離別之際,舞女蹲在岸邊卻一言不發,直到臨走時才揮手告別,讓人看了不禁憐憫起來。
唯美的日本文學,唯美的川瑞康成,唯美的《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瑞康成早期的一個短篇,那淡紫色的哀愁風格鮮明地瘋狂滋長著。它講述了作者與歌女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經歷,整個故事像一本水墨連環畫,輕松而凝重,又像一壺清茶雋秀而清新淡雅。
作為學生的「我」,為了派遣窒息的憂郁,獨自去伊豆旅行。在旅途中,與一夥巡迴賣藝的人邂逅,她們是舞女薰子,舞女的哥哥、嫂子等。於是,在四天的旅程中「我們」結伴而行,並漸漸建立起了純真的友誼和信任。特別是「我」和舞女之間產生了純潔而朦朧的愛情。旅行結束了,「我」站在返航的船頭,心中無限惆悵……
川瑞康成的藝術感敏銳細膩,但《伊豆的舞女》卻沒有連貫的故事情節,似乎他的創作全是憑興致進行的,獨特的藝術構想,感人的美的藝術形象和悲哀的意境,使他的小說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而那純潔舞女也成為他作品中純潔無暇的象徵。
同時,文中那種連貫首尾的傷感凄清和帶有印象主義的唯美意境,總能抓住讀者。如小說的末尾:「我任淚泉涌動……」,使那與舞女別離的無限惆悵和與舞女交往的往事的甜蜜,被作者用感覺上的清泉含蓄曲折地表現出來,生動新穎。
《伊豆的舞女》是一個忘情的故事,邂逅與告別,告別也就是永別,在這整個過程中,什麼都未開始卻已經結束了,整個故事就像一朵蓓蕾,叫人不忍心又不甘心。不忍心看著這兩個年輕人有愛不能表達,有愛不能開放,不甘心眼睜睜地見他們那樣分開,剛剛見面就要永別,這個愛情故事跟日本人心愛的櫻花一樣,蓬勃而短暫,鮮艷的悲壯,也許就因為這樣,深受人喜愛。
《伊豆的舞女》人物塑造的成功也增加了小說的魅力。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舞女的形象,因而在小說中,你可以看見一個活生生的女人,她就是為「我」端茶而羞澀的舞女。
今天我讀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作者通過寫「我」對一位舞女的注意,來寫這位舞女她羞澀的言行舉止,為我們展現出一位靦腆的舞女形象,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動作言語來感受到舞女的內心世界。
本文是以「我」和舞女這些藝人行蹤和感情的變化為線索來寫的,「我」被一位舞女吸引了,一直和這些循環演出的藝人同路而行。這是「我」也逐漸了解他們和他們成為朋友。
藝人在當時的社會是一種非常低賤的職業,但他們有他們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滿足的生活。他們易滿足生活即使會受到別人的鄙視。當「我」主動接近他們時,他們回敞開心扉地和我交談,對待「我」像朋友一樣,他們認為「我」是好人,因為「我」對他們友善,沒有歧視。這同時也使孤僻的我感受到幸福與快樂。他們對「我」也十分友好和關心,當他們有柿子吃時會想著給「我」一個;在「我」將要和他們分別時他們想著給「我」准備些煙和柿子給我,好讓「我」能在回來途中舒服些,並十分真誠的希望「我」能去他們老家遊玩。
作者之所以希望和藝人們同路,是因為想和那為美麗的舞女相處的時間長些。在描寫舞女的外貌時作者著重描寫舞女那厚密的頭發和她那充滿著朦朧愛戀、羞澀的雙眼。她不但喜愛唱歌跳舞而且棋下的也很好,也十分熱忠詩歌文章。她下棋和聽文章時的專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這位舞女的身上能讓人們擺脫對舞女的頑固印象,而是看到了純真淡雅、羞澀還帶有著些悲傷憂愁的舞女形象。
川端康成因為著篇文章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極其細致的用細節讓我們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些人物的思想也是值得每一位讀者揣摩的。
一個青年學生在旅行的途中偶遇了一群流浪藝人並與他們結伴同行,他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我手中的這本薄薄的《伊豆的舞女》,收錄的是川端康成的幾篇短篇小說,《伊豆的舞女》大概是最負盛名的一篇吧。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孤兒出身的大學預科生去伊豆旅行,途中與一群流浪藝人結伴而行,並且對其中一位14歲的舞女產生了似戀非戀的愛慕之情。
小說的情節很簡單,在一段寂寞的旅途中發生了一場美麗的邂逅,就如同秋風輕輕吹起了一片樹葉。主人公和舞女之間有著淡淡的愛慕之情,但故事並沒有像一些愛情故事那樣落入俗套。舞女薰子純潔天真的性情帶給主人公的不只有愛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凈化的洗滌。小說中所描寫的環境點滴,也在襯托著主人公的心境。重疊的山峰,秋日的木葉,流浪藝人輕敲的鼓點,舞女可愛的裙裾,一切都帶有很濃郁的日本特色。川端先生的作品,能夠感染人的不只是優美的情節和細致的語言,文章中給人們所表現的人物或景緻,都有一種真實的美感,淡淡的一點一點浮現在人們的眼前,叫人領悟。
川端先生在小說中布置了一種悲涼的基調,主人公所見的中風老人的病痛,被流感奪去父母性命的三個孤兒,失去兒子、兒媳的孤苦可憐的老奶奶;受人歧視的流浪藝人中落魄潦倒的榮吉,流浪奔波而孩子早產夭折在旅途的榮吉的妻子千代子,哥哥不讓但又無奈還是做了舞女的熏子,迫於社會風習自己也看輕女人的阿媽,離開故里親人隻身做了舞女的百合子等等,無不反映出一種悲苦,無奈的情感,這又正與「因孤兒根性而扭曲了性格」、「不堪令人窒息的憂郁而來伊豆旅行」的主人公的寂寞與孤獨相呼應。這也許與川端先生自己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捧起川端康成的這本輕盈的書,懷著對初戀的憧憬讀下去,再度抬頭時卻彷彿把那紅塵情愛、恩怨都經歷了一遍。起初我沒有流淚,川端康成的筆墨在少女沖著遠去的航船揮動潔白無瑕的手絹時戛然而止,那麼我願意滿懷希望——少女永生都為這場遭遇感到溫暖。
我能從作者的筆觸中感受到那個山頭的風景有多麼美,綠色的縈繞下煙雨朦朧,木製的矮小房屋斷斷續續地出現在顛簸、泥濘的山路上。一間逆旅里,戴著學生帽的少年靜靜地坐在木頭台階上,含著笑,注視著廳前一個手執小鼓、忸怩地扭動著腰肢的小姑娘。兩朵粉紅的桃花浮現在了如水的玉面上,讓日本人民沉醉的小調咿咿呀呀、不絕如縷,一如姑娘靦腆的姿容左右搖擺,飄忽不定,卻又那麼明媚、動人。大概這不算是一場驚艷的相遇,卻讓讀它的人感受到山泉一樣的清新,我們找不到一絲邪惡的慾望,我們也無法探知年輕的男子心中是否種下情根,卻願意義無反顧地讀下去。
被少年愛慕的歌女踩著易掉的木屐,沖上前去要與少年同行,固執的她大汗淋漓。少年與歌女一行人辭別後,途徑老婦人家,老婦人蒼老的聲音道出這世間歌女的辛酸,眼前浮現著那些笑靨如花的姑娘們隨著撥浪鼓、四弦琴裊裊歌舞的場景,猶如一把利刃,剎那將一切美好事物都斬斷,原來美好後面如此可怕,那些賣唱的歌女賣掉的不止是柔美的身段臉容,更是無法追討的歲月年華。再次相遇,少年滿足地追逐著少女快不起來的步履,將只屬於她的嬌羞一覽無余。小歌女純潔的音容在零碎的燈光下閃現,少年又獨自懷揣忐忑的心情洞悉周遭一切,一夜不眠,直到望見少女赤裸的、干凈的軀體時,他又綻放出無比舒暢的笑。
離別在即,遲來的少女默默送上牢牢插進秀發的木梳,深深的無奈與沒有完全消散的、甚至從未展露的激情,統統跟隨無情的海水離開。岸邊執著的歌女望著愈行愈遠的心中愛人,終於再也忍不住,她踮起腳尖,滿含熱淚、拼盡全力地揮動著白帕相送。
2. 《伊豆的舞女》讀後感
喜歡一個作家並一直愛他,是難以乞求的境界。捧讀川端康成小說才是去年開始的事情。在學生時代,沒有人給我介紹優秀的文學作品,那時閱讀的小說大部分來自歐洲或者前蘇聯,真正讓我從內心喜歡的很少。
那時讀書非常幼稚,感覺某作品無味,總是懷疑自己的欣賞能力,卻不敢對名著有絲毫「不敬」。事實上,許多名著讀起來確實非常為難普通讀者的。
但是讀川端康成小說,我幾乎是一見鍾情的。因為文字所彌漫出來的情緒,讓我感到非常親切,讀之品之,恍然大悟——我的青春曾經有過這樣的情緒,只是生活淹沒了它,時間洗刷了它,讓它變得越來越淡。川端康成喚醒我的青春情緒。
川端康成是個怎麼樣的作家?作為一個不尋常的日本文學大師,他是用文學來思考生命的,在悲哀、感傷、抒情的文字之中融化自己,也融化所有有幸讀之的讀者。因為文學,他把自己推向人生的頂峰,愈加寂寞孤獨,於是他站在高峰之巔,俯視齊齊眾生、迷離人間之時,竟然如此厭倦這個世界。最後,他結束了自己,畫上絢爛的最後一筆。
在《伊豆的舞女》這部川端康成的成名小說中,不難嗅到川端康成的感傷和抒情,這種感傷和抒情,來自作者的人生經歷,不是來自賦新詞強說愁的庸人自擾。
只要我們回顧川端康成的一生就知道。兩歲時候,父親病逝,一年之後,母親隨去。祖父母隔絕外界撫養孫兒,無限疼愛,養成川端康成敏感孤僻封閉的性格。7歲,祖母病逝,10歲,姐姐病故。16歲,最後一個相依為命的祖父去世。這樣的經歷,使得他的一生無法擺脫孤兒心結。
川端康成何其孤獨,常常一個人關在房子里,或者逃到無人地方枯坐,沒有人和他談話,他只好和文學談心。我總覺得,文學大師都是這樣——和這個世界無法交談,就回到自己的心靈,自己和自己說話來解除孤獨。
川端康成正是如此。
多年以來,川端康成隻身漂泊,內心無限渴望人間的溫情乃至愛情,但是總不能如願得到,這使得川端康成的感情世界迷離而荒涼。
試想,對於這樣一個極其感性的人,遇到一個純潔、美麗、善良的舞女,舞女對他有著淡淡的'愛戀或傾慕,怎麼不使得長久以來情感無所寄託的他,內心誕生非常的感激和愛慕?
伊豆的舞女,伊豆的舞女!在日本的傳統社會里,舞女只是男人玩物,社會地位非常底下的,這由小說中的一句話可知。小說中言——途中,每個村莊的入口都豎立著一塊牌子:「乞丐、巡迴演出的藝人禁止進村。」
可是正是舞女給予川端康成無比的溫暖,舞女覺得他是好人,平等又溫柔地對待他,這使得以往常覺得自己被世界拋棄的川端康成感到溫暖。小說最後,川端康成就為這樣的情感而快樂流淚,心靈感到澄清,淚水掏空了頭腦,使得他感到一種虛空又美好的情緒。
川端康成和舞女之間的感情是朦朧,這樣的朦朧的體驗,誰沒有體驗過?可是在川端康成的筆下,如此美麗溫暖動人純潔。可是,不管戀情如何美好,終究飄零無寄,那隻是一朵浮雲和另朵浮雲的相遇,飄落一場細雨。那是一個青春和另個青春的相望,譜寫一曲戀情。
在我們的人生之中,事實上,也存在過一些美好的邂逅。那些邂逅,情感微妙,最後化為心底一聲長嘆,我們的長嘆只有自己能聽見。而川端康成的一聲長嘆卻穿越了時空,回響在每個讀者的心中!
青春如雲漂泊,戀情如雨純潔。那就是《伊豆的舞女》給我的感覺。
3. 12. 《伊豆的舞女》:失戀之痛,皆因曾經那麼熱烈的愛過!
老爺子是上上個世紀的人了,1899年出生,1972年死於自殺。
在昨日閱讀的短篇集《伊豆的舞女》第一篇即《十六歲的日記》中,他記述了祖父的「老死」,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直系親人也終於離他而去。
從小父母雙亡的不幸遭遇無疑讓這個才16歲的孩子漸漸養成孤獨、感傷,以及極度不自信的性格,這在不自覺中成為川端康成日後文學作品的底色,甚至由此演化出一種日本獨有的【物哀】審美觀——「以悲為美,向死而生」,將悲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
也難怪老爺子會在選擇自殺前的10年(1962),早早地預言:「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也是由他的親身經歷文學化而成,27歲發表(1926)。1968年更是因為《雪國·古都·千紙鶴》三部代表作贏得諾貝爾文學獎。
初讀《伊豆的舞女》節選篇:雨停,舞女一行起身要走,「我」內心焦急,但又不好意思立馬在行動中表現出來……
但文章到此竟嘎然而止,實叫人垂首頓足。
那時的我,同樣16歲。
節選篇太短,未能得到「我」追上舞女後面的故事。越發遺憾,但也越發地把我扔在日本南國風光中的「彎彎曲曲的山路」、「茂密的杉林」、「黑魆魆的隧道」中,久久不能忘懷……
直到15年後,就在昨天,我把那時的「我」找回來了。
那種初戀的情愫,彷彿還在,美好的一如當初。
雖然這15年裡,我已經大大小小經歷了三五段感情。或有初戀時的稚嫩、羞澀;或是飽嘗學生時代戀情的悸動與不安;更有工作後,因為多了寂寞而碰撞出的一時激情;卻等我定下心,想讓感情結果時,現實的考驗又絲毫不會手下留情,痛的讓人撕心裂肺。
如今再回望過去,經歷種種,初戀的美好更顯得美麗,一如川端康成的文字。
這是雨後天晴的清新而剋制的美好,一如當初我在陽台賞櫻花,天空突然飄下雪花,而你剛剛好這時闖入我的世界,一點不差。就像本是一副靜寞空靈的風景畫里,突然多出一個行人在走,於是所有的眼神都跟隨著你在動……
然而昨日再度回味這個美麗的故事時,我還讀出了一些另外的味道。就像成熟後的生活,怎麼可能還是只有愛情呢?
川端康成文字中滲透出的哀而不傷、靜水流深、空靈寂寞的「物哀」之美,讓少男少女們無不為之傾心、動心、連心:
在上面這段文字中,作者以「鼓聲」的忽明忽暗為「我」思緒的連接點,巧妙地表達出「我心煩意亂」。
作者反復說 「她還是個孩子呢」 。其實這是個重要轉折點——從最開始污穢地想 「既然如此,就讓那位舞女今晚到我房間里來住吧」,內心是同樣地瞧不起舞女這個行當;但是到了文章過半,「(我)腦子清晰得好像被沖刷過一樣。臉上始終漾出一絲絲微笑」 。
此處寓意深刻。
於是才有了後來兩人相處的越來越融洽,越來越深刻,彷彿從此「我」擁有了一雙能夠發現特別的美的眼睛,開始學會「接納」一切:
但是即便有了這許許多多的美好的相處時刻,初戀的花朵還是抵不過現實差距中雨水的摔打:
對於千代子的死嬰,為何在文中反復出現?豆瓣上有高手解讀出「據說那孩子生下來像水一樣透明」,從日文中直譯過來,顯然比現通行本的譯法更貼切,從而得出: 「這如水一樣透明的死嬰,其實就是我與舞女之間有始無終的愛情」。
行文至此,不得不再一次提醒大家川端康成的生事和悲慘遭遇,以及他文字中極強的影像感,工筆鏤繪的景物背後、情感極度克制下的細膩入微、選詞之謹慎用心,無不一一讓我想到 「這種悲而不哀的表達背後,究竟藏著的是一顆多麼孤獨多麼孤獨的心啊!」
無疑,川斷康成的文字是獨孤的,也正是這份孤獨成就了川端康成的獨特文學之美。
其實,文中反復出現的 「好人」 二字,始終在牽動著我的思緒,讓我隱隱覺得這就是作者隱藏在 「我與舞女」 初戀底下更深一層的自我,與舞女相識相戀的過程就是作者「我」的自我尋找、自我確信的過程:
看似上面的文字只是故事中 「我」 的心理活動,不如說這就是作者的內心自白。
來自如此純真無邪、美麗傾心的舞女,這個他者口中的 「好人」 二字,實在擁有莫大的宇宙能量,給了 「我」 一種如家人般的親切之情,以至於我開始羨慕起她們的生活:
正是這份親情,讓我們每一位讀者的眼睛不應該只關注到「我和舞女」,更應該像作者的眼睛一樣要關注到榮吉、關注到阿媽,甚至是「雇來的百合子,總是那麼靦腆」,因為她和我有一樣的孤獨,和對親情的渴望。
如此,我們才能理解這樣一個孤僻的「我」,為什麼要幫最後的那個老婆子去東京,以及與同艙的少年攀談起來:
如此的結尾,悲而不哀,作者始終保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雖然從小是個孤兒,孤獨、偏執,缺乏親情的溫暖,但用這支筆帶領我們感受到了「美好而又空虛的情緒」,讓我們學會「無論別人多麼親切地對待我,我都非常自然地接受了」,包括少年的體溫溫暖著我,讓我能夠「頓覺舒暢」,學會了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生活、不完美的世界,哪怕最後是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但終於「我感到一切的一切都融為一體了」,多少這也算是生命最後的救贖與升華。
文中還有很多細節留待發現,包括這個世界的黑暗(「每個村莊的入口處都豎著一個牌子:乞丐和舞女禁止入內」)、自身封建觀念的頑固(「阿媽總說:在女人後面喝水、吃飯,不幹凈」;「舞女不由自主地要跪下來為我彈去身上的塵土」;)……
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完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最後附上的一篇書評說: 你眼睛裡看到的任何一個悲劇,都是整個社會的共謀。
不過好在《伊豆的舞女》電影男女主角能夠在現實世界裡喜結連理、婚姻幸福。
4. 誰看過《舞女的純情》文根英演的那個,求觀後感,或看完的感受和看法
這部片講述了舞者美麗的愛情
首先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張彩琳在這部戲中表現出的如孩童一樣的性格,愛吃零食,錄音自言自語,累得倒頭就睡·······
但是在最後的時候,無論是著裝還是語調,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成熟的人,這是舞蹈對一個人的影響,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當初獲得第一名的不是全賢書和張彩民,而是羅英師和張彩民,到最後的時候張彩琳的性格還會是那樣嗎?
不會
這便是舞蹈的影響,與自己喜歡的人共舞,與自己不喜歡的人共舞·····
這兩者,造成了不同的結局····
而最後張彩琳選擇的真的是和金世英同一個結局嗎?
不是,
為什麼不是?
因為開始的方式不同,我們清楚的知道金世英是為了出名而找到全賢書,而張彩琳是被搶走的。
再談舞者的詆毀事件
在土豆網,曾有一段時間以《舞女的純情》當中含有侮辱我國的語句的理由而被封殺,那麼,哪些部分會被看作侮辱了我國呢?
1.
可對我來說,我永遠忘不了. 明白么?
知道!我知道!
所以我才叫你和將從中國來的舞者做搭檔
她們知道什麼?
我們只要付錢,她們就會跟你搭檔
實話說, 她們知道韓國什麼?
她們什麼都不知道
至少她們天真的不會去過問你的陰影
2.
小姐,你有些禁止帶入品
像這些蟲子
大叔! 這不是害蟲。
所以請把它還給我吧
小姐,這些蟲子是要按照規定,全部扔掉
它們不符合檢疫法規
我們不允許你帶它入境
他們不是東西,他們是活著的蟲子
而且它們肯定是無害的,我保證
這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你現在 在一旁等吧~
3.
還有,快把你口音快改掉,知道么?
假如你不把口音改過來 我把你送去山東
以上這些是在討論如何解封土豆網文文的視頻時摳出來的
僅代表部分人的意見····
舞女純情的網路詞條http://ke..com/view/741045.htm
5. 伊豆的舞女。電影觀後感。
高中時喜歡在早讀時抱起那厚厚的《語文讀本》,靜靜的看那些優美的文字。已記不得是那個早晨第一次看到川端康成的文字,已記不得到底看了多少遍川端康成的文字,也已記不得何時將這段文字遺忘到了風中。
突然想起這篇充滿淡紫色憂傷的文章,繼而發現還有電影存在,接著發現這竟然是山口百惠的處女作,那年她14歲。
那是一段註定沒有結果的愛情,或許這根本就算不上愛情。這是少男少女情竇初開,通過川端康成的筆觸碰到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學生——那個時代最受尊重的群體——碰到了一群地位低下的藝人,一段四天的感情就此展開。
影片對原著最大的改編是增加了一位叫阿君的女孩,她是薰子的童年密友,卻因過度勞累而病倒,但她的老闆卻並不給她看病只是說她得了傳染病。一直到她死去後,也只是兩個人在黑夜將她抬走,悄悄地埋掉。她就這樣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想知道。薰子臨行時高呼「阿君,早日康復」時是多麼虔誠,多麼單純。而她卻不知道她的密友早已無法聽到。那呼聲又是那麼的無力。
伊豆是個美麗的地方,或許至少在我心中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那裡看一看,走一走「踴子步道」,泡一泡那裡的溫泉。而且,時間一定要選擇初春。那裡的風景很美麗,那裡的人們很淳樸。
初春,初戀。一切都是這么美好,一切又都是這么短暫。這是一段註定沒有結果的愛情。「我」終究要回到學校,薰子終究要淪落風塵。一個窮學生能幹些什麼?一個舞女又如何擺脫凄苦的命運?這是一段愛情,一段旅途中的愛情,而旅途總有盡頭,旅途總很短暫。這只是沿途的風景,而目的地沒有舞女。
影片最後是薰子在一群男人的猥褻中唱歌的情形。她遲早要淪落風塵的吧。但她那可愛美麗清純的形象卻永遠的留在了伊豆,留在了書中,也留在了我們心中。那一年她才14歲。「她還是個孩子呢。」
最後送上影片的主題曲《伊豆的舞女郎》,同樣來自14歲的山口百惠。就讓這淡淡的憂傷帶我們回到那個初春的伊豆,回到那次與舞女的邂逅。
6. 《伊豆的舞女》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伊豆的舞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伊豆的舞女》拍過很多次,開始先讀書,然後看了山口百惠的電影。餘味未盡,回頭又讀了一回書。好像是五月份,看劉亦菲《神鵰俠侶》時,在博客上寫:兩相比較,影像多了一份華麗,文字多了一份自發性的感知。前者所有鋪墊,都在為主線添加骨肉。後者流水無形,須要讀者自己探索——大概是如此的,原文也記不清了。
對於《伊豆的舞女》的文字版與影像版的印象,和五月之時幾乎無二。文字清明透亮,似是花苞之中鮮嫩的蕊。要嗅到它的清香,必須自己在閱讀中獲得。影像直觀直接,沖擊力強,但就是因此,反而造成一種困惑。演出的人,與讀書的人,對於人物形象的理解永遠不可能同一。這源於人類的特性:獨一無二的身體以及思想。第二次讀,特地寫了讀書筆記。說是讀書筆記,其實是泛泛之談。讀書之時,影像所帶給我的影響仍未消褪:文字似是清泉,緩緩流動在有著薄霧的清晨。疏離陰影,微呤松濤,在一頁一頁的紙中剎那間生機勃勃。只到故事結束,迴旋在內心的仍是對於純真的感動。雖然一切淡淡,卻綿綿不絕。影像對於整體社會、基於社會創造的人際關系、以及人際關系所帶來的種種矛盾融合之處,表現力更為豐富,亦能使人的內心所觀照到的事物短期內更加深刻。如果說讀完書之後,感覺是少年經歷種種後被他人以及自己承認的愉悅,那麼看完影像之後,則是對於生命所帶來的苦頓的傷感。對於大背景不同的側重點,使得這兩種表達方式所營造的意境各趨南北。在書中,作者表現出若干個象徵:純真而朦朧的愛意;藝人不被人所理解的命運;旅程結束後主角內心的`變化;媽媽純朴實在的形象。這些元素,形成影像時,除了大體契合外,其餘被導演篡改藝人悲慘的命運;媽媽的精明。至於主角告別阿薰後,在輪船上的情緒則一點也沒提。只能說是敗筆。
《伊豆的舞女》,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我是個二十歲的人,一再嚴肅的反省到自己由於孤獨根性養成的怪脾……
今天我讀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作者通過寫「我」對一位舞女的注意,來寫這位舞女她羞澀的言行舉止,為我們展現出一位靦腆的舞女形象,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動作言語來感受到舞女的內心世界。
本文是以「我」和舞女這些藝人行蹤和感情的變化為線索來寫的,「我」被一位舞女吸引了,一直和這些循環演出的藝人同路而行。這是「我」也逐漸了解他們和他們成為朋友。
藝人在當時的社會是一種非常低賤的職業,但他們有他們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滿足的生活。他們易滿足生活即使會受到別人的鄙視。當「我」主動接近他們時,他們回敞開心扉地和我交談,對待「我」像朋友一樣,他們認為「我」是好人,因為「我」對他們友善,沒有歧視。這同時也使孤僻的我感受到幸福與快樂。他們對「我」也十分友好和關心,當他們有柿子吃時會想著給「我」一個;在「我」將要和他們分別時他們想著給「我」准備些煙和柿子給我,好讓「我」能在回來途中舒服些,並十分真誠的希望「我」能去他們老家遊玩。
作者之所以希望和藝人們同路,是因為想和那為美麗的舞女相處的時間長些。在描寫舞女的外貌時作者著重描寫舞女那厚密的頭發和她那充滿著朦朧愛戀、羞澀的雙眼。她不但喜愛唱歌跳舞而且棋下的也很好,也十分熱忠詩歌文章。她下棋和聽文章時的專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這位舞女的身上能讓人們擺脫對舞女的頑固印象,而是看到了純真淡雅、羞澀還帶有著些悲傷憂愁的舞女形象。
川端康成因為著篇文章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極其細致的用細節讓我們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些人物的思想也是值得每一位讀者揣摩的。
7. 誰有伊豆的舞女的讀後感,要求日文的,300字就行
你運氣真好,我剛寫了一篇關於伊豆的舞女的論文,抽取其中一段給你吧。但是寫得不是太好的喔,希望可以幫到你。
作者は20歳のとき、伊豆で旅行しった。その時、踴り子と會って、一目ぼれしった。そして、作者は學生が、踴り子のは當時の下等な人だ。しかし、彼らはまだ感情を持っていた。
作者は5日間の旅、その間に、偶然に道連れとなった芸人たちといっしょに數日を過ごしうちに、純粋な気持ちが満ちた。それから、作者は下田で彼らと別れて東京へと戻った。それは作者の民主主義の平等の考え方を反映すると思った。
『伊豆の踴り子』を読んで、短い作品なんだと実感した。あの情緒、青春の情緒に打たれてしんときました。心が靜まり返って、しばらく呆気にとられました。それから、感動を覚えた。いい作品と思った。それから、川端康成といえば日本で最初にノーベル文學賞を受賞した作家だ。『伊豆の踴子』は美しい名作である。その踴り子の何ともいえない寂しい表情の描寫のは、私の胸を強く打った。
8. 永恆的失落 —— 電影《伊豆的舞女》觀後感
早在學生時代,就學過日本著名小說家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那是第一次接觸並了解這位傑出的作家,因此也知道他是日本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說《伊豆的舞女》《雪國》《古都》《千隻鶴》。其中《伊豆的舞女》是他早期的代表作,這也是奠定他在當時文壇地位的作品。那時便深深記住了這位作家的名字。
我記得幾年前,先後看完了《伊豆的舞女》《雪國》《古都》《千隻鶴》這幾本小說,至今雖然已不能回憶起書中全部的故事情節,但川端對人物內心活動生動細膩的描述及其高超的敘事技巧,依舊在內心震撼著我。
後來看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電影《伊豆的舞女》,再一次掀起了我內心的狂潮,甚至在影片結束時,為舞女阿薰與高中生川島之間朦朧的真情感動,也為這份於世不相宜的真情最終不能圓滿感到深澈心底的遺憾和哀傷,還為此莫名地落淚。
影片由小舞女與家人為客人表演開始,三弦琴和大鼓的美妙樂聲傳來,伴著舞女們曼妙的身姿和熱情的表演。主人公我發了一段畫外音: 「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次看清楚小舞娘的樣子的,當時我正要去湯島,在湯橋附近,跟這群修繕寺的藝者碰上了。我非常欣賞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使我的旅途不至於太寂寞。」。
高中生川島(三浦友和飾)在暑假獨自去伊豆旅行,途中偶遇一群賣藝者,其中一個小舞女清純美好的面容使他為之心動,於是決定與他們結伴同行。
在當時社會,藝伎們地位卑下,處處遭人白眼,生活在社會邊緣的她們,不論是精神還是物質上,都掩藏著深深的自卑與無奈。影片中,遇見路人,她們都會彎腰致歉,讓路避之,好像自己天生卑賤,不該與他人甚至同是社會下層的人們擁有平等的地位和生活權利,看後讓人心生悲哀。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足以說明這一社會狀況,在川島步行去下田的時候,山間下了一場大雨,當他奔向途中一處歇腳店避雨,第二次遇見同去下田的藝人們時,店主老太太趕緊熱情地請他進屋烤火取暖,而那群賣藝者只能擠坐在屋外棚子下歇口氣。雨停藝人們走後,他詢問老太太他們的去處時,老太太說了這么一段話: 「誰知道那些賣藝的會在哪裡歇腳呢?哪有客人就會到哪兒去,在那裡歇腳,誰叫她們是賣藝的呢!只有四海為家。我勸你呀,別跟她們在一起,這對你不好,知道嗎?」。 另外在影片中,有多處表現了這種古老的社會階級現象。
這部電影,更多的觀者都為男女主人公因身份地位懸殊,雖有真情卻最終只能隱藏起內心的悸動和情意,揮手道別,分隔天涯而深感遺憾。但還有更多的東西觸動著我的心靈,電影從愛、友情和親情三個方面表現了當時的日本社會現實生活。
首先很多細節表現了感人的親情。在此先梳理一下人物關系:賣藝者有五個人,小舞女阿薰(山口百惠飾)、阿薰的哥哥榮吉、榮吉的妻子、榮吉岳母、舞女百合子。而親情主要表現在奶奶和哥哥對阿薰的保護與愛上。
舞女阿薰雖然還是一個小女孩,但姿容美麗、笑靨如花,人見人愛。有幾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一回是她們表演完畢,途徑川島旅館時,川島邀請他們上樓玩,歡快的阿薰看到棋盤跟川島對弈,被隔壁的色漢發現,連連驚嘆於阿薰的美麗之餘,竟對奶奶提出了錢色換取的非分要求,實實令人憎惡,慶幸的是奶奶一口回絕。第二回,一位客人邀請阿薰和百合子吃美味,卻假裝一副正經樣子對阿薰摸來摸去進行猥褻,幸被奶奶發現並制止。還有最後在川島計劃第二天回東京之前,邀請阿薰出去玩,奶奶對眾人說了一段話,其中有一句「一個舞女是不能愛上學生的」。她以女性的敏感看出阿薰與讀書人兩人彼此間的真情,但也深知他們不可能走到一起的結局,所以她禁止阿薰去找川島。雖然作為奶奶,最疼愛孫女,卻也只能做出無奈的事情。甚至說 「做我們這行的,誰不希望在年輕的時候,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呢!」 這種內心的酸楚與無奈感,恐怕也只有年過半百的奶奶能體會地更加深刻吧!
影片中,純潔的友誼也使人記憶猶新。阿薰和阿君是好朋友,因為生活而不得不分離。每到春天,阿薰會隨家人巡迴表演,他們要去湯野,阿君就在那裡,阿薰為好朋友買了護身符。誰知她第一次去找阿君,沒找到還受了一頓逗弄;有一回她意外地發現阿君睡在一間隱蔽的破房子里,已經病的奄奄一息,她流著淚扶起阿君,給她喝水,還說一起回大島,那種純潔的友誼,即使是現在的我們,誰不為之動容,誰不羨慕呢?可是如今的社會,一切早已不是從前的樣子。
電影的主題表達了舞女阿薰與學生川島之間朦朧的情意。從川島偶遇她們並暗自喜歡上這個如小鳥般歡快的舞女時,悲劇意味便開始在平靜的旅程中隱隱地四散蔓延。在這個短期的旅途中,他們經常互訪來往,小舞女對學生也暗生情愫。有一回,在溫泉浴場洗澡時,她因為看見了川島和哥哥,竟然激動地光著身子跑了出來,揮手向他們打招呼,這種璞玉之美與純潔無瑕,該會滌盪多少人滿是塵埃的心靈啊!正如主人公我的畫外音那樣: 「她真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也許是看到我們了,所以她高興得光著身子跑了出來,看著她那高興的樣子,我的心突然像被清水洗滌過一樣,有一種透心涼的感覺」。
有一回,他們下五子棋,因為過於專注,兩人前額幾乎挨在了一起,川島欣喜的同時,略顯尷尬,但內心裡更多是對舞女的欣賞和喜愛。只讀過小學二年級的阿薰,喜歡請教別人學習,一次請求客人為她念書落空,正當失落,川島說看看她那本書,她的情緒便瞬間多雲轉晴,那可愛和純真真如山間的清泉流過自己的心上。
他們一道去另一個地方時,途徑山野,是那麼安寧、和平與寧靜,如同他們的偶遇,同行和相識。在山頂時,他們開心地聊天,笑容是如此天真、純凈。
旅費用盡,川島不得不回學校,正如主人公我畫外音所說,他是那般地不舍: 「總之,我知道我不能老賴著不走,所以我決定第二天從下田坐船回東京。可是,我真不想跟這個小舞娘道別,我害怕再也沒有機會見到她」。
等到達又一處村落時,夜幕已悄悄籠上蒼穹。川島跟他們分別去旅館時,內心充滿了無奈,這短暫旅途中的一切都充溢著他的腦子,可是第二天他就要離開了。主人公的畫外音很好地說明了他當時的心緒: 「今晚應該跟她道別的,再不說的話,很可能會跟小舞娘不辭而別,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我怕我開不了口,我的腦子真是亂七八糟的」。 後來川島去找阿薰出去玩,她被奶奶的一番話殘忍地從自己美好的內心世界丟回了現實,她只偷偷躲在旅館外一個暗角里低泣。這樣的純潔和愛太容易破碎,何況面對的是強大的社會現實本身,並且這朦朧的情意本身並不能說明或改變什麼,或許正如奶奶所說,只能作為年輕時美好的回憶吧!
我想起大學剛畢業時,與同班同學去拉薩旅行,住在八角街內一個小旅館。第二天去參觀布達拉宮時,認識一位湖北的阿姨,十分熱情,真誠而且健談。參觀結束逛八角街的時候,她給我介紹同是在拉薩認識的小驢友,那是一個長相清純美麗又羞澀內斂的上海女孩,我們只簡單地打了一聲招呼,准確地說,連認識都算不上,因為我們不知道彼此的名字。當時看見她,我的內心泛起海洋般的驚喜,彷彿整個世界都閃著太陽的光芒。幾年已過去了,偶爾想起那個已然模糊,連模樣兒也想不起來的女孩,嘴上都會泛起絲縷感慰的笑容。
片尾,一切總歸落幕的時候。阿薰依舊不忍他離開,內心的那份朦朧之情又何以寄託呢?唯一能做的是,用自己純潔的心送他一程。碼頭上,她終究不能從失落的情緒中恢復過來。她不願相信並面對他會離她而去這個鐵的事實,也許她聽過奶奶的那番話,多少能意識到他們這次離別,可能永遠再難遇見了吧!而學生川島又能做什麼呢?沒有任何的選擇。他僅能做的也是藏起這份純真的情感,向阿薰索要一把發梳,如奶奶所說的那句話,也該可以用到他身上吧,也許多年以後,他再想起這段年輕時的旅程,這把發梳應該就是最好的回憶,承載那最美好的一切哀愁吧!
等輪船汽笛鳴響的那一瞬,她才意識到將要永遠地失去他。也只有這一刻,她才真正明白自己是多麼珍重他,多麼不願他離自己而去。內心郁積的無奈和難受終於爆發,她飛奔到空闊的碼頭高處,使勁地揮動白絹,輪船在漸漸遠去,不久,就會從她的視線中消失。
川島為自己的無力感到失望,為一切感到痛苦,這個美好的小舞女在旅途中曾是自己全部的慰藉和熱情所在,此刻,輪船載著他一點點擴大他們之間的距離。這種強大的無力感恐怕即便拋灑在蔚藍的海水中,也不能減弱分毫。當他看見阿薰在碼頭狂舞手絹時,感動地眼圈泛紅,淚水在眼圈打轉。輪船在遠離那個人們視為卑下卻如此動人的小舞娘,他低著頭,手握舞女的發梳,腦子里浮現途中歇腳店老太太的那番話。
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伊豆的舞女》中,小舞女與讀書人懵懂的情意何嘗不是美好的悲劇呢!片尾,畫面定格在小舞女未來命運的永恆悲劇上,她強作笑顏地表演,一個粗莽的紋身漢抱住她純凈無邪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