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聞一多的《最後一次講演有感》讀後感
眾所周知,在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殉難的追悼會上,面對反動派的無理取鬧,肆意搗亂,聞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了一次震憾全國的即席演講。演講結束後,聞一多先生也不幸慘遭國民黨反動派的毒害,那一次演講也就成了聞一多先生的最後一次演講。雖然聞先生已經不在人世,但其浩然正氣激勵著無數愛國志士與後來者,使他們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中奮力拚搏,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李公朴、聞一多先生一樣的敢為正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革命先烈前赴後繼的奮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才有了今天和平的新中國。
演講中,聞一多先生在嚴厲聲討反動派的無恥罪行和卑劣行徑的同時,也高度頌揚了李先生為民主與和平而獻身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而且還號召廣大民人民站起來,一起與反動派作堅決的斗爭。其無論是在演講的思想內容還是在演講的語言技巧上,都可以說是一次傑出的演講,是值得探討的。下面是我對聞一多先生《最後一次講演》的一些感想。
開篇,開門見山,別致新奇。既然是悼詞,一般來說,開始是致哀或者述亡者的生平。但聞先生卻別出心裁,一反常規,採取「開門見山」的手法,先聲奪人,直趨主題。「這幾天,大家都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演講者一開始便義正辭嚴地痛斥國民黨反動派的無恥罪行。「最卑劣最無恥」、「失掉良心的中國人」、「偷偷摸摸地來暗殺」更是表現演講者當時義憤填膺的憤怒,表明了立場和所持的態度,是支持革命的。
內容表達形式多變,各個小節都以其各自的形式為主題服務,思路清晰,脈絡分明。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避免了繁雜拖沓之感,而且另有新意。
一、比手法的應用。演講者把不同的人物置於明暗對比鮮明的角度,故意拉大兩者距離,並賦予不同的情感色彩,從而達到更佳的表達效果。如在第二節中,「這是某集團的無恥,卻是李先生的光榮!」把反動派與李公朴置於對比的立場,以反動派的「恥」襯托李先生的「榮」,又以李先生的「榮」反襯反動派的「恥」,兩者互為作用。在強烈的對比中,表現對反動派憤怒與蔑視,和對李先生的贊揚,充分表達出聞一多先生大義凜然,愛憎分明的愛國主義感情。
二、心理的描述。通過心理的剖析,往往可以知道某些行為舉止的真實意圖。心理戰術的抨擊,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有殺傷力、最易致敵人於萬劫不復的戰術。演講者巧妙地運用了這一點。如在第四節中:「不知他們是怎麼想法,他們的心理的什麼狀態,他們的心是怎樣長的!其實很簡單,他們這樣瘋狂的來製造恐怖,正是他們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們在製造恐怖,其實是他們自己有恐怖啊!」他們「製造恐怖」,根本原因是「他們自己在恐怖」,心理的剖析,一針見血地戳穿敵人的虛弱本質,向時代證明敵人不過是只「紙老虎」,給敵人予壓力,給人民予動力。
三、舉例引證。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用事實說理,可以讓反動派的把戲不攻自破,加強說服力。文本第三段中列舉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慘案,贊揚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偉大獻身精神的同時,揭露反動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謀殺的險惡企圖。第五段中,列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證明反動派必敗、人民必勝的真理。
除此之外,這篇演講還運用了豐富的語言的表現手法。例如:
一、感嘆句的運用。聞一多先生的這次講演最大的一個特色是多用感嘆句。用感嘆句表達強烈地感情,是對反動派的無恥和卑劣行徑的怒不可遏的血淚控訴,是對李先生殉難的悲痛和對李先生愛國主義精神的高度的贊揚,是情感的噴發,是心靈的怒吼。感嘆語句,短促而有力,表達效果強烈。
二、反詰句的運用。例如:「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運用反詰句,加強了肯定的語氣,使感情表達更強烈、更震撼人心。
文本的結語寫得鏘鏗有力。古人寫文章都講究「豬頭,豹肚,鳳尾」,所以,一般說來,好的文章必然會有好的開始和好的結局。聞一多先生在結束語中,把主題升華到另一個高度,「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以發出號令的形式向敵人發出一戰到底的挑戰,也在向世人宣告,不僅他聞一多,還有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將會站立起來,與反動派決一雌雄,同時表達了廣大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和信心。
縱觀全場演講,可謂感情強烈,到了激昂之處,其感情以肢體語言進行表達和發泄——捶擊桌子(這是無聲語言表達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情感憤怒到極點的聲音),可以說,聞一多先生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在表達一種感情,一種思想。而且語言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多用口語,但又沒有使演講流於空乏、累贅。
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講!
⑵ 最後一次演講讀後感注意300字快急
《最後一次演講》的語言是那樣的犀利,直指國民黨發動派,跟敵人正面交鋒。今天,這里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是好漢的就站出來!你出來講!憑什麼要殺死李先生?殺死了人,又不承認,還要污衊人,說什麼桃色事件,說什麼共產黨殺共產黨,無恥啊!無恥啊!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殺是李先生留給昆明的光榮!也是昆明人的光榮!讀到這一段,我眼前彷彿浮現作文出聞一多先生演講的情景,那滔滔不絕不可阻擋的氣勢,那視死如歸錚錚鐵骨的精神,那橫眉怒目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是多麼的激動人心啊!
⑶ 跪求聞一多的《最後一次的演講》的感想
最近我閱讀了<<中國現代散文精選>>,其中<<最後一次演講>>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聞一多先生在敵人白色恐怖下,毫不退縮的高大形象,經常浮現在我眼前.
1946年7月初,國民黨特務暗殺了反內戰民主人士李公朴,為了喚起民眾、聲討反動派的罪行,聞一多先生大義凜然地公開講演。可是過了兩天他也參遭暗殺了,因此這次講演就成聞一多先生的最後一次講演,給人們留下了永恆的記憶。
我深深記住了這么一段話:「我們就要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出大門。」這就是說我們已經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就不能後退,要將革命進行到底。聞一多先生的精神是十分可貴的,他說出了千百萬中國人民的心裡話,他用寶貴的生命喚醒無數熱血青年團結起來,為推翻反動派的血腥統治而戰斗……
我慢慢地合上書,聞一多先生的形象總是不斷地在我面前閃現,他的話語總是不停地在我耳邊響起。我想,做人就要像聞一多先生那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真正無愧於國家和民族的人。
⑷ 演講觀後感
演講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我整理的演講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個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體育冠軍,一個迄今為止中國體育明星站在國際體育舞台上最高位置的代表,沒有講述她的成就,她的輝煌,她的辛酸,而是以一位人生路上,導師的姿態、謙卑來指導我們後來者。
鄧亞萍這番演講,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學習裡面的「歸零」。
在人生的道路當中,其實最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就是要不斷地歸零,想著自己什麼都不會,還要向別人請教。
我們要有歸零的決心,不要抱著:我曾經在非常好的學校學習過,我已經不得了了的想法。但是你要肯放下,肯歸零。要想到,我們一切要從零開始,要保持一個勇往直前、拼搏向上的一種精神。
在拼搏的過程當中,一定會遇到困難。那麼我們該怎麼辦?我們要有忍耐力!你的忍耐力有多強,你的成就就有多高。你的承受力有多大,你的成功就會有多大!
一切從頭開始,我不認為說:你不會。這個問題就把你嚇倒了!因為任何事情,你都是從不會到會,從會再逐漸地去感悟和提煉這個成功的規律,一定是這個過程。
人生中,總有一個不寬不窄,但深不見底讓你難以逾越的溝壑。
《國王的演講》,就是講述了喬治六世與自己的弱點——結巴對抗的過程。可以說當時還是約克郡公爵的伯蒂是在在父親去世、長兄無能的情況下,被推上了王座。他不是一個登上王位的完美繼承人。他缺少做為政客必不可少的一個能力——口才,他甚至無法順利地說出他想表達的一句話。
關心他的妻子為他找了無數位語言治療師。最終,她找到了萊昂納爾,這個「江湖術士」與「九五之尊」的伯蒂便成了一對並不和諧的醫生與病人。國籍、信仰、身份。沖突與理解在他們之間不斷發生,但斷斷續續的治療卻頗有成效。之前因為激將法,國王的口吃隱隱有痊癒的趨勢。這像是在溫火燒水,水未沸,溫度已高,只差一個契機,喬治六世便能改變自己。
片末的因為1939年9月3日,德國軍隊沖破防線進攻波蘭。英法被迫向德國宣戰。所以喬治六世要向國民發表演講,這像是對他的考驗。40分鍾中,他要順利地朗誦一篇從未讀過的演講稿,終於在萊昂納爾的幫助下,伯蒂克服了導致自己結巴的心理陰影,在一個小小的直播間脫胎換骨。
人生的溝壑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成功跨過的,只要你能堅持,學會克服。最終,當你站在溝壑的對面,你會發現:在你克服自己後,對面那片朦朧的世界其實更為寬廣。你,更能成為你自己!
今天,我看了《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看完後,我有說不出的感慨。
喬治六世就是愛德華八世國王的弟弟。二戰前夕,希特勒野心勃勃,愛德華為了娶辛普森夫人,拒絕當國王,政府威脅集體辭職,愛德華退位。於是喬治六世(約克公爵艾伯特王子)非常不情願地被推上了國王的寶座。但是喬治六世半輩子一直活在父親與哥哥的陰影下,還有很嚴重的口吃,發表講話時非常吃力,卻無法逃離公共人物的命運。幸運的是,賢惠的王後伊麗莎白經人介紹,為丈夫找到一位與眾不同的語言治療師萊羅格。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國王的口吃大為好轉,與羅格兩人也成為了一輩子的好友。二戰爆發之際,喬治六世成功發表了那篇著名的講話,鼓舞了當時二戰中的英國軍民。
喬治六世剛開始認為自己永遠不可能流暢演講,他剛開始找遍了所有知名的醫生,均無法幫他克服口吃問題,後來遇到了一個擅長演講的萊羅格指導,才在不斷懷疑、堅持、再動搖、再堅持中逐漸克服了障礙。
關於堅持。不管是誰,克服內心的恐懼,面對不完美的自己,戰勝自我,很多時候,就在於堅持。
看《國王演講》這部電影,實在是讓我受益匪淺。這是我看了眾多部電影以來自認為最精彩的電影。
這部精彩的電影主要講的是:一位患有口吃的王子放棄了希望,經過一場失敗的演講過後,王子拒絕了治療。王子的妻子特意給他找了一個偏門的口吃治療師——萊昂納爾。羅格醫生。用自己特殊的方法把王子給治療好了,王子有了自信,從此成了口齒凌厲的國王,而萊昂納爾。羅格醫生也與國王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看完影片後,我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整理著自己的思緒,感覺自己已經完全沉浸在《國王的演講》當中,不能自拔。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就如影片中的國王一樣,總是放棄了對明天的希望,糊塗地浪費了今天。不敢在什麼時候,我們都要揚起對新生活的激情。只有擁有了信心,才能走出生活的低谷。萊昂納爾。羅格醫生就是國王心中的那一束光芒,永久點燃那熊熊熱火。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新聞,是一個小孩本來學習成績很好,可由於在考試時太過於緊張,沒有信心,所以結果跌了十幾名。多可惜啊!從中可以看出,自信心會給一個人帶來多大的改變!所以啊,不管在學習還是在生活當中,我們都應該保持著一顆平和的心態,平和的心態又來源於自己的信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快樂。
擁有自信比什麼都重要。——這是《國王的演講》帶給我的道理。
高爾基有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通過讀書領略到了書中無窮的奧秘和無限樂趣,使自己的知識更加豐富。尤其是我們學校推行的「書香校園」、「親子共讀」活動更增加了同學們的.讀書熱情。
昨天我們班舉行了關於讀書的演講比賽,我也做了認真的准備,但對演講技巧還是有些欠缺。本覺得准備充分的我在聽了楊同浩、關家琦等前面幾人的演講後心中有些緊張起來,深感他們的實力不凡。到我演講了,我站在講台前,在台下同學注視下,心裡有些發慌,周圍靜得只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這時我鎮定的告誡自己:有什麼可怕的,不管能不能取勝已經無所謂了,只要我盡力,超越以前的自己,就是最大的進步!想到這里,我不緊張了,語氣也放緩了許多。 我終於順利演講完,雖然分數不是很高,但我是用「心」講自己的讀書感受的!演講活動楊同浩同學取勝,他的演講不僅內容引人入勝,而且在演講中精神振奮,語氣高亢,有點舍我其誰的大將軍的風度,這是我要學習的。
通過這次活動,更激發了我的讀書熱情,我要讓讀書陪伴一生。
今天看了兩個關於二戰的片子啊。
本片獲得了奧斯卡獎的,所以我不多說,肯定是個好片子無疑。
不善於言談的,不喜歡當眾講話的,都可以看看這個片子,很勵志。
其實不善言談,口吃等問題,都是源於對自己的不自信。
片中的那個老師一步步的引導了國王,從一個超級口吃,變成了可以全國演講的優秀的國王。
敘事的方式很好,步步遞進,從不自信,暴躁,不接受,到慢慢接受,慢慢開始主動學習,最後成功。
喜歡國王和老師的演員,都是神演技。
把人物內心的感情都演的出神入化。
比較喜感的是,國王喬治在1939年,在家竟然跟女兒伊麗莎白(就是現在的女王)一起看希特勒的演講。
伊麗莎白問:這個人是誰?
喬治說:不認識…………
希特勒簡直就是個演講天才,激情澎湃,所有人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國王真是該跟他學學)
要是國王有希特勒的演講能力,沒准煽動得民眾們打德國更來勁。
最後到達本片的高潮部分,就是德國對英宣戰,國王喬治要進行戰前的動員演講。
在演講中,老師就像一個指揮家,指揮一個小提琴手一樣,使這場」表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片子無論是演技,故事情節,台詞和場景,都很贊。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不可能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些磕磕絆絆,但在這些麻煩中,我們需要努力、堅持和奮進。只有這樣才能克服麻煩。
和所有皇室家族不同的是,主人公喬治六世在演講中會結巴,這是他一輩子都十分苦惱的事情。但矯正師羅格改變了他的命運。當他第一次去見羅格時,情緒十分低落,認為自己沒救了,當他聽到自己的錄音時,才發現原來自己也能說出流利的話,這使他重拾了信心。後來老國王去世了,自己的哥哥又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無法繼承王位。國王的重任降臨到了喬治六世的頭上。經過羅格醫生高超的矯正法,喬治六世戰勝了困難,發表了登基演講。也許,就算口吃並沒有矯正好,喬治六世仍會是個號國王,他願意付出一切努力去克服自身的缺陷,更好地履行自己的 職責,這件事比任何演講或口號更征服人心,因為他努力奮進過了!
是的,想想自己,你便會不禁佩服他,他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奮進,去保護自己的人民安全。不惜一切手段,他是奮進的典範,為了演講他經過了不斷的練習。
喬治六世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堅信只有不斷地努力與奮進就能獲得成功。不光是喬治六世,世界上所有人應該如此,要不停地奮進才能取得成功。
為了豐富我們的課余文化生活,學校組織了「我讀書我快樂」演講賽比賽,邀請三年級、四年級16個班級都來參加。這次活動中,我順利的通過班級選拔、學校預賽,代表三年級四班參加最後決賽。
12月2日在學校2號教學樓四樓會議室舉辦「我讀書我快樂」的決賽, 15名選手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當主持人念到「五號選手三年級四班楊曦文」此時此刻,我的心情非常緊張與激動,因為風寒感冒我的嗓子沙啞,語速又快,可我一看到台下微笑媽媽,我頓時有了信心,清了清嗓音、抬頭挺胸,面帶微笑的登場,大聲地、帶有感情的朗讀著。結束後我在台下欣賞其它選手的演講,他們有的有感情的朗讀還不忘動作、有
的邁著整齊的步伐用動聽的聲音的朗讀著關於自己的讀書故事、有的穿戴整齊不慌不忙的演講,最後由學校的評委團分別選出一、二、三等獎、優秀獎、優秀指導老師獎,我獲得了二等獎,也算是為班級集體爭光和自己多日來努力的獎勵。
通過這次讀書演講賽,使我們了解到同學們的讀書故事,知道他們是怎樣一步一步喜歡上讀書、愛上讀書,也從中學到了古今名言和優美的語句,懂得與書為友,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從而享受讀書的快樂、讀書的幸福。
一開始,演講者就拋出引人深思的問題:每個人都想過上美好的生活,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這個夢想?
生命是持續學習與成長的旅程,演講者年輕時常年閱讀寫作旅行,幾乎花光他所有的積蓄,重新回到美國時,他決心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於是有意識地為自己尋找人生導師。而最終他的導師稱為他的朋友,他在導師身上學習的經驗知識,由他轉化為智慧與財富,這幫助他逐漸贏得理想中的生活。
每個人都想要美好的生活,但很多人只停留在空想,沒有持之以恆的行動。
而演講者認為,在實現理想的行動中的關鍵性一步,就是找到人生的導師。那麼哪些人適合成為自己的人生導師呢?演講者解釋,把自己與別人相比較,對於身邊的朋友,不如你的有百分之三十三,因而分享自己的經驗知識給他們,同時也給自己帶來成就感;和你自己實力相當的人是百分之三十三,他們是你相互交流與成長的同事朋友;而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三的人,則是超前你十、二十年的人們,他們的成就讓你仰慕嫉妒,這會迫使你向他們學習,這些人當中最應該學習並交好成為良師益友。這就是三三定律。
近日,青年勵志演講家,房善朝全國巡迴演講團首席講師王亮蒞臨光澤一中、二中,為學校高中部全體師生作了題為「讓愛你的人為你自豪」的精彩演講。兩校師生、部分通宿生家長4000餘人聆聽了這次激動人心的激情演講。
演講分「課堂紀律」「心理健康」「感恩教師」和「感恩家長」四個環節。在兩個小時的演講中,王亮老師始終以其飽滿的激情、誠摯的語言、真實的案例進行聲情並茂的演講,深深打動了在場的師生和家長,會場不時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眾多師生及家長淚流滿面。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句句引人深思的話語,一聲聲盪氣回腸的吶喊,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把演講會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潮。演講在每個學生心中播灑了感恩的種子,播灑了信念的陽光,播灑了成功的希望。孩子們切實體會到生活的溫暖與美好,感受到學習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活動讓全校師生接受了一次震撼心靈的感情洗禮,使他們懂得了「在這個世界上,有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即便是做小事,也同樣全力以赴」。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觀看了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教師董仲蠡在《我是演說家》的現場演講《教育的意義》感受很深。
董老師的演講真的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演講,演講自始至終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即「教育是什麼」。是啊,作為一名工作了近20年的一線教育工作者,我有時也感到困惑,教育究竟是什麼,我們眼中的教育難道就是為了傳授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通過大量的題海戰術,讓學生去走過一座座「小升初、中考、高考」的獨木橋嗎?而我們很多老師眼中的優等生在通過一座座獨木橋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在步入大學,進入工作崗位後,她們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心智健全、心理健康、青春陽光呢?正如董仲蠡老師在演講中所說的:「作為一個老師,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課堂上不僅僅能教授學生實用性的知識。如果僅僅是拼知識,拼記憶,我們已經輸了。」是啊,教育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我們的教育,不僅傳授知識,更應該能提高個人修養,增加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力,從而認知自己,並不斷提高自己。這樣的教育才能擔負起為國家培養人才,為祖國創造未來的重任啊!
老師們,讓我們明確教育意義的真諦所在,做一次教育吧~!
一個星期三下午,文學社的謝老師給我們看有關《尼克胡哲》的電腦視頻。尼克胡哲是澳大利亞的一個殘疾人,是一個著名的勵志演講家。看視頻的過程中,我有三種不同的感覺:可怕、可憐、可敬。
首先是可怕。剛開始,謝老師告訴我們這節文學課看視頻,我高興得很,以為是什麼好看的動畫片。沒想到,出此刻屏幕上的是一個沒手沒腳的外國人,哇,太可怕了,我連忙閉上眼睛。這時,謝老師說:「同學們要認認真真地看,看完後寫一篇觀後感。」我只好硬著頭皮睜開眼睛強迫自己看。
其次是可憐。看了一下,我開始覺得尼克胡哲好可憐。他是一個沒有四肢的生命體,一出生就沒有雙臂和雙腿,只在身體下面長了一個帶有兩個腳趾頭的小腳,他自稱「小雞腿」。
最後是可敬,再往下看,我發現尼克胡哲是一個堅強不屈的人。他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學會了游泳、打電話,打電腦,取得了大學畢業證書,還擅長演講,取得好多出色的成績。從尼克胡哲身上,我看到他的不怕困難,堅忍不拔、樂觀向上的品質。
想想自己,我連彈琴都覺得枯燥無味,幾次都想放下學琴,歸根結底,就是怕困難、缺乏毅力。與胡克尼哲比起來,我十分慚愧。
「有志者,事競成。」我要學做一個具有胡克尼哲那樣精神的人。
在9月29日的下午,我們五、六年級舉辦了一個演講比賽。代表我們六(4)班參賽的是張藝卓。
五年級的一號選手上場了,但她好像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興趣,所以班裡的同學也都自己玩自己的,期待我們班的「大人」上場。
一個小時後,到我們這些「大童鞋」上場了,這是班裡的同學也才有些收斂。大部分的同學也都說某島嶼的事,可能真的把自己當上大人了吧。終於到了我們班的張藝卓上場了,只見他風度翩翩,穿個西裝、皮鞋,寄個領帶,讓人看得倍有精神!倍帥氣!他演講的題目是——《捍衛島權,揚我國威》一聽這名字,就熱血騰騰的,再配上張藝卓精心的挑選的鋼琴名曲——《出埃兒記》,那真的棒極了!經過陣陣掌聲,一位位選手也演講完畢了。
到了頒獎的時間,老師一個個宣布名字,五年級完了。到了我們六年級,一等獎:某某某、某某某、張藝卓。 「Yes!」班裡的同學大喊大叫,經過我們一個星期的訓練,終於獲得了一等獎,話說,如果張藝卓不拿個一等獎回來,都有些對不起我們了那。
從這個演講比賽中告訴我:只要認真的、努力的、真誠的對待一件事,就會成功!
今天,我看了於丹老師的專題講座,感觸很深。
在這次重要的講座中,於丹老師說,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讓每一個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的去發展。
於丹老師首先講了「孝」,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般表現在孝敬、孝順。在生活中要充滿感恩的心,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尊重老師。俗話說:「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
然後講到「仁」,仁就要我們知道怎樣處理兩者關系,充滿愛心,和善待人。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別人難過痛苦的時候,有兩個人分擔,同於也減少了一半,相反,一個人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份。多關愛他人,緝拿康自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想到自己,我都不禁覺得自己很慚愧。父母又是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願。爸爸媽媽為我操了多少心,收了多少淚,我還不知道感恩!在這里,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我以後聽您們說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您們的養育之恩」
看了這個講座,我知道了要做一個樂觀向上的優秀人才
白岩松一直都是我挺欣賞的央視主持人之一,前段時間在網上看了他在耶魯大學的演講,很是受益。
今天白岩松親臨江西財大,在大禮堂給財大的師生作了半個多小時的演講,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我很受啟發。
我第一次看見大禮堂里湧入了這么多的人,一二層的過道和門口都在白岩松到達前的一個多小時就被擠得水泄不通了,場面很是壯觀,我和丫頭站在了主席台的旁邊,離白岩松演講的地方很近,但離音響也只有一步之遙,在等在的一個多小時里,振聾的音樂讓我和丫頭都很是反感,可是為了一睹名嘴的風采我們都沒有什麼怨言。
終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等待,白岩松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會場內頓時掌聲雷動。由於要趕飛機,白岩松只能在半個小時的時間內給大家做演講,可是這對我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在演講的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件事:
第一是白岩松看見主席台的側面擁擠了很多熱心的同學,他便要同學們來主席台上就坐,無論是做階梯還是坐在地上,都可以,他說學校里沒必要那麼注重形式。
第二是他說到人生是由百分之五的幸福,百分之五的痛苦和百分之九十的平淡構成的。這話讓我感觸很深,聰明的人把百分之九十的平淡變成了幸福,愚蠢的人把百分之九十的平淡變成了痛苦。
第三是他說到自己最喜歡看的體育項目是跳高,因為這就如同人生一樣,總在不斷的挑戰新的高度,直到最後一次失敗為止。正如我的簽名寫的那樣,所謂成功者就是最後一個失敗的人。
;⑸ 觀後感格式的具體步驟
觀後感=讀後感
1)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發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准確,有針對性。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 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 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例如《最後一次的演講》的電影觀後感
南昌市新才學校 六(3)班 曹宇軒
今天,我看了一部,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聞一多先生在敵人的白色恐怖下,毫不退縮的高大形象,頓時浮現在我的眼前。
1946年7月初,國民黨特務暗殺了反內戰的民主人士李公朴,為了喚起民眾,聲討反對派的罪行,聞一多先生毅然地進行公開演講。過了兩天,他也慘遭暗殺,因此這次演講就成為聞一多先生的最後一次演講,給人們留下了永恆的記憶。
我深深記住這么一段話:「我們就要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這就是說,我們已經走上了革命的道理,就不能後退,要將革命進行到底。聞一多先生的精神是十分可貴的,他說出了千百萬中國人民的心裡話,他用寶貴的生命喚醒無數熱血青年團結起來,為推翻反對派的血腥統治而戰斗到底。
電影逐漸放映玩了,聞一多先生的形象又在我眼前閃現,他的話語總是不停地在我耳邊響起。我想,做人就要像聞一多先生那樣,做個一個頂天立地、無愧於民族的人。
⑹ 最後一次演講這篇演講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最後一次演講》表達了作者聞一多強烈的愛憎之情,對李公僕先生被害一事非常悲痛,贊揚了李公僕先生和昆明人民,說他們為爭取m主和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⑺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
書中的主人公是個癌症晚期病人…卡內基美隆大學的教授,最後的演講 讀後感 土管一班李燈。這個大學有個很殘忍的傳統。每一個確定時日無多的教授都會被邀請在學校做一個"最後的演講"。下面我給大家帶來最後的演講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篇1
作者蘭迪·鮑許是一位執著於 教育 的大學教授,在20__年事,醫生宣布癌細胞轉移,只剩下3到6各月的壽命。之前因學校的邀請,答應舉辦一場演講,經過掙扎後,最後選擇舍棄於家人的相處時間,到學校去發表他人生中最後一場演講,內容因他的幽默有笑聲,也因他看待人生的方式有淚水,他談的是人生的重要課題。而專欄作家傑弗里·扎斯洛,多次的采訪蘭迪。鮑許,再寫成這本書。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已經長生想閱讀之本書的興趣。在書中知道他的遭遇,總會自己思考若今天那個主角是我的話,能像他用樂觀,豁達的心態度過剩下的時間嗎?還是就是自怨自艾一直墮落讓病情加重呢?而我會做哪些事讓我剩下的生命過的更精彩更有意義,不後悔的離開?同時我也感到相當的惋惜,一個這么熱衷於教育,對家庭的付出和實現夢想的人生際遇的人,卻遭遇了這樣的事。欲用短暫的生命,告訴大家待人處事、 時間管理 、家庭親子關系和實現夢想……等人生重要課題。一翻開是的第一頁猶如是跟著書去了一趟蘭迪·鮑許的人生旅程。
蘭迪·鮑許把癌症當作是一個人生的 經驗 ,或許有人覺得有點可笑,我一開始也不例外。他選著用跟一般人不一樣的方式看待它,讓我好佩服!以為蘭迪·鮑許一直以很好的心態面對噩耗,其實在一開始還是與妻子抱頭痛哭,我想沒
有人一開始就能接受,是後來重拾正確的心態才是重要的吧!而他還跳脫消極的形象,因為他樂觀和珍惜的過每一天,大家很驚訝的感覺到其實他很健康,一點都不像是病人該有的印象。
究竟自己的兒時夢想是什麼?老師、音樂家、空姐…等是不是多到連記都記不清楚了,我深信蘭迪·鮑許所說的兒時夢想絕對不是我那芸花一現的幻想。而是在心中根深蒂固有著非達成不可的赤子之心的夢想。若要我全力實現兒時的夢想,第一步應該不是擠破頭相處夢想是什麼,而是在於我要真么過人生,和現在身份該做好的事,我是學生就作好學生該做的事,是什麼就該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必說夢想是什麼,我相信夢想會隨著一步一腳印而實現!
有著能讓他任意發揮的爸爸媽媽加上許多人都體驗不到的人生經驗,才能現在的蘭迪·鮑許!原來人生中的阻礙或挫折不一定代表失敗,也不代表就該放棄某些東西,而是能讓你自己知道是多麼想達成這個目標或是得帶這個東西,才有繼續往前進的力量,讓我徹徹底底的多挫折有另一個看法。
當我看到後頭,早有淚水盈眶,看到蘭迪·鮑許在四百人面前幫妻子過生日,妻子在他耳邊說了句求求你不要死。這句話是全書讓我覺得最震撼的一句。每個人都是這樣吧,不到死刑執行的那一刻每個人總還是忍不住抱著希望,不願
看所謂的將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一句乞求使得他比預計的時間多活了半年。只是必然的宿命還是會來到。就像即使他少有沮喪郁悶的字眼在書里當我合上書本的時候還是覺得很沉重。現在,至少他體驗了足夠多。
蘭迪·鮑許給了全天下無比的感動和改變人生的影響力。
當你得知自己生命所剩無幾,會做哪些事,讓自己不後悔也讓生命過得更精采,更有意義呢?
當我們得知自己生命所剩無幾是,現在我們應該會做哪些事,讓自己不後悔也讓生命過的更精彩,更有意義。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篇2
「全力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是我從蘭迪?鮑許的書中,收到最好的禮物。這句話驚醒了我,讓我對未來不在徬徨,而一切的開始,是從我看到這本《最後的演講》之後。
前些日子,在書店閑逛時,無意間看到了這本書,作者因病,剩下鮮少時間可活,於是便發表了最後的演講。看完之後,「全力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不斷的徘徊,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中。我對這句話有極深的感觸,原本的我,對往後的日子是徬徨無措的,不過因為這句話,使我不再迷惘,這句話是我聽過最能撫慰心靈的話。
這句話給了我希望,使我在既黑暗又崎嶇的道路上,找到一片光明,它讓我不再畏懼未來,讓我明了,自己應該要全力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是按部就班的,依照學校和父母的期望走下去。聽到這句話時,我就像被春雷驚醒的冬眠動物,頓時醒悟明白。它提醒我,要去追逐夢想,依照其他人的期望去做,只會讓自己更加的失望,完成夢想,使我變得更有信心。這真是我收過的禮物中,最好的,最棒的。
語言是具有說服力的,它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思想,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方向,每一句話,都有深厚的意義,發現它,了解它,就是個最好的禮物。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篇3
《最後的演講》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話是「幫助別人實現理想」。這句話幫助我從「一心實現自己理想」的思維模式中走出來。我從太多的方面得到了幫助,以下列出最重要的4個講講。
對 快速閱讀 招生的幫助
我自己的一個理想是讓我的所在的快速閱讀培訓學校規模擴大,學生人數變多。於是我比較努力的去招生,說服更多的人來學快速閱讀。但是我發現這樣很累,業績量卻不大。如果從幫助別人實現理想這個方面來考慮的話,某些人並不需要提高閱讀速度,增加 記憶力 。那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去和他們做過多的溝通是很浪費時間的,這樣下去會造成我徒勞無功。
收獲和改變:這句話改變了我的目標招生對象,我應該去找到需要學習快速閱讀,願意把學習快速閱讀作為理想的人,這批人會和我產生很好的對接。我接下來會籌備網路課程的招生,因為網路課程受眾廣,比較容易篩選出提升快速閱讀的人。
對個人博客內容的幫助
在思考我個人博客應該放什麼內容的時候,我想把自己的博客打造成很有影響力的博客。這是我的理想,於是我想了很多展現自己最好一面的東西。但如果我這樣做的話,是沒多大效果的,你自己厲害跟別人有什麼關系,張校長的博客影響力這么大是因為很多人從他的博客受益,幫助了很多人。我的博客只展現自己很可能是死博客一個。因為世界上牛人多了,人家幹嘛關注你。
收獲與改變:我決定把我的博客思路調整過來,以分享為主,盡量多的搜集所需要的新教育資料放到博客上供大家下載。並分享一些和快速閱讀相關的東西。這樣我的博客才會有生命力。
對人脈資源運用的幫助
和朋友聚會,我會想用朋友的資源實現自己的事業目標,但這種想法是消費者型的,我在索取。這樣下去人家最多前面一兩次給你面子幫你一下,到後面的路會越來越窄。
這句話改變了我和朋友交往的模式。我以後聚會應該用經營者思維去想我有什麼人脈可以給對方來帶來利益,對方得到這種幫助一兩次以後,都會主動的想著來幫你了。人脈法則的確應該是你幫助了多少人實現理想。
對商業合作的幫助
商業合作的時候,我原來的思維是盡量把對方的收益談低一點,這樣能早點達成我的財務目標。問題是如果這樣下去的話根本不會吸引到厲害的人為你做事,而且對方不會太用心的去做。 蛋糕 做不大,局面會越做越小。
這句話影響了我對合作夥伴的商業思維,我會把更多的利潤分給他,用馬雲的話說:要先讓合作夥伴賺到錢。你自己就能賺到錢了。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篇4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
日前,在整理書櫃時,偶然的發現了《最後的演講》一書,我不禁的讀了起來。
《最後的演講》是由一位得了絕症的美國人----蘭迪鮑許所著。他在46歲時便得了胰臟癌,來年醫生便對蘭迪鮑許說:「你大概只剩幾個月可活 了!」作者當下非常震驚。但蘭迪鮑許還是以非常樂觀的態度去看待,認為自己是少數中可以存活下來的人,另外他還受邀了卡內基美隆大學所舉辦的.演講,當然 它的樂觀以及幽默也使聽演講的人爆笑聲不斷,並且也讓觀眾印象非常深刻。
在「最後的演講」這本書中,提到了作者蘭迪鮑許的人生觀,他的人生觀跟一般人比較起來就是看的比較開,他的樂觀讓握印象深刻,不會跟別人計較東計較 西。而且對於有些事情,他看得角度跟別人看得不一樣。所以他也才能樂觀的看待自己的人生。在這本書中他也提到了他的小時候的夢想,他的夢想也許跟別人差不 多,但也告訴了我們一句話:「如果小時候的夢想是正面的,就要去實現,否則錯過了就來不及了!」在這本書中讓我獲益良多的是蘭迪鮑許告訴我們兩句話: 「我們改變不了上天發給我們的牌,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打這手牌。」還有樂觀以對,用心、認真的過每一天,充實、豐富自己的人生。」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覺得要把握當下,要善用、規劃時間做一些該做的事情,因為如果剛好像蘭迪鮑許一樣得了絕症時,想要再做也來不及了。其實有時候我 也像蘭迪鮑許一樣有同樣狀況,只不過他是絕症,我是突發事件。有一天,我放學回家在看書,原本以為還有好幾個鍾頭可以寫家課。但不幸的是,突然我的雙親 叫我出去跟他們辦幾件事,回來已經是10點左右了,可是我還有家課要寫,無奈的是我寫功課寫到了一點。而這也驗證了作者所說的話。所以,就如史帝夫賈伯 斯所講的:「人生苦短,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陰影下。」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篇5
許多年前,我讀過一本書——《最後的演講》,它裡面常提到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只要你努力,夢想就會來找你。」
那時的我,看到這句話,真是萬般滋味湧上心頭。此書的作者蘭迪·鮑許教授,在被確診罹患胰腺癌,生命只剩下最後幾個月的時候,應他所就職的大學的邀請,做了這場「最後的演講」。作為一個因病,生命即將走向終點的人,蘭迪教授是不幸的,然而,他同時又是幸運的,雖然只有短短48年的生命,他卻獲得了許多機遇,讓他實現了自己一個又一個的夢想,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可我呢?我_苦努力了那麼多年,換來的卻是只能天天待在家裡,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更談不上什麼夢想,就像我讀高三時,我的老師常感慨地說:「如果別人都像你那麼努力,早就進清華、北大了。」結果,我卻因身體原因,只能委屈地讀了個電大大專。努力,真的能離夢想越來越近嗎?
如今,當我坐在舒適的公司創作部辦公室里,跟同事們討論著系列劇的策劃;當我面對著親切、可敬的_作家、編劇老師,聆聽他們深入、細致的指導;我會時常想起蘭迪教授的話。
有一個好的工作,能經常得到_老師的指導,相信這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年輕人所夢寐以求的。
這些年一路走來,我漸漸相信了一句話——人生,是需要積累的。
現在社會上許多人都在談論人脈,都在想方設法地為自己聚攏人脈,尋找機遇,然而,我始終堅信,無論是結交朋友,還是結識師長,靠的其實都是自己的修為。
記得我開學第一天去電大報到,《羊城晚報》的郝記者來采訪我,過了沒幾天,爸爸對我說,上次采訪你的那個郝記者在電話里說,想跟你做朋友。我當時有點不相信,一個大報記者,要跟我這樣一個讀電大的殘疾學生做朋友?她是隨口說的吧?一晃,我與郝姐姐已相識10年了。
讓我更有感觸的,是去年3月,我到天虹賓館去參加省殘聯舉辦的小品培訓,第一天的培訓課程結束後,夜裡,我到主講老師舒老師的房間,跟她簡單聊了一下自己對白天提到的殘疾人文學的看法,臨別時,我問老師能否給個郵箱地址,不曾想她竟給了我一張名片,表示今後願意幫助我。
回到自己房間,我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要想真正長期能得到這樣有一定名氣的_老師的指導,不是很難的嗎?我們總共也就聊了10幾分鍾,老師怎麼這么快就把名片給我了?
後來,我漸漸明白,自己平日里的努力和積累,也許總會在某一時刻不經意間給自己以意外的幫助,讓別人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當然,前提是,我遇到的老師和朋友的確都是「有心人」。
過去總會習慣地想,我的付出得到了什麼回報?總希望回報能立竿見影。經歷過一些事情後,終於明白,人生的付出,或許只有在某一個機會來臨時,才能看到回報,在這之前,總難免會感到迷茫和委屈。就像我在沒有工作的那幾年裡,只是想著,沒什麼事干,學點東西總是好的,就堅持聽了4年講座。今天回想起來,正是那4年的「充電」,讓我有勇氣去跟_老師交流,雖然還是時常感到自己是在「班門弄斧」,但至少不至於是「門外漢」吧。
人生奮斗,也許很多時候都如在大海中航行,每天枯燥地看著大海,_苦地與風浪搏擊,卻發現要到達目的地依然遙遙無期。直到有一天,一座美麗的城市忽然在遠處出現,看著它,我們會覺得,自己之前的付出,甚至掙扎都是值得的。正是一路的堅持,才換來了今天與它的親近。
因此,無論我們現在處在怎樣的困境里,都應該相信,只要努力,在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之後,夢想,終究會出現在我們期盼的不遠的彼岸。
最後的演講讀後感相關 文章 :
★ 最後的演講觀後感5篇600字
★ 電影建軍大業觀後感範文
★ 2022年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10篇範文)
★ 給孩子當下的幸福讀書筆記
★ 最後的武士觀後感5篇600字
★ 2022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本(10篇)
★ 2022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心得體會10篇
★ 2022《燈塔大課堂》第二十八課觀後感啟迪7篇
★ 觀看2022年《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10篇
★ 《果殼中的宇宙》的800字讀後感的作文
⑻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8篇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極富思想性、 文化 性和感染力。其中的 勵志電影 由於鮮明的主題思想和強烈的勵志色彩,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勵志電影的個人 觀後感 ,歡迎大家來閱讀。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1
星期四晚上,我們全班在教室里看《向日葵女孩》看完了,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影片中向日葵女孩---何平真是太不容易了。
何平是一個中學生,她的家庭很困難,她爸爸癱瘓在床,媽媽得了精神病,弟弟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她上小學時,就開始做家務。後來,為了幫爸爸借錢治病,就到處借錢,借了不少錢,為了還錢,她當過報童,做過保姆……最多的時候一周打七份工,她每天很早就起來做事,學習也一點兒也不落下,她總是站著聽課,因為她說:「怕我一坐下就睡著了。」多麼可憐的女孩,多麼懂事的女孩。雖然她面臨著各種困難,雖然她背負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她從不放棄,從不退縮,像向日葵一樣充滿著陽光,永遠向上。
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我生活在一個快樂溫暖的家庭,每天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幾乎我沒做過家務事,更別說賺錢養家,爸爸媽媽只要我好好學習就夠了。可是有時我做作業都感覺很累、很煩,爸爸媽媽嘮叨兩句,我心裡還很埋怨他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相比何平,我心裡很慚愧我在心裡暗暗下了個決心:在學校好好學習,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在家裡多幫爸爸媽媽做家務。遇到困難時,學會堅強,象何平一樣永遠向著太陽,做一個向日葵女孩。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2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小嘎子的愛國精神感動了。
一提起小兵張嘎,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人們佩服。因為嘎子的奶奶被小鬼子給殺死了,所以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在部隊里幫助老羅叔和區隊長完成了許多任務。有一次因為他和一個農民家的孩子比賽 摔跤 ,結果被區隊長軟禁。他是多麼的可愛啊!嘎子打鬼子非常心切,總是讓區隊長去端了小鬼子的老家,他是多麼的愛國啊!
看完電影,我的感想很多,我想我自己如果有什麼任務總是漫不經心的做,一遇到困難就有點要放棄的感覺,但是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從不放棄,堅持不懈。記得那次學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和自己的同學一起做了一個,當我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電風扇」時,卻發現了一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果把電池和螺旋槳做好了該怎麼接上呢?如果接不上不也是前功盡棄嗎?當我想好了該怎樣接上的時候,電線又不通電了,我沒有耐心了,我想到了放棄,但是我一想到小嘎觀《小兵張嘎》有感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小嘎子一樣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3
曾經在書上讀到過這樣一句話:「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啟一道窗。」開始還略帶點疑惑,但漸漸地明了了。
這星期四,我們觀看了影片《隱形的翅膀》,片中的主人公志華是一個身殘志堅的女孩,她用堅強的意志博得了大家的肯定。
15歲,正值青春年華,本應無憂無慮似藍天下自由飛翔的風箏,可厄運卻往往依附在美好之後……為了去取附在高壓電桿上「落群」的風箏,志華失去了她的雙臂。媽媽不住的嘆息,志華的情緒也一天天的暴躁。
我想:雙翅才能翔天宇,單翅也難高飛啊!何況失去雙臂。
當然,一時失去雙臂,誰也受不了。不能自己穿衣,洗漱;不能騎腳踏車;也不能再……放風箏了。她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冰冷的河水總敵不過溫暖的親情,在父母的鼓勵下,志華又重拾了勇氣和信心,決定去學校讀書。可學校又為她設置了一道難題——寫字。於是志華嘗試用腳寫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被學校破格錄取了。
志華的成功已是奇跡,可她仍不滿足,她想和正常人一樣。她也學騎車,雖然跌倒了幾百次;她也學縫線,雖然會刺痛腳趾;她還學打字,學一切正常人會的。我親耳聽見她對班主任說:「我要考大學!」,我親眼看見她在電腦上打:「我要飛翔。」
這一切,她都做到了。
命運的安排,志華被一位知名的教練看好,並招進了國家殘疾人隊里,面對這個機會,志華欣然接受,但卻執意要學 游泳 ,因為她要保護媽媽。訓練是艱苦的,她卻沒有退步,高考時,雖然分數過了線,但她報的醫科大學卻不能錄取她,原因又是殘疾。更可悲的是,媽媽因為這個打擊,離開後再也沒有回來……雙肩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她挺住了,參加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
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志華迅速跳入水中,向前游,腦海中仍不斷浮現出和媽媽的回憶,那是多麼甜美啊,可現在媽媽不在了,她只能把這股傷痛化作前進的力量,最後,奪得了冠軍。台下的我也忍不住拍手,這是多麼的感人啊!
志華的 事跡 也發起了我們的深思,她是殘疾人,卻擁有這一份拼搏精神,而我們都是健全人,卻總是停滯不前。也許我們認為電影都是騙人的,但生活中的身殘志堅的人難道會少嗎?你一定讀過《海倫?凱勒》吧,還有霍金的傳奇 故事 ,你一定也會為之一怔,感嘆他們的事跡悲慘。但如果你沒有實際的感動,你才是真正的可悲。
拼搏,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拼搏,絕對不會成功!相信自己能行,就要永不言棄,美好正在向你招手。
空中的風箏,正在自由飛翔,它在向夢想飛翔!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4
今天上午,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去人民電影院觀看【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這是一部關注留守 兒童 生活的影片。影片講述了:孫小傲因為父母在國外打工,他跟爺爺一塊生活,他的父母答應暑假的時候一塊回來給小傲過生日,可是因為工作忙,沒回來,小傲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了。
每每看到那些留守兒童期盼父母的眼神,內心中都為之震顫。同樣的童年,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生活。城裡的孩子能有父母陪在一起歡樂地過新年,而農村的孩子卻不能跟父母團聚顯得是那麼的令人心疼。同一片天空下不同孩子的命運,這個命運從一出生就開始註定。出身不同人生際遇就大不相同,本片便是物質極其豐富但卻缺乏親子之情的逆反孩子選擇逃跑的故事,影片的主創卻讓孩子在廣闊的世界裡,找到了同伴,尋回了父母,也接受了誠信考驗,更不要說挫敗壞人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絕對對得起孩子們的期盼。
對於新時代的父母來說,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兒童雖然在物質上是豐裕的,然而卻離父母越來越遠。成長需要的並不只是物質,在很大程度上關愛在一起比物質更重要。因此,哪怕父母已不在,可蘭蘭卻任仍然執著地想要回到當初的家。那張埋在匣子里的照片,這不僅是一種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拋棄的親情。有些成年人以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便會開心,這樣的想法往往錯的離譜。
看完【憤怒的小孩】這部電影,我想對天下所有父母說:「爸爸媽媽,希望你們能抽出時間多陪陪我們,我知道你們工作很忙,但也一定不要忽略我們。」我還要對孫小傲說:「即使爸爸媽媽不能陪你,你也要體諒父母,不能私自離家出走哦!」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5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後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製作,能持之以恆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後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麼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6
六個活生生的民兵,都被按倒在敵人的鍘刀下,頓時人頭落地,熱血噴涌,這是一種何等慘烈悲壯的場面,一種何等血腥恐怖的場面。
這樣的情景,是常人很難承受得了的,膽小一點的可能嚇癱在地,意志薄弱的就可能乞哀告憐,而劉胡蘭,這個年僅15歲的共產黨員,怒視敵人的殘暴行經,兩眼幾乎要冒出火來,然後望著父老鄉親,望著養育了自己 15年的雲周西村,默默地告別。劉胡蘭邁著大步走向鍘刀,從容地躺到鍘刀上。雪亮的大刀懸在脖頸上方,她視而不見,那雙美麗 的大眼睛 望著藍天 ,似乎看到了自己用青春 和生命 換取的美好 未來。
雖然我早已熟知劉胡蘭的故事 ,可看了這部影片還是心潮起伏。這個年僅15歲的女孩 身上究竟擁有 什麼力量,使她面對死亡 ,面對屠刀那樣坦然,那樣從容?
此時我的思緒飛揚,李大釗面對絞刑架進行了最後一次演講 ,江姐整好衣服 和頭發從容就義,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一幕幕壯舉浮現在眼前,耳邊縈繞著一曲曲壯麗的凱歌:「丹心已共河山碎,大義長爭日月光。不作尋常麻簀死,英雄含笑上刑場」「……對著死亡我放聲歌唱,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烈士的錚錚鐵骨,烈士的執著 追求 ,深深的震撼人心。為了理想 ,為了事業 ,他們雖死無撼,用生命和鮮血築就了共和國堅實的基石。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7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我相信,如果你是女生,一定知道這些歌詞出於《隱形的翅膀》。
今天中午,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正巧也叫《隱形的翅膀》。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叫志華,是一位女高中生。在假期里,因去拿飄落到電箱上的風箏時,雙手被高壓電擊中而不得不被鋸掉。從此,一位擁有著美好夢想的高中生便成了一位失去雙手的殘疾人。她一開始接受不了,投河自盡,幾次都被父母親救了回來,後來她慢慢學著用腳來寫字、吃飯、穿衣服、扎頭發等一些常人眼中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她為了能考上大學,在練習游泳的休息過程中還不忘復習功課。後來,她的媽媽精經神分裂瘋掉了。志華一面上課,一面練游泳,一面幫爸爸做風箏賺錢養家,還要去照顧媽媽,非常辛苦。
我看到這兒,鼻子酸溜溜的,心裡想:平時我在家裡就像個小公主, 家務活 只在假期里偶爾做做,而志華雖然是個殘疾人,平時不僅要學習,還要練游泳,幫爸爸做風箏賺錢,還要照顧媽媽。如果我是她,又該會是怎樣呢?我連自己都不能照顧好,更別說要照顧別人了,想想真是難受,覺得我們應該向志華學習,她憑借自己堅強的毅志力,戰勝了生活中的「攔路虎」,最終在殘疾人游泳比賽中獲得了冠軍,同時還被大學錄取了。正如歌中所唱「不去想,他們都有美麗的太陽,我看見,每天的夕陽也會有變化」。
我們要學習志華自強不息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戰勝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8
今天班會課上看了 勵志短片 《超越巔峰》之後,我就在自己心裡問自己:我究竟是只普通的雞還是那隻「怪雞」?我是那群雞中的一隻嗎?現在看來,很像!這就是我所要的生活嗎?不!我的夢想不是這樣,我想成為一隻雄鷹。在沒有嘗試之前,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只普通的雞還是只鷹。就像我們在中,不去努力,不去嘗試,也只能碌碌無為,但是,如果我們不甘於現狀,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贏得自己想要的未來。
當那隻「怪雞」沒有張開翅膀之前,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就是一隻普通的雞,但是,當他展翅的那一剎那,他的生活就從此改變了。藍天白雲間肯定要比雞籠里的視野更加開闊。視野決定高度,如果我們不努力讓自己站的更高,我們的視野就永遠離不開地平線。只有「會當凌絕頂」的高度,才能體會到「一覽眾山小」的那種意境。
我不能再這樣虛度光陰了,我默默地反省自己,難道我就不能成為一隻雄鷹嗎?不!我完全可以。
在我膽怯時,在我遇到困難時,我要咬緊牙關,強迫自己不斷地挑戰極限,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我要拼搏進取,過上我想要的生活。我要在學習的山路上不斷登攀,直至達到頂峰。我始終堅信:只有不斷地挑戰極限,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只有不斷地超越,人才會不斷的進步。
勵志電影的個人觀後感8篇相關 文章 :
★ 勵志電影觀後感大全精選5篇
★ 勵志電影觀後感大全最新5篇
★ 勵志電影觀後感大全合集5篇
★ 勵志電影觀後感大全精選匯總
★ 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範文
★ 勵志電影的觀後感
★ 最新版勵志電影的觀後感
★ 勵志電影觀後感大全最新集錦
★ 勵志電影觀後感大全匯總大全
★ 勵志電影觀後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