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朗讀者觀後感
電影朗讀者觀後感
《朗讀者》本身應該屬於一個愛情故事,然而這個愛情故事卻涉及到了比愛情主題更高的內容,對於戰爭的反思,對於人性的反思。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有關電影朗讀者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剛剛看完了《朗讀者》,象前天一樣,先去洗了澡平復下心情,然後再開始寫。
我是沖著凱特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緣故來看這部電影的,看完後感覺,確實名副其實,也許能入圍提名的5位演員的表現都非常出色,但我想評委把獎頒給了凱特,更多的是對凱特在這樣一個復雜角色的把握上表示了肯定。
本片前半段,讓我有點納悶兒,好象是部情色片,估計如果要引進入我國的話,前半部肯定有大段要篩剪的。然而就在這樣一片曖昧的氛圍里,隱藏了些不尋常的東西,隨著情節的發展,這些隱藏的東西逐漸展現出來,更加重了主題的渲染力度。
對於二戰的反思,已經有很多作品,今天我看了《文匯報》,裡面也登了篇對於包括《朗讀者》《刺殺希特勒》等反映二戰的電影的評價,認為現在對二戰的認識,又有了新的角度,好象文中引用的一句話:歷史就是不斷的被註解(好象是類似的意思)。這部電影給的角度,是二戰中一個原本普通的工人,在戰後審判中成為了罪犯而被判終生監禁。戰爭給普通人帶來了什麼?我願意相信凱特扮演的懵懂青年在戰爭中的迷惘,因為最終,她還是對自己的過去有了清楚的認識;我也相信本片還要反映的是那些僥幸脫獄,至今可能對當年所作所為仍毫無悔改的真正該下地獄的罪人們;同時我更願意相信所有看過此片的人都能明白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深重的災難,不管是已經死去的,還是依然生存的,我們有義務要告訴我們的下一代。
電影如果沒有在前半段過多的情色描寫的話,我估計可能獲得的評價會更高些吧。凱特在本片中有出色的表現,獲得大獎理所當然。在這里,稍稍對布拉德·皮特表示遺憾,《朗讀者》與《本傑明·巴頓奇事》這兩片,男女主演的年齡跨度都非常大,凱特佔便宜的地方,是順時而為;而可憐的皮特,當他滿臉皺紋,要大飆演技的時候,他的角色還只能躺在襁袱里、坐在輪椅上,等到能揮灑自如的時候,人又變的越來越年輕,而我們恐怕都已經熟悉了那又帥又酷的皮特,所以只好讓他又一次引恨奧斯卡了。在此,只能鼓勵他再接再厲了。
朋友,如果有朝一日,你發現你愛上了一個比自己大20歲的女人,你會怎麼做?而當你發現她曾是一名納粹手下的殺人惡魔,你又該怎麼作?最後在你得知她贖去了自己的罪過,並渴望得到你的寬恕,你又能怎麼做?如果你一時對此難以回答,那麼《朗讀者》或許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麥克是一個正在學習戲劇的15歲少年,因為一次猩紅熱的發作而邂逅了35歲的公車售票員漢娜,病癒之後,麥克登門答謝,但稚嫩的心卻被漢娜的絲襪所征服,少年旺盛的力比多慫恿著麥克進入了漢娜的世界,平凡的交往使兩人逐漸了解,最終由性生愛。數年之後在一次審判納粹分子的公開聽證會上,麥克再次見到了闊別已久的漢娜,但此時兩人的身份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麥克成為了一名法學院的學生,而漢娜卻成了被告席上的一員。最終漢娜在各種勢力的算計和“麥克的第一次沉默”的聯合絞殺之下,被判終身監禁。在隨後數十年中麥克一直無法擺脫內心的羈絆與愧疚,在重回故鄉後,他決定開始給漢娜寄送自己朗讀的錄音帶,漢娜也因此獲得了新的希望。漢娜通過錄音帶學會了識字,並寫信給麥克,結果卻換來麥克的第二次沉默。在漢娜釋放之前的那次餐廳相會中,麥克把手收了回來,漢娜的希望也隨之被帶走,留下的只有麥克的第3次沉默,不久之後,漢娜帶著絕望離開人間。最終飽含愧疚的麥克幫漢娜完成了心願,並在漢娜的墓前對女兒開誠布公,結束了自己的沉默。
我們將如何看待麥克所酷愛的“沉默”呢?
首先在結構上,在麥克少年段落里,情愛與朗讀,無疑是構建敘事的重要支點,而到了青年之後的段落,麥克的一再“沉默”儼然成為繼它們倆之後,新的劇情發展的支撐點。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下半段的影片的關鍵的轉折點上都會出現“麥克的沉默”,沉默就像一個數學題的答案,如果第一步答案發生了變化,那麼接下來兩步的答案也會隨之改變。這道“數學題”就是片中決定漢娜命運時,麥克的態度。而漢娜的命運和麥克的態度是本片下半部分的主線,因而“麥克的沉默”便成了我們解開此片下半時眾多玄機的一把鑰匙,變得至關重要。
既然我們已明確了,麥克在關鍵時刻對漢娜的態度是“沉默”。那麼不妨我們現在來探討一下,是何種原因讓麥克選擇了這樣的態度。
這可是個難題,不如就用解數學題的方法,把它分步找出來
第一次沉默
出現在判決漢娜前夕,麥克有證據可以證明漢娜是一個文盲,而這個證據無疑可以影響到判決的結果,但他卻沒有這么做,他選擇了沉默。
最好的原因可能是麥克出於對漢娜的自尊考慮,而決定幫助她維護他的隱私與自尊。最壞的原因可能是麥克出於私心,害怕由於自己對漢娜的幫助,會遭來社會的譴責和朋友的非議,甚至會被揭露出曾與漢娜的那段不雅的戀情,從而影響自己的一生的前途。而居中的原因便是出於一種恨和一種愛,一種對漢娜曾經拋棄過她的怨恨,和一種面對猶太受害者的憐愛。
麥克肯定會有些狠漢娜,但總體仍是愛,就像我們會經常見戀人爭吵,但很少見他們拿刀互砍。而在影片中,編導也多次點出了麥克對漢娜的愛,例如他不願和情人吃早餐,和別的女人做愛之後,要一個人去睡。因而很顯然麥克也不會因為狠而意氣用事,至於那些憐愛或許會影響到麥克的抉擇,但絕不是重點。維護漢娜的自尊,影片中確實有許多證據。從麥克根據回憶“點菜”從而猜到漢娜是文盲,到對教授講述“如果受害者想保密”,都足夠有力地說服我們對麥克是出於維護漢娜而沉默深信不疑。但是這里就有一點蹊蹺,那就是為何他沒有去問漢娜的看法呢?這讓我想起了《黑暗中的舞者》,嘉芙是沙曼的朋友,她就很坦然的去找了沙曼並要求沙曼提出“為了孩子而犯罪”這個有利的條件,而相同事件上,麥克就做的畏首畏尾,為什麼會這樣呢?很顯然麥克有太多的顧忌。嘉芙是沙曼的朋友,他們的友情純潔被人歌頌。而麥克是漢娜的小情人,他們的愛是被禁忌的`愛。沙曼是一個殺警的無知盲女,而漢娜則是一個納粹的劊子手。所以這才是問題的根源,麥克是個小情人,這點上他害怕;安娜是個邪惡的符號,是被整個社會所譴責和攻擊的人。一個人為了另一個人要對抗所有的人,想必這事放在哪人身上也不會做的不畏首畏尾。所以麥克的害怕是真實的,是一種人性的自然流露。記得看完《兵臨城下》後,我們就會不難認同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並非無所畏懼的,更何況此時是一個文弱的青年。他知道這樣宣判不公平,正如80000個中找16人來當替死鬼;也知道所有守衛都在算計她,正如他們都知道漢娜不識字而卻說是她簽的名,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沉默。很顯然不是出於公平而是出於恐懼。所以此刻真相漸漸浮出水面,麥克的內心恐懼才是真正的主因。
由於麥克的沉默,使得漢娜不得不在鐵窗中度過自己的餘生,從而引起了麥克的第二次沉默。
第二次沉默總體上是個鋪墊,主要是闡述漢娜從得到麥克的磁帶時的激動與積極的微笑到麥克“再次沉默”後的“放縱”的思想變化,而這次的情緒波動也為漢娜得死做了鋪墊。
那麼這次麥克的沉默原因在哪?此時社會的影響已甚微,出於常識,我們也會知道,人們是不會去在意判刑者者判刑以後生活的,就像沒人在意高考狀元以後是賣豬肉還是當國家主席一樣,他們只會看那一瞬間。所以也再不會有人在意麥克與漢娜的往來。但在外界已不會對麥克的地位構成威脅時,麥克還在顧及什麼呢?
1,我個人認為,這次應該算是一種逃避情感的心理慣性,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一個長久不見的朋友,並且之前有過矛盾,突然有一方要提出相見,相見時總不免有些尷尬,因而他們習慣於彼此沉默不去想見,戀人之間尤為明顯。這種情感也是真實的,也體現了作者對人性的洞察與尊重。
2,當然他也還會有一些其他顧及的,比如女兒的看法。但畢竟他只是與其通信,這極隱私的事情,旁人是無法知曉的,因而他沒必要為子女而躲閃漢娜。3,我還要提及一下關於美夢破碎後的恐懼與怨恨。或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情節,在我們心中,一個曾經極度美好的形象,突然間崩塌了,那種心理創傷是刻骨銘心的。就像我們不願再崇拜那個形象墜落後的父母一樣,麥克也不想再愛那個破碎了的夢。這不是因為他不愛漢娜,而是曾經愛的過深,所以現在才要逃的越遠。
4,最後當然要說愧疚,我是不大敢再去見我出賣過的朋友的,不管他知不知道是我出賣過他,我都不敢再見他,因為我心中的夢魘讓我無法坦然面對,我想麥克那時也略會有我的那種膽怯吧。所以就又沉默了。
不管這次出於哪種原因,他都是已經不再過多的受社會意識的影響了,而且麥克的沉默也更是符合人物性格和人性本源,可見作者對生活是有足夠的感悟的。
由於這個鋪墊,第三次沉默順理成章的出現了,也最終造成了安娜的自殺。對於這次我所說的這次沉默或許很多人都會疑惑,因為這次麥克對漢娜的問題是有回應的,他否決了漢娜。但以我拙見,麥克仍然是選擇了沉默。在那隻手縮回之後,麥克給漢娜的答案是無數個:一,拒絕;二,我還需要些時間;三……而漢娜的這個問題就是“你是還願意寬恕我,接受我嗎?”這是漢娜最想問也是最說不出口的。但麥克在一個問題上給了漢娜可以激發無窮想像的答案,更超過了沉默的殘酷,於是她心灰意冷,含淚西去。
而這次的原因又在哪呢?和2次的一個巨大不同就在於,漢娜的釋放。她被釋放這就意味著她將重新進入麥克的世界,就會對麥克的一切“社會形象”造成影響。因而這時麥克的恐懼的私心又開始復生。
但隨後影片中“最戲劇”的地方出現了,一句“你沒有理解到問題的所在”一時真讓人摸不到了頭腦,我們首先是推測編劇要把麥克搬到了神壇上了,讓他的博愛促使他要在近20年之後還要對那些猶太人打抱不平。但讓人不解的是這樣的神性的誕生了,那整篇所闡述的人性再告訴我們什麼呢,人道主義成為了新的主題,那麼前半段的情愛經歷是在講述什麼呢。當一個從始至終都沒被突出的主題突然被搬了出來時,編導也亂了陣腳,忙著幫他找依據。此時編導想到了麥克的沉默,並將其初衷變成了為廣大猶太人抱不平,而為了成就這點,編導便在影片之前部分加了一段麥克神遊奧斯維辛的片段。這個一切確實足夠讓人黯然神傷的了,因為它與後文呼應足以可讓我們對麥克的初衷作重新的解析,從而顛覆我們曾今的所有的論斷,我們的這道數學題在最後一刻答案錯誤了,要重做了。
但在我們檢驗時問題又來了,如果麥克真是一個足夠正義的人,那他為什麼只恨漢娜一人呢?為什麼不把漢娜的事情搞得水落石出,把其他的同黨也繩之以法呢?為什麼不親口去問漢娜是否發生過這些呢?為什麼這些他都沒做,難道你要說高尚的人都很靦腆嗎,很顯然,麥克內心是不坦盪的,而正義最終也不會是他作出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哪位為何會有這一畫蛇添足之語呢?
定神思量後,我承認不得不為作者叫好。因為這正是作者的匠心獨運,神來之筆。麥克形象在此被激活了。仔細想想麥克愛岔開話題是有前科的。在之前,麥克在與母親的談話時,他就把他的這種才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你為何連你父親死都不回來”,她已是檢察官了,她賺得比我都多。”所以如果在這里再出現一次岔開話題,那麼麥克的這種個人性格也就成型了。那麼整部影片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全身暢通了。想想如果沒有麥克這種愛逃避問題躲躲閃閃的性格,那麼前面的數次沉默也不就沒有了性格依據了嗎?外界社會的施壓,內心性格的缺陷,內外因相結合,不能不讓麥克沉默了。
最終我們靠著一些推測與反問,檢驗了我們對麥克沉默緣由的判定,雖驚出一身冷汗,但最終還是堅定不移了,我們相信麥克的沉默是源自一種個人理性面對全民感性時的畏懼,一種正義包裹下的對社會屬性的依賴,一種自身懦弱猶豫性格的體現。這其中,不管哪種是麥克最終選擇的主因,無疑都是真實的,是符合人性的,他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是活生生的。最終表現了編導與作者對觀眾的真誠,對藝術的真誠。《朗讀者》,我很喜歡。
當情慾演變成愛情,他便已經墜入了最黑暗的深淵,就像滾燙的烙鐵被按在了最稚嫩的肌膚之上,而她在他身上所留下的記憶烙印,將伴隨他一生之久。
——基督山伯爵 題
那一年男孩15歲,女人意外地幫助了這個身染疾病的孩子,他們邂逅於狹窄的樓道之中,那一年女人36歲,女人的每一個動作都撩動著這位正值青春期的男孩。男孩的眼中充滿著對異性的渴望,第一次的床第之歡開啟了男孩未曾開啟的心房,此後的每一次交合都讓他們離自己最初的目的越來越遠,直到女人的不告而別。女人與男孩的第一次交合並不帶有任何明確的目的性,她只是爽快地揭露了男孩再次來這里找她的目的,她直接了當,不帶半點猶豫,人類本身的性本能支配著他們彼此之間的行為,那是純粹的情慾。有一天男孩突然想知道女人的名字,他愛上了這個女人,漢娜·施密茲——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男孩對女人的情慾變成了愛,但女人卻並沒有把麥克·伯格這個名字刻在心中。
這樣的故事若是放在過去,很容易被認定為是一種畸戀,而漢娜·施密茲的這種行為也無可厚非的可以被認定為是猥褻少年,即便是定義為誘奸也似乎並不過分。很慶幸今天的社會比過去要自由的多,因為放在今天,這至少不會被認為是畸戀。無論漢娜最初是出於什麼目的和麥克發生了關系,最終這種情慾都演變成了一段偉大的愛,至少對於男孩來說,他永遠都沒有辦法忘卻漢娜對於自己的影響;那麼對於漢娜,也許只有在她收到磁帶的那一刻,她才開始感受到男孩對她的愛,而此刻的她已經是一個白發蒼蒼的獄中囚徒了。
《朗讀者》本身應該屬於一個愛情故事,然而這個愛情故事卻涉及到了比愛情主題更高的內容,對於戰爭的反思,對於人性的反思。男孩無意間邂逅的那個女人在消失多年之後出現在了二戰戰犯的審判席上,她同其他幾位婦女一同被控告參與了對猶太人的屠殺行為。盡管我們在影片中沒有看到一套黨衛軍制服,沒有看到一個黨衛軍的標志,但是這種指責卻比利劍更加具有穿透力,這把利劍所選擇的刺入點是戰爭年代中那些最普通的婦女,像漢娜這樣的婦女。她們軟弱、沒有依靠、甚至沒有文化,然而卻在無知的情況下完成了一次次慘絕人寰的罪行。與受害者相比,到底誰的經歷更具有悲劇性?受害者死了,漢娜還活著,這種蒼白地生存其實比死亡更加可怕,就好比是墜入了無間地獄,“為無量受業報之界”,漢娜得用自己的一生來反省自己犯下的罪,而偏偏這樣的要求對於一個文盲來說又顯得如此矛盾。
對於屠殺主題的譴責以及反思是男孩與漢娜這段愛情糾葛的插曲,男孩愛上了漢娜,他的愛人犯下了最令人震驚的罪,在法庭上還遭遇了其他共犯的聯合指控,男孩有能力證明這種指控是不實的,但是漢娜自己卻認罪了。漢娜不願意別人知道她是一個文盲,就像男孩說的,她害羞。漢娜不希望別人知道她不識字,她希望自己能夠像普通人一樣被對待。男孩一直都深愛著漢娜,最終他選擇了幫助漢娜保守這個秘密。
為了保護這個秘密,你可以做到何種程度?這是影片《朗讀者》所要極力表達的愛的真諦。因此歸根結底,影片的大框架始終都是一部愛情電影。男孩為了保護這個自己最愛的女人,他可以忍受長時間不與她見面,可以忍受她把自己投入監獄。他知道漢娜喜歡讀書,但是卻苦於不識字,他離了婚,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開始用錄音記錄自己朗讀的著作,將一盒盒磁帶郵寄給獄中的漢娜。
女人起初並沒有把男孩放在心上,男孩對於年輕時的她來說僅僅是單純的情慾用品,那時候她孤獨,她寂寞,她每天所作的僅僅是上班以及打理家務,男孩的出現豐富了她匱乏的日常生活,也填補了她感情的空白。情慾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了愛情,她們之間的首次爭吵正是這種轉變開始時的結果。漢娜因為男孩沒有去第一節車廂找她而生氣,男孩因為漢娜沒去第二節車廂吻他而感到惱怒,情感非我期中的二者互相責怪的同時,愛情也在他們身上迅速地發芽生長。
漢娜離開了這座城市,離開了男孩,這中間發生的事情是一段空白,只有在法庭審判中我們依稀得知了一些漢娜的生活狀況。男孩走訪了集中營的遺骸,也努力地想去監獄探望漢娜,他去了當年漢娜不告而別後所去的那個地方,他被歲月的沉重壓的喘不過氣來,他與自己的同學發生了關系,在這個愛他的女人身上發泄著他對於漢娜的愛。鏡頭的另外一邊,漢娜久久地凝視著鏡子中的自己,她試圖透過肉體看到自己,也許透過臉部的線條,呈現給她的是自己的靈魂,也是走上最終審判前的一次自我透視,沒人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她是否想到過那個可憐的男孩。
當漢娜收到男孩給她的那些磁帶時,男孩渾厚的聲音喚醒了她記憶深處的那段激情歲月,對於一個被無知殘害得體無完膚的老人來說,男孩的聲音就好比是希望的陽光,在晚年照進了她已生活了許久的深淵之中。她開始自學文字,開始給男孩寫信,那是她生命中最愉快的時刻,此刻的漢娜充滿著希望。如果說在相識初期,漢娜生命中的“希望”寄生於“情慾”,那麼在此刻,靈與肉已經徹底分離,她驀然回首,發現孩子一直待在原地,沒有離開過。漢娜最終見到了男孩,此刻男孩也已經上了歲數。這次見面之後她知足了,當他得知男孩的婚姻已經結束時,她的心顫了一下,在一個充滿陽光的日子,漢娜偷偷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漢娜死了,但是她對於男孩的影響卻是永久的,這一點已經無法改變。
《朗讀者》的故事可以有很多層面的挖掘,就好比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可以覺得它關注的焦點是二戰中滅絕人性的屠殺,而並非愛情本身;當然也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純粹的愛情故事。這種獨特性是影片自身所特有的,它包含了人類社會中最敏感的主題,也包含了社會中那些最人本的東西。所有的一切都有著自身的不確定性,情慾可以變成愛情,無知可以變成屠刀,希望可以變成動力,隨著時間不斷前進,每一個人在鏡子中的線條都發生著變化。
在最後一次審判開始前,在男孩與自己同學發生關系後獨自離去的那天凌晨,漢娜·施密茲赤身裸體地面對著鏡子,吸引她走到鏡子前的並不是觀賞自身線條的虛榮心,而是在鏡子中能看到的自我令她震驚。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漢娜這個人物都將成為藝術創作上一個獨特的印記被人所銘記,不是因為她的偉大,而是因為她的悲慘。作為大屠殺施虐者的漢娜同時也是那段動盪歲月中一個最普通的受害者,審判日來臨的那一刻,她勢必也會被當作受害者進行公平的對待。而男孩對她那份執著地愛,就是上天給她的最豐厚的禮物。
;❷ 求《黑暗中的舞者》的觀後感,300字
生命在呼吸——《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你說,生命是什麼?我真的給不了一個確切的定義。但我想,生命不僅僅是BORN,同時也包括了GOING ON。
《黑暗中的舞者》,一直以來,就像一個躲在角落的玩具,躲在一個隱蔽的,我很難發現,而即使發現也提不起興趣的地方。我把它硬塞進電腦里,但是卻從不去碰,只是作為收藏,只為滿足一種收藏的癖好。
今天,突然看見了它,就像突然在地下室里發現了丟失多年的玩具,饒有興趣地拿起來,握在手中。然後按下了播放按鈕。
晃動的鏡頭帶我來到了一個在平凡的底層社會堅強生活著的人——賽瑪爾的世界裡。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無止境地工作,生命是永恆的泛白的鏡片,生命是漸漸模糊的人影,生命是各色各樣的舞台劇,生命是歌曲,生命是四周泛起的節拍,生命是友情,生命是混亂的車間里的嘈雜,生命是蜿蜒的鐵軌,生命是悅耳的槍聲,生命是抱在臂彎中的那個小小生命,生命是灰白的牆壁,生命是一根吊繩,生命是清脆的一聲骨頭折斷的聲音~~
我原以為,生命只是孕育出來的那個小小生命,但,看到賽瑪爾的時候,我才知道,生命是一切。生命,不止是說孕育,她也在向我們講述著堅強地生活。
付出真心,給了她的朋友,把最美的理想,給了音樂。但是,朋友卻偷走了自己儲蓄多年的給自己寶貝兒子做手術的錢。慶幸,還有音樂,在最灰暗的時刻,還有音樂的陪伴,走上絞刑架的時候,也有害怕,也有恐懼,也有痛苦……但是,無情的絞刑架,卻無法阻擋堅強樂觀的賽瑪爾的舞蹈,她唱著,跳著,彷彿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歌舞劇里的情節,但最終,導演卻突兀地給了觀眾一個耳光,絞刑就這樣開始,也在同時結束了,擋板抽開,身體往下沉沉地墜去,一聲悶悶的小小的骨折的聲音,眼睛重重地落在灰色地板上。
我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一切,還沒有從聲嘶力竭的歌唱中醒來……但,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落下了帷幕……
傑夫曾問她:「既然知道生下來的孩子也會和你一樣,視力終將最後衰竭,為什麼還要生下來?」
賽瑪爾笑著說:「因為想要感受一下孩子在我臂彎里的感覺。」
生命最終都會有盡頭,但微笑著的賽瑪爾卻堅強地告訴我們,無論生活給我了多少的荊棘,多少傷痛,都要微笑,把它想做音樂劇的一個小小插曲,唱著歌曲,越過黑暗,即使是死亡也如此。
看完電影,我才從簡介中發現,這個胖胖的,眼睛大大的,有點獃獃的賽瑪爾,竟然就是冰島音樂鬼才比約克。瞬間,我彷彿明白了她的音樂。乍聽之下有些隨意,但細細回味卻發現,這種渾然天成的聲音像是山澗中緩緩流動的冰涼的溪水。涼透人的心靈,給人一種清新的空氣,發現自己仍然活著,仍然還能感覺到山間的空氣。
我要感謝上天,感謝我的母親,給了我生命,給了我聆聽這世界的聲音的幸運,給了我呼吸的幸運,給了我一切一切。
我想對每一個看到這里的人說:珍惜你的生命,珍惜你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氣,珍惜能聽到的每一首歌曲,珍惜,珍惜,珍惜……
❸ 跪求《黑暗中的舞者》的英文影評
The reviews were extremely black and white for this art-house film. People were either enthralled or bored to tears by the whole experience. There seemed to be no middle ground. Now, that's my kind of movie. Any picture that can reap awards (Cannes Film Festival) and get lambast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at the same time will always pique my interest. In respect, it was a rich, rewarding odyssey, much easier to get through than, let's say, even half of "8½."
My initial respect for the unique, uncompromising style of Danish director Lars von Trier goes back to his compelling work in "Zentropa" and "Breaking the Waves," both bleak, surrealistic studies of man vs. reality. His pieces usually center around some innocent, simple-minded, self-sacrificing soul who inevitably succumbs to the cruelties of life.
I found the central role of Selma (as played by the extraordinary Björk) to be very much the emotional equivalent of Emily Watson's touchingly childlike, near-sociopath Bess in "Breaking the Waves" -- blessed and cursed with a naive, soulful purity. Selma represents one of God's little quirks of nature. A bespectacled, pathetically infantile little ragamuffin completely out of touch, Selma has somehow survived like the runt of a litter would - through luck, will power, and the extreme kindness of those around her. An impoverished Czech-born emigré living in a small Northwestern U.S. instrial town ring the mid-60s, this luckless creature manages to eek out a meager Airstream-like existence as a factory worker, despite the fact she is legally blind.
Selma is, amazingly enough, a mother. Seemingly ill-equipped to care for a child much less herself, she has nevertheless managed to provide for the 12-year-old boy, while nurturing the child as a young girl would her rag doll. The fairly adjusted boy suffers, however, from the same optic disease as the mother, while the crux of the story revolves around her attempts to save up money for his inevitable operation.
The fascination of "Dancer in the Dark" lies in Selma's musical world. With her eyesight failing, her ears become the only sense of joy, falling periodically into bouts of fantasy anytime she grabs onto a rhythm or beat (like machine sounds, train engines, etc.), wherein she becomes the star of her own working-class musical proction. These compelling sequences become mere extensions of her real-life circumstances, i.e., the musical interludes at work will include the factory itself as a set piece and the other workers as her ensemble. A strange mix of Fellini neo-realism and Busby Berkeley illusion, these daydreams (sparked by Vincent Paterson's inventive choreography and von Trier's purposely puerile lyrics) become her only escape. Björk's odd musical talent and vocal style may be an acquired taste, but she is so mesmerizing here it becomes a non-issue. In addition, there are brief moments of levity as a hopelessly inept community theater proction of "The Sound of Music" goes into rehearsals with the very awkward Selma playing Maria.
The subordinate cast is equally in tune. The wonderful, beguiling French star Catherine Deneuve downplays her ethereal beauty as Kathy, Selma's co-worker and trusted friend. And a strange, maternalistic friendship it is indeed, for this woman seems to have no other purpose in life than to be this girl's eyes and hands, looking out for her practically day and night. Peter ("Fargo") Stormare shies away from his ruthless killer image with this touching portrayal of a sensitive, almost pitiable boor who only has eyes for the ungainly Selma. David Morse is gripping as a seemingly compassionate but despairing policeman whose one desperate act involving neighbor Selma results in tragedy. Joel Grey has a brief, telling moment near the film's end as a faded musical star idolized by Selma.
As in his other featured works, von Trier's gritty, hand-held camera work may be dizzying to the point of distraction at first but its overall impact to the stark proceedings is unquestionable. Moreover, the grueling paces he puts his actresses through to achieve absolute truth borders on misogyny but the rewards are tenfold. As in the case of Emily Watson, Björk has never shined brighter as an artist.
A harrowing, refreshingly original piece of filmmaking that should be experienced by anybody who dares to be different.
❹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黑暗中的舞者》,一聽就是一種黑暗的世界,讓人感到黑暗的窒息。也許會有人認為在無盡的黑夜裡等待虛幻的黎明本就沒有任何好處,但這就是人類關於生命的執著和立於生活的信念。影片中有一種人類最普遍的情感與最溫柔的情懷,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那是一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母愛。
女主角莎蔓的堅強的女性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家族的遺傳,莎蔓的眼疾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失明。但是她毫無怨言,有條不紊地經營著自我的生活,在暗地裡為兒子攢錢,自我無時無刻把手裡剩下的錢藏起來,只為兒子的眼睛能夠好起來,徹底地擺脫眼疾。當艱苦的日子來臨的時候,她的臉上總是呈現出一種似笑非笑的笑容,她是多麼的平凡啊!她能夠安然的應對周圍的一切。
母愛是偉大的!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就在享受著這份偉大的母愛,但是我們有時候會把媽媽的囑咐當成是刺耳的嘮叨聲,有時候會把媽媽的責罵當成是媽媽對我們不好……熟不知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媽媽對我們的愛啊!只是我們還理解得不夠透徹而已……母愛像一股清涼的風,在你有煩惱時,它會輕輕地撫慰著你的`心;母愛像一顆甜甜的棒棒糖,在你不開心時,它會讓你得到應有的甜蜜;母愛像一個美麗的笑臉,在你遇到困難時,它會激勵著你,讓你勇往直前……
莎蔓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影片中莎蔓一向純真地活在自我臆造的音樂劇世界裡,在那裡她是踢踏舞大師的女兒,裙裾飛揚,歌聲歡暢。在音樂劇的奇妙世界裡她忘卻現實生活中工作的勞頓、失業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監獄中的孤寂、臨刑前的恐懼,在音樂中她化解了一切現實中的磨難,享受著自我的理想世界。甚至在電影的最後一幕,莎蔓套著繩索被綁在絞刑支架上時,當明白兒子手術成功時她擺脫恐懼再一次高歌:「我從不孤單,這不是最後一首歌……」當歌聲戛然而止時,生命如風飄逝。同時莎蔓也是善良的,在即將上絞刑台時,在完成給兒子治病的夙願之後,她選取放下自我的生命捍衛死去的比爾的尊嚴。
了解我的人都明白我並不是很喜歡看電影,尤其是太藝術的電影。這次去看這部電影大概緣於我在前一個博客里寫過的一篇同名為《暗黑中的舞者》的文章吧。
能夠說這是一部迄今為止,我唯一無法具體說出觀後感的影片,因為這之間夾雜著我太多矛盾的感情,有敬佩、有憐憫、有憤怒、也有感動。也許芳的形容比較貼切,那就是這絕對是一部讓你看時思緒幾近崩潰,看後情緒又十分郁悶的電影。
對於女主角,我確實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她為何能夠如此堅強地生活、如此樂觀地應對自我將瞎的事實但卻不能勇敢地在法庭上為自我的無辜做出最後的聲辯。或許這之中體現了她的善良,她的朋友義氣和她的從容淡定以及許許多多的作為一個女性而言難得的優秀品質。但是我卻還是忍不住想要罵她一句「真的好傻!」她的傻在於她在別人用極其卑鄙的手段和陰險的計謀傷害了她之後,卻依然那麼執著地要為那個卑鄙小人去保守一個會致她自我於死地的秘密。
對於女主角,我也確實有太多的感動。感動她對於音樂對於舞蹈的執著追求,感動她應對無望人生的堅強樂觀,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她作為母親所表現出來的無私和偉大!
我常常在想,這個世上或許只有一種愛的力量是最為強大和永恆的,那就是母愛。母親們總是不求所報地為自我的子女爭取他們的幸福。我也常常在想,這個世上又有多少子女是能夠真正體會到母親對他們的那份深沉的愛的呢?如果體會到了,那為何子女回報給父母的愛總遠比不上母親所給予她孩子的愛呢?覺得這或許是因為母親大多不會用語言告訴她的孩子她的愛,這一句「我愛你我可愛的孩子」似乎成了母親永遠難於逾越的鴻溝。這一溝讓木訥的孩子完全感受不到來自媽媽最深切的愛。所以我還是堅持認為,既然愛,那就要勇敢地說出口。
你知道,這不是最後一首歌,每當歌舞劇快要結束時,你總是會聽完倒數第二首歌,然後離開,不想讓它結束,你知道,這不是最後一首歌。
《黑暗中舞者》我差一點就沒有看完,不是因為沒意思,而是看不下去,看到了人類太多的罪惡,看到了一個善良的人因為一時的貪念而害死了自己,也看到了一個善良的人類,因為一時的脆弱而犯下了罪行,也看到了,人們不問青紅皂白就把一個無辜的人送上了107級絞架,也看到了,一個母親為了自己孩子的眼睛而放棄了生命。
抱歉,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太多的罪惡,太多的誤會,太多的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
但,這部電影最大的魔力就在這,它總是在你想要放棄的時候給你希望,用一首簡單的歌,用一曲朴實的舞蹈喚醒你,告訴你人間還是有愛的。就這樣,你看見了,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愛,你看見了,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愛,你看見了,一個老師,對自己學生的愛,你看見了,一個追求者對戀人的愛,你看見了,一名警察對一名即將死去囚犯的愛。
你知道,這不是最後一首歌。
為了給孩子攢看眼睛的錢,你不顧自己眼睛,努力工作,徹夜加班,給別人打工掙外快,你知道,這是很累的,但你總是微笑著接受它,把機器的轟鳴聲當成音樂來跳舞。你總是微笑著,即使自己即將雙目失明,你在鐵道上翩翩起舞,為了不讓愛你的人看出你快要失明了。你總是微笑著,即使你錯手殺了人,你知道那不該發生,你知那是為了幫他解脫。你總是微笑著,即使在法庭上律師對你惡意相加,你幻想著和自己的偶像一起跳舞,你知道這是你最後一次以自由身條的最後一隻舞。你總是微笑著,當踏上那通往絞架最後107步時,女警為你打著拍子,你再一次翩翩起舞,因為安靜是你不能承受的,即使是走路的步伐聲,也會讓你陶醉其中。你總是微笑著,當你得知你孩子的眼睛治好時,你輕輕的唱著,你為孩子和關心著你愛護著你的人祈禱。
你知道,這不是最後一首歌。
❺ 大家認為黑暗中的舞者這電影好看嗎
電影的開頭是讓我始料不及的:色彩。滿目繽紛的色彩逐一顯現、翻騰然後隱退--象打翻的顏料,象萬花筒里看到的世界,象安徒生童話里的王國。還有音樂。從容不迫地自遠處飄然而至,然後盤旋著飛舞著張揚著彌漫開來
然後才看到女主角塞爾瑪,跳著輕盈的踢踏舞款款邇來。絕對算不得驚艷的一張臉,卻讓我不期然地想到《羅馬假日》里的安妮公主。(在我看來,赫本無疑是驚艷的)一樣清澈的眼睛,一樣無邪的笑容,讓我相信天使或許真會降臨人間。我想天使大概也不盡相同吧:安妮公主以世人期待的方式生活著,塞爾瑪則是以自己獨有的。
我喜歡她在晨光里向著過往的列車揮手,喜歡她她每天沿著鐵軌摸索回家,喜歡她將每天辛勤換來的工資小心翼翼地放進糖果盒那些真實地描繪了一個孱弱的生命是怎樣以一種隱忍含蓄的方式珍惜著生活中為數不多的幸福。毫無疑問,如果命運給她哪怕是丁點的光亮,她也會用它照亮整個生活。這是一個善良的女人,以不設防的方式為生活奔波著。可是上帝並沒有為此赦免她的苦難:單身,疾病,貧窮,直至最後淪為殺人兇手。
好在塞爾瑪是一個天生的舞者,舞蹈是她黑暗生活的一抹亮色。每當不幸降臨的時候,我們總是看到她在想像中翩翩起舞--殺人後、被捕前、受審時。在那個光亮的世界裡,她只是盡情地舞動著,舞動著臉上煥發著驕傲和幸福的光彩。這讓我想到那個在聖誕夜賣火柴的小女孩,而塞爾瑪,是不是也一樣在絕望中看見了嚮往的天堂?
舞蹈戛然而止的時候,一切又驟然變回灰色。於是她又重回殘酷的現實中苦苦掙扎。哭泣,腿軟,以至絕望最後的歇斯底里。不是英雄式的視死如歸,不是發瘋式的尋死覓活,只是一個鮮活的靈魂對於生命本能的留戀。我對牢房裡的一個鏡頭記憶猶新: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她站在牆頭聆聽通風管發出的聲音,屏息靜氣的。然後唱著《音樂之聲》在微笑中淚流滿面。一縷悲傷劃過心頭,那麼的真實。
可是母愛最終還是征服了對於死亡的恐懼。在自己的生命和兒子的眼睛之間,她毅然選擇了後者。這一次,她的虔誠終於感動了上帝。當她在臨死前得知兒子成功時,竟然從恐懼中全然掙脫,既而放聲高歌起來。歌聲帶著她的靈魂一起飛翔,穿越雲霄,穿過世界的盡頭,疾病遠離,痛苦不在當身體隨歌聲一塊沉淪的時候,一張臉平靜得無以復加。似乎死亡也是理所當然。於是,我看見了愛的力量。我記得傑夫問她:"你為什麼懷他?你應該知道你的眼睛會遺傳給他的。""我只是想有個孩子在我懷里"我才讀懂了她堅強背後所有的緣由。那一刻,我的眼睛裡有淚。在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之間,在時尚,在名牌,,在晝夜狂歡的酒吧,在觥酬交錯的酒席宴,在穿梭不息的高級轎車,在閃爍隱晦的霓紅背後,那浮華媚俗的泡沫之下,我們,是不是還象她一樣固守著生命最初的那份感動?
塞爾瑪是氣質的人,象孩子一樣每天在黑暗的現實里不知所措。或許這個世界真的不適合她,因為天使本該屬於天堂。不過,天使來過這個世界,不是嗎?
❻ 電影《黑暗中的舞者》我需要一份影評!前提必須是原創。字數是1500字左右。要的比較急!!!謝謝各位了!
這是一部賺人眼淚的歌舞片,在拉爾斯的眼中,世界同舞蹈與音樂是一體的,在轟鳴的機器節奏中起舞,在火車的賓士中起舞,在庄嚴的法庭中起舞,在無情的斷頭台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號,是對命運壓迫的反抗,正像它的電影海報中向人們訴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的陰影里,她憑著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在這部片中,音樂的部分幾乎是由主人公的歌聲來完成的,沒有豪華的場面,沒有漂亮的面孔,沒有經典抒情的旋律,沒有美輪美奐的舞蹈,只是一個人在盡情地歌唱,完成生命的絕唱。而像這樣單純將歌聲作為重要塑造人物和推動情節發展的手段以及與歌聲相配的特別的畫面處理成為傳統音樂片的一個突破。這是一部引起愛憎兩極反應的准歌舞片,獲戛納金棕櫚獎,由冰島歌手比約克編曲兼主演。本片的處理別具一格,完全不同於傳統歌舞片,有些段落讓人難以忍受,但也有出乎意料的感人場面。
就故事本身而言,《黑暗中的舞者》並不具備離奇的情節,不過是社會底層的人們基於某種時空的巧合遭遇的種種幸與不幸。但這個單薄的故事卻足以撕破現代人心靈的厚繭,讓你不得不佩服導演「講述」的能力——他在簡單中包含了人類最普遍的情感與最溫柔的情懷,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塞爾瑪是一個堅強的女性形象,她有條不紊地經營著自己的生活,為兒子攢錢,精心地藏錢,聯系醫生,一切都是為了兒子。當苦澀艱難的日子降臨時,她的臉上呈現出的是一如既往的似笑非笑的安詳神態,平凡的她總是那樣安然地面對生活。但殘酷的命運似乎連這一點點安寧都不給她,從口袋裡預先寫下的視力表,從上下班放棄騎自行車而沿著鐵軌步行,都可以得知她的眼疾在不斷惡化。從凱茜的手指在她的手掌上模擬電影中舞蹈演員的舞步,從社區導演力排眾議讓她扮演音樂劇中的女主角,都可以看到他人眼裡柔弱的塞爾瑪。從傑夫在茫茫大雪中為她尋找洗冤的證據,從凱茜在法庭判刑後仍堅信她的清白,可以明白她的善良。 即使在被判絞刑的法庭上,塞爾瑪也沒有說出事實的真相為自己辯護,她依舊信守與比爾共同許下的「沉默是金」的諾言。在完成給兒子治病的夙願之後,塞爾瑪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捍衛死去的比爾的尊嚴。面對死亡時,她也會因害怕哭得一塌糊塗,哭得異常醜陋。當有可能洗脫罪名但要以兒子的眼科手術為代價時,她還是固執地讓人絞死了。當純真與粗鄙的生活遭遇時,總是特別容易破碎。 黑暗(暗指生活)、舞蹈(暗指理想)的對立統一是整部電影的主題,導演在其中呈現了真實和虛假的碰撞、人情味和抽象的碰撞、真情實感和虛情假意的碰撞。塞爾瑪一直純真地活在自己臆造的音樂劇世界裡,在那裡她是踢踏舞大師的女兒,裙裾飛揚,歌聲歡暢。在音樂劇的奇妙世界裡她忘卻現實生活中工作的勞頓、失業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監獄中的孤寂、臨刑前的恐懼,在音樂中她化解了一切現實中的磨難,享受著自己的理想世界。甚至在電影的最後一幕,塞爾瑪套著繩索被綁在絞刑支架上時,當知道兒子手術成功時她擺脫恐懼再一次高歌:「我從不孤單,這不是最後一首歌……」當歌聲戛然而止時,生命如風飄逝。 影片著重突出的是一種紀實的風格,它潛移默化地向人們訴說著人生就是如此,平實而凄慘,沒有一絲暴躁黑色的影像風格,卻足以令觀者動容。 《黑暗中的舞者》的片頭出現的不是片名而是一幅長達3分多鍾的「畫布」,白色的畫布中點點斑駁躍然其上,悠悠長號悄然響起,當觀眾還在依著畫面的情景想像這畫是什麼時,色彩漸漸地變了,畫中的形態也變了。從茫茫雪原上萌發的點點綠意,到變形的眼鏡,陽光下的水面上金色的波紋,玫瑰的花瓣,黃色的向日葵,白雪皚皚的山巒,路邊飄落的黃葉……其實它一直都在變,你發現了也好,沒發現也好,它不停地變化著,幾乎所有的色彩都在這一畫布上出現過。如同我們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變化著,計劃中的與預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與扭轉乾坤的,不關痛癢的與生死攸關的……都在一刻不停地發生著。不管你接受還是拒絕,歡迎還是規避,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一切都有機會出現。也許會有人認為在無盡的黑夜裡等待虛幻的黎明本就沒有任何意義,但這就是人類關於生命的執著和立於生活的信念。
這是一部賺人眼淚的歌舞片,在拉爾斯的眼中,世界同舞蹈與音樂是一體的,在轟鳴的機器節奏中起舞,在火車的賓士中起舞,在庄嚴的法庭中起舞,在無情的斷頭台上起舞……起舞是自由的符號,是對命運壓迫的反抗,正像它的電影海報中向人們訴說的那樣:在這個世界的陰影里,她憑著舞蹈找到了冥冥中的生命之光。 在這部片中,音樂的部分幾乎是由主人公的歌聲來完成的,沒有豪華的場面,沒有漂亮的面孔,沒有經典抒情的旋律,沒有美輪美奐的舞蹈,只是一個人在盡情地歌唱,完成生命的絕唱。而像這樣單純將歌聲作為重要塑造人物和推動情節發展的手段以及與歌聲相配的特別的畫面處理成為傳統音樂片的一個突破。這是一部引起愛憎兩極反應的准歌舞片,獲戛納金棕櫚獎,由冰島歌手比約克編曲兼主演。本片的處理別具一格,完全不同於傳統歌舞片,有些段落讓人難以忍受,但也有出乎意料的感人場面。
就故事本身而言,《黑暗中的舞者》並不具備離奇的情節,不過是社會底層的人們基於某種時空的巧合遭遇的種種幸與不幸。但這個單薄的故事卻足以撕破現代人心靈的厚繭,讓你不得不佩服導演「講述」的能力——他在簡單中包含了人類最普遍的情感與最溫柔的情懷,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塞爾瑪是一個堅強的女性形象,她有條不紊地經營著自己的生活,為兒子攢錢,精心地藏錢,聯系醫生,一切都是為了兒子。當苦澀艱難的日子降臨時,她的臉上呈現出的是一如既往的似笑非笑的安詳神態,平凡的她總是那樣安然地面對生活。但殘酷的命運似乎連這一點點安寧都不給她,從口袋裡預先寫下的視力表,從上下班放棄騎自行車而沿著鐵軌步行,都可以得知她的眼疾在不斷惡化。從凱茜的手指在她的手掌上模擬電影中舞蹈演員的舞步,從社區導演力排眾議讓她扮演音樂劇中的女主角,都可以看到他人眼裡柔弱的塞爾瑪。從傑夫在茫茫大雪中為她尋找洗冤的證據,從凱茜在法庭判刑後仍堅信她的清白,可以明白她的善良。 即使在被判絞刑的法庭上,塞爾瑪也沒有說出事實的真相為自己辯護,她依舊信守與比爾共同許下的「沉默是金」的諾言。在完成給兒子治病的夙願之後,塞爾瑪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捍衛死去的比爾的尊嚴。面對死亡時,她也會因害怕哭得一塌糊塗,哭得異常醜陋。當有可能洗脫罪名但要以兒子的眼科手術為代價時,她還是固執地讓人絞死了。當純真與粗鄙的生活遭遇時,總是特別容易破碎。 黑暗(暗指生活)、舞蹈(暗指理想)的對立統一是整部電影的主題,導演在其中呈現了真實和虛假的碰撞、人情味和抽象的碰撞、真情實感和虛情假意的碰撞。塞爾瑪一直純真地活在自己臆造的音樂劇世界裡,在那裡她是踢踏舞大師的女兒,裙裾飛揚,歌聲歡暢。在音樂劇的奇妙世界裡她忘卻現實生活中工作的勞頓、失業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監獄中的孤寂、臨刑前的恐懼,在音樂中她化解了一切現實中的磨難,享受著自己的理想世界。甚至在電影的最後一幕,塞爾瑪套著繩索被綁在絞刑支架上時,當知道兒子手術成功時她擺脫恐懼再一次高歌:「我從不孤單,這不是最後一首歌……」當歌聲戛然而止時,生命如風飄逝。 影片著重突出的是一種紀實的風格,它潛移默化地向人們訴說著人生就是如此,平實而凄慘,沒有一絲暴躁黑色的影像風格,卻足以令觀者動容。 《黑暗中的舞者》的片頭出現的不是片名而是一幅長達3分多鍾的「畫布」,白色的畫布中點點斑駁躍然其上,悠悠長號悄然響起,當觀眾還在依著畫面的情景想像這畫是什麼時,色彩漸漸地變了,畫中的形態也變了。從茫茫雪原上萌發的點點綠意,到變形的眼鏡,陽光下的水面上金色的波紋,玫瑰的花瓣,黃色的向日葵,白雪皚皚的山巒,路邊飄落的黃葉……其實它一直都在變,你發現了也好,沒發現也好,它不停地變化著,幾乎所有的色彩都在這一畫布上出現過。如同我們的生活,一切都在不停地變化著,計劃中的與預料之外的,微不足道的與扭轉乾坤的,不關痛癢的與生死攸關的……都在一刻不停地發生著。不管你接受還是拒絕,歡迎還是規避,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一切都有機會出現。也許會有人認為在無盡的黑夜裡等待虛幻的黎明本就沒有任何意義,但這就是人類關於生命的執著和立於生活的信念。
❼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範文4篇
《黑暗中的舞者》,一聽就是一種黑暗的世界,讓人感到黑暗的窒息。也許會有人認為在無盡的黑夜裡等待虛幻的黎明本就沒有任何好處,但這就是人類關於生命的執著和立於生活的信念。下面是的我為你們整理的 文章 ,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黑暗中的舞者 觀後感
心情不是用苦澀可以形容的,象一把喙嘴的鐵鉗一樣緊緊地咬噬著我的靈魂,吞沒在泥沼的郁悶與黑暗中,不得呼吸,卻可以在勁舞中凄然地灑著淚水,來自天際的空靈而又激情的嗓音竟可以將生活的無奈與悲苦,甚至是希望與美好娓娓道來。
這便是《黑暗中的舞者》給與我的感受。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此片近乎於完美,為上個世紀的電影業作出一個令人發聵的宣言。毫無疑問,這是一部作者影片,是與美國娛樂本質的影片有著天壤之別,當然該片的導演可能並不這樣認為,但這絲毫不能影響觀眾對其的認識。我在想,這部影片若是以文字的形式記述下來會有什麼樣的沖擊力?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本片的拍攝手段有些過於不講究技法,無論是景別,剪輯,還是轉場,都顯得有些不合常規,至少是在許多地方有悖於電影製作方面的理論。但這一切卻沒有影響此片獲得的成功,那麼它的魅力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此片的 故事 使我聯想到中國影片《漂亮媽媽》,客觀地說,兩部影片雖然有著近似的故事情節,但確實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原因在於我為國人而慚愧。我之所以拿出來作個比較卻也是有一定的原因,關鍵在於可以更好地說明《黑暗中的舞者》的高明之處。同樣的,鞏俐與比約克的孩子都有著殘疾,她們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許多,但問題是在付出的過程中,兩人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出現,鞏俐的苦大仇深(中國類似題材電影的通病)與比約克的含蓄隱忍形成顯明對比,而這絕不是表演的問題,卻是劇本已經賦與的人物性格。鞏俐的生活與奮斗完全是為孩子而存在的,性格單一,缺乏作為人的一方面的要素,比約克則不一樣,她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卻因為兒子而放棄,這樣的處理使得人物性格更加豐滿,更具有人性的閃光點。當然,我們可以有一種並不一定正確的猜測,即中國影片要表現的僅僅是概念化中的社會現象與概念中的善良母親,完全是一種宣傳與贊揚,甚至是乞求憐憫,而至於人的內心世界則無須反映,因為它是獨特的而不是社會的,盡管它最偉大卻不是必然。
由於劇本賦與了人物極其豐富的人格特點,所以這個角色表演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必須感謝導演的選擇,因為他的堅持才有了比約克的傾情演出。有趣的是,在人們相繼討論比約克是否為本色演出時,比約克卻否認自己的演出,並宣稱今後不再參加任何影視的拍攝工作,當然,這當屬比約克的性格問題,但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否認正是由於她的演繹才有了影片巨大的成功。導演在確定劇本後首要的工作便是挑選演員,這顯然是很需要一定的功底,但他成功了。比約克將一個外表軟弱,內心卻極為堅強的女性演繹的淋漓盡致,在天真的,順其自然的表情中有著無法更改的信念,無論將要承受何等的壓力,這信念與這決心都無法更改。然而,僅僅的堅強並不能代表主人公的性格特點,還有那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我想起碼在這一點上,比約克是完全的本色演出。而對於影片來說,關於歌舞的陳鋪則是影片的精神所在。本片中有大量的歌舞場面,並且都是用非現實的處理手段,這便解決了前面提到過的問題,即此故事只有靠電影的手段展示出來才能有這樣巨大的沖擊力。可以肯定地說,此片若是沒有這六大段歌舞,它僅僅稱得上二流電影,在這點上頗有些類似於《殺手裡昂》中的那盆花的功效。比約克本人是一名世界知名的歌手,她的歌喉奇特而富有穿透力,她對音樂的理解遠遠還在導演之上,關於對心靈的歌舞表達形式對於她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因此,她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主人公內心世界展現出來,如同《艾美的世界》一樣具有震撼靈魂的力度。當一個人內心中最美好的願望由於現實的羈絆而無法實現時,那麼他一定會以一種超出常規的方式表達出來,運用在各種各樣的地方,生活,愛情,理解,藝術,公理與生命……
我們知道,本片的影視技法上顯得有悖於常規,但並不等於說這樣的做法就是錯誤,顯然如上所說的歌舞場面就是依靠影視而達到效果的。這里我還要說的是關於影片的鏡頭晃動感,在言及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說明此片據說是由DV機拍攝而成的。在丹麥道爾斯電影研究小組中,一些年青人主張用DV機來拍攝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大概也是在這一主張下誕生的產物。DV機體積小,份量輕,若是沒有三角架,它的穩定性很差,因此拍攝出來的畫面也不穩定,有一種輕微的抖動與晃動的感覺。但就此片而言,畫面的不穩定恰恰影響到觀眾的觀影情緒。晃抖的鏡頭與主人公的命運非常恰當地結合在一起,使我們觀影時的心情也漸顫,漸緊,漸痙攣。其實,這也應當屬於電影技法之一。在所有關於電影的技法中,其功能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簡單地針對人們感官的需要,如極為流暢的剪輯,另一類便是通過對感官的刺激直接影響到受眾的情緒,顯然後者對電影藝術的把握更為深刻。本片中的鏡頭不穩定當屬於後者。
從電影誕生到現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來就不存在完美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也不能例外。我們所說的完美並不是在於它對電影技法的全部使用,而是恰如其份地運用在合理的地方。這部影片幾近完美,但它的不足之處卻也明顯地擺在我們面前。為了避免好萊塢式的最後的營救,導演要求主人公死去,即便從影片的力度來說,主人公也應該死去,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關於最後那兩千多元錢的律師費多少顯得有些牽強,也許我是從東方人的思維去考慮的,但面對生命,友情竟然是如此不濟,的確令我難以置信,難道是導演故意的反諷嗎?恐怕於影片來說並無多大用處,若此時用以表現主人公的獨立堅強的性格也未免有些固執地可笑了。
無論如何,這部影片註定是兩千年最優秀的電影,它的得獎在情理之中,它的震撼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有一點我想說的是,這樣的影片不可多看,更不應讀解,讓如我一樣為事的幼稚的人見鬼去罷!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丹麥著名導演拉斯·馮·提爾的《黑暗中的舞者》是一部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的電影。這種力量既來自於影片主題中溫暖與殘酷之間的激烈對抗,也來自於影片視聽語言中華麗與質朴之間的強烈對比,還來自於影片超越期待的另類風格。
溫暖與殘酷
影片的主人公塞爾瑪是一個從捷克移民到美國,在一個鄉村工廠工作的單身母親。她的精神支柱是對音樂的激情,特別是對充滿著歌唱、舞蹈的好萊塢音樂喜劇感興趣。但塞爾瑪有一個令她心痛的秘密:她的視力正慢慢地衰退,而且她發現她的兒子因遺傳的原因而有同樣的疾病。為了使兒子逃脫變瞎的命運,她每天超負荷工作,為兒子做手術存錢。但一開始好心收留他們母子的警官比爾卻在後來偷了她要給兒子治病的錢,為了拿回錢,塞爾瑪絕望中殺死了比爾。兒子成功地進行了手術,然而她卻被處以了絞刑。
作為拉氏「良心三部曲」之一,塞爾瑪即是人類良心和美德的化身。她樂觀豁達,孩子般的面孔常常帶著微笑,你無法不被這種堅強打動。她對音樂有著天生的痴迷,繁重的勞動之餘還參加音樂劇的排演,每當生活中遇到困境,她總能通過幻想中的音樂釋懷一切。她的音樂深深地感染了我。她真誠善良,面對司機傑夫的愛,她感動而又坦白相告:「我現在不想要男朋友,我沒有時間。你很好,如果我想要一個男朋友的話,那個人一定是你。」法庭審判時,為了維護比爾的尊嚴,遵守他們保守秘密的誓言,她放棄了為自己辯護的機會。她的善良和真誠令人欽佩更令人心疼。她的身上閃爍著偉大的母性的光輝,當傑夫絕望地質問她為什麼明知孩子會有先天性失明遺傳還要把他生下來的時候,她淚光閃爍地回答令人動容,「我只想要一個孩子抱在懷里的感覺」。這是一種天然的母愛。她深愛這她的兒子小俊,為了給小俊治眼睛,她離開祖國,超負荷工作,節儉生活,甚至犧牲愛情,最後她終於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小俊的成功手術。難能可貴的是,導演並沒有為了贊揚主人公的奉獻和母性誇大其的勇敢,他真實地反映了人性。作為一個柔弱的女子,塞爾瑪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她也會緊張得不停地彈打手指,害怕得不能站立,痛哭流涕。
塞爾瑪這一角色極具真實感,這一方面與導演的意識密不可分,除了用紀錄片式拍攝手法,拉氏還提倡即興表演。「只要演員們高興,他們就可以在畫面中走動,他們從不需要做指定的表演動作。在以後的畫面剪接中,我們唯一的想法是增加表演的張力,而無須顧及影像是否聚焦,也不去顧及是否越軸。」另一方面要歸功於出演這一角色的冰島流行歌手比約克。對扮演角色一竅不通的她只好讓自己成為這個令人痛苦的角色。她還親自創作並演唱了所有的歌曲,從而達到了歌聲與表演,情感與情境的高度統一。
該片的其他角色個性鮮明而豐富。塞爾瑪的好友嘉芙很關心朋友,雖然常常說狠話,實際上是嘴硬心軟,她常常給予塞爾瑪無私的幫助。司機傑夫堅韌、熱心,他深深愛著塞爾瑪。兒子小俊則和大多數青春期男孩子一樣叛逆、厭學,因為眼睛和貧窮的緣故還有點害羞、憂郁。導致塞爾瑪走向絕境的房東夫婦,導演並沒有對他們進行片面醜化。他們一開始是很同情塞爾瑪的,常常給予她一些幫助。但身為警察的丈夫比爾軟弱而自私,妻子傑奎琳則愛慕虛榮。比爾在無意中發現了塞爾瑪的存錢的地方,於是在自己走投無路的時候,也將塞爾瑪拖入了深淵。他有時甚至讓人覺得是值得同情的。
塞爾瑪的善良,母愛,朋友們的幫助和關心使得這部影片充滿了溫情。同時,生活的艱難,疾病的困擾,朋友的背叛,法律的局限又使得這部影片殘酷不堪。這兩者同時存在,同時作用於觀眾的心靈和情感,形成了強烈的矛盾和反差,起到了強化彼此的效果,從而使觀眾受到了超乎平常的震撼。
華麗與質朴
這是一部另類的黑色歌舞片。影片中穿插的歌舞場面與非歌舞場面用的是不同的拍攝手法,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一個華麗,一個質朴。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安排,導演對視聽語言的嫻熟運用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塞爾瑪的現實生活的拍攝遵循了「道格瑪95」宣言的精神,大膽採用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視聽語言運用的一次拓展)。用手持攝像機實地拍攝,鏡頭模糊而晃動,以自然光為主,搭配同期聲,給人紀錄片式 的真實感。視點大多時間保持在肩部的高度。畫面色彩灰暗,色調偏冷。畫面結構隨意。多採用類似人眼觀看的移動鏡頭,特寫則用變焦鏡頭。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中臉特別是眼睛的特寫分量很重。它起到一種情緒強調和情節暗示的作用。當塞爾瑪視力下降,陷入困境時便會出現她眼睛或者厚眼鏡的特寫,在塞爾瑪感到無力絕望的也時候常常出現她的臉部(如法庭宣判時)或者眼睛特寫(如殺死比爾後)。這部分影片的剪輯常常不甚連貫。人物對話時大多採用搖鏡頭而不用正反打鏡頭,避免了主觀鏡頭,不讓觀眾沉醉在角色中,而是以一個旁觀的視角,持一個客觀的態度。特寫常是慢慢拉近拉清晰,有時出現失焦鏡頭,模仿人眼觀察的習慣。這些做法使影片顯得很粗糙,畫面美感不足,但有很強的紀實感,故事和角色本身也更加突出。「我的最大目標是要在角色和環境中找出真理。我發誓會用一切辦法包括犧牲我個人口味及美學考慮去達到此目的。」但也有一個例外:在影片最高潮也就是塞爾瑪臨刑前唱最後一首歌的時候,為了增強感染力,畫面罕見地加入了顯然不是同期聲的心臟跳動聲音,也反常地出現了許多角度的特寫和較多的剪輯。
還有其他一些地方也體現了視聽語言的巧妙運用。比如當塞爾瑪告訴比爾秘密的那一段,採用的俯拍鏡頭。它暗示了塞爾瑪坦白了她最重要的秘密,正使自己出於一種不安全的境地,傳達出一種弱小感。再如比爾在警車里向塞爾瑪借錢時,運用的是「背後」這一特殊視點,逆光仰角拍攝,人物成了看不清表情的剪影,並且還隔著鐵絲網,使主人公彷彿是被窺視的犯罪嫌疑人。整個場面隱秘而壓抑。還有塞爾瑪與比爾爭奪錢包的整個過程,用的多是俯拍鏡頭和搖鏡頭。拒絕了一般劇烈肢體沖突會採用的仰拍、大量特寫和蒙太奇的處理手法,讓觀眾感到自己彷彿就是站在旁邊冷眼旁觀著這一切的一個人。
該段對特殊的聲音——無聲的使用也很出彩。最後一個場景,隨著塞爾瑪被絞死歌聲也戛然而止,同時一切的環境聲都消失了,畫面死一般的寂靜,這里一反前面的現實主義聲音處理方式,反而使觀眾注意力更加集中,畫面沖擊力更強,塞爾瑪擺動的屍體更加刺目,讓觀眾在驚愕中情感卻不可抑止地大噴發。
塞爾瑪的華麗絢爛、令人目不暇接的白日夢則是採用經典的歌舞電影拍攝手法,運用了大量技巧拍攝而成。雖然,為了使畫面和諧,仍然採用了手提攝像機,但幾乎用的全是穩定的固定鏡頭,拍攝角度也多達一百多個。頻繁的俯瞰鏡頭,使觀眾感覺彷彿翱翔於場景之上,使舞蹈也具有了一種抽象的幾何美感。場面調度別出心裁,物體多位於趣味中心或幾何中心。畫面結構多變,多數時候比較穩定,但在塞爾瑪殺死比爾後發生的那一段幻覺中採用的了反常的傾斜構圖,傳達出一種危險不安的氣氛。畫面光線明亮,對比強烈。這部分的色彩十分鮮艷,並以暖色為主。頻繁運用蒙太奇,快速而富有節奏的剪輯,大量遠景加特寫的組合。在塞爾瑪將要做白日夢的時候,空靈的音樂前置,連接提示夢境的出現。在第一次白日夢的結尾,運用交叉剪輯,將夢境結束於現實。其他的白日夢結束時常用跳切,給人如夢初醒的突然感。聲音部分,除了最後一次白日夢加入了現實生活中的數數聲,其他的都採用的是後期製作的音樂和歌曲。
這些歌曲常常是主人公內心和情緒的表達。比如當傑夫難過地問她是否已經看不見時她在火車的節奏下唱的《我已都看過了(I've seen it all)》:「我已經看到了我的選擇並且我已經看到了我想要的,那就足夠了,想要更多就是貪心。我已經看到了我是誰,我已經知道我將成為什麼,我已都看過了,沒有什麼再需要我看的了!」這是在回答傑夫,更是在安慰他,這還是主人公知足、平和的心態的直接表達。在塞爾瑪殺死比爾後出現的幻覺中,她對比爾唱 「天真的人兒在做夢,就像你這個瞌睡蟲一樣」,這正是她心裡期望的表達,她多麼期望比爾沒有死,只是睡著了而已!接著她對比爾唱到「疼不疼?」「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好像做錯了一切」幻覺中比爾回應她「我傷你更深,所以不用擔心我「」一切都好好的,所以你要堅強「,這和後來她唱的」我只是做了 我必須做的「」一滴淚水掉下的時間,一條蛇蛻皮的時間,寬恕的時間只需那麼短「一樣,其實是善良的塞爾瑪在說服自己接受發生的一切,說服自己原諒自己。有些歌詞還起到了解釋的作用,比如塞爾瑪在殺人之後逃跑的心理動機,就是通過歌詞來說明的」他們(指警察)會拿走你的錢。為了你的兒子逃跑吧!「有些歌詞看似前後矛盾,其實更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心境,比如幻覺中的塞爾瑪剛告訴自己比爾只是睡著了,一切都好好的,接著卻向比爾的妻子唱「對不起,我殺死了你的丈夫」其實這恰當地表現了塞爾瑪在經歷了巨大的驚恐和悲傷後半夢半醒、邏輯混亂的狀態。歌詞還有提示的作用,比如「你(指音樂)總會在那抓住我,當我失足時」暗示了塞爾瑪是將音樂作為她的精神寄託和支柱的,也提示我們注意每次音樂響起時,也都是塞爾瑪陷入困境時。
這樣,他用聲像將夢境與現實,華麗與質朴放在一起相互碰撞,居然達到了一種驚人的感染效果。
另類的風格
與經典好萊塢歌舞片相比,《黑暗中的 舞者》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另類。開場即不俗。幾幅顏色由暖轉冷抽象畫隨著主題音樂逐個疊化,渲染氣氛,引發聯想,暗示故事的悲劇性結局,同時將觀眾漸漸帶入影片的情緒中。片中歌舞的插入方式也是不同於好萊塢的。在片中傑夫覺得,好萊塢歌舞片脫離現實,令人費解,「我不明白為什麼音樂劇中的人會突然載歌載舞,我就不會突然載歌載舞啊!」而本片歌舞場面是作為主人公塞爾瑪的幻想場景出現,合理、自然。也正是由於它的幻想性質,使得觀眾在觀看時體驗到的完全不同於看好萊塢音樂劇時感到的歌舞昇平、歡樂祥和,它帶給觀眾的是一種另類的令人心酸的歡樂,觀眾看著她歡快舞蹈、歌唱的同時是替她揪著一顆心的,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一場夢,而夢總是會醒的。另外,演員即興的表演,比約克特別的聲線和飽含深情的歌唱也使得本片具有了一種另類的抒情風格。本片的意識形態也是與好萊塢電影截然不同的。這在一個細節上有很明顯的表現:當律師告訴陪審團塞爾瑪曾說捷克的共產主義更適合人類的時候,一直比較鎮定的陪審員們卻開始騷動起來。這是導演對美國民主及其意識形態的一個諷刺。塞爾瑪是抱著美好的夢想來到美國的,她勤勞善良,然而她的夢仍然破滅了,甚至連她自己都毀滅了。這是美國無法忍受的邏輯,無法接受的故事,紐約一位著名影評人曾給它「當年最糟糕的電影「的評價,它在奧斯卡遭到的冷遇一點也不奇怪。最後,還有什麼比將溫暖與殘酷、華麗與簡朴放在一個歌舞片中更另類、更出人意料嗎的做法嗎?
特立獨行,打破期待,強烈對比,深化主題。這是拉斯·馮·提爾的電影個性,也是《黑暗中的舞者》打開了觀眾思想大門和感情的閘門的鑰匙。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影片中有一種人類最普遍的情感與最溫柔的情懷,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那是一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母愛。
女主角莎蔓的堅強的女性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家族的遺傳,莎蔓的眼疾越來越嚴重,甚至會失明。但是她毫無怨言,有條不紊地經營著自我的生活,在暗地裡為兒子攢錢,自我無時無刻把手裡剩下的錢藏起來,只為兒子的眼睛能夠好起來,徹底地擺脫眼疾。當艱苦的日子來臨的時候,她的臉上總是呈現出一種似笑非笑的笑容,她是多麼的平凡啊!她能夠安然的應對周圍的一切。
母愛是偉大的!我們從小時候開始就在享受著這份偉大的母愛,但是我們有時候會把媽媽的囑咐當成是刺耳的嘮叨聲,有時候會把媽媽的責罵當成是媽媽對我們不好……熟不知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媽媽對我們的愛啊!只是我們還理解得不夠透徹而已……母愛像一股清涼的風,在你有煩惱時,它會輕輕地撫慰著你的心;母愛像一顆甜甜的棒棒糖,在你不開心時,它會讓你得到應有的甜蜜;母愛像一個美麗的笑臉,在你遇到困難時,它會激勵著你,讓你勇往直前……
莎蔓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影片中莎蔓一向純真地活在自我臆造的音樂劇世界裡,在那裡她是踢踏舞大師的女兒,裙裾飛揚,歌聲歡暢。在音樂劇的奇妙世界裡她忘卻現實生活中工作的勞頓、失業的痛苦、法庭上的羞辱、監獄中的孤寂、臨刑前的恐懼,在音樂中她化解了一切現實中的磨難,享受著自我的理想世界。甚至在電影的最後一幕,莎蔓套著繩索被綁在絞刑支架上時,當明白兒子手術成功時她擺脫恐懼再一次高歌:「我從不孤單,這不是最後一首歌……」當歌聲戛然而止時,生命如風飄逝。同時莎蔓也是善良的,在即將上絞刑台時,在完成給兒子治病的夙願之後,她選取放下自我的生命捍衛死去的比爾的尊嚴。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昨日發生了一件個性具有戲劇性的事情,那就是我居然在國際盲人節里看了電影《黑暗中的舞者》。PS:絕對不是本人的刻意安排^_^
了解我的人都明白我並不是很喜歡看電影,尤其是太藝術的電影。這次去看這部電影大概緣於我在前一個博客里寫過的一篇同名為《黑暗中的舞者》的文章吧。(再次申明:絕對不是受了電影的影響,也算是一種機緣巧合吧)
能夠說這是一部迄今為止,我唯一無法具體說出觀後感的影片,因為這之間夾雜著我太多矛盾的感情,有敬佩、有憐憫、有憤怒、也有感動……也許芳的形容比較貼切,那就是這絕對是一部讓你看時思緒幾近崩潰,看後情緒又十分郁悶的電影。
對於女主角,我確實有太多的不理解。不理解她為何能夠如此堅強地生活、如此樂觀地應對自我將瞎的事實但卻不能勇敢地在法庭上為自我的無辜做出最後的聲辯。或許這之中體現了她的善良,她的朋友義氣和她的從容淡定以及許許多多的作為一個女性而言難得的優秀品質。但是我卻還是忍不住想要罵她一句「真的好傻!」她的傻在於她在別人用極其卑鄙的手段和陰險的計謀傷害了她之後,卻依然那麼執著地要為那個卑鄙小人去保守一個會致她自我於死地的秘密。
對於女主角,我也確實有太多的感動。感動她對於音樂對於舞蹈的執著追求,感動她應對無望人生的堅強樂觀,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她作為母親所表現出來的無私和偉大!
我常常在想,這個世上或許只有一種愛的力量是最為強大和永恆的,那就是母愛。母親們總是不求所報地為自我的子女爭取他們的幸福。我也常常在想,這個世上又有多少子女是能夠真正體會到母親對他們的那份深沉的愛的呢?如果體會到了,那為何子女回報給父母的愛總遠比不上母親所給予她孩子的愛呢?覺得這或許是因為母親大多不會用語言告訴她的孩子她的愛,這一句「我愛你我可愛的孩子」似乎成了母親永遠難於逾越的鴻溝。這一溝讓木訥的孩子完全感受不到來自媽媽最深切的愛。所以我還是堅持認為,既然愛,那就要勇敢地說出口。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範文 五篇相關文章:
★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範文五篇
★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範文5篇
★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範文1000字五篇
★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範文800字五篇
★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5篇600字
★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1000字作文五篇
★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800字優秀範文
★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範文5篇
★ 高中生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
★ 黑暗中的舞者觀後感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