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孔雀結局表達的主題

電影孔雀結局表達的主題

發布時間:2023-01-25 06:30:51

『壹』 電影《孔雀》的主旨是什麼

《孔雀》:世俗人生的飛翔與沉淪
零點深藍(檸檬樹下的粒粒)原創

《孔雀》近日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頗為引人矚目。雖然在敘事內容和形式上《孔雀》都並未帶來什麼革命性的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顧長衛從攝影轉向導演初試的啼聲已經有了不俗的成績。他帶給西方世界的中國形象是由一個過渡的年代作為背景和場景:火熱的革命正在蕭條之中,開放的新時代尚未正式拉開帷幕。更感動人的是,他展示了那個有些空落的歷史時期里中國普通青年頑強的烏托邦追尋,以及黯淡的結局。我想起《棋王》里的王一生,在棋獃子的身份庇護下他擁有了棋盤上縱橫捭闔的自由;而《孔雀》里的姐姐,則把她壓抑的生命激情瘋狂地集中於一個碩大美麗的降落傘上。當降落傘的羽翼飄然滑翔在萬里無雲的晴空,當少女騎著單車身後綻放巨大的傘花賓士在雞毛蒜皮的小鎮街巷,我知道,降落傘就是這個影片的魂魄所在。孔雀只是這只降落傘的一個拙劣的復制而已。
《孔雀》的故事是回顧式的,帶有一定的自敘傳意味。這是一種夾雜著緬懷、傷感和解構意味的討好的敘事方式,這種敘事天然地具有一種感染人心的效果。比如楚浮的《四百擊》、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小津安二郎的《我出生了,但……》、候孝賢的《童年往事》和《戀戀風塵》、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賈彰柯的《站台》……童年的視野或者青春的成長,總是可以贏得人們對堅硬現實中純真童心和成長煩惱的深摯同情,因為那裡面也有我們每一個人曾經的年輕和堅持;那樣的敘述,也總是更能輕易地暴露出成人世界的冷酷與不堪。
《孔雀》讓今天的中年一代又回到了上個世紀70-80年代,那個轉型時期,重訪物質緊缺貧窮灰暗的革命與後革命交接的年代。文革剛剛結束,70年代末的一個北方小城。影片從一個五口之家圍坐飯桌四周的吃飯場景開始,在漆黑的水壺突突的回憶。大哥高衛國患有腦疾,外號「胖子」,常遭人欺負;弟弟高衛強沉默寡言,他也是影片的敘事者;姐姐是女主人公高衛紅,有著清秀美麗的面容和倔強執著的個性。影片里充滿那個時期平常家庭的平常遭遇,比如一家人一起做蜂窩煤卻被大雨侵襲,比如過年時媽媽一粒粒數糖果分發給孩子;這些細節可能會喚起塵封的記憶,貧窮的蛛網籠罩下,影片中的家庭還有其特殊性,有一個患有腦病的傻大哥。在我看來,這是這個原本可以過著貧窮卻安寧小日子的家庭陷入激烈沖突的重要原因。父母對大哥的偏愛引起了妹妹弟弟的不滿和嫉妒,弟弟妹妹還因哥哥的痴傻而遭人歧視,兩個人著謀劃把哥哥毒死,結果又無比歉疚地請哥哥吃了一頓肉包。這個家庭里的父母有著那個時代常見的保守和嚴厲,他們其實是遮蔽孩子們的另一重陰影;對於衛紅而言,她如花的少女時代必須每天面對葯廠洗不完的葯瓶,這樣機械重復的勞作令人絕望……沉悶壓抑的生存背景下,某種潛在的革命性因素在不屈不甘的年輕心靈里躁動。衛紅耽於幻想,在想像中以各種方式逃離現狀;衛強則像一隻憂郁而沉默的小鳥。
於是,很自然地,有了衛紅對傘兵生活的無限憧憬。當這個漂亮女孩躺在屋頂陽台上,凝視著碧藍的天空,天女散花般,從飛機上忽然開放出一朵朵潔白耀眼的粲然傘花,她的雙眼亮了起來。我們可以體會她內心深處對飛翔的渴望。那是不同於她眼前卑微生活的另一種浪漫的圖景。那眩目的傘兵跳傘畫面以及衛紅騎著自行車在原野上飛速賓士的情景,是一曲相互呼應著的二重奏。衛紅天真而好奇地接近那些英姿颯爽的傘兵,內心產生了一個逃離現實的想法。她要去報名當傘兵。但是她的理想無從實現,她被淘汰了,那個帥氣的男傘兵並沒有真正幫她。她被重重地推回自己黑暗的小屋。接下來有了整個影片最為出彩的一幕:沉默、絕食多日的衛紅終於活了過來,她撲在縫紉機上發瘋地縫制了一個巨大的降落傘;然後,她騎著單車,風馳電掣,車後拖著隨風開放的降落傘,大叫著、歡笑著,在街道上飛馳,吸引了無數驚奇的目光,一個叫果子的青年吹著口哨興奮地騎車追隨。直到母親出現,一把將她連人帶車拉翻在地……影片另一個觸目的鏡頭是為了找果子要回降落傘,衛紅沒有猶豫就脫下了褲子……可以說,降落傘肯定是《孔雀》的一個最重要也是最得意的構想,這個人為的意象用來寄託青春期衛紅欲沖破生活牢籠的全部夢想和決心。 人們也許要質疑影片的真實性,在那個仍然使用布票的年代裡,一個貧寒之家又如何能夠提供這么豐裕的布匹用來做降落傘?這個細節完全來自於藝術的想像,像許多藝術作品一樣,藝術來源於生活么?可它又高於生活。
終於,瀕臨瘋狂邊緣的衛紅回到了冰冷的現實,她的理想令人辛酸地自動降格處理了,變成了只要不刷瓶子就好。她匆匆忙忙馬馬虎虎地嫁給了一個答應可以給她調動工作的司機,得以在另一個工廠燒制玻璃瓶——看來她與玻璃瓶子的關系還不可能終結。喜歡著她的野性的果子一直未娶,還很哥們地幫她教訓了那幫欺負大哥的二流子。果子是影片中最有魅力的男性形象,但是他所帶來的安全感當然與希區柯克那些高大英俊殷實智慧的白人男子帶來的安全感全然不同。
一個花季少女的多夢年華如此慘淡地終結。這顯然是對那個平庸保守僵硬的舊體制以及附帶的醜陋人倫的控訴,舊時代束縛了那些年輕早熟而活躍的心靈。兩毛四分錢一本的《性知識手冊》在作品中鬼鬼祟祟的登場亮相,令人不禁莞爾。弟弟衛強正是因為一張女性人體解剖的圖畫,被父親痛斥為流氓而趕出家門。流浪數年之後,他帶回一個風塵女子和她的幼小兒子,在這個已經開始流行《追捕》的小城裡過著退休的日子,頹廢地無所事事。倒是大哥經歷了一場愛情挫折之後,與一個鄉下瘸腿女人門當戶對地過起了踏實的日子。
衛紅離婚了。一天,她偶然地邂逅當初驚為天人的英俊傘兵,那時他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讓衛紅崇拜不已,這個與衛紅有著美好的一面之緣的男子,給衛紅帶來了憧憬和希望,緊接著卻將衛紅推向了絕望的深淵。他沒有幫助衛紅實現當傘兵的願望。此刻,他正在街邊毫無顧忌地大嚼手中的肉包,是街頭常見的那種沉淪於世俗生活的邋遢中年男人,自行車後座上坐著他臟乎乎的兒子,拎著大包小包的妻子是當初得到他的幫助當上傘兵的女孩。影片的反諷意味過於明顯了,顯得有些不夠厚道。
接下去的一幕肯定是觀眾難以忘懷的:衛紅與弟弟衛強蹲在路邊的西紅柿攤子旁邊,一個一個挑選。撫摸著西紅柿光亮圓滑的表皮,忽然之間,衛紅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涌流出來,滔滔不絕。她轉過身子背對著弟弟,掩飾自己的失態,卻無法阻擋悲痛欲絕的飲泣。弟弟專心致志挑選西紅柿,沒有留意姐姐滿面的淚花和扭曲的容顏。這個套著一件沒有身腰的灰不溜秋的汗衫的女人,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蹲在路邊哭得傷心欲絕,卻無人知曉。那個身穿白短衫騎著單車奔跑兩根小辮飛揚起來的靈秀女孩呢?那個內心總是懷抱著飛翔夢想的女孩呢?這場無聲的痛哭傳遞給人們的,可謂是無聲勝有聲的震撼。這場景,讓我一下子聯想起蔡明亮《愛情萬歲》的結尾,楊貴媚那場連續三分鍾不間斷的哭泣……如果哭泣可以舒緩生存的巨大壓抑,如果哭泣可以洗滌生活的污濁,那就痛痛快快哭個夠吧!哭完了,擦把臉,繼續走路。這就是現實的人生:豈止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影片的結尾,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兄妹仨已人到中年,三個小家庭分別走過動物園的孔雀圈欄前。衛紅又結婚了,並有了小孩,看不清她身旁的男人是誰,我們希望是一直愛著她的果子。胖子大哥和瘸女人相互攜手,走得很帶勁;弟弟衛強帶著老婆孩子,孩子大叫孔雀是假的,因為孔雀不開屏。大家相繼走過,對孔雀開屏不抱任何希望地離開了。
忽然之間,孔雀園里,那隻漂亮的雄孔雀機靈靈綻開了美麗的花屏,他緩緩地旋轉身體,如同一種庄嚴的儀式。只是,它持久地驕傲地把屁股沖向觀眾,像個淡淡的諷刺。身體瘦小姿容尋常的雌孔雀在一旁從容啄食著地上的食物,任由她的孔雀男士盡情表演。這里是孔雀的愛情世界,一場世俗的愛情追逐即將上演。光輝散盡,地面上全是古井無波的日子;然而漫長的平庸生涯里,也曾有過孔雀開屏般的青春熱望和眩人風采。這就足以讓人慰藉,也足以挑動起脆弱敏感心靈那永遠易於感懷的心弦。
參考資料:http://bbs.cctv.com.cn/forumthread.jsp?id=5837277

『貳』 電影<<孔雀>>所表達的主題到底是什麼呀

寂寞的《孔雀》,落寞的人生
同樣是70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時代背景,同樣典型的中國北方小城,同樣的殘酷的青春與成長,甚至是同樣的中景和長鏡頭運用,讓我不自覺的把顧長衛的這部《孔雀》與曾經帶給我同樣震撼的賈樟柯作品《站台》相比較,雖然與《站台》相比,顧長衛此片的一千五百萬的投資可以稱得上是天文數字了,而《站台》略顯粗糙的影像品質更像一部勇氣十足的實驗作品,但讓我欽佩和激動不已的是在這個喧囂與浮躁的時代還有像賈樟柯與顧長衛這樣的電影人在執著的堅守著自己的藝術理念,拍攝出這種以真誠的態度去捕捉中國社會發展和普通人生活成長經歷的影片,為自己,為那個時代,為在那個時代生活過的人們做一個記錄。

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被關在籠子里的孔雀一樣,被觀賞的同時也在觀賞著別人,但真正的繁華和熱鬧美麗與哀愁往往在這個過程中被無意中錯過。驀然回首,一切經歷浮華也好落寞也罷,都已成過往煙雲,不堪回首。就如同張愛玲在小說中寫到看老照片時的感覺——『照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殼;紛紛的歲月已過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給大家看的惟有那滿地狼藉的黑白的瓜子殼。』劇情不介紹了,免得掃沒有看過這部片子碟友的雅興,說說幾個特別打動我的鏡頭。

一、安靜慵懶的夏日午後的安陽街頭,提著菜籃子的家庭婦女三三倆倆的走著,突然音樂漸漸響起,夢想著當傘兵的姐姐——一個清教徒般的理想主義者起著一輛二八車出現在街頭,車後面綁著一副自製的降落傘,隨風揚起的降落傘在單調簡陋的安陽街頭顯得那麼咋眼,姐姐的這一超現實主義的舉動給這部平實內斂的片子帶來了一個小小的高潮,但那音樂和鮮艷的降落傘美的讓人心碎;

二、一家人在院子里打蜂窩煤,突然一場暴雨不期而至,全家眼睜睜的看著打好的煤餅和還沒來得及處理的煤面被雨水沖走,人生的蒼涼與無奈,在那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一如片中的那場大雨;

三、母親當著全家人的面將弟弟買來的毒鼠葯放到水杯中,然後把哥哥養的鵝抓來試驗,以示自己知道弟弟因嫌棄弱智的哥哥和妒忌父母對哥哥的寵愛企圖毒死哥哥的事情,那隻中毒的鵝劇烈的抽搐著,伴隨著母親同樣因痛苦而痛哭和抽搐臉,還有全家人的驚怖眼神,以近乎凝滯的慢鏡和哀惋傷感的音樂表現出來,讓人體會到平靜的生活表面下的殘酷和暗流洶涌;

四、姐姐在街上看到當年那個曾經意氣風發英姿颯爽的年輕軍人,斯時他已是英雄末路被生活磨礪成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姐姐上前對他說『我剛剛還跟我弟弟說,你會一生一世永遠愛我。』那漢子被姐姐的話驚的愣住了,咽下口中的包子詫異的問道:『您貴姓?』姐姐微笑著離去,不久在賣西紅柿菜攤上掩面痛哭,張靜初的表演太精彩了,那個痛哭的表情是那樣的美麗與殘酷,深深的打動了我;

五、寒冬,冷清的動物園內,孔雀在高家兄妹三人的三個家庭分別走過後寂寞的在空無一人的動物園中展開美麗的雀屏,而觀眾長時間看到的是孔雀的臀部,直到最後才轉過身來讓人們看到了它那身美麗的羽毛。

被稱為文痞的王朔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孔雀開屏很漂亮,但轉過去就是屁眼兒了!』人生也大抵如此。

----------------------------------------------------

《孔雀》開屏 崩潰後的燦爛瞬間

如果你認為,所有回憶中的年少時光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那請一定不要看《孔雀》——因為這里沒有初生之犢打架鬧事的汗味、沒有男孩們拿避孕套兒戲的曖昧、也沒有不識愁滋味的嘻笑怒罵,有的只是暗藏在心中已不敢提起的兒時之夢,還有那最初的愛情。

所以,當看到影片里的姐姐(張靜初飾)騎著自行車牽著爛掉的降落傘肆意大笑的時候,你知道天空中飛翔的正是屬於我們的愛與夢想。也許,它不會降落,甚至墜毀,但是,當它在我們頭頂上飛翔的時候,是那麼的美麗,美麗得足以用一生的時間去懷念。

我不想隨便用「破滅的夢想」幾個字去形容這部電影,即使姐姐失卻了難以忘記的初戀,哥哥�(馮瓅飾)娶了個瘸子,弟弟(呂玉來飾)變成了吃軟飯的痞子,但影片最後孔雀開屏那一幕似乎在告訴我們,也許生活逐漸離童年時的理想越來越遠,它的背後卻有一道永遠存在的色彩。正如我們都知道孔雀會開屏,卻不代表每一次都看到它燦爛開放的瞬間,只在驀然回首的時候,才發現來路上閃過的一道彩虹。

三段式的敘述把上世紀70年代末生活在鶴陽市的三兄妹的故事緩緩道來。作為女性代表的姐姐的故事幾乎佔了影片接近一半的時間,也是最為落寞的一部分。也許這跟女人天生就是不實際的夢想者不無關系,而姐姐的落寞更與她的執著緊緊相連。穿著白襯衣黑裙子的張靜初樸素地一塵不染,臉上有一股沒有停止過的倔強。那個睡在天台做夢,幻想自己成為傘兵,並把最初的愛獻給了身著軍裝男子的女孩,純朴得離人世似乎都有點遠了。要不她怎麼會只因為飛下的降落傘和一身的軍裝就把一生愛情給了不知姓名的人,要不她怎麼會為了未能實現當傘兵的夢想而幾乎棄生。與十年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囂張不同,姐姐靜得就像一杯水,心事壓在杯子底下只見水影不見動靜,內心的每一個起伏只能從她沉默的反抗中瞥見一絲蹤影。為了夢想,再沉靜的人也有瘋狂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姐姐騎著自行車放飛那個自製的降落傘的一幕,這是她人生中最暢快的一個瞬間——上世紀70年代末的北方小城市,一個女孩發瘋一般在街上駛過,臉上是肆無忌憚的笑容,身後是一個巨大的降落傘。最終夢想沒能實現,她只能用僅存的執著去守護這個夢,在為了奪回降落傘脫掉褲子之時,在多年後重遇初戀之人時,她的執著嚇呆了所有的人。這一刻,我們開始懷疑,夢想其實沒有離開過我們,只是我們沒有那樣的執著。

哥哥的故事似乎是最為幸福的,因為他是個智力不全的傻子,俗話說傻人有傻福大概不是騙人的。父母由於兒子的缺陷而一生內疚,只想把最好的都給了他。母親每天晚上為哥哥在頭頂上針灸,每年過春節的糖果要留最多給哥哥,哥哥騎車洗澡必須要弟弟服侍左右。當情竇初開的哥哥瞧上了一個豐滿漂亮的姑娘的時候,賢良保守的母親義無反顧找到了女孩,硬塞了錢乞求她見傻兒子一面。女孩出爾反爾失了約,於是哥哥的初戀和唯一的愛情就這樣匆匆溜走了。不過,正因為永遠「長不大」,哥哥的「傻事」卻更讓人無言以對,這些「傻事」也成為他人生僅僅的堅守。

傻子總是電影里被戲弄和侮辱的對象,哥哥也不例外,雖然在家裡有父母守護,社會可不如父母仁慈。一幫小霸王總以占哥哥便宜和玩弄他為樂,把最重的活都扔給他,幹完後獎勵一盒香煙。哥哥卻不以為吃虧,辛苦了一天的能賺到一盒煙就心滿意足了,還笑嘻嘻地把小霸王當成朋友。以哥哥停留在童年的智力是不能理解自己吃了什麼虧的,於是當他自豪地把自己賺來的「酬勞」孝敬給父親的時候,他無法明白父親的憤怒是為了什麼,只好偷偷把父親丟掉的煙盒藏在紙箱里塞在床底下保存下來——因為這是他的酬勞和財富。多年以後,哥哥娶了個瘸子,開了間食店,日子「正常」得近乎幸福了。這時,當年的小霸王牽著挺著大肚子的妻子找到了他,低聲下氣地向他借錢度日。哥哥傻笑著答應了,他為了能幫助從前的朋友而掩不住地高興,決定把最珍貴的財富給兄弟。他叫小霸王第二天來拿「錢」。當天晚上,哥哥從床底下翻出了塵封了的紙箱,裡面是他年輕時幹活的所有酬勞,他一直堅信這些煙盒是最值錢的財富。第二天,他把箱子給了小霸王,當箱子被打開的一瞬間,哥哥自豪滿臉,小霸王臉上卻霎時失卻了顏色,此時一股濃重的酸味同時沖進了我的鼻子。

弟弟,他是最小的孩子,最小的孩子是否都是最脆弱的呢?我們不能胡亂定下這個答案。弟弟曾把身上所有的錢給了姐姐,為了她能夠實現當傘兵的夢想;弟弟曾經厚著臉皮幫姐姐買了在當時上不了檯面的《性知識手冊》;弟弟也曾經因為哥哥是傻子而不肯承認他,並在眾人圍毆哥哥的時候,沖上前去給了哥哥最狠的一擊。最後,弟弟由於一幅裸體畫被父親逼迫退學而離家出走,重回家鄉後成為了靠妻子賣唱為生無所作為的男人。可我相信,弟弟的所有青春和夢想在沖向哥哥的那一擊中已經全部崩潰。我們在人生中將會遇到多少次的崩潰,不到最後一刻也不得而知,但《孔雀》的開屏卻是崩潰後的燦爛。也許是因為我們猜想不到自己原來是如此堅強,竟可以安然走過那些憂愁的日子。走過後,正如三兄妹一樣,甚至沒在影片最後看到開屏的孔雀,但孔雀確實為他們展開了羽毛。

-----------------------------------------------------------------------------------

《孔雀》:一首充滿人文關懷的平民史詩

在《孔雀》獲得第55界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評委會大獎的第二天,我在新東安電影院觀看了這部期待已久的片子。影片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個平民五口之家的生活中徐徐展開,以三段式的結構描述了姐姐、哥哥、弟弟的生命狀態以及他們與父母、社會之間的情感沖突。影片如一壺韻味深長的濃茶,把那個年代的平民生活展現得如此完整和深沉,鏡頭冷靜含蓄地將一個普通家庭的情感、理想、成長、沖突組織成一首雋永真實充滿人文關懷的史詩,讓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很容易通過影片來回憶與審視自己。

正如事先預料到的那樣,本片大量使用了靜止長鏡頭,非常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力,可喜的是所有演員都沒有讓人失望,特別是張靜初飾演的姐姐、黃梅瑩飾演的媽媽、馮瓅飾演的哥哥,他們的表演都有著內斂的張力,讓人印象深刻。有幾個長鏡頭直到現在依然回味無窮:姐姐去小樹林要回降落傘、一家人看著母親用老鼠葯毒死一隻鵝、在大雨中搶救要被淹掉的煤堆、以及最後那個等待孔雀開屏的長鏡頭,顧長衛就在這樣一些平淡的場景中展現著長鏡頭的力量,看下來非常過癮。影片中的情感力量也非常觸動人心,特別是姐姐在片頭和片尾的兩個情節讓我感動異常熱淚盈眶,一是姐姐逆風吃力地騎著自行車,牽引著的降落傘隨風張揚,一如張揚著她的理想;二是多年後姐姐見到當初暗戀的解放軍平凡得就象身邊經過的任何一個路人,蹲在蔬菜攤前痛哭,這也是理想徹底幻滅的時刻,無聲的痛哭實在是震撼人心。

在這個電影越來越急功近利的時代,當張藝謀之流紛紛去拍所謂的武俠商業大片之時,顧長衛的《孔雀》無疑給中國電影帶來了一部高水準的藝術大片。據說,影片在送審之前以及審查之時還刪剪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情節,包括弟弟的同性戀和暴力情節,事實上在現在的影片中弟弟的暴力傾向已經在想要毒死哥哥和用傘刺殺哥哥中完全凸現了出來,但還是覺得弟弟這個人物還可以挖掘得更豐滿一些。顧長衛說將以DVD方式推出導演加長版,在期待的同時,只希望六區DVD製作者不要讓我們太失望了。

-------------------------------------------------------------------------------

《孔雀》:生活的真相

電影結尾動物園里的孔雀挪動著巨大醜陋的屁股,搖搖晃晃的向著鏡頭慢慢的轉過身來,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種多麼離奇荒謬的生物啊,展開的巨大鮮艷的羽毛簡直讓我有點兒恐懼,這么花哨的屁股到底美在哪裡啊?我陷在電影院的椅子上恍惚的想著。

顧長衛的電影《孔雀》伴隨著這個燦爛得有些晃眼的開屏結束了,雖然沒有演職員在場,觀眾席里仍然響起了短暫的掌聲,放映廳里爆滿的景象也為人民群眾對國產優秀文藝片的飢渴程度作了最好的註解。整個片子基調冷靜而且壓抑,攝影機率領觀眾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略帶殘忍的觀察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變遷,看完讓人有種半天喘不過氣兒的沉重感。而影片在情緒的控制上卻又能始終保持理智,既沒有出現那種廉價的催淚情節,也沒有強行安排觀點道理。色調偏冷,樸素自然,宛如寒冷冬天裡郊外的陽光,讓人看起來非常舒服,構圖相當講究,畫面幾乎摒棄了所有點綴,情緒都被深深埋藏在最下面。

故事雖然具有時代背景(大概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但內容並不具備明顯的時代特徵,主要就是展示年輕人的理想是如何被現實生活逐漸碾碎的。很奇怪電影以三段式的方式分別講述姐弟三人的故事,看不出來這樣的安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而且每段的開頭都以全家人圍坐在公共走廊下吃飯的場景開始,伴隨弟弟的畫外音,往復三次略微顯得有點兒復雜絮叨。

這是個非常普通典型的中國家庭,關系復雜混亂,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交流,大概是出於愧疚,他們將所有的愛都簡單的分配給了自己那個痴傻的兒子,傻哥哥自然而然的將自己視為家庭中心,盡管在外面受到歧視與侮辱,在家裡卻能為所欲為的享受姐姐與弟弟的忍讓以及父母的溺愛。姐姐是那種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個性極端,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直到最後幻想被層層剝落,她只能重新被擊落到現實生活的塵埃之中,重復父母循規蹈矩的生活腳步。而弟弟是個尚未經歷青春,就已經老去的孩子,外出的幾年時間像一場夢,醒來時已然百無聊賴垂垂老矣。他們之間的情緒不是簡單的愛或者恨,他們對於生活的態度也不是簡單的享受或者絕望,所有的對立與關愛,痛苦與失望,溫情與傷害,復雜的交織於內心之中讓人不堪承受生活的沉重。

這電影里安排了一些貌似混亂的情節,比如姐姐縫制的降落傘被流氓男青年果子搶走,為了要回降落傘,姐姐竟然主動脫掉褲子,露出白晃晃的大腿,果子驚詫得不知所措,慌忙轉過身去用獵槍沖著自己的腳放了一槍,痛苦的嚎叫聲響徹樹林。這樣的情節貌似不可思議,但卻展示了一種非常真實的混亂而又純潔的心態。同樣印象深刻的段落還有弟弟想用老鼠葯毒死哥哥,被姐姐發現制止了,第二天吃飯的時候,母親突然當著大家的面兒,用老鼠葯把哥哥最喜歡的鵝毒死,那隻鵝痙攣的扭曲著脖子,這大概是全片最為暴力殘酷的畫面了,導演用這個惡作劇般的段落狠狠刺激了一把觀眾的神經。而電影最讓人動容的段落來自影片的最後,姐弟三人的故事重新交錯到一起,姐姐終於墮入正常人的生活,希望可以結婚生子,而心底里最後的幻想,就是能有個人能真正的愛自己,即使他並不生活在自己的身邊也無所謂。但當她在大街上遇到果子,而果子完全已經認不出她的時候,姐姐最後的幻想也被殘酷的粉碎了。跟弟弟一起蹲在地上挑西紅柿的時候,姐姐突然側過臉去,痛苦不堪的表情真讓人動容。

演員的表演上,張靜初演的姐姐略微有點兒緊,尤其是開始暗戀男傘兵的時候,很多表情貌似有些誇張。呂玉來把弟弟沉默壓抑的性格演得很好,但是他的情節跳越比較大,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刪減的原因,感覺他的故事是可以更加流暢的。哥哥是個界乎於傻和混之間的角色,可以理解為一個精神上的避世者或者局外人,他躲避開所有復雜和凌亂的情緒,依靠本能行事,並最終成為全家生活得最為成功的角色,或許可以把他看作是導演對於時代的嘲諷。略微遺憾的是,最後那個翻出一箱香煙助人為樂的情節有點兒故意煽情的嫌疑。

最後提一下裡面的懷舊情結,導演刻意的加入了大量代表七八十年代的符號事物,你會目不暇接的看到往點滴瓶子里存放西紅柿,自己製作松花蛋,製作蜂窩煤,看到鮮紅的畫著女手扶拖拉機手的十元紙幣,看到大白兔奶糖,這些不厭其煩的懷舊癖雖然可以直擊那些成長於那個年代的觀眾的心臟,但過猶不及的是,有時又顯得懷舊的目的性太過明顯了。不過一定要說的是,這片子的服裝做得特別特別好看。

基本上,這是一部冷暖自知的電影,導演所處的客觀立場使得每個人都能從電影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或者溫暖,或者殘酷。而事實上,生活的真相就是沒有真相。

『叄』 《孔雀》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孔雀》一般指顧長衛執導的電影《孔雀》,講述了生活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安陽的一個五口之家的故事。

一家五口,姐姐20出頭,是削瘦清秀的女孩,有一種清教徒似的氣質,但內心剛烈執拗,可以為了夢想狠得下任何心。

哥哥二十三四歲,小時得病落下輕微腦疾,但以為他笨的人,往往還不如他心底里透著明白;弟弟十七八歲,敏感、憂郁,內心過於豐富,以至於人累得有些慵懶,這樣的孩子,未來捉摸不定。


(3)電影孔雀結局表達的主題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高衛紅

面孔清秀,也可以說是清淡,人淡如菊。她有一種清教徒式的氣質,外表安靜,內心強烈執拗。她笑起來很單純,不笑的時候很冷清。性格倔犟,因為理想遲遲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一個過於唯美或理想化的人,她一生都活在她的夢想里。

外人看起來以為她不是最被生活吸引的人,對她自己的生活充滿熱望,這樣的女孩子在封閉的小城市裡肯定是個異類。

2、高衛國

外號「胖子」,患有腦疾,傻乎乎的,總遭人欺負,看上去很憨厚,實際上也很寬厚,以至於有些愚鈍。但他的眼睛又大又明亮,與他愚鈍的身體很不協調,看著讓人替他著急。

他的笑容很燦爛,隨便的笑都會格外開心似的。他胖胖的臉上有一種兒童氣還沒有脫去,很善良,純真。你看他笨頭笨腦的,可心裡很明白。

3、高衛強

沉默得像一個影子,卻是這家唯一的希望,內心過於豐富,以至於人累得有些慵懶。眼睛很靈動,像隨時會逃跑的鹿,氣質很復雜,很難一句話說清,因為他還處在青春期,人還沒定型。

看上去又清純又陰郁。這孩子的未來不好說,把握不準,或許是個好孩子,也可能會去殺人。但外表還是文秀的,就像在風雨中搖擺不定的一株纖弱的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孔雀

『肆』 求電影《孔雀》的解析

影片描寫了七十年代末,河南一個城鎮普通家庭的故事。樸素的人物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片斷的情節,對於經過那個時代的人們看來都似曾經歷或參與。那灰藍的主色調,讓人們感受到並不久遠的時空和不願多回憶的微痛。

敘事過程並沒有準確的時間,但卻非常巧妙的採用當時在社會上較為流行的音樂和電影來隱述時間,如蘇聯音樂、《賣花姑娘》主題曲和電影《追捕》的畫面等,而這些普通百姓當時所能接受到的熟之能詳的文化經典,使觀眾一下子能將時間定格在了某一天,真實感和認同感猶然而生。

影片的前部有一騎車拉傘的優美畫面,這既表現了女主人公對理想執著,甚至略有偏執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少女豐富的想像力。快樂的表情,疾馳的速度,滿展的傘,觀眾彷彿看到了一隻開屏的孔雀在追逐……

中間有一個在那個年代很多家庭都發生過的打煤磚場景,長時間的定格。一家人,頂著烈日,緊張地忙碌著……一場突來的暴雨,自己的勞動成果要泡湯了。他們用盡可能的方式在挽救,母親兩次所能找到的塑料布僅能遮蓋住很小的一片,他們無助地站在屋檐下。

這時,母親又沖出來,盡力地挽救和女兒因極度失望地放棄形成對角線,希望和失望,母親和女兒,呆視與滑倒……都在煤磚化成污水的大背景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預示著人們在大自然面前的嬴弱,在大的社會環境壓力下的無助,充滿希望的能挽救什麼?失望放棄的又能失去什麼?另一條對角線,似乎只能默默地注視、等待……

和解是本劇最讓人感到仁愛、欣慰、新生的場景。平實而又浪漫,當那隻鞋盒放在桌上時,觀眾都會想:是什麼?那隻幼小的生命站起並展翅的陽光畫面和剛才大鵝死前的陰霾畫面所形成的對比,使觀眾從剛剛還緊揪的心情一下就得到了歡欣的、重生似的舒放。假如由於悲哀使眼裡產生了淚,優美的掙扎身姿和哀婉的音樂阻滯了淚地流出,這只黃茸茸的小生命,一下就會將眼內的淚催湧出來,悲傷的淚也轉瞬間即變成幸福的淚水了……

(4)電影孔雀結局表達的主題擴展閱讀:

《孔雀》以三段式的結構講述了兄妹三人的故事,看來卻猶如一個人的一生。

導演顧長衛以其細膩豐富的鏡語展示了生命的一個個瞬間,它們確實是與我們現在的生命有著時空之隔,但細細讀來,卻又依稀感到與我們自身生命產生了微妙的聯結,而且這種微妙在不停地氤氳。

可以說這是以一部以描述心理見長的影片。其對影片中人物心理的解析有著深刻的時代性。

『伍』 求:解讀電影《孔雀》以及最終要表達的寓意

1、姐姐 三個孩子里,活得最明白的就是這個姐姐,可她就是要倒霉,凡是她的夢想,就一定要被摧毀。她礙著誰了?她沒礙著誰,她就是生不逢時,她趕上的那個時代,不如現如今張靜初趕上的這個時代能容人。 河南安陽有個空軍基地,所以70年代末還有傘兵,就是這些瀟灑的女傘兵鬧得,姐姐老想著飛,飛出這個小城,飛出這死氣沉沉的家。姐姐是個聰明人,她和招兵的軍人同志打乒乓球,還偷家裡的錢想給人家送禮,她是豁得出去的,但她畢竟不如胖姑娘的姐姐狠,那位姐姐後來成了那個軍人同志的老婆。所以,去當傘兵的不是姐姐,而是胖姑娘。 如果說這算姐姐的第一個重大人生挫折,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失貞。姐姐和果子在小樹林兒里究竟有沒有發生關系,曾經是我和黃老師爭論的一個課題,我傾向於他們沒干,因為沒必要,但是從這個女人的性格來看,黃老師的肯定判斷也許是更犀利——他說後來果子跟姐姐說過一句話很可揣摩:你以為我真是流氓呢?不過,雖然我聽後有過動搖,但目前我們還各持己見,因為我覺得,姐姐在小樹林里脫褲子那個動作,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那個動作說明這個女人已經在精神上放棄了貞操,她不在乎了。還有她拖著降落傘,騎著自行車在大街上猛High的時候,被他老媽當眾打斷,然後是在家裡強行脫了褲子打針。她作為女人的那點天真、夢,還有自尊,完全被打碎了。不過她也沒有就那麼跟果子好上,而是有預謀地找了個文工團拉琴的老頭,她甚至還帶著弟弟去享受這個「乾爹」的愛護。老頭很不幸,頂不住單位和家裡的壓力自殺了,究竟死沒死不知道,但他的子女卻找上門來辱罵、毆打姐姐,這場戲精彩極了,尤其是還配上兇悍的河南口音。最牛B的是,對方打完人撂下一句「狐狸精!」然後揚長而去之後,姐姐一言未發,繼續埋頭刷瓶子,這時候她身邊的工友默契極了,一齊沉默著刷瓶子,好像剛才什麼都沒發生過。 集體的這個冷漠、冷酷的「心理素質」是怎麼鍛煉出來的?好,1977年,往前推十年,就是那十年的經歷鍛煉出來的,必然。 這之後,姐姐幾乎絕望了,她隨便嫁了個人,沒幾年就離了。姐姐最好的幾年青春就干這個了,白瞎了,徹底白瞎了。 幾年後,已經是80年代了,姐姐又遇到了那個軍人同志,在大街上,姐姐突然就精神煥發了,好像當年那個騷動的魂魄又回到了這具軀體。她毅然決然地穿過馬路,來到那男人面前,萬分幸福、萬分騷包地對他說:我就知道,你會一直愛著我。可是,人家已經不記得她是誰了。 隨後的一場戲(就是姐姐蹲在菜攤上,極度克制地嘩嘩流眼淚的那場戲),雖然拍得很緊(我的意思就是還可以稍稍鬆弛一些,像《愛情萬歲》那樣,不要意圖太明顯),但卻給姐姐這個人物畫上了一個非常圓滿的句號。這個人物徹底立住了,她成形了,可信。 2、哥哥 哥哥的故事最有趣,但說實話,沒什麼意思,主要的功能倒不如說是襯託了其他幾個人物,特別是媽媽和哥哥的那個瘸腿媳婦,當然還有弟弟。 哥哥的狡詐是這個人物性格的關鍵,何以見得呢?你別看這廝在外面孫子似的,回到家那是一大爺,分糖塊,121顆,他最後能拿一大半。這傢伙是真傻嗎?他確實有點傻,但是也並不完全傻,所以姐姐讓果子揍了人,他就立馬帶著燒雞去慰問,精明得很。這個胖子,至少在兩樣事情上是絕對不傻的,一個就是對人際關系的經營,一個就是食,這個食不防放大一點,也包括色。討媳婦這個事兒,太說明問題了,他在紡織廠門口看上人家陶美齡了,回家就給他媽使計策,就是豬八戒最擅長的那種:激將法。這還不算,他自己也很有方式方法,摘那麼一大朵向日葵,我的天,那放在今天也是很浪漫的一個人啊。可惜,天鵝肉並不總是那麼容易得手,胖子的愛情終於還是失敗了。 相親相到的這個農村姑娘,和胖子實在是絕配,為什麼呢?因為她是一個可以經營胖子的女人,她的手腕甚至比胖子他媽都厲害。沒有她,胖子定不會學會那生存下去最關鍵的一招:自私。對付來借錢的無賴,胖子的辦法實在令人佩服,這絕對是大智慧。 哥哥的故事裡有一段驚心動魄的謀殺場面,這場戲也是這片子里的大亮點之一。它涉及到一個共謀的問題,就是一家人要不要達成默契,幹掉傻哥哥這個累贅?弟弟買了耗子葯,姐姐發現了,倒在了地上,父親在門口看見了,卻選擇了沉默。只有母親,她採取了一個極端但有效的方式,教訓了自己的家人。在飯桌上,她專門選在飯桌上,讓一隻大白鵝喝了毒葯,然後全家人看著它毒發、掙扎、抽搐、扭曲著死去。這一家人的關系,實在太不健康了,但是,這里的健康與不健康都是符合邏輯的,是有一個源頭的。說到這兒,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這片子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缺席者,就是文革經驗,它是解釋所有事件的關鍵,它才是77年這一家人遭遇的不幸的真正根源。 3、弟弟 據說弟弟的故事是被迫作了大手術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弟弟本來應該是個同性戀。需不需要讓弟弟變成同性戀我不管,問題是現在的改動讓這人物有些前後不搭。雖然基本上也解釋得通,但就是別扭,尤其是他成了一個甘願吃軟飯的人,怎麼會? 弟弟的自尊是這樣一點點被毀掉的,先是長期的被忽略,長期的,非常長期的,這個你可以盡可能地發揮想像。然後是姐姐的遭遇,因為姐姐的兩個夢想先後被擊碎的時候,他都在場,一個是傘兵事件,一個是乾爹事件。在這個家裡,他最可親近、可信賴的就是姐姐,因此姐姐的挫折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他的挫折。這之後,還有胖子哥哥在澡堂的口吐白沫事件,在這個家裡,他頂著很多無形的壓力,而別人卻從不在乎,甚至最親近的姐姐,也利用他,利用他去買那令他難堪的《性知識手冊》。 接下來的事件更嚴重,傻哥哥來送傘,讓他很沒面子,哥哥「耍流氓」,讓全校圍毆,他也被株連,情急之下,他居然干出了用傘尖捅哥哥這樣混帳的事。這個時候,這個家裡最小的男孩的心理事實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沒想到的是,隨後還有一連串的打擊。為了挽回面子,他請果子冒充民警大晴天來送傘,這是個典型的飲鴆止渴的小把戲,果然,第二天當他興沖沖地吹著口哨來到教室,迎來的卻不是尊重和崇拜,而是全體同學的羞辱。這個打擊是致命的,這意味著,他被一個集體除名了,唾棄了。之後是另一次唾棄,被女人的唾棄,他跟蹤對他貌似有好感的女同桌,得到的卻是對方更冷酷的嘲笑。這幾乎是他回到安全集體的唯一稻草,但是也覆滅了。 學校這個「小社會」拋棄了他,沒想到回到家裡也是一樣。在「暗殺」哥哥未遂之後,母親殘忍的懲罰手段割斷了他和母親交流的可能,然而父親,竟然是一個更加不可理喻的男人。這之前,這個男人幾乎總是沉默的,看起來似乎是個厚道、老實的男人,萬萬沒想到,當這個男人發現自己最看重的小兒子畫的一幅女性人體之後,竟然大發雷霆、歇斯底里了,這個暴怒的男人甚至對著屋外大喊:鄰居們,快來看哪,我家出了一個流氓!這一次,弟弟的退路被徹底堵死了,他只好離家出走,離開了這個城市。 80年代以後,當他帶領自己的女人和這個女人的孩子回到家裡的時候,他對父親的仇恨依然沒有熄滅,甚至他的婚姻,都是對父親的挑釁。但是,他自己也在這種喪失了尊嚴的生活中,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報廢掉了。 4、爸爸和媽媽 爸爸和媽媽在文革的十年中發生過什麼,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但那一定是可怕的經歷。媽媽處理事情的果斷、兇狠和不擇手段,恍惚還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影子;爸爸呢?終於在沉默中爆發的父親,原本也是個有著暴力傾向的人吧。 這些被扭曲的人格,很可能獲得了某種可怕的遺傳。 5、孔雀 最後,那孔雀終於開屏了。父親和母親沒有來,但孩子們都來了,他們都來了,卻也沒有一個能等到看見孔雀開屏,這就是顧長衛想說的,那個時代的人,沒趕上好時候。可是,誰能趕上好時候呢?孔雀確實開屏了,但大多數時候,面對我們的不是它美麗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麼雅觀的屁股。

『陸』 電影《孔雀》表達了什麼思想

整部電影基調是灰色的,只有最後的孔雀開屏,才是唯一的亮色。但這種美麗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孔雀怎麼會在冬天開屏呢?因為太多的苦悶的心在期待,所以導演就安排孔雀在冬天開屏了。哥哥得過腦病,身體肥胖,他沒有什麼心機,滿臉憨笑。影片中他好像是唯一的胖子,唯一會笑的人。這印證了一句話:中國人不會笑,會笑的是傻子。你看電視上那些參加奧運會上的中國運動員,獲得佳績的時候,本該歡笑的時候,有幾個人笑了?一個個反倒是淚流滿面。哥哥不是很傻,他知道向女人獻花追求女人。但哥哥的命運是可悲的,人們以欺負他為樂,沒有事也要打他一頓。他在什麼地方幹活都幹不成,愛情和他不沾邊,最後,他找了個鄉下的瘸腿姑娘做老婆,沒白天、沒黑夜地辛勞,做點小生意養家糊口。弟弟敏感、自尊心強,弟弟是一個沒有定型的少年,他可能變成一個好人,也可能變成一個壞人。姐姐為了當兵向他借錢,他貢獻出自己所有的財產。可是哥哥的愚笨給他帶來羞辱時,他想毒死哥哥。因為一點小過失,畫了一張女人的裸體畫,他被父親責罵而離家出走。家人曾經對他寄予希望,可他一事無成,辜負了家人的希望。三個人的母親常常穿著白大褂,可能是個醫務工作者,可能是個專業技術人員,父親穿著藍色的工作服可能是個老技工,他有些面子,受人尊敬。象他們這樣的家庭在當時的中國應該算是很不錯的家庭,他們過得如此壓抑艱難,想想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生活又是怎樣的無奈。

『柒』 電影《孔雀》的結局究竟是什麼意思

《孔雀》是一部關於夢想的電影,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想,有的實現了有的破碎了,舊的夢想逝去,新的夢想生長出來,我們就是這樣在不停的生活著,也許幸福,也許不幸福。可是,每個人都可以有美麗的人生,美麗的人生不一定要奪目不凡,每個人都可以開屏,但開屏的時候不一定要圍滿了觀眾。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開屏的快樂,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被關在籠子里的孔雀一樣,被觀賞的同時也在觀賞著別人,盡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歲月再漫長,也總可以等到開屏的瞬間。」這是顧長衛對片名《孔雀》作出的詮釋,也是對整部電影的註解。我們看著《孔雀》,看著電影里的人生,我們的人生也一樣在被別人看著,現實里,每天都有千千萬萬部《孔雀》在不停歇的上映著。

閱讀全文

與電影孔雀結局表達的主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中文字幕有什麼軟體 瀏覽:869
迪士尼貝兒公主免費完整電影 瀏覽:505
有一部電影名字是四個數 瀏覽:340
離附近最近的電影院在哪 瀏覽:238
愛的教育電影介紹英文 瀏覽:5
十大香港史詩電影 瀏覽:326
男子誤入小人國是什麼電影 瀏覽:559
英語電影配音的研究體會 瀏覽:612
皮卡丘的電影音樂視頻 瀏覽:415
電影網站推廣需要多少錢 瀏覽:988
梅艷芳古裝動作電影大全 瀏覽:131
完整版男主是混血的電影 瀏覽:832
澳洲電影網站 瀏覽:428
斯嘉麗所有電影大全 瀏覽:200
電影院最新電影動畫片 瀏覽:489
電影背景音樂小飛俠 瀏覽:975
歡樂叮當電影演員 瀏覽:24
楊家刀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32
盜墓筆記9電影完整版 瀏覽:93
大電影橡膠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