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復興之路觀後感1000字左右
復興之路觀後感1000字
今天我看了《復興之路》這部影片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對中國歷史有了深刻的了解。
中國歷經了多少風雨滄桑,也歷經了多少磨難。有過盛唐的自豪,也有過清末的傷感;體會到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體會到火燒圓明園的恥辱……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今天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
當國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當嬉笑打鬧的那一刻;當在課堂上歡快上課的那一刻;當與家人共進晚餐的那一刻……你,是否想過,這一切是多麼來之不易。
曾幾何時,中華大地文學至盛,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唐詩宋詞爭相誦讀;曾幾何時,中華大地被譽為禮儀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黃子孫重禮儀,講誠信;曾幾何時,中華軍力之強,元朝鐵騎進入歐洲,明朝上船下達西洋……
然而,正是中國的強大,正是我們擁有四大發明,才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當國人還自以為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時;當國人還自以為中華地大物博時;當國人還堅信天圓地方時……歐洲等各個國家卻在悄然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很快的超越了東方文明。
1840年,因為中國的禁煙措施,遭到英國政府的強烈反對。中英兩國爆發了鴉片戰爭,由於中國的科技落後,導致中國大門第一次被打開。中國徹底失敗,並且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然而中國人的思想還未被打開。1860年英法艦船200隻,侵略軍16000餘人闖至天津大沽口外。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委曲乞和,無心抵抗,致使侵略軍長驅直入,進逼京城。咸豐皇帝倉皇逃奔承德,百官皆散,軍卒志懈,民心大恐。
次日下午,當侵略者將圓明園的財寶洗劫一空後,又放火將圓明園燒成粉末。這時的中國徹底宣告失敗。
「國破家何在?」當中華大地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時,一批批有志人士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如:譚嗣同、梁啟超、秋瑾、孫中山、毛澤東……一批批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僅過一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和奮斗,終於迎來了今天這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為了使恥辱的歷史不再重演,我們現在就要好好學習,長大為國家出一份力,讓祖國變得更加強盛
2.
復興之路,顧名思義,就是從衰落到再次興盛的過程中所探索走過的道路。而國人,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著苦澀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濃艷的鮮血。
這段時期,不僅是中國的近代史、血淚史和屈辱史,更是我們付出了太多代價之後換來的沉痛的教育史;它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使我們認清了身上的擔子之重大,付予了我們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6集,影像資料豐富,解說詞准確感人,生動再現了160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後繼地奮斗追求的歷程,清晰地勾畫出中華民族從倍遭屈辱、奮起抗爭到走向復興的歷史脈絡,主題鮮明,氣勢恢宏,既令人振奮,亦發人深剩以「復興之路」為題,可謂提綱挈領,抓住了關鍵。
即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回顧歷史不是為了給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為久壞失修到麻木的靈魂豐富情感,銘記歷史是為了明白昨天是什麼,現在該做什麼,將來要成為一個什麼樣子。我想,這是我們反復溫習歷史最起碼要得到與明白的。
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針、以共-產-黨為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積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初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之後,正為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這就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黨的十七大召開之際,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自覺地「用歷史感悟未來」,在中國未來應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重大問題上,進行了有說服力的論說,這對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念、凝聚共識,很有益處。
現在中國正走在復興的路上,正是回歸世界領先地位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GDP躍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強中,中國也佔了30個席位(大陸23家,台灣、香港7家)有人預測2020年中國GDP將超過日本,2050年經濟總量超過美國,這不是狂吹,這是對中國成績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國穩居世界航天第三位,衛星發射次數佔世界總數的17%,世界各國也越來越感覺到同中國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國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中國文化、漢語感興趣。
現在中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大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復興將在我們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對歷史使命,我們應該勇敢的擔負起來,這就要求我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用科學文化來武裝自己,為國家的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長的,前途是光明的,總有一天中國會再次登上世界領先的地位!
新世紀的國際科技和經濟的競爭,從根本上講是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競爭,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競爭。要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到發展,就要努力學習和發揚功臣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團結一心,勵精圖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我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我相信,我們會讓祖國更富強!
② [復興之路]觀後感 2000字左右
《復興之路》觀後感
一
11月8日,由系裡組織我們學生黨員前往中國軍事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大型展覽。展覽主要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探求救亡圖存的道路、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重任、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解說員熱情認真的講解,大量歷史圖片與實物,生動地再現了多年來中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後繼地奮斗追求的歷程,勾畫出中華民族從倍遭屈辱、奮起抗爭到走向復興的歷史脈絡,主題鮮明、氣勢恢宏,既令人振奮,亦發人深省。以「復興之路」為題,可謂提綱挈領,抓住了關鍵。
通過參觀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即解說員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則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且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不是以教條主義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而是在堅持中發展、於實踐中創新,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從而誕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才有了改革開放之舉措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之路。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必將迎來偉大的復興!
(城市科學系04級涉外物業管理專業 俞 爽)
二
10月18日,我走進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大型主題展覽《復興之路》。展廳里陳列的景觀、翔實的史料、文物實物和圖片,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復興之畫卷,深深地吸引著我、感染著我。
我在參觀中了解到中華民族10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100多年來,民族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陝北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的聖地,民族復興的領導者在這里運籌帷幄,我們為新時期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而感到驕傲。十幾本厚厚的留言本,記滿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學生、解放軍官兵、港澳同胞熱情洋溢的留言。
展覽讓我領會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展覽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我們作為新一代青少年,祖國的未來是我們的,所以盡管現在我們還不能為祖國續寫光輝篇章,能做的是努力學習為將來做准備。我堅信,祖國的未來將更加繁榮昌盛,更加現代化並且成為一個綜合實力強大的國家!
2、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復興之路》圍繞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戰爭失敗5年後,列強再次侵入北京,這一次是8個國家的鐵蹄,整個中國彷彿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11國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此,清政府的戰爭賠款總額高達7億2450萬兩白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中國政府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總數達幾百個之多。清王朝已經完全淪為一個對內不能保護國民尊嚴,對外不能捍衛國家主權的腐朽沒落的政府。20世紀的中國,一個聲音變得越來越響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黃興率領120餘人在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半年後,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使中國發生歷史性巨變,中國人民思想也由此獲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徹底的革命,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誰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誰能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震撼」「激動」「落淚」……這是眾多觀眾在形容他們對《復興之路》觀後感時所用的話語。「觀眾有感觸,我們的心血就沒有白費。」製作《復興之路》,就是要讓廣大觀眾看到中國在160多年復興之路上一路行來的種種變遷,並讓無數觀眾從這種變遷中感受並觸摸幸福。
觀看復興之路的歷程,使我回顧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翔實的史料、恢弘的氣勢、深沉的語言、珍貴的歷史圖片,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復興之畫卷。100多年來,民族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陝北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的聖地,民族復興的領導者在這里運籌帷幄。
變革的時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的腳印:抗擊非典,踐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領袖和民眾共赴危難,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經濟體制苦幹問題的重要決議,無一不是民族復興的基石,讓我領會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復興之路》後兩集,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和自豪!感動的,是那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人;自豪的,是為自己能夠成為這個優秀民族的一份子!
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終目標而不斷探索著、奮斗著、發展著、前進著……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齊哀悼,一齊歡呼,一齊奮斗,一齊感動……不論遇到什麼,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將會不斷發展、進步!
③ 求記錄片《復興之路》觀後感
《復興之路》這是一部能夠讓我們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巨片。看完後,我洶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中國歷經風雨滄桑,歷經時事變故;有過盛唐的自豪,也有過清末的傷感;體會到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體會到圓明園被燒的恥辱……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終於在今天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曾幾何時,中華大地文學之盛,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唐詩宋詞爭相誦讀;曾幾何時,中華大地被譽為禮儀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黃子孫重禮儀,講誠信;曾幾何時,中華軍力之強,元朝鐵騎進入歐洲,明朝寶船下達西洋……
然而,當國人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還自以為中華地大物博,還堅信天圓地方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很快的超越了東方文明。當其本國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時,便把目光瞄向了資源豐富的東方亞洲國家。於是,英皇派出使者到當時還很強盛的大清朝,請求與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為由一口拒絕了。中國與世界給予的第一次機會失之交臂。當中國的大門被打開時,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中國的災難降臨了……在列強的武力威脅、打擊之下,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國辱權的不平等條約,使本就落後的華夏大地的現狀雪上加霜,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
「國破家何在?」當中華大地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時,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的為了解放中華的事業而奮斗。中國的革命道路可謂是曲折而艱難,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同樣遭遇了失敗,就其原因是沒有從太平天國運動汲取失敗的教訓,總結經驗。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轍。但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終取得了勝利。他們積極的從前人那裡總結經驗,善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並能勇敢地從失敗中站起來,繼續奮勇前進!
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多次磨難。98洪水泛濫,2003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著中國。災難中最高領導人出現在最前線,鼓舞我們要有戰勝一切磨難的勇氣和信心。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品質和精神,足以讓國人自豪,叫世界震驚。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讓人民失望,沒有讓世界當成笑柄,抗擊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橫行。生活秩序又回歸正常,從這里,我看到了不屈,學會了堅強。如今中國正在變得強大而富有。在世界驚嘆之餘,我們更不能有片刻鬆懈。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於現狀的享受,要充分發揮自己現在的創造精神。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為了中國在世界上的穩固的地位,我們一起開拓!
中國作為最璀璨耀眼之星在東方冉冉升起,光輝照耀世界的每個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像登上珠穆朗瑪峰一樣踏上強國之巔!通過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國賦予我們的,要想她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斷的有新鮮血液輸入,同時還要向外疏通,讓世界認可。
我們的復興之路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做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肩上的擔子是很重的。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多少的滄桑歲月,才得來今朝幸福生活。看完《復興之路》,我們在震撼之餘,最重要的是要繼往開來,沿著前輩們在復興之路上留下的足跡,更成功的走好復興之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現階段,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加強和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水平,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④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怎麼寫
這是一部有情懷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看得我好興奮,又感動又燃!七個各有特色的故事,七種不同的敘事風格,七個不朽的歷史瞬間,構成了一幅新中國七十年的畫卷。電影講的是歷史巨變,通過7個小故事,回溯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普通人同祖國共呼吸的感人事跡。
其中,第一個,也是我最愛的一個故事《前夜》。它通過聚焦面對歷史巨變的小人物的生命體驗與行為,通過林治遠等徹夜奔忙的工作人員,表達了大家對於開國大典這一光輝瞬間的期盼。
那個年代,老一輩的設計人員,不僅僅擁有科學知識、過硬技術,而且還能身體力行、真抓實干。他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想盡一切辦法,克服一切困難,那股子精神特別純粹而強大——無法實地綵排,就按三分之一比例重建模型;沒有紅旗、國歌就四處籌集;存在恐高心理,卻也拼了命地在大風中攀登到旗桿上焊接維修,這樣的精神不得不讓人折服、崇敬!
那是1949年10月1日,一個永生難忘的日子,這對於00後的我似遙遠,又似眼前。雖然沒親生經歷過,但是作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的我,只要一想到那種震撼的場面,就感覺揚眉吐氣,無比自豪和驕傲,一股熱血在心中沸騰,將要噴薄而出。望著旗桿上那一抹鮮紅,忽地感覺自己就是國旗,隨著風舞動。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年,在祖國的守護下,我們享受著歲月靜好、闔家團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同實現我們的共同目標,讓我們把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相互交融,奏響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走向輝煌
⑤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_我和我的祖國心得感悟優秀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我們常常會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寫下來。為了幫助大家掌握感悟的寫作方法,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_我和我的祖國心得感悟優秀4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在影院聽到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我心潮澎湃。國慶期間放映的《我和我的祖國》,讓我更加明白了什麼是——愛國情懷。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演繹了普通中國人最質朴的情感,用最實際的行動表達著對偉大祖國的熱愛。整部電影由《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七個故事組成。這七個故事分別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的視角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的7個重大事件,展示了普通人民群眾樸素的愛國情懷,帶給我深深的感動與震撼。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前夜》,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前夜,工程師林治遠為確保升旗儀式萬無一失,在廣場被封鎖,材料短缺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在夜色中一次又一次地檢查著電動旗桿,發現問題後克服恐高心理障礙,親自爬上20多米的廣場旗桿,解決了技術問題。在他眼裡,這面旗不僅是28年革命,2000萬人的生命換來的,更是中華崛起的象徵。電影中,林治遠缺少材料,他的助手在屋頂上召集百姓貢獻金屬,瞬間人民群眾排的隊伍擠得大街小巷水泄不通。這是多麼樸素而偉大的愛國情懷,為了保障開國大典上我國第一面五星紅旗順利升起,人人都爭先獻出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孜孜不倦的工作人員與熱心的人民群眾,我們偉大的祖國才得以繁榮富強。
那些挺身而出、保家衛國的人是偉大的,而默默工作、無私奉獻青春,背井離鄉的科研工作者們,我們更不可忘懷。《相遇》中的高遠是研究核彈的一名普通科研人員,為了祖國的核技術研究「無情」地與親人「斷絕」了聯系。身受核輻射的他在公交車上與愛人方敏相遇了,方敏一眼認出了戴著口罩面色蒼白的高遠,向他喃喃述說著過往。不得不「舍小家為大家」的高遠一臉愧疚,無從解釋,只道一句「你認錯人了」。在聽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高遠激動得無以復加,屏幕前的我也感動得熱淚盈眶。在那核彈背後,不知有多少科研工作者背井離鄉,舍家報國,無私奉獻!
《我和我的祖國》中,每一個小人物演繹的都是一段熱血澎湃的勵志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告訴著我愛國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和奉獻。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國力日益增強,我們的祖國正在騰飛!而那騰飛的背後是多少人默默的堅守,是多少人無私的付出。每個深愛祖國的人啊,我們都是祖國建設中的螺絲釘。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的繁榮富強!
「少年強則國強」,身為青少年的我們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用實際行動,為祖國保駕護航,增光添彩!
20xx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用七個感人的故事,講述了這70年間在邁入世界強國之列所做出的努力,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說起中國女排,讓我想起了最近一次郎平指導接受采訪時表示:「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為國爭光是我們的義務和我們的使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
「升國旗,奏國歌」是中國女排的追求,是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的「強心劑」。從1981年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盃女子排球賽冠軍那刻起,代代相傳的「女排精神」代表著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盡管其間幾經挫折、磨難、沉浮,但中國女排精神一直洋溢於國際賽場。在中國女排奪冠後,五星紅旗的一次次升起、國歌的一次次奏響,讓中華兒女熱血沸騰。「女排精神」所蘊含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體育的范疇,已融入各項事業中,化為了濃濃的解不開的情緒,引領著全體中國人民銳意進取、艱苦奮斗、不畏艱險、埋頭苦幹,激勵著中華各族兒女不斷奮發向上,追求卓越。
「升國旗,奏國歌」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是「為國爭光」的義務和使命。排球運動員朱婷曾說,「每次比賽奏響國歌的時候,就有一種要為國爭光的感覺。那時候,自己就像是一個戰士,而國歌代表著中國力量。」體育的本質即是鍛煉身體、保持健康,但這是大眾體育,是普通人對健身鍛煉的理解。然而,體育的含義有著更大的外延,如專業運動員,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運動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全力「為國爭光」、「為國旗奮斗」是所有專業運動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拿到世界冠軍,在國際大舞台上「升國旗,奏國歌」,為國爭光,激盪著中國力量堅定前進。
「升國旗,奏國歌」是每個中國人的目標,是新長征路上的「力量所在」。時光流轉,世事滄桑。30多年來,女排姑娘有過成功登頂的榮耀與輝煌,也有過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得有多深,反彈就有多強」,女排始終堅守為國爭光的夢想,永葆求新求變的精氣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專業素養提升實力,以開放包容博採眾長,靠苦幹巧幹贏得競爭,這是新時代女排精神的豐富所在。郎平說,她們的目標是升國旗,奏國歌。「升國旗,奏國歌」不只是女排的目標,更是每個中國人的目標,是新長征路上的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力追上時代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年,在祖國的守護下,我們享受著歲月靜好、闔家團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升國旗,奏國歌」是我們的共同目標,讓我們把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互動交融,奏響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的交響樂章。
說到中國,我就無比自豪,看完《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之後,我就更加自豪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個大好日子,我和爸爸媽媽去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七個小故事,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等。
前夜:講了1949年10月1日前天,工程師們為了10月1日旗子能安全的升上去,一直在反復不停做實驗。為了國旗升到頂端能安全的.固定在上面,他們需要三種金屬物品,小助手立刻爬到屋頂,對著廣播說:"誰有金屬物品,有的快拿來!"人們聽到呼叫聲後,陸陸續續地趕來了。工程師們把三種物品熔成了圓球,時間像水一樣流去,天亮了,工程師馬上帶著生命危險爬上天安門旗桿上的頂端,將圓球焊接到旗桿上。天亮了,開國大典如期進行,國旗安全地升到了頂端,那一刻心中比無自豪!
奪冠:冬冬和小美是好朋友,小美要和父母出國上學,冬冬本想把禮物送給小美,但天公不作美,冬冬碰到了23屆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國對戰美國,鄰居們早早地用桌椅架了一個高台,擺上了冬冬家的小電視,撐起了天線,准備觀看比賽,當正大家看得驚心動魄的時候,天線倒了沒有信號,冬冬只好爬上樓頂,把天線扶起來固定好。天線又倒了,冬冬左右為難,到底是去找小美還是弄天線,看著鄰居們期待的眼神,冬冬再一次爬上了屋頂,把天線扶了起來,最終中國獲得了冠軍!多年以後,冬冬成了教練,天公作美,在一次記者會中冬冬和小美相逢了。
故事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但是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激動不已。電影尾聲響起了主題曲《我和我的祖國》並同時聽到了熱烈的掌聲!內心還是無比激動,這一幕真是讓人難忘!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贊歌……」每當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一本講述祖國的書,這本書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我一直記著媽媽對我說過的那句話:「每一個為了國家和人民排憂解難,認真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人,都是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句話的含義,在《我和我的祖國》這本書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我和我的祖國》這本書講述了中國從一開始的一窮二白,到現在創造了別人不可想像的奇跡,中國有了量子計算機、有了天眼、有了高鐵、還有神州號……
其中高鐵的變化是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高鐵的到來要先從火車開始說起,以前的火車十分的破舊,可是「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經過許多代人的共同努力,慢慢的我們的火車變成了高鐵,我們的高鐵又一步步變成了世界第一。
我們的國家每天都在日新月異,每天都有很多的成就誕生,這就是普通人在普通的崗位上做到的不普通的事情。作為小學生的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做出這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
我們要講衛生,愛護環境,平時擦擦教室的桌子,打掃一下室外衛生,掃操場上的垃圾,還要注意不踐踏草坪,給植物澆水,多植樹造林,才能保護好身邊的環境。
要珍惜糧食不浪費,吃飯的時候,吃多少就去盛多少,要節約不能浪費,不能吃一口不好吃就全部扔掉,要做到光碟行動。
還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上課要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出門時要有禮貌,見到老師,叔叔,阿姨們都要向他們問好。
每個星期一的早晨,我們都要舉行升旗儀式,我聽著國歌在耳邊響起,看著國旗慢慢上升,我就忍不住想起祖國的強大。
讀完《我和我的祖國》這本書後,我覺得我們的祖國無比的強大,我以後也要做一個保護環境,節約糧食,有禮貌,規范自己言行舉止的好學生,將來為祖國做更大的貢獻。
⑥ 《大國崛起》觀後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國崛起》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紀錄片的第四集《工業先聲》主要講了英國工業革命的產生。穩定的政治局面使得人們追求財富。海外擴張和殖民貿易帶動商品需求,手工工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促使人們開始了發明和創造。近代科學發展,瓦特改進蒸汽機。為了鼓勵發明創造,英國還頒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專利法》。
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作為思想發動機,指出自由競爭的市場規律後更加推動了英國工業的發展,使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國,19世紀中後期開始,殖民地日益成為英帝國的負擔,而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端也逐漸顯現,英國的.發展開始減慢,最終喪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從英國的發展可以看出,穩定的社會局面是發展的基礎,而科學技術的發展更為英國帶來了比之前生產總和都要多的生產力。自由經濟的市場規律是可以帶給人們財富和利潤的,但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視的。
《激情歲月》主要講述了法國崛起的過程。從崇尚君權神授的路易十四,到征戰一生的拿破崙,再到領導法蘭西民族走向復興的戴高樂。在整個復興的歷程中,無不體現出國家的需求同歷史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正是由於路易十四的專制,民眾生活得不到滿足,才爆發了革命;當人民擁有了權力和自由後,擴張的思想逐步深種,拿破崙順應時代的潮流,開始了無休止的征戰,也正是由於征服和壓迫,歐洲其他列國開始反抗,終致拿破崙死在了馬背上;到了戴高樂領導的時期,他帶領法國民眾實現了反法西斯勝利,為法國的復興鋪墊了道路,將國家發展同民眾意志結合,實現民族崛起。雖然在不同歷史時期,國家和民眾的需求是不同的,但其本質是不會發生變化的。那就是國家的發展方向與普通大眾的生活需要是一致的。只有將二者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國家和民族的復興、崛起。
⑦ 求復興之路觀後感,2000字,謝謝各位了,
復興之路觀後感是一篇關於復興之路 復興之路觀後感 的文章,本文是由範文中國責任編輯邢楓為您精心挑選,希望本文能幫助到您,感謝本文作者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復興之路》圍繞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戰爭失敗5年後,列強再次侵入北京,這一次是8個國家的鐵蹄,整個中國彷彿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11國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此,清政府的戰爭賠款總額高達7億2450萬兩白銀,帝國主義列強強迫中國政府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總數達幾百個之多。清王朝已經完全淪為一個對內不能保護國民尊嚴,對外不能捍衛國家主權的腐朽沒落的政府。20世紀的中國,一個聲音變得越來越響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黃興率領120餘人在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半年後,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使中國發生歷史性巨變,中國人民思想也由此獲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徹底的革命,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誰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誰能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歷史的正確走向,就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鴉片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加劇,中國出現了千年未有的變局。這時,各種思潮交相激盪,主義之爭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導中國「走孔子之路」;自由主義者、全盤西化派既不滿專制復古,又排斥馬克思主義,寄希望於走歐美資本主義的道路。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封殺馬克思主義,企圖用封建的法西斯主義主宰「中國之命運」。而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開宗明義,首先指出了「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鍵問題。可見,這思想的較量,主義的斗爭,其實質是不同的歷史走向之爭,是中國發展道路的選擇之爭。 「震撼」「激動」「落淚」……這是眾多觀眾在形容他們對《復興之路》觀後感時所用的話語。「觀眾有感觸,我們的心血就沒有白費。」製作《復興之路》,就是要讓廣大觀眾看到中國在160多年復興之路上一路行來的種種變遷,並讓無數觀眾從這種變遷中感受並觸摸幸福。 觀看復興之路的歷程,使我回顧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翔實的史料、恢弘的氣勢、深沉的語言、珍貴的歷史圖片,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復興之畫卷。100多年來,民族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執著追求。陝北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的聖地,民族復興的領導者在這里運籌帷幄。 變革的時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的腳印:抗擊非典,踐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領袖和民眾共赴危難,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經濟體制苦幹問題的重要決議,無一不是民族復興的基石,讓我領會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復興之路》後兩集,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和自豪!感動的,是那些為中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人;自豪的,是為自己能夠成為這個優秀民族的一份子! 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共產主義這個最終目標而不斷探索著、奮斗著、發展著、前進著……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齊哀悼,一齊歡呼,一齊奮斗,一齊感動……不論遇到什麼,歷史事實都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將會不斷發展、進步!
⑧ 2009國慶晚會觀後感
60年,60年,盼望著,盼望著,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09年10月1日,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白天,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晚上8點,我准時坐在電視機旁,觀看了國慶聯歡晚會。
伴隨著電報大樓傳來悠揚的《東方紅》的報時鍾聲,民族團結柱射出了繽紛的焰火。在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一名少先隊員舉起號角,吹響了一曲嘹亮的《我的祖國》,頓時,天安門廣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錦綉河山圖」在廣場中央的煙花繪畫網幕上卓然舒展:層層疊疊的山 巒,旭日冉冉升起,陽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雄偉的雪域天路,飛馳的和諧號列車……一幅幅祖國建設的壯麗畫卷噴涌而出。60隻白鴿和一張張笑臉在天空中綻放,預示著祖國光明的未來。
一位位著名的歌唱家為祖國和祖國人民帶來了精彩的演唱。聽吧!《在希望的田野上》《新疆好》《祖國一片新面貌》《好日子》……歌聲把祝福傳遍了祖國的每個角落,歌聲把希望播撒到了祖國的山山水水。
看吧!在群眾聯歡區里,歌聲、笑聲和絢麗多彩的煙花一起升騰在廣場上空。「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56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在優美的旋律中,來自各民族的群眾把手中紅黃相間的彩色扇綢,舞動得如天邊的綵帶,整個表演區渲染成了亮麗色彩的海洋。56個民族的群眾手拉著手,喜笑顏開地跳著舞,燦爛的笑容和美麗的煙花一同綻放。
從《翻身農奴把歌唱》到《走向復興》,我在歌聲中體會祖國的巨大變化,在歌聲中感悟祖國的偉大。六十年的光輝歷程,六十年的風雨滄桑,無論多少動聽的歌曲,也唱不盡中華兒女對祖國的衷腸!無論多麼優美的舞姿,也舞不盡中國人民對祖國的愛戴!
毫無疑問,中國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凝聚著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我們要接過老一輩的火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祖國的發展作出貢獻。
望著在廣場上空飄揚的五星紅旗,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了一股自豪感,因為我是中國的孩子,因為我是少先隊員!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我看到了祖國的飛速進步與發展,但我們不能夠停留在別人的成果中,我們應建立起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向著我們遠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這就是我們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該做的。願我們的社會更加美滿、昌盛,也祝願我偉大的祖國更加美好!
⑨ 觀復興之路有感
復興之路,顧名思義,就是從衰落到再次興盛所走過的道路。中國人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160多年。
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媽媽來到晉江萬達國際影城觀看《復興之路》。這部電影讓我重溫了中華民族走過的艱難曲折、偉大壯麗如史詩般恢宏的民族復興之路,看到中華兒女一步步闖過激流險灘,走向光明,走向未來,走向繁榮的歷程。
聽媽媽說,《復興之路》是一部匯聚眾多當代著名藝術家傾力打造的舞台巨制,也是繼《東方紅》《中國革命之歌》之後我國第三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
在影片中,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像不熄的火炬一樣燃燒著,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當我看到南下部隊年輕戰士在新中國成立之際,犧牲在炮火中的情景,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只要我們執著地追求光明和幸福,只要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只要我們像偉大的先人那樣為理想上下求索,我們的國家、民族,我們的後代,一定會有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⑩ 電影《奪冠》觀後感
電影《奪冠》觀後感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