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17》觀後感
《1917》觀後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1917》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電影院全線復工,除了一部還未上映的《八佰》,最為人矚目的電影應為《1917》。
《1917》榮獲第77屆金球獎劇情類、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最佳攝影獎。不必多說,《1917》值得一看。
影片聚焦兩名年輕的英國士兵,講述了一戰時期,兩名英國士兵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險穿越敵境傳遞重要情報的故事。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兩個年僅16歲的英國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趕往死亡前線,向那裡的將軍傳達一個「立刻停止進攻」訊息。時間只有八小時,武器有限,無人知曉前方敵況:死亡寂靜之地、布滿屍體的鐵絲網、突如其來的敵軍、隨時斃命的危險境況……
他們清楚地知道這項任務有多艱難,但他們還是出發了。因為這訊息關系著前線1600個人的生死。
全片一鏡到底,長鏡頭到給人的是身臨其境般的真切感觸。我們能體會到的,該領悟到的都是戰爭的殘酷。
「殘破的村莊,火焰下的廢墟,被砍倒的櫻花樹,飄滿河面的花瓣。」看著這樣的畫面每個人都會感到窒息與壓抑。
一路上可謂屍橫遍野,屍體隨處可見。河水中除了白色的花瓣,還有的是面容慘白的浮屍。鏡頭外的我們會感到害怕,但片中的士兵們卻無視這些屍體,面不改色。是啊,這是戰爭啊,即使是死亡都是稀鬆平常的。
但令人動容的是在這可怕的環境中的戰士的信念與勇氣,盡職與擔當。
布雷克明知任務艱巨幾乎不可能完成,為了完成士兵的職責,也為了自己前線的哥哥堅定地領命出發。
斯科菲爾德後來明明可以留在德軍遺棄基地的地下室,和另一位倖存者——一位美麗的姑娘安穩地生活,逃離這場可怕的戰爭。可他面對姑娘的挽留還是選擇走向殺機四伏的外面,繼續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電影的另一個觸動人心的點是兩個士兵的戰友情。
爬出己方戰壕時,斯科菲爾德主動打頭陣,讓年紀稍小的布雷克跟在自己後面。
布雷克被德軍士兵刺傷,臨死之前拜託斯科菲爾德將自己的信物帶給哥哥。而斯科菲爾德為了完成對布雷克的承諾,接下來的路再苦再難也走的毅然決然。
其實一開始兩個人的情誼並沒有多麼深厚,但一起走過了這一段生死之路後深情厚誼也悄悄建立。
斯科菲爾德最後坐在樹下,一張張看著自己家人的照片。或許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過自己的親人了。他思念著親人,也思念著幾天前還一起並肩戰斗的布雷克。戰爭最是殘酷,但值得慶幸的是,他還活著,他還是那樣溫暖的人,不過變得更加的`堅毅沉穩。
這里的斯科是幸運的,他沒有成為冰冷無情,滅絕人性的殺人機器,也沒有被他人殺害。
但鮮為人知的可怕事實是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捲入戰爭。參戰人數達到6500萬人,1000多萬人喪生,2000多萬人受傷。而二戰中直接死於戰爭或者戰爭相關原因的)(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
中國人應該都對戰爭有著一種真切之感,我們忘不了的是當年日軍侵華滅絕人性的屠殺帶給我們民族深重的苦痛與災難。當年的抗戰老兵大都已經去世,但日軍的罪行永遠不會被洗刷干凈。
時至今日,這世界仍不和平。還是有人在紛飛戰火中失去生命,或者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毀而被迫踏上流亡之路。國際爭端會一直存在,而戰爭不該再發生,惟願這世界不再有戰爭。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希望2020年的我有所提升。年前給自己列了to do list,從學習、工作、生活、讀書、寫作、理財各個方面,希望可以克服困難,懶惰的毛病,堅持完成一件小事直到年底。
越不做越不會
很多事情月不做越不會,越不會就越不想做。然而追求一顆上進的心是讓自己提升的最好良葯,無論是否會做,做的好不好都請行動起來吧,讓自己在行動中不斷提升和成長,用行動說話,而不是每天的臆想。只要你肯定付出時間和努力,用心去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舉個簡單的例子,發朋友圈是一件多麼隨意而又普通的事情,但當你長時間不用文字表述心情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闡述一段文字就要揣測好久,oh no這不是我想要的樣子,振作起來吧,就從今天開始,從寫觀後感開始,從一點一滴開始一點新的旅途。
凡事要持之以恆
影片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兩明僅僅16歲的英國士兵遞送戰報的故事。影片開端,士兵們正在休息,這時一名士兵Blake被叫到,要求帶一個夥伴一起完成一項任務,隨後Schofield出現,兩名士兵隨後到作戰指揮中心接到緊急任務,要求在8小時內將信件送達,這信件不僅可以挽救1600名士兵還包括Blake的親哥哥。
接到任務後的Blake迫不及待的並且不顧一切的就出發了,但Schofield卻認為需要稍作整頓進行籌劃,兩人邊行進邊爭論,當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卻可以一致對外保持高度的目標。然而在行進的過程中比想像的還要艱難,跋山涉水困難重重,始終沒有讓兩位16歲的少年退縮過。不幸的是,在遇到空軍作戰擊敗德國戰機時,被擊垮的德國飛行員卻將善良的Blake襲擊致死,留下Schofield一個人。此時的他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不僅為了Blake,還有作為一名士兵必須要完成的命令,以及1600名像他一樣的鮮活生命。在如此艱難、糧食緊缺的情況下,Schofield遇到了女人和嬰兒時還是將自己全部的食物都拿了出來,他不分晝夜、穿越敵人戰壕,掉進河水沖下瀑布、累到漂在水上睡著,爬過無數具屍體,終於到了岸邊,到達了目的地。
但是這名士兵的目的不僅僅是將信件送到,而是要讓這次的進攻撤回!在Schofield送信的途中得到了一位將士的忠告,必須要在旁人在場的情況下阻止這次進攻,「某些人就是喜歡大戰」,這讓他有了勇氣向上級進行挑戰,並能順利完成最終的使命,挽救無數無辜的生命。
影片結尾,當進攻成功被阻止後,還有一件自己的事情沒有完成,親自找到Blake的哥哥,並告訴他,他的弟弟善良而幽默,也曾挽救我自己的生命,並希望可以得到哥哥的允許給他們的媽媽寫一封家書,告知真相。
16歲的我們是什麼樣子呢?無論哪家年代,和平社會是最幸福的。我們卻身在福中還未自己找各種借口和理由,抱怨現實的不公、吐槽老闆、抱怨工資太少加班太多、攀比虛無縹緲的東西,其實這些都是浪費時間消耗情緒,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提升自己,學習一門外語、練習寫作等,只有自己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B. 電影《1917》有什麼優缺點
電影《1917》剛一問世,立刻引起全球好評。導演薩姆·門德斯(Sam Mendes)用擅長的講故事模式,再加上攝影指導羅傑·迪金斯(Roger Deakins)熟稔的一鏡到底的技術,二人珠聯璧合,製作了一部堪稱驚艷的影片,然而,《1917》最終卻在角逐奧斯卡最佳影片時敗下陣來,只獲得了最佳攝影等獎項,這個結果其實沒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畢竟《1917》是一部優缺點分明的電影:攝影傑出,但故事平庸。
《1917》給人的震撼,主要是在一鏡到底的技術造成的感官沖擊與畫面美學上,這超越了觀眾看電影想要“感同身受的刺激”的預期,但也是由於一鏡到底技術,導演無法把故事的價值觀嵌入電影之中,造成了顯而易見的缺陷。總的來說,《1917》優缺點分明,薩姆·門德斯用傑出的攝影技術,拍攝了一個平庸的故事。
C. 電影《1917》你覺得怎麼樣
近日,導演薩姆·門德斯在紐約動漫展上表示,由其執導的一戰題材影片《1917》將採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這部電影的設計初衷就是一個鏡頭”。門德斯稱,這部電影是他迄今為止完成的“技術上最困難的事情”,但也是最令人愉快的事情。
在電影中飾演布雷克的英國演員迪恩·查爾斯·查普曼為角色做歷史研究時,讀過一本叫《西線日記》的書,那是一本關於一戰時期記錄士兵日記的合集,他驚奇地發現曾祖父的日記也在其中。他的曾祖父是一名騎兵,在戰爭中受到槍傷,在無人地帶躺了4天活了下來,戰爭結束後在一家養殖場工作直到去世。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啟發了查普曼去完成這部電影的拍攝。
D. 電影《1917》觀後感
奧斯卡的《1917》這部電影不得不說讓人是又愛又恨,最好的調度,最好的攝影,這絕對是一場兩小時的視聽盛宴,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兩刷,甚至是三刷的戰爭巨作。但是相比一邊倒的「吹爆」聲,對於一個沉迷游戲的御宅,1917所帶來的震撼要打上不少折扣了。通過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展現戰爭,而且是相對比較陌生的一戰題材,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只是在看過之後,我最直觀的感受卻是:戰地1真牛逼。
戰地1是一款以一戰為背景的fps游戲,有多人對戰模式,也有故事模式。那些耳熟能詳的索姆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在游戲中都有著精彩絕倫的展示,而且,也是一鏡到底。
相比之下,無論是沉浸感、參與感,游戲都要更勝一籌。甚至連電影的強項,敘事上,游戲處理得也更加巧妙。
現在娛樂圈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游戲越來越像電影,電影越來越像游戲。只是在同化的道路上,游戲一路絕塵而去,電影卻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目前主流的戰爭題材電影無非兩個論點,最常見的就是一直被人詬病的主旋律戰爭片。謳歌軍隊,抨擊侵略者。這種片子並非國內獨有,無論哪裡,都是一抓一大把。另一種則是反戰,批判戰爭,謳歌和平。
有趣的是,通常來說關於二戰的主旋律影片比較多,如《無恥混蛋》《帝國的毀滅》《辛德勒名單》《紫日》等。在這些片子里,都有一個明確的「惡人」符號,他們的作用就是給主角找不痛快,所有觀眾都會痛恨他們。
因為二戰是一場正邪非常明確的戰爭,無論怎麼解構,納粹和皇軍是侵略者,也許其中有好人,但人們不關心,在影視作品中他們就是邪惡的。這一點在所有國家的電影里都高度一致。
而關於一戰的片子就比較微妙了,它們大多都是反戰題材的影片,如《戰馬》《戰壕》《聖誕快樂》等。這一類影片並沒有特別明確的邪惡符號,也許有幾個壞人,但並沒有那個群體被貼上邪惡的標簽。甚至主角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士兵,德國也好、英國也好、土耳其也好。
究其原因,一戰本身就沒有對錯。一戰中的協約國和同盟國並沒有明確的侵略者與被侵略者,雙方都是施暴者,也都是受害者。無非是帝國主義在工業革命中膨脹到了極致之後因為分贓不均而展開的內訌。在一戰中,屠殺平民這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比比皆是。
然而1917的立場則顯得非常曖昧,門德斯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英國人想當然地認為大英帝國是輝煌正確的,德意志則是邪惡的……事實上,在大英帝國眼中,所有的歐洲大陸國家都是邪惡的。所以他的主角自然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英雄——團結、有愛、勇敢……而且有愛。
用咱們比較熟悉的話說,就是個聖母白蓮。
這兩個主角的所作所為讓我甚至有種在看樣板戲的錯覺,除了戰鬥力不太夠以外,這不就是兩個抗戰英雄么?怎麼炸都不死,和法國老百姓同仇敵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心系身在前線的親人,面對受傷的敵人還苦心救治,甚至面臨暴露的危險也不願在第一時間下殺手。
相比之下,德國佬簡直就是抗戰電影里悍不畏死萬歲沖鋒的「鬼子」。明知必死也要和主角拚命,對著自己的救命恩人刀劍相向,著實可憐又可恨。
若是戰爭剛爆發的1914年也就罷了,但是很難想像在經歷過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役之一——索姆河戰役後,這兩個主角居然還如此天真。
一戰不是正邪大戰,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雖然死亡人數相近,但一戰的殘酷程度遠遠勝過二戰。前線是不折不扣的絞肉機,在短短五個月的時間里,參戰雙方在六十公里長的戰線上丟下了一百五十萬具屍體。
人們稱其為「索姆河地獄」。
幾乎所有經歷過索姆河戰役的士兵都得了創傷後應激障礙。
然而門德斯卻非常巧妙地將1917處理成了一部主旋律影片,他已經試圖通過批判戰爭的殘酷來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反戰者,但是所有反戰電影必然存在的要素就是自我批判。在這一點上,1917卻是非常平淡地一語帶過。
「只有一種方法結束這場戰爭——最後一個人站著」。
這是一沒有任何意義的哀嘆,甚至讓人覺得說出這句話的上校是個明白事理的好人。但這並不是戰爭的真相,也沒有展現戰爭的可怕。
為數不多直接描述「地獄」的片段里,兩個通訊兵穿過彈坑遍布的陣地,他們看到了許多屍體,膽小的布雷克被嚇了一跳。斯科菲爾德從瀑布落下之後,越過十幾具屍體爬上岸。
花瓣飄落在漂浮屍體的河流上實在是驚艷的設計,但放在這里又頗令人費解:這強烈的批判,其對象到底是怪罪你的敵人,還是參戰的雙方?
縱然屍山血海,觀眾最直觀的感覺卻不是對戰爭的厭惡,而是對於那些破壞美好田園的德國佬的憤恨。
這是主旋律戰爭片和反戰戰爭片的根本區別。前者讓人痛恨侵略者,後者讓人痛恨戰爭。
我個人並不反感主旋律電影,事實上,很多主旋律電影拍得熱血沸騰,香的很。可是將一場雙方愚蠢而造成的悲劇處理成單方面的過失,就頗有些甩鍋的意味了。
網上對於1917的咱們聲大抵和《鳥人》、《俄羅斯方舟》相同,都是對其一鏡到底的表現手法贊美有加。
一鏡到底的電影就吹爆,爆什麼呢?吹就完了。
可是在1917中的長久頭又顯現出了一些奇怪的弊端。
寫實又過分寫意,唯美的鏡頭和殘酷的戰爭本應產生的強烈撞擊卻因為一鏡到底所扭曲的空間而被扭曲。電影本身就在玩弄時間和空間,剪輯更是重要的電影手段之一。但是為了達到「一鏡」這一形式,不得不舍棄幾乎所有的剪輯手段,與之相對的,精湛的調度和鏡頭的連續性被發揮到了極致。
似乎從阿方索開始,好萊塢就開了個奇怪的頭,許多導演開始迷信一鏡到底,當電影的內核無法企及那些經典,當導演無力通過影片闡述自己的思想,那麼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手段就只剩下演技和調度了。
相比在其他各類獎項上的優異表現,奧斯卡給《1917》的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響效果彷彿是一種無聲的諷刺。
不過說了這么多,並能不能否認這仍舊是一部相當優秀的電影。
E. 《1917》觀後感
電影《1917》講的是兩個傳令兵的故事。為了制止一次無謂的進攻,兩名士兵奉命將停止進攻的命令送到前線指揮官手中。我實在記不住這兩個士兵的名子,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兩人的能否按時完成的任務關系著一千六百名士兵的生命。
由於戰線參差交叉在一起,所以這項任務註定一次危險的歷程。在穿過如月球表面般布滿彈坑與鐵絲網的無人區後,他們來到一處農庄前。這時,一架德軍飛機墜毀了,恰好落在他們所在的農庄。看到那個德國飛行員在烈火中掙扎,倆人拚死將飛行員從墜毀的飛機中救出來。在其中一人為這名被俘的德軍找水時,那名德國人趁另一人不注意拔出刺刀一刀刺死了他。這真是悲慘的一幕。盡管這場戰爭每天很多人生失去生命,可眼睜睜地看自己戰友因失血而亡,而自己無計可施時,剩下的那名士兵仍掩飾不住自己內心巨大的悲痛。
戰友死了,可任務還得完成。在穿越小鎮時,剩餘這名士兵,又遇到德軍。在這千均一發之時,這個年輕人做了一個令我們觀眾感覺非常幼稚的動作------一隻手捂著對方的嘴巴,像個孩子一樣,將食指伸到對方嘴前,並發出讓對方安靜的「噓」聲。作為一名專業軍人,竟沒有在第一時間內幹掉對方,這也太不專業了吧。當然,他這一幼稚的舉動並沒有讓對方安靜下來,反而讓自己再一次陷入絕境。
這讓我想起曾看到過的一則資料,說是戰場上,如果不是上級命令,其實沒人願意主動開槍。這也許才是真正的人性。人的本性其實是善良的,無論英國人還是德國人,如果沒有戰爭,他們完全可以成為朋友,甚至姻親。(英國王室來自德國漢諾威王室)但是,戰爭摧毀了這一切,它將人內心深處的惡挖掘出來,並無限放大。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夠在慘烈戰場上看到溫馨的一幕。
英德兩軍在聖涎節主動休戰,並來了場足球賽。
硫磺島戰役,美軍為垂死的日軍點上了一支香煙。
本尼迪克特.康巴伯奇,被國人稱之為「卷福」,在劇中飾演前線指揮官,一個被同僚稱作「天生渴望戰爭」的人。接到命令後,他一度拒絕執行,因為進攻已經開始,他堅信「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德國人是有計劃地撤退而不是潰敗到的興登堡防線後的,所以,德軍雖然受到重創,但並不是一隻一戳就破的紙老虎,它正張著血盆大口,等著英軍的到來。他看過信件,知道這是個陷阱後,立即恨恨地下令停止攻擊。
可以看出,像所有貴族出身的軍官一樣,他熱愛戰爭,渴望建功立業。但我堅信,他不是一個嗜血狂魔。也許他只是在想,如果付出一小部分代價,即便「這一小部分」是一千六百條生命,就能夠結束戰爭的話,那代價也是值得的。
漫長的戰爭,對於交戰雙方都是煎熬:英國佬已經耗幹了他的最後一滴血,高傲法國人失去了「整整一代」,而德國老百姓只能以蕪菁裹腹,艱難度日……對於所有人而言,戰爭已使雙方的血流乾耗盡,可勝利依然遙不可及。結束戰爭已成為當下最重要的事。
我從上校堅毅的眼神中看到了疲倦,是的,是疲倦。
F. 《辛亥革命》電影個人觀後感範文5篇
電影《辛亥革命》終於以影像史記替觀眾梳理清晰了關於辛亥革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下面是我整理的《辛亥革命》電影個人 觀後感 範文 5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辛亥革命相關內容推薦↓↓↓
辛亥革命重大歷史事件介紹
辛亥革命的名稱由來是什麼
辛亥革命的影響是什麼
關於辛亥革命的作文600字
辛亥革命觀後感1
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電影後,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時間定格在一九零七年……
影片一開始便把我引入一位婦女身上,她身戴枷鎖一步一步順著被圍觀群眾開辟的道路中走著。她的步伐鏗鏘有力,頭發凌亂卻目光堅定……她就是革命同盟會中的一位婦女代表秋瑾。她邊走邊望著周圍的群眾,尤其是婦女們和剛出生的嬰兒們,她的眼神是同情的,也是憤怒的,但她唯有望著這些無知愚昧的所謂的「大清子民」一聲不吭地走著。此時她已在腦海里交出了一份對「革命」的答卷:革命並非革誰的命,而是為天下所有的孩子一個溫暖的家。當一位清朝官員對她說:「你的兩個孩子快要沒母親了……」而她卻堅定地打斷:「不,是天下的孩子們失去了我一個母親。」那位清朝官員聽完之後嚇壞了,急忙解開枷鎖,並讓檜子手准備。而秋瑾說完,便毅然走上了斷頭台……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就是農歷辛亥年八月十九,這看似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它又是那麼的不平凡。因為就在這一天,武昌城城頭的一聲槍響,不僅預示著革命的第一次成功,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滅,這就是辛亥革命的開端。然後,經過各地義士如雨後春筍般激烈的起義之後,光復了中國的半壁江山。光復完畢後,一個嶄新的中華民國從此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在武昌首義前後,影片中無數革命志士為中華民族的新生拋頭顱、灑熱血,捨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令我敬佩。他們那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熠熠生輝,萬古流芳。
而在一百年後的今天,當年的辛亥革命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辛亥武昌首義精神,所謂它的精神,便可以概括為「愛國主義精神」、「創新精神」、「獻身精神」和「協作精神」而武昌起義的成功,與湖北革命黨人一呼百應、精誠團結的協作精神是分不開的。
辛亥革命值得紀念。辛亥革命的精神值得贊揚,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並了解辛亥革命,也是我們應該履行的職責。
辛亥革命觀後感2
電影《辛亥革命》的成功上映,使我有幸重溫了百年前那段曲折艱辛、可歌可泣的歷史。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外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內有腐朽沒落的清王朝統治,內憂外患下的祖國滿目瘡痍,逐漸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中國人民當然不會就此屈服,於是,實現民族復興成了幾代人的夢想,無論是由農民領導的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還是走上層革新路線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再到打破了兩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幾十年間,無數有識之士前仆後繼,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浪潮」,共同鑄就了一部救亡圖存、民族抗爭的中國近代史篇章。
辛亥革命這場幾乎吸納了當時所有中國先進分子的民主革命,雖然最終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但它終結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統治,消滅了世代相襲的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更是給苦難中的人民注入了民族、民權、民生的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傳統封建禮教對人民的束縛,也為後來各種新思潮在中國的形成和傳播掃清了障礙。可以說,辛亥革命為近代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再回到電影中,當目睹年僅32歲的秋瑾英勇就義時,我動容了;廣州起義後,當看到林覺民烈士的遺體被殘忍的敵人拋入水中時,我憤怒了;當聽著起義的號角,相隔百年見證武昌首義的勝利時,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感人之處,莫過於這些革命者很多都來自富足的家庭,他們甘願拋棄優越的物質生活,告別自己的親人,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民主革命中,用自己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今天我們的孩子能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中上課,而我們能夠享受現代化帶來的幸福生活,試想一下,若沒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今天的中國又將會如何?忘記歷史是一種背叛,而辛亥革命,就是一段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歷史。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將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讓孩子們明白如今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照顧好祖國未來的「花朵」。
辛亥革命觀後感3
上周星期三晚自習一、二,我們觀看了電影《辛亥革命》以後,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徐錫麟被殺、秋瑾被俘、彭楚藩等被抓、黃興揭竿而起……這些可敬的革命先驅者,可歌可泣,令人盪氣回腸!一股振我中華的豪情油然而生!
回看一百前的歷史,我們看到懦弱無能的清政府,閉關鎖國。國門被轟炸,主權被踐踏,中華民族每況愈下:由於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並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扎於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佔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以孫中山為首的先驅者們,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早期他在日本創立了報社或團體之類的鬆散組織來宣傳和探討挽救民族問題。漸漸地思想成熟,建立革命團體――興中會。專門負責和領導具體地活動。團體成熟後就建立了同盟會,把各個革命團體組織和團結起來,形成同盟。這大大壯大了革命力量。同盟成熟後,就成立政黨。用政黨力量來挽救國家和治理國家。顯然他的這種思路在當時已經很先進了。因為他已經走出了第一步一一用政黨地形式來進行革命――一種有組織有紀律有綱領和武裝力量地形式。
接下來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鬥士們,領導武裝力量發動武裝革命,掀起了一系列反封建高潮,使得清朝政府和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無法在十九世紀的中國立足。民主共和國思想深入人心。中國看到了希望,人民開始有了思想的醒悟和革命的萌芽―――這就是辛亥革命的歷史功勛!
回看一百多年前的歷史,我們還知道以林覺民為代表的年輕的革命黨人,為什麼拋妻棄子,放棄富裕的家庭,個人的前途,去進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為革命代表了中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勝利,也要為革命奉獻的精神。
回看一百多年前的歷史,我們更明白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愛過主義偉大旗幟,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鞏固和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才能廣泛凝聚中華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共同奮斗。
回看歷史,站在辛亥革命百念的歷史新起點上,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距離富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依然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並切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是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現代化事業發展!
……
現在,祖國的變化日新月異,迅猛發展!回看歷史,我們怎麼不會感慨萬千、激動萬分呢?同學們,我們是初升的太陽,讓我們肩負起振我中華的偉大使命吧!
辛亥革命觀後感4
《辛亥革命》電影給我們展現了曲折的革命道路,給我們刻畫了一群為祖國獻身的烈士形象。不知你們注意了沒有,曾有這樣一個動人的鏡頭:許多華僑把全部家當捐獻給孫中山。
我們知道光有不怕死的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是不夠的,強大的經濟後盾,是決定起義能夠真正發動的重要因素,誠如歷史學家張鳴所言:"革命首要的是錢,沒錢,即使是革命這樣正當的事,也沒戲。革命在前台唱戲,後台站的是利益。"那麼是什麼驅使華僑們這么做呢?是責任?
這樣一群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必然敢於承擔自身各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而勇於承擔自身責任的人,也必然敢於對歷史上自己做出的行為後果進行承擔。
責任代表著形象。一個不敢於承擔責任至故意迴避責任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形象不好的政府。在二戰中,日本軍閥主義者強征亞洲各國婦女充當慰安婦,給亞洲古國婦女造成無窮的傷害。作為施害者,日本政府理應在戰後承擔起對受害者和受害國進行道歉和賠償的責任。但事實很遺憾,我們看到的,不是日本誠心誠意的進行道歉的面孔,而是千方百計否認和進行詭辯的嘴臉。這無疑是大大損害了日本政府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責任意味著信任。一個敢於負責任的政府,才是值得人們信任的。就如孫中山。他建立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推翻清王朝,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這樣人們信任他,是因為他們有勇氣對過去所犯的各種錯誤進行深刻的 反思 ,並採取各種 措施 防止類似錯誤的發生。如果連過去的錯誤都不糾正,那又怎樣才能建設美好的未來呢?就如袁世凱。他推翻了清王朝,但?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人們又怎會信任他?人們只會推翻他,建立一個值得人們信任的政府。
因此,為了樹立良好的形象,為了獲取人們更多的信任,我們必須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作為90後的青年人,我們必須勇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也是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唯一之路。
辛亥革命觀後感5
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但是社會發展的堅冰已經被打破,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在這一時刻,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為改變中國面貌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前的中國曾經是大國、強國,但是近代以來,由於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並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扎於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佔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當然不甘心承認備受列強欺凌的侵略現實,面對列強侵略的加深也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動。民族復興的追求是幾代人的目標、理想。但是,實現近代中國的復興則面臨十分艱巨的困難:擺脫帝國主義的外來干涉侵略與壓迫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步,而使廣大人民擺脫貧困,使中國作為大國富強起來,則是中華民族復興更艱巨的一步。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曾經進行了多次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從事的努力。中國近代史就是人們以這樣一種精神支撐著從坎坷中走過來的歷史。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脫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勞動群眾,使他們創造奇跡。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 教育 ,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百年後的人們已經很難切身體會辛亥時期的社會狀況,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革命志士們的歷史性的抉擇。所以在辛亥百年後的今天,社會上流行著一些模糊的認識:如認為「辛亥革命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大於建設,延緩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或者認為革命的設計「超越了中國的國情」,「搞君主立憲會更好些,政治局面會更穩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進主義思想的產物」,還是避免為好。
其實,辛亥革命的親歷者們如何不歡迎以溫和的沒有犧牲的方式改變封建中國的面貌呢?對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的人生經歷整體考察後即可看出:他們並非從一開始就醉心於以激進手段改變中國落後局面,但是在經歷了一再的失敗與挫折,意識到清王朝決不可能真心實意地退出權力的中心而實施「立憲」,而當時的政治環境也並沒有開明到可以以和平請願的手段而推動立憲的時候,他們才選擇了被認為是「激進」的革命道路,這其實是當時條件下應當做出的正確選擇。看了紀錄片,對革命者的選擇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辛亥革命》電影個人觀後感範文5篇相關 文章 :
★ 辛亥革命觀後感5篇
★ 革命影視觀後感5篇600字
★ 辛亥革命1000字觀後感作文3篇
★ 觀後感範文精選5篇
★ 看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 《辛亥革命》觀後感心得體會
★ 革命電影觀後感6篇600字
★ 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2000字作文5篇
★ 觀辛亥革命有感800字
★ 紅色電影觀後感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G. 《1917》觀後感
同事介紹看的。一句話影評:垃圾(看不懂)。
故事講一個將軍給一線士兵下令,要他穿越火線去傳達停止進攻的命令。影片展示的是主角一路遇到的事情。在千辛萬苦之後,主角成功的完成了任務。不能確信電影到底想表達什麼主題。
對一些細節略為記錄。
同事推薦我看這個電影是因為這個電影是「一鏡到底」。我看之前查了一下,知道不是一鏡到底,因此對這個貫穿整個影片的細節,沒有多少感受。
電影一半的時候,我以為的「主角」死了。在他斷氣之前的一瞬間,我還在想,下半部電影怎麼演啊?難道死成這個樣子了還能起死回生?當然,馬上就反應過來,另一個人才是主角。這個世界上,誰是主角,誰是配角,誰說得清呢?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在別人看來,再大的主角也不過是他生命中的過客。
「主角」慘死是因為救了一個德國人。飛機空戰,德國人被擊落,飛機著火。主角和「主角」兩人急急忙忙將德國飛行員救了出來。主角看著著火,受傷,慘叫中的德國人說,要不要把他結果了,給他一個痛快的。「主角」說,他需要水,你快去弄點水來。結果,」主角「就被德國人刺傷,主角回頭只有將德國人擊斃。」主角「失血過多,就死了。戰爭情況下,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犯罪?或者兩人只是因為語言不通?一切都是未知的。
主角後來又陰差陽錯碰到一個法國女人。同樣是語言不通,但是兩人還是能和諧相處。語言不通又不是問題了。
路上,有個幫助了主角的軍官說,你把信送到的時候,一定要在有人的情況下,把命令告訴指揮官,因為有人想打仗。讓人感覺,這個電影後面還有戲劇沖突,還有高潮。結果,信送到的時候,指揮官馬上就停止了進攻。戛然而止。當然,指揮官還是說了幾句,像是發牢騷的意味深長的極具哲理的話:這會兒讓停,過會兒又讓打,反正都是你們說得對。
PS:過於一句話影評「垃圾」二字,詳述如下。早上聽書,說到通過調查去了解用戶的想法不靠譜。一個原因是用戶會把陌生感和不熟悉當成是反感。我對於這個電影的感覺就是這樣,這個電影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它超出了我對電影的認識,不是我熟悉的電影,因此它就是「垃圾」。
H.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一】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1000字
聖堂風雲,百年戰事,千古英雄,風聚雲涌;毀家紓難,志在河山。浩浩湯湯報國志,風雨凄凄英雄夢——為革命而生,為革命而死,於辛亥之年。
「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我此番赴死,正為回答革命所為何事,革命是給天下人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即使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們早已麻木,不知寧靜溫和為何物;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一段刻骨銘心的遺言,一個不屈不撓的鑒湖女俠,伴隨著鐵鎖鏈的撞擊聲,踏著革命的道路,視死忽如歸;一代青年志士,誓為革命而生,為革命而死;同是有志青年,時代竟是如此拙劣再次上演了幾十年前的「戊戌六君子」同樣的「烈劇」,其誓言仍如「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一樣驚心動魄,一樣發人深省。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很清晰、很和諧的畫面:廣袤的大海,聖潔的沙灘,生龍活虎的青年。他們正在無拘無束、歡暢地奔跑,享受著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快樂;他們知道自己即將革命黨的領導下參加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起義,他們也知道,只有推翻腐朽、殘暴的封建統治,建立真正的自由民主共和的新國家,他們才可以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上自由奔跑,讓天下人都可以自由往來不受任何限制;他們也知道,這是一場需要他們付出生命代價的起義,死有何懼?人生自古誰無死,只求留取丹青,喚醒民眾,為建立民主共和的新國家而共同奮斗。
期待已久的戰斗終於打響了,驚天動地,響徹世界每一個角落;令人深深震撼,無數的青年,冒著槍林彈雨,仍舊往前沖。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他們一個個就此倒在了血泊中。年輕的生命終止在前進的戰斗中,每一個有熱血的中國人都會為之落淚,不是傷心,而是驕傲,因為中國有如此熱血男兒,國將永遠不會滅亡,華夏的歷史仍源遠流長。他們死了嗎?不,他們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革命紀念碑」就是歷史的見證。起義失敗了嗎?不!他們讓封建餘孽心驚膽寒,讓國民為之振奮,繼往開來,我們拿起革命先輩的武器,繼續完成他們偉大的革命事業。
每一聲槍響,都劃過一道憂傷的弧線,刻在祖國的心上,是一條條深深的永遠抹不去的傷疤;每一聲炮鳴,都濺起無數的血花,剜去祖國的一塊塊心頭肉,祖國為之而傷痕累累。中華大地已不能再經受戰爭的摧殘,為此我們永遠都要保持革命的理念和革命者清醒的頭腦,只有我們強大起來才能使祖國強大起來。
革命,是為創建一個自由平等民主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人們相互理解、愛護,沒有人剝削人,壓迫人,不會再有人敢蔑視人民,不會再有人敢聽不見人民的呼聲而忽視人民的情感;人人都可以自由表達。家裡窗明幾凈,城市街道和諧平坦——革命烈士遺言。
辛亥已過百年,如革命者遺願,我們享受著自由之風。然而我們沒有忘記那些為革命而犧牲的烈士,我們將永遠自立自強,保持革命遺風——為革命而生,為革命而死。
【二】《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400字
《辛亥革命》這部電影是由電視劇轉過來的。我看這一部電影也是有原因的,老師讓我們在國慶假期看一部愛國電影並寫觀後感,爸爸媽媽也讓我了解一點中國歷史,所以我看了這部片。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新世紀電影城觀看了辛亥革命這一部愛國電影。剛剛進了新世紀電影城的六號放映廳,電影就已經開始放映了。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二十世紀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大變化——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結束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辛亥革命的整個過程。辛亥革命,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結束了兩千八百年的封建統治;寫下了人類社會民主主義的新篇章,更向世人展示了一個真理:歷史的潮流浩浩盪盪,不可阻擋!
我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我深深的感覺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熱愛我們的祖國,所以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更上一層樓,將來為祖國做出我應有的貢獻。
【三】觀《辛亥革命》有感800字
穿梭於鏡頭之間,願用拙筆一支,記錄豪情滿懷的慷慨赴死,記錄大義凜然的奮不顧身,記錄用生命譜寫下的絢爛……
當無邊的黑暗蠶食著中原大地,當的統治奴役著華夏兒女,當列強的陰謀彌漫在談笑之間,當疾苦的人民沉睡在麻木之中,有一群人,截然相反,他們高舉革命的大旗,手擎希望的火把,投身革命,奮不顧身,以自身綻放絢麗,亦是甘之如飴。
秋 瑾:淡然赴死,高潔如白蓮
青石板上伴隨著鐵鏈劃過刺耳的咣當聲,一位婦人手銬木枷,腳綁鐵鏈,卻毫無懼色,就如同出於淤泥之上的白蓮一般,一路平靜,一路淡然……
「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秋瑾始……」明明是壯志凌雲的話語,明明是慷慨激昂的蔑視,但她,只是平靜的敘說,淡然到讓人心疼。是啊,即使是沉重的木枷依舊困不住自由的靈魂,哪怕是堅固的`腳鐐依然鎖不住革新的腳步。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800字
心裡,許是放不下天真可愛的孩子,心裡,許是放不下眷意濃濃的親情……面對滿官的指責,她置個人情思於度外,系國家未來於心中:「我的死是為所有的孩子!」寧靜溫和而令眾人無言以駁。
秋瑾身處麻木的社會,遭眾人不解,但她依舊堅持自我,起義失敗了,但革命的精神,鼓舞了民族的奮斗不息。青石板上高潔淡雅如白蓮一般的人消亡了,但她的倩影,永駐在所有人的心中……
林覺民:白衣飄袂,傲然如白梅
他,僅僅一襲白衣就足以構成殘酷戰爭中最美的一道風景,臉上革命的驕傲足以讓末路之人看不到生還的退路,甚至望而生畏。俠肝義膽,鐵骨錚錚,利落的裝槍上膛,迅捷的瞄準射擊,一舉一動,凌厲中飽含詩意,白衣上點點血色漫延而開,踉蹌的身影凝聚了毫不屈服的意志……
I. 《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觀後感
在火車上看了2013年的由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主演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很感動也有寒心的感受。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背景設在1922年興盛的長島,就美國咆哮的二十年代以社會批判的角度進行敘述。在當時,經濟飛速發展、流行爵士樂、輕佻文化、販賣私酒、犯罪率高,都是小說刻畫出來的。作者費茲傑拉德利用二十年代的社會發展為蓋茨比創造了鋪墊,從簡單的細節,如汽車,到更寬泛的主題,如用蓋茨比販私酒暴富暗喻當時的犯罪文化等。菲茨傑拉德用過敘述一個易使讀者產生共鳴、不隨時代褪色的故事,揭露咆哮的二十年浮華社會背後的真相。
人物:
尼克·卡拉威:小說的第一敘述人,蓋茨比的鄰居,性格隨和。
傑·蓋茨比:執著,忠誠,犧牲,道德。
黛西·費伊·布坎南:魅力十足,充滿激情,膚淺,自戀的妙齡少女。
湯姆·布坎南:身材矯健,嗓音沙啞,驕慢自大,百萬富翁,多情。
默特爾·威爾遜:性格不安分,渴求逃出婚姻圍城。
故事:故事發生在1922年夏天興盛的紐約和長島,一個年輕、神秘的百萬富翁,傑·蓋茨比買下了長島的一棟豪宅,它正好坐落在黛西家的海灣對面,希望「再續前緣」。在1917年平凡的蓋茨比與黛西·費伊·布坎南相遇並墜入愛河,但因為他要去參軍,黛西苦苦等待著蓋茨比的歸來,然而黛西最終嫁給了另一位百萬富翁湯姆·布坎南。
蓋茨比住進長島後通過鄰居尼克·卡拉威,黛西的表兄,蓋茨比得到與黛西相約的機會。蓋茨比還為此長期舉辦盛大的宴會和狂歡,只為了吸引黛西來到,讓她回心轉意。
蓋茨比與黛西重溫舊情,再次相戀。黛西的丈夫湯姆很快對此產生懷疑,兩人為了黛西產生激烈的對峙,湯姆告訴蓋茨比他和黛西的故事是蓋茨比無法領悟的,還揭露蓋茨比販賣私酒,從事其他見不得人的勾當,才得到了今日的財富。黛西感覺自己無法承受,只想離開,湯姆讓蓋茨比送她回家。
尼克、湯姆回家時經過「灰燼谷」,發現湯姆的情婦默特爾被蓋茨比的車撞死了。 事後,尼克從蓋茨比那裡得知是黛西在開車,但蓋茨比不願揭發自己的愛人。湯姆誤導默特爾的丈夫喬治是蓋茨比殺了他的妻子,後者來到豪宅,開槍行凶,隨後自盡。
尼克為蓋茨比舉辦了葬禮,而蓋茨比,一位年輕的百萬富翁,葬禮上僅有尼克一人。
整部電影里穿插著金錢、美酒、爵士音樂和美女,金碧輝煌的紐約旁邊,有骯臟的工業垃圾場,印證了階級的紛爭與痴迷財富的慾望;通過描述虛偽的貴族和蓋茨比的堅持,體現人格的高尚與醜陋。
蓋茨比最後的悲傷的結局里,我想到, 當一個人擁有自己的動力和目標的時候,他能展現出源源不絕的力量,千萬不要把你的動力和源頭設置在外部,比如說金錢、別人的評價或其他人,你永遠不知道當你不再擁有它們的時候,你會陷入怎樣的掙扎的場景,你又能用多久逃離掉它們的追捕。了解自己,相信自己,掌握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認清自己是確確實實走在切切實實的路上。
人性是復雜的,即使蓋茨比擁有了比湯姆更多的財富,卻也不能馬上得到黛西的芳心,因為人性中還有 懶惰、罪惡感和榮譽感 的成分。如蓋茨比這樣一個神秘的大人物,在愛情的誘惑中即使走向他鄙夷的一切也不會鬆手,黛西代表著他所愛慕的一切,引誘他努力向前卻又不斷失去。
罪惡感
Nick: "I hear you fired all your servants."
Gatsby: "Daisy comes over sometimes in the afternoon.
I wanted people who wouldn't gossip until we decide what we're going to do."
"not now! not now!" 蓋茨比珍惜任何一個和黛西相處的時間,不允許讓任何東西打擾到他們。蓋茨比拒絕接聽重要的電話,不信任身邊除了尼克和黛西之外的任何人,也不想讓任何人把他和黛西的事情傳出去,原本熱絡盛大的聚會的光芒漸漸在長島的上空逐步的黯滅,蓋茨比開除了幾乎所有的宴會服務生,對自己的老管家充滿懷疑的眼神,亦為自己之後被槍殺留下隱患。
懶惰
Daisy: " I wish I'd done everything on earth with you.
All my life.
I wish it could always be like this."
黛西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蓋茨比努力拚搏的動力和目標,她魅力十足、充滿激情,然而她追求的是新鮮的體驗以及男人對她渴求的目光以滿足自己小小的自戀。面對蓋茨比和湯姆之間的抉擇時,她猶豫投射了她的貪婪和懶惰,她想抓住帶給她新鮮體驗的蓋茨比,也不願失去過去5年讓自己感動過的湯姆,妄圖安於現狀。在巨大的抉擇壓力下,她犯下了錯誤,她不想使出一分一毫的力氣,只是看著兩個男人最後瘋狂的對峙,他們中最先失去情緒失控的人將處於劣勢,當他還想彌補時,他已經淪為了輸家。
榮譽感
Gatsby:「The only respectable thing about you, old sport, is your money.
Your money, that's it.
Now I've just as much as you.
That means we're equal.」
Tom: "oh, no. No. We're different.
I am. They are. she is. We're all different from you.
You see, we were born different.
It's in our blood and nothing that you do or say or steal or dream up can ever change that."
蓋茨比在意名譽,他不僅要保住自己的名譽,還要保住黛西的名譽,他想以一種正式的正面對決與湯姆對峙。對峙里,湯姆極盡所有的信息和手段,揭穿、侮辱蓋茨比,而蓋茨比只能夠啞口無言,他想用一種騎士精神做決斗,卻不知道對方手裡有一堆備好的「子彈」和一把「槍」。
我以為只要蓋茨比想要,可以找到一堆湯姆做過的壞事,那個被稱為爵士時代的浮華盛世下面總是有一群黑暗的掘墓人,然而蓋茨比以一種自信的態度開場,卻敗到情緒失控收場。導致他情緒失控的原因除了黛西,還有蓋茨比從小到大想要跨過的階級鴻溝,進入上層社會的信念。湯姆指責蓋茨比的用詞,嘲笑蓋茨比的穿在身上的粉色西裝,蔑視蓋茨比的出身和血統。這無疑是在否定蓋茨比過去所堅持的一切,他16歲為了追逐跨越階級鴻溝離開家鄉,踏上征程並獲得了榮耀。湯姆的蔑視讓他無比憤怒,他不會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來詆毀他過去建立起來的榮耀。
葬禮
Nick: "I was within and without."
尼克是局內人,也是局外人,他在書中成了蓋茨比和湯姆一家聯絡的人。他知道所有蓋茨比的想法,他也知道湯姆的虧心事,他基本掌握了所有故事的線索,以一種故事第一敘述人的角度,與讀者展開一場對談。他從一開始到達紐約的興奮里知道所有來到紐約的人都有自己的慾望和夢想,他不停地追逐。當他捲入了這場愛戀之爭時,在內部不斷地斡旋,可事情看上去很順利,實際上卻失了控。 出於對蓋茨比的崇敬,當得知蓋茨比的死訊後,他依然想為他爭取到黛西,但人性的脆弱和膽怯,讓黛西不敢來見這個深愛他並承擔了她的錯誤後果的男人。
尼克感到可悲,可悲在繁華的紐約里人心的自私,或許他們都只是披著人的外皮而已,內里已經被奢華、墮落、刺激磨的一干二凈。認識明白以後,尼克從初次陽光隨性性格,變到後來的失落厭倦與深邃。
為什麼蓋茨比活著的時候,盛大的舞會有那麼多上層社會人員來參加,死了卻無人來參加葬禮?這個問題,沃夫西姆回答的很准確,「人情只限於活著時,跟死人之間沒有人情可言」。
綠光、夢想與過去
"Gatsby believed in the green light, the orgastic future that year by year recedes before us.
It eluded us then, but that's no matter - tomorrow we will run faster, stretch out our arms farther...And one fine morning -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蓋茨比追逐的綠光是他的future和目標,然而這個目標隨著時間的前進離我們越來越遠。即使它越來越遠,蓋茨比會讓自己跑的更快,手伸展地越長,在下一個美好的早上。所以我們以為自己逆流而上,實際上被不斷地逃避了現在,回到過去的歷史中迷失。
在書的最後,或許蓋茨比站在自己的豪宅眺望海灣時的方向是錯的,他因為過去一段美好的經歷,而將手伸向黛西家中閃爍出的綠光上,而他的背後才是現在,他在嘗試修復一個舊的夢,卻沒能再創造一個新的夢,因為現在的黛西並不是5年前的黛西,蓋茨比對她深深的執念成就了他,最後埋葬了他。
了不起 的蓋茨比
蓋茨比內心有一個雄偉的目標和自信,他曾揚起自己的手指向夜空,向尼克說,「我的生命會像天空中閃爍的流星一般,在天空中留下無比光亮的時刻」。
他有非同尋常的經歷,童年時,同一位百萬富翁學習紳士的禮儀,並與他在遊艇上環遊了世界,上過一戰的戰場存活下來,上過Oxford大學。他靠自己的能力和手段,成為了一個年輕的百萬富翁,吸引了半個紐約市的名流不請自來的參加他所舉辦的盛大宴會。
他已經取得的成就,已經讓他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然而他卻為了黛西失去自己的生命,「If only it had been enough for Gatsby just to hold Daisy. But he had a grand vision for his life and Daisy's part in it.」
蓋茨比了不起的地方,費茲傑拉德通過紐約的故事,通過描寫湯姆的驕傲自大,出身名門就能夠自認高貴於許多人;黛西的猶疑不決,最後聽到蓋茨比死訊後沒有任何回應,甚至沒有送一束花。表現在當時那個階級矛盾巨大的時代,蓋茨比認識到自己的身份,並且試圖打破這一條長久以來被默許的界限,在跨越的路上仍然能夠保持一顆熱誠真實的內心。他沒有因為自己的財富和身份就看不慣他的鄰居尼克,並且成為了尼克很好的朋友,即使開著長島最盛大的宴會,蓋茨比也沒能從他們中得到想要的東西,酒會人群叫喊聲里,蓋茨比仍然保持自我,掌握自己和認清自己確確實實的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公眾微信號:不點生活語書錄 將高深的思維和知識應用到簡單的平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