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廖國勛與廖仲愷是什麼關系嗎
廖國勛與廖仲愷沒有關系。
廖仲愷人際關系:
1、祖父:廖景昌,廖竹賓之父。
2、父親:廖竹賓,廖仲愷之父。
3、叔父:廖志崗,廖仲愷之叔。
妻子:何香凝,著名的國民黨左派,1949年以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務。
4、女兒:廖夢醒,是革命烈士李少石的妻子。
5、兒子:廖承志,中共第一、第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的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八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6、兒媳:經普椿,廖承志之妻,經亨頤的女兒。
7、孫子:廖暉,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8、孫子:廖平,廖承志之子,賀龍元帥之女賀黎明的丈夫。
9、孫女:廖茗,廖承志之女。
10、外孫女:李湄,李少石和廖夢醒的女兒,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宋慶齡基金會理事。早年曾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
(1)廖仲愷的電影觀後感500擴展閱讀: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後赴日留學,就讀於日本私立第一學府早稻田大學。父親因病去世後和母親回國,1925年被刺殺身亡。
廖仲愷協助孫中山制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此後,全力輔佐孫中山改組國民黨,並極力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是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和捍衛者。與中國共產黨人精誠合作,支持工農革命運動,推動了中國國民革命發展。
② 我要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
翻開中國近代史,有個強烈的感覺是代溝特別明顯。從鴉片戰爭、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整整四代人,就是整整四派。洋務派與傳統派剛剛論戰,維新派又與洋務派論戰,才論戰了一代人,革命派又找維新派論戰。社會思潮如此激進,以至任何早慧者大一圈生肖後馬上就淪為落伍者。曾國藩如此,康有為如此,嚴復、章太炎還是如此。嚴復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卻未能破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天演論」。
這便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復雜性。清朝只有經過逐步升級的變革來輪番沖擊,才能最後毀滅。鴉片戰爭以來,國家任人宰割,中國人當初極力求索的不會是如何推翻清朝,而是如何使國家富強,直到出了個孫中山,人們才知道「扶清」與「滅洋」是矛盾的,推翻清朝才是強國的必由之路。這才把斗爭矛頭對准清朝,這才醞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而且,人們這時要推翻的不是一個普通的王朝,而是一個末代王朝,即一口氣要消滅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這個歷史任務重不重?這場革命該不該復雜呢?
公元1857年,在許多中國最敏銳的思想家尚未認識到清朝須滅亡的時候,歐洲一位偉大人物卻看清了歷史的路標。他說:「中國的南方人(指太平天國)在反對外國人的斗爭中所表現的那種狂熱態度本身,顯然表明他們已覺悟到古老的中國遇到極大的危險;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作垂死的掙扎,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這位偉人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他逝世十六年後,清朝滅亡。繼之而起的中華民國,正是整個亞洲第一個試圖走向共和的國家。
為了埋葬清朝,孫中山和他的同仁不知准備了多少年,戰斗過多少次。他的哲學是「知難行易」。這是從百折不撓的革命生涯中總結的心裡話。難的是找不到方法,看不到捷徑。「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孫中山心裡特別著急。武昌起義前,他親自領導或策劃了十多次起義,除一次發生在湖南,其餘皆發生在兩廣或西南邊陲,對大陸腹地形不成足夠的震撼。哪裡才是清朝統治的薄弱地區呢?哪裡才是清政權的罅隙呢?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不如在清政府看家護院的正規軍中發展革命黨。辛亥年,曾是湖廣總督林則徐禁煙試驗地、太平軍湘軍必爭之地、張之洞辦洋務根據地的武漢三鎮部分正規軍終於起義,革命頓時「九省通衢」。
還有四點可以佐證辛亥革命之艱難。一是暗殺問題。暗殺一度被革命黨人奉為時髦的辦法,而使革命在換湯不換葯的時局裡自欺欺人。秋瑾即是因徐錫麟行刺安徽巡撫案而暴露的。後來,宋教仁、廖仲愷、楊杏佛、李公朴、聞一多均死於暗殺。暗殺他們的人,也自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
二是烈士問題。辛亥革命中,有人戰斗而死(如林覺民),有人就義而死(如秋瑾),有人暗殺而死(如宋教仁),有人折磨而死(如鄒容),有人蹈海而死(如陳天華)……死的類型多,本身說明了革命之艱巨。陳天華「難酬蹈海亦英雄」,尤其繼承譚嗣同慷慨赴死的精神。中國古來都是屍諫帝王,這是屍諫民眾的開始。可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東扒西竊了,軍閥們誰沒有辜負譚嗣同、陳天華呢?革命陣營里變異的軍閥、建設陣營里變質的腐敗分子,其本質都是烈士的叛徒!
三是軍閥問題。辛亥革命得以階段性勝利的一大因素,固然是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身在海外抓錢袋子,面向國內抓筆桿子,從而部分的喚醒民眾,還有個更大的因素,向清朝繼八旗軍而起的最後衛戍勁旅——新軍,抓腦瓜子,抓槍桿子,使堡壘從內部攻破!然而相應的代價就是,由於軍隊不是創造性重建的,而脫胎於權力分化的舊陣營,則必然走向軍權失控、軍閥混戰,綿延二十年之久。
四是政黨問題。孫中山已經意識到,要使革命不變質,必須組建真正意義上的政黨。唯有政黨,才可以把先進分子的雄才大略轉化為步調一致的集體意志,以清理辛亥革命後給全中國留下的軍閥混戰的垃圾。可如何阻止黑影爬上黨內高位呢? 1925年12月24日,接孫中山班的年輕人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余邇來行動,已近於軍閥,尚能負革命之責耶?」蔣介石止不住自己的「行動」,他利用國民黨,利用軍閥混戰,獲得了最高權力。約二十年後,周恩來在國統區評蔣介石說:「全國的矛盾沖突愈大,他的權力愈大。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他會成為一個失敗者。」周恩來說對了。
辛亥革命派再一次陷入了歷史的二律背反。幸而,這次他們不是像前人那樣整體過時,而是明顯地分化。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真諦在於民主:民族主義打破少數滿洲貴族之專制;民權主義打破少數帝王官僚之專制;民生主義打破少數富翁闊佬之專制。面對中國由農業自足社會向商業交互社會轉型,面對是地主、資本家還是民眾將主宰中國的政權和財富,反革命的一方借機聚斂出「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與大小資本家一鼻孔出氣;革命的一方則將民生史觀向唯物史觀靠攏,將三民主義導向了旭日東升的新民主主義。
歷史地看,辛亥革命仍是一場半推半就的革命,半推半封建社會,半就半殖民地社會。繼清朝而起的民國,也就並未因辛亥革命的短促勝利而真正地走向共和,辛亥革命也就未能完成其「份內之事」。即使如此,孫中山等不及了,他盡早給辛亥革命派下達了「超負荷」的新指令:共同富裕。孫中山說,他的民生史觀「非反對資本,反對資本家耳」,明確指示了富民的方向。然而,連辛亥革命的「份內之事」都完不成,孫中山哪有歷史條件去履行「超負荷」的使命呢?他抱憾逝世了。宋慶齡,先生的夫人,緊緊注視著他的身後事,緊緊維護著他的指向,就像對他的愛那麼終生不渝。她倡導革命的一方共赴新民主主義的抉擇,為辛亥革命先驅們盡量減少了遺憾。
③ 作文去參觀紅色遺址的觀後感300字
描寫思路:書寫參觀紅色紀念館的感想,可以以去過的某一個紀念館作為主題,可以先介紹館中的場景,再通過這些場景,聯想到鮮紅的革命,最後總結之所以有如今安穩的生活,正是有這些偉大的先烈,正文:
假期,媽媽帶我參觀了位於廣州長沙島的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深切緬懷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歷史功勛。
走到紀念館入口處,4米多高的孫中山銅像映入我的眼簾,孫中山兩眼烔烔有神,為「天下為公」靜靜沉思、運籌帷幄的神態和形象,使人肅然起敬。
大道和展廳里矗立的黃興、廖仲愷、蔡鍔、宋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驅者的塑像,每個人都有一段驚險經歷,每個人都是一頁艱辛歷史,述說著那封建王朝風雨飄搖,起義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的過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先烈那種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他們選擇革命時便已經知道他們選擇的很可能是不歸路,但是,為了國家的興旺,為了人命的幸福,他們還是誤會的走上了這條道路
黃花崗起義,七十二烈士長眠於廣州東郊黃花崗。正是這些奮不顧身、視死如歸的革命者用生命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他們的那份大義凜然,他們那種勇往直前,始終令我飽含激動之情。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懂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④ 急,求一篇紫金山觀後感
離開南京這個六朝古都已經數十年了,盡管後來也去過幾次,但來去匆匆都是蜻蜓點水,令人夢繞情牽。
南京我最鍾愛的地方是鍾山(紫金山)。鍾山位於南京中山門外,主峰海拔448米,山勢險峻,蜿蜒如龍。三國時諸葛亮謂孫權曰:「鍾山如蟠」,即指此山。據史書載,鍾山古時分別稱為金陵山、鍾山(漢),蔣山(三國.吳),鍾山(宋)聖游山(南齊),神烈山(明)等稱謂,因山上有紫色葉岩層,陽光照映時遙望成紫金色,故東晉時又稱紫金山。鍾山多名勝古跡,尤以民國之父中山陵而聞名於世。在六朝時代寺廟很多,梁朝以前有寺廟70餘所,由於歷史滄桑,現僅存山左的靈谷寺。一般旅遊社組織去南京旅遊節目大多是中山陵、靈谷寺、明孝陵或者再加一個雨花台,夫子廟。當然也有的旅遊社可能會另加湯山溫泉和棲霞山,但因路途較遠,則非二日游不可。旅遊團隊去紫金山多是出中山門後先到中山陵,而我在南京讀書時,則別有游徑,這條線路既可囊括鍾山大小景點,也因一直線而路途簡捷,避免了重復來回奔波之苦。上世紀60年代初,我投筆從戎就讀於南京紫金山背後的某軍校,記得那時我們經常利用星期天爬鍾山。清晨早餐後我同戰友們從鍾山最左側的後山麓登山。因為鍾山的特點是後山陡峭而前山坡度較緩。爬山時間基本上是後山上山45分鍾左右,前山下山只要20分鍾。我有好幾次一個人爬上山頂,坐在松林里納涼休息,閉上眼睛盡情享受山風帶來的涼意和山風掀起的松濤,那松濤是那麼神奇、那麼雄壯,它總是此起彼伏地呼嘯著、追逐著,猶如一部令人陶醉的交響曲。翻過山嶺後第一個景點是民國鄧演達將軍墓,沿墓旁的將軍亭拾級而下,則是龍王廟,再沿西南方向的山路前行,分別是無梁殿、靈谷寺、中山陵、明孝陵以及何香凝和廖仲愷夫婦墓等景點。無梁殿為靈谷寺的一部分,全用磚石建成。建於明洪武年間,幾經重修但主結構始終未變。因其殿內用磚劵代替木樑故稱無梁殿。殿頂為重檐九脊琉璃瓦,有月台、甬道、劵洞、斗拱、門窗等組成。殿內(劵洞)牆上刻有民國陣亡將士名單,為一多樣劵法錯綜聯合構成的建築。靈谷寺原在鍾山南麓獨龍阜,明洪武14年(1381年)朱元璋為在獨龍阜建明孝陵而將寺遷於此,並改名靈谷寺。靈谷寺松木參天,一徑通幽,古稱「靈谷深松」,自山門至大殿,長2.05公里。寺前有萬工池,寺內有無梁殿,梅花塢、寶公塔,八功德水諸景。「八功德水」傳有八種好處,即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凈、七不饐、八蠲痾。清咸豐年間,靈谷寺嚴重破壞僅存無梁殿,現寺僅是原龍王殿的一部分,清同治年間重修,靈谷寺現已改為靈谷寺公園。
中山陵為民國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座於鍾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1926年始建,1929年建成。同年孫中山遺體由北京碧雲寺移葬於此。陵墓呈木鐸式,依山而建。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由南往北逐級升高。依次為石牌坊、墓道、陵門、碑亭、平台,最後是祭堂和墓室。墓室海拔158米,從墓道人口到墓室距離700多米,共有石階392級。祭堂中為孫中山全身石雕坐像,四周有孫中山革命事跡浮雕,祭堂四壁刻有孫中山先生遺著《建國大綱》。祭堂後是墓室,球形結構,正中為大理石壙,中間是長方形墓穴,石棺上鐫有孫中山長眠卧像。陵園總面積45000多畝,其中林木面積32000多畝。蒼松翠柏、漫山碧綠。但是我多次游中山陵始終未見到中山先生遺容,曾聽說大陸解放時,蔣介石已將孫中山遺體運往台灣,但後來又聽說,非也。孫中山先生遺體還在石棺下面的地室里,究竟如何,不得而知。據說解放前防守中山陵駐有一個團兵力,可見對中山陵的重視。陵前左前方叢林掩映的坡梯形綠草坪中還有相當羅曼蒂克的露天音樂台,「金陵春夢」說那曾是蔣宋夫婦最喜愛的清靜之處。
中山陵西側有明孝陵,座於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寖。明洪武14年始建,次年1382年葬入馬皇後,馬皇後謚號「孝慈」,故名孝陵。明洪武16年建成,朱元璋死後葬入。縱觀中軸線,從下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門、紅門和西紅門、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石刻止,組成神道。石刻由12對石獸、一對石柱、四對石人和一座欞星門組成。隨著山麓起伏排列成約800米的神道石刻,頗為壯觀。然後是陵的主體結構,從石橋起,包括正門、碑亭、亨殿、大石橋、方城、寶城。寶城又稱「寶頂」。為一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土丘。上植松柏,下為朱元璋和馬皇後墓穴,周圍砌高牆,條石基礎,磚砌牆身。為我國現存最大帝王陵之一。從明孝陵西行是廖仲愷和何香凝夫婦合葬墓。廖仲愷早年參加同盟會,是孫中山革命的左右手,任中央執行委員,後為國民黨右派暗殺。何香凝是革命家和畫家,解放後任人大副委員長,1972年逝世。墓道分左右盤旋而上。登平台,左右立有華表,仿六朝陵墓墓闕式樣。循石級而上左右建有方亭各一座,再上則為圓形墓室。鍾山西峰上建有我國最大的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出太平門向右轉彎,循盤山公路可直達。也是解放前我國唯一的天文台。該台建於1934年,1937年日軍侵入南京時遭嚴重破壞,解放後逐步恢復,它藏有我國一部分古老的天文儀器,擁有我國自製的60厘米折反射望遠鏡和太陽望遠鏡、人造衛星等許多現代化天體測量儀器和設備。成為我國一個綜合性的天文研究機構和科學教育基地。當你遙望紫金山(鍾山)可以見到幾座銀白色的天文望遠鏡圓拱形建築隱現在鬱郁蔥蔥的山林之巔,那就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所在。
俱往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曾經站在紫金山的天文台平台上,極目四望。只見紫金山全景和南京市全貌概在眼下一覽無遺。好一派虎踞龍磐的江山宏圖。----- 南京,你一定要去
延伸閱讀: 游南京. 紫金山(鍾山) - 常熟游記 - 常熟游記 | Yododo 游多多
(本文轉載自游多多旅行網)
既可以從中選
⑤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3000字
最近觀看了熱播的《辛亥革命》,了解了100年前的中國在滿清統治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對漢民族施用種種慘酷的壓迫;到了清末政府腐敗不堪,官吏肆意搜刮民財,人民的生活已到窮途末路了。加上帝國主義不斷向中國做經濟、文化侵略,中華民族受到這種侵略辱,不僅人民無以聊生,連國家也面臨覆滅的命運。孫中山先生看到這種情形,知道民族已經面臨存亡的關頭,如果不推翻滿清政府,便無法拯救中國。於是便集合許多同志進行革命工作。
孫中山先生決心革命的時候,年紀才二十歲。當時他是以學堂做為宣傳革命的根據地,並且利用行醫看病的機會,向外一步一步擴展,吸收同志。
到了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時,孫中山先生組織興中會,革命組織才成立。從那時候起,轟轟烈烈的革命行動才一次一次的展開來。
孫中山先生發動的革命前後有十一次。其中以第十次的「黃花崗之役」最為壯烈,犧牲也最慘重;而促使清朝皇帝退位,建立中華民國的一役則是孫中山領導的第十一次「辛亥革命」(武昌起義)。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發出了召喚,淚水早已打濕-了我們靈魂的信箋——我們的靈魂,就是黃帝的靈魂,就是中山的靈魂;我們每一個靈魂,不論是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吶喊的、彷徨的、遙遠的,都早已在黃帝和中山為我們注-入的血脈里,回盪著黃河的號角。在這號角中,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再屬於自己,同時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從此屬於我們自己。革吅命遠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每一個炎黃子孫,正在那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醫生的骸骨下瞻仰著凡十三億、歷八千年的靈光,他告訴我們:從這里開始吧,邁開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難與恥辱挺-進,為了我們所愛的華夏
⑥ 民國清流讀後感 就民國某一人物800字以上
內容簡介 · · · · · ·
本書是第一部關於民國清流一代大師們的長篇集體傳記和史詩力作。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著名作家王躍文,著名文化學者、北大教授張頤武等眾多名家鼎力推薦!
民國六年至民國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國呈現了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相比肩的思想最活躍、文化最燦爛的局面。繼承了傳統「士」擔當精神的一代民國清流,「以天下為己任」,為民族自尊、學術自尊,在風雲動盪的時局中扮演著先鋒角色。他們學問超絕而又狷介不羈;相互間道義學問相砥礪,卻在時代大潮的沖擊下不斷被分化,一時間龍吟虎嘯,各領風騷,折射了一個大時代的風起雲涌、雪雨陰晴。
本書第一次系統地講述了那些特立獨行的民國文化大師們在思想、學術、政見、工作和生活各個層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鋒過程中的友誼、恩怨、是非、因緣與分合,生動地再現了他們在近代中國的重大轉折時期的生活圖景,刻畫了他們各自獨特的人...
(展開全部)
作者簡介 · · · · · ·
汪兆騫:著名編輯家、作家,生於194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原《當代》副主編兼《文學故事報》主編。中國作協會員。著有《往事流光》《春明門內客》《記憶飄逝》《紫塞煙雲》《張騫》等。
目錄 · · · · · ·
第一章 民國六年(1917年) / 001
陳獨秀、胡適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邀,分別出任該校文科學長和教授。二人先後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文學革命論》,率先舉起文學革命的大旗,一個嶄新的《新青年》時代呼之欲出。暮氣沉沉的北大逐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高地。李大釗、錢玄同、劉半農、周氏兄弟等一代新型知識精英,也開始登上了歷史舞台,開創了以現代文明為核心的新文化運動。
第二章 民國七年(1918年) / 063
就在辛亥革命步履艱難之時,北京的新文化運動,卻有一抹春色。《新青年》改組為同人刊物,由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錢玄同、沈尹默、高一涵六人輪流編輯,請撰稿人周氏兄弟、劉半農等人協助辦刊。周樹人以魯迅筆名發表《狂人日記》等小說,我們民族文學的面貌、氣象、精神、靈魂,煥然一新。胡適、魯迅成為中國現代思想史、文學史上並峙的雙峰。
毛澤東創辦《湘江評論》,寫《民眾大聯合》,胡適高度評價雲:「一篇大文章,眼光很遠大,議論也很痛快,確是現今重要文字。」
李大釗與胡適開展「問題與主義」的學術討論,陳獨秀、毛澤東、魯迅旗幟鮮明地站在胡適一邊。
陳獨秀、李大釗辦《每周評論》,有良知和正義感的報人章士釗、邵飄萍等辦《京報》、《時報》等,掀起輿論波瀾,給中國言論史留下一筆豐厚的遺產。
第三章 民國八年(1919年) / 095
民國八年,中國依然是獨裁者橫行的屠場和煉獄。新文化運動合乎邏輯地催生了「五四」愛國學生運動。那些從黑暗中突圍出來的知識分子,集體亮相,以啟蒙者和革命家的膽魄,繼續奮力開啟新時代的閘門,一路高歌猛進,為20世紀的中國歷史譜寫了新的序言。
第四章 民國九年(1920年) / 141
民國九年,比起波瀾壯闊的民國八年,少了些紅火,但並不沉寂,「五四」餘波仍在盪漾。各種政治派別博弈的同時,知識分子關於新舊之爭,也日趨激烈。陳獨秀、李大釗等傾向政治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秘密醞釀成立共產黨。胡適出版新詩《嘗試集》,成為「新詩老祖宗」,他還與高一涵等人發起《爭自由的宣言》,為爭自由而戰。魯迅進北大當講師,講授《中國小說史略》。他對盲目引進「俄國思潮」,有振聾發聵的回答:「中國人無感染性,他國的思潮,甚難移殖(《致宋崇義》1920年5月4日)。」周作人作《人的文學》、《平民的文學》、《思想革命》,提倡「為人生的文學」,贏得遠遠超過魯迅的聲譽。
道不同,不相為謀,《新青年》時代接近尾聲。
第五章 民國十年(1921年) / 171
民國十年,是中國社會劇烈震動的一年,也是民國清流激盪分化的歲月。大多數知識分子繼續高舉「個性解放與自由」的旗幟,而部分人放棄「五四」個性主義,走向無產階級戰斗集體主義,創立了中國共產黨。民國清流各自扮演了不同的歷史角色,青史留名。
第六章 民國十一年(1922年) / 191
民國十一年,是個天災兵禍頻仍的年頭。1月19日,武漢酷寒,天降大雪,凍死很多人。4月直奉戰爭爆發,在這場血戰中,百姓生命慘遭屠戮。6月16日南方陳炯明兵變,炮轟總統府,局勢動盪混亂。同時,文化界和輿論界,爭取言論自由的斗爭,卻是這一年的主題。一個以歐美派留學生為主的文人集體,在他們的精神領袖群體的帶領下,繼續向武人的專制統治,庄嚴地宣告他們的政治主張。
第七章 民國十二年(1923年) / 223
民國十二年的第一天,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發國民黨改組之先聲。二十六天後,蘇俄表示傾力支持孫中山。孫中山與蘇俄代表聯合會發表聲明表示:共產組織及蘇維埃制度均不能引用於中國,雙方認為,「中國最要最急之問題,乃在民國的統一之成功,與完全國家的獨立之獲得」。
6月12日在中共第三次代表大會上,中共決定與國民黨合作。10月28日,孫中山任命廖仲愷、李大釗、汪精衛、張繼、戴季陶五人為國民黨改組委員,著手籌備改組國民黨。
北洋政府的反動統治更加黑暗且風雨飄搖。其通過「取締新思想」議案,控制輿論。2月7日,吳佩孚武力鎮壓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殺害共產黨人施洋等五十餘人,製造了血腥的「二七」慘案。慘案發生第二天,吳佩孚就以「鼓動罷工,擾亂社會秩序」罪名,查封了漢口《真報》。2月16日,中共的《向導》遭查封。四月因林水白在《社會日報》揭露曹錕賄選總統丑聞,該報被封,林被監禁三個月。8月27日,天津的《京津泰晤士報》也因反對曹錕賄選,被禁止在租界外發行。10月,上海的《時報》因發表反對直系軍閥的新聞被禁郵……1923年,知識分子與當局的「不合作宣言」,成了主旋律。
第八章 民國十三年(1924年) / 257
民國十三年(1924年),大小軍閥為繼續分割山河而使得烽煙四起——齊盧之戰,直奉火拚……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民國的締造者孫中山,經歷了漫長痛苦的奮斗和摸索之後,局勢出現了新的轉機。他在蘇俄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終於改組了國民黨,確定了「新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並在年初順利地召開了國民黨的「一大」,咄咄逼人地在南方崛起。
是年的民國清流,除共產黨人陳獨秀、李大釗、瞿秋白等有明確政治理想外,更多人也懷著希冀,以文學為武器,繼續尋求各自的改造社會之路。他們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性良知和社會責任。可悲的是,因為各有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不同的價值選擇,他們卻陷入了無休止的混戰。
第九章 民國十四年(1925年) / 279
1924年12月31日,孫中山扶病入京,受到包括李大釗在內的北京十萬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其入京後發表《入京宣言》,稱「乃為救國」,但並沒給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帶來變化,如遭到國民黨反對的「善後會議」如期舉行。
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國民黨成立治喪委員會,李大釗擔任秘書股中文主稿。
巨星隕落,舉國哀慟。反動軍閥依然我行我素。4月,京師警廳發布新制定的《管理新聞營業規則》控制言論,遭到胡適、陳西瀅、錢玄同等十八位知識分子抵制。他們聯名致函司法總長章士釗,提出閣議撤銷這一規則,以維護言論出版自由。
是年5月30日,爆發「五卅慘案」,激發了洶涌澎湃的民族浪潮。6月3日,鄭振鐸、茅盾、葉聖陶、胡愈之等創辦《公理日報》。瞿秋白主編的《熱血日報》面世,邵飄萍也從6月起在《京報》推出清華學子王造時主編的《京報副刊》,連續報道了「五卅慘案」,進行反帝宣傳。
知識分子反專制,爭自由,仍是該年思想文化戰線的主流。而5月11日發生的北京女師大驅逐校長楊蔭榆出校運動和該年底的11月29日,「認定改造人心——思想革命,是急務中的急務」的《晨報》,被暴徒縱火焚毀疑案,讓知識界變得撲朔迷離。
當我們悵望民國十四年的紛亂的文化星空,你會悲哀地發現,透過曾經同是新文化的主將,陳獨秀、胡適、周作人等人圍繞著上述兩案的紛爭及其關於政治、思想、文化的紛爭,已深刻地反映出知識分子內部分裂已愈來愈嚴重。
第十章 民國十五年(1926年) / 309
民國十五年依然是北洋軍閥橫行肆虐、充滿肅殺之氣的一年。慘案繼續不斷發生。
3月18日,段祺瑞悍然槍殺47名、傷200多名和平請願的學生和民眾。「三•一八」慘案發生後,邵飄萍、成舍我主辦的《京報》《世界日報》等紛紛報道事件真相,嚴厲譴責這場殺戮。
朱自清、魯迅、周作人、林語堂等作家也紛紛發表文章抨擊反動政權;王世傑、高一涵、許士康、陳翰生等在《現代評論》周刊發出抗議聲討之聲。上海的葉聖陶、鄭振鐸等以文學形式發出怒吼。
張作霖、張宗昌等在段祺瑞垮台後,殺氣騰騰入京,先後殺死民初新聞史上熠熠閃光的邵飄萍和林白水。《京報》、《社會日報》隨之被查封。魯迅、蔣夢麟、李大釗等都上了黑名單。共產黨人李大釗面對黑暗和殺戮,勇敢地率領民眾沖鋒陷陣,無私無畏。知識分子站在民眾一邊,表達道義立場。梁啟超、胡適、徐志摩、陳寅恪等於春秋更替、風雨晨昏中,繼續追逐新文化之夢……
第十一章 民國十六年(1927年) / 339
1927年,從北京到南方,中華大地彌漫著血腥猙獰和死亡的氣息。
義士喋血,大師殞命。
在軍閥張作霖統治下的北京,共產黨人李大釗被推上絞刑架,英勇就義;白發書生王國維,自沉昆明湖,國之魂消;戊戌變法首領康有為病死青島。三位文人精魂美魄,如火如炬。
空前屠殺,鮮血成河。
北伐軍席捲江南。「四一二」,上海寶山路再次被鮮血染紅。國民黨軍隊悍然向徒手民眾開槍,「傷斃至百餘人」。鄭振鐸、胡愈之、章錫琛等聯名致信國民黨元老蔡元培、吳稚暉等,發出抗議之聲,並於4月15日在《商報》發表。
廣州的共產黨人蕭楚女4月被殺獄中,趙世炎、陳延年被殺於上海,共產黨人李漢俊、《大江報》創始者詹大悲遇難於武漢。
作家郭沫若、郁達夫、成舍我、章乃器、周作人都以筆為武器,批評時政,激濁揚清。4月26日,商務印書館的高夢旦寫信給胡適:「時局混亂已極,國共與北方鼎足而三,兵禍黨禍,幾成恐怖世界,言論尤不能自由。」
是年,中國政局發生巨變,「北伐」成功已成定局,國共兩黨分裂也成事實,國民黨通過軍事手段建立了一黨專政的南京政府。而文化界卻依然是紛紛亂象,創造社、太陽社與魯迅的論戰,魯迅與其他學者、作家的爭斗也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