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蒂凡尼的早餐最後一點赫本為什麼把她的貓扔下去了
赫本當時心情非常不好,她覺得那貓就像她自己,生活不得志,飽受磨難,而且遇到了許多小人(英文中的老鼠同時又有小人的意思),她當時一氣之下非要坐飛機去巴西,這里也表現出她自我放棄,十分絕望的心情,所以將貓趕下車去既是她當時壞心情的體現,也暗示了赫本自己的曲折命運。不過幸好,在作家的幫助下,她又重新找回了貓,並重新認識了生活的意義
『貳』 誰來介紹一下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生平
1929.
五月四號,原名艾達.凱瑟琳.凡.荷音斯塔.赫本勒斯頓(Edda Kathleen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的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ussels)。
她的母親艾拉.凡.荷音斯塔(Ellavan Heemstra)是荷蘭人,父親約瑟夫.赫本.勒斯頓(Joseph Hepburn-Ruston)則是英國人。
她有二個同母異父的哥哥:大哥亞歷山大(Alexander)和二哥伊恩(Ian),分別大她八歲和四歲。因為父親的工作性質的關系,赫本幼年時經常在英國和荷蘭二地旅行。
1934.
為了改變赫本過度內向的個性,五歲的時候,經由母親的安排,赫本被送到英國一所可供住宿的學校念書。到了假日,赫本便住在一個礦工的家庭里,以便學好英文和英國的生活習慣等。
1935.
赫本的父親忽然不告而別,拋下他們一家人而自己前往英國了。這件事在赫本幼小的心靈上創下了很大的傷害。
在這同時,赫本也開始上芭蕾的課程,並隨團到布魯塞爾演出。這些經驗也是後來赫本一度曾經十分希望成為一名專業的芭蕾舞者的原因。
1938.
赫本的父母親正式離婚了。雖然約瑟夫(赫本的父親)在赫本的希望和要求下取得了探視權,約瑟夫實際上並沒有來看她。
1939.
二次大戰繼續。赫本的母親認為赫本回到荷蘭會比留在英國安全。於是讓赫本搬回荷蘭和他們在一起。於是此時已經習慣說英語的赫本又得拚命學荷語。
1940.
五月,德軍進駐荷蘭的Arnhem(赫本和家人住的地方)。凡.荷音斯塔(Van Heemstra)家的財產被洗劫一空。
1941.
赫本進入Arnhem School of Music,開始真正地正式接受芭蕾舞課程的訓練,一直到1944中。她在這段時間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得意門生。
然而食物短缺卻越來越嚴重了,常常只得煮些野草充飢,赫本和家人經常在飢寒中度過。
1942.
這是悲慘的一年。赫本的五個舅舅因為支持荷蘭的反抗軍而遭納粹黨處決。赫本也親眼目睹城鎮上的青年被納粹軍槍殺的慘狀。赫本的大哥亞歷山大也為了不被德軍抓去而走避。才十三歲的赫本與母親只有投靠她的祖父巴朗.凡.荷音斯塔(Baronvan Heemstra)。
1943.
雖然國家陷入戰火中,赫本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卻有增無減。這段時間,赫本除了經常在隱密的房間里表演外,她也和當時的許多小朋友一樣,為反抗軍傳遞一些秘函。
1944
赫本的舞藝更精進了。她甚至開始一些私人芭蕾舞教授,以貼補家用。
然而就在同年,她也因為身體虛弱而停止舞蹈的學習。
1945.
此時,十五歲的赫本已有一百六十八公分左右,體重卻只有四十公斤。除了因長期飢餓所造成的營養不良外,她還患有氣喘、黃膽及其它的疾病。這樣的童年經歷影響到赫本後來的新陳代謝,使她終生形體消瘦。
這一年,赫本和母親搬到阿姆斯特丹,並且開始和荷蘭知名的舞蹈家桑妮雅蓋斯凱爾(Sonia Gaskell)習舞。雖然後來赫本已經無法支付學費,桑妮雅仍讓她繼續學舞。
1946.
赫本成為桑妮雅的得意門生,後來並曾在阿姆斯特丹的Hortus Theatre有過一場表演。一個評論家寫到赫本的演出時說:「雖說沒有最好的技巧,她的潛力無限。」
這一年,經由朋友的引薦,赫本開始為一些攝影師擔任模特兒的工作。
1948.
赫本和母親來到倫敦並作了短暫的停留。在這里她通過著名的Marie Lambert芭蕾舞學校的甄試並獲得獎學金。然而因為籌不足學費,只好暫緩入學的時間。
回到荷蘭後,奧黛麗赫本通過試鏡,在一部半紀錄片性質的荷蘭片Nederlandsin Zeven Lessen里扮演一個KLM航空公司的一名空職人員的小角色。這部電影被視為赫本的電影生涯的第一個作品。
之後,赫本和母親再度回到倫敦,以便回到芭蕾舞學校。
為了幫助赫本,母親艾拉曾做了許多卑微的工作。學校的Lambert女士也讓赫本乾脆住進她家。總算暫時不必擔心吃住問題的赫本在這段長達六個月的時間內,除了全心全意跳舞外也開始在周末時兼任模特兒的工作。
雖然十分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專業舞蹈家,十九歲的奧黛麗卻也逐漸地明白自己現在的年紀和過高的身高已經使她很難成為一名頂尖的舞者了。
這一年,赫本和另外三十九個人擊敗其它一千名甄試者,同時成為音樂劇High Button Shoes所需要的四十名合音演唱員。
1949-1950.
由於在HighButton Shoes里的表現受到注意,赫本受邀繼續參加另一個音樂劇Sauce Tartare里演出。這部舞台劇在倫敦的Cambridge Theatre四百三十七場的演出都相當成功,赫本也一面上發聲和編舞的課程,以精進自己的演出。
音樂劇SauceTartare的延續作品Sauce Piquante在1950年的四月推出。雖然賣座不如Sauce Tartare,赫本的表現仍受到報章雜志的注意。一連串成功的演出使得赫本開始有機會在一些電影,如「野燕麥」(One Wild Oat)、「天堂笑語」(Laughterin Paradise)、「少婦故事」(YoungWives'Tale)和「械劫裝甲車」(The Lavender HillMob)里出現,雖然扮演的角色都並不重要。完成電影「械劫裝甲車」之後不久,赫本結識了二十八歲,經營卡車建造事業的英國富商之子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兩人不久開始相戀。
1951.
赫本終於在電影「雙姝艷」(The Secret People)里首次扮演次要的角色。在這部影片里,赫本得以展現她在舞蹈方面的才華。
「雙姝艷」拍攝期間,赫本繼續接下在電影「蒙地卡羅寶寶」(Monte Carlo Baby)里的一個次要角色。
在「蒙地卡羅寶寶」的法國拍攝地點,法國小說家Colette看到了奧黛麗赫本,馬上認定赫本將是她的百老匯舞台劇Gigi里的主角的最佳人選。Colette於是鼓動赫本前往美國紐約參加Gigi的演出。
隨後不久,赫本又順利通過導演威廉韋勒(William Wyler)在倫敦舉行的試鏡,膺選為即將拍攝的美國派拉蒙電影「羅馬假日」一片的女主角。二個合約在身的赫本,首次沒有母親的陪同,獨自的前往紐約。
這一年的十月,舞台劇Gigi的綵排開始。赫本的表現卻不盡理想,被安排更多的聲樂訓練。Gigi正式開演後,赫本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雖然這部舞台劇本身所得到的評價不高,赫本的表現卻得到眾多的肯定。
Gigi首演當天,前來探訪的男友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正式向赫本求婚,二人當場宣布訂婚。
1952.
五月三十一日,因為派拉蒙公司希望盡快開始電影「羅馬假日」的拍攝工作,舞台劇Gigi提前結束了在紐約的表演。當晚,赫本直飛羅馬展開工作。原本打算在電影開拍前結婚的赫本和漢森也因此而暫緩了他們的婚期。
「羅馬假日」的拍攝終於在九月完成,回到美國的赫本又隨即開始了長達八個月的GiGi全美巡迴演出。期間赫本宣布取消她和漢森的婚約。赫本表示:「我想,我太愛我的工作了。」取消婚約後的赫本與漢森仍然維持朋友的關系。
1953.
八月,「羅馬假日」正式在美國上映。除了影片本身所受到的好評外,赫本也因本片從一個影壇新人一夜間大放異彩。她清秀典雅的臉孔瞬間同時出現在各大報章雜志上,著名的「赫本頭」也開始成為坊間少女們的流行發型。
就在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為他自己和赫本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的首映所舉辦的宴會上,赫本認識了她未來的先生-梅爾法利爾(MelFerrer)。
雖然身兼演員/導演/作家三職的梅爾法利爾整整大了赫本十二歲,也離過二次婚,他的才華顯然深深地吸引著赫本。他們倆彼此都為對方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因為「羅馬假日」的成功,派拉蒙公司馬上和赫本再次簽約,並為她量身訂作了下一部電影「龍鳳配」(Sabrina)。並於同年的九月在紐約長島開始了「龍鳳配」的拍攝。
赫本也因這部片子而和當時在服裝界正嶄露頭角的年輕法國設計師Hubertde Givenchy結識,開始了二人日後長達四十年的合作關系。
同時,梅爾法利爾也送給赫本舞台劇Ondine的劇本,看過後十分滿意的赫本便同意與梅爾聯袂演出。
這年的年底,赫本的母親飛到紐約與赫本團聚。
1954.
二月十八日,舞台劇Ondine首演,佳評如潮。這時赫本也獲知她在「羅馬假日」里的演出已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
三月二十五日,赫本以「羅馬假日」里的安娜公主(Princess Anne)一角而贏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三天後,她以舞台劇Ondine里的演出再奪下一座東尼獎(Tony Award)。
隨著Ondine的繼續演出,赫本開始因為抽煙過度而身體不適。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在七月三日結束了演出,並赴瑞士調養身體。
不久,梅爾特地飛到瑞士向赫本正式求婚,赫本欣然同意了。九月二十四日,赫本與梅爾結婚了。瑞士也從此成為赫本的家。
這一年的年底,赫本很開心地發現自己懷孕了。
1955.
赫本再度以「龍鳳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演員的提名。可惜敗給同時以「鄉下姑娘」(The County Girl)入圍的葛莉斯凱麗(GraceKelly)。
同年三月,赫本不幸流產。渴望有孩子的赫本十分失望和悲傷。
這一年,盡管有許多的工作機會,堅持絕不讓事業影響家庭的赫本推掉了所有必須離開她夫婿的演出邀請,而接下了由她和夫婿梅爾同時演出的派拉蒙電影「戰爭與和平」。
這部電影結果不但在評價上令人失望,在票房方面的表現也不甚理想。
面對一波又一波涌進來的劇本,赫本仍繼續推辭,只接下了與佛列德艾斯塔(Fred Astaire)合演的「甜姐兒」(Funny Face)。
1956.
「甜姐兒」在好萊塢拍攝三個月後繼續轉到巴黎完成外景部份。她的母親艾拉和夫婿梅爾也經常陪伴在側。
同年,「甜姐兒」完成後的一個月,赫本馬上開始了由她和長她足足二十八歲的男星蓋瑞古伯(Gary Cooper)聯手演出的「黃昏之戀」的(Loveinthe Afternoon)。
此片在巴黎出外景的時期,赫本則經常利用周末飛往法國南方探視正在法國執導The Vintage的梅爾。
1957.
一月,赫本和夫婿合作NBC電視台的電視影片「魂斷梅耶林」(Mayerling)。僅管這部影片當時曾獲得極高的收視率,NBC電視卻因為它的評價不佳而決定以後不再考慮任何由赫本和梅爾合作的拍片計畫,梅爾本人也開始退居幕後,專心於導演和製片的工作了。
為能夠陪伴當時在西班牙和墨西哥拍攝The SunAlso Rises.的梅爾,赫本之後又推掉了許多演出機會,其中還包括著名的「安妮的日記」(Diaryof Ann Frank)。童年時期活在戰火下的恐懼的陰影顯然讓赫本無法再去回憶這些痛苦的經驗。
不過,在夫婿梅爾的鼓勵下,赫本倒是接演了「修女傳」(TheNun's Story)以及之後由梅爾執導的「綠廈」(Green Mansions)。
1958.
「修女傳」先在羅馬的Cinecitta Studios開拍,之後移師剛果(Congo)展開外景部分的拍攝工作。這段漫長而艱辛的拍攝過程,讓嚴重脫水的赫本一度出現腎結石的現象。
「修女傳」末期的收尾工作便在赫本欠佳的健康情況下,斷斷續續地在在回到羅馬後完成了。這部在1959的7月18日上映的電影結果為華納電影創下新的賣座紀錄,並榮獲八項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包括赫本本身的最佳女演員提名)。
接著赫本又開始了由梅爾執導的「綠廈」(Green Mansions)的拍攝工作。在同年十一月完成的「綠廈」結果比「修女傳」先推出,但卻慘遭既不叫座又不叫好的命運。這次,矛頭又再度指向一向不被媒體喜愛的梅爾。
這時,赫本又再度懷孕。
1959.
雖然希望能夠休息,但為了履行之前簽下的片約,赫本仍然開始了她的一部電影-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的拍攝工作。期間赫本一度不慎從馬上跌下,受到嚴重的摔傷並因此住院。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調養,赫本終於能夠繼續地將影片完成。
拍攝工作結束後,尚在懷孕當中的赫本回到Burgenstock休息待產,只是不幸地又再度流產,情緒也陷入嚴重的低潮。
同年,一心一意盼望能和梅爾共組家庭的赫本再度懷孕。這次,她推掉了所有的片邀,包括著名的「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及一部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電影,只同意接下生產後才開拍的「第凡內早餐」。
1960.
一月十七日,赫本在瑞士的Lucerne生下了他和梅爾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取名尚恩赫本法利爾Sean Hepburn Ferrer。
同年九月,赫本重回工作崗位,開始在紐約拍攝電影「第凡內早餐」。為了能夠親自看顧寶寶,赫本經常將小尚恩帶到片場。
1961.
十一月,「第凡內早餐」在美國上映,票房十分理想。
雖然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的作者原本意屬由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擔綱,然而赫本的表現不但得到許多影評的激賞,她本人也因「第」片而第四度贏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雖然最後並未得獎)。
1965.
第十八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女演員
1990.
第四十七屆金球獎西席·地密爾獎
1993.
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88-1992.
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尋夢與圓夢
1988年,奧黛麗·赫本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奔赴飽受戰亂、飢荒困擾的衣索比亞,那情景使她想起了二戰中的自己。
1929年5月4日,奧黛麗·赫本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座豪華宅邸里。布魯塞爾是一個充滿魅力、講究禮儀、舒適而又優雅的城市,它既不大得令人精疲力竭,也不是小得偏僻閉塞。整個城市色調灰暗,氣氛嚴肅而富有理性。穩健持重、不動聲色是布魯塞爾人的性格特點。如果說出生地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影響,奧黛麗就是這一見解的活見證。
奧黛麗·赫本的母親是荷蘭人,因為有著王室直系貴族的血統,所以一直被尊稱為男爵夫人,父親是個納粹傾向很重的英國商人。一對不太合適的配偶終於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父親拋妻棄女遠走他鄉。與同齡孩子相比,奧黛麗·赫本顯得過於文靜,過於寡言少語,向來有「老太太」的綽號。觀日出而知全天,從小就愛著的芭蕾舞、巧克力、小狗,一生一世形影相隨地跟著她。伴著二戰隆隆的炮聲,奧黛麗·赫本一天天長大,並且舞姿日漸優美。舞蹈給了奧黛麗·赫本一個情緒的出口,一種表達完美的方法,因為對舞蹈執著和熱愛,她在當時殘酷的世界裡找到了美好的事物。人的一生有許多夢想,而兒時的夢想恐怕是最刻骨銘心也是最難實現的。
可惡的戰爭不禁粉碎了她的夢,還將她的城市頃刻間炸成廢墟。她脫下舞鞋,換上能讓她大步流星的布鞋,並且這里成了藏密最保險的地方。戰爭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奧黛麗·赫本的童年讓她堅強而又脆弱,造成了她兩極化的個性,這一點當然使她與同年代的美國人大不相同。有過戰爭經歷的人,不是變得剛強,就是變得溫和。她則是後者。
1959年,在《修女傳》中奧黛麗扮演一個名為路加的修女。從成為修女到護士,經過艱苦的考驗,她都默默忍受,但她對人類的愛心超過了對宗教儀式的膜拜。她不願在她照顧病人、安慰病人、或是病人有話對她傾訴的時候,被修道院的鍾聲打擾。既然不肯違背良心,又不能屢犯院規,她只能告別宗教,再度回到人群中。在白色道袍下,她美麗的臉龐依然動人。
三十年後,她的所作所為與她在《修女傳》里的表現不謀而合,她成為危難中的人們的希望。1988年,奧黛麗·赫本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她也非常適合這項工作。在這之後的五年裡,她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衣索比亞、蘇丹、土耳其、中非、南非、越南、索馬里。
「我是個母親,所以我有責任這么做」 奧黛麗·赫本說,「我希望我的名氣可以用來幫助兒童。」那是她老年時的夢想,並且她一天天都在積累圓夢的可能性。
1991年,奧黛麗·赫本榮獲美國林肯中心電影協會向全世界最資深的藝術大師頒發的榮譽獎。
『叄』 赫本最後一部電影劇照曝光導演斯皮爾伯格:她比我想像中朴實!
我的話: 在奧黛麗・赫本主持《世界花園》的前一年,她在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直到永遠》里飾演天使哈普一角,在片中穿著寬松的長褲與高領套頭毛衣,這是她和埃倫・米羅尼克一起合作設計的服裝。在這部影片中,她乘著一道白光面帶笑容出現,而整個背景是金黃色的原野。雖然誰也沒料到這是她最後的一部電影,但這部電影卻真實反映出她的精神哲學。
人生峰迴路轉何其有趣,就像奧黛麗・赫本可以遇見「靈魂伴侶」羅伯特・沃特斯,如果他們是在她18歲時相識,她可能永遠不會欣賞他。許多訪談都會問到他們何時要結婚,奧黛麗・赫本套用威廉・懷勒的話:「東西沒壞,就不用修理。」而在攝影機不斷轉動的當兒,她笑了一下,對於未來她還有許多期待。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上星期才打電話過來,他寄了一個劇本,希望她在《直到永遠》這部電影里飾演一位好心的天使。
這部電影在蒙大拿開拍,這是奧黛麗・赫本未曾去過的地方,退體之後,她真的不需要接太多的工作。她彷彿又回到多年前,倫敦那個瘦瘦的芭蕾舞者參加《羅馬假日》時忐忑猶豫的心情。關於未來誰能預料?沒有人可以事先做好計劃,她的孩子都已 健康 地長大成人,羅伯特・沃特斯和小狗們相伴在旁,又有勤快的管家幫她照顧花園,「和平之邸」的安適歲月是她這一生最快樂的時光。
這部改編自皮特·桑迪克的經典小說《一個叫喬的人》由理查德・德瑞弗斯主演,描述一個喜歡冒險的傳奇飛行員,為了救朋友的性命而犧牲了自己,他想要幫助心愛的女人尋找真愛。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發現在影壇享有盛譽的奧黛麗・赫本「比我想像得要朴實」。
在10天的拍攝過程中,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記得作者和奧黛麗・赫本一起研究她的聲音,「這是飛行員、鋼琴家和其他人所仰賴的,」奧黛麗・赫本常這樣詢問:「他們追尋,祈求它,而這常常也是他們最需要的,這是他們在呼吸間得到的,這就是所謂的精神與激勵。但現在我們必須將它表現出來。這就是我們要做的。」
在幕後,奧黛麗・赫本對於在蒙大拿拍片的感覺和在《甜姐兒》中與弗雷徳・阿斯泰爾淋濕的感覺一樣,奧黛麗・赫本和德瑞佛斯的第一幕戲,她必須站在綠茵如織的小島上的一棵樹旁,那棵樹代表從人間長向天國的樹。這棵樹被一片樹林環繞著,但樹林在兩年前已變成焦土。
奧黛麗・赫本的車子緩緩從遠處開過來,每個工作人員幾乎都定住不動,雖然每個人都看過史黛麗·赫本主演的電影,卻不曾見過奧黛麗・赫本本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娓娓道出當時的情形:「你可以想像有80多個人,個個瞪大眼睛看著她,奧黛麗・赫本很快地就渾身不自在。畢竟,她並不希望得到特殊待遇,而我之前也答應過。」
「更糟糕的是,奧黛麗・赫本穿著一件純白精緻的衣服,根本不適合在這種泥濘土地上出入,所以她從車子到天堂的這段路,只好被抬著過來。大家就這樣看著四周工作人員扛著坐在椅子上的她,走了50碼的泥巴路,她在我們所有人的夢里一直像個公主,走到她的位置和進入打光區里。」
『肆』 奧黛麗赫本的死因
奧黛麗·赫本因患癌,1993年1月20日病逝於瑞士。
1992年11月,63歲的赫本完成對衣索比亞客困兒童的援助計劃,從索馬里艱苦出差回來感覺身心都很疲憊。她以為是感染了阿米巴病毒,於是前往醫院,檢查結果是結腸腫瘤。
1993年1月20日,赫本因結腸腫瘤治療未果過世於瑞士特落什那任所,赫本大兒子西恩回憶「當天原本只有600人的小村莊涌進超過2萬5千人,我和端收到全球地粉絲寄來的信件和卡片,滿滿好幾大包,那一刻,才知道她是超級巨星。」
(4)赫本電影壞女孩好結局擴展閱讀
1988年至1993年間,奧黛麗·赫本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孩子們,親赴不少國家和地區,為孩子們吶喊、呼籲和募捐。
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1988年奧斯卡人道獎頒授予她。她也因此獲得美國公民的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聯合國也在總部為她樹立起一座塑像,並命名為「奧黛麗精神」,她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人。
『伍』 飄落凡間的天使:奧黛麗 赫本
我當然不會試圖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來。
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
——奧黛麗 赫本
奧黛麗赫本,一位飄落人間的天使,有人曾說「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龐,於是奧黛麗赫本出生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奧黛麗赫本是完美的,她是優雅、美麗、氣質、善良的代名詞。
然而這樣一位完美的姑娘,她的童年卻是艱難的。小小年紀經歷了父母的爭吵,家庭的破裂,父親的拋棄。二戰期間,還曾做過小情報員,為了躲避納粹的肆意屠殺,在家中陰暗潮濕的地窖里熬過了戰爭的最後一個月,險些被餓死。讓她活過來的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帶來的食物,可能這也是她之後將畢生都傾注於聯合國兒童關愛事業的原因吧。
1948年,18歲的赫本為了掙學費,在母親的幫助下參加了 《荷蘭七課》 的電影試鏡,導演一見到她便對助手說:「你見過一個會走路的夢嗎?我見到了!」最後奧黛麗赫本贏得了這個角色,這是她的第一次電影出境,雖然影片很短,雖然角色不太起眼,但是這成為了她的起點,電影中首次亮相的她還帶著稚嫩的嬰兒肥。
1951年, 《野燕麥》 中赫本的嬰兒肥不見了,雖然只是一個小配角,短短的幾句台詞,但是可以看到她身上漸漸顯露出的優雅女人味,舉手投足間都彰顯了氣質。
同年播出的電影 《天堂里的笑聲》 ,沒有名氣的赫本依然是龍套演員,在劇中飾演一位買煙女孩,出場僅僅兩次,台詞也不過兩句,但是這個時候的赫本已經長開了,僅有的兩個鏡頭也很驚艷。
《械劫裝甲車》 也稱 《熏衣草山的暴徒》 ,奧黛麗赫本在劇中飾演一位名叫奇姬塔的女孩,與亞力克·吉尼斯演對手戲,劇中她從情夫手裡接過現金,優雅地轉身離去。
雖然只有一個鏡頭,還是獲得了編劇泰迪·克拉克的稱贊:「奧黛麗·赫本在影片中像朗誦了一首美妙的詩歌,她是可以精心雕刻的一塊好材料。」主演吉尼斯也說:「「雖然她只有一句話的表演戲分,但她用她獨特的方式去完成了任務,她無與倫比的美貌是最大的亮點」。
《蒙特卡羅寶貝》 ,赫本在劇中扮演了一位被寵壞了的女明星,這部電影讓劇作家Colette看到了赫本的潛力,之後將赫本選為音樂劇 《金粉世界》 的主演,為赫本的好萊塢之路奠定下了基礎。這部電影對於赫本來說,是她職業發展中不可繞過的一部分。
1952年,奧黛麗赫本飾演 《雙姝艷》 中的Nora,雖然鏡頭依然很少,但已經作為女二出演,並且在劇中延續了她最愛的芭蕾,貢獻了她少有的舞蹈鏡頭。
《少婦軼事》 ,赫本出演女配角伊芙,這部電影中赫本的戲份有所增加。在劇中赫本清新靚麗又俏皮。但拍攝期間導演的嚴苛挑剔,讓赫本一度沮喪失落。
1953年的 《羅馬假日》 是赫本的經典代表作之一,被許多人所熟知,豆瓣入選TOP250之44。影片中作為女主角出鏡的赫本將公主的靈動氣質,與天真浪漫詮釋的活靈活現,以至於讓很多人誤以為她本身就是這樣的人,真實的赫本並非如此,而是內向的帶著點淡淡的傷感。她在1953年接受《生活》雜志采訪時說:「我經常獨處,周六到周一早晨,我很喜歡一個人宅在家裡,這是我充電的方式。」
在影片的最後,也是最能夠看到赫本演技的地方,一個長長的笑靨,包含了見到情人的喜悅,無法相聚的哀傷,不得不離別的痛苦,但這些情緒又必須藏在公主矜持的形象下,不能讓現場的記者們發現,又必須讓熒幕前的觀眾體察。
1954年, 《龍鳳配》 赫本第一次與紀梵希合作,並且是赫本親自從紀梵希已完成的服裝中挑選出自己認為適合影片的戲服,也因此,赫本與紀梵希開啟了幾十年的友誼之旅,彼此成為畢生知己,直至赫本去世。兩人不是愛情,勝似親情,但又比親人更親密。
被拍攝過無數次的題材 《戰爭與和平》 ,1956年,奧黛麗赫本也出演過其中的娜塔莎。一身干練的風衣外套,一頂小禮帽的赫本別有一番戎裝的風味。
1957年,赫本接拍了歌舞劇 《甜姐兒》 ,並要求大師級的舞蹈明星弗雷德·阿斯坦擔綱男主演。對兒時便開始練舞的奧黛麗赫本來說,能夠與弗雷德·阿斯坦同台是她的夢想,在《甜姐兒》中赫本不僅實現了與偶像同台的夢想,還再次拾起了舞蹈。對於她來說這部電影充滿了感情與意義。
《黃昏之戀》 中與赫本搭戲的男主角當時已經56歲,而赫本才28歲,在當時那個還比較保守的年代,這樣的年齡跨度讓很多觀眾對此不滿。赫本的演藝生涯中總共有好幾次與年紀大過自己一半的演員搭戲,《黃昏之戀》就是其中之一。
1959年, 《修女傳》 這可能是奧黛麗赫本最為沉重的一部電影,與之前輕松歡快的愛情片相比,這部電影無論是題材還是服飾都是單調的,但這並不影響成為赫本的代表作之一。
1961年, 《蒂凡尼的早餐》 赫本代表作中經典之中的經典。影片當中最為吸人眼球的非她的造型莫屬,被無數女星爭相模仿直到今天。因為她的美麗身影而沖淡了電影本身老套的劇情,她在劇中演唱的《月亮河》帶著絲絲惆悵,但又充滿希望,讓整部影片更加浪漫。
《雙姝怨》 赫本唯一的一部同性題材電影。外向的視角,在人性、愛情、社會性中淡化情感,突出同性戀者與社會的關系,充滿著絕望與沉重,是一部具有先鋒意味的影片。
1964年, 《窈窕淑女》 是奧黛麗赫本的經典影片之一。在劇中,她的造型服飾一如既往地成為亮點,很多人看電影就是為了看她的造型與服飾。
作為藝術家,赫本的經典作品很多,在電影史上她是一個無法被忽視的演員。但她留下的除了經典的電影,還有她的善良,她的觀念,她的審美……
在拍攝 《翠谷香魂》 時她將小鹿帶回家培養感情,後來小鹿各種粘著她,變成了她的寵物。
有人曾問她美麗的秘訣是什麼,她說:「要想擁有吸引人的雙唇,請說善意的言語;要擁有美麗的眼睛,請尋找他人的優點;要想擁有纖細的身材,請與飢餓的人分享你的食物;要擁有亮麗的頭發,請讓小孩子每日觸摸你的頭發;要想擁有自信的態度,請學習你不曾學過的知識。」這是她的回答,更是她的觀念,她自己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好萊塢顏值出眾的女星比比皆是,為何就奧黛麗赫本得以盛贊至今?如果僅僅靠臉蛋一定沒有辦法做到。人們看到她,盛贊她,更多的是她誠摯地致力於兒童的慈善。
1988年——1993年間,她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在非洲,在拉丁美洲,一旦與孩子們在一起,她就變得格外溫柔,沒有憐憫,是誠摯的感同身受,那種目光,就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她所做的正是當年她所感受到的。
天使般的「奧黛麗精神」——發自內心的愛。
『陸』 介紹幾部奧黛麗赫本的經典電影
1、《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是華納兄弟影業於1964年出品的歌舞片,由喬治·庫克執導,奧黛麗·赫本、雷克斯·哈里森、傑瑞米·布雷特等主演。
2、《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3、《蒂凡尼的早餐》是由布萊克·愛德華茲執導,奧黛麗·赫本、喬治·佩帕德、帕德里夏·妮爾、巴迪·艾布森、馬丁·鮑爾薩姆等主演喜劇片。該片於1961年10月5日在美國上映。
4、《修女傳》是由弗雷德·金尼曼執導,奧黛麗·赫本,彼得·芬奇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59年6月18日在美國上映。
5、《盲女驚魂記》是由特倫斯·楊導演,由奧黛麗·赫本、艾倫·阿金等主演的美國劇情驚悚犯罪片,於1967年上映。
拓展資料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48年,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鍾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
1953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因在舞台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
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爭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患癌,病逝於瑞士,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柒』 羅馬假日結局是好是壞
算是壞的。因為公主為了家族不得不返回大使館,她和美國記者的邂逅只是一場夢。
公主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決定回國,最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倆人語帶雙關,以示告別,那些偷拍的照片成了最好的紀念禮物。
拓展資料: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奧黛麗·赫本也因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劇情簡介:
安妮公主作為王位繼承人將出訪歐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一經傳出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安妮公主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是羅馬,安妮公主很想盡情地飽覽一下羅馬的優美風光,可侍從們以公主身份高貴、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拋頭露面為由拒絕了,並給她注射了鎮靜劑。公主在葯效發作前假裝睡著了,待侍從們出去後,她偷偷越窗溜了出來。然而沒逛多久,鎮靜劑的葯效就產生了作用,使公主在廣場附近噴水池邊的一條長椅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捌』 作文什麼觸動了我的心靈600字
夜雨,觸動了我的心靈
空靈靈的夜,傳來淅淅瀝瀝的雨聲。
人們被這悄悄落地的雨點驚了一下,於是,路上便不再有悠閑漫步的雅士,不願被這清逸如羽的雨點沾濕的人們,加快了回家的步伐。空靈靈的夜,變得渺遠,綿長。靜默在夜雨中的房屋合成了連音壁。
我,在這夜雨的包裹之中,站在霧氣蒙蒙的窗前,手指在窗上畫著一個又一個的圈,似乎想要將有關的記憶套住。處在夜間,窗外一切奼紫嫣紅的景象不復存在,白天喧囂的大千世界彷彿消失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夜雨,限制了人們的活動,所以呆在靜謐的環境中想像,總是特別渺遠,特別專注。一個又一個的圈劃去了一層水霧,不久第二層霧氣籠了上來。站在窗前,彷彿看不到什麼影象,但事實上,人們能夠看得更加遙遠。
其實,夜雨的情景並不多麼美。逼仄的環境,泥濘的道路,紛落的花瓣……然而,夜雨中走向自身,走向淳樸,走向寧謐的詩意一剎間紛紛湧向心頭。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變堪稱其中典範。正是這種深沉的不透風的包裹中,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美才更加觸動我的心弦。賣炭翁依舊在茫茫白雪上穿行,與夜雨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天上的街市一剎間變得單純而稚氣,夜雨中迷惘的朝天空尋覓的我向空際敞開了心扉。
其實,夜雨中的期盼並不渺茫。等待的人們望著遠方漸欲逝去的光亮,心中輕射出企求的哀怨:黛玉夢中醒來,抱著寶玉去前留下的木船含淚吟訴;李清照「人比黃花瘦,載不動許多愁」思念丈夫的悲戚情懷;嫦娥思夫君之心,憤然吃下仙丹棄下人間而去的可惜可嘆可感;壓在雷鋒塔下的白娘子期盼許仙的絕世情緣……
其實,夜雨中的想像並不空虛,只是看你的心境怎樣。
空靈靈的夜,我的思緒得以釋放。我凝神靜靜地享受著獨處的寧謐,我佇足默默地品味著棲宿的玄秘,我的心被感動著,被啟蒙著。 是夜雨,觸動了我的心靈。
分分分分!!
『玖』 奧黛麗赫本演過一部電影 - 求片名
謎中謎Charade (1963)
劇情
少婦瑞姬藍伯特(Reggie Lambert)在夫婿被人謀殺後發現自己開始也被三名男子追蹤。在友人的告知下才知道原來夫婿生前曾經與四個人一同參與一項非法的勾當,竊取並獨吞了一筆巨款。當不明白贓款下落的瑞姬(赫本飾)正苦於歹徒的騷擾時, 瑞姬(赫本飾)就在騙政治流亡者為了援助一個對抗殺害他父親的刺客在委內瑞拉的叢林里尋求金礦。在這里他遇見了內心純真如孩童,卻被當地居民誤以為是邪魔而打算將其縱火燒死的Rima(赫本飾)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