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我們之間的戰爭電影完整播放

我們之間的戰爭電影完整播放

發布時間:2022-12-21 11:33:22

A. 幾部值得看的戰爭片

最近的《長津湖》,《長津湖水門橋》,還有《拯救大兵瑞恩》,《集結號》,《帝國的覆滅》,《兵臨城下》,《風語者》,《血戰鋼鋸嶺》等都是很好的戰爭電影,裡麵包含國內國外的電影。

B.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 電影完整

這部電影目前在電影網上可以觀看,只不過是收費的,那麼想要看到免費版的話也可以到網路上去搜索一些免費的資源,只不過這些免費的資源可能不太安全,因為裡面會有可能摻雜著一些病毒或木馬,這樣的話對我們財產是有著一定威脅的,所以建議大家在下載這些資源之前一定要把電腦安裝好殺毒軟體,並且在下載過後一旦殺毒軟體提示有危險的話,我們要在第一時間把資源刪除。當然在網路上面搜索到免費的安全資源也是不容易的,不過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向去尋找:

3、搜索一些電影公眾號

很多電影社群都是有著自己的公眾號的,我們不妨在網路上搜索一下,類似於這樣社群的公眾號,在關注這些公眾號之後,有可能就會獲得一些在別的地方找不到的渠道,而這些渠道裡面很有可能包含大量的免費的電影,我們只需要細心的尋找一下就可以了,只不過盡量不要透露個人信息。

C. 尋找一些關於戰爭的電影

中國的 1。上甘嶺(1956)(Shanggang Hill) 本片根據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改編。講述1952年秋朝鮮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上甘嶺戰役的整個過程。在電影美學和影片主題上達到了和諧統一。 2。英雄虎膽(1958)(COURAGEOUS FIGHTER) 講解放初期,在廣西南部的十萬大山地區剿匪。 3。林則徐(1959)(The Opium Wars) 不用多介紹了。 4。紅色娘子軍(1961)(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5。甲午風雲(1962)(Naval Battle of 1894) ] 打吉野的 6。冰山上的來客(1963)(VISITORS ON THE ICY MOUNTAIN) 還愛情呢 7。小兵張嘎(1963)(ZHANG GA,THE SOLDIER BOY) 你就是羅京寶叔叔。 8。紅日(1963)(Red SUN) 打74師的 9。歸心似箭(1979)(ANXIOUS TO RETURN) 獲1982年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語片獎 10。一個和八個(1983)(ONE AND EIGHT) 第五代導演的看山座 至於大決戰之類 雖然導演在場面上很宏大史詩 對於蔣介石 林彪等形象也突破以往 更具回歸人性 但說穿了對於所謂兩種力量角逐中的領導人描述過多 還是咱中國人打中國人。悲哀 故不放入 我們要記錄大社會背景下掙扎的小人物 外國的 一、《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該片表面上在講越戰,但在所有著名的戰爭片中,它可能是「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於任何戰爭,甚至廣而言之說它表現任何人生經歷都不為過。影片雖然不乏對戰爭的正面描寫,但它的精髓是刻畫人性中的黑暗,難怪它不是以越戰記錄為藍本,而是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經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講述一個瘋狂的美國軍官在柬埔寨叢林中建築恐怖王國的故事,馬龍·白蘭度扮演的這名軍官鏡頭不多,台詞和處理均很「虛幻」,彷彿是一種力量,而不是某個人;若再「虛幻」下去,那就要變成《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大家長了。 本片是電影大師科波拉的戰爭史詩片,是他對於戰爭暴力造成人性異化的一種反思。影片巧妙地將現實主義的題材和象徵意義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戰士沿河尋找白蘭度的旅程為線索,展開了一種近乎荒誕的「實況記錄」。影片具有一種「大歌劇」般的風格,誇張而華美,帶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在飛機上播放瓦格納《女武神》主題音樂的轟炸場面是這種風格的集中體現,也是本片的經典場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該片的新版本,比原來的版本多了將近一個鍾頭。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該片中有一個重復出現的細節頗耐人尋味:士兵們把犧牲了的戰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寫一遍,而不讓他的家人看到血跡斑斑的原件。此舉的動機無可指責,但細細想一下,您不覺得原件更珍貴嗎?傳統的二戰片好比是這重新謄寫的家書,已經抹去了血跡和彈孔;而本片給我們看的是原件,因此我們震驚、顫抖,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通過濾鏡觀察戰爭。 當代頭號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在此不僅建立了又一座藝術豐碑,而且奇跡般地將一向無法協調的思想傾向和戲劇元素加以融合。他並沒有貶低二戰的正義性,但他提出了個人生命價值的命題,並在影片中直接討論;他打破常規在片頭大段描寫諾曼底登陸,但人物的塑造並沒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戰爭戲跟非戰爭戲涇渭分明,但影片的整體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敘事能力為觀眾提供了見「樹」又見「林」的戰爭場面。 這是一部肯定二戰、又宣揚反戰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現極端暴力、但從骨子裡贊美人性與和平的作品。 三、《野戰排》Platoon (1986) 大導演奧利弗·斯通越戰三部曲的第一部,獲四項奧斯卡大獎。 本片以導演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了越戰的主要一面,即美軍在前線的所作所為。影片的主要戲劇矛盾源於一名講人道的軍官和一名非理性的軍官的沖突,但沒有圖解反戰思想的痕跡。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藝術的綜合方面,本片沒有偏頗,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優秀戰爭片。 四、《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這部榮獲七項奧斯卡大獎的英國片有著英國式的嚴謹結構和紳士般的節奏。影片反映二戰期間一群英國士兵在日本戰俘營的故事,雖然沒有什麼正面的刀槍交鋒,但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頗獨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軍戰俘不畏日本軍官的折磨,支持原則,維護尊嚴;但影片到後半部份,角色似乎發生了轉換:日本軍官從惡魔的外表展現人性的一面,而英國軍官在面對必須炸毀自己興建的橋梁時表現出來的僵硬思維,同樣令人驚訝。 本片可視為是三個軍人的故事,每個人身上既有著民族性,同時也有獨特的個性。日本軍官齊滕大佐外冷內熱,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滅他的人性;亞力克·金納斯扮演的英國軍官渾身上下都充滿尊嚴,但似乎有點走火入魔;威廉·霍爾登扮演的美國軍官有點流里流氣,但他應變能力強,關鍵時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衛·里恩的作品都講究氣勢,以現代觀念看許多場景都偏拖遢,但跟整體的表現手法很一致。 五、《巴頓將軍》Patton (1970) 一部關於二戰將軍的史詩式傳記片。它把巴頓將軍塑造成一個既高大雄偉、又具體實在的藝術形象,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點」;不僅功勛垂世,而且「劣跡」昭彰。 影片描寫戰爭史實,但鏡頭幾乎一直對准主角,巧妙地讓人們從巴頓的威力中感受德軍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開場戲——在美國國旗撐滿銀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長達五分鍾的開場獨白。這是高難度的反傳統處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戰爭場面宏偉壯觀: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礫,怪石嶙峋;銀裝素裹的草原,硝煙彌漫,大自然的優美景緻和戰爭的氛圍交織成一幅幅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畫面。 六、《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這部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濃厚反戰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戰期間參軍的一群德國少年兵的經歷。 導演手法細膩、流暢,開創了使用升降機拍攝大場面,把對白、音響和配樂混合錄制的手法。影片結尾處主角捉蝴蝶被子彈擊中的鏡頭,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七、《獵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從三名煉鋼工人加入越戰,反映出戰爭對人民生活的破壞。影片明顯地分為戰爭前、戰爭中、戰爭後三個部份,每個部份互為補充,讓人們看到戰爭造成的肉體傷殘固然觸目慘痛,精神傷害卻更為驚心。 影片的主要細節是一個名為「俄國輪盤」的游戲:越南軍人在左輪手槍中只裝一顆子彈,然後要美軍戰俘往自己頭上射擊。但這種殘酷的游戲卻像毒品一樣,吸引了其中一名美軍,以至於他回到後方仍不願返回家鄉,卻自願留在越南從事這種生命賭博。 該片節奏緩慢,敘事鬆散且富有跳躍性,既顯得有大氣,又顯得導演缺乏基本功。本片獲得五項奧斯卡大獎。 八、《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寫盟軍登陸諾曼底的經典之作,雲集了眾多當時的超級男明星,陣容之強,在戰爭片中極為罕見。但明星們在此沒有什麼出風頭的機會,因為整部影片以敘事為主,從各個方面(包括美軍、德軍、法國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當時的戰局,人物塑造處於從屬地位。 本片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九、《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榮獲八項奧斯卡大獎,是20世紀拍攝的表現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實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寫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軍的生活,對軍界內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詳盡披露。 日軍飛機偷襲珍珠港乃本片的壓軸戲,同時也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個大框架與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場上吹號哀悼戰友的一場戲頗有點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過觀看戰爭片,了解某場戰爭的前因後果、戰略戰術,本片是最佳選擇。這部由美國和日本聯合製作的影片,細致地呈現了雙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軍事和情報的發展。影片在觀點上不偏不倚,極其客觀;在細節上不厭其煩,忠實史實。它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則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軍在轟炸珍珠港時喊出的口號。該片的轟炸場面很壯觀,當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滿電腦特技的45分鍾轟炸戲,畢竟現代科技在表現宏大及難以再現的場面時有著獨特的優勢。您若對《珍珠港》片尾美軍轟炸東京的史實感興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東京上空30秒》詳細敘述了這段故事。
記得採納啊

D. 中國最優秀的戰爭電影

中國戰爭片排行電影前十名 中國有哪些優秀的戰爭電影作品
隨著中國電影工業水平的不斷進步,中國戰爭片也拍的越來越好,有許多非常經典好看的電影作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戰爭片排行電影前十名吧。

中國戰爭片排行電影前十名
1.集結號

2.捍衛者

3.戰狼2

4.喋血孤城

5.明月幾時有

6.紅海行動

7.沂蒙六姐妹

8.赤壁

9.太行山上

10.黃石的孩子

1. 集結號


集結號是少年十大勵志電影之一,這部電影根據著名小說《官司》改編,故事的背景設定在解放戰爭的關鍵時期,講述了一個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故事,榮獲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故事片 。

2. 捍衛者


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變,講述抗日英雄姚志清的故事,非常的感人。

3. 戰狼2


由著名演員吳京自導自演的作品,講述了一名退伍軍人在非洲遭遇戰爭,最終幫忙展開救援的故事,榮獲中國電影周金鶴獎最佳影片。

4. 喋血孤城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抗日戰爭時期,講述我軍將士與日軍浴血奮戰的故事,在2010年台灣影展時期,被選為開幕影片。

5. 明月幾時有


著名導演許鞍華的經典之作,本片以香港抗日時期為背景,根據真人真事改變,講述了香港人民保家衛國的熱血故事。

6. 紅海行動


著名導演林超賢的經典作品之一,講述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在執行任務的途中,突然發生意外,最終突破重圍,成功獲勝的故事。

7. 沂蒙六姐妹


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獲獎影片,講述內戰時期,沂蒙六姐妹聰慧勇敢,帶領全村人民支援革命前線,最終取得勝利的感人故事。

8. 赤壁


由著名導演吳宇森所指導的歷史題材電影,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三國時期,為我們還原了赤壁之戰的震撼場面。

9. 太行山上


第十一屆電視製片業電視劇優秀作品之一,故事的背景設定在抗戰時期,講述了鄧小平和他的戰友們挺進太行山的故事。

10. 黃石的孩子


多國合拍的經典抗日影片,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上世紀30年代,講述英國人和60個中國孤兒的故事

E. 10部戰爭的電影

導語:關於戰爭的電影多歌頌傑出的軍事統帥、著名將領和軍事家的戰功和業績。下面就由我為大家推薦10部關於戰爭的電影推薦,大家一起起看看吧!

10部關於戰爭的電影推薦

1、中規中矩太極旗飄揚

《太極旗飄揚》是近年來亞洲戰爭電影在技術方面的代表作品,整部電影結構工整,深得商業大片之神髓。最重頭的戰爭戲,一場是鎮泰立功的戰斗,一場是攻克平壤,一場是結尾38線上的戰斗。第一場是夜晚攻堅戰,主要以近距離的肉搏為主,第二場是步兵配合裝甲部隊的大城市巷戰,大場面拍的真實而壯闊,在布景,武器展示等方面都很出色,第三場則是白天的陣地爭奪戰,則盡力突出了殘酷真實的效果。雖然整部影片給人的印象是朝鮮戰爭只是韓國人在打朝鮮人,沒外人啥事兒。但其技術方面確實是亞洲領先的,只是稍欠靈氣。

2、完美與真實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在戰爭電影歷史上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這主要是指它的技術方面,之後的戰爭電影很少有不受這部影片影響的。《拯救大兵瑞恩》的戰爭場面追求真實,質感,每個細節都經得起苛刻的研究,而同時又驚心動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是開頭的諾曼底登陸,相比於經典《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的盪氣回腸,《拯救大兵瑞恩》的表現更接近紀錄片式的殘酷,使用了很多手提攝影機的拍攝,另外《拯救大兵瑞恩》還注意到了大部分電影中諾曼底登陸戰中忽視的細節:當天是在下雨的。

3、血與火的歌劇現代啟示錄

現代啟示錄是古典戲劇功底極強的老科波拉的一部華麗戰大歌劇,其戰爭場面的拍攝也相當沉穩充滿靜力,特別是影片開始時的美軍攻擊機對越共村莊的轟炸,在指揮官下令「把他們炸回石器時代」之後,在瓦格納歌劇《女武神的騎行》音樂背景下,美軍飛機以機炮和火箭彈狂轟越共村莊和平民。瓦格納是希特勒最喜歡的音樂家,這段音樂的運用是在探求人內心暴力感的釋放,瓦格納的音樂被納粹利用,也是因為他的音樂的力量感之下,所隱藏的人性的自我與暴力感。

4、庫氏真實全金屬外殼

庫布里克的這部戰爭片經典,主要集中在戰爭對人性的異變方面。因為庫布里克一貫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其戰爭場面也拍的十分真實可信,其城市高樓間的巷戰,既通過大規模的定點爆破造出真實的戰斗情景,也通過肩扛攝影等手段營造出紀錄片式的效果。越共女狙擊手的出現是點睛之筆,與《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狙擊場面相比,庫布里克的這段表現反而讓人看到其電影中難得一見的悲憫之情。

5、以武俠的方式兵臨城下

《兵臨城下》由好萊塢出品,但因為是法國導演拍攝,其意味與好萊塢還是大不相同。比如影片開始也有千萬人的戰爭場面,但在構圖、氛圍上都不是追求壯觀和沖擊力,相反倒是充滿了諷刺和憐憫,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味。後面蘇軍兩人拿一支步槍,在督戰隊機槍的威逼下發起自殺性的攻擊更是再明顯不過的諷刺。但瓦西里出場的那場狙殺五名德軍的場面確實拍得精彩之極,大有俠之大者的風范。最後瓦西里與德國狙擊校長之間的對決也拍出了高手對決的風采。

6、鋼鐵大屠殺珍珠港

以現代電影特效技術再現現代場爭場景的典範電影,雖然同時也是矯揉做作,內容空洞的.失敗商業片典範。本片同樣用了幾十分鍾的時間來再現日軍偷襲珍珠港這場歷史著名的鋼鐵大屠殺,與《虎虎虎》相比,因為特效技術的突飛猛進,可以以數字技術模似亞歷桑納號被摧毀的全過程,也可以用第一視角讓觀眾參與到這場戰斗之中,本片與相對古典的戰爭電影相比已顯得相當浮躁,美軍戰機升空後狂揍零式戰機的場面雖然精彩,但在行家來看來卻是可笑之極:歷史上零式戰機與P40的近距離纏斗,在戰爭前期幾乎一直如貓戲弄老鼠般的輕松。

7、鋼與血的廝殺黑鷹降落

現代高科技戰爭條件下的戰爭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一場由美國特種部隊執行的軍事行動意外失敗,原因是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游擊隊的蘇制反坦克火箭擊落,這種打法是阿富汗游擊隊對抗蘇軍時的發明,在電影開始還由索馬里游擊隊員炫耀了一回,其後果是一百餘名特種部隊成員遭到數千名索馬里游擊隊的圍攻。雷德利·斯科特與他的團隊再現了這場以索馬里游擊隊武裝圍攻美軍高科技精銳部隊的殘酷戰役,沙漠作戰的各種特殊元素也得到表現,其細節之完美經受了所有苛刻的軍事迷的挑剔。漢斯·基默的配樂也成為了這場戰斗絕佳的襯托。

8、古典戰爭片範本巴頓將軍

「為國犧牲從來都不是贏得戰爭的方法,贏得戰爭的方法是讓你的敵人為國犧牲!」這句話最能代表巴頓的風格,這種個性也導致了他的軍事風格的強硬霸道,也為他贏來了鐵血老將的稱謂。這部70年代的電影主要把重點放在巴頓個性的描繪上,戰爭場面並不太多,在特技上沒有今天的的數字技術,但非洲大平原上的陸空一體的美德坦克大決戰還是拍出了波瀾壯闊的效果。只可惜的是隆美爾軍團的主帥已退出非洲戰場,未能令世人一睹當世陸戰兩大頂級高手(而且二人軍事風格完全迥異,隆美爾詭異而巴頓強悍)的對決,令今人大為惋惜。

9、地獄的亂步父輩的旗幟

《父輩的旗幟》把更多的筆觸放到了歷史的真相和對真實「英雄」的還原上面,但並不妨礙它所拍攝的戰爭場面成為近年來最傑出的戰爭場面之一,甚至僅從視覺沖擊力而言,它甚至可以說是最好的一步。地獄般的硫磺島,在美軍艦炮的轟炸下騰起陣陣非人間式的煙霧,三天的轟炸沒有摧毀日軍的防禦,三天後的登陸仍成為一修羅場般的廝殺,在這場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現代戰爭中,傳統電影手法與電腦CG的運用結合得恰到好處,遍布大海的登陸艦確乎氣魄宏大,展示出工業時代的人類所能營造出來的巨大的破壞力,盡管,還遠不是極限。

10、什麼是戰爭細細的紅線

我們把最好的放在最後。大部分的戰爭電影,只是一架望遠鏡,帶人們去觀賞戰爭,而《細細的紅線》不同,它是一台時空機器,帶你去親身體驗戰爭,以一個士兵的身份,來親身體會戰爭所帶來的死亡的恐懼,精神的折磨,心靈的扭曲。就如那場攻擊日軍高地堡壘的戰斗,幾十分鍾的時間里,你可以循著導演的鏡頭來親自聆聽一次死神的召喚,完全第一視角的表現,一切未知,日軍直到白刃肉搏才真正出現,而當美軍沖入日軍軍營雙方血拚的時候,你會體會到「巴別」的意味,也會因此明白為什麼在戰爭中,會有那麼多人類的喪心病狂,會有那麼多永遠洗也洗不清的仇恨和血腥。讓我們套用一位老兵對《現代啟示錄》的評價:《細細的紅線》不是戰爭電影,它就是戰爭。如果你要問戰爭是什麼?那我么我請你去看《細細的紅線》。

F. 盤點戰爭戰爭片電視劇大全,【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xir1Ah1IqvZ1LNQ9E5IJzQ

?pwd=thgp 提取碼: thgp


G. 《我們的1941~1945》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我們的1941~1945》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yRlMr2LvX9LKSKj7eYnbgQ

?pwd=6zrb 提取碼:6zrb
《我們的1941-1945》
導演: 申江偉、曲宏宇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俄語
片長: 53分鍾(中國大陸)
又名: 我們的衛國戰爭
在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由黑龍江電視台製作的大型紀錄片《我們的1941——1945》將在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5月9日20點播出。本片拍攝歷時2年,拍攝地包含中國北京、安徽、遼寧、廣東和俄羅斯莫斯科、伊萬諾沃等地,采訪了數十位歷史當事人,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103歲,包括中共領導人劉少奇之女劉愛琴、朱德外孫女劉麗、李立三夫人李莎、瞿秋白之女瞿獨伊、毛岸英妻子劉松林、李富春之女李特特、李范五之子李多力等一批當年國際兒童院的孩子,以及蘇聯衛國戰爭勛章獲得者唐鐸之子唐維嘉、楊醒夫的愛人劉士楨等,通過他們的講述,真實再現了那段充滿炮火硝煙的歷史。全片長50分鍾。

H. 近年的戰爭電影

近年的戰爭電影?戰爭片,亦稱「軍事片」,以戰爭史上重大軍事行動為題材的影片。較常見的戰爭片有兩種類型,一種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通過戰爭事件、戰役過程和戰斗場面的描寫,著重刻畫人物的思想性格;另一種以反映戰爭事件為主,通過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描寫,形象地闡釋某一重大軍事行動、軍事思想、軍事原則和戰略戰術。
說好的戰爭電影推薦如約而至,今天我們就先來盤點2010年代的戰爭片TOP10。
在近幾年,國產電影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戰爭片這一類型片中也涌現出了如《賽德克巴萊》、《金陵十三釵》、《戰狼2》和《紅海行動》等一系列優秀影片,這些電影與世界頂級的戰爭片都可以一較高下。
但鑒於這些國產戰爭電影對於國人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因此本文的TOP10推薦,只推薦國外影片。
【雪夜電影】的電影推薦系列均不含劇透,請放心閱讀。
1.《血戰鋼鋸嶺》(2016)

沖繩島戰役,是在琉球群島中沖繩島進行的一場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也是太平洋戰場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沖繩島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徹底消滅了日本海上和空中力量,為二戰勝利奠定了基礎。
由梅爾·吉布森導演的《血戰鋼鋸嶺》即表現的是發生在沖繩島戰役中的真人真事,影片從正面展現了戰爭的血腥、殘酷,但本片的英雄卻是一位不願拿槍的醫護兵,主人公身上展現的人性的光輝與戰爭的黑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血戰鋼鋸嶺》是我心中2010年代戰爭片的無冕之王。

I. 求戰爭電影

風語者:吳雨森導演,尼古拉斯凱奇主演,吳氏暴力,值得一看

太極旗飄揚:是說一對兄弟在朝鮮戰役中失散,後來互為敵人在戰場相遇的故事

兵臨城下:取自真實故事,描寫了前蘇聯傳奇狙擊手瓦西里,很過癮啊~

遙遠的橋



瓦爾特包圍薩拉熱窩

冰雪戰士

父輩的旗幟:硫磺島家書的兄弟篇

珍珠港

倫敦上空的鷹

獵殺U-571

虎口脫險

虎、虎、虎

來自硫磺島的信,是我要推薦的,很感人...

如果是要爽的話,樓主還是先看[兵臨城下]吧,真的爽到家了

來自硫磺島的信

英文片名:
Letters from Iwo Jima

得獎紀錄
得獎
o 美國國家電影評論協會(NBR)
+ 2006年最佳影片獎
o 金球獎
+ 2006年最佳外語片
o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音效

提名
o 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史提芬·史匹堡,羅伯·羅倫茲(Robert Lorenz)
+ 最佳導演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最佳原著劇本 - 艾瑞絲·山下
+ 最佳音效 - 艾倫·羅伯·莫瑞(Alan Robert Murray),巴布·亞斯曼(Bub Asman)
o 金球獎
+ 最佳導演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更多外文片名:
Iou Jima kara no tegami .....Japan
Red Sun, Black Sand .....USA/working title

類型:
劇情/歷史/戰爭

級別:
R

片長:
142分鍾

上映日期:
2006年12月9日(日本)
2006年12月20日(美國)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編劇 Writer:
保羅·哈吉斯 Paul Haggis .....(story)
山下愛麗斯 Iris Yamashita .....(screenplay)/(story) &
Tadamichi Kuribayashi .....(book "Picture Letters from Commander in Chief") and
Tsuyoko Yoshido .....(book "Picture Letters from Commander in Chief") book editor

演員 Actor:
裕木奈江 Nae Yuuki .....Hanako (as Nae)
渡邊廣 Hiroshi Watanabe .....Lieutenant Fujita
松崎悠希 Yuki Matsuzaki .....Nozaki
山口貴史 Takashi Yamaguchi .....柏原 Kashiwara
坂東工 Takumi Bando .....Captain Tanida
阪上伸正 Nobumasa Sakagami .....Admiral Ohsugi
Nori Bunasawa .....Japanese Journalist
Arnold Chun .....Howitzer Cannon Operator
Gelbert Coloma .....Escavating men
James D. Dever .....Marine Sergeant
Willis Chung .....Japanese Soldier
渡邊謙 Ken Watanabe .....General Tadamichi Kuribayashi
二宮和也 Kazunari Ninomiya .....Saigo
伊原剛志 Tsuyoshi Ihara .....Baron Nishi
加瀨亮 Ryô Kase .....Shimizu
中村獅童 Shido Nakamura .....Lieutenant Ito
Takashi Yamaguchi .....Kashiwara
Eijiro Ozaki .....Lieutenant Okubo
Akiko Shima .....Lead Woman
Luke Eberl .....Sam
Sonny Saito .....Medic Endo (as Sonny Seiichi Saito)
Steve Santa Sekiyoshi .....Kanda
Hiro Abe .....Lt. Colonel Oiso
Toshiya Agata .....Captain Iwasaki
Yoshi Ishii .....Private Yamazaki
Toshi Toda .....Colonel Adachi
Ken Kensei .....Maj. General Hayashi
Ikuma Ando .....Ozawa
Masashi Nagadoi .....Admiral Ichimaru
馬克·摩斯 Mark Moses .....American Officer
Roxanne Hart .....Officer's Wife
Yoshio Iizuka .....Tired Soldier
Mitsu .....Suicide Soldier (as Mitsu Kurokawa)
Takuji Kuramoto .....Ono
Koji Wada .....Hashimoto
Akira Kaneda .....Japanese Soldier #1
Shoji Hattori .....Japanese Soldier #2
Mark Tadashi Takahashi .....Japanese Soldier #3
Mitsuyuki Oishi .....Japanese Soldier #4
Evan Ellingson .....Kid Marine
Morosawa Kazu .....Ito's Guard
Masayuki Yonezawa .....Ito's Soldier
Hiroshi Tom Tanaka .....Hopeless Soldier
Mathew Botuchis .....American Marine
Yukari Black .....Mother
Daisuke Nagashima .....Prisoner
Kirk Enochs .....Marine Officer
Ryan Kelley .....Marine #2
Jonathan Oliver Sessler .....Marine #3
Michael Lawson .....Marine #4
Taishi Mizuno .....Cave Soldier #1
Daisuke Tsuji .....Cave Soldier #2
Yoshi Ando .....Excavator #1
Yutaka Takeuchi .....Excavator #2
Tsuguo Mizuno .....Lead Excavator
Mark Ofuji .....Kuribayashi's Guard
Hallock Beals .....Marine at Clearing
萊安·卡勒斯 Ryan Carnes .....Marine at Clearing
Jeremy Glazer .....Marine Lieutenant
Ryoya Katsuyama .....Boy
Masashi Odate .....Cook
London Kim .....Okubo's Soldier
Dick 'Skip' Evans .....Pilot #1
Wanliss E. Armstrong .....Pilot #2

製作人 Proced by: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procer
保羅·哈吉斯 Paul Haggis .....executive procer
Robert Lorenz .....procer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procer

劇情介紹
2006年,在硫磺島地下發現了數百封信件。那是61年以前,在這個島上作戰的將士們留給家人最後的一點東西--寫給家人最後的訣別信。這些沒有寄出的信寄託著他們的希望……
1944年6月,戰爭處於白熱化階段。陸軍中將——栗林忠道(渡邊謙飾)憑借自己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經驗,一直指揮著軍隊作戰。本土防衛的最後階段,硫磺島的命運全都寄託在這個男人的身上。栗林經歷過多次戰役,對士兵們幾近苛責。在這個彌漫著惡臭的硫磺氣體灼熱的小島上,食物和飲用水都極為短缺,栗林指揮大家挖掘地下要塞。
曾經留學美國的栗林中將在軍中大力推行新政,明令禁止隨意體罰下屬,這些做法招來了守舊將領的不滿,卻為絕望中的士兵們帶來了一線希望。
栗林中將利用硫磺島的地理特點設定出一套以拖延為目的的作戰方案,在他麾下,有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馬術金牌得主西竹一中校(伊原剛志飾)、只懂正面作戰的頑固派伊藤中尉(中村獅童飾)、剛從憲兵隊調來的清水(加瀨亮飾)、在妻子懷孕時出征日夜思念著家人的西鄉(二宮和也飾)等等二萬多名官兵,而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擁有絕對制空權,人數近四萬的強大美軍。
1945年2月19日,美軍在經過幾個月對硫磺島的狂轟濫炸,以及艦船炮擊之後,開始進行硫磺島登陸作戰,開始的計劃是5天之內拿下該島,但是,這場戰斗卻持續了36天。把名譽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栗林命令士兵們「誓死搏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終於到了最後的時刻,為了自己家鄉的親人,他們又監守了一天。
這些經過了漫長的61年歲月的信。那一張張樸素的面孔,讓硫磺島的心變得明朗起來……

歷史背景
硫磺島是太平洋上一座由火山熔岩冷卻後形成的火山島,地形起伏,溝壑縱橫,懸崖峭壁臨海高聳。只有20餘平方公里,北部是一片錯落起伏的高地,由一系列小山崗和陡峭的峽谷構成。小山崗高程大多百米左右,地形復雜,可伏重兵。南部地勢低平,有一小片被梯狀台地逼住的海灘,勉強可作登陸場。除此以外,全島沒有任何可供船舶停靠的錨地或港灣。硫磺島雖是彈丸小島,卻處在戰略要塞。它正當東京與美軍新佔領的塞班島之間,距二地各約1200公里。美軍佔領塞班島以後,一直以塞班島為基地空襲東京。但因硫磺島的報警作用,美軍對東京的空襲一直效果不佳。駐硫磺島的日軍戰斗機還不時升空攔截,沖散美國機群。為總攻日本,美軍勢必要奪占硫磺島。而為東京安全,日軍也勢必要死守硫磺島。結果,這座杳無人跡的小小火山島,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就成為日美必爭之地。

1945年2月,歐洲戰場的硝煙已經散去,日軍在硫磺島上與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了一場太平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激戰。雙方死傷極為慘重。二戰記錄片中美軍用噴火槍把日軍從山洞裡趕出來的畫面就反映的是這場戰爭。這場戰爭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美軍拿下硫磺島後,在島上建立了離日本本土最近的基地,使B-29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和後來用原子彈結束戰爭成為可能。日本人在硫磺島上的抵抗幾乎都是自殺式的,被譽為「玉碎指揮官」的硫磺島日軍最高指揮官栗林忠道可以說是人體炸彈的先驅,大批的日軍潛伏在坑道里,子彈打完之後,就抱著炸葯桶沖進美軍陣地引爆,美國人在硫磺島上每一寸的推進,都是用血肉換來的。

中途島海戰的失敗,宣告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走上徹底潰敗的道路。中將栗林忠道率領日軍在硫磺島上負隅頑抗,最終自殺身亡……《硫磺島家書》是個很奇怪的片子,它是和《父輩的旗幟》一起策劃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無非是想從敵我雙方的角度去看同一場戰爭——《父輩的旗幟》讓美軍表現得勇猛無比,《硫磺島家書》又把重點放在日本軍人溫情善良的一面。可《父輩的旗幟》上映後一片惡評,發行公司華納為了挽回面子,不得不把原本准備在2007年公映的《硫磺島家書》提前到2006年放映。這部對美國人來說視角獨特的電影,確實在去年底拿了不少獎——因為對白基本都是日文的,它連奪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廣播影評人協會和金球獎三個最佳外語片獎;還幫著老伊斯特伍德擠進了奧斯卡——不過雖然提名了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等重要獎項,最後卻只拿到了一個技術性的最佳聲音剪輯獎。可是,《硫磺島家書》真的值得那麼多掌聲么?

從電影本身來說,確實沒什麼大問題。故事、手法、表演都很好,更難得的是,在製作班底是美國人、演員卻全是日本人的情況下,導演的意圖能這么充分地展示出來,沒有「迷失在翻譯中(Lost in Translation)」。但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對當時硫磺島的日本守軍未免有點太寬容了,似乎有意在幫他們減輕罪惡。試問一下,當時的日軍對美軍戰俘真有那麼寬容么?

另外,不要被電影里柔情的刻畫所迷惑,永遠也別忘了這個片子的主角——也就是渡邊謙扮演的栗林忠道——在調往硫磺島前,曾是日軍在廣東作戰的第二十三軍的參謀長。他的部下在廣東清鄉掃盪,搶擄大量婦女充當慰安婦;佔領香港後他放任日軍犯下種種罪行,難逃其責,是個不值得原諒的罪人。

幕後製作
硫磺島之戰的A面和B面

硫磺島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兩萬多名駐島日軍幾乎全軍覆沒,而美方也有六千多人戰死沙場,萬餘人負傷。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連續推出了《父輩的旗幟》和《來自硫磺島的信》兩部作品,分別從美方和日方來描繪這場激戰。分為上下兩部的電影並不少見,但像這樣從兩個不同角度敘述同一事件的「聯體電影」卻是史無前例的大膽嘗試。伊斯特伍德的此番嘗試獲得了成功。《父輩的旗幟》於10月上映後廣受好評,而緊接著於12月中旬上映的《來自硫磺島的信》不僅很快博得一片褒揚,更是一舉贏得了美國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電影的殊榮。

伊斯特伍德表示,這兩部電影並不想突出戰爭的勝負,反而重點在於表現戰爭根本無所謂勝負的無意義性,影片所聚焦的是戰爭帶給人的影響和那些因戰爭而失去生命的人。因此,對於戰爭雙方的美軍和日軍,伊斯特伍德沒有從戰勝方和戰敗方的切入點去詮釋,而是懷著人文主義的關懷,對戰斗過的人們給予了同等的敬意。在這部《來自硫磺島的信》中,我們不會看到大量短兵相接的戰斗場面,影片著重刻畫了日軍中幾個不同階層不同個性的代表性人物,用他們的命運交織出這場戰役的前前後後。

作為硫磺島之戰的美國篇和日本篇,兩部電影各自獨立,但也有若乾重合呼應的場面,暗示出兩者之間微妙的聯系。比如,本片再現了前作主人公被殺的場面,前作中沒有交代的日本兵的死因也在本片中有了充分的展開。將兩部電影連起來觀看將獲得更為深切的體會。

兩個劇本從完全相反的側面切入,講述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這里有一個隱含的主題:發生在太平洋的戰爭,不但是軍隊之間的沖撞,也是文化之間的沖撞。日本有著完全不同的軍事文化,他們的官階等級之分,還浸透著類似於宗教狂熱的武士道精神——投降就是恥辱,所以,他們寧可戰死,也絕不投。但美國士兵則完全相反,他們為信仰而戰、為國家而戰,但同時也珍愛自己的生命,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而戰。但美國士兵也為保護戰友為榮,為了並肩作戰的兄弟,性命就自然而然排在了第二位。

背景復雜的傳奇性人物

本片的靈感來自一本書信集。伊斯特伍德在籌備《父輩的旗幟》時,對硫磺島之戰的日方指揮官栗林忠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栗林下令在島上挖掘了大量洞窟和地道,把軍備力量埋伏其中。這種戰術簡直是「異端」。在當時,防禦戰中的日軍往往會在登陸點擺開防線,集中炮火猛擊海上的敵人。然而就是憑借著栗林的奇特策略,美軍原以為5天就能結束的戰斗整整拖了36天。另外,這位日本陸軍中將曾經前往美國和加拿大留學,有不少美國朋友,並一直反對與美國開戰,但在硫磺島之役中他卻表現出了相當堅決的抗擊態度。伊斯特伍德不斷挖掘栗林的資料,一直找到了《「玉碎總指揮官」的信》這本書。書中收錄了栗林駐美期間寄給家人的信件,信中隨處可見有趣的圖畫,這位武官對妻子兒女的深情躍然紙上,令深伊斯特伍德大受觸動,於是「信」就成了本片的關鍵詞。

本片中另一位歷史傳奇人物是人稱「西男爵」的西竹一。此人曾經勇奪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的馬術金牌,並由此獲得了洛杉磯榮譽市民的頭銜,在歐美的社交界頗有人緣。伊斯特伍德將硫磺島之戰中的西男爵設定為一位立於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軍人——他一方面率領部下全力作戰,同時又毅然下令救助美軍傷病,最後斷然拒絕了美軍的勸降,這個人物身上矛盾的各個側面體現出戰爭所造成的無奈境地。

實力派演員薈萃的堅實陣容

伊斯特伍德最初想請日本導演來拍攝硫磺島之戰的日本篇,但由於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只得自己挑起了擔子。本片的編劇是日裔美國人山下愛麗斯,而主要演員也全部來自日本。

出演栗林中將的是目前在好萊塢知名度最高的日本影星渡邊謙。數年前,伊斯特伍德曾在某個頒獎典禮上碰到過渡邊,也看過他演的電影,對他的演技有著很高的評價。伊斯特伍德認為具有強烈存在感的渡邊是飾演這位傳奇指揮官的最佳人選。

人氣偶像組合「嵐」的成員二宮和也在本片中也佔有一席之地,他所扮演的士兵西鄉是貫穿整場戰役的關鍵人物。年輕的二宮雖然主要活躍在歌壇,但也曾出演過不少電視劇和舞台劇,在表演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其他演員伊斯特伍德基本是通過觀看電影和試鏡影碟,根據演技水準來選擇的。出演過《半告白》等名片的伊原剛志、在《五條靈戰記》中嶄露頭角的加瀨亮、一直活躍在影視圈的歌舞伎藝人中村獅童等紛紛入選,構成了相當堅實的演員陣容。

對於這支主要由日本演員構成的團隊,伊斯特伍德大為贊賞,認為這是他所見過的最具有職業意識和敬業精神的團隊。看來美國導演和日本演員這樣的組合沒有帶來預想中的困難,語言障礙並未影響雙方的交流,不同的文化背景反而促成了更多的火花,將這部電影引向成功。

精彩花絮
·為了獲得在硫磺島拍片的許可,2005年4月5日,伊斯特伍德特地拜訪了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石原在進入政界之前曾當過演員,他非常支持兩部電影,給伊斯特伍德亮了綠燈,但要求不能將火葯帶上島。因此,本片的大部分戲都是在冰島和美國洛杉磯拍攝的。06年4月27日,伊斯特伍德帶著攝制組來到硫黃島只拍了幾個鏡頭。第二天就舉行了影片殺青的記者招待會;
·英語劇本完成後,製作方找了多名翻譯將其譯成日文,並從各個譯本中挑選出色的部分整合成最終日語版劇本;
·渡邊謙對自己的角色栗林忠道非常感興趣,特地訪問了栗林的故鄉,與其家屬會面;
·伊原剛志為了演好馬術冠軍「西男爵」連續三周每天騎馬5小時,他還學習英語,查閱西男爵的資料,與西的兒子交談,並前往西的墓地祭掃,做了一切能做的准備。

J. 推薦八部高分戰爭電影,你看過幾部

寒假在家,作為軍事迷的我,又把喜歡的戰爭電影全部看了一遍。不吐不快,今天,我想把自己最愛的,看過很多遍的十部戰爭電影分享給大家。下面的排名無關先後,主要看個人口味。

01《拯救大兵瑞恩》——真實與完美的集合


《獵鹿人》通過不同場景的切換,製造出一種和平與戰爭之間的強烈落差。前半段近40分鍾都在描繪一場喧鬧的俄式婚禮。然後在一個短短的過場戲後,邁克爾等三人就成了越南前線的戰俘,成為越軍施暴的對象。片中,邁克爾的兩次行動無疑是「正義」的:一次是從越軍的魔掌中救出自己的同伴,一次是履行諾言,從美國返回越南救出摯友。

電影中戰爭的真實和俄羅斯輪盤的殘酷,呈現出一種直接的,強烈的情感撞擊,刻畫出了美國青年由和平環境進入戰爭之後的內心掙扎與變化,值得一看。

以上,是我挑選出來的八部個人比較喜歡的戰爭電影,如果你還有其他的,可以在評論區補充一下,大家一起交流~

閱讀全文

與我們之間的戰爭電影完整播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