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盧溝橋電影事變觀後感

盧溝橋電影事變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12-20 00:47:50

① 盧溝橋事變感想

盧溝橋事變,即七七事變,是我國抗日戰爭的全面開始。我認為,盧溝橋事變可以說是中國正式開始對日宣戰的導火線,同時這也昭然若揭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並也為此對全面侵華付出了實際行動。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蘇醒的時刻,國民和一些愛國人士已經清醒的認識到國家要面臨著亡國之危,需要全體國人團結起來為抗日行動起來!

② 七七事變觀後感1000字左右

《七七事變》是我國抗戰題材影片的代表作之一,那麼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七七事變觀後感10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作文觀《七七事變》有感1000字

當和平鴿在蔚藍空靈的天際掠過,當人類滿身的血腥味仍在我們的鼻頭飄盪,我們可曾記否:那年的凍結靈魂——七七事變。

從掌心順連到心臟,相背而馳。像撕碎了一般堙沒赤裸裸的人性。那廝扯般的疼痛,那一片片血河的洶涌,依然觸目驚心。當孩稚嘻笑、地上亂耍;當朝陽少年、花季少女;當絲絲白發、手持拐杖。就當這所有的一切還在夕陽下泛著光暈,一把把無情的刺刀一伸一回……無數個這樣的動作。捅向他們的心窩,撞碎他們唯一不變的幸福。血涌紅了刀、浸濕了衣、染紅了雙眸……這血海得痕跡醒目了理想,激起了無數同胞反抗的鬥志。天地匯一句:“國不可滅”。

歷史告訴我們,7月7日不是一個平凡的日期,看宛平城牆上的彈坑依然有血的痕跡;聽,盧溝橋畔邊的晨風似乎在訴說當年的屈辱——血祭盧溝。國人難忘歷史,面對未來新的經濟國際挑戰,國際軍事挑戰,我們任重而道遠。76年前,在戰雲密布的盧溝橋頭;日軍帝國主義打響了全面侵華戰爭的第一槍。如今,日軍又荒謬的釣魚島問題重新挑起兩國的外交矛盾。現今,日益富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有能力、實力讓赤裸裸的日本帝國懂得荒誕之後的代價。

21世紀的中國境內,偉大的民族自信心仍然值得被珍視和發揚。今天距離七七事變爆發已經過了76年頭了,但日本帝國主義的陰魂至今不散。日本極右勢力極力通過各種方式來企圖為侵略戰爭翻案。今天重溫歷史,不僅為對這涌盡血流的悲痛,更是為了富強,自強。為了開創未來,以史為鑒,珍惜和平年代的自由與繁榮,體味和平的珍貴。

今天抗戰勝利已經63個年頭了,心中不免有太多話要說,但我知道更多的是為國家富強,為世界和平奉獻智慧和力量的時代已經到來。

這些年,我們中國一心謀發展,經濟的腳步日新月異。 然而再前行的路上卻是磕磕絆絆的。總有一些棘手的問題在眼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周邊的領土不斷被別國所“敵視”,可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深深了解中國領土的在並不是一味拿來填補你們的缺少,中國遲早會用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震撼你們的耳目。

清晨,盧溝橋畔的微風又漂浮了,血腥的歷史痕跡提醒游者:中國的復興之路才剛剛開始。

鳥兒的鳴叫,遊人的吶喊,和平鴿的搧翅,都只為一種聲音——中國加油!

七七事變觀後感作文1000字

在七十六年前,宛平城外的盧溝橋上響起了一陣槍響,拉開了七七事變的序幕,也即盧溝橋事變。這個事件成為了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始,是他們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丑惡事件!

在那天晚上十點,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向中國駐軍挑釁。日軍詭稱有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橋邊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就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開槍開炮。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並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我國的29軍與日軍在盧溝橋展開激烈的戰斗,29軍的戰士們懷著憤怒的心情,英勇殺敵。從這可以看到,日本早有計劃,其險惡之心人盡皆知。

影片中有幾處情景令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情景之一,29軍副軍長佟麟閣,身先士卒,親赴一線,他和趙登禹師長對話,佟說,我已准備把家中蓋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決心以身殉國。趙說,我連棺木都不要,馬革裹屍,死又何憾!兩位將領心昭天日,抗日戰場倆人光榮殉國。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給其舉行追悼會,北京現仍有麟閣路、登禹路,以永遠彰揚其抗戰功勛和為民族捐軀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軍長的宋哲元之母70大壽之日,日本華北駐屯軍派使者送來“國寶”級壽禮瓷瓶。宋母不悅拒納。宋勸其母,委婉應付,暫收為妥。其母曰:“我沒當過官,不知什麼是“委婉應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後靈魂進不了祖墳!”旋即起立,當著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壽禮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氣,令人起敬。翌日,宋軍長召開軍事會議宣布:堅決抗戰!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戰酣。29軍將士大刀揮舞,日寇血肉飛濺,令人痛快。但日軍敗退,中日軍隊脫離接觸後,日機飛臨,炸得中國軍隊潰不成軍,死傷慘重。佟副軍長親自用機槍打飛機,遭飛機炸彈擊中血染沙場,情景慘烈,令人憤恨悲傷。

情景之四,中國國民黨第29軍有個叫趙登禹的師長,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誌願軍,和我一樣殺鬼子!”這使我很感動,因為這位師長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趕跑侵略者。讓自己的祖國又恢復和平。

“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這些話雖然簡短,但卻是顛簸不破的真理。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我國作為戰勝國參加和會,卻遭到了國聯的羞辱,提出了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其中規定了把德國以前在中國的特權,轉讓給日本。

唯有強大,唯有崛起,唯有發展才能讓我們挺起腰桿站在世人面前,向世人驕傲宣稱: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驕傲、自豪!

如今中國已經強大了,我們的軍事力量也越來越強大了,沒有那個國家再來侵略我們。然而,最近菲律賓的挑釁、日本對釣魚島事件的態度卻讓我們提起了警惕,我們還沒有那麼強大,我們還必須繼續努力!

七七事變觀後感1000字

今天中午,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一場電影《盧溝橋事變》。這是一部關於抗日的影片,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不能只看到今天的繁榮昌盛,而忘記那昔日的國恥。這是一段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歷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動人心弦的畫面,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都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心中不禁燃起一股莫名的愛國情!

這部影片有許多感人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細說了。但有兩處地方我卻一定要和大家談一談。這兩處分別是“妙對怒斥日寇”和“古稀老太怒摔花瓶”。不知大家還是否記得這樣一個情節:日寇和我們中國士兵同坐一席時,一個日本人拿著一幅上聯出場了,那上聯便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這在座的人心裡個個都明白:日本人這是在借中國的文化侮辱中國人!所有的日寇都大笑起來,為他鼓掌。而中國士兵則個個義憤填膺,卻又無詞答對。這時,一位老人走到了日寇身旁,那老人已是銀絲滿頭、年逾古稀,但卻精神矍鑠,說話聲音鏗鏘有力。他揮毫潑墨,寫下了十一個大字:“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這幅下聯形象得把日寇比作無惡不作的“四小鬼”,真是大快人心吶!這時,日寇一個個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這位老人是可敬的,而另一位老人也十分值得我們尊敬,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收受了日寇的賄賂,他們私底下進行了骯臟的交易,真是令人鄙夷和唾棄啊!這時,那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把收到的賄賂——一隻國寶級的古董花瓶給自己的母親看。他母親是一位老婦人,年逾古稀,她作了一番慷慨陳詞,許多內容我已經記不得了,但老婦人那充滿正義的表情卻已銘刻在了我的記憶里。隨後,那老婦人手重重一拍,花瓶摔到了地上,化成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碎片。那老婦人用行動詮釋了她深深的愛國情懷。

③ 918觀後感10篇

918事變雖然已經過去90年了,時光的流逝也許會沖淡痛苦,但卻不會撫平傷痕;更不會阻止我們思考歷史,以史為鑒,照亮未來。下面是我整理的918 觀後感 ,字數分別在500字左右、700字左右、800字左右、900字左右和1300字左右,共10篇。

↓↓↓點擊獲取更多「918」相關內容↓↓↓

★ 發生918事變有哪些具體原因 ★

★ 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觀後感 ★

★★★ 紀念918演講稿範文 ★★★

★★ 918事變紀念日心得體會 ★★

★ 紀念九一八《勿忘國恥》演講稿 ★

918觀後感500字

1931年9月18日,是中國最恥辱的一天。當天,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沈陽北大營的中國駐軍發動武裝進攻,接著對我國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武裝侵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為了重溫歷史,我們今天觀看的「九一八事件」圖片,讓我感觸很深。

本片介紹了「九一八」紀念館收集的資料圖片。一幅幅圖片讓人看了心驚肉跳、毛骨悚然。有一幅圖片展示的是日本侵略者滅絕人性的殘害中國人民。通過解說,我還知道了日本帝國主義很早就有侵吞中國的野心,他們製造許多偽證,說中國侵犯了日本人的利益,並向中國挑釁,無能的清政府竟簽定了喪國的中日《馬關條約》,日本帝國主義還不罷休,出兵侵佔中國的領土,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進攻北大營。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長白山上焚燒的屍骨、713部隊遺留下來的實驗室,都是不可抹去的歷史罪證。他們毀我家園、辱我民族,掠奪去的是大批奇珍異寶留下的卻是死屍遍地、血跡斑斑。

重溫歷史,我們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鑄造出來的,如果不好好學習,又怎能對得起先烈們呢!「九一八」事件也讓我知道了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建設出強大的、富繞的國家才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這部影片更賦予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918觀後感500字 作文

九月十八日十時,天空中響起了凄厲的防空警報,足足響了20分鍾,這天是我們的國恥日。現在,我們就翻開這中國歷史上最沉重的一頁。

1931年9月18日清晨,日本關東軍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大舉進犯沈陽,短短四個月內,長春,錦州,哈爾濱等各大城市,在蔣介石的一聲「不許抵抗」中相繼淪陷。美麗的東北三省和三千萬勤勞的人民就這樣輕松地成了日軍的「戰利品」。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不甘願做日寇的奴隸。東北淪陷後不久,各地區的抗日武裝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等無數抗日民族英雄。東北人民在14年的水深火熱後,經過浴血奮戰,終於把日本人趕回了老家。

但是現在,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竟數次參拜供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其國內少數右翼分子,千方百計美化日本侵華這一鐵的歷史事實,這引起了全世界 愛好 和平人們的警惕。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九一八」事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恥辱的歷史。不能忘記這個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深的一道疤痕。這是一個所有中國人都應銘記在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918觀後感700字

1931年9月18日,是中國最恥辱的一天。當天,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沈陽北大營的中國駐軍發動武裝進攻,接著對我國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武裝侵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為了重溫歷史,我們今天觀看的「九一八事件 事跡 」,讓我感觸很深。

本片介紹了「九一八」紀念館收集的資料圖片。一幅幅圖片讓人看了心驚肉跳、毛骨悚然。有一幅圖片展示的是日本侵略者滅絕人性的殘害中國人民。還有一幅是日軍屠殺中國人民,並把人頭掛在電線桿上示眾。看著這些圖片,我的心在流血,在顫抖。通過解說,我還知道了日本帝國主義很早就有侵吞中國的野心,他們製造許多偽證,說中國侵犯了日本人的利益,並向中國挑釁,無能的清政府竟簽定了喪國的中日《馬關條約》,日本帝國主義還不罷休,出兵侵佔中國的領土,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進攻北大營。國民黨軍隊7000餘人聽從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慘遭失敗,只用了20天左右時間,華北淪陷,日本人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長白山上焚燒的屍骨、713部隊遺留下來的實驗室,都是不可抹去的歷史罪證。他們毀我家園、辱我民族,掠奪去的是大批奇珍異寶留下的卻是死屍遍地、血跡斑斑。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反抗,不屈的中國人民共產黨聯合抗日,雖然共產黨的武器沒有日本先進,共產黨員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過共產黨員曾說過一句話「竹簽是用竹子做的,但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楊靖宇、趙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憑著這種意志、氣魄,前赴後繼、英勇奮斗,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歷史再一次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重溫歷史,我們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鑄造出來的,如果不好好學習,又怎能對得起先烈們呢!「九一八」事件也讓我知道了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建設出強大的、富繞的國家才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這部影片更賦予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918觀後感700字 範文

今天觀看的關於__年前的九一八事變的始末的一段視頻。讓我們對這段史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始終告訴自己勿忘國恥。

今天過去,「九一八」事變過去整整80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東北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9月18日,我想誰都忘記不了__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那天晚上,日本人的鐵蹄踏上了中國的大地,拉開了侵華戰爭的序幕,我想這段歷史也用不著回顧了,因為每年警報響起的時候,這段慘痛的歷史都歷歷在目。觀看視頻有少許感想:首先,只有自己民族強大了才是真正的強大,而一個國家的強大主要依賴於她的經濟發展,這也正是我們國家最近一直迅速抓經濟發展的原因,國民強大了才不會被欺負也不怕被欺負。然後要學會未雨綢繆,事變的當晚,我方仍舊不知道日本打算侵略中國,毫無半點防護 措施 ,害人之心不可有放人之心不可無;再就是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優點,但也正是需要我們不斷積累知識的時候,不斷積累 經驗 ,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要謙虛,不斷學習;整個事件已過去__年,如今我國和日本友好往來,要客觀公正的看待現在的兩國關系。總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還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救百姓與水深火熱之中,希望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我想它對於每個中國人都是一次教訓,也深深值得我們 反思 。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這句話說的很對,也時常提醒著自己。忘記歷史就會使我們不珍惜老一輩給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也就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所以說我們不能忘記以前的一切,無論是國家的還是個人的,我想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它會讓你把自己看得很清楚,也會使你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不斷徘徊,迷失方向。所以就要求你以史為鑒,好好看清過去,來展望美好的的未來。

918觀後感800字

今天中午,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一場電影《盧溝橋事變》。這是一部關於抗日的影片,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我們不能只看到今天的繁榮昌盛,而忘記那昔日的國恥。這是一段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歷史!影片中那一幕幕動人心弦的畫面,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都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心中不禁燃起一股莫名的愛國情!

這部影片有許多感人的地方,我就不一一細說了。但有兩處地方我卻一定要和大家談一談。這兩處分別是「妙對怒斥日寇」和「古稀老太怒摔花瓶」。不知大家還是否記得這樣一個情節:日寇和我們中國士兵同坐一席時,一個日本人拿著一幅上聯出場了,那上聯便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這在座的人心裡個個都明白:日本人這是在借中國的 文化 侮辱中國人!所有的日寇都大笑起來,為他鼓掌。而中國士兵則個個義憤填膺,卻又無詞答對。這時,一位老人走到了日寇身旁,那老人已是銀絲滿頭、年逾古稀,但卻精神矍鑠,說話聲音鏗鏘有力。他揮毫潑墨,寫下了十一個大字:「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這幅下聯形象得把日寇比作無惡不作的「四小鬼」,真是大快人心吶!這時,日寇一個個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這位老人是可敬的,而另一位老人也十分值得我們尊敬,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收受了日寇的賄賂,他們私底下進行了骯臟的交易,真是令人鄙夷和唾棄啊!這時,那華北的最高司令官把收到的賄賂——一隻國寶級的古董花瓶給自己的母親看。他母親是一位老婦人,年逾古稀,她作了一番慷慨陳詞,許多內容我已經記不得了,但老婦人那充滿正義的表情卻已銘刻在了我的記憶里。隨後,那老婦人手重重一拍,花瓶摔到了地上,化成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碎片。那老婦人用行動詮釋了她深深的愛國情懷。

918觀後感800字範文

__年4月2日,在學校的操場上,我們的隊 伍整裝待發。五、六年級近六百人,沒有一個人臉上是燦爛的笑容,許多人的眼睛裡充滿了悲傷。你可能問 :「大家這是怎麼了?出了什麼事?」今天,我們要去掃墓,去緬懷烈士,去緬懷那些為了我們美好生活而奮勇殺敵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經過一個小時的顛簸, 我們終於來到了9.18紀念館。在車上班主任老師為我們介紹過9.18紀念館的來歷 那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沈陽北大營的中國駐軍發動武裝進攻,接著對我國東北地區進行大規模武裝侵略。 出國 留學 網這就是震驚中外的[9.18] 事變,9.18紀念館就是為紀念[9.18]事變而建設的。下了車,來到了寬闊的廣場,前方十幾米的地方聳立著一棟造型奇異的建築,九一八紀念館的醒目大 字清晰的映入眼簾。

我們跟隨著老師走進了紀念館的大門,大門上寫著「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八個大字。迎接我們的是一位熱情的講解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參觀。

講解員介紹說:「[九·一八事變]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沖突和政治事件。沖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日本鬼子製造這 次了沖突,達到了侵佔東三省的目地,歷史上稱其為[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中國東北地區被稱為滿洲,因此日本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滿洲事變],這次事變 讓日本侵略者,堂而皇之邁出侵略中國的第一步。」

跟著講解員走過幾個轉角,我們看到了鐵欄桿圍成的模擬監獄,監獄里放著各種各樣的刑具,有老虎凳、絞刑架等,看著這些可怖的刑具,我的心裡就莫名奇 妙的生出一股恐懼感。看到這里,我不禁對那些烈士更加崇拜了,連這樣的種苦刑都能毫不畏懼,這崇高的信念與愛國精神是多麼可貴啊。懷著對日本侵略者憤恨與 對烈士們的崇敬,我們走出了紀念館,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的返回了學校。

經過這一次參觀,我們對日本鬼子的仇恨更增添了幾分。 歷史的車輪不能倒退,國恥更加激勵我們好好學習、奮發圖強,將來才能報效祖國,幫助那些壯烈犧牲的烈士完成他們沒完成的願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強大,讓那些侵略者望而卻步。

918觀後感900字左右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這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和損失,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血鑒。今天,面對第79個「九一八」,勿忘國恥,我們思考的應當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國恥當思國運。走進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讓人深思再三的莫過於「國運」二字。從高聳的殘歷碑到蜿蜒的展廳,如同是用一串串「難」字勾畫出的國難圖,國家的災難、民族的苦難、抗爭的磨難……撫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當苦日子離去的時間越久遠,當富日子光臨的越急匆,我們心系國家、民族的命運,如何才能讓國恥一去不復返?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國家與民族的興衰成敗,需要全國人民的人心支撐,而要把十三億人的力量凝集起來,惟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其二,勿忘國恥當思發展。__年前,我國經濟落後也是造成國門洞開、生靈塗炭的一個重要原因。看昨天知國恥,看今天想國興,看明天盼國強。只有致力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強食」,我們必須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以科學發展來大踏步地向前追趕。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我國經濟總體規模雖然比較大,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排在世界100位之後。面對現實,倍感發展之急迫,不思發展就如同當年的不抵抗,有發展才談得上民族尊嚴,才能在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中,使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國恥當思憂患。古往今來,我們的民族不乏「憂論」:憂國憂民、居安思危、先憂後樂、進亦憂退亦憂,等等。憂,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然而,這個道理,似乎沒有「直奔主題」,沒有「坐落」到目的上——憂患是為了圖強,而圖強又必須先進。如今,我國人民先進意識大大增強,國家也正在欣欣向榮地強大起來。這是個大醒、大幸。然而,世界風雲變幻,「落後就要挨打」還將是一個長久而嚴酷的現實。因此,面對__年後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領導同志指出,「居安思危」應成為我們須臾不可忘卻的憂患意識。

史路迢迢,多有一鑒:「兢兢以強,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奮發圖強」。惟有人人不怠,才有舉國不怠;惟有舉國不怠,我們民族才能長盛不衰,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九一八觀後感900字

1931年9月30日,日本製造了柳條湖事件,發起了對東北地區的侵略戰爭。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事件,1929年開始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波及日本,加速了日本侵略中國的步伐。日軍提出「惟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鼓吹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進而佔領全中國,實現日本的「大陸政策」。1931年8月,本庄繁加緊調整兵力部署,並去關東軍駐地巡視,觀看軍事演習。1931年9月18日22時20分,以日本軍官河本末守中尉為首的7名日軍炸毀了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以爆炸聲為信號,早已磨刀霍霍的日軍迅速向東北軍精銳第七旅駐地北大營發起了進攻。而此時,北大營中駐守的中國部隊正在酣睡,他們以為那隻是日軍在進行軍事演習,然而當炮彈投到軍營內他們才醒悟到日軍是在進攻北大營。

在九一八事件發生後,北大營的駐守軍官曾向上級請示,然而蔣介石以安內攘外政策的電告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於不抵抗,力避沖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正是因為這種不抵抗政策,以至於從 9月18日「柳條溝事件」開始到25日一周內,日軍佔領了中國東北遼寧、吉林兩個省的30個城市,並完全或部分控制了12條鐵路線。在此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東北大部國土相繼淪陷敵手。幾千萬東北同胞由此開始了14年亡國奴生活。如果當時的政府積極抗戰,勇於同日軍進行較量,那麼結果將不會如此,因為當時日軍進攻北大營的兵力只有600多人,而北大營駐扎有8000多兵力。當時的東北軍是有能力戰勝日軍的,就以為實際的不抵抗政策使得他們消極抗戰,一直損傷慘重。

在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率先發出了抗日救亡的號召。中共中央和當時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分別於、9月20日、22日、25日、30日和10月12日連續發表宣言、決議、告全國同胞書等,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罪惡目的和反動本質,嚴厲譴責了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的賣國、辱國的不抵抗政策,提出了「以武裝民眾的民族革命戰爭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抗日救亡主張。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開始了同日軍的較量,開始為自由獨立而戰斗。

918觀後感作文900字

我們敬愛的領袖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指引下,經過不屈不撓的斗爭,建立了新中國。我們在黨的陽光下,牢記毛主席的教導「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親切話語,幸福快樂地成長著,學習著。然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在老師的關心引導下,我們應當深切緬懷那些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的千千萬萬個仁人志士和戰斗英雄們,學習他們為了追求真理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今天,又是一年的九月十八日。__年前的今天,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當我了解了事情的真實情況後,感到無比的痛恨。因為它給我國東北三省的人民留下了無法抹去的傷痛,給全國人民帶來了無比的恥辱。1931年的今天,日本關東軍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向我們美麗的東三省城市之一沈陽,發動進攻。由於蔣介石的絕對不抵抗政策,日本人竟以一萬人的軍隊攻下了有著29萬人駐守的長春、錦州、哈爾濱等城市。多麼懸殊的力量對比!我真對蔣介石感到無比的憤恨!看了網上令人顫抖的圖片,我熱血沸騰!我了解到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他們有侵吞中國的野心,想把我們中國成為他們的殖民地。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長白山上留下了被日本人焚燒的屍骨,黑太陽731部隊用中國人來做細菌殺人的試驗品,種.種慘無人道的行跡,都暴露了日本人的無比殘暴。他們燒毀我家園,侮辱我們的民族,他們是一群不折不扣的禽獸。無能的清ZF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日本帝國主義無理發動七七事變,使東北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被肆意踐踏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

然而,中國人民絕不是讓人任意宰割的羔羊,民族英雄張學良就是這樣一位熱血男兒,他堅決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與蔣介石進行了徹底的斗爭。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是我們民族英雄張爺爺反蔣抗日的壯舉,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就應當學習張學良爺爺的這種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奉獻自己一生的崇高品德。

重溫歷史,我們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如果我們不好好學習,怎麼能對得起這些革命先輩呢?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了我們的國土,但永遠也侵略不了我們愛國的赤子之心。我們決不讓戰爭建立在我的快樂之上,更不會讓有害於和平的行為出現在生活中。我們必定會讓世界充滿和平的陽光,充滿無私的愛。總有一天,我會讓和平鴿飛遍全球,讓全球熱愛和平的人們攜手共在一片藍天下。

918觀後感1300字

上周末,我們班黨支部組織黨員同學和入黨積極分子去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參觀之後我心久久不能平靜。__年前,這里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它險些將中國淪為殖民地,給十六億中國人留下了無法消退的傷疤。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沈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在紀念館里看著那一張張日軍侵略中國的照片,殘殺中國百姓的照片,我的心在憤恨,在疼痛,在憐惜,在後悔……憤恨的是日軍的殘暴不仁,疼痛的是當局的軟弱,憐惜的是百姓的疾苦,後悔的是我沒生在那個年代。如果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一定要拿起武器對日本帝國主義給以反擊,把他們趕出東北,趕出中國!九一八事變雖然過去了__年,但是它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痛卻一直存在,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日軍犯下的種種罪行,都不會忘記戰爭帶給百姓的災難和疾苦,都不會忘記國恥……

促成這場悲劇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日本國土雖小,野心卻很大,一心想把日本變成亞洲老大。日本軍國主義有預謀地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試圖通過該事變佔領東北侵略中國;而中國當時出現內亂,蔣介石的「壤外必先安內」政策大大加快了日本對中國的侵蝕。當時中國人的麻木與軟弱也是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所以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國家與民族的興衰成敗,需要全國人民的人心支撐,而要把十六億人的力量凝集起來,惟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就要在勿忘國恥的前提下,重視發展,記住鄧小平同志的話:發展才是硬道理。「勿忘國恥」掛在口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關鍵是要記在心裡。日本人之所以能在古代的時候歸順中國,因為那時候的中國是一個強大的中國。而縱觀中國近代史,一次次被人欺侮,除了政府腐敗無能之外,主要還是我們貧窮,貧窮就會挨打,就會被人瞧不起,這是一條規律,就像一個身體瘦弱而有多病的人,他本來體質就差,因為沒有抵抗能力,所以 其它 病魔就會時時侵入。如今的中國能夠讓世界刮目相看,是因為我們強大了,特別是近三十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發展經濟政策,使中國經濟實力明顯地向世界前列邁進,國富民強,我們才能真正撐起腰桿,才能讓別人真正瞧得起。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和自然界一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小平同志的話是永遠值得我們深思的,發展才是硬道理。當今世界上,美國、歐洲、日本算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在很多方面我們自愧不如,唯一的機會就是奮起直追,「9.18」的警笛是我們卧薪嘗膽的動力,只有經濟發展,國力增強,我們才能永遠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不重蹈遭受別人欺侮的覆轍。

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__年了,它的身影已經在我們心中淡化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它給中國帶了的傷害。牢記國恥,奮發圖強。只有國家統一了,野心國家才不會有挑撥離間以獲取漁翁之利的機會;只有國家富強了,才不會有人虎視眈眈的看著我們。

918觀後感相關 文章 :

★ 紀念九一八觀後感3篇

★ 918觀後感500字兩篇

★ 918事變觀後感300字作文優秀

★ 九一八事變觀後感300字作文

★ 九一八事變觀後感作文5篇精選大全

★ 九一八事變觀後感500字

★ 九一八事變觀後感作文500字精選【5篇】

★ 918觀後感600字以上

★ 九一八事變觀後感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④ 七七事變電影觀後感3篇

七七事變,日本侵華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因發生於1937年7月7日而得名。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 觀後感 ,歡迎參考。

七七事變電影觀後感(一)

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一個皮膚黃如土地、記憶長如隧道的炎黃文明的承繼者和享受者,面對某些先輩某段並不遙遠的歷史。

七月七日,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種血火勾連的方式,以一種硝煙彌漫、哭聲與怒吼交相映襯的方式,以歌唱和訣別的方式,以仆倒、掙扎、繼之而起的悲壯姿態存在著。

七月七日,這一天我應該做點什麼,我必須做點什麼,因為它之於一個中國公民,就像陣痛之於新生,分娩之於母親。是的,我將重溫歷史,讓它從宛平城、盧溝橋的那一頁開始翻起,從29軍37師219團還擊的槍聲中開始尋找,我的可敬祖輩們奉獻和創造的歷史榮光。

七月七日,我必須讓浮躁虛華的心在它面前沉靜下來,因為我是一個有血有淚、有痛有樂、有屈辱與榮光的中國公民。伴隨黎明清風的吹拂,我將捧起一首戰斗史詩,一首剛剛被從歷史的塵埃中打撈出的無名氏之歌,它是寫給當年戰斗在最前線的29軍的偉大頌詞:「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委屈忍痛和平保,無可避免上刺刀,自衛應戰理氣壯,挺劍而起是今朝。盧溝橋、盧溝橋,立功報國在此橋!」

在它的雄壯節奏和音韻鼓動下,我沒有理由不亢奮,沒有理由不落淚,將一個男人的淚,獻給為祖國而戰、為和平而戰、為理想而戰的光榮先輩,這是一種榮耀,是我作為中國公民的莫大榮幸。我期待穿越時空的心靈感知,期待自己被物質文明泡軟的心能像他們一樣堅強和堅韌、執著而無畏。

在盧溝橋的石獅注視下,那片歷史陣痛之地,國民覺醒之地,戰士奮起之地,我們有責任帶著一顆負疚的心,去那兒憑吊,去那兒緬懷,用心和魂去撫摸與眺望。

當夕陽像先輩的背影一樣投掛在我們的臉上,當夏日之風裹著剛烈傳奇的 故事 撲面而至,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恭候與迎接,像一座石獅一樣向它、向他們致敬,永遠,永遠,因為這是不能忘卻的記憶!

七七事變電影觀後感(二)

在紀念「七七事變」67周年之際,我們在此憑吊當年英勇的抗日先驅英烈,回想歷史,展望未來,感慨良多。中日兩國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兩千多年友好往來交流的歷史,五千年文明的中華,在西風東漸以前,一直是東瀛告別洪荒步入人文的師長。然而在近代,東倭卻又一次走上對外窮兵黷武的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而且這一次不再是簡單的冒用「中國征東將軍」的名義跨越對馬海峽,而是「大日本帝國天皇」的野心,矛頭直指當年的恩師之國——中國,歷時半個時世紀的血腥浩劫,給中國和亞洲 其它 一些國家造成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一慘痛的歷史教訓值得永遠記取。

正確認識和對待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是中日兩國政府關系,以及兩國人民和平共處的基礎。雖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聯合聲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於日本開始對歷史問題有了這一基本認識,中日兩國才得以實現邦交正常化,民間互通有無。隨著30餘年來,數屆清醒的日本領導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而總體上逐漸有所進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發表談話,就過去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給亞洲國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損失和痛苦的歷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這對促進兩國關系的平穩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但同時從田中教榮到小泉純一郎,也有數屆逆歷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國鬼社」,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為右翼邪惡勢力幫凶;人們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擾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的逆流,並且這股反動潮流,有增無減,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其主要表現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勢力頑固地宣揚反動歷史觀,為過去的侵略戰爭翻案。日本有一個旨在為所謂大東亞戰爭進行 總結 的出版物,洋洋數十萬言,所持歷史觀之反動,翻案氣焰之囂張,令人吃驚。甚至在日本發展到公開修改教科書,否認歷史罪行。

在談到日本侵華戰爭時,公然把「九一八事變」歪曲成日本的「防衛戰爭」,把「七七事變」說成是中國的「陰謀所致」,連日本在本世紀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二十一條」,也被公然說成是日本在「鞏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全盤否定,統統抹殺。並且發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違背國際公法,在東中國海釣魚台列嶼非法拘押我中國公民。

眾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妄圖「八泓一宇,稱霸世界」,即把對外擴張作為基本國策。19世紀甲午戰爭竊取琉球和台海,20世紀30年代,日本先後挑起了「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發動了侵略中國的全面戰爭。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發指,其證據在案,鐵證如山,罄竹難書。然而今天日本某些喪心病狂者竟然對此辯解說,「因日本土地和資源缺乏,有時需要向其他國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權益」,這真是不折不扣的強盜邏輯。這類胡言亂語同當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的輿論蠱惑和煽動何其相似乃爾。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當年的軍國主義狂熱之中。

這些人還對在歷史問題上表態比較客觀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擊,對日本正直的輿論界和 教育 界人士發泄強烈的不滿,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 「歷史自虐症」。他們對日軍暴行的無數人證、物證,對中國、日本和國際上的如山案卷記錄目盲心蔽,對中日兩國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願望視而不見,一味地為侵略戰爭製造各種辯詞和遁詞。他們甚至揚言要改變現狀,重樹什麼「正確的」歷史觀,以恢復「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須指出,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瘋狂肆虐時也曾鼓吹過所謂「民族精神」,正是這種「民族精神」不僅給亞洲人民,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今天這些人又在起勁地鼓吹這種「精神」,他們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給日本在國際上樹立什麼樣的形象?他們這樣做,只能使周邊國家對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於日本今後的發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識之士對此不可不察,不能聽任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紀以來,日本走過兩條截然相反的發展道路,經歷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歷史結局。兩相對照,不難得出正確結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鑒不遠。但是,日本有些人卻頭腦膨脹,忘乎所以,甚至妄圖重溫「軍國日本」的迷夢。因此有必要正告這些人:要尊重歷史,以史為鑒,否則必將受到歷史的懲罰。

中國古語雲:知恥近乎勇。對日本而言,這應該意味著敢於正視歷史,深刻反省歷史錯誤,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以贏得亞洲各國的信任,成為國際社會中體面的一員。

以史為鑒——歷史是一面鏡子,如何面對歷史的大潮,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類歷史上,一個民族陷入精神誤區的情況並不少見,關鍵的問題是要有走出誤區的勇氣和智慧。正確認識歷史往往是一個民族走向新的進步的轉折點。中國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發展之路,走中日兩國世代友好之路,而這條道路的起點之一,就是正確對待歷史。

七七事變電影觀後感(三)

勿忘歷史,不僅僅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祖輩我們的祖國所受的屈辱和凌虐,而更大的意義在於揭示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畢竟世代的仇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也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發展才是硬道理,才是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艱苦的八年抗戰讓積弱的中國承受了太多的苦難,也讓中國贏得了近代中國反擊列強的最偉大的一場勝利,中國由此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之路。

然而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經濟環境,讓現代的中國所走的復興之路無異於進行一場新的抗戰

南方冰災、汶川地震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中國人的溫情、團結和堅毅。

中國,在堅定的走下去!

相信任何的艱難困苦,任何的天災人禍,都不會擊垮中國人民。

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堅毅。

牢記前輩們為國家的付出和犧牲,和對國家興盛的期盼,各盡其力,建設強大的國家。

未來屬於我們!

猜你喜歡:

1. 七七事變作文精選大全

2. 電影《七七事變》觀後感想

3. 「七七事變」78周年紀念日會議發言稿

4. 七七事變資料

5. 紀念七七「盧溝橋事變」領導致辭

6. 七七事變讀後有感

7. 電影七七事變觀後感

8. 七七事變的影響

9. 七七事變時間

10. 盧溝橋事件發生在哪一年

⑤ 觀看完電影《七七事變》,你有怎樣的感觸呢

「七七事變」即「盧溝橋事變」。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侵略了我國的東北三省,接著又蠶食華北,妄圖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國。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萬籟俱寂,一支全副武裝的日本軍隊,以一個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到宛平城內去「搜查」。看到這里,同學們都氣憤不已,這不顯然是赤裸裸的挑釁行為嗎?這可是中國的土地呀!面對敵人的無理要求,守衛盧溝橋的中國士兵當即嚴詞拒絕。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歷史的教訓。現在,我們的國家日益富強,已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作為新世紀的少年,讓我們記住歷史、不忘國恥,奮發向上、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⑥ 盧溝橋事變觀後感作文(2)

盧溝橋事變觀後感作文篇4: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國蘆溝橋上丟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國挑釁。之後,抗日戰爭爆發了……

奮力抵抗的是中國國民黨第29軍。其中,有一個趙姓師長。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誌願軍,和我一樣殺鬼子!”這使我很感動,因為他不願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在這抗日戰爭里,死傷無數,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屍體,但為了不讓中國亡國,戰士們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與鬼子同歸於盡。

現在日本為了掩蓋真相,在他們的教肓書上寫了許多歪曲的事實。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日本的孩子,一進門就吼著要殺光中國人,他媽媽問他為什麼,他回答:“中國人殺了很多日本人!”今年日本又想擔當理事國,我們反對,他們又說是我們的錯,難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們自己的過錯?!

日本侵華的歷史,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無法平復的傷口。電影《七七事變》,使我了解了這段無法讓華人忘記的歷史,體會到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日本為了吞並中國,發動“七七事變”,我國的29軍與日軍在盧溝橋展開激烈的戰斗,29軍的戰士們懷著憤怒的心情,英勇殺敵。

我的心中兗滿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憤怒,但我更感謝英勇的中國軍隊,是他們不畏強敵,英勇抵抗,為民族解放獻出年輕的生命。

這一段不能忘懷的歷史,讓我懂得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會加倍努力,學好本領,做個有用的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盧溝橋事變觀後感作文篇5:
在七十六年前,宛平城外的盧溝橋上響起了一陣槍響,拉開了七七事變的序幕,也即盧溝橋事變。這個事件成為了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開始,是他們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丑惡事件!

在那天晚上十點,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向中國駐軍挑釁。日軍詭稱有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橋邊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就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開槍開炮。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並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我國的29軍與日軍在盧溝橋展開激烈的戰斗,29軍的戰士們懷著憤怒的心情,英勇殺敵。從這可以看到,日本早有計劃,其險惡之心人盡皆知。

影片中有幾處情景令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情景之一,29軍副軍長佟麟閣,身先士卒,親赴一線,他和趙登禹師長對話,佟說,我已准備把家中蓋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決心以身殉國。趙說,我連棺木都不要,馬革裹屍,死又何憾!兩位將領心昭天日,抗日戰場倆人光榮殉國。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給其舉行追悼會,北京現仍有麟閣路、登禹路,以永遠彰揚其抗戰功勛和為民族捐軀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軍長的宋哲元之母70大壽之日,日本華北駐屯軍派使者送來“國寶”級壽禮瓷瓶。宋母不悅拒納。宋勸其母,委婉應付,暫收為妥。其母曰:“我沒當過官,不知什麼是“委婉應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後靈魂進不了祖墳!”旋即起立,當著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壽禮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氣,令人起敬。翌日,宋軍長召開軍事會議宣布:堅決抗戰!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戰酣。29軍將士大刀揮舞,日寇血肉飛濺,令人痛快。但日軍敗退,中日軍隊脫離接觸後,日機飛臨,炸得中國軍隊潰不成軍,死傷慘重。佟副軍長親自用機槍打飛機,遭飛機炸彈擊中血染沙場,情景慘烈,令人憤恨悲傷。

情景之四,中國國民黨第29軍有個叫趙登禹的師長,他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下。但他沒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獅子旁犧牲的。之前這位師長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如果爸爸沒有把鬼子趕跑就已經倒下了,你也要參加抗日誌願軍,和我一樣殺鬼子!”這使我很感動,因為這位師長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勝利,趕跑侵略者。讓自己的祖國又恢復和平。

“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這些話雖然簡短,但卻是顛簸不破的真理。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我國作為戰勝國參加和會,卻遭到了國聯的羞辱,提出了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其中規定了把德國以前在中國的特權,轉讓給日本。

唯有強大,唯有崛起,唯有發展才能讓我們挺起腰桿站在世人面前,向世人驕傲宣稱: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驕傲、自豪!

如今中國已經強大了,我們的軍事力量也越來越強大了,沒有那個國家再來侵略我們。然而,最近菲律賓的挑釁、日本對釣魚島事件的態度卻讓我們提起了警惕,我們還沒有那麼強大,我們還必須繼續努力!
盧溝橋事變觀後感作文篇6:
清明 節前夕,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一部革命電影——“七.七事變”。

我在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中國-軍民勇敢抗擊日本鬼子的那一幕幕,那一幕幕都使我非常的傷心,因為在這場日本發動的戰爭中,中國傷亡了很多人。

當我看到那一幕幕的鮮血布滿大地的時候我更生氣且淚水充滿眼眶,因為這些鮮血是中國人的鮮血,是那些革命英雄奮不顧身為了保護祖國而留下的。這里還有一些高級將領的鮮血如佟麟閣、趙登禹等,這些軍人在關鍵時刻捨身、舍家,都勇敢的沖在最前線,用血肉之軀去拼搏。

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才真正的知道戰爭是多麼的可怕,戰爭對人民的傷害是多麼的深。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裡,難道不應該懂得不應該珍惜現有的美好生活,去維護和平反對戰爭嗎?

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2007年07月07日。

QQ中開始傳這樣的信息:

今天是千年一遇的070707,祝:收到的陞官發財,閱讀的工作順利,儲存的萬事如意,轉發的年輕美麗,回復的愛情甜蜜,刪除的天天揀到人民幣!

我這些天已經養成看電視寫感受的習慣了。今天中央6台放的是抗日電視《七七事變》!我認真的看了,並在我所在的群中發出信息,讓大家一起看。現把自己感受最大的幾個鏡頭梳理出來!!!!

第一,撕破日本國旗。在一次戰役中,中國一名戰將,展開日本國旗,一下撕成兩半。

第二,砍倒日本國旗。日本人他們的國旗插在橋上,中國的戰士奉命將日本旗扔到河中去。

第三,戰場上放著很多棺材。說明中國人的決心。

第四,戰前動願,將兩個烈士的遺孀抱來,讓所有的戰將: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烈士!!

第五,在最後撤軍中,所有的將士都是倒著走的,特別是導演特寫了一個鏡頭:一個雙眼受傷的戰士用雙手摸橋上的獅子。

第六,愛國的語言太多了。記錄一兩條:大丈夫寧戰死殺場,馬革裹屍 寧為戰死鬼 不做亡國奴

第七,片子一直在渲染一種民族精神,一種讓我們愛國的精神。感動!!

第八,在烈士的墳前,所有的戰士向天放槍,並放飛很多鴿子,和平啊!!

另附一個思考:

為什麼戰斗中,我國的戰士一直迎著槍沖,倒下那麼多,為什麼不藏起來,搞戰術呢?每次看電影都有這種疑問,只到有一天,我在打一個戰爭游戲《諾曼底登陸》開始我也想停下來,躲起來,可是總是被打死,最後,我就開始沖,雖然受傷了,可是成功了。

反對戰爭!!!

盧溝橋事變觀後感相關作文:

1. 七七事變作文精選大全

2. 寫盧溝橋事變的感想作文

3. 電影《七七事變》觀後感想

4. 七七事變觀後感

5. 七七事變的500字觀後感

6. 關於盧溝橋事變的感想作文

7. 七七事變觀後感1000字

8. 七七盧溝橋事變作文精選

⑦ 觀看七七事變心得體會3篇

觀看七七事變 心得體會 範文

1937年7月7日,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嗣後日以重兵三路進攻華北。「七七事變」是劃時代的歷史事件。日寇進攻盧溝橋的炮聲宣告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盧溝橋抗戰的壯舉引燃了中華民族抗戰的聖火。中國人民從此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

令我為之憤怒的是,一些追隨於日本人之後的中國軍人,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竟說出「與日本人合作,中日沖突化干戈為玉帛,這可是功德無量的事。」身為中國人,竟說出這樣的話,你們的良心何在,你們對得起中華民族嗎?

這不禁讓我想起這樣一則材料:武漢大學的路珈山頂有一個櫻花園,每當櫻花盛開的時候,一些中國青年身穿日本和服攝影留念。一韓國學生問其導師:何故穿和服照相?導師苦笑,無言以對。

讀罷材料,掩卷沉思,一股悲憤之流湧上心頭。韓國學生的一句問話使導師無言以對,難道是導師回答不出嗎?不是的。導師的無言,說明他對此難於啟齒。我倒要問問:在中國的土地上,在盛開的櫻花叢中,為什麼一定要穿上和服?難道在這些中國青年的心目中已經沒有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難道他們忘了是日寇的野蠻暴行曾經是中國人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又有多少中華兒女一身正氣,威武不屈。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把獻身祖國作為自己無尚的光榮。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深陷囹圄受盡酷刑,卻仍堅持斗爭,時刻牽掛著可愛的祖國的__;身中數彈,死前仍高呼「殺敵報國」的張自忠……無數中華兒女以他們的愛國行為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而他們的後人呢?一些中國青年竟蛻化到崇洋媚外的地步,這怎不令中國人為之悲哀呢?

民族的靈魂就像纖夫手中的繩,只要握緊它,齊心協力,才能牽動中華民族這艘巨大的帆船,才能向著美好的遠方前進。為了這艘民族之船,讓我們都來做一個堂堂正正,實實在在,令中國為之驕傲的中國人吧!

看了觀看七七事變心得體會的人還看了:

1. 學習盧溝橋七七事變心得體會

2. 七七事變79周年心得體會2016

3. 電影《七七事變》觀後感想

4. 七七事變心得體會

閱讀全文

與盧溝橋電影事變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