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喜喪為什麼不上映
魯南張庄,86歲老人林郭氏,身體硬朗,在農村老宅獨自生活。林郭氏突發腦血栓,身體狀況逐漸惡化。子女積極為老人操作敬老院入住事宜。敬老院床位緊張,只有等待敬老院有老人去世,按照老人的意願,開始了到子女家輪流居住的短暫旅程。這一過程中,林郭氏中風摔倒,腦神經損傷,得了笑病。 敬老院終於有老人亡故,空出床位。卻在去敬老院的前夕,林郭氏懷揣著全家福老照片溘然長逝。按照老風俗,兒孫們給她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喜喪。 生活重新開始,又是在重復昨天的故事……
電影中林郭氏的兒子,老二是一個老師,家中條件看似確實不太好。因為老人身體的狀況逐漸惡化,敬老院床位緊張,子女們焦急等待敬老院有老人去世,再讓林郭氏頂替空缺。林郭氏發病摔倒受傷得了笑病。她開始了到子女家輪流居住的短暫旅程。,他們開始是把讓老人分著住,規定每一家住多長時間,老人被老三用車接去自家住,住了沒幾天,因為兒媳婦的對待老人的行為確實太差,老人因不能忍受,又轉去女兒家住。
❷ 《喜喪》被王家衛評價為「中國版」的《東京物語》,兩部電影有什麼相似之處
日本大師級導演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吧,無論在哪個日本電影史TOP榜單上,他都是牢牢占據前三甲的位置,甚至放眼整個電影史上的這種家庭題材類型片,它都能夠名列前茅。能夠和《東京物語》相提並論的電影是少之又少,但是《喜喪》卻得到了「中國版《東京物語》」的褒獎,並且這個評價並不是出自影迷之口,而是「最會裝逼」的導演王家衛說的。
生活在這個世界很難,你有你的苦衷,你有你的為難之處。但生育你的父母當初又背負了多少磨難?生老病死,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過程,當初他們給予你呵護,那麼也請你給予他們關愛。
怎麼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請給我留言點贊哦~
❸ 這片不能看!說是虛構,畫面卻真實得觸目驚心…
友情提醒:沒有做好准備,請不要閱覽此文。
在中國,但凡講現實的電影,其生存的土壤貧瘠的如同阿拉善荒漠。
有這么一部電影,低成本、製作粗糙,無明星,全片山東話、導演還是在讀書的學生。卻獲得了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獎。
曾經被王家衛稱贊為 「非常可貴」 ,並且與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異曲同工。
這部電影,叫 《喜喪》。
看過的每一個人都能在這個電影里找到現實的影子。
灰濛蒙的色調,黑乎乎的房間,看似不經意的拍攝手法恰好與你心中的現實重合。事情發生在山東棗庄的一個村莊里,一個黃泥土房裡住著一個86歲的老太太林郭氏。
平時老太太一個人住在農村老宅,一個人聽廣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做活。不能說是安逸,更多的是孤獨。
孩子?
林郭氏是有孩子的。老太太35歲守寡,那時候她最小的孩子只有9個月大,一手拉起了四子二女共6個孩子。為了生活她種地、挑糞、討飯...能活下去的手段都用了。終於把孩子拉扯大了。
每天晚上都在菩薩面前祈禱:「菩薩保佑孩子們都平平安安」。
現在最小的孩子也已經娶妻生子還有了孫子。6個孩子有的在農村有的在城鎮,一大家子只有老太太住在老房子里。
突然有天老太太中風摔倒了,腦神經損傷自己生活不利索了。
可是兒女們忙,還都叫窮。
大家一合計,打算給老太太送到敬老院去,只為了逃避贍養的義務。
老太太是不想去的,中國人固有的傳統思想,寧願死在自己家裡也不要死在養老院。
但是盡管老太太不願意,幾個孩子也硬是把敬老院的定金交了。
甚至拿出隔壁孤獨老死的瘋子大娘來嚇自己的母親。說隔壁大娘死了好幾天才被人發現,身上都長了蛆了。
老太太最終答應了。可是這時候敬老院傳來消息,床鋪不夠用,必須要等到那邊死一個空出位置才能搬進去。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老太太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只是她這時候還不知道,這是一條讓她尊嚴盡失的路。
她先是搬到了老二家去。
老二家的孩子都外出打工了,只有幾個孫子孫女在家裡讓老兩口幫忙帶,聽說老太太要去他們家,老二家媳婦不樂意了:家裡孩子那麼多,再來個老人,怎麼養?
為了不給孩子添麻煩,老太太去了老三家裡。
老三家的媳婦是這個小縣城的「城裡人」,看不起這種鄉下老婆子。明裡暗裡都在嫌她臟,老太太吃飯用過的碗隨便拿水沖一沖,自己用過的碗是洗了又洗。老太太用過的手巾,拿夾子夾到一邊。
三兒子把一切看在眼裡,但是什麼都沒說。
劇情發展到這里,第一次發生了溫馨的一幕。
三兒子的女兒給奶奶洗頭。孫女告訴她很想去外面打工,但是父母不同意,老人和孫女聊天提出多去外面看看。孫女聽了老人的話,離家出走。
三媳婦把責任歸咎於老人,讓老人跪倒在地。
這時老太太每天每天晚上的祈禱變成了「菩薩保佑俺平平安安,平平安安。」
沒辦法,最後老太太去了小女兒家裡,小女兒孝順,給她洗澡給擦屁股,陪她聊天。本以為一切可以安定下來了。這時候女兒家的孫子跑長途出車禍了,家裡雞飛狗跳。
老人,成了負擔。這時候,有了本篇最絕望的發問:
娘,你想死吧?
老太太最後又去了老二家,這時候老人得了笑病,沒錢醫治,經常半夜發笑。
所以把老人搬到牛棚邊上的石頭房裡。吃飯的時候送來一碗飯。
最後老太太問了一句:兒子,敬老院有信了嗎?
最後,敬老院終於有了床位。
第二天早上,老人早早起床。梳梳頭發洗了臉,看著全家福,對著那個被親生兒子破碎的觀音像,嘴裡念叨著「菩薩,保佑我兒平平安安」後喝下耗子葯,倒在黑暗的牛棚之中。
她這個為了自己孩子付出一輩子的老人,認為她的歸處不是敬老院,是「死亡」。
你覺得冷嗎?
劇中老太太被誣陷偷錢,老太太為了不給家裡造成困擾,承認自己拿了錢。從疊了好幾層的手絹里拿出了50元錢。
為了給老太太治病,孩子幾個就在老太太的面前為了誰拿多少錢吵的不可開交。
幾個兒子媳婦女兒都在潛台詞告訴老太太,去死了,死了就不拖累人了。
老太太死了,喪禮變成了一個諷刺的喜喪。搭起了戲台,唱起了歌,請來了樂隊,挑起了舞。
老太太的遺像,就在下面靜靜的看著。
老太太去世不久後,二兒子的媳婦摔倒了...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切將重復上演。
這是一個虛擬的故事,卻真實的讓人想哭,一群未經培訓的老人演出了你我想哭的劇情。
在很多地方,解決養老的一個方式竟然是幹掉老人,可怕。
王小波曾說:
我知道在中國,農村的人把生兒育女看作是一生的主題。把兒女養大,自己就死掉,給他們空出地方。
老人自殺成潮,老無所依彷彿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
喜喪原本是無疾而終壽終就寢的表達,在這里變成了老了不給孩子造成負擔,選擇自殺是為喜喪。
悲哀。
❹ 老太太去世前不讓兒子火化 兒子火化了以後老人回家 是什麼電影
《喜喪》。
這部電影是4年前的一部冷門影片,該片由張濤導演,也正是這部家庭冷門影片,在第10屆電影節上奪得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獎,被評委近10年中國最好的家庭片。
❺ 《喜喪》: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我們自己
八十六歲的林郭氏患上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六個兒女一致要她去敬老院。她無奈同意,敬老院卻沒有空床。如此,她就近在輪流在兒女家居住,到處受排擠後住在牛棚里等敬老院的床位。當第二天可以搬到敬老院時,她半夜吃老鼠葯結束了生命。
說來,林郭氏是苦命人。她35歲就守寡,卻有六個孩子。當時,最大的孩子19歲,最小的只有9個月。為了這些孩子,她沒有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大這些孩子。
可在孩子們都成家後,林郭氏依然自給自足,不拖累任何一個孩子。四兒子離婚早幾年離婚了,把兒子扔給林郭氏,她便這樣默默地養活著孫子。
一天,她摔倒在地送去醫院確診患上腦血栓,從此生活不能自理。兒女們商量決定把她送到敬老院去,雖然她不願意去,可也只能同意。
不巧的是,敬老院還沒有床位。如此,林郭氏首先去了不遠處的二兒子家。兒媳婦想要老屋,便對她噓寒問暖。可當她向林郭氏道出心中所想時,林郭氏擔心四兒子回來無處落腳,便拒絕了她。
二兒媳得不到老屋馬上指桑罵槐,林郭氏覺得在二兒子家住不下去了,就要去三兒子家。在去三兒子家時,她想著四兒子離婚後從沒回來,估計是不想要老家了,就把老屋鑰匙給了兒媳婦。
林郭氏的三兒子在縣城安家,生活比較富裕。可三兒媳婦打心裡瞧不起她,嫌棄她臟。她剛進屋,三兒媳婦就把她的行李丟到儲物間,還把她的座位墊上白布。就連她吃飯的碗也是專用的。
幸好孫女沒有嫌棄林郭氏,還幫她洗頭。可孫女本來想外出打工,無奈父母不同意,她就問奶奶會不會阻止孩子去打工,奶奶說她的孩子大了她就任由孩子選擇。如此,孫女收拾好行李偷偷去打工了。
三兒媳婦覺得女兒之所以不聽勸說要去打工,肯定是林郭氏慫恿。如此就指著他罵個不停,而在一旁的兒子卻沒有制止,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
如此不受待見,林郭氏不想再住下去了,她要去二女兒家。三兒媳婦當然求之不得,在她走時,三兒媳婦當著她的面把她用過的東西當垃圾扔掉。
幸好在鎮上開著小店的二女兒家歡迎林郭氏,女婿特意去買了豬頭肉,女兒幫她洗澡。她滿以為可以安然地住在女兒家,可她女兒出去賣卷餅,只有她和女婿在店時,女婿不見了五十塊錢。
女婿把不見五十塊錢對妻子說了。如此,二女兒也把這一切告訴林郭氏,林郭氏默默地拿出五十塊錢給女婿。
又過了一段時間,林郭氏的病情更嚴重了,她的神經控制不住,總忍不住要笑。如此女婿便帶她去醫院看病,途中他看見一個錢包,便下車撿。沒想到中了圈套,剛把錢包撿到手就有人來到跟前說是他的,還被搜光身上的錢。
實在沒辦法了,二女兒召集兄弟商量讓大夥出錢給母親看病。可兄弟們卻說在誰家發病就需要誰負責,壓根不願意出錢。
不幸接踵而至,二女兒的兒子去送貨出車禍死了,一家人悲痛欲絕。林郭氏覺得不能在拖累女兒了,提出要回家。
由於林郭氏已把老屋鑰匙給了二兒媳婦,她已不能再住進去了。二兒子夫婦倆就讓她住到牛棚里,在這樣凄涼的境遇里,她虔誠地拜觀音,不料二兒子看著她這么做心裡不爽,將觀音打碎了。
辛苦大半輩子,落得這樣的下場。在二兒子告知林郭氏明天就可以住進敬老院時,她沒有任何錶情。半夜,她懷揣著一張全家福吃下早就預備好的老鼠葯,就這樣結束了她凄苦的一生。
兒女將林郭氏的葬禮弄得十分隆重,還請來樂隊表演節目,那排場就像辦喜事一樣。
若干年後,兒媳婦也如同林郭氏一樣暈倒在家門口……
這是電影《喜喪》的故事情節,中年守寡的林郭氏吃盡苦頭把六個兒女撫養成人,卻在不能自理時過著凄苦的生活,以至於吃老鼠葯結束自己的生命。諷刺的是老人在世時,兒女沒有盡贍養的義務,卻為了掩人耳目辦隆重辦喪事。而若干年後,兒媳婦也在經歷這樣的下場。
說到底,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畢竟,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
❻ 電影《喜喪》: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終老
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影片一開始85歲的老奶奶去大門外抱玉米桿,外面是鋪天蓋地的鞭炮聲。而他的孩子們正商量是要把她送去養老院。老人聽著孩子們的議論,手上忙活著在給重孫女做雞毛毽子,一會祖孫兩又唱起了歌謠。
養老院里大都是七老八十,無行動能力、孩子們又無力或者不想照管的老人,很多孩子把父母扔這,除了交錢,其他幾乎不管了,可笑的是養老院里放的歌曲竟然是「爹娘的恩情比天大……」,算是反諷吧。裡面的床位非常緊張,因此老奶奶住不進去,只能在各家輪流去住。
先是去了開著私家車、住著城裡房子的三兒子家。穿著青色的舊時圓領襖襟子,粗布褲子,滿頭白發的老奶奶自然遭到了三兒媳的嫌棄。她帶來的被褥兒媳直接讓丈夫放在了儲藏室,碗和筷子是和家裡人分開放的,皮質沙發上她坐的那塊專門鋪了白色的布子,甚至老人走過的地方,兒媳都會多拖幾遍。低眉順眼的老奶奶在餐桌上完全插不上話,吃完飯只能坐在卧室里求菩薩保佑孩子們平平安安。孫女平平一聲不吭地去南方打工,憤怒的兒媳認為肯定是老奶奶和孫女說了什麼,命老奶奶跪在自己面前,並大聲質問。最終老人只能離開,去了二女兒家。臨走時兒媳婦沉默不語,並無半點挽留。直接把老人用過的所有東西一把扔在了樓道里。那種深深的嫌棄,大概是忍無可忍。
二女兒是賣煎餅的,女婿開著個小賣部。因為要照顧老人,二女兒每天得早收攤一會,一來二去一天就要少掙幾十塊錢,況且家裡還有個孫女和重孫女需要照顧,因此家境窘迫,女兒有天問:「娘,你想死嗎?」
「不想死都得死。」老人說
「娘,你說臨了臨了,你咋得這個病,真是活受罪。」
老人只有唉聲嘆氣,這是她最無奈的地方。
有次女婿被街邊小混混騙走幾千塊錢,全家都很拮據,只能將老太太送回在村子教書的二兒子家。二兒媳是個胡攪蠻纏的潑婦,她一口咬定:「在誰家有病,歸誰管。」三媳婦為了讓自己輕松,也跟著幫腔。
二女兒頓時來氣,大喊:「大哥大姐寄的錢呢?娘的錢、房子都給了你們,就得你們管。」
三兒媳也說:「對呀,錢呢?」
立馬引起了戰火,很快三家人打起來了。老奶奶只能又回到二女兒家。誰料,二女兒的女婿出了事故身亡,他們一家人更是落入了無邊際的黑暗裡。老人只能回到二兒子家,因為經常苦笑自己的命運,菩薩都被兒子摔了,更是經常要被兒媳責罵,最終被送到牛棚,可憐的老人第二天就服葯自殺了。
她死後,喪禮里請來的樂團一會說書,一會跳起艷俗的舞蹈,人人都很高興,尤其是她的兒女,都覺得如釋重負,老人的離世對他們來說,是種解脫。
我立馬想到了最近看的一檔綜藝節目《奇遇人生》,阿雅請來了毛不易來台灣做音樂治療。那些慢慢凋零的老人,那些重殘身障者,那些失智、患有唐氏綜合征、甚至是植物人的他們,如何終老。從事公益的年輕人用音樂去帶給老人歡樂,以音樂溫暖生命。
裡面有句旁白「讓我們一起聆聽,音樂如何安撫時間的洪水猛獸,看生命里老病的苦者如何在旋律中得到撫慰。」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有人願意將鏡頭對准那些凋零者,老人不是我們的過去,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如何對待他們,本質上是我們如何對待自己。
中年人在育兒方面投入那麼大的人力財力物力,而在對待老人時,只希望他們不要給我們添麻煩。音樂療法是一種嘗試,我們應該在父母的養老方面有更多的探索,而不是順其自然,到時再說。因為父母不會一直在原地等你,最痛的痛是來不及。我們終其一生,最想得到的其實是父母的認可,而和父母建立更良好順暢的關系,會讓我們更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衰老,不懼怕。
❼ 喜喪電影的老人還在世嗎
去世了,老人在86歲去世,按照村裡的習俗八十歲以上去世屬於「喜喪」,為了表示孝順,兒女們請來戲班子,濃妝艷抹,城裡的大哥大姐依舊沒有回來,只是寄來份子錢,而老人小兒子,依舊沒有消息。
電影《喜喪》的主人公是一位86歲的老人林郭氏,她和孫子住在路南張庄的一棟老宅子里,她一共有子女六人,可是丈夫卻在她35歲那年去世,當時她最小的孩子才9個月,最大的那個13歲,從那以後她就靠要飯,一人撫養6個孩子長大。
本來老人的身體還算硬朗,但是有一天,不小心摔了一跤突發了腦血栓,失去了自理能力,在得知噩耗後老人的六個兒女,只有二兒子、三兒子、小女兒趕了回來,老人的大兒子和大女兒自從在城裡定居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小兒子因為和老婆離婚後也杳無音訊,至今不知是死是活,只留下孫子小道陪著老人。為了照顧老人,他們兄妹三人商量每家出2000元,把老人送進養老院。
總結如下:
可此時養老院床位緊張,老人又無法自理,所以幾個兒女們就順了老人輪流養老的願望,等著養老院里有空床位了,再把老人送進去。
老人先是到了二兒子家裡,二兒媳在老人剛進門的時候就要求老人把老宅子給他們,但是老人擔心老四回來了沒有房子住,又擔心孫子小道將來沒有落腳的地方,於是就拒絕了二兒媳的要求。二兒媳從那以後就立馬變了嘴臉,每天對老人惡語相向。
❽ 有什麼好電影推薦講人性和不孝
貓臉老太太、喜喪等電影。
《貓臉老太太》講述了周家四兄妹將母親遺棄,母親在一個大雪之夜被凍死後,黑貓跨屍而過,周家老太借氣還魂,化身貓臉老太太,神秘靈現於古鎮,周家春、夏、秋、冬四兄妹因此而陷入貓臉老太太的死亡詛咒之中。
《喜喪》是由張濤執導,郁鳳雲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2015年12月5日在青年導演海上影展首映。該片講述了身體健康逐漸惡化的老人林郭氏去世前在各個子女家居住的故事。
❾ 老人擁有6個子女,卻在牛棚選擇用極端的方式了卻餘生,痛心
80多歲高齡的老人林老太,擁有4子2女的滿堂兒孫,最後卻淪落到住牛棚,吃老鼠葯結束餘生的境地,可悲的是,兒女為了辦理一場所謂的「喜喪」,在老人的葬禮上他們還請來了穿著暴露的熱舞女郎,演繹一場既可悲又可笑的鬧劇,著實諷刺!
這不是新聞,而是一部上映於2015年的記錄片式電影《喜喪》中的劇情
首先,我們先來理解一下什麼是喜喪,
「喜喪」,「人家之有喪,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於喜。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為可喜也。」。意思就是說,如果家裡有人去世了,而逝者又是80歲以上,德高望重,福壽雙全且家族興旺的人,這樣的死者葬禮可謂喜喪。兒孫們就不會那麼悲傷。會停靈三至五日大擺宴席,招待親朋好友
而這部電影之所以取名為《喜喪》,絕大部分包含了諷刺的寓意,顯而易見,林老太的壽是有了,畢竟80多歲高齡了,但是福呢?她擁有6個子女,但最後卻是在牛棚吃老鼠葯結束餘生,何福之有?
全片108分鍾,但在豆瓣卻有高達8.7的評分,而這裡面,沒有一個專業的演員,但他們卻把故事演繹的淋漓盡致,沒有一絲生硬,讓整部電影真實得像是一部紀錄片。
林老太住在魯南張庄的一座土房子里
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聽收音機,偶爾村裡有搭戲檯子,她也喜歡去湊湊熱鬧看看戲
除此之外,她也信佛,家中正堂上就有一座觀音像,
她每天早晚都會很誠心地跪拜在菩薩面前,祈求菩薩保佑家中子女,孫輩平平安安,
每天早上,她都會很真正地用棉布擦拭著牆上的相框,那裡面,都是子女的照片
自從30幾歲開始守寡之後,她依靠乞討的方式,養大了6個子女
現在兒女都成家立業了,一個個的走出了村莊,偌大的房子里,
也只剩下她和孫子小道在這里生活著
小道是老四的兒子,因為老四跟妻子離婚了,又要打工,
所以,老太太就把小道帶在了身邊,平日,就是她在照顧小道的起居飲食
然而有一天,她的二兒子卻突然跑到了一家養老院,打聽養老院是否有床位的事情,院長告訴他,床位暫時沒有,但是有一位胡老太太病情嚴重,估計就會不久於人世,只要她走了,就有床位了,問老二能不能等,老二當場表示可以等,並且還跟隨院長到辦公室,先提前辦理了入院的手續
而他之所以這么做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母親林老太前幾天在家裡摔了一跤,把臉都摔破了,幾個兄弟姐妹就商量了一下,准備把林老太送養老院去,諷刺的是,在他幫老太太辦理手續的時候,一旁的收音機卻傳出了爹娘的恩情比天還大這樣的歌詞
此時林老太的老宅中,老三和小女兒,女婿都在聚在了家裡,等待著老二從養老院回來,當老二回來後告訴眾人養老院的事情弄好之後,他們才坐下來
老二對林老太說:娘,你還是去吧,在家誰伺候你
林老太卻說:你看,我這不是好好的嗎
老三立馬打斷老太太:好好的你前幾天還摔一跤,你看你的臉
老二補充道:娘,還記得瘋子大娘嗎?自己死家裡了,沒人知道,過了好幾天才發現,滿身都是蛆
當然,這些話對林老太來說沒有多大的說服力,她自然不想去敬老院
但是兩個兒子都表示現在那邊表也填了,定金也交了,她這一病倒,家裡就什麼都做不了,都得來伺候她,林老太自己看著辦吧,
這等於,讓林老太自己去做抉擇,是要拖累子女還是去敬老院,不言而喻,然而現在那邊沒有床位,他們也沒逼著林老太做決定,待了一會,就都走了
第二天,老太太在門口納鞋底,住在村裡的二奶奶步履闌珊的拄著拐杖來到她的面前
坐下後,她先是問林老太,為什麼不去敬老院,那裡多好,有吃有住
林老太抬頭看了看她,嘆了口氣,沒有回答她
二奶奶接著說:大嫂,我想再買點葯,我兒子,一分錢都不給
說完,便流下了眼淚
林老太依舊沒有說話,而是聽完之後,轉身回到了屋子裡,從手帕中拿出了幾十塊錢交給了二奶奶
二奶奶接過錢後,說了句有錢再還你之後,便離開了
沒多久,林老太又摔跤了,這次更嚴重,直接昏迷在了門口
兒女們也因此,又一次聚集在了老宅,這次,連老二媳婦,老三媳婦都來了,
而這次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不管怎麼樣,都要說服林老太去住敬老院,
老二也因此又一次去了一趟敬老院,在得知還沒有床位,需要繼續等時,他便失望的回來了,小女兒建議先帶林老太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但兩個哥哥還沒開口,林老太便提出了反對,她說她這都是老毛病了,去醫院也檢查不出個所以然,上次去就糟蹋了不少錢,不想再去了
在門口的兒媳婦一聽林老太這話,當場贊同道:就是呀,咱娘這病是老病,看不看閑情,多花那些錢幹嘛,在家住一段時間就好了
在場其他人也沒有反駁,隨後老二說道,大哥,大姐沒有回來,但他們也表示同意把林老太送去敬老院,並且還把錢給寄回來了,連同他們的一起,每家2000,並且當然讓兄妹幾個當著母親的面把錢湊齊了
而林老太則表示,讓他們去把定金給退了,她不去,不想花那個冤枉錢
二兒子邊數錢邊反駁著老太太道:哼,你老人家啊,這回可當不了這個家,啥也別說,聽我安排,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林老太見兒子這么說,便提出,她想要挨家去住兩天,至於敬老院,等回來再說
一聽這話,二媳婦直接開口說林老太這是越老越洋心,沒事找事
小女兒則說家裡窄,怕住不開,反正就是兄妹幾人相互推脫,
畢竟擔心一個老人在家拖著,怕耽誤幹活,
但老太太脾氣倔,他們也知道
最終還是隨了老太太的意,讓她明天開始,便挨家住幾天
第一站,是老二的家
老二是村裡的老師,家裡並不富裕,第二天,她便用板車,帶著老太太回到了家裡
當然,孫子小道也一並跟了過去
二媳婦桂花,本就是個潑辣直白的女人
老太太剛進門坐下,她便熱誠地為老太太倒水,然後便開口想打老宅鑰匙的主意,
無非就是反正以後老太太也不住了,剛好自己兒子准備蓋新房,他們也可以搬到老宅去住
而老太太卻沒有當場同意,原本老宅是她打算留給老四的,哪怕他以後不回來,但是孫子小道也在家呢,以後他也能有個落腳的地方
兒媳婦一聽老太太沒同意,當場就把笑臉收回去了,
第二天,也沒再搭理老太太,
一早就去磨坊打好兩桶米糊,然後回家烙大餅賣
老太太自然看得出二媳婦的轉變,她也沒在意,自顧自地在一旁納鞋底,樂得清閑
晚上,老二兒媳婦對桂花說,她想出去打工,希望桂花能幫她照看孩子,
她這天天在家裡喂雞種地根本就賺不了幾個錢,
單靠她丈夫在外打工,可能連給孩子買奶粉的錢都不夠
桂花不願意,她見兒媳婦抱怨現在生活不好,當場就對兒媳婦說:
你們都走了,我是伺候老還是伺候小啊,孩子這么小哭哭巴巴,你奶奶這么大年紀在鋪上睡著。你問問你奶奶,我年輕的時候她幫我帶過孩子嗎。 我還想給你蓋房子, 我們都不知道上哪住去。
其實,這些話,就是說給裡屋的林老太聽的,老太太也知道她意思,無非還是因為老宅鑰匙的事,她沒出聲,在裡屋就那麼坐著
然而第二天,小道卻出事了,在學校里的老二接到了派出所的電話,說小道涉嫌盜竊電動車,被抓起來了,於是,老二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派出所,只見此時正有兩個警察真正審問著小道,
還好因為年齡小,只是被教育了一下,就被老二領回了家,當晚,老二媳婦一直不停口的斥責著小道,說她小小年紀不學好,都不知道想幹嘛,本來老的還沒伺候好呢,小的還惹事
小道辯解道:我缺錢,我要弄錢去找我媽,我奶說,我媽在上海
桂花當場發飆:你去找啊,你去,你認你媽,你媽還不一定認你呢,有本事你就去啊
結果小道當場起身就要離開,這操作頓時嚇壞了桂花。她連忙追上小道,又把她拉了回來,這孩子要真這么走了,她可不知道上哪找去,頓時話也軟了下來,所幸林老太最後幫說了兩句,這場鬧劇才算停止了下來
很快,老太太到了該換家的時候,一早,老三便開著轎車來到了老二家裡,准備把老太太接過去,而老二媳婦此時正送兒媳婦去坐車呢,她最終還是讓兒媳婦出去打工了,畢竟那天那麼說,也純粹是想讓老太太知道,她真的需要那套老宅
而老太太在離開老二家之前,還特地交代老二把小道送去小女兒家裡暫住,讓小女兒給小道找個事做,畢竟這孩子不上學,又無所事事,始終害怕他學壞,見老二答應了她才上車,
半路上,她見到了還在路邊剛送完兒媳婦的桂花,於是,她讓老三把車停在了桂花面前,然後從車上下來,走到桂花面前,從衣兜里,掏出了老宅的鑰匙交給了桂花,還不忘囑咐桂花:蓋房屋的時候小心點,別累著,我兒
隨後,她便跟著老三來到了鎮里,老三家裡的條件相對老二,小女兒要好很多,很早他們便在鎮里買了房子,當老三扶著老太太剛進到家門,三媳婦就忙不迭的給老太太丟了雙拖鞋,不是怕老太太不舒服,而是怕老太太的布鞋踩臟了她家的地板,隨後,他還在上的位置上鋪上一個大毛巾,這就是老太太的專屬座位,至於老太太帶過來的行李,全讓老三拿去丟進了閣樓
吃飯時,老三一家三口用的是白色的瓷碗,而擺在老太太面前的,是黑色的陶碗
吃飯期間,孫女平平對老三他們說,自己一個小姐妹去浙江打工了,她也想出去見識一下大城市,不想一輩子呆在這個小地方。但這話一出,就立馬遭到了他們夫妻倆的反對,說在家有吃有喝,有爸媽照看,沒必要出去打工,況且,丟下他們兩人自己跑那麼遠,是很自私的行為,平平是個聰明的女孩,她看得出奶奶說要去敬老院並非自己的意願,她不惜諷刺自己父母:自私? 我爸倒是不自私 ,扔下俺奶奶離開張庄山溝溝幹嘛。 俺奶奶也不自私 ,生了一大幫孩子到頭來到老卻被扔進養老院不管不問
這話,當場懟的老三兩口沒沒有言語,而老太太從始至終,沒有參合一句,
飯後,
老三媳婦先是洗了自家的三個白碗,才拿起老太太的陶碗單獨洗了起來,
並且單獨放開,生怕污染到其他的碗筷,
甚至連老太太自己洗干凈的手帕放在沙發上晾乾,
老三媳婦都嫌棄的用夾子夾起那條手帕,當著老太太的面丟回了她的房間
老太太依舊沒有出聲,帶老三媳婦離開後,她才默默的把濕淋淋的手帕,細心疊好,放進了自己的口袋,而此時門外響起了老三媳婦詢問老三敬老院床位的事,她知道,老三媳婦這是開始嫌棄她住在這里了
平平幫老太太洗頭,她問奶奶,為什麼當初會願意讓她的父親離開張庄,老太太看口氣說,兒大不由娘啊,當時他想走,就讓他走唄,畢竟,老太太自己也知道,在家裡種那二畝地,不會有什麼出息。也順便讓他去外面,瞅瞅這個世界
而老太太的這番話,也頓時讓平平徹底明白了什麼,於是,第二天,他瞞著父母,拖著行李獨自前往了浙江,
然而老三媳婦在得知女兒離開後,她氣憤的來到老太太的房間,責問正在拜觀音的老太太說是不是她對平平說了什麼,才讓平平跑出去打工的,如果平平出了什麼事情,她一定會找老太太算帳,
被媳婦這么一說,老太太也有點擔心自己的孫女,當晚,窗外電閃雷鳴,老太太擔心的跪在菩薩面前,祈求它保佑孫女平平可以平平安安
經過這件事,老太太也知道這里是徹底住不下去了,於是,它便提出了離開,准備前往小女兒的家中住一段時間,離開前,三媳婦就當著老太太的面,把她用過的碗筷,拖鞋,蓋過的被單都通通裝進了垃圾袋,老太太出門後,三媳婦直接拿著那幾袋東西,連同為老太太鋪在沙發上的大毛巾,一起丟進了樓梯口的垃圾存放點中
小女兒家是老太太的第三站,原本外孫軍團和外孫媳婦都沒有在小女兒這里住,但是後來,軍團為了買貨車跑貨運,就把房子給賣了,沒房子了,媳婦也只能帶著孩子回到了這里居住,原本房子都窄小,現在再加上老太太和小道,就讓這個家顯的更擁擠了,女婿在家裡開了個小賣部,小女兒平時就騎車出去擺煎餅攤子,生活也算勉強,小女兒比較孝順,女婿對老太太很是尊敬,但是一位前來購買東西的鄰居在得知老太太在這住時,還好心的提醒了一下老太太的女婿說:俗話說,70不過夜,80不留宿,像老太太這么大的年紀就像熟透了的瓜,不知道哪天就倒頭了,他讓老太太的女婿小心點,別到時候吃不了還要兜著,別讓大舅子得了便宜還耍乖!
但此時女婿還不是特別的在意,所以也沒有去搭腔鄰居的好言相勸,默默地拿著鄰居遞上來的50塊錢便找零給了人家,隨後他把50塊錢放在了盒子上,但是沒多久,他卻發現,那張50塊錢不見了,他轉身看了看坐在不遠處門口的老太太,認為,是老太太拿了那50塊錢,
當晚,他就把這事跟媳婦說了,打算讓媳婦去問問老太太是不是拿了那50塊錢,小女兒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下來,但是在面對老太太時,卻又始終問不出口,他始終覺得,老太太不會做這樣的事情,於是,他轉頭,對著牆上的觀音像拜了拜,就沒再出口!
第二天晚上,正當女婿在門口對著媳婦抱怨老太太來這之後,家裡因為要照顧她少了多少收入時,小孫女卻突然跑出來告訴他們,老太太的嘴歪了,兩人嚇得趕緊跑屋裡去看老太太,第二天,他們把林老太帶到了一家號稱百年老中醫的中醫館,醫生檢查了一下,表示沒什麼大事,但就在這時,老太太卻突然發出了笑聲,醫生低頭一看,又改口說,老太太可能是神經有點錯亂了,開點葯,回去再觀察觀察
就這樣,老太太腦神經損傷,得了笑病,時不時的,就會忍不住發出瘮人的笑聲,更可悲的是,大小便也開始失禁了,這剛剛才換號的褲子,剛扶她坐下,又尿了,這讓原本就有點心力交瘁的小女兒頓時沒了脾氣,重新幫老太太換好褲子後,她坐到了老太太面前說到:你說你老人家,臨老臨老得這樣得病,有兒有孫的,沒個來看你的,你說你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而後又追問了一句:"娘,你想死吧?」
林老太聽完後,深深的嘆了口氣說到:不想死也得死耶
當晚,女婿又在院子里對媳婦抱怨:賠老本了,這又是打針又是吃葯的,生意也耽擱了,我看再過兩天就都得喝西北風了
媳婦也沉聲對丈夫說:等我老了,不能動了,我不上敬老院,我上吊,我喝葯,我死,給咱孩子省點錢
而他們不知道,這些話,都被不遠處得老太太聽在了耳朵里
隨後,女兒來到老太太面前,幫老太太按摩,老太太說,她最近,總夢到自己得爹娘,她覺得,是她爹娘想她了,但小女兒卻沒在意老太太說得話,她對老太太問道那50塊錢的事,問是不是老太太拿的,老太太一聽也是一愣,隨後,她也明白了怎麼回事,於是,她便承認說是她拿了,隨後,從手帕掏出50塊錢遞給小女兒,女兒不收,她硬塞了過去,說道:我要錢還有什麼用啊
天亮後,女婿帶著老太太去看病,路過一個街口時,發現地上有一個皮包,他停車撿起來一看,裡面居然還有100塊錢,還沒反應過來,就有個人過來說這個包是他的,但是裡面原本有1000塊錢,現在就剩100了,硬是說是女婿偷了,隨後夥同另外一個認,把女婿身上的錢都搜颳走了,
回到家後,小女兒得知老公被訛錢了之後,對著丈夫大發了一通脾氣,然後騎車開攤去了,而這時,老太太又不合時宜地發出了笑聲,這讓女婿更加的郁悶,看著老太太一陣無語
因為老太太得了病,幾個兄妹又聚到了一起,其實是小女兒提起得,第一主要是想問敬老院得事,比較都等了這么久了,但是二哥卻無耐得說,胡老太不死,就沒有位置,他也沒辦法
見二哥這么說,小女兒也沒再糾結,於是,提出了第二件事,就是老太太生病之後,看病的錢都是自家出的,所以,她希望,兄弟幾個可以攤分一下,畢竟,她自己家條件也不好。這兩個嫂子一聽要出錢,頓時就不樂意了,反駁到娘在誰家住,病了就誰家出錢,這個錢他們不攤,而一旁的女婿一聽到兩個嫂子居然說出這樣的話,頓時就不樂意了,這真應了鄰居的話了,大舅子得了便宜還賣乖,於是,他開口指責嫂子不入路
這二嫂一聽這話也炸了,於是對著女婿就罵道:你是哪河的鴨子跑這里來嘟噥污水
這小女兒一聽丈夫被二嫂罵了,頓時也來了脾氣,於是,姑嫂二人就這樣超了起來,老三媳婦原本想勸架的,誰知潑辣的二嫂直接連她也一起罵了,說她是小狐狸精,
這老三一見老婆被二嫂這樣罵,脾氣一上來頓時就給了二嫂一個大嘴巴子,這二嫂瞬間就坐到了地上嚎啕大哭了起來,二哥見狀,連忙將所有人都趕了出去,這場鬧劇才算結束,幾個兄妹,也不歡而散
但是,對於小女兒家來說,厄運還沒有結束,有天,突然家裡來了一個男人,拿了一張合同,還有2萬塊錢來到小女兒家裡,對女婿說,軍團因為喝酒開車,出車禍,死了,因為是酒後駕駛,所有,只賠了2萬塊,而後,男人放下錢和合同,便走了,
小女兒出攤回家,一聽兒子沒了,頓時哭暈在地,很快,軍團的骨灰被帶了回來,一家人泣不成聲,老太太知道,她也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於是,她向小女兒提出了要回老宅的想法,臨走前,她還特地對孫媳婦說,趁年輕,可以找個人再嫁,別讓孩子受苦
而後,老二便過來接她回去,這次沒用板車,是小道開的三輪車,小道自從去了姑姑家裡之後,就弄了一輛三輪車拉客,他要存錢去找他的媽媽
待把老太太送回老宅之後,老太太拉著小道的手交待道:在外面好好乾,別再去偷了
而後,便摟著小道哭泣了起來,
小道走了,而老宅,也不再屬於林老太了,在她剛去老三家的時候,老二兩口子就搬進了老宅,此時,留給老太太的,是老宅里最破的一間瓦房,晚上,吃飯時,老太太不適宜的又發出了笑聲,一家人就這樣悶不做聲的看著她笑,
夜晚,回到瓦房的老太太依舊在笑,老二媳婦不悅的對著老太太喊道:笑,整天笑,朝天笑,成笑死鬼拉
第二天,老二拿著幾包老鼠葯,分別在老太太房間的幾個角落裡各放了一個,老太太突然問老二:我兒,敬老院來信了嗎?
老二回答道:沒有
聽到後,老太太又笑了,門口的老二媳婦又頓時不爽地罵道:「我也不知道你整天笑什麼,有什麼可笑頭的,是拜菩薩中邪拉?」
而剛進屋沒多久的老二一聽媳婦又在抱怨老娘,頓時火氣也上來了,他從屋裡走了出來,先是對著媳婦罵了一句,然後,來到老太太的面前,拿起她的觀音像,大聲說了一句:「我讓你拜!」
隨後把觀音像摔碎在了地上,此時,我覺得,老太太的心,她的信仰,在這一刻,也碎了一地
第二天,夫妻倆就把老太太帶離了老宅,來到不遠處的牛棚里,他們要把老太太安置在這里。
外面是牛棚。裡面是放柴火雜物的破房,兩人隨便收拾了一下,便把老太太的被子鋪蓋放到了木板上,臨走前老二媳婦還不忘對老太太說:拚命的笑去吧,你自己在這里,笑夠,笑足
待二人走後,老太太才顫顫巍巍的從紅布頭里,拿出 早已碎裂的觀音像,參拜了起來
晚飯,是老二媳婦喂牛時順帶拿過來的一碗飯菜,老太太這時又第二次問道:敬老院來信了嗎?我兒
得到的答復依舊是沒有
就這樣,日出日落,老太太在牛棚中盲目的等待著敬老院來信的那一刻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聽到了外面傳來一陣劈里啪啦的鞭炮聲,隨後,老二端著晚飯過來告訴她,二奶奶死了(就是那個借錢買葯的老太太),聽完後,林老太也只是嘟囔了一句:那個老貨還欠我的錢咧,明兒找她要去
老二問起自己母親,他小時候的事,老太太說:你滿月的時候,常哭,鬧的我一夜一夜的睡不好,你爹也生氣,一腳把我從床上蹬了下來
老二聽後,顫聲的詢問母親:「娘,你恨我不?」
老太太嘆了口氣說道:「凈說憨話,我兒」
隨後她又問了一次老二,敬老院來信了嗎
而老二這次的答復卻是:「來信了,明天,工作人員就會過來接你過去」
得到答案之後,老太太有中如釋重負的樣子,她默默拿起一旁納好的一堆鞋墊,遞給老二,讓他把這些鞋墊,幾個兄妹都分一分
隨後,她還把前來喂牛的老二媳婦叫到了跟前,把自己常年佩戴的玉手鐲也遞給了媳婦,這老二媳婦一看婆婆把傳家寶都送給她了,頓時嘴巴也甜了,改口喊娘了,
隨後還追問還有沒有,在得到沒有了的答復後,她便嘟囔著還是俺娘好,把傳家寶都給我了,就離開了
凌晨時分,一盞油燈在老太太床前發出忽明忽暗的光芒,老太太吃力的從床上坐了起來,她先是用熱水往盆里倒了點熱水,然後很認真的為自己洗了一把臉,然後用梳子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白發,
整理完畢之後,她拿起放在床邊的全家福,好認真的看了一會,然後把包有破碎觀音像的紅布揭開,很誠懇的對著觀音像參拜著,此時她的嘴裡依舊嘟囔著:菩薩,保佑孩子們都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