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亂世豪傑觀電影觀後感

亂世豪傑觀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12-15 04:25:45

① 亂世佳人的優秀觀後感

亂世佳人講述了主人公斯嘉麗與白瑞德之間一段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下面是我推薦給大家的亂世佳人的優秀觀後感,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亂世佳人的優秀觀後感【1】

影片的背景也許就註定了「佳人」的悲劇結局

影片總體分為三個部分,戰爭前與戰爭後以及戰爭時期。

首先,影片給我傳達的觀點不僅是戰爭的無情,還刷新了我對南北戰爭的看法。

我的印象中南北戰爭北方是「相對正義」的一方,而南方的農場主與奴隸主統治的世界應該是「相對邪惡」的一方。

所以導致我一開始就對南方政權不看好,結果影片給我展示了北方勝利後帶來的其它問題,投機分子和人的不平等。

我歷史不到家,對南北戰爭的了解也僅僅局限於高中的歷史書。

戰爭本身就沒有絕對的正義一說,是文明的變更和時代的產物。

其中戰爭對北方的渲染,感覺北方隊伍無惡不作,他們唯一的「榮譽」就是打贏了這場戰爭,其餘的都是「失敗」的。

對於片中的感受就說這么多。

在戰爭前,女主、女二、男一,都生活在富裕的家族生活中,感覺就如童話般美麗的生活。

有風度翩翩的紳士,和美不可言的窈窕淑女,更有一些風流佳話成為女人與男人的飯後談資。

這樣的生活沒有持續多久,一開始南方的男人們就在議論戰爭,如何保家衛國,甚至犧牲成為英雄人物。

而男一則有著冷靜的頭腦,就像已經知道南北戰爭的結局。他風流,成熟,穩重,還帶著一絲別樣的「壞」意。

戰爭前就已經確定了幾層關系。

第一層,女主喜歡男二,當他得知男二要取女二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他應該是愛我的」。女主對此還特意打扮參加宴會,在宴會期間還私下與男二表白。

第二層,男二喜歡女二,這樣的愛意是一個男人的責任以及戰爭前的思想導致,他並非沒有對女一有感覺,只是盡量克制而已。這是戰爭前那個時代的產物,每個已婚男士或者女士都有自己的情人,這很正常,講究家庭與愛情的同時更講究浪漫與性生活。

第三層,男一對女主的愛之深。男主的口碑只差不是他的問題,而是當時文化的問題,那個講究「榮譽」的文化不過是披著一張華麗的外衣。就去有狐臭的女人噴了濃重的香水一般。

可是女主的公主病很深。

這一點不怪女主,因為上一個文化(在沒發生戰爭)背景造就了女主的思維,只是她明白得晚些,而男二號確實從未明白過來,這就造成了他一生的悲劇。

他對待女一的方式並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幾乎是一層不變。戰爭發生後他就沉迷在過去的日子,所以男二這樣的角色能活著從戰爭中出來簡直就是奇跡。

假設他不是男二,戰爭中估計會如其他「憤青」一樣犧牲。

男主則早已看開一切,這一場戰爭註定南方失敗。他冷靜,所以沒有參軍。但是他為此感到慚愧,最後在送女主回家的路上跑去參軍。

也許是一路上的戰爭風貌喚醒了他內心的責任,雖然最後成為俘虜也是最有地位的俘虜,因為他有錢,北方領導者盡可能的想從他身上刮油。

這個時候又再次令我對北方隊伍的印象更懷疑一層,導致最後我開始懷疑原著作者是不是南方人?他對北方人印象差,所以搞這么一出?

經過戰爭的洗禮,變化最大的就是女主,她看上去幾乎是戰爭的最大收益的代表人物。可是戰爭帶來的經濟問題她解決了,缺沒有解決上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感情問題。

短時間內,人的愛情觀要接受誇時代的沖擊,這其中困難就難以想像。

戰爭前女人盡可能的裝飾自己,找一個有錢又帥氣的男人嫁了。戰爭後的文化卻有很大變化,男人女人都要為了物質奔波,沒有人來得及顧上誰,社會制度自然改變。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女一到最後才明白自己早在很流行之前就已經不愛男二,而是那個愛了自己很久的男一。

男子在劇中簡直是現代男性的代表,他富有,對愛情專一,成熟而帥氣,看待問題冷靜,沒有「虛偽的紳士風度」。

他愛女一勝過愛自己,結果女一的「公舉病」在女兒與女二的離世宣告瓦解。

不難想像,到愛一個人到絕望你能做出什麼舉動。

而男一選擇的是獨自離開,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男一的離開沒有帶走任何東西,除了一些雜物,他的財產全部留給了女一。

這說明什麼,說明男一極為了解女一的同時更是愛之不行,哪怕在最後分別只是亦留存最後的關懷。

整體來看,影片《亂世佳人》名字取得很好。假設不是亂世,不是時代的變更,這將是另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可能就不會是一個悲劇,而是一個貴族世界的愛情風流史。

亂世佳人的優秀觀後感【2】

如果性格可以用顏色來描述,那麼《飄》的作者在定下角色的名字時就有了定論。斯佳麗Scarlet猩紅色,瑞德 Rhett 紅色。媚蘭 Melanie 黑色,阿希禮 Ashley 灰色。兩對夫妻的名字是同一色系的。想起瑞德對斯佳麗的話,第一次見面,我就知道你是我一輩子等待的女人,因為我們是同一類人。

欣賞白瑞德一樣的男人

這一對互相鬥氣的愛人,一樣對生活充滿激情,對命運絕不認輸。自私,堅強,吝嗇給與,彷彿每一件事情的付出都要合算對數。如非因為阿希禮在心目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斯佳麗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救助梅蘭,甚至失去了見母親最後一面的機會,她不會像梅蘭那樣無怨無悔,不冷靜的咒罵和哭泣是她給自己的護身符。而風度翩翩的白瑞德船長,即使看見穿著窗簾改裝的衣服的斯佳麗,滿眼是藏不住的贊嘆,還是因為識破了斯佳麗的欺騙而狠心地拒絕了她。他們對對方的愛,因為太像愛自己,而變的掙扎,無奈。哪怕後來他因為在忘不了阿希里的斯佳麗身上吃盡難堪,仍然不改對她的包容與呵護。只好將愛轉注在女兒身上,其實不也是因為邦妮像極了起初令他心動的斯佳麗么?狂妄地可愛,熱情而沒有心機,卻沒有後期成熟的斯佳麗的堅忍殘酷。是邦妮,令白瑞德船長找回了一個男人受人依賴的尊嚴。

到底什麼是愛

一直在懷疑,阿希禮對斯佳麗究竟是什麼樣的愛。像一開始他看似安慰地對斯佳麗說:「你多麼希望擁有你對生活的熱情。但是我不能娶你,梅蘭了解我,我們是同一類人,我們會幸福。」阿希里的十二棵橡樹,最終毀於戰火,而斯佳麗的塔德卻因她不擇手段的挽救而倖存下來。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把塔拉庄園比作從浩劫中浴火重生的南方,而阿希利的十二橡樹庄園則是再也回不來的美好記憶。像阿希里本人,始終是溫潤如玉的貴族,在劫難中只能靠斯佳麗這樣不拘小節的人來保全。有的人很不喜歡阿希里,梅蘭夫婦這「溫柔而無用」的一對。其實,讀過小說的人都看得出來,作者在阿希利身上傾注了更多感情,算是對隨風而逝的優雅的老南方的輓歌。 斯佳麗一直崇拜著她高貴善良的母親,她對母親的崇敬,和對阿希里執拗的愛,就像對老南方的高雅生活的追憶和嚮往。

時代的悲劇

同樣,白船長最敬愛的人始終是梅蘭,這個柔弱得沒有人氣,聖潔得像天使的女人。從她應對警察的冷靜機智,和不計前嫌在宴會上保全了斯佳麗的面子,還有對貝拉的友好,都看得出來,她是這出劇里最聰明的人,像上帝一樣旁觀著和悲憫著。她和阿希里是真正相濡以沫的一對,然而他們的相像,不像另外一對那樣針鋒相對,而是融為一體,在這混亂的時代保全舊時的優雅,又何嘗不是一種可貴? 梅蘭妮是那個已經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寬容、沉靜、純潔、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捍衛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個完美的雕塑,剛柔相濟;就像是一幅畫,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她喜歡文學,喜歡音樂,她對過去的生活緬懷,在阿希禮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線條,一個模糊的身影;她可以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劍,她敢於為維護正義而反對文明當中的權威的代表,她可以為了生存而努力勞動,她就是斯佳麗奮斗中的忠實戰友。是她聯系了這兩個文明,用自己的人格與行為來紀念著過去,極大地安慰了那些對過去懷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氣與氣度,包容著開始新生活的人,給予他們理解與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選擇了繼續向前,卻又深深地把過去文明的精華烙在心裡。 但是,在電影的最後,她卻死了,也就意味著那個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種新的文明的統治,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泛濫。即便她最後不是因為難產而死,她也不會活得很幸福。在電影中安排這樣一個角色,只是代表著一種回憶與理想,既是對燦爛過的文明的回憶,也是對即將到來的文明的希冀。

勇敢的斯嘉麗

當斯嘉麗對自己說出「tomorrow is anther day」的時候,我知道她終於明白了自己最離不開的東西,是塔拉,是瑞德,是自己的根。在曾經和父親並肩站立的土地上,那些失去的東西,她一定能等到它們的歸來。

亂世佳人的優秀觀後感【3】

《亂世佳人》看了兩遍,第一遍是剛買電腦時,給自己找了個學英語的借口買了張碟回來看。其實學英語也不是真正的借口,細想起來覺得自己當時算是附庸風雅吧,因為各種書報雜志上都說此片比較經典,值得一看。當時就想,要是日後有人向自己提起這部片子,而我卻說沒看過,豈不是很丟人嗎?於是就買來看了。片子是中英文發音都有的,有人總說喜愛看英文原版的,竊以為這些人也是在附庸風雅。看過《聰明的一休》的同學們有幾個會對片子的配音不滿意的?當時沒談過戀愛,忍著將三個多小時的片子看完了,若說感想,實在是沒多少。

最近一次看是見到同學在看,自己也湊過去看的。不得不佩服自己當初的想法,這次我給同學做起了講解員,有點小得意。但是因為隨著閱歷和對人生感悟的加深,和第一次看的時候不同,片子所要表達的東西一個個蹦進了自己的大腦里,讓人開心不起來。

片子的主角無疑是斯嘉麗,和她比起來白瑞德的戲份其實不算多。斯嘉麗無疑是迷人的,但是又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格格不入,嫉妒、不屑、鄙視她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於連她的親妹妹最後都與她反目成仇。

斯嘉麗無疑又是美麗的,要不然憑什麼閱人無數的白瑞德會對她一見傾心呢?我們不能刻意忽視色相在一見鍾情中所起的作用。但她也是任性和不成熟的,得知艾斯利和表妹米蘭妮訂婚後,她居然將自己許給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人,成為了名義上的夫妻。婚禮還沒舉行,那人就戰死沙場了。她一直以為自己是愛著艾斯利的,她也堅決認為艾斯利是愛著自己的,從後來的結局可以看出,或許這也是她愛艾斯利的原因。

整部片子其實就是一部悲劇,片中的主人公沒有一個有好結局的。斯嘉麗活在自己的一廂情願中,結果既丟了自己一直愛的人,又丟了一直愛自己的人。她的悲劇在於她如同一個強大的漩渦,她要吞沒其他人,要強迫所愛的人進入她以自我為中心的劇本。不幸的是,沒有人真的願意永遠屈尊俯就。因為,每個人都是主角;白瑞德更慘,他從沒得到過愛,付出了所有的感情,卻一直被背叛,唯一的精神寄託女兒也死了。作為一個男人,他承受了許多人無法承受的東西。他明知道斯嘉麗在感情上是不忠於自己的,但是他還是願意接受她的種種要求而和她在一起,只要她不表現出來就行了。但是就連這點斯嘉麗也做不到。由此可以看出,斯嘉麗確實是自私和任性的。她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真情,恣意揮霍著白瑞德對她的好。作為妻子,她除了給白瑞德生了個女兒(其實也是不情願的),其餘所做的就是不斷地傷害他。所以在女兒死後,了無牽掛的白瑞德必然會放棄她。因為她早已經不再是他所愛的那個人了。白瑞德真正愛的是初次見面時晚會上的那個沒有經歷過戰爭和貧窮的,無憂無慮的少女,就像他們的女兒那樣。而不是如今這個自私、勢利,為了錢連親情和廉恥都可以不要的女人。之所以婚後還和她在一起,完全是看在女兒的情分上。因為生完女兒後,白瑞德發現她居然還在偷看艾斯利的照片,這叫他怎麼能受得了?男人可以不管你以前做過什麼,但是既然已經結了婚,還有了孩子,你就該擔負起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責任。斯嘉麗既不是一個好妻子也不是一個好母親。傷心絕望的白瑞德並沒有拆穿她,而她卻還以為白瑞德不知道,依然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真是可悲可嘆!

知道別人對自己好,但是卻只是一味地享受而不知道感恩和付出的人,最終也必將失去別人的愛。因為推己及彼,誰都希望對方能為自己付出。付出而一直無回報,甚至得到的是對方的更加放縱和肆無忌憚,相信是誰都會疲倦的。

經歷了貧窮的斯嘉麗在橡樹下發誓,要不擇一切手段讓自己不再挨餓受凍,她確實也這么做了。為了300塊錢。她去欺騙白瑞德,說自己一直很喜歡他,而事實是一直以來她都很討厭他。精明的白瑞德很快識破了她的謊言,一個大子也不願借給她。而後,還是為了那300塊錢,她欺騙妹妹的愛人與自己結婚。因為他有錢,可以幫她度過難關。知道真相後的妹妹對她極度憎恨,丈夫也發覺自己受騙。在丈夫死後,面對白瑞德的追求,她又提出了一大堆這樣那樣的要求。其實那時的她已經擁有了一家木材廠,已經比較富有了,可是她還是想得到更多的錢和享受。都說人吃飯是為了活著,可是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還整天想著吃,那這人其實已經和動物沒什麼分別了,活著就是為了吃。她不知道這個世上最好的東西其實都是免費的,就像真正的愛情並不一定需要一顆所謂恆久遠的鑽戒來證明一樣。恆久遠的鑽戒很有可能某天就成為對你們當年的信誓旦旦的諷刺。

她也是個只活在當下,不考慮長遠的人。影片一開始是雙胞胎兄弟圍著她團團轉,給她獻殷勤的場景。當然她那時不會知道,真正愛自己的人是恥於做出這樣的行為的,他不會與誰去比,與誰去拼,那樣只是在不斷地告訴他自己你不夠愛他,沒有一下子就選中他。而他享受不到那種專屬與獨一無二的感覺。所以白瑞德只會在她落單的時候才會去追求她。幼稚的女人會很享受這種眾星捧月般的感覺,從她的又得意又有點傲慢的表情上可以看出這一點。

當雙胞胎兄弟向她提起戰爭時,她開始不耐煩了,覺得那還是很遙遠的事,她現在要忙的是享受生活。她不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戰爭的到來使她猝不及防,暈頭轉向。母親去世,父親去世,家僕散盡,陶園被毀。為了生活,她不得不放下小姐的架子,開始干起農活。她總喜歡將問題擱置,而不願意去面對,就像鴕鳥一樣。總以為明天就會是一個新的開始,即使是在白瑞德最終離她而去時,她想的居然還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白瑞德會再回來。她不去想白瑞德對她已經絕望,也不想著當時將他挽留住,而是寄希望於所謂的新的開始的明天。明天真的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嗎?今天的問題不解決,何來新的明天?

斯嘉麗、白瑞德、艾斯利代表了三種不同的人。斯嘉麗過於自我,感情上也是這樣,甚至在艾斯利已經有了孩子後居然還提出要與他一起私奔;白瑞德前半生可能比較浪盪,但遇到斯嘉麗後,對她確實是一心一意;艾斯利是個懦弱,在感情上搖擺不定的人,在斯嘉麗與妻子之間一直糾結。好在在妻子臨死時,終於發現最愛的還是自己的妻子。

在不同的時期,我們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時而自私任性,時而用情專一,時而又搖擺不定。這很大程度上由我們自己的品格決定,其次是看遇到的是個什麼樣的人。當然,也有人一直以來扮演著同一個角色。希望這個角色是白瑞德,而不是艾斯利,更不要是斯嘉麗。白瑞德式的人終會獲得幸福,因為他懂得去愛和付出,世上女人也不都是斯嘉麗式的。而斯嘉麗式的人物在感情上則不會幸福得起來,因為她不懂得珍惜,留不住愛自己的人。

亂世佳人的優秀觀後感【4】

整個影片,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衛希禮和美蘭。

衛希禮是一個註定應該過一種富庶安寧的生活的人,他見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鮮艷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線條刮傷他的皮膚。相反,平靜單調的生活、沉靜纖弱的妻子,由想像勾勒出來的音樂和文學,這些模糊的形象卻帶給了他安全感,他太習慣它們了,柔和、縹緲。但是,一聲炮響,一個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築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畫面刺激著他柔弱的神經。相反之下,白瑞德的硬朗作風,他會在斯嘉麗遇到困難時不顧一切伸出援手,也會反省自己為自己感到羞恥從而為時未晚地從軍,更讓我欣賞。

衛希禮並不能算是他所懷念的那個文明的最好代表。如果一個文明只以一種享受的姿態出現,而沒有踏實的實干,就像一個海市蜃樓,這樣的文明是沒有存活的資格與魅力。我認為在此電影中這個文明的真正代表是美蘭,她既有修養地悠閑地生活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這才是這個文明真正的意義與魅力之所在。

我認為在電影中,美蘭是那個已經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寬容、沉靜、純潔、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扞衛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個完美的雕塑,剛柔相濟;就像是一幅畫,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她喜歡文學,喜歡音樂,她對過去的生活緬懷,在衛希禮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線條,一個模糊的身影;她可以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劍,她敢於為維護正義而反對文明當中的權威的代表,她可以為了生存而努力勞動,她就是斯佳麗奮斗中的忠實戰友。是她聯系了這兩個文明,用自己的人格與行為來紀念著過去,極大地安慰了那些對過去懷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氣與氣度,包容著開始新生活的人,給予他們理解與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選擇了繼續向前,卻又深深地把過去文明的精華烙在心裡。但在似乎完全美好的美蘭心中,是否藏著一個渴望,一個想做斯佳麗那樣為所欲為又無拘無束的女子的渴望呢?

人性是矛盾的,這導致我們有時候看上去在某一方面很極端,例如美蘭的善良就達到了一種極致。但人性又是渴望圓融和平衡的,若只有某一個極致,一個人就會失去平衡,所以在這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會和在相反的那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莫名其妙地糾纏在一起。所以,美蘭會喜歡斯嘉麗,這可以從第一次見到她時找到答案。當時她由衷贊嘆說:「斯佳麗,我多麼喜歡你的活力。」

在電影的最後,她卻死了,完全美好的美蘭死了,她盡管虛弱,但她卻是能平衡這四個人的中堅力量,沒有了她,這個錯綜復雜的關系立即崩潰了。她的去世,也就意味著那個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種新的文明的統治,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泛濫。即便她最後不是因為難產而死,她也不會活得很幸福。戰爭結束後,過去文明的消逝不是確定與否的問題,而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我們人性的土壤是養不活像美蘭這樣本應生活毫無私慾的天堂的花朵。在電影中安排這樣一個角色,只是代表著一種回憶與理想,既是對燦爛過的文明的回憶,也是對即將到來的文明的希冀。

影片中衛希禮、美蘭,以及斯嘉麗、白瑞德在文明消逝的面前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也就意味著不同的命運,但是他們不論選擇如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淹沒在一種文明之下的。

亂世佳人的優秀觀後感【5】

瑪格麗特一生唯一的著作,她十年磨一劍,歷盡心血,鞠躬盡瘁,完成了美國文學史上譬如一塊寶玉一般的著作。

讀完這本書,接著把電影看完了,使更深刻地認識各個人物,多情的斯佳麗好像一生註定坎坷卻又內心堅強猶如一塊磐石,她總能依靠她那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決心以及勤奮的雙手,取得成功和勝利,她是那麼的聰慧,機制而又不失善良優雅。

她費盡周折回到tara,一路上風雨無阻,歷盡艱辛,回到家鄉,卻發現只有廢墟和那年老痴呆的父親,她又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新的泰拉。最後她與瑞德的愛情又經歷風風雨雨。

她一生彷彿一直都在經受磨難與考驗,先是愛麗舍對她愛情的背叛,又是丈夫的犧牲,在南北戰爭中她拚命活了下來又失去了父親,本來該與瑞德有白頭到老的完美愛情,兩人卻又經歷了風雨與曲折。她不停地面臨生活的挑戰和生存的考驗,卻不屈不撓,從不抱怨,不會自卑,不會自甘墮落,而是頑強拼搏,與現實斗爭到底。

她是多麼地堅強與勇敢,生活總是充滿著無限悲傷而她彷彿有用不完的精力與之相鬥爭。我們的生活亦是如此,而我們對待它的態度卻不是那麼令人樂觀。我們唯有堅強地去面對,迎接挑戰,沒有理由和借口去逃避,我們有機會去奪得勝利,有能力去化解生活中各種個樣的矛盾與曲折。相信風雨的歷程會有難以忘卻的回憶,經歷過它,一定會有美好的彩虹。

亂世佳人的優秀觀後感【6】

深秋的周末,雨一直下個不停,淅淅瀝瀝淅淅瀝瀝,人出不去,也無心看雨,想起收藏夾里有個影片叫《亂世佳人》,一直沒空看,於是拿出來獨自欣賞。中間吃了個午飯。看完後,果真思緒萬千。

我是習慣了思考的人,非得想通了才會善罷甘休,動手寫點什麼吧,不然耿耿於懷,魂牽夢縈。作此文,還可和各位探討探討呢。

大體上,好像在講兩個女人爭一個男人的故事,一個完美無缺的女人,一個個性十足的女人(女主人公)。其中發生過戰爭,逃亡,自力和迷惘。實際上,突出一個閱歷豐富,個性迷人,威武帥氣的男人瑞特(男主人公)。他懂得愛,懂得付出並且付出。他知道控制和釋放自己的情感,理性之中不乏感性,執著之中不乏靈通。他總是在她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但,在面對國家危難之際,他選擇了離開女人,去做他必須做的事。這個男人非常了不起!

她盲目半生的愛,最後總算找到了,是家,或者說一個庄園。那是她從來沒有放棄的追求,盡管曾經為了愛想過私奔。但隨口說說。瑞特也說他是一個不喜歡結婚的人。直到遇見了她,就放棄了這一想法。他執著地等她,這個任性的堅強的有頭腦的女人,在她結婚兩次失敗後,和她結婚了。他得到了她,用盡一生。他似乎找到了他想要的家,然而還未贏得她的心。

結局也並沒有告訴我們是一個美滿,在瑞特對她絕望之後,因為他們的孩子死了,這幕最美也最感人,他以為他的所有付出投入無底深淵。他離家離她而去,去世界的某個角落,留下一個背影。這個背影讓觀眾充滿想像,當然觀眾的理智會戰勝無奈的同情,不然如我,為此落一把淚,嗟嘆!而她在爭搶中始終沒有完成她的夢想,她盲目半生的愛。直到那個女人的死去,終於領悟,那個男人不是她的追求,她一直深愛著的人就在眼前,是瑞特。而她也已經離去。

但是,這一刻,她只有望著他離開的背影嚎哭。痛哭流涕之後,她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她也找到了,是家,那個庄園,才是她的歸屬。她也堅信瑞特會再回來找她,而她就在庄園里等他。

亂世佳人的優秀觀後感【7】

《亂世佳人》講述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主人公的人生。郝思嘉——充滿魅力與熱情的貴族女人。一直以來,郝思嘉都認為艾希禮是她唯一所愛的男人。

因為艾希禮,郝思嘉賭氣答應了韓查理的求婚——毫無感情的兩個人匆匆交集,又匆匆分離。兩人婚後不久,韓查理便戰死沙場。然而郝思嘉卻毫無傷感的流露,相比之下她更擔心艾希禮的生死以及奢華的生活。

看到這,郝思嘉給我的感覺就是自私自利,虛偽不實的。但是,接著往下看,卻影片賦予了郝思嘉非比尋人的品德閃光點。

在艾希禮離開前,郝思嘉承諾會好好照顧韓美蘭。當時的郝思嘉從心底里憎恨韓美蘭,但當戰爭的硝煙彌漫到亞特蘭大,郝思嘉依然不顧生命危險照顧臨產的韓美蘭。郝思嘉是重視承諾的人,因為一個承諾,她可以把自己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終於,帶著患病的美蘭和嬰兒,郝思嘉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家鄉——郝思嘉原以為可以躲避災難的避風港,卻只剩一片狼藉。父親的痴呆,母親的逝世,較弱的妹妹,面對這一切,郝思嘉用瘦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的重任。

郝思嘉為維持生活所做的事情,已經超出一個普通女子所能承受的。我感受到了郝思嘉的成長與蛻變,她的執著與堅韌使生活漸漸有了起色。有多少人能在戰亂中這樣堅韌的重建家園?即使是艾希禮在回來後也無力挽回生活,更何況郝思嘉只是一個嬌生慣養小女人。但就是這個堅韌的小女人,憑借著毅力和勇氣,維持著生活。

然而,影片中不得不提起的還有白瑞德。這個看似風流不羈的紳士,一直用真心等待郝思嘉。郝思嘉與白瑞德結婚後,漸漸愛上了這個男人,自己卻懵然不知。因為面子,兩人再次見面後冷言相對,郝思嘉流產。

瑞德曾說:「我多麼希望你在病時能呼喚一下我的名字,但你沒有。」而郝思嘉的回答是「我以為你覺得我不重要。」——失之交臂的愛。最後的最後,他們的女兒逝世了,美蘭也逝世了······最後的最後,郝思嘉終於意識到自己真正愛的是白瑞德。遲來的醒悟,沒有換來白瑞德的愛。此時的白瑞德已經心灰意冷,毅然決定要離開。

命運總是跟人們開玩笑,郝思嘉一直不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是什麼。當她終於體會到白瑞德的愛並且清楚自己愛上白瑞德,她已與愛情失之交臂。生命總會令人唏噓,適時的停下來,思考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該珍惜擁有的是什麼,不讓前進的腳步留下遺憾的牽絆。

② 電影亂世佳人觀後感1000字

電影亂世佳人觀後感範文1000字

整個影片,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衛希禮和美蘭。

衛希禮是一個註定應該過一種富庶安寧的生活的人,他見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鮮艷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線條刮傷他的皮膚。相反,平靜單調的生活、沉靜纖弱的妻子,由想像勾勒出來的音樂和文學,這些模糊的形象卻帶給了他安全感,他太習慣它們了,柔和、縹緲。但是,一聲炮響,一個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築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畫面刺激著他柔弱的神經。相反之下,白瑞德的硬朗作風,他會在斯嘉麗遇到困難時不顧一切伸出援手,也會反省自己為自己感到羞恥從而為時未晚地從軍,更讓我欣賞。

衛希禮並不能算是他所懷念的那個文明的最好代表。如果一個文明只以一種享受的姿態出現,而沒有踏實的實干,就像一個海市蜃樓,這樣的文明是沒有存活的資格與魅力。我認為在此電影中這個文明的真正代表是美蘭,她既有修養地悠閑地生活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這才是這個文明真正的意義與魅力之所在。

我認為在電影中,美蘭是那個已經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寬容、沉靜、純潔、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扞衛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個完美的雕塑,剛柔相濟;就像是一幅畫,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她喜歡文學,喜歡音樂,她對過去的生活緬懷,在衛希禮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線條,一個模糊的身影;她可以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劍,她敢於為維護正義而反對文明當中的權威的代表,她可以為了生存而努力勞動,她就是斯佳麗奮斗中的忠實戰友。是她聯系了這兩個文明,用自己的人格與行為來紀念著過去,極大地安慰了那些對過去懷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氣與氣度,包容著開始新生活的`人,給予他們理解與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選擇了繼續向前,卻又深深地把過去文明的精華烙在心裡。但在似乎完全美好的美蘭心中,是否藏著一個渴望,一個想做斯佳麗那樣為所欲為又無拘無束的女子的渴望呢?

人性是矛盾的,這導致我們有時候看上去在某一方面很極端,例如美蘭的善良就達到了一種極致。但人性又是渴望圓融和平衡的,若只有某一個極致,一個人就會失去平衡,所以在這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會和在相反的那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莫名其妙地糾纏在一起。所以,美蘭會喜歡斯嘉麗,這可以從第一次見到她時找到答案。當時她由衷贊嘆說:「斯佳麗,我多麼喜歡你的活力。」

在電影的最後,她卻死了,完全美好的美蘭死了,她盡管虛弱,但她卻是能平衡這四個人的中堅力量,沒有了她,這個錯綜復雜的關系立即崩潰了。她的去世,也就意味著那個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種新的文明的統治,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泛濫。即便她最後不是因為難產而死,她也不會活得很幸福。戰爭結束後,過去文明的消逝不是確定與否的問題,而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我們人性的土壤是養不活像美蘭這樣本應生活毫無私慾的天堂的花朵。在電影中安排這樣一個角色,只是代表著一種回憶與理想,既是對燦爛過的文明的回憶,也是對即將到來的文明的希冀。

影片中衛希禮、美蘭,以及斯嘉麗、白瑞德在文明消逝的面前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也就意味著不同的命運,但是他們不論選擇如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淹沒在一種文明之下的。

;

③ 電影《亂世佳人》的觀後感

《亂世佳人》這部電影人物塑造之真實,表達思想之深刻,下面是關於電影《亂世佳人》的觀後感的內容,歡迎閱讀!

電影亂世佳人觀後感

整個影片,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衛希禮與美蘭。

衛希禮是一個註定應該過一種富庶安寧的生活的人,他見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鮮艷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線條刮傷他的皮膚。相反,平靜單調的生活、沉靜纖弱的妻子,由想像勾勒出來的音樂與文學,這些模糊的形象卻帶給了他安全感,他太習慣它們了,柔與、縹緲。但是,一聲炮響,一個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築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畫面刺激著他柔弱的神經。相反之下,白瑞德的硬朗作風,他會在斯嘉麗遇到困難時不顧一切伸出援手,也會反省自己為自己感到羞恥從而為時未晚地從軍,更讓我欣賞。

衛希禮並不能算是他所懷念的那個文明的最好代表。如果一個文明只以一種享受的姿態出現,而沒有踏實的實干,就像一個海市蜃樓,這樣的文明是沒有存活的資格與魅力。我認為在此電影中這個文明的真正代表是美蘭,她既有修養地悠閑地生活又能夠勇敢的面對困難。這才是這個文明真正的意義與魅力之所在。

我認為在電影中,美蘭是那個已經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寬容、沉靜、純潔、知性,又能夠勇敢的面對困難,扞衛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個完美的雕塑,剛柔相濟;就像是一幅畫,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她喜歡文學,喜歡音樂,她對過去的生活緬懷,在衛希禮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線條,一個模糊的身影;她可以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劍,她敢於為維護正義而反對文明當中的權威的代表,她可以為了生存而努力勞動,她就是斯佳麗奮斗中的忠實戰友。是她聯系了這兩個文明,用自己的人格與行為來紀念著過去,極大地安慰了那些對過去懷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氣與氣度,包容著開始新生活的`人,給予他們理解與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選擇了繼續向前,卻又深深地把過去文明的精華烙在心裡。但在似乎完全美好的美蘭心中,是否藏著一個渴望,一個想做斯佳麗那樣為所欲為又無拘無束的女子的渴望呢?

人性是矛盾的,這導致我們有時候看上去在某一方面很極端,例如美蘭的善良就達到了一種極致。()但人性又是渴望圓融與平衡的,若只有某一個極致,一個人就會失去平衡,所以在這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會與在相反的那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莫名其妙地糾纏在一起。所以,美蘭會喜歡斯嘉麗,這可以從第一次見到她時找到答案。當時她由衷贊嘆說:「斯佳麗,我多麼喜歡你的活力。」

在電影的最後,她卻死了,完全美好的美蘭死了,她盡管虛弱,但她卻是能平衡這四個人的中堅力量,沒有了她,這個錯綜復雜的關系立即崩潰了。她的去世,也就意味著那個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種新的文明的統治,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泛濫。即便她最後不是因為難產而死,她也不會活得很幸福。戰爭結束後,過去文明的消逝不是確定與否的問題,而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我們人性的土壤是養不活像美蘭這樣本應生活毫無私慾的天堂的花朵。在電影中安排這樣一個角色,只是代表著一種回憶與理想,既是對燦爛過的文明的回憶,也是對即將到來的文明的希冀。

影片中衛希禮、美蘭,以及斯嘉麗、白瑞德在文明消逝的面前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也就意味著不同的命運,但是他們不論選擇如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淹沒在一種文明之下的。

《亂世佳人》觀後感

讀書的時候觀後感、讀後感是老師比較喜歡布置的作業,相對而言,讀後感寫得多,觀後感寫得少,因為學校統一組織看電影的時候少。最近找了兩部曾經看過的老片子來看,劇情一樣,看得心情與感受完全不一樣,寫觀後感,慰寂寥。

費雯麗真美。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對我說,漂亮與美完全是兩個概念,你可能很漂亮,但並不一定美。可費雯麗真是美。兩部影片《亂世佳人》與《魂斷藍橋》都是費雯麗主演的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一部彩色,一部黑白,《魂斷藍橋》里的費雯麗還很年輕,《亂世佳人》里的費雯麗抬頭總是有皺紋,但魅力依然不減,所以才有「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的說法。

對家鄉的信仰。有人說,在人們心目中出生的地方永遠賦予我們任何事物都無法比及的情感,這種情感會是我們所有勇氣與力量的源泉,當人們回到那裡時會有一種輕松與幸福的感覺。所以,當戰火紛飛、滿目蒼夷的時候,斯嘉麗冒著生命危險要回到桃瑞園;當瑞德離開她的時候,她也要回到桃瑞園,她相信桃瑞園與土地將給予的她生的力量與愛的力量。而瑞德,一個利益至上的商人,明明知道南方將土崩瓦解,仍然棄商從戎保衛家鄉;當寶尼去世,一切希望破滅的時候,他仍然選擇回到他的出生地。

勇敢堅強的斯嘉麗。很少文學作品那麼去表現與刻畫一個女主角的缺點的。從開篇到結尾,斯嘉麗的自私、虛榮、精明、刻薄,不擇手段就表現得一覽無余。可另一點也毫無置疑,斯嘉麗也是勇敢堅強的。為堅定的迷情,雖然是迷茫的,但至少是真心付出,至始至終的;為了保衛家人保衛故土,不顧一切的掩飾柔弱、用智慧反抗戰爭。她從一個自私、愛漂亮、愛玩的不諳世事的小女人,在短短的一部電影中,蛻變成一個熱愛自己家園,扛得起責任與包袱的勇敢而又智慧的女性。

理智深情的白瑞德。玩世不恭的白瑞德從來沒有掩飾過對斯嘉麗的愛慕,也沒有掩飾過他不想結婚的念頭。可是,他最終對斯嘉麗說,我不能夠再等了,我不能看著你把自己嫁來嫁去。上大學的時候,寢室的全員看一部韓劇《夏娃的誘惑》,男主角尹相哲被大家公認為完美男人,帥、多金、有地位,最重要的是經得起誘惑,白瑞德是可以與他比擬的。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是片尾斯嘉麗看著冉冉升起的太陽說得一句話,前段時間曾經作為qq簽名,當時有人還笑話我用英語,如今,想讓他再笑話也不知道等到何時了。可是,不管怎麼樣,明天終究是新的一天。

電影《亂世佳人》觀後感

看完這部電影,真的讓人回味無窮。看完一遍之後還想看,更想買原著看一遍。

這部電影的演員的精湛演技真的讓人佩服到五體投地,特別是女主費雯·麗演的郝思嘉,將郝思嘉個性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在美國南北戰爭前,思嘉只是個任性調皮不懂世事的富家姑娘。她愛上有妻男人阿希禮,她無視蘭妮,多次向阿希禮表達自己對他的愛慕之意。但他卻悠遊寡斷不直接告訴思嘉,他愛的是蘭妮,並不愛思嘉。但是思嘉,貓一樣的女人,擁有著迷人的外貌,沒有哪個男人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上。所以也不能夠說阿希禮完全不愛思嘉。我個人真的不喜歡阿希禮,既然有妻之人,就應果斷拒絕別的女人,不要再給人留有希望。再說說他的妻子,玫蘭妮。她有文化有智慧有修養,相信丈夫,是這部電影中最善良最仁慈的人,這么一個近乎完美的女子。當別人在辱罵思嘉時,她都會站在思嘉一邊為她辯解。思嘉從討厭她漸漸被她的善良仁慈所感動,而且不討厭她,為她的死悲傷痛哭。

思嘉經過戰爭後,她徹底把過去任性不懂事的自己拋棄掉了。她變得堅強,為了生存她甚至不擇手段,搶了自己親妹妹的未婚夫。她發生貧困是那麼的猙獰恐怖,戰爭是那麼的殘酷冷漠。她變得貪婪,虛榮,自私,我覺得這都是情有可原的,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但是她的剛強堅韌是無人能比的。她失去父母,溫飽都成為問題,她為蘭妮接生,養起一頭家,用盡一切辦法使大家不至於無家可歸不至於餓死在街頭。她甚至賣了自己,終於她成功經營了木場工廠,成為商業界女強人。她的勇氣堅強,白手起家值得我們為之敬仰,向她學習。

說到思嘉的愛情,那真的是太虐了。結婚3次,最後都沒有好結果。第一次為了氣阿希禮沖動不加思考的一次婚姻,戰爭使年輕的思嘉成為了寡婦。第二次,她為了保住塔拉庄園,為了不挨餓,為了生存,不惜搶了妹妹的未婚夫,賣了自己,最後她第二個丈夫也死了。第三次婚姻是與白瑞德。這一次婚姻是彼此的真愛。在思嘉認為自己一直喜歡阿希禮的過程中,瑞德一直都幫助思嘉渡過一個個困難,同時他也與思嘉一樣,會自私,貪婪。他瀟灑倜儻,自信過人,相信付出一定有回報。他對思嘉的用情無不使人感到落淚,包括我在內。但在思嘉一次次傷害下,在瘋狂嫉妒思嘉愛著阿希禮下,在他們女兒邦妮死後,在蘭妮死後,他對一切都灰心失望之極,最終他選擇離開。愚蠢的思嘉在蘭妮死後才覺悟,發覺自己真正愛的人是瑞德,可惜一切都太晚了。但堅強剛毅的思嘉怎麼會放棄他,她覺得回到自己的庄園想辦法讓他回心轉意。

④ 亂世佳人觀後感800字 - 觀後感範文

【第1篇】

再一次看了《亂世佳人》這部電一影,腦子里充斥的全是影片中的內容,連晚上做夢都類似於《亂世佳人》的劇情了,戰爭,政治,經濟,道德,女強人...幾點感想,隨便說說。

題目亂世佳人:亂世顧名思義與戰爭有關,整個的背景肯定是戰爭了。佳人者,漂亮女人也。呵呵,我自己想的。乍看題目肯定就知道記錄了一個佳人在戰爭年代裡的事情,這個佳人就是赫思嘉。

赫思嘉是一個農場主的千金小一姐,漂亮,有個一性一,大膽,熱情,奔放!佩服她對艾希利執著的一愛一,從他一愛一上艾希利就從來沒有動搖過,她不惜一切的去一愛一著那個原本就不屬於她的男人!

赫思嘉是個很有膽識的人。戰爭中,她不懼怕,死裡逃生,面對戰後的傷痕累累她沒有逃避,毅然鼓起勇氣,投入到戰後生存戰中。原本是富家小一姐,卻能吃得下苦,親自採摘棉花,這種勇氣足以說明她的不同凡人,其中有一個鏡頭,她的妹妹哭哭啼啼埋怨時,赫思嘉毫不留情的一巴掌,這一巴掌可以看出赫思嘉能擔大事的潛在素質,同時也可以看出她內心裡有一種兇狠!

赫思嘉是自私,殘忍的!她戰後庄園重建中,遇到了困難,於是,赫思嘉搶走了妹妹的未婚夫,因為這個暴發戶可以為她提供錢,剝奪了其妹妹的幸福。並且赫思嘉為了最大得到利益,僱用犯人來工場做工,因為可以付出少的報酬,就能使這些犯人為其創造高的價值,並且可隨意毆打而不用考慮責任!呵呵,這倒有點像前段時間山西的黑窯事件了!

赫思嘉一生只一愛一了一個艾希利,但是卻只是個泡影!最終也沒有得到!赫思嘉執著的一愛一一個不一愛一自己的人時失去了真正一愛一自己的白瑞德!直到最後赫思嘉才明白這個世界上只有白瑞德是一愛一她的,是屬於她的,但一切都晚了,白瑞德失去了對赫思嘉的信任,毅然的離開了她,獨留下哭泣的赫思嘉!

赫思嘉是很堅強的!戰爭中逃亡,戰後重建中也已經充分看出她的堅強!痛失一愛一女,失去最一愛一以及最一愛一自己的人之後的赫思嘉還 能說出:tomorrow is a another day!可以看出她毅然沒有放棄生活,毅然憧憬著明天會很美好!

像赫思嘉這樣的佳人,天生麗質,再加上骨子裡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膽識勇氣,度量,堅韌,當然少不了必要的心狠,足以能使之在那個戰爭環境中成為女中梟雄!她一愛一過,並且那麼執著的一愛一著,她自私,對她來說,失去的某些東西,諸如道德,諸如不一愛一的丈夫對她來說都不會感到傷悲,這些阻止不了繼續向前!她本非常人,更不可以常人的眼光來評述!

還 是為其熱情,堅強,膽識,勇氣所激勵!

【第2篇】

今天重一溫一了根據《飄》改編的電一影《亂世佳人》思緒萬千……我16歲時第一次看過這部小說。總的來說,每次看《亂世佳人》都有不同的收獲。年輕時看,討厭虛榮一愛一出風頭的斯佳麗(又譯:郝思嘉),喜歡純潔善良的玫蘭妮,不喜歡油腔滑調的白瑞特,喜歡一溫一文爾雅的阿希禮,喜歡南方如畫的景緻和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不喜歡北方的浮華和放一盪。後來看了多次之後,不由得對斯佳麗敬佩起來,一個原本是農場主的千金,嬌慣的弱女子,任一性一而年輕美麗。她第一次結婚是看見自己暗戀的人結婚了,一時的賭氣、沖動報復,嫁給了並不一愛一的男孩,不久就成了年輕的寡一婦。第二次結婚是南北戰爭結束後,在北方老的一逼一迫下一交一不起300元錢的地租,為了奪回她的土地和保障一家人的生存,她搶走了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肯尼迪雖然是一個做點木材生意的半大老頭,卻不是斯佳麗的對手,面對她的冷酷和無情,他束手無策。最終為了斯佳麗險遭侮辱一事,去報復窮白人,並在毆斗中被白人擊斃,不幸枉死,在他與斯佳麗的婚姻中肯尼迪卻從未享受過斯佳麗的一點一愛一。於是斯佳麗再次成為寡一婦,而且繼承了肯尼迪的遺產,變成了個有錢的寡一婦。時隔多年再次看這部電一影感覺完全不同。因為經歷了那麼多年的人情變顧,我也算長大了。我喜歡《飄》里的男主角白瑞特,他的聰明、果敢、執著,為一愛一去奮斗、去追求,為了真一愛一,去追求結過兩次婚的斯佳麗。而斯佳麗卻為了心中朦朧的一愛一,一次次的給白瑞特不該有的傷害。而斯佳麗為了答應她對所一愛一的男人那一句承諾,去照顧阿西禮的妻子玫蘭妮。最終玫蘭妮死去,她想嫁的男人成為單身了,可阿西禮告訴斯佳麗他的最一愛一是死去的妻子。當白瑞特知道斯佳麗心中一愛一的人不是他而是另外一個男人阿西禮時,他選擇的是離開,給他深一愛一的女人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也是給他深一愛一的女人一愛一別人的機會,希望他一愛一的人斯佳麗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可是當白瑞特真的離開她時,斯佳麗才恍然大悟,才知道自己等到的是那麼不切合實際的結果,才真正感覺到要失去一個一生中最一愛一她的人,她不顧一切的追了出去……在影片結束時,斯佳麗很感慨的說出那句非常經典的話「明天將會是另外一天」她要找尋明天,把即將失去的一愛一找回來!

《飄》是我看過的書中最喜一愛一的。喜歡那裡的三個個一性一鮮明主角,斯佳麗的勇敢堅強,白瑞特的機智果斷,玫蘭妮的外柔內剛。整部書及影片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白瑞特。他勇敢、執著,他能那麼執著的深一愛一著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千方百計的保護斯佳麗,一寵一愛一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多次拒絕了他的真情求一愛一。白瑞特說過,「再永恆的一愛一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一愛一,是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特別是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一性一的人物,她一生中一愛一過兩個男人,而沒有很好的加深了解他們。如果她了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一愛一他;如果她了解白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白瑞特的,她只是不停的追尋著自己夢中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一愛一的理想化的男人特點認為只有阿西禮具備,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穿在阿希禮穿上,而後一愛一上他。而事實是,她一愛一的只是那件衣服。只是虛幻的一愛一情,只是一愛一上了本來就不真實的意想中的情一人。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追求到真正的幸福,而往往是得到了不知道去珍惜,一但失去才知道它的珍貴。其實,身邊的幸福是很容易在不經意間被忽略的、也會在沒有把握好的時候溜走的。真正的幸福不完全是榮華富貴,而是一生中能找到真正一愛一我的人和我一愛一的人。一愛一不是建立在金錢和地位、住多豪華的別墅,而是心的認可。真心難買,一愛一情是可遇難求,不要讓真正的一愛一情擦肩而過啊!

美好的一愛一情和幸福的生活都是自己創造的,有辛苦的耕耘就會有美好的收獲。不要讓緣隨風《飄》遠,要讓真情永駐心間。

⑤ 《亂世佳人》電影觀後感

《亂世佳人》是根據名著《飄》改編的電影,同樣也是一部經典,下面是我整理的《亂世佳人》電影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亂世佳人》電影觀後感1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斯佳麗,我為斯佳麗感到惋惜,她為何不早點感受到白瑞德對她的愛,一直要讓別人的心冷到不能再熱時她才覺醒,愛這種東西就是這么奇妙她來時你控制不住,去了你也挽留不了。但斯佳麗這個人物我還是很欣賞的,她的性格是個矛盾的統一體。她既想做個像她媽媽那樣有大家閨秀風范的淑女,但又沿襲了父親豪爽、粗獷、不拘小節、脾氣暴躁的性格。正是血管里流著的這種充滿矛盾的血液造就了斯佳麗敢愛,敢恨、敢說,敢做,對自己認定的目標便勇往直前、不擇手段的性格特點。從當時的角度來看,斯佳麗可能是大家公認的「壞女人」,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她的幾次婚姻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首任丈夫是與衛希禮賭氣,次任丈夫是為了賑救父親用生命和尊嚴捍衛的農場,嫁給白瑞德的目的就更不是因為愛情了。但我覺得她有她的可愛之處,她情感豐富,對愛是那麼的執著,那麼的熾熱,她對認準的目標勇往直前,她熱愛她父親留下的農場,熱愛那美麗的紅土地,為了捍衛那紅土地,她可以象下人一樣在田間勞作,可以象男人一樣在外拋頭露臉,她吃苦耐勞,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戰爭暴發之前,她是家裡的嬌小姐,除了玩樂,她不用做任何事。戰爭暴發後,別人一個個都倒下了,只有她勇敢地站起來帶領大家重建家園,我佩服她的勇敢和堅強。她對衛希禮的愛是一種不帶任何雜念的純愛,在現今這物慾橫流的年代,她這種愛還真不多,只是她愛錯了對象,不該把一個不值得她愛的人愛得死去活來。

斯佳麗的人生經歷是多磨難的,但是它的骨子裡有一種與困難頑強斗爭的執著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她一次次被困難擊倒後又一次次勇敢地站起來。她的心裡有一種信念,她始終認為她的祖先是不怕失敗的,即使被失敗咬住了,他們也會從容不迫鎮定異常的,正是祖先給了她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斯佳麗才會勇敢的抬起頭來。

在所有人物中里我欣賞的還有白瑞德,他真是一個極為優秀,極為難得的一個好男人,他有思想,有深度,情感豐富,感情熾熱,對愛執著,他是一個真正懂得愛的男人,但我又為他感到委屈,得不到回應的愛難以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斯佳麗在那麼長的日子裡竟然一直不能感受他對她愛,總是愛著她自己虛構的人物衛希禮,這是任何一個男人都不能忍受的事,但白瑞德竟長期地忍受著她的背叛,她的執迷不悟,這要多麼寬大的胸懷才能做到這一點呀。

電影的情節美國南北內戰為背景展開,事實上《亂世佳人》是虛寫戰爭,實寫戰爭對人類心靈的影響。在那個特定的情景下,個性鮮明的斯佳麗和白瑞德

那種不拘一格,突破傳統和道德的限制,按照經濟社會的選擇和人性的需要來判斷失誤的是非和行為的方式方法的做法,顯然是一種美國精神的體現。斯佳麗美麗的外表和按照自己的人性尺度生活的決心、白瑞德的陰沉和透視生活的力量,都在人格上為一代又一代學習做人的青年們樹立了人生某一特定階段的楷模。

電影的結尾是斯佳麗的一段獨白:「等明天回塔拉後再計劃這一切吧!我能忍受這一切的!明天,明天,我會有辦法再次得到他!不管怎麼著,明天是嶄新的一天!」多麼感人的一段話呀。「我能忍受這一切的」多麼頑強的精神!「我會有辦法再次得到他」多麼堅定的信心!「不管怎麼著,明天是嶄新的一天!」多麼樂觀的心態,多麼執著的信念!

《亂世佳人》電影觀後感2

整個影片,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衛希禮和美蘭。

衛希禮是一個註定應該過一種富庶安寧的生活的人,他見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鮮艷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線條刮傷他的皮膚。相反,平靜單調的生活、沉靜纖弱的妻子,由想像勾勒出來的音樂和文學,這些模糊的形象卻帶給了他安全感,他太習慣它們了,柔和、縹緲。但是,一聲炮響,一個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築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畫面刺激著他柔弱的神經。相反之下,白瑞德的硬朗作風,他會在斯嘉麗遇到困難時不顧一切伸出援手,也會反省自己為自己感到羞恥從而為時未晚地從軍,更讓我欣賞。

衛希禮並不能算是他所懷念的那個文明的最好代表。如果一個文明只以一種享受的姿態出現,而沒有踏實的實干,就像一個海市蜃樓,這樣的文明是沒有存活的資格與魅力。我認為在此電影中這個文明的真正代表是美蘭,她既有修養地悠閑地生活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這才是這個文明真正的意義與魅力之所在。

我認為在電影中,美蘭是那個已經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寬容、沉靜、純潔、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扞衛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個完美的雕塑,剛柔相濟;就像是一幅畫,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她喜歡文學,喜歡音樂,她對過去的生活緬懷,在衛希禮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線條,一個模糊的身影;她可以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劍,她敢於為維護正義而反對文明當中的權威的代表,她可以為了生存而努力勞動,她就是斯佳麗奮斗中的忠實戰友。是她聯系了這兩個文明,用自己的人格與行為來紀念著過去,極大地安慰了那些對過去懷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氣與氣度,包容著開始新生活的人,給予他們理解與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選擇了繼續向前,卻又深深地把過去文明的精華烙在心裡。但在似乎完全美好的美蘭心中,是否藏著一個渴望,一個想做斯佳麗那樣為所欲為又無拘無束的女子的渴望呢?

人性是矛盾的,這導致我們有時候看上去在某一方面很極端,例如美蘭的善良就達到了一種極致。但人性又是渴望圓融和平衡的,若只有某一個極致,一個人就會失去平衡,所以在這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會和在相反的那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莫名其妙地糾纏在一起。所以,美蘭會喜歡斯嘉麗,這可以從第一次見到她時找到答案。當時她由衷贊嘆說:「斯佳麗,我多麼喜歡你的活力。」

在電影的最後,她卻死了,完全美好的美蘭死了,她盡管虛弱,但她卻是能平衡這四個人的中堅力量,沒有了她,這個錯綜復雜的關系立即崩潰了。她的去世,也就意味著那個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隨之而來的將是一種新的文明的統治,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泛濫。即便她最後不是因為難產而死,她也不會活得很幸福。戰爭結束後,過去文明的消逝不是確定與否的問題,而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我們人性的土壤是養不活像美蘭這樣本應生活毫無私慾的天堂的花朵。在電影中安排這樣一個角色,只是代表著一種回憶與理想,既是對燦爛過的文明的回憶,也是對即將到來的文明的希冀。

影片中衛希禮、美蘭,以及斯嘉麗、白瑞德在文明消逝的面前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也就意味著不同的命運,但是他們不論選擇如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淹沒在一種文明之下的。

《亂世佳人》電影觀後感3

《亂世佳人》看了兩遍,第一遍是剛買電腦時,給自己找了個學英語的借口買了張碟回來看。其實學英語也不是真正的借口,細想起來覺得自己當時算是附庸風雅吧,因為各種書報雜志上都說此片比較經典,值得一看。當時就想,要是日後有人向自己提起這部片子,而我卻說沒看過,豈不是很丟人嗎?於是就買來看了。片子是中英文發音都有的,有人總說喜愛看英文原版的,竊以為這些人也是在附庸風雅。看過《聰明的一休》的同學們有幾個會對片子的配音不滿意的?當時沒談過戀愛,忍著將三個多小時的片子看完了,若說感想,實在是沒多少。

最近一次看是見到同學在看,自己也湊過去看的。不得不佩服自己當初的想法,這次我給同學做起了講解員,有點小得意。但是因為隨著閱歷和對人生感悟的加深,和第一次看的時候不同,片子所要表達的東西一個個蹦進了自己的大腦里,讓人開心不起來。

片子的主角無疑是斯嘉麗,和她比起來白瑞德的戲份其實不算多。斯嘉麗無疑是迷人的,但是又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格格不入,嫉妒、不屑、鄙視她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於連她的親妹妹最後都與她反目成仇。

斯嘉麗無疑又是美麗的,要不然憑什麼閱人無數的白瑞德會對她一見傾心呢?我們不能刻意忽視色相在一見鍾情中所起的作用。但她也是任性和不成熟的,得知艾斯利和表妹米蘭妮訂婚後,她居然將自己許給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人,成為了名義上的夫妻。婚禮還沒舉行,那人就戰死沙場了。她一直以為自己是愛著艾斯利的,她也堅決認為艾斯利是愛著自己的,從後來的結局可以看出,或許這也是她愛艾斯利的原因。

整部片子其實就是一部悲劇,片中的主人公沒有一個有好結局的。斯嘉麗活在自己的一廂情願中,結果既丟了自己一直愛的人,又丟了一直愛自己的人。她的悲劇在於她如同一個強大的漩渦,她要吞沒其他人,要強迫所愛的人進入她以自我為中心的劇本。不幸的是,沒有人真的願意永遠屈尊俯就。因為,每個人都是主角;白瑞德更慘,他從沒得到過愛,付出了所有的感情,卻一直被背叛,唯一的精神寄託女兒也死了。作為一個男人,他承受了許多人無法承受的東西。他明知道斯嘉麗在感情上是不忠於自己的,但是他還是願意接受她的種種要求而和她在一起,只要她不表現出來就行了。但是就連這點斯嘉麗也做不到。由此可以看出,斯嘉麗確實是自私和任性的。她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真情,恣意揮霍著白瑞德對她的好。作為妻子,她除了給白瑞德生了個女兒(其實也是不情願的),其餘所做的就是不斷地傷害他。所以在女兒死後,了無牽掛的白瑞德必然會放棄她。因為她早已經不再是他所愛的那個人了。白瑞德真正愛的是初次見面時晚會上的那個沒有經歷過戰爭和貧窮的,無憂無慮的少女,就像他們的女兒那樣。而不是如今這個自私、勢利,為了錢連親情和廉恥都可以不要的女人。之所以婚後還和她在一起,完全是看在女兒的情分上。因為生完女兒後,白瑞德發現她居然還在偷看艾斯利的照片,這叫他怎麼能受得了?男人可以不管你以前做過什麼,但是既然已經結了婚,還有了孩子,你就該擔負起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責任。斯嘉麗既不是一個好妻子也不是一個好母親。傷心絕望的白瑞德並沒有拆穿她,而她卻還以為白瑞德不知道,依然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真是可悲可嘆!

⑥ 觀看亂世佳人電影英文觀後感

亂世佳人英文觀後感篇一

“Gone With the Wind” is quite famous. The story happens ring Civil War. Scarlet, the daughter of a farmer was beautiful and attractive. Before the war, her life was placid. But when the war broke out, her life changed totally. Her husband died because of disease, and she became a widow. However, she was different from other women. She couldn’t bear wearing dark clothes and staying at home all the time. Just at that time, Captain Butler came into her life. They were very similar, both treacherous and avaricious, so they soon became friends. Scarlet had to be feed the whole family, and this made her marble. Later on, Scarlet had her own factory, and was graally disliked by many people because of her arrogance.

Captain Butler was very wealthy and charming as well. He loved Scarlet, and before long, they got married.

On the other hand, Scarlet had been loving a man called Ashley for a long time, but Ashley had a wife, Melanie, who was respected by everyone, except Scarlet. Even after she got married with Butler, she still wanted Ashley.

Some time later, Scarlet and Captain Butler had a daughter. This made Butler become a kind father. But their daughter died. From then on, Scarlet and Butler quarreled much oftener than before. Otherwise, when Scarlet met Ashley on his birthday at the factory, people saw them hugging, and this made Butler fly into a rage.

Melanie fell sick and she was about to die. Scarlet talked with her beside her bed, and she suddenly realized that Melanie was her only female friend, and she loved her very much. She also realized she didn’t really love Ashley. But everything was too late. When she came back home, Captain Butler was leaving. Her tears couldn’t do any help, and she could only watch him leave.

This story figured a lady who was fortitudinous. But the society made her play hard, and her personality distorted. She only cared for money, and she didn’t care about other people’s feeling. When she finally regretted, Butler’s patience had been deplenished.

In addition, Scarlet had a tag,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This showed that she was optimistic. When Butler left her, she also said,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This sentence gave her courage, and made her feel much better. Maybe we should learn this point from her.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our life is, just face it optimistically, and tomorrow would be another day.

亂世佳人英文觀後感篇二

Read" gone with the wind", the heart a long time can not be calm, deep emotional tide is still much impact on banks of your sense, thought for a long time, after the he-ro-in-e Scarlett's outlook on life, values and the pursuit of love thought, I not only for its admiration, but also for its deeply sad, perhaps the person itself is a contradiction of the carrier, in the pursuit of love and loof life in the most precious love emotion.

As Scarlett -- a noble lady, attractive appearance and temperament has been mping countlespoony man, makes them for its or song or sad, but she had a crush on Wei Xili, one is not the most excellent man, the magic of love to delude one to folly, but Wei Xili love it is blue rather than his upcoming marriage, with Wei Xili, she is able to abandon the girls shy psychology, the heart love boldly express, this requires much confidence and courage! But Scarlett must do. A sad thing in life is to love someone and not fail to recover, but didn't have the courage to express, of course that expremyself whether can get love, that is another matter, after all, love was consensual, any single lovesickneand force is be of no avail. Love is not a form of integration, but the soul of the communion and the ideology of communication, harmony, only in this way, love music is beautiful, excite people's mind, this Scarlett showing courage is what I deeply admire.

In second, when Scarlett's new husband Charlie died, she was able to abandon secular beliefs regardless, withstands the pressure to the party, it is the courage of the second point performance. Never love marriage building is quite fragile, her husband died suddenly make it collapsed, all the ashes to ashes, leaving only the nominal pieces of wreckage and contact, and hypocritical to burst into tears, rather than to restore their original appearance, his true feelings reveal her naked, although this approach people in reason to accept, but in the false and true I would rather see the true. In real life, if we can have such courage to show her true self, lea beautiful coat people everywhere, then the guard, graally cold relationship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increasingly popular so-called" diaphragm" will thaw collapse, people will more easily get along, so I admire her for this risk will be reviled, world reputation risk and reveal the true self.

In third, I appreciate her in trouble, more and more will never yield in spite of reverses the indomitable will and to promise to abide by strict.

Before the war, Scarlett can obviate the need for their food bank concern, a good home environment and the labor basically out of the relationship, but when the war broke out, in the face of yesterday's wealth suddenly turned to clay and the burnt black land, her clench one's teeth with their soft shoulders provoke the entire family lif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burden of the Tara, perseverance, confidence, the courage, and it is a weak woman bear it. The strong life is overwhelming, but not being overwhelmed by everything, in any time the natural calamities and man-made misfortunes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ar of the melting pot, in social turmoil, she performed a by weak to strong new transformation.

After many difficulties and the long trek, when to return to hometown, facing the front of a barren field of a wolf, the wonderful Tara and associated memory how to tears trickling down one's cheeks? When you see the hungry she finally in the ground finds a radish while climbing in the black soil of the lens when we cry, how can you not be moved with admiration? In particular she raised vowed to rebuild the old hard and never starve that refuse to be cowed or submit, unaware of the atmosphere, but also I saw an extraordinary woman with a will of iron and toughness. Today some people when slight suffered some setbacks and tribulations is downhearted, abandonment, see at this moment are ashamed and feeling better?

If touched me is her strength and courage, then mixed in it with her to promise to abide by strict, it is also her a flash point. Just because the promised Wei Xili to take care of Meilan promise, and in the fall of Atlanta City, she risked arrest to stay, care will proce Meilan, later and take them through go through untold hardships to beyond housing and nothing of Tara, the sour, sweet, bitter, hot how is the ordinary people can imagine to face his rival, Wei Xili, the wife of Meilan, Scarlett could have enough reason to let its emerge of itself and perish of itself of methylene blue and ignore, even kill them, but she did not do so, but an attitude of tolerance to forgive everything and give care, and built like one's own brother sister love, this is my admire another point, its flashing light of human kindneis does not allow us to kill. No matter how she treats others, from this point on think beauty Meilan goodneis worth affirmation.

Of course, for she has certainly do not represent the shortcomings of her blind and obscure, Scarlett men too, since it is a person, so she has a human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Her for that purpose, use unscrupulous divisive tactics to the feelings of others as a child's play, playing in the hands between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are I strongly oppose and resolutely rejected. I appreciate her spirit, but do not appreciate her means, after all, love is a dedication rather than to take, in order to pursue their true love, she put the young people when the stakes, without mercy waving consumption in their dance skirt, it also demonstrated her selfish.

Love is a responsibility, a promise, a kind of spirit, a hundred fold a choice without regrets, so playing with the feelings of the people will eventually be feelings by playing. The daughter 's death in the deep wound top sa a pair of salt, the pain is grieved, but she still loves Wei Xili so deeply in love with her and often give their help husband Reed white because the misunderstanding out. Now she felt really how much she loves her husband, but has lived in since the fantasy is not discovered, but it is already too late, a wake to already was after quzhongrensan, in the gentle breeze and bright moon night, in Taole this changes after leaving the black land lonely soul silently with an empty house. Sad! Deplorable.

Yes, she is the spirit of the victor, but are spiritual failures; she received many, also lost a lot of.

The next time the sun rises, in Tara that vigorous land will come again the familiar figure? Scarlett looking forward, in pursuit of ... ...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leave let feeling gallop arbitrary space.

Essay two: sometimes people in retaliation for others often would like to own the pain to cause others to the soul of the punishment, but this is actually a manifestation of deceive oneself and others, sometimes it can not only rece the pain inside, revenge after the thrill, but will make their own suffering in sinking deeper and deeper into the mire. Scarlett emotional agony is proved this point, in retaliation for Wei Xili she married don doesn't like Charlie, so its a sad ending buried the inevitable factors, is really love, hate cutting!

亂世佳人英文觀後感篇三

Gone With The Wind is an incredible achievement showing us a broad spectrum of human emotions. Confronting war and adjusting to peace, love and hatred, altery and loyalty are all explored in this vivid masterpiece of Hollywood's golden age

The acting is wonderful, Vivian Leigh brought Scarlett to life just as Margaret Mitchell had written her. Vivian's amazing debut performance won her an Oscar. Not to mention that no one could have played a better Rhett Butler than Clark Gable and Hattie McDaniel was captivating as Mammy, winning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for her role (the first for an African American actress).

For those of you who watched the movie and fell in love with it as I did, I strongly encourage you to read the book. Although the film is relatively accurate to the novel, (if they had made the film true to the book, it would have been 8 hours long) the book is magnificent and a milestone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re are more fascinating characters to discover, great action and humor and a better insight into what's going on between Scarlett, Melanie, Rhett and Ashley. There is so much that happens in the novel that isn't even hinted at in the movie. For an example, in the novel Scarlett has 3 children.

The film is timeless; deserving of it's 10 Oscars, and its place in film history. Don't let the length of the movie or the size of the book turn you off, once you get into the story, you'll be hooked.


⑦ 亂世佳人的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亂世佳人的觀後感,歡迎閱讀!

關於亂世佳人的觀後感1

剛看完電影《亂世佳人》(也就是《飄》),感覺有點小遺憾的,因為它並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樣在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之後有一個完美的結局——雖然說片中兩隊主人翁彼此之間都很般配——但作者最後還是為他們安排了一個悲傷地結局,讓他們四人都各自離開。

影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描寫了南方兩個庄園的興衰歷程以及幾個人物之間的愛情波折。

美麗任性的庄園主之女郝思嘉小姐,高傲自信,青春奪人。在一次酒會上贏得了青年浪子白瑞德的青睞。而郝思嘉的心卻為另一位庄園公子衛希禮所佔據, 衛希禮與表妹韓媚蘭情投意合,已結連理。戰爭的爆發使郝思嘉兩度成為寡婦並最終與白瑞德結合,但對衛希禮的愛之夢卻依然沒有破滅。直到唯一愛女墜馬身亡, 白瑞德在絕望中離她而,這位美國南方姑娘在經歷戰爭和生活的磨難後,才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真正所愛...

來說說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

首先是思嘉和希禮。覺得這兩人挺造孽的,應該說愛上希禮,是思嘉的一個錯誤。年輕的希禮早已結婚,但固執的思嘉卻對他不死心,仍然多次直白的向希禮表露自己對他的感情。而希禮卻也因為這種巨大的熱情,而一直沒有跟思嘉說出他自己的真實想法。

一方面,希禮的確喜歡思嘉,在精神上是向著她的;但實際上,因為傳統道德的羈絆和自己家族的影響,希禮又不得不和表妹結婚。其實希禮是沒有自己的婚姻自主權的,他甘於生活在自己家族的一切安排下,聽話的選擇接受現實中的一切。

幸運的是,韓媚蘭是一個好妻子,她愛自己的丈夫,理解他,支持他,給與他一切能給予的幫助。這也使希禮的心再後來的生活中一點一點的向媚蘭的方向靠近,對於思嘉,只是以一個朋友的身份「關心」。但思嘉卻一直不相信這一點,她只是依舊對希禮念念不忘,可以為了他做任何的事情。

這是希禮和思嘉性格的不同點,一個太勇敢,一個很懦弱,一個為愛奮不顧身,另外一個卻是對愛優柔寡斷。也許也就是這種糾結不清的關系,使得他們在後來的生活中,對對方,也對彼此的陣陣深愛著他們的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而他們卻毫不知。他們都不懂得珍惜現在,故事的結局,確實只有他們兩個人留在了這個村子,但他們也都是在最後才明白,過的事情已經煙消雲散,而他們真正愛的,是曾經深愛著他們的媚蘭和瑞德。這也許就是他們兩個人的悲哀吧。

再說說韓媚蘭和白瑞德吧。其實看完這個故事後,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兩個人。

韓媚蘭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種「寶釵」的感覺,非常會做人,很體貼,處處為他人著想,贏得了幾乎所有人的尊敬與喜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萬人迷」。但她比寶釵多一點的是韓媚蘭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善良,他對別人非常的好,即使是對傷害了自己的思嘉和丈夫希禮,她也依然能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將自己的一切都傾情奉獻給他們。當別人都在說思嘉的壞話時,她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為思嘉說話。而當思嘉與白瑞德之間有了沖突時,又總是她站出來為他們的和好如初來說話。甚至是當她後來得知自己的丈夫和思嘉抱在一起時,她也選擇了什麼都不說,為他們掩飾,幫他們澄清,媚蘭不愧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是一個十足的好人,她以自己的「柔」與思嘉的'「剛」來抗衡,以不言來代替無謂的生氣惱怒,最終致使思嘉對她心服口服——縱然思嘉不喜歡村子裡的任何女人,但也對她充滿了感激——同時也獲得了希禮的真愛。但遺憾的只是,這真愛付出的代價太大。媚蘭在思嘉和白瑞德家赴喪禮的時候,也累倒在地上,從此永遠的離開了她最深愛的人。

而作為白瑞德,我覺得他更是無奈。從一開始起,他似乎就是以一種「花花公子」的形象出現。別人都不喜歡他,說他的人品極差。而我覺得白瑞德這個人的出場就給我一種不同的感覺:

他很有自知之明。在衛家的宴會上,他知道自己不受歡迎,於是後來一個人跑到書房睡覺了,而並沒有和別人爭論。

他很慷慨。他慷慨卻不張揚,南北戰爭後,得知有很多難民生活很困難,他捐出了大量的錢。

他很理智。外表看起來很悠閑的他在關鍵時刻總是比別人先算好一步,思嘉幾次困難之下,都是他列出詳細的計劃,幫助思嘉一步一步脫離了險境。

他很有預見性,很明智。戰爭前,當別的男人都在氣宇宣揚的說著自己的國家很強大,戰爭一定能勝利時,他卻出人意料的站在大家的對立面,反過來批評自己的國家,說他們不了解外面的世界還妄自尊大。

他很誠實。他開起來很花心但其實他是一個非常專一的人,他告訴思嘉他很愛她,但卻不會強求思嘉,她愛上思嘉時,就一定是全心全意的愛她,為他做任何他可以辦到的事情,為她而很沒風度的吃醋。

他很愛孩子。當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因為騎馬而摔死了以後,他立即就把那批無辜的小馬給殺了,而且不讓下葬孩子屍體,幾天都閉門和孩子在一起。

可以說,白瑞德就是我理想中的完美的伴侶類型。喜歡他那種從容的笑容,那樣沉穩的氣度以及那份對世界的不羈的真愛。 其實我想說的是,在我們的現實中,像韓媚蘭這樣的女性和白瑞德這樣的男性有很多,雖然性格可能各異,但這群人是那些一直默默關心著你們的人,卻從未別你們所發現。當最後他們走時,你才會發現 ,他們才是你的真愛。 所以說,請珍惜身邊的這群人吧,不然你就會失唯一的你愛的機會。

影片總的來說拍得還行,大致的故事是表現出來了,演員選的也很不錯,符合書中的人物形象。 但應該來說,畢竟是將一部長篇小說濃縮成了3小時多的電影,有些地方沒有書中描述的背景清楚,人物內心活動也表現的不甚詳細。要看的話,推薦大家還是先將原著看一遍為好。

關於亂世佳人的觀後感2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斯佳麗,我為斯佳麗感到惋惜,她為何不早點感受到白瑞德對她的愛,一直要讓別人的心冷到不能再熱時她才覺醒,愛這種東西就是這么奇妙她來時你控制不住,去了你也挽留不了。但斯佳麗這個人物我還是很欣賞的,她的性格是個矛盾的統一體。她既想做個像她媽媽那樣有大家閨秀風范的淑女,但又沿襲了父親豪爽、粗獷、不拘小節、脾氣暴躁的性格。正是血管里流著的這種充滿矛盾的'血液造就了斯佳麗敢愛,敢恨、敢說,敢做,對自己認定的目標便勇往直前、不擇手段的性格特點。從當時的角度來看,斯佳麗可能是大家公認的「壞女人」,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她的幾次婚姻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首任丈夫是與衛希禮賭氣,次任丈夫是為了賑救父親用生命和尊嚴捍衛的農場,嫁給白瑞德的目的就更不是因為愛情了。但我覺得她有她的可愛之處,她情感豐富,對愛是那麼的執著,那麼的熾熱,她對認準的目標勇往直前,她熱愛她父親留下的農場,熱愛那美麗的紅土地,為了捍衛那紅土地,她可以象下人一樣在田間勞作,可以象男人一樣在外拋頭露臉,她吃苦耐勞,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戰爭暴發之前,她是家裡的嬌小姐,除了玩樂,她不用做任何事,戰爭暴發後,別人一個個都倒下了,只有她勇敢地站起來帶領大家重建家園,我佩服她的勇敢和堅強。她對衛希禮的愛是一種不帶任何雜念的純愛,在現今這物慾橫流的年代,她這種愛還真不多,只是她愛錯了對象,不該把一個不值得她愛的人愛得死去活來。

斯佳麗的人生經歷是多磨難的,但是它的骨子裡有一種與困難頑強斗爭的執著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她一次次被困難擊倒後又一次次勇敢地站起來。她的心裡有一種信念,她始終認為她的祖先是不怕失敗的,即使被失敗咬住了,他們也會從容不迫鎮定異常的,正是祖先給了她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斯佳麗才會勇敢的抬起頭來。

在所有人物中里我欣賞的還有白瑞德,他真是一個極為優秀,極為難得的一個好男人,他有思想,有深度,情感豐富,感情熾熱,對愛執著,他是一個真正懂得愛的男人,但我又為他感到委屈,得不到回應的愛難以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斯佳麗在那麼長的日子裡竟然一直不能感受他對她愛,總是愛著她自己虛構的人物衛希禮,這是任何一個男人都不能忍受的事,但白瑞德竟長期地忍受著她的背叛,她的執迷不悟,這要多麼寬大的胸懷才能做到這一點呀。

電影的情節美國南北內戰為背景展開,事實上《亂世佳人》是虛寫戰爭,實寫戰爭對人類心靈的影響。在那個特定的情景下,個性鮮明的斯佳麗和白瑞德那種不拘一格,突破傳統和道德的限制,按照經濟社會的選擇和人性的需要來判斷失誤的是非和行為的方式方法的做法,顯然是一種美國精神的體現。斯佳麗美麗的外表和按照自己的人性尺度生活的決心、白瑞德的陰沉和透視生活的力量,都在人格上為一代又一代學習做人的青年們樹立了人生某一特定階段的楷模。

電影的結尾是斯佳麗的一段獨白:「等明天回塔拉後再計劃這一切吧!我能忍受這一切的!明天,明天,我會有辦法再次得到他!不管怎麼著,明天是嶄新的一天!」多麼感人的一段話呀。「我能忍受這一切的」多麼頑強的精神!「我會有辦法再次得到他」多麼堅定的信心!「不管怎麼著,明天是嶄新的一天!」多麼樂觀的心態,多麼執著的信念!

關於亂世佳人的觀後感3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1900—1949)十年磨一劍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飄》稱得上有史以來最經典的愛情巨著之一,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亂世佳人》。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小說之一,愛上她的時候,是在我一個暗無天日,滿然不知所措而墮落的時期,是這本書給予了我光明和力量,讓我有勇氣去追尋我的未來。那時候,是在初三中考前一個月,不同於其他恨不得一分鍾變成兩分鍾來用的勤奮學生,我是一個虛度光陰而不知羞恥的壞學生。在上課時沒有復習,沒有聽講,終日無所事事,放浪形骸。直到有一天實在無聊,就隨手在課室圖書角里拿了一本書,在課堂上看。不得不說,剛剛開始時不怎麼感興趣,但是不知不覺中人已經入了迷。我用了一天的時間仔細的閱讀完了這本書,結果就是我如痴如醉,對這本書愛不釋手,這本書和其中的女主角斯嘉麗感染了我,我用我餘下的時間努力學習考試了不錯的高中。

《亂世佳人》講的是以亞特蘭大以及附近的一個庄園為故事場景,描繪了內戰前後美國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畫了那個時代的許多南方人的形象,佔中心位置的人物思嘉、瑞德、艾希禮、媚蘭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習俗禮儀、言行舉止、精神觀念、政治態度,以至於衣著打扮等等,在小說里都敘述得十分詳細。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思嘉的個性以及她的愛情故事。她的愛情不是充滿詩意和浪漫情調的那一種,而是現實的和功利的,為了達到目的,她甚至不惜使用為人所不齒的狡詐伎倆。那麼她的愛情故事為什麼還那麼引人入勝呢?原因很簡單,這就是真實。是小說所設置的情景下完全可能發生的真實情況。真實的東西可能並不崇高,但更接近人們的生活,因而也更受讀者喜愛。

而我最喜歡的是看著斯嘉麗最初從一個嬌蠻任性,驕傲活潑的庄園小姐在南北戰爭的背景下艱苦生存成為一個成熟樂觀有魅力的女人,我喜歡斯嘉麗的信守承諾:斯嘉麗答應了阿希禮要照顧好梅蘭妮,就不管遇到多麼艱難危險都沒有放棄他們;我喜歡斯嘉麗的勇敢:斯嘉麗為了回家冒著槍林彈雨翻山涉水,為了守護庄園開槍打死土匪;我喜歡斯嘉麗的樂觀,無論遇到多麼糟糕的事她還可以積極樂觀地面對。

在這本書中,我學會了勇敢,誠信,積極樂觀......這是一本經典巨著,大家都應該去看看,相信大家都會喜歡的。

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家,我要回家.我要想辦法讓他回來.不管怎樣,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

⑧ 亂世佳人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亂世佳人觀後感(通用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1

下午看了《亂世佳人》著部影片,給我留下印象的固然有那紛飛的戰火,那南方種植園主的歌舞昇平,思嘉面對困難時的堅強。但最使我有感觸的,正如世人對這部影片的印象,是那一種另類的愛情。

愛情可以是轟轟烈烈的,可以是纏纏綿綿的,可以是「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承諾,可以以深情款款的甜言蜜語來表達,但是此片中主人公之間的愛情卻表現出另一種模式。沒有轟轟烈烈,因為紛飛的戰火足以使愛情顯得黯然,在戰爭下,愛情只能是一件附屬品,一件奢侈品,雖然戰火的隆隆聲似乎為愛情平添了幾分壯麗,但這又怎麼能稱的上是轟轟烈烈呢?沒有了海誓山盟,沒有了生死相隨,沒有了為了愛情而撒下的盈盈粉淚,又怎麼能稱的上是轟轟烈烈呢?雖然我憧憬過這樣的愛情,但過於絢爛的愛情卻給人一種不塌實的感覺,生怕絢爛過後是不盡的黑暗。所以這樣的愛情只能是電視劇里的故事,而現實中人卻只能以幻想來憑吊它。至於纏纏綿綿,想必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不會這么認為了。

那麼它是一種什麼模式呢?我想用十分精當的語言來詮釋它,但無奈在下功力不夠,唯恐詞不達意。但以通俗的話說,他們的愛情就象一座火山,在漫長的過程中,看不到任何痕跡,而就在那一剎那,也就是影片的最後,才肆意的噴發,似乎以前的沉沒是在醞釀,但這種醞釀幾乎連主人公自己也注意不到,所以在噴發的一剎那就連主人公都驚訝於這莫名其妙的愛情。

但這是一種真實。愛情就是這個樣子,默默的潛伏在你心裡,當你察覺時往往追悔莫及。影片的結局,給人了無限的遐想。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句經典的台詞似乎透露了點什麼,我倒很樂意順著作者的意思去想,他們的愛情不會就此畫上句號。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2

費雯麗真美。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對我說,漂亮與美完全是兩個概念,你可能很漂亮,但並不一定美。可費雯麗真是美。兩部影片《亂世佳人》與《魂斷藍橋》都是費雯麗主演的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一部彩色,一部黑白,《魂斷藍橋》里的費雯麗還很年輕,《亂世佳人》里的費雯麗抬頭總是有皺紋,但魅力依然不減,所以才有「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的說法。

對家鄉的信仰。有人說,在人們心目中出生的地方永遠賦予我們任何事物都無法比及的情感,這種情感會是我們所有勇氣與力量的源泉,當人們回到那裡時會有一種輕松與幸福的感覺。所以,當戰火紛飛、滿目蒼夷的時候,斯嘉麗冒著生命危險要回到桃瑞園;當瑞德離開她的時候,她也要回到桃瑞園,她相信桃瑞園與土地將給予的她生的力量與愛的力量。而瑞德,一個利益至上的商人,明明知道南方將土崩瓦解,仍然棄商從戎保衛家鄉;當寶尼去世,一切希望破滅的時候,他仍然選擇回到他的出生地。

勇敢堅強的斯嘉麗。很少文學作品那麼去表現與刻畫一個女主角的缺點的。從開篇到結尾,斯嘉麗的自私、虛榮、精明、刻薄,不擇手段就表現得一覽無余。可另一點也毫無置疑,斯嘉麗也是勇敢堅強的。為堅定的迷情,雖然是迷茫的,但至少是真心付出,至始至終的;為了保衛家人保衛故土,不顧一切的掩飾柔弱、用智慧反抗戰爭。她從一個自私、愛漂亮、愛玩的不諳世事的小女人,在短短的一部電影中,蛻變成一個熱愛自己家園,扛得起責任與包袱的勇敢而又智慧的女性。

理智深情的白瑞德。玩世不恭的白瑞德從來沒有掩飾過對斯嘉麗的愛慕,也沒有掩飾過他不想結婚的念頭。可是,他最終對斯嘉麗說,我不能再等了,我不能看著你把自己嫁來嫁去。上大學的時候,寢室的全員看一部韓劇《夏娃的誘惑》,男主角尹相哲被大家公認為完美男人,帥、多金、有地位,最重要的是經得起誘惑,白瑞德是可以與他比擬的。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這是片尾斯嘉麗看著冉冉升起的太陽說得一句話,前段時間曾經作為qq簽名,當時有人還笑話我用英語,如今,想讓他再笑話也不知道等到何時了。可是,不管怎麼樣,明天終究是新的一天。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3

「像古希臘藝術,勻稱和諧……」

這本書的魅力之一是人物形象描寫得十分細致,讓讀者很容易被一個個角色所折服。本書有兩個主角,一個是斯嘉麗。奧哈拉,漂亮活潑,敢愛敢恨,那麼倔強又那麼可愛。他是一個勇敢堅強的女人,面對戰爭的打擊毫不退縮。但是除了瑞特,誰也不了解她,不了解她所承受的痛苦給她那孩子般的心靈投下怎樣的陰影,但是她也不了解別人,甚至自己。瑞特就是另一個主角,他與斯嘉麗有些地方很像。他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他的自尊心使他不願承認自己對斯嘉麗的愛。可憐的瑞特,他只得把他所有的、無法表達的愛都傾注在那個像斯嘉麗一般的小女兒身上,後來孩子去世了,他覺得全完了,他愛的太累了。於是斯嘉麗再也找不回原來的那個他,那個幽默,看待一切都淡然,愛嘲諷人,震驚亞特蘭大,她愛著卻又一直忽略的那個瑞特!結尾留給人無限遐想,斯嘉麗回到了塔拉庄園,那個無論有什麼困難都是她的避風港的地方,我相信,斯嘉麗。奧哈拉,在經歷了這么多磨難後,會擊敗挫折,留住屬於她那顆心的愛。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時代背景與人物代表性。每一個人的個性、態度將戰爭時期美國南方人民的生活、信仰、戰爭帶來的苦難都展現在我們眼前。這本書就像150年前的一幅歷史畫卷。不知不覺將我們帶入其中,它的魅力讓我陶醉,讓我嘆服。

《亂世佳人》如題,亂世中的佳人。它圍繞著這位「佳人」,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舊時代的更迭。一切關於舊時代,都會隨風飄去,就像「眾神的沒落」,唯有歷史上演的一幕,通過哲理文字的表達,永遠不會失去那份淡雅古典、勻稱和諧的古希臘式的美。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4

讀完米切爾的世界名著《飄》之後,我旋即購買了根據小說改編的《亂世佳人》正版藍光版本收藏。不愧是在1940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在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十個獎項。1998年在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中位列第四的璀璨傑作。這是一部讓我不僅沒有按快進,反而還有很多次返回前面反復觀看很多場景的頂級電影。這是長達難以置信的233分鍾的史詩級作品!

談談幾點想法:

1,我不推薦沒看過原作《飄》的朋友直接觀看本作,會缺乏代入感與腦補劇情。

2,我強烈推薦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飄》為人生中不讀會後悔的少有的人類史上神作級世界名著。

3,我強烈推薦讀完《飄》原作後觀看本電影,會完全陷入其中,不可自拔,請准備好手帕。

4,藍光版本的畫質色彩還原很好,濃郁而層次清晰,滿滿的膠片感,空氣流動感突出,畫面活的一樣。

5,配樂是管弦樂團的交響樂伴奏,深刻烘託了劇情所要表達的氣氛,震撼心靈。

6,場景精心布置,充滿藝術美感,值得反復欣賞。

7,每一個演員,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背景級人物,都完美融合到場景中,讓我沉醉到分不清現實與夢境,彷彿我就身處場景中的年代。男女主角的演技更是無可挑剔的完美,表情生動傳神,把原作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在我眼前。作為一部電影而言,神乎其神。

8,改編功力深厚,非常合理,在有限的233分鍾內,讓劇情銜接得非常緊湊,最大限度忠於原作。結局振奮人心,讓我深感原作之所以到此結束的精妙用意,任何再續本故事都是畫蛇添足。

9,每個人都能通過本作得到自己對生活的解讀,比如無論我們處於多麼艱難的時刻,要像思嘉一樣勇敢,堅強。只要家園仍在,就要充滿希望地迎接明天。比如對於愛情的執著追求,對孩子傾其所有的愛,等等等等。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5

毫無疑問,《亂世佳人》這部電影是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是電影業一個無法超越的豐碑,創造了N項紀錄並一向持續著,許多經典台詞至今仍被津津樂道,《亂世佳人》這部電影人物塑造之真實,表達思想之深刻,吾還未能窺其萬一,現只發表下自我觀看影片後的一點點感受和想法。

《亂世佳人》拍攝於1939年,對於早期的電影來說,我一般是不會看的,無論它有多麼經典,正因早期的電影都有一個通病,就是黑白片,先前看了另一部經典感情電影《羅馬假日》就屬於此類。但是《亂世佳人》這部電影竟奇跡般的採用了彩色拍攝,倍感驚喜。再個人物選取也是恰到好處:美麗,任性,勇敢的'斯嘉麗;風流多情但不失穩重體貼的瑞德;外表柔弱內心善良勇敢的梅蘭妮,甚至那些黑人配角,都選的十分好,表演恰到好處,讓差不多4個小時的電影看起來竟無半點倦意,簡直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十分的舒暢。

亂世佳人人物刻畫的都十分的真實,經典。單單一個斯嘉麗細細分析都不是一篇兩篇文字能說清一二的,在那裡我只根據自我感悟和人生閱歷簡單的分析下斯嘉麗,瑞德,梅蘭妮,艾西利這四個人。

斯嘉麗是本影片的女主角。正如大部分影評所公認的,她是貓一樣的女生,剛強的、堅韌的、虛榮的、貪婪的、殘忍的、自私的女生,女生的典範。觀看影片始末,斯嘉麗給人的感覺是越來越好,越來越復雜。看完整部影片,我對斯嘉麗真是又愛又恨。這個像貓一樣的女生幾乎顛覆了我原有的對好女生的定義。但是毫無疑問,斯嘉麗是個值得敬佩的女子,她雖然有太多的缺點,但是她更有很多的優點。斯嘉麗的令人最敬佩之處在於,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她都有堅強活下去的勇氣。(自信,勇敢令女生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都給人以震撼)我有理由堅信,斯嘉麗的精神支持是她的母親還有那桃瑞庄園,以及讓自我好好活下去的信念。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6

如果讓你做一個選擇,在和平富足的地方過窮苦的日子,在戰爭中過富足的日子,你會選擇哪一種?我想,更多的人會選擇第一種。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只有無盡的傷害,混亂,離別,黑暗,淚水——沒有人會喜歡戰爭,斯嘉麗也不例外。

她原本是美國南部一個種植園主的女兒,曾經在她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舞會和愛情。但一場戰爭改變了這一切,南北戰爭的炮火席捲了她的家鄉,也打破了她富足美好的生活。在戰爭中她見過死亡,見過離別,也曾挨過飢餓,知道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她在內戰中失去了父母,沒有糧食,沒有錢財,但她還是在絕境中堅強了起來,變成了一個獨立堅強卻又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商人。為了留下塔拉庄園,她毫不猶豫地搶了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她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但她所做的每一個選擇又讓人感到心酸和無奈。正如瑞德所言,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身上的勇敢與堅毅深深震撼了我。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段是在斯嘉麗幫梅勒妮接生後,帶著一個病婦、一個嬰兒還有一個女僕跋涉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天晚上下著大雨,她們在一個石洞里避雨,敵人從橋面上經過,斯嘉麗抓著馬車的繩子,雨水快要把她淹沒,她卻一聲不吭,等到她終於駕著馬車到塔拉庄園時,她狼狽得就像一個流浪的乞丐。這也讓我明白,她雖然自我甚至自私,但她並不是無情無義。

戰爭帶來的不只是痛苦,還有一個全新的世界,全新的自己。即使身處黑暗,路途崎嶇,也要帶著希望向前走。在一個新的時代環境中,我們要努力改變自己,努力適應新的發展趨勢,只有主動改變,才能不被淘汰。濃重的烏雲之上,是美麗燦爛的霞光。烏雲終將散去,光明即將到來,正如斯嘉麗在影片的最後所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7

再一次看了《亂世佳人》這部電影,腦子里充斥的全是電影中的內容,連晚上做夢都類似於《亂世佳人》的劇情了,戰爭,政治,經濟,道德,女強人……幾點感想,隨便說說。

題目亂世佳人:亂世顧名思義與戰爭有關,整個的背景肯定是戰爭了。佳人者,漂亮女人也。呵呵,我自己想的。乍看題目肯定就知道記錄了一個佳人在戰爭年代裡的事情,這個佳人就是赫思嘉。

電影中赫思嘉是一個農場主的千金小姐,漂亮,有個性,大膽,熱情,奔放!佩服她對艾希利執著的愛,從他愛上艾希利就從來沒有動搖過,她不惜一切的去愛著那個原本就不屬於她的男人!

赫思嘉是個很有膽識的人。戰爭中,她不懼怕,死裡逃生,面對戰後的傷痕累累她沒有逃避,毅然鼓起勇氣,投入到戰後生存戰中。原本是富家小姐,卻能吃得下苦,親自採摘棉花,這種勇氣足以說明她的不同凡人,其中有一個鏡頭,她的妹妹哭哭啼啼埋怨時,赫思嘉毫不留情的一巴掌,這一巴掌可以看出赫思嘉能擔大事的潛在素質,同時也可以看出她內心裡有一種兇狠!

電影中,赫思嘉是自私,殘忍的!她戰後庄園重建中,遇到了困難,於是,赫思嘉搶走了妹妹的未婚夫,因為這個暴發戶可以為她提供錢,剝奪了其妹妹的幸福。並且赫思嘉為了最大得到利益,僱用犯人來工場做工,因為可以付出少的報酬,就能使這些犯人為其創造高的價值,並且可隨意毆打而不用考慮責任!呵呵,這倒有點像前段時間山西的黑窯事件了!

赫思嘉一生只愛了一個艾希利,但是卻只是個泡影!最終也沒有得到!赫思嘉執著的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時失去了真正愛自己的白瑞德!直到最後赫思嘉才明白這個世界上只有白瑞德是愛她的,是屬於她的,但一切都晚了,白瑞德失去了對赫思嘉的信任,毅然的離開了她,獨留下哭泣的赫思嘉!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8

主人公斯佳麗堅強勇敢,敢於反叛傳統,不理會他人的輿論,這是我最欣賞她的地方,在南北戰爭的混亂下,她是適者,她冷酷精明,所以才能不再餓肚子有安全保障,可是同時她也失去了很多,比如說感情親情友情和榮譽,所以看完我也是很矛盾的,有的就必有失,她是強者但精神空虛,那些吃不飽肚子的人彼此之間卻有濃厚情誼和事業夢想,到底誰才是贏家?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厭惡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十分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向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著自我夢中的王子阿希禮。

她只是把自我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我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十分能幹、溫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著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齊奮斗的十幾年裡,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有人說這文章中最經典的場面是ScarlettO』Hara在戰爭後回到被毀的家園,在園中手握紅土發誓,無論去偷去搶都不會讓家人挨餓那段,因為那時她的眼神和表情真的異常震撼人。這樣說我也不反對,因為這實在是一部太經典的片子,經典的場面太多,各人有各人的偏愛。我倒是情願選擇這個:以後,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什麼是愛?什麼是恨?愛和恨能夠象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愛和恨也可能只需要一縷陽光就能夠消融。珍惜擁有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總是並不確切明白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太多的人僅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明白去珍惜。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9

我第一次看<亂世佳人>這部電影,是我在上海剛上小學時媽媽帶我去看的。那時,我沒有什麼印象。第二次是在日本,借錄像帶回家看的。從這時起,我就開始喜愛這部電影,喜愛這部電影里的每一個出場人物。此刻,我自己有了這部電影的vcd。一有時刻我就看這部電影。每看一次,都會有一個新的感動和發現,每次的感動和發現都不一樣。這部電影能夠站在許多立場來看,你能夠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登場人物去思索、去生活。因此我已經看過很多次了,但總覺得看不厭。

這部電影描述的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的一位女主人公的人生。我十分喜愛這位女主人公。她的名字叫赫思嘉,她美麗而任性,並不是一個被大家歡迎的人。她會耍手段,但很堅強,很熱情,是個活潑可愛的女生。她喜愛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愛。但命運不那麼簡單。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了,她所愛的人上了戰場,她的家園荒廢了。她失去了她所愛的母親,父親因受刺激,腦子也糊塗了。她們家沒有吃的東西,沒有男子漢。她要當女主人,要從零開始。每一天都有許多困難在等待著她,但她沒有屈服,也沒有放下。她這時說了一句話,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從此刻開始,我和我的家人不會再過一天沒有東西吃的日子,我最厭惡飢餓。」這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她們的生活一點點地恢復起來,然而為了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她和一個自己不愛的男生結了婚。但到失去他的時候,她才發覺這個人原來就是她最愛的人。電影就在這時結束了。我想她絕對會找回她所失去的。正因她最後一句話是這樣的:「我要想辦法找回他,必須有辦法。但這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明天再想吧!」她的慾望、她的發奮會幫忙她找回她的幸福。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慾望,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慾望會成為我們的一種動力。這種慾望會促成文化、技術的發展,也會導致犯罪和戰爭。慾望對我們十分重要。我們會追求自己的幸福,雖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糾紛,但我們不就應放下自己的慾望和追求。正像赫思嘉所說的:「這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我們能夠休息,但我們決不能放下。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10

曾看過一個故事:佛祖問了蜘蛛三次什麼是最珍貴的。前兩次,蜘蛛都回答:「得不到」和「已失去」。直到入世輪回後,它才明白了這個問題真正的答案,那就是正擁有的幸福。

《亂世佳人》中的女主角正如那隻蜘蛛一樣,到了失去的時候,才明白自己愛的不是艾希利,而是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瑞德。或許斯佳莉是真的愛過艾希利,但那已成為過去式。當她知道仰慕已久的艾希利即將和她人結婚的時候,內心中的情感更多的只是一種不服輸:為什麼自己這么優秀,艾希利心中也有自己,但最終他卻與另外的姑娘結婚?斯佳莉不服氣,她不相信自己會輸。艾希利之於女主的存在,正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瑞德是一個投機商人,第一次見面就深深地喜歡上了斯佳莉,總是盡自己所能給予斯佳莉最大的幫助。他不介意斯佳莉的婚史,包容她的一切小脾氣,雖然並不被理解。我相信斯佳莉是早就愛上了瑞德的,因為她在有困難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想到他,不知不覺間依賴上了他。但斯佳莉被心中的「得不到」和「已失去」迷惑了,執著地追求那不可能的存在,卻忽略了身邊最美的風景。驀然回首,那人卻已消失,才心生悔恨,想去匆匆追趕。

世人總喜歡追求「得不到」和「已失去」,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會輸給別人,內心的慾望蒙蔽了雙眼,看不清身邊的事物。因為得不到或已失去了,才覺得它珍貴。明知道有更好的擺在自己面前,卻始終不肯接受,不肯撥開那層紗,不相信那之於自己才是最珍貴的。

學會放開自己的心,別讓它被慾望的枷鎖束縛,那隻會讓自己越來越累。讓它自由地飛翔,才能在廣闊的天空中看清楚自己的周圍,才能明白自己的需要,把握住手中的幸福。只有一顆輕靈的心,才能找到它真正的歸宿。

或許還不算太晚,斯佳莉最終還是明白了自己的心,發現了瑞德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我不知道她是否能追回瑞德,追回自己的真愛,但至少她不會再為名為「艾希利」的枷鎖困住。有時候,可怕的並不是把握不住手中的幸福,而是至死都未能明白自己身邊最珍貴的是什麼。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11

再一次看了《亂世佳人》這部電影,腦子里充斥的全是影片中的內容,連晚上做夢都類似於《亂世佳人》的劇情了,戰爭,政治,經濟,道德,女強人……幾點感想,隨便說說。

題目亂世佳人:亂世顧名思義與戰爭有關,整個的背景肯定是戰爭了。佳人者,漂亮女人也。呵呵,我自己想的。乍看題目肯定就知道記錄了一個佳人在戰爭年代裡的事情,這個佳人就是思嘉。

思嘉是一個農場主的千金小姐,漂亮,有個性,大膽,熱情,奔放!佩服她對艾希利執著的愛,從他愛上艾希利就從來沒有動搖過,她不惜一切的去愛著那個原本就不屬於她的男人!

思嘉是個很有膽識的人。戰爭中,她不懼怕,死裡逃生,面對戰後的傷痕累累她沒有逃避,毅然鼓起勇氣,投入到戰後生存戰中。原本是富家小姐,卻能吃得下苦,親自採摘棉花,這種勇氣足以說明她的不同凡人,其中有一個鏡頭,她的妹妹哭哭啼啼埋怨時,思嘉毫不留情的一巴掌,這一巴掌可以看出思嘉能擔大事的潛在素質,同時也可以看出她內心裡有一種兇狠!

思嘉是自私,殘忍的!她戰後庄園重建中,遇到了困難,於是,思嘉搶走了妹妹的未婚夫,因為這個暴發戶可以為她提供錢,剝奪了其妹妹的幸福。並且思嘉為了最大得到利益,僱用犯人來工場做工,因為可以付出少的報酬,就能使這些犯人為其創造高的價值,並且可隨意毆打而不用考慮責任!呵呵,這倒有點像前段時間山西的黑窯事件了!

思嘉一生只愛了一個艾希利,但是卻只是個泡影!最終也沒有得到!思嘉執著的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時失去了真正愛自己的白瑞德!直到最後思嘉才明白這個世界上只有白瑞德是愛她的,是屬於她的,但一切都晚了,白瑞德失去了對思嘉的信任,毅然的離開了她,獨留下哭泣的思嘉!

思嘉是很堅強的!戰爭中逃亡,戰後重建中也已經充分看出她的堅強!痛失愛女,失去最愛以及最愛自己的人之後的思嘉還能說出:tomorrow is a another day!可以看出她毅然沒有放棄生活,毅然憧憬著明天會很美好!

還是為其熱情,堅強,膽識,勇氣所激勵!

亂世佳人觀後感 篇12

深秋的周末,雨一直下個不停,淅淅瀝瀝淅淅瀝瀝,人出不去,也無心看雨,想起收藏夾里有個影片叫《亂世佳人》,一直沒空看,於是拿出來獨自欣賞。中間吃了個午飯。看完後,果真思緒萬千。

我是習慣了思考的人,非得想通了才會善罷甘休,動手寫點什麼吧,不然耿耿於懷,魂牽夢縈。作此文,還可和各位探討探討呢。

大體上,好像在講兩個女人爭一個男人的故事,一個完美無缺的女人,一個個性十足的女人(女主人公)。其中發生過戰爭,逃亡,自力和迷惘。實際上,突出一個閱歷豐富,個性迷人,威武帥氣的男人瑞特(男主人公)。他懂得愛,懂得付出並且付出。他知道控制和釋放自己的情感,理性之中不乏感性,執著之中不乏靈通。他總是在她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但,在面對國家危難之際,他選擇了離開女人,去做他必須做的事。這個男人非常了不起!

她盲目半生的愛,最後總算找到了,是家,或者說一個庄園。那是她從來沒有放棄的追求,盡管曾經為了愛想過私奔。但隨口說說。瑞特也說他是一個不喜歡結婚的人。直到遇見了她,就放棄了這一想法。他執著地等她,這個任性的堅強的有頭腦的女人,在她結婚兩次失敗後,和她結婚了。他得到了她,用盡一生。他似乎找到了他想要的家,然而還未贏得她的心。

結局也並沒有告訴我們是一個美滿,在瑞特對她絕望之後,因為他們的孩子死了,這幕最美也最感人,他以為他的所有付出投入無底深淵。他離家離她而去,去世界的某個角落,留下一個背影。這個背影讓觀眾充滿想像,當然觀眾的理智會戰勝無奈的同情,不然如我,為此落一把淚,嗟嘆!而她在爭搶中始終沒有完成她的夢想,她盲目半生的愛。直到那個女人的死去,終於領悟,那個男人不是她的追求,她一直深愛著的人就在眼前,是瑞特。而她也已經離去。

但是,這一刻,她只有望著他離開的背影嚎哭。痛哭流涕之後,她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她也找到了,是家,那個庄園,才是她的歸屬。她也堅信瑞特會再回來找她,而她就在庄園里等他。

⑨ 亂世佳人觀後感電影影評

亂世佳人觀後感篇1
影片開始於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夕,喬治亞州一個名叫塔拉(Tara)的庄園。斯佳麗·奧哈拉(Scarlett O'Hara)是庄園主愛爾蘭移民傑拉爾德·奧哈拉(Gerald O'Hara)和妻子埃倫(Ellen)的三個女兒中的長女。她愛上了阿希禮·威爾克斯(Ashley Wilkes),而阿希禮卻選擇了表妹梅蘭妮·漢密爾頓(Melanie Hamilton),並定於次日在十二橡園舉行燒烤宴會,同時宣布兩人訂婚。

在十二橡園,她遇見了瑞德·巴特勒(Rhett Butler)。在一場關於戰爭的討論中,瑞德說南方沒有機會戰勝北方。當斯佳麗和阿希禮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她向阿希禮表明了自己的愛慕。阿希禮承認斯佳麗很吸引人,但是梅勒妮更適合自己,斯佳麗給了阿希禮一個耳光。當她發現瑞德在邊上偷聽的時候,說,“先生,你不是一個紳士!”("Sir, you are no gentleman!”)而瑞德予以反擊:“而你,小姐,不是一個淑女!”("And you, miss, are no lady!”)

當晚,戰爭爆發了,男人都紛紛入伍。阿希禮和梅勒妮結婚,而斯佳麗為了報復,也嫁給了梅勒妮的弟弟查爾斯(Charles)。阿希禮和查爾斯作為徵兵上了前線,不久查爾斯在軍隊中因肺炎去世,她也就成為寡婦。

斯佳麗的母親為了讓斯佳麗高興,將她送到亞特蘭大漢密爾頓的家裡。斯佳麗和梅勒妮參加了一個慈善舞會,在那裡她和瑞德再次相遇。瑞德已經成為一個英雄般的人物,斯佳麗當時還在服喪期間,她接受了瑞德的邀請,與之共舞。在跳舞的時候,瑞德告訴斯佳麗他決心得到她,而斯佳麗說永無可能。

在戰爭中,美國南方軍遭到失敗,亞特蘭大城裡擠滿了傷兵。斯佳麗和梅勒妮自願加入護士行列照顧傷兵。目睹戰亂帶來的慘狀,任性的斯佳麗成熟了不少。這時,從前線傳來消息,北方軍快打過來了,不少人家驚惶地開始逃離家園,斯佳麗十分想要回去塔拉庄園,回到敬愛的母親身邊。不巧梅勒妮要生孩子了,斯佳麗只好留下來照顧她。

8個月後,南部軍隊大敗,亞特蘭大擠滿了受傷的軍人。而同時梅勒妮早產,斯佳麗在一旁協助。瑞德騎馬出現,並將她們送出城,他將她們留在去塔拉的路上,自己則選擇了參軍。

在回家的路上,她發現十二橡園已經焚毀,塔拉庄園還在,她的母親剛剛去世,而她的父親由於過度悲傷而神經錯亂。塔拉庄園被軍隊洗劫一空,她成為一家人的支柱,斯佳麗發誓要讓家人不再挨餓,“上帝為我作證,我將不再飢餓。”("As God i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

斯佳麗帶領僕人採摘棉花來維持生活。她甚至射殺了一個企圖偷竊的北方逃兵,並從他的背袋裡找到了金幣。戰爭結束了,北方獲得了勝利。阿希禮回到了家鄉,和梅勒妮團聚。垂頭喪氣的阿希禮發現自己對桃瑞庄園沒有任何幫助,當斯佳麗要求他帶自己離開的時候,他卻拒絕了,斯佳麗吻了他,但是最後他說自己不能離開梅勒妮。

傑拉爾德·奧哈拉在騎馬驅逐一個窺視他財產的人的時候不幸從馬上摔落身亡。斯佳麗繼續照顧整個家庭,她發現自己難以支付庄園的重稅。因此她精心打扮自己,去亞特蘭大找瑞德求助。然而瑞德告訴她自己的外國銀行賬戶已經被凍結了,不能給她以幫助。在返回的途中,斯佳麗遇上了她妹妹蘇倫(Suellen)的未婚夫弗蘭克·肯尼迪(Frank Kennedy),弗蘭克成功地經營著一家商店和木材工廠。

斯佳麗很快成為了弗蘭克肯尼迪夫人,她變為一個講究實際的商人。有一天,斯佳麗經過一個貧民窟的時候遭到攻擊。弗蘭克、阿希禮和其他三K黨成員在夜晚襲擊了貧民窟,阿希禮在混亂中受傷,而弗蘭克則不幸身亡。斯佳麗再度成為寡婦。

弗蘭克的葬禮結束時,瑞德再次出現在斯佳麗面前向她求婚。斯佳麗被瑞德糟糕的樣子嚇壞了,但是被他的真誠打動。在新奧爾良度過蜜月後,瑞德答應幫助斯佳麗重建桃瑞庄園。不久,他們的女兒邦妮(Bonnie)出生,瑞德把全部感情投在邦妮身上。斯佳麗,卻依然對阿希禮舊情難忘。

有一天,斯佳麗審視完工廠,聽到阿希禮說希望回到過去簡單的生活,她擁抱了阿希禮給他以安慰。而他們的對話被阿希禮的姐姐尹蒂·威爾克斯(India Wilkes)和米笛太太聽到。尹蒂一向對斯佳麗不滿,這個事件更是使斯佳麗名譽受辱。但是梅勒妮不相信流言,並邀請斯佳麗參加阿希禮的生日晚會。瑞德喝醉了,將斯佳麗拖上樓梯,並警告說,“這個夜晚只屬於我。”("This is one night you're not turning me out.”)次日早晨,當斯佳麗醒來准備和瑞德重新開始的時候,瑞德卻向她提出了離婚,並帶著邦妮去了倫敦。當他們回來的時候,斯佳麗告訴瑞德她再次懷孕,瑞德顯得很冷漠。斯佳麗很生氣要廝打瑞德,卻不慎從樓梯摔落流產。

斯佳麗慢慢恢復了身體,瑞德准備與她重修舊好,小邦妮,和她的祖父一樣,從她的小馬上摔落身亡。斯佳麗和瑞德互相指責,梅勒妮前來安慰她們。不久梅勒妮由於在懷孕期間過度操勞而病倒。在她臨終前,她要求斯佳麗幫助她照顧阿希禮,並告訴斯佳麗瑞德是多麼地愛她。門外,阿希禮淚如雨下,而斯佳麗終於認識到她對於阿希禮是無足輕重的,她對阿希禮的愛其實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瑞德。

斯佳麗跑回家,卻發現瑞德正在收拾行李准備離開她,並說現在才想起挽救他們的婚姻已經為時已晚。斯佳麗哀求瑞德不要離開她,並說其實她一直愛的是瑞德,她從來沒有愛過阿希禮。瑞德說當邦妮活著時,他們曾有機會復合,現在機會已經沒有了。

當瑞德邁出大門的時候,斯佳麗問:“瑞德,如果你走了,我將去哪裡?我該做什麼?”("Rhett, if you go, where shall I go? What shall I do?”)瑞德說,“坦白講,親愛的,我一點也不在乎。”("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斯佳麗站在台階上,在絕望之餘又燃起了希望:“塔拉庄園,我的家!我要回家。總有一天我會讓他回來的!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ara! 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亂世佳人觀後感篇2
我看了這部長達四小時的電影《Gone with the Wind》即《亂世佳人》之後,有很多難以言喻的感受。可能是因為長大了,所以想的也隨著多了。

斯嘉麗——費雯·麗詮釋的這個女主角,真的無可挑剔。她把斯佳麗的輕佻、高傲和任性,當然還有她的堅強、勇敢以及無畏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斯佳麗絕不是像那時代的千 金小姐一樣是個呆板的淑女。相反,她面容姣好,身姿窈窕,鋒芒畢露,招搖張揚,令無數男人為之傾倒。可是,她卻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已有未婚妻梅蘭妮的阿希禮,她是那麼執著又不顧一切。而她最初的堅強也是來自於阿希禮臨走前的一句託付----好好照顧梅蘭妮。我忘不了南北戰爭時斯佳麗在橫屍遍野的地方找不到醫生,最後親手幫梅蘭妮接生的那一刻;我忘不了斯佳麗帶著梅蘭妮和剛出生的孩子頂著炮火紛飛一路出逃,瑞德與斯佳麗在橙紅色的沖天火光里深深親吻的剪影;我忘不了斯佳麗從容地扯下綠色天鵝絨的窗簾圍到身上做成新衣服去向瑞德求救的場面;我忘不了斯佳麗重回塔拉庄園時發現田地荒蕪家業衰敗,她在紅色的夕陽照耀下從田地里拔出來一個蘿卜,連泥土都未擦去就狠狠咬一口的情景。這個倔強的女人面對夕陽,雙手握拳高舉雙臂用盡全身的力氣向蒼天吶喊:“我以後絕不挨餓!”她纖細的背影在夕陽下投下長長的影子。斯佳麗這絕不挨餓的宣言,還有她在紫紅雲霞里的背影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心裡。她這樣的堅定與勇氣,這樣連戰亂都打不垮的女人,生命力頑強得如同春天的野草。看到她,生活就總有希望,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正如電影最後她說的那句經典勵志台詞:“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毫無疑問,斯佳麗是電影的主角,她是被歌頌的對象,她是電影給予我們關於選擇的答案------拋棄過去,不顧一切地為了生存,就算是一個外表柔弱、從小嬌慣的女人。因為除了自己沒有人是真正能一輩子庇護你;勇敢地擔當起你應擔起的責任,因為責任只會降臨在能擔起它的人身上。然而,我也欣賞另一位偉大的女性----梅蘭妮。她寬容、沉靜、純潔、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對困難,捍衛自己的朋友。她不會傷害別人,只會維護人;她更不會不相信別人,只會堅定不移的相信她認為應該相信的人。梅蘭妮雖然年輕、長相平庸,但舉止卻穩重端莊,品德高貴,這些氣質足以讓所有人都十分尊敬她,並願意真心與她成為朋友。

在電影中,瑞德曾經這樣說過:“如果我對梅蘭妮小姐更好,是因為她值得我這么做。在我認識的人中,善良、真誠、無私的人不多,而她是其中的一個。”梅蘭妮不張揚並不代表她真正的平凡,她的魅力是在於發自內心善良和讓人感到愉快的氣質。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在護士協會工作期間,梅蘭妮看到米德大夫做手術切除傷病者身上爛肉的時候臉色蒼白,但她只是在手術後躲在衛生間里用毛巾堵住嘴,悄悄嘔吐。她理解傷員在危難時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所以她展現在傷病者面前的永遠是一幅笑臉,溫文爾雅、笑容可掬、無微不至。此時此刻,她無疑就是一位落入人間的慈祥天使。然而此時的斯佳麗,卻一心想著自己成為寡婦所以不能參加舞會。她毫不忌諱地說:“她厭惡這里的工作,甚至恨不得那些傷病者在一夜之間死光光。”與斯佳麗的自私相比,梅蘭妮的所作所為無疑只能用高尚來形容。

我最難忘的一幕是在塔拉,當斯佳麗用槍殺死那個入侵的壞人時,剛生完孩子虛弱得連下床都困難的梅蘭妮已經作好了廝殺准備,她手裡拿著軍刀,准備為了保護斯佳麗而和壞人對峙;隨後,她幫極度恐懼的斯佳麗隱瞞了殺人的事情並果斷地用自身的衣服清理現場和埋掉了屍體。 她愛斯佳麗,她勇敢地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保護她。她更愛她的丈夫阿希禮,她勇敢地支持他的信念。梅蘭妮柔弱的外表和堅毅的內心使我看到了她擁有真正強者的力量:因為真心真意愛著身邊的人,所以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一心想保護自己在乎的人。她和斯佳麗一樣,在戰火紛飛中頑強生存。然而最後,梅蘭妮卻死了,所有人都悲痛萬分。但是我寧願相信她的死亡只不過是一種形式,一種新的解脫。她的美好傳達了一個真理:無論在什麼年代,一顆善良的心,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無疑都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幸福之源。

這部經典的《亂世佳人》塑造了兩個佳人-----一個是超越世俗的斯佳麗,一個是完美無瑕的梅蘭妮。一個不羈的斯佳麗,讓讀者在災難中崛起;一個完美的梅蘭妮,讓讀者在漫長的人生中獲得長久的幸福。

慶幸我們生長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但我們還是需要斯佳麗和梅蘭妮這份頑強不羈,自立自強,從容淡定和善良寬容。
亂世佳人觀後感篇3
有這樣一部小說叫做《飄》,讀過的人都感動不已。有這樣一部電影叫做《亂世佳人》,看過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故事 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如此動盪的年代,卻孕育了一場偉大的愛情,而這場愛情之所以偉大,只因為它誕生在戰爭年代。

《亂世佳人》,如此為這部好萊塢大片命名,亂世,一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背景的電影,佳人,一位高傲、美麗的千金小姐為主人公,象徵即使擁有幸福,最後所有的一切也只能隨著南方塔拉庄園美夢的結束而終結,曠世的愛情也終於破滅,此情只可成追憶。

在我第一次觸碰到由《飄》改編的《亂世佳人》時,便被那凄美的愛情深深吸引。故事是這樣的:郝思嘉是塔拉庄園的千金小姐她愛上了另一庄園主的兒子艾希利,但艾希利卻選擇了郝思嘉的表妹——溫柔善良的韓媚蘭為終身伴侶。郝思嘉出於妒恨,搶先嫁給了韓媚蘭的弟弟查爾斯。不久,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了。查爾斯很快就在戰爭中死去了。郝思嘉成了寡婦,但她內心卻一直熱戀著艾希利。在一次聚會上,郝思嘉和風度翩翩的商人白瑞德相識。由於一心只想著追求艾希利,所以她拒絕了白瑞德的追求。戰火將至使亞特蘭大危在旦夕。郝思嘉在白瑞德的幫助下,駕駛著馬車在遍地大火的城中飛馳,奇跡般地逃出了火海。不久,戰爭結束了。生活依然困苦。北方來的統治者要庄園主繳納重稅,郝思嘉在絕望中去亞特蘭大城找白瑞德借錢,但得知他已被關進監獄。歸來的途中,郝思嘉遇上了本來要迎娶她妹妹的暴發戶弗蘭克,為了要重振破產的家業,她騙取弗蘭克和自己結了婚。思嘉在弗蘭克經營的木材廠非法僱用囚犯,並和北方來的商人大做生意。此時,白瑞德因用錢賄賂而恢復了自由。兩人偶然碰面,再次展開愛恨交織的關系……該片以戰亂紛爭的亂世為影片中主人公郝思嘉的愛情糾葛和人生遭遇為主線宏大壯麗的背景,它既是一部人類美好的愛情絕唱,又是一部反映當時政治、經濟、道德等諸多方面的歷史畫卷。

這部影片把美國人奮斗於逆境,追求個人獨立、尊嚴、愛情,永遠樂觀進取的民族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郝思嘉,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弱小女子,歷經情場失意,內亂戰火,家園重建,愛女夭折,丈夫出走等等一連串巨大的困難和挫折,但是她很少膽怯,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動權奪回到自己手中。"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畢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便是她樂觀自強人生的最好表白。這是郝思嘉留給人一句令人回味的話,這句話就 總結 了她對生活對愛情的態度了,是的一切都會過去,我們相信她一定能重新屬於自己的真愛。

幾年前,在央視六套的“佳片有約”中,我只是把《亂世佳人》當作一部佳片來觀看,具體“佳”在哪?我也說不出什麼所以然來,只是欣賞作者帶給我的復雜而又華麗的故事情節,感受著女主角帶給我們的 愛情故事 。轉眼幾年過去,有了一定的閱歷,再回頭來看這部影片,審視的角度寬泛了許多。“佳”的地方數不勝數,政治上、情感上、精神上、生活態度上……它蘊涵了很多東西的,愛情故事是吸引人的,對愛情也有一些啟迪,更深層的還有一些精神的、人類的斗爭的,同時背景還衍射出整部美國變革時期的歷史變革時期人們的思想波動和演變,同時還描述了戰爭對人類造成的災難,損失,反戰追求和平等等。再次觀看完這部影片,有兩點對我影響最大,它讓我看到了許多生活的影子,感受到了復雜社會的余溫。

首先,什麼是生活的影子?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句話帶給了我們生活的希望,能讓我們對未來有憧憬。現在大多年輕人對生活的定義,除了“郁悶、無聊、得過且過”,似乎沒有更新鮮的詞彙了。是的,現在年輕人的壓力是很大,考學、工作、維系家庭等等等等,我們對生活的憧憬漸漸淡忘了,似乎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人生本來就應該是豐富多彩的,雖然有壓力,雖然有不如意,但還是需要“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用平常心去面對遇到的一切,學業、愛情、事業,我們是應該去爭取做到最好,今天努力過就足夠了,今天經歷過就勝利了,畢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今天怎樣並不重要,就算失敗了,受傷了,又有什麼?我們都是年輕的一代,新的希望需要我們這一代來創造,心態的平和對於當今的年輕人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社會的余溫究竟指什麼呢?社會本應該很溫暖,給我們安全感,但是現實並不是這樣的,競爭、欺騙、淘汰……讓我們感受不到真正的安全和應有的溫暖。但是只要心中有愛,這份溫存依舊存在。影片中,社會是很混亂,到處充滿著陰險和爭斗,但是女主人公郝思嘉將“愛”永存心間,對愛人執著的愛,對情敵無奈的愛,對家人眷戀的愛,對家庭負責的愛……雖然有很多愛都是出於無奈,但是她還是堅持自己善良與真實,勇敢的愛了下去,這種精神是需要我們學習的。於丹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做人要外化而不內化。”社會不可能是永遠公平的,也不可能永遠合你的意,但是你要在這個環境生存,必須要適應這個社會的需要,因此要學會“外化”;但是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做人的准則,什麼心態是正確的,什麼心態是錯誤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自己心裡的尺子都會去衡量。有的時候可能是出於無奈,或是為了順應社會,你不得已只能選擇這樣做,但是心裡應該會能辨別出是非正誤。社會並不完美,只有讓自己的心靈完美,才能感受出社會的余溫。

以上便是影片對我影響最深的兩個方面,也許不夠專業,也許不夠全面,也許不夠細致,但是是它給我心靈上的最真實的觸碰。永遠記得那句話: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我們要學會怎樣去生活,怎樣去面對遭遇的一切。世事變化,唯心永恆。

猜你喜歡:

1. 亂世佳人觀後感800字精選

2. 飄讀後感400字作文

⑩ 《亂世佳人》電影觀後感(2)

知道別人對自己好,但是卻只是一味地享受而不知道感恩和付出的人,最終也必將失去別人的愛。因為推己及彼,誰都希望對方能為自己付出。付出而一直無回報,甚至得到的是對方的更加放縱和肆無忌憚,相信是誰都會疲倦的。

經歷了貧窮的斯嘉麗在橡樹下發誓,要不擇一切手段讓自己不再挨餓受凍,她確實也這么做了。為了300塊錢。她去欺騙白瑞德,說自己一直很喜歡他,而事實是一直以來她都很討厭他。精明的白瑞德很快識破了她的謊言,一個大子也不願借給她。而後,還是為了那300塊錢,她欺騙妹妹的愛人與自己結婚。因為他有錢,可以幫她度過難關。知道真相後的妹妹對她極度憎恨,丈夫也發覺自己受騙。在丈夫死後,面對白瑞德的追求,她又提出了一大堆這樣那樣的要求。其實那時的她已經擁有了一家木材廠,已經比較富有了,可是她還是想得到更多的錢和享受。都說人吃飯是為了活著,可是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還整天想著吃,那這人其實已經和動物沒什麼分別了,活著就是為了吃。她不知道這個世上最好的東西其實都是免費的,就像真正的愛情並不一定需要一顆所謂恆久遠的鑽戒來證明一樣。恆久遠的鑽戒很有可能某天就成為對你們當年的信誓旦旦的諷刺。

她也是個只活在當下,不考慮長遠的人。影片一開始是雙胞胎兄弟圍著她團團轉,給她獻殷勤的場景。當然她那時不會知道,真正愛自己的人是恥於做出這樣的行為的,他不會與誰去比,與誰去拼,那樣只是在不斷地告訴他自己你不夠愛他,沒有一下子就選中他。而他享受不到那種專屬與獨一無二的感覺。所以白瑞德只會在她落單的時候才會去追求她。幼稚的女人會很享受這種眾星捧月般的感覺,從她的又得意又有點傲慢的表情上可以看出這一點。

當雙胞胎兄弟向她提起戰爭時,她開始不耐煩了,覺得那還是很遙遠的事,她現在要忙的是享受生活。她不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戰爭的到來使她猝不及防,暈頭轉向。母親去世,父親去世,家僕散盡,陶園被毀。為了生活,她不得不放下小姐的架子,開始干起農活。她總喜歡將問題擱置,而不願意去面對,就像鴕鳥一樣。總以為明天就會是一個新的開始,即使是在白瑞德最終離她而去時,她想的居然還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白瑞德會再回來。她不去想白瑞德對她已經絕望,也不想著當時將他挽留住,而是寄希望於所謂的新的開始的明天。明天真的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嗎?今天的問題不解決,何來新的明天?

斯嘉麗、白瑞德、艾斯利代表了三種不同的人。斯嘉麗過於自我,感情上也是這樣,甚至在艾斯利已經有了孩子後居然還提出要與他一起私奔;白瑞德前半生可能比較浪盪,但遇到斯嘉麗後,對她確實是一心一意;艾斯利是個懦弱,在感情上搖擺不定的人,在斯嘉麗與妻子之間一直糾結。好在在妻子臨死時,終於發現最愛的還是自己的妻子。

在不同的時期,我們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時而自私任性,時而用情專一,時而又搖擺不定。這很大程度上由我們自己的品格決定,其次是看遇到的是個什麼樣的人。當然,也有人一直以來扮演著同一個角色。希望這個角色是白瑞德,而不是艾斯利,更不要是斯嘉麗。白瑞德式的人終會獲得幸福,因為他懂得去愛和付出,世上女人也不都是斯嘉麗式的。而斯嘉麗式的人物在感情上則不會幸福得起來,因為她不懂得珍惜,留不住愛自己的人。

《亂世佳人》電影觀後感4

今天重溫了根據《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思緒萬千……我16歲時第一次看過這部小說。總的來說,每次看《亂世佳人》都有不同的收獲。年輕時看,討厭虛榮愛出風頭的斯佳麗(又譯:郝思嘉),喜歡純潔善良的玫蘭妮,不喜歡油腔滑調的白瑞特,喜歡溫文爾雅的阿希禮,喜歡南方如畫的景緻和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不喜歡北方的浮華和放盪。後來看了多次之後,不由得對斯佳麗敬佩起來,一個原本是農場主的千金,嬌慣的弱女子,任性而年輕美麗。她第一次結婚是看見自己暗戀的人結婚了,一時的賭氣、沖動報復,嫁給了並不愛的男孩,不久就成了年輕的寡婦。第二次結婚是南北戰爭結束後,在北方老的逼迫下交不起300元錢的地租,為了奪回她的土地和保障一家人的生存,她搶走了妹妹的心上人肯尼迪。肯尼迪雖然是一個做點木材生意的半大老頭,卻不是斯佳麗的對手,面對她的冷酷和無情,他束手無策。最終為了斯佳麗險遭侮辱一事,去報復窮白人,並在毆斗中被白人擊斃,不幸枉死,在他與斯佳麗的婚姻中肯尼迪卻從未享受過斯佳麗的一點愛。於是斯佳麗再次成為寡婦,而且繼承了肯尼迪的遺產,變成了個有錢的寡婦。時隔多年再次看這部電影感覺完全不同。因為經歷了那麼多年的人情變顧,我也算長大了。我喜歡《飄》里的男主角白瑞特,他的聰明、果敢、執著,為愛去奮斗、去追求,為了真愛,去追求結過兩次婚的斯佳麗。而斯佳麗卻為了心中朦朧的愛,一次次的給白瑞特不該有的傷害。而斯佳麗為了答應她對所愛的男人那一句承諾,去照顧阿西禮的妻子玫蘭妮。最終玫蘭妮死去,她想嫁的男人成為單身了,可阿西禮告訴斯佳麗他的最愛是死去的妻子。當白瑞特知道斯佳麗心中愛的人不是他而是另外一個男人阿西禮時,他選擇的是離開,給他深愛的女人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也是給他深愛的女人愛別人的機會,希望他愛的人斯佳麗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可是當白瑞特真的離開她時,斯佳麗才恍然大悟,才知道自己等到的是那麼不切合實際的結果,才真正感覺到要失去一個一生中最愛她的人,她不顧一切的.追了出去……在影片結束時,斯佳麗很感慨的說出那句非常經典的話「明天將會是另外一天」她要找尋明天,把即將失去的愛找回來!

《飄》是我看過的書中最喜愛的。喜歡那裡的三個個性鮮明主角,斯佳麗的勇敢堅強,白瑞特的機智果斷,玫蘭妮的外柔內剛。整部書及影片中,我最為喜歡的人物就是白瑞特。他勇敢、執著,他能那麼執著的深愛著斯佳麗十幾年不變。他千方百計的保護斯佳麗,寵愛斯佳麗,照料斯佳麗,讓她事事稱心,而斯佳麗卻多次拒絕了他的真情求愛。白瑞特說過,「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而他的愛,是被斯佳麗愚蠢的固執磨光的,他的心死了。特別是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剪碎的褲子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條了。」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過兩個男人,而沒有很好的加深了解他們。如果她了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了解白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白瑞特的,她只是不停的追尋著自己夢中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理想化的男人特點認為只有阿西禮具備,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穿在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只是虛幻的愛情,只是愛上了本來就不真實的意想中的情人。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追求到真正的幸福,而往往是得到了不知道去珍惜,一但失去才知道它的珍貴。其實,身邊的幸福是很容易在不經意間被忽略的、也會在沒有把握好的時候溜走的。真正的幸福不完全是榮華富貴,而是一生中能找到真正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愛不是建立在金錢和地位、住多豪華的別墅,而是心的認可。真心難買,愛情是可遇難求,不要讓真正的愛情擦肩而過啊!

美好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都是自己創造的,有辛苦的耕耘就會有美好的收獲。不要讓緣隨風《飄》遠,要讓真情永駐心間。

《亂世佳人》電影觀後感5

再一次看了《亂世佳人》這部電影,腦子里充斥的全是影片中的內容,連晚上做夢都類似於《亂世佳人》的劇情了,戰爭,政治,經濟,道德,女強人……幾點感想,隨便說說。

題目亂世佳人:亂世顧名思義與戰爭有關,整個的背景肯定是戰爭了。佳人者,漂亮女人也。呵呵,我自己想的。乍看題目肯定就知道記錄了一個佳人在戰爭年代裡的事情,這個佳人就是赫思嘉。

赫思嘉是一個農場主的千金小姐,漂亮,有個性,大膽,熱情,奔放!佩服她對艾希利執著的愛,從他愛上艾希利就從來沒有動搖過,她不惜一切的去愛著那個原本就不屬於她的男人!

赫思嘉是個很有膽識的人。戰爭中,她不懼怕,死裡逃生,面對戰後的傷痕累累她沒有逃避,毅然鼓起勇氣,投入到戰後生存戰中。原本是富家小姐,卻能吃得下苦,親自採摘棉花,這種勇氣足以說明她的不同凡人,其中有一個鏡頭,她的妹妹哭哭啼啼埋怨時,赫思嘉毫不留情的一巴掌,這一巴掌可以看出赫思嘉能擔大事的潛在素質,同時也可以看出她內心裡有一種兇狠!

赫思嘉是自私,殘忍的!她戰後庄園重建中,遇到了困難,於是,赫思嘉搶走了妹妹的未婚夫,因為這個暴發戶可以為她提供錢,剝奪了其妹妹的幸福。並且赫思嘉為了最大得到利益,僱用犯人來工場做工,因為可以付出少的報酬,就能使這些犯人為其創造高的價值,並且可隨意毆打而不用考慮責任!呵呵,這倒有點像前段時間山西的黑窯事件了!

赫思嘉一生只愛了一個艾希利,但是卻只是個泡影!最終也沒有得到!赫思嘉執著的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時失去了真正愛自己的白瑞德!直到最後赫思嘉才明白這個世界上只有白瑞德是愛她的,是屬於她的,但一切都晚了,白瑞德失去了對赫思嘉的信任,毅然的離開了她,獨留下哭泣的赫思嘉!

赫思嘉是很堅強的!戰爭中逃亡,戰後重建中也已經充分看出她的堅強!痛失愛女,失去最愛以及最愛自己的人之後的赫思嘉還能說出:tomorrow is a another day!可以看出她毅然沒有放棄生活,毅然憧憬著明天會很美好!

像赫思嘉這樣的佳人,天生麗質,再加上骨子裡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膽識勇氣,度量,堅韌,當然少不了必要的心狠,足以能使之在那個戰爭環境中成為女中梟雄!她愛過,並且那麼執著的愛著,她自私,對她來說,失去的某些東西,諸如道德,諸如不愛的丈夫對她來說都不會感到傷悲,這些阻止不了繼續向前!她本非常人,更不可以常人的眼光來評述!

還是為其熱情,堅強,膽識,勇氣所激勵!

《亂世佳人》電影觀後感6

我第一次看《亂世佳人》這部電影,是我在上海剛上小學時媽媽帶我去看的。那時,我沒有什麼印象。第二次是在日本,借錄像帶回家看的。

從這時起,我就開始喜歡這部電影,喜歡這部電影里的每一個出場人物。現在,我自己有了這部電影的VCD。一有時間我就看這部電影。每看一次,都會有一個新的感動和發現,每次的感動和發現都不一樣。這部電影能夠站在許多立場來看,你可以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登場人物去思索、去生活。所以我已經看過很多次了,但總覺得看不厭。

這部電影描寫的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的一位女主人公的人生。我非常喜歡這位女主人公。她的名字叫赫思嘉,她美麗而任性,並不是一個被大家歡迎的人。她會耍手段,但很堅強,很熱情,是個活潑可愛的女人。她喜歡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愛。但命運不那麼簡單。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了,她所愛的人上了戰場,她的家園荒廢了。她失去了她所愛的母親,父親因受刺激,腦子也糊塗了。她們家沒有吃的東西,沒有男子漢。

她要當女主人,要從零開始。每天都有許多困難在等待著她,但她沒有屈服,也沒有放棄。她這時說了一句話,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從現在開始,我和我的家人不會再過一天沒有東西吃的日子,我最討厭飢餓。」這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她們的生活一點點地恢復起來,然而為了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她和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結了婚。但到失去他的時候,她才發覺這個人原來就是她最愛的人。電影就在這時結束了。我想她絕對會找回她所失去的。因為她最後一句話是這樣的:「我要想辦法找回他,一定有辦法。但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明天再想吧!」她的慾望、她的努力會幫助她找回她的幸福。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慾望,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慾望會成為我們的一種動力。這種慾望會促成文化、技術的發展,也會導致犯罪和戰爭。慾望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會追求自己的幸福,雖然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糾紛,但我們不應該放棄自己的慾望和追求。正像赫思嘉所說的:「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我們可以休息,但我們決不能放棄。

閱讀全文

與亂世豪傑觀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