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是怎樣寫看南平紅荔的觀後感的
不好好讀書,看什麼紅荔,
❷ 電影南平紅荔觀後感600字【3篇】
南平紅荔觀後感600字(1)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性的難題,每個國家都很重視,中國也不例外。在中國,有這樣一位法官,她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法院少年法庭的庭長,她盡心盡力的幫助失足少年,那些感人事跡遍布大江南北,她就是詹紅荔。她從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審判庭工作10多年間,所審結的500多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無一發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成功感化幫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個瀕臨破碎的家庭。為了傳頌和贊揚詹紅荔精神,根據她的先進事跡改編了電影《南平紅荔》。
近日,我在單位組織下觀看了影片《南平紅荔枝》,是一部以福建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詹紅荔的先進事跡為背景改編的正面、積極、感人且極具教育意義的電影。觀影之後,頗受感動,並引發了內心諸多思考。
一、堅守正義、固守責任
詹紅荔作為基層法官,深刻明白自己的崗位職責,時刻不忘自己身上這身制服的意義,堅守正義,固守責任,在幾十年的審判工作中,總結出了一套頗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即審判前「三個不開庭」:閱卷後對關鍵問題沒有梳理清楚的,不開庭;被告人成長經歷沒調查清楚的,不開庭;沒有與被告人見面,進行一次心理疏導的,不開庭。庭審中「三個不輕易」:被告人沒有真誠悔過的,不輕易下判;有被害人的案件,沒有和解的,不輕易下判;可以判非監禁刑但沒有落實幫教措施的,不輕易下判。庭審後「三個不鬆手」:入監後延伸幫教沒有到位的,不鬆手;回歸社會後思想出現反復或問題沒有解決的,不鬆手;發出的司法建議沒有得到落實的,不鬆手。這些工作經驗的得出,體現了她對工作崗位的深刻認知,對工作對象的負責態度。
二、愛心澆灌向陽花
詹紅荔認為:少年法庭就相當於一座橋,有千千萬萬失足少年走上這座橋,法官就是引路人,緊緊握住他們的手不放鬆,不讓他們掉進萬丈深淵。少年庭的審判工作不是法庭上審完判完就了結了,這些失足少年的改造自新之路及融入社會的情況更值得關注。為此,她的工作不斷向庭前、庭後和庭外、院外延伸,關注他們的改造與成長,她像一位母親那樣保護著、關愛著那些曾經「失足」的孩子,不讓他們再次「落水」,引導他們從橋上安全走過,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三、深入思考,敢於創新
犯罪記錄是罪犯的污點,對一般人具有威懾和警戒的作用,但這種烙印不應該是永久性的,尤其對於輕微犯罪的未成年人,當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之後,應該給他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影片中方超之死堅定了詹紅荔呼籲建立未成年人輕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的決心。她清楚法院只是執法機關,沒有立法權,但她沒有放棄,她以一線工作中的諸多實例論證了封存未成年人輕微犯罪記錄的必要性,最終在她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其犯罪記錄予以封存。除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和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以外,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作為基層普通的執法工作者,影片所反映的公平正義、愛崗敬業、敢於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思考。
南平紅荔觀後感600字(2)
近日,在單位的組織下,我觀看了《南平紅荔》這一部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兼具的優秀影片。
作為一部十八大獻禮影片,電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來。影片主人公詹紅荔,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先後被授予「全國模範法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並榮立個人一等功。電影以一種樸素而真實的筆觸再現了詹紅荔同志的先進事跡。影片通過對幾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故事情節的拼接,將詹紅荔從事少年審判庭工作10多年間,成功幫助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使70多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的感人故事濃縮於短短的90分鍾內。(截至2011年)
「當!」隨著一聲法槌敲落的聲響,影片一開場,觀眾的心就被失足孩子的命運所羈絆。家長的大聲哭號,孩子抽泣的淚水、茫然的眼神,法官嚴肅又帶著痛心的宣判,少年犯罪案件牽動著的不是一個家庭,而是幾代人,甚至是一個社會群體。
湛藍的天空下,一心憧憬著美好生活,卻被殘忍的現實所摧毀的方超,站在高高的樓頂,拿著手機顫聲對詹紅荔說:「我就拿過別人的一台筆記本電腦,我不知道它那麼貴,貴得讓我一輩子都還不起……」
社會的歧視,沒有給已經浪子回頭的方超一條出路,他只能縱身一躍,落下深淵;出了獄卻沒有被同學所接納的李成龍,最終又走上了犯罪老路;而懵懂的何剛,在社會多方的關懷下積極改造,走向了新生。三個互不關聯的案件,三種不一樣的不幸,三人不同的結局,深深刺痛了觀眾的神經,她們的命運,讓人看後唏噓不已,或悲或嘆。
影片中反復提及「糖橋」,相傳,這是一座因一位賣糖人感念孩子過河不易,很多孩子曾經在此落水,而傾其所有造起來的一座橋。糖橋建成後,可以讓孩子們在河上安全的通過,再不必冒著掉下水的風險;「少年審判庭就是一座橋,我們要讓這些孩子從這座橋上過去,穿過他們人生的障礙,不掉下水」,影片中詹紅荔說的這句話很是經典,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
正是因為方超的死,刺激了詹紅荔,使她對少年犯罪問題產生了進一步的思考,「方超一定認為,他忘記的過去,其他人也會忘記;他的重新開始,其他人也會認同。他還是個孩子,而我是個法官,我得用法律這個武器為這些孩子在社會上劈開一條路。」時代在發展,理念在更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已不再是一種要求,而是司法最基本的底線,法律不僅審判人,更要保護人,正是這一段反思,促成了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滅」制度的誕生。
弘揚詹紅荔精神,演繹的是司法對失足未成年人的關愛,體現了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作為一名基層的勞動保障監察員,我需要做些什麼來讓陷入困頓的老百姓看到光明和希望?《南平紅荔》是一縷陽光,更是一種力量。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詹紅荔法官那樣從心底熱愛自己的工作,從心底愛他人、愛社會,那麼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社會會更和諧。
南平紅荔觀後感600字(3)
昨日,我省政法幹警觀看電影《南平紅荔》座談會在省高級法院進行,來自省政法委、省法院、省檢察院等部門的相關人員參加了座談會。
最新拍攝完成並上映的電影《南平紅荔》,是以我省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詹紅荔同志為原型,以關心關愛失足青少年、探索未成年人輕微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為主線,真實地展現了全國重大典型、全國模範法官、全國三八紅旗手、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詹紅荔的典型事跡、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
在座談會上,大家都紛紛暢談了自己觀看影片後的感受。與會者普遍認為影片故事感人至深,情節催人淚下,法律和社會教育意義深刻,對詹紅荔精神作了很好的詮釋。
據悉,省政法委、省委宣傳部等聯合發文,向全省各級各部門特別是政法系統幹警推薦觀看此片,希望通過觀看影片深入學習宣傳詹紅荔的優秀品質和高尚精神,大力培育樹立詹紅荔式的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各條戰線涌現出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更好地肩負起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的歷史重任
;❸ 南平紅荔觀後感
導語:詹紅荔是一名平凡的基層法官,她以一顆對人民群眾的責任心和愛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南平紅荔》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影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詹紅荔同志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作為一名少年法庭庭長,她幫助過許許多多犯了罪的孩子,觀影過程中被害人母親和少年犯母親的哭泣、控訴、無助無數次讓我感動,紅荔遊走在他們之間忍受歇斯底里的責難和謾罵,忍受一位人民法官在庭外所不能承受的痛和愛,但她始終沒有放棄愛的信念,沒有放棄對孩子們的關心,在量刑、判刑、出獄後給予孩子們母親般的關懷,這些都遠遠超過了一位法官責任和義務。通過觀影,我在以下三方面有較深認識。
一、通往心靈的廊橋,需要用心靈去溝通
影片中無數次出現過唐橋的畫面,除了剪輯手法上前後呼應之外,更多的是暗示人與人的溝通,尤其是對失足少年的關愛,這種愛來自母愛,來自法律的正義,來自家庭的溫暖,來自社會的關心,和很多陌生人熱心的幫助。走一次橋就是作一次溝通,紅荔靜默地行走在一片青山綠水之間,看起來無聲無息,卻是承載著法律的正義和權威,肩負著生命的尊嚴。扮演紅荔的演員鄔君梅的嗓音是極有特色,總是用極其輕描淡寫的聲腔表現大是大非,你從那船過水無痕的表演中體味到悲天憫人的無疆大愛。十八趟行走,終於,何剛的母親變賣了三代祖屋將十八萬賠償款落實到位。
影片後半部分,何剛的父親寫了檢舉信,狀告詹紅荔收了原告的賄賂,逼迫其妻賣房。當上級找詹紅荔談話的那個夜晚,她輾轉反側失眠,心裡陷入痛苦。被何剛刺死的少年的母親為了還詹紅荔一個清白,將十八萬賠償款原封不動地甩在調查組跟前,慷慨激昂地為詹紅荔說了幾句公道話,原先她可是把法院傳票撕碎了甩在詹紅荔的臉上的。影片放映到此處,感動已經不是政治說教帶來的成果,而是發自看者本身。這是一次次溝通取得的效果,不折不扣地震撼著每個人心,當你真心實意對待別人,不帶任何功利色彩,不帶任何私慾,你一定能獲得同等的回報,甚至更多。
二、 大愛無疆,既是法官也是母親
出獄後的李成龍和方超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為不被社會接納,李成龍先是輟學,然後流連網吧,以致翻入銀行的防火牆,觸犯法律,再次鋃鐺入獄;而一心向上的方超也沒能逃脫社會這張勢利網的歧視,最終無法忍受他人的排斥,從十六層的高樓上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花季的生命。
方超的死痛徹我的心扉。那樣一張俊秀的面孔,這樣如花的生命,卻有著這樣絕望而凄涼的眼神,當畫外音里放出方超大段的告白,我立即淚如雨下。“詹媽媽,我只是好奇偷了一台電腦,只是我沒想到這台電腦這么貴,貴到我用一生都還不清……”我的心裡糾了一下。難受、難過、同情種種復雜的感情浮現。方超一定想不明白,為什麼社會告訴我們有錯就改還是好孩子,他改了,再也不會了,而社會卻又不認賬了?方超之死堅定了詹紅荔呼籲建立未成年人輕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的決心。
脫下法官制服的庭外的生活,她更像一位母親,大愛無疆,關心著孩子們的成長。這是一種將工作延伸在生活每個細節的態度,已經超越了常人對“秉公執法”的理解,在“公”“私”之間,紅荔又當法官又當母親,這種將責任負到底的精神,(本文來自於范-文-先-生-網)已經將法官和母親的角色渾然為一體,而支持這種信仰的力量,來自於主人翁心底深深的愛,正是這種無私的愛,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觀影者。
三、 堅持不懈地努力,付出總有回報
在紅荔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其犯罪記錄予以封存。除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和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以外,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該規定的實施,是紅荔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是忠於自己崗位、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奉獻,她是一位好母親、好法官、好公僕。
在目前的中國,社會對有前科的未成年人缺乏普遍的寬容和關愛,刑罰報應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於許多人的思想里。《南平紅荔》這部影片是普法電影中的一次飛躍。“情”與“法”的邊界,青年團員更應牢固樹立新時期青年團員政治信仰,堅決抵制一切違法犯罪活動,恪守職責,利索能力幫助他人,營造全社會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理解他人的良好氛圍。要學習紅荔同志堅持不懈地付出,不在乎名利,不怕被冤枉,善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做到底的實干精神。
,電影里沒有過多的可稱為故事的情節,卻深深的打動了我們。詹紅荔是一名平凡的基層法官,她以一顆對人民群眾的責任心和愛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開庭前她認真細致地了解每一個未成年被告人的生活背景和成長環境;法庭上她情理結合,運用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獨特的工作藝術,教育感化失足少年;法庭下她時常到監所主動關心在教的未成年犯,並把這份關懷與幫助延伸到刑後回歸社會的 “新生少年” 身上。她總結出“三不”工作法,及時挽救了一批迷途少年;她用 “母親”的溫暖與關懷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工作難題;她組建 “新生少年志願者服務隊” ,讓他們體會付出的榮譽與快樂, 並由此重塑對新生活的希望。她的高尚情操值得敬仰也值得我們學習。
古人雲“見賢思齊焉”,詹法官詹紅荔與同事們總結出一套頗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即審判前“三個不開庭”:閱卷後對關鍵問題沒有梳理清楚的,不開庭;被告人成長經歷沒調查清楚的,不開庭;沒有與被告人見面,進行一次心理疏導的,不開庭。庭審中“三個不輕易”:被告人沒有真誠悔過的,不輕易下判;有被害人的案件,沒有和解的,不輕易下判;可以判非監禁刑但沒有落實幫教措施的,不輕易下判。庭審後“三個不鬆手”:入監後延伸幫教沒有到位的,不鬆手;回歸社會後思想出現反復或問題沒有解決的,不鬆手;發出的司法建議沒有得到落實的,不鬆手。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者,我便思考了:是否也有屬於我們的“三三九不工作法”?經過一番思索,我也總結了幼兒教師的“三三九不工作法”,既“三個不開課”:沒有把握好教案目標的及重難點的,不開課;不了解幼兒的經驗基礎的,不開課;沒與幼兒建立良好互動關系的,不開課。幼兒教育中的“三個不輕易”:沒有了解清楚事情情況時,不輕易批評;不輕易給幼兒貼上標簽;不輕易對幼兒許下承諾。課後“三個不鬆手”:對有問題行為及特殊困難的幼兒,不鬆手;對在園有發生糾紛問題沒有解決的不鬆手;對生病受傷的幼兒,不鬆手。當然我的這些“三三九不工作法”只是個人淺薄的一些認識。
詹紅荔能做出這么不平凡的成績,需要她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但她無怨無悔並樂在其中。她的工作態度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記得剛來到保育院的時候,作為一名新教師,在工作中經常覺得力不從心。有些在老教師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可在我看來就是很難,加上對環境和人的陌生,有時真覺得很無助。剛開始,也不懂怎麼和孩子交流,一個學期下來,整個人覺得身心疲憊,無數次想著要打退堂鼓。不過很慶幸的是,我堅持下來了,一階段的排斥過後,我選擇了接受現實改變自己。
我開始認真觀察那些快樂工作的老師們,一段時間後,我也便掌握了些“快樂”的法寶。首先,那些快樂工作的老師們具備的共同點是業務能力強,也樂於接受新事物,肯動腦筋專研。我想業務能力強,也是靠一點一滴的積累來的,樂於專研也是在對業務嫻熟後才能發展起來的,結合我當時個人的實際,我就給自己定位目前最根本要掌握的事項,即如何帶班如何上課如何與孩子相處這三個基本問題。我很慶幸經這三個問題已經解決了,我現在也正朝著另外的目標前進著。
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我在工作中有一點點快樂了。其次,那些快樂工作的老師們都有一顆寬容、感恩的心。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人的不理解與批評,面對這些人時,要能保持一顆寬容的心,不計較,不記恨,因為要相信只要無愧於心,忠誠於自己的事業,總有一天那些不理解的人會為他的言論而羞愧,同時我們也應該感恩,感謝有這么一些人,他豐富了你人生的經歷,豐富了你對人生的.思考,他也幫助你成長。在工作中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應該寬容,給孩子改正的機會,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善良純真的。學會快樂工作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
最後感謝有詹紅荔、葉志平等新時代的先進工作者,待我老去之時,我會記得他們為我上了一節很精彩的課。
這部影片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首先是影片中的方超讓我很震撼,方超因偷竊罪入獄,在出獄之後決心改過自新,但是當他打工的飯店顧客手機丟失時所有的人都懷疑他。他選擇離開這個地方來擺脫偷竊著頂沉重的帽子。但是他的離開也為讓他走出這樣的陰影,最後選擇了輕生結束自己的人生。他站在16層的高樓上給詹紅荔打電話說:“我只是想聽聽詹媽媽的聲音,我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很久都沒有媽媽的關心了,直到遇見了您,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母愛。詹媽媽,我只是好奇偷了一台電腦,只是我沒想到這台電腦這么貴,貴到我用一生都還不清……”這樣的情節讓人心情沉重,很多未成年人他們的思想不是很成熟,又缺乏正確的引導,所以做錯了一些事。對於這些未成年人我們社會應該不放棄、不拋棄,為迷路的他們指引方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中國未成年人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當然這部影片帶給我更多的感動,電影中的主人公詹紅荔從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審判庭工作10多年間,所審結的500多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無一發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成功感化幫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同時,詹紅荔呼籲建立未成年人輕度犯罪前科封存制度。在她和一大批法官的努力下,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其犯罪記錄予以封存。除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和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以外,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她真正做到了以公平為念,勿忘慈悲。以平常之心堅持依法辦案、秉公辦事捍衛法律的尊嚴,也以超常之情讓犯過罪的孩子有好的歸宿,讓更多罪犯止步於法庭之外。
雖然我並非一個法官,但通過觀看《南平紅荔》也有了很多的感悟,愛是人間最真摯的感情,如果我們每一個人能像詹紅荔法官那樣從心底熱愛自己的工作,從心底愛他人、愛社會,那麼我們的社會會更和諧,明天會更加美好。我在以後也會努力向她學習付出更多的愛,續寫我和這個電影的故事。
❹ 崔延平溫情沖突觀後感500字
2014年3月28日,我觀看了十八大獻禮影片《南平紅荔》,作為一個臨床醫師,感觸頗深。
電影《南平紅荔》是一部法院題材的主旋律作品。根據福建南平市延平區法院少年法庭庭長詹紅荔先進事跡改編而成。該片全麵塑造詹紅荔法官傾心幫扶挽救失
足少年等生動感人的事跡,展現新時期法官的精神風貌。影片主人公詹紅荔(鄔君梅
飾),從事法院工作27年,在少年審判庭工作10多年間,所審結的500多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無一發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成功感化幫
教了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挽救了70多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少年審判庭有它的特殊性,審判和懲罰並不是目的。」詹紅荔認為,面對這個特殊的群體,法官要「多一點愛心,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恆心,多一點責任心,多一點包容心」。
帶著愛心和責任,在實踐中,詹紅荔與同事們總結出一套頗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
審判前「三個不開庭」:閱卷後對關鍵問題沒有梳理清楚的,不開庭;被告人成長經歷沒調查清楚的,不開庭;沒有與被告人見面,進行一次心理疏導的,不開庭。
庭審中「三個不輕易」:被告人沒有真誠悔過的,不輕易下判;有被害人的案件,沒有和解的,不輕易下判;可以判非監禁刑但沒有落實幫教措施的,不輕易下
判。庭審後「三個不鬆手」:入監後延伸幫教沒有到位的,不鬆手;回歸社會後思想出現反復或問題沒有解決的,不鬆手;發出的司法建議沒有得到落實的,不松
手。對領刑後回歸社會的未成年人,詹紅荔不稱他們「少年犯」,而是稱「新生少年」。為此,她從2004年起成立了新生少年服務隊,成員均為有過犯罪過失的
「問題少年」,至今隊員已有166人。作為這些新生少年的「媽媽」,詹紅荔不離不棄地守護、幫扶他們。至今,詹紅荔已幫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課堂或順利
升學。她還開通了延平區青少年維權熱線,在全市20多所學校主講法制教育課。
從電影《南平紅荔》聯想到我們的醫師崗位,這一份責任,愛從心生。敬業之心在於對使命的忠誠,更在於對服務對象的負責和那份樸素真摯的熱愛。醫者,仁術也。只有心懷一顆對患者的關心關愛之心,心懷一顆對社會高度負責之心,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
每當我看到患者受疾病痛苦煎熬,每當我看到患者通過醫師的努力,病痛得到解除,對我說:「謝謝醫生」時,在我內心深處總有一種無窮動力在推動著我,讓我在醫學事業上不斷往前走,我知道,那就是作為一名醫師的愛和責任。
身在麗水市人民醫院,作為一名胸外科醫師,我時刻銘記著:愛心,是醫生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們要愛所有的患者,愛患者的一切。
作為醫生,我的愛是微弱的,是平凡的,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與責任做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在如今醫患關系緊張的特殊時期,需要更多的愛心、耐心、
細心去贏得患者的信任,用我們的技術和熱情服務贏得患者的滿意,積極投身新醫改,為實現「病有所醫」的遠大理想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