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對日本電影【告白】的一些疑問
美月其實也很陰暗,崇拜著露娜西,有殺人的動機,但是有理智控制著自己。植樹變成這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維特,植樹認為維特是森口派來的間諜,而美月擁有著很高的洞察力,看出了這一點,所以這樣說。喪女之痛不會就此了結,但是作為成人的老師,只是要盡到老師教育學生的責任,其是森口沒有殺死修哉的媽媽(告白特典里導演說的),只是用了一個謊言來教育了修哉。我是這樣認為的~^-^~
⑵ 每一次劇情發展都包涵深意,《告白》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乍一聽,「告白」這兩個字似乎和小清新的文藝愛情片有很大的關系,事實上,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總結《告白》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一個母親的復仇」就再合適不過了。
森口是一位中學老師,她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可是她的女兒卻溺水身亡了,施暴者正是森口班裡的學生。
當然了,影片中的告白,不止這些,美月的告白,維特老師的告白……導演借影片中各色各樣的人,來表達他的內心,展現我們這個社會。
不管觀眾是否願意接受,其實導演就是想透過鏡頭,給觀眾展示一個沒有美化過的殘酷世界,來赤裸地展現人性的善惡,這就是影片的深意,也是導演的告白。
⑶ 日本的電影 告白 說的是什麼內容
如果有一個字來概括這部電影的話,我想應該是森口老師在黑板上寫的這個字——命。
一、森口老師女兒的死,看似一次偶然事件,但又有太多的前因後果,像是命運的安排。
兩個殺死森口老師女兒的兇手,兇手A渡邊修哉是一個缺乏母愛的人,他極其想要引起母親的關注,他所做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引起他母親的注意。好不容易做了個會電擊的錢包,拿了個優異獎,以為母親會從新聞上看到。哪知當天,「露娜希事件」的發生搶佔了人們的注意力,他像汪峰老師一樣感到無奈和懊惱。引起母親關注的願望得不到滿足(命1),而「十三歲少女殺人能夠引起人們關注,並且最終得到少年法的保護」給他起了個壞的榜樣(命2)。
兇手B下村直樹則是做什麼,就什麼失敗的人。想運動,搞不動,最後叫媽媽打電話來取消。成績提不上去,整天打游戲機。由於去游戲室違反了校規,受罰去清理游泳池和體育室,因此了解森口女兒經常在游泳池旁喂狗的事(命3)。並且,直樹和媽媽逛商場時剛好碰到森口女兒跟媽媽要一個小錢包,而森口沒有買(命4)。
而他去游戲室犯錯被警察拘留時,是戶倉老師頂替,而不是森口自己去。因此他抱怨森口「學生有難,竟然找其他老師頂上。」由於對森口的怨念(命5),和森口對女兒的疼愛多過學生,當修哉問加強版電擊錢包拿誰做實驗對象時,他把森口和森口的女兒作為考慮的對象。由於森口之前被試驗過,不會再中招(命6),所以森口女兒是更好的選擇。
最後,森口女兒被修哉的電擊錢包電暈,修哉以為殺了人,很滿意地走了,沒想到森口女兒在直樹面前醒來。但是,直樹仍然把她扔進游泳池裡,因為此前他一直被人看輕,他急需證明自己(命7)。
這一連串的「巧合」導致最後森口的女兒被殺,而被殺的原因只不過是一個想得到媽媽的關注,另一個想證明自己不是窩囊廢而已。拿人命來滿足自己的願望,人命如此輕賤,輕如泡泡。
二、森口老師的報復,又有太多的「命」在里頭。
如果不是警察鑒定森口女兒死亡為意外「失足溺斃」,而是一開始查出真相,那麼他們兩個會受到少年法的保護,最多隻是判感化而已,最終等同於無罪釋放。而森口老師一系列的報復,雖然不一定就會停止,但至少無法立刻實施。
但是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少年法》這種個人認為比較畸形的東西,兩人得到應有的懲罰,那麼森口老師可能就沒必要親自動手了。。。
森口老師利用自己丈夫(兩人未正式結婚)患HIV的事實,對兩個殺人兇手進行了心理報復,讓他們以為自己喝下了混有自己丈夫血液的牛奶。這一招對下村直樹很有效,對渡邊修哉卻沒什麼用,修哉反而很高興,以為自己得了絕症,就可以得到媽媽的關注。
新來的班主任維特剛好是森口丈夫的粉絲,因此與森口多有來往。森口利用維特對丈夫的崇拜,和對班裡學生的認識,對直樹實行進一步的報復,最終導致直樹殺死自己的媽媽。
而班長北原美月又是剛好唯一一個知道修哉死穴的人,而她一直相信森口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好老師。在一次交談中,森口從她口中得知,修哉的媽媽是他的死穴。之後森口對修哉的媽媽進行調查,並利用修哉的計劃,騙他「他自己親手把他最愛媽媽炸死了」,修哉信以為真,最終心理被擊潰了。
⑷ 電影告白講的具體內容
當倫理和正義分歧,你該選哪邊?
殺人者的與復仇者的心理演進,輪番敲擊著我們內心的道德尺度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劃(在那兩個學生的牛奶里摻了帶有HIV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 的血液),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作者利用《罪與罰》的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系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小說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出當今教育出了問題的因果所在。
全書的結局極具爭議,是「考驗大家的倫理觀和正義感」(本書日文版編輯平野優佳的話),《讀賣新聞》報導說很多人就是因為想跟別人討論一下這個結尾,而向身邊的人推薦此書[1]。由松隆子主演,根據湊佳苗所著的人氣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影片《告白》在「TOHO Cinemas」的官方網站上發布了其最新的網路限定預告片。該預告片由於其過激的內容而被全國影院禁播,故而放置在了官方網站上。片子長度約為2小時,以英國著名搖滾樂隊「電台司令(Radiohead)」所演唱的主題歌《Last Flowers》為背景音樂,由松隆子所扮演的主人公,中學教師森口以「自白」的形式娓娓道來。
擔任本片導演的是曾拍攝過《下妻物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等作品的中島哲也,故事則講述了中學1年級某班的班主任森口(松隆子)某一天發現其愛女被殺害在學校的游泳池中。盡管該起事件被斷定為意外死亡,但森口卻向學生們宣告犯人就在班中,並展開了自己的復仇。
在普通版預告片中,除了松隆子以外,岡田將生扮演的不解風情的教師、木村佳乃扮演的被寵壞的犯人的母親也進行了「自白」,而犯人「沒有人教我殺人有錯」的呼喊聲也令人難忘。在限定版中,則完全以被奪去了愛女的森口為焦點,描繪了她無盡的悲傷與憤怒。
該預告片的開頭,由松隆子所扮演的森口在寫著「命」字的黑板前,無視吵鬧的學生們開始了「獨白」。隨著「但是,不能就這么結束」、「雖然法律保護著你,但是我不會饒恕你的」等強硬的台詞,在小棺材前哭得幾近崩潰的森口重新站了起來,以一臉冷酷的表情開始了「復仇」。被逼迫得四散奔逃的學生們、以及一臉決然,對著手機大喊「砰!」、聲稱「這是我的復仇」的森口的樣子都非常令人難忘。
在學期結業日,女教師森口悠子在教室向學生們宣告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她將辭任教師一職,而數月前在學校泳池溺斃的4歲女兒愛美的死並不是意外而是班上學生的蓄意謀殺,犯人就在37名學生之中。
森口不點名指出兩名兇手:少年A和少年B,她不打算採取任何法律行動,因她知道未滿14歲的兇手會被少年法保護而開釋。她希望教會兇手知道生命的可貴,於是將帶有愛滋病毒的血液注入牛奶給兩名疑犯飲用…
然而事實卻不僅是表面看到的這樣簡單...
電影改編自新人作家湊佳苗的同名推理小說,講述一個陰冷的復仇故事。
希望可以採納,謝謝
⑸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告白》
喜歡這部片子不僅僅因為它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的電影,更是喜歡影片背後反映的人性。下村直樹是一個被過度溺愛的孩子,而渡邊是個極度缺愛的孩子,至於森口她除了是名老師,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她是一名母親。
關於森口作為一名老師對還是初中生的渡邊所做的一切,我只想說:他還是個孩子,千萬不要放過他!
⑹ 日本電影《告白》求詳細分析,最後結尾是好是壞 Thanks
每個人對電影的解理不同,得出的結論不同.很多人因為最後森口說了一句「開玩笑」,就認為她沒有去放炸彈,只是想給修哉一個精神上的打擊,讓他明白失去重要東西的感受,讓他得到救贖。我認為不對,根據我對劇情的解理,炸彈是引爆了,並且最後的"開玩笑"三字,明顯揶揄修哉,對前面一句"從這開始,你人生的第一步即將開始"的嘲諷:
首先,森口的打擊復仇從來是不遺餘力的:牛奶里注射HIV病毒(她確實想注射,只是被丈夫阻止了而已)、欺騙誤導維特老師間接的從精神上逼迫直樹母子導致直樹殺了自己的母親、和美月的對話時也說明了班上欺負事件是她弄出來的並希望修哉被殺或忍不住壓力自殺。這都說明所謂的救贖是很可笑的。而且有個很重要的矛盾,殺害愛美的明明是修哉和直樹兩個人,森口不可能做了那麼多事只為救贖修哉,而無視直樹殺母這事吧!
其次,最後那段鍾倒行後又正行也很說明問題,修哉是希望時間能夠倒回的,可鍾正行就說明做出的事(按下炸彈炸死母親)就像時間一樣,是不可能逆行的。
⑺ 《告白》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劇情有哪些深意
《告白》這部電影並不如題目一般溫馨浪漫卻也如題目一般直擊人心,色彩壓抑的暗黑系,當罪孽無法得到法律的制裁的時候唯有以暴制暴。母親復仇的題材,從一而終的黑化,沒有猶豫沒有心軟,人本就要為自己的慾望罪行付出代價。
⑻ 日本電影《告白》的詳細劇情和結局
劇情:在一所普通的高中,在一年級B班的班會上,班主任森口悠子的一番話讓所有的同學目瞪口呆。數月前,森口老師的獨生女被發現死在學校的游泳池裡,最後警方認定是意外事故,而她卻清楚真凶其實是自己班上的兩個學生。森口向受到少年法保護犯人A和犯人B宣告:「這件事不會就這么了結,我會用超乎想像的方式來對你們進行懲罰。」
森口隨即辭去了工作。犯人A和往常一樣來學校,犯人B卻不再上學了。
結局:松老師的仇報了,兩個母親死了,一個兇手瘋了,一個兇手不瘋,也要痛苦一輩子。
(8)日本電影告白直樹結局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松隆子飾演森口悠子,S中學1年B組的班導,與知名熱血教師櫻宮正義交往並且懷孕,在婚前因為櫻宮正義驗出染上艾滋病,兩人商議後決定取消婚禮,由自己一手撫養女兒長大,她十分疼愛去世的女兒愛美。愛美被謀殺後,森口一手計劃計劃了復仇並成功。
2、岡田將生飾演寺田良輝,櫻宮正義的崇拜者,代替森口的位置當班導,同學們叫他「維特」,對森口對渡邊及下村的復仇毫無認知,在蒙在鼓裡的情況下被森口收買及誤導,在下村殺死自己的母親後被北原追責,因而離開了學校。
⑼ 《告白》這部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 劇情發展有哪些深意看了一遍沒看懂。
早在千八百年前,孔自老人家就告訴我們,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但很多人理解為做人應該以德報怨。即便是不必要的犧牲也應該原諒和理解。日本《告白》這部電影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做錯了就是做錯了,別把世界想像的那麼美好,要用正義進行懲罰。
劇情的發展是很慢的張開的,就像一張網,慢慢地裹緊裹緊。每個人都分段式的訴說他們的故事,讓整部電影的脈絡一點一點清晰,但又無可奈何。劇情之所以這樣寫,或許是作者想讓別人看到一個惡意是如何產出的,家庭和社會對此有著怎樣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