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最棒電影觀後感400字作文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叫《我最棒》。
故事的內容是:一個和我們年齡一般大的男孩立志要當武術冠軍。在一次次跟組長的打鬥練習失敗後,他毫不氣餒,堅持勤學苦練。因為他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正因為這樣他積累了不少經驗,也打下了堅實的功夫基礎。在一次反綁架行動中一展身手,成功的營救了他的祖父和他的好朋友。
在看這部電影時我們既感到驚險,又覺得好玩,故事還挺感人,主人公真是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童年啊!同樣的童年,為什麼我們沒有那樣的精彩呢?我思前想後,我怎麼沒有這樣精心動魄的故事呢?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童年,每個人的生活色彩都不一樣;如果都一樣了,那每個人的生活不都千篇一例了嗎?那麼我們哪會有歡樂、無憂無慮的生活;哪會有酸,甜,苦,辣,的味道呀。這樣我們的世界就不精彩了,我們要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看了這個小男孩的勇敢故事,小男孩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堅持不懈向前沖,這種行為和意志讓我不由得產生了幾分敬佩之意。我要向他學習,象他一樣為自己的目標堅韌不拔地努力向前沖!
簡評:看電影,寫體會。小作者直入主題,簡單介紹了故事情節,自我發問,反思自己的童年,從而深刻地認識到每個人生活存在差異的必然,生活盡管不同,但一定要五彩繽紛。觀後感需要的就是這種的真實的體會。
B. 電影《狼圖騰》觀後感400字
狼不是蒙古人的圖騰,狼系游牧民族的天敵也。充其量狼與老虎,豹子,羚羊等一樣均被蒙古人獵殺的野生動物之一。蒙古國蒙獒輕松抓吃一隻狼;訓練老鷹專門獵殺狼!蒙古人沒有圖騰,如果非要找一個圖騰的話那隻是蒼生天,其次是駿馬,還有獵榫 。蒙古人自古以來稱自己為蒼生天的孩子。蒙古國的國旗是用以「白馬鬃」做的,戰旗是用「黑馬鬃」做的,蒙古族樂器的傑出代表是馬頭琴,而不是狼頭琴。蒙古國國徽里的動物圖案是「駿馬」和「獵榫」,而不是狼。蒙古人的哲學是游牧哲學,信捧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和為一體的處世思想,其核心是善待自然,敬畏自然。以家庭為單位的狼的思想與行為只是為了生存和繁衍後代。遵循自然規律,以開放心態的游牧文明 ,怎麼可能崇拜並供捧自己的天敵--狼狼呢?。《狼圖騰》是個不懂蒙古文化內涵的下鄉知青的所虛構的長篇小說而已。但是不可否認這篇長篇已經蒙敝了包括蒙古族的文盲和非文盲,不懂蒙古民俗的大眾了,「狼圖騰」電影一經播發,更會蒙騙全世界的觀眾的,因為是法國著名導演導的,中央電視台播發的嘛。法國導演為了好奇和商業利益,不可能去考證民俗。可悲得是我們的那些所為蒙古史學家和研究民俗的學者們都那兒去了?
狼更不是蒙古人的祖先,「蒙古秘史」開頭說的那一段關於「蒼狼」和「白鹿」,是狗屁反譯,應該譯為叫「蒼狼」的人和他的婁子叫「白鹿」的人才正確,蒙古人習慣用動物名字命名人名的用意是「確保平安」!比如:「黑虎」,「賴狗」,「黃狼」,「貓如」等等!這樣豈不全成了圖騰?
希望電腦高手們傳到網上為盼!
C. 革命前輩影片或抗日英雄影片觀後感400字!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部50年代的電影——《董存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講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種種原因的困擾下,終於參加了當地抗日自衛隊,同年參加了八路軍。在隊伍中,董存瑞和他的夥伴都不滿20歲,但卻有著驚人的膽識,在戰斗中他屢次立功,讓連長和隊友刮目相看。
面對敵人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乾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葯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看完電影時,我的心中感慨萬千。一個年僅19歲的青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為戰斗奉獻出寶貴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進革命隊伍、入黨等過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難,但他還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當他在炸暗堡時,那種為革命事業奉獻、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的勇氣深深的打動了我。
想想現在的我們,衣食無憂,在老師、家長的關愛下成長,我們沒有經歷過董存瑞那樣的困難,也沒有為中國奉獻出什麼。但我們也應該為中國、為人民作出奉獻,現在我們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們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董存瑞為中國的發展奉獻出的生命;才能對得起那些為革命事業、為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戰士們。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戰士吧!是他們為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想想他們,誰不願意在家中和親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們還是為了中國的發展、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戰場、打硬仗,也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想到他們那奉獻精神,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為中國、為人民做奉獻呢?
從這部電影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人就應該向董存瑞那樣,為祖國、為人民奉獻,有一種無私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
D. 電影觀後感400字
觀《地道戰》有感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了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抗日的力量。
這部電影講的是抗日戰爭期間,鬼子打高家莊的故事。在電影裡面,鬼子的特務化妝成「特工隊」,想摸清「我們」的地道,可是沒能得逞。當演到最後的時候,有一幕讓我終身難忘。在空無一人的茫茫大平原上,突然出現了很多拿著槍的人,他們雙目圓睜,都是從地道里出來的,他們掀開草皮,手中緊握著槍,一句沖啊,眾人一擁而上,一會功夫,鬼子全被消滅了。他們的英勇氣概值得我們敬佩。
通過這部影片,我認識到了人們群眾力量的偉大,他們用智慧與計策,憑著小米加步槍就將侵略我們祖國的日本鬼子打得屁滾尿流。
我為那些同日本鬼子拚死搏鬥、鬥智斗勇的革命先烈們感到自豪。(小時候寫的,肯定不好,你將就將就湊活一下)
E. 電影觀後感400字(家長寫的)
《國王的演講》
影片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從小患有嚴重的口吃,最後,在萊昂納爾的治療下,終於克服口齒,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這個簡單朴實的故事之所以會產生那麼大的戲劇張力,首先就是因為細小的事情發生在了重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身上。時值二戰,作為一國之象徵的國王,需要發表演講來凝聚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口吃治療就變得尤為重要,細小的事情變得茲事體大。
國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為整部影片最大的戲劇張力,一直到最後,在萊昂納爾的"指揮"下,喬治六世終於完整進行了戰前演講,觀眾才會舒一口氣。影片的張力還來自於國王和治療師本身,這是兩個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個是國王,一個只是普通的治療師,國王的性格不僅內向,還容易憤怒,總有居高臨下的氣勢。這種因為身份差異帶來的個性碰撞也成為影片的亮點治療師萊昂納爾的角色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顯得尤為出彩,他並沒有因為治療對象是國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國王打破常規,到自己簡陋的治療室來接受治療,一副"我的地盤聽我的"的架勢,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誠懇,最終打開了國王堅固的心扉,找到了國王幼年的心理陰影。他甚至故意激怒國王,讓國王流利地說出罵人的話。而正是這種不卑不亢的真誠交流,讓萊昂納爾獲得了尊重,國王也把他當成了一生的好友。
與此同時,影片對國王的描述,也是用的一種平視的鏡頭,國王雖然有著崇高的地位,但同時有著普通人的缺點,影片把喬治六世飽受口吃之苦的情狀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別人以為當眾說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喬治六世那裡,卻是一件艱難無比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國王的演講》也是一部勵志片,而且因為是國王克服內心困境的努力,勵志的力量就顯得更大。當國王在麥克風前憋得滿臉通紅,痛苦萬分,但終於完整做完演講,影片的勵志力量也讓人生出了綿長的感動。
網上有人建議陳凱歌導演看看這部影片,這個建議真是恰當得很。一拍國王,我們總是忍不住宏大敘事,但《國王的演講》卻在一個普通和細微的故事中,拍出了深厚、浩渺的意味,奧斯卡的評委們肯定明白,感動人心的力量不一定個來自於宏大的命題,國王的口吃,同樣能讓人思索良多。
F. 張思徳電影觀後感400字
我一直對那種喊口號式的學校教育深惡痛絕又不得不深陷其中,因為我也是一個學生,很多時候必須去參加。
最近一直在上黨課,通知我們今晚去多媒體教室看電影的時候,我還沒什麼興趣,當電影開始的時候,一個穿著樸素的軍裝的士兵在不停的奔跑的時候,看著他身後揚起的塵土,我突然有了好感,那個小個子士兵就是張思德。
奔跑可以說貫穿了整個電影,也可以說是張思德身上的一個優點,就是勤快,做事麻利不拖拉。毛主席給他的評價是:優點,做事不說話;缺點,做事不說話。張思德「嘿嘿嘿」憨厚的笑著,就如毛主席在張思德死後說道,他笑起來像個孩子,那一刻,我淚如雨下。
「革命勝利後,你想做什麼?」戰友問張思德,「我想當個木匠」張思德躺在床上,滿足的笑著回答到。
整部電影沒有英雄式的高潮迭起,一直都是平淡的小事串聯在一起,點點滴滴構成了張思德的生活,他就是那麼一個警衛兵,跟他同時出來當兵的老鄉,不是戰死沙場就是晉升做了小幹部,就是張思德還是一個小小的警衛兵,周圍的人還時不時的拿這個來取笑他,他也不說,嘿嘿的笑。
很多人在張思德的幫助之下重新站起來,重新面對自己的生活,電影播放到快要結束時,也就是張思德躺在床上回答戰友的問題說想當個木匠的時候,鏡頭拉到那間茅草屋外面,看著茅草屋,聽著裡面陣陣的笑聲,我忍不住對旁邊的娟說:「以前人的幸福,真單純!」這是我的心裡話,確實是這樣。
下雨,總是有不祥的事情發生,看見影片即將結束,在一個下著傾盆大雨的天里,看著張思德進燒煤窯里挖排水,我就知道要結束了,下雨造成泥石流,滾滾的泥石流將小人物張思德的一生結束了,我的眼淚再也沒忍住,流了下來,在黑暗的教室里,我不知道其他人,我知道,坐我旁邊的歷史班的女生跟我一樣開始壓抑的哭起來,不想讓別人看到,怕別人說矯情,這個時代,每個人都練就了一身的功夫,哪怕心裡波瀾萬狀,表面也要風淡雲輕。
這樣的,如張思德一樣純粹的人,我是真心佩服的,向他致敬!
豆瓣上的 望採納!
G. 具有教育意義電影的觀後感(大約400字)
nny總是說,阿甘,你不懂什麼是愛。
可是,我覺得他是最懂得什麼是愛的人。
阿甘愛媽媽。
當然,他的媽媽也確確實實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用她的整個生命來愛自己的兒子,從不因為阿甘智力上的殘缺而吝嗇他應得的那份愛。她讓阿甘一直成長得很開心,也因為這樣,阿甘才能擁有一顆純潔無瑕的心。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動容的詞語,無論語言的差異如何大,媽媽這兩個字的發音永遠是相似的。
女性雖弱,為母則強。
其實我想,阿甘的媽媽是驕傲的吧,她養育了一個那麼那麼好的兒子。
阿甘愛他的朋友。
在越南戰場上,他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一個又一個戰友,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毅然返回了即將要被炸平的叢林,為的是「buford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麼容易找的」。他牢記著他與buford的約定,買了捕蝦船,實現朋友的夢想,並資助他的家人。
而丹則是阿甘心裡的英雄,一直都是,他那麼堅定的這么認為,這樣強大的信念終於讓丹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氣。丹說他沒對阿甘道過謝,其實他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報答。阿甘從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一切都在他看來都是很自然的,是他應該做的。是我們太過復雜,總覺得他做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阿甘的世界裡,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
阿甘愛他的姑娘。
jenny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慘,四處漂泊,沒有溫暖。但是她又是幸運的,因為她遇見了阿甘,也遇見了這世上最好的愛情。也許jenny不會想到,她的一句話換來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換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她的一生充滿凄苦,但是最後,她終於永遠地沉睡在了唯一帶給她溫暖的樹下。
jenny是阿甘的唯一,因這唯一而永恆。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甘在jenny的墓前說「你要什麼就叫我,我不會走得太遠」,的確,在阿甘的心裡,jenny永遠都活著。他愛她,所以不在乎她愛不愛他。他的一生永遠都會記得校車上那個天使一般的小女孩,她對他笑,她跟他一起看星星,她讓他一直跑別回頭……雖然jenny並沒有一直陪伴著他,但是阿甘的生活里一直都有jenny留下的痕跡。
所以,其實所有死去的人都沒有消失,阿甘的身上有著所有人的記憶,只要他活著,他們就在。
阿甘愛他的孩子。
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車,像小時候媽媽送自己上校車一樣。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樣,只是這一次,車上不會再有一個jenny那樣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裡,他的媽媽、他的朋友、他的姑娘、他的孩子……都是天使,其實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電影里沒有人對阿甘說過謝謝,但是我相信,所有看過此片的人都會真誠地說一句:謝謝你,阿甘。
我們終於知道,這世界上最好的愛是什麼樣子。
H. 地道戰觀後感400字
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光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民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大家一起團結的挖地道,不料,被敵人發現了,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挖破地道,往裡面放毒、放水、放水。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把地道挖成了防水,防火,防挖,防毒的地道,並連同了每個村民家裡,把洞口設在水井、灶台、馬圈等地方,動不動在地道出口放一槍,把敵人騙的暈頭轉向,令敵人束手無策,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冀中人民沒辦法。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最終取得了勝利。
當我看到,電影中的冀中人們那麼英勇的對抗鬼子,電影中的人們為了國家的利益,不惜一些代價。舍小我;為大家。這種精神我們應該傳承下去。他們深深的打動了我!這部電影只是中華人民對抗鬼子的一個小小片段,在抗日途中我們犧牲了多少愛國之人。在地道戰的抗爭中,中華兒女表現出了英勇無畏、頑強拼搏、機智努力的精神。看著老百姓們從容地面對著毒氣、水淹和火燒,百姓們大膽的、機智的面對鬼子的花招,我的內心又再一次充起了對我們這個民族的無比自豪與驕傲。我自豪,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看著地道戰,中國兒女的團結也將我觸動,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永放光芒,這是中國千年不變的凱歌與法寶。看了「地道戰」我更加深信,沒有什麼困難能打垮中國,團結、智慧的中國人民可以取得勝利。
編輯於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