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小學生電影八佰觀後感400字

小學生電影八佰觀後感400字

發布時間:2022-12-06 04:01:00

⑴ 電影八佰觀後感怎麼寫

電影《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1937年,是中國風雨飄搖的一年;1937年,是中國山河破碎的一年。

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對華全面侵略戰爭。正面戰場上,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國民黨正規軍,面對日軍節節敗退,北平天津相繼淪陷;在布魯塞爾會議上的外交失敗更是讓中華民國成了一葉飄盪在洶涌大海上的小船,隨著海浪起起伏伏,毫無反抗之力。沒人知道中華民國的未來怎樣,也沒人知道中華民國的未來在哪。

9月1日,新豐熱電公司組織我們這些學員觀看了剛剛上映的電影《八佰》。故事就發生在1937年的中國上海。滬松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在與租界一河之隔的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面對日軍多次狂風暴雨般的進攻,524團在團長謝晉元的指揮下,像是一顆堅韌的小草。無論怎樣的風雨,也無法讓它真正低頭。524團的堅守就像是燈塔穿過海霧里的一點點燈光,為大海上飄搖的小船指出方向,為山河日下的舊中國送來了一絲希望。

顧炎武在三百多年前發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有力的吶喊。今天的《八佰》便是對這句話的再次演繹。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愛我祖國,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戰爭年代,那些愛國的仁人志士為心中的大義毫不猶豫的獻出自己的生命;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便是對「國人當如此」最好的踐行。

我從懵懵懂懂的入職,到現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各種培訓學習,在領隊和集控師傅們的帶領下,我們正在慢慢的尋找自己的定位,也正在一點點習慣自己電廠人的身份。生活在當下的我們需要一種堅守——在現在的學習中,堅持每個分分秒秒,用心學習運行相關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守護好每個日日夜夜,堅守在汽輪機旁;堅守在鍋爐邊;堅守在電廠的每一個設備、每一個閥門、每一根管道旁,保證值好每一班崗,就是我們電廠人對「國人當如此」的最好踐行

⑵ 八佰電影觀後感

對於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一代人來說,電影《八佰》演繹出了另一種我們無法體會的人生,因為大多數人的態度如同影片中的端午初到四行倉庫時一樣,抗日救國民族大義是別人的事情,他沒有殺過人,也不想殺人,他想的只是回家,然而事實卻證明了,當戰爭真的來臨時,沒有人能夠真的置身事外,毛之不存皮將焉附的道理在這一刻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

和平時代的我們無法體會到戰爭時代的殘酷。在那樣的艱難歲月里,我們的前輩選擇了戰斗到底,小人物大英雄,在那個一無所有的時代仍為國奮戰為國獻身的烈士,每一個人都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出一份力,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安居樂業。銘記歷史,致敬先烈!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獲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

⑶ 八百壯士觀後感300字

看了《八百壯士》後,我心中有說不完的激動,這部愛國主義影片,主要敘述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我八十八軍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五百人,由團長謝晉元中校率領掩護國-軍之撤退,並陷入三面之包圍中,即戰四晝一夜,有四行倉庫通過穌州河進入英租界。這裡面有一個很英勇的女孩,叫楊惠敏,自願當童子軍,父親勸她回去,她不肯,說要讓中國立起來。上海鬧飢荒時,他去維護秩序,還將國旗送到四行倉庫,路上危機重重,可為了立志氣,強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楊惠敏乘船送國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藝人唱八百壯士,在烽火連天的上海四行倉庫已陷入日軍圍攻謝晉元沉穩的指揮戰斗,楊瑞符營長足智多謀,八百壯士英勇頑強,打退多路進攻。上海各界人民熱情支援八百壯士抗敵。女軍楊惠敏身負國旗,在日軍飛機轟炸下潛入倉庫,將旗幟送入倉庫。播音員為市民報告八百壯士戰斗的情況。

當時,全國的童子軍堅守著「不要餉、不吃糧、不怕苦、不怕死」的號令。我為之感動因為他們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貢獻,而是為了國家未來的前途而貢獻著,不貪生怕死,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800個烈士,多麼珍貴的「一筆財富」啊,就這樣犧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彈中,我真惋惜埃這時,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為什麼要將八百壯士趕盡殺絕呢?為什麼一定要佔領上海呢?為什麼要攻擊中國,不和我們做朋友呢?難道,為了統治全世界,日本人要傷害所有人嗎?

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璀璨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平民,潰敗的軍隊苦難時刻的開始。日本人,你們為什麼要這么做?

如果不是當時的中國不強大,那麼,日軍也不會來攻擊我們了,從現在起,我要發奮讀書,讓祖國更加強大!讓世界各國都和平共處,再也不發生這種事情了。「……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此時此刻,宋祖英的《愛我中華》回響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樣裝滿了沉甸甸的祖國。

⑷ 八佰電影觀後感200字

八百點映,我去看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

二,演技一流,王千源,張譯,歐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個的演技都如教科書一樣,很容易讓你入戲。

三,這部影片是我從去年一直期待的一部,但是看完之後,總體感覺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如果拿一個類似的片子對比的話,我感覺,不如金陵十三釵。

四,影片的歷史背景沒有交代清楚,讓不明白歷史的觀眾很迷茫,為什麼守?為什麼沒有增援?

五,看到有些評論說過於煽情,我就不明白,我是個淚點很低的人,但是,這種煽情沒有觸碰到我,譬如說,鄭愷身綁炸葯包跳下樓那一段,略顯倉促。可能跟影院的環境也有關系。

總之,這部影片是絕對值得去看的一部,建議大家去好一點的影院,可能更會體會到管虎導演的神來之筆!

⑸ 看完《八佰》這部影片,你有什麼觀後感

哭到窒息,這個世界的安定是多少人的生命換來的,我們生活的這片熱土,有多少先人的熱血,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吾輩必須強大。

吾輩當自強,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看完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真的信服,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我們這一代的人必須要自強,要守住前輩們用血肉換來的和平,好好的讀書,讓中國強大以來,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我們才對得起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太平盛世。

⑹ 八百壯士影片觀後感悟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他們將匕首帶回營地裡面,在早操的時候,手持匕首等利器,將謝晉元殘忍殺害了,謝晉元犧牲之後,接替他指揮孤軍營的是他的副手,後來,日軍佔領了租界,為了報復孤軍營,將他們全部送去了各地做苦力,以此來削弱他們的意志,可沒想到的是他們仍然堅持了下來,直到日軍投降,這支孤軍營只剩下不到100多人了。

所以,這才是孤軍營真正的結局,其實,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來一件事情的,就是電影《八佰》只拍了那麼一半而已,如果能夠把電影的後續也給拍上去的話,相信《八佰》一定會是一部神作,但導演並沒有這么做,或許導演只是想給我們呈現英雄們的事跡,而不想讓大家看到他們悲壯的結局吧!

⑺ 八佰觀後感

這部電影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階段,講述一支僅有四百多人的軍隊固守在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對抗敵軍,由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頑強抵抗了四天四夜。

它雲集了王千源、張譯、姜武、歐豪、杜淳、魏晨、唐藝昕、李晨、梁靜、俞灝明、劉曉慶、姚晨、鄭愷、黃曉明、阮經天等實力派演員,陣容強大,個個演技精湛,角色代入感極強。

演技一流,王千源,張譯,歐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個的演技都如教科書一樣,很容易讓你入戲。

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

有的人認為好,也有的人認為不好。從電影上映至今,豆瓣評分也是從8.3分降到了7.8分,這足以說明了一些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是2020年上半年僅有的一部好電影。

⑻ 八百壯士觀後感300字

大姑藝人唱八百壯士,在烽火連天的上海四行倉庫已陷入日軍圍攻謝晉元沉穩的指揮戰斗,楊瑞符營長足智多謀,八百壯士英勇頑強,打退多路進攻。,上海各界人民熱情支援八百壯士抗敵。女軍楊慧敏身負國旗,在日軍飛機轟炸下潛入倉庫,蔣旗幟送入倉庫。波音員為市民報告八百壯士戰斗的情況
影片將場景選擇在內外兩個地方。外:老百姓將糧食節約下來,車夫們當搬運工,運送葯品。大家奔走相告,小商販們和學生一起宣傳。內:謝晉元留下遺書,號召將士堅持抗敵,「寧為抗日死,不病死」。楊瑞符關愛下級士兵,親自指揮戰斗。謝晉元更是擊斃了一名日本士兵。
故事的高潮在楊慧敏乘船送國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結尾人們一起和八百壯士高唱八百壯士歌。
影片拍攝2個月,雖然倉促,表現有限,但大嘗試了蒙太奇表現,扣人心弦的場面。由技術問題,採用無聲處理,只打出字幕。在後來的歌劇《八百壯士》彌補了情節和表現的漏洞。而夏之秋的《歌八百壯士》也通過這部影片得以紅遍全國,傳唱大江南北。
該片在武漢首映,萬人空巷為武漢會戰的成功作出極大貢獻。後又在大後方演出,十分轟動。後又在香港和南亞公映,激勵著那裡的抗日。該片還在法國上演,宣傳中國抗戰。
1996年獲電影協會新進獎。

⑼ 八百的觀後感是什麼

《八佰》中的人物並不是單單純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他們的「黑」在於放棄抵抗沉迷於眼前的美好幻景,他們的「白」在於願意為八佰壯士捐物資,在於企盼出現一個嶄新的中國。

「我不能死,我娘還等著我回家呢。」這是劇中的一個人物端午說過的一句話。由此可見,他們所令人憤怒的「黑」其實是由每個人對團圓盡孝這一期望的「白」所產生的。每個人都有恐懼,每個人的無畏都需要被喚醒。

影片中的蘇州河(吳淞江進入上海市區後被上海人稱為蘇州河)隔開了租界和四行倉庫,隔開了浮於表面的繁華與令人戰栗的荒蕪。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著愚昧與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樑。

當主動請纓的壯士們一個一個從樓頂無畏躍下引爆自己時,那接連不斷的爆炸聲真正炸醒了河對岸愚昧無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眾。「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這一句台詞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人的心底。當國旗被升起國民歡呼叫好時,當一雙雙國人的手伸出時,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真正被喚醒了。

電影中還有一個小細節,那就是日本軍官和謝晉元團長的會面。身騎黑馬的日本軍官和身騎白駒的謝團座無疑是影片中一大沖擊波,黑暗和光明、絕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轉化成日本軍官的黑馬以及八佰壯士的白駒。而當河對岸租界的民眾們看到賓士的白駒時的興奮,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則是對希望的渴望,對光明的嚮往,對中華民族會重新站起來的堅定。

而影片最後在廢墟中踏出的帶著血紅色的傷口的白駒,則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仍大步昂揚地向未來馳騁而去的中華民族的脊樑。

⑽ 《八佰》讀後感怎麼寫

思路:根據電影的情節展開,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感悟。

《八佰》電影是歷史基礎上面的真實故事,八百壯士世人皆知,95年前,1937年10月,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第72軍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

民族英雄謝晉元是廣東梅州蕉嶺縣人,我們客家人,和我同屬一個專區,可以說是我們的老鄉,我為他感到自豪。謝晉元於1925年,從國立廣東大學(今國立中山大學)畢業,投筆從戎轉入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



《八佰》電影真實的再現了當時戰爭的殘酷,我們中華民族因為日本人的侵略所承受的災難。我作為一個曾經的軍人,看電影的過程中,熱淚橫流,特別是看到我們的戰士視死如歸,身上綁著炸彈往樓下跳的時候,我止不住我的淚水。

抗日戰爭,我們中國人軍隊死了幾百萬。就是因為有這些英勇的勇士,才有我們的今天。一個國家,不能沒有這些視死如歸的勇士。中國有八百壯士的精神,中國才不會亡,我們中華民族才不會亡。

我記得以前有讀過一本《世界戰爭史》, 書中有序,其中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這個世界,平靜安寧的時候不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爭。中國現在經歷了一些和平時期,但是戰爭危機始終就是在家門口,特別是現在,如果不居安思危,當戰爭來臨時,可能就會措手不及。95年前,一個小小的日本,就讓我們中國大亂十年。

《八佰》電影真實的再現了當時復雜的情況,河的一邊是我軍和日本人的殊死搏鬥,另外一邊是上海法租界燈火通明,歌舞昇平,和平的生活依舊。我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在和平的法租界,我同胞奮勇支援一河之隔的我孤軍將士。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電影八佰觀後感4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掃把頭是什麼電影里的 瀏覽:31
北京老電影城南舊事完整版 瀏覽:485
雙生花法國電影豆瓣 瀏覽:900
電影機械危機的英文名 瀏覽:426
控制電影在線粵語 瀏覽:69
可愛巧虎島第六季電影院免費 瀏覽:130
兒童電影的名字的英文 瀏覽:391
格林電影作品大全 瀏覽:395
免費看電影網站大全 瀏覽:774
泰安電影院條件 瀏覽:581
荒野大鏢客2電影模式被搶劫 瀏覽:70
熱門愛情英文電影 瀏覽:447
可可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89
周星馳電影經典片段素材 瀏覽:68
盤點電影中十大殺人狂 瀏覽:464
不從網上購買的電影票 瀏覽:627
高鑫廣場的電影院叫什麼 瀏覽:915
2019法國電影豆瓣 瀏覽:795
一部電影菊花長嘴上 瀏覽:232
韓國電影指匠情挑完整版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