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黑社會劉漢視頻的觀後感
發際線額
『貳』 掃黑除惡觀後感300字
寫作思路:緊扣主題,有時讀者會被作家的思想和想法所迷惑。在這種情況下,作家傾向於使用太多的細節,而且非常具體,這不是讀者所需要的。盡量給讀者提供真正需要的細節,為了避免混淆,不要涉及過多的細節。
原文:
過全國掃黑除惡培訓,對政法機關掃黑除惡工作定準了基調,明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作為公安戰線上的一員,深感責任重大,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淺談心得體會。
掃黑除惡意義重大,務必高度重視。一些黑惡勢力長期霸據一方,為非作惡,廣大群眾深受其害,一些黑惡勢力甚至以腐化黨政機關幹部為手段,尋求保護傘,謀取暴利。
有人可能會說黑惡勢力與我何干,但人畢竟不是獨處的,有與其他人交集的可能,你可以保證你不會成為黑惡勢力,但你絕對不敢保證你不會成為黑惡勢力的受害者。掃黑除惡就是為了保障我們有清明的政治生態,保證我們有安居樂業的生活,甚至是保護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作為公安機關的一員,必須自覺置身大局,將掃黑除惡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掃黑除惡迫在眉睫,務必重拳出擊。黑惡勢力關系錯綜復雜、盤根錯節,比如有些輕微刑事案件,因嫌疑人是涉黑人員,通過恐嚇等方式找被害人調解。
找證人做假證言,案件證據得不到手機固定,使得案件無法進展,黑惡勢力從而更加有恃無恐、肆意妄為。不放過任何一股惡勢力,為不斷增強人民幸福感、安全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叄』 電影黑金影評
香港影帝梁家輝在影片《黑金》中飾演的黑幫政客周朝先,
是世界電影史上最光彩照人的銀幕形象之一。影片中梁家輝風雲變色,「誰贊成,誰反對」,不怒自威氣勢逼人,梁家輝塑造的周朝先老謀而霸氣、沉穩而內斂,激
情澎湃的表演幾乎打破了所有人的眼鏡,讓包括影評人在內的觀者嘖嘖稱贊、心悅誠服。事實上樑家輝為了演《黑金》,為了周朝先那個角色,足足寫了十幾萬字的
傳記!從人物的性格,到吃什麼,喜歡穿什麼,都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梁家輝的方法表演!
這里的「方法表演」套用梁家輝的一句話就是「多了計算,少了即興」。《黑金》首次揭露台灣政治丑聞,將金錢、色情、權力、黑幕交易畢現銀幕,腐爛荒淫、草
菅人命、
賣官鬻爵、黑幫仇殺、政府貪污、的士暴動、黑白一家,一覽無遺。這部片子最大的魅力在於梁家輝細膩傳神,淋漓盡致的表演,恕我極端,完全可以用登峰造極、
無可匹敵來形容他塑造的流氓政客。
『肆』 掃黑除惡觀後感
接受全國反黑懲惡培訓,為政法機關的工作確定基調、方向和要求。作為公安戰線的一員,我深感責任重大。結合我自己的工作實際,我將簡要介紹一下我的經歷。
打擊邪惡具有重要意義,必須得到高度重視。一些黑惡勢力長期統治著一個政黨,無惡不作,廣大群眾吃了不少苦頭。一些黑惡勢力甚至利用腐敗的黨政官員作為尋求保護和牟取暴利的手段。
有些人可能會說,邪惡的力量和我無關,但畢竟,人們並不孤單,與他人有交集的可能性,你可以保證你不會成為邪惡的力量,但是你永遠不能保證你不會成為邪惡勢力的受害者。打擊邪惡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一個干凈的政治環境,一個和平幸福的生活,甚至是保護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作為公安機關的一員,我們必須自覺地站在大局的高度,把消除罪惡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肅清黑暗面和黑暗面的任務迫在眉睫,我們必須大力打擊。
黑惡勢力的關系錯綜復雜,錯綜復雜,比如一些輕微的刑事案件,由於嫌疑人是牽涉到黑人人員,通過恐嚇等手段尋找受害者進行調解。
尋找證人作偽證,案件證據不能固定手機,使案件不能進展,惡勢力因而更要依靠無畏、任性。讓邪惡勢力不受其害,為增進人民幸福和安全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4)電影黑社會觀後感擴展閱讀:
寫觀後感的注意事項:
1、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
2、第一段把書中主要內容,加以概括,作者寫了什麼,想表達什麼。
3、第二段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也可以是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我覺得哪哪哪比較好,我有什麼樣的看法。
4、第三段聯系實際生活,把書里的和生活中的結合起來,抒發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伍』 電影教父的觀後感300字
馬龍白蘭度演的教父柯里昂鮮活具有感染力。看著這部片子,我能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熱血上涌。看完這部片子,我相信,只要社會亂象存在,黑社會組織就必然存在。
黑社會組織就是一個改進版或者放大版的家組織。家組織中必然會有一個老大或者教父,另外,家組織肯定會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行事原則。家組織的價值觀和行事原則就是老大的思想觀念。為此,家組織是否強盛是否能夠延續,關鍵在於這個老大或者教父。
『陸』 美國往事電影觀後感
《美國往事》影片背景是美國戰後發展迅速而導致的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以及倫理面前,人們求生存的本能鋌而走險地去挑戰各種極限等等。似乎20-60年代美國大城市生活縮略的紀錄。本文是我整理的美國往事觀後感,僅供參考。
上周得知CCTV6要在佳片有約中放《美國往事》,便有了想看的興趣。這個片子已下了有一段時間了,就是懶的看,太長了,近4小時。當然,我是不會去看配音版的,那簡直是在蔑視我的聽力水平。不過還是要看中文字幕滴。
我為什麼要看這個片子呢?因為最近看多了周傳基爺爺講電影理論的視頻教程,也想找一部經典的片子來分析分析。下面,我就分析一下本片的幾處典型的鏡頭剪輯。
1.30年代“面條”所在的中國煙館里煙燈(圓形)→“麥大”等三兄弟被警方擊斃後現場的燈(圓形)。這里很符合周爺爺“圓接圓”的鏡頭組接理論。
2.胖子店裡廁所牆上的洞里是老年面條的眼睛在看什麼→少女狄波拉在跳舞→少年面條正在從那個洞里偷窺。
3.少年麥大等人目送面條進監獄→墓誌銘“Your youngest and strongest will fall by the sword.”→老年面條正在看著以上這句話。
4.公墓房間的牆上掛著一把鑰匙→這把鑰匙正在開一個保險櫃的鎖。
5.老年面條提著剛取出的一箱錢忐忑不安地在街上走,突然一個飛盤向他扔來,他躲開後,一隻手接住→青年麥大搶過剛出獄的青年面條手中的行李箱。
6.青年面條載著同伴把汽車開進河裡→電視里(1968年)正在播出從河裡打撈上來一輛被燒毀的汽車。
7.老年麥大跳進垃圾粉碎車自殺後,遠去的血紅色的2個車燈→逐漸靠近的2個白色的車燈,這輛車正載著狂歡的年輕人。
劇情方面我有些地方還是不太明白,比如青年麥大計劃搶銀行,面條向警方告密後,麥大等人被擊斃的現場是一輛運酒的卡車和全地的碎酒瓶。關於本片的影評網上有許多,其中一些分析的很深刻。我看本片很累,也就不多寫什麼了。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這部經典,點了“想看”之後得到友鄰第一時間的支持。
昨天中午,一個美好的周末,讀了大半天的刀爾登的《不必讀書目》。中午兩點要了樓下的肉夾饃和米皮,開始欣賞這部大作。原本只想先看一半接著看書的,可是竟然沒停下來。除了看小傢伙吃奶油蛋糕的情節哭了,其他的地方並沒有覺得很感動。意外的是,看完後怎麼也看不進書了,各種焦躁不安。在和微博上各種撒嬌求安慰後,莫名其妙地趴在被子上小哭了一通,仍然覺得心頭壓著千斤巨石不能輕松。一個美好的周末就這么被毀了。
晚上躺床上閉著眼睛,腦海里不斷閃過電影鏡頭的碎片。是裸露的女人身體,被強行分開的雙腿,祈求搶劫者強奸自己的女人的呻吟。最忘不了的是那隻槍口下的乳房,那麼晶瑩美麗,彈指可破的乳房,我在屏幕外面感到它顫栗的恐懼。是啊,在槍械武器之下,它的美麗顯得如此脆弱。我同它一起被嚇到了。也許多少個世紀以來,從沒有國度以前,女人們都是這么過來的,在暴力、血腥、戰爭、殺戮、驚恐中企圖尋求一個可憐的遮蔽之處。體內那些隱藏著無數祖輩的恐懼、傷痛、眼淚,都被電影催發尖叫著迸出。
也許揣測導演的觀點並不明智,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立場。如果暴力也可以稱作美的話,我看到的是男人和女人的兩敗俱傷。電影將這樣的人生赤裸裸地展現出來,以暴力不斷地滿足慾望,不斷地深陷泥淖。
看到有人說女主角自私冷漠。我想說即便一個女人,沒有打算現在就和一個男人白頭偕老,就不能接受他一頓飯的邀請么?畢竟對方也是自己喜歡的人。我們也不是能夠全然接受所有自己喜歡過的人。即便她拒絕了對方,難道就能成為對方強奸自己的正當理由么?暴力就是暴力,強奸就是強奸。同樣是喜歡的人,做著同樣的動作,有愛是身心的融合,用暴力卻只感到如此齷齪下作。不知還有多少個男人以愛的名義,在女人的身體里做著單純的活塞運動。他們不過是用自慰的動作,意淫著幻想中的女神。眼前這個活生生的女人,不過是個有著體溫的充氣娃娃。
個人的暴力也是,集體的暴力也是,國家之間的暴力也是。暴力一旦找到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會無止境泛濫,最終毀滅自身。
也有人說,女主角有心計有計劃並不好。我想說,這些原本都是中性詞,並沒有高尚低賤之分。我們現在不是都在做各種規劃么?為什麼那個時代的女性就不可以有自己的夢想呢?好的愛情是在一起的兩個人都越來越好。犧牲奉獻委曲求全的愛情,從來不看好,也不欣賞。
我也同情這些男孩子。他們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和家庭,在苟活度日的同時還企圖勉強維系敏感脆弱的自尊,甚至貪戀覬覦一個如此完美的愛情。我敬佩那些真實大膽的女孩,和女人。不想探究在那個年代下,最底層的女孩子有沒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好與不好,並沒有唯一標准。她們狂狼放盪,閱人無數,視性交如公開場合喝茶吃飯。起碼她們接受真實的自己,靠自己的勞動養活了自己。那個在車上滿足了剛剛出獄的男主角的妓女,她狂妄肆意的大笑著離。誰又能說,那樣的笑聲下面沒有悲涼呢?如果無法選擇高貴的身份和活法,起碼能選擇高傲的姿態直面世界。
總之,還是感到哪裡的小傷口被輕輕的撕裂,又悄悄的凝固,癒合。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我們從起初看到一滴血就暈,在眼瞧著那些傷口的不斷撕裂與癒合中,漸漸習慣了滿目瘡痍,甚至開始享受那一點略微變態的快感。
寫出來感覺好多了,沒那麼壓抑了。
12月11日晚,佳片有約,連續四個小時觀看美國黑幫片《美國往事》,《美國往事》觀後感。次日凌晨七點,又重看一次。影片跳躍性的鏡頭很多。時間穿插也比較頻繁。看一遍往往是"看不懂"的。
影片講述的是,美國幾個窮人家的孩子,從偷偷摸摸,敲詐詐騙的混混,到稱霸一方的黑社會團伙的過程。其中主要寫了一個"好強盜"和一個"壞強盜"的友誼和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
面條本是少年阿飛的頭目。後來年齡稍大狡詐的麥大出現,取代了面條的位置。他們由給另一個流氓團伙頭目臭蟲打打下手,到自立門戶成立基金會。五個孩子決定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在一次與臭蟲的火拚中,面條殺了臭蟲,傷了警察,被判12年徒刑。在他坐獄期間,面條的幾個夥伴利用走私販賣私酒(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發布禁酒令)發財開了酒吧、妓院等實業。
面條出獄後,參加進去,繼續他們的黑幫事業。他們搶劫珠寶,殺人越貨。還參與政治罷工,解救罷工領導人政客吉米,綁架暗助資本家的腐敗警察局長的幼兒,干預罷工的勞資糾紛。
後來,麥大要去搶聯邦銀行。所有的人都認為必死無疑。麥大還是執意要做。面條為救朋友,向警方泄露原來他們走私犯酒的事,以免於大家一死。結局是,不但麥大、派克、公雞眼被擊斃,面條的同居情人妓女伊芙也被殺害。面條心灰意冷,改名換姓,遠走他鄉。三十五年後,面條被一封邀請信請回。他發現,以他名義建造的豪華公墓里,他的三個朋友被安葬了。他還得到了一筆豐厚的"下一次行動"預付款。
原來,三十五年前的血腥殺戮,正是麥大一手策劃的陰謀。他與警察勾結,利用面條報警,清除了同夥派克、公雞眼,捲走他們共同的財產。麥大野心大。他"漂白"自己後,改名換姓,棄商從政,爬到了商業部長的高位,麥大還用金錢俘虜了面條心儀的童年年女友狄波拉,收為情人。還生了兒子。
麥大在政界依然"不老實"。他勾結寡頭走私違法,被聯邦調查局盯上了。他的同夥,或者說高層的政治需要,必須犧牲麥大。麥大自知自己的下場,就以"白利"部長的名義,找來昔日的朋友面條。他寧願讓面條殺了他,也不願意給聯邦調查局暗殺他的機會。經歷了風風雨雨的面條,面對童年、昔日的夥伴,這個曾經搶了他的位置、吞了他的票子、奪了他的妻子的麥大,眼含熱淚卻心如死灰。當麥大請求他"報復"的時候,面條拒絕了。他說,他當年為了"偉大的友誼"也曾出賣過一個朋友,導致他們都死了。他甚至始終沒有呼叫"麥大"的名字,彬彬有禮地與"白利部長"分手了。
麥大走進垃圾粉碎機自殺身亡。
這是一部很有看頭兒的大片。稍顯灰暗的色彩基調,襯托出人生的某種無奈。
長達四十年的歷史跨度,從1921年到1968年,幾位童年的朋友演繹了不同性格導致的不同歸宿。面條憨厚而重感(愛)情;麥大狡猾而重"事業";狄布拉高傲而重地位,這個女孩是面條心中神聖的女神,狄布拉也不是對面條毫無情感。當面條出獄後,她曾對面條說過:"你是我心中唯一重視過的人。"他們卻始終未走到一起。
閱盡人間的美好,歷盡人間的滄桑。四十年的成長經歷,四十年的不堪回首。
應該提到的是,原著小說名為《流氓》。是的。面條、麥大、派崔克、公雞眼都是黑社會的流氓。盡管搶劫為珠寶後殺害僱主,面條並不同意,他還是殺了人。他們是社會的毒瘤,但他們又是活生生的人。
如果有網友有興趣,可先看一看相關的影評,這樣會更容易看懂。影片從三十年代面條在中國戲院即大煙館銷魂開始(他為救朋友報警後到大煙館的),最後一個鏡頭又回到面條三十年代在大煙館的"享受"微笑結束,是透露人生如夢,還是演繹醉生夢死,抑或表達對世事的麻木?我不得而知。
『柒』 老師要寫『一個22歲的黑社會的講話』觀後感..我不會寫..各位,幫幫忙
他,出生在一個父母不和的家庭中;他,曾經被十三所學校開除;他,曾經打架斗毆、行凶殺人、綁架詐騙,所有這些壞事做盡。這些罪行像一根無形的鞭子,像一把銳利的尖刀,刺痛了母親,傷透了母親的心。可他母親並沒有放棄他,始終相信兒子會有改過自新的一天。對兒子不離不棄,她平凡而偉大。
母親這顆無怨無悔的心,給這個叛逆的兒子震撼和感動。一本《弟子規》,一位母親的堅持,對他進行一場心靈的洗滌,一場愛的沐浴。他決定為自己的母親而好好的改過,聽母親的話。很多時候,生活中的事情並不都是看上去的那樣,比如父母對子女的愛。或許有時候,你會認為父母對你的要求不合理,但真相往往是隱藏在事情的背後,天下沒有自己的父母不是愛自己的子女的。當他母親叫他踩著單車去敬老院做義工時,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母親竟會讓自己去吃那種苦頭。他認為這不是愛,愛一個兒子不是這樣子的,天下間哪有自己的母親叫自己的兒子去受苦的?他認為母親的要求有點過分。不過,他還是乖乖地去做了。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每個人犯錯或犯罪只是一時的本性迷失。出生在這樣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中,他缺少的是雙親的愛。經過幾個月和老人們的相處,他第一次受到了別人的尊重,感受到了愛的存在。在那裡,他懂得了什麼是關心,什麼是尊嚴!二十多年來,回首一幕幕的往事,他才發現自己以前過著非人的生活,原來自己犯了一生無法追悔的錯。
他,終於感受到了母親叫他做義工的苦心,當他聽到母親說:「只要我還活著,就不會放棄你。」他抱著母親的膝蓋痛哭起來,看!這就是母親的愛,無怨無悔的愛,地大廣博的愛!這位母親苦苦等待了二十多年的兒子,終於清醒了,終於回來了,我為這位母親而感到驕傲!
古人說:父母養育之恩,地無其度,海無其深。父母對子女的愛像口井,做兒女的我們常常看到水面就知道水的深淺。可是,終其一生,我們也不能抵達到這樣的深度。又常言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做兒女的我們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用一生回報父母!
『捌』 85.《浴血黑幫》觀後感
這部劇講了剃刀黨如何在當地從一個小幫派發展成大幫派的故事。
介紹一下主要人物,首先就是男豬腳,湯米·謝爾比是一戰英雄,退役之後回家經營家庭幫派「剃刀黨」,在他的帶領下,家族的日子越過越好。當然因為他有主角光環,很多事情都是他一個人出門解決的。出去談事從來不需要小弟跟著,這就有點離譜了。中間有一集還讓自己的弟弟約翰娶了李氏家族的女兒,可以看出他的遠見,這樣聯姻之後。自己這邊有事發生都會有人幫忙,而且李氏家族的人打架還挺猛的。對家人確實很照顧,對敵人就很兇狠了,畢竟當兵回來的,喊殺喊打的。劇里有講到男主有戰後綜合征,經常睡覺的時候會夢到以前自己打死的人,看他做夢的時候就覺得他的心理壓力實在太大了,有必要接受心理治療。和女間諜的愛情戲我是沒看懂,女間諜是警察那邊派來的,結果愛上了男主。挺狗血的,女間諜的設定就是坑,一點沒有精明能乾的感覺。
大哥亞瑟,劇中是個暴躁狂,要干架了他沖在第一個。亞瑟很重感情,對兄弟是有求必應,父親在他們小時候就離開了,現在看他們混的好了,想回來蹭一筆錢。也只有亞瑟傻乎乎的把大家辛苦掙來的錢偷了一部分給父親,那時候看的挺無奈的,想想也知道這個父親就是回來要錢的。沒盡父親的義務,憑什麼要給他錢養老。
波利姨媽,是個狠人。當家裡的男人們出去打仗了,她來管理這個幫派。打理的相當不錯,波利挺精的,當然因為她是女人,沒有那麼狠。有時候做事會比較猶豫。(她的有個妝容看起來像劉嘉玲,當時我看到彈幕都在刷劉嘉玲去英國拍戲了。。)還挺好看的,有那種年齡帶來的韻味。
還有一些家人、敵人就沒啥好講的,畢竟一部劇靠一個人撐起來的劇實在不錯。這部劇的音樂和服裝是真的牛皮,很多音樂配的恰到好處,服裝的話就是那個年代的,一群黑社會穿的那麼得體有種西裝暴徒的感覺。打算再刷一遍第一季,後面幾季我是覺得沒那麼簡單粗暴了,第一季就是干架,看的爽,當然還有看男主無形的裝逼。對了,最後要說的就是這部劇特別費煙,男主只要講話就會抽煙,把我這個很少抽煙的人都給影響了。
『玖』 求《一個22歲黑社會青年的懺悔演講》 看後的觀後感!!!!!要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有些話一直憋在心裡說不出來,下午回來看了這個視頻後感觸很大,反復的看了幾遍都是看第一個男孩說的那些話。我就一直在想他以前為什麼會走到那個地步,真的都是自身的原因嗎?相信大家通過網路通過電視都看過關於校園暴力的報道,接連不斷的校園暴力讓我們看得觸目驚心,這就是我們祖國的未來的希望嗎?為什麼會這樣,中國教育真的是所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嗎?
走在街上聽到家長在一起聊天都是關於小孩考試多少分,成績排多少名。但是都有關心過孩子的素質教育嗎?素質教育現在學校老師的素質也未必有多好吧,比如某某學校 給班主任送禮 學生座位就能靠前面 老師就會多關心點,但是老師們 你們考慮過 你們這樣給這些學生帶來的是什麼?從小就讓這些學生學會了勢力,學會了攀比!為人師表 先正其身,不能因為學生家庭的條件 和學生自己學習的天賦 你就去歧視他們,你讓學生們感受不到老師應給的關心。希望不是我偏激說出來一些話,沒有哪些人生下來就是壞的,有些學生真的就是被你們給逼的!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你們教給學生的應該不僅僅是知識,更應該教導學生什麼是品質。學生和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比父母還要長,你們的一言一行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誠如視頻里那人所說的,高材生他們的父母拒絕在學校門口,只是怕他們丟了他在學校的臉面,是啊,會不會等他結婚的時候,也把父母拒絕在門口呢!他們到底學到了什麼?要知道他們先在所做的一切也就是給他們自己孩子豎了一個榜樣,將來他們的孩子會不會也這樣對待你們呢?中國的傳統,百善孝為先,都被他們給拋棄了嗎?就算以後他們是高學歷,他們物質生活富有,但是他們也失去了一樣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良知!當若干年後他們的孩子也把他們拒絕在了門口,讓他們老無所依,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幡然醒悟呢,可惜都已經晚了!父母是這天下唯一真心去關愛你們的人,可憐天下父母心!
我親愛的老師們以及家長們,分數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准,每個人的天賦不一樣,不是說單單只有從學校才能找出來出路,有些人真的用心了,他們並不是不努力,他們也在努力,他們也需要關懷,請給他們多一點的關心多一點的鼓勵,當他們誤入歧途的時候,請你們伸手拉他們一把,而不是去縱容他們,或是歧視他們!
中國的教育體制真的拋棄了德嗎?我真的感覺現在的學生去學學中國的國學比如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試問現在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國學是中國文明五千年的積累,真的應該拋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