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甲殼蟲樂隊電影完整版

甲殼蟲樂隊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2-11-28 07:33:44

❶ 電影《昨日奇跡》想說什麼

1

今天下午在家中搜片,偶然看到《昨日奇跡》,看似平淡的故事情節,把我吸引住了。

《昨日奇跡》是一部關於披頭士的電影,但披頭士也並不是影片的全部。

影片應該是獻給披頭士甲殼蟲樂隊的。影片提供了有著奇幻色彩的問題,一個沒有披頭士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現在還需要甲殼蟲音樂嗎?幾十年過去,披頭士的音樂還能在現代多元文化的引起共鳴嗎?

而故事本身卻圍繞著一個普通音樂家,在這個世界中、充滿戲劇性的種種遭遇展開。

2

故事情節展開是這樣的,英國薩福克郡一位不得志的音樂家傑克·馬利克,在嚮往一夜成名的音樂奮斗路上,幻想奇跡的出現。

可是現實中屢屢碰壁,似乎走投無路。在一次因為城市突然停電導致的車禍中受傷,在出院後與朋友的交流中突然發現,現代人似乎都不記得上世紀流行盡人皆知的披頭士甲殼蟲音樂了。似乎他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記得,或者說是知道披頭士的人。

於是,大雨之夜,醍醐灌頂,他腦子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將披頭士的音樂「占為己有」,也借這個機會讓全世界重新認識這些偉大的音樂。

3

猶如無崖子師祖把自己70年修為的功力全部灌頂傳給虛竹和尚一樣,傑克.馬力克一下了突然戰鬥力爆棚,竹子開花節節高,迅速躥頂,成為世界頂級爆紅的音樂家。

甲殼蟲樂隊的音樂,成為他編詞作曲的不竭源泉。聽眾在現代工業化編詞作曲流水線的音樂工廠叢林里,突然吹來一陣陣清風,讓現代聽眾如癲似狂。

一夜成名,時間不自由,生活不自由,路演、推銷、演出,給馬利克帶來困惑,這是奇跡發生之後他需要的嗎?

緊隨著,由於和小鎮女友之間的巨大差距,交往十年的女友離他而去,讓他心痛。他要的幸福在哪裡?他的困惑對嗎?他對圍繞自己發生的一切,產生了混亂。

4

在奇跡後的困惑中,馬利克遇到了兩位知音:兩位披頭士樂隊成員之一的親屬,看見馬利克到披頭士之一的墓地。

他們洞悉馬利克的創作源泉,了解他現在的困境和不解,給他一個地址,讓他去拜訪一位高人。

馬利克拜訪這位高人,原來是紅極一時的音樂人,急流勇退,隱退江湖。

馬利克問他現在的生活幸福嗎?高人的回答是簡單的,與相愛的人,一起相伴變老,就是幸福的生活。

馬利克恍然大悟,他所有的困惑,現在的糾結,都是因為忙於奔向一夜成名的奇跡,卻錯過了身邊最美的風景。捫心自問,失去才知道心痛,他象那一次雨夜悟道一樣,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就是和小艾一起,來過幸福生活。

5

他拜託朋友,借為朋友助演的機會,把小艾請到現場,他要我自己爭取自己的幸福。

他捫心自問,在歌迷面前談成自己盜取甲殼蟲樂隊音樂的真相,象蒙在鼓裡的小艾真情告白,最終把自己的幸福抓在了手裡。

他把自己模仿甲殼蟲樂隊的歌曲,全部免費上傳網上,奉獻給現代仍然喜歡這股清純氣息的音樂愛好者。

幸福的密碼很簡單,不一定非要依賴奇跡的出現,不一定需要巨大成功作為注腳,往往就存在於你忽視的眼前和現在。

6

另外,這部影片想說的題外話,影片的啟示可能有兩點:第一是,披頭士在英國人心中的地位,如同貓王之於美國人一樣重要——他們不僅掀起了音樂革命,更實現了某種社會思潮的革新:

「在披頭士之前,我們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英國是一個講究尊重,講究輩分的國度。而披頭士告訴大家,年輕人其實有趣得多,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自己的生活,我們不必完全屈服於理性與焦慮。」

而披頭士的傳奇意義,或許也像丹尼·鮑伊爾所說的,「歷史上很少有樂隊能實現他們的成就,在數次大眾文化的更新換代中仍然經久不衰」。

誕生在六七十年代的披頭士歌曲,放到音樂文化更加多元混雜的現代,仍然得到非常強烈的認可和火爆的反響。

這或許也印證了,經典的音樂,放到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那些關於愛與和平的歌詞,直到現在依舊能以我們產生內心的共振。

第二是這部電影不止是一部單純的愛情音樂喜劇,它也涉及到了現實世界中更嚴酷、更陰暗、更深刻卻也更真實的一面。

再具體一點,就是它對當代音樂工業體系以及流行音樂運作規則的展示與揭露。

電影中,一炮走紅的傑克得到了著名音樂經紀人的賞識,緊接著很快,他就簽了大公司,擁有了專業的錄音棚、逆天的曝光資源,還得到了私人形象訂制,和全方位的智囊團隊,幫助他制定完整的專輯宣傳推廣策略——這幾乎是一位頂級流量能夠得到的頂級配置了。

這種歌手和音樂包裝的流水線,與甲殼蟲樂隊自己作詞作曲、音樂源自於生活,源自於內心的原則,似乎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遠。

正因為現代流水線音樂的泛濫,即使是復古的甲殼蟲音樂的盜版,也猶如一股清流,彌足珍貴。

❷ The-Beatles的詳細資料

甲殼蟲樂隊又名「披頭士」(Beatles),Beat在英文中是「搏擊跳動」的意思。甲殼蟲樂隊是1960年由約翰·列儂、保羅·卡麥錫、喬治·哈里森、林里·斯達爾組成,他們四個人中由列農擔任演唱和節奏吉它手,麥卡錫擔任演唱和低音吉它手,哈里森為主奏吉它手,斯達爾任架子鼓手。1962年9月樂隊發行了第一張唱片,1964年第一季度,樂隊的唱片銷量高達美國唱片總銷量的60%,該年的首次訪美成為美國最轟動的事件。甲殼蟲樂隊以其反上流社會,反正統藝術的風格,鋒利而快捷敢於接觸社會敏感問題的內容,在舞台上那種與世俗挑戰的舉止,征服了各國青年。不少歌曲表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一代青年失望、低落和憤懣的心情。

「在那段浮晃的黑白新聞短片中,4個大男孩站在所有倫敦女孩的尖叫聲面前,歡迎他們的人潮不斷地向前推擠著……鏡頭前不斷閃過一張張歇斯底里地尖叫與哭泣的臉孔。」這是許多年後人們通過錄像看到的披頭士,看到的那個時候的狂熱。美國人在領了十幾年的文化風騷之後,在那個曾經是日不落的帝國里,在那個最老牌最保守最紳士的加速度里出現了4個人,他們用一促歌聲,不著邊際的歌聲去與就一個時代的心思。
那是一個我們錯過的年代,一個充滿激情的年代。是的,六、七十年代,在英國,四個年輕人高歌著,他們用自己的心歌唱自己的歌——自由、青春、激情、夢想和榮耀在天際盤旋,在雲霄回盪。
——那是一個充斥著夢想的年代,一個年輕人的年代,一段屬於dreamers的歲月。
曾幾何時,歌者在槍聲中倒地;
曾幾何時,歌聲伴著槍聲後的煙霧消散;
曾幾何時,「Peace and Love」的夢想被漸漸遺忘;
曾幾何時,所有的激情都消失殆盡——心中,只剩冷漠。

逝去的,就讓它逝去吧!
時間教會了我們遺忘,歲月教會了我們「冷靜」。
60年代的激情,如今已淪為「幼稚」,
成熟的我們習慣了平靜的生活,
對一切試圖擾亂平靜的dreamers,
我們去嘲笑,去「善意」地擊碎他們的夢想。
——我們不以為然,因為我們成熟……

但畢竟,世界上還有dreamers,
他們的心靈還沒有麻木,
他們的靈魂還沒有疲憊,
他們的心中還有沒被歲月吞噬的激情與夢想

是的,年代逝去了,
沒逝去的是那個年代的夢想;
歌者逝去了,
沒逝去的是他的聲音。

1. Love Me Do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01.mp3
2. From Me to You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02.mp3
3. She Loves You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03.mp3
4.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04.mp3
5. Can『t Buy Me Love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05.mp3
6. A Hard Day『s Night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06.mp3
7. I Feel Fine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07.mp3
8. Eight Days A Week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08.mp3
9. Ticket to Ride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09.mp3
10.Help!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0.mp3
11.Yesterday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1.mp3
12.Day Tripper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2.mp3
13.We Can Work It Out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3.mp3
14.Paperback Writer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4.mp3
15.Yellow Submarine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5.mp3
16.Eleanor Rigby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6.mp3
17.Penny Lane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7.mp3
18.All You Need Is Love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8.mp3
19.Hello Goodbye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19.mp3
20.Lady Madonna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20.mp3
21.Hey Jude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21.mp3
22.Get Back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22.mp3
23.The Ballad Of John And Yoko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23.mp3
24.Something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24.mp3
25.Come Together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25.mp3
26.Let It Be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26.mp3
27.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http://61.156.7.14/upload/mp3/beatles27.mp3

約翰.列儂 (John Lennon)

1940年10月9日出生於英格蘭利物浦 1980年12月8日死於美國紐約
John Lennon所發掘的東西比任何一位流行歌手都多,包括貓王(Elvis Presley)在內,Lennon對Elvis Presley評價就是:「會唱歌的貓王自從入伍就不賦存在了」,這段話表現出了這位20世紀偉人的智慧。作為20世紀最成功的樂隊中的一員,他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經歷過樂隊解散的痛苦後,他變得更富有心智也變得憤事疾俗了。他和他的妻子Yoko Ono,試圖通過non-musical的手段來拯救世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顯得太離譜了。尤其是Yoko Ono象一件犧牲品一樣的成了許多人攻擊和辱罵的對象。影片"Imagine"中描述的漫畫家Al Capp對她的敵對和辱罵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們的「床上和平」以及對政治激進分子天真而輕率的迎合,都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追求和平,但很遺憾的是沒有一件是成功的。但Lennon的成功又在哪呢?那就是在人們的腦子里深深地刻上了一個追求世界和平的概念。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那些反對戰爭的國家的領導人在不知不覺中就用到了Lennon的那句"Give peace a chance"的歌詞。當Plastic Ono Band成員在La Reine大樓錄制這首歌的時候,他們肯定沒想到這首歌會有這么重要的意義,但自從它在1969年發行了之後,就成為了一首頗具精神意境的歌曲。

Lennon的個人發展是從那張未完成的名為"Music No1-Two Virgins"的唱片開始的。唱片的封面是他和Yoko站在一起的裸體照片,與唱片里雜亂的聲效比起來,還是那張封皮更出名。3個月之後Lennon跟歌迷們出奇的玩笑又開始了,在第2張未完成的唱片"Music No 2 - Life With The Lions"里,有一面錄制的全是Yoko在倫敦醫院里准備生產時他們互相呼喚的聲音。從Yoko准備分娩到最終流產的那段時間里Lennon一直守在她的床邊。在"Give peace a chance"推出的4個月之後,"Cold Turkey"發行了,這次是由 Lennon、Ono、Eric Clapton、Klaus Voorman和鼓手Alan White共同完成的。盡管沒有等上排行榜的前10名,但這還是一首不錯的好歌。接著Lennon那不可救葯的才華又發作了,由於英國支持越戰,為了表示抗議他宣布放棄被英國女皇授予的MEB榮譽勛章,"Cold Turkey"也就此從排行榜上滑了下去。1970年2月理了個平頭的Lennon在BBC的Top Of The Pops節目里進行了一個名為"Instant Karma"的表演,這次激烈的演出也是另一個反戰抗議的行動。1971年1月John Lennon- Plastic Ono Band發行的"primal scream"專輯對Beatles的歌迷可以說是一次震動,它容才華和煩惱於一身。在這張專輯里,Lennon描述了他痛苦的童年和青年時代,整張專輯顯得那麼的幽雅和純凈。其中在歌曲"Mother"中的歌聲真切的表現出了Lennon對失去母親的那種痛苦。另一首"Working Class Hero"也是專輯中非常突出的歌曲,歌里沒有了已往Lennon唱歌帶有的酸性味道,而是低聲的哼唱著"A working class hero is something to be, if you want to be a hero then just follow me"。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Lennon想成為無產階級的代表而教科書里卻把他寫成了一個中產階級,這可成了他莫大的煩惱。這張專輯是一張Lennon變通和驅除雜念的作品,最能說明這點的就是那首"God",在歌中他唱道:"I don't believe in the Beatles . . . I just believe in me, Yoko and me, and that's reality"。這張專輯是列儂告別過去的宣言,它顯得那麼的才華四溢。在後來的這么多年中它一直被認為是Lennon最好的作品。

1971年是Lennon創作最豐富的一年,在"primal scream"之後,緊接著他就推出了另一首出色的單曲"Power To The People"。移居紐約後,在10月發行了他的巨作"imagine",同時為這首歌補充發行的選集也在各國登上了排行榜的第一名。而此時Paul McCartney的"How Do You Sleep?"相比之下在排行榜上則顯的很吃力,僅僅取得了第20名,但Paul後來推出的"Jealous Guy"也被歌迷們當作了經典,也直到那時Paul的歌才在排行榜上有了起色。Lennon對政客們的仇視也在這張專輯里的"Gimme Some Truth"里表現了出來,他娓娓的唱道:"I'm sick and tired of hearing things from uptight, short-sighted, narrow-minded hypocrites",形象的表現出了當時政治家的形象,這首歌也被視為了Lennon的一首名曲。在音樂的曲調上"imagine"顯得很簡朴和純凈,但和這種簡朴聯系起來的卻是超越了時間界限的歌詞,也正是這點使它成為了本世紀最出色的一首歌。12月,一首聖誕單曲"Happy Christmas (War Is Over)"也發行了,這是另一首註定會年年重新發行的不朽作品,同樣裡面也有象"War is over if you want it"這樣簡單但又很尷尬(這里原文用詞既為embarrassingly)的歌詞。數年後來從來自紐約的消息說:這兩張專輯中包含的數首政治色彩強烈的歌曲,是Lennon在與激進分子Jerry Rubin聯系最密切的時期創作的。"Luck Of The Irish"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表面看起來歌曲輕快,但歌詞裡麵包含了嚴苛的評論。這張專輯表現出反抗精神最強烈的是另一首被Lennon稱為"Woman Is The Nigger Of The World"的歌曲,這次他又成為了這場爭取婦女權益運動的帶頭人,雖然婦女權益成為時尚是在10年以後。接下來的幾年,他登上了飛機開始對抗遣返及爭取綠卡的活動。在1973年他又推出了專輯"Mind Games",這張專輯揭示了他與Yoko之間存在的問題。隨後他變一個人居住在了洛杉機開始了與毒品和酒精的一段"親密時光"。在這段煩躁的時間里Lennon發表了專輯"Walls And Bridges",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關於婚姻的題材,並且奇跡的沖到了排行榜的首位。1974年11月他做了他最後一次的現場演出,地點在Madison廣場花園,也就是在那天晚上,他和Yoko又重歸於好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分居失敗了"。

"Rock 'N' Roll"專輯在第二年發表,這是一張緊湊而且充滿精力的唱片,裡面收錄了許多他最好的作品,比如"Slippin' And Slidin'"、"Peggy Sue"、"Stand By Me",歌迷及評論家都給予了這張專輯好評,而且在大洋兩岸都登上了第6名。隨後他們的兒子Sean出世了,Lennon也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夫,他們瑣碎的商業工作則由Yoko來照管。5年後,他與Yoko共同完成的專輯"Double fantasy"發行了,它立刻就登上了各國排行榜的第一名,正當歌迷們在隨後的幾個月里為Lennon的重返樂壇而高興時,12月8日Lennon被殘忍的槍殺在他Manhattan的公寓外,幾乎就是在Lennon的心臟在醫院停止跳動的那一刻,全世界歌迷的反應空前的悲痛,這種場面只有在國家的領導人和皇室成員去世時才會看到。他在Beatles以及單飛後的所有專輯都立刻重新發行,銷量和唱片的排名簡直就象Beatles的全盛時期。你可以想像一下,John Lennon如果有在天之靈,他一定在看到人們的行動,然後朝我們投來了一個完美的微笑。Lennon屬於那種很冷酷而且不易琢磨的人,他會在這分鍾內愛上你,但在幾分鍾後就用他的話來毀滅你。對與他的人格評價只是個人的觀點,但是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他和Paul McCartney共同創作的歌以及他自己的歌絕對是到現在為止人們知道的最好的流行歌曲!

保羅.麥卡特尼 (Paul McCartney)

1942年6月18日出生在英格蘭利物浦
盡管把處理Beatles的日常事務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但這位前Beatles的貝司手兼主唱還從事著不少Beatles以外的事情。這些"副業"都顯示出了他良好的人員以及很高的個人魅力,包括幫助Cliff Bennett、 Paddy、Klaus和Gibson錄制他們的音樂以及幫助the Bonzo Dog Doo-Dah樂隊處理他們與公眾見面的事宜。他還用Bernard Webb這個假名為Peter和Gordon寫了一首名為"Mowan"的歌,自從Apple Records(既蘋果公司)成立了之後,這種貢獻就更多了。在Apple Records里Paul指導了Mary Hopkin和Badfinger的早期音樂生涯,也幫Jackie Lomax和James Taylor發行了專輯。雖然這些事都證明了他開始獨立,但他還是在和Beatles的其他成員完成了"Let It Be"之後才宣布離開樂隊。他把他的自我發展稱為追求自我風格,言下之意也就是要暫時的離開搖滾的發展軌道,在他的單曲"Maybe I'm Amazed"里就有所體現。"Ram",由Paul和他的妻子Linda共同創作的專輯,也被當時的樂評評價為傷感而又軟綿綿,缺少銳利的酸性搖滾的味道。盡管如此,這張專輯在美國還是登上了第一名,隨後在一張附加單曲"Uncle Albert/Admiral Halsey"中的"Another Day"又登上了美國排行榜的第2名。不久,曾幫助他們製作專輯的鼓手Denny Seiwell被邀請加入Paul正在組織的樂隊,在此後,隨著前Moody Blues樂隊成員Denny Laine的加入,樂隊的實力有了大大提高,最後這個四人組合起名為"Wings"。樂隊成立不久就完成了一張名為"Wildlife"的專輯,其中吸收了reggae和古典搖滾的節奏,專輯顯的很靈巧。隨著又一名成員Henry McCullough加入樂隊,Paul組織了一次在英國大學內的巡迴即興演出。在演出歸來後,1972年Wings發表了3首風格迥異的單曲,分別是"Give Ireland Back To The Irish"、"Mary Had A Little Lamb"、"Hi Hi Hi'/'C Moon",第2年又推出了一首被認為是Paul傳統民謠風格的單曲"My Love"、及專輯"Red Rose Speedway",但還在計劃中的第4張專輯被Seiwell和McCullough的離隊破壞了。不過省下的3名成員在他們的Lagos錄音棚內經過一系列的商議後顯的還是很高興。
專輯"Band On The Run"是一個及時的成功作品,它挽救了McCartney搖搖欲墜的名譽。對於所面對的逆境,這位音樂家鼓起了勇氣,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來完成這張專輯,並且找回了他曾在以前發行專輯時向歌迷許諾過的許多東西,自然當專輯的主題曲以及"Jet"登上英美兩地排行榜前10名的時候,專輯也取得了很大的商業成功。接著,樂隊進行了重組,吉他手Jimmy McCulloch及鼓手Joe English進入了樂隊。隨後樂隊完成了"Venus And Mars"、"Wings At The Speed Of Sound"及"Wings Over America",雖然Wings沒能讓"Band On The Run"提升樂隊的藝術高度,但還是重新使McCartney成為了樂壇重要的人物,也使他擁有了不少驕人的銷售業績,比如"Listen To What The Man Said"(1975)、"Silly Love Songs"(1976)、"Silly Love Songs"(1976)。雖然進步又一次的隨McCulloch和English的離隊破壞,但Wings還是為他們的專輯"Mull Of Kintyre"(1977)的巨大成功而感到驕傲,專輯連續9周占據英國排行榜的第一名,而且僅僅在英國就擁有了售出250萬的佳績,唯一有點遺憾的是,"With A Little Luck"這首在美國取得冠軍的歌曲並沒有被收錄在英國發行的版本里。盡管有如此的成績,盡管隨著吉他手Laurence Juber和鼓手Steve Holly兩名成員的加入又使Wings的實力有所加強,但讓他們搞不懂的是,為什麼死活都改變不了它在人們心中那"末流"樂隊的形象?盡管Wings維持到1981年4月之前還沒有解散,但McCartney的solo--"Wonderful Christmastime"(1979)、"Coming Up"(1980)和"McCartney II"就已經發表了,這就使這位音樂家在自己的音樂生涯里有了新的定位。

接著Paul有和Stevie Wonder及Michael Jackson合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如果這種成功能持續下去的話,那也就沒有必要再發行這些專輯的選集了。不久以後McCartney推出的關於自己的特寫影片"Give My Regards To Broadstreet"以及隨影片一起發行的同名專輯也受到了輿論的貶低,盡管這張專輯里的"No More Lonely Nights"爬上了排行榜的第2位。雖然他的合夥人Eric Stewart在Paul創作"Press To Play"時曾給過他一些指導性的建議,但這張專輯的銷量還是在一個勁的下滑。同時這位原來多產的藝術家創作歌曲的數量也在明顯的下降。"Choba B CCCP"這張單獨在蘇聯發行的精選專輯,這也為他與Elvis Costello的聯合創作提供了一些藝術資料,不久他就與Elvis Costello合作完成了Elvis Costello的"Spike"及Paul自己的"Flowers In The Dirt",這張專輯也可以說是自"Venus And Mars"之後最不錯的一張專輯,但很遺憾這張專輯里的精選單曲還是沒能進入排行榜。但在隨後的世界巡迴演出的過程中,還是顯示出Paul McCartney對歌迷們還是很有號召力的,這次樂隊的巡演包括他的妻子Linda,以及幾位新加入的成員,吉他手Robbie McIntosh,鍵盤手Wix,貝司手兼主唱Hamish Stuart和鼓手Chris Whitten。通過演唱Beatles、Wings以及Paul的個人作品,這位音樂家展示了他跨越了25年的音樂威力。他音樂的多樣性還展現在他與Carl Davis合作完成的"Liverpool Oratorio",這是一個描寫歌劇演員Dame Kiri Te Kanawa的作品。樂隊隨後發表的"Off The Ground"的社會反響又很冷淡,但隨之進行的巡迴演出卻反響不小。1993年進行的世界巡演也反響熱烈,同時也成了當年在美國收入最多的巡演。

1994年關於Beatles重組的謠言傳播開來,McCartney和Yoko都站了出來解決他們長期以來存在的分歧,也包括George Harrison和McCartney之間的。1994至1995年原Beatles的成員在BBC電台表示現在已經可以進行某種形式的重組了。這也成功的造就了1995到1996年發行的"Free As A Bird"和"Real Love"這兩張Beatles的單曲,以及1996年"Anthology"系列的推出,雖然這時Lennon已經不在了。同年McCartney也被授予了為音樂做出傑出貢獻的爵士榮譽。推測起來這可能是因為為了贊譽他與Lennon的突出的音樂貢獻。
無意是受到了"Anthology"的影響,新專輯"Flaming Pie"聽起來就好象以前的那個Paul回來一樣。此外在3首歌里Steve Miller還運用了gutsy rock吉他。最主要的還是這張專輯是一次對過去宏偉的回歸。 裡麵包含了各種風格不同的歌曲,這也是對Beatles的White Album的一種模仿。"Heaven On A Sunday"、"Used To Be Bad"、"Souvenir",而優雅的"Calico Skys"則是獻給他親愛的妻子Linda的,表現出了他對Linda由衷的愛,而正是這種愛擦亮了整張專輯,這是這么多年來Paul最好的一首歌之一。但很不幸,專輯出版的第2年,Linda在她那場與癌症的戰斗中失敗了,1998年6月9日,人們在倫敦的Trafalgar廣場舉行了哀悼儀式來紀念這位音樂家妻子。Flaming Pie可以完美的當作一首歌來欣賞,它絕對是一張優雅的傑作。

林格.斯塔爾 (Ringo Starr)

1940年7月7日出生於英格蘭利物浦
Starkey最開始出名是在Rory Storm組織的The Hurricanes樂隊里當鼓手的時候,但他被大家了解還是在Beatles樂隊里的時候,而且與樂隊其他的三名成員建立起了和諧的關系,成為了樂隊原來那個沉沒寡言的鼓手Pete Best的成功繼承者,Pete Best在1962年被趕出了樂隊。Ringo這個名字來自他許多的手指裝飾品,這個名字顯得很簡潔,這也鑄造了他簡潔的演奏風格在隊友們心中和諧的印象。盡管在音樂上與其他的成員相比他顯得黯然失色,而他的那種冷幽默幫助他發揮了個人特色並且在每張專輯中都少不了Ringo的歌聲。而最著名的就是他演唱的那首"Yellow Submarine",這首單曲在1966年銷售出了100萬張。而他在電影"A Hard Day's Night"和"Help!"中的成功表演,也使他在他的演藝生涯中有所收益,他成功的在電影"Candy and The Magic Christian"中擔當了一個喜劇角色。他的個人音樂生涯是從他的專輯"Sentimental Journey"開始的,這是一張標準的選輯,隨後還發表了一張名為"Beaucoups Of Blues"的選輯,收集了很多田納西鄉村音樂,兩張專輯都是在Beatles解散前發表的。誰要是預測Ringo的個人生涯沒希望,那他肯定是近視眼。Ringo與George Harrison合作完成的第一張單曲"It Don't Come Easy"立刻登上了美國排行榜的第一位,而且銷售了100萬張,同時這對組合還完成了"Back Off Boogaloo"(在英國排名第二)和"Photograph"。Ringo完成了不少有自己特色的歌,好多都得到了原來隊友的幫助,但可惜沒有一首被共同錄制下來。由於收集了很多原創材料以及最好的搖滾歌曲,這張專輯在後來取得了白金紀錄,而且被贊美為最棒的前Beatles的選輯。他的單曲"You're Sixteen"1974年登上了美國排行榜的榜首,但不論後來象"Oh My My"、"Snookeroo"和"Only You"這樣的歌曲取得了多大的成功,這位歌手的創作動力開始下滑了。在出演了一部失敗的影片"Caveman"後,他在電影"That'll Be The Day"中飾演的一個角色受到了很高的贊譽,但同時他發行的專輯"Ringo The 4th"和"Bad Boy"卻越發的顯示出這位藝術家已經失去了音樂發展的方向。
接下來Ringo在1983年創作的一張專輯在英國和美國都被拒絕發行,同時他的健康也被慢性酒精中毒所折磨著。在這段低谷里,Ringo成了一個獲獎兒童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在這里他找到了不少新觀眾。後來他被邀請去出席為Carl Perkins獻詞的活動。然而在1987年和美國製作人Chips Moman一起完成的專輯又被棄用了。在他重新開始創作前新專輯"All-Starr Band",Ringo在身為一名女演員的妻子Barbara Bach的陪伴下在一家康復中心治療酒精中毒的時候,受到了那裡人們的高度評價。1989年在Levon Helm、Billy Preston、Joe Walsh和Dr. John的加盟下,Ringo取得了在美國巡演的成功,同時這次巡演的內容也被錄製成專輯和錄象帶發行。這次有號召力的巡演證明了Ringo還是被大家所尊重的。1992年因為一張新專輯的發行和又一次成功的巡演,Ringo受到了廣泛的好評。這張專輯為l了紀念"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發行25周年而推出,同時也是為了他在專輯"Abbey Road"中的傑出表現,也爭得了業界對他的重新評價,改變了人們以前對他作為一名鼓手而抱有的非常輕視看法。1998年發行了新專輯"Vertical Man"之後,他接受了很多的采訪。好象只有一次Ringo談起了關於過去的很多東西,當時的他由於人們仍然認為他只是Beatles的一名鼓手而怒形於色。不過這些未必會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Ringo Starr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其實是很重要的。

喬治.哈里森 (George Harrison)

1943年2月25日出生在英格蘭利物浦
作為Beatles中最小的一名成員,Harrison的才華被John Lennnon和Paul McCartney所掩蓋了,盡管"Don't Bother Me"、"I Need You"、"If I Needed Someone"等作品顯示出他相當具有創作才華,但這些成績都被他的兩位在音樂學院時同學(即John Lennnon和Paul McCartney)的作品所淹沒了。相反的,他卻通過模仿著名的鄉村音樂歌手Carl Perkins磨練出了一手絕佳的吉他技藝,同時也通過在那首"Norwegian Wood"中創造性的運用了印度的sitar琴為流行樂詞典添加了一種新樂器。他對印度文化的痴迷是在他個人音樂成熟後被披露出來的,在專輯"Revolver"中,通過"Taxman"和"I Want To Tell You"就可以看出他音樂所到達的新高度。他隨後收起了想獨立製作電影唱片"Wonderwall"和"Electronic Sounds"的野心,但單曲"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Something"的創作卻提高了他作為一名熟練的音樂創作人的水準,這兩張單曲在1969年的銷售中都取得了超過一百萬的業績。Harrison同時也為Billy Preston、Jackie Lomax以及印度的Radha Krishna神廟創作了作品。在他的下一張專輯"All Things Must Pass"開始製作之前與Delaney和Bonnie協作進行了巡演。接下來推出的這張專輯吸取了這些年以來的他積攢的材料,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Awaiting On You All"、"I'd Have You Anytime"(與Bob Dylan合作完成)和"Beware Of Darkness"。
這張專輯的成功也源自出色的"My Sweet Lord","My Sweet Lord"那靈巧而悅耳的聲音使它很快就登上了英美排行榜的首位。它的光彩在幾年後卻被奪走了,因為出版商Chiffons控告Harrison偷竊了他們1964年發行的精選專輯里"She's So Fine"的曲調,並且成功的勝訴。Harrison計劃的下一首單曲是"Bangla Desh",這是應音樂家Ravi Shankar的請求為援助印度大陸飢荒的賑濟活動而創作的。慈善音樂會1971年8月在紐約Madison花園廣場成功的舉行,出席的歌手包括Harrison、Dylan、Preston、Eric Clapton及Leon Russell,隨後這場演唱會被作為電影和一套唱片發行了。後來惱人的法律糾紛使氣憤的Harrison失去了隨和而利他的脾氣,1973年他奪回了對唱片的所有權。Harrison可以引以自豪的是關於All Things Must Pass的訴訟得到了眾多人士的支持,包括Derek 和The Dominos, Badfinger和製作人Phil Spector。但隨後的專輯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也因此顯得太平和而缺少了應有的魄力,還好,雖然如此,在一張附加單曲"Give Me Love (Give Me Peace On Earth)"的幫助下,專輯還是在美國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但評論界的反映卻出奇的冷淡。接著一次不順利的美國巡演似乎預示了他下一張專輯"Dark Horse"的不幸命運。由於與妻子Patti Boyd的離婚,這張專輯也反射除了這位音樂家的創作低谷。盡管情況不是很好,但專輯"Extra Texture"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收支平衡,這可能是專輯里1971創作的歌曲"You"反應很強勁的緣故。隨後的專輯"Thirty-Three And A Third"和

❸ the beatles的hey jude完整版

Hey Jude》這首歌是由保羅-麥卡特尼創作的,內容是鼓勵列農的兒子朱利安勇敢面對現實。歌中頭一句是保羅在約翰·列農離婚後,安慰朱利安時說過的話。

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嘿 Jude 不要這樣消沉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
唱首傷感的歌曲會使你振作一些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記住要永遠愛她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開始新的生活
Hey Jude, don''''t be afraid.
嘿 Jude 不要擔心
You were made to go out and get her.
去追她,留下她
The minute you let her under your skin,
擁抱她的時候
Then you begin to make it better.
將開始新的生活

And anytime you feel the pain,
無論何時,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
hey Jude, refrain,
嘿 Jude 放鬆一下自己
Don''t carry the world upon your shoulders.
不要去擔負太多自己能力以外的事
For well you know that it''''s a fool who plays it cool
要知道扮酷 是很愚蠢的
By making his world a little colder.
生活中總是會有不如意的時候

Hey Jude, don''t let me down.
Hey Jude 不要讓我傷心
You have found her, now go and get her.
如果你找到你所愛的人,去愛她吧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記住要永遠愛她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生活會更美好

So let it out and let it in, hey Jude, begin,
嘿 Jude 時光如此飛逝 不要耽擱
You''re waiting for someone to perform with.
不要總是期望依賴旁人
And don''t you know that it''s just you, hey Jude, you''ll do,
你知道嗎!你自己可以的,嘿Jude,去完成吧
The movement you need is on your shoulder.
明白 自己要走自己的路

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嘿 Jude 不要這樣消沉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
唱首傷感的歌曲會使你振作一些
Remember to let her under your skin,
記住要永遠愛她
Then you''ll begin to make it
然後開始新的生活

Better better better better better better, Oh.
會更美好 會更幸福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❹ 甲殼蟲樂隊拍了哪幾部電影

好像有部 黃色潛水艇 跟他們有關·
還有 裸體早餐 這些都沒看過· 聽說過 可能是·

❺ 甲殼蟲樂隊

The Beatles 無疑是上世紀最有影響的樂隊。在8年的時間中,他們不但改變了搖滾樂和流行樂 ,而且,永遠的改變了所有音樂的面貌。 1956年,羅尼·多內甘(Lonnie Donegan)和克理斯·巴博爵士樂隊(the Chris Barber Jazz Band)以一首胡迪·萊德巴特的《Rock Island Line》打入了排行榜的前十名。(克理斯·巴博樂隊1967年錄制了一首名為《Catc--all》的歌,這是保羅·麥卡特尼在1957-1960年間寫的) 羅尼·多內甘隨後的一系列成功的歌曲(如《CumberlandGap》、《Gambling Man》)開始了席捲英倫三島的「Skiffle」音樂狂潮。
盡管在整個70年代,關於The Beatles (披頭士樂隊)要重新復合的傳聞連綿不斷,但是在1980年,隨著列儂在紐約街頭被刺身亡,披頭士徹底的進入了博物館。而在進入80年代以後,前披頭士樂隊成員的作品銷量雖然依舊非常受到歡迎,但是銷量卻呈現出了逐年下降的趨勢,歌迷們已經漸漸的習慣了披頭士已經不復存在的事實,披頭士樂隊和披頭士的前隊員們正在慢慢的成為了記憶中的偶像和傳說中的人物。雖然披頭士樂隊的前隊員們的作品銷量日益減少,但是披頭士樂隊的作品卻依然釋放著不老的光輝,除了不斷的被其他新生代歌手所翻唱以外,樂隊的專輯銷售也一如既往的保持著非常高的銷量,絲毫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有絲毫的退色,披頭士仍然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新歌迷。 進入90年代,The Beatles (披頭士樂隊)的三名剩餘成員還有列儂的遺孀,就披頭士樂隊的各種版權的所有權問題最終在法庭上達成了基本的一致。這使得披頭士早期的作品得以在90年代利用高新技術重新的發行,其中包括約翰·列儂創作的樂隊未曾發表過的兩首單曲《Free as a Bird》和《Real Love》也得以重新面世,這些專輯在推出之後依舊成為了唱片市場的暢銷貨,同時由於早期一些音樂作品的版權達成了一致,結果披頭士樂隊早期曾經在BBC的電視節目中表演的現場錄音和錄像,以及拍攝的關於披頭士樂隊的紀錄片等等都有機會重新發行,這些CD和VCD在90年代陸續的被發行,解散二十多年的披頭士樂隊再次把經久不衰的音樂帶給了後代。 進入新世紀,披頭士樂隊依然經常有精選集或者翻錄專輯問世,他們的這些偉大的音樂作品,在新世紀依然散發著永恆的魔力,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沖擊著幾十年後的唱片市場,經常會在樂隊解散數十年後繼續成為排行榜的冠軍。而當列儂離開人世的時候,為其舉行追悼紀念活動以及參加守夜的世界歌迷多達數百萬人,當2001年傑出的吉他手喬治·哈里森因病辭世的時候這種場面又再次重現,至今仍又一代又一代的性格迷被披頭士的魔力所吸引,為他們的音樂所痴迷,披頭士的音樂成為了人類的永恆。
Rock & Roll(搖滾) British Invasion(英國入侵) British Psychedelia(英國迷幻) Folk-Rock(民謠搖滾) Merseybeat(默西之聲) Pop(流行) Pop/Rock(流行/搖滾) Psychedelic(迷幻音樂)British Traditional/guitar Rock(英國傳統/吉他搖滾) The Beatles風格很多元,與樂隊敢於嘗試創新的特點有關,可以說是相當多風格的鼻祖。 1966年以前,搖滾樂被認為是一種簡單的、喧鬧的音樂,具有較快的、強烈地4/4拍子,一般化的旋律、缺乏新意的歌詞、三個和弦的和聲;一首曲子的長度約2分半鍾左右;結構簡單,包含了很多重復。但是,到了1967年下半年時,這種老的模式被打破了。到60年代末,任何搖滾樂隊,只要它有足夠的創造性,可以奏出任何聲音,基本上沒有限制。雖然,其他搖滾樂手也對此做出了貢獻,但是,主要的貢獻卻來自披頭士
約翰·列儂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 Winston Lennon),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The Beatles,也譯做「甲殼蟲」)成員,搖滾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披頭士樂隊的靈魂人物,詩人,社會活動家,反戰者。 出生日期:1940年10月9日 逝世日期:1980年12月8日 基本資料: 出生地:英格蘭利物浦市
身高:178CM 體重:153磅 星座:天秤座 血型:O 眼睛顏色:淺褐色 頭發顏色:棕色 擅長的樂器:吉他,口琴等吹奏樂器,鋼琴,鼓 學歷:利物浦藝術學院 組樂隊年齡:16歲 出道年齡:20歲 嗜好:詩歌、畫畫、女孩子們、毒品(LSD) 喜愛的食物:果凍,咖喱 喜歡的飲料:威士忌,茶 音樂上的愛好:傳統搖滾(節奏與藍調) 事業野心:變得有名有錢 家庭:父親Freddie,母親Julia,妻子Yoko(小野洋子),兒子Sean、Julian,前妻Cynthia 代表作:Imagine(想像),Jealous Guy(嫉妒的傢伙), Love(愛), Mind Games(心理游戲), Woman(女人),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上),New York City(紐約城) All You Need Is Love,Come Together,Happiness Is A Warm Gun,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Oh My Love,Revolution, Norwegian Wood, Ticket To Ride, Tomorrow Never Knows,Nowhere Man, Real Love,God 1940年的10月9日,利物浦正經歷著一次非常激烈的空襲。 晚上六點三十分,牛津街的婦產科醫院,一名叫Julia的孕婦生下了一名男嬰。由於家長的愛國心,男嬰有了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的名字Winston作為中間名,他出生的二十分鍾以後,他的姨媽Mimi為他選了名字——John。John Winston Lennon的父親Alfred Lennon(Freddie Lennon)是個海員,早在Julia剛懷上John的時候,他就與所有人失去了聯系,只是每隔一段時間寄回家一筆錢。當John長到18個月大,Julia被告知錢的來源斷了——Fred棄船逃走了。雖然沒有立刻離婚,但Julia與Alfred的婚姻就此畫上了句號。在John五歲的時候,他的父母Alfred和Julia再一次為他的撫養權發生了爭執。兩人在爭吵中,竟然決定讓五歲的兒子自己做選擇。John先選擇了父親,但當母親走出房門時,他追了出去。在那之後,他的父親Fred再沒有聽到過他的消息——直到他變成一個Beatle。
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被認為是二十世紀頂級的音樂標志,他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列為史上最成功的作曲人。不論是不是身為披頭士期間,保羅·麥卡特尼總共寫了、或是協助寫了超過 50 首十大熱門歌曲。他擁有60張金唱片和1億張的單曲銷量。他的歌曲「Yesterday」是史上被灌錄次數最多的歌曲,並在美國的廣播電視中播放了超過700萬次。他為Wings樂隊所作的1977年的單曲「Mull of Kintyre」成為了第一張在英國銷量超過200萬的單曲唱片,並保持著英國「非慈善單曲」的銷售紀錄。Paul McCartney是個在歌唱、吉他、低音吉他、鋼琴以及打鼓都很有成就、才能的人。 出生日期:1942年6月18日 基本資料: 出生地:英格蘭利物浦市
身高:180CM 體重:153磅 家庭:父親James,母親Mary,弟弟Mike 妻子Linda,女兒Stella,兒子James 眼睛顏色:褐色 頭發顏色:棕黑色 擅長的樂器:貝司,吉他,鋼琴,鼓,小號 學歷:利物浦專校 加入The Beatles年齡:15歲 出道年齡:18歲 嗜好:寫歌,畫畫,睡覺,(年輕時:女孩子們) 喜愛的食品:雞肉 喜愛的飲料:牛奶 唯一喜愛的汽車:LAMBORGHINI 討厭:修胡須 音樂上的愛好:節奏藍調(搖滾),JAZZ 事業野心:讓搖滾樂普及化 代表作:Yesterday, Hey Jude,Let It be, And I Love Her,Michelle, Eleanor Rigby,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When I'm 64,Blackbird,Helter Skelter,Band on the run
詹姆斯·保羅·麥卡特尼爵士(Sir James Paul McCartney)大英帝國最高騎士勛章的擁有者(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簡稱 MBE),Paul McCartney於1942年 6月18日在利物浦出生,是一位英國歌手,音樂人,音樂創作家,多種樂器演奏家,詩人,企業家,畫家,唱片製作人,電影製作人,動物保護者。他的事業在於他成為披頭士樂隊成員時攀上了顛峰。 他作為The Beatles的成員創建者之一入選了搖滾名人堂。Paul McCartney與John Lennon的組合是史上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歌曲創作組合,他們寫下了許多搖滾史上最流行的歌曲。離開Beatles之後,Paul McCartney成為了一名成功的獨唱者並和他的第一任妻子Linda Eastman McCartney,歌手、作曲家Denny Laine組成了Wings樂隊。近年來,他長期活躍於電影配樂,古典音樂和電子音樂,並作為獨唱藝術家,發行了眾多的歌曲。 The Beatles樂隊寫真(8張) Paul McCartney 與John Lennon是在披頭士里的主要創作人,而很多Paul McCartney在這時期寫的歌,包括 "Hey Jude"、"Eleanor Rigby"、"Yesterday" 以及 "Let It Be" 都經常被列為流行音樂史上最佳的歌曲。另一首他寫的披頭士歌 "Helter Skelter" 經常被指為史上第一首重金屬 (Heavy Metal) 音樂。 Paul McCartney的事業在Beatles時期完結後仍然是成功的。自任為獨立藝術家,Paul McCartney在他的70年代樂隊 Wings里總共有30首歌曲打入英國或是美國十大歌曲榜,包括 "Maybe I'm Amazed"、"Live and Let Die"、"Band on the Run"、"Silly Love Songs"、"Pipes of Peace" 以及與Stevie Wonder合奏的"Ebony and Ivory"。 他的公司MPL Communications擁有超過3000首歌曲的版權,其中包括Buddy Holly寫的所有歌曲,伴隨的還有許多如Guys and Dolls, A Chorus Line和Grease等的音樂劇的發行權。 Paul McCartney有時候,特別是被英國傳媒,被評為過時。可是,他仍然受到大眾的歡迎。他的歌在過去三十五年的榜上不斷出現。 除了音樂外,雖然他在近來才公開自己的畫作,Paul McCartney還是個畫家。他還極力推動動物權益與素食主義。
喬治·哈里森
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英國音樂家、吉他演奏家、歌手、詞曲作者、音樂製作人、電影製作人、披頭士樂隊主音吉他手、主唱之一,以身為披頭士樂隊成員之一最廣為人知。1958年,作為保羅·麥卡特尼的好友,15歲的喬治·哈里森加入樂隊。披頭士樂隊基本成型。 出生日期:1943年2月25日 逝世日期:2001年11月29日 基本資料: 出 生 地:英格蘭利物浦市
身 高:178CM 體 重:150磅 星 座:雙魚座 眼睛顏色:褐色 頭發顏色:深棕色 家 庭:兄弟Peter,Harry,姐妹Louise妻子Olivia,兒子Dhani,前妻Patti 擅長樂器:吉他,鍵盤,西塔琴 學 歷:利物浦專校 加入樂隊:15歲 出道年齡:17歲 嗜 好:吉他,寫歌 ,抽煙,研究宗教和哲學(年輕時:毒品,漂亮姑娘) 喜愛食品;小羊排,炸薯條、茶 討 厭:剪頭發 音樂愛好:老搖滾,印度民樂,C&w 專業野心:達成樂隊的希望 代 表 作:something,taxman,love you to, i need you, if i needed someone,don't bother me,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within you without you,here come the sun, all things must pass, it's all too much 喬治哈里森作為披頭士主音吉他手,哈里森被稱為沉默的披頭。由於信仰印度神學,哈里森開闊了樂隊成員的視野,使披頭士音樂多元化。披頭士解散後,哈里森的獨奏生涯很成功。1970年發行的《一切都會過去》專輯在英國、美國、挪威等地取得銷量第一名。1971年由於拉維·香卡的傾訴痛苦,哈里森主辦了為孟加拉慈善演出,開創了搖滾 樂慈善事業的先河。1973年《活在物質世界裡》專輯銷量仍然高居榜首。此後,哈里森的音樂商業上並不很成功,但卻在高水平的藝術上倍受肯定。1987年與Jeff Lynne合作,翻唱James Ray 60年代的《Got My Mind Set on You》,在商業上再次取得輝煌的成功。此後喬治憑著其人格魅力組建了陣容強大的樂隊The Traveling Wilburys,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作為電影製作人,哈里森的手工電影公司出品了麥當娜電影《上海驚奇》等優秀作品。1997年哈里森被查出患有喉癌,2001年逝世。逝世後哈里森生前的朋友們舉辦了喬治·哈里森紀念演唱會。2004年作為獨奏藝人被選入搖滾名人堂。2009年入選好萊塢星光大道,並建立喬治·哈里森人道主義獎。
林戈·斯塔爾
出生日期:1940年7月7日 基本資料:
本 名: Richard Starkey 出生地: 英格蘭利物浦市 身 高: 5英尺8英寸(170.18cm) 體 重: 134磅 星 座: 巨蟹座 兄弟: 無 姐妹: 無 眼睛顏色: 藍色 頭發顏色: 深棕色 彈奏的樂器: 鼓,吉他 學歷: Liverpool Secondary Modern , Riversdale Technical College 進入演藝事業年紀: 18歲 先前的職業: 工程師 嗜好: 睡眠,晚上開車 喜愛的歌手: Brook Bentan,Sam "Lightning" Hopkins 喜愛的男演員: Paul Newman , Jack Palance 喜愛的女演員: Brigitte Bardot 喜愛的食品: 牛排 喜愛的飲料: 威士忌 喜愛的衣服: 套裝的衣服 喜愛的樂隊: Arthur Lyman 喜愛的樂器演奏家: Bert Bacharach 喜愛的作曲家: John Lennon & Paul McCartney 愛好: 速度快的汽車 討厭: 洋蔥 音樂上的愛好: C&W,R&B 個人的抱負: 保持愉快 專業的野心: 達到最頂尖 林格第一次遇到披頭士是在漢堡,當時是1960年10月,林格所在的颶風樂隊正在這里進行表演。他加入甲殼蟲是在1962年的8月18日。Rory Storm對甲殼蟲挖走他的鼓手倒是很大度的,但甲殼蟲的原鼓手Pete Best的喜愛者就沒那麼好對付了,他們整夜的守在Pete的家門外,並在山頂洞俱樂部里搞騷動,他們高喊著「Pete Best萬歲!Ringo滾蛋!」林格的健康狀況使得他錯過了1964年四分之三的巡迴演出,這年,甲殼蟲樂隊去斯堪地那維亞、荷蘭、遠東和澳大利亞,最後他不得不摘除了扁桃體。 甲殼蟲的第一部電影,原來叫做Beatlemania(甲殼蟲狂),後來改叫了A Hard Day\'s Night,這是由於林格在一個晚上的懲罰審判後說了發了一些牢騷。 林格和他認識已久的女朋友Maureen Cox在1965年2月11日結的婚,他們有三個孩子。 很多人認為Ringo在甲殼蟲樂隊最大的貢獻是其女友為樂隊前期設計的標志發型(攏在額前梳成碗狀劉海),神似扣在頭頂的一隻甲殼蟲……其它技術方面就是在樂隊中公認為最平庸的一個,但他在對亮音敲擊樂器的出色使用上增添了音樂中的迷幻感和力度,並非是僅負責著「背景節奏段落」的無聞者!
歷史由來
由於它簡單的樂器(有時只是日常的家庭用具,象搓衣板),和一種披頭士成員組圖(19張)「誰都可以做」的態度, 全國十幾歲的孩子都開始組建屬於自己的"Skiffle"樂隊。 在這些突然出現的「Skiffle Bug」中有一個16歲的利物浦男孩,名叫John Lennon。雖然他是聽了一首貓王1956年錄制的《傷心旅舍》,才對流行音樂產生興趣的,但「Skiffle」音樂的興起促使他在1957年3月組建他的第一個樂隊,這個樂隊叫「Black Jacks」,John彈一把央求他姨媽花17鎊買的吉它,而另一位成員Pete Shotton的樂器是搓衣板。這個組合很快(一周後)改名為「Quarry Men」,這是他們兩個的學校校歌中的一句,QuarryMen的人員總是不斷的變化經常會有他們的朋友加入進來。他們開始在一些聚會和利物浦附近舉行的「Skiffle」競賽上演出。他們曾經參加過演出由卡洛爾·勒維斯舉辦的天才競賽,但連預賽也沒有通過。那次比賽失敗一個月以後,Pete Shotton安排「QuarryMen」在一次沃爾頓聖彼德帕里什教堂的夏季節演出。 舉行的時間是1957年7月6日。 1957年7月6日,在利物浦的另一個地方,「Quarry Men」的一位成員伊萬·沃漢(Ivan Vaughan)正在勸說他的朋友Paul McCartney,和他一起去看「Quarry Men」的演出,並宣稱那兒是遇到女孩的好地方。總的不管怎麼說,Paul還是和Ivan一起去看了演出。 Paul 對當時 John的評價:「我記得去了那個地方,看了所有的節目,也聽了所有的音樂,那是John和他的樂隊。我記得我很驚奇,因為我確實被那音樂吸引了。我記得John在唱一首叫《Come On With Me》的歌。他在收音機里聽過那歌,不過他不知道歌詞,只知道曲不知道的詞他就自己編,他看起來不錯,他唱得也很好,他對我應該是個很好的領唱。當然,他沒戴眼鏡,所以看起來確實很溫和,我記得John確實不錯,他是惟一一個出眾的,其他人沒有什麼印象。」 「Quarry Men」下午的演出結束後,Ivan把Paul介紹給了John。「那時我是個胖胖的上中學的男孩,他(John)把一個胳膊搭在我肩膀上,我那時覺得他準是喝酒了」。Paul抓過一把吉它,開始向樂隊展示他的天才。他唱了《Tw--enty FlightRock》和《Be-Bop-A-Lula》,兩首歌都是John最喜歡的(後來Paul抄了歌詞給他)。Paul能記住所有的歌詞,使John非常驚訝,而這個15歲男孩在吉它上表現出的技巧是所有「Quarry men」 成員都還沒有掌握的。 1957年7月6日,是甲殼蟲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天。 兩周以後, Pete Shotton騎自行車穿過沃爾頓代表John和樂隊邀請Paul加入。在Paul McCartney加入「Qua--rry Men」,「Quarry Men」並沒有立即接受George,嫌他年紀太小。而George卻一心要加入樂隊,於是很是崇拜John,亦步亦趨地模仿John, 他家也成了「Quarry Men」排練的好去處。後來當他終於加入樂隊時,樂隊已更名為「Jonny and the Moondogs」。在那年秋天(1958年),他們用「Jonny and the Moondogs」這個名字進行演出。是在利物浦演出,人們開始喜歡上這支樂隊了... 1959年,他們把樂隊的名字改為「Silver Beatles」這時他們遇到了一大問題----樂隊沒有鼓手。喬治·哈里森說他認識一個從俱樂部出來的傢伙。他就是Pete Best於是他也加入了樂隊。 到了1960年8月份,他們把樂隊名字簡化成了「甲殼蟲」( The Beatles)。這時他們來到了德國的漢堡,因為在那裡比較容易找到演出的機會。但是當他們第一次到的時候,卻被告知他們樂隊必須要有5個人。於是他們又返回利物浦,問一位朋友是否願意加入樂隊擔任貝司手。這個人就是Stuart Sutcliffe,他說可以。那時已經是1961年了。他們就經常在漢堡演出。8月17日到10月3日,他們在Intra Club演出,每晚四個半小時,周末六個小時。這以後由於警方關閉了Intra Club,甲殼蟲轉到Kaiserkellar繼續演出,在這里,他們遇到了一位來自當時利物浦最出名的樂隊RoryStorm and the Hurricanes的鼓手Ringo Starr,Ringo很快和他們成了好朋友。10月15日,John、Paul、Geo--rge、Ringo和the Hurricanes的另一成員Lou Walters,一起在一間錄音室錄了George Gershwin的《Summ-- ertime》。 也是在Kaiserkellar,Stu遇到了Astrid,一個學攝影的女孩。兩人很快墜入了情網,兩個月後就訂了婚。Beatles早期的馬桶蓋頭發型,後來被一些歌星抄襲的造型,就是Stuart的女友Astrid設計的。在一次旅途中,他們遇到了歌手托尼·謝里丹。謝里丹想錄制新專輯《我的邦妮》,但沒有找到樂隊。他們說可以為他伴奏,雙方一拍即合。謝里丹的製作人給樂隊起了個新名字「節奏兄弟」,但這個名字只是用於這次伴奏。 11月,甲殼蟲轉到了The Top Ten Club。11月21日,倒霉的George因為被發現不滿18歲而在俱樂部演出,而被德國警方驅逐出境;只過了幾天,Paul和Pete又被指控在他們所住的電影院後面的小屋裡放火,也被警方驅逐出境;自然,John也只得收拾收拾,回國了。只有Stu留了下來,為了他所愛的女孩和繪畫。 分別回國以後,George、Paul、John並沒有聯系,直到第二年的2月,他們才重新聚在一起,這時George甚至不知道其他甲殼蟲也回國了。 Stu的離開使得甲殼蟲不得不重新去找一個貝司手。起初,他們找到了Pete過去樂隊Blackjacks的Chas Newby。但不久,Chas就因為要繼續學業而離開了甲殼蟲。 1961年,沒有了貝司手的甲殼蟲又一次踏上了去漢堡的旅程。在此期間,為了有一名長期的貝司手,甲殼蟲們決定從內部解決這個問題。John、Paul、George三個人開始推來推去:John想要George去當,而其他人想要John去。最後的結果是Paul接過了這個任務。當時他恰好沒有吉它(剛到漢堡就摔碎了),一直在彈鋼琴, 只能偷著彈別人的吉它,而且因為他是左撇子,只能反著彈。另有傳聞說,他當上貝司手後,他的第一把貝司是一把七弦貝司,上面的弦是從漢堡一傢俱樂部的鋼琴上「借」下來的。後來的某一天,Paul外出尋找他的第一把象樣的貝司,他到了漢堡市中心的一家小商店,在櫥窗里看見了一把小提琴形狀的貝司,那是一把Hafner500/1,他花了大約$45買了下來。再後來,他有過許多不同型號的afner500/1。 1960年,在德國的Top Ten俱樂部演出並幫助Tony Sheridan出了單曲My Bonnie。觀眾里包括North End音樂商店經理Brian Epstein,他開有一間錄音室。「甲殼蟲」的演出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於是他就告訴「甲殼蟲」他想作樂隊經紀人。對於這個主動找上門的提議,「甲殼蟲」們怎麼能不動心呢?經過毛遂自薦便成為了他們的經紀人,這時大約是61 年的11月。隨後,Epstein就開始和英國幾乎所有的唱片公司聯系。 在他的安排下,甲殼蟲在1962年新年的第一天來到Decca唱片公司試音。他們演唱的是經Epstein精心挑選的15首歌曲,其中包括三首他們自己寫的歌:《Hello Little Girl》、《Like Dreamers Do》和《Love Of The Loved》。然而Decca公司並不認為他們的歌會走紅,沒有和他們簽約。 不久,Epstein會見了經營著一家屬於EMI的小公司Parlaphone的George Martin。Epstein當時已經被多家公司拒絕,有些心灰意冷,和George Martin的會面實際上多半是開玩笑,因為George Martin的公司主要製作喜劇錄音,Epstein給George Martin聽了甲殼蟲的試音帶,試音帶的效果並不好,但為了了解甲殼蟲究竟如何, George Martin叫Epstein把他們帶來,讓 他親自看看。幾個月以後,1962年6月6日,甲殼蟲們第一次來到Abbey Road錄音室試音。George Martin花了兩個晚上和一個下午來聽甲殼蟲的演唱,他很快被甲殼蟲的非凡魅力所吸引。 甲殼蟲們寫的《LoveMe Do》是其中他最喜歡的一首,《P.S.I Love You》是另一首,只有一點,George Martin稍稍有些不滿意, 他把這點告訴了Epstein, George Martin不知道這個問題也正是Epstein和其他甲殼蟲在考慮的。生性文靜的Pete Best一直與其他甲殼蟲有些格格不入,他的擊鼓也很難為甲殼蟲這樣一支搖滾樂隊提供有力的支持,而最重要的一點是甲殼蟲們也的確知道有另一位更加出色的鼓手。 8月16日,Ringo Starr正式代替Pete best成為甲殼蟲的鼓手。這大大激怒了Pete Best歌迷,Mersey Beat很快收到一封有幾百個簽名的請願書,還有很多歌迷聚集在The Cavern Club門前示威,喊著「Pete Best Forever,RingoNever!」甚至還發生了一些混戰。在其中的一次里,Goeroge Harrison被揍了個「烏眼青」, 8月18日,Ringo僅僅排練了兩個小時後,和其他甲殼蟲一起開始了他們第一次在Parlaphone的正式錄音。 在9月4日的第二次錄音中,製作人George Martin想讓他們唱Mitch Murray的歌《How Do You Do It》,但甲殼蟲們堅持要用他們自己的歌《Love Me Do》,爭論的結果是甲殼蟲們獲勝了。錄音前,George Martin的另一個建議被接受了,這就是加上John的口琴,但他們不得不改變原先由John主唱Love Me Do的計劃,而改由Paul來主唱,這使天生有「舞台恐懼症」的Paul大為緊張。 10月5日,甲殼蟲的第一張英國單曲唱片《Love Me Do/P.S.I Love You》正式發行。據說Epstein為了確保這張唱片能打入排行榜的前二十名,Epstein本人掏錢買了一萬張。 對於他們來說,這或多或少也算是一個成績。從這以後,他們開始在全國巡迴演出。他們的新歌《Please Please Me》登上了熱門歌曲排行榜的首位。他們其它的一些早期登上排行榜首位的歌曲有《She Loves You》和《From Me To You》。這時真正的「甲殼蟲」狂熱開始了。同年,他們第一次到瑞典進行了演出,而此刻美國也急切地希望他們能去演出。布賴安·愛潑斯坦和他們的製作人喬治·馬丁希望們能夠去美國演出。但「甲殼蟲」們卻說:「只有我們的歌曲在美國拿到第一,我們才會去」。因此他們沒有去美國,而是去了法國。在法國的一次演出之後,他們收到了一封發到旅館的電報:「國會錄音公司(Capitol Records)向你們表示祝賀!你們的歌曲獲得了美國排行榜第一名」。於是結束了法國之行後,他們開始赴美國演出。在那裡,他們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結束了在美國的偉大之旅後,他們回到了英國,開始拍攝他們的第一部電影《A Hard Days Night》。

❻ 求甲殼蟲樂隊電影《黃色潛水艇》下載地址

披頭士系列創作專輯中,《黃色潛水艇》的聲音向來比較少,這回為配合電影動畫全球的上映,《黃》再次浮出水面放大音量、重新啟航。
《黃色潛水艇》最早發行於1969年2月,製作人Al Brodax就因這首「黃色潛水艇」突發奇想,再根據 1967年專輯《帕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所描述的幻覺影像,而有了這具體的動畫構想。電影《黃色潛水艇》是一部插圖藝術創作,畫風、設計自成一格,與迪士尼唯美人物造型、浪漫故事情節全然不同。我們可視《黃》為一種視覺藝術,它融合了普普藝術中採取的一連串游戲性動態組合,且遊走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非常吻合披頭士60年代中晚期偏愛的超自然冥想主張,因此在《黃》中可看到色彩繽紛的圖像,過多裝飾性的設計,類似這樣的風格動畫並不多見。
電影下載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8165/

❼ 甲殼蟲樂隊help哪一年發行 甲殼蟲樂隊介紹

1、發行於1965年。 1965年7月29日,甲殼蟲樂隊主演第二部自傳電影《Help!》後,在8月,發行專輯《Help!》,專輯是電影原聲帶被列儂占據,他們創作並主唱了大部分歌曲,包括兩首單曲:《Help!》和《Ticket to Ride》。

2、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英國搖滾樂隊,1960年成立於英格蘭利物浦市,由約翰·列儂(John Lennon)、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和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四名成員組成。其音樂風格源自20世紀50年代的搖滾樂,並開拓了迷幻搖滾、流行搖滾等曲風。

3、1962年發行首支單曲《Love Me Do》。1963年發行首張專輯《Please Please Me》,創下連續30周位居英國流行音樂專輯榜榜首的紀錄。1964年4月4日,創下包攬公告牌Hot 100單曲榜前5名的紀錄;同年憑借歌曲《A Hard Days Night》獲得第7屆格萊美最佳樂隊獎。

❽ 甲殼蟲樂隊help哪一年發行

甲殼蟲樂隊的《help》是在1965年發行的。甲殼蟲樂隊《help》這張專輯與樂隊主演的第二部自傳電影《help》於同一年發行,是他們的第五張專輯,增加了人聲多軌錄音的使用,繼續沿用了鄉村搖滾曲風。

1965年甲殼蟲樂隊主演了第二部自傳電影《help》,同年的8月份,樂隊自己創作的專輯《help》也隨之發行,這張專輯是樂隊的第五張專輯,專輯中的單曲《Yesterday》也是一首被廣為傳唱的經典曲目。

評價:

這首歌曲還曾被評選為自1963年以來一百首最佳流行歌曲第一名,也是世界上被錄制翻唱版本最多的歌曲。甲殼蟲樂隊是一支頗具傳奇性的樂隊,不過隨著主唱被槍殺,以及保羅·麥卡特尼退出,樂隊漸漸的失去了以往的輝煌,雖然成立時間只有十年,但是甲殼蟲樂隊帶來的影響卻是非常重大的。

❾ 講述甲克蟲樂隊的電影

呵呵,樓主很幸運,我正好看過
The Unseen Beatles就是一部講述他們成長的電影
中文名應該是叫看不見的披頭士。
電驢應該能下到

閱讀全文

與甲殼蟲樂隊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上購買電影票選座 瀏覽:25
愛情的電影院 瀏覽:252
阿西卡達戰記原電影音樂 瀏覽:198
成龍電影大全搞笑電影雙龍會 瀏覽:115
講述女主角夏娃的電影 瀏覽:400
林鳳嬌電影全集愛情雨 瀏覽:890
日本十大虐戀動漫電影 瀏覽:26
主角叫盛楠的電影 瀏覽:930
張鶴欒導演過啥電影 瀏覽:332
刺青電影完整版2007迅雷 瀏覽:735
上和電影節成龍 瀏覽:6
武漢電影院2020票房 瀏覽:124
電影天堂拆彈專家2粵語 瀏覽:77
周口市教育局展開的一部電影 瀏覽:736
哪吒電影圖片大全 瀏覽:660
最近有啥新電影 瀏覽:335
何以為家電影導演 瀏覽:198
梁家輝電影經典大全 瀏覽:813
溫江珠江國際電影院 瀏覽:460
14排在電影院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