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贛南1934觀後感

電影贛南1934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11-26 02:56:49

『壹』 寫寧都反圍剿觀後感

寫作思路:首先詳細說明一下該影片的主要題材,然後對於影片的情節做一下評價,最後闡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等等。

正文:

該劇屬於抗日戰爭題材影片,不過意外的是,沒有炸的煙塵四起土石亂飛,甚至全片動用的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是一枚日軍投入農舍的手雷;也不多的遠景鏡頭大場景,只是對在這個難以迴避其悲壯的歷史時刻中被影響的一家人,這么一小群人的深刻描寫。

故事本身很簡單,殺人與報仇;中國人和日本人;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看完影片的我卻想起了下午看到的一句話from《認識電影》:「一個故事如何被敘述亦是那個故事的一部分。同樣的故事可以說得好也可以說的壞,也可以說得不錯或極偉大,這全是看誰在說故事。」

這部影片風格化的視覺表現形式,還有聲音、節奏、都很有特點。有質感的音樂和音效統統那麼吸引人,很有個性的一部抗日題材電影。

雖說題材嚴肅,影片的最後一段實在令我爆笑,倆人在山裡上竄下跳,鬥智斗勇。還有這部片可以取個名字叫《一把二胡引發的血案》……二胡在這片里是不可缺少的道具。看完電影後對電影里二胡的那曲子很喜歡,可惜挖不到。

『貳』 電影紅小鬼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紅小鬼》。《紅小鬼》生動有趣,以孩子們為主角,就顯得更有童趣了。
他的爸爸的帶領下,勇敢地向敵人殺去,最後救出了最後一個領養他的戰士-----梁寒松。不過最後,梁戰士犧牲了。
在電影的開頭,以百姓、田螺妹與其他小夥伴一起抓鳥的場景為最前片段,百姓成功地抓到了小鳥,其他小夥伴為他歡呼。看到這里時,我知道百姓身邊有許多信賴他的好朋友、好夥伴。當百姓被人打時,他的養母一顧一切地沖到百姓身邊,摟住他。看到這個場景,我的眼睛模糊了,是啊,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梁百姓有一個愛他的母親----雖然百姓不是她親生的。最令我感動的那一段是梁寒松被救出那一段,百姓眼裡含著淚珠,深情地叫著梁寒松「爸爸」,梁寒松緊緊地握住百姓的手對司令員說:「司令員,我把百姓交給你了。」說完就離開了人世,看到這一段時,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了。百姓,你真可憐。最後,百姓回到司令員身邊,和司令員的兒子撿崽一起練武,最後練成一身好武功,從「野小鬼」變成了「紅小鬼」,長大後,也成了一名紅軍。
看到最後,我心裡暗暗為百姓高興。當然我們也是等待出發的「紅小鬼」,以後要為社會做貢獻。

『叄』 看《德育學堂第三季第四期》觀後感怎麼寫

格式:

1、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

2、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

3、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

4、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範文:

1、XX下午的主題隊會課如期舉行,學校組織全體我們觀看了《中小學德育學堂》小學版的內容。《德育學堂》以視頻的形式直觀、生動的呈現給我們一節內容豐富、內涵深刻的德育課,瞧!同學們看的多認真啊!個別同學邊看視頻邊做好記錄,還有些同學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2、德育學堂的教育對於我們中小學生來說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很多知識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從德育學堂的學習我們也了解到了國家的偉大和艱辛,做好小接班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3、從學堂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澳門回歸祖國,體現了祖國的強大,讓我們也知道了「一國兩制」的含義;觀看了贛南老紅軍,讓我們了解歷史知道了沒有共產黨和老一輩革命者,就沒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以此為動力,為了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發奮學習。

4、愛護國旗,愛護國徽,愛護紅領巾是每個小學生都必須做到的,為中華的偉大繁榮而讀書,為做好共產主義接班人而努力,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是光榮的少先隊員!

(3)電影贛南1934觀後感擴展閱讀:

寫作技巧

1、選擇一個人物

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

2、截取一個片斷

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

3、描寫一個鏡頭

即採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

『肆』 電視劇紅色搖籃觀後感

紅色搖籃觀後感如下:

作為80後的我,更加比較喜歡觀看紅色革命題材的電視劇。基本我每年都會反復觀看幾部經典的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之所以成為喜歡,就是反反復復觀看也不感覺膩,反而每看一遍都要一個新的感受。

一個新的認識,對了裡面的人物又有一個新的認知,彷彿也感覺無論看多少遍,都也無法對人物的認知到底,這也正應了每年都要反復去觀看紅色電視劇的原因;比如說我前面有篇《長征》電視劇介紹和點評。今天咱就再說說另外一部也是比較經典的紅色電視劇---《紅色搖籃》。

《紅色搖籃》是由金韜執導,王霙、王伍福、劉勁、黃俊鵬、張秋歌、鄭浩等人主演的革命題材劇。這部紅色電視劇是首映在2010年1月6號首映,它的播放時晚於咱前面介紹《長征》的,但是我覺它的拍攝錄制也正是《長征》的前奏,進一步對為什麼紅軍當時也走著長征的原因進行了補充。

紅色搖籃劇情講述了1929年至1934年這5年多時間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以瑞金為中心的贛南、閩西蘇區率領幾萬紅軍縱橫馳騁,抗擊國民黨的多次圍剿,進行了共和國建設偉大預演的歷史故事。

在這部電視劇中更加說出「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一切的行動都要從實際出發,不要對一切事物剛看見點曙光就感覺要勝利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析實際情況在做發言,正如毛主席常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建議更多青少年在閑暇之餘也去觀看觀看這些紅色革命電視劇,了解了解以前革命前輩的在戰爭時期的一些讓人難忘的事跡,而不是只是在現在課本上看看、讀讀這么簡單就過了。了解更多紅色革命電視劇,就更能激發自己為啥需要努力拚搏的理由了。

『伍』 湘南起義觀後感

湘南是大革命時期農民運動蓬勃發展的地區。大革命失敗後,湘南地區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在白色恐怖下仍繼續堅持斗爭。1927年冬,中共湘南特委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為湘南起義創造了條件。 朱德了解到宜章縣城敵人力量空虛,就提出了智取宜章的方案。由地方游擊隊領導人胡少海(共產黨員,出身豪門,身份沒有暴露)以國民革命軍第16軍140團團副的名義,率領一支先遣隊進駐宜章,穩住宜章的上層統治者後,大部隊隨即跟進。

劇情描述的是1927年10月,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遭遇重創,朱德、陳毅、王爾琢率領一支隊伍,從粵北往贛南出發。沿途遭遇地方反動武裝的襲擊,加上缺醫少葯,長途奔襲,部隊處境艱難,在一個叫天心圩的地方,朱德對部隊進行整頓,對持悲觀情緒和要求回家的戰士進行了遣散。剩下的800餘人去哪裡?革命的道路怎麼走?這成了橫亘在每個人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此時國民黨新軍閥混戰,蔣介石被迫下野無暇東顧。起義軍在向贛南進軍途中,朱德對部隊再次進行了整編,把黨、團員放到了連隊,加強了黨員在基層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與農民運動相結合的方針,適時實施了軍事戰略的轉變。

《湘南起義》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得民心者的天下。中國共產黨來自於社會基層的工人和農民,在革命事業進行的過程中,還在不斷地融入人民的生活,切實為人民的利益而計量,這正是中國共產黨取得最終勝利的原因。

『陸』 《贛南遊擊詞》中哪個場景最感人說說你的感想。(不少於200字)

贛南遊擊詞
贛南遊擊詞·一九三六年夏
天將曉,隊員醒來早。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鳴知了。滿身沾野草。
天將午,飢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會議兵機。交通晨出無消息,屈指歸來已誤期。立即就遷居。
夜難行,淫雨苦兼旬。野營已自無篷帳,大樹遮身待天明。幾番夢不成。
天放晴,對月設野營。拂拂清風催睡意,森森萬樹若雲屯。夢中念敵情。
休玩笑,耳語聲放低。林外難免無敵探,前回咳嗽泄軍機。糾偏要心虛。
嘆缺糧,三月肉不嘗。夏吃楊梅冬剝筍,獵取野豬遍山忙。捉蛇二更長。
滿山抄,草木變枯焦。敵人屠殺空前古,人民反抗氣更高。再請把兵交。
講戰術,穩坐釣魚台。敵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備我偏來。乖乖聽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
勤學習,落伍實堪悲。此日准備好身手,他年戰場獲錦歸。前進心不灰。
莫怨嗟,穩腳度年華。賊子引狼輸禹鼎,大軍抗日渡金沙。鐵樹要開花。
〔注釋〕
侵:侵蝕、浸潤之意。《北齊書·邢邵傳》:加以風雨稍侵,漸致虧墜。
交通:指當時游擊隊的聯絡員。
淫雨:連錦的陰雨《禮記·月令》:(春)行秋令,則天多沉陰,淫雨早降。漢代鄭玄註:淫,霖也,雨三日以上為霖。兼旬:兩旬,一旬為十天。
兼旬:兩旬,一旬為十天。
若雲屯:如雲之聚集。形容多而盛。《後漢書·袁紹劉表傳贊》:魚儷漢舳,雲屯冀馬。北周庚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千乘雷動,萬騎雲屯。
二更長:二更多。更,中國傳統的夜間計時單位。每夜分作五更,二更大約相當於夜晚十時至十二時。
穩坐釣魚台:相傳商朝末年姜太公釣魚於溪,常用直鉤釣魚,曰:願者上鉤 。他在八十歲時遇見了周文王,成了周朝的開國元勛,事見《武王伐紂平話》。後因以釣魚台喻事情有把握,靠得住。古代諺語有 任憑風雨起,穩坐釣魚台的話,比喻胸有成竹,不怕風險。
錦歸:衣錦還鄉,即富貴後回到故鄉。《梁書·柳慶遠傳》:四年,出為雍州剌史,高祖(梁武帝)餞於新亭,謂曰:卿衣錦還鄉,聯無西顧之憂矣。本州相授,用答元功。詞中指凱旋而歸。
賊子狼引輸禹鼎:比喻蔣介石賣國賊引狼入室出賣祖國。引狼:即引狼入室,比喻把壞人引進自己內部。《元曲選》張國寶《羅李郎》楔子: 我不是引得狼來屋裡窩。輸,送給、出賣、斷送。禹鼎:相傳夏禹曾鑄九鼎,象徵九洲。為夏、商、周三代的傳國之寶。這里用以代指國家的領土和主權。
禹鼎:又稱九鼎,夏禹所鑄,象徵國家主權。
[史事]
這是陳毅元帥1936年春寫的《贛南遊擊詞》中的詩句。它記下了中國革命史上一段難忘的史實。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紅軍主力踏上了漫漫長征路。為了加強蘇區的政治、軍事領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蘇區中央分局,由項英、陳毅等領導。到了1935年元月,蘇區地域縮小。面對強大的敵人,蘇區中央分局決定分9路突圍。
3月,項英、陳毅等先後到達以油山為中心的贛粵邊地區。項英向黨中央發出最後一封電報,報告部隊突圍情況,並收到了中央回電。因中央更換了密碼,無法譯出,項英便命令埋藏電台,燒毀密碼。從此蘇區紅軍與中央失去聯系,並在白色恐怖中堅持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敵人動用重兵,採取移民並村和趕群眾出山的手段,長期搜山、圍山、燒山,企圖把游擊隊困死在崇山峻嶺之中。紅軍將士整年整月都在野外露宿,大風大雨大雪天都在森林和石洞里度過。1936年1月下旬至2月,贛粵邊地區出現罕見的大雪封山。游擊隊的糧食斷絕,只能摘野果、采野菜、剝竹筍充飢。面對紅軍游擊隊的困境,贛南地下黨的同志組織群眾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開禁進山砍柴的機會,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鹽溶進棉襖里,設法丟在山上,轉交遊擊隊。陳毅在油山秘密據點吃著從山上「撿」來的大米飯,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動人的《贛南遊擊詞》。
正是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掩護,我紅軍將士才堅持了贛南遊擊戰,奪取了反「清剿」斗爭的勝利。正如陳毅同志1942年在一封信中指出的:「南方的3年游擊戰爭,也同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樣,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不可戰勝的偉大革命力量。」
天還未曉,游擊隊員們就早早醒來了。為什麼起得這樣早呢?這是因為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鳴知了。五嶺深山晝夜溫差很大,夜風很涼,戰士們席地而卧,裹在身上的衣服、被子(被子實為一條毯子)又被重濃的露水給打濕了,所以雖值夏時夜裡還是覺得很冷。這里,一個侵字便把寒氣襲人之狀逼真地寫了出來。還不僅如此,不解人意的知了也早早地在四周樹間唧唧地聒噪起來,冷凍加吵鬧,又怎麼能讓人睡得著呢?由於衣服都給露水打濕了,所以起身之後,渾身都沾滿了野草
不僅是睡不好,飯也吃不飽。天將午,飢腸響如鼓。還不到開午飯時間肚子早餓得咕咕叫了。但是,由於敵人搞移民並村,把群眾趕往山外,對山上的游擊隊長期實行糧食封鎖,口袋裡剩下的米已少得可以一粒粒數算了,因而只好野菜和水煮了。
睡不寧,吃不飽,還經常面臨著敵人的合兵清剿和突然襲擊。第三節寫游擊隊傍晚時分正在集會議兵機,指揮員扳著指一算,聯絡員從早晨出去後一直沒有傳回消息,已過了約定歸隊的時限,所以立即果斷地決定迅速轉移他處。這一節表現出遊擊隊富於警惕,機動靈活,巧於周旋。集會方機,反映出遊擊隊的軍事民主;交通晨出二句,則含蓄地反映出紅軍處境艱險,敵情瞬息萬變;立即就遷居則表現了指揮員當機立斷,迅敏制變。
接下來四、五兩節進一步寫行軍野營的艱苦和月下野營時的高度警惕性。
連綿的陰雨已下了二十多天,在這樣的天氣里夜行軍自然是又難又苦的。更糟糕的是由於敵人不斷搜山、燒山,房屋皆被敵人燒光,惡風暴雨住無家,野營已自無篷帳,只好在大樹底下遮身等待天明,努力想睡覺都幾番夢不成。直到天氣轉晴,疲乏困頓的戰士們才得以月下安營歇息。悶熱的夏夜,徐徐的清風催動著人的睡意,繁盛茂密的樹木聚集如雲,正是避敵隱身的好所在。但就是在夢中,戰士們仍然念著敵情,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
前五節是按時間順序組織詞章,六至八節則選取了三個不同的場景,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表現游擊健兒堅韌不撥的戰斗精神。
第六節以戰士們林中潛伏時的糾偏,繼續寫游擊隊的高度警惕性和嚴明的紀律性。戰士們相互輕聲提醒,潛伏時不要開玩笑,附耳說話也要把聲音放低,免得被林外的敵探聽到。上回不就是因為有人咳嗽暴露了行動秘密嗎?一定要虛心接受教訓,反映出了游擊隊嚴明的紀律性和戰友們之間生死與共、親如家人的密切關系。
第七節則借描寫戰士們採集野蔬、獵取野物的生活場景,表現了游擊隊為打破敵人的糧食封鎖,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克服困難以堅持斗爭的堅定意志和樂觀精神。遍山忙、二更長六個字熱情洋溢地活現了游擊隊員們生機勃發、不知生活疲倦的生活情態。
第八節寫敵人對五嶺山區的瘋狂清剿和軍民高昂的革命鬥志。滿山抄指敵人對游擊區的清剿,實行凶殘至極的樹砍光、屋燒光、人殺光的三光政策,軍閥余漢謀還曾瘋狂地誇下海口:這一次不把共軍打死,也要燒山把他們燒死,燒不死就把他們餓死、困死!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敵人兇殘的清剿、屠殺,雖然慘絕人寰空前古,而革命軍民矢志反抗、血戰到底的決心卻士氣更高。兵交即交兵、交戰的意思,一句再請把兵交,表達了戰士們同仇敵愾、不屈不撓的英勇氣概和頑強鬥志。
組詞的後半部分,即第九至第十二節,寫我紅軍游擊隊的戰略戰術、遠大理想和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以提示紅軍能在敵人大軍日搜夜剿下堅持斗爭並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
第九節寫游擊隊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鑒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帶來的教訓和主力紅軍長征後蘇區的敵我力量對比更加懸殊,在留守蘇區的紅軍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之前,項英和陳毅就根據中央的批示精神,開始作進行游擊戰爭的准備,中央軍區在寬田開辦了游擊訓練班,陳毅和中央軍區政治部主任賀昌等授課。突圍至贛粵邊區之後,即於1935年4月在大余西部的長嶺召開的軍政幹部會上確立通過了堅持游擊戰爭的方針。正如詞中所寫的,陳毅、項英等軍事領導和指揮人員常常給戰士們講戰術,還把游擊戰術編成歌訣,以便於不認識字的幹部、戰士們記住和掌握。紅軍游擊隊堅持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時而集中,時而分散,時而出擊,時而隱蔽,聲東擊西,神出鬼沒,處處掌握著主動權,使游擊戰術達到了最精彩的階段。(陳毅1943年寫給通緝新四軍戰斗的奧地利國際主義戰士羅生特的信中語)。
敵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備我偏來。正是這種精彩戰術的一例。正因為戰術正確,所以游擊隊胸有成竹、勝券在握,穩坐釣魚台,而敵人不得不暈頭轉向,防不勝防,乖乖聽安排。從凝聚著紅軍以往戰爭經驗和智慧的戰略戰術思想中吸取力量,是紅軍游擊隊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之一,而更重要的制勝法寶則是人民群眾的支援。
裡面有許多場景,希望對你有幫助

『柒』 中央6套有哪些節目

中央6套的主要節目有《佳片有約》、《光影星播客》、《中國電影報道》(白天、晚間)、《今日影評》、電影播放以及《首映》等欄目。每日具體播放的節目內容依據央視官方發布的節目單可以查看到,以2021年3月4日為例,其安排播出的節目如下:

1、00:02,播放的節目為《今日影評2021-044》。

2、00:10,播放的節目為《音樂電影欣賞》。

3、00:25,播放的節目為《贛南1934》。

4、01:52,播放的節目為《丈母娘來了》。

5、03:24,播放的節目為《神醫扁鵲》。

6、04:47,播放的節目為《我們永不言棄》。

7、06:33,播放的節目為《撒嬌女人最好命》。

8、08:12,播放的節目為《強渡烏江之對岸》。

9、09:58,播放的節目為《黃飛鴻》。

10、11:48,播放的節目為《音樂電影欣賞》。

11、11:55,播放的節目為《南極之戀》。

12、14:04,播放的節目為《疾風正勁》。

13、15:52,播放的節目為《一村之長之參花怒放》。

14、17:41,播放的節目為《中國電影報道2021-063》。

15、18:13,播放的節目為《解放·終局營救》。

16、20:15,播放的節目為《音樂家》。

17、21:58,播放的節目為《今日影評2021-045》。

18、22:06,播放的節目為《每一個幸運的日子》。

19、23:26,播放的節目為《今日影評2021-045》。

20、23:34,播放的節目為《音樂電影欣賞》。

21、23:49播放的節目為《銘心歲月》。

『捌』 八子參軍永不朽,紅色血脈潤贛南——電影《八子》觀後感

     

      在紅色故土贛南,八子參軍的故事家喻戶曉。「八子參軍去,不見一人歸」是那個戰火硝煙的,殘酷年代的縮影,也是贛南人民群眾投入到支援革命戰爭中,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的縮影。《八子》這部電影取材於瑞金肖區七堡鄉農民楊榮顯送八個兒子參軍的真實故事。在這部電影中,骨肉相連的母子情、不離不棄的兄弟情、赤膽忠心的家國情.....無數盪氣回腸、難以割捨的情感凝聚一起,共同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永垂不朽的英雄樂章。

血肉築山河,英雄永不朽

        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感觸很深,讓我在感受到強烈的視覺震撼的同時,也被電影中的人物、情節所深深地感動。經歷多次戰斗後,滿崽的七個哥哥僅有大哥存活下來。在戰地醫院兩兄弟相遇了,當大牛將六個弟弟的紅肚兜交給滿崽時,滿崽清楚地知道他的六個哥哥已經長眠於贛南這片紅色熱土之下了,但為了在家的老母親、未婚妻以及像他們一樣的勞苦大眾不再受白匪軍破壞,過上好日子,滿崽毅然要求參加紅軍,像幾位哥哥一樣戰斗。幾場戰斗下來滿崽戰勝了自己內心的恐懼,堅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迅速從一個老百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紅軍戰士。在一次掩護大部隊撤離的戰斗中,他們所在的隊伍浴血奮戰,最終在阻止白匪軍追擊大部隊的戰斗中全部犧牲了,而在村頭,他們的母親,還在等待著孩子們的歸來。

        離別之際,她叮囑兒子們,「你們一定要活著回來」,她知道沒有人能給她肯定的答復,但這是所有的母親都一定會說的話。英雄的身前,是槍林彈雨的沙場,而在英雄的身後,家鄉的村莊依然寧靜安詳,微風吹過金黃的稻浪簌簌作響,一位年邁的母親正在村頭的小路旁孤獨的守望。她年復一年地在村口張望,希望能看到兒子歸來的身影。她等了35年,最終還是沒有等到兒子,但是她等來了新中國。

傳承紅色血脈,共建美好贛南

      在當年的贛南蘇區,父送子、妻送郎、兄弟齊上戰場的情景比比皆是,這位母親是贛南千百個母親的縮影。「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我們現在的國泰民安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更沒有人能真的不畏生死,先烈們能甘願冒著槍林彈雨,前仆後繼沖鋒陷陣,憑的不僅僅是熱血豪情,更是為了心中的信仰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英雄向死而生是偉大的「涅槃」,是戰爭年代烙印在蘇區人民內心深處的「舍小家為大家」家國情懷,更是新時代贛南人民的紅色基因,奮進力量。

      作為一名在紅色文化中浸潤成長的贛南人,我要把這部電影帶來的感觸和思考融入到工作事業當中,學習贛南革命先輩舍小我為大我的奉獻精神,學習紅軍戰士鋼鐵般的紀律,傳承蘇區紅色血脈,做新時代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青年教師,我要努力站好三寸講台,為贛南的教育事業散發自己的光和熱。

評論

共0條

暫未收到評論

『玖』 讀贛南1934有感作文300字

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走路到影院,去看《極速蝸牛》。我們先去買票,然後買了可樂和香噴噴的爆米花,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這樣子就可以邊看邊吃了。
這是一部3D的動畫電影,講的是一隻叫TURBO的蝸牛,它想成為賽車手。但是它只是一隻蝸牛,爬得很慢很慢的蝸牛,蝸牛是不可能成為賽車手的。

有一天,它突然被一陣風吸到賽車發動機的油箱里,汽油進入了它的身體,它的心臟跳個不停,它的細胞變異了,血液變成了藍色,身上具有汽車的功能,眼睛會發光,還有尾燈,殼也變成了渦輪增壓器,身上閃著藍光,真是酷極了!
後來,TURBO認識了好多玩賽車的蝸牛,它們幫助它,讓它去參加人類的賽車比賽。
比賽開始了,TURBO膽子好大啊,它在賽道上和方程式賽車比賽,冒著殼被碾碎失去生命的危險,頑強地進行比賽。它一會兒從車底下鑽出去,一會爬到圍牆上前進,一會就要被碾到,這時,我緊張的大叫「No!」,真是替它捏了一把汗啊!
最驚險的是在比賽最後關頭,它的殼受傷了,沒有動力了,它用盡

『拾』 《贛南遊擊隊》記述的是哪裡的斗爭情況

江西南部
陳毅元帥題寫的《贛南遊擊詞》和《梅嶺三章》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中央蘇區堅持斗爭、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員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辦事處主任的陳毅,與中共中央分局書記項英等一起,在完成掩護中央紅軍長征的任務後,分別化名為"老劉"和"老周",於1935年3月突圍到贛粵邊游擊區,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至1937年秋的3年期間,是陳毅"在革命斗爭中所經歷的最艱苦最困難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陳毅在戰斗間隙,寫了不少反映贛南遊擊戰爭的戰地詩詞,真實地展示了當時的艱苦鬥爭生活和他的革命情懷。其中,以《贛南遊擊詞》和《梅嶺三章》最為著名。

1936年夏,國民黨粵軍對贛粵邊游擊區實施大規模"清剿"。他們採取篦梳式搜山方法,脅迫群眾將樹砍光,草燒光,使紅軍游擊隊無處藏身,並實行移民並村、保甲連坐、計口售鹽糧等,企圖割斷紅軍和群眾的聯系,達到困死、餓死、凍死、燒死紅軍游擊隊的目的。紅軍游擊隊面臨極大困難,陳毅在《贛南遊擊詞》中做了真切的描述:紅軍游擊隊沒有飯吃--"天將午,飢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嘆缺糧,三月肉不嘗。夏吃楊梅冬剝筍,獵取野豬遍山忙。捉蛇二更長";紅軍游擊隊沒房住--"夜難行,淫雨苦兼旬。野營已自無篷帳,大樹遮身待曉明。幾番夢不成";紅軍游擊隊還沒有衣穿,不能大聲講話等等。但困難嚇不倒游擊隊員,陳毅與項英一起領導游擊隊,以高超的游擊戰術--"敵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備我偏來,乖乖聽安排"與敵戰斗,挫敗了敵人的"清剿"。同年11月,陳毅在梅嶺被敵圍困20多天,難以脫身。自忖九死一生,遂寫下了氣壯山河的《梅嶺三章》: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陳毅詩詞源於革命實踐,抒情寫意,歌頌革命,古為中用,推陳出新,上口易懂,廣為流傳。1959年10月到1960年7月,軍事博物館預展期間,賈若喻館長懇請陳毅元帥為土地革命戰爭館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部分書寫《贛南遊擊詞》。陳毅元帥遂於綜合館休息室,親筆書寫了包括《贛南遊擊詞》、《梅嶺三章》在內的詩詞12首。陳毅元帥還深念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中人民的大力支持,將《贛南遊擊詞》中歌頌游擊隊與群眾魚水關系的一首,特書於一張33厘米見方的宣紙上,即:"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斗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

陳毅元帥親筆書寫的《贛南遊擊詞》、《梅嶺三章》成為軍事博物館的珍貴文物,是我們了解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和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內容,它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永遠與日月同輝。

閱讀全文

與電影贛南1934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一部電影里有蝴蝶還有蠶蛹 瀏覽:594
我國的大投資電影 瀏覽:531
免費老電影大渡河完整視頻 瀏覽:340
朱茵周星馳電影片段粵語 瀏覽:307
日本新上映科幻電影 瀏覽:866
法國的的老電影泰拳王 瀏覽:637
茅山道士打僵屍電影大全 瀏覽:710
十大大尺度電影 瀏覽:894
誰有亞馬遜食人族電影完整版 瀏覽:861
林正英的盜墓電影大全 瀏覽:997
傑克船長電影完整 瀏覽:152
8090動畫片大全電影網 瀏覽:974
虹貓藍兔大電影電視台采訪 瀏覽:72
電影名字un 瀏覽:3
84年講二戰法國海外兵團的電影 瀏覽:42
今天什麼有電影 瀏覽:922
成龍拍的龍的電影特寫 瀏覽:387
毒液致命守護者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728
第一次愛的人英文版電影插曲 瀏覽:42
電影太平洋電影院龍城國際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