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天才與瘋子電影完整版

天才與瘋子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2-11-17 02:24:40

① 天才和瘋子只隔了薄薄一層紙出自哪部電影台詞

《A面B面》天才跟瘋子也就隔了一層薄薄的紙,哪天這張紙一捅破,他就是瘋子了

② 為什麼會討論天才與瘋子的問題

因為雖然天才和瘋子之間沒有可比性,但是社會上還是很有很多人認為他們兩種人的狀況是很相近相似的。

③ 天才與瘋子的區別是什麼

天才和瘋子的主要區別如下:

1、天賦不同

天才具有天賦的才能,比如: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靈感;

瘋子卻是指在行為、心理活動上的紊亂為主的精神病患者,沒有特別的天賦與才能。

2、成長要素不同

天才的主要成長要素有兩個,分別是:感覺敏銳,富有激情;自然成長,並以自己的方式獲取大量知識。

瘋子由於家庭、社會環境等外在要素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等內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導致,精神失常。

3、成就不同

天才在某一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例如:愛因斯坦在理論物理上是天才,牛頓在經典物理上是天才。

瘋子並沒有在一定領域有突出的成就。瘋子」和「天才」之間,到底相隔多遠?對此,心理學家西蒙頓的看法是,「瘋子」和「天才」之間,說近也近,說遠也遠,但是無論如何,兩個群體確實有個共同點,那就是「認知抑制解除」

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認知抑制」。在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會接觸到數以萬計的信息,而大腦的注意力能夠處理的信息,據說也就是每秒50個比特。你可能沒有概念,我這么說吧,一部高清電影,一秒產生的信息就有幾百萬個比特。這就意味著,為了避免大腦的超負荷工作,我們必須大量地忽略信息。

比如,你出席一個宴會,可能會重點看每個嘉賓的臉和裝扮,而不會注意每個人的衣服上有幾顆組扣。或者你的同學剃了一個短發,你會注意他的發型的變化,而忽略他幾乎不變的口頭禪。這種自動忽略和篩選信息的本能,就叫做「認知抑制」。

「認知抑制」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保護我們普通人的大腦得以正常運轉,一方面卻也束縛了我們創造力思維的迸發。

而「天才」和「瘋子」之所以鶴立雞群,就是因為他們能做到「認知抑制解除」。比如牛頓,別人被蘋果砸到了腦袋,第一反應是罵娘,可是他卻會沉思蘋果落下的原理,從而推導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再比如,柯南道爾筆下的大偵探福爾摩斯,無論再怎麼細微的蛛絲馬跡,都逃不過他顯微鏡般的眼睛。

天才可以從微不足道的線索中尋覓到靈感,而瘋子也會關注極易被忽略的細節,那麼,兩者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西蒙頓給出的回答是,「智能」。如果一個人的智能高,他就能在「認知抑制解除」之後,二次篩選成為自己的靈感來源。而那些智能低,認知抑制解除水平又特別高的人,他的大腦會被大量不重要的信息和幻覺轟炸,無法正常控制自己的想法,就這么淪為了一個瘋子。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瘋子」和「天才」之間,到底相隔多遠?答案是,一線之隔。就看他是否能夠完全駕馭「認知抑制解除」的能力。

今天的宣講的內容,對我們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可以重新審視「瘋子」和「天才」的差別。「天才」往往具有不瘋魔不成活的特點,但是「瘋子」卻不一定都能成為人中龍鳳。

④ 《天才和瘋子》的經典語錄有哪些

《天才與瘋子》的經典語錄如下:

1、當別人開始說你是瘋子的時候,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2、盡管你不是天才,但你也不是傻子。

3、成功從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做一個不畏不餒的長跑者,要不斷奮斗,千萬不可半途而廢。放眼古聖先賢也都是奮斗所換取來的,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說話走路,都是靠後天的培養與學習,所以不管是天才或是笨蛋,只要肯上進,一樣能闖出屬於自己的天空。

4、目標的堅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沒有它,天才會在矛盾無定的迷徑中徒勞無功。

5、在藝術上我決不是一個天才。為了探求精深的藝術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漸漸從混沌中看到光明。蒼天沒有給我什麼獨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進,都付出了通宵達旦的艱苦勞動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⑤ 神經病的世界觀比你都正!從《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部電影中你看到了什麼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給我們展現了一群不一樣的人群,這樣一群精神病患者或者有嚴重的心理障礙的人群,他們怪異的行為舉止表現和思想讓人們區別對待,望而卻步甚至大部分人都對他們敬而遠之,很少有人去主動地接近他們,了解他們,安慰他們,更沒有人願意去研究他們。甚至連治療她們的醫護人員也被人們用有色眼光看待。作者高銘深入精神病醫院和公安機關對這群人進行觀察,收集到的材料經過加工處理以記錄訪談的形式寫出了這本書。

⑥ 天才和瘋子的區別是什麼

一、基礎含義不一樣

天才:

1、特曼(Lewis M. Terman)認為,天才指的是在標准化的智力測驗中成績突出者。故天才僅僅意味著智力水平高,僅僅是一種潛力,而不是成就。特曼認為︰智商在140以上者可謂「潛在天才」;有的人的標准還高些。在這個意義上,天才指還沒有機會因成就而取得社會聲望的兒童。

2、出自高爾頓(Francis Galton)的見解,較第一種更為流行,他認為︰天才應具有由傑出實際成就反映出來的高度創造性,他們的成就應該有長久的價值而且不應是出身造成的(如世襲君主)。

「天才」和「天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不同。「天分」僅是對某種工作有一種特殊的潛能,以及能很快、很容易地學會某種技能。而「天才」則應有獨創性、創造性,能在完全生疏的環境中從事思想和工作,能夠獨立地為世界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瘋子:

精神病(或稱做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病等)的名稱。主要是一組以表現在行為、心理活動上的紊亂為主的神經系統疾病。

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結果認為主要是由於家庭、社會環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等內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導致的心理活動、行為、及其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要特徵的病症。

二、基本解釋不同

天才:天賦的才能;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天然的資質。

瘋子:患嚴重精神病的人。

(6)天才與瘋子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

1、首先,天才和瘋子同樣有更多的右腦活動。諸如拿破崙、叔本華、畢加索這些奇才,他們都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創造力和直覺,思維可以脫離條條框框的限制。根據左右腦分工理論,我們已知掌管邏輯思維、分析和語言的是左側腦區,而掌握靈感、直覺和創造性思維的是右腦。

顯然,天才們更多使用右腦。精神病人,同樣是右腦活動最頻繁的一批人。

莫斯科一家精神病院對剛入院的精神病患者進行了直覺測試,想看看精神病人的直覺能力有多強。結果發現,精神病人的直覺准確度遠高於正常人,一般人瞎猜只有20%~30%的准確率,而精神病人最高可以到92%。

另外,精神病的核心症狀——幻覺、妄想同樣需要極強的想像力和發散性思維。

2、其次,天才和瘋子可能有同樣的基因突變。研究者發現,很多天才可能是因為15號染色體上的基因排列異常造成的。15號染色體異常可能是智力爆發式提升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該染色體異常的人也更容易患上恐慌、焦慮失調等精神疾病。有研究人員對精神抑鬱的患者研究後發現,因抑鬱自殺身亡或企圖自殺的人同樣存在15號染色體的基因突變。

3、再次,天才和瘋子都存在「認知抑制功能失效」。研究者發現,在大腦右顳下區有一些神經元,具有「壓制天才」的功能。它會抑制超乎常規的認知和思維,讓人們的日常舉止不偏離常規和社會框架。

每當人們腦子里出現新奇和不尋常想法時,這部分神經元就開始活躍,將奇特的想法抑制下去。若該腦區出現損傷或因其他原因功能受損,認知抑制的功能就會失效,各種非凡的、超乎常規的念頭就會源源不斷涌現出來,至於這些念頭具有天才般的創造性還是精神病性的錯亂就不得而知了。

天才和瘋子的確有著無法忽視的聯系,但並不是所有的天才都有精神病,顯然有一些因素起到了保護作用。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謝麗·卡森認為,天才們有著出眾的智力。

這份智力帶來了必要的認知控制能力,使得他們能夠去蕪存菁,把奇幻的想法從現實的可能性中分離出來。其他保護因素的發現和利用,還有待醫學進一步研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瘋子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

⑦ 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差,如何解讀燒腦神片《神探》

劉青雲所扮演的神探,其實在我們正常人的眼裡,他確實是一個瘋子,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神經病,但是他卻能看出人們心中的不為所知的一個或者是多個性格,那麼在神探的視覺當中,我們這些正常人是不是也都是瘋子的存在呢?神探這部電影該怎樣解讀呢?用正常的眼光來看,劉青雲所扮演的神探確實是個瘋子,但是以電影中神探的角度來看,我們這些所謂的正常人才是真正的瘋子,因為我們的性格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另一種性格的存在,這恰恰也是一種瘋狂的表現。

在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當中,那個年輕的探員一直在思考著,究竟槍應該放在誰的手裡,直到整部影片結束,還沒有一個准確的答案,也許整部電影就在這個死循環中結束,還是那句話,也許整部電影的所有故事,都是一個瘋子的頭腦風暴,而絕對不是一場現實生活中出現的事件,也許導演在暗中就是在嘲笑我們這些正常人,我們再看一場瘋子的表演而已。

⑧ 天才即瘋子愛因斯坦智商160,為何生下的兩個孩子都成了瘋子

「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 。」在世界上,不難發現,很多天賦異稟的藝術家或科學家,都有著許多瘋狂的行為,在未做出具體的成就之前,擁有這些行為的天才們幾乎都會被人們投以怪異的目光,甚至有個別人群還會直接被人們稱呼為「瘋子」。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擁有著不可估量的成就,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天才,但令人唏噓的卻是他有兩個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

一、超高智商的天才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出生於一個猶太人的家庭,自小就有極高的物理天賦,在逐步成長之後, 愛因斯坦成為了現代著名的物理學家,並且做出了極大的成就。

據悉,愛因斯坦的成就至少讓人類提前進步了二十餘年 。因此在愛因斯坦將八大成就落實的那一刻,也能算是人類 歷史 性的一刻,因為在那一刻起,人類進步的步伐,將因為愛因斯坦的成就而得以加速。

能與愛因斯坦超高成就比肩的是愛因斯坦那超高的智商。 據悉,在愛因斯坦去世之後,曾有著名的醫療學者對愛因斯坦的大腦進行了整整40餘年的測試。

最後由測試得出,愛因斯坦的智商約在160左右。

智商160左右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一般來說,普通人的智商普遍在115左右,若是高於這個數,那麼就算是聰明一類的人群。

數值越高,就表示這個人的智商越高,這個人也就越聰明。當數值高於120,那麼就可以算得上是天才了

而愛因斯坦的智商在160左右,便足以說明愛因斯坦是屬於天才之中的天才。 這種人才在人類之中並沒有多少,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有可能產生一個。

愛因斯坦也並沒有辜負他的這一份高智商,在晚年的時候,盡管其貌不揚,但放眼世界沒有人敢輕蔑於他。 他的名字名垂青史,他的影響遺留萬年。

二、天才與瘋子

愛因斯坦的事業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但與他事業截然不同的是,他的家庭卻非常令人唏噓。 令人唏噓的並非是他與自己的夫人米列娃的愛情生活,而是源自於他的兩個孩子。

在世界上子承父業的事情並不少見,許多容貌出色或者是智商較高人群的後代,也並不會太差,這是源於身體基因中的遺傳。 愛因斯坦是當時著名的高智商物理學家,而他的夫人也曾經是數學領域的天才。

當時很多人都期待著天才會擁有更加優秀的後代。 但眾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愛因斯坦的一生之中,他擁有的三名孩子,竟然有兩名是瘋子。

這里說得「瘋子」並不是說這兩名孩子因為天賦極高,做出了一些令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才被稱之為「瘋子」,而是指患有精神性疾病。

1900年,正處於熱戀期的米列娃和愛因斯坦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此時的米列娃懷孕了。

這個孩子來的並不是時候,他們正處於事業上升的時期,兩人都是相關領域的天才,特別是愛因斯坦,他不可能為這個孩子停下科研的腳步。而作為母體的米列娃,若是此時將這個孩子生下來,她就再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科學家了。

這一下子陷入了兩難之境,對孩子的不舍對事業的熱愛,令他們無法割捨下任何一方。

但最終母性還是戰勝了米列娃,為了能讓愛因斯坦將精力全部投入到科研之中,米列娃選擇悄悄地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學院以及愛因斯坦,一個人回到家中產下女兒。

這孩子本應該帶著眾人期翼出生,但此時貿然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她,卻讓自己的母親為此付出了痛的代價。

而且令眾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孩子竟然帶著先天性的精神性疾病,這對米列娃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自孩子出世之後,愛因斯坦也並沒有將這個孩子與外人過多提起 。慢慢地,這個孩子逐漸的被淡忘於人前,直到愛因斯坦過世之後,也沒有人能夠清楚地說清,這個孩子最終的去向。

1903年,愛因斯坦和米列娃正式成為了一對新婚夫婦。米列娃的「前科」令愛因斯坦的家人不喜,但愛因斯坦是一個極其負責的人,在他眼裡,米列娃為自己付出良多,自己這輩子是不可能拋下她的,便不顧家人的阻攔,強行與米列娃結婚。

婚後的生活無非是柴米油鹽,愛因斯坦專心致志地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之中,而米列娃為了能夠維持家計,便不斷地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愛因斯坦的家人看到米列娃如此賢惠,也慢慢接受了她的存在。

1904年,愛因斯坦的大兒子漢斯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漢斯極大地繼承的愛因斯坦的天才頭腦,在長大之後不僅成為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而且還成為了一名著名的水利領域專家。

此時的漢斯雖然不及愛因斯坦的成就,但憑他的成績,就算是放在現在也算是響當當的一號人物了。

1910年,愛因斯坦的小兒子愛德華出世。 帶著眾人的期待,愛德華一出生就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但令眾人意想不到的是,愛德華最後的結局卻和漢斯迥然不同。

漢斯和愛德華同樣繼承了愛因斯坦以及母親米列娃的優秀基因,但有得必有失,高智商的愛德華在19歲那年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症。從此這名還未出世的天才便「逝世」於人前。

三、一線之隔

愛因斯坦是著名的天才,而他的兩個孩子卻成為了著名的瘋子,這確實令人唏噓不已 。但是細想之下,其實也並非毫無緣由。

愛因斯坦及其夫人米列娃 都是相關領域的天才,尤其是愛因斯坦,在物理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此時作為愛因斯坦的孩子,兩人確實是在期待之中出生,但卻也是在期待之中隕落。

除去大女兒是先天性的精神性疾病以外,小兒子愛德華在19歲的時候之所以會發現精神分裂症,與愛因斯坦等人所帶來的壓力脫不了關系。

愛德華在正式做出成就之前,便受到了太多的壓力,孩子的成長環境充滿著壓抑。

在平時,愛因斯坦專注於自己的物理實驗,無暇顧及家人,米列娃奔波於生計,忽視了孩子,最後愛德華之所以有如此結局,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來自於此。

孩子的成長需要關注哪怕是天生的天才也需要得到父母夥伴的關心,沒有人能夠一蹴而就,哪怕是天才的孩子亦是如此。

總結:

「傷仲永」的故事不斷在生活之中上演,就算是有天才的基因,在後天的時候也不能放棄培養。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才能在最後獲得良好的成就。

愛德華就是最好的例子,若是當初愛因斯坦和米列娃能夠對他多點關注和引導,那麼愛德華最後的結局,也許就會因此不同。

⑨ 一部香港8.4分的高分神作《神探》,為什麼說不看三遍根本理不清最後幾分鍾劇情

由杜琪峰導演的犯罪懸疑影片《神探》上映於2007年,由真實故事改編,影片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還掀起了一陣心理犯罪學之風。

影片不關以不斷的戲劇沖突與氣氛營造點燃了觀眾們的心,其中關於人性的探討也是本片提高內涵的一大關鍵,所以《神探》獲得大眾好評和成為一部好的心理犯罪學影片也是不無道理的。

⑩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1、習慣只是借口,而不是理由。

2、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3、不要愁,十年後,所有的事都只是下酒菜。

4、嘗試著用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間其實就是永恆。

5、只有當你認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深處。

6、哲學家與瘋子的區別在於,一個只是在想,而另一個真的去做了。

7、寫到這里的時候,想起歌德說過的一句話: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

8、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喜歡,而不是必需跟別人一樣的態度去看。

9如果這個世上只有惡魔,那就沒有惡魔了,就像這個世界只有神,那就沒有神一個道理。

10、也許人就是這么討厭的動物吧?想盡辦法想知道結果,但是從來不想是否能承受這個結果。

11、埋葬一個人,意味著死亡和失去。但是埋葬一棵種子,代表著全新的生機即將開始。

12、同一個世界的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世界。反過來,這些不一樣的世界,也影響了看待者本身。

13、道家說變通,佛家說自然,心學說知行合一,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應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於應用。拿到了鑰匙,想用卻不會使用才是最要命的。

14、文字不是死的,是活的,是現實的符號或者思想的符號,所以不應該徹底掉進文字本身里。否則就像我們寫東西一樣,如果只注意文字修飾和忽略現實,那麼文字就變得沒有意義,空洞且乏味。

15、孤獨感時常體現在一種矛盾上,就是你經常是處在一種掙扎的狀態:既希望別人關注,關心自己,又不知道該怎麼去接觸和回應別人,於是乾脆直接抗拒。可是骨子裡又是那麼的渴望被了解和關注,而且矛盾到嘴裡說出來的和心裡想的完全相反。

16、我想起了N個精神病醫師曾經告訴過我的:千萬千萬別太在意精神病人說的話、別深想他們告訴你的世界觀,否則你遲早也會瘋的。
思維真的是限制我們的一堵牆嗎?世界到底有多大?---在牆的另一邊。

17、問題不在於他想的太多了,或是其他人想得太少了。而是對我們來說,未知太多了。如果非得用奴役這個詞的話,那我們都是被未知所奴役著,直到我們終於看清、看透了所有事物的那一天。

18、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

19、道說:這里是人間;上帝說:這里是天堂和地獄之間的戰場;哲學說:這里是無窮的辯證迷霧;物理說: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來的聚合體;人文說:這里是存在;歷史說:這里是時間的累積。所有的解釋都在這里。 看來,這個世界是有無數面的不規則體。

20、我認為神佛有悲喜,有憎愛,所以才會有眷顧。假設真的有神佛,那麼一定是大愛無邊,因為神佛們會垂憐每一個人。親情友情愛情都是最基礎的,連那些都不顧,哪兒來的眷顧憐憫?都割捨了?都是幻象?那活著和死了有什麼區別?什麼事情都用自己痴迷去解釋,本身就是惡行。為天,就為天;為地,就為地;為人,就為人。否則就是痴心妄想。
水中泡沫也好,七寶幻象也罷,我只願帶著我這顆心,安靜的為人。

《女神一號》小編《明朝那些事兒》小編《皮囊》小編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有哲理的句子摘抄


1

他: 「其實,我想通了很多很多。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貴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還有生命的時候,在自己還存在的時候,帶著自己那顆人類的心,永不停息的追尋那個答案。有沒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滿期待。還記得潘多拉盒子里的最後一件禮物嗎?」

我:「希望。」

他笑了:「沒錯,就是這個。就算會質疑,就算問為什麼,那又怎麼樣?不需要為此痛苦或者不安,因為人類就是這樣的,就是有一顆充滿好奇、期待、希望,永不停息的心臟。「

有些現象,如果用已知的各種學科、各種知識都不能解釋的話,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解釋,不要看錶面是否很荒謬或者離奇,都要學會去尊重。因為那很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但是求證過程一定要謹慎仔細,不可以天馬行空。

2

他說的也許沒錯,

無數人希望得到永生的眷顧,

用各種方式去追求

——真身不腐,意志不滅。

但是沒人意識到,

永生,

也許只是個孤獨的存在。

3

他:「有的。問我前世有沒有寶藏我埋下了,或者某個帝王長什麼樣子,要不做女人什麼感覺之類的。

問的最多的,是問我怎麼才能有錢的,我告訴他們了,但是沒人信。」

我:「嗯……您能說答案嗎?」

他:「可以,我可以告訴任何人這點,很簡單:

不管身處在什麼時代,

沉穩的也好,戰亂的也好,浮誇世風也好,

只要做到四個字,隱忍、低調。」

4

她上下打量著我:「當然想啊……不過……你是院長?你能讓我出去?不像啊,我覺得你倒是像三樓樓長……」

我忍不住笑了,然後認真的告訴她:「我可以告訴你出去的辦法。」

兩個多月後,我接到了她的電話。她說了好多感謝的話,感謝我教給她出去的辦法,還說會一直保持聯系。並且說我告訴她的那些,她會一直記得。

那天我對她說:想出去很簡單,就跟靈魂盤起尾巴擠進軀殼當人一樣。想不被人當成精神病,那就必須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隨便告訴別人,這樣安全了。

因為我們的世界,還沒有準備好容納那麼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5

看著窗外,我想朋友也許說的對,但是我們都很清楚,

對於迷失的旅行者來說,

這里不是他的家,

這里永遠都是異國他鄉。

可他沒有選擇,只能生活在這個異鄉。

也許總有一天他會解脫。

但在這之前,只能默默的承受著。

直到他的身體、

他的記憶,

終於灰飛煙滅。

6

也許人就是這么討厭的動物吧?

想盡辦法想知道結果,但是從來不想是否能承受這個結果。

7

我不信有什麼神,我相信人類自己就是神——唯一的問題是:人類這個新的神,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技術不毀滅自己。所謂的科學技術問題,都不是問題,唯一存在的問題就是:人到底是不是能控制住自己所創造的一切,而避免自我毀滅。

8

他有點兒不以為然:信仰?既然那麼容易被動搖了、被顛覆了,那就不叫信仰了。我知道你們這里對多宇宙是懷疑態度,因為那樣就等於有很多個上帝,很多個佛祖,很多個真主,很多個奧丁,所以就否定!是這樣嗎?我不清楚在你們的地球怎麼想的,在我們那裡這不是問題。靈魂怎麼就不能是很多個了?神怎麼就不能很多了?多了就亂了?沒有神就沒信仰了?難道沒有上帝就不愛了?沒有佛祖就沒有開悟了?沒有教廷就道德淪喪了?到底是信仰自己的心,還是在迷信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真正的信仰是不會動搖的,哪怕沒有神都不能影響自己的堅定,這才是信仰。真正的信仰,能包容所有的方式,能容納所有的形式。只有迷信的人才打來打去呢,整天互相叫囂:你是錯的我才是對的,你是邪道我是正途。這是迷信,不是信仰。

9

他用他的方式告訴我,他沒有說謊,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瘋了。

這個事件之後,時常有個問題會困擾著我:

真實的界限到底是怎樣的?

有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界定?

該拿什麼去衡量呢?

我始終記得他在我錄音筆里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好想再看看藍天。」

10

大約兩年後一個學醫的朋友告訴我一個生物器官:鼻犁器(費爾蒙嗅器,vomeronasal organ)很多動物身上都有這個器官。

那是一個特殊的感知器官,動物可以通過鼻犁器收集飄散在空氣中的殘留化學物質,從而判斷對方的性別、威脅與否,甚至可以用來獵物追蹤、預知地震。

這就是人們常說很多動物擁有的「第六感」。

人類雖然還存在這個器官,但都已經高度退化。

我當時立刻想到了她的自我描述:鼴鼠——嗅覺遠遠強於視覺。

也許她的鼻犁器特別發達吧?當然那是我瞎猜的。

不過,說句無責任的感慨:有時候眼睛看到的,還真不一定就是真實的。

11

我猜幾天後專家們會和我有一樣的感覺:那是一股凍透骨髓的寒意,那種寒冷糾纏住每一塊骨頭,每一個關節,冰冷的皮膚緊緊捆住肌體,讓人即便在夏天暴烈的陽光下也毛骨悚然,驚懼不已。

那種感覺會長久的、緊緊的抓住心臟不放,並且慢慢的扣緊,直到把最後一滴血液擠出心臟,整個身體不再有一絲溫暖…………

不是噩夢,不是電影,不是小說,是活生生的來自心底的恐懼。

我想,這個世上,也許並沒有地獄,但是坐在我面前的一定是惡魔。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和經典對白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一口氣閱讀完了整本書,其中有些精神病患者的思考,我也思考。有些人被劃為精神病,可能是因為人類本能的對未知的恐懼吧。我曾經對催眠極度感興趣,購買了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療相關書籍來閱讀,其中有些治療案例,讓我記憶深刻。

看了國外的《禁閉島》《致命ID》,我對人格分裂也產生過強烈的興趣。

有意思的是,這本《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些案例都有涉及,甚至我感覺解答了我在看催眠治療理論和人格分裂理論中的一些疑惑。

天才和瘋子,一種難以界定的界限。

就像當你周圍的人都在裸奔,而你卻穿著衣服,你都會開始懷疑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好書,引起思考。推薦有興趣的朋友閱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經典對白:

1.指間的戒指不再閃亮

婚紗在衣櫃早就塵封

我們的容顏都已慢慢地蒼老

但那份心情,卻始終沒有改變

感謝你帶給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為有你

我才有勇氣說

永遠,永遠

2.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高銘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3.石頭那漫長的生命,在人類看來,幾乎沒有盡頭.

高銘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4.如果這個世上只有惡魔,那就沒有惡魔了,就像這個世界只有神,那就沒有神一個道理.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5.拚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

高銘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6.只有當你認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深處.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充滿人生哲理的句子


只有當你認真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的深處。

許多人問我怎樣才能夠有錢,我告訴他們,但是沒有人信。其實答案很簡單,不管身處什麼時代,安穩也好,戰亂也好,浮誇世風也好,只要做到四個字:隱忍,低調。

太多人在乎功利,而不願意靜下心來做一些無涉利益而真正有意義的事了。然而,精神病人能,這不能不說是諷刺。

.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我即將死了,明天會重新出生。重點在於:旅行。承認不同於自己的存在。朝生暮死的面對每一天。

精神,不屬於物質,誰也沒辦法去徹底的控制。如果能控制,只能證明一點:那個被控制的精神,是很脆弱的存在於物質當中。精神是隨心所欲的。在最低落的時候,可以開心;在最得意的時候,可以悲傷,這些都是精神帶來的,而不是物質帶來的。所以我告訴你,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我沒辦法有物質的比喻來徹底演繹精神的問題。

真正的信仰是不會動搖的,哪怕沒有神都不能影響自己的堅定,這才是信仰。真正的信仰,能包容所有的方式,能容納所有的形式。

我想起了N個精神病醫師曾經告訴我的:千萬別太在意精神病人說的話,別深想他們告訴你的世界觀,否則你遲早也會瘋的。

馬可以跑得很快,魚可以游得很深,鳥可以飛得很高,這都是它們的特點,為什麼呢?馬跑得快,但是馬不會四處去問自己為什麼跑得快;魚可以游得很深,但是魚不會四處找答案自己為什麼游得深;鳥可以在天空翱翔,但是鳥不會去質疑為什麼自己可以飛得那麼高。我是人,我不會那麼快、那麼深、那麼高,但是我可以去找、去追尋那個為什麼。其實,這就是人類的不同啊,這就是人類的那顆心。

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貴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由還有生命的時候,在自己還存在的時候,帶著自己那顆人類的心,永不停息地追尋那個答案。有沒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充滿期待。就像潘多拉盒子的最後一個禮物希望。Where I was blind, now I see.

承認不同於自己的存在,這個很重要。每天早上出生的時候做好准備,准備好接受那些不同的世界;每天晚上我死掉,結束掉該遺忘的,儲存我所需要的。我就是這樣,朝生暮死地面對每一天。

石頭那漫長的生命,在人類看來,幾乎沒有盡頭。

如果這個世上只有惡魔,那就沒有惡魔了,就像這個世界只有神,那就沒有神一個道理。拚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

閱讀全文

與天才與瘋子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主角叫羅賓的電影 瀏覽:401
小賣部污衊偷東西什麼電影 瀏覽:469
道口奧斯卡電影院影訊 瀏覽:144
在電影中使用音樂的叫什麼 瀏覽:986
初戀核潛艇電影大全 瀏覽:328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全部演員表 瀏覽:864
哥斯拉大戰金剛電影完整版視頻 瀏覽:307
描述小學的台灣電影 瀏覽:459
高分國產愛情微電影 瀏覽:352
舒淇大尺碼電影 瀏覽:641
梅隴鎮電影院 瀏覽:231
電影推薦女生必看愛情英國 瀏覽:499
法國電影義海雄風 瀏覽:672
電影英雄本色原聲音樂 瀏覽:393
哈西萬達電影院 瀏覽:779
艾梅柏希爾德大尺寸電影 瀏覽:805
有畢業典禮場面的英文電影 瀏覽:490
電影怦然心動的英文原著小說 瀏覽:38
電影獅子王開頭曲英文版 瀏覽:560
怪物電影韓劇在線觀看完整版免費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