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致親愛的小孩·逆生》觀後感400字
大山中的劉村小學撤點並校後,學生都要去鎮上小學讀書,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幾個留守兒童的父母都是在外務工的農民工,沒人接送,加上家中各有各的難處,孩子各有各的性格,險些淪為流浪兒童。對此憂心忡忡的老師劉友根想盡辦法,甚至不得不做出了「這輩子不要愛情,下輩子不當老師」的艱難抉擇。劉村靠水,劉友根掏出准備結婚的錢,買了條「校船」,誰知道一個小孩因此落水,陷入僵局的「校船」還能開下去嗎?
2. 致親愛的小孩逆生觀後感
故事發生在四川東部山區,以劉庄小學老師劉友根為視角,展示了都市城市化進程下,農村勞動力大量湧入城市,農村生源驟減,遭遇社會大規模「撤點並校」,導致山區孩子長期奔波於路途長遠的鎮上上學,教育運行艱難萬分的社會現象。
3. 逆生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其實很好寫,有套路的,一般來說800字到100字,主要分以下幾個步驟
1.開篇立意,簡單介紹所觀看的影片.
2.表達自己的觀點,分第一點第二點等序號方式,每個觀點後舉影片中的例子,加強自己觀點.
3.結尾的時候結合影片簡略總結自己的觀點,也可以提幾個影片當中不足的地方.
4. 異形為什麼不攻擊大衛(異形之父的逆生邏輯)
真正的異形之父不是工程師也不是人類,而是一個野心勃勃,一心想做「世界之神」的生化人大衛。正是「它」不斷的雜交、改良工程師黑水所孵化出的怪物,才創造出了「異形」這個嗜血殺戮的生物。
作為人類文明之子,大衛其實代表著比人類、工程師和異形更為高級的文明。它一不依賴於肉體,擁有近乎無限的生命;二沒有人類各種復雜的情感,它的思考隱藏在晶元嚴格的數學計算中,基於絕對的理性。那麼它為什麼會執著於創造異形這種更為低級的生物?拋開《普羅米修斯》導演和編劇極力向觀眾推銷的哲學創世神話,這個生化人又為什麼創造異形呢?
在《普羅米修斯》中,大衛被塑造成是一個有缺陷的生化人,但其實不是。因為它是第一個生化人,所以它其實是人類從技術上設置枷鎖最少的生化人,並沒有類似阿西莫夫「機器人三大定律」這樣的設定。所以它不僅集合了人類文明所有的智慧,是人類人工智慧仿生學的最純粹的範本,而且具有獨立的思考、判斷力和追求。
大衛的困惑在於,它自誕生就認為是比人類更優秀的生命,但卻又不得不去當人類的奴隸。因為人類是它的造物主,擁有強大的力量,且在人類之上還有更高層次的造物主。直到它發現了異形,發現這是對自己造物主,包括造物主的造物主最好的武器。因為異形也是碳基生命,寄生和攻擊的也是碳基生命,對生化人則沒有威脅。而更重要的是,異形是一種無法自身延續的物種,它只要放出異形,人類、工程師和異形三個種族都會滅亡。所以它製造異形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當整個世界的神,也不是為了創造完美生命,只是想向自己的造物主挑戰,完成文明的迭代。
這是所有被創造者共有的宿命,人類也是如此。大衛的創造者維蘭德,投入巨資建造普羅米修斯號去尋找工程師,也不是要把工程師當神來供著,而是想利用他們的知識獲得永生,這本來就是向自己的造物主挑戰。所不同的是,人類從對自己造物主從崇拜到挑釁經歷了上千萬年的努力,而大衛在一開始就准備挑戰自己的神。
一些簡單的事經歷一千年就會變成神話!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普羅米修斯》導演和編劇向觀眾兜售宗教和哲學思考也並沒有錯,起碼電影很好看!
5. 逆生致親愛的小孩觀後感
電影《逆生•致親愛的小孩》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在四川東部山區有一所名為劉庄小學的農村小學,校長劉友根是個時年35歲的大齡「剩男」,經人介紹,與鎮上開小商店的「剩女」羅芙蓉耍起朋友。一直想學校撤並調到鎮上教書,但也不符合撤並條件,劉友根整天動起歪心思,最終被停薪留職,也與羅芙蓉分手……劇情扭轉,學校變成了「托小所」、老人院,劉友根當起了院長,並成了當地的名人。不過這不是他最在意的事情,他最高興的,是羅芙蓉終於成了他的夫人。兩個人還沒生娃,就有了滿學校亂跑的,不是他們的孩子卻被他們當孩子看待的親愛的小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