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墨子電影觀後感

墨子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2-11-08 03:33:45

⑴ 墨子與魯班誰是天下第一巧匠讀後感

墨子與魯班誰是天下第一巧匠讀後感
墨子曾潛心於研製「飛機」的實驗,用了三年時間,造成了一個「木鳶」,在天上飛一天才落下來(《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篇》:「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這玩意可以算作中國古代最早的「無人機」了,墨子的弟子對此贊嘆不已。不過墨子搞發明的主要動力是給人民群眾做事,看到這個「木鳶」雖然好玩卻實際作用不大,就放棄了這方面的鑽研,改行去研製陸上交通工具了。

魯班知道了這個事,一心想超過墨子,就用竹木造了一個「鵲」,在天上飛了三天都沒落下來。(《墨子·魯問》:「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上天」)於是魯班到處炫耀,認為自己超過了墨子。墨子卻對魯班說:「你做的鵲,不如匠人做的車軸上的銷子,一會兒削成一塊三寸的木頭,可以擔當五十石重的東西。所以,平常所做的事,有利於人,可稱作精巧;不利於人,就叫作拙劣了。」
魯班心裡不服氣,心想都是「巧匠」,憑什麼你比我紅,弟子比我多?好不容易我做個東西在天上飛的時間超過了你,還要被你批評「不利於人」。 魯班心中憋著一股氣呢,存心要壓倒墨子。於是就有了第二場比賽

⑵ 墨子的影片背景

電影《墨子》由賈鋼執導,張立、王志綱等主演,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和河南大象影視公司等聯手打造的電影《墨子》於2008年6月23日在河南魯山龍潭峽景區開機,標志著華夏歷史文化名人系列數字電影工程正式啟動。
《墨子》是以莊子、鍾繇、吳道子、李商隱等照亮中華民族文明徵程的人物為敘事對象的歷史名人系列數字電影工程,「華夏名人志」的第一部,拍攝目的在於檢索歷史,尋找歷史文化名人不滅的精神品格,傳承中華民族獨特而永恆的人文基因。
故事講述的是戰國時期因朝中奸臣篡位,宋太子及公主等人被公子特慘殺,原宋宮太保魯直救下公主幼女魯陽燕後,和自己的愛徒墨翟(墨子)以及公輸般(魯班)等人隱居魯山縣堯山。十幾年後,公子特聞知此事後派人追至深山,對魯陽燕和魯直慘下毒手。公輸般決定殺掉公子特。墨翟不願世代結仇,從中極力相勸…… 這部電影生動地塑造了中國古代思想巨人墨子,為兼愛理想奮斗不息、為世界和平捨生取義的不朽形象。
影片刻畫了墨子兼愛、非攻、節用、尚賢等基本思想的形成、演變、發展過程,塑造墨翟為拯救萬千民眾不惜犧牲自己,自苦利人、委屈行義的高尚可貴藝術形象。本片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黃金時間播出。

⑶ 墨子諫楚王的讀後感想怎麼寫

關於《墨子》讀後感 .

對於墨子,以前不說很陌生,也算是了解不多,除了在歷史教科書中學過有關他的簡單常識,知道些姓氏名誰生存年代和「兼愛」「非攻」等主要主張,再就是在語文教科書中學過其《公輸班》一文,知道其如何跑到楚國跟公輸班進行道義上的交涉技術上的演練最終讓楚王取消攻打宋國計劃的故事,其餘則知之甚少。後來說墨子乃是滕東木石處的本地人,後來在市裡火車站廣場上豎起了墨子銅像,又在龍泉廣場西側的龍泉塔下建了墨子紀念館,我也沒有多注意。直到單位領導研究墨學而且有所成就,我得到其簽名著作,空閑中有時翻閱消遣,雖不大專心多是囫圇吞棗也畢竟慢慢多了解了些。

墨子可謂是個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很牛的人,最早的小孔成像和一大堆兒科技成果,而且是標准化程序化規范化的東西,很容易普及推廣,而且效果極佳,墨守成規就可見他在科學和標准化等方面的成就。他的政治主張也頗得百姓擁護,哲學方面同樣有才,為了實現其理念,還自己組織了非政府的軍事武裝,其軍事才能也很突出。不管因為其自組武裝行俠仗義說他是俠義的首倡者還是「黑社會」鼻祖,他是一個非常個性的有思想的人物,也因此他的學說遭到了統治者得打壓,但墨家其平民觀念和俠義思想在當時確實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對今日也有些參考價值。

《墨子》之中各篇文章的排序該是特意安排,墨家先是苦口婆心勸諫國君要重用賢良,約束自己,還要注意別折騰,注意治國的諸多問題,還要克服已有的或是可能有的太多問題,等等,可以說前頭用名利來引誘,再輔以不然則「後果很嚴重」來嚇唬,只求國君能當個他心目中的明君,給百姓一個和諧。然後接著是一大堆的專業性治國治民主張建議等等,盡可放心採用,該是很有療效。墨子的一些觀點在當時該是很有用的,對百姓也是很有好處的,如今兩千多年過去了,他的一些思想還熠熠生輝,讓人嘆服。當然,人都逃不脫歷史的局限,我們學習墨子當然也該辯證,不能全拿來當做經典,畢竟時代變了。

墨子文中字里行間看出的當時的弊端和弊政就已經很多,任官方面墨子多次提到「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貴,皆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 面目美好者也。」同樣橫行的是官二代富二代或是裙帶關系,與墨子倡議的量才使用相距千里,其主要問題還是當權者的問題,官僚的問題。墨子的很多觀點和想法是好的,但結果跟後來我們知道的一樣。當權者生活方面的奢華也一般無二,奢華的宮室、華麗的服裝、浪費的飲食、豪華的舟車,還有大量蓄私等行為,無疑都是不利和諧的,也已大量存在於當時,人的陋習從那時就大量存在,如今還在延續或是發展了下而已。我贊成墨子的很多觀點,很多也可借鑒至今日,比如《辭過》,如今一心發展經濟刺激消費就不是好事,甚至可以說人類正不斷「發展」著「競爭」著直至彼此一起走上絕路。後世人接過的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當今一面說要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另一方面拚命都要刺激消費糟蹋資源,二者本就是相對的。無盡的慾望會帶來災難。

記得當初在學校學歷史時,教材里最主要介紹的是墨子的「兼愛」和「非攻」,對其他包括尚同尚賢等觀點都未太突出強調。或是是時代的局限,或許是墨子心裡明白嘴上沒法說,靠明君實現精英政治,靠當權者的道德自我約束他們自己,太難了,「兼愛」和「非攻」很好,可古今中外——包括而今的民主典範國家——又在哪裡得到真正實現過?現實是殘酷的,人性的世界也只遵循叢林法則。大家嘴上都可以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還是我想怎樣就怎樣,只要我喜歡!要改變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實質是不可能的,而通過比如墨子等人的主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沖一下矛盾,對社會各種力量間的行為進行一下規范,維持盡可能的讓大家都能接受的狀態。如今同樣如此。

對傳統文化,該辯證著分析,不要死抱著傳統,如今大講傳統也不能太絕對,對傳統文化不必奉若神明死命弘揚,而應有選擇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國的傳統封建文化有些利民的成分僅為點綴而已,主要實際宣揚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類的等級觀念,要求對上要絕對服從,可對百姓來說上層靠得住嗎?靠上層的道德自我約束根本不靠譜,無法保證任何東西。另一方面士大夫的個人修養和安身立命方面說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不免是過於自我陶醉一廂情願地把解救天下的擔子(實是慾望)全攥在自己手裡,說的是貢獻,其實是控制,是實現自己個人理念上的私慾,無非是把自己的絕對「正義」觀點強加給人,而不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專制的傳統下產生不了現代的文明民主制度。墨子為天下著想勸諫國君實施墨家的政治主張,也不是每一條建議都正確得可以超越時空,不管怎麼樣,不管在什麼時代,為天下的安定為百姓的幸福振臂而呼的人總是讓人敬佩尊敬的。

如今的世界比以前更復雜,我們也該立足現實兼顧長遠,剋制慾望,協調協商,讓世界變成一個寬容的,節奏相對慢一些的和諧世界才好。

⑷ 讀墨家思想有感

君子以戍德為行,日可見其行邊,似千年古剎的第一聲鍾響,敲醒了那沉睡的靈魂。春秋戰國時,以墨子、荀子、孟子、老子、孔子等不同文化的交響,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唯有一朵清雅永存,帶著溫潤的赤江的心臟的蓮花開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不凋謝。

這樣的說法可能帶些誇大其詞,並不是說別的思想文化不夠產生眾多影響,只是,墨子當時就出現了「顯學」,這對當時的社會多多少少有些影響。思想並不說只為其一,儒家思想沒有堅硬的外殼,墨家就有這個堅硬的外殼。

儒墨兩家哲學堪稱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顯學,與儒學不同 的是,墨家思想雖也站在西周文化的傳統中,卻主張從應一般百姓的立場上談「興天下之利,除天下巨害」的重要性,這種興利害的理論預設為其著名的「兼愛」思想,提出了愛無差等的理想命題。此外,墨家開創者墨子是有神論者,認為天掌握著正義,天會賞善罰惡,天是愛利百姓的'最高主宰,所以說,墨子思想是宗教代替一切道德與權威,以此來展現其理想的平民主義思想。

墨子的「兼愛、非攻、尚賢」思想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不同的人對其會有不同的認識,也會有不同的收獲。關於「兼愛」,墨子是這樣解釋的,墨子說,你若不愛別人的親人,別人也不會愛你 的親人。愛有別的結果,只能是交相惡,因此必須行 「兼愛」之道,這與墨子的另一個觀念緊密相關,那就是「愛人者人必愛之,惡人者人必惡之」,愛惡之行必有響應的報應。

墨家的那些智慧引領社會進步著,只有細細品味,才會深感其無盡韻味。

⑸ 《墨攻》觀後感400字左右

下載一個月才完成的老友記高清中英字幕版本(第一季到第十季全集)

開始是在VeryCD找到種子的,但VeryCD關之後下載速度極慢,只下載了一部分。後來網路搜索了很久,下載全了。想收藏的去網路搜索老友記高清下載

不要連搜索也懶哦。

⑹ 墨子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墨子是一個思想家, 政治 家,那麼墨子是個什麼樣的人?下面是我為你 收集 整理的墨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墨子為人如何
墨子,名翟,魯人(也有宋人說),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68年到前376年。墨子是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思想家、 教育 家、 軍事 家 ,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墨子創立墨家學說,代表作品有《墨子》。不過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五十三篇,有十八篇已經遺失,而還有八篇只有題目而沒有內容。《墨子》這本書,其實不是墨子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也不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的,現在比較得到大家認同的是,《墨子》這本書主要是記載墨子和他弟子的一些對話、問答,是由墨子本人或者他的弟子甚至一些後世人記錄而成的。

墨子以“兼愛”、“非攻”為核心,墨學對後世的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墨子善於製造,不管是製造用於軍事攻守的武器還是生活中的工具。《墨子兵法》中關於器械的篇章尤為著名,墨子曾設計了連弩之車、擲車、轉射機、窯灶鼓囊等攻守城的武器。他還曾製成"木鳶",在天空飛了三天三夜都沒有掉落。

墨子是 辯論 大家,是我國古代第一位 邏輯學 集大成者,著作《墨辯》六篇是關於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 思維方法 的認識。墨子三表法是一種先進的樸素唯物主義 經驗 論,是言談思想和推理論證的標准。墨子還運用類推的方法揭露對方的自相矛盾。這些方法在今天看來都是極為先進的。

墨子收了很多門徒,其中比較有名的有:禽滑厘、高石子、公尚過、耕柱子、魏越、隨巢子這幾個。墨子和他弟子的一些言論,是零散的出現在各種古代書籍中。墨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他教育弟子的過程中,這些思想,對現在的我們也非常具有直達意義。
墨子兵法攻守之法
《墨子兵法》是墨家學派的鼻祖墨翟的主要代表作品。墨子是戰國時期最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魯國人,大概為公元前468年-前376年。

墨子早年間學習儒家的思想,之後由於因不滿儒家禮教的繁瑣,於是自創了學說,並且廣收弟子,終成一家之言。戰國時期,墨學影響巨大,與儒學合稱顯學。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愛”,對待戰爭上的觀點是“非攻”。

《墨子兵法》是墨子的戰爭觀集中體現,他認為戰前應該先談判,戰時也要注重防禦,攻城戰法總結為11種。書中關於器械的篇章尤為著名,墨子曾設計了連弩之車、擲車、轉射機、窯灶鼓囊等攻守城的武器。

其中轉弩機和連弩車很是出名。連弩車是用大方木造出來的,有時邊角也會蓋鐵皮,中間有梁,上有頂,下有輪,沿城牆上的走道過。里頭堅固異常,可容十餘人。連弩車里架著一個巨弩,轉動自如,一次發射少則十二支最多能達到七十多支的短弩箭。

看過電影《墨攻》的都知道,巨星劉德華飾演的墨家弟子帶領一個小國,抵擋住幾十萬敵軍進攻。對於戰爭,墨子注重防守,他的弟子得其真傳,《墨攻》把一個平凡的墨家子弟對於城池防禦作戰的水平展現得淋漓盡致。《墨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就是一場戰爭的勝負不是看軍隊有多少人,也不是看裝備有多麼豪華,而是看將領的領導能力。
墨子政治主張
墨子,本名墨翟,生卒年不詳,相傳是魯國人,長期在宋國居住,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自立門戶,創立了墨家學說,並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尊天”、“事鬼”的思想主張。

墨子開始時追隨儒家理論,後來自立門戶,自創墨家學說,在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曾擔任宋國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創始人。

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社會動盪不安,在這樣的情況下,墨子心懷悲憫之心,積極的針對社會問題,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力挽狂瀾,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得到了許多 手工 業者和下層人士的支持,在百家爭鳴的 文化 鼎盛時期,有人稱“非儒即墨”,由此可見,墨子的思想影響深遠。

墨子所在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戰爭頻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政治上,墨子主張“實行仁政”,首先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他認為,如果君主昏庸無能,百姓有權利換掉統治者。他所提出的“兼愛非攻”主要講的就是仁政的重要意義。農民出身的墨子,對於普通百姓有著深厚的情誼和認識。主張尚賢,認為國家的根本,國家的興亡成敗主要在用人上,提出讓百姓中的人才賢士也參與到國家管理中去。

猜你喜歡:

1. 家墨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2. 莊子是哪個派的代表人物

3. 關於墨子的名人軼事

4. 墨子是怎樣的人

5. 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

6. 戰國墨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⑺ 墨子讀後感

導語:《墨子》是戰國百家中墨家的經典。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涉及哲學、邏輯學、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下面是我為您准備的墨子讀後感範文,供您參閱。

墨子讀後感範文1

墨子(生卒年不詳),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史記》記載說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墨子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知識,又比較接近工農小生產者的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鄉,滔滔的黃河奔流東去,墨子決心出去拜訪天下名師,學習治國之道,恢復自己先祖曾經有過的榮光。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在《墨子·魯問》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張。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他認為,要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十大主張中最適合的方案。如「國家昏亂」,就選用「尚賢」、「尚同」;國家貧弱,就選用「節用」「節葬」;等等。

墨子最主要的主張:兼愛非攻。兼愛非攻,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主張愛無等差,與儒家的博愛(「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並提出「天下之人兼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辱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他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同時,墨子也看到春秋戰國時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戰爭,因此,從兼愛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針對當時社會動亂,國與國互相攻打,人與人互相殘殺,墨子急於尋找動亂的根源、救世的良方,他說:「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如果人們兼相愛,「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則干戈化為玉帛,天下必然太平。兼愛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但是墨子的兼愛和尚同思想,最後容易走向專制主義,而儒家雖然推崇等級制度,但最後卻走向了平民化——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走向了民本。儒家的像孟子的思想是比較有實現的可能性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的道德觀建立在人之常情上,不像墨子兼愛那麼難以實現。當然,孟子的義利觀,捨身取義也是具有超越性的。

宣揚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點。墨子認為天之有志——兼愛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墨子不僅堅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認為它們對於人間君主或貴族會賞善罰暴。這里可以看出墨子把自然界無意志的天說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的意志是兼相愛,交相利。順天意得賞,反天意得罰。

墨子的尚同尚賢主張。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皆上同於天志,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同是在尚賢的前提下,要求人們與上級政長同是非,「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皆非之」,逐級逐層統一思想,最後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也就是集中統一到中央。這是一種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思想,後來在法家那裡得到了發展和實際運用。墨子尚賢尚同,一方面要求突破宗法制度,給「農與工肆之人」以政治權利,一方面又要求由上而下一同天下之義,這是一個深刻的矛盾。這個矛盾,反映出小生產者思想的特點。

尚賢則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墨子認為,國君必須選舉國中賢者,而百姓理應在公共行政上對國君有所服從。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即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賢看得很重,提出:「尚賢是為政之本也」。他特別反對君主用骨肉之親,對於賢者則不拘出身,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由此可以看出,墨子和孔子的為賢之道還是不同的。墨子的「為賢之道」是為民謀利,救民於水火,使他們能夠各安其生。即所謂「為賢之道將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若此,則飢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若飢則得食,寒則得衣,亂則得治,此安生生。孔子的「為賢之道」首要是學習和掌握維護奴隸主貴族統治的周禮,遵照周禮完善個人的修養。這就是所謂的「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克己復禮為仁」。可見,只有用周禮約束自己,虔誠維護周禮,才算得仁人、君子。

墨子的節用節葬觀點。節用是墨家非常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久喪厚葬無益於社會。認為君主、貴族都應象古代三代聖王一樣,過著清廉儉朴的生活。

墨子極其反對音樂,提出非樂觀點。甚至有一次出行時,聽說車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馬掉頭。他認為音樂雖然動聽,但是會影響農民耕種,婦女紡織,大臣處理政務,上不合聖王行事的原則,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對音樂。墨子所以「非樂」,不是因為他不知道欣賞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悅和舒適,而是認為在當時財用不足、民生維艱的情況下,為政者卻只顧自己尋歡作樂,這樣的行為,是其該做的嗎?反觀孔子主張禮樂教化,這就需要看到,孔子處於春秋時期,當時禮崩樂壞,孔子推崇周禮,認為禮樂可以教化百姓,維護統治。

墨子反對儒家所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認為這種說法「繁飾有命以叫眾愚朴之人」墨子看到這種思想對人的創造力的消磨與損傷,所以提出非命。他認為,國家安危治亂,不靠天寧靠人力。他提倡充分發揮人力的積極能動作用,批判消極的命定論。墨子認為儒家的命定論是害人的懶漢哲學。其實,墨子僅僅從儒家部分言論對於儒家的命定論加以批判是有失偏頗的。縱觀孔子的一生,他的所作所為,何嘗不是「知不可為而為之」呢。

墨子在認識論方面,提出了判斷是非真假標準的三表法:第一表,「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第三表,「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三表法的出發點是唯物主義的,主張根據前人的間接經驗、群眾的直接經驗和實際效果來判斷是非,在認識發展史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墨子的學說以實用為主,缺少深厚的理論基礎,他的很多主張都是針對現實中的缺陷而發的,墨家這種突出的實用理性,不但使其著作存在很多前後矛盾之處,而且理論適應性很差,一旦時過境遷就失去了存在基礎。所以荀子說「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

儒家墨家有不同的社會基礎,代表不同的社會階層的利益和價值取向,墨學有人民性,墨子是勞動者的聖人。

墨子讀後感範文2

一直都以為自己從小接觸的都是孔老夫子的儒學,步入大學後,才發現原來一切都不是我所想的那樣。春秋戰國時代,那「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學術研究和傳播是無法光用這八個字來形容的。我們都知道:入、法、道、墨是那時最有成就的四大學派。仲尼的儒學是我們看到人性最溫暖的理想;老聃的道學是我們感受到源自思想的質朴力量;莊周的逍遙游是我們聆聽到來自靈魂深處的自由吟唱;至於韓非的法家則帶我們領略了秩序下的一片片繁榮。

我個人不太喜歡孔子。也許只是因為他那一句「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也或許是因為那女子的「三從四德」論。讀了墨子,我更偏愛墨子。墨子,他總是站在人民的利益上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這一點上,墨子有著天生的優勢:出身於社會低下的手工業者的他,對百姓所遭受的困苦有著深切地了解。有人曾說:墨子是儒家的叛徒,是墨家的始祖。但我並不贊同這一說法,因為墨子只是在學習儒學的過程中慢慢發現儒家講求的繁瑣禮節等不利國民生計的主張不適合他,才選擇了另一條更適合他的道路。

「興萬民之利,除萬民之害」作為級任的墨子,在深切了解百姓疾苦後,提出「強本節用」的主張。「強本」即加強農業生產,發展國民經濟;「節用」即反對統治階級過度的浪費。墨子認為:一切不利於人民的開支都應該消除。在我看來,提出此觀點的他,才是真正地站在人民根本利益上,為人民著想。為人民謀福的思想家。

治理國家,墨子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兼愛」與「非攻」。視人如己,愛利萬民,不虧人自利和人不關己則為「兼愛」。他認為社會動亂的根源就在於人們只知愛己,利己,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人與人之間才相互敵對。如今的我,對此也頗有感觸: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的文化素質水平在不斷提高,可是人們的視野卻在不斷地縮小。當社會把宣傳好人好事作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時,我們的社會風尚由此可窺知一二。夢君為了有朝一日實現「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理想,我們就要向墨子學習,提倡「兼相愛,交相利」,呼籲天下所有人都相親相愛。不為了「貪伐勝是名及所得之利」對他國發動戰爭則為「非攻」。墨子強譴「不義」之戰,指出這種行為的實質也是一種無恥的「虧人自利」行為。為了消弭戰爭,他帶領弟子從事實際的防禦戰爭的研究。墨子的這一觀點完全適用於我們中國。我國雖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但從不以多欺少,挑釁尋事,而總是採用和平為主的手段與其他各國友好交往。即使有時他國冒犯我國,我們也總是想用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來解決。可是一旦涉及我國主權與領土問題是,我們也是毫不退讓的,甚至還會做出強硬的反擊。

《墨子》一書,文字通俗平易,卻內涵有許多豐富而精粹的思想。即使在現代,它也是一筆不可忽視的財富,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借鑒。身為21世紀年輕的一代,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並將它們完美地融入到現代化的建設中去,更好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墨子讀後感範文3

我國先秦時期是一個戰爭頻繁,社會動盪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各種思想活動非常活躍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里產生了眾多的思想派別,被後人稱作諸子百家。而儒、墨、名、法、道、陰陽六家則被公認為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思想派別。其中墨家是一個較為奇特的學派。一方面墨家在戰國時期就成為了一個盛極一時的思想政治團體,它的學說與儒家的學說並稱為當時的顯學。戰國中期的`大儒孟軻曾這樣描述過墨家的勢力:「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而另一方面,在進入封建社會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墨家沉寂了下來,以至於在以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它的學說幾乎無人問津。這無疑引起了後人對它進行研究的興趣,但同時也給對墨家的研究帶來了困難,因為後世對先秦墨家學說的記載和評述太少,所以可供我們掌握和利用的資料也就相應的少了,這與對儒家,法家,道家的研究有著明顯的不同。也正因如此,先秦時期記載墨家學說的《墨子》一書在我們對墨家的研究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認為墨學研究存在這樣一個特點,即同儒,法,道家相比,學術界對墨家的研究很少,但是在這些不多的研究中,在許多問題上學者們的爭議卻很多,而學者們在對自己所持觀點進行論證和對他人觀點進行批駁時,又都是援引和利用同樣的史料。於是在拜讀了這些學者們的長篇大論後,更加感到了對這些原始史料深入和精確掌握的必要性,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墨家學說的實質。

《墨子》這部書綜合和全面的反映了墨家學說有關各個方面的思想,包括「尚同」,「尚賢」,「非攻」的政治思「尚同」是墨子政治主張的第一要義。《墨子》一書中的尚同篇首先闡述了確立「尚同」這一政治主張的理論前提。墨子認為在沒有刑政的社會初始狀態下,「一人一義」,「十人十義」,「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於是「天下之亂,若禽獸然。」所以墨子認為要救世之亂,就要建立政治,國家,刑罰制度,即立「正長以一同天下之義」,「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那麼在這里人們就有一個問題,即「一人一義」,「十人十義」是否必然導致人們的非他人之義而交相非的結果?因為許多人發現人們之間「義」的不同和沖突也可以由當事人自己通過彼此的妥協和讓步來解決,沒有必要去否定他人的「義」。而這樣一來墨子所提倡的「一同天下之義」也就沒有了存在的理由。那麼墨子的理論在這里出現問題了嗎?不是。因為再進一步分析,雖然有上面的情況存在,但也並不是所有的關於「義」的沖突都可以由當事人自己協商解決,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徹底地排除非他人之義而交相非的情況的發生。那麼就整體而言,這就是一種必然。它不是一對一的必然,不是說有一次「義」的不同就必然導致一次非他人之義,而是說在「義」的不同和沖突這樣一個背景下,不可避免的會有當事人自己協商解決不了從而導致非他人之義及交相非的情況產生,所以說墨子的這個立論是成立的。那麼我們明白了這是必然的,無法避免的,那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應怎樣去解決才能避免天下亂若禽獸然呢?墨子認為只有設立正長一同天下之義才能救世,於是有了他的一套以「尚同」為核心的政法理論。但是這里就又有問題了,即面對這樣的亂世,救世是否只能用「一同天下之義」的方式來解決?如果有其他的方法,那麼墨子所提出的這一方法是最好的嗎?

以上是兩個很關鍵的問題,若兩個答案都是否,那麼墨子的政法理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那麼下面就讓我們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分析。首先,從我們現代人的角度來看,第一個問題很簡單,答案是否。因為我們知道不「一同天下之義」世界仍可以和平的發展,天下並沒有亂若禽獸然,現實世界告訴了我們答案。其次,對於第二個問題,人們也不難回答,求同存異這樣的外交政策帶給我們的好處大家有目共睹,顯然有更好的方法存在。問題好象解決了,但是問題真的那麼簡單嗎?應該看到我們輕松的得到了上面的答案,是由於我們是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的,而經過了漫長人類社會發展的現代的我們是沒有理由用現在的標准去衡量和判斷歷史長河中的事件,人物和他們的思想。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可能有著不同的答案。在現代我們知道怎樣最快的從北京到達上海是乘坐飛機,而這樣的問題在兩千年前正確的答案無疑是騎馬。自然科學是這樣,社會科學也是如此。在墨子生活的時代里,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那個階段,我們所知的更合理的,更科學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它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嗎?即使有,但它有可能能被提出來並被實施嗎?所以就我理解而言,墨子所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理論,在當時不能說其全部內容都是正確的和科學的,但就整體而言,是符合當時的社會現狀的,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方向,而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我認為在墨子生活的時代,救世的唯一可行和正確的方法就是墨子所提出的以「尚同」為核心的政法理論。

⑻ 急!跪求《墨子》中兼愛的讀後感

未認識主以前,我很喜歡先秦百家的墨子
因為我很喜歡他非攻兼愛的思想
何為「兼相愛、交相利」?墨子曰:「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墨子·兼愛中》)
愛別人如同愛自己,墨子反對儒家的愛有差別的觀點。
我有次對我父親說兼愛之道,我父親說孟子說,兼愛之道乃是禽獸學說,我問何故?我父親說:「人沒有親疏遠近,豈不就是禽獸么?」
認識主後,我又想到這個問題,我想到很多,有一次我讀過一篇文章,為什麼中國人的中國人世風日下,文章說,中國人注重家庭,對不是家庭成員的所謂「外人」毫無關心,所以別人的痛苦患難,與我毫無相干。人若是愛自己的家人,不愛自己的鄰舍他心中豈是有愛么?希特勒當年高舉雅利安人優越論,對德意志本身也非常高舉,但是他排擠一切非雅利安的人種,尤其猶太人,所以沒有廣泛的愛,就不是愛,沒有主耶穌所說的愛你的仇敵,為那逼迫你的做禱告,就不是愛的完全,因為愛中沒有懼怕,沒有嫉妒,也沒有其他,愛就是愛,平安而喜樂,且有滿滿的祝福,這就是愛,無論對方如何,我愛你,永不變。如同主對我們,我們不信他,恨他,在罪惡中玷污他的榮耀,在嫉妒中仇恨中罪惡中生活,還偏偏愛自己的罪。但是他還是愛我們。
所以我想到愛的完全何其偉大,何其難,贊美主,他那麼完全聖潔,將什麼是愛告訴我們,沒有耶穌,我不知何為愛,不知何為救贖,生命毫無意義,如同糞土一樣。但如今,我要高聲向創造天地海的主唱詩,在諸天述說 主的榮耀,在海和其中贊美他,在山川和溪流中高舉他。
但願主的愛,主的恩典,主的公義,主的榮耀,與我們常常同在,直到永遠。
阿門!

閱讀全文

與墨子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視電影剪輯音樂配樂 瀏覽:125
韓國三大電影獎哪一個最好 瀏覽:178
憤怒小鳥大電影完整版 瀏覽:225
電影主角發泄煩惱片段 瀏覽:494
峰峰微電影山演員 瀏覽:970
愛情刺激電影電影大全 瀏覽:376
電影院為啥不讓抽煙 瀏覽:506
電影大全誤殺 瀏覽:165
電影同族在線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261
泰國色罪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79
泰國作弊特攻隊電影 瀏覽:939
有一部電影士兵被兩位老人救 瀏覽:898
困在孤島上法國電影 瀏覽:830
台灣電影愛之火焰1987 瀏覽:856
非洲下載電影大全 瀏覽:79
親親網網站下載電影 瀏覽:239
電影美景之家2女主角 瀏覽:190
為什麼在線看電影卡 瀏覽:690
男主角叫羅賓的電影 瀏覽:401
小賣部污衊偷東西什麼電影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