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但它的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
剛剛過去的第9 2屆奧斯 卡上,韓國電影《寄生蟲》賺足了眼球。
再加上去年在戛納,它為韓國電影捧來的 首座金棕櫚獎 ,毫無疑問,《寄生蟲》成為2019 最成功的亞洲電影 ,可以載入史冊。
翻譯成白話就是說, 電影不光要「好」,還得要「好看」。
《寄生蟲》正是很好地做到了以上兩點,兼具了商業性和藝術性,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人會認為它的表達太過直白,少了李滄東《燃燒》那樣的詩意和韻味。不過這樣的處理讓所有人都能看明白,也為電影吸引到了更多的觀眾。
奉俊昊導演大學時主修 社會 學專業,所以他的作品總會涉及現實問題,真實、犀利,卻又充滿人文關懷。
跟韓國本土的李滄東、金基德、洪尚秀等導演相比,他比較偏商業,這也曾為他招來了不少質疑,但 他總能把商業和藝術平衡好。
從處女作《綁架門口狗》,到飽受贊譽的《殺人回憶》、《漢江怪物》、《母親》,再到一舉敲開好萊塢大門的《雪國列車》,以及直接沖頂的《寄生蟲》,都是如此。
奉俊昊作品元素海報
說回《寄生蟲》這部電影,奉俊昊一貫的直白,比如用明顯不同的光線、色調來表現人物之間的差距。
比如基澤一家所住的地下室窗口,在不同時期的對比:
第一階段 :
一家人沒有工作,生活窮困,地下室窗口灰暗的光
第二階段 :
一家人混入社長家,生活好轉,雖是夜間,但是暖光
第三階段 :
悲劇發生,同一扇窗子,畫面呈現憂郁的藍色光
同樣的,影片有一個片段拍得極其精彩,就是基澤一家設計陷害前管家的劇情。
它 表現的是「見不得光」的詐騙過程 , 卻採用了明亮的光線和色調 ,背景則是高雅、激昂的弦樂,庄嚴而明亮的配樂,形成強烈的反差,造成了一種荒誕的喜劇效果。
除了光線,還有很多細節,比如 隨著一家人經濟狀況的變化,吃的東西都在改變。以及交叉剪輯的精妙。 (具體可看視頻)
這種 細節還體現在人物刻畫上。
有些人覺得影片對富人持曖昧態度,卻一針見血地批判和窮人。其實,還真不完全是這樣。
影片中,基宇一家用盡各種手段去寄生在富人家,但在待人處事的一些細節上,可以看出他們並不是完全的惡人。
富人一家雖然看起來是受害者,但影片的許多細節都能看出他們也有虛偽的一面。
朴社長嘴上說著不是試駕,卻盯著咖啡杯想看 基澤開車穩不穩。
其實, 奉俊昊只是描繪了一個真實的 社會 圖景。
上層富人們虛偽,冷漠,但底層的窮人也並不無辜,大家都只是在為自己的利益努力而已。
影片里基澤的妻子說,不能說有錢人「有錢而且善良」,而是因為他們「 有錢所以善良。錢是熨斗,可以把一切褶皺都燙平 」。所以富人們有更多的精力選擇善良,而窮人們則常常只能斤斤計較,為生計想盡辦法。
其實, 如果能夠自由選擇,有多少人會在優越的生活中去故意行惡呢?
影片在空間關系的設計也很有深意。
比如,基澤一家雖然很窮,擠在地下室里,但是他們一家四口互助友愛,其樂融融,過得灑脫, 鏡頭上也經常有他們所有人同框的情況 。
不管是在地下室還是在豪宅,導演給窮人一家安排了很多同框鏡頭。
富人一家卻很少同框 ,這是導演用鏡頭空間中人物的距離來表現角色親密程度的技巧。
電影中的窮人擁有富人渴望而又不可企及的親密關系。
而富人也有窮人們羨慕的生活條件。
這何嘗不是一種奇妙的反諷呢?
影片在建築空間上的設計也很有深意,比較明顯的是用 「上」和「下」來表示兩個階層之間的差距。
富人住的地方在 高處 ,溫暖的陽光唾手可得。
窮人的地方在 低處 , 就連wifi也只能在家裡最高的地方才能連到 。
當基澤一家冒著暴雨從豪宅逃回家裡的時候,奉俊昊有意拉長了「下樓梯」的次數和時間,讓他們從代表優越和上層的「高處」走回代表下層的「低處」。
強化了上下層的差距以及基澤一家夢想破裂的過程。
同時, 「上下」也能用來表示罪惡的程度。
富人所在 別墅的二樓不好的事比較少,別墅的一樓則發生了許多罪惡的事 ,比如兩家人互相傷害,幾次殺人。而在別墅的地下下, 還存在著更底層的地下室 ,許多無法啟齒的事在這發生。
罪惡藏匿於此, 越往下越不堪,越罪惡。
此外,富人別墅的設計主要由水平、垂直線構成,具有幾何的美感。
但這些垂直和水平的線條,形成了 一個個「框」,把別墅中的角色分開 ,讓人物之間有強烈的隔閡,顯得非常冷漠。
但在拍攝基澤一家時,即使同樣在別墅內,導演就沒有用框將他們隔開,反而是把所有人框在了一起,體現他們一家人的親密。
影片用了不少隱喻來表達主題,比較明顯的是 「 石頭 」。
石頭象徵著基澤一家的計劃或是夢想, 它在電影里甚至有種超現實的感覺。
在地下室被淹,基澤一家美好生活的夢想破滅時, 它飄在水面上, 像是假的 。
在影片最後,基宇放棄了一步登天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它卻又可以沉到小溪里,看起來 又像是真的 。
石頭浮起來
石頭沉下去
石頭虛實不定,此一時彼一時,不禁讓觀眾思考, 「窮人翻身過上幸福生活」的夢想,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到底能不能實現呢?
另一個隱喻是 「 味道 」。
「味道」在影片里既是事實上的味道,又指無形的「窮酸味」,是區分貧富階層的標志,也是片中基澤耿耿於懷的心結。
很多人會不理解影片後面基澤殺人的舉動,其實 這個問題可以和「為什麼基澤會問兩次社長愛不愛妻子」結合來看。
其實「你愛不愛她」,對於社長來說是一個處於平等位置的朋友,才能問的問題。
基澤他對尊嚴是非常敏感的,當最後社長根本不想回答他所提的「平等」問題,然後又一而再再而三對窮人「味道」嫌棄時,他忍無可忍,最終痛下殺手。
當然還是有人覺得這樣動機不夠充分,這就是仁者見仁的問題了。
影片的標題也有深層的隱喻 。
表層故事來看,「 寄生蟲 」是指基澤、管家這樣依附於富人的貧窮人,他們寄居在這個別墅中,吸取著富人的錢財。
但實際上,看完影片後很難不想到,這些富人並沒有比一般人更出眾的天分,又或者付出比窮人更多的努力或更大的代價,卻輕而易舉地擁有了優越的生活。
富人又何嘗不是像「寄生蟲」一般,不斷在汲取著這個 社會 ,或者每一個普通百姓。 誰才是「寄生蟲」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
雖說電影里的窮人幹了很多壞事,但他也提到了「 越是底層,越是弱者就會越自私,因為資源有限,所以他們的生存之道就越復雜 」這樣具有「 共情 」的觀點。
奉俊昊的立場,並不是陳詞濫調地同情弱者,又或是站在道德立場猛烈批判。
他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呈現了上下層人士的生活狀態,並通過一個寓言般的在縮小 社會 型的別墅發生的故事,把兩類人內心的偏見、糾結和憤怒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也有人說,雖然電影對 社會 問題進行了諷刺與批判,但游離於表面,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不過, 提出解決方案又何嘗容易呢?
聯想到結尾的一個假結局,兒子基宇通過自己努力賺錢,買下了這棟豪宅,這給了部分觀眾一個好念想,可是最終卻發現這不過是一個幻想。基宇仍然在現實的半地下室里。
其實不單基宇買房子是個幻想,很多觀眾認為是真實的地方都值得懷疑 ,因為這里有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1、基於受傷的後遺症是一直在笑,在發現父親時卻表情嚴肅,但電影里沒有任何說他病好了的台詞。
2、警察不可能不去搜查豪宅的地下室
3、基澤發送莫斯碼,為什麼只被基宇而不是警方發現
4、基澤能夠把屍體背出來埋葬也是很可疑
5、壽石作為砸傷基宇的凶器,理應拿到法庭作為證物存證,卻在基宇的幻想中放回水中。
根據這種種疑點。 也許在真實情況中,父親並沒有逃脫到地下室 ,他要麼是被繩之以法了,要麼是逃走了不知所蹤, 而基宇的手術後遺症並沒有好。
按照這種解釋,從他不笑的鏡頭開始,就全都是他的幻想了。
有了這樣的一種解讀以後,實際上影片的主題會變得更加清晰,奉俊昊實際上在深層說了一個,並不是所有觀眾都能夠看出來,也都能接受的結局。
或許他想要表達的是,在這樣階層對立的韓國 社會 中,實際上窮人的夢想是不存在的,所謂的「計劃」並不會實現。
不過,雖然很多證據都指向它是幻想的,但不能完全排除真實的可能,導演還是把是否相信最後這個結局的選擇權,交在了觀眾的手中。
你是怎麼想的呢?
② 寄生蟲結局
《寄生蟲》的結局是兒子幻想自己賺了大錢,買下了這套大別墅,讓躲在地下室的父親重新看見太陽。可是這套別墅需要很多錢,但不管怎麼樣兒子開始計劃了,而寄生蟲之所以悲劇就是因為從不計劃。
基宇一家生活在半地下,一家人都是失業狀態,他們賴以生存的手段,就是幫快餐店編紙盒。
很窮,但是很快樂,一家人其樂融融。他們的煩惱多來自外部,比如紙盒結賬時店員總挑毛病,又比如總有醉漢在他們窗戶前小便。
這些煩惱,不僅僅是他們一家的煩惱,而是他們這個階層的煩惱。他們最大的煩惱就是生活無依,沒有收入來源。大大的庭院,豪華溫馨的房間,這樣舒適的生活誰都想要。有人願意通過不懈努力去得到,有人一輩子得不到依然願意過平凡的日子。最怕的就是有些人想不勞而獲,想尋求旁門左道。
是謊言就有被拆穿的時候,是夢境就有被打破的時候。不怕我們生來平凡,也不怕我們不甘平凡,最怕我們在擺脫平凡的道路上迷失了本心。
③ 電影寄生蟲結局沒看懂 韓國寄生蟲電影劇情分析
韓國電影寄生蟲再次遭熱議,很多人表示結局看不懂,需要人解析一下。比如最後男主爸爸為什麼殺金司機,以及為什麼躲在地下室,最後有沒有走出來?不得不說,寄生蟲導演將這部電影的人性描述的淋漓盡致,點明主題寄生蟲。下面,我們來看看韓國寄生蟲電影劇情分析。
金司機最後為什麼選擇進入地下室,是因為他突然理解的老管家丈夫為什麼躲在地下室的原因。那就是與命運抗爭,妄圖改變階層只是一種虛幻,而且還非常的辛苦。不如選擇成為一個富人階層的寄生蟲,在不引起主人注意的情況下,偷取一些營養苟活。選擇地下室,其實就是放棄了自己社會人的身份。
但他的兒子還保有幻想,原因是金司機是真正和上層階級接觸過的,深刻感受過那層壁的存在。而他兒子接觸到的是社長不受重視的女兒以及天真的妻子。
從一開始敏赫帶來石頭,母親小聲說,「為什麼不帶點吃的?」就已經註定電影敘述貧富差距的基調。
開篇讓殺蟲劑噴入家中進行「免費殺蟲」,則註定金家4人都將成為寄生蟲
敏赫給的石頭(意味著富貴)
敏赫提供補習機會(寄生的開端)
當寄生蟲逐漸習慣當前寄生生活的時候,一場大雨沖洗了寄生蟲的鍍金外衣,回到貧窮的生活。
坐在正在噴糞馬桶上抽煙的基婷是否在思考:「為何世上如此不公?為何朴太太愚昧無知,朴家還是越來越有錢,金家聰明過人,還是不能翻身」。
在水中浮上來的石頭意味著富貴只是表面 貧窮的本質仍然未改變 當前的生活華而不實遲早會被識破 。
基宇躺在體育館地上的「是石頭粘著我」,
「粘」字體現出嫌棄中帶有無奈,擺在眼前的愛情是自己一家翻身的機會,卻擺脫不了長年居住地下室而深入骨肉的氣味,階級差異、貧富差距深藏在氣味之中。
面對愛情的抉擇,基宇選擇帶著石頭去地下室,原意是想讓「石頭」和知道寄生真相的夫妻永遠留在地下,他們才有機會面對新生活。
現實終究未能讓他如願,最終還是被貧困擊倒。
後段簡單粗暴的抗爭是階級電影的常態,都用於體現底層階級只能用暴力終結身份碾壓。
最後並沒有用入獄結束,而是安排了兩個用不同抗爭方法的角色兩個不同的結局。
基宇:希望用掩蓋真相掩蓋身份的方式抵抗現實,結果被空心石頭砸得變成一種生不如死,表裡不一的狀態
基宇他爸:選擇直接使用暴力的方式進行對命運的抗爭,結果只能活在地底,苟且偷生,孤獨死去。
用兩人「寫信」的方式表現兩人心中的願想,但是劇終一句「就寫到這吧」把所有人都拉回現實。
或許,導演奉俊昊想通過3方角色的串連來體現社會階級的差異的同時,結合基宇父子的結局隱喻「貧窮的總有比你更貧窮,安於現狀不要做無謂的掙扎,或許當前才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最後的鏡頭 男主人拿車鑰匙的時候聞到了流浪漢身上的味道 影片中多次有關於味道的描述 小兒子說司機 美術老師和女管家身上的味道是一樣的 還有男主人說司機身上有種特別的味道 地鐵里經常能聞到的味道 女主人坐在車里因忍受不了司機的味道而開窗等等 味道即代表了階級的劃分 這是主人公一家無法用「演技」遮蓋住的階級層次這是他們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最後司機沖動之下殺死男主人
④ 韓國電影《寄生蟲》結局是什麼意思
韓國電影《寄生蟲》講述了金基澤進入朴社長家之後發生的故事,電影結局中住在地下室的雯光家開始反擊,殺死了金基澤的女兒,金基澤在一怒之下殺了朴社長,從半地下室變成了隱居在地下室里的人。
寄生蟲電影結局是什麼意思
一家居住在地下室的窮人,靠疊披薩盒子等零工賺取生活費,兒子在朋友幫助下,成為了居住在別墅的有錢人家女兒的家教。不菲的工資沒有使他滿足,倒是勾起了更大的慾望,於是一家人通力合作,用謊言和騙局將別墅的管家和司機趕走,四口人成為了寄生在別墅上各司其職的員工。
劇情走到這里,還是常見的窮人鳩占鵲巢,背著僱主享受其生活設施的故事,讓人以為片名《寄生蟲》就是在說費盡心機的這家人。
誰知電閃雷鳴的雨夜,前任管家回到別墅,揭開了別墅里更深一層的寄生生活。為了躲債,她讓老公偷偷住在別墅的地下室,偷主人家的食物供給他的生活。原來真正意義上的寄生蟲在這里。
電影的結局是由於長期潛伏的階層矛盾,三家人最終爆發了巨大的沖突,像蓄力已久後沖上夜空的煙花,一聲巨響後一切歸於毀滅。
電影結局是從雯光的老公在世人面前露面開始的。
雯光的老公早年做生意虧錢了,被人追債不得已搬進這個別墅里的地下室,原本只為了躲避債主,然而一住便是4年。
從住的地方堆滿了書,有法律的,經濟的,會計,懂音樂,可以推測,他也是一個有文化基底的人。
可就這么一個思想覺悟高的人在裡面住久了,他卻說彷彿一生下來就是住在這里的,對於自己的寄生行為和環境並沒有半點的羞恥或是不滿。
對飼住朴社長則是表現出了最大的尊敬與感激,每天都會在他經過樓梯的時候,按下控制樓梯上方的燈泡的按鈕,用軍用的摩斯密碼發出了感謝的信號。
即便是最後他出來了,在後花園里大肆行刺,殺死了基宇的妹妹,看到朴社長的時候,還是本能的發出了「respect (尊敬)」這樣的話語,骨子裡他已經把自己完全的當成了依附朴社長的奴隸,這就是所謂的身份認同感。
最後他死了,基宇的爸爸接下了他的棒子,回到那個地下室里過生活,住久了他也變得像雯光他老公一樣,內心充滿了敬意與感激,他通過摩斯密碼,給基宇寫了一封信,告訴他自己現在過得很好。
兒子最後寫給爸爸一封信,信中他寫道,從這一刻開始,他要努力往上層走,賺錢買下那間裡面地下室里住著爸爸的豪宅,而爸爸只需做的就是,堂堂正正的從下面走出來,感受久違的陽光。
鏡頭拉回到了現實中,這一切還只是孩子的美好想像。
最後的留白,基宇最後能不能夠成功,給我們自己去想像。
寄生蟲大結局基宇真的成功了嗎
虛與實的敘事迷圈
1.大餅突然刺死朴社長的情節,影片採用升格慢鏡處理。這個處理讓觀眾以為這一瞬間只是一種假象,以為這個瞬間只是大餅的幻想,等下鏡頭就會閃回去。
2.基宇最後那封信里描述的計劃,影片進行了實景演繹。這讓觀眾們狐疑,是不是基宇真的買下了房子?
直到結尾坐在半地下室的基宇出現,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大餅殺人是真,兒子買下了房子是假。以虛寫實、又以實寫虛,導演把觀眾的感受玩弄於股掌。
計劃本是一步步向上取代,結果卻有命的丟了命,半地下室也換成了地牢。
另一種結局:
基宇大難不死,注意此後的故事影片是完全用他的主觀視角進行講述的。
而此時的他,腦袋已經受過了傷。
所以,所有的監控都未發現父親的行蹤,是真的嗎?
把家人帶到富人家工作是始自基宇的計劃,然鵝最後,家破人亡。他內心的愧疚可想鵝知。
地下室逃難、摩斯電碼、父親的信,這些是真的嗎?還是基宇出於愧疚的臆想?
即便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麼這封講述美妙計劃的信,好像也根本無法送達。
⑤ 寄生蟲韓國電影解析
《寄生蟲》這部電影因為獲得的獎項的緣故,收到了很多觀眾的關注,講述的內容是一家人去一個很有錢的人家裡住下來的一種劇情。實際上他們也不是完全不出錢,只是說通過在這個有錢人家裡,付出勞動的方式可以在那裡留下來,但他們自己的家境卻並不是特別好。
這部電影本身的這個結局也是引人深思的,因為這個結局並不是特別好,而且也接受了這一家人,想要獲得一個上流生活的一個方式也是很困難的。而在這其中也包括了一種突如其來的謀殺,所以整個劇情還是非常有波動的。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在人性的描寫上會比較突出兩個世界的不同,比如這一家人在上流家庭中過的生活是非常的舒適的,但是回到了自己家裡,一切就變得非常的沉重。因為他們家很小,而且住的地方也不好。這也是其中一個比較強烈的對比。
⑥ 寄生蟲電影結局
電影《寄生蟲》的結局是在女兒被刺傷之後,金基澤用刀殺死了對自己女兒冷漠的朴社長,隨後逃到了前任管家老公曾經住了很久的地下室,代替他住在了那個全封閉的地下室里。
寄生蟲電影結局
在韓國電影《寄生蟲》中,住在地下室里的金基宇一家人用偽造的假證成為了有錢人家女兒的家教,而後設計趕走了前司機和保姆,讓父母和妹妹被這家有錢人僱傭。一家人由此成為了寄生蟲,寄生在了這個有錢人的家裡。但是在前任管家找上門來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前任管家和他的丈夫也是寄生在這家的寄生蟲,而她的丈夫就住在別墅的地下室里。前任管家的丈夫沖出來刺傷了基宇的妹妹基婷,也嚇暈了有錢人家的兒子。
看著流血不止的女兒,以及朴社長對將死的女兒漠不關心的態度,金基澤撿起前任管家的丈夫用來刺傷女兒的刀殺死了朴社長。殺了人的金基澤逃到了前任管家的丈夫曾住過的地下室里,代替他住在了這個全封閉式的地下室里,還用摩斯密碼給兒子寫著信。但是後面的劇情中表示基宇腦部做過手術,所以父親給他寫摩斯密碼,講述他在地下室的生活的這一切可能是他的想像,他並沒有能買下這座豪宅。
⑦ 韓國電影《寄生蟲》結局什麼意思
1、故事開始是從敏赫要出國的原因,他想拜託基宇代替他去做英語家教,他認為在朋友之中自己最放心的就是基宇,補習對象是有錢人家的女兒叫多。今年高二,薪水也不錯,敏赫不想找其他的同學幫他去補習,他覺得他的那些同學都虎視眈眈的,並且告訴基宇,等自己回來會正式跟多惠提出交往。
3、寄生蟲電影是一部商業片,但是給人的根據非常藝術,製作方面又不乏偏藝術化的處理,驚悚題材以喜劇方式拍,犯罪元素放在細處,演員發揮空間充足,劇情起伏驚人而不出格。《寄生蟲》是一部節奏完美、劇本精良、諷刺犀利、市場受眾廣泛的商業大作。不少人評論,《寄生蟲》是一部融合了藝術電影美學的商業電影典範。
⑧ 韓國電影《寄生蟲》結局是什麼
韓國電影《寄生蟲》結局是:
由於長期潛伏的階層矛盾,三家人最終爆發了巨大的沖突,像蓄力已久後沖上夜空的煙花,一聲巨響後一切歸於毀滅,電影結局是從雯光的老公在世人面前露面開始的。
雯光的老公早年做生意虧錢了,被人追債不得已搬進這個別墅里的地下室,原本只為了躲避債主,然而一住便是4年。從住的地方堆滿了書,有法律的,經濟的,會計,懂音樂,可以推測,他也是一個有文化基底的人。
可就這么一個思想覺悟高的人在裡面住久了,他卻說彷彿一生下來就是住在這里的,對於自己的寄生行為和環境並沒有半點的羞恥或是不滿。
對飼住朴社長則是表現出了最大的尊敬與感激,每天都會在他經過樓梯的時候,按下控制樓梯上方的燈泡的按鈕,用軍用的摩斯密碼發出了感謝的信號。
即便是最後他出來了,在後花園里大肆行刺,殺死了基宇的妹妹,看到朴社長的時候,還是本能的發出了「respect (尊敬)」這樣的話語,骨子裡他已經把自己完全的當成了依附朴社長的奴隸,這就是所謂的身份認同感。
最後他死了,基宇的爸爸接下了他的棒子,回到那個地下室里過生活,住久了他也變得像雯光他老公一樣,內心充滿了敬意與感激,他通過摩斯密碼,給基宇寫了一封信,告訴他自己現在過得很好。
兒子最後寫給爸爸一封信,信中他寫道,從這一刻開始,他要努力往上層走,賺錢買下那間裡面地下室里住著爸爸的豪宅,而爸爸只需做的就是,堂堂正正的從下面走出來,感受久違的陽光。
鏡頭拉回到了現實中,這一切還只是孩子的美好想像。最後的留白,基宇最後能不能夠成功,給我們自己去想像。
(8)寄生蟲電影2019結局解析擴展閱讀:
《寄生蟲》非常全面地展現了導演奉俊昊的看家本領,樸素的設定,通俗的故事,猜不到的反轉,精妙的節奏,諷刺的人物對立,深刻的社會關懷。在他高超的調度之下,鏡頭的視角、角色的演繹、妥帖的配樂強強聯手,實現了對觀眾情緒和反應的百分百掌控。
影片中的戲劇化沖突強烈,視聽語言高效,鏡頭畫面充滿美學上的講究。戲劇化的劇情之外,各種喜劇橋段一方面令人忍俊不禁,一方面也是創作者對社會制度和現狀的嘲諷批判。奉俊昊則通過情節設計的強戲劇性來表達嘲諷,同時驚悚、懸疑的情節又將觀眾緊緊吸引到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