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青春題材的電影觀後感

青春題材的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10 07:19:00

1. 飛揚的青春電影觀後感1500字

人的一生需要充滿色彩,無論身處什麼樣的位置,都應該給自己的生活增添顏色,那樣才是真正的人生。
《飛揚的青春》 是根據貴州財經學院黨委副書記曾羽紀實故事改編的。共青團中央響應黨中央扶貧攻堅的號召和具體組織實施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變為一批批有志青年到農村去支教扶貧的具體實際行動。作為中國第一部描寫青年志願者生活的長篇小說《飛揚的青春》圍繞皎皎、白素嫻、封政三名青年志願者在貧困山區「支教」的人生經歷,為青年人應樹什麼樣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做出了最好的詮譯。作者用鮮活生動的人生經歷和對主題的提煉闡明了人生的道理: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生命的精華,熱愛青春就是熱愛生命。青春和生命都渴望愛,都希望奉獻愛,愛了、奉獻了,青春和生命就飛揚起來了!
《飛揚的青春》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志願者支教的感人事跡,弘揚了志願者精神,在如今物慾、金錢橫流的社會,該片給了我們一次深化心靈的洗滌。給我們什麼樣的思考和啟示,影片情節如一縷清泉,一副良葯,讓我們從中感悟什麼才是精神上的充實和理想的追求。
故事圍繞一座美麗的小城;一所貧困的學校;一群共青團青年志願者展開的。他們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社會地位,是什麼促使他們做出決定——去西部山區支教,是什麼支撐他們離開發達、繁榮的都市生活,走進物質缺乏、土地貧瘠的山村,又是怎樣的情感發展,促使他們最後對這片土地產生了那樣難以割捨的感情,甚至於決定留在這片土地上奉獻自己的一身。影片是一部激盪青春熱血的影片,歌頌支教,弘揚了時代的主旋律,塑造的一群鮮活的人物形象,看到了一種挑戰自我、奮斗拼搏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觀看完《飛揚的青春》這部電影後,讓我有很深的感觸。作為一名教師,讓我更加的確定我的責任和義務。 講述的是一群進入到山區的支教的志願者,他們不僅展現教師的職責,更弘揚了志願者的精神,給了我們一次凈化心靈的洗滌。
在一群共青團青年志願者中,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有著不一樣的生活背景,但是他們有著同樣的目標——西部山區支教。他們將自己畢生所學習的東西,甚至遠離發達、繁華的都市生活,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這個物質缺乏貧困的山村。在艱辛的支教過程中,促使他們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濃厚的情意。讓我影響特別深刻地有這么一個故事情節:嬌嬌從車上下來,丁青明走到她的面前,將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支刻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鋼筆送給了她。我記得,在電影中,一直是松坡小學的主幹課程的果子老師,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在觀念方面和其它支教老師產生多種矛盾,但是朴實善良的內心與共同的生活理想讓他們從不理解到最後的相識相知,齊心改造學校的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帶著他們走出大山,以原生態的苗族山歌打動了評委,最後他們獲得了肯定,頓時孩子們歡呼和開心。松坡小學校長王琦對支教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並為學校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但是積勞成疾的她在不久後就病倒,與世長辭。給力支教老師極大的感觸,也給了我極大的感觸。

2. 電影《飛揚的青春》觀後感 300字左右

第一篇 (這一片可能不太適合你寫,可以看看下面那一篇)

在第二十九次教師節來臨之際,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增加同學們對老師的理解,更為了增強老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及責任感的認識,年級黨支部組織教師和同學在我校圖書館觀看了電影《飛揚的青春》,並通過網路觀看了《小等》、《新來的李老師》、《隱形的翅膀》等電影。
《飛揚的青春》根據貴州著名作家曾羽長篇小說《飛揚的青春》改編,是中國首部描寫支教志願者的公益電影,影片全程在貴州山區拍攝,影片是一篇真實展現共青團青年志願者支教的漫長畫卷,靜靜的講述了那些社會最底層、默默付出的的老師的感人故事,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志願者支教的感人事跡,弘揚了志願者精神,充滿青春的活力,充分體現教師職業的辛酸,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給了我們一次凈化心靈的洗滌。
看了不少所謂的情感電影,大多脫離現實生活,而《飛揚的青春》以西部志願者現實支教經歷為題材,由青年志願者自編、自導、自演的真實電影,用光影世界打造了我們貴州人迎接黨十八大召開最誠摯的禮物。貴州屬於高原山區,地形相對復雜,許多山區的孩子每天要走很遠的山路才能到學校,有的甚至走幾個小時,跋山涉水十幾里路才能來到學校。並且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他們渴望更多的愛和關注,但並不抱怨父母沒有提供自己更好地環境。也正是孩子們純真無瑕的眼神和坦然面對自己貧瘠生活的態度,讓志願者們的心有所觸動,情不自禁地流下淚水。志願者們朴實二善良的內心與共同的奉獻精神讓他們從相識到相知,齊心協力改造校園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孩子們讓兩位主角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自己責任感逐漸增強,唯一能做的就是愛和堅持去回應孩子們的期待,弘揚了志願者精神。並以無微不至的關懷溫暖著每一個孩子的心,帶領孩子們第一次走出大山,參加市裡舉辦的歌詠比賽,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卻因積勞成疾病倒,與世長辭。
這些志願者們以自己的行動為青年教師做出了榜樣,作為貴州的教師,身處於設備齊全、環境優越的工作環境下,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認真呢?感謝《飛揚的青春》,這部電影讓我的內心深受觸動,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無私奉獻的崇高,我將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投身於我熱愛的教育事業,讓我的青春飛揚在學生們的世界裡。

第二篇
飛揚的青春觀後感

飛揚的青春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志願者支教的感人事跡,弘揚了志願者精神,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給了我們一次凈化心靈的洗滌。
故事圍繞著一座美麗的小城;一所貧困的學校;一群共青團青年志願者而展開。他們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社會地位,是什麼促使他們做出決定——去西部山區支教,是什麼支撐他們離開發達、繁華的都市生活,走進物質缺乏、土地貧瘠的山村,又是怎樣的情感發展,促使他們最後對這片土地產生了那樣難以割捨的感情,甚至於決定留在這片土地上奉獻自己的一生呢?
美麗的城市中心廣場,支教老師們胸帶紅花,整齊排列,接受領導檢閱。省領導丁青明以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走到了青年志願者的面前,與青年志願者們一一握手,親切問候。
一輛車風馳電掣的開來,一身紅衣的嬌嬌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從車上下來,丁嬌嬌快速的跑到隊伍里,丁青明走到嬌嬌面前的時候,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支六十年代上山下鄉當知青的時候獲得的、筆身上刻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鋼筆代表省領導的殷切希望送給了丁嬌嬌。
掌聲響起,青年志願者們舉起了拳頭,庄嚴宣誓。
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支教的老師們都讓人為之敬佩。意氣風發的丁皎皎寄託了省領導的深切希望,接過了象徵著「奉獻精神」的鋼筆。封政原是省事業單位的中層領導,因為晉級受挫外加內心的政治抱負而毅然決定投身到底層支教事業。封政、皎皎和當地學校職工小果子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而在觀念方面產生多種矛盾,但是朴實善良的內心與共同的生活理想讓他們逐漸相識相知,齊心協力改造學校環境、提高教學質量,並帶領山裡的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參加了市裡的歌詠比賽,以原生態的苗族山歌獲得了評委會大獎。支教老師們的工作和生活得到小學校長王琦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但積勞成疾的她卻不幸病倒,與世長辭。校長的離世給支教老師們極大的感觸,也給了我極大的感觸。
這部片子有一個鏡頭是我一直都很心疼的地方,就是一個孩子為了照顧他媽媽,把作業本撕下貼在窗上,用石塊寫作業,這一幕看的我眼淚直流。我們有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第三篇

http://www.docin.com/p-705438182.html 這一篇我實在豆丁網找的,我本想下載的,但是需要的豆元太多了,我沒有那麼多,抱歉,這篇還是到網頁看吧

3. 電影《大漠青春》的觀後感500字,謝謝

這才是一部真正的青春偶像劇。電影《大漠青春》是共青團中央宣傳部與河北好人緣影視製作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山西飛天影視傳媒、北京九州同映數字電影院線聯合攝制的。電影《大漠青春》以保定學院畢業生田英普、岳超和志願者劉詩雨懷著「獻身西部、綻放青春」的理想,紮根新疆且末縣中學任教為主線,藝術地再現了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淡泊名利、克服困難、樂觀向上、傾心育人的感人故事。來自保定本土的編劇袁鳳岐胡楊紅柳般的堅持終於有了收獲,整個劇本脈絡清晰、高潮迭起,現場笑點淚點交織、掌聲連連。導演智磊和貢米、呂聿來、趙千紫等深受青少年喜愛的青年演員給觀眾帶來了無數驚喜,他們的表演行雲流水般清新,毫不造作。這些傳統意義上的青春偶像派演員把他們最朴實自然的部分呈現給了觀眾,打造了一部新時代的青春偶像劇!
是的,田英普們才是真正的青春偶像。要知道,2000年,「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還沒啟動,到西部去並不能享受特殊的政策和資金補貼。剛剛大學畢業的他們帶著青春的夢想,從家鄉河北來到幾千里之外的新疆且末縣,站在三尺講台上,一站就是十多年。時間在變,容顏也在變,但不變的是那份追求和執著。十幾年來,保定學院的志願者們,手握知識的火炬,把愛和希望傳遞到每個需要的角落。憑著青春熱血,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愛,他們選擇了遙遠的西部。抉擇,就意味著遠離故土,在那裡紮根。這個偶像泛濫的時代,我們見過了太多鶯鶯燕燕耍酷賣萌博眼球博頭條的「偶像」,但是這些所謂的「偶像」除了做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以外,實在無法完成一個偶像的使命,無法為我們社會發展的進程帶來正能量。我們的社會需要田英普、岳超、劉詩雨這樣的優質的真正的青春偶像!
是的,田英普們正在擁有和正在逝去的才是真正的青春。電影里有一句台詞非常打動我——「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是的,戈壁荒漠——這個詞在我們腦海里可能只是一個名詞或者一張圖片,只有真正走進並生活下來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含義。看著電影里被高原反應折磨的流鼻血、嘴脫皮、要上縣城治療的志願者劉詩雨,我對她們既感動,又欽佩。他們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卻沒有退縮。且末的風景是荒涼的,也是唯美的。電影里可愛的維吾爾族少年用真誠、質朴感動著支教的老師們,也感動著現場的觀眾。原本頑劣如一匹野馬的努爾江在老師的引導下,轉變為一個樂於助人、積極向上的少年;瀕臨輟學、不善言辭的希玲娜依,在老師的幫助下,走上了縣演講比賽的賽場……演講台上,希玲娜依說:「當我遇到你們的那一刻,我就中獎了!我長大了,也要上大學,上你們那所大學!」5月28日,遙遠的保定學院首映禮現場,掌聲雷動,淚雨紛飛……繁星中的月亮照亮了所有人的心靈。有限的青春年華里,能夠這樣深切的影響、幫助到那樣一群幼小的心靈,這樣的青春才算得上真正的青春!
在淚點和笑點交織的一個多小時里,電影《大漠青春》感動了我。當代大學生克服困難、追逐夢想、淡泊名利,傾心育人,用真心、愛心、責任心、事業心詮釋了為人師表的深刻內涵,呼喚著當代學子肩負起歷史賦予青年的責任與使命,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為電影《大漠青春》喝彩!向台前幕後的奉獻者致敬!

4. 青春勵志電影觀後感

觀巜隱形的翅膀有感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隨著張韶涵《隱形的翅膀》這首歌的響起,勵志電影.結束了。影片結束時,我們每個人都報以最熱烈的掌聲,獻給這個美麗而又堅強的女孩。「上帝給你關上了一道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在這扇窗里,有太多太多美好的東西,但推開它的是一種堅毅、頑強、永不放棄的信念。漫長的人生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越是布滿荊棘的地方,越是殘猶珍貴的寶藏!有的時候,成與敗不過是一念之間,在失敗的邊緣,只要再大膽的往前邁一步,很有可能就會成功!同學們噙著淚回到了教室……人沒有了雙肢就像小鳥失去了翅膀,花草樹木失去了滋潤一樣,就好比沒有了生活能力,沒辦法生活下去。
影片中的小女孩志華在一次意外中,也失去了雙肢,她也曾想過是否該繼續生存下去,而她在爸爸媽媽的勸說下,她選擇了生存下去,並且要考上大學,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她開始學慣用腳來寫字、吃飯、洗臉、刷牙、穿脫衣服等一些原本用手來做的事情。在她的努力下,把腳訓練地跟手一樣靈活,便開始不依靠爸爸媽媽。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被游泳教練選中並且又參加了訓練,參加了全國殘疾人游泳大賽,取得了勝利,同時也被體校錄取了。
看了這一部電影,我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她正如《隱形的翅膀》歌中,說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志華的這種行為,是常人難以想像,難以做到的。她在比賽中取得勝利的關鍵在於:別人休息時,她還在拚命訓練。我們要向她學習的是:堅持不懈的精神。
雖然,我們沒有殘疾,但是,我們對待學習,要像志華一樣,奮發向上。我們已經六年級了還想去玩,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學習上。
這部影片給了我許多感想和啟發,讓我終生難忘。它不僅讓人感動,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管你是否殘疾,都能達到你想要的目標。只要你有志氣,有毅力,無論什麼事都能做好。鳥兒之所以能夠在天空中飛翔,不單單因為它擁有翅膀,更因為它嚮往著天空中的自由生活,影片中的主人公就好比是一隻沒有了雙翼的鳥兒,但卻能在廣闊的天空中翱翔,她艱辛的成長過程,使得我和許多觀眾一樣,不禁潸然淚下。
上天總喜歡不斷的給世人帶來考驗,但這並不代表這是絕人之路。片中的主人公志華因一次意外失去了雙臂,剛開始時,她也無法面對這樣的事實,甚至還想過就此了卻餘生,但在父母的鼓勵和幫助下,她漸漸恢復了自信,習慣了用腳代替手的生活。之後,志華被教練看中,成了一名游泳運動員。現實生活中,我們看那些健全的游泳運動員訓練時很辛苦、很累,但我們卻從未看過殘疾人運動員訓練,影片中的那些訓練場景,至今我還歷歷在目,那些殘疾人運動員,他們要付出比一般的運動員多多少倍的汗水,才能有在賽場上的出色表現呀! 隨著高考放榜的日子臨近,志華的朋友們都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但因為她是殘疾人而無法被錄取,這對於志華來說,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志華的母親因為女兒失去雙臂,已經有些精神分裂,再加上志華沒有考上大學,一下子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為了完成母親最後的心願,志華一方面努力訓練自己,一方面勤於讀書,終於在比賽中她突破自我極限,取得了冠軍,同時,她也被某所大學破例錄取了,她終於完成了一家人的心願!
整部電影既沒有絢麗多彩的偶像明星,也沒有吸引眼球的電腦特效,一切看上去是那樣的真實,故事情節也沒有多麼跌宕起伏,但就是這樣一部影片深深地震撼了每一個人!正如《隱形的翅膀》歌詞中寫到的那樣,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只要我們懷著永不放棄的念頭,不管什麼樣的困難都能克服。

5. 勵志或青春主題 觀後感500字 倆篇

1、青春派
那天去了一個朋友家去玩,他給我推薦了一部電影叫《青春派》,回家之後我就用電腦看了,挺不錯的一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一個16歲高三生因早戀而未考上大學然後復課,但他沒有忘記那個女生,但那個女生卻已經不再理他,然後他在墮落與奮斗中掙扎的一個故事,他也有一群好夥伴,有的很富,有的非常非常刻苦,他們有一個很負責任的班主任,影片片尾,主人公代全班說出來了他們的心聲,主人公也考上了一個較好的大學。

我認為電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我們不應該輕易地收外部客觀條件而影響了我們堅定不移的新念,我們應該堅定不移的向自己的夢想前進。但我們也應該去奮力爭取我們想要的,哪怕最後失敗了,我們至少以後不會後悔。

主人公經歷也告訴了我們一點,錯誤的我們應該趁早放棄,不能太過頑固,不然這樣的後果只能是傷人傷己,我們應該學會辨別是非,早點清楚那條路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並及時的改正過來。?電影也涉及到了親情,主人公最終拋棄了自己要去上海追那個女生的錯誤想法而選擇留在北京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這也告訴了我們,家才是最溫馨的港灣,家人才是會永遠陪伴我們的。不論我們做什麼,只要是正確的,只要是我們喜歡的,家人總會不遺餘力的去支持我們。

也許我只讀懂了電影的一部分含義,雖然影片標簽是青春 愛情,我更認為它是一部勵志的,不得不說,影片很精彩,很現實也比較貼近生活。
2、綻放
前幾個星期,我們看了一部關於殘疾人為自己夢想而奮斗的勵志電影——《綻放》。看完後,我除了感動,還稍許有些慚愧。
有一個女孩,她雙目失明,卻彈得一手好鋼琴。她去找工作,卻屢次失敗,只因為她是個盲人。可後來,她的琴藝和努力終於被發現了,做了一名音樂老師,她終於可以彈琴給別人聽了。電影中還有許多像她這樣的殘疾人,有的是聾啞人,有的沒有手,有的沒有腿,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殘疾人而放棄自己,反而都有自己的目標,都想在舞台上表演。為此,他們努力奮斗,不管有多累,有多苦,都肯為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最終,他們在舞台上實現了目標,在舞台上綻放了他們自己,得到了觀眾的肯定,也讓我們知道()了殘疾人比我們更堅強,比我們更能吃苦!
我很慚愧,我一個四肢健全的人居然比不上一個殘疾人,我毫無看不起殘疾人的意思,只是我真的發現我還不如他們,他們很偉大,我卻很渺校他們都能為自己的目標而流汗、流血地付出一切,我為何不能呢?況且,現在的我毫無頭緒,很迷茫,不知目標在哪。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反省了,是時候定下自己的目標,然後為之付出了。讓這些身殘心不殘的殘疾人做我的榜樣!
看完這部電影,我特意去查了「綻放」的意思。綻放,就是花朵開放。這些殘疾人就好比花朵,他們綻放了自己,綻放了自己的生命之花,如此絢麗,如此多彩。我真為他們感到高興,情不自禁地想為他們鼓掌。
成天掛在嘴上的是夢想,努力達成的是目標!

6. 求青春之歌電影觀後感~~~~1000字左右,高分懸賞

★《青春之歌》讀後感(1500字)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值得人們用最美好的語言去謳歌,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流動著青春熱血的好書——《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我國著名作家楊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過描寫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在那個時代,那個背景下的年輕人的革命精神。看完了這部作品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那個時代愛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他們的信念是那麼的堅貞。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這些歷史時期的愛國學生為背景,描寫了以此大學生為中心的一批愛國進步青年。在中國共產_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塑造了各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反蚋了在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激烈動盪的年代,知識分子的掘起和分化。表現中國的一代青年在黨的領導教育下,不斷更新自己,擺脫舊思想來束縛的曲折成長過程,說明了廣大青年知識分子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才是唯一正確出路,才能擁抱起美好青春。
這部作品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典型。她的成長表明那個時代廣大知識分子走過的一找曲折艱難的道路,作為一個具有崇高的無產階級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熱情的青年革命者。經過了一條艱苦的磨練和改造過程。她出身於一個地主家庭,佃農生母,慘遭迫害致死。她深受異母的凌辱和虐待,使她從小養成孤僻倔強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為反抗不幸的命運離家出走,這是「五四」以來,許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向社會時共同邁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個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狂熱性以及個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來。最後在盧嘉州,林紅等的教育幫助下,經歷了二次鐵窗血與火的洗禮,參加農民搶麥斗爭,並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在一系列革命實踐中變為堅強,政治上逐漸成熟起來。
在《青春之歌》中我領略到了林道靜對於黨的真摯的依賴的象孩子見到母親一樣的情感;領略到他們那一群象火山一樣噴發的熱血的愛國之情;領略著那個動盪的、轟轟烈烈的時代的風雲。一星期以來,每個晚上,我都沉浸在那個時代中。但是,畢竟,我還是從那個時代中走出來了。書看完了,我看了楊沫的再版後記。這一本書,它經過了另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文化大革命的時代。它聽取了眾多的意見而改變了一點,增加了林道靜在鄉村農民運動中鍛煉的七章,這表明了「歌明者要與工農商相結合」的歌明思想,也給整部小說展示了更廣闊的天地。同時,林道靜的思想發展、成熟之路也就更加合情合理。我雖反感增寫的理由,但卻還比較喜歡這幾章。最喜歡的是開頭道靜和余永澤生活,和盧嘉川接觸的一段,在獄中和林紅接觸的一段,寫得很成功。可是後來,卻很難理解一個成功的歌明者的真正的斗爭和歌明的情節。這種內部的「左」和「右」的斗爭,也許是因為某些人的批評,也許揉進了文革的一些影子,更也許,我自己天真地沒有預料到當時斗爭的復雜性。
總而言之,楊沫是一個成功的作家,但同時又是一個有太多責任的作家。作品不應該為歷史去背上沉重的包袱。我欣賞的是那種「自由」的作家,他沒有任何責任和工作的目的需要而去寫作,他的作品就應該是他自己最強烈的感情,是他心底最強最高亢的呼聲。楊沫的作品,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是她畢竟寫出了,成功地寫出了一代人最壯美的青春!
這本書也讓我感到,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也應該像文中的林道靜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堅強的意志,這種奉獻要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為現在家家戶戶多數是獨生子女,所以個個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經歷不起任何風吹雨打,很多事都要靠父母,缺乏奉獻精神,而堅強的意志更需要我們的鍛煉,需要我們在一道道坎坷中慢慢成長,需要我們意氣風發的走向未來!

7. 電影《青春期》的觀後感

感覺還不錯,那時候的她們處於叛逆時期 ,呵呵

8. 青春系列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觀後感精選

青春有夢不迷茫
文/夢里詩書

相對於當下諸多國產濫竽充數的青春電影來說,《誰的青春不迷茫》至少對青春做出了一副對仗工整的答卷,將夢想與朦朧的愛情在那最為美好的青春成才中以締結,但套路化的劇情,刻意生硬的同時,亦使電影自身顯得了無新意。

關乎校園生活的真摯成為了《誰的青春不迷茫》彌足珍貴的亮點,電影沒有那生硬刻意的懷舊情懷,也未曾以俗不可耐的橋段去堆砌青春,如同諸多關乎青春的同類佳作,去認真講好一個屬於青蔥年華里的故事,形成了其為人能真正走進電影的橋梁,而於此中電影在選角上採用新人以貼近真實,以聚焦性格家庭成績可謂千里之差的男女主他們在青春中的愛情故事,更將青春的夢想和那朦朧的愛情,構築出在成長中淳樸動人的內在縱深。

《誰的青春不迷茫》最為值得肯定的,是對成長的聚焦,電影透過一個成績優秀卻沒有自我的女生林天嬌與「學渣」男生高翔兩人之間的點點滴滴,在迷茫中去找尋自我的同時,也令人所見夢想的實態,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被尊重,無論是林天嬌仰望蒼穹的天文夢,還是高翔一句簡單的「我想飛」,如若時光倒退百年,我們今天生活中的一切,何嘗不會被如電影中老師所鄙視的看為痴人說夢,青春多少夢想的墮落源於面對學校與家長被迫的改變,又有多少的迷茫是源於夢想的缺位,被壓抑的成才與夢想成為了電影為人共鳴的情感沉澱。

如果沒有《那些年》,沒有《我的少女時代》,沒有《哪一天我們會飛》的前車之鑒,那麼這或許是一部當值得被稱道的電影,但《誰的青春不迷茫》對諸多青春電影套路化的沿襲借鑒,無論從愛情,家庭,友情甚至於夢想的點題,都能在他作中找到那麼些許似曾相識的影子,這最終使電影在自我風格的鍛造上顯得極為匱乏,而在後段一些表象化體現熱血的誇張橋段實則並沒有能達到預想的燃情,反而最終只是虛化了青春的真實。

「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意思,難道我以後就不能成為我自己了嗎?」這段《阿甘正傳》中的對白實則正是對《誰的青春不迷茫》關乎成長中夢想最好的詮釋,青春有夢不迷茫,願每個人都能成為最真實的自已。

9. 至青春電影影評2500字

影評:《致青春》昨日青春今日傷痕
嚴格地說,《致青春》是兩個人的作品。導演趙薇的樂觀、活潑以及小小的惡作劇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戲;編劇李檣的細膩、敏銳,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戲。今天已經高度社會化的大學校園,過早地培養出了不少「成熟」的學生。但在上世紀90年代,校園之牆還是一堵防衛線。《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來呈現出走後的坍塌感,然而青春還有餘燼之熱,在催促著人們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電影後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時期是最適合激烈表達感情的時候,而有過這種激情燃燒之後,就再也不會心生漣漪——看看鄭微後來是怎麼對待重新回來找她的陳孝正,看看韓庚飾演的林靜如何對待他的追求者。
趙又廷與韓庚,一個為出身貧賤而自卑,另一個因看到父親愛上鄭微的媽媽蒙上心理陰影。在青春的兩頭,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後面是中年無法面對之尷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沒心沒肺、敢愛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熱情的歲月。但青春卻如篝火,燃燒得越旺盛,成為灰燼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終將逝去」這樣的描述再合適不過。
按照目前電影市場最流行的喜劇元素來看,《致青春》一個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營造、戲劇沖突的設置、角色表現完成度等方面,均體現出不錯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獲取一場歡笑,《致青春》不會令人失望。趙又廷飾演的陳孝正呆板、嚴肅的外表與其孩子氣的言行,製造了差異感很強的「笑果」;客串午夜電台主持人的韓紅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領神會……
《致青春》完全可以採取《泰囧》式的喜劇狂歡,把搞笑進行到底,最後來個好萊塢式的大團圓結局,這樣似乎更符合觀眾的期待。但這部電影還是試圖把社會的切面呈現出來。在後來的情節里,《致青春》放棄了繼續逗觀眾笑,轉而去思索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以及情感之於人的重要性。鄭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陳孝正以回歸救贖內心,林靜以努力想換回愛的能力,朱小北以遺忘告別過去……他們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無法用成敗來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這樣,於殘忍之中奢侈地品嘗點滴甜蜜。
《致青春》對於沉重部分的把握,不會影響到只圖來影院找樂的觀眾的心情。「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內心充滿歡愉者,會通過這部電影得到歡愉;內心曾有荊棘者,也會得到一些安慰。影片在角色的情感過渡方面,有操之過急之處。在角色戲份分配方面,後半部分也有些吝於刪減,但作為趙薇導演的第一部作品,用最簡單的四個字可以評價:超過期待。作者:韓浩月

10. 求一篇電影《青春派》的觀後感,急用

之前讀過的一篇供你參考:

我們的青春Replay

拍高考題材的電影不少,但是能做到如此掌控的電影卻很少見。

16歲的時候,高考失敗,重新復讀,覺得這個世界所有東西都在跟自己作對,家長、老師、高考、女友、同學、鄰居。而正是在這個復讀的一年中,加速了成熟的腳步,復讀的不只是高考,而是從青蔥到青春的成長。

青春的成長就是不斷經歷第一次的過程。沒有戀愛過,沒有告白過,青春的熱血會沖破自己的懦弱。但是青春的熱血一般伴隨的都是頭破血流的反省。
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總會在你熱血的時候給你當頭一擊棒喝,人難免就又會縮了回去。走一步,退兩步,思第三步,哪一段第一次不是這樣。

青春的成長總會伴隨著亦敵亦友的朋友,他們會跟你爭妹子打得頭破血流,也會在外敵當前的時候做你最堅強的後盾。他們可能跟你在同一個宿舍,你
們沒有深交,但當他消失的那一刻,好像又掏空了你生命中的某一種習慣。他們可能外向可能內斂可能單純可能細膩,但你總能接受各種多樣性而又不帶成見。

青春的成長就是第一次的戀愛,大千世界的戀愛故事大體是你愛的人愛別人,而愛你的你不愛。這個基本的道理我們都知道,但是體驗了第一次才知道
為什麼戀愛的魔力讓你對不愛你的人專情,而對愛你的傲慢。男主角居然也只有在自己失戀的深淵才能體會父母要離婚的傷感,哪怕他早就知道這是一個局。也就只
有在時間和對戀愛新的體驗中,才知道應該欣賞愛你的人對你的付出,雙宿雙飛去了人大。

所以說,青春的成長就是從懵懂到體諒。電影裡面,像我們影子的中學生們都像我們曾經一樣,老說別人幼稚,而自己干著沒有擔當的幼稚的事情。而
我們接觸了社會,知道我們無法保護同伴,知道我們身邊看起來跟我們一樣人有著不同的身家,知道我們對朋友背負的重擔的無知程度,知道我們父母老師所經歷的
不能言說的痛。知道了這些,很難再幼稚下去。所以,我們體諒、我們擔當、我們分擔、我們才可能進化成更好的人。

雖然最後,居然和曉凡都考去了人大,雖然居然懂得了曉凡換發型的原因,雖然看起來居然這一次要緊緊抓住愛自己的那個人的付出,但青春總
伴隨著來來回回。說不定他會再次放棄愛他的人選擇他愛的人。但是,在復讀戀愛的這一段旅程,他只是更清楚了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想要什麼。所以,青春的第一
次,總要嘗試,不在嘗試中失敗,哪能從失敗中找到成功呢?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時代青春的故事。很明顯,80後90後的青春不是北京胡同家屬大院,山西汾陽晃盪迷茫。但對於青春的叛逆,青春的成長,每個重新翻看這一段的人,總會敲擊到內心的共鳴。
(以上來自豆瓣)
能幫到你請給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青春題材的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世界逍遙行結局 瀏覽:789
百慕大鬼海漩渦電影 瀏覽:298
燃燒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中文 瀏覽:16
哪吒電影魔童降世圖片 瀏覽:883
電影表情包圖片大全下載 瀏覽:76
怎樣將零食帶進電影院視頻 瀏覽:592
女主角叫卡羅琳的恐怖電影 瀏覽:936
拿什麼買電影票 瀏覽:324
夢想成真法國電影 瀏覽:912
日本一部巨人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00
電影戰狼的大結局 瀏覽:993
周潤發電影大全集下載 瀏覽:1000
機甲大戰怪獸電影完整版 瀏覽:410
古天樂去泰國救女兒電影 瀏覽:60
日本人演中國電影的演員 瀏覽:434
泰國電影鬼眼日記在線 瀏覽:989
蜘蛛所有電影大全 瀏覽:448
王雷電影大全 瀏覽:926
鄭州市最便宜電影院 瀏覽:25
台灣攻略九部電影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