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曲劇的來源有什麼歷史背景
明清時期在農村盛行民歌,後來人們在民歌基礎上經過藝人加工形成了小曲,這些小曲詞情雅麗,曲韻動人,深受城鄉人民的喜愛。明代開封唱小曲之風尤盛。
明代文學家沈德符《顧曲雜言·時尚小令》記載:
元人小令行於燕、趙後,侵淫日盛。自宣、正至化、治後,中原又行瑣南枝、傍妝台、山坡羊之屬。李崆峒先生初自慶陽徙居汴梁,聞之,以為可繼《國風》之後。
自此之後,又有耍孩兒、駐雲飛、醉太平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隆間乃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干荷葉、粉紅蓮、銀絞絲之屬
比年以來,又有打棗桿、桂枝兒二曲,其腔調約略相似,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濺,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沁人心肺其譜不知從何而來一一真可駭嘆!
明清俗曲最初是以單曲清唱的方式演唱的,演唱時,三五人自執檀板擊節,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幫腔處就一起幫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順序來演唱,人們稱之為「鼓子曲」。
大約到了清代末期,出現了一個名叫朱萬明的人,他自幼愛拉愛唱,尤其酷愛鼓子曲。朱萬明的父親會「海參戲」,也會拉弦伴奏,是清代末期鄭鐵爐一帶有名的藝人。「海參戲」是坐攤戲,活躍於當時的民間。
朱萬明受父親感染,耳濡目染,大腦里的戲曲細胞就格外活躍。朱萬明成年後,一面在家裡玩曲子,一面農閑時和玩友外出應酬,為了區別於「下九流」的戲子,他們就創造性的把鼓子曲與「踩高蹺」結合起來,自稱「玩友」。
朱萬明非常注意民歌和民間戲曲吸引進小調曲子,也注意從生活中吸取藝術營養。
一次,他們夜行至漢江邊,忽聞一婦女痛哭亡夫,哭聲哀傷而富韻味,朱萬明根據這哭聲的音韻,創造了曲牌「小漢江」。
另一次,朱萬明乘船過黃河,艄公搖櫓的聲音觸發了他的靈感,由此創造了曲牌「慢舵」。
朱萬明還重新組織了高蹺曲子的「十八板」,他把原僅有開首,增添了「狀元遊街」、「過街俏」等曲調,使重新組織的「十八板」歡快活躍、妙趣橫生、引人入勝。
朱萬明在器樂伴奏方面還發明了墜胡,墜胡是將琴桿拉長,琴筒加大,使其聲音更洪亮、高亢。
朱萬明就和一群玩友走街串巷的演奏,到了1920年前後,出現了有簡單化裝和粗略的行當分工的高蹺曲,多數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間傳說腳本,如《小姑賢》、《打皂》、《小打魚》等。
在1926年農歷四月初七,由河南省臨汝縣大張村關雲龍和朱萬明率領劇社「同樂社」,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縣潁陽鄉三里李窪村演出,因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蹺演出,李窪村的李祖白提出讓他們去掉高蹺站在檯子上唱曲子。
觀看演出的農民將運載莊稼的牛車搭成高台,同樂社去掉高蹺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了《許狀元祭塔》、《楊八姐鬧酒店》劇目,這使高蹺曲走上了舞台。
兩個月後,李窪村這天為龍王廟唱廟會戲,就在廟門前壘個0.5米高的一個小檯子,上面搭了棚,後面掛了一大塊紅布,做遮堂布。
伊川的耿庚辰、孔海東、劉金水、郭太超和登封的王天水、范隨林、李圪嗒等20人在舞台上唱了曲子戲,模仿當地的越調和河南梆子,又加上了小銅器唱了起來。
「同樂社」唱的有《丁郎認父》、《天河記》、《劉全進瓜》、《武松殺嫂》、《書館會》等。這種新的表演方式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從此,高蹺曲走上了舞台,百姓們稱它為「河南曲子」,後又命名為「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在李窪村正式誕生了。廟會戲後,消息傳得很遠,來邀請他們助興演唱的人不斷,同時也招來了各地名演和本村演員外出演出。「同樂社」又在紅布上寫了「醒民劇團」4個大字,從此組成了我國第一個曲劇團。
1927年開始,「醒民劇團」到外地演出謀生,很快影響到附近縣鄉。附近的鄉縣又有了多家演唱組織,這種去掉高蹺在舞台上演出的形式,遍布了周邊的鄉縣地區,也影響到了「醒民劇團」。
「醒民劇團」1928年在洛陽看了文明戲的演出後,受到相當大的啟發,思想有所轉變,便與玩友結伙進城,在洛陽老集演出《戒大煙》、《放足》、《李豁子離婚》等時裝戲,受到歡迎。
20世紀30年代起,曲劇逐漸向兄弟劇種學習表演程式,戲劇的伴奏樂器也逐漸增多,逐漸發展成為健全的「文武場」,從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戲曲,向正規化的方向發展。
剛開始,曲劇的伴奏樂器只有兩種,一根墜胡,一副手板,多時另加三弦、四弦,沒有銅器七鐃、八鑔等武場打擊樂。
後來,朱萬明與其他曲友一道改進伴奏器樂,增加了打擊樂,如鼓、鑼、鑔等,文場增加了笙、嗩吶、古箏等,根據演唱伴奏需要豐富了管弦樂,並且劇目也漸漸由演家庭生活戲而偏向於演歷史戲,由演中小型戲而演大戲,各行當也逐漸完善起來。
到了1937年左右,曲劇的發展猶為迅速,遍及了全省的主要縣市,直至安徽省的臨泉一帶也都有河南「曲子戲」的演出痕跡。在周口、淮陽、界首等地開始出現半職業性劇團,知名演員有楊德富、李金波、陳萬順、陳玉佩等。陳玉佩是曲劇最早的女演員,唱戲細膩,表演傳神,深受百姓的喜愛。
1943年前後,曲劇中別有特色的黑頭唱腔出現了。當時,由朱六來、朱雙奇、蘭輯吾、耿庚辰、溫如意、李運成、張桂林、張光旭、張八子、吳魁及琴師馬鐵良組成的曲子班在陝西咸陽演出時,排演曲劇第一個連台本《呼延慶打擂》。
那時的曲劇仍以生、旦戲為主,從未出現過黑頭行當,更無粗獷響亮、剛正豪邁的黑頭唱腔。朱六來、李運成、張桂林、溫如意、耿庚辰研究認為,包公鐵面無私,不畏權勢,就連他的說話也一定要語氣重、有分量,唱腔自然也和一般角色不同,既要響亮,還要帶點「鋼音」。
經過試唱,他們在豫劇「臉子」唱腔的基礎上,用曲劇的揚調過門演唱,形成了基本唱法。接著,由耿庚辰在《呼延慶打擂》中試演包拯,馬上受到觀眾喜愛。這樣,曲劇「黑頭」唱腔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20世紀40年代中期,洛陽成立了曲劇班,由張光耀演包拯,張光耀琢磨其師傅耿庚辰的唱腔,同樣用揚調唱出了「黑頭」唱腔。
1952年,謝祿調入偃師縣曲劇團。因他天賦極高,聲如洪鍾,由他扮演《呼延慶打擂》中的包拯,他想借鑒梆子戲爨金聲的黑頭腔來演包拯,可爨金聲亡故多年,謝祿只好步行10多千米去找熟悉爨家聲調的人請教,又去京劇團觀摩學習花臉唱法,反復研究各種調門,一字一句細心揣摩。
經過長期研究,謝祿終於摸索出了曲劇和梆子黑頭唱腔的潛在規律,在陽調基礎上進行改革創造,使音調高亢挺拔,明亮生輝,研製出了帶有爨家韻味的曲劇黑頭唱腔,轟動豫西,驚動省垣。
張廣耀的黑頭腔只有撩子、陽調兩個曲牌,謝祿又將詩篇、慢舵採用轉調唱法,將一般的詩篇上移五度轉演唱,使音調剛勁明亮。
演唱慢舵時,謝祿提高二、三、四句的落音,過門由C調轉為G調演奏,把這些優美抒情、文雅纏綿的曲牌唱出了虎勁吼音的新韻味,成功研製出曲劇黑頭行當的一套風格獨特的唱腔。
後來,謝祿又排演了《秦香蓮》,該劇的主要難題就是拿下以唱功為主的包公戲。劇組研究認為,應當把握住包公的性格,突出「黑頭」唱法上的「宏」、「壯」、「剛」、「豪」等特點,唱腔要有剛勁雄渾的氣勢和鏗鏘有力的力度。
謝祿研究吸收了偃師著名的「大臉」黑頭演員「大金聲」、「二平」的唱法優點,充分發揮自己剛亮的嗓音、真切的吐字和有力的噴口長處,不僅成功地唱了大段揚調,還創造出了「黑頭」的「撩子」唱法。戲一上演,即獲得廣泛贊譽。
1959年謝祿調入河南省曲劇團,他繼續研究各種劇種的「黑頭」唱法,博採眾長,對自己的「黑頭」唱腔加工改進,如使用「腦後音」發音,增強「噴口」吐字,加速表現黑頭性格特點的「吔」行腔襯字等,特別是結合「丹田勁」彈出來的笑聲,增強了表現力。
後來,謝祿又創造出了「反調詩篇」、「飛極陰陽」調門的唱法,更加完善了「黑頭」唱腔。謝祿成了曲劇舞台上獨樹一幟的「黑頭」演員,也為曲劇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 曲劇是怎麼來的
曲劇是在河南曲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邊踩高蹺邊唱曲子,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高台曲。
曲劇是在河南曲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起初的形式是由表演者邊踩高蹺邊唱曲子,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高台曲。鼓子曲是一種曲牌聯綴體式的說唱藝術,演唱時,三五人自執檀板擊節,一反以前的三弦伴奏形式,需要幫腔處就一起幫腔。每一曲目,均按一定的曲牌順序來演唱。約於清末民初,出現鼓子曲與踩高蹺相結合的形式,稱為「高蹺曲」。它最初出現的時候,既不化裝,也不分行當,只是由數人踩高蹺唱有故事情節的曲子,以三弦等樂器伴奏,走街串坊。發展至1920年前後,才出現了有簡單化裝和粗略的行當分工的高蹺曲,多數演出鼓子曲中大多有人物故事的民間傳說腳本,如《小姑賢》、《打皂》、《小打魚》等。 「高蹺曲」去掉高蹺拐子並登上戲劇舞台,是它由一般的民間歌舞演變為正式的「高台曲」這種戲曲形式的標志性事件,形成曲劇發展的一個質的飛躍。
早在民國15年(1926年)農歷四月初七,由河南省臨汝縣鄭鐵爐村朱萬明和大張村關雲龍所率領的劇社「同樂社」(由高蹺曲「玩友」朱萬明、馬清波、陳書奇、李富生、鄭君等組成)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縣潁陽鄉三里李窪村演出,因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蹺演出,李窪村的李祖白(保長,哄過戲)提出去掉高蹺站在檯子上唱曲子。由觀看演出的農民將運載庄蹺的牛車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蹺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唱了《許狀元祭塔》、《楊八姐鬧酒店》劇目。這使高蹺曲子走上了檯子曲子。二個月後,農歷六月十三日,李窪村這天年年為龍王廟唱廟會戲,就在廟門前壘個0.5米高的一個小檯子,上面打了棚,後面掛了一大塊紅布,叫遮堂布,這就像舞台了,由伊川的耿庚辰、孔海東、劉金水……登封的王天水、范隨林、李圪嗒……等二十人在舞台上唱了曲子戲,模仿當地的越調和靠調(河南梆子)又加上了小銅器。唱的有「丁郎認父」「天河記」「劉全進瓜」「武松殺嫂」「書館會」等。新的表演方式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從此,檯子曲子走上了舞台曲子,叫河南曲子,後來叫河南曲劇。河南曲劇正式誕生了。廟會戲後,消息傳的很遠,來邀請為他們祝興演唱的不斷,就招來了各地名演和本村演員外出演出,又在紅布上寫了「醒民劇團」四個大字。這是國內最早的曲劇團。在1927年開始到外地演出謀生。很快影響到附近縣鄉,又有了多家演唱組織。這種去掉高蹺在舞台上演出的形式,在20年代後期已較普遍。也影響到了朱萬明,他們在1928年,又在洛陽看了文明戲(通俗話劇)的演出後,受到相當大的啟發,思想有所轉變,便與「玩友」結伙進城,在洛陽老集的一個炕院(「勝利舞台」原址)演出《戒大煙》、《放足》、《李豁子離婚》等時裝戲,受到歡迎。30年代起,舞台曲子逐漸向兄弟劇種學習表演程式,戲劇的伴奏樂器也逐漸增多,逐漸發展成為健全的「文武場」,從而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戲曲,向正規化的方向發展。曲劇在吸收了豫劇、京劇等戲曲劇種的打擊樂,並根據演唱伴奏需要豐富了管弦樂,劇目也漸漸由演家庭生活戲而偏向於演歷史戲(袍帶戲),由演中小型戲而演大戲,各行當也逐漸完善起來。
但在30年代前期,一般曲劇戲班還是停留在業余性質:農忙務農,農閑從藝,一個班社也僅十餘人。他們在演出時也不講戲價,只求管吃。若收到饋贈錢物,則全班社平均分配。當時,在汝南、周口、信陽、南陽等地,都先後出現了高台班。
3. 天方曲劇團的簡介
特邀老藝術家馬騏先生親授傳藝。以中青年演員為主,名人領銜主演,以高質量,高品味取得觀眾的認可。該團李天方,畢松平夫妻二人曾合拍過30多部VCD光碟,早在1998年就與中國唱片公司合作,推發全國的代表劇目有《李豁子離婚》《李豁子做夢娶媳婦》《李豁子再婚》《瞎子算命》《禿子勸妻》《丁郎認父》《三家合一家》《草人媒》等。2006年又推出《卷席筒全傳》10集。李天方先生代表曲目《劉全哭妻》的優美唱腔,更是流行全國,戲迷皆知。李天方先生在鄭州廣播電台專業演員排行榜中,連獲7屆第一名,深受戲迷觀眾的歡迎。
4. 曲劇曹庄殺妻唱詞
曲劇《曹庄殺妻》唱詞
母唱:(陽調)兩鬢白發賽銀條,樹木臨崖怕風搖
若有銀錢共百斗,難買生死路一條。
(白)老身曹門錢氏,不幸丈夫早年下世,跟前撇下
一子,名喚曹庄。清晨起來,我那兒子上山打
柴,眼看天已過午,不見回來。唉,老身我腹
中飢餓,如其不然,將我那兒媳喚出,讓她給
我做飯充飢也就是了。咳咳咳(站起來)兒媳
焦氏,回來吧,天都啥時候了,也不知道回來
做飯吃,咳咳。
兒媳:(白)嗯吞,我乃焦氏,許配那曹庄為妻,這
世上照我可有點稀,我整天是啊,吃飽飯,我
啥都不想干,我這走東家,哎串西家,翻閑話
搗疙瘩數得那第一,晌午錯了,該回家去做點
好吃的,吃飽了,喝足了,還去拉那閑話。
母白:焦氏,兒媳!
媳白:你又扎呼啥哩?
母白:唉,你看看那天都啥時候了?
媳白:啥時候了,離那晌午哇,還遠著哩。
母白:哎,眼看都晌午錯了,為娘我腹中飢餓,你去
到廚房裡給為娘我做點飯吃啊!
媳白:等你那兒子回來了,咱一起吃。
母白:唉,老身我若大年紀,我等他不得。
媳白:等得也得等,等不得也得等,你等死了也得等
(雙手叉腰)
母白:你只說你去不去?
媳白:我呀,不去!
母白:你再說個不去
媳白:我不去,不去,我就是不去(又叉腰)
母白:你要是去了倒還罷了,你要是不去,我想起我
那兒子,我可就敢(舉棍)
媳白:咦!你敢幹啥?
母白:我,我敢哭……
媳白:喲嗨,你看看都恁大歲數了,整天哪吃飽了沒
事干,不哭哭,那咋消化哩,我呀,正想聽你
哭里,你有本事,你給我哭上七天八後晌,給
我哭,你給我哭(擰)
母白:哎呀,曹庄,嬌兒
唱:哎,我的曹庄兒呀……
媳白:咦!憋住!你呀
唱陽調:我一見老不死淚不斷,倒叫焦氏我無主見
我若不去把飯做,她那裡定要哭破天
(轉漢江)無奈何,去到了廚房以內(去拿饃)
拿了個干蒸饃賽過焦磚。
媳白:咦!你都看看,這塊饃呀,也不知道啥時候掉
到那煤火後頭了,半月多呀,我都沒拾它,這
一會呀,我把它拿過來,讓那個老東西呀把它
吃了,不中,話又說回來了,這么大一塊饃,
讓那老東西吃了,不怪可惜,對,我呀,把它
掰開,剩一半叫她明天再吃(掰、咬)咦,您
都看看,咬也咬不動,掰也掰不開。只好便宜
這個老東西了,咦,你看看,就餓著你了,給
吃吧(咬不動,在棍子上敲)幹啥哩?
母白:好媳婦,這是啥時候的饃,咋真硬哩,啊!
媳白:哎喲,那咋連句話都不會說,那饃呀,還有啥
時候的饃,還通沒你那歲數大著哩。
母白:咦,看你說哩,我眼看都七八十了, 那饃會有
七八十年?
媳白:吃吧你
母白:饃太硬,娘我吃不成
媳白:哎呀,你看看,我想著給你拿個軟哩,你看看
你看看你餓的那個樣,吃吃再給你噎死了。硬
了,咬不動,你就不會擱到那嘴裡,使那吐沫
悶悶再吃
母白:你看看掰也掰不開,咬也咬不動,連牙都沒有
咋吃哩啊
媳白:你說那咋著?
母白:吃不成,換軟饃啊
媳白:換個軟哩,不吃算了,狗到現在我還沒喂它哩
你給我拿過來吧,我呀正好把這饃拿去讓狗吃
了,花花(喂狗)
母白:兒媳,我吃,哎,你把饃喂狗了
媳白:喂狗了,狗到現在呀還沒吃東西哩
母白:喂狗了算了,我也吃不成,好兒媳呀,你看,
為娘我這幾天不舒服,如其不然,你到那廚房
里,給為娘我擀點面條,擀薄切寬,油鹽調酸
叫為娘我稀稀和和喝兩碗啊
媳白:哎呀呀,你看你說的多輕巧,擀點面條,擀薄
切寬,油鹽調酸,還稀稀和和喝兩碗哩,給你
說實話,要是有了呀,我還喝哩,哪會輪著你了
母白:去吧,好媳婦
媳白:我呀,不去
母白:你行行孝,積點德中不中?
媳白:我不去,不去就是不去
母白:你要是去了倒還罷了,你要是不去我想起我那
兒子我可真敢(又舉棍子),我……
媳白:啊!想起你那兒子了真敢打我不是
母白:我真敢哭
媳白:哈哈哈,說了半天,頭一次是嚇唬我哩,好,
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是咋哭哩,你給我哭,你
給我哭,你給我哭吧你(擰)
母白:曹庄,嬌兒,哎……我的曹庄兒呀……
媳白:咦!你可是氣死我了(唱扭絲)
我一見老不死淚不斷,倒叫焦氏我無主見
我若不去把飯做,她兒子回來了豈能依俺
(焦氏我去到了廚房內,擀一碗面條不酸也不咸大漢江)
媳白:唉!俺那個老不死的呀,叫我給她擀的面條,
擀薄切寬,油鹽調酸,我呀,今兒個我一點醋
也不給她放,就這,能把飯做熟了,給她端去
我就夠盡心了,唉,哎呀,那話又說回來了,
天那都啥時候了,我還沒吃飯,這雪白的面條
端去讓她吃了,那不太便宜她了,乾脆,我把
稠里吃了,給她閃點兒稀哩,嘿嘿嘿(吃面)
咦,吃的太快了,稠的吃光了,剩下的太稀了
這可咋辦哩,哎,對了,我呀,給她抓把土撒
到里頭(抓土)咦,嘿嘿嘿,你看看,這一添
那,顏色也好看了,看著還糊噥噥里,我呀,
給那老東西端去,叫她吃點那鮮味,嘿嘿嘿
(母把手伸著)你看看你那手,餓斷那蠶絲不
結繭了,給,吃吧,喝吧,啊
母白:好媳婦,這咋撈不著面條哩
媳白:那就不是撈面
母白:(喝一點)這咋恁塵哩這
媳白:我看你那胃口不好,多給你放點五香粉
母白:太甜了,忘放鹽了吧
媳白:太甜了,你那口味還怪重哩
母白:少捏點鹽啊
媳白:等住啊(抓一大捧)
母白:你看看,叫你少捏一點鹽,你都抓一大捧鹽,
叫娘我咋吃哩,嗯
媳白:吃吧,腌不成鹹菜!
母白:(吃一點兒)太咸了,吃不成!
媳白:哎呀,你說你個老東西,今兒個是咋了,我上
心上意給你做做端來了,看看你,稀了稠了,
甜了咸了,你可真難伺候哇啊,說,吃不吃!
母白:我,我真是吃不成
媳白:你說咋辦
母白:倒到鍋里少加點開水啊
媳白:我呀,清等著你里啊,你給我端過來,不吃算
了,狗哇,剛才啃了個饃,這一會兒我給它端
去點兒稀哩,讓它喝喝,嘿嘿嘿
母白:好媳婦,唉,你又把面條倒給狗了
媳白:倒給狗了,讓狗吃了以後哇,長大了給我看個
家,看見我回來了,給我擺擺尾巴,那你說你
哩,你看看你那臉,讓你看家吧,那個眼瞎著
看見我回來了,老是那一幅臉,想叫擺擺尾巴
在哪哩?
母白:照你這么說,為娘連個狗都不如了
媳白:那你自己想哩
母白:你喂狗算了,娘也不吃了,常言說,糟蹋米面
一場大罪,來,跪娘面前叫我輕輕打你兩下,
給你免免災啊
媳白:你說里啥?
母白:給你免災哩
媳白:啊,讓我今兒個給你跪到那
母白:哎
媳白:沒到時候哩
母白:那咋著才到時候?
媳白:咋著才到時候,你聽著啊,等你死了以後,我
給你燒刀頭紙那個時候,我再給你跪那
母白:你個賤人哪(唱快陽調)
又聽賤人罵連天,只氣得老身惱心間
平日里不把你賤人管,慣壞你賤人上了天哪
說著惱著我帶著怒,一根拐杖順手掂
惱上來……使家法將你打……(打)
媳白:咦,你還打我里(將母推倒)
唱:把老狗捺在地平川(下唱魏調)
哎呀,焦氏一陣怒氣火,罵一聲該死的老乞婆
平時你兒子在家內,你叫我叫我咋做我咋做,
今日你兒子不在家呀,你看看焦氏我惡不惡
上邊我用耳巴扇,下邊我用金蓮跺(母:哎呀)
打著打著我動了怒,蹲死你個老狗見閆羅!(蹲 )
母白:哎呀,曹庄,回來吧!
媳白:憋住,你都沒有打聽這一街兩行啊,都不給我
說話,那是為啥哩,打你吧,手疼,踢你吧,
腳疼,你說說你,哎,對,為了省勁呀,我蹲
死你個老東西哩,你,你給我打(蹲)
哎哎喲……我都沒防著這個老東西呀,還有這
一手哩,哎喲,哎,你看看那天都啥時候了,
我也忘了給那菩薩上香了,哎喲,阿彌陀佛,
我可是個善人哪,哈哈哈(返回來踢母一腳)
母唱:錢氏我哭哇,哭了聲曹庄兒,再叫聲我的曹庄
兒……你快回家來吧……(兒啦)
書韻:罵了聲焦氏女做事短見,你不該辱打我年邁參
哭啼啼到門外將兒等盼等盼著我的兒早把家還
曹庄:(內叫板)有曹庄擔柴擔下了山崗,(詩篇)
把我的出身事明上一明,想當年楚國我把君奉
官封我夏代侯職位非輕,皆只為老母親那時常有病
當一個小豪傑留在山東,清晨起遵母命打柴山上
日偏西擔柴擔下了山峰,擔起柴擔村莊進,
又只見老母親面前停。
兒白:母親在上,兒曹庄下邊有禮
母白:怎麼你是曹庄回來了
兒白:正是孩兒
母白:兒呀,柴禾可曾打下?
兒白:母親天氣不好,打柴不多,現在門外
母白:兒呀,先把柴禾擔到家中再說,啊
兒白:孩兒遵命(去擔柴)啊,母親,門外風大,咱們回到
家中再講吧。
母白:這回家么,哎,攙娘來!
兒唱:(書韻)上前來我只把老娘來攙
母唱:只覺得腿疼腰又酸
兒唱:啊,母親腰酸腿疼為何故,快對孩兒說實言
兒白:母親,為何腰酸腿疼那?
母白:我兒秉性不好,為娘我不敢給你說,說出來怕你惹禍
兒白:啊,母親,你看孩兒我辭官不坐回來奉母,孩兒我的
秉性么,哎,早已改好了哇母親
母白:怎麼,我兒的秉性改好了?
兒白:是呀。
母白:既是如此,我兒穩站草堂(唱小漢江)
哎……聽為娘我慢慢的與你道來呀……(兒呀)
未開言不由娘啊淚流滿面,我的兒在草堂細聽根源
皆只為我的兒打柴進山,家撇下你的妻難為與俺
書韻:眼看著天晌午她不去做飯,只餓的為娘我頭暈目眩
叫你妻廚房內與我做飯,她拿了個干蒸饃賽過焦磚
哎呀,我言說,饃太硬我不能下咽,她把饃扔在地餵了黃犬
叫你妻廚房裡與娘擀麵,她擀一碗那稀面條照見青天
我言說那面條稀不能下咽,她把那面潑在地讓狗去舔
我說她年輕人糟蹋米面,她把娘摁在地痛打一番,
腰疼腿酸。上拳打,下腳踢這還不算,
她把娘鬢角頭發快要拽完,這本是真情實話講說一遍
(兒呀)前世里呀,咱與她結下了何冤?
兒唱:(陽調)又聽得老母親講一遍,鐵打的人兒也心酸
就有心找賤人去把帳算,還恐怕氣壞了我的年邁參
常言道一句好話三分暖,用好話暖一暖母親的心田。
曹庄回頭開言辯,母親老娘你聽我言
平日里你的兒不在家下,這都怪你的兒家教不嚴
不用說母親娘不曾用飯,孩兒我親自與娘把飯端
兒白:啊,母親,如其不然,孩兒到在廚房與母親做飯充
飢,你看如何?
母白:還是我兒孝道,攙娘來!(唱扭絲)
老身一陣陣珠淚吧吧,叫了聲曹庄兒細聽根芽
適方才娘講的話可莫往你那心裡掛
咱本是小戶人家,千萬可別打她
也免得外人知道說咱的閑話
母白:兒呀,方才娘給你說那話,你可莫要擱在心裡啊
兒白:母親,你放心就是
母白:兒呀,千萬可不敢打她,你要打她了,街坊鄰居知道
了,說她不孝順,要是不知道,又要說娘這么大年紀
調撥你們夫妻關系。
兒白:母親不要多想,你回房歇息也就是了。
母白:乖孩子記住,不敢打她啊
兒白:母親放心也就是了。
兒白:好氣呀(唱快陽調)
又只見母親她去罷,氣得曹庄我咬鋼牙
惱上來我把賤人打……老母親不讓我難為與她……
罷罷罷來且忍下,我把她喚到廳前勸勸她
她若聽了倒還罷,若不聽,手持鋼刀把她殺!
兒白:焦氏哪裡!
媳白:十冬臘月下大雪,紅綢子被褥暖不熱,哎嗨吵佛哇…
兒白:焦氏哪裡!
媳白:咦!那正念經哩,誰在那後邊炸呼哩,我進去看看,
是家了倒還罷了,要不是家呀,我鑽條耳巴子去掰他
我(看)哎呀,我當是俺那老不的了,半天了,是俺
那一口子回來了,咦,我咋覺著不對勁兒哩,那往日
里回來了,看見我,那不胳肢都笑了,今兒個回來了
你們看看那臉跟那驢臉一樣,嗯,八成啊,是那老不
死的告我的狀了,光棍不吃眼前虧,看事兒不對,哎
溜吧
兒白:焦氏回來!
媳白:哎呀看見了,這可咋辦哩,哎,對,那男人們呀,通
怕抹刷哩,我呀先回去抹刷抹刷,嘿嘿嘿(進門)喲
曹郎回來了,你沒看看,為妻我也沒看著,你看看,
這頭上這灰,這身上這土 ,來,叫為妻我給你打打。
兒白:真乃厭氣!
媳白:你看你說哩吧,那我不在你跟厭氣,我在誰跟前厭
氣(扛一下夫)
兒白:哼,我來問你,清晨起來,本丈夫上山打柴,咱家母
親在家(妻打斷夫話)
媳白:哎呀,曹郎啊,我知道,你打柴回來,一定是渴了,為妻我給你端茶去
兒白:回來,清晨起來,本丈夫上山打柴,咱家母親在家
(又打斷話)
媳白:我知道了曹郎,那你一定是餓了,我呀去給你做飯去
兒白:站住,一背廂有坐,給我坐下答話
媳白:喲,坐下答話哩,你看看他那個樣子,敢坐下不敢,
要是往那一坐呀,他那裡發了脾氣,我想跑都跑不了
啦,對,乾脆,我坐里離他遠一點兒,看他想打我的
時候,我出去就跑,他呀,想打都打不著我(去 搬坐)
曹郎啊,俺坐下了,有啥你盡管說吧
兒白:太遠了!
媳白:啊,太遠了,那就坐的近一點兒,哎呀,可是不敢往
他跟前坐呀,哎要不然那我坐里離他近一點兒,要是
他想打我,我拉著他那手,我看他呀,想打都打不成
(坐在跟前)曹郎啊,俺坐下了,有啥呀,你盡管說吧
兒白:太近了!(打一下,妻坐在地上哭)
媳白:遠了近了,你說說俺當媳婦里咋真難呀……哎呀
兒白:憋住,我來問你,清晨起來,本丈夫上山打柴,咱家
母親在家可曾用飯哪?
媳白:咦!我說你咋恁大火哩,說了半天是為咱娘哩
兒白:是啊
媳白:不問咱娘,我還不委屈,問起咱娘嗎(哭)
曹郎(唱書韻)未開言不由我淚流滿面,
上前來摸著了曹郎的肩(夫甩她)
只因為你打柴上深山,家撇下咱的娘她在家園,哎呀…
兒白:我來問你,咱家母親在家可曾用飯哪?
媳白:她……
兒白:你實實的講!
媳唱:喂…眼看著天晌午你沒回轉,咱的娘叫我與她把飯端
為妻我去到廚房內,端一碗面條叫娘去餐(轉垛)
咱的娘難說話不願下咽,她把面潑在地餵了黃犬
這本是前前後後講說一遍,你你當媳婦的難不難
兒唱:(轉陽調)又聽得賤人講說一遍,她把事說成了顛倒顛
屋裡邊無人將她勸,勸好了俺居家好團圓(妻喲)
(轉扭絲)曹庄一陣陣喜笑顏開,叫了聲賢妻細聽我 言
咱的娘年紀邁說話可有倒顛,縱然有不是呀將她來容 寬
落一個賢孝的名兒萬古流傳。
兒白:賢妻呀,你看千不是萬不是,都是咱家母親一個人的
不是,來來來,本丈夫這廂給你賠禮來了!
媳白:厭氣!
兒白:斗,本丈夫我這里給你賠禮,你那裡執意不答,是何
道理,來來不吃我一頓棒打!(妻上前擋)
媳白:你算了吧,嫁到你家,您娘沒有把我折磨死,今兒個
你給我打死了,好給您娘出氣,來,給打吧,打打打
打(撞夫)
兒白:(把妻推過一邊)真乃馬唬
媳白:誰馬唬,誰馬唬
兒白:好,我馬唬
媳白:曹郎,你說,咱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兒白:當然要過呀,要是不過,我就不會解勸你大半天了
媳白:你真里還想過哩
兒白:那是呀
媳白:你要真想過,必須依我三件大事
兒白:哎,只要是合家和好,莫說是三件事,就是十件、八
件,本丈夫我也應允那,我來部你這第一件事
媳白:你聽著 兒白:你講 媳白:你聽
媳白:你聽著(唱)這一件把為妻一刀兩斷,
再不惹你的娘把氣來生(大漢江)
兒白:哎,賢妻呀,常言道殺人者償命,況且我怎忍
心殺害我這賢德的妻房啊
媳白:我想著你呀也不忍心,殺了我,你到哪再去找這么漂
亮的媳婦?
兒白:賢妻呀,這不是你的心裡,說出你的心裡話啊,這第
二件哩?
媳白:那你聽著 兒白:你講 媳白:你聽著
媳唱:(大漢江)第二件,把為妻休本在外,你母子歡歡樂樂
過上百年……
兒白:哎,賢妻呀,這常言道無故不休妻,休妻無道理,再
說,你也沒做錯了三件大事呀!
媳白:哪三件?
兒白:拋撒米面,打罵公婆還有這攪家不賢!
媳白:哎,曹郎,你說這三件,為妻我占也不佔?
兒白:你,啊……你一件也不佔!我來問你這第三件呢?
媳白:那你聽著 兒白:你講 媳白:你聽著
兒白:說心裡話啊
媳唱:第三件把咱娘來來……
兒白:說吧,說心裡話啊
媳唱:來害死,再不惹為妻我把氣來生
兒唱:(快陽調)有聽賤人她講罷,氣得曹庄我咬鋼牙
這件事情講不下,手持鋼刀把她殺!
媳白:喲,曹郎,你殺,你殺誰呀?
兒白:我殺我殺咱家母親那,象她若大年紀,要她何用啊
媳白:曹郎,你說的可是心裡話?
兒白:自然是心裡話
媳白:當真是心裡話?
兒白:那還有假
媳白:咦!我的曹郎啊!(唱陽調)
焦氏一陣喜盈盈,叫聲曹郎你是聽
你若有心害咱娘,為妻我定下了計牢籠
兒白:好,快把你的計說出來
媳唱:害咱娘啥都不用,只用那一根細麻繩
將她活活來勒死,就說她得了急心疼
兒白:好,快快拿繩過來
媳白:那我去拿繩了啊
兒白:去吧 媳白:拿繩去了……!
兒唱:好氣呀!(快陽調)
又只見賤人出了院門,氣得曹庄我頭發暈,
惱上來我把衣來寬……廚房我去把切刀掂
我把鋼刀拿在手
媳唱:我把麻繩拿手中,老東西難做南柯夢
想要活命萬不能!
兒白:賢妻,我來問你,殺咱家母親你可是真心哪?
媳白:哎喲,曹郎,那你里?
兒白:我,自然是真心那
媳白:哎喲我早就有此意了,前半年我就把麻繩搓好在我那
床底下放著里
兒白:好,快拿麻繩過來
媳白:曹郎你看(遞繩,曹抓著妻)
兒唱:(快陽調)不見賤人我不惱,見賤人氣得我二目燒
惱上來,手持鋼刀要爾的命……(來回追殺)
(母親出場,三人追下場,又上場,媳跪下)
媳唱:(三介面)擋住了你的兒呀把我命饒……
(兒將母拉開,在地上砍一刀)
兒白:閃開了(媳嚇暈過去)
母白:哎呀好兒媳快快醒來
媳白:(啊一聲)
母白:別怕,我是你娘里
媳白:啊,你是我娘里
母白:是里
媳白:娘啊,我死了沒有哇?
母白:哎,你沒死,你還活著里
媳白:那我這頭掉了沒有?
母白:你的頭還在你脖子上長著里
媳白:(搖搖摸摸頭)咦,真里還在長著里,啊,那是啥頭哇
(指一邊)
母白:那是個狗頭,不是你的頭
媳白:那是個狗頭 母白:是呀
媳白:娘啊,以後我可不讓你為難了,想吃啥,我給你做
啥,想喝啥我給你啥
母白:行了,知道錯了就好,起來吧
媳白:還是俺娘待我好(想起來曹,嗯,媳又不敢起)
母白:兒呀,她知道錯了,改了,讓她起來吧,啊
兒白:象她這樣不孝的東西,讓她跪著吧
母白:嗯!
兒白:多虧母親講情爬起來吧
媳白:再跪一會吧(夫生氣的樣子,啊)
媳白:那俺不是起來了呀
兒白:哼,我來問你,從今往後你是改也不改?
媳白:咦,俺再也不改了(夫啊)啊,曹郎,俺再也不敢了
兒白:來,攙著咱娘
媳白:我不攙(夫嗯)我背著
兒白:正啊是
母唱:我兒打柴上山崗
兒唱:辭官不做孝老娘
媳唱:知錯改錯不為錯,恁可不敢向我學
兒唱:哈哈哈,殺狗勸妻俺曹庄!
曲 劇《丁郎認父》丁郎兒跪花廳悲哀悲痛
胡月英(唱)丁郎兒跪花廳悲哀悲痛,
叫親娘叫的我好心疼,轉面來我直把官人埋怨,
你不該,你不該對為妻隱瞞真情。
野狐橋你不認人親骨肉,千秋萬代落罵名。
你無情來我有義,你不認承我認承。
丁郎兒平身且站起,喜之喜咱母子花園相逢;
先問聲原郡家下你的奶奶好,再問聲,
再問聲你的親娘我的姐姐她可安寧?
丁郎(唱)俺姨娘真不愧讀孔孟,
知書名禮把我寬容,常言說「一句好話三分暖」,
用好言暖一暖她的心情,我奶奶想兒眼哭壞,
我的娘想爹爹難以入眠,臨來時奶奶母親囑托我,
到湖廣先問姨娘你可安寧?(白)娘---
胡月英(唱)丁郎兒生來真聰明,
一句話喜壞我胡月英。誰叫你說話恁好聽,
就好象撕綾羅,打茶盅,百鳥叫,蜜蜂哼,
臘月里蘿卜脆凌凌凌凌凌,小孩叫娘頭一聲,
你再叫幾聲娘聽聽,你再叫幾聲叫娘聽聽。
丁郎(白)娘---- 丁郎(唱)走上前,雙跪定,
親娘親娘我叫幾聲,說什麼親來道什麼後,
親生姨娘一般同。丁郎(白)娘----
胡月英(唱)小嬌兒說的我喜淚涌,
句句話說到我心中,叫麻妮與你少爺把衣更,
從此後在咱府把書攻。胡月英(白)兒啊--
丁郎(白)娘--- 胡月英(白)摻娘來 ---
5. 李豁子做夢原唱
是李天方。
李天方,2006年,推出《卷席筒全傳》10集,出演曲目《劉全哭妻》的優美唱腔,流行全國,戲迷皆知。
在鄭州廣播電台專業演員排行榜中,連獲7屆第一名,深受戲迷觀眾的歡迎。在曲劇丑角和老生都有大師級經典作品,出演劇目有《李豁子離婚》《李豁子做夢娶媳婦》《鞭打蘆花》等。
師從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馬騏先生,他唱腔舒暢明麗,韻味悠長,活潑灑脫。
李天方老師自己成立了洛陽天方曲劇團,作為民營劇團一直活躍在基層演出,是真正為老百姓演出的劇團。
李天方,畢松平夫妻二人曾合拍過30多部VCD光碟,早在1998年就與中國唱片公司合作.
推發全國的代表劇目有《李豁子離婚》《李豁子做夢娶媳婦》《李豁子再婚》《瞎子算命》《禿子勸妻》《丁郎認父》《三家合一家》《草人媒》等。
2006年又推出《卷席筒全傳》10集。李天方先生代表曲目《劉全哭妻》的優美唱腔,更是流行全國,戲迷皆知。
李天方先生在鄭州廣播電台專業演員排行榜中,連獲7屆第一名,深受戲迷觀眾的歡迎。
6. 孔素紅的介紹
孔素紅,洛陽市曲劇院國家二級演員,主攻青衣,閨門旦,曲劇周(玉珍)派傳人。中國戲曲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曲家協會會員。「中國曲劇十大名角」之一,曾獲河南省『黃河杯』大賽一等獎、洛陽市十佳演員等獎項。主要劇目有 《三鳳求凰》 《小寡婦勸墳》《生死恨》 《小二姐做夢》 《失子驚瘋》《丁郎認父》等。
7. 誰有曲劇丁郎認父 陳三兩和越劇 盤妻索妻之洞房MP3格式下載
酷狗音樂盒裡面有。
王君安的這個肯定有,其他的如果沒有的話,您可以用千千靜聽,將mp4視頻中的聲音提取出來。就是把mp4轉成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