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八百電影觀後感手寫

八百電影觀後感手寫

發布時間:2022-09-29 06:56:28

㈠ 八佰電影觀後感

對於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一代人來說,電影《八佰》演繹出了另一種我們無法體會的人生,因為大多數人的態度如同影片中的端午初到四行倉庫時一樣,抗日救國民族大義是別人的事情,他沒有殺過人,也不想殺人,他想的只是回家,然而事實卻證明了,當戰爭真的來臨時,沒有人能夠真的置身事外,毛之不存皮將焉附的道理在這一刻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

和平時代的我們無法體會到戰爭時代的殘酷。在那樣的艱難歲月里,我們的前輩選擇了戰斗到底,小人物大英雄,在那個一無所有的時代仍為國奮戰為國獻身的烈士,每一個人都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出一份力,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安居樂業。銘記歷史,致敬先烈!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獲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

㈡ 《八佰》讀後感有哪些

具體如下:

《八佰》這部電影,在近段時間,早已在朋友圈為大家所知曉。電影開場之時,一種真實和壓抑之感油然而生。

槍林彈雨一詞早已在腦海里放著,可是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知道槍林彈雨的場景是這般模樣。每個血肉之軀,在槍林彈雨里不存在一絲僥幸,前一秒還在戰場奔赴,後一秒就倒在血泊之中。

一河之隔,一邊是紙醉金迷,一邊卻槍林彈雨。可是槍林彈雨的那一邊戰士們的精神和熱血,把河的另一邊的人給喚醒了。

戰爭給人帶來的絕對不是勝利者的榮光,而是黎明百姓的災難。說是有八百的將士在堅守著,可是實際上卻一半不到。

面對強勁又狠辣的敵人,這些將士當然也有過退縮。人心皆是肉長的,當然也是有感情的,誰不想在父母前承歡膝下,誰不想與愛人長廂廝守呢?只是國難當前,很多人即使沒有讀過書,也深知舍小我成大我這個道理。

每一段和平的繁榮昌盛都來之不易,身為後人的我們,更該時懷感恩之心,珍惜當下,也不負時光,努力學習,努力生活,活出自己的那份意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責任,和生命的精彩。若人人都能把其發揮到極致,那才是對不顧艱險甚至以生命為代價去開創或者維護和平年代的先人們最好的回報,也是精神和人的期望的一種傳承。

㈢ 電影八百觀後感怎麼寫

《八佰》電影你看了么,《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2020看《八佰》觀後感範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八佰》觀後感1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以後,中國軍隊第88師是最先進入戰場抗擊日軍的中國部隊。最初謝晉元是作

為第262旅參謀主任,在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對面的樓上在最前線指揮戰斗。戰斗到9月中旬,第524團團長黃永淮在戰斗中身負重傷,第262旅旅長便 任命謝晉元為新任團長,指揮該團負責正面陣地的防守任務。

因戰況激烈,該團先後補充了4次兵員,原來的老兵在戰火中不斷犧牲,補充人員主要來自地方保安團。戰斗至10月下旬,面對日軍的不斷增兵,中國軍隊發現如果死守閘北,將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於是下令中國軍隊撤退到蘇州河南岸防守。但為了配合外交,給世人留下中國軍隊仍堅守蘇州河北岸抗戰的印象,於是決定讓第88師留下一部分部隊,作為中國最後的軍隊堅守。

對於留下來最後堅守的軍隊,師長孫元良很清楚他們將面臨的結果,曾表示留置閘北守備最後陣地的部隊,最多是犧牲,最少也是犧牲。」最終 孫元良決定以中校團附謝晉元率第262旅524團固守原第88師師部所在的四行倉庫為據點,作為中國在閘北的最後一支 部隊堅守蘇州河北岸。這便是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及所率領的部隊被稱為「四行孤軍的原因。

孫元良親自向謝晉元在四行倉庫下達了率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的命令。之所以將最後兩支中國軍隊死守的陣地設在四行倉庫基於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四行倉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堅固易於防守,並容易掌握部隊。四行倉庫作為原第88師師部,糧食和彈葯都儲存了很多,而且為了防止自來水管被日軍截斷,還有大量的飲用水儲存。

《八佰》觀後感2

83年過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或許很難理解領悟過去那個年代的悲慘和傷痛,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但讓今天的人們記住,在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最殘酷壯烈的戰爭,有過先烈們浴血抗戰的驚天壯舉!

㈣ 八佰電影觀後感200字

八百點映,我去看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

二,演技一流,王千源,張譯,歐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個的演技都如教科書一樣,很容易讓你入戲。

三,這部影片是我從去年一直期待的一部,但是看完之後,總體感覺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如果拿一個類似的片子對比的話,我感覺,不如金陵十三釵。

四,影片的歷史背景沒有交代清楚,讓不明白歷史的觀眾很迷茫,為什麼守?為什麼沒有增援?

五,看到有些評論說過於煽情,我就不明白,我是個淚點很低的人,但是,這種煽情沒有觸碰到我,譬如說,鄭愷身綁炸葯包跳下樓那一段,略顯倉促。可能跟影院的環境也有關系。

總之,這部影片是絕對值得去看的一部,建議大家去好一點的影院,可能更會體會到管虎導演的神來之筆!

㈤ 電影八佰觀後感怎麼寫

電影《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1937年,是中國風雨飄搖的一年;1937年,是中國山河破碎的一年。

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對華全面侵略戰爭。正面戰場上,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國民黨正規軍,面對日軍節節敗退,北平天津相繼淪陷;在布魯塞爾會議上的外交失敗更是讓中華民國成了一葉飄盪在洶涌大海上的小船,隨著海浪起起伏伏,毫無反抗之力。沒人知道中華民國的未來怎樣,也沒人知道中華民國的未來在哪。

9月1日,新豐熱電公司組織我們這些學員觀看了剛剛上映的電影《八佰》。故事就發生在1937年的中國上海。滬松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在與租界一河之隔的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面對日軍多次狂風暴雨般的進攻,524團在團長謝晉元的指揮下,像是一顆堅韌的小草。無論怎樣的風雨,也無法讓它真正低頭。524團的堅守就像是燈塔穿過海霧里的一點點燈光,為大海上飄搖的小船指出方向,為山河日下的舊中國送來了一絲希望。

顧炎武在三百多年前發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有力的吶喊。今天的《八佰》便是對這句話的再次演繹。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愛我祖國,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戰爭年代,那些愛國的仁人志士為心中的大義毫不猶豫的獻出自己的生命;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便是對「國人當如此」最好的踐行。

我從懵懵懂懂的入職,到現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各種培訓學習,在領隊和集控師傅們的帶領下,我們正在慢慢的尋找自己的定位,也正在一點點習慣自己電廠人的身份。生活在當下的我們需要一種堅守——在現在的學習中,堅持每個分分秒秒,用心學習運行相關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守護好每個日日夜夜,堅守在汽輪機旁;堅守在鍋爐邊;堅守在電廠的每一個設備、每一個閥門、每一根管道旁,保證值好每一班崗,就是我們電廠人對「國人當如此」的最好踐行

㈥ 八佰觀後感

這部電影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階段,講述一支僅有四百多人的軍隊固守在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對抗敵軍,由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頑強抵抗了四天四夜。

它雲集了王千源、張譯、姜武、歐豪、杜淳、魏晨、唐藝昕、李晨、梁靜、俞灝明、劉曉慶、姚晨、鄭愷、黃曉明、阮經天等實力派演員,陣容強大,個個演技精湛,角色代入感極強。

演技一流,王千源,張譯,歐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個的演技都如教科書一樣,很容易讓你入戲。

戰爭場面宏偉,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一流享受。

有的人認為好,也有的人認為不好。從電影上映至今,豆瓣評分也是從8.3分降到了7.8分,這足以說明了一些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是2020年上半年僅有的一部好電影。

㈦ 《八佰》讀後感怎麼寫

思路:根據電影的情節展開,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感悟。

《八佰》電影是歷史基礎上面的真實故事,八百壯士世人皆知,95年前,1937年10月,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第72軍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

民族英雄謝晉元是廣東梅州蕉嶺縣人,我們客家人,和我同屬一個專區,可以說是我們的老鄉,我為他感到自豪。謝晉元於1925年,從國立廣東大學(今國立中山大學)畢業,投筆從戎轉入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



《八佰》電影真實的再現了當時戰爭的殘酷,我們中華民族因為日本人的侵略所承受的災難。我作為一個曾經的軍人,看電影的過程中,熱淚橫流,特別是看到我們的戰士視死如歸,身上綁著炸彈往樓下跳的時候,我止不住我的淚水。

抗日戰爭,我們中國人軍隊死了幾百萬。就是因為有這些英勇的勇士,才有我們的今天。一個國家,不能沒有這些視死如歸的勇士。中國有八百壯士的精神,中國才不會亡,我們中華民族才不會亡。

我記得以前有讀過一本《世界戰爭史》, 書中有序,其中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這個世界,平靜安寧的時候不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爭。中國現在經歷了一些和平時期,但是戰爭危機始終就是在家門口,特別是現在,如果不居安思危,當戰爭來臨時,可能就會措手不及。95年前,一個小小的日本,就讓我們中國大亂十年。

《八佰》電影真實的再現了當時復雜的情況,河的一邊是我軍和日本人的殊死搏鬥,另外一邊是上海法租界燈火通明,歌舞昇平,和平的生活依舊。我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在和平的法租界,我同胞奮勇支援一河之隔的我孤軍將士。

㈧ 《八佰》影評怎麼寫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

劇情簡介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㈨ 八佰影評

《八佰》是一部擁有超越其電影本身意義的作品,甚至藉由「戲」的意象引出了對電影本質的思考,拓寬到觀眾對電影態度的邊界,觀看和目光所蓄積而突破熒幕內外的潛在價值,熒幕前的觀眾也參與其中,將要繼續完成這場戲最後一個環扣。

《八佰》也許不會在世界影史上留名,但相信在中國的戰爭電影中是可以擁有很大分量的。追根究底,《八佰》從來沒有放棄作為它作為電影的存在,這也是近年來的主旋律電影大多隻能供國人自我高潮的原因。

首先,從過硬的技術上看,《八佰》的攝影師曹郁對兩岸的落差氛圍是有很明確清晰的把控的,南岸的燈紅酒綠人的衣著皆是高飽和度,而北岸卻是灰淡黃綠的末世降臨。作為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片子也達到了其追求的宏大質感。

除了上述「戲」的意象之外,白馬的出現也貢獻了很多神性的瞬間,它幾乎伴隨也代表了那一群守在四行倉庫中的人們。從初始的驚慌失措妄圖逃竄,到順從本性開始奔跑,想要逃脫又不願離去,成全了自己,但最後又重新被拉回既定的路線,判斷不了的未來。

比較令人感動的細節是影片對個人結果的呈現方式。與此相輔的是演員的陣容都是老熟人了,因此當觀眾陷入對主角光環的信任中,而陳樹生的自爆,端午的死亡,老鐵的破相......他們受到的傷害清脆又不可置信。

影片也從不吝於給早走的英雄戲份。包括最後選出來的敢死隊的結局也在被日本兵發現時戛然而止,沖刺過橋的人們下場又如何呢,歷史早已給我們更殘酷的解答。

㈩ 八佰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篇一:

八月份,電影大作《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觀眾們還是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的。有人預測,《八佰》上映後,其票房很有可能會超過2017年的票房冠軍《戰狼2》。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本應該於2019年7月5日全國上映,最後卻擱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很清楚,《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便加快了侵華的步伐,並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而電影《八佰》,便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為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後,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並據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於中國軍隊守衛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隻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後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後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一起齊心協力,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第一天戰斗,我軍共消滅敵兵80餘名,傷敵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國人民的嚴厲懲罰, "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該營士兵陳德松在《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一文詳細記述道:"以該團第一營為基幹,組成加強營,仍用團番號。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排。"為迷惑敵人,在記者采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說。
八佰的歷史背景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以後,中國軍隊第88師是最先進入戰場抗擊日軍的中國部隊。最初謝晉元是作

為第262旅參謀主任,在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對面的樓上在最前線指揮戰斗。戰斗到9月中旬,第524團團附

黃永淮在戰斗中身負重傷,第262旅旅長便 任命謝晉元為新任團附,指揮該團負責正面陣地的防守任務。

因戰況激烈,該團先後補充了4次兵員,原來的老兵在戰火中不斷犧牲,補充人員主要來自地方保安團。戰斗至10月下旬,面對日軍的不斷增兵,中國軍隊發現如果死守閘北,將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於是下令中國軍隊撤退到蘇州河南岸防守。但為了配合外交,給世人留下中國軍隊仍堅守蘇州河北岸抗戰

的印象,於是決定讓第88師留下一部分部隊,作為中國最後的軍隊堅守。

對於留下來最後堅守的軍隊,師長孫元良很清楚他們將面臨的結果,曾表示留置閘北守備最後陣地

的部隊,最多是犧牲,最少也是犧牲。」最終 孫元良決定以中校團附謝晉元率第262旅524團固守原第

88師師部所在的四行倉庫為據點,作為中國在閘北的最後一支 部隊堅守蘇州河北岸。這便是堅守四行倉

庫的謝晉元及所率領的部隊被稱為「四行孤軍的原因。

孫元良親自向謝晉元在四行倉庫下達了率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的命令。之所以將最後兩支中國軍隊死守的陣地設在四行倉庫基於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四行倉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堅固易於防守,並容易掌握部隊。四行倉庫作為原第88師師部,糧食和彈葯都儲存了很多,而且為了防止自來水管被日軍截斷,還有大量的飲用水儲存。

閱讀全文

與八百電影觀後感手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孕婦片段電影大全 瀏覽:23
電影節入場頒獎典禮2020 瀏覽:781
電影無名用的劍叫什麼名字 瀏覽:655
愛情勇氣電影 瀏覽:508
冠希微電影英文是什麼 瀏覽:593
星際傳奇第一部電影免費觀看在線 瀏覽:893
農民生孩子電影大全 瀏覽:388
傷感的治癒系愛情電影 瀏覽:406
趙又廷的一部啞巴電影叫什麼 瀏覽:226
有沒有看最新電視電影的網站 瀏覽:692
邊城電影觀後感400字高中 瀏覽:817
奇幻愛情類電影 瀏覽:141
局內人電影三小時完整版 瀏覽:617
韓國電影圖片動態圖 瀏覽:408
在電影院感覺 瀏覽:610
恐怖電影潛伏1結局1 瀏覽:999
范冰冰在電影蘋果中的圖片 瀏覽:352
龍貓電影小梅圖片 瀏覽:858
偉大的前程電影觀後感300字 瀏覽:120
泰國電影藍色時分下載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