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布拉格之戀電影觀後感

布拉格之戀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10 03:23:59

㈠ 《布拉格之戀》看後讓人看後泣不成聲,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催人淚下的悲劇電影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松子的一生非常糟糕,她和家人決裂,做過別人的情婦,殺過人坐過牢。不管是有意無意,也不管是出於無奈還是被迷了心竅,她的一生在很多人看來就是自已一步步走向了深淵。

那些口罩掩蓋下憔悴瘦削的面容,那句「我不想死」的乞求,都是直擊人心的拷問。「窮病」難治,可是誰家還沒個病人?誰不想好好活著?誰都應該有活命的權利。

這個世界沒有葯神,萬幸的是,有人正在為了更多人做出努力。

㈡ 布拉格之戀 影評

布拉格之戀——愛比死更冷
丹尼爾·戴·路易斯的電影從不讓人失望。
尤其是菲利浦·考夫曼編導。
這次他們兩個要震撼並且侵佔我們的主題是愛情,發生在戰爭年代的布拉格,原著出自一個頗具爭議但是同時才華橫溢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

城市差異日益縮小的時代,小資盛行,於是幾乎人人都知道米蘭·昆德拉,幾乎人人都聽聞那個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巴門尼德於公元前六世紀就提出一個問題:面對生活,我們選擇什麼呢,是沉重,還是輕松。並把看到的世界分成對立的兩半:光明,黑暗;優雅,粗俗;溫暖,寒冷;存在,非存在。而且把其中一半稱為積極的,另一半是消極的。那一方是沉重,還是輕松呢?
巴門德尼回答:輕為積極,重為消極。

米蘭·昆德拉無疑很聰明,他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開篇便說「一個作者企圖讓讀者相信他的主人公們都曾經實有其人,是毫無意義的。」那麼看來菲利浦·考夫曼深深領悟了這句話,他讓影迷們相信,如果《布拉格之戀》這部電影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完全相符合,那是毫無意義的。
我曾經長時間不願意去嘗試這部電影。我說過,對於改編原著的電影,一定會讓人覺得倉促或者輕浮,似乎火候不到,半生不熟的別扭。但是因為菲利浦·考夫曼,因為那天想看看某些沉重的愛情,結果我毫無防備愛上了丹尼爾·戴·路易斯。愛上他的眼睛。有些片刻我甚至有種錯覺,以為我就是特蕾薩,甘願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獻給他,直到沒有回頭路。

我不知道除了丹尼爾·戴·路易斯,還有誰能出演托馬斯。他那淺藍色迷人的眼睛,只需一秒專注,就能讓女人心醉。只是他從不停留。
電影開頭是這樣描述的,「在布拉格,有位醫生……」。曼妙的陳述方式,緩慢但是不顯得羅嗦。
接著便是支撐電影的五個大的部分:
托馬斯去特蕾薩的小鎮和特蕾薩相遇;托馬斯和薩賓娜;布拉格政變;瑞士的特蕾薩和薩賓娜;最後,是回歸田園的托馬斯和特蕾薩。
整體構架和原著並沒有多大區別,但是就電影本身而言,菲利浦·考夫曼添加進了無法細數的只屬於電影鏡頭的美感,配上背景若有若無的音樂,伴隨長時間的人物面部表情定格,模糊的背景,那真實的歷史事件——這構築人物命運的主線,反而顯得蒼白而不重要。

米蘭·昆德拉在設計托馬斯的年齡和閱歷上的時候,把托馬斯定義成了40多歲的離婚單身男人,家裡除了沙發床沒有正式的床,從不帶女人回家過夜,也無法忍受做愛後女人睡在身邊。
《布拉格之戀》中,關於托馬斯的性格都沒有變,但是他的年齡和閱歷發生了微妙的轉變。丹尼爾·戴·路易斯30多歲,單身,「了解女人比了解腦部結構更加專業」。
這樣設局的好處,一方面更加符合丹尼爾·戴·路易斯的氣質,另一方面,就一個多小時的電影而言,讓觀眾更加容易理解和更加容易投入。
而作為女性觀眾,無論站在特蕾薩的角度還是薩賓娜的立場,在愛這個男人的同時也恨起了這個男人,但是,又是誰也無法阻撓我們逐漸原諒他。

對特蕾薩而言,她的整個世界是重的,她的重心都在丈夫托馬斯身上。她恨托馬斯的出軌,但是又不能離開他,她恨自己,卻沒有解救的方法,於是精神處在混亂的邊緣。
因為她同我們大多數女人一樣,永遠也無法理解男人的身心分離——他們對你說愛你,但是又告訴你身體不能忠於你。而這一點,恰恰是托馬斯已經習以為常的秉性,對他來說,追逐別的女人,同別的女人做愛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正常,和心屬於誰一點關系都沒有。於是剩下的問題就全在特蕾薩那裡,走或者留,看你是不是能最終割捨。
但是此時此刻,在這樣一個男人發現自己竟然和女人有了共眠的慾望,他稱之為愛情後,他不知道他自己既是罪人,同時也成了受害者。他,真的就還可以像原來一樣心安理得去找別的女人玩性愛游戲么?
到是薩賓娜,對現實生活中的女人還是男人來說,顯得更加灑脫和前衛。
我一直覺得米蘭·昆德拉塑造薩賓娜這樣的角色是在暗示些什麼,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薩賓娜的極力不願媚俗和崇尚自由的個性,使得她的性別模糊起來。或許她也愛托馬斯或許她也想過要過正常穩定的生活,但是她都沒有讓這些想法阻撓過她的自由。她用男性才有的調侃式的玩世不恭來忠於自我,那麼她在整個劇情中體現了中性特有的魅力。

電影畢竟是電影,對於厚厚的原著來說,在薩賓娜身上,還是顯得倉促了。但是一點都不影響美感。
托馬斯帶著特麗莎和他們的朋友來到小店喝酒跳舞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生命將在第二天的早上就要結束,他們在最後狂歡著,喝著酒,跳著舞。
菲利浦·考夫曼故意地設計了一個場景,讓托馬斯與特麗莎來到一個「№ 6」房門前,對應了前面他們一開始在小鎮見面的時候的機緣。
第二天早上,是山間的綠樹環繞小道,雨水混合著霧氣,托馬斯開著車,微笑著看著坐在邊上凝視他的特蕾薩。
朦朧的鏡頭,充滿水氣和綠色,伴隨著音樂,消失在小路的盡頭……
一切厚重的輕浮的,未解脫的開放的,完成的未完成的主題,也到此隨之結束。

我用以前寫過的一些關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片斷來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吧:

托馬斯的隱語,特蕾薩的壓抑。
托馬斯是聖徒是好色之徒更是思想者。他說愛情,是同一個女人有共眠的慾望。
而特蕾薩是一個被人放在塗了樹脂的籃子里順水漂到托馬斯身邊的孩子。河水洶涌,怎麼就能把這個放著孩子的籃子往水裡放,任它漂呢?
有時候所謂命定的東西,就是有不斷輪回的劇情,即使枯燥,也要上演。
欲罷不休。身心疲憊。卻絲絲入扣。
這,就是愛情。

男人的輕和女人的重
第一次讀昆德拉小說的時候我沒有讀懂,看到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時才好象明白了,而且非常喜歡。可能電影重新詮釋了小說的內涵,刪減了其中的哲學成分,更多著墨於男女之間的關系。看片子的過程中最饒有趣味的是象男主人公TOMAS那樣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如何最後為另一人牽絆。如果他註定要為一個人停留,那個人為什麼不是一開始就非常了解他給他無限自由的SABINA,而是天真無邪的TERESA。
故事開始TOMAS是一個女人迷,但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個人住,孤單的時候去到某個喜歡他的女人那裡,從不在女人那人留宿也從不讓女人到他家。他很坦然,所有一切都基於雙方自願,他不覺得欠任何人什麼。女人對他是玩具,而他象一個貪玩的小孩。他不向她們敞開心扉,也不去了解她們的感受。也許他怕她們,怕她們纏上他,怕承諾,怕長久的關系連激情都沒了,緊鎖心靈的他一個人很安全。
SABINA是和他走得最近的女人,她也曾問他是否想過停下這種玩樂游戲,他說不,她也就由他而去。她想也許互不擁有才可以永遠擁有,在這一點她和他很象。
TEREZA象一個純真的孩子一樣闖進他的生活。他們萍水相逢,她偏相信是命中註定,這讓他覺得有點可笑。後來她到布拉格找他,孤身一人又病著,他沒理由不讓她留下,於是她成了他家中的女人。她把他視為唯一的依靠,病中的她緊緊地握住他的手,他不習慣這種依靠感,可是他的善良讓他無法把她推開。

他為了她向SABINA請求幫助,這是絕無僅有的事情,SEBINA開始很驚訝,但她答應了,幫助TEREZA發掘她的攝影潛質,為了TOMAS。兩個女人見了面,SABINA知情TEREZA不知,但女人的直覺讓她在夢中感到嫉妒並痛苦,他用謊言安慰她的痛苦。
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必然產生歸屬感,THOMAS看到別的男人對TEREZA獻殷勤感到不舒服。和TEREZA結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包括他自己,一隻搞笑的小豬出席並見證了他們的婚禮,他差不多暫時把SABINA忘了。
婚後的TOMAS並沒有減少與其他女人的交往,但他不得不隱藏並扯他不擅長的謊。不管結婚的理由多麼不充分,他有了負責任的義務,而她有了更充分的感到嫉妒和痛苦的權力。她極力讓自己相信他愛她但根本無濟於事,TOMAS和其她女人在一起的幻象讓她不堪忍受,而她的痛苦讓他不堪忍受,他們都厭倦。

蘇軍的入侵拯救了他們的婚姻。面對社會的動盪,兩人把感情放在一邊,在同侵略者的斗爭中找到了共同點,一個用相機記錄事件,一個負責照顧安全,最終選擇流亡。在國外陌生的環境中兩人都百無聊賴,沒有了共同的事業二人的矛盾再度凸現,TOMAS恢復和早已在國外的SABINA的交往。
為了攝影謀生計TEREZA去找SABINA,開始了兩個女人最有張力的一場戲。TEREZA洞悉了丈夫的私情但她用平靜維護自尊。盡管不認可她和他的婚姻,SABINA必須尊重TEREZA作為妻子的權利不能嘲笑她的忠貞,而她只是一個偷情者。但她並不滿足這個簡單的定位,在被 SABINA拍照後,SABINA爭取獲得同樣的權利,兩個女人不知該為自己還是為對方感到可憐。最後兩人都選擇離開,SABINA去了美國, TEREZA決定隻身回捷克。
在留給TOMAS的信中,TEREZA試著解釋分手的原因:他的生活太輕,而她的生活太沉重,讓她不堪忍受。在異國他成一她唯一的依靠但她對這個依靠沒有信心,無法想像若他離開後自己如何生活所以她只能回到熟悉的故國。盡管有受迫害的危險至少讓她知道這世界除了他還有別的,沒有他後她仍然嘗試能夠活下去。

輕和重的說法是這部電影的點題之處,似乎可以比作中國文化中的陽與陰。作品也許想用這種比喻詮釋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男人崇尚自由而女人重視歸屬。TOMAS象一隻風箏,婚姻讓他把線交給了TEREZA,他不知道自己除了牽絆還得到了什麼。
TOMAS又象沒人管的孩子開始一個人的日子,孤獨,在異鄉。在失去她的陪伴,在不再需要擔心她的嫉妒和痛苦後,他開始不習慣,於是他回去找她。
分離後的重聚讓他們彼此感到從未有過的依賴,他們又在反對虛偽上取得一致。TOMAS不能忍受自己的文章被曲解和被當局利用,拒寫悔過書,她堅定地支持他的立場。處在惡劣的社會環境這種信任彌足珍貴,更讓他們珍視對方的陪伴。
TOMAS由醫生降成清潔工,他對女人天生的魅力讓他又回到原來唐璜般的生活,這又成了逃避生活苦悶的一種方式。她想要相信他人可以沒有愛而做愛的解釋,甚至嘗試象他一樣「輕」,可一時的放縱只讓她感到羞辱和恐懼,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氣。她要逃離,他不理解但依了她,因為生活的經驗已讓他感到他們不可分割。

他們到了鄉村。生活盡管單調,但辛勤的勞動讓他們遠離城市的喧囂和誘惑,找到心靈的平靜。他們度過了最快樂的幸福時光,無需擔心他人的干擾,沒有謊言和欺騙,沒有傷害。
在和他們朝夕相處的小狗卡列寧臨終的時候,TERESA非常認真地對TOMAS講述她對卡列寧和對他的不同的愛。TOMAS沒有生氣,他懂得 TERESA言語中的真誠和信任,這信任曾被他視為一種負擔,現在已經是一種享受。似乎這時他們才真正相愛,他們相依為命,相互取暖,為此所有的犧牲都變得無足輕重。
影片最後他們葬身於一場到鄰村跳舞返回的車禍中,出事前TERESA問正在駕車的TOMAS在想什麼,他說他只感到很幸福。能在這樣的狀態下一起進行另一個世界,是幸福的。

故事讓人感慨生活中太多的時間錯位。當一個人還不懂得愛的時候,身邊再好的對象都是多餘。TEREZA的愛讓TOMAS從抗拒到接受另一個人進入他的心靈,彼此交換擁有和被擁有,讓他懂得愛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幸福的,並值得為之放棄自由。生命中的輕和重的調和,就是愛。

㈢ 布拉格之戀講的什麼意思啊

[檔案]英文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港台譯名:沉重浮生/布拉格小姐的戀人改編自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難以承受之輕》導演:菲力普。考夫曼攝影:斯文。尼克維斯特主演:丹尼爾。戴。劉易斯、朱麗葉。比諾什、莉娜。奧林、德里克。德林特獲獎紀錄:1988年美國十佳影片之一禁級:XXX [劇情]故事發生在1968年,當時正值捷克在思想、文藝方面都開放的「布拉格之春」時期。托馬斯是一個年輕有為的腦外科醫生,他的私生活放盪不羈,與他有染的女人不計其數。但是,只有畫家薩賓娜被他引為知己。一次,托馬斯在某療養勝地認識了純情少女特麗莎,並把她介紹給了薩賓娜。在薩賓娜的幫助下,特麗莎掌握了攝影技術,後來,特麗莎嫁給了托馬斯。

這天,托馬斯夫婦、薩賓娜與幾位友人到飯店用餐,遇見一些政府官員。托馬斯發表了一番抨擊這些官員的議論,並友人慫恿寫成文章投到報紙發表。

蘇軍入侵布拉格,薩賓娜、托馬斯夫婦移居瑞士。為了謀生,特麗莎與薩賓娜互相當模特,拍了許多裸體照片。不久,薩賓娜為了擺脫瑞士人弗蘭茨帶給她的感情困擾,隻身前往美國,托馬斯夫婦則返回了布拉格。

托馬斯寫的文章給他惹來了不小的麻煩,但他拒絕為那篇文章寫悔過書,於是被醫院開除,夫婦倆不得已去投奔托馬斯過去的一個病人——一個住在鄉下的老人,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一天晚上,托馬斯夫婦與一夥鄉親駕車去鄰鎮喝酒作樂,回程途中不幸死於車禍。

[焦點]在表現「性」的題材方面,歐洲影片往往比好萊塢更少約束。從歐洲的藝術片中,觀眾既能在精神上受到啟迪,又能得到感官刺激,本片即是這樣一部模仿歐洲電影風格的作品。在這部影片中,性場面的表現潑辣大膽,一反美國電影隱晦含蓄的手法。為了使3位主角在展現自己的肉體時沒有負擔,導演特意起用了沒有好萊塢明星背景的歐洲演員。由於影片風格酷似歐洲的藝術電影,以至於很多人誤認為菲力普。考夫曼是一位歐洲導演。

[背景] 1988年,「布拉格之春」20周年。本片即是一部以「布拉格之春」為背景的史詩式愛情影片。它對於重新審視捷克那段慘痛的歷史具有一定意義。本片改編自捷克流亡作家米蘭。昆德拉的著名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1929年出生於布拉格,年輕時當過工人、爵士樂手,後來致力於文學和電影。昆德拉曾任教於布拉格高等電影學院,這期間,他帶領學生們倡導捷克的電影探索。1968年,蘇軍入侵布拉格後,曾是共產黨員的米蘭。昆德拉受盡迫害,作品也橫遭查禁。1975年,昆德拉被迫逃亡法國,由於他文學聲譽日益增高,法國總統特別授予他法國公民權。昆德拉從此潛心創作,多次獲得包括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在內的國際文學大獎。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歐美文壇對這部小說極為推崇。《新聞周刊》載文說:「昆德拉把哲理小說提高到了夢幻抒情和感情濃烈的一個新水平。」《華盛頓時報》則評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昆德拉藉此堅定地奠定了他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我國上世紀80年代也曾興起過一股「米蘭。昆德拉熱」。

米蘭。昆德拉的著名小說還有《為了告別的聚會》、《生活在別處》、《玩笑》、《笑忘錄》、《不朽》、《被背叛的遺囑》等。在這些小說中,昆德拉尖銳地批判了人類的理性思維。他說:「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他的小說滲透了對個體困境的體驗和關懷,散發著非理性和存在主義的強烈氣息。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體現為對抽象原則壓倒具體事物的媚俗的反對。

本片成本為1700萬美元,原計劃在南斯拉夫拍外景,但是,由於「軍方不願意在南斯拉夫拍攝坦克入侵的鏡頭,因為他們不願意得罪俄國人」,因此,許多外景後來只好在法國里昂及日內瓦等城市拍攝。

瑞典演員莉娜。奧林曾參加過伯格曼的影片《排練之後》的演出。本片中,莉娜。奧林飾演拚命追求獨立性的薩比娜,她的表演頗富戲劇性。23歲的法國著名女星朱麗葉。比諾什亦飾演片中特麗莎一角脫穎而出,她是考夫曼從上百位候選者中挑選出來的。對於丹尼爾。戴。劉易斯來說,本片也是他表演生涯中值得紀念的一部,雖然當時他已因出演《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和《我美麗的洗衣店》等英國電影而在影壇嶄露頭角,本片使他打入了好萊塢,從而拓寬了他演藝事業的空間。

[欣賞]米蘭。昆德拉的原著小說飽含著對人生的省思,巧妙地探討了兩性間十分微妙而又錯綜復雜的關系。《生命中難以承受之輕》可說是昆德拉在生活回歸平靜後,對當年影響他一生的重大歷史時刻的回顧,其歷史感及社會意義發人深省。在這部凝聚著他深入思考結晶的作品中,昆德拉由政治走向了哲學,由強權批判走向了人性批判,從捷克走向了人類,從現實走向了永恆。韓少功評論說:「面對著像玫瑰花一樣開放的癌細胞,面對著像百合花一樣升起的抽水馬桶,面對著善與惡兩極的同位合一。這種沉重的抗擊在有所著落的同時就無所著落,變成了不能承受的輕。」本片以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為政治背景,講述了一個風流成性的醫生和兩個女人之間的情愛糾葛,通過這種游移不定的愛情,向觀眾揭示了在動盪的政治環境中,人對於情感和慾望的狀態,富有哲理性地探討了「靈」與「肉」、「輕」與「重」等永恆的生命主題。在這部影片中,情愛雖然是主線,但卻絕不是中心,而僅僅是在動盪的體制和政治環境下人對於自身的某種證明和宣洩。通過性的表現,我們看到的是深不可及的對生命的悲觀和對慾望不可辯駁的屈服。

米蘭。昆德拉本身就有著較高的電影文化修養,又曾做過爵士樂手,這使他的電影和音樂的因素滲透在他的小說里。有人評論他的這部小說的結構就像是一首弦樂四重奏,書中的四個主要人物可視為四種樂器。小說的情節推進和主題再現就如同演繹一首樂曲。這種思維風格也鮮明地體現在由小說改編而成的影片里。

本片出現在美國電影表現尺度逐漸轉變的年代,它的誕生標志著美國電影重返過去的成熟階段,因此在美國燃起了成年人性愛的火花。影片講的是生與死、愛情與責任、道德與權勢。考夫曼用歐洲電影的風格向觀眾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情的簡單故事,他打破了昆德拉小說原有的嚴謹先鋒的結構和深刻的思想論述,卻沒有將它草率地改編成一部膚淺的愛情劇,而是將政治寓意與情愛故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口味,為他奠定了好萊塢文藝片大師的地位。

㈣ 請介紹一下電影《布拉格之戀》

布拉格之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輕與重,靈與肉,性與愛的思考
整個八月,除了看台風刮過所住的樓房和村莊和看街道上的積水,就是在電腦前看朋友寄過來的電影。其中,對《布拉格之戀》印象最深刻,也許是看第四遍的緣故。
第一次看的時候,只是因為喜歡米蘭.昆德拉。
再看,是因為菲利浦.考夫曼出色的編導,和片子里的各個思考主題的探索和鏡頭特具的美感。

《布拉格之戀》改編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原著裡面的描述:
一個作者企圖讓讀者相信他的主人公們都曾經實有其人,是毫無意義的。--米蘭.昆德拉
就象米蘭.昆德拉說的一樣,要讓影迷們相信這部電影《布拉格之戀》和原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完全相符的,那是毫無意義的。
巴門尼德於公元前六世紀提出一個問題:面對生活,我們選擇什麼呢,是沉重,還是輕松。並把看到的世界分成對立的兩半:光明,黑暗;優雅,粗俗;溫暖,寒冷;存在,非存在。而且把其中一半稱為積極的,另一半是消極的。那一方是沉重,還是輕松呢?
巴門德尼回答:輕為積極,重為消極。
他對嗎?這是個疑問。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輕重的對立最神秘,也最模稜兩可。

在原著裡面,「托馬斯突然想起柏拉圖《對話錄》中的著名的假說:原來的人都是兩性人,從上帝把人一劈為二,所有的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遊著尋找那另一半。愛情,就是我們渴求著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了。但托馬斯似乎並不在乎他的另一半是誰,而特瑞沙卻希望完全擁有他的愛,並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獻給了托馬斯。
托馬斯與特麗莎,特麗莎與薩賓娜,托馬斯與薩賓娜,薩賓娜與弗蘭茨,托馬斯與無數女人,特麗莎與偶遇的男子……雙雙對對或者孤孤單單,都掙扎在愛和情慾里。
---------------------------------
三個主角的個性:
托馬斯:莎賓娜的情人,麗莎的愛人,一個永遠在捕獵異性的男人,丹尼爾.戴.劉易斯那淺藍色而近乎透明的眼睛永遠處於捕獵狀態。雖然是技術高超的腦科醫生,但他的主管卻說他了解女人比了解腦部結構更專業。他獨特的個性:永遠不媚俗,生命對他來說是很輕很輕的,性愛的經歷是他一直都在追求的部分。他有獨特的口頭禪:把衣服都脫掉。
特麗莎:嬌小,執著,單純,有一點小女人的自私和狹隘,是一個傳統的女人(在愛這一方面而言)。敢於嘗試新事物,卻無法接受現實的殘酷,所以她說:生命對她來說是很沉重的。嚴密地守護自己的丈夫,卻仍不能阻止他在外拈花惹草,她不能接受:她希望完全是屬於他的,包括他的所有。

莎賓娜:崇尚個性,追求自由自在,忠於自己心靈的一個女人。永不放棄追求生命中的快樂!她的規條就是:不能媚俗。也許,這就是她喜歡托馬斯的根本原因。
--------------------------------
電影是這樣開頭的:「布拉格有位醫生。。。」
電影的第一部分:托馬斯在小鎮遇到特麗莎
對所有機緣的召喚:那本書(《安娜.卡列尼娜》),貝多芬(那時候放的音樂),數字六(他住在 № 6的房間,她在六點下班,她故意湊上的),黃色的公園長凳(他坐在她經常坐的那個位置),使她愛情萌動,跑到布拉格去找托馬斯。從此,開始兩兒女甜蜜而又痛苦的愛情。
電影的第二部分:托馬斯與薩賓娜
似乎是托馬斯那迷人的眼睛和個性把薩賓娜迷住。托馬斯在對特麗莎的愛之外依然擁有很多情人關系。並導致特麗莎的精神負擔加重。特麗莎每天幾乎都在做惡夢,夢見他去找他的情人。但他依然沒有改變,他說:性對他來說,很輕,他在乎的是愛。(似乎這是他的借口)
電影的第三部分:布拉格政變
在托馬斯和特麗莎的愛情將要走向毀滅的時候,布拉格發生了政變,俄羅斯入侵。引出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的話題。
俄狄浦斯故事是眾所周知的:他是一個被遺棄的嬰兒,被波里斯國王收養,長大成人。一天,他遇見一位顯貴官員在山路騎馬而來,一場口角,他竟把那人殺害了。後來,他成了依俄卡斯達皇後的丈夫,當了底比斯的國王。他一點也不知道他在山裡殺害的人就是他自己的父親,而與他同床的竟然是他的母親。正在這時候,命運之神降災於他的臣民,瘟疫蔓延,人們痛苦不堪。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正是災禍之源,便自刺雙目,離開底比斯流浪而去。
托馬斯指責政府當局「不知道」國家失去了自由。不過他馬上就遭到了審查。
特麗也似乎受到外界的變化的強烈沖擊。
電影的第四部分:在瑞士的特麗莎與薩賓娜
在這里有點看不明白特麗莎與薩賓娜在拍攝對方裸體的時候所發生的心理變化。不過記住了一個鏡頭,就是當薩賓娜的愛慕者破門進來的時候,特麗莎的驚慌,和他說的話,他跟他自己的妻子離婚了,要跟薩賓娜在一起,當他放下行李走後,薩賓娜對特麗莎說了一句話:sorry,要請你走了,因為,我要做一件事情。也許誰都沒有猜准她是要馬上搬出這個地方,只是要躲避她的情人弗蘭茨,但我想不明白當她聽到他跟他妻子離婚的時候,她上去擁抱了他,並流下了淚水。為什麼?也許,她覺得他沒有托馬斯那樣不羈的性格,也許是她覺得他不喜歡她那黑色帽子的原因。但誰知道呢,反正,她就這樣離開了,當他回到這個房子的時候,當他熱情的打開門後,想擁抱他的情人的時候,面對他的是一個冷冷清清的空房子,讓他在那一刻目瞪口呆。這樣的情況,又有誰接受的了呢?!
電影的第五部分:托馬斯與特麗莎回歸鄉村
他們返回布拉格後,發現那裡已經不能呆下去了,但又不能再出國外去了,所以,他們想到了到向下去。
我只想說:他們到了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所描寫的鄉村去了。下面是有關蒲寧的資料:
----------------------------
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是俄羅斯最後一個古典作家、詩人,俄羅斯批判現實的重要代表,193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他的作品可以說是寫鄉村美境的經典。
蒲寧的鄉村所彌漫的神秘氣息,只要在於他描繪的「晦暝之境」中的鄉村。一寫鄉村,他就著意地將鄉村置於黃昏和夜晚。他自己簡直就是那鄉村最敏感的神經,可以將出鄉村的神秘、活脫、勃鬱感測到讀者的心中去。
在他的一篇小說《新年》中,一對感情冷漠的夫妻,為了挽救將要崩潰的感情生活,回到了男人幼時生活過的庄園。那個庄園極為寂靜,寂靜得有如一團厚厚的莫名的溫情。女人躺在那張古老寬大的床上,不知為什麼,感到很愉快,一種對自己男人的眷戀之情悄悄生起,竟自己被自己感動得嚶嚶低泣起來。

神秘的鄉村氣息,復活了將要熄滅的愛情火焰,讓人怦然心動。
他還寫過:
一對鄉下的小情人,在傍晚的荊花叢中倘徉,夜嵐花把他們都陶醉了,男孩有了親吻女孩的沖動——
「親親你行么?」
「不讓。」
「那就親眉毛?」
「眉毛會掉。」
「那就親眼睛?」
「眼睛會瞎。」
「那就親鼻子?」
「鼻子會塌。」
「。。。。。。」
這樣質朴與純情,好象只存在鄉土之上。
-------------------------
托馬斯與特麗莎回歸鄉村後,就象《新年》里的夫妻一樣,愛情的火焰復燃。
不過這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小狗卡林漢病逝。小狗卡林漢一直伴隨著特麗莎,並且小狗卡林漢與她的小夥伴摩非斯特(是他們農戶朋友的一條心愛的小豬)在這個鄉村愉快的生活著,現在,小狗卡林漢離開了特麗莎。
電影的第四部分:輕與重在生命介紹後留住疑問
當托馬斯與特麗莎和他們的朋友來到小店喝酒跳舞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生命將在第二天的早上就要結束,他們在最後狂歡著,喝著酒,跳著舞。導演故意地設計了一個場景,讓托馬斯與特麗莎來到一個「№ 6」房門前,對應了前面他們一開始在小鎮見面的時候的機緣。
片子在他們開車的時候,特麗莎甜蜜的看著托馬斯,托馬斯微笑的看了一下特麗莎,落後看著前方......
片子所有探索的主題都伴隨著音樂結束。
--------------------
片子有三組鏡頭是特具美感的:
一是在托馬斯在特麗莎走後,他在河邊看著白鵝游過來的畫面。
二是托馬斯與特麗莎在鄉村裡的畫面,安靜的土地,神秘的黃昏,樸素的生活。
三是在片子將完的時候,托馬斯與特麗莎在小酒店裡,特麗莎似乎的有點帶醉的舞步走向托馬斯的時候,她那充滿愛意的眼神......

㈤ 《布拉格之戀》跟《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區別在哪

1、本質形式不同:《布拉格之戀》是由菲利普·考夫曼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朱麗葉·比諾什等主演的愛情片;而前述影片改編自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5)布拉格之戀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小說的主題思想:

1、這部小說中,米蘭·昆德拉圍繞著幾個人物的不同經歷,通過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回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范疇進行了思考,作者對人生的命運與價值的關注是該書的主題。

2、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生命的存在與價值的問題,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

3、作者認為,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來自於人們對生活目標的錯誤選擇,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世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標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標本身就是一種空虛。

4、生命因「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在「追求」的名義下,我們不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蹈矩,最終只是無休止地重復前人。

㈥ 布拉格之戀評論

布拉格之戀周五的歐美電影賞析課上作為愛情片的範例,老師讓我們看了《布拉格之戀》,盡管老師說這片子我們不好看進去,但是我覺得還是比上次《哈維最後的機會》有意思,再怎麼說這也是歷史框架電影,而不是單獨的為了講故事的故事。但在此地我不得不說下,這片子實在深邃,我並不認為我看懂的了多少,但是我感覺又確實理解感悟了許多,所以寫下來,為再看做個思想上的積淀。另外由於本片長達三個多小時,我也並沒有完全全神貫注的看了進去,中間還是時有跑神或者聊天的事情發生的,但盡管我在課堂上堅持到底,但是過於長的片子令老師自己都沒放完,所以我的觀感其實也是不完整的。老師教導我們,這片兒是1988年拍的反映1968年歷史的片子,如今已有三十+的歲月了,但這絲毫不影響它的魅力,可能,這就是歷史框架類電影的魔法…開頭就是很贊的,平鋪直敘,迅速的交代了男主人公的大致情況,並通過了一些細節表現出他的性格,於是冗長的背景就迅速的結束了,剩下的都是發展了。怎麼評價男主人公托馬斯這老小子最貼切呢——大種馬!托馬斯貌似是個專業技術異常強大的腦部醫生,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傢伙對女人的了解已經超過了他的專業。他多情、濫情、甚至是飢渴,他是一個多情而自由的主義者,他喜歡和女人進行各種交流,但是又不願意令任何一位女性束縛著自己,但至少我是佩服他的,特別是他的眼光,因為和他有關系的女人有很多,他最後選擇了最適合做老婆的人做了自己的妻子——特蕾莎,而不是薩賓那。薩賓那好像最初是一位和托馬斯屬於同一醫院的護士,他們很快就搞到了一起,但是雙方又都是灑脫的,雙方都有自己的生活,特別是薩賓那貌似能看開托馬斯的所作所為這一點,就十分的不簡單。其實薩賓那也曾許多次嘗試抓住托馬斯,都以失敗告終,但薩賓那都不在意,因為她清楚的知道,她和托馬斯走的最近,這么一直的走下去總會有一天他們迥乎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會要相逢的,她等的起。但是特蕾莎的突然出現打亂了這原本美好的一切,可能是源自女人的直覺吧,薩賓那從特蕾莎出現的第一刻起,她就知道這可能是奪走原本會屬於自己男人的女人,她也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無論是在她家的床上擺托馬斯的帽子,在掛架上放托馬斯的襪子,帶特蕾莎看托馬斯所拍不同的女人的裸照,她原本認為她所做的這一切足以擊退這個青澀的女孩,但她又著實低估了愛情的魔力和特蕾莎的堅持,於是薩賓那完敗了,以後她再也沒有得到過托馬斯,其實之前她也沒得到過。其中有一個很棒兒的細節,薩賓那故意把托馬斯的襪子藏了起來,而把自己的長筒襪給他穿上了,當托馬斯穿上的那刻,薩賓那笑的那叫一個燦爛,彷彿她已經贏得了正常斗爭的勝利,但是我也認為這是一個伏筆,說明薩賓那必定面對的失敗。而在這以後的歲月里,薩賓那一直在努力的調整著自己的狀態,努力的完成自我的救贖。她開始變得無與倫比的灑脫和前衛,而正是她的極力不願媚俗和崇尚自由的個性令她得到了許多優秀的男人的鍾情,代表人物就是高級知識分子大學教授法蘭斯。她可以毫無諱忌的跟法蘭斯上床,但是當她看見聽到法蘭斯熱切的眼神和他和他妻子離婚的消息之後,她又毅然決然的離開了他,盡管她深知他是個好男人,但是不管是什麼都不能阻礙她獲取和保證自己的自由。她正是用這種男性才有的調侃式的玩世不恭來忠於自我,也正是如此她在整個劇情中才體現出了中性特有的那登峰造極的魅力。 薩賓那的代表性和象徵意義比特蕾莎更真實,她的經歷代表著現實生活中那些註定無法完美的感情,但是薩賓那顯然比大多數人都強,她沒有陷進去,而是選擇了遠走高飛,但這並不代表她就能無視這段感情,因為哪怕到她離開之前的最後一個畫面上,托馬斯的和她第一次見面時的那頂帽子都一直在最顯赫的地方。不管怎麼說薩賓那是敗了,而且是完敗,沒有任何餘地。那這場女人對決中的勝利者就是勝利者么?其實也不能這么說,因為特蕾莎自己也是備受煎熬和折磨的,而這種折磨,從她見到托馬斯的第一眼起,一直持續到生命的盡頭。而緣起為六,命終為六也算是一種生命輪回的詮釋……其實關於特蕾莎的問題確實是值得討論的,特蕾莎在遇見托馬斯之前是一個純潔天真善良的好孩子,我們可以說是托馬斯玷污了特蕾莎,但是反過來講,也是托馬斯讓特蕾莎從無知變成了知性,從而令特蕾莎實現了其原本人生軌跡里或許不能實現的人生價值。所以托馬斯對於特蕾莎就具有了雙重性的身份——破壞者和啟明星,但是當這兩者合為一體化身成丈夫的時候,特蕾莎就不能忍受了。特蕾莎不能忍受自己的丈夫在和自己生活的同時,和許許多多的女性保持不正常的關系。(據老師說小說的原名貌似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托馬斯是輕的代表,他渴望自由,需要通過肆意妄為的行動來填補欲壑,於是他放浪形骸。而特蕾莎則是重的代表,她堅持社會契約的存在,社會中任何一個公民不管他處在什麼樣的位置,都要為他所在的這個位置付出應有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她不能容忍托馬斯的所作所為,她已經產生了幻覺,她到了崩潰的邊緣。所以說托馬斯其實是應該感謝蘇聯人發動的尤里的復仇,因為正是這場變革,挽救了他的愛情,成了真正的永恆的布拉格之春。面對社會的動盪,兩人把感情放在一邊,在同侵略者的斗爭中找到了共同點,一個用相機記錄事件,一個負責照顧安全,最終選擇流亡。(其中有一點令我記憶深刻,就是蘇聯軍官拿槍指著特蕾莎,但特蕾莎還是用照相機不停的拍著,要是中國的電影,特蕾莎已經死了很多次了,這里的特蕾莎還是活的好好的,但是這確實體現出了特蕾莎的勇敢和對侵略者的憤怒,以及蘇聯士兵自己的迷惘和外強中干。再往後就是流亡瑞士日內瓦的橋段了,從這時起,他倆就又沒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於是她們之間的分歧再次出現,托馬斯再次花天酒地,而特蕾莎在生命所換來的照片變得一錢不值之後為了生機,不得不去拍仙人掌和光女郎。為了生計,特蕾莎找到了薩賓那,進行了關於裸照的拍攝,這段戲是我認為本片最有意思的地方,按說本應是敵人的人卻是一對朋友,現在又因為一些特定的原因不得不走到一起進行合作,她們其實都清楚對方到底對自己喜歡的在乎的男人都做了什麼,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但是她們依舊沒有撕破臉皮。她們倆進行了一段相得益彰的配合,很精彩很緊密,在這段戲中既展現出來了薩賓那的灑脫也表現了特蕾莎的羞澀。她們倆互相的進行著拍照,然後是肆意的張狂的流出了眼淚的大笑,這個笑算是個相當有感覺的地方,我並不能完全讀懂,但是我感覺這誇張的笑里,包涵這同情、理解、嘲諷、得色。甚至還有解脫和退讓…這個笑容結束以後,薩賓那遠走高飛,而特蕾莎則回到家鄉,她們都離開了托馬斯,但一個是暫時的一個不是,盡管她們對托馬斯的愛都毫無減少。在留給托馬斯的信中,特蕾莎試著解釋分手的原因:他的生活太輕,而她的生活太沉重,讓她不堪忍受。在異國他成一她唯一的依靠但她對這個依靠沒有信心,無法想像若他離開後自己如何生活所以她只能回到熟悉的故國。盡管有受迫害的危險至少讓她知道這世界除了他還有別的,沒有他後她仍然嘗試能夠活下去。 這之後托馬斯又象沒人管的孩子開始一個人的日子,孤獨,在異鄉。在失去她的陪伴,在不再需要擔心她的嫉妒和痛苦後,他開始不習慣,於是他回去找她。分離後的重聚讓他們彼此感到從未有過的依賴,他們又在反對虛偽上取得一致。托馬斯不能忍受自己的文章被曲解和被當局利用,拒寫悔過書,她堅定地支持他的立場。處在惡劣的社會環境這種信任彌足珍貴,更讓他們珍視對方的陪伴。 托馬斯由醫生降成清潔工,他對女人天生的魅力讓他又回到原來唐璜般的生活,這又成了逃避生活苦悶的一種方式。她想要相信他人可以沒有愛而做愛的解釋,甚至嘗試象他一樣「輕」,可一時的放縱只讓她感到羞辱和恐懼,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氣。她要逃離,他不理解但依了她,因為生活的經驗已讓他感到他們不可分割。 他們到了鄉村。生活盡管單調,但辛勤的勞動讓他們遠離城市的喧囂和誘惑,找到心靈的平靜。他們度過了最快樂的幸福時光,無需擔心他人的干擾,沒有謊言和欺騙,沒有傷害。 在和他們朝夕相處的小狗卡列寧臨終的時候,特蕾莎非常認真地對托馬斯講述她對卡列寧和對他的不同的愛。托馬斯沒有生氣,他懂得 特蕾莎言語中的真誠和信任,這信任曾被他視為一種負擔,現在已經是一種享受。似乎這時他們才真正相愛,他們相依為命,相互取暖,為此所有的犧牲都變得無足輕重。 影片最後他們葬身於一場到鄰村跳舞返回的車禍中,出事前特蕾莎問正在駕車的托馬斯在想什麼,他說他只感到很幸福。能在這樣的狀態下一起進行另一個世界,是幸福的。 這部電影又是一個輪回的客觀反映,同時它也是社會契約論的有力支持者。它向我闡述了錯誤的時間里遇到正確的人是痛苦的,反之亦然,只有正確的時候遇到正確的人才是有可能會幸福的。同時本片也講述了潛移默化和溫水煮青蛙的偉大(特蕾莎正是這樣潤物細無聲的改造了托馬斯,這讓我想起了蘇打綠所說的「要溫柔的改變這個世界),其實真正改變托馬斯的是責任感,正是這種責任令托馬斯重了些,也令特蕾莎輕了些,他倆為了共同的責任都放棄和改變了一些自己過去的特質。責任成了偉大的調和劑,而它調和出來的就是愛。 而責任,代表、包含著責任的愛,就是布拉格之戀告訴我們的,雙方只有真正的負到了責任,愛情才會有可能比布拉格之春長久……

㈦ 《布拉格之戀》解釋了什麼哲理

該電影改編自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品剖示隱密的無情,探討愛的真諦,涵蓋了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在任何慾望之下,每個人對於各類型的愛皆有自由抉擇的權利,自應負起誠懇執著的義務。人生責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卻也是最真切實在的,解脫了負擔,人變得比大地還年輕,以真而非,一切將變得毫無意義。

㈧ 電影《布拉格之戀》想要表達什麼

表達風流成性的腦外科醫生托馬斯和女招待特麗莎、畫家薩賓娜之間錯綜復雜的愛情糾葛。

劇情簡介:

在布拉格,有一位年輕有為、風流成性的腦外科醫生叫托馬斯,他有兩個紅顏知己,分別是女畫家莎賓娜和女招待特麗莎。特麗莎用真誠的愛情感化了托馬斯。於是托馬斯改變了固有的生活觀念,決定與特麗莎結婚。然而,托馬斯風流成性的本性並沒有改變。

在「布拉格之春」時期,托馬斯因為遭到迫害而逃亡到了瑞士,莎賓娜則去了美國。托馬斯和特麗莎返回捷克後被開除公職。於是,兩人隱居於鄉下,並且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之後,他們在一次車禍中雙雙喪生。

(8)布拉格之戀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影片花絮:

片中莎賓娜在生命最後一段時間里住在美國的一所房子里,實際上這個房子的主人是該片的剪輯師沃爾特·馬秋。

該片在「布拉格之春」那段使用了捷克導演詹·尼梅克的資料鏡頭,此外,影片還使用了曼·雷和比爾·布蘭蒂的攝影素材。

該片原計劃在南斯拉夫拍外景,但是由於軍方不願意在南斯拉夫拍攝坦克入侵的鏡頭;於是,劇組改在法國里昂及日內瓦等城市拍攝外景。

為了使3位主角在展現自己的肉體時沒有負擔,導演特意起用了沒有好萊塢背景的歐洲演員。

朱麗葉·比諾什在片中飾演特麗莎,她是導演菲利普·考夫曼從上百位候選者中挑選出來的。

㈨ 急求《布拉格之戀》電影的觀後感

《布拉格之戀》又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沉重浮生 / 布拉格之春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看來你需要的很多很專業的那種啊。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1859/
豆瓣,上方是影片簡介,下方有熱門影評。點擊標題就可以查看完整影評!

閱讀全文

與布拉格之戀電影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世界逍遙行結局 瀏覽:789
百慕大鬼海漩渦電影 瀏覽:298
燃燒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中文 瀏覽:16
哪吒電影魔童降世圖片 瀏覽:883
電影表情包圖片大全下載 瀏覽:76
怎樣將零食帶進電影院視頻 瀏覽:592
女主角叫卡羅琳的恐怖電影 瀏覽:936
拿什麼買電影票 瀏覽:324
夢想成真法國電影 瀏覽:912
日本一部巨人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00
電影戰狼的大結局 瀏覽:993
周潤發電影大全集下載 瀏覽:1000
機甲大戰怪獸電影完整版 瀏覽:410
古天樂去泰國救女兒電影 瀏覽:60
日本人演中國電影的演員 瀏覽:434
泰國電影鬼眼日記在線 瀏覽:989
蜘蛛所有電影大全 瀏覽:448
王雷電影大全 瀏覽:926
鄭州市最便宜電影院 瀏覽:25
台灣攻略九部電影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