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近看咯一部電影 裡面有一句台詞 「春夢了無痕」 說咯幾次 求電影名字
發哥的《縱橫四海》
② 這個男演員叫李夢,又改名叫李天燁,這個女的叫什麼名字,電視劇叫什麼名字
《春夢了無痕》是由北京方舟廣告有限公司攝制,由雪山豹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發行,由於海洋執導,袁媛、李夢、楊舒鳳、王紫、等聯袂主演的一部都市愛情,驚悚,懸疑電影。
影片於2015年12月25日在中國大陸全網上映。
③ 故事燴28|春夢了無痕
01.
「因人類蠻橫無理不崇拜諸神,宙斯一怒之下,將人劈成兩半,從此,那些挨劈的人都非常想念失落的自己,開始尋找另一半。」
閱讀就停在這里,阿蘭把書扣在收銀台上,摸到保溫杯,一仰頭,咕咚咕咚喝下兩大口。不銹鋼質地的大保溫杯,裝著她上班之前調好的酒。
阿蘭喝完這些酒的狀態,是比微醺深一點,還不到醉酒的地步。讓孤身一人在這家24小時便利店當夜班的阿蘭,覺得身體不那麼冷,內心不至於太空曠。
有一個男人走進店裡,像一條流浪的魚,逡游在日光燈聚成的水中。貨架上的商品因為明碼標價,顯得生硬而無趣,所以,再怎麼五顏六色,也像是沉在水底正散發清冷光澤的古物。
那個男人的購物籃里隨便躺著一些食物,幾袋餅乾和幾盒牛奶,走到收銀台結賬的時候,他指著那個保溫杯問阿蘭:「酒么?」
在掃描器輕而尖銳的幾個「滴」聲里,阿蘭迅速地看了那個男人一眼。然後從唇間吐露一個短暫而舒緩的「噓」。就好像這個空曠冰涼的便利店除了他們兩個之外,還有別人似的,那個男人幾乎都要四處打量一下了。
男人提著東西走到門口,空氣被塑料袋發出的窸窣響聲攪動出一層層透明的漣漪。阿蘭看不見,但抬頭瞅一眼清冷的燈光,分明覺出了一種微微的晃動。她「喂」了一聲,像是又往這漣漪里扔了一塊石頭。晃動變強,撞上四面的牆壁之後又反過來湧向自己。
阿蘭叫住那個男人:「你怎麼知道,這里裝的是酒。或許,是紅糖水呢!」
「直覺。」那個男人笑了一下,極其短促,給人一種感覺,感覺那並不是真的笑而是嘴角簡單的一種抽動。
「為什麼會問?覺得保溫杯裝酒很奇怪?」
「不。我是覺得很聰明。」
阿蘭拉過高腳凳,坐了下來。她拿過保溫杯,嘴唇輕輕碰觸杯沿,把酒抿進嘴裡一點。看上去,的確不像是喝紅糖水的樣子。
男人嘴角又「抽動」了一下,轉身離開之前,阿蘭說一聲:「歡迎下次光臨。」他沒有出聲,沒有停下腳步,只右手打了一個「OK」的手勢。
第二天,剛剛過了11點,那個男人再次光臨了阿蘭的便利店。這次出現,他背著一把吉他,走到阿蘭跟前對她說:「果真還是你當班。」
「沒錯,這家店的夜班,365天都是我當值。」
「可惜。我遇見你晚了。」
男人的話一出口,就被深夜店裡冷寂的日光燈照著,生出了粼粼的光影,星星點點落在阿蘭身上,像是幻化出了牙齒,一寸一寸啃咬著她的肌膚,癢癢地,最深處還帶著一點疼痛。
整個店裡的空氣也開始收縮,像心臟一樣,漸漸把他們倆擠到了一起。這個春天的夜晚,有風從敞開的門吹進來,吹皺了這個店裡的冷氣森森。一絲濕潤帶著一層薄薄的暖,隨風鋪展著,像是有什麼要在這空氣里長出來似的。
男人就在這一股暖鈍濕濡的春風里,彈起吉他,唱起歌,那歌聲如微溫的糖漿徐徐灌入阿蘭的耳朵里。
02.
「暮雨絲絲吹濕,倦柳愁荷風急。瘦骨不禁秋,總成愁。」
阿蘭坐在便利店門口的塑料椅子里,趁著商店招牌投下來的幾縷光亮,看著男人送給她的一張明信片。很普通的一張風景圖,異國的陽光灑在被塵露浸濕的石板路上,有孤單人影從街口走過。低頭的神情和此時坐在身邊唱歌的這個男人,有幾分相似。
而明信片後面寫著的詞,是阿蘭十分喜歡的一首。她在男人未完的吉他聲里,輕輕將剩下的半闕背出來。
「別有心情怎說。未是訴愁時節。譙鼓已三更,夢須成。」
一首歌,幾句詞,不過幾分鍾的時間,卻有一種流年暗中偷換的感覺。好像有四季在阿蘭的身體里更迭,她像一隻巨大的容器,憑空裝進去許多東西。她被這些東西墜著,坐在椅子里,看男人放下吉他,起身,又在自己跟前蹲下。
阿蘭身體往前傾,把頭靠在男人的肩膀上,而男人就任憑她靠著,一動也不動,彷彿此時擱在他肩上的,是一個易碎的玻璃器皿。
「現在的確不是傾訴愁腸的好時節。春天才來,還是把悲愁都關在身體里比較好。何況有一些愁緒,就像一顆長在嘴裡的牙齒,嚼不碎,也咽不下,只能永遠盤踞在那裡硌著你。」
「正因為這種不能言說,那些憂愁才有一種蕭瑟的美。」
阿蘭直起身子,盯著男人的眼睛。近處的燈光、樹影開始變得模糊,開始陷入溫吞的寂靜,周圍的一切正極速地像黑暗處墜去。
「你是誰?」
「我是鄭羽銀。」男人笑著,把一隻手伸到阿蘭面前,「正式認識一下吧!」
阿蘭沒有動,依舊盯著男人的眼睛。她覺得這雙眼睛像是帶著不願人知的瘀傷,他整個人散發出來的一種飄零感,就源自這雙迷人的,滲透著憂愁的眼睛。
「你是真實的,還是一場夢?是我用日復一日的醉酒喂養出來的一個幻覺嗎?」
那個叫鄭羽銀的男人沒說話,他的臉上帶著一種讓人無法形容的表情,再沒有另外一種表情能比這種表情更適合綿長、跌宕、無死無生的孤獨了。
連他湊上來落在阿蘭唇上的那枚親吻,都像是剛從孤獨里打撈出來的,帶著晚風一樣的清涼,濕漉漉地貼在那兒,讓帶著幾分酒意的阿蘭,更添了些恍惚。
「現在呢?還覺得我是幻覺么?」
阿蘭看著鄭羽銀,她在他的眼睛裡看見兩個小小的自己,他的眼波隨著笑意一晃,她便被搖盪著,變成了幾點零碎的光影,那些光影從他的眼睛裡游出來,飄浮在空氣中,蟲豸一樣要從他的鼻子,他的嘴唇,他的每一個毛孔里鑽進去,鑽到他的血液里,要寄宿在他的身體里。
她微微有一些怕,就像是看著自己把一隻煙火芯子點著了,卻不知道下一步它會燃燒成什麼樣子。
她在這一點怕的驅使下,整個人往後縮了縮。鄭羽銀沒等這退縮完成,一隻手就伸到了她腦後,稍稍一用力,阿蘭的臉就俯下來。這一吻,很長。好像幾個春秋都從她身體里密密匝匝地穿過去了。
「我是真的醉了。」阿蘭這么想著,緩緩閉上了眼睛。
03.
阿蘭的父親出車禍住院了,這幾天她都在醫院陪護。跟店長請假之前,她先撥通的是鄭羽銀的電話,可是一連幾遍打過去,結果都是無人接聽。
現在,她拎著打包好的幾個小菜走在路上。柳絮漫天,被風吹著,熱烘烘地直往臉上貼。阿蘭想起病床上的父親,一邊有節奏地拍著那條打著石膏的腿,一邊說出院之後要去榮山上的寺里拜拜菩薩。
「去拜一拜,說不定倒霉的事情就能到此打住了。壞運氣不能總可著一處來吧。該到頭了。」
阿蘭高三那年和父親一起去過一趟榮山寺,她記得正殿里的那些菩薩大多面目猙獰,所以她無法理解那些跪在蒲團上的人,是怎麼做出那麼一副虔誠的樣子來的。
現在,她想起那些猙獰的菩薩,突然想通那不過是人類內心最深的恐懼,人們把自己的恐懼塑造出來再加以供奉,就成了菩薩。而被長期供奉的恐懼也因此被豢養得更加強大而具體,它懸在頭頂,時刻准備著給予你致命一擊。
當時她跪在菩薩跟前,其實是跪在了自己內心的恐懼跟前。當她拿到那所遠在千里之外的,二批b類院校的錄取通知書,都懷疑當初自己跪在菩薩面前是否許錯了願。
如果當初她去的不是那所大學,現在的她就不應該是這般模樣。她擺擺手,驅走幾團湊到她眼前的柳絮,也驅走一些彷彿不堪回首的往事。
此時,天光將盡。阿蘭抬頭看向遠處,長街盡頭的天空里洇出了幾縷血絲,是晝與夜交錯而過的摩擦。有一對拍婚紗照的新人,正配合著攝影師的要求,追逐著這晝夜交錯間的某一縷神秘而浪漫的光線。當快門按下,這縷光線像是摁在照片上的一枚印章,見證了愛情。
阿蘭往前走,隨著駐足路人的目光看過去,她看見了新郎的臉。那一瞬間,她感覺就好像身上的某根筋突然被人抽走了。路還是可以走的,但每一步都是虛的,沒有韌性,打著晃,像是隨時都會摔倒。
她仔細辨認著那張臉,然後,確認那個新郎的確是鄭羽銀。她看著那張臉的時候,那張臉也正往她這個方向看。阿蘭確定他能看見自己,因為他身邊的新娘已經看見了她,可能是因為她此時正用一種復雜的眼神盯著自己的新郎看吧。
可是鄭羽銀的目光掃過她,就像掃過那些圍觀的看客,他像是突然喪失掉了一部分記憶,恰好,她就在那部分記憶里。
她心裡有一種很異樣的痛,就像眼睜睜地看著這個人在她面前向水底一點點沉去,她卻無法將他打撈,直至他在她面前徹底消失。
這是一種多麼新鮮的疼痛,像一隻張開的蚌殼。
她轉身疾步走開,在走過幾百米之後,掏出了手機。她站在來往的人潮中,像是要徒手打撈一件什麼東西似的,給那個正在自己的世界裡一點點下沉,馬上就要消失了的男人發了一條信息。
而當鄭羽銀的未婚妻按照信息上的時間地點出現在她面前的時候,她突然醒悟似的,在心裡暗暗發笑。她想,在任何時候,不侮辱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根本不要有任何期望。
04.
餐廳昏暗的大堂里有人在彈鋼琴,音樂一縷一縷地飄過來,如同飄零的柳絮一般落在她們中間,落了厚厚的一桌子。
「你知道我是誰么?」
「知道。」
「不,你不知道。」
阿蘭幾乎要笑出來了,她正在體內調動情緒,好調和出一種陰氣森森的語調,然後告訴對面那個女人:你不就是鄭羽銀的未婚妻么!你此時此刻出現在這里,坐到我對面,這就是最好的自我介紹了,任何語言都是多餘的。
然而沒有想到,對方是帶著一座深淵來到阿蘭面前的。她笑著,那笑由開始時淡淡的一朵越開越濃烈,濃烈過剩了,就覺得裡面藏著殺機。
「我早就認識你了。林茉蘭,林學姐。九年前,你被警察從學校帶走的那天,我就在人群里看著你。你是我活了二十年,見到的第一個殺人犯!我怎麼會忘呢?」
阿蘭看著被燈光打著,落到桌面上的女人的影子,像是要幻化出某種妖魔。她在女人的講述里,久久沉默著,這沉默一直下墜,最後戛然碎了一地。她就著落下來的燈影,看見從幾塊碎片里,探出幾張模糊的面孔。這些面孔曾被阿蘭一層一層疊放進記憶的最深處,現在像是得了赦令,又一層一層鋪展開。
那些面孔是阿蘭大學時代的舍友。女生用來維系一段友情的方式其實很簡單,要麼有共同的朋友,要麼有共同的敵人。阿蘭就是她們用來維持穩固聯盟關系的共同的敵人。
那個血腥氣的傍晚,被裝進記憶的瓶子里貼上封條已經九年了。居然沒有發酵,沒有腐爛,簡直像是在防腐劑里泡過似的,保存得這么完整。
在因為防衛過當入獄服刑的頭兩年,半夜因為噩夢驚醒後,總會聽到黑暗裡飄盪著,當初自己鮮紅凜冽的哭聲。她們把她死死摁在地上,扒掉她的衣服,一邊用最骯臟的語言辱罵她一邊用手機拍照。
就在那本日記被狠狠摔在她赤裸的肉身上時,她感覺自己的魂魄被震了出來,彈向半空,就在半空看著那具空盪的肉身,抄起水果刀朝那些一夜之間長成有毒植物的人刺過去。嘴巴還因為最初的驚恐而大張著,鮮紅凜冽的哭聲沖了出來。窗外的最後一縷光線在這哭聲里咣當一聲沉了下去,整個屋子都掉進了突然而至的黑暗裡。
她隨著這片黑暗一直滑行了許多年,在以為即將於某個出口探出頭的時候,有東西在黑暗中鋒利地劃過她的皮膚,告訴她,別做夢了。
「學姐,你是學心理學的。你應該知道人格分裂這種病吧。」
阿蘭在聽到「人格分裂」這幾個字的時候,忽然覺得自己的身體在黑暗中膨脹了一圈,像是一隻豎起了羽毛的鳥類。
「鄭羽銀就是人格分裂症患者。他會在晚上分裂出第二人格來,變成一個流浪者,寫詩、唱歌。回來睡一覺之後,就會退回原先的角色里,做回家族財團的第一繼承人。當然,也做回我的未婚夫。」
「他現在正在接受新的治療,已經開始好轉了。我今天來就是想提醒你,無論是哪一種人格,你和他都不是很相配。學姐,九年前你因為記錄在日記里的一段不相配的愛情,付出的代價還不夠慘烈嗎?」
「他總會好的,等他好了,你就會陪著他的第二人格從他的意識里蒸發掉。還是自己消失比較好吧,這或許更有尊嚴一點,你說呢?」
阿蘭看著牆上投下的自己的影子,那薄薄的一層,好像被這黑暗烘幹了,脫了水。她微微顫抖著點了點頭,心想著,還是找個時間,陪父親去榮山寺拜一拜吧。
她在起風的街上跌跌撞撞地走著,像是剛從一場春夢里走出來。那些曾和鄭羽銀一起度過的晚上,都變成了一個個巨大而透明的水母,在她的夢里笨拙地滑翔著,搖擺著,直到歸於某種平靜。
完.
故事
【故事專題每周精選活動】故事燴28:春天的故事
④ 發哥在電影縱橫四海說了一句春夢了無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縱橫四海》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ZeRWpcaF24GPrKKOIGUpFQ
砵仔糕(周潤發飾)、阿占(張國榮飾)和紅豆(鍾楚紅飾)均是孤兒,在養父(曾江飾)栽培下成為國際大盜。長大後成了幫他賺錢的藝術品大盜,而三人同時又認了警察(朱江飾)為乾爹。
法國巴黎博物館內,名畫《赫林之女僕》被人盜走。與此同時,阿海、阿占和紅豆三人以敏捷身手盜得另一幅名畫,在與法國大哥交易時得知名畫《赫林之女僕》在妖氣重重的古堡內,他們在曾江安排下成功地盜取此畫之後,反被集團原凶曾江與法國大哥合謀設下陷阱,派人追殺滅口。阿海駕車與殺手快艇相撞……
三人失散,數年後,他們在香港重聚,阿海「癱瘓」住在朱江家裡,阿占和紅豆已經結婚了。曾江又逼他們去偷畫……
⑤ 男子從夢中醒來突然發現一個美女躺在身邊是什麼電影里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春夢了無痕
⑥ 春夢了無痕出自哪首 春夢了無痕出處及原文翻譯
「春夢了無痕」的完整詩句為「事如春夢了無痕」,出自蘇軾的《女王城和詩》,「春夢了無痕」的意思為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2、《女王城和詩》
作者:蘇軾 朝代:宋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3、譯文: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了。
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里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你的。
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你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掛念了。
⑦ 春夢了無痕是什麼意思
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不留一點痕跡。形容美夢短暫,比喻世事變幻。
本來是滿心歡喜,但是經過之後,就變得風輕雲淡。就是說一場美夢之後,那也只是一場美夢,永遠不會變成真實,故而內心有些缺憾。
(7)電影春夢了無痕完整擴展閱讀:
「春夢了無痕」的完整詩句為「事如春夢了無痕」,出自蘇軾的《女王城和詩》。
《女王城和詩》
作者:蘇軾
朝代:宋
原文: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譯文: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了。
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里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你的。
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你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掛念了。
⑧ 春夢了無痕 出自哪裡
「春夢了無痕」的完整詩句為「事如春夢了無痕」,出自蘇軾的《女王城和詩》,「春夢了無痕」的意思為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女王城和詩》
作者:蘇軾
朝代:宋
原文: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譯文: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了。
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里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你的。
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你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掛念了。
(8)電影春夢了無痕完整擴展閱讀
蘇軾寫這首《女王城和詩》時,來到黃州已兩年了,烏台詩案的駭浪已成往事,詩人「本州安置」的困境卻無法擺脫。《初到黃州》就自找樂趣:「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後又自尋精神寄託,手抄《金剛經》,又築南堂,開墾東坡;得郡守徐猷庇護,訪游近地,與漁樵相處。至黃州後續有新交,詩酒唱和。
詩題中的「潘、郭二生」,即在黃州朝夕相處的潘丙、郭遘。前一年正月二十日,蘇軾去岐亭訪陳慥,潘丙、郭遘和另一位新交的朋友古道耕相送至女王城,作過一首七律。一年過去了,又是正月二十日。想起一年前的這一天,潘、古、郭三人伴送出城所感到的春意,詩人心境盪漾。起句是據前一年所感的設想。「東風」為春之信使,如城裡有了春意,「東風」這位信使就先自東門而入;
此時,蘇軾卻一點感覺也沒有,他想,恐怕是「東風未肯入東門」吧。至於為什麼「未肯入東門」,妙在不言之中。但「忽記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門」,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搖村」。就在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時節,渴望春意的詩人主動「出郊尋春」了。他是舊地尋春,又是「走馬」而去,所以次句說「走馬還尋去歲村」。
接下去不寫尋春所獲,卻宕開一筆,忽出警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紀昀評價說:「三、四(句)深警。」人如侯鳥,有感於外界信息而動。鴻雁南來北往,即使年年如此從不懈怠,在瞬息萬變的宇宙中也不會留下什麼痕跡。人之如候鳥,正在於此,只不過人間的信息比自然季侯要復雜得多;
但同樣,人因有感而動,其中一切經歷、一切思緒,也只如春夢一般,時過境遷,了無痕跡。蘇軾之所以有「人似秋鴻,事如春夢」之感,究其根源,是由於他遭受過烏台詩案的沉重打擊,又正在貶逐之中,只有把一切往事,一切留戀和煩惱,都強自推向「春夢了無痕」的虛無境地,以解脫失意中難以消除的痛苦。
紀昀評所謂「深警」,說的就是此意。這是就三、四兩句本身來說。若就它在全詩中的關合來說,則妙在虛實離即之聞。「人似秋鴻」,實接首聯;「事如春夢」,反照下文。把人生進取、政治抱負都看得淡漠了,於是才有超然曠達、出郊尋春之舉,於是才有下邊四句所表達的春遊之樂。它看似游離,實為全詩的關鍵所在。
「江城」指位於長江北岸的黃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溫和的野老蒼顏,既可具體指這次春遊的歡聚暢飲,也可概括蘇軾在黃州的生活樂趣。總之,他是以此為樂,甚至要以此為歸宿了。前一年訪故友陳慥,有三位新交的朋友相送,春意湧上心頭;這一年出郊尋春,又有潘丙、郭遘為伴,酒醺顏面。山水自然之樂,人情樸野之純,完全可以驅除那些煩惱的往事,也完全可以沖淡甚至忘卻他當時的困厄。
所以,詩的最後說:「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賦《招魂》」,指宋玉因屈原忠而見棄,作《招魂》諷諫楚懷王,希望他悔悟,召還屈原(這一說法出自王逸《楚辭章句》,但經後人辨析,其說有誤);蘇軾在這里借指老朋友們為他的復出奔走。最後兩句是在告慰故人:我在黃州過得很好,已和這里的朋友們約定每年作此尋春之游,你們不必為我的處境擔憂,也不必為朝廷召我還京多操心。
蘇軾「奮厲有當世志」,而且自信「致君堯舜,此事何難」。但在神宗、哲宗兩朝黨爭中幾經起落,而其「立朝大節極可觀,才意高廣,唯已之是信」(馬永卿《元城語錄》),又從不「俯身從眾,卑論趨時」(《登州謝宣詔赴闕表》),遂使他一生陷於無邊的災難之中。蘇軾對待歷時三十年的災難,總的態度是「隨緣自適」,但各個時期又有不同。
剛開始的時候,他赴密州途中說過「用舍由時,行藏在我」(《沁園春》詞)的話,那時還有還朝的願望。烏台詩案中他自料必死無疑,誰知未死。而貶去黃州,恍如隔世;經過這一次打擊,「平時種種心,次第去莫留。」(《子由自南都來陳三日而別》)他在黃州「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覺「不可勝悔」,「今雖改之,後必復作」,不如「歸誠佛僧,求一洗之,……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黃州安國寺記》)再從他在黃州的詩詞文賦和種種活動看,他對起復還朝已失去信心。
因此,這首詩的結尾兩句,不是牢騷,不是反語,是一種真情實感。蘇軾在黃州寄情詩書山水,寄情新交故舊,尤其是切望惠及百姓,迥異於失意文士的消極避世。他的畫像自題詩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澹州。」也不應看作牢騷反話。
他在最失意最痛苦之時,總在努力使自己和大家都得到安慰,都生活得愉快些,這是他度過一切災難的精神力量。他臨死時對兒子說:「吾生不惡,死必不墜。」人們敬仰他、紀念他,一個原因是他的詩、詞、文、書、畫五藝俱絕,另一原因就是他有一腔正直忠厚的心腸,一種開闊曠達的襟懷。
⑨ 春夢了無痕。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作品原文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作者:蘇軾
創作年代:宋代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白話譯文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了。
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里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你的。
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你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掛念了。
(9)電影春夢了無痕完整擴展閱讀: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寫尋春之樂,同時抒發了「人如秋鴻,事如春夢」的感嘆,用人生虛無的思想來排遣心中的煩惱和痛苦,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豁達的襟懷。此詩對仗精妙,比喻新穎,把抽象的事物塑造得美妙具體,大大增強了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