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攀登者》電影主演都有誰
《攀登者》電影主演有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
演員角色:
1、井柏然在影片中飾演一名攝影師李國梁,在攀登隊的臨危時刻,作為年輕一代的攀登者,井柏然主動請纓帶隊沖頂,扛起國家使命。一句「保證完成任務!」讓無數觀眾心中的榮譽感一同油然而生,這就是攀登精神啊!
2、吳京飾演的方五洲,1960年和1975年兩次攀登珠穆朗瑪峰,遇到多次雪崩、大風、冰崩等危險,都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能力化險為夷。
3、章子怡所飾演的徐纓,在得知愛人方五洲(吳京 飾)再次參與登頂珠峰的行動後,毅然加入國家氣象組,成為助力登山隊登頂的關鍵所在。
徐纓作為傑出的氣象學家,其身上有著過硬的專業素養,章子怡透露:「提前做了很多工作,除了翻查各種資料,生活中還找了真正的氣象學家去跟他們學習,包括說話時的嚴謹性與做事時的精確度,以及他們身上其他一些很微小的細節。
2、故事簡介:
1960年3月始,登山隊先後三次向珠峰發起挑戰,但都以失敗告終,登山隊抱著「不惜一切代價,哪怕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登上去」的決心,毅然決然繼續組織攀登。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再次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壯舉,打破了西方認為無法從中國境內登上珠峰的臆斷。
十五年後,中國登山隊帶著儀器與裝備,又一次向世界屋脊進軍,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最高巔。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測量隊首次精準測量了珠峰高度——8848.13米。
② 《攀登者》電影演員表是怎樣的
電影攀登者演員表(主演)
徐纓(章子怡 飾)
氣象學家
徐纓的飾演者章子怡介紹:
章子怡,1979年2月9日出生於北京市,華語影視女演員、製片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1996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星星點燈》,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1998年,在劇情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中飾演女主角招娣,並憑借該片獲得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1999年,在武俠動作電影《卧虎藏龍》中飾演玉嬌龍,並憑借該片獲得了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獎、第13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佳新人獎等多個獎項。
2004年,其主演的古裝武俠電影《十面埋伏》上映,並憑借該片獲得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2005年,憑借電影《2046》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憑借劇情電影《藝伎回憶錄》入圍第6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
2008年,獲得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2010年,獲得第14屆亞洲電影博覽會最傑出女演員獎。2011年,憑借劇情電影《最愛》獲得第20屆上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獎。
2013年,其主演的動作電影《一代宗師》上映,並憑借該片獲得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等多個獎項。2014年,獲得第八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獎。
2015年,擔任科幻喜劇電影《從天兒降》的製片人。2016年,其主演的諜戰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上映。2017年,主演災難電影《哥斯拉:怪獸之王》;同年,擔任浙江衛視演技競演類勵志綜藝《演員的誕生》的導師。
攝影師(井柏然 飾)
攝影師(胡歌 飾)
③ 電影《攀登者》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攀登者》將在2019年9月30日上映,匯集了眾多如吳京、章子怡、胡歌這樣自帶流量大咖,有如此明星陣容的影片可不多,吳京自不必說,戰狼系列影片的熱度還未過去,流浪地球就又一次讓他聲名大噪,而章子怡和胡歌更是早已經名聲在外,這三人的粉絲量可能不一定比得過那些流量小生,但都是牢牢的鐵桿粉,而且三人的演技和業內口碑都是極佳。除此三人之外,大家還可以在電影中見到成龍、井柏然、何琳等諸多著名演員。
為了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中國還是組建了一支登山的隊伍,並且派了一支軍隊保護,讓他們能夠順利地登上山頂,因為當時的珠穆朗瑪峰不僅自然條件惡劣,周圍更有很多土匪出沒,攀登珠峰也是登山隊對自己的極限挑戰.電影為了能夠還原當時的情況,在崗什卡雪峰實地拍攝,由吳京、成龍、章子怡等電影屆的大咖聯合出演,給大家帶來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
④ 2019電影《攀登者》經典台詞及對白_《攀登者》經典語錄附觀後感5篇
電影《攀登者》里,很多台詞感覺很「平淡」,其實換個年代,換個場景看,就能讓人感受到震撼的力量。希望通過這些台詞以及對白,讓大家感受「攀登精神」的偉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19電影《攀登者》經典台詞及對白_《攀登者》經典語錄附觀後感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攀登者》經典台詞及對白
1.我們自己的山,我們自己登上去,五洲,你接任隊長,答應我,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登上去。
2.北京時間,凌晨四點二十分,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
3.全世界會記住今天這個日子,祖國萬歲。
4.沒人像你一樣對我,沒人像你這樣好看。
5.人為什麼登山?登山能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嗎?
6.不過想學拍照,有必要鬼鬼祟祟的嗎?
7.「保護好攝影機,拍下360度影像資料。」「保證完成任務」
8.我到了莫斯科才發現,原來你登的那座山,在我們之間。
9.你們這代人總是在最艱難的時刻扛起國家的使命,為什麼我們不能?
10.在你們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之後,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你們是誰。
11.我很開心我們之間相隔的那座山消失了。
12.珠峰北坡,人類從未登頂。
13.那時候生命是以秒為單位計算的。
14.你父親,是因為馬凡綜合症去世的,這種病,有遺傳的可能性,我建議你,不能登珠峰。珠峰離天上最近,我希望他可以在天上看到我登頂的那一刻。
15.堅持留下來,我們就要承擔所有責任。
16.海拔8千米之上,死亡隨時發生。
17.登上去,活著回來。
18.我父親特別後悔他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我一直想告訴他,我很好,我希望成為他的驕傲。
19.為什麼當年西方登山界,有人拒絕承認你們登上過珠峰?
20.「你憑什麼替我把攝影機給扔了。」
21.「如果是你,你會殺了我嗎?」
22.我不會放棄的
23.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死都要保住攝影機。
24.能夠登頂珠峰,就是他們的成功。
25.我相信你,還會再一次踏上珠峰。
26.如果完不成任務,自己跟老隊長解釋。
27.幾億人民只能想著吃飯這點問題,我們這個民族又有什麼希望呢?
28.我的任務完成了,是時候去實現你的願望。
電影《攀登者》觀後感
國產主旋律電影《攀登者》講述了兩代登山者與暴風、冰裂縫、雪崩等各種艱難險阻作斗爭,最終完成登頂珠峰使命的故事。當今世界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新時代年輕幹部要想化危為機、轉危為安,就必須向「攀登者」那樣學會斗爭。
學習《攀登者》頑強的斗爭精神。劇中攀登者們在攀登過程中不斷遭遇各種難以預測的危險,多次命懸一線,卻未曾妥協,帶著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奮勇向前。回想我們的革命歷程,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作為黨員幹部,要善於發現矛盾、敢於直面矛盾、勇於解決矛盾,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豁得出來,與一切危害我國發展的風險挑戰進行堅決的斗爭;要頑強奮斗,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逢山開路、遇河架橋,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敢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一往無前,堅持到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永遠奮斗。
學習《攀登者》高超的斗爭本領。攀登者需要平時艱苦卓絕的訓練,才能換來最終登頂的成功。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斗爭是門藝術,增強斗爭本領要注意策略方法。黨員幹部必須保持頭腦清醒,不斷增強理論方法的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定政治立場,夯實敢於斗爭的思想根基,使斗爭有底氣、有力量。必須真抓實干,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把工作落到實處,在重大斗爭中磨礪,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鍛煉斗爭本領。必須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戰略定力,經受住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
學習《攀登者》正確的斗爭方向。「中國人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在領土陷入爭端的危急時刻,兩代攀登者誓死登頂,捍衛主權。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這就需要我們每名黨員幹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人民根本利益、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等方面受到威脅和挑戰時,提高清晰辨識力,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旗幟鮮明,做出清晰而准確的判斷,牢牢把握斗爭的大方向,做到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雲遮望眼」。
電影《攀登者》觀後感2
電影《攀登者》讓我印象深刻,老一輩登山人用生命和汗水為我國登山事業奠定了基礎,也鑄就了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的「攀登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財富。這種「攀登精神」,不僅是登山人的理念,還應該是我們奮斗在基層一線的扶貧幹部需要學習的精神內核。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巔莫辭勞。」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愈是在這種時候,越需要攀登精神。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特別是青年扶貧幹部,唯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更好的打贏脫貧攻堅戰。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學習「攀登精神」,就是在給我輩青年強健肌體、強化意志。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青年一代可以用「攀登精神」加油打氣,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實現全面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則是所有戰斗在基層一線的扶貧幹部的奮斗目標。
「攀登精神」一直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銘刻在華夏兒女的骨骼上。一路走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回首往昔,不管亂雲飛渡、風吹浪打,我們一直都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如今,脫貧攻堅的最後時刻,有機遇也有挑戰,還要所有奮斗在基層一線的扶貧幹部一起拼搏、一起奮斗。
《戰國策·秦策五》:「詩雲:‘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離到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的目標時間越來越近,任務越來越急迫。越到關鍵時刻,越不能懈怠。脫貧攻堅目前面臨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難攻克的小山頭,但越面對困難越要敢於亮劍。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幹部,要用「攀登精神」來激勵自己,敢於迎難而上,敢於挺身而出,敢於承擔責任,敢於堅決斗爭,一定要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電影《攀登者》觀後感3
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如果站在珠穆朗瑪峰上,相信這種遠眺祖國河山的豪邁情懷會更加的濃厚,電影《攀登者》就為我們全景展現了這一過程,看完電影《攀登者》想到了人生,我們的人生只有不斷向著山頂努力攀登,才能積累更多的經歷和經驗,才能高瞻遠矚,指點江山。拿破崙曾經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正是這樣的豪邁氣概和遠大理想激勵他不斷去提高自己軍事作戰的能力,最終成為一個卓越的軍事天才。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人,我認為,我們既要有不斷攀登站在高山之巔的精神。
首先要樹立遠大理想。理想信念是我們行動的指南,會激勵我們向著既定目標奮斗前進的鬥志,並且激發出不竭的動力。反之,如果一個人沒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可能渾渾噩噩,虛度一生,甚至腐化墮落。因此,我們要有豪邁的氣概和遠大的理想不斷的激勵和提高我們自己的各種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作為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其次要磨礪堅韌意志。每個人的成長成才之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得到鮮花與掌聲之前,也會遭遇挫折和失敗,我們要有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堅強意志。無論身處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中我們都要學會去磨練頑強的意志,使自己成長的更加堅強和勇敢,在面臨各種暴風雨時候能夠更加頑強的去戰勝各種困難。
電影《攀登者》觀後感4
電影《攀登者》在向祖國獻禮的同時,也在激大家要更加努力奮斗。而前行的攀登者就飽含著新時代下的奮斗精神。作為基層普通黨員幹部,除了要有鷹的羽翼能力,更要有攀登者的前進的意志、堅韌的耐性和自我清醒的認知,做新時代永恆的攀登者。
要有攀登者日有所增月有所長的前進意志。攀登者的腳步看似慢、實則快,關鍵是每時每刻在往前進。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學會靜心沉氣,學會自我審視,做到日日有作為、月月有進步。古語雲,「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為政者要奮發圖強,經常檢討並約束自己,才能防止心智頹廢放縱不拘。在面臨生活的各種誘惑時,能夠始終努力保持前進的「方向感」,才能養成勤政的習慣和擔當的自覺,才能清楚哪些事要順應潮流奮起直追,哪些事可以視而不見顧自前行。八小時之內兢兢業業才能術業專攻,八小時之外做到好學篤信才能常勤精進。
要有攀登者不達目的絕不歇氣松勁的耐性。「拙看似慢,實則最快。」這裡面重要的原因就是「拙」字中蘊含的「堅持」二字。日常工作中,有的幹部抱怨,「拚命去做這么瑣碎的、不惹人注意的工作,沒有人會稱贊。」但是認真地、拚命地投身工作的人,終會精通各項工作,獲得了不起的成就。就像南方的毛竹,剛種下去五年不見生長,但五年後卻會在半年裡長到30多米高。原因就在於不像表面上無所作為,而是把功夫用在了看不到的根系伸展上。黨員幹部要學習攀登者的這種耐性,在平凡工作中把每一項工作做好,在熟練中找到改革提升的出路,把准新時代工作輕緩重急脈搏。
要有攀登者不懼歲月流逝的自知和清醒。《淮南子》有言,「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所好,反自為禍。」事業之成在於學習,在於連貫,在於認識和自我的不懈努力。無論是天才還是平庸,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貴有恆。當下,少部分黨員幹部依仗自身的一些小技能、小才華,在工作中投機取巧,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和業務的熟練,變得心疏意懶混天熬日。黨員幹部干好工作,離不開對自我的清醒認知,離不開對優秀文化的積淀與傳承。艱苦奮斗的傳統、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並不會因時代前進而淘汰,而一時之興總會一衰再衰。奮不顧身的高遠追求,源自看清自我的前提,就像塔尖上攀登者的慢與穩,恰恰源自內心對自我的清醒認知。
電影《攀登者》觀後感5
不出意外,電影《攀登者》的好評如潮,作為第一批觀眾,看完《攀登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活著要有「志氣」。所為「志存高遠,才能一躍千里」。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更需要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每個人都要做新時代的主人,要在現實生活中臨危不懼,以積極的心態創造人生的真諦。「人生沒有更多出彩,只有創造更多精彩」。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切實捥起衣袖,大幹一場,共同為美好的人生而努力。
以寬廣的胸懷鑄造人生的輝煌
作為新時代的一員,要徹底地消除狹隘的心靈,要直面人生,直面生活中的每一個人,用寬廣的心胸去包容你身邊的人,如果你是一名父母官,你需要有慈母的心來對待所有的人;如果你是一名黨員,你需要做好人民群眾最忠誠的服務員,要時刻為他們的利益著想,帶領他們克服困難,找到人生的歸宿,更不能有抱怨的心理;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群眾,你更需要有寬廣的胸懷,與身邊的每一個人保持平易近人,拿出真心與別人相處,這樣才能創造和諧的社會狀態。當你有了這樣的心境,你才能廣聚人員,開拔美好的人生旅途,才能保證道路的順暢。
以獨特的風格實現人生的價值
一個沒有「志」的人,是永遠也不可能走向成功的,然而,很多人的「志」都不同,唯一同等的「志」,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因為人都會受一定的環境和社會所束縛,可以說是每一個人在創造中都有一定的獨特風格,這種獨特的風格造就了人生有不同的價值。很多人總想成功,可總停留在口頭上,而沒有真正去實踐。心中的那個「志」沒有落到實處,導致人生的價值沒有實現。
以堅強的毅力超越人生的極限
⑤ 電影《攀登者》的主要劇情是什麼
電影《攀登者》的主要劇情是中國登山隊三次嘗試沖頂珠峰,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及方五洲和徐纓橫跨15年可歌可泣的愛情。
首先,我也很喜歡攀登,更喜歡這部劇的演員。該電影中登山過程的描述讓電影極具觀賞性,愛情部分真摯細膩,讓人感動落淚。擁有這兩點,已經足以讓《攀登者》成為好看又感人的商業大片,然而這些並非電影的全部。《攀登者》劇情很緊湊,電影開場就重現了19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北坡登頂的壯舉,卻因為沒有留下影像資料而不被國際承認。15年後,登山隊再次挑戰世界之巔,經歷各種艱難險阻之後,終於將五星紅旗插到了峰頂。
最後,在《攀登者》里觀眾能看到一流的電影工業化呈現,電影將實拍和特效結合來完成畫面和氛圍營造。一方面電影在西藏實地取景拍攝,演員們都經過極寒訓練,有登山戲份的演員還要學習攀冰,使用冰鎬等工具,並且每個人背著1 7公斤重的行囊。高壓、低溫、背負重,演員們的表情和狀態其實都是現實環境中的真實反映,所以看起來都很真實。
⑥ 求大佬提供一下2019年吳京和章子怡主演的的電影《攀登者》的百度網盤高清資源
《攀登者》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是由李仁港執導,彭昱暢/王大陸/魏大勛/曾夢雪/賈冰/岳暘/李歌主演的電影。於201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⑦ 電影《攀登者》是講述哪一年的發生的事
電影《攀登者》是講述1960年的中國珠穆朗瑪登山發生的故事!
首先,我很崇拜攀登者,也嚮往來一次攀登歷程!而這部《攀登者 》背後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更精彩。因為登上世界之巔,是多麼宏偉、多麼令人心潮澎湃的一件事!但對1960年的中國珠穆朗瑪登山隊員來說,更深的動力來自國家、人民以及堅不可摧的信仰。位於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相對平緩,而位於中國境內的北坡則橫貫著世界上最長的冰坡,有很多近70度的百米陡坡,有的甚至接近90度。西方國家認為初出茅廬的中國登山隊想要從北坡登頂簡直是痴心妄想。
最後,5月17日,中國登山隊發起突擊。5月24日上午9時,四名隊員許競、王富洲、劉連滿和貢布從最高營地出發,攝像師屈銀華也跟隨拍攝,但許競因體力消耗過大,無法再前行,原本只打算跟到半途的屈銀華只能臨時頂上。海拔8700米處,劉連滿為了托舉隊友攀登而耗盡體力,其他三人連夜摸黑繼續前進。
⑧ 電影《攀登者》主要講述看了什麼故事
電影攀登者劇情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 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此外,為了真實再現中國登山英雄勇登珠峰的歷史事件、實景還原珠峰壯麗景觀,選擇在西藏珠峰取景拍攝,讓演員真實體驗高原環境,高海拔、極度缺氧、變化無常的氣候環境,再現中國登山隊勇攀珠峰的歷史壯舉。
⑨ 《攀登者》傳承了什麼精神
這是一部國慶節上映的電影,傳承了愛國主義精神,守護中國紅。
電影《攀登者》主要就是根據當時這段歷史改編的,講述了兩代中國登山隊員,為完成國家使命置生死於外的勇氣!電影將這兩段故事帶到觀眾面前,傳達的並不只是攀登過程的艱苦,「攀登」二字也體現了大國崛起,彰顯了民族氣節,這種態度,這種氣節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中國登山隊,在冰天雪地中前行,遇風雪,闖天險,挑戰人類極限和歷史不可能,為國家誓死捍衛領土與主權完整,一腔熱血,永遠赤忱。
為了守護「中國紅」這一抹亮色,為了抵達那個離蒼穹最近的地方,他們曾經無畏過、堅持過、努力過,逆風雪,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