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沈從文蕭蕭電影結局

沈從文蕭蕭電影結局

發布時間:2022-09-25 05:12:52

① 沈從文的《蕭蕭》有兩個結尾,到底哪個先那個後急!

第二個是沈從文在整理時後加的!

② 沈從文的作品《蕭蕭》中主人公蕭蕭的命運是怎樣的

在沈從文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中強烈的樂觀主義色彩,從小說開頭蕭蕭被嫁當童養媳,到後來因蕭蕭愛情萌動而越界懷孕,花狗因不願付負責任的出逃,蕭蕭因懷孕被囚禁,甚至可能會被沉塘而失去生命。

這一連串的事件對於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女孩來說,無疑是具有強烈的悲劇色彩的,但我們從小說的從頭到尾,都體會不到悲劇小說的味道,散文化的筆調和抒情化的敘述風格,純朴的民風,善良朴實的人們。

美麗的景色等等構成了一幅美麗湘西的風景畫卷和一個有著美好人性的邊城世界,這些正是沈成文作品中最具藝術特色之處。

正是蕭蕭沒有受過教育和家庭關系的空白,賦予了蕭蕭不同於常人的樂觀,自由,堅強,純凈,朴實的品格,她所有的品格都是這湘西世界所給予她的,她從小就只受到這美麗自然景色世界的滋養和熏陶,她的性格可以說是和這美麗的湘西世界互相呼應的。

蕭蕭的生活完全順從於自己的本能反應,這也是她之所以會越界懷孕的主要原因,她的生活是由她的心出發的,完全不受世俗道德的約束,致使她不顧後果的和花狗做了越軌的行為。



(2)沈從文蕭蕭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蕭蕭》是沈從文於1929年以湘西農村生活為題材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描述了鄉下一個童養媳的遭遇與悲劇性的命運。小說表現了湘西民風的純朴,展示了「不悖乎人性」即順應自然人性的主題意蘊。

同時也譴責了舊中國農村童養媳制度的愚昧與野蠻並對歷史文化及民族性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小說語言清新自然,寫景優美淡雅,具有濃郁的鄉土特色;情節舒緩,細節豐富而微妙。

③ 電影《湘女蕭蕭》所講述的主題是什麼最後的結局如何

民國時期,湖南湘西偏遠小村子李家坳,邁入了一頂轎子。轎子里擺脫12歲的女孩蕭瑟。她睜大好奇心的雙眼,感覺一切都那麼奇特。當上老婆的蕭瑟還沒有脫幼稚,經常在苦味的日常生活中自尋其樂。她大白天帶上比自個還小多少歲的老公玩,夜裡要哄「老公」入睡,還需要幫家婆洗衣服喂豬。

把歷史時間前行歸納為善、宗教信仰信仰和師門,這與郁達夫在談及生和死時呈現出來的那些空氣而恬靜的工作態度是一致的。侯孝賢以前提及,《沈從文自傳》中所呈現出來的"包括著最高的包容與低沉的憂傷"的"冷眼見存亡"的創作心態,使他"便覺視線寬闊"。

在電影最終,循環往復的日常生活又進入了它的下一個輪回:蕭瑟也需要當家婆了,從類型上看,歷史時間的不幸好像在重蹈覆轍。可是,電影卻讓觀眾們覺得,日常生活的信息的確發生了一絲轉變。

④ 沈從文的蕭蕭是如何開頭和結尾的

雖然蕭蕭的結局喜劇,可是放在現代社會來看,依然替她覺得惋惜,因為終其一生,她的命運是可悲的。

她最大的悲哀就是渾渾噩噩,終其一生處於悲劇之中,而不自知。做為童養媳,她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可是她卻樂呵呵的認為,只是從一家生活換到了另一家而已。

對於她的年僅三歲的小丈夫,她也沒有任何想法,只是無意識的把他當成弟弟一樣照顧,陪著他一起長大。因為她根本不知道她所要迎接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她的人生沒有追求,也沒有什麼理想,或許在祖父開玩笑的叫她「女學生」時,她曾經懵懂的意識到自由的存在,也在被花狗誘騙懷孕後萌生過逃跑的念頭,但卻因為沒有受過啟蒙,最終依然原地踏步待在了封建禮教的束縛下認命。

⑤ 《蕭蕭》中作者怎樣看待蕭蕭的悲劇

蕭蕭是一個童養媳,她比自己的丈夫大十幾歲,這就註定在丈夫還未成人的十年中蕭蕭是要一個人度過的,她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沒一個真心關愛自己的人。因此她的內心潛意識里是渴望有一個人愛她和懂她的人的。因此,當花狗出現並向他示愛時,一個像她從沒有談過戀愛的小姑娘必定很難抗得住男人溫柔的誘惑,又加之她長年以來的孤獨寂寞促使她認定花狗就是那個關心她愛她的好人,孰不知花狗對她只是一種生理需求。她上當了,但這種上當全然不是她的錯,她也只不過是個小姑娘,她還什麼都不懂只是被人利用了。如果評論是誰的錯,錯的只是那可笑的童養媳的習俗和某些男人不負責任的生理需求。但當蕭蕭有了花狗的孩子被族裡的人發現時,以那個時候的道德規范,她是應當被淹死或嫁到外地的。在那個年代的人眼裡,這個規范是神聖而不可逾越的,但在我們看來,這種規范是可笑而沒有人情味的。這就是時代與規范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不合理的道德規范是一定會被社會淘汰的。因此,就現在而言,我們現在所崇尚的某些道德規范,將來也未必能成為真理,這就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當蕭蕭生下了兒子,全家人忙裡忙外,從內心裡漸漸的接受了就因為兒子將來可以做苦力。可見任何道德規范的遵守都抵不過現實的沖擊。當人們面對現實的利益時,那些不通人情沒有道理的道德規范會漸漸被人忘卻了。蕭蕭後來嫁給了小丈夫,公公和婆婆不計前賢接受了她。大多原因因為她多年來辛苦勞動任勞任怨博得了公公婆婆的信任,又加之與小丈夫多年來相處的感情日深,小丈夫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她,即便是婆婆公公也對她有了感情,產生了親情。因此,她沒有被趕出家門,反而被正式的娶進了門。這說明任何道德規范都不外乎人情。道德規范制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人情,可是當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也隨之改變時,那些舊的道德規范也許就會存在破壞人情的因素,因此最終它們是會在歷史長河中消逝的。然而,蕭蕭的過門並不意味著她真正得到了幸福,她的小丈夫也會有長大和懂得愛的那一天,他也會有自己喜歡的女孩,因為他對蕭蕭的感情只有親情而沒有愛情,為了得到常人所應有的愛情,他必然會拋棄蕭蕭。這對於蕭蕭其實是一場悲劇。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他並沒有長篇大論的寫封建社會舊習俗如何害死人,而是給讀者留下一個看似美滿的結局讓讀者去回味,但當人們細想其後果時才意識到作者的用意,這種以喜襯悲的寫法使故事更悲。但其最悲的還不是蕭蕭未來的遭遇,而是又有一個童養媳嫁給牛兒時,大夥依然樂呵呵的慶祝著,就連身受這種舊習俗迫害的蕭蕭也站在一旁笑著,這就更讓人心痛。因為這個悲劇將一次次重演下去並會造成更多的受害者,然而一個個受害者卻全然不知。這樣的木訥讓讀者不禁為他們心痛。作為小說,《蕭蕭》是與眾不同的。它的著重點不在於沖突、矛盾以及應之而生的高潮,它描寫人性,態度寬和,筆致從容,情節是舒緩的,細節卻豐富而微妙——這里體現出一個藝術家的感受,這種感受本身就可以突破某種固有的思想的藩籬,而帶給人新的啟示。在《蕭蕭》中,種田的莊子里聞得到草料的香,聽得到山歌在唱,農人們的生活是勤苦而狹隘的,但卻又有質朴的生機。沈從文用《蕭蕭》譜出了一曲牧歌,雖然調子中也有沉痛與疑問,但總體卻是明朗的、優美的,在湘西那方自然的土地上回響。

⑥ 對沈從文的<<蕭蕭>>結尾的理解

《蕭蕭》和《邊城》一樣,都一曲田園牧歌,但還是有悲劇性的。蕭蕭一類人的命運的是輪回的,如「同十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這句話。他們曾經但對生活對未來有著自己的憧憬,但是更多的卻是蒙昧。這樣的憧憬在現實是逐漸消靡的。蕭蕭曾經也對女學生充滿了羨慕,最終卻沒能實現自己的這些憧憬。最後的結尾,蕭蕭講:「明天長大了,我們也討個女學生媳婦」,應該體現應該還是對未來的一種憧憬,想讓自己未能實現的在兒子實現。
另外,蕭蕭的結尾有兩種不同的版本,樓主應該知道吧!
最後打個廣告,如果樓主喜歡沈從文的話,可以加我們群,群號97269289。

⑦ 湘女蕭蕭結局春官跑了嗎

沒有跑成,被賣了。

《湘女蕭蕭》是謝飛、烏蘭執導的劇情片,由娜仁花主演,於1986年在中國大陸上映,1988年3月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沈從文的短篇小說《蕭蕭》,講述少女蕭蕭嫁給比自己小好幾歲的丈夫後,與婆家的青年長工相戀,最終因封建禮教壓迫而釀成愛情悲劇的故事。

《湘女蕭蕭》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aF_-kdAO4fqV3GbzElxHUg

?pwd=c3gk 提取碼: c3gk

⑧ 沈從文<蕭蕭> 的故事梗概

《蕭蕭》故事梗概:蕭蕭十二歲時作為童養媳出嫁,她的「丈夫」才剛剛斷奶不久。十五歲時,被比她大十多歲的長工花狗引誘失身,並懷了孕,犯下了傷風敗俗的「彌天大罪」。按照族規,她將被「發賣」,但由於「一時沒有相當的人家來要蕭蕭」,事情延擱下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蕭蕭生下了一個兒子,於是全家歡喜,蕭蕭又被留下來,過上了與以前一樣平靜的日子。她兒子長到12歲,便娶了個比他大6歲的媳婦,蕭蕭做了婆婆。

《蕭蕭》是沈從文於1929年以湘西農村生活為題材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描述了鄉下一個童養媳的遭遇與悲劇性的命運。

小說表現了湘西民風的純朴,展示了「不悖乎人性」即順應自然人性的主題意蘊,同時也譴責了舊中國農村童養媳制度的愚昧與野蠻並對歷史文化及民族性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小說語言清新自然,寫景優美淡雅,具有濃郁的鄉土特色;情節舒緩,細節豐富而微妙。

(8)沈從文蕭蕭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蕭蕭》作於1929年冬,當時沈從文由湘西來到上海,他看到都市文明中人性的變異,深感失望,因此他在《蕭蕭》中創建了體現中國人天人合一社會理想的「湘西世界」,裡面只供奉「人性」,用來抵禦現代物質文明對人的浸染和扭曲。

沈從文在《蕭蕭》中竭力表現鄉下人物「更有人性、更近人情」的品質。小說通過三個主要的階段來探討這個主題:一、蕭蕭嫁作童養媳;二、蕭蕭被花狗誘奸;三、蕭蕭的結局。沈從文對童養媳現象處理得自然,因為是鄉下平常的事,沒有作任何道德價值的判斷。

在人性與制度的對抗中,沈從文寫的是人性的勝利。對於婚姻,蕭蕭以天然的人性來對抗;對於禮法,家人以農人純朴的天性來對抗。這樣的對抗,也是不自覺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這樣的力量看上去是弱小而偶然,但是卻院藏在這些「種田的莊子」里。

沈從文心中所期冀的人性的「希臘小廟」由此悄然搭建。小說不乏現實主義的清醒,也寫出蕭蕭的命運帶有極大的偶然性與幸運,她一生都為外在的力量所擺布,從來沒有自覺地主宰過自己命運。她的快樂里頭,潛伏著無知與麻木。

⑨ 沈從文筆下失身於花狗的湘西女子蕭蕭後來的命運如何呢

婆婆不是惡婆婆,雖然嚴苛,但只是讓蕭蕭做做力所能及的事。小丈夫太小,蕭蕭叫他弟弟,小丈夫叫她姐姐。蕭蕭每日里的主要任務就是帶弟弟玩,晚上哄他睡覺,再有時間就是洗洗弟弟的尿墊子,帶弟弟打打豬草什麼的。

姐姐很愛弟弟,弟弟哭了,姐姐抱住他,親他的臉,親過來親過去,哄哄他,弟弟就破涕為笑了。弟弟很黏姐姐,哪裡不舒服了,母親都哄不好,只要蕭蕭抱抱、搖搖,哼哼歌謠,弟弟就乖乖睡了。他們「夫妻」是很和睦的。

夜晚,大人坐在院子里聊天,蕭蕭抱著弟弟看月亮。爺爺說著女學生的事。爺爺說,女學生剪了辮子,和男學生在一起讀書,看上某個男學生,也不用媒人,就住在一起了,稱之為「自由」。爺爺還開玩笑問蕭蕭,做不做女學生?蕭蕭知道不是好話,就說不做。家裡的幫工花狗嘲笑蕭蕭膽子小,蕭蕭不服氣,說做就做,她不怕!爺爺笑了,一院子人都笑了……

小丈夫家有兩個幫工,一個是花狗,另一個叫啞巴。人如其名,花狗心花,啞巴不愛說話。花狗唱酸曲,挑逗蕭蕭,弟弟小,不懂這些,只是喜歡聽。花狗一唱歌,弟弟就跑去,帶弟弟的蕭蕭也只能跟著去。花狗給弟弟教唱,實質是給蕭蕭唱。蕭蕭漸漸大了,能明白意思,罵了花狗,害羞地跑了……

十三歲的蕭蕭,是快樂的,她對於童養媳沒有任何概念,在小丈夫家,她享受著爺爺的疼愛,小丈夫不離身地跟著。蕭蕭吃飽了,干著自己能幹動的活,帶弟弟玩,聽花狗唱歌,夢里做著快樂的夢。日子一天天過去,蕭蕭一天天長大!



媒婆來了一個又一個,卻不見一個相親的,無奈,蕭蕭在婆家過了一個年。過了年,還是沒有相親的,婆婆也發現自己的兒子離不了蕭蕭,就說,發賣不了就留下吧!蕭蕭聽說可以留下來,高興的不得了,又開始能吃能喝,高高興興陪著弟弟玩了,彷彿花狗不曾存在似的,只要讓自己留下來,活下去,花狗和她的事兒就可以煙消雲散。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蕭蕭生下一個團臉大眼的胖小子,婆婆很高興,給蕭蕭吃雞蛋,糯米酒……

十年後,蕭蕭生的兒子叫牛兒的娶親,新娘十八歲,牛兒叫蕭蕭丈夫叔,丈夫答得一點兒也不尷尬。蕭蕭抱著新生的毛毛站在樹下看熱鬧。

閱讀全文

與沈從文蕭蕭電影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特琳娜莫里諾大尺度電影 瀏覽:332
泰國電影斬首 瀏覽:878
電影中英文名字大全 瀏覽:666
三岔口的電影結局 瀏覽:931
強哥結局是什麼電影 瀏覽:67
大的海怪電影 瀏覽:907
地什麼的電影 瀏覽:625
有趣的最新電影愛情 瀏覽:931
茂名電影院哪個好 瀏覽:998
破綻電影完整 瀏覽:800
一部關於房間的驚悚電影 瀏覽:566
65年台灣經典電影 瀏覽:1000
海王出生電影音樂 瀏覽:865
電影圖片羨慕別人的感情 瀏覽:7
電影座點陣圖片 瀏覽:483
菜頭電影完整版 瀏覽:479
撫順橫店電影城圖片 瀏覽:383
看三地電影網站 瀏覽:586
為什麼有些人感覺老電影好看 瀏覽:401
劇場電影解說大全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