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寫一篇讀《八一南昌起義》有感,的讀後感
南昌起義的歷史背景和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兩點發生南昌起義的整個歷史過程。故事情節生動感人,催人奮進,激勵著中華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而努力奮斗。賀龍雖然是軍長,但是他的部下犯了錯誤,他對他們不打不罵,而是在公眾面前先檢討自己的錯誤,重重地處罰自己。他是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起部下深深地思考,讓他們心服口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應該學習賀龍軍長的這種精神,作為班幹部和小組長,同學犯了錯誤我們不要吵他,而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同學認識到錯誤,並逐步改正。趙團長跟魏老三發生了矛盾,但是在戰場上,趙團長不計前嫌,在危急時刻他義無反顧地推著一車大炮沖進火海,從古城牆地下把敵軍炸得片甲不留,為我軍取得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應該學習趙團長不計前嫌的品德,跟同學發生矛盾了,但是在集體利益和班級利益前面,我們要不計前嫌為了集體的榮譽而團結協作;在其他同學遇到困難時,我們也應該不拘小節的去幫助他、鼓勵他。魏團長用自己最後的一口氣把五星紅旗插在了南城門上,臨死還手握著旗桿不讓他倒下,城牆上飄揚著五星紅旗,標志著我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魏團長用自己的生命護圍著五星紅旗,這說明他把祖國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二位,他是一個視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我們應該學習魏團長的這種精神,在學習和工作中應該把祖國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二位,個人利益放在第三位。戰爭過後,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戰爭的畫面使我震驚,同時也引起我深深的思考。當我們快樂生活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想一想這些快樂是從哪裡來的,難道不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嗎?我們應該珍惜這些幸福時光,好好學習,長大為報效祖國!但是現在許多家庭的孩子不知道珍惜光陰,整天瘋跑玩耍,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生活,想起這些為了新中國的建立而犧牲的烈士們,我們難道不感到非常慚愧,不覺得對不起他們嗎?看了這部電影以後,我要改掉以前的壞習慣,珍惜我的每一天。上課積極發言、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本領,長大報效我偉大的祖國!
『貳』 看完電影八一的觀後感250字
今日有幸觀看了影片《八一》。影片耗資巨大,戰爭場面氣勢磅礴,真實震撼。全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始終,令觀眾熱血沸騰。
此片拍攝耗資巨大,動員的人力堪稱八一廠出品影片之最。此片的幕後工作人員多達860人,群眾演員參演人次更是多達9萬8千人次。此片全部實景拍攝,場面極為浩大,戰爭場面大視角空前展現,演員們也都憑著一腔熱血冒著生命危險在漫天炮火中拍攝出精彩的影像,無怨無悔。愛國主義精神與敬業之心支撐著全體工作人員艱苦拍攝、再現了先烈之路,把這場轟轟烈烈的戰爭如此恢弘壯烈的全景展現。
《八一》用了大篇幅的戰火筆墨刻畫了戰爭之殘酷,戰場之慘烈。戰爭之傷害,對於交戰雙方來說,實際上都是巨大的。殺人一萬,自損八千。百團大戰我軍投入兵力高達105個團,40多萬人,斃傷日偽軍兩萬多人,但我們自己的傷亡也高達將近兩萬人。傷亡實際上是對等的,代價不可謂不慘烈。不得不承認,日軍當時的戰鬥力之強和武器之先進是一窮二白的八路軍無法相提並論的。但,為了民族的榮譽,為了人性的尊嚴,我們也必須硬頂上。片中對於戰爭對於人命的摧毀全方位真實展現,還是很靠譜的,不像許多抗日雷劇演得那樣胡扯,展現了一部歷史正劇的凜然氣象。我們看膩了手撕鬼子的鬧劇,我們鄙視褲襠藏雷的齷齪,我們拒絕虛偽的阿Q精神,我們厭煩了無盡吹噓的自嗨,我們需要的是真正展現戰場之真實狀況的影視作品,還原歷史的冰冷與殘酷。
浩浩中華史,悠悠五千年。五千年來,祖國經歷了多少滄桑誰知道!我們要努力學習,把祖國的未來建設得更美好!
『叄』 革命電影觀後感500字
電影《建國大業》觀後感
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我們郭里園小學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9月25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年輕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電影將重大歷史事件在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感和真實感,從45年重慶談判講起,講到談判破裂,內戰爆發,三大戰役,其間穿插了敵機轟炸中毛澤東的淡定沉著,聞一多的慷慨就義,傅作義被女兒感召,李宗仁履新後的無奈,蔣經國穩定上海經濟,國際上對於共產黨、國民黨的態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國民黨、各個民主黨派幾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場、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看到劉燁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儀仗車上的毛主席敬軍禮時那堅毅而充滿信念的目光,讓我們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為什麼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當我們看到蔣介石一聲長嘆說: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讓我們看到一支腐敗的政黨滅亡的必然性。當我們看到共產黨人的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國民黨對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誘,瘋狂殺戮,一個政黨的從容大氣與另一個政黨的狹隘猥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等這些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四海皆準的真理:一個成熟健康的政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讓自身的肌體保持青春與活力,否則必將被歷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事事想著人民。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
影片展現的新中國成立的艱難過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偉大,他們總是事事想著人民的利益,為了全國人民,為了解放新中國,他們不怕辛苦和困難,最終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和平安樂的家——成立了新中國。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你們讓祖國變得如此繁榮富強,是你們讓我們這祖國的下一代享受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作為教師的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扎實教育基本功,積累教學經驗,努力提升教學水平,繼承、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肆』 請你講講南昌起義,並寫寫你的感受
八一南昌起義,又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感受:
從南昌起義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共產黨人不畏強敵,將個人榮辱和性命拋諸腦後,敢為天下先,為國為民的大無畏精神,從明確提出准備舉行起義的第一次九江談話會,到井岡山勝利會師,270多天的時間,南昌起義部隊經歷了從勝利到挫折,又從挫折走向成功的「苦難輝煌」。
起義部隊敗而不潰,在艱難時刻依然堅持革命,正是因為當時部隊中有一批像周恩來、朱德這樣的共產黨員,有賀龍這樣相信黨、追隨黨的人。在他們的堅強領導和感召下,起義將士心中始終有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他們戰勝一個又一個的艱難挫折,最終走向勝利、走向輝煌。
南昌起義意義
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起義之所以能成功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一批政治過硬、嚴守紀律、品德高尚的共產黨員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堅定執著,聽黨指揮,為起義將士樹立了光輝榜樣,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
這些共產黨員,猶如一束束光芒,為起義將士照亮了沖鋒的方向。南昌起義中共產黨員的風采,充分彰顯共產黨員先鋒模範的重要意義與作用。可以說,我軍軍魂正是由此開始生發,並在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歷程中熠熠生輝。
『伍』 八月一日觀後感
《八月一日》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紀錄片,名叫《八月一日》,講的是南昌起義的故事。故事講的是一九二七年蔣介石,汪精衛在帝國主義和江浙大財團的收買下叛變革命,先後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在「寧可殺錯一千,絕不漏掉一個」的反動口號中,大肆屠殺共產黨員。為了挽救革命。七月下旬,中共中央臨時召開政治局常委會,會上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並任命周恩來為南昌前敵委員會書記,指揮這次起義。在黨的影響下,北閥名將葉挺的部隊從武漢乘江順流東下,在航行的過程中,部隊中的共產黨員深入群眾,做了大的量的工作。這支素有鐵軍之稱的隊伍,士氣高漲,群情激昂。帶有傳奇色彩的賀龍率領第十二軍也從湖北省的武穴出發,浩浩盪盪的奔赴九江。一路上他們宣傳革命主張,吸收了一批農民協會的骨幹入伍,革命的力量不斷壯大。七月二十七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在南昌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組成,並召開擴大會議,決定於三十日晚舉行武裝起義。會後,周恩來等仍將起義計劃告訴了賀龍,徵求他的意見。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五時左右,我軍決定於明四日是一舉 消滅敵軍。八月一日凌晨四時整,戰斗正式打響。頓時,槍聲,火炮聲大作,響徹全城。早晨六時多,起義軍已全部解決了南昌內地和郊區的敵軍,南昌起義成功了。
這部電影讓我感觸很深,一是共產黨遠堅韌不拔的毅志和與叛變革命者斗爭到底的決心,以及保衛人民安全的志向,使他們一直與叛變革命者斗爭著。正因為有了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朱德等等的共產黨員一直努力地斗爭著,才可能解放全國,成立新中國。直到現在,在庄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上,赫然印著「八一」二字。由此可見,南昌起義對中國的意義是非同異常的。就因為這一槍,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從那天起,一支偉大的軍隊誕生了。二是我十分痛恨蔣介石和汪精衛。他們竟然在帝國主義和江浙大財團的收買下叛變革命,先後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還制定了一條荒謬的宣言——「寧可殺錯一千,絕不漏掉一個」的反動口號中,大肆屠殺共產黨人,他們是社會的敗類。
這些為祖國而奮戰的戰士們,我真敬佩你們,因為如果沒有你們,就不會解放全國,成立新中國,我們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非常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如果這次南昌起義沒有他,就不會勝利。我們一定要踏著先輩的足跡,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為建設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陸』 建軍大業觀後感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該影片由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偉強執導,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等主演。該電影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重要歷史事件進行展開 ,描寫中國軍隊偉大的建軍篇章,展現了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
看完這部電影我深受感動,電影把近代一系列的重大歷史事件巧妙的串聯起來,給人們壯美的視覺感。從南昌起義中誕生出來的紅軍也有了永不磨滅的番號。如同鳳凰涅槃,共產黨在經歷了流血,分歧,迷茫,犧牲之後,成長之後的共產黨也更加堅強,堅定,堅韌。
經歷了這些而誕生的紅軍也絕不同於普通的軍隊,它懷著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肩負著解放中國的偉大使命,攜帶著永不向反動勢力屈服的意志,代表著中國革命的新希望。
『柒』 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200字 要精華 百度上有的就別發給我了 急用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我今天看完了辛亥革命後,人身價值又邁向了一個新的台階,當我看見國父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國家的尊嚴而對封建君主專制發起挑戰時,我不由自主的熱淚盈眶,回顧近代中國,備受列強侵蝕瓜分 國內民族斗爭激烈國力更大不如前 內憂外患的形式嚴峻得逼在眉頭,就在這個更要關頭,辛亥革命打響了民族革命的第一槍把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徹底推翻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說到這我又不由自主的熱淚盈眶了,如果說21世紀是中華民族的世紀而南昌起義是為今天的新中國打下的第一槍,那麼南昌起義與辛亥革命就是喚醒中華民族的一次偉大革命,一盤散沙的中國從那天起蘇醒了,巨人從此覺悟了,直到現在所有的國家都對這位巨人為之畏懼,所有國家都不再敢欺負我們了,並且這種勢頭會越演越烈,世界不可阻擋,美國佬不能阻擋,謝謝~~~(慎重申明,本文章屬於低端級別且為原創,請樓主尊重下我的勞動成果,感謝!)
『捌』 《南昌起義親歷記》讀後感300字
《南昌起義親歷記》讀後感
從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提煉創作素材,正確地、藝術地反映南昌起義這一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使其具有鮮明的紀實性和文獻性。影片中出現的四十多個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實人物。為了真實地再現那一段歷史,影片特別注意了環境的真實性:它通過一定時代特徵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飾裝扮;通過獨具時代特色的音樂,特別是「打倒列強」的音樂旋律的反復出現,使當時的時代氣氛更加濃烈,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為現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動、深刻的中國現代革命史的教育課。通過今昔對比,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從生活出發,成功地塑造了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藝術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現幾位領袖人物的獨特經歷和個性。如周恩來的穩健、果斷、血氣方剛、富有革命犧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著、有勇有謀;賀龍的倔強、爽朗、對黨的忠誠等。通過他們的具體言行來表現他們偉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過周恩來的「我們都為共產主義在奮斗,我經常想,一個嬰兒哇哇墜地,長大,有點兒知識,很慢很難,只有抓緊時間做工作,才無愧做一個人,沒有權力糟蹋生命,浪費時間。」
『玖』 革命電影觀後感500字
1《建黨偉業》觀後感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彷彿註定它以後的成功,看完《建黨偉業》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一群外國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拍中國的歷史大戲,這是一種國際主義精神。173位明星傾情演繹了90年前那波瀾壯闊、歷史意義又極其深遠的一幕幕。在「數星星」的同時,我被北大「新文化與舊文化」的激辯場景所感染,被「五四運動」的宏大場面深深震撼,甚至熱血沸騰,在走出影院後,情不自禁去翻閱黨史。作為年輕一代,我們需要重新走進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從重大歷史事件中尋找自己的坐標系,激勵自己,尋找自己的青春動力。我看電影很少流眼淚,可是這部片子,卻總讓我的眼睛濕濕的,最後當12位共產黨人一起低聲唱著《國際歌》的時候,我的眼淚終於奪眶而出。通過這部電影,我們真實的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是怎麼一步步艱難的走過來的,也清楚的了解了我們的黨是怎麼從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觀的了解,每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都被演員活生生的演繹出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感動著我們,一種久違了的青春的沖動澎湃在我的胸中。真的很感謝這部電影,讓我們體內的熱血又沸騰了,讓我們對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怕流血犧牲,為了建立新中國,他們甘願赴湯蹈火!真的很感謝先輩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建立新中國!真的很感動先輩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這部青春熱血電影,讓我激情萬丈,也讓我為之沸騰了!我想發自肺腑的喊出來:中國共產黨萬歲! 2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歷史事件,頭緒紛繁、人物眾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藝,真實、樸素、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通過看這次電影,我深刻體會到革命政權的來之不易,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義士的鮮血換來的,是那麼的來之不易。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一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發揚黨的精神,堅信革命理想和信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工作並做好本職工作。在利益與金錢眼前、在困難、艱苦眼前,想一想為革命事業,在南昌起義總、在戰爭時期犧牲了的先烈們,想一想在和平年代裡英年早逝仁人志士們,難道還有什麼阻止不了,還有什麼困難不能解決的嗎?影片從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提煉創作素材,正確地、藝術地反映南昌起義這一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使其具有鮮明的紀實性和文獻性。影片中出現的四十多個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實人物。為了真實地再現那一段歷史,影片特別注意了環境的真實性:它通過一定時代特徵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飾裝扮;通過獨具時代特色的音樂,特別是「打倒列強」的音樂旋律的反復出現,使當時的時代氣氛更加濃烈,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為現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動、深刻的中國現代革命史的教育課。通過今昔對比,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影片從生活出發,成功地塑造了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藝術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現幾位領袖人物的獨特經歷和個性。如周恩來的穩健、果斷、血氣方剛、富有革命犧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著、有勇有謀;賀龍的倔強、爽朗、對黨的忠誠等。通過他們的具體言行來表現他們偉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過周恩來的「我們都為共產主義在奮斗,我經常想,一個嬰兒哇哇墜地,長大,有點兒知識,很慢很難,只有抓緊時間做工作,才無愧做一個人,沒有權力糟蹋生命,浪費時間。」這段話體現了他為革命事業勇於獻身的精神。通過賀龍的「半輩子經驗告訴我,跟著國民黨,我個人政治上沒出路,整個軍隊也沒出路。只有共產黨才是勞苦大眾的救星,我鐵了心跟著它走到底,這是我的入黨申請書……,請黨考驗我。」這一言行,充分表現了他對黨忠貞不渝的愛和面對反革命的血腥屠殺毅然投身革命陣營的果敢精神。通過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前委會與阻撓起義的張國燾之間的斗爭,表現了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勇於斗爭的大無畏氣概。這一切都是我們更加崇敬、熱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的偉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而努力奮斗。影片還以真實、樸素的生活畫面,為我們展示了南昌起義那火光沖天、槍林彈雨、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場面。並通過女戰士黑姑踏著其丈夫雙喜等烈士的血跡,沖上鼓樓,把紅旗插到樓頂的這一細節再次告訴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靜的生活環境,都是成千上萬的先烈們用先血和生命換來的,沒有他們的犧牲,沒有他們的奮斗,便沒有我們的今天,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們要自覺加強思想修養,使自己成為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成為改革開放的推動者,才能無愧於我們的先輩和先烈。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總之,《南昌起義》是一部好的歷史文獻故事片。它使我們牢記過去中國革命的斗爭史;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創建的豐功偉績;牢記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奮斗。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時間匆匆,電影只看了不到兩小時就結束了,但是在南昌起義中的艱苦奮斗的事跡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這種精神將激勵著我前行。 3今天上午,我們返校檢查作業,其間我們看了一部50年代的電影,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董存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講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種種原因的困擾下,終於參加了當地抗日自衛隊,同年參加了八路軍。在隊伍中,董存瑞和他的夥伴都不滿20歲,但卻有著驚人的膽識和勇敢的魄力,在戰斗中他屢次立功,讓連長和隊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在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後,敵人隱藏在圍牆外干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面對敵人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乾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葯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看完電影時,我的心中感慨萬千。一個年僅19歲的青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為戰斗奉獻出寶貴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進革命隊伍、入黨等過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難,但他還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當他在炸暗堡時,那種為革命事業奉獻、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的勇氣深深的打動了我。 現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歲,卻比我強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膽量、勇氣、思想都是我所不敵的。他只是一個上了幾天學的青年,但有著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的精神,比我們要優秀許多。 想想現在的我們,衣食無憂,在老師、家長的關愛下成長,我們沒有經歷過董存瑞那樣的困難,也沒有為中國奉獻出什麼。但我們也應該為中國、為人民作出奉獻,現在我們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們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董存瑞為中國的發展奉獻出的生命;才能對得起那些為革命事業、為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戰士們。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戰士吧!是他們為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想想他們,誰不願意在家中和親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們還是為了中國的發展、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戰場、打硬仗,也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想到他們那奉獻精神,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為中國、為人民做奉獻呢? 從這部電影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人就應該向董存瑞那樣,為祖國、為人民奉獻,有一種無私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 董存瑞——一個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共產黨員。董存瑞——一個頂天立地的革命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