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看了啊Q正傳電影的觀後感

看了啊Q正傳電影的觀後感

發布時間:2021-07-10 01:11:06

A. 阿q正傳電影觀後感1500字

上了電影與文學,看了幾部電影,好像除了《阿
Q
正傳》
這部電
影意外其他的我都記不太清了,
也許因為它是魯迅先生寫的一部經典
作品,
我才感興趣吧!
很早之前就學過這篇文章可是卻沒有看過電影,
看過之後我又覺得這實為一部經典。


Q
很卑怯,
他喜與人吵嘴打架,
但必估量對手。
口訥的他便罵,
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時,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
子哭喪棒才舉起來,
他已伸出頭顱以待了。
對抵抗力稍為薄弱的小
D

則揎拳擄臂擺出挑戰的態度,
對毫無抵抗力的小尼姑則動手動腳,

肆其輕保都是他卑怯天性的表現。


Q
的精神勝利法,他與人家打架吃虧時,
心裡就想道:
「我總
算被兒子打了,
現在世界真不像樣,
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於是
他也心滿意足儼如得勝地回去了。中國人的精神勝利法發明固然很
早,後來與異族周旋失敗,這方法便被充分的利用。


Q
雖是極卑微的人物,
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裡,
甚至趙太爺的
兒子進了學,

Q
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
以為我的兒子將比他闊得
多。加之進了幾回城更覺自負。

主人公阿
Q
代表了當時的中國人。
無論是從文中各個人物的意識
形態來看,
還是形如留辮者的字母

『Q』,
在在都透露出魯迅暗指的
真實人物—中國人。
影片不留情面地諷刺了當時中國人的一種自我麻
醉、自我滿足、
自我解脫與逆來順受的心態,以及中華民族自古以來

的一種劣根性,
包括自私自利、欺軟怕硬與精神勝利法。
在為中國人
指出這些缺點時,
魯迅可以說是毫不留情的。
但如果我們對中國人加
以仔細的觀察,
會發現他所描述的這種阿
Q
心態在當今社會中並沒有
消失
,
這也讓我大吃一驚。不同於其他的作家,魯迅更注重反應社會
與人性的丑惡,
而且他企圖通過一種讓我們產生反感的方法來讓人理
解他的想法。


Q
的精神勝利法對我的影響尤為深刻,
其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
遇到不開心的事,
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失敗,
面對這種處境,
怎麼辦呢?
一味沉陷在其中而不能自拔,
當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現代人懂得如何
來緩解自己的情緒,這便是所謂的精神安慰。人們常說的退一步,海
闊天空,
便是其中之一種。
我們當然不可將這種正常的排解心理困惑
與苦痛的方法都謂之精神勝利法。

正常的精神安慰對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每個人都必須學
會從失落中走出來,
都必須學會調節心理,
使它獲得某種平衡。
否則,
我們將長期處在名利的斤斤計較中而痛苦。

Q
的錯在於他沒有任何
的原則,
凡事都計較,
凡失敗都要求得某種程度的超越。
而他又不是
通過現實的奮斗來實現,
只是作一番精神上的假想,
求得虛妄的勝利。
這種精神勝利法,
只會麻痹人的鬥志,
為我們的苟且偷生找到心安理
得的借口,不利於現實的改造,不利於人類的進步,是我們應該揚棄
的。

當我們事業失敗時,我們常會說勝敗乃兵家常事,誰笑到最後,
誰笑得最好;當我們受人欺侮時,我們會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當我

們失戀時,我們會說天涯何處無芳草。這些安慰都是我們所需要的。
因為只有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現實,
我們才能贏得最後的成功。
但是,
如果我們只會作虛無的寬解而不能夠有切實的行動,
那就不免帶有幾
分阿
Q
味了。

B. 求一篇《阿Q正傳》的看後感!

看了《阿Q正傳》,發現阿Q是舊社會所產生的墮落的中國人典型,魯迅先生為何會寫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為了想要宣洩對人性弱點的看法吧!所以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國人病態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與丑惡。從這篇文章裡面,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被踐踏的人權以及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的「精神勝利法」了,這實在是一個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這個方面來討論。「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說好聽一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鑽,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
如果現今社會中有人想靠著精神勝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吧!因為不可能有老闆會想要用這樣的員工,不要說在工作了、如果再讀書時就有這種心態,我想有這種心態的人未來應該是非常的慘吧,就連在同學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腳。而在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力給來的欺壓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就因為這樣使得阿Q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是卻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吧。
還由於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賣勞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寫給人家作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但是阿Q他連基本的人生權利也沒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連一間棲身的房屋也沒有,只好長年在土榖祠里落腳,然後必須強迫接受有錢人的欺負,以及村裡人們的戲弄、侮辱,這個現象讓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在現今社會似乎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似乎有錢人在社會里就是老大、而沒錢的就只能成為有錢人底下的玩具一樣被玩弄。在沒有人權的社會里他的這些做法是否可以給予同情呢?
這是我看完這本書體會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對於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雖然被諷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魯迅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要對人太過自私,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C. 求一篇阿Q正傳觀後感800字的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他於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一個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壽,字豫才,18歲改名樹人。「魯迅」這個筆名是他在1918年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才開始用的。

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魯迅的小說思想深刻,技巧精練,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重要的傑作。它寫於1921年,最初分章發表於《晨報副鐫》,後收入《吶喊》。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未庄為歷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動為線索,以批判阿Q的病態心理精神勝利法為重點來組織材料。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作者不但從中國的現實社會出發,以農民的實際生活為基礎,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著眼於辛亥革命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設計未庄這樣一個閉塞落後的江南農村,作為阿Q生活的典型環境。阿Q這個形象,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阿Q正傳》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生活的一面鏡子,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的奴隸生活的深刻寫照,也是中國近代民族被壓迫歷史的縮影。

阿Q,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給人家打短工來維持生計。在他身上,最顯著的特點是「精神勝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輕賤,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勝利法」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僅是阿Q這樣的下層農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國民性。

當時的統治者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面對喪權辱國的形式,仍然自稱「天朝」,沉醉在「東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國文明「為全球所仰望」,這不也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如出一轍嗎?再放眼今朝,社會在不斷地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許多的「阿Q」不學無術、游手好閑,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進,慢慢的墮落成為社會負擔,這些人既可悲又可憐。

「獅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這是魯訊用《狂人日記》來形容農村土豪劣紳的品性,趙太爺父子是當時農村土豪劣紳的代表。在小說中,他們基本上沒有表現出善性,而是因富貴尊顯而驕橫,又因腐敗沒落而怯懦。他們剝奪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權利。他們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卻以封建禮教的維護者的面目出現,懲治向吾媽求愛的阿Q,當革命的風聲傳到未庄,他們卑謙地稱阿Q為「老Q」,當看到革命風暴勢不可擋時,他們又投機鑽營,成為革命隊伍中的破壞力量。

在塑造阿Q這個典型形象時,魯迅先生非常講究情節的張弛、明暗的詳略:對主人公阿Q的活動是露,對其他陪襯人物則是藏,對阿Q在未庄的活動描寫得繁,在城裡的活動則輕描淡寫。此外,魯迅先生還特別工於諷刺手法和幽默語言。

魯迅先生創作《阿Q正傳》的意圖可作如下陳述:著眼於啟蒙,寫出舊中國的人生,主要是廣大受剝削壓迫的勞動人民的苦難、悲憤而又愚昧落後的人生,希望改良這悲慘的人生,喚醒那沉睡的民眾。

《阿Q正傳》思想內涵博大精深,藝術手法精湛絕倫,是魯迅先生最傑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也是世界文化長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

魯迅先生在荊天棘地的艱苦環境里運用小說這一藝術形式進行戰斗,為我們留下了《吶喊》和《彷徨》兩個集子(歷史小說《故事新編》除外)。《吶喊》收集了從1918年到1922年創作的小說14篇,於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從1924年至1925年創作的小說11篇,於1926年8月出版。

《阿Q正傳》享有世界聲譽,當它一收筆,便被介紹到美、法、日、俄等十多個國家,至今已有四十種不同文字的譯本。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過:「這部諷刺寫實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國大革命時也有過阿Q,我永遠忘不了阿Q那副苦惱的面孔。」

《阿Q正傳》從它誕生至今,已過去七十多個年頭,「阿Q」已成了常掛大中國人民口上的一個常用名詞,「阿Q精神」也成了自潮或諷刺他人的用語。

祝你學習進步

D. 求一篇《阿Q正傳》觀後感

魯迅先生,我們熟悉;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我們更熟悉。而阿q,正是被我們熟知的人物中最典型的一個。有幸看了《阿q正傳》原著,有幸觀看了《阿q正傳》影視版。
第一個感受便是:影片與願著似乎有些不一樣。但是不一樣在哪裡,一時也說不出來。捧起《阿q正傳》再細細翻翻,細細琢磨,終於品出了一點來。
在先生的筆下,人物皆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形象,而阿q尤其讓人失望,阿q所處的那個未庄,甚至讓人感到絕望:趙太爺等的權勢者,吳媽等的保守者,以及王胡小d等一班無聊者,土谷祠老頭等冷漠者,沉重地讓人透不過氣,黑暗得使人見不到光。
阿q在那種環境中生存,你不能渴望他會是一個有人格,有自尊,有成就的人。他只是一個連最基本的生存權力也得不到保障的「蟲豸」。先生筆下的阿q,先生筆下的未庄,望不盡的是失望。
而在影視劇中,未庄與阿q身上似乎有了些許的希望之光若隱若現。其中最大的轉變便是土谷祠的老頭。
當阿q在賭錢時,老頭怕他又輸個精光,囑咐他早點回去休息,這讓人一愣,懷疑起這是否是那個冷漠無情的看祠老頭。
當阿q無錢給地保時,拿出過冬的棉被給地保時,老頭連忙拿錢贖回。地保嘿嘿一笑,說你這老頭可真會貪便宜。這時,我們感到這才是先生筆下的那個看祠的老頭。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又令人瞠目:老頭把棉被還給了阿q,嘆著氣過去了。此時的阿q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心中肯定會閃過一絲感動,雖然他自己並不知道。我們又是愣了一愣,接而感到有些不快,亦有些欣喜。不快的是:人物形象與原著中已經是背道而馳了;欣喜的是阿q也有人關心了。
接下來的一幕,又令我們有所感動:當阿q上城回來以後,地保過來拿「孝敬」錢,阿q「酒後吐真言」,把自己如何「發財」一古腦兒告訴了地保。老頭責怪阿q,這種事情跟他說說可以,怎麼能跟地保這種人講呢。那種語氣,不是幸災樂禍的諷刺,而是出自內心的真誠的關切。就像一個老者對不懂事的孩子的那一種責怪中透出的慈祥。
未庄——未來的村莊中,終於可以看到未來的一絲曙光了。
而在阿q的身上,我們也看到了至少有一處的閃光點吧!
在阿q的「革命夢」中,當大夥都被派去搬傢具時,阿q讓管祠的老頭去休息,因為阿q認為他的年紀太大了。這一個小動作,讓我們感受到了阿q身上的那一種可稱為善良的那一份美好。這是一種希望,或許這一簇希望可以促成阿q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然而最終阿q還是死了,在沒有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之前死了,阿q身上的希望破滅了。但是,未庄的希望還是存在的。
魯迅先生曾在《「吶喊」自序》中說到:「至於自己,卻也不願將有以為苦的寂寞,再傳染給也如我年輕時候做著好夢的自己似的青年們」。我想,如果先生看到《阿q正傳》中土谷祠的老頭的形象,阿q那個唯一的可認為是人的閃光點,他應該是會同意的。

E. 阿q正傳觀後感800字

這個夏天真是出奇的熱,沒事干便倒在床上,隨手抓過一本書來看――《阿Q正傳》於是隨便翻開瞧瞧

我一口氣讀完了它,讀完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又覺得可笑,又認為可悲。同時又佩服魯迅先生的才華。《阿Q正傳》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後的農村為背景,塑造了一個深受封建主義壓迫和毒害的不覺悟的農民形象。暴露出國民的弱點,寫出國人的靈魂。從作品的宇里行間中,我能體會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同時作者也集中描寫和痛徹批判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通過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現和悲劇命運,深刻地總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作品在故事情節的展開和人物性格的刻畫,深廣的背景和人物的命運悲劇因素和喜劇因素等糅合在一起,組合得十分成功。

阿Q這一當時國民性格的典型,他臨死前,兩件最遺憾的事情是:畫押的圓圈畫得不夠圓,二是遊街時,沒有唱出幾句戲來。這是多麼的可笑,更是多麼的可悲呀!這決不是臨危不懼,而是愚昧至極,他毫無真正的精神世界,連動物都會同情他這一套的精神勝利法,阿Q沒有靈魂,就是死了也上不了天,只有一幅欺軟怕硬的軀殼,他的存在對別人來說毫無意義。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多會成為人們無聊時的談資。 如果現今社會中有人想靠著精神勝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吧!因為不可能有老闆會想要用這樣的員工,不要說在工作了、如果再讀書時就有這種心態,我想有這種心態的人未來應該是非常的慘吧,就連在同學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腳。而在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力給來的欺壓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就因為這樣使得阿Q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是卻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吧。

F. 急求一篇觀後感《阿Q正傳》

看過了電影,再回想起魯迅原版的文章《阿Q正傳》,阿Q或許可以稱得上是大時代下的傳奇人物了。
一個名字、身家不詳,地位、定位不明的市井小民,他居無定所,飄零無依,卻堅持著他獨到的生活見解,外在世俗的眼光,不足令他畏懼,外在世俗的唾棄、貶抑,直至最後他被送上斷頭台,也不使他有絲毫的膽怯及羞愧,他鎮守著他獨樹一格的處世典範。
盡管在魯迅筆下的阿Q是虛構人物,但在我觀看的過程中,我彷佛在阿Q身上嗅到似曾相識的熟悉身影。阿Q像是我,像他,也像是你,是彼此身邊從不曾缺席的角色。阿Q的精神自然也是「永垂不朽」著!

精神勝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徵,這也是阿Q落後不覺悟的重要原因。阿Q和人打架,打敗了以後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後來每每說出口,其它的人知道了,此後每逢揪住阿Q辮子的時候,就對阿Q說:」阿Q,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牲。自己說:人打畜牲!」阿Q回說:」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人家不明白他是怎麼想的,更甚是蔑視,但阿Q是心滿意足得勝的走了,他覺得自己是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

而「自負」心態,也是阿Q另外一項傲人的心性。越是給人瞧不起,阿Q便越是想證明自己的優越,面對王胡、假洋鬼子,阿Q努力表現自己,他固守自己的自尊,努力的奚落,努力的想要佔點上風,努力的要將對方身上「深惡而痛絕之」的部分消滅,但終究,他把自己想的太能耐了,兩次生平的屈辱硬生生的降臨。以致於後來,調戲小尼姑和去尼姑庵里橫行,成了他釋放內心偉大形象的載體。
阿Q的一生,窮途潦倒時,曾經被棄之如敝屣、視之如糞土;意氣風發時,也曾經備受禮遇、尊榮,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一如他的個性一般:膽大妄為而卑怯懦弱,投機取巧又痴呆胡塗,阿Q果果真真是個「人物」,是個「典型在夙昔」的人物!無奈這個典型,令人不勝唏噓!

在如今,當自己扮演起阿Q時,我們渾然不自知,演得暢意快活,繼承和傳揚了阿Q的精神;當他人幻化成阿Q的化身時,我們又幡然醒悟,無情的施以訕笑,甚或大加撻伐,給予的也不是什麼好臉面:「阿Q」們沒有阿Q那麼張揚,卻也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他們樂衷於如此;他們沒有阿Q 那麼懦弱,卻也膽膽怯怯地「提防」著別人,他們不清楚自己的方向是什麼……此時此刻的社會中,此等小人物俯拾即是。

G. 阿Q正傳的讀後感

《阿Q正傳》讀後感

看了魯迅先生所寫的《阿Q正傳》,發現他筆下所寫的阿Q是舊社會所產生的墮落的中國人典型,魯迅先生為何會寫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為了想要宣洩對人性弱點的看法吧!所以魯迅先生用諷刺意味的手法寫出國人病態的社會和人性的善良與丑惡。從這篇文章裡面,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那被踐踏的人權以及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的「精神勝利法」了,這實在是一個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這個方面來討論。「精神勝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說好聽一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鑽,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
如果現今社會中有人想靠著精神勝利法來存活下去,我想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吧!因為不可能有老闆會想要用這樣的員工,不要說在工作了、如果再讀書時就有這種心態,我想有這種心態的人未來應該是非常的慘吧,就連在同學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腳。而在文章中阿Q為了減輕外力給來的欺壓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就因為這樣使得阿Q以自負來安慰自己,於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許精神勝利法是給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學,自己明明處於劣勢,但是卻又因為外在種種的失落,於是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法罷了,它並不會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個人自暴自棄的表現方法吧。
還由於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賣勞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寫給人家作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但是阿Q他連基本的人生權利也沒有,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連一間棲身的房屋也沒有,只好長年在土榖祠里落腳,然後必須強迫接受有錢人的欺負,以及村裡人們的戲弄、侮辱,這個現象讓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在現今社會似乎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似乎有錢人在社會里就是老大、而沒錢的就只能成為有錢人底下的玩具一樣被玩弄。在沒有人權的社會里他的這些做法是否可以給予同情呢?
這是我看完這本書體會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對於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雖然被諷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魯迅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要對人太過自私,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H. 阿Q正傳的影評鑒賞,字數1000左右

【內容摘要】《阿Q正傳》在「革命」和「不準革命」兩章中,對阿Q的心理描寫:既有直接描述的對話,也有人物自語自唱和獨白;既注重幻想、夢境的心理描繪,也注重運用聯想回憶。其描寫心理活動的手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

魯迅的名著《阿Q正傳》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作者成功塑造的阿Q形象是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的一個典型。阿Q這個封閉落後農村的流浪漢,有農民的憨厚、質朴的一面,但更明顯地具有偏狹、愚昧、盲目、無知、落後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輕自賤、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勝利法」。我們截取文中七、八兩章「革命」和「不準革命」,來分析作者通過怎樣的心理描寫來刻劃阿Q這一性格特徵的。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鑒賞作者是如何展示阿Q的心理活動,從而成功地塑造了阿Q這個藝術形象。

一、運用直接描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來刻劃性格

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動,就是作者出面直接描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或者剖析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讓讀者透視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例如,作者為了反映阿Q對革命的不理解的愚昧性,對革命黨的無知的盲從性,在「革命」一章中,對阿Q的心理描寫有這樣一段直接描述:

阿Q的耳朵里,本來早聽到過革命黨這一句話,今年又親眼見過殺掉革命黨。但他有一種不知從那裡來的意見,以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與他為難,所以一向是「深惡而痛絕之」的。殊不料這卻使百里聞名的舉人老爺有這樣怕,於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況且未庄的一群鳥男女的慌張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這段心理描述,寫阿Q先認為「革命便是造反」而一向「深惡」,後來革命使「舉人老爺」怕而「神往」,「鳥男女」慌張而「快意」。這段直接描述心理的文字,直接反映了阿Q的落後愚昧和對革命的不理解而盲從得意。

在「不準革命」一章中,阿Q在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而假洋鬼子不準他革命的前後也各有一段直接心理描寫。在「投降」之前,阿Q心裡「不平」「感著冷落」,分析原因「第一要著」是「要和革命黨去結識」,「和假洋鬼子商量」。這不僅寫出了阿Q對革命的自發性和自覺性,而且也反映了他對革命的無知性和盲從性。在「不準革命」之後,阿Q的心裡就從「憂愁」「無聊」以至「漸漸的高興起來」。作者對阿Q的這一心理揭示的非常細致、深刻,不僅揭示了阿Q被拋棄、被打擊後的頹唐,也表現了阿Q缺乏對革命和革命黨最起碼的認識,反映了阿Q糊塗、落後和健忘的「精神勝利法」。

這些直接描述人物心理的語句,不僅直接揭示了人物的心理,而且成功地刻劃了人物的性格。

二、通過自語自唱和對話揭示人物心理活動達到刻劃人物性格

自語自唱,就是作品中人物的獨自的說話和吟唱。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後,有一段自語自唱:

「好,……我要什麼就是什麼,我歡喜誰就是誰。

得得,鏘鏘 !

悔不改,酒醉錯斬了鄭賢弟,

悔不改,呀呀呀……

得得,鏘鏘,得,鏘令鏘!

我手執鋼鞭將你打……」

這段《龍虎鬥》中的戲文寫出了阿Q飄飄然的心境。其中前面的一句自語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麼就是什麼」「歡喜誰就是誰」,反映了他對革命的不理解;而帶鼓點的《龍虎鬥》這段戲文吟唱,表現出了阿Q內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對革命的無知和盲目樂觀。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阿Q的無知、盲目的「精神勝利法」性格是他的精神領域的主導,而且這一性格一時一刻也沒有離開他的軀體。

通過文中的對話,來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阿Q和趙秀才父子的對話,反映了他對革命的認識的幼稚、盲目和自得心理;阿Q靜修庵革命和老尼姑的對話,他語言的含胡、情態的詫異和錯愕,反映了他內心的糊塗和無知;阿Q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時的對話,吞吞吐吐,結結巴巴反映了他內心的自輕和懦弱;阿Q和小D的對話,雖然各一句,他的「不平」和心跳,反映了他的欺軟而又懦弱的心理以及對革命的糊塗思想。

作者: 砂噬修羅 2006-5-5 19:23 回復此發言

--------------------------------------------------------------------------------

2 阿Q正傳 影評

對話,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刻劃人物性格,是小說中常用的手法。魯迅在這兩章中運用對話,揭示人物心理活動而刻劃人物性格,簡練、深刻而又有側重,是我們閱讀時不可不注意的。

三、運用幻覺、夢境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達到刻劃性格

在「革命」一章中,阿Q在土谷祠里對革命的設想和願望,是一絕妙的幻覺描寫,也可以說是一段近似夢境的描寫。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物的幻覺、夢境,能夠比較直接地反映出人物的追求和目標,能夠比較准確地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阿Q在土谷祠的絕妙的幻覺或夢境,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標和內心思想的形象圖解。

阿Q的「革命暢想曲」,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他對革命的理解僅僅停留在「造反」認識上,形式也僅僅只是「結伙」打劫。他設想的革命黨的衣飾和兵器等也都反映了他思想意識的落後、對革命理解的荒謬與無知。二、他認為革命就是報復欺負過他的人,他設想殺人也就不分青紅皂白,而把同樣受壓迫的小D和王胡也包括在其中,說明他根本不知道革命的目的、不明確革命的對象。三、他把革命當作佔有金錢的手段,心目中只有「東西」——錢和物,搶財物是他的目的,而且是自己「不動手」。四、他另一目的,就是對女人的態度——找女人。他在對女人的選擇上:有的嫌丑,有的嫌小,有的嫌作風不正,有的嫌眼上長疤,有的又可惜腳太大,這充分反映了他在得意忘形之後的心理狀態,也充分表現了他的「精神勝利法」的性格特徵。

這些都是通過阿Q如夢般的幻覺描繪表達出來的。在這幻覺中,阿Q的得意之態,貪婪之心,敵我不分,荒唐愚昧,都充分地表現了出來。這使我們對阿Q的形象「精神勝利法」就有了更充分地認識和了解。

四、描寫人物回憶、獨白揭示人物內心活動來刻劃性格

在阿Q「投降」假洋鬼子遭打擊和趙家遭搶劫後,阿Q回到他的土谷祠里,作者對他有一段心理活動的描寫:

「他躺了好一會兒,這才定了神,而且發出關於自己的思想來: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並不來打招呼,搬了許多好東西,又沒有自己的份,——這全是假洋鬼子可惡,不準我造反,否則,這次何至於沒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氣,終於禁不住滿心痛恨起來,毒毒的點一點頭:『不準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媽媽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殺頭的罪名呵,我總要告一狀,看你抓進縣里去殺頭,——滿門抄斬,——嚓!嚓!」

這段話,前半部分描寫的是阿Q的回憶,即剛才趙家遭搶劫的情形,然後是對假洋鬼子的怨恨之情;後半部是阿Q的憤憤地自白,表達了他不滿、痛恨、詛咒的心情。在這回憶和獨白的表露中,說明阿Q行為和思想上雖遭到打擊而精神上卻又是勝利的。這段回憶和獨白,再一次突出地刻劃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的性格特徵。

以上是對《阿Q正傳》阿Q心理活動展示的幾個方面的賞析。在這兩章中,作者通過回憶、幻想、獨白、對話或者直接描述等手法,去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達到刻劃人物形象的目的。讀來可以使你全方位地洞察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感悟到人物的心理性格個性,也可以使你體察到文章刻劃人物多姿多彩。當你在閱讀時,作品中的人物卻不知不覺地活了起來,走了出來,並且向你暢開了心扉。

作者: 砂噬修羅 2006-5-5 19:23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阿Q正傳 影評
我認為《阿Q正傳》所影射中國民族的劣根性,種類雖多,犖犖大端,則有下列數種:

一、卑怯

阿Q是喜與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時,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子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伸出頭顱以待了。對抵抗力稍為薄弱的小D,則揎拳擄臂擺出挑戰的態度,對毫無抵抗力的小尼姑則動手動腳,大肆其輕保都是他卑怯天性的表現。徐旭生與魯迅討論中國人的民族性,結果說中國人的大毛病是聽天任命與中庸,這毛病大約是由惰性而來的。魯迅回答他道;這不是由於惰性,是由於卑怯性。「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以自慰,倘他有了權力別人奈何他不得時,則兇殘橫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並不中庸。」

二、精神勝利法

阿Q與人家打架吃虧時,心裡就想道:「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於是他也心滿意足儼如得勝地回去了。中國人的精神勝利法發明固然很早,後來與異族周旋失敗,這方法便被充分的利用。

三、善於投機

阿Q本來痛恨革命。等到辛亥革命大潮流震盪到未庄,趙太爺父子都盤起辮子贊成革命,阿Q看得眼熱,也想做起革命黨來了。但阿Q革命的目的,不過為了他自己的利益,於革命意義,實絲毫沒有了解。所以一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門里去告他謀反的罪名,好讓他滿門抄斬。《華蓋集·忽然想到》那一條道:「中國人都是伶俐人,也都明白中國雖完,自己決不會吃苦的;因為都變出合式的態度來……這流人是永遠勝利的,大約也將永遠存在。在中國唯有他們最適於生存,而他們生存的時候,中國便永遠免不了反復著先前的命運。」善於投機似乎成為中國民族劣根性之一。

四、誇大狂與自尊癖

阿Q雖是極卑微的人物,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裡,甚至趙太爺的兒子進了學,阿Q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為我的兒子將比他闊得多。加之進了幾回城更覺自負。「但為了城裡油煎大頭魚的加蔥法和條凳的稱呼異於未庄,他又瞧不起城裡人了」。中國人以前動不動自稱其國為數千年聲明文物之邦,自己是軒轅華胄,神明貴種,視西洋人為野蠻民族,毫無文化可言。及屢遭挫敗,則又說西洋人所恃的不過船堅炮利而已,所有的不過聲光化電而已, 談到禮教倫常則何能及我們萬分之一?甚至於飽受西洋教育的辜鴻銘還說中國人隨地吐痰和娶妾制度是一種精神文明。這何異於阿Q將自己頭上的癩頭瘡疤當做高尚光榮的符號,當別人嘲笑他時就說「你還不配……」呢?

作者: 砂噬修羅 2006-5-5 19:31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阿Q正傳 影評
魯迅與<<阿Q正傳>>
語言:
魯迅在<<阿Q正傳>>這篇小說的詞彙使用上可謂是非常之細膩。通過恰到好處的用詞, 他近乎完美地刻畫了包括阿Q在內的一批人物。人物的刻畫主要在於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如Section 3, line 4), 尤其是<<阿Q正傳>>主人公阿Q的所有心理活動都得到了魯迅細致的描述與剖析, 這為打動讀者與表達作者的思想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阿Q正傳>>在語言上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對聲音的描述,如自言自語(section 2, page 2, line5),這讓人物更具生命力與真實性。對於小說主人公阿Q,魯迅並非僅停留在其內心活動的描寫上, 而是通過這些關於阿Q內心活動的細致描寫,讓讀者感受到其人呼之欲出,宛如真實的人。這些描寫的最大目的就是體現阿Q此人的真實性格,讓讀者雖未見其人,卻又能對之有一番較深的了解。這些寫作手法並非魯迅自創,而是主要來源於他對西方及日本文學作品的研究與翻譯。

由於這部作品寫於白話文推廣的早期,所以在寫作手法上顯現出了一定的不足與局限性;但同時,魯迅對日本及東歐文學的了解也使這篇小說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章回小說的影響,這點可以明顯地由每章的結尾而見,並沒有釣讀者胃口的痕跡。

形式:
<<阿Q正傳>>是一篇人物傳記體的作品。雖然全篇小說在語言上傾向創新,並主要使用西方的寫作手法,但由於魯迅受過典型的中式傳統教育,在小說形式上他還是受到了古典史傳模式和文言文的影響。較為明顯的是小說的開始部分, 對阿Q的姓名、籍貫、身世等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在時間的處理上魯迅選擇了較常見的 「直敘法」 ,而沒有選擇其他較復雜的敘述方式。,同時,作者採用了 「全知觀點」敘述法,一方面給讀者提供了較為客觀的視點,另一方面也讓作者更方便地發議論並加入自己的想法,文中不乏魯迅的己見。

結構:

這篇小說不僅僅局限於描述主人公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時段,而是幾乎對阿Q的一生進行了記錄。文章以阿Q為主線,並以生活在他身邊的其他人物來烘托出阿Q的各種性格及人格特質。通過對幾個重點事件與阿Q一般生活的描寫, 作者成功地讓各個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讀者的想像中。

思想:
文章主人公阿Q代表了當時的中國人。無論是從文中各個人物的意識形態來看,還是形如留辮者的字母 『Q』,在在都透露出魯迅暗指的真實人物—中國人。文章不留情面地諷刺了當時中國人的一種自我麻醉、自我滿足、自我解脫與逆來順受的心態,以及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一種劣根性,包括自私自利、欺軟怕硬與精神勝利法。在為中國人指出這些缺點時,魯迅可以說是毫不留情的。但如果讀者對中國人加以仔細的觀察,會發現他所描述的這種阿Q心態在當今社會中並沒有消失,這也讓我大吃一驚。不同於其他的作家,魯迅更注重反應社會與人性的丑惡,而且他企圖通過一種讓讀者產生反感的方法來讓人理解他的想法。

讀後感:
的確,在閱讀魯迅這篇小說的時候,我本人也對之產生強烈的反感。我認為魯迅對當時社會的看法過於悲觀,尤其是他對革命的看法明顯帶有一種輕蔑,對社會變革並沒有信心,令我略感到失望。另者,魯迅在小說中並沒有表達出自己對任何補救措施的看法,從而使文章缺乏了一定的說服力。

我雖然能夠同意魯迅對社會上不良現象的指摘,但作為一名讀者,我卻未能從文中找出他寫這篇文章的出發點,而只能猜測。譬如他認為中國人有某某缺點,但當提到革命時,他卻也表達了不滿,如認為革命只是一場風波,造成更多的麻煩。這讓我感到魯迅不過是一位愛發牢騷的文人而已,等真正談到較為具體的事時,又改變了觀點,讓人捉摸不定。

從這篇小說可見魯迅是愛國的,但同時也是冷酷的。他與中國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而並不是完完全全地從一名中國人的角度出發來寫這部小說的。

作者: 砂噬修羅 2006-5-5 19:45 回復此發言

--------------------------------------------------------------------------------

5 回復:阿Q正傳 影評
<阿Q正傳>觀後感
阿Q或許可以稱得上是大時代下的傳奇人物。
一個名字、身家不詳,地位、定位不明的市井小民,阿Q生活在清末民初,那個世局紛亂、人心不穩的大中國時代下,他屬於貧賤卑微的階級,長期處於地主壓榨,被人輕視污衊的環境中,他居無定所,飄零無依,雖然外在飢寒交迫、捉襟困窘,但卻擁有比一般人更堅毅、更剛強的心性,說是「堅毅」、「剛強」,但卻也是通篇小說里最吊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吧?
他那顆固執的心,擁有世間里最堅定不移的信念,他堅持著他獨到的生活見解,慷慨坦然的生活著,外在世俗的眼光,不足令他畏懼,外在世俗的唾棄、貶抑,亦不使他有絲毫的退卻及羞愧,他昂然挺立的生活著,他經營著他獨樹一格的處世典範。盡管這一切在別人眼中,他無疑是藉由誇大自己在麻痹自己、自暴自棄、自輕自賤,他,阿Q依舊活得坦坦盪盪、無入而不自得。
阿Q最偉大的發明,莫過於他的」精神勝利法」,這恐怕是近年中國思想史上,獨擅勝場、所向披靡的偉大創舉。阿Q和人打架,打敗了以後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這形成了一種精神上的勝利法。後來每每說出口,其它的人知道了,此後每逢揪住阿Q辮子的時候,就對阿Q說:」阿Q,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牲。自己說:人打畜牲!」阿Q回說:」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而不到十秒鍾,阿Q也心滿意足得勝的走了,因為他覺得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好一個「第一個能自輕自賤的人」,這可不是一個世間少聞的豁達大量,寬大為懷的人生器度?人生在世能得到幾回「第一個」頭銜?「第一個能自輕自賤的人」的的確確是足以讓阿Q喜不自勝好上一陣子了!
再者「自負」心態,亦是阿Q另外一項傲人的心性。阿Q既然少有當上「第一個」頭銜的機會,自然就無心勉強追求,但另外一方面,卻仍無法忍受自己成為自己眼中「看不上眼」的小人物中的手中敗將,因此他生平的兩件屈辱因此而生。越是瞧不起,阿Q硬是想證明自己的優越,面對王胡、假洋鬼子,阿Q很盡職的表現自己,他固守自己的自尊,努力的奚落,努力的想要佔點上風,努力的要將對方身上「深惡而痛絕之」的部分消滅,但終究他過份高估了自己的能耐,兩次生平的屈辱硬生生的降臨,不過,阿Q也不是省油的燈,這小小挫折豈就能將他打倒擊垮?很快的,阿Q找到了讓自己重振雄風的對象,他找上了那個平時他一見到一定要「唾罵」,產生「敵愾」的靜修庵尼姑。重整旗鼓,再度做好心裡建設的阿Q,也果真洗雪前恥,好好的戲弄了尼姑一番,對「晦氣都報了讎,而且奇怪,又彷佛全身比拍拍的響了之後更輕松,飄飄然的似乎要飛去」,自負的阿Q,滿心歡喜的離開,「哈哈哈!」的笑聲,里頭夾雜的滿是阿Q掩不住的得意快活。
阿Q的一生,窮途潦倒時,曾經被棄之如敝屣、視之如糞土;意氣風發時,也曾經備受禮遇、尊榮,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一如他的個性一般:膽大妄為而卑怯懦弱,投機取巧又痴呆胡塗,阿Q果果真真是個「人物」,是個「典型在夙昔」的人物!
無奈這個典型,令人不勝欷噓!
盡管在魯迅筆下的阿Q是虛構人物,但在我閱讀的過程中,我彷佛在阿Q身上嗅到似曾相識的熟悉身影。阿Q像是我,也像是你,是彼此身邊從不曾缺席的角色。當自己扮演阿Q時,我們渾然不自知,演得暢意快活;當別人幻化成阿Q的化身時,我們又幡然醒悟,無情的施以訕笑,甚或大加撻伐。魯迅筆下的阿Q代表過去中國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可說是中國近代史道地的血淚見證,但時過境遷,歲月流轉,阿Q精神依舊不死,此時此刻的中國,彼等小人物俯拾即是。

作者: 砂噬修羅 2006-5-5 19:47 回復此發言

--------------------------------------------------------------------------------

6 回復 1:阿Q正傳 影評
表達了辛亥革命的不側底性。

為什麼在全世界廣泛擁有讀者呢?

中美洲瓜地馬拉的一位作家這樣說∶「阿Q主義,或者精神勝利法,在展開對抗壓迫的斗爭時,只會妨礙我們看清自己所處的狀況。因此,現在就必須拋棄它。」

多數人得過且過,不面對現實,那就到什麼時候也不能改變現實。

魯迅先生用阿Q這一形象表達的思想超越國境,啟示全世界民眾。

「要改變社會,首先改變自己!自己堅強起來!聰明起來!」這不就是從《阿Q正傳》中讀取的普遍性、世界性嗎?

作者: 砂噬修羅 2006-5-5 19:48 回復此發言

--------------------------------------------------------------------------------

7 回復 1:阿Q正傳 影評
<<阿Q正傳>>中的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什麼?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失敗,面對這種處境,怎麼辦呢?一味沉陷在其中而不能自拔,當然是不可取的。因此現代人懂得如何來緩解自己的情緒,這便是所謂的精神安慰。人們常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便是其中之一種。我們當然不可將這種正常的排解心理困惑與苦痛的方法都謂之精神勝利法。
精神勝利法與正常的心理安慰的主要區別在於所面對的生活內容的不同。有些事我們不能苟且,不能容忍,應該作出抗爭,以求得實際的勝利。例如阿Q在被打時,本應該反抗,而不說一句「兒子打老子」便完事。在對待這類事時,如果無原則的退讓,無原則的自寬自解,那便是真正的精神勝利法。生活中還有些事情本不需要過多的計較,如果我們也去計較,並以不如別人為恥,同時用某種方式來自譬自解,以求得精神上的愉悅,則也可稱為精神勝利法。比如我們天生醜陋,我們只能承認,不必以為羞恥,更不必用「兒子才會長得漂亮」來安慰自己。不是任何事我們都要比別人強,有些事不如他人也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我們以這種心態來對待生活,則我們就會遠離某些阿Q氣。
正常的精神安慰對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每個人都必須學會從失落中走出來,都必須學會調節心理,使它獲得某種平衡。否則,我們將長期處在名利的斤斤計較中而痛苦。阿Q的錯在於他沒有任何的原則,凡事都計較,凡失敗都要求得某種程度的超越。而他又不是通過現實的奮斗來實現,只是作一番精神上的假想,求得虛妄的勝利。這種精神勝利法,只會麻痹人的鬥志,為我們的苟且偷生找到心安理得的借口,不利於現實的改造,不利於人類的進步,是我們應該揚棄的。
當我們事業失敗時,我們常會說勝敗乃兵家常事,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當我們受人欺侮時,我們會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我們失戀時,我們會說天涯何處無芳草。這些安慰都是我們所需要的。因為只有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現實,我們才能贏得最後的成功。但是,如果我們只會作虛無的寬解而不能夠有切實的行動,那就不免帶有幾分阿Q味了。

I. 求阿Q正傳的觀後感

這種情況的話我也是從別的地方給你找的 希望能幫到樓主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他於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一個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壽,字豫才,18歲改名樹人。「魯迅」這個筆名是他在1918年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才開始用的。

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魯迅的小說思想深刻,技巧精練,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重要的傑作。它寫於1921年,最初分章發表於《晨報副鐫》,後收入《吶喊》。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未庄為歷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動為線索,以批判阿Q的病態心理精神勝利法為重點來組織材料。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作者不但從中國的現實社會出發,以農民的實際生活為基礎,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著眼於辛亥革命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設計未庄這樣一個閉塞落後的江南農村,作為阿Q生活的典型環境。阿Q這個形象,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阿Q正傳》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生活的一面鏡子,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的奴隸生活的深刻寫照,也是中國近代民族被壓迫歷史的縮影。

阿Q,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給人家打短工來維持生計。在他身上,最顯著的特點是「精神勝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輕賤,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勝利法」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僅是阿Q這樣的下層農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國民性。

當時的統治者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面對喪權辱國的形式,仍然自稱「天朝」,沉醉在「東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國文明「為全球所仰望」,這不也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如出一轍嗎?再放眼今朝,社會在不斷地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許多的「阿Q」不學無術、游手好閑,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進,慢慢的墮落成為社會負擔,這些人既可悲又可憐。

「獅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這是魯訊用《狂人日記》來形容農村土豪劣紳的品性,趙太爺父子是當時農村土豪劣紳的代表。在小說中,他們基本上沒有表現出善性,而是因富貴尊顯而驕橫,又因腐敗沒落而怯懦。他們剝奪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權利。他們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卻以封建禮教的維護者的面目出現,懲治向吾媽求愛的阿Q,當革命的風聲傳到未庄,他們卑謙地稱阿Q為「老Q」,當看到革命風暴勢不可擋時,他們又投機鑽營,成為革命隊伍中的破壞力量。

在塑造阿Q這個典型形象時,魯迅先生非常講究情節的張弛、明暗的詳略:對主人公阿Q的活動是露,對其他陪襯人物則是藏,對阿Q在未庄的活動描寫得繁,在城裡的活動則輕描淡寫。此外,魯迅先生還特別工於諷刺手法和幽默語言。

魯迅先生創作《阿Q正傳》的意圖可作如下陳述:著眼於啟蒙,寫出舊中國的人生,主要是廣大受剝削壓迫的勞動人民的苦難、悲憤而又愚昧落後的人生,希望改良這悲慘的人生,喚醒那沉睡的民眾。

《阿Q正傳》思想內涵博大精深,藝術手法精湛絕倫,是魯迅先生最傑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也是世界文化長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

魯迅先生在荊天棘地的艱苦環境里運用小說這一藝術形式進行戰斗,為我們留下了《吶喊》和《彷徨》兩個集子(歷史小說《故事新編》除外)。《吶喊》收集了從1918年到1922年創作的小說14篇,於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從1924年至1925年創作的小說11篇,於1926年8月出版。

《阿Q正傳》享有世界聲譽,當它一收筆,便被介紹到美、法、日、俄等十多個國家,至今已有四十種不同文字的譯本。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過:「這部諷刺寫實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國大革命時也有過阿Q,我永遠忘不了阿Q那副苦惱的面孔。」

《阿Q正傳》從它誕生至今,已過去七十多個年頭,「阿Q」已成了常掛大中國人民口上的一個常用名詞,「阿Q精神」也成了自潮或諷刺他人的用語。

閱讀全文

與看了啊Q正傳電影的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園欺凌感人好看電影推薦中文 瀏覽:587
電影龍蝦警察的導演 瀏覽:336
台灣電影里派對最多的 瀏覽:399
三架幻影迫降的法國電影是什麼電影 瀏覽:158
一部美國電影講的逃亡 瀏覽:243
悲傷逆流電影圖片 瀏覽:655
泰國很感人的電影插曲w 瀏覽:528
不知道名字的國外電影 瀏覽:839
有部老電影主角叫李真 瀏覽:904
金木水火土忍者的一部老電影 瀏覽:329
時間電影票房排行榜 瀏覽:204
櫻花動漫鎧甲勇士大電影 瀏覽:696
求一個流氓電影網站 瀏覽:694
電影藍色生死戀小演員表 瀏覽:307
十大人生電影 瀏覽:249
圖們江電影演員表 瀏覽:153
法國搞笑電影港蛋免費看 瀏覽:310
電影導演成為蘋果創意人員 瀏覽:56
床底有鬼是什麼電影 瀏覽:192
電影世界逍遙行結局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