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付麗麗演過什麼電影
電影作品 1983年《巧哥兒》飾俏哥兒 1983年《紅葉鋪滿小路》 1985年《巾幗英烈》飾白露萍 1985年《絞索下的交易》飾林曼麗 1986年《荒島槍聲》 1986年《殘酷的情人》 1987年《避難》飾楊柳鳳 1988年《魔力》 1988年《金錢大裂變》飾趙靜 1990年《都市刑警》 1991年《情歸鷺島》 1992年《站直嘍,別趴下》飾演張太太 1993年《測謊器》 電視作品 1993年《洋行里的中國小姐》飾葉萍 1996年《多瑙河·黃太陽》
⑵ 87版紅樓夢的結果
王熙鳳策劃了掉包計,黛玉淚盡而亡,寶玉出家,賈家呼啦啦似大廈傾,寶釵寡守空房……
跟高鶚的賈家蒙恩家道中興相反的結局,悲呢!
曹雪芹在後四十回中到底寫了什麼結局,因版本的遺失,今天已經難以考證;不過當年拍攝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集眾多紅學權威之觀點,不但演員陣容空前絕後,情節演繹的結果也應該比較符合曹老的原著:
一、黛玉確實夭亡了,但不是在寶玉娶妻的當天,而是因寶玉出海未歸,擔憂成疾,在夢到寶玉溺水而死的心灰意冷之下,舊病纏身而逝。著名的黛玉焚稿也已經有各大劇種來體現過了。無生最喜歡陳曉旭版的黛玉,形神兼備,楚楚動人。另外,越劇里的王文娟也很有黛玉的風骨
二、寶釵確實是在黛玉死後嫁給寶玉的,而不是因為什麼「調包計」。首先從鳳姐的角度來說,如果她真想給寶玉找一位夫人,她絕對不會挑選能幹到可以分享她的權勢的寶釵,反倒是不通世事的黛玉才是上佳之選;何況從前八十回來看,鳳姐也是一直在想方設法地把寶黛二人相提並論的。黛玉死後,寶玉回來了,萬念俱灰之時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任家人擺布地娶了寶釵(有可能是為了給家族留下一個後代),但是他那時應該就已經看破了紅塵,對家族的興衰不抱什麼期望了
三、寶玉最後的結局應該是潦倒後出家為僧。榮寧二府被查抄後,不可能像續書所寫的,後來獲得了什麼特赦;應該是像電視劇演的那樣,整個家族分崩離析,重要人物或者死去(包括鴛鴦等人的自盡)或者被賣。寶玉是被賈芸和小紅(就是紅玉)設法從獄中救出的唯一一人,續寫中把賈芸寫成了惡人,毫無根據。但是寶玉沒有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而是獨自離開了,途中曾經遇到過著安穩富足的平淡日子的蔣玉涵和襲人夫妻,他只在他們家住了一夜就又不辭而別了(劇中巧妙地交待是因為蔣玉涵把寶釵接來了的緣故,寶玉是有意與寶釵失之交臂)。寶玉後來也曾遇到過被迫賣身為娼的湘雲,但是當時淪為乞丐的他並沒有能力讓湘雲脫離苦海,只能像電視中所演的那樣,他在岸上眼睜睜地看著湘雲被花船上的恩客們拖走並劃船遠離,聽她哭叫著「艾哥哥」(二哥哥),滿心凄慘。一直陪伴在寶玉身邊的,只有黛玉曾經戲謔地形容他們是漁翁漁婆時給他的玻璃綉球燈;後來被官差無賴打破,他仍然留著那些碎片,他對黛玉的深情與專情,可見一斑。最後,他的結局如果不是死去,就肯定和惜春一樣,遁入空門,逃避俗世的煩惱,從此青燈古佛,了此殘生
四、鳳姐最後的結局是貧病交加死於獄中。無生很喜歡鳳姐,也喜歡鄧婕版的鳳姐,除了她,沒人能演活那個角色。她在最後被草席拖出去的鏡頭完全吻合她個人的判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可是她實在是個厲害角色,放在今天,絕對是一流的女強人,超級白領。但是有件事她為自己留了後路,就是曾經善待過劉姥姥,因此老人感恩而從青樓的火坑中救出了鳳姐的獨女巧姐。像古人所說的那樣,太精明的人,無法留下男孩子當後代的吧!曹老在這方面還是很有點迷信色彩的.
我覺得續寫的紅樓夢完全背離了作者曹雪芹的寫作!我看紅樓夢只認真看了前八十回,最後的四十回沒怎麼看我就覺的高額寫的不怎麼樣,但是也對紅樓夢的傳世起了一定的貢獻!我覺得你應該聽聽劉心武的紅樓夢的講解,挺不錯的!
最後一集的畫面是穿著很寒酸的寶釵用手絹捂著臉大哭:寶玉貌似淪為乞丐,突然找到了襲人家裡,在襲人家過了一夜。第二天,襲人當時的老公蔣玉函去把寶釵接到家裡,讓他們夫妻見面;這時,襲人因為照顧了寶玉一晚,累得打盹了。等寶釵被蔣玉函接到他和襲人家裡時,襲人還在瞌睡,但是寶玉已經走了。蔣玉函說,他去找二爺(寶玉),寶釵說「不用找了,他不會回來了」,然後就大哭了……
話說那個畫面真的很催淚,劇中的寶姐姐怕是只哭過兩次吧
⑶ 紅樓夢中巧姐簡介及結局
中文名:巧姐
別名:巧哥兒
出生地:賈府
性別:女
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出生日期:七月初七
母親:王熙鳳
父 親:賈璉
結局疑點
後四十回巧姐結下三樁仇怨:第84回驚風,賈環不慎打翻葯銱子;第88回巧姐見到賈芸就哭;第114回鳳姐死後,王仁想趁機撈一把,巧姐嫌他"我媽媽在時舅舅不知拿了多少東西去"。第117~119回巧姐險些被賣給一個外藩王爺,參與者有:王仁(舅),賈環(叔),賈薔、賈芸(兄),刑大舅(舅爺),邢夫人(祖母)。危急時刻被劉姥姥、平兒、王夫人合力營救。第119回巧姐回府,後來下嫁農村。此結局基本符合前八十回的設定。
但又存在兩個疑點:據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伏筆,巧姐奸兄鎖定為賈蓉,而賈薔、賈芸都是好男兒;據劉姥姥起名及柚子佛手的伏筆,巧姐姻緣鎖定為王板兒,而不應憑空出來一家姓周的富農。對此,我們無需一驚一乍,因為《紅樓夢》本來就是一部充滿矛盾的書,例如巧姐與大姐是二是一?前八十回也很混亂。在長達十年、增刪五次的改稿過程中,作者前後期創作思路發生了改變,而巧姐、賈薔、賈芸的前後矛盾恰好留下了改稿痕跡。
另外,脂批和探佚學認為巧姐要被賣到青樓,後由劉姥姥贖身,87版紅樓夢予以採納。
人物評價
巧姐有個"巧"字,她的結局在金陵十二釵中可謂最圓滿,那為什麼說薄命呢?這是因為"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她經歷抄家、喪母兩大磨難,在家中飽受欺負,更險遭狠舅奸兄毒手,畢竟有過逢凶遇難的波折,自身又多災多病,不得不以貧苦來化解。
巧姐的遭遇更多照見了其他人的人性。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特寫鳳姐對賈蓉有恩,賈薔下姑蘇采買女伶、賈芸進大觀園種樹也多虧鳳姐、賈璉提攜,王仁更是從鳳姐這里撈到不少好處,可後來反倒是這幾個親舅兄謀害巧姐,讓人感嘆世態炎涼、人情勢利。日久見人心,真心知恩圖報的卻是同姓連宗、偶受小惠的外四路來的貧苦鄉下人劉姥姥和王板兒。而平兒能順利護送巧姐出家門,也得益於她平時待人寬厚,替鳳姐行善積德。
第92回為巧姐立傳,寫她慕賢良。文中詳寫不厭貧的(孟光的荊釵布裙,鮑宣妻的提瓮出汲,陶侃母的截發留賓,還有畫荻教子的)、苦盡甘來的(樂昌公主破鏡重圓,蘇蕙的迴文感主),恰是巧姐性格和命運的寫照。第15回鳳姐寶玉在一個庄戶人家見到二丫頭紡績,也預示了巧姐結局。
原文內容
原文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其判雲: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注釋
這一首是說巧姐的。
1、"勢敗"句——賈府後來一敗塗地、子孫流散,所以說"勢敗"、"家亡"。那時,任你出身顯貴也無濟於事,骨肉親人也翻臉不認。當指她被"狠舅奸兄"賣出。
2、"偶因"句——劉姥姥進榮國府告艱難,王熙鳳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後來賈家敗落,巧姐遭難,幸虧有劉姥姥相救,所以說她是巧姐的恩人。脂批說劉姥姥"有忍恥之心,故後有招大姐事"(甲戌本第六回),又說巧姐與板兒有"緣"(庚辰本第四十一回),當是指他們後來結成夫妻,過著自食其力的勞動生活。"偶",賈府本不存心濟貧,鳳姐更慣於搜刮聚斂,對劉姥姥不過是偶施小恩小惠而已。"巧",語意雙關,是湊巧,同時也指巧姐。
判詞翻譯成白話就是:家勢已經衰敗就別提當年富貴,家破人亡就別說誰是骨肉至親。偶然接濟過的劉姥姥卻記下了鳳姐對她的恩情而成為了巧姐的恩人。
紅樓夢曲
原文
【留余慶】
巧姐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
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勸人生,濟困扶窮。
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注釋
1、留余慶——先代為後代所遺留下來的福澤叫余慶。《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留余慶,與"積得陰功"義相似,都是一種因果報應的迷信說法。娘親,"母親"的一種方言叫法。曲名"留余慶",是說巧姐的娘王熙鳳曾接濟過劉姥姥,做了好事,因而得到好報——由劉姥姥救出火坑。
2、狠舅奸兄——從賈府人物分析來看,狠舅當指王仁,奸兄應是賈蓉、賈芹。後四十回卻寫成了賈薔、賈芸,似是初稿原貌。脂批稱"芸哥仗義探庵"(靖藏本),並說"此人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探佚學信從此說。
3、乘除加減——指老天的賞罰絲毫不爽,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人物經歷
在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兒中,巧姐與秦可卿同輩,而年齡最小。她嬌貴多病,第21回染了痘疹,第42回撞了花神,第84回驚風。清虛觀打醮,鳳姐催著張道士換巧姐的寄名符。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臨走之前受鳳姐所託給大姐兒取名字,劉姥姥聽說巧姐生日農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便給她起名巧姐,"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後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從這巧字上來"。
前八十回巧姐戲份較重的一次出場僅出現在劉姥姥游大觀園的文中:"那大姐兒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的,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兒等不得,便哭了。眾人忙把柚子與了板兒,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與他才罷。那板兒因頑了半日佛手,此刻又兩手抓著些果子吃,又忽見這柚子又香又圓,更覺好頑,且當球踢著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這個細節仍然只是陪襯,表現她嬌生慣養,並暗示她與板兒的姻緣。
寶玉稱巧姐為妞妞,又說:"我瞧大妞妞這個小模樣兒……""大妞妞"是否因為根據一個較早的脂本續書,巧姐是鳳姐長女?說見趙岡"紅樓夢考證拾遺"第136頁。巧姐、大姐兒姊妹倆後並為一人,故高鶚將後40回大姐兒悉改巧姐,以致巧姐忽大忽小。
第80回巧姐患驚風症,舊本也作巧姐,而且有無數"巧姐",絕非筆誤。第101回夜啼,被李媽擰了一把,各本均作"大姐兒",是屢經校改的唯一漏網之魚。抄本第101回不是舊本,但是舊本想必總也是"大姐兒",否則程本的"大姐兒"從何而來?被擰大哭,鳳姐先發脾氣,然後慨嘆:"明兒我要是死了,撂下這小孽障,還不知怎麼樣呢!……你們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只有一個孩子,而前文作大姐兒,是另有一個長女巧姐。一頁之中自相矛盾。
第八十回假定原是大姐兒患驚風,早期脂本流行不廣,抄手過錄時根據後期脂本代改為巧姐。第一〇一回不是舊本,當然不是同一抄手;只有一個"大姐兒"字樣,全抄本未代改,程甲、程乙本兩次校閱,也沒注意,仍作大姐兒。下文"撂下這小孽障",僅提次女,因為太小,更不放心,但是"你們知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一定是"只疼我那兩個孩子",被程本或原抄手刪去"兩個"二字。在同一段內忽而,忽而警覺,卻很少可能性。一定是本來沒有"兩個"二字。
第113回是舊本,鳳姐叫巧姐兒見過劉姥姥,說:"你的名字還是他起的呢。"大姐兒由劉姥姥改名巧姐——續書並不是根據早期脂本,寫鳳姐有兩個女兒。"大妞妞"不過是較客氣的稱呼,如"史大妹妹",並沒有"史二妹妹"。
續書寫巧姐暴長暴縮,無可推諉。不過原著將鳳姐兩個女兒並為一個,巧姐的年齡本有矛盾,長得太慢,續書人也就因循下去,將她仍舊當作嬰兒,有時候也仍舊沿用大姐兒名字。後來需要應預言被賣,一算她的年紀也有十歲上下了,(這是照周汝昌的年表,八十回後照大某山民回末批語。)第118回相親,也還加上句解釋:"那巧姐到底是個小孩子。"
外藩買妾,兩個宮人相看巧姐,"渾身上下一看,更又起身來,拉著巧姐的手又瞧了遍,略坐了坐就走了。"只看手,不看腳,因為巧姐沒裹腳。前八十回賈母看尤二姐的腳,是因為她是小腳。
……甲本不主張強調書中人是滿人。"妞妞"甲本改"姐姐",疑是"姐兒"誤。本來書中明言金陵人氏,一般讀者的.印象中也並不是寫滿人。自然是漢人的故事較有普及性,甲本改得很合理,也合原書意旨。下文"大妞妞"改"大姐姐",應作"大姐兒"。甲本道學氣特濃,巧姐是閨名,堂叔也不能亂叫。第118回賈政信上稱探春為探姐,也就是探姐兒。那是自己父親,沒給改掉。寶玉仍稱巧姐為大姐兒,因為家中小輩女孩子通稱大姐,如西門慶稱女兒為大姐,或"我家大姐",以別於人家的大姐。
巧姐命運之謎
巧姐最後的命運,第五回的判詞和《留余慶》曲交代得很清楚,大家基本上都能看懂,就是因為當年她母親善待了劉姥姥,種下善緣,因此家族敗落後,劉姥姥一家救了她。她最後的歸宿,應該是嫁給了劉姥姥的外孫板兒,雖然住在荒村野店,每天還得紡績謀生,過去那富貴奢華的小姐生活一去不返,也屬紅顏薄命,但跟大半輩子都在深宮中,沒有感受過什麼溫暖的大姑姑、出嫁一年便被蹂躪致死的二姑姑、被迫遠嫁到蠻夷之地的三姑姑、悲觀絕望而青春出嫁的四姑姑以及被父親休棄之後眾叛親離之下慘死的母親相比,那算幸運多了。她和板兒的姻緣,在第41回有非常容易明曉的伏筆,大姐兒——巧姐是後來劉姥姥給她取的名字——原來抱著一個大柚子玩,忽然看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就要那佛手,於是後來大人們就讓兩個孩子互換了柚子和佛手。脂硯齋有幾條批語,說:"小兒常情,遂成千里伏線。"又說:"柚子,即今香圓之屬也,應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兒之戲,暗透前後通部脈絡。"所謂佛手指迷津,也就是《留余慶》里所說的那些意思:"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巧姐命運之謎,在於究竟誰是"狠舅奸兄",狠舅是鳳姐兄弟王仁,諧音就是"忘仁",這應該沒有什麼疑問,奸兄呢?高鄂續書,把賈芸當做奸兄,這是天大的錯誤。第24回,寫到賈芸時,脂硯齋有多條批語,贊他"有志氣""有果斷""有知識",說他"孝子可敬,此人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當然是指好的、正面的作為。我在關於妙玉的最後一講里提到的那個靖藏本,這一回前更有一條獨家批語,說"醉金剛一迴文字,伏芸哥仗義探庵"。前面已經引過脂硯齋關於小紅到獄神廟安慰寶玉的批語。賈芸、小紅後來是一對夫妻,他們是大膽自由戀愛而結合的,鳳姐對他們兩個都有恩,80回後,作者會寫到他們去安慰、救助鳳姐、寶玉。至於賈芸探庵,探的哪個庵?櫳翠庵?饅頭庵?目的何在?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那是一種仗義的行為,不會是奸詐的行徑。
那麼,奸兄會是誰呢?有人去猜賈薔,也無道理。賈薔和齡官的愛情,不說可歌可泣,說可圈可點吧,那也足能和賈芸、小紅的愛情媲美;賈薔跟鳳姐的關系一貫很好,替鳳姐教訓賈瑞,他是一員戰將,而且他後來經濟自立,榮國府解散戲班子以後,齡官沒有留下,應該是被他接去,兩人共同生活了。他不可能在八十回後,成為坑害巧姐的奸兄。
鄉野村姑
劉姥姥一家在後半部中因巧姐為板兒媳婦,真的成了賈家的親戚,而且是正派親戚。"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在"樹倒猢猻散"的情況下,賈府主子們之間的勾心鬥角已發展為骨肉相殘。到那時,肯伸手相援的都是些曾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如賈芸、小紅、茜雪等。而曾被作為賈府上下嘲弄對象的劉姥姥,不但是賈府興衰的見證者,反過來,她也成了真正能出大力救助賈府的人。要把被賣作妓女的巧姐從火坑裡救出來,就不外乎出錢和向人求情,這對劉姥姥來說是不容易的。
接著,招煙花女子為媳婦(此外巧姐也別無出路),則更是要承受封建道德的巨大壓力。在脂批看來:"老嫗有忍恥之心,故後有招大姐之事。"其實,這正是在考驗關頭表現出一個農村勞動婦女的思想品質,大大高出於表面上維護著虛偽的封建道德的上層統治階級的地方。
賈巧姐終於從一個出身於公侯之門的千金,變成了一個在"荒村野店"里"紡績"的勞動婦女,就象秦氏出殯途中寶玉所見的那個二丫頭那樣。與前半部十二釵所過的那種吟風弄月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一條全新的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於是,劉姥姥為巧姐取名所說的"遇難呈祥,逢凶化吉"得到了證驗。
巧姐的結局也寄託了曹雪芹自己一部分理想,不可能人人出家為僧如寶玉,為尼如惜春,大觀園里的人該怎樣尋找一條出路,或許歸隱田園是一個好的終結。曹雪芹曾表達了自己對農家的嚮往,如寶玉識農具一節,還有在第17回藉助賈政的話"倒是此處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鑿,此時一見,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但是曹雪芹極度厭惡假的田園生活。
在17回里,在賈政表達對稻香村的喜愛同時,寶玉卻認為稻香村不倫不類,不是真正的農家,是一種矯情。"寶玉忙答道:老爺教訓的固是,但古人常雲天然二字,不知何意?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怪他獃痴不改。今見問天然二字,眾人忙道:別的都明白,為何連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
寶玉道:卻又來此處置一田莊,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爭似先處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氣,雖種竹引泉,亦不傷於穿鑿。古人雲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寶玉認為真正的村落應當是二丫頭或巧姐日後生活的村落那樣,雖貧苦卻樂於其中,那是一種自然之美。
人物評價
北影版《紅樓夢》巧姐巧姐有個「巧」字,她的結局在金陵十二釵中可謂最圓滿,那為什麼說薄命呢?這是因為「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她經歷抄家、喪母兩大磨難,在家中飽受欺負,更險遭狠舅奸兄毒手,畢竟有過逢凶遇難的波折,自身又多災多病,不得不以貧苦來化解。
巧姐的遭遇更多照見了其他人的人性。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特寫鳳姐對賈蓉有恩,賈薔下姑蘇采買女伶、賈芸進大觀園種樹也多虧鳳姐、賈璉提攜,王仁更是從鳳姐這里撈到不少好處,可後來反倒是這幾個親舅兄謀害巧姐,讓人感嘆世態炎涼、人情勢利。日久見人心,真心知恩圖報的卻是同姓連宗、偶受小惠的外四路來的貧苦鄉下人劉姥姥和王板兒。而平兒能順利護送巧姐出家門,也得益於她平時待人寬厚,替鳳姐行善積德。
第92回為巧姐立傳,寫她慕賢良。文中詳寫不厭貧的(孟光的荊釵布裙,鮑宣妻的提瓮出汲,陶侃母的截發留賓,還有畫荻教子的)、苦盡甘來的(樂昌公主破鏡重圓,蘇蕙的迴文感主),恰是巧姐性格和命運的寫照。第15回鳳姐寶玉在一個庄戶人家見到二丫頭紡績,也預示了巧姐結局。
結局
巧姐的結局在書中是十個字: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巧姐在經歷了抄家、母親去世這些重大打擊後,在家中受到了很多磨難和欺凌,在顛沛流離之後遇到了劉姥姥,最後巧姐的結局是被劉姥姥所救了。
巧姐是金陵十二釵中年紀最小的一位,雖然在書中可能出場不多,但是可以看出巧姐小時候在榮國府是嬌生慣養的。因為母親善待了劉姥姥,所以可以在家族沒落之後,被劉姥姥所救。也有很多說法是說巧姐最後嫁給了劉姥姥的外孫板兒。
其實巧姐和板兒的姻緣也在書中也是可以看得出的。雖然後來住在鄉下地方,每天還要做一些紡織為生,榮華富貴的生活已成了往事,但是和眾叛親離、慘死的母親相比,巧姐的結局還是比較幸運的。
巧姐嫁作農婦的結局也表達了《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自己的理想,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書中所表達的是一種朴實、簡單、快樂的追求。
⑷ 淪為煙花女的巧姐為什麼卻成了賈府最後的希望
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賈府原是「昌明隆勝之邦,詩禮簪纓之族」,後被朝廷抄家,從此便一敗塗地。秦可卿曾托夢給王熙鳳說,「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這顯然是指《紅樓夢》里賈元春暴卒,賈迎春被折磨死,賈探春遠嫁,賈府的「三春」都去了,賈府也完全敗落了,各自尋找各自的出路,飛鳥各投林。賈府「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大結局。那麼,賈府難道就沒有出路和希望了嗎?如果有的話,這出路和希望在哪裡呢?
當然,賈府還是有出路和希望的,這出路和希望與七月七日「乞巧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紅樓夢》中,有一個七月初七出生的小女孩,她是王熙鳳與賈璉所生之女,也是「金陵十二釵」年齡最小的女孩子。當她出生後不久,適逢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王熙鳳抱著生病的女兒,開始跟她探討起了女兒的命運。她希望劉姥姥給久未取名的女兒起個好名字,一來可以借劉姥姥的高壽,二來因為劉姥姥是窮人,古時候的人都相信窮人起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劉姥姥雖然只是個農婦,卻生來有些見識。有時表現有點「半仙」的風度,像一位懷才不露、大智若愚的高人。王熙鳳說:「……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她。」劉姥姥聽她剛好是生於七月初七,就笑道:「這個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後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
巧姐出生之日,正是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鼎盛時期。由於她年紀尚小,性格還未形成,所以在書中處於陪襯地位。《紅樓夢》後四十回寫道賈家破敗後她嫁於一姓周的地主後寬衣足食。而根據書中判詞:「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以及脂硯齋批語表明,巧姐應在賈府事敗後為「狠舅奸兄」賣入青樓之地,後劉姥姥將巧姐救出,最後嫁給了劉姥姥外孫板兒。
據《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在夢中看到《金陵十二釵》正冊上畫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織,其判詞雲: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這里「劉氏」就當然是指劉姥姥了,也有的版本上把「劉氏」換成了「村婦」。「巧」是相關語,指在賈府「勢敗」、家亡」後,巧姐最後無依無靠被她的「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賣入青樓、淪為娼妓之時,被劉姥姥救出的事情。這樣劉姥姥成了她的「恩人」。
本來,巧姐就體弱多病嬌生慣養,一旦從錦綉叢中跌落塵埃,早就是又悲又怕,精神幾乎崩潰,哪裡還能想辦法跟命運抗爭呢?基本上已經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態了。可是因為機緣巧合,遇到了劉姥姥。劉姥姥因為以前得到過賈府以及王熙鳳的周濟,決定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所以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搭救巧姐,終於替她贖了身。贖身後的巧姐無家可歸,劉姥姥又收留她,並不嫌棄她的青樓經歷,忍辱含垢,把她許配給自己唯一的外孫板兒為妻。板兒靠耕作家裡的「兩畝薄田」,巧姐靠勤勞紡織,在荒村裡過著自食其力的安定生活。板兒的大名叫王天合,真是天作之合。
其實,除圖畫和判詞外,第四十一回中對巧姐和板兒的姻緣還有伏筆:「那大姐兒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的,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便也要佛手。丫環哄他去取,大姐兒等不得,便哭了。眾人忙把柚子與了板兒,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與他才罷……」脂硯齋批語說:「小兒常性,遂成千里伏線。」「柚子即今香團之屬也,應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
賈府被朝廷抄家後,王熙鳳身獲重罪,自身難保,女兒巧姐為狠舅奸兄欺騙出賣,流落在花街柳巷,成為青樓女子。賈璉夫妻、父女,「家亡人散各奔騰」。後來,巧姐幸遇恩人劉姥姥救助,使她死裡逃生。那麼,這樣描寫巧姐的命運,在《紅樓夢》中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
其實,巧姐的命運是與劉姥姥的命運息息相關的。先是為她起名字,後又在賈府敗落之際招巧姐為板兒媳婦。由此可見,「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在「樹倒猢猻散」的情況下,賈府主子們之間的勾心鬥角已發展為骨肉相殘。到那時,肯伸手相援的都是些曾被人瞧不起的小人物。這位曾被作為賈府上下嘲弄對象的劉姥姥,不但是賈府興衰的見證者,反過來,她也成了真正能出大力救助賈府的人。
巧姐終於從一個出身於公侯之門的千金,變成了一個在「荒村野店」里「紡績」的勞動婦女,就象秦氏出殯途中寶玉所見的那個二丫頭那樣。與前半部十二釵所過的那種吟風弄月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一條全新的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於是,劉姥姥為巧姐取名所說的「遇難呈祥,逢凶化吉」最終得到了證驗。可以說,《紅樓夢》描寫巧姐命運立意是多方面的,寫盡了人世冷暖,親人落井下石如狠舅奸兄,或無動於衷如李紈,旁人卻能盡力相助的如劉姥姥。
巧姐,這個七月初七出生的小女孩的命運結局,可以說正是賈府的人最好的一條出路,不可能人人出家為僧如寶玉,為尼如惜春,大觀園里的人應該怎樣尋找一條出路,或許歸隱田園是一個最好的終結。賈寶玉曾表達了自己對農家的嚮往,譬如,賈寶玉識農具一節,還有在第17回藉助其父賈政的話「倒是此處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鑿,此時一見,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賈寶玉認為真正的村落應當是巧姐日後生活的村落那樣,雖貧苦卻樂於其中,那是一種自然之美。
雖然《紅樓夢》讓賈家最後結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但是這場大雪卻惠及巧姐無數:雪花伴隨著巧姐的逃跑是越下越大,不僅掩蓋其足跡,也讓煙花巷的人最終難以找著巧姐;大雪還讓巧姐渴了吃它、餓了吃它,為巧姐提供一路上的充飲之食;漫山遍野的幾尺厚的大雪猶如寬寬的銀河永遠地隔絕了巧姐與煙花巷的關系。這是多麼解人事的大雪呀!它為巧姐帶來了重生的希望。此時的巧姐帶著乾乾凈凈的身軀和心靈投奔到雖貧苦卻有人間真情的「荒村野店」。被一場大雪洗盡鉛華的巧姐也從此跟著板兒過上了雖貧苦卻真正幸福的生活。這也是許多讀過《紅樓夢》的人認為巧姐是正冊「金陵十二釵」中結局最好的主要原因。巧姐的命運結局告訴人們的,正是賈府的出路和賈府的希望。
⑸ 《紅樓夢》流落煙花巷的巧姐,劉姥姥為何「忍恥」招了巧姐
一、劉姥姥跟巧姐有緣分
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劉姥姥進大觀園,都會回憶起那個有點搞笑的劉姥姥,不過那是她第一次進大觀園。
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的時候,王熙鳳喜得貴女不久,這個金陵十二釵之一的小千金正貴體欠安呢。
一般嬌慣的人家都想給孩子起個粗俗的名字,是男孩的話希望叫鐵蛋、狗剩,如果是女孩,則希望叫妮子、肉妞,初衷無非是讓孩子健康成長。越是有身份的人家,乳名起的越俗氣。
一則劉姥姥生在農村,起名字那是現成的標准土味。二是劉姥姥她老人家精神矍鑠,身體硬朗,渾身透著吉祥和健康。所以王熙鳳千金起小名的重任就歷史性地落在了劉姥姥這個村婦肩上。
善惡有報,天道輪回。劉姥姥一個村婦,如此重情重義,讓那個恩將仇報、忘恩負義,滿嘴仁義道德的賈雨村們情何以堪?
⑹ 淪為煙花女的巧姐為什麼成了賈府最後的希望
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賈府原是「昌明隆勝之邦,詩禮簪纓之族」,後被朝廷抄家,從此便一敗塗地。秦可卿曾托夢給王熙鳳說,「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這顯然是指《紅樓夢》里賈元春暴卒,賈迎春被折磨死,賈探春遠嫁,賈府的「三春」都去了,賈府也完全敗落了,各自尋找各自的出路,飛鳥各投林。賈府「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大結局。那麼,賈府難道就沒有出路和希望了嗎?如果有的話,這出路和希望在哪裡呢?
當然,賈府還是有出路和希望的,這出路和希望與七月七日「乞巧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紅樓夢》中,有一個七月初七出生的小女孩,她是王熙鳳與賈璉所生之女,也是「金陵十二釵」年齡最小的女孩子。當她出生後不久,適逢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王熙鳳抱著生病的女兒,開始跟她探討起了女兒的命運。
她希望劉姥姥給久未取名的女兒起個好名字,一來可以借劉姥姥的高壽,二來因為劉姥姥是窮人,古時候的人都相信窮人起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劉姥姥雖然只是個農婦,卻生來有些見識。有時表現有點「半仙」的風度,像一位懷才不露、大智若愚的高人。王熙鳳說:「……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她。」劉姥姥聽她剛好是生於七月初七,就笑道:「這個正好,就叫她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後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
巧姐出生之日,正是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鼎盛時期。由於她年紀尚小,性格還未形成,所以在書中處於陪襯地位。《紅樓夢》後四十回寫道賈家破敗後她嫁於一姓周的地主後寬衣足食。而根據書中判詞:「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以及脂硯齋批語表明,巧姐應在賈府事敗後為「狠舅奸兄」賣入青樓之地,後劉姥姥將巧姐救出,最後嫁給了劉姥姥外孫板兒。
⑺ 多年前有一部電影電影中有個叫巧哥的請問那電影叫什麼名稱
《巧哥兒》是由易東林 、張裕民執導,傅麗莉、廖京生、李寶安等主演的一部影片。
中文名:巧哥兒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導 演:易東林 張裕民
編 劇:單學明
類 型:劇情,愛情
片 長:84分鍾
上映時間:1983年
⑻ 巧哥是賈府什麼人
巧哥兒是王熙鳳的女兒。
巧哥兒是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日子不好,劉姥姥給取的名字。
賈巧姐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為金陵十二釵之一,榮國府王熙鳳與賈璉之女。巧姐由於年紀幼小,在書中出場不多。她生日七月初七,王熙鳳覺得日子不好,所以怕自己起了名字犯沖,讓劉姥姥代為起名。劉姥姥給她取名「巧姐」。巧姐的結局,也應了這一個巧字。
⑼ 紅樓夢巧兒最後什麼結局
巧兒結局:巧兒最終嫁的也不是高鶚續書中的一戶姓周的人家,而是劉姥姥的外孫板兒。
廣州日報:我們知道李少紅新版的《紅樓夢》是按照高鶚的一百二十回來的。您怎麼看?
劉心武:用大體是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和高鶚續寫的四十回即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為基礎,來改編為其他的藝術形式,是近一百年來很流行的做法。李少紅導演新錄制的《紅樓夢》仍走老路,可以理解。
其實1987年王扶林導演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在把曹雪芹的八十回《紅樓夢》講完以後,編劇沒有採用高鶚的續書內容,而是利用當時可以獲得的探佚成果,試圖去還原曹雪芹真本的面貌,盡管效果還不是太好,其在《紅樓夢》改編史上的開創性,卻是值得稱道的。
廣州日報:關於賈政和巧兒「奸兄」的觀點引起很多爭議,能回應一下嗎?
劉心武:高鶚續《紅樓夢》稱「賈政罪不重,賈家延世澤」,但賈政「姽嫿將軍詩」,這已經埋下榮國府敗落的根,賈政並非忠臣。巧兒的「奸兄」不是賈芸,而是賈蘭。相反,賈芸搭救了巧兒。巧兒最終嫁的也不是高鶚續書中的一戶姓周的人家,而是劉姥姥的外孫板兒。
(9)巧哥兒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熟悉紅樓夢的都知道,第五回是全書最關鍵一回,因為這一回中透露了許多紅樓兒女的人生命運,以金陵十二釵為最。有關王熙鳳之女巧姐兒的命運判詞,前面有一段描述,是這樣的:有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後面是判詞: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根據前八十回里的諸多伏筆,我們不難推斷出,巧姐兒最後的命運是被劉姥姥收留,生活在農村,以紡織為生。但這是賈寶玉在秦可卿房裡做的一場夢,這些都是天機,賈寶玉尚且年幼,又都是沒有發生的事,他哪裡會知道?別人自然也不知道。
作為熟讀紅樓的紅粉,站在上帝視角的我們自然知道,但作為賈府兒女,她們自然都無法得知自己的命運,只是按部就班地活著。但人的命運一旦註定,你的每一步都會跟你的命運緊密關聯,你身邊相關之人的每一步也得在冥冥中促成了你的命運。
我們知道了巧姐的最終命運,王熙鳳並不知道,那麼她是如何被引導著一步一步坐實了巧姐的命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