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來回答吧請問電視劇 血戰萬家嶺 什麼時候播放謝謝。
你來回答吧請問電視劇 血戰萬家嶺 什麼時候播放?謝謝。
確祝萬架釘匆閉已趙您賭秤殃恰送
由相知而相愛,由相愛而更加相知。人們常說的神仙眷侶就是你們了!祝相愛年年歲歲,相知歲歲年年!
② 前幾天在電視上看了《萬家嶺大捷》片中只說了全殲日軍1萬6千多人,而未說我方人員犧牲人數
薛岳3個軍9個師10萬大軍圍攻松浦淳六郎一個師團。最後因各部隊傷亡均極慘重,薛岳命令各部撤出戰斗,全軍退守永豐橋、郭背山 、柘林一線。360團團長楊家騮,725團團長鄭克已殉國。擊斃日聯隊長津田大佐、大隊長寺川少佐也叫大捷?
為紀念萬家嶺戰役而建立的"抗日陣亡官兵紀念碑"銘文"為紀念在萬家嶺戰場上英勇殺敵,為國捐軀的二萬余名官兵,敬立此碑,永垂千古。"
③ 萬家嶺大捷
1938年10月2日,日軍第106師團主力孤軍深入到 了萬家嶺地區。 當發現日軍第106師團孤軍深入之後,薛岳認為機會難得,隨即給武漢軍委會和9戰區司令 部發電請示,擬抽調大軍,殲滅突入該敵,以定後方。蔣介石迅速回電同意,並表示再調 遣部隊支援薛岳。決心既下,薛岳乃從德星路、南潯路、瑞武路三個方面抽調第66軍、第7 4軍、第187師、第139師的一個旅、第91師、新編第13師、新編第15師的一個旅、第142師、第60師、預備第6師、第19師,會同負責正面阻擊106師團的第4軍,四麵包圍,全力出擊 。10餘萬軍隊開始在崇山峻嶺中運動。 10月1日至3日間,第74軍部第58師向已佔領萬家嶺、嗶嘰街一帶的日軍連續攻擊。日軍在飛 機掩護下拚死反擊,雙方傷亡均重。直到4日,雙方在小金山、萬家嶺、張古山、箭爐蘇一帶連續激戰,陣地幾度易手。此時,薛岳調遣的各部隊已陸續靠攏,對106師團已形成合圍之勢。身在九江的岡村寧次從空軍偵察中發現薛岳給他的106師團伏下了一個口袋陣,立即 命令106師團向北轉進,向第27師團靠攏,同時命令27師團警戒106師團右翼,企圖把106師團接出重圍。 日軍第106師團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接到岡村命令,急忙行動,但緊要關頭,松浦淳六郎 和他的參謀發現難於識別地圖!這次武漢會戰中,日軍所使用的五萬分之一比例的軍事地 圖,正是1926年岡村從孫傳芳那裡竊取來後,由參謀本部印刷發至各部隊的,裡面多有不 准確之處,無法比照參照物予以糾正,他們試圖藉助指南針標定方向,可當地又有磁鐵礦 藏,指南針失靈。如無頭蒼蠅般在山中沖撞一兩日,處處遭到中國軍隊阻擊,也未找到一條生路。106師團註定了在劫難逃。 10月5、6日兩日,第1兵團主力第74軍(即後來的號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 的前身)等部在長嶺、背溪街、張古山、獅子岩等處與日軍第106師團激戰。 6日,薛岳認為殲滅當面日軍的時機已到,下達了對敵第106師團展開總攻擊的作戰命令,當天下午,總攻擊開始打響,第66軍以第195師及160師向石堡山攻擊前進。74軍第51師在師長王耀武指揮下,向日軍占據的長嶺北端和張古山制高點發起了數度攻擊,第305團團長張靈甫率一支精乾的小部隊,從日軍疏於防範的後山絕壁上進攻,經過白刃格鬥,佔領張古山主陣地。 拂曉後,日軍拼力反撲,一度奪回陣地。張靈甫率部死戰,腿部負傷,仍不下火線,張古山頂一時屍山血海。 激戰至10月9日,在中國軍隊的打擊下,日軍第106師團損失慘重,特別是日軍基層軍官傷亡慘重,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親自組織向萬家嶺地區空投了200多名聯隊長以下軍 官,以加強力量,這在整個中國抗日戰爭中是絕無僅有的。因此陣地對日軍突圍至關重要,以飛機重炮攻擊,51師只得退下,入夜又奪回,經五晝夜反復爭奪,張靈甫帶傷堅持戰斗,終於牢牢控制該陣地。 這個爭奪戰,日軍僅遺留陣前屍體就達四千多具!可以說,沒有張古山爭奪戰的勝利,就不可能有萬家嶺大捷。 同日,蔣介石命令薛岳,務必在10月9日24時前全殲該敵,結束戰斗,作為給「雙十節」的 獻禮。15時,薛岳命令各部隊選拔勇壯士兵200至500人組成奮勇隊,擔任先頭突擊。同時各部長官一律靠前指揮,薛岳自己也親臨一線。18時,炮火准備。19時,奮勇隊出擊,各主力部隊緊隨其後,向箭爐蘇、萬家嶺、田步蘇、雷鳴鼓劉、楊家山等地全線攻擊。各部隊前赴後繼,踏屍猛沖。經一夜血戰,106師團的防禦陣地徹底崩潰。激戰至10日晨,第66 軍收復萬家嶺、田步蘇,第4軍收復大金山西南高地和箭爐蘇以東高地,第74軍收復張古山 ,第91師收復楊家山東北無名村,第142師收復楊家山北端高地。戰斗中,第4軍前衛突擊 隊曾突至萬家嶺第106師團司令部附近不過百米,因天色太黑,加之自身也傷亡重大,未能及時發覺松浦中將。據戰役結束後一名日俘供認:「幾次攻至師團部附近,司令部勤務人員,都全部出動參加戰斗,師團長手中也持槍了。如果你們堅決前進100米,師團長就被俘或者切腹了。」未能生擒松浦淳六郎,成為此次會戰中最大的遺憾。11日,第106師團殘部千退守雷鳴鼓劉、石馬坑劉、桶漢傅、松樹熊等不到5平方公里的地區內固守待援。岡村寧次嚴令各部不惜代價,增援萬家嶺。鑒於基本殲滅106師團的主要目 的已經達到,而各部隊傷亡均極慘重,薛岳命令各部撤出戰斗,全軍退守永豐橋、郭背山 、柘林一線。隨後,薛岳電稟武漢軍委會:「此次敵穿插迂迴作戰之企圖雖遭挫折,但我集中圍攻,未將該敵悉殲滅,至為痛惜。」萬家嶺之戰,雖然在最後的關頭未能組織強大的力量,沉重打擊了106師團,但中國軍隊在此次戰役中表現出的機動靈活、組織嚴密的特點,和中國士兵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 大大震驚了日軍上下、朝野內外和國際社會。而日軍整整一個師團幾乎遭到滅頂之災,在日本 陸軍歷史上從未有過。
④ 請問電視劇 血戰萬家嶺 什麼時候播放謝謝。
現在還沒有消息,如果有電視劇的話,要等一段時間。因為現在只有小說。
⑤ 萬家嶺戰役的戰役過程
萬家嶺戰役,位於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餘公里的萬家嶺,籠罩在一片雨霧中。此嶺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圍,在地圖上找不到標注,1938年10月,中國軍隊在抗日名將薛岳指揮下,巧設「口袋陣」,在萬家嶺打死打傷侵華日軍106師團3000人,史稱「萬家嶺大捷」即萬家嶺戰役,當地還流傳著「山不在高,殲敵則名」的佳話。
兵力對比:
中國方面為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指揮的第壹集團軍、第九集團軍、第10集團軍、第4軍歐震、第66軍葉肇、第74軍俞濟時,第一八七師,第九十一師,第一四二師,第六十師、第十九師,新編第十三師,預備第六師,第一三九師的一個旅,新編第十五師的一個旅,共十萬餘人。前敵總指揮為第九集團軍司令吳奇偉。
日軍編制
日本方面為侵華派遣軍第106師團,師團長為松浦淳六郎中將。第106師團下轄步兵第111旅團(步兵113聯隊、147聯隊)和第136旅團(步兵123聯隊、145聯隊),以及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
戰役過程:
1938年6月,日軍為實現攻佔漢口、廣州等中國抗戰中樞的企圖,先後調集第二軍、第十一軍約3
地形圖
5萬人,企圖沿大別山北麓和長江兩岸西上,從南北兩個方面合圍武漢。國民政府決定以第五、第九兩個戰區所屬部隊"十四個集團軍、一個江防軍、一個武漢衛戍司令部,五十七個軍,一百二十九個師,另配合騎炮工兵及飛機隊長江艦隊",總兵力約100萬人,參加保衛武漢之作戰。
1938年7月初,大本營變更華中派遣軍的戰斗序列,決定調集40萬兵力,各型飛機300餘架,艦艇20餘艘,迅速攻取武漢,迫使國民政府投降。
面對日軍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1938年7月,國民政府軍委會授任蔣介石為武漢保衛戰總指揮,重新將全國劃定為九個戰區,並向各戰區下達了《武漢會戰方針及指導要領》。該《作戰方針》明確指出:以李宗仁第五戰區和陳誠第九戰區的部隊為主力,動員總計約100萬兵力,承擔保衛大武漢的作戰任務。其中,第五戰區的作戰區域主要集中在大別山南北兩麓的豫、皖、鄂三省,下轄孫連仲為總司令的第3兵團和李品仙為總司令的第4兵團 ;第九戰區的作戰區域在鄂、皖兩省的江南地區及贛、湘兩省的全部,其下轄薛岳為總司令的第1兵團和以張發奎為總司令的第2兵團
贛北地處武漢外圍是日軍沿長江南岸西進武漢的必經之路。日軍以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指揮此地區的進攻。國民政府也在此投入兩個兵團,重兵把守。張發奎的第二兵團布防於瑞(昌)武(寧)公路及沿江各要點。薛岳的第一兵團任南潯(南昌-九江)正面金官橋、德安等地之守備。萬家嶺一帶,重巒疊嶺,地形復雜,山路崎嶇,連馱馬都不易通過。日軍孤軍冒險輕進犯了兵家之大忌。
引自:網路文庫
⑥ 長沙保衛戰萬家嶺全殲日軍106師團是哪集
薛岳認為決定要全殲106師團,第66軍從北,第74軍從南,第90師從東,第91師從西,四面八方圍攻萬家嶺地區的日軍,此時萬家嶺地區國軍部隊已經超過10萬,對於成立不到5個月日軍新師團就是天大的災難。
10月13日,日軍增援部隊第17師團與第101師團匯合,薛岳命令參戰部隊陸續撤出,直至10月17日才與鈴木支隊在張古山附近會合。
萬家嶺戰役歷時12天,日軍106師團一直處於被動挨打中,第106師團戰役中死亡約5000人,重傷7000多人,戰斗減員超過90%,根據日本陸軍的習慣:部隊的死傷只要超過五成,就可說是全軍覆沒了。萬家嶺戰役傷亡超過9成在當時簡直是日軍的噩夢。
⑦ 萬家嶺戰役中,日軍幾乎全軍覆沒
武漢會戰的萬家嶺戰役中,日軍106師團的136旅團幾乎全軍覆沒。
近年來隨著抗日神劇躍上舞台,一連串橫店大捷橫空出世,萬家嶺大捷「全殲106師團」便也成為網路熱傳的經典,並在各大小媒體傳揚。
當然,這種說法絕非空穴來風,而是薛岳將軍《南潯會戰》中的記載:「第一0六師團一部……迄十月二日竄至萬家嶺,……至十月十日國慶,將此敵完全殲滅,敵酋松浦僅以身免,遺屍塞谷,山林溪澗,虜血幾灑遍矣。」「至十月十日國慶……敵酋松浦僅以身免」,這自然算得上「全殲」了。
關於106「特設師團」,岡村寧次是這樣評價的:「當時的特設師團,在形式上與現役師團無大差別。以步兵聯隊為例,現役只有大隊長、聯隊長及聯隊副官。其他官兵完全為預備後備役。因此,每逢作戰,各大隊長勢必親臨最前線直接指揮,其傷亡率當然很高,而大隊長缺員代理大隊長接任後,大隊的戰鬥力將減少到一半以下。第一O六師團在九江西方地區所以陷於苦戰,主要原因即由於該軍的素質太差。……第一O六師團則於動員後,立即向華中出動投入戰斗。雖然都是曾經受過訓練的士兵,但是,把在社會上工作了幾年乃至十幾年的人,直接送到前線來的做法有些欠妥。」(《岡村寧次回憶錄》361頁)
當然,這也不過是岡村寧次為萬家嶺大敗的開脫之詞,不管怎麼說,106師團也是兵種齊全的,該師團下轄7個聯隊(113、147、123、145共4個步兵聯隊,野炮、工兵、輜重兵各1個聯隊),1個騎兵大隊,編制總計2.34萬人。該師團侵華作戰後,截至9月30日(萬家嶺之戰剛爆發),經過各地留守加上一路激戰,第106師團參與德安迂迴攻擊的部隊人數為13204名,加上另外配屬的52山炮聯隊和迫擊炮大隊等部共15112名。
岡村寧次在其回憶錄中也記載106師團在萬家嶺戰役中「受到全軍復滅的嚴重打擊」(《岡村寧次回憶錄》381頁),但是,舊日本陸軍所指的「全滅」一詞的含義與我們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根據當時日本陸軍的習慣性稱謂,一支部隊的死傷只要超過五成,就可說是「全滅」了。
關於106師團的傷亡情況日本戰史是這樣記載的:「第一〇六師團在這德安附近的戰斗中,3300人陣亡、4000人負傷、住院患者達到了9900人」(《圖說支那事變》,第122頁)。106師團中有1.3萬人(非106師團全部)參加萬家嶺戰役,結果死傷7300人,傷亡過半,的確屬於重創了,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據陳誠1938年「雙十節」當日給老頭子的電報稱:「據薛總司令電話:敵一0六及一0一師團兩部共約四個聯隊齊(8日)被我包圍於萬家嶺附近地區,激戰兩晝夜。經我各軍勇猛進攻,卒於本拂曉全行解決。因敵頑抗,不願繳械投降,致盡遭格斃,陳屍滿谷,棄械遍野,僅數百人向西北豕突,情狀至為狼狽。除詳情另報外,謹聞。陳誠。」(《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760頁)
該報告也僅僅提到「敵一〇六及一〇一師團兩部共約四個聯隊齊(8日)被我包圍」,說的很清楚,是101、106兩個師團的4個聯隊被圍,而不是配置7個聯隊的106師團被包圍。看看國軍戰史《抗日禦侮》是如何記載萬家嶺大捷的:
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所謂「萬家嶺大捷」是指「日軍第一三六旅團損失嚴重」、「擊潰敵一個旅團」,並未提到106師團全滅。
⑧ 萬家嶺大捷
萬家嶺大捷
日軍第11軍佔領九江後,在以主力沿江西進的同時,以第9師團、101師團、第106師團 、第27師團等有力部隊在贛北展開攻勢,以圖擴張戰果,保護主力側翼,並相機攻取南昌 。國民黨軍第9戰區在九江失守後也重新調整了作戰部署:以張發奎任總司令的第2兵團擔 任沿江正面防守,而贛北方面的作戰則統一由第1兵團總司令薛岳指揮。
薛岳,字伯陵,廣東省樂昌縣人,原名薛仰岳,因為他出生時,正值中日《馬關條約》簽 訂的第2年,國土台灣淪喪,民族危機空前。其父為他取名「仰岳」,「就是取義效法民族 英雄岳飛之意」。成年後,薛岳認為「只是敬崇岳飛尚未足以稱其心意,乃去『仰』字, 單名岳,直以岳飛自況」。薛岳11歲考入廣東黃埔陸軍小學,開始接受軍事教育。14歲, 他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他於1914年入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1916年畢 業後,與鄧演達、張發奎等一同考入保定軍校第6期。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 大總統,發動第二次護法運動。薛岳任大總統警衛團第1營營長。次年6月,陳炯明叛變革 命,炮轟越秀樓,圍攻總統府,薛岳率官兵曾冒著槍林彈雨掩護孫夫人宋慶齡安全撤離, 深得孫中山嘉許。1926年,他作為北伐軍第1軍第1師師長,率部參加北伐,常常以少勝多 。在10年內戰中,薛岳擁護蔣的反共方針,多次參加對紅軍的圍剿。在紅軍長征時,他被 蔣介石任命為第2路軍前敵總指揮,率部追擊。抗日戰爭爆發後,薛岳先後指揮部隊在上海 、南京、河南一帶與日軍激戰,在其他戰線接連吃緊的情況下,所部連打了幾個好仗。薛岳在指揮戰斗中堅決果敢,被同行稱為「老虎仔」。
薛岳受命後,根據對日軍動向的判斷作出了部署,以主力固守南潯路正面陣地,一部加強鄱陽湖湖防,機動部隊部署於德安西方地區,待機出擊敵之側背。其基本精神是「北守西攻」,即在南潯鐵路線上背南面北,採取固守,以牽制日軍,保衛南昌;對沿瑞(瑞昌) 武(武寧)路、瑞(瑞昌)通(通山)路西進的日軍,背東面西,採取攻勢,協同沿江方 面的作戰,並相機殲滅敵人。
7月下旬至8月初,日軍第106師團沿南潯鐵路兩側向德安方向推進,在沙河鎮 、南昌鋪一帶與薛岳部第8軍及第64軍進行了7天7夜的反復爭奪,遭受重創,參與進攻的16000多人傷亡過半,岡村寧次不得不下令第106師團暫時停止進攻,在沙河鎮附近休整。8月24日,日軍第9師團攻陷瑞昌,並由瑞昌向西南推進。為配合第9師團作戰,第106師團又開始發起進攻。8月27日零時起,在空軍及炮兵的火力支援下,日軍第106師團向薛岳部第70軍、第64軍及 第4軍正面陣地展開猛攻,9月4日佔領馬回嶺,因傷亡過大,又被迫停止進攻,在馬回嶺地區進行休整,並補充兵源,為了加強該部的戰鬥力,岡村寧次還將從杭州地區調來的第11 軍第22師團的山炮兵第52聯隊配屬給106師團。
9月下旬,岡村寧次從空中偵察了解到薛岳 第1兵團主力在瑞(昌)武(寧)路方面作戰,南潯鐵路與瑞武路之間的守軍兵力薄弱,出 現空隙,便命令整補後初步恢復元氣的第106師團向西推進,企圖切斷南潯路與武寧路中國 守軍間的聯系。第106師團接到岡村命令後迅速行動,10月2日,第106師團主力孤軍深入到 了萬家嶺地區。 當發現日軍第106師團孤軍深入之後,薛岳認為機會難得,隨即給武漢軍委會和9戰區司令 部發電請示,擬抽調大軍,殲滅突入該敵,以定後方。蔣介石迅速回電同意,並表示再調 遣部隊支援薛岳。決心既下,薛岳乃從德星路、南潯路、瑞武路三個方面抽調第66軍、第7 4軍、第187師、第139師的一個旅、第91師、新編第13師、新編第15師的一個旅、第142師、第60師、預備第6師、第19師,會同負責正面阻擊106師團的第4軍,四麵包圍,全力出擊 。10餘萬軍隊開始在崇山峻嶺中運動。10月1日至3日間,第4軍部第58師向已佔領萬家嶺、嗶嘰街一帶的日軍連續攻擊。日軍在飛 機掩護下拚死反擊,雙方傷亡均重。直到4日,雙方在小金山、萬家嶺、張古山、箭爐蘇一帶連續激戰,陣地幾度易手。此時,薛岳調遣的各部隊已陸續靠攏,對106師團已形成合圍之勢。身在九江的岡村寧次從空軍偵察中發現薛岳給他的106師團伏下了一個口袋陣,立即 命令106師團向北轉進,向第27師團靠攏,同時命令27師團警戒106師團右翼,企圖把106師團接出重圍。 日軍第106師團師團長松浦淳六郎中將接到岡村命令,急忙行動,但緊要關頭,松浦淳六郎 和他的參謀發現難於識別地圖!這次武漢會戰中,日軍所使用的五萬分之一比例的軍事地 圖,正是1926年岡村從孫傳芳那裡竊取來後,由參謀本部印刷發至各部隊的,裡面多有不 准確之處,無法比照參照物予以糾正,他們試圖藉助指南針標定方向,可當地又有磁鐵礦 藏,指南針失靈。如無頭蒼蠅般在山中沖撞一兩日,處處遭到中國軍隊阻擊,也未找到一條生路。106師團註定了在劫難逃。
10月5、6日兩日,第1兵團主力第74軍(即後來的號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 的前身)等部在長嶺、背溪街、張古山、獅子岩等處與日軍第106師團激戰。6日,薛岳認為殲滅當面日軍的時機已到,下達了對敵第106師團展開總攻擊的作戰命令,當天下午,總攻擊開始打響,第66軍以第195師及160師向石堡山攻擊前進。74軍第51師在師長王耀武指揮下,向日軍占據的長嶺北端和張古山制高點發起了數度攻擊,第305團團長張靈甫率一支精乾的小部隊,從日軍疏於防範的後山絕壁上進攻,經過白刃格鬥,佔領張古山主陣地。 拂曉後,日軍拼力反撲,一度奪回陣地。張靈甫率部死戰,腿部負傷,仍不下火線,張古山頂一時屍山血海。 激戰至10月9日,在中國軍隊的打擊下,日軍第106師團損失慘重,特別是日軍基層軍官傷亡慘重,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親自組織向萬家嶺地區空投了200多名聯隊長以下軍 官,以加強力量,這在整個中國抗日戰爭中是絕無僅有的。因此陣地對日軍突圍至關重要,以飛機重炮攻擊,51師只得退下,入夜又奪回,經五晝夜反復爭奪,張靈甫帶傷堅持戰斗,終於牢牢控制該陣地。這個爭奪戰,日軍僅遺留陣前屍體就達四千多具!可以說,沒有張古山爭奪戰的勝利,就不可能有萬家嶺大捷。 同日,蔣介石命令薛岳,務必在10月9日24時前全殲該敵,結束戰斗,作為給「雙十節」的 獻禮。15時,薛岳命令各部隊選拔勇壯士兵200至500人組成奮勇隊,擔任先頭突擊。同時各部長官一律靠前指揮,薛岳自己也親臨一線。18時,炮火准備。19時,奮勇隊出擊,各主力部隊緊隨其後,向箭爐蘇、萬家嶺、田步蘇、雷鳴鼓劉、楊家山等地全線攻擊。各部隊前赴後繼,踏屍猛沖。經一夜血戰,106師團的防禦陣地徹底崩潰。激戰至10日晨,第66 軍收復萬家嶺、田步蘇,第4軍收復大金山西南高地和箭爐蘇以東高地,第74軍收復張古山 ,第91師收復楊家山東北無名村,第142師收復楊家山北端高地。戰斗中,第4軍前衛突擊 隊曾突至萬家嶺第106師團司令部附近不過百米,因天色太黑,加之自身也傷亡重大,未能及時發覺松浦中將。據戰役結束後一名日俘供認:「幾次攻至師團部附近,司令部勤務人員,都全部出動參加戰斗,師團長手中也持槍了。如果你們堅決前進100米,師團長就被俘或者切腹了。」未能生擒松浦淳六郎,成為此次會戰中最大的遺憾。11日,第106師團殘部千退守雷鳴鼓劉、石馬坑劉、桶漢傅、松樹熊等不到5平方公里的地區內固守待援。岡村寧次嚴令各部不惜代價,增援萬家嶺。鑒於基本殲滅106師團的主要目 的已經達到,而各部隊傷亡均極慘重,薛岳命令各部撤出戰斗,全軍退守永豐橋、郭背山 、柘林一線。隨後,薛岳電稟武漢軍委會:「此次敵穿插迂迴作戰之企圖雖遭挫折,但我集中圍攻,未將該敵悉殲滅,至為痛惜。」
萬家嶺之戰,雖然在最後的關頭未能組織強大的力量,徹底殲滅106師團,但中國軍隊在此次戰役中表現出的機動靈活、組織嚴密的特點,和中國士兵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 大大震驚了日軍上下、朝野內外和國際社會。而日軍整整一個師團幾遭滅頂之災,在日本 陸軍歷史上從未有過。106師團遭此殲滅性打擊,已徹底失去戰斗能力。 一代名將葉挺將軍如此評價萬家嶺戰役:「萬家嶺大捷,挽洪都於垂危,作江漢之保障, 並與平型關、台兒庄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