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電影中國合夥人觀後感150字

電影中國合夥人觀後感150字

發布時間:2022-09-17 21:01:23

『壹』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電影中的三位主角,從被忽視到把企業保證取得成功發售,用整體實力獲得了敵人的肯定與重視。這也體現出了近三十年來中國公司的轉變,愈來愈的的公司在國際性上占據至關重要的部位。

《中國合夥人》敘述的不只是三個人的故事,投射的是我國在初創期,每一個華人的勤奮和拼搏,也許他們的故事便是我們的故事。


從外表能夠看見理想,但它不僅講的是理想,在其中更有布局邏輯思維,怎麼讓全球了解國家,重視國家,在不合理的條件下存活。

深具意味著實際意義,激勵了在校大學生自己創業,有著實干精神,不成功並不恐怖,只需有毅力,遲早會取得成功的。

一個公司的取得成功,不可以只靠本人,精英團隊里頭必須有明晰的職責分工,每一個人的建議得尤為重要。公司的取得成功,進而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貳』 中國合夥人 觀後感 急求

最近,看了不少關於「青春」的影視作品,這其中,《中國合夥人》無疑是感悟最多的一部。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可以讓很多人引起共鳴的青春勵志片,它貼近現實,深刻折射出了中國改革開放浪潮下社會青年創業旅程的坎坷與艱辛,觀眾或多或少都能從中找到曾經或者現在的自己,重溫那些逝去得青澀回憶。也清晰了詮釋了一個道理—理想是美好,現實是殘酷的,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黃曉明飾演的「土鱉」成冬青、佟大為飾演的「憤青」王陽以及鄧超飾演的「海歸」孟曉駿,三位主人翁各有特色,有的執著勤奮,有的貪圖女色,有的懷揣夢想。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中,都不可避免的經歷了落魄、掙扎、彷徨、無奈。電影中穿插著三人的執著、友情、奮斗,其中都以夢想為主線。孟曉駿經常問成東青一個問題就是你有夢想嗎?而每次成東青都是閃爍其詞地避過。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不是沒有夢想,而是不想談這個沉重的話題。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在失敗中尋找勝利,於絕望中尋求希望。作為一部青春勵志片,《中國合夥人》讓人看到了成功者的辛酸與執著,讓人在感嘆青春不再,現實依舊的同時,更加堅定自己追尋夢想的決心。須知道,「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厭惡的現在,是未來的你回不去的曾經」,
因此,還有什麼理由不從現在開始把握自己,為夢想而努力的奮斗呢?

『叄』 看了《中國合夥人》後的讀後感

中國夢想人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

掉在水裡不會淹死,呆在水裡才會,你只有拚命的向前游。

——成東青

不得不說成東青的變化非常大,無論是從造型還是言語。片中有一個場景,孟曉駿嚴肅地問:「Do you have a dream?」成東青想了想後開著玩笑說「春夢算嗎?」他的夢想說大也不大,他的夢想就是不要回到農村去;可他的夢想也不小,他成就了一個從36塊錢到身價63億的成功者。

我佩服他的不是他能在一個飛往美國的飛機上背下一本書,不是他面對孟曉駿暴怒時的坦然,不是他面對美國人污衊時的冷靜,而是他敢於去承擔的責任感。當無數中國人在中國使館被美國炸了的時候,站在群眾中被罵成「賣國賊」,被打的頭波血流,依然直直的站在那裡高聲喊著「中國人打中國人算什麼本事」的不是王陽,也不是孟曉駿,是他,成東青。新夢想不是他一個人的,但當新夢想面對困難時,他沖在了最前方,去接受愚民的暴力,就像他多年前在大學時替王陽和孟曉駿堵住門免遭暴力時一樣。成東青是無數個從農村走出來的成功者們的縮影,因為他的堅持、他的踏實努力,所以才有了他們最初的新夢想。在校園時的懵懂和青澀,到為人處事沉著冷靜,除了給全村人下跪為了借錢高考和隱私及辦學而被校方開除,真的很難想像影片略過的部分他都經歷了什麼。成東青說,中國學生都很擅長應付考試,美國人很難想像一個中國學生為了考出好成績而付出多麼艱辛的努力。他說的就是他自己,一個歷經艱辛最後成功的年輕人。

他追求的不是成功,是尊嚴。

成東青是三個人中最朴實、最踏實,也是最艱難的人。他不像孟曉駿有著優越的家庭環境,也不像王陽有著開朗的性格和「文藝范兒」,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影片開始以孟曉駿為第一人稱敘述後,很難在成東青身上看到當年那個青澀的大學生,他是那麼優秀的一個企業巨頭,話語中透著沉穩。他是新夢想最大的股東,也是最根本的創業者,雖然創辦新夢想並非他提出來,但他自始至終都堅持著新夢想,從未放棄。當孟曉駿在因新夢想不能上市時而憤怒揚言退出股東,在王陽醉酒後說「玩夠了」時,他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從未有過。曉駿和王陽或許只是一時沖動才說出過激的話,而他,就算再生氣,再憤怒,他也絲毫不會動搖。

成東青看似「土鱉」,甚至有些唯唯喏諾,可他卻是最令人捉摸不清的一個。孟曉駿有著倔強的性格和精明的頭腦,王陽有著不羈的青春和開朗的性格,而成東青,則是一個深藏不漏,永遠都那麼冷靜、淡定的一個。

真正的大智如愚,真正的執著不懈,真正的新夢想人。他是成東青。
——孟曉駿

相對而言我卻更喜歡孟曉駿這個角色,從他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種永遠都充滿年輕力量的永不言敗精神,他的青春是自私甚至有些自傲的,他的青春也是堅強無畏的。

他絕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知道什麼是「潮流」,他知道如何來「應景」,他知道市場經濟需要的是什麼,他知道如何用他的閱歷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有人說曉駿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可一個有野心的年輕人又有什麼不對嗎?年輕需要挑戰,而孟曉駿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相信自己能夠去改變的人。他的夢想曾是去考去美國並定居在那裡,而在美國這樣一個按下「快進」鍵的國家,公平競爭是不存在的。孟曉駿看到了生存的不易,為了生活他受到了以前從未體會過的艱辛和艱難,所以才有了他日後在新夢想中的軍師地位。在三個人中,他的生活看似最一帆風順,良好的家境,完美的愛情,而且是三人中最先拿到出國簽證的人,可他經歷的屈辱絕不比成東青少。他看似沉默寡言甚至是有些冷漠,但他對於創業絕對是滿腔熱情。他的夢想其實不是出國,不是辦新夢想,不是賺錢,他要的其實是尊嚴。他的夢想是讓美國這個無數中國學生夢想的國家看到:中國學生有出息,有尊嚴,中國學生不是為了留在美國而去美國,中國學生是為了更好的建設自己的國家。

孟曉駿在片中一個場景給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他在簽證課堂上站起來頂撞老師的「too young, too naive」,之後收拾東西揚長而去。那一刻我甚至想為他叫好,這不是叛逆,這是追求真理。孟曉駿敢於去反抗,他平時甚至有些代事冷漠不愛說話,但他會去對他不滿意的事情說出自己的觀點,哪怕這會受到異常嚴厲批判。曉駿永遠都知道自己該取捨什麼。他知道在面對基本的生活時他需要放棄什麼,堅持什麼,他知道該怎麼面對這個不斷在更新,不斷在改變的世界。我想孟曉駿曾經是自私、目中無人的,曾經是心懷壯志要去圓夢美國的,但經歷了真正的生活,他成為了新夢想中最堅固的奠基。我想他的青春才是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青春,才是一個年輕人應該去挑戰的青春。我喜歡孟曉駿這個角色,因為他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無憾。

夢想是什麼,曉駿心裡很清楚,比任何人都清楚,因為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他自己。

世界改變了最初的孟曉駿,但孟曉駿沒有改變自己,沒有改變自己最年輕、最真誠、最願意去為之奮斗的夢想,這才是作為一個human最重要的。

Do you have a dream?Yes,I do.

——王陽
如果說成東青是司令,孟曉駿是軍師,那王陽就是一位永遠忠於團隊的將軍。

似乎每個學生小團體中總有一個像王陽一樣的傢伙,總有一個熱血不羈的文藝小青年,總讓人真是忍俊不禁。孟曉駿有過自私的時候,成東青有過迷茫的時候,而王陽在他們失意時總是那個默默傾聽的人。

在我看來三個人中他是最重情義的,從主動要去探望肺結核的成東青,到送曉駿出國時罵著你有種就別回來卻和他抱在一起,到在新夢想面對是否該上市時在東青曉駿二人中勸說調解,再到最後為了維護三個人的友誼和曉駿大打出手。我感動於他這永遠把利益排在友誼之外的精神。他借著自己優秀的口語,教學生美國式思維,為新夢想做出了很大貢獻,可他的股份最初只佔了24%,可她卻絲毫沒有怨言。

他總是在維護東青和曉駿的友誼,因為他知道他們是一個整體。他的智慧在於他能從不經意間為很多事做出貢獻,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停下來思考。

他辦簽證時總會對簽證人員大喊「I love my country!」,典型的憤青,可就是那麼淳樸的讓人感動。我想王陽這種人,絕對是一個生意上的好合作夥伴,生活中的好兄弟。

青春給每個人的憧憬和希望是不一樣的,青春給予王陽的是一直的堅持和守護,他的成功就像他泡到洋妞的經歷是一樣的:用他獨特的智慧吸引別人的目光,用自己獨特的能力去證明自己的實力,用自己獨特的性格去維護朋友的意義。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成功,不會像愛情一樣暫停。

面對美國人的刁鑽,孟曉駿和成東青都在舌戰群儒,時刻保持著警惕,准備出擊,而而他卻總是一副很淡定的樣子,似乎早就知道勝券在握。記得在成東青在被開除後,他滿不在乎的告訴他「肯定餓不死你」,果然之後成冬青不但沒把自己餓死,反而有了比私自辦學偉大多了的成就。他始終就像一個久經風霜的智者,「預言」了成功。

如果誰青春是一場雨,王陽就是一棵過早開花,卻依然結果的樹。

「如果額頭終將刻上皺紋,你只能做到,不讓皺紋刻在你心上。」王陽將永遠年輕。

就這樣,他們成功了。

——夢想·青春·改變

三個人的夢想之所以偉大,因為它不僅僅講出了夢想,更講出了一代人對於的改變命運。我們改變不了世界,那就要做到不被這個世界改變。誰都不想做一個失敗者,可誰又都避免不了失敗,那麼,嘗試著去嘗試吧。

世界是殘酷的,無數年輕人都在在掙扎著渴望夢想中的生活,有些人在經歷的無數艱辛後倒下了,留下來的只有那些不相信命運的人。世界被按下了快進鍵,躁動的世界不會靜下來思考,所以才釀成了不美好的事實。

有媒體評論說《中國合夥人》是男版的《致青春》,我很慶幸,我沒有看過《致青春》。青春不僅是愛情,而是熱血和奮斗,當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聚在一起時,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將被他們改變。我很難弄清《中國合夥人》中誰才是男一號,似乎每個人都可以拿出來單拍一部片。我是90後後,我還沒有經歷過他們那樣的歲月,他們令我羨慕,因為他們的青春沒有遺憾。

我想,改變世界對於個人來說是很難的,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很微薄,不成熟的人會因為他們自己為的瀟灑和熱血而用一生去做無為之事,而真正聰明的人會先歸順於世界,在等待時機去反擊,讓世界看到他個人的改變。

世界是殘酷、不公平的,作為世界上的一個人,只有理解了這一刻,才能理解下一刻,在如今這飛速發展的世界,許多美好的東西被埋葬在了歲月中,只有他們年輕的心,在漫長的時間中,屹立不倒。

一棵樹經歷多少風吹雨打才會參天不倒,一滴松脂要經歷多少年孕育後才會成為晶瑩的琥珀,一個國家要經歷多少年艱苦奮斗才會成為東方雄雞,一群人要經歷多少艱辛後才能夠成為精英。成東青,孟曉駿,王陽。他們是中國合夥人,他們做到了。

『肆』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對《中國合夥人》的最初印象,是對地鐵站燈箱廣告的每次路過的一瞥,心裡想「這三人誰呀」?有一次終於忍不住湊上前去仔細研究,哦!竟然是黃曉明、鄧超、佟大為。電影的宣傳海報徹底顛覆了以往他們帥氣、陽光的形象,「三架眼鏡」讓人咋一看還真沒認出來他們是誰。
《中國合夥人》是一部具有時代特色的創業者的故事,故事背景的時間跨度是從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至今,片中人物的經歷是以中國的創業傳奇人物們為原型塑造的。且不論片中那輕喜劇型的對白,還是他們三人的造型,使原本艱辛的創業過程充滿著歡樂元素,使人不禁莞爾。
在這部影片中,我覺得最閃亮的就是台詞、對白:「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當你在夢想的前進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麼你已經走在了成功的筆直的大道上」,「你只有在紐交所敲鍾的時候,才會開始得到他們的尊重」,我想成功的動力有很多種,但你是否找到了適合於你的前進動力?奮斗沒有了目標將會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將決定了你的前進方向。思路決定出路,這是這部電影中人物創業的最根本的出發點。

『伍』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每一個成功人士的創業史都是一部史詩。

他們,一個是自視甚高,鋒芒畢露的海歸後代;一個是醉心詩詞,風流倜儻的浪漫騎士;一個是不修邊幅,默默無聞的一大土鱉,正是這樣各走極端,格格不入的三個人,在偶然之中建立友誼,並創下一段神話。

《中國合夥人》開篇沉悶無趣,孟曉駿和王陽不願浪費青春聽那沒出過國的老師紙上談兵打算棄課而去時,一群頗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思想的同學蜂擁而至為老師討公道。兩人奪門而逃,奇怪未有同學追趕而來,才發現是成東青用血肉之軀擋在了裡面。這個橋段的出現開始令影片別開生面。

永遠不要輕視你身邊那個傻里傻氣的小土帽,或許有一天他所迸發出來的是你前所未見的正能量。

確實,唯有成東青敢在大是大非前沖上最前線,大義凌然,力挽狂瀾。

他天生就是領導者,他身上蘊藏了與生俱來的風范。

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要會氣勢磅礴的演講,演講可以闡述個人思想,氣勢可以帶動聽眾產生共鳴。

成東青就有這樣的本事,也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

馬雲的卸任演講感動千千萬萬人,頗具震撼力,就是同一個道理。

80年代,一大幫子人擠破腦袋簽證去美國,面對虎視眈眈的面試官被拒是常態,當然也有帶著夢想成功奔赴異鄉的。

孟曉駿是三人中成功出國的代表,他帶著一腔熱血,在朋友面前做足凌然的架勢,堅定的說我不會再回來了。背轉身去卻淚流滿面,頗有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氣勢。

然而堂堂北大高材生在異國並無用武之地,連實驗室喂小白鼠的工作也因為專業不對口敗給同為中國人的生物系同學。對方在門口遇上神色黯然的孟曉駿,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獲得了這份工作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是無可奈何。可見當時的中國年輕人在美國面對的都是同等的際遇。

孟曉駿何許人也,是會在書本里夾帶寫著「總有一天你會讓我嫉妒的」話語作為自勉的清高人士。他給不了生物系同學一個笑臉,因為那一刻他看清了赤裸裸的現實,並對自己的境遇無比痛心。

真正讓孟曉駿的信心土崩瓦解的不是之後自己去做了連小費都收不到的侍應生,而是無意中發現從小苦練鋼琴,十指不沾洋蔥水的妻子在洗衣店做苦工。孟曉駿不得不狼狽歸國。

三人行,必有一人籠絡人心。王陽始終在充當這個角色。後來原本視孟曉駿為偶像的成東青會跟他說「NO」了,從此兩人之間的火花一觸即發。與世無爭的王陽遊走在兩人間,每有爭論,每作說客。

王陽其實才是最讓人羨慕的,他有過叛逆的青春,泡過熱辣的洋妞,瀟灑不羈,看破不說破。最終悟透愛情可以平平淡淡,一如生活,吃過一個其貌不揚的女人親手做的飯,之後娶了這個其貌不揚的女人。

這是一部講述男人如何創業的勵志電影,愛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然後就是這樣的一小部分,還是不得不讓人注意到這樣一種女生,你沒開口她已經拒絕了你。

成東青無疑是愛蘇梅的,然而自始至終很難看懂蘇梅的愛情。她的冷艷傲骨猶如寒日里獨自盛開的梅花,一如她的名字。她冷冰冰的氣質讓人琢磨不透,然而正是這樣的冷漠使她身上凝聚了渾然天成的氣場,像謎一樣,更為誘人。

最後想說的是,中國人合夥最能體現中國人的本性,能共同吃苦,卻不能一起享福,打下江山,卻分道揚鑣。然而當危難來臨時,趕在最前的,還是當初這些肝膽相照的朋友。

王陽在婚禮上開玩笑似的說:「不要跟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於情於理,各自體會。

『陸』 寫一篇我看了中國合夥人的感想

首先要想成功必須依靠團隊合作,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即使你的能力再大也不能忘記藉助團隊的力量,更何況並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俗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也能頂個諸葛亮」,團隊的優勢在於思維的碰撞和能力的互補。就像片中的成東青,孟曉俊和王陽,他們三人一個性格保守、一個激進、一個中庸。作為新夢想最大的領導人成東青在一開始只是從農村來上大學的土鱉,英語說的也不好,不善於溝通,但是恰恰到最後走向了成功,這跟其他兩人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孟曉俊性格激進,夢想著站在美國的土地上改變世界,他其實是和成東青完全相反的性格,一個保守一個激進,這正是一種互補,成東青想而不敢乾的事情,孟曉俊可以干,甚至可以拉著成東青一起干,但是他們的性格在一開始相差太大往往會出現爭執,在劇情發展的後來這一點更能體現出來,而總王陽總是會在他們爭吵的時候出現,進行調停和化解,這又是一種互補,王陽為人比較灑脫,可以說是比較中庸,也正是這種性格使得他可以在成東青和孟曉俊之間將他們的性格進行中和,從而組成了一直優秀的團隊。在他們的成功路上他們發揮著各自的優點將他們的事業逐漸推向了高峰,成東青用他失敗的經歷教導學生什麼是失敗然後又怎樣站起來,王陽用它流利口語言傳身教並摸索獨特的教學方法,孟曉俊也發揮它了解美國簽證的優勢組織開展簽證講座等,團隊中的每個人都發揮著自己的能量,他們三個人就是我們大家的縮小版,在每個公司每個團隊中都有分工,各自都發揮著自己的能力,履行自己的職責,而當大家都能發揮自己能量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事業成功的時候。
其次「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覺堅持是一種幸福的東西」,這是成東青在片中的一句話,我想這句話也給我們觀眾非常正確的解釋了什麼事夢想。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談論著我們的夢想,而我們的夢想也在不斷的變化著,其實夢想很簡單,可能是當一位科學家,可能是成為一個明星,可能是想和自己愛的人平凡的生活,可能想有一個家等等,夢想有很多,可以說每人都有夢想,但是現實的生活往往會將我們的夢想擊碎,我們的夢想在現實面前似乎不堪一擊。但是我想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原因,為什麼有人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什麼有人實現不了,那我想可能就是我們沒有堅持,也許成功就在下一秒但是我們卻選擇了放棄,也許在沒有看到成功的曙光前堅持是很痛苦的,但是沒有堅持又哪來的成功,黎明前的天總是最黑,因為它在積累天亮的力量。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都經歷過小的成功,比如通過英語四級、通過期末考試、完成了我們制定的工作任務。可能會有這種體會:在達到目標以後回首望去我們曾經的認為痛苦的堅持和努力突然之間變得那麼美好,我們甚至會懷念我們的努力懷念我們的痛苦,因為是它讓我們感覺到成功的來之不易,是它讓我們感覺現在的成功是那麼的真實,是它給了我們自信。的確正如片中所說「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覺堅持是一種幸福的東西」,那麼讓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堅持吧痛苦吧,將來也幸福吧。

『柒』 怎樣寫電影《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今天去看了《中國合夥人》,剛看這電影名字不怎樣,就是沖著陳可辛導演去看的。但果然不負我所望,這部電影是今年至今我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片。
《中國合夥人》的導演是陳可辛,配樂是金培達,攝影指導是杜可風,但是三位主演都是大陸的男演員,內容也完完全全是大陸的故事,不得不令我敬佩陳可辛是位真心做作品而不僅僅是為了撈錢的香港電影導演。
說說電影的三位主演黃曉明、鄧超、佟大為,老實說,他們仨的作品我沒看多少。黃曉明讓我最深刻的是《風聲》里的表演,鄧超是的《通天帝國》,佟大為是《奮斗》。不過他們在這部電影里的出演真心不錯,可以說是他們暫時的代表作。
黃曉明飾演的成東青,是典型的鳳凰男,窮困的農民出身,考了二次高考都失敗,為了考第三次,他的母親找了村子裡所有人借錢才供他讀完大學。這個故事裡的「新夢想」不得不讓我想起「新東方」,成東青也實在太像「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我曾經讀過俞敏洪北大演講的文稿無數次,我記得他說過:「我高考經過三年的努力考到了北大——因為我落榜了兩次,最後一次很意外地考進了北大。我從來沒有想過北大是我能夠上學的地方,她是我心中一塊聖地,覺得永遠夠不著。」成東青與俞敏洪的出身太相像了!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講還講過:「我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得了一場重病,這個病叫做傳染性侵潤肺結核。當時我就暈了,因為當時我正在讀《紅樓夢》,正好讀到林黛玉因為肺結核吐血而亡的那一章,(笑聲)我還以為我的生命從此結束,後來北大醫院的醫生告訴我現在這種病能夠治好,但是需要在醫院里住一年。我在醫院里住了一年,苦悶了一年,讀了很多書,也寫了六百多首詩歌,可惜一首詩歌都沒有出版過。」電影里,成東青也因肺結核住院一年,所以難免讓我把角色代入進去了。還是說回電影角色成東青,那種苦孩子出身的倔強被黃曉明詮釋得很好,一直被冠以偶像派的黃曉明居然把農民企業家演得這么像讓我感到意外。
鄧超飾演的孟曉駿,讓我看到鄧超氣質里的霸氣。孟曉駿是學校里的完美偶像,成績優異,才華出眾,擁有青梅竹馬的女友,很好的家世,後來成功拿到簽證到美國。貌似一帆風順的人,到了美國竟然連刷盤子時拿小費的資格都沒有,擁有一份給小白鼠喂葯的工作都已經是高人一等的生活了,龐大的落差打擊了他的尊嚴!徹底摧毀了他的美國夢。這角色也讓我聯想到本片導演陳可辛,陳可辛早年在美國求學刷過盤子、當過服務員,同樣歷經坎坷和辛酸,而且陳可辛凡事求完美的性格也和角色相像。感覺孟曉駿這個角色是他送給過去自己的禮物。
王陽由佟大為飾演,剛開始以為是在講李陽,後來發現沒有映射某個人,但是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一類人。王陽是浪漫派詩人,大學時交了個外國女友,雖然後來被甩了。但是他在自己婚宴里說的一句話讓我深深記住,大意大概是「一直以為自己是那種與眾不同的人,到後來才發現,原來大多數人所追求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的」。一個浪子在婚禮里居然說出:「真正的愛情都是平平靜靜就來了的,沒有那麼折騰的。」 聽後還是有點動人。
回來看了個數據:「這部影片的製作加宣傳費用,成本達七千萬人民幣。中影集團投資30%,陳可辛自己的工作室投資70%,後來陳可辛將股權分銷給其他公司之後,自己的股權比例降低到20%。據說陳可辛為拍攝此部電影,放棄了導演片酬。」而且像陳可辛這樣的大導演居然為了這部電影連跑十幾個城市宣傳,可見他的重視。可能就像他接受南都采訪說的:「其實我拍的就是我自己的美國夢。內地的美國夢和香港的美國夢沒什麼分別的。「九七」的時候很多香港人一定要去美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呢,那時候香港人要去美國變得比你們還要難。我根本就是拍自己。我從來沒有拍過關於自己的電影,《如果·愛》、《甜蜜蜜》都沒有那麼個人,這部是我拍電影以來最個人的一部。」
另外,電影出現了幾次「我們都太年輕,太天真 」,聽與我一同觀影的朋友說這是主席的金句。其實這句話最適合運用在剛出社會的我們90頭的這些人身上,這時候讓我想起柴靜那句「未曾長夜痛苦過的人不足以論人生」。其實,這部電影的核心還是在「夢想」身上,鄧超在戲里問過黃曉明幾次「你還有夢想嗎?」不禁讓我想起北島《波蘭來客》中:「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我特別怕這種感覺,就像電影《女朋友○男朋友》里曾經搞學生活動後來卻反學生運動的王心仁一樣,我害怕終有一天成為今天自己討厭的一類人。
這部電影里有一句很煽情的話:「如果皺紋終將刻在我們額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它刻在我們心上。」這句話的意思應該就像楊照寫給女兒的《我想遇見你的人生》里講到的「『老』是什麼?那就是:原本年輕時代的理想與夢想褪色了,現實與世俗的考慮在生命中愈來愈重要,關於品格與原則的堅持也就一天天地鬆弛了」吧。
《中國合夥人》結尾出現這樣一句話:「他們的故事,或許也是你的故事。」隨後列出一系列90年代出身的成功企業家,彷佛這個故事是向他們致敬般。
最後,贊美一下這部電影引用的大量經典歌曲,聽說為此導演還付了差不多600萬的版權費。
另外,這部電影最觸動的我其實還有一個,就是成東青與蘇梅的愛情。成東青對蘇梅痴心一片,本來蘇梅也是愛他的,但是最後還是敵不過現實,過去美國後還是和屌絲男成東青分手了,與外國人生了小孩。這樣的愛情很殘酷也很真實,我已經討厭《北京遇到西雅圖》《分手合約》那種童話般美好的愛情故事,我覺得那是教壞小孩子。現實生活真正的神仙眷侶都是讓人膜拜的,能成為享受平凡的愛侶已屬不易,大多人都是怨侶。我並不喜歡為完滿而完滿的結局,雖然我偏愛浪漫派作品,但是骨子裡還是相信現實的。

『捌』 中國合夥人電影觀後感

《中國合夥人》在我看來就是一部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的勵志版致青春。

任何合作,不要高高昂起你的頭顱,合作更要謹慎,要傾聽合夥人的心聲,耐心地聽完,耐心地講清楚自己的想法,耐心地把游戲規則制定好,然後,合作才能長久,也才能盈利。

不懂合作的人,家庭生活也不會多順暢,合作就是一種態度,任何關系的處理,都是一種變相的合作,只關注自己需求的人,事業和工作都不是很好。

《中國合夥人》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我們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商業勵志片,由陳可辛執導,黃曉明、鄧超、佟大為、杜鵑主演。該片於2013年5月17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土鱉」成東青、「海龜」孟曉駿和「憤青」王陽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大時代下三個年輕人從學生年代相遇、相識,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終實現「中國式夢想」的故事。

『玖』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

是一部勵志電影,讓人看後覺得要充滿信心。有目標。認為英語學校不是很難。同時也反映出社會的現實。以及兄弟情意。其中有句不和兄弟合夥也讓人記憶深刻。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中國合夥人觀後感15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系少女的大尺度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17
長安伏妖免費完整電影 瀏覽:281
國內警察偵破電影大全 瀏覽:552
bl男男電影視頻網站 瀏覽:778
電影代號47演員表 瀏覽:431
賞金獵人電影高清圖片 瀏覽:741
殺戮指令電影中文免費 瀏覽:714
經典愛情電影解說片段 瀏覽:583
韓國電影女主角會武功 瀏覽:234
殺戮戰場電影完整 瀏覽:35
西遊記2電影孫悟空圖片 瀏覽:485
什麼人生電影 瀏覽:253
沙僧杖電影視頻大全 瀏覽:455
我打算去看一部電影英文 瀏覽:938
電影院的疾病 瀏覽:777
一隻巨型大狗的外國電影 瀏覽:97
有沒有看電影院的 瀏覽:622
電影院兒童圖片大全 瀏覽:720
首都電影院訂票 瀏覽:174
1970愛情故事電影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