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推薦
《木乃伊》1,2 很好看,第三部有李連傑、楊紫瓊那伙人,個人感覺不怎麼好看
《這個殺手不太冷》《外星人ET》 《阿甘正傳》 都是我們上英語課,老師在放映廳給我放的片子,很好看喔。 還放過《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奇瑞》很多人說好看,但我看不懂,覺得很不好看,看了半小時就睡著了。。。
帥哥兼實力派演員尼古拉斯.凱奇的電影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變臉》《石破天驚》(《又叫勇闖奪命島》)《空中監獄》 劇情片的中經典片子,我推薦過給跟多人看,都說好看呢。
香港拍的《無間道》1、2部都很不錯,歐美的《無間道風雲》,我看了二十分鍾就看不下去了。
《赤壁》1、2 剛開始看覺得范圍,越看越好看列
《夕陽天使》,趙薇、舒淇、莫文蔚演的動作片,蠻好看的
《暮光之城》,書出到第三部了。電影好看書更好看!電影第二部好像今年11月份出吧
《行運一條龍》《喜劇之王》 很老的片子,挺搞笑的。
小時候很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名字很多都想不起來了,覺得都很好看,近些年拍的《長江七號》也挺好看的。
《寶萊塢生死戀》又叫《美麗情人》(印度)很感人的愛情片,女主角好像是95年的世界冠軍,兩個女主角都很漂亮,在印度很有名,男主角演過《阿育王》,在CCTV-6看的,過了幾年還想再看一遍時,沒有找到高清版的的資源,哎!~遺憾了,對了《阿育王》也不錯!
《歌舞青春》1、2、3 裡面的歌都挺好聽的,人覺得1、2、比較好看,3就湊合看看吧
《生化危機》1、2、3 我是先看3再看2最後看到1,第二部最好看,第三部也不錯,就是有點惡心,第一部一般般吧!~~建議看2、3 蠻經典
小時候看的《小鬼當家》,很搞笑!!經典
《哈利波特》,個人對這樣的魔幻片不怎麼感興趣,覺得第一部最好看
《保持通話》 大S、古天樂、劉燁演的,雖然劇情是抄襲歐美的,但好看就OK,大S在片中的表演很到位,感覺像偶像派轉實力派,很不錯
《證人》,謝霆鋒、梁家輝演的,好看!~
《傲慢與偏見》,拍了幾個版本,都不錯
周傑倫的幾部電影,《大灌籃》和《不能說的秘密都》是在電影院看的,比較有氣氛,前者比較搞笑啦。《滿城盡帶黃金甲》是近年來,老謀子拍的所謂大片中稍微能看的並且好看點的,呵呵!~~其餘的大片。。。唉!!
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泰坦尼克號》
《美人魚》(港版和美版)都很好看
《瘋狂的賽車》搞笑死啊
《平民窟的百萬富翁》很火的印度片子,好評諸多啊!劇情構思其妙,很好看的愛情片
《未知死亡》,也是印度的,女主角美麗善良可愛!~男主角為愛而戰,~哎!感人喔,多希望女主角不要死。。。
《畫皮》好看,幾個實力派演員的大片,還有點感人呢
再來說點連續劇吧
《仙劍奇俠傳》3,好看好看,強烈推薦,台詞好搞笑!!比第一部好看多了
《創世紀》 1、2 TVB的超經典作品真的挺好看。 珠光寶氣 溏心風暴
《大漢天子》1、2很好看,第三部還沒來得及看
《人魚小姐》 這個是我媽說的,別個推薦叫她看的,據說很好看喔!~~100多集,哎•••現在我是沒時間看這么長的片子了。。。
《掃冰者》(新加坡),星加坡有很多連續劇都很好看,我以前看過挺多,都名字都不太記得了
《明成皇後》1、2、3 韓國的宮廷大片,100多集!~比較有內涵點的片子,要是你特別喜歡看偶像劇,估計這片子就不適合你看!~呵呵1、2部好看些,第三部換女主角了,看不慣!!
《醜女無敵》第一季挺好看的,第二季,看了十多集。。。看不下去了
《四女奇緣》《奇跡》都是印度的,CCTV-8放過,裡面的印度女人漂亮的很有味道
《陀槍師姐》1、2、3、4部 ,《鑒證實錄》1|、2部,這兩個查案的片子都好看!~
這些是我電腦里下了還沒來得及看到,都是別個推薦的,應該還不錯撒
《初戀五十次》《重回十七歲》《拜見岳》父大人1,2 《X戰警》1、2、3 《全民情敵》《 我腦中的橡皮擦》 《觸不到的戀人》(有韓版和美版,據說韓版好看些)《笨蛋》《我腦中的橡皮擦》 《兵臨城下》《勇敢的心》《教父》《你丫閉嘴》《驚聲尖笑》《兵臨城下》《我的小小新娘》《西雅圖不眠夜》《盜墓迷城》《生死時速》《狙擊電話亭》《戀戀筆記本》
就說這么多吧!~~希望你都喜歡看喔
② 阿育王觀後感
阿育王也許是印度歷史上最重要的國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該王朝的創始人旃陀羅笈多之孫。旃陀羅笈多是一位印度軍事領袖,他在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後的歲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區,由此在印度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主要的帝國。
阿育王的生卒年不詳,也許是公元前300年。阿育王約在公元前273年登位。起初他沿著祖父的腳步向前行走,企圖通過軍事力量來擴大自己的領土。他在統治的第八年中,勝利結束了一場對印度東海岸上羯陵伽國的征服之戰。但是當他認識到他的勝利使人類慘遭傷亡時,就感到心驚肉跳。有十萬人喪失生命,甚至有更多的受傷致殘,阿育王在驚愕和懺悔之餘,決定不再用暴-力來完成對印度的征服,並且放棄一切侵略性的軍事行動。他採用佛教作為他的宗教哲學,努力實踐「達摩」規范,包括誠實、仁慈和非暴-力。
他一生的業績可以明顯分成兩個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時代,主要是經過奮斗坐穩王位和通過武力基本統一了印度,在約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國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數十萬。繼而,除邁索爾地區外,統一印度全境。據說,阿育王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深感悔悟,於是停止武力擴張,後半生是「白阿育王」時代,在全國努力推廣佛教,終於促成了這一世界的宗教的繁榮。其統治時期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使佛教成為國教,也沒有迫-害其它教派,相反對婆羅門也予以慷慨捐助。由於阿育王強調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阿育王放棄了狩獵,開始食素。更有意義的是他採用了各種人道的政治方針,他建立醫院和政治保護區,緩和許多粗暴的法律,建築公路,興修水利。他還任命特別的政府官員──達摩官吏──來教導人們要虔誠,要相互促進友好關系。在阿育王的國土上,所有的宗教都允許實行,但是他特別注重發展佛教,因而佛教的聲望便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佛教的傳道團體被派往許多國家,在錫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阿育王下令把他的生平和政策都雕刻在他的廣闊國土上的岩石和石柱上。這些紀念碑有許多至今尚存,它們的地理分布為我們提供了有關阿育王勢力范圍的可靠信息,上面的碑文是我們了解他的生涯的主要來源。還提上一句,這些碑文也被認為是傑出的藝術品。
③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阿育王
阿育王 Asoka,(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佛教護法名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早年好戰殺戮,統一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區,晚年篤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稱為「無憂王」。阿育王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爭議,為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阿育王曾邀請著名高僧目犍連子帝須長老召集1000比丘,在華氏城舉行大結集(此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結集),驅除了外道,整理了經典,並編撰了《論事》。
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他的祖父,也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羅笈多。18歲時,他被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約公元前273年,頻頭沙羅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為了奪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護的幫助下,加入了爭奪王位的斗爭。傳說阿育王曾經謀殺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終,阿育王獲得了勝利,約公元前269年,阿育王舉行了正式登基典禮。即位之初的阿育王沿著祖父的腳步前進,企圖通過軍事力量來擴大自己的領土,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稱作「黑阿育王」時代。後來他信奉佛教,停止武力擴張,後半生被稱作「白阿育王」時代。他的統治時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也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
人物評價
《佛教字典》對於阿育王的介紹,太冷冰冰,在裡面,你所看到的阿育王,他跟每一位有著龐大王室家族中的血性青年一樣,他年輕時征戰殺戮,殘忍滅兄,統一了印度,當上了孔雀王朝第三代國王,並皈依了佛教。
藝術形象
傳說這要從佛在世時說起,佛在世時,入城托缽,一個名叫德勝的童子正在用泥土做游戲,他見到佛陀來了,相好庄嚴生起了歡喜心,於是他就手捧泥沙作食物狀,供養佛陀。佛陀歡喜的接受了他的供養,並且告訴阿難:由於這個小孩今天無所求的真誠的供養佛陀,雖然只是一缽沙土,但以此功德,佛離世後百年,此小兒當作轉輪聖王,因果不虛的輪回,從暴君的傳奇轉變,建立八萬四千佛塔佛教史上最有名的護法國王。
2001年,印度投資最大的史詩電影《阿育王》當中,年輕英俊的王子有著美麗卻傷感的愛情。了解他大概的生平,再看這部電影,這個生活在遠方又跟我們相距很多很多年的人,顯得充滿生機。
④ 《喜劇之王》中哪些人物對阿育王的哪些方面的情感或性格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阿育王性情的轉變是被佛教高僧影響的,但是具體的高僧名字卻無記載。
影片講述對喜劇情有獨鍾的尹天仇與舞女柳飄飄逐漸產生感情,之後在杜娟兒的幫助下,尹天仇終於獲得機會演主角,但又陷入與柳飄飄、杜娟兒的三角戀漩渦之中。
劇情簡介
尹天仇(周星馳飾)一直醉心戲劇,想成為一名演員,平時除了做跑龍套以外,還會在街坊福利會里開設演員訓練班。此時舞小姐柳飄飄(張柏芝飾)在媽媽桑的帶領下來到這里要求學做戲,原來柳飄飄有一段非常不愉快的經歷,在尹天仇對她指導的過程中,柳飄飄對尹天仇漸生情愫,同時她也成為了夜總會里當紅的小姐。
尹天仇受到了極多白眼之後,終於得到了大明星鵑姐(莫文蔚飾)的賞識,提攜他擔演新戲中的男主角,但沒想到突然把他的角色換掉了,令他失望不已。在片場當場務的卧底警員(吳孟達飾)身份被識穿,尹天仇陰差陽錯的幫忙破了案。之後尹天仇繼續活躍在街坊福利會的演員訓練班裡 。
⑤ 《阿育王》這部印度電影怎麼樣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為躲避兄弟間的殘殺而外出旅行,在途中與美麗的卡列加公主卡瓦基邂逅,結為夫妻,一切都象童話般美妙。然而兩人後來不幸失散,阿育王誤以為卡瓦基已死,悲痛欲絕,再加上母親被長兄蘇西碼指使的殺手所殺,於是性情大變,從此嗜血成性,征戰南北,殺戮無數。卡瓦基則回到了卡列加,協助年幼的弟弟阿亞治理國家。阿育王終於向卡列加宣戰,卡瓦基則帶領卡列加的百姓,包括婦孺,浴血奮戰。戰爭結束後,阿育王雖然獲得了勝利,然而當他看見遍地的屍首,愛人卡瓦基憤怒的目光,以及在他懷里死去的阿亞,阿育王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殘暴和血腥,以及給他人帶來的痛苦,於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開始了自己了斷愛和沒有暴力的旅行,成為了一位真正偉大的王。
印度電影中最具特色也是最不可缺的元素就是印度歌舞了,《阿育王》這部影片更是將這個元素發揮到了極至,裡面的數段歌舞都十分精彩,音樂奔放,歌聲媚惑,舞蹈熱情,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整個劇情。而間或出現的三位士兵之間的調侃也多少給影片帶來了一份詼諧,最激動人心的則是卡列加大戰,雖然近年來有許多號稱史詩般的電影,如《暹羅皇後》、《阿瑟王》等,都有氣勢恢弘的戰爭場面,但是卡列加大戰卻更讓人感動,當無數的卡列加百姓主動拿起鋤頭、斧頭等平時的工作用具,與阿育王的士兵們決戰,誓死捍衛自己的家園,那份面臨災難毫不畏懼、不屈服於強暴的精神,讓人震撼不已。
這部電影改變了我原先對印度的一些偏見,同時也勾起了我想去印度走走的念頭。
⑥ 阿育王電影故事真實嗎
印度電影《阿育王》拍攝於2001年,由沙魯克·罕與卡琳娜·卡普主演,影片講述了印度傳奇英雄阿育王傳奇的一生,但還是由於年代久遠,許多情節難以考證,況且藝術加工難免。做為一部電影,並沒有人會要求一定要與歷史完全一致,《阿育王》表現出的綺麗而悲情的愛情故事在充滿了宗教感的音樂聲中讓觀眾看到的是一個擁有復雜情感的阿育王。
按《阿育王經》,修私摩是孔雀王朝第二位國王賓頭娑羅的長子,阿育王的異母兄。賓頭娑羅晚年時怛叉始羅地區發生叛亂,修私摩受命前往鎮壓。修私摩在外作戰時,賓頭娑羅病危,臨死前要阿育將修私摩召回繼承王位;但阿育卻在一些大臣支持下自己奪取了王位。修私摩返回後得知此事大怒,准備與阿育王構兵。阿育王的親信大臣成護用詭計欺騙修私摩,並在都城東門外設置陷阱(火坑)。結果修私摩中計,進攻東門,落入陷阱中慘死。傳說阿育王曾經謀殺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後,阿育王獲得了勝利,約公元前269年,阿育王舉行了正式登基典禮。
其已知的妻子為善無續和帝舍羅叉(傳統上被認為是反面人物)。
希望能夠幫到您!
⑦ 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一種怎麼樣的地位呢
阿育王Asoka,(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佛教護法名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早年好戰殺戮,統一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區,晚年篤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稱為「無憂王」。阿育王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爭議,為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阿育王曾邀請著名高僧目犍連子帝須長老召集1000比丘,在華氏城舉行大結集(此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結集),驅除了外道,整理了經典,並編撰了《論事》。
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古印度帝王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古印度帝王之首。他的祖父,也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羅笈多。18歲時,他被任命為阿般提省總督。約公元前273年,頻頭沙羅身染重病,朝中未立太子,為了奪取王位,阿育王在大臣成護的幫助下,加入了爭奪王位的斗爭。傳說阿育王曾經謀殺的兄弟姐妹有99人。最終,阿育王獲得了勝利,約公元前269年,阿育王舉行了正式登基典禮。即位之初的阿育王沿著祖父的腳步前進,企圖通過軍事力量來擴大自己的領土,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稱作「黑阿育王」時代。後來他信奉佛教,停止武力擴張,後半生被稱作「白阿育王」時代。他的統治時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也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
阿育王早期生活
阿育王還有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們。他的戰斗素質是明顯從幼年開始,被賦予皇家軍事訓練。他被稱為一個可怕的獵人,因為根據傳說,他只有一個木棍殺死過一個獅子。由於他的名譽作為一個可怕的戰士,一個無情的將軍,所以被送到遏制阿凡提省孔雀帝國的騷亂。
阿育王統治的孔雀王朝,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軍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絕對的權威。全國被分為若干行省,行省總督通常由王子擔任,但行省內部仍有著許多保持自治或半獨立的部落,孔雀王朝還不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是該王朝的創始人旃陀羅笈多之孫。旃陀羅笈多是一位印度軍事領袖,他在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後的歲月里,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區,由此在印度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主要的帝國。
他一生的業績可以明顯分成兩個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時代,主要是經過奮斗坐穩王位和通過武力基本統一了印度,在約在公元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國時,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數十萬。繼而,除邁索爾地區外,印度全境得到統一。據說,阿育王由於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屠殺的場面,深感悔悟,於是停止武力擴張。
後半生是「白阿育王」時代,在全國努力推廣佛教,促成了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榮。阿育王統治時期成為古印度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強盛時代。使佛教成為國教,也沒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由於阿育王強調宗教,政治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印度長達41年的時間。
治國方針
阿育王的治國方針是基本遵從於佛教的精神,即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統一,他的這種政策並不是空想主義,具有相當的現實性。盡管阿育王對羯陵伽國的征戰的慘狀深有感觸,但是仍然將其土地編入了帝國的版圖。他雖然禁止殺生,但是沒有廢黜死刑。
他雖然是佛教徒,但是對其它宗教也很寬容,允許它們的存在,婆羅門教、耆那教及其傳統文化都得以共存。他的這種宗教政策,也成為了以後印度君主的慣例。
那關於阿育王的歷史評價又是怎麼樣的呢?《佛教字典》對於阿育王的介紹,太冷冰冰,在裡面,你所看到的阿育王,他跟每一位有著龐大王室家族中的血性青年一樣,他年輕時征戰殺戮,殘忍滅兄,統一了印度,當上了孔雀王朝第三代國王,並皈依了佛教。
那關於阿育王軼事典故有什麼呢?根據記載,在阿育王當國王期間,他後悔自己率領軍隊參加戰爭的殘酷,因此,不僅自己受了五戒,還把佛教立為國教,在釋迦牟尼身後,他又號召世界上都不要發生戰爭,把自己分到的佛祖舍利分給各個國家,一夜之間,在世界上建立84000座寺塔。這,就是佛祖舍利分散的起源。而且,唐代佛家經典著作《法苑珠林》里認為,某種意義上,因塔下都是阿育王為奉安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所造,所有這樣的塔,都被稱之阿育王塔。不過,因為電影的通俗易懂,如果想了解這個在印度「知名度」不亞於「泰姬陵」傳奇的人物,最好通過電影《阿育王》的情節來感受,特別是它的音樂。19座真身舍利寶塔的歷史分布盡管時間上,很難銜接,甚至不知道一夜之間萬座阿育王塔是怎樣豎起,不過,不用去管這些。在21世紀,能看到的,是在西安法門寺博物館的一個展廳里就有「中國古代十九座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寶塔分布圖」。這個圖,據說是根據《法苑珠林》得來的信息。
在唐代以前,人們只是相互流傳阿育王的事跡,而唐代佛教領袖釋道世,和朋友們一起,經過在全國大范圍的考證,利用10年的時間,寫出了長達一百卷的《法苑珠林》,其中,他們就具體列出了阿育王在中國為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相繼建造的十九座寶塔塔名、建塔時代與立塔的地點。雖然當時全國的佛寺已有「百千」,但釋道世認為,只有這19座,是阿育王所造,地宮里有佛祖的舍利。
當時的考證人士都覺得,這19座寶塔雖然先後再建於晉、隋之際,但不是「造新」,皆為「修故」,所以,地宮都沒有「動」過,這一點,已經明顯和歷史記載不符合。但到了21世紀,了解它們的分布,可以為你自己增長一點知識,特別是此次考古的金陵長干寺,是排在第2位的,因為有佛頂骨的舍利,非常尊貴。
很有趣的是,排名前2位的塔中佛舍利,都是劉薩阿發現的,也就是最早在南京「動」了長干寺佛舍利的慧達。前者是在公元282年,比南京的還要早。而排名第一的寧波阿育王寺,是19座中,唯一倖存至今的,所以舍利函一直也沒有去動它。
⑧ 阿育王電影影評
《阿育王》
編劇:薩可·蘇達貝
導演:薩多·思萬
主演:沙魯克·汗 卡林娜·卡珀
一直就喜歡看史詩型的大片,從《角鬥士》到《特洛伊》,再到《勇敢的心》。當一幕幕恢弘的場面在眼前依次展開的時候,人的靈魂真會從根本之處得到一輪又一輪真實的震撼。我喜歡看兵戎相接的沙場,喜歡看憂郁的透過時空傳遞而來的目光;羨慕體悟到人生哲理的靈魂,也羨慕那熱血沸騰的肉體。史詩里,無論是愛還是恨,無論是家仇還是世情,都能淡定而濃墨重彩的放射出明澈的光芒。然後,啟迪與感悟也從此而生。
初冬的下午,沒有了溫暖的金色陽光,只剩下灰色的不高遠的天空和颯颯吹過的冷風。窩在家裡的時候,依舊做自己的電影功課。打開裝碟的盒子,我挑出《阿育王》,貌似是最適合這個季節的片子吧。
這是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凄美的邂逅,絕望得沒有色彩。
阿育王與公主卡瓦奇的相遇是一場童話。林間初次相逢,卡瓦奇宛若綠野里的精靈,讓阿育王成了為愛情迷失方向的獵人。一見鍾情到締結婚姻,邂逅原本是王子與公主之間一場美麗的故事。然而,一切卻僅僅是悲哀的開始。
阿育王因事回宮,返還時卻得到卡瓦奇慘死軍中的噩耗。殘酷的打擊使得阿育王心灰意冷,不久來自宮廷的暗害也使他身負重傷。在療傷的過程中,阿育王遇到了感情上第二次巨大沖擊,——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為了保護阿育王,在新婚之夜失手殺死了刺客,沾滿鮮血的雙手使得她成為了人見人惡的不祥之物。阿育王為了報答姑娘的救命之恩,決定娶她為妻。但他哪裡知道,僥幸逃生的卡瓦奇公主還在人海中苦苦尋找那位名叫帕萬的年輕武士,那位自己深愛的阿育王。
不久,王妃懷孕的消息讓意志消沉的阿育王重新看到了希望,同時也讓那些無時無刻不在暗算他的政敵們惶惶不安,他們罪惡的雙手又再度伸向了王妃肚腹中的小生命,陰謀沒有得逞,但是阿育王一生中所鍾愛的另一位女性,——他的母親卻倒在了血泊之中。憤怒與仇恨改變了阿育王,為了復仇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兄弟,登上了皇位;為了發泄怒火,阿育王率領大軍南征北討,軍隊所到之處生靈塗炭。阿育王用沾滿鮮血的雙手建立了供歷史見證的豐功偉業,同時也使得自己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眾叛親離。
最為可悲的是,昔日刻骨銘心的戀人竟然與自己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卡瓦奇飄飛的長發與黑色的戎裝是一場沉默的葬禮。
戰爭的勝利讓阿育王得到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最後,心灰意冷的他看透紅塵,出家為僧,結束了自己對孔雀王朝的統治。
這是種絕望的美麗,冷艷得讓人窒息。我隨著那一股股喜悅和憂傷的脈流,體味到生存的蒼涼和一場場恢弘的玩笑。錯,不是一步造就,而是一錯再錯,而錯的原因本來就是一場冷淡的玩笑。卡瓦奇變幻的服飾,從紅色到白色到絳色再到最後的黑色,一層一層的加深,一層一層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婉轉的歌聲,含淚的微笑,堅定的眼神和冷漠的表情,一次一次給人剜心刻骨的痛。我不喜歡阿育王殘酷的面部線條,不喜歡卡瓦奇為死亡拔出來的尖刀。但我在厭惡中喜歡這個結局,散了,便會最終結束這場錯誤。
其實,無論是唯美的邂逅,還是凄美的邂逅,終有一天要散。或者以錯誤的名義,或者以死亡的名義。
⑨ 喜歡兩部很早的印度電影《大篷車》和《阿育王》、我想聽你們的觀後感
《大篷車》《阿育王》還不錯 蠻好看的 雖然沒看過。
人家都這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