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觀後感100字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發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准確,有針對性。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Ⅱ 八百壯士觀後感300字
看了《八百壯士》後,我心中有說不完的激動,這部愛國主義影片,主要敘述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我八十八軍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五百人,由團長謝晉元中校率領掩護國-軍之撤退,並陷入三面之包圍中,即戰四晝一夜,有四行倉庫通過穌州河進入英租界。這裡面有一個很英勇的女孩,叫楊惠敏,自願當童子軍,父親勸她回去,她不肯,說要讓中國立起來。上海鬧飢荒時,他去維護秩序,還將國旗送到四行倉庫,路上危機重重,可為了立志氣,強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楊惠敏乘船送國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藝人唱八百壯士,在烽火連天的上海四行倉庫已陷入日軍圍攻謝晉元沉穩的指揮戰斗,楊瑞符營長足智多謀,八百壯士英勇頑強,打退多路進攻。上海各界人民熱情支援八百壯士抗敵。女軍楊惠敏身負國旗,在日軍飛機轟炸下潛入倉庫,將旗幟送入倉庫。播音員為市民報告八百壯士戰斗的情況。
當時,全國的童子軍堅守著「不要餉、不吃糧、不怕苦、不怕死」的號令。我為之感動因為他們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貢獻,而是為了國家未來的前途而貢獻著,不貪生怕死,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800個烈士,多麼珍貴的「一筆財富」啊,就這樣犧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彈中,我真惋惜埃這時,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為什麼要將八百壯士趕盡殺絕呢?為什麼一定要佔領上海呢?為什麼要攻擊中國,不和我們做朋友呢?難道,為了統治全世界,日本人要傷害所有人嗎?
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璀璨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平民,潰敗的軍隊苦難時刻的開始。日本人,你們為什麼要這么做?
如果不是當時的中國不強大,那麼,日軍也不會來攻擊我們了,從現在起,我要發奮讀書,讓祖國更加強大!讓世界各國都和平共處,再也不發生這種事情了。「……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此時此刻,宋祖英的《愛我中華》回響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樣裝滿了沉甸甸的祖國。
Ⅲ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觀後感怎麼寫
老二"啊"了一聲,看著自己的藍緞子夾袍,實在不願到廚房去。待了一會兒,看常二爺自動的下了廚房,他只好跟了過去,拿了幾雙筷子。
Ⅳ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觀後感1000字
當得知晚上看電影時,寢室里還抱有一絲小小的期待,猜測著會放什麼類型的電影,當看到屏幕上的「八一電影製片廠」,不少人神色鬱郁的靠在椅背上,小聲埋怨著:「天,怎麼是抗戰片。」但想想在這里坐著也沒什麼事可做,便又只好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影片中。劇情到沒什麼吸引人之處,或說有些老套,或是演員的演技出色感染了我,或是身上的軍裝影響了我,心情隨著劇情的推進而起起伏伏。當看到一排長與日偽軍進行最後對決時,血脈也開始沸騰,手緊緊握著,目不轉睛的看著。當看到連長帶著隊伍與日寇進行最後的殊死搏鬥時,當看到戰士們臉上視死如歸的表情以及戰場上的激烈廝殺時,心緒久久不能平復,是心痛,是震撼,以及慶幸,慶幸自己不是那個時代的人。夕陽斜下,冷風凄厲的呼嘯,戰場上橫屍遍野,黃土,異鄉,便是這82壯士的最後埋骨之地。莫名的感到悲愴,心彷彿被猛地撞擊。
心中感慨:「當初的先輩們就是這樣用生命浴血廝殺,用血肉築建出一個新的中國吧!」距離抗日戰爭已過去幾十年了,當年的硝煙早已消失無蹤,但歷史的痕跡將永刻心中,代代傳承。如今的世界看似平靜,但卻亦是波濤洶涌,作為新一輩的國之棟梁,我們應接過先輩的重任,盡己之能,護我中華,耀我國威!
凡犯我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
Ⅳ 有誰看過劉老莊八十二壯士,寫一篇觀後感,450字左右,謝謝
上周,我們全校師生觀看了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這不僅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歷史戰爭片,還是一部激勵中國人鬥志的電影。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主要講述了1943年3月18日,新四軍某團第4連82位勇士,在劉老莊一帶的一場阻擊戰中,為了掩護主力部隊和黨政機關安全轉移,作為力量懸殊弱勢的一方,頑強抗日一千多人十多次的進攻,82名戰士雖然壯烈犧牲,但卻成功堅守數小時,為新四軍主力部隊,領導機關以及劉老莊的百姓們贏得了轉移的時間。這部電影也塑造了許多英雄形象,如狙擊手田一槍、一排長魏慶忠,連長白思才……他們讓我們難以忘懷。
田一槍是一名槍發精準的狙擊手,在戰爭達到高峰時,他單槍匹馬闖入敵營區,殺死了許多敵人,但最後還是英勇地犧牲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就沒有為社會做貢獻的人呢?一說到要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人們都你推我讓的,誰也不願多做,可田一槍呢?他直搗敵人大本營,為黨,為人民,為連隊多殺幾個日本人以報血肉之仇。
一排長蔚慶忠可以說是一個英勇善戰的烈士,為了保護鄉親他不惜一切代價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為了連隊不再受到炮彈攻擊,他扔出自己手上所有的手榴彈炸掉了敵人的炮兵陣地,並拿起刺刀與敵方軍官佐木頑強拼搏,讓人非常敬佩。
連長白思才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從他指揮全部戰斗到英勇犧牲,總是那麼有骨氣,他犧牲時一隻腳支撐在地上,一隻手緊握手槍,透出中國人永遠不會倒下的氣質,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可現在,我們為什麼沒有繼承老一輩革命戰士的優良傳統呢?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美好的
Ⅵ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觀後感600字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抗日電影《劉老莊八十二壯士》,這不僅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歷史戰爭類電影,還是一部激勵中國人鬥志的電影。
1943年3月18日,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19團第4連82位勇士,在江蘇淮陰劉老莊的一場阻擊戰斗中,為了掩護主力部隊和黨政機關安全轉移,作為力量懸殊弱勢的一方,頑強抗擊日軍一千多人10多次的進攻,82名指戰員雖然全部壯烈犧牲,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取得了超常規的戰果,打了一場超限戰。四連阻擊牽制日軍10多個小時,成功地掩護了劉老莊老百姓的安全轉移,並為新四軍領導機關、主力部隊贏得了時間。
這部電影也塑造出了許多英雄形象,如狙擊手田一槍、一排長蔚慶忠、連長白思才……他們讓我難以忘懷。田一槍是一名槍法精準的狙擊手,在戰爭達到高峰時,他單槍匹馬闖入敵營區,殺死了許多敵人,但最後還是英勇地犧牲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就沒有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呢?一說到要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人們都你推我讓的,誰也不願去做。可田一槍呢?他直搗敵人大本營,為黨、為人民、為連隊,多殺幾個日本人,以報血肉之仇。
看了這些,你可能問,可現在,我們為什麼沒有繼承老一輩革命戰士的傳統呢?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繼承了,只是沒有挖掘出來,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吧!
Ⅶ 八百壯士影片觀後感悟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他們將匕首帶回營地裡面,在早操的時候,手持匕首等利器,將謝晉元殘忍殺害了,謝晉元犧牲之後,接替他指揮孤軍營的是他的副手,後來,日軍佔領了租界,為了報復孤軍營,將他們全部送去了各地做苦力,以此來削弱他們的意志,可沒想到的是他們仍然堅持了下來,直到日軍投降,這支孤軍營只剩下不到100多人了。
所以,這才是孤軍營真正的結局,其實,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來一件事情的,就是電影《八佰》只拍了那麼一半而已,如果能夠把電影的後續也給拍上去的話,相信《八佰》一定會是一部神作,但導演並沒有這么做,或許導演只是想給我們呈現英雄們的事跡,而不想讓大家看到他們悲壯的結局吧!
Ⅷ 求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觀後感3000字
我觀看了一部抗日的電影——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這部精彩的歷史戰爭片為我們講述了新四軍在劉老莊和日軍抗戰的英雄事跡,讓我難以忘懷。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1943 年3 月18 日,新四軍第3 師第7 旅第19 團第4 連82 位勇士,在江蘇淮陰劉老莊的一場阻擊戰斗中,為了掩護主力部隊和黨政機關安全轉移,作為力量懸殊弱勢的一方,頑強抗擊日軍一千多人10 多次的進攻,82 名指戰員雖然全部壯烈犧牲,卻換來日軍亡一百七十多、傷二百多的巨大戰果。 這里無高山丘陵,無森林沼澤,無高大建築物遮擋,對敵實施的兵力武器裝備不對稱的作戰,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取得了超常規的戰果。四連阻擊牽制日軍10 多個小時,成功地掩護了劉老莊老百姓的安全轉移,並為新四軍領導機關、主力部隊及當地抗日民主政權的撤退,贏得了時間。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尊嚴,多少人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用寶貴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為了讓人民生活在自由的環境中,他們選擇了庄嚴而偉大的革命事業,用他們的寶貴的生命換取了我們今天的和平。你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你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先烈們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望採納
Ⅸ 八百壯士觀後感300字
觀後感的寫作技巧:可以電影裡面的某個情節或者是感人的片段寫出來,也可以是自己得到了什麼啟發,明白了什麼道理等,範文如下:
周一晚上,媽媽公司又組織員工去看電影。媽媽說這是一部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於是我又屁顛屁顛跟著媽媽去了。
這部電影敘述了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1937年8月日軍進攻上海市,為了掩護大部隊轉移,第88師524團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繼續阻擊敵人。謝晉元所部約四五百人,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八百壯士。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戰士們一個個背著炸葯跳下樓,與敵人同歸於盡。還有影片最後戰士們像潮水般沖過橋,我都數不清他們流了多少血,但不管流多少血都阻擋不了他們為國捐軀、一往無前的腳步,還有戰士們捨命護國旗的決心。
這就是我們中國軍人的英勇與壯烈,他們不惜丟了自己的性命,只要老百姓們平安無事,他們就安心了。所以我們現在幸福快樂的生活,是無數軍人用生命換來的。
僅僅是一河之隔,一邊是炮火紛飛,一邊是歌舞昇平。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媽媽和她公司的老闆娘坐在我身邊哭得稀里嘩啦,眼淚都停不下來。
電影結束後,媽媽告訴我:國不太平,何以為家?媽媽說,現在的太平盛世,我應該感恩,更不能忘記歷史。我一定會記住媽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