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大國崛起》和《走向共和》兩部紀錄片的高清下載地址
《大國崛起》每集將近700M
在電驢上搜索:《大國崛起》[OTG][YYTvO][10/12][TVRip+RMVB]
《走向共和》每集大概300多M
在狗狗上搜索:[小呂探花].走向共和
想粘上地址,但提交不了
② 你知道《走向共和》的幕後製作嗎
創作背景
電視劇《走向共和》確立的就是「找出路」這一貫穿近代史的根本主題,對這段歷史進行深刻挖掘和全景式展現,描寫了像李鴻章、袁世凱、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這樣的歷史人物,像甲午海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這樣的歷史事件。
不少古裝戲中,清朝宮廷服都是灰不灰、藍不藍的色調。此劇中的服裝從顏色、造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從大臣的朝服、皮衣,慈禧的服飾等都非常貼近角色和劇情,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和特徵。除此之外,劇中由徐沛東創作的音樂也值得期待,尤其是主題歌《走向共和》、《年輕的嚮往》經徐沛東、宋祖英的演唱盡顯恢弘的氣勢。
③ 走向共和為什麼被禁播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0
④ 走向共和的觀後感,謝謝 1000字左右 要快 急急急!!! 回答好的還可以加10分
一一點點想法 花了幾天時間把爭議頗大的《走向共和》看完了,59 集啊,除了四大名著外,我看過 最長的電視劇了。 看著看著就慢慢的自己也好像生活到那一段所有中國人都覺得恥辱的歷史 中去了。悲其之悲,喜其之喜。但是回味之時,卻又有很多的感觸。下面就談幾點自己的感 受吧。 走向共和,是一群悲劇式的歷史人物組成的一段讓人深思的歷史。 在這一段歷史中,第一位值得評論和爭議的人物恐怕就是李鴻章了。以往的教科書中, 對他的評價不提大家也都知道,那會在學歷史教科書時我就在想,如果他真是一個賣國賊, 他還能做到那麼大的官嗎?如果他真的出賣主權, 皇帝為什麼還會讓他去出賣呢?這樣沒道 理啊。這個懷疑直的讀了梁啟超的《李鴻章傳》得到了解釋,也證明了我當初的懷疑是正確 的,教科書上的歷史並不客觀。在這一部電影中,這一點得到了很大的糾正,我個人覺得拍 的很客觀真實,也把李鴻章的內心真實的展示出來。李鴻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年輕之時就 曾經做出「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 三千里外覓封侯。 」如此 豪邁的詩。後面執掌北洋,直隸總督,是洋務運動的領袖。其對中國當時國情的把握不可謂 不深,只是身不逢時。在電視劇里有這樣一個片段,伊藤博文與五大臣之一的載澤關於自己 與李鴻章對比的對話,是借用梁啟超的書中語了:"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駐足日本之 地,此乃立憲國之地,且舉國人才輩出;李鴻章大才,然何其不幸,為政於中國,此乃絕對 專制之地,故而有才而化無才,且舉國人才,一遇專制俱為奴才。"一言道破了李鴻章的時 代悲劇。 第二位要說的人物就是慈禧太後。以往書中也說,她是如何如何的僅為自己私慾,不惜 賣國,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以前我也有懷疑。作為一國之主,她就真的這 樣願意讓自己臉面無存, 願意讓別人把自己家裡的東西都拿走嗎?這一電視劇也算真實反映 了其痛苦的內心掙扎。一方面她讓光緒維新自強,順應時代,以保大清王朝萬世不易,另一 方面她又維護其權力不被剝奪。 她的所有決策都在這一矛盾中掙扎而得, 因此她這一世也是 悲劇的。是舊時代與新時代斗爭的一個縮影。 走向共和,是一群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尋找不同出路的試驗史 在這一段歷史中,在不同的歷史人物帶領下,中華民族嘗試了不同的自強出路。總的來 說也就三條道路吧。 第一條就是在李鴻章帶領下的洋務運動, 師夷長技以制夷, 主要通過學習西方技藝來自 強。在鴉片戰爭之後,開明的清朝官僚在於洋人交涉的過程中,認清了西方的工業革命所帶 來的技術飛躍, 使得其炮利船堅。 因此期望學習西方的工藝技術。 李鴻章是其中代表。 但是, 在這樣的過程中, 李鴻章難道真的就沒有發現其他的東西值得學嗎?答案是否定的, 他還發 現了西方制度的優越性。但是他為什麼不學呢,在電視劇中,我覺得有一句話道出了他的心 聲: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其他的事,留給後人吧。聽得我心酸,多麼無奈的心聲。 正是因為其看到了所處的時代環境還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理智的決定先易後難, 此乃 大智慧。 第二條就是康有為領導的戊戌變法。歷史描述就不需要我贅言了。中日甲午戰爭,中國 敗,日本勝。泱泱大國居然被撮爾小國打敗,其對清朝舉國上下之震撼可想而知。君主立憲 的潮流就形成了。康有為作為呼籲君主立憲的領袖,要求進行變法維新,其心雖好,但是後 面的發展就走樣了,因為他介入了光緒帝和慈禧太後的權力之爭,其結果註定要失敗。以國 家之發展參與皇家家事之爭,大不智之舉。真正明白此理的李鴻章、榮祿每當遇到此事要不 不發表看法,要不就躲得遠遠地,方為上策。只可惜康有為一介書生,不懂朝政,書生意氣 用事,最終換來一個流亡海外,弄了個奉衣帶詔鼓吹救光緒,殺慈禧。其理想最終還是變質 了。 第三條就是革命了。代表人物就是孫中山。革命未勝 20 年前,便立志推翻封建專制, 窮其一生精力追尋共和,其信仰之堅定,天下為公之心,無出其右者。孫中山堅信,在清王 朝的基石上,不可能立起共和制大廈,君主立憲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在這種認識下,他 堅持鼓吹革命論,強調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並為之奔波。最終終於推翻了清王朝,結 束了兩千多年的專制政體,建立了共和政體。但是其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這只能說是他在 國外呆的太久了, 對國內的情況不太熟悉。 雖然他也說舊制度下的官僚都非常會玩政治手段, 但是卻沒能夠成功阻止。 根源是當時的共和也僅僅是新瓶裝舊酒, 除了那些有西方教育背景 的知識分子知道什麼是共和、什麼是民主之外,那些普通大眾誰懂這些,他們關心的是誰能 讓其穿暖吃飽,誰能給他們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雖然他們不懂,但是卻知道不能回復到帝 制, 這也是袁世凱竊取勝利果實後很快就走向滅亡的原因。 孫中山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帝制推 翻了,宣傳了共和,雖然懂得不多,但是最起碼知道共和比帝制好。 走向共和,還有很多其他的解讀,還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和細節。自己寫上面這些的 時候還是比較激動,思緒比較亂,沒有多少條理。所以很多的看法還是初步的,而且還有很 多的感受是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言語來表達, 只是意會。 上面的文字就當做是這幾天看電視 劇的一點成果吧,聊以自慰,不至於說是浪費時間。
⑤ 求央視紀錄片《走向共和》
打開央視網的APP。在裡面搜索就能找到走向共和這部電視連續劇。可以免費觀看。
⑥ 《走向共和》為什麼刪掉宋教仁
央視播的那幾集跟完整版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走向共和》由中央電視台、北京同道影視節目製作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長沙電視台等聯合出品的中國近代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張黎執導,盛和煜、張建偉編劇,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楊猛等主演。
投資製作:
該劇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拍攝輾轉大半個中國。演員陣營空前強大,200多名人物形象刻畫細致飽滿。成功將電影鏡頭與電視的高清晰技術相結合,實現了電視劇拍攝技法上的一大突破。為了拍攝的需要。
劇組在北京大興區建設了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的國內最大的室內全景式攝影棚。在棚中按照傳統宮殿的軸線式布置安置了議會大廳、垂花門、李鴻章住宅、儲綉宮、純佑門、養心殿、玉瀾堂等七大場景。
⑦ 推薦幾部關於中國近代史的電影,謝謝~
《十月圍城》
《集結號》
《走向共和》
《鴉片戰爭》
《林則徐》
《我的1919》
《甲午風雲》
《譚嗣同》
《火燒圓明園》
《孫中山》
《大太監李蓮英》
(7)走向共和電影完整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後,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⑧ 《走向共和》太後扮演者
呂中飾 慈禧太後
呂中,1940年12月17日出生於陝西寶雞,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河北省話劇院的演員訓練班。 1987年,接拍電視劇《便衣警察》,扮演配角女富商,由此進軍影視圈。1990年,出演電視劇《武生泰斗》,擔任美人蕉一角。1993年,呂中出演田壯壯的代表作品《藍風箏》,同年出演電影《高樓邊》。1996年她因主演《鄧穎超和她的媽媽》獲得了第16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的優秀女主角獎。2004年出演《兩個人的芭蕾》,2008年出演《我的唐朝兄弟》,2010年2月出演《雪花秘扇》,同年4月出演《甲天下》。2011年出演《一九四二》。2014年憑借王小帥執導的影片《闖入者》中的演出獲得了第8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
⑨ 走向共和是紀錄片有多少集
《走 向 共 和》不是紀錄片,是電視劇,海外版有60集,國內版本59集,差了最後國父演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