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結局 > 張騫出使西域電影完整版

張騫出使西域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2-09-15 15:43:29

① 《喀什四章》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喀什四章》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5xvPcAsdhxBjzikJUe5bfA

?pwd=8ocu 提取碼:8ocu
《喀什四章》
導演: 董潔心、劉麗婷、劉瑋、韓芸
編劇: 李濤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2-06-26(中國大陸)
集數: 4
片長: 40分鍾
《喀什四章》以全新視角呈現南疆神奇風貌,是對這個中國西部邊陲城市的第一次全景式高清拍攝。《喀什四章》全片共4集,每集40分鍾。講述了喀什地區的巴楚、澤普、葉城、莎車等縣的人文歷史、山川河流、文化民俗、豐富物產,將歷史文獻、民間傳說與現實人物、當下故事相穿插,向世人呈現這片美麗富饒、廣袤神奇的綠洲,描繪一幅瑰麗的畫卷。為了拍好這個紀錄片,紀實頻道共有三個攝制組先後多次前往新疆,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還在援疆幹部的幫助下深入到很多從未有電視工作者涉足的地區,記錄了邊疆人民的生活和鮮為人知的地形地貌。
第一集 山川誘惑
喀什在中國版圖的最西面,東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侖山與西藏阿里,西靠帕米爾高原,北面天山。蜿蜒流淌的葉爾羌河由高山冰雪融水匯聚而成,滋養著兩岸的萬頃良田,西域最早的農耕文明也在這里發源。
在葉爾羌河上游的高原上,塔吉克人用「鷹舞」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庫爾班·托合塔什正是這樣一位高原舞者;葉爾羌河的中游滋養了巴楚縣的一片片綠洲,它的支流匯成了一個個美麗的湖泊,捕魚人阿布都克里木·艾買提生活在這里;綠洲和沙漠之間被一片胡楊林阻隔,依明·艾買爾的責任便是看護這片天然的屏障。
在這里生活的人們以質朴坦然的胸懷,樂觀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憧憬生活的美好,在平淡中體味生命的真諦。
劇照(13張)
第二集 絲路綿延
喀什有著2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這里居住著47個民族,是維吾爾族文化的發祥地和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的樞紐。漢使張騫出使西域結交各國,使漢朝中國的影響直達帕米爾高原東西,不僅促使現今中國新疆一帶同內地的聯系日益加強,而且密切了中國同中亞、西亞,以至南歐的交往和聯系。張騫等歷史人物的足跡,加速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也使喀什成為中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要塞。絲路上的明珠之城喀什,見證著這條古道的榮辱盛衰。
巴扎作為喀什最為古老的貿易集市形式,是當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外商品在這里交易、流通,沒有巴扎,喀什的生活就少了許多精彩。新疆的土陶製作歷史悠久,它完美地融合了東西方審美傳統,是人們對於生活的一種藝術表達。高台民居有著近千年的歷史,穿梭於曲折的小巷中別有一番感受。
這就是喀什——豐富而和諧,多元而和平,斑斕得令個體生命難以窮盡,難怪有人稱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堪詩意棲居的地方。
第三集 綠洲風情
繁衍了幾千年的綠洲文明,不僅使喀什成了東西方貨物交匯的最佳中轉樞紐,也造就了這里個性獨特的民俗和藝術風格。
被稱為「古絲綢之路上的活化石」的艾德萊斯綢,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情,鮮明亮麗的色彩風格為人們所喜愛。與艾德萊斯綢歷史同樣久遠的還有《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喀什地區特有的維吾爾族音樂,集維吾爾音樂大成,尤以莎車縣的木卡姆最為知名。它優美而不乏質朴,熱烈而不失深沉。維吾爾族先賢玉素甫· 哈斯·哈吉甫的陵園也坐落於喀什,這位先賢寫就的《福樂智慧》,內容涵蓋了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在中國文化史和中亞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影響深遠。
在沙漠與綠洲的拉鋸戰中,人們把歡樂盪漾在臉上,對愛情和家園的詠唱將一代代傳承延續下去。
第四集 物華天寶
在喀什這片熱烈的土地上,良好的日照、光熱條件,有利於作物和林草增強光合作用,提高糖分積累,堪稱瓜果樹木的天堂,因此這里的瓜果以滋味甘美聞名遐邇。
葉城縣出產的石榴色澤飽滿、果肉肥美,不僅是人們喜愛的水果,還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這里還栽有樹齡千年以上的核桃樹,所產核桃殼薄肉多,味道香醇。紅棗原產中原,後經商人引種,成就了澤普縣的紅棗產業,各地商客慕名而來。澤普縣的甜瓜商人吐魯洪·依沙木丁憑借家傳的儲瓜經驗,延長新鮮甜瓜的保質期,讓人們在冬天也能享用到這可口香甜的水果。喀什地區豐富的玉石資源,吸引了一大批尋寶愛好者。
依照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的規劃,在上海的援建下,莎車、澤普、葉城、巴楚等地相繼建立了工業園。喀什地區特產的各種農產品正通過提升附加值的方式讓更多人品味它的馥郁芬芳。

② 張騫出使西域動畫搞笑視頻

想看免費的電影視頻 可以去風度男影視看看 裡面有很多免費的電影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君不賤裡面也有一些比較好笑的段子 視頻之類的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③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

張騫在漢武帝初年做郎中時,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漢朝,他們說敦煌(在今甘肅敦煌西)和天山當中有個月氏國,恨匈奴,想報仇。

漢武帝想跟月氏聯合起來切斷匈奴跟西域各國的聯系。他下詔徵求精明強乾的人去聯絡月氏,張騫應征了。有個投降過來的匈奴人叫甘父,還有一百多個勇士都願意跟著張騫一塊兒去找月氏國。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為使者,張騫一行帶著一百多人從長安起程,經隴西(治所在今甘肅臨洮南)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

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就被占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

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時機,准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過了十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鬆了。有一天,張騫和甘父張騫乘機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向西行進。

由於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足夠干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飢挨餓,乾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飢,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

他們要到月氏去,又不知道月氏在哪兒,就一直往西走。他們跑了幾十天,逃出了匈奴地界,闖進了一個叫大宛(在今中亞細亞)的國家。

大宛在月氏北邊,是出產快馬、苜蓿(mùsù)和葡萄的地方。大宛是匈奴的鄰國,懂得匈奴話,張騫和甘父都能說匈奴話。

大宛人向國王報告,大宛王早就聽到過在很遠的東方有個中國,地方很富庶,吃的、穿的、住的講究得沒法說,金銀財寶、綢緞布帛多得用也用不完,當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

他請張騫參觀了大宛國的汗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先後到了康居(今撒馬爾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樂業,不願再東進和匈奴作戰。原來月氏的老王被匈奴殺了以後,月氏人立他的兒子為王。

新王率領著全部人馬和牲畜往西逃,一直到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月氏人打敗了大夏,就建立了一個大月氏國,月氏王不想去跟匈奴作戰,只是很有禮貌地招待漢朝使者。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和甘父在月氏住了一年多,沒法叫月氏王去打匈奴,只好離開了月氏回國,經過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和大宛,到了匈奴地界,又給匈奴逮住了。

他們只好又在那邊過了一年多。匈奴的太子和單於爭奪王位,國內大亂。張騫同甘父就乘機逃回來了。

漢武帝見了十三年未見的張騫,拜他為太中大夫,封甘父為奉使君。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內地的人們了解到西域的實況,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

張騫還想再到西域去。他向漢武帝說:「我在大夏看見邛山(在今四川)出產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的細布。大夏人說是買賣人從身毒——天竺(今印度)買來的。

大夏在長安西邊一萬二千里。大夏人從身毒買到蜀地的東西,可見身毒離蜀地不遠。我們要是從蜀地出發,走西南那條道兒,經過身毒到大夏,就不必經過匈奴了。」

漢武帝聽了,打算用禮物和道義去跟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對付匈奴。他再一次派張騫為使者,從蜀地出發,帶著禮物去結交身毒。

這次,張騫把人馬分成四隊,從四個地點出發,走了兩千里地,有的給當地的部族打回來,有的給殺害了。往南走的一隊人馬繞過昆明,到了滇國(今雲南南部)。

滇國的國王原來是楚國人,很客氣地招待使者,願意幫助使者找道兒去身毒,但昆明人不讓過,張騫只好回到長安。漢武帝認為這次在南方結交了一個從沒聽到過的國家,也很滿意。

後來西域一帶有許多國家看到匈奴被漢朝打敗,就不願意再向匈奴進貢、納稅。漢武帝趁這個機會,再派張騫去通西域。

張騫說:「匈奴西邊有個烏孫國(在今新疆)。皇上不妨先結交烏孫王,跟他和親。烏孫以西的國家,像大宛、康居、大夏、月氏,就容易結交了。」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為了進一步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漢武帝派張騫為使者,拿著漢朝的使節,帶著三百個勇士,每人兩匹馬,還有牛、羊一萬多頭,黃金、錢幣、綢緞、布帛等價值幾千萬的禮物動身了。

到了烏孫,烏孫王出來迎接。張騫把一份很厚的禮物送給他,對他說:「要是大王能夠搬到東邊來,皇上願意把那邊的土地封給大王,還把公主嫁給大王做夫人,兩國結為親戚,共同對付匈奴。這對咱們兩國都有好處。」

烏孫王請張騫暫時休息幾天,自己召集大臣們商議商議。烏孫王和大臣們都害怕匈奴,商議了好幾天,決定不下來。張騫就打發他的副手們拿著使節,帶著禮物,分別去聯絡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古代波斯)、身毒、於闐(今新疆和田一帶)等國家。

烏孫王還派了幾個翻譯幫助他們。許多使者去了好些日子還沒回來,烏孫王就打發張騫先回去,他借著送張騫回去,派了幾十個人到長安去探看一下。

張騫帶著烏孫的使者來見漢武帝。漢武帝見了他們已經很高興了,又瞧見烏孫王送給他的幾十匹高頭大馬,喜歡得了不得,格外優待烏孫的使者。

翌年,張騫害病死了。又過了幾年,張騫派出去的那些副手們都帶著各國的使者陸續回來了。漢武帝非常高興,他知道了西域有三十六國,他們害怕匈奴,只好把自己的奴隸和財富交給匈奴。這會兒漢朝跟這些國家交好,他們不必納稅,都很樂意地跟漢朝結交。

烏孫王不願意搬到東邊來,漢武帝就在那邊設立了兩個郡,一個叫酒泉郡(今甘肅酒泉),一個叫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肅民勤東北)一年到頭有官員和兵士守衛著,不讓匈奴南侵。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西域三十六國都知道張騫心眼好,夠朋友。因此,在很長一個時期,漢朝和西域的友好關系就建立起來了。

漢朝從西域那邊得到了高頭大馬、葡萄、苜蓿、胡桃、蠶豆、石榴等幾十種物產;西域各國從中國得到了絲和絲織品,學會了耕種、打井和煉鐵,發展了生產。張騫走通西域的這條路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後來人們就叫它「絲綢之路」。

(3)張騫出使西域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張騫出使西域大事年表。

西漢建元二年(前139)張𬸣由匈奴人甘父作向導,率領一百多人,浩浩盪盪從隴西(今甘肅)往媯水(今烏茲別克阿姆河一帶)流域出發,中途在祁連山遭匈奴俘虜。

前129年,張騫和隨從堂邑父兩人逃出了匈奴的控制,取道車師國(今新疆吐魯番盆地),接著沿塔里木河西行,經龜茲國(今新疆庫車東)、疏勒國(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蔥嶺,到達大宛(Ferghana,今費爾干納盆地)。

前128年(漢元朔元年),張騫啟程回國,此時他已經搜集了絲綢之路腹地的大量資料,包括大宛、大夏(巴克特里亞)、康居(索格狄亞納)等。

為避免再次被匈奴俘虜,張騫繞遠路從蔥嶺、沿昆侖山北麓而行,經莎車、於闐(今新疆和田)、樓蘭(今新疆若羌),但不幸又被匈奴擒獲。

前126年,匈奴車臣單於死去,張騫乘機帶著堂邑父以及匈奴妻子逃脫,終於回到了中原。100多人的使團,13年後僅張騫與堂邑父兩人生還,漢武帝封張騫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

張騫開拓的這一條路線,也就是今日的絲綢之路中線,主要在天山南麓。

前124年,漢武帝派張騫自蜀至夜郎(貴州遵義府桐梓縣東),謀通身毒,但為昆明夷所阻,不能通,因昆明夷欲壟斷中印商務。

前123年(漢元朔六年),張騫隨西漢大將軍衛青攻打匈奴得勝,封為博望侯。

前121年(漢元狩二年),張騫與李廣一同到右北平攻打匈奴,但因延誤軍期(李廣被圍、張騫的軍隊隔天才到,因趕路勞累而沒有追擊匈奴),原本要被處決,他用博望侯的爵位贖罪,最後被貶為庶人;李廣也因此役而功過相抵。

前119年,漢武帝命張騫為中郎將,再度出使西域,執行聯合烏孫以「斷匈奴右臂」的外交政策,隨行人員約300,牛羊以萬計,絲綢、漆器、玉器和銅器等貴重物品成千上萬。

張騫平安抵達伊犁盆地的烏孫國,烏孫王昆莫歡迎張騫的來訪,並收下了豐厚的禮物,但當時烏孫國已經分裂,而且烏孫人對漢朝還不了解,所以張騫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

此後,張騫派遣副使,對烏孫周邊地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於闐、扜彌(今新疆於田克里雅河東)等進行外交活動。

前115年(漢元鼎2年),張騫啟程回國,並帶著數十位來漢朝探路的烏孫國使者,以及數十匹烏孫良馬。張騫被封為「大行」,位列九卿。隔年(前114年),張騫去世。漢武帝為了紀念他,將日後奉派往西域的使節都改稱為博望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騫

④ 鑿空者在哪兒能看

鑿空者在央視電影頻道能看

《鑿空者》以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為背景,對他的「鑿空之旅」進行了藝術化和故事化改編,匠心打造出五部力作,弘揚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的精神,禮贊「一帶一路」倡議。

這部長達十集的專題系列影片,是中國電影史上一個史無前例的創舉和成功嘗試,《鑿空者》不僅填補了國內對絲綢之路開拓者、西漢外交家、探險家張騫史績的缺失,更是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的關鍵時期,在迎慶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開年之初,央視在全國推出和展映這部恢弘巨幅專題電影,具有非常重大而又久遠的社會意義和不可估量的現實價值。

那就是向全國人民以更大規模更大聲勢弘揚張騫精神為代表的中華民族精神,也是對「一帶一路」英明決策的文化贊歌。

它傳播大漢使臣張騫在長達十三年艱苦卓絕的鑿空之行中,忠於祖國,堅守信念,牢記使命,諾守信義,歷盡千辛萬苦和九死一生,把泱泱中華冠帶之國、禮義之邦的文明、友好、禮儀、善良傳遍西域,傳遍世界的偉大功勛,永垂青史。

⑤ 張什麼出使西域

張騫(qian第一聲)出使西域
首次西行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奉命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今甘肅臨洮)出發。一個歸順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願充當張騫的向導和翻譯。他們西行進入河西走廊。這一地區自月氏人西遷後,已完全為匈奴人所控制。正當張騫一行匆匆穿過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隊,全部被抓獲。匈奴的右部諸王將立即把張騫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見當時的軍臣單於(老上單於之子)。軍臣單於得知張騫欲出使月氏後,對張騫說:「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這就是說,站在匈奴人的立場,無論如何也不容許漢使通過匈奴人地區,去出使月氏。就像漢朝不會讓匈奴使者穿過漢區,到南方的越國去一樣。張騫一行被扣留和軟禁起來。
張騫出使時帶著100多人,歷經13年後,只剩下他和堂邑父,還有他的匈奴妻子三個人回來。這次出使,雖然沒有達到原來的目的,但對於西域的地理、物產、風俗習慣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為漢朝開辟通往中亞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漢武帝對張騫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滿意,特封張騫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為「奉使君」,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張騫回來以後,向武帝報告了西域的情況。這就是《漢書·西域傳》資料的最初來源。之後,由於張騫隨衛青出征立功,「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被武帝封為「博望侯」。

二出西域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這時,漢朝業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積極進行武帝時對匈奴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幾年來漢武帝多次向張騫詢問大夏等地情況,張騫著重介紹了烏孫到伊犁河畔後已經與匈奴發生矛盾的具體情況,建議招烏孫東返敦煌一帶,跟漢共同抵抗匈奴。這就是「斷匈奴右臂」的著名戰略。同時,張騫也著重提出應該與西域各族加強友好往來。這些意見得到了漢武帝的採納。
張騫率領300人組成的使團,每人備兩匹馬,帶牛羊萬頭,金帛貨物價值「數千巨萬」,到了烏孫,游說烏孫王東返,沒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節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回來,烏孫派使者幾十人隨同張騫一起到了長安。此後,漢朝派出的使者還到過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鹹海與裏海間)、條支(安息屬國)、犁軒(附屬大秦的埃及亞歷山大城),中國使者還受到安息專門組織的二萬人的盛大歡迎。安息等國的使者也不斷來長安訪問和貿易。從此,漢與西域的交通建立起來。

⑥ 有一部講述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大探險家張騫

⑦ 有哪些關於漢朝出使西域的電影

代表作,西遊記啊

⑧ 講張騫出使西域魔女城是什麼電影

鑿空者之白城魔女

閱讀全文

與張騫出使西域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女王的英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90
找個愛情電影看一看 瀏覽:829
浴血無名川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432
微信公眾號免費領取電影票 瀏覽:638
孫紅雷電影大全決戰剎馬鎮 瀏覽:219
一個關於蒼蠅的泰國電影 瀏覽:681
網站在線觀看電影 瀏覽:894
阿拉丁電影英文影評 瀏覽:52
電影自畫像完整版 瀏覽:942
新電影五朵金花 瀏覽:342
有什麼方式可以下載vip電影 瀏覽:477
雷傑多奧特曼大電影免費 瀏覽:364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的愛情電影 瀏覽:53
電影院晾腳 瀏覽:20
台灣金馬獎電影被低估的影片 瀏覽:863
愛之河電影免費觀看中文版 瀏覽:760
侍神令電影為什麼不是3D 瀏覽:249
09年四段式台灣愛情電影 瀏覽:36
小人國電影圖片 瀏覽:142
移動城市是什麼電影院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