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勵志電影觀後感500字
看完了《八佰》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國民革命軍為守住上海最後一個陣地---四行倉庫,與相差十倍的日本進行血拚。
在這場戰斗之中,僅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團卻要面對30萬日軍。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但那四百多人卻讓我們看到中國人誓死保守祖國的心。在這部影片中,沒有主角,但每一個人物都讓我們記憶深刻。
陳樹生,在敵軍的猛烈攻擊下,他選擇在身上綁了七八個爆破彈,視死如歸,沒有絲毫猶豫,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與敵軍同歸於盡,他說,必須要有人去打開一個口子。
那一瞬間,我哭了,陳樹生他不是沒有猶豫,他有母親在家,怎麼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沒有選擇,自己的犧牲會帶來更大的勝利。
還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隊的一員,以為來上海只是清理戰場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戰亂結束一起去英國看看。但他為了國旗能夠順利升起,也沖出去英勇殺敵,最終中彈而亡。
整部影片導演並沒有想當然的把主角定為銘記歷史的第八十八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而是用了一個長的篇幅來描繪524團的戰士形象。
其實在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逃兵,他們一開始並不是我們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險時,他們會逃會怕死,但正是這種形象,讓我們知道了戰爭的殘酷。
可最後他們不還是站了起來嘛,為了國家的尊嚴,他們不再退縮了,他們站了起來,去和敵人拚命!所以中華兒女都是好樣的,中國必勝!
② 寶貝別哭觀後感800字求求求求求求求你們了!
我是第一次完整地看完《寶貝別哭》這片電影,坦率地說,百感交集,有振聾發聵之感!有人雲,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在觀賞的過程中,有好幾次,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我們一直強調要學以致用,不能為感動而感動,要把這悠然發人深思的感動書寫下來和有志者分享,利於現在和將來的孩子教育實踐!
借用電影的幾個細節,我來闡述自己內心省思後的感受:
A).因招不到生活老師,身體欠佳的覃老師不肯住院接受治療。女兒覃婷情急之下辭掉深圳的工作,來明天學校替代父親當上生活老師
好撿垃圾吃的莫蘭、愛哭的林琳、愛尿床的梁風、多動症的李浩……覃婷對這一切是一種審視的態度,引來另一生活老師孟岩的強烈不滿。他批評覃婷是在敷衍生活老師這份神聖的職業。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研究過心理學的覃婷則反駁他對孩子們付出的愛是一種溺愛。孟老師爭辯說:「溺愛也是一種保護」!兩人在管理孩子的理念上發生嚴重的分歧。
覃婷問孟岩說你懂得什麼叫「SFBT」嗎?!孟岩說:我不需要懂那些...
道不同不相與謀!覃婷也來了脾氣,自己摸索實踐中!
所謂的「SFBT」,「焦點解決」,英文名稱是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翻譯成中文是「以解決為焦點的短程治療」或「聚集解決的短程治療」!用在教育上,就是:通過洞察兒童的細微末節,聚集焦點,將其優點或者特長努力放大,讓他們從中找到自信,從而得到別人的肯定和並獲得尊嚴。
覃婷用實力說話:
愛好古箏卻默默無語的小非在覃婷的細心安排和鼓勵下,彈奏起《漁舟唱晚》!
覃婷的話讓我印象深刻:「用心去彈奏,你思念的人一定會聽到!」;
眼疾手快的莫蘭成為食堂里的擇菜志願者、來自苗鄉的林琳因嗓音圓潤成為合唱團的領唱!
小非在監獄會客窗口和父親的感人互動!
痛恨姑姑不該把她送到孤兒學校的林琳、受奶奶灌輸是媽媽剋死爸爸而拒見親媽的李浩、來自地震地區的壯族孤兒因生活習性導致生活不便……
一樁樁令人牽腸掛肚的事,在覃婷的引導下成功化解!
所有這些成績,讓孟岩受益匪淺!他也學起了「SFBT」!!
B).覃婷終於在一個晚上克服自己的的偏見,去參觀學校的榮譽室!看到羅校長為了迎接第二天領導的參觀而在更新資料!校長說,榮譽室里記錄每一個人的心血,每一個人前進的腳印!這樣做,就是為了吸引外界的注意,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得到持續的幫助!
C).影片中的很多話語,讓人無法忘懷:(憑記憶摘錄,不完全是原話!這一些,也應該是我們在和孩子互動時應該留意甚至遵守的准則)
孩子們不需要憐憫和俯視,他們渴望我們平視、平等地對待!
生活老師應俱備三要素:愛心、責任心和耐心!
很多孩子都有一塊不願讓人輕易觸碰的傷疤!童年的陰影可能要到青春期或成年時才能逐步顯現出來!
父母的重擔和苦痛,孩子早一點學會擔當沒有什麼壞處!
(逐步創造環境),讓孩子有完整的人生體驗,享受公平!
老師知道李浩已經是個大孩子了,能判斷是非!自己去學習如何解決問題!
用愛心托起明天的太陽,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
朱熹,南宋進士,我的第二故鄉同安的主簿,曾經說過,「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人認為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我們也可以從這兩句詩中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
孤兒學校因為有覃婷的無意中的加入,就像引進一股清流!學校充滿著活力!
在這里,我還想直抒胸臆,一吐為快:
1)慈善機構要良好運行,不可能獨立而存在!慈善公益事業,政府機構無法「包打天下」,民間力量更是如此!我們要善用多渠道整合的力量!通過社會組織來整合企業、個人提供的資源,提高慈善活動的效率。中國民間公益組織的規范性地壯大與成熟,有待工商界的大規模介入。我們要懂得引進「活水」!現在很多公益組織資金不夠,但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乏專業人才。現代慈善社會中,大部分慈善組織的工作人員應該是專業人員。這樣才能讓公益之光更加普照,讓溫愛暖人間!
公益事業成為一種高度組織化和持續性的事業,在我們中國還剛剛起步。各種非政治的公益慈善組織,成為集中的政府與分散的民眾之間的中間組織板塊,它們滿足著來自民眾的政府顧及不到的多樣化的公共需求,能使社會結構趨向和諧穩定!有利於我們建立一個和諧的小康社會!
我們要與時俱進,多渠道宣傳,借用現代化的力量,比如,影視、微信、博客、QQ等手段都可以善加利用!讓更多的人了解慈善事業!
中國人不缺少樂善好施的傳統。汶川、玉樹、雅安大地震,就能反映中國的公益慈善精神。只要有善心,想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就有公益事業的精神基礎。在民間,相信公正是一種客觀規律,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可算是慈善情懷。
2)要關注治標與治本的關系:孩子的問題,很多根源於孩子的影響力中心,比如撫養孩子的父母及其其他親人和愛心人士!大人的問題要解決,才能治本地解決孩子的問題!
3)「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著名詩人艾青的這兩句詩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像長了翅膀,飛進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裡,猛烈地撞擊著他們的心靈,掀動著他們的感情!很多人都有這種愛心情懷,熱愛自己所生活的土地!有善良慈悲之心!我們可以有所作為!就像影片中覃婷老師所說的,孩子們失去的我們無法挽回,但他們渴望的,也許,我們可以給!
我堅信,沒有完美的個人,但卻有夢幻組合的團隊!所有善心人士一起努力,一定能引導孩子擁有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的力量!
讓特殊家庭的孩子不僅在慈善機構里能生活得好,更重要的是,他們今後走進社會,在今後更長的人生旅途里也能生活得開心快樂一些!
同時, 也能讓正常家庭成長的孩子吸收到更多的正能量!相得益彰,熠熠生輝
③ 寶貝,別害怕讀後感
什麼意思是
④ 阿甘正傳觀後感大學5篇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幸福的人,一種是努力追求幸福的人,存在就是一個永久的奇跡,而這就是人生,每個生命都是上帝創造的的奇跡,無論你承認與否,阿甘,以一個純真的角度為我們詮釋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阿甘正傳 觀後感 大學,歡迎查閱。
更多大學觀後感相關內容推薦↓↓↓
大學生的戰狼觀後感
紅海行動大學生觀後感 范 文
大學的邊城的觀後感
大學 消 防 公開課觀後感 心 得 體 會 5篇精選
大學生致青春觀後感
阿甘正傳觀後感大學1
老實說,我很贊同一句話。人一簡單就快樂,一世故就變老。做個簡單的人,享受陽光和溫暖,生活就是如此。
在我眼裡,我完全不覺得阿甘跟我們正常有什麼差別?反而我更加的從他身上感受到了許多的我們正缺少而逐漸迷失的一切。是的,剛開始我不能不用著同情的心去看待他,智商這么低?給欺負也不還手?給當傻子看?後面逐漸的發現我內心一點一滴的給阿甘感動著。
我是被感動的,他對巴布與中尉的友情,純潔的讓人傷感。巴布死了,一個時阿甘最好的朋友,也跟阿甘是這么的純潔單純。然而阿甘還是做到了對巴布的承諾,買下了船做船長,完成巴布身前的願望。中尉是個地地道道的大男人,願意死在戰場上也不要苟且偷生的過著殘疾的生活。然而阿甘在後面用自己的行動讓中尉懂得了活著的意義,也改變了中尉的一生。
我是被感動的,他對珍妮的愛情,從頭到尾都是始終如一的專一而深沉。我並不認為一個智商低的人就會不懂得什麼是感情什麼是愛情。阿甘正好完全的詮釋的告訴我們他的愛情,簡單與那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深沉。永遠站在珍妮的身邊支持保護,哪怕珍妮總是拋棄他,他仍然為珍妮的一句話努力做好自己,永遠為珍妮而等待不改變,最後讓流離的珍妮找到了自己最終想要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
我是別感動的,他對他媽媽的親情,乖巧而懂事,這份愛也是那麼純凈的深沉。
怎麼說呢?內心給阿甘一點一滴的感動著溫暖著。反而我真的覺得他是幸福與幸運的。就憑著他那份簡單的頭腦,讓他的生活過的如此的幸福。我為他脫離腳器飛奔,進入美國大學橄欖隊,拿到越南英雄章,練就了一手好的兵乓球技,擁有媽媽 巴布 中尉 珍妮還有他的小兒子,擁有好的生活資金與追求者。不僅他在豐富自己的生活意義,也幫助了許多人明白自己尋找生活的意義。
然而其實在阿甘的身上,有著我們都慢慢失去與迷失的東西。讓我們真正的明白自己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告訴我做人堅強勇敢,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不需要理會別人如何的看法,不必介意別人的針對。對。阿甘總在幸運之神中幸運的,然而不是他的巧合,而是他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改變自己。似乎不用說的太明白清楚,我們也該自己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了?
阿甘很簡單,卻做出了許多成功讓人感動的 事跡 。阿甘證明一個人的價值不是靠智商而決定。阿甘媽媽讓我知道,愛是不分智商?珍妮讓我明白再怎麼追逐也不要迷失自己。巴布讓我知道幸福就是這么簡單。中尉讓我明白到如何明確自己的人生價值……阿甘是幸福的,擁有好的生活與創造了不同的生活價值。然而又是不幸的。他愛的人都一個個的離開他而去。巴布走了,媽媽走了,珍妮走了……剩下的就是他與他的聰明小孩在夕陽西下湖裡靜靜的釣魚,溫馨的兩父子一致的小歪頭背影,讓人內心莫名的傷感。
從阿甘身上感受的實在太多了,然而我卻詞窮的不只如何去詮釋阿甘帶給我的震撼與那份感動那份激勵。
阿甘,我敬佩你!
阿甘正傳觀後感大學2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於自己生活的奇跡。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我想,這其實正是影片在暗示我們: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幼年的阿甘曾經腿有殘疾,於是,阿甘的母親就不得不為她心愛的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以輔助其行走。於是,每每放學後,同伴們就會在路上譏笑阿甘、玩弄阿甘,甚至追趕著阿甘扔石頭。往往這時,那位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然後,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著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便不在束縛著他,最後他奔跑如飛了。同伴們追不上他,只能眼睜睜的巴望著而束手無策。這,應該說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跡。
憑著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 橄欖球 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 畢業 。不久,他參加了。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看到這里,觀眾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也許,曾經,有的人常常會感覺到生活的負擔過重,就因為面前的困難重重,而整天垂頭喪氣、鬱郁寡歡。阿甘呢,信念是這樣的單純,目標又是這樣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窮山惡水,可愛的阿甘也絕對能夠以一顆絕對平常的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從而達到生命之巔、獲得自己最終的輝煌。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巴布,而干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巴布的一句話)……
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著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斗,直到這一目標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盪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 足球 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
每個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會從中得到些許感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盪,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
阿甘正傳觀後感大學3
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
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樣上學,並且認識了一生的朋友和至愛珍妮,在珍妮和媽媽的愛護下,阿甘憑著上帝賜予的「飛毛腿」開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於自己生活的奇跡。
「你必須明白,你和你身邊的人一樣,你和他們沒有什麼不同,一點也沒有!」
阿甘看起來總是莽莽撞撞,傻里傻氣,說起話來也是痴痴獃獃的,因而總是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和忽視。可是人生並沒有放棄他,賜給了他一雙天生的「飛毛腿」,並且在珍妮的鼓勵下,他勇敢地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今天又再次重溫了一遍《阿甘正傳》,不知道是多少回了,他的精神和傻勁兒卻總能吸引到我。雖然阿甘的IQ僅僅是75,但是他卻單純以及簡單,更重要的他從未改變過自己的信念。他一直執著於自己的生活,並一生都在不斷的奔跑著,跑遍世界每一個角落。阿甘見證了黑人民權運動,上了前線,目擊了並且參與了開啟中美外交新紀元的 乒乓球 比賽,他僅僅是一個代表一個民族的小人物,但是卻生命隨風,執著永恆
在該影片中的母子之情也著實讓我感動,他的母親並沒有因為阿甘的智商低下而拋棄他,但是她卻做出了相反的抉擇,讓阿甘去接受更高檔的 教育 ,她不願別人看不起他。而正是這位偉大的母親,對於阿甘一生的影響是遠大的,默默地支持他並鼓勵他做正確的事情。
影片中的友情也是非常感人的,在期間,隊伍遭到偷襲,大家都各自逃命,但是阿甘一直都想著自己的朋友巴布,但是當他將一個個受傷的士兵都解救出來的時候,他依舊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摯友巴布。巴布死後,阿甘履行了承諾,到巴布家做起了蝦業,取得了成功並與巴布一同分享財富。對此真的深有感觸,友情也是需要感恩的,朋友對我所做的努力與對我的照顧和包容都是一種上天賜予的恩德。
當然,阿甘也有非常浪漫的愛情,同時他的愛人一直都是自己的初戀,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阿甘是個多麼純潔又重情的人。阿甘一生都在奔跑,同時也是在為愛情奔跑。幼年時的他,渾身戴滿支架的他,被同伴欺負,珍妮的「Run,Forest!Run!」讓他的人生第一次出現了奇跡,他擺脫了束縛,開始了自己的奔跑人生。到了期間,他依舊聽著珍妮的話,只要不對就掉頭跑,阿甘便這樣留住了性命,跑遍了全球,得到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不管阿甘在做什麼事,不管珍妮在最初有多抵觸他,但是他都是那樣單純的不去打擾她並默默的保護她,只要珍妮的一個喊叫,都會惹他心疼,並且不顧後果奮不顧身的去解救她。阿甘最終還是感動了珍妮,並在阿甘家的門口舉行了婚禮,雖然平淡,但是卻依舊感人,真摯。
阿甘就是這么一個誠實守信,重情輕財的人,雖然他愛的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但他仍然帶著小阿甘堅強地活著,阿甘雖笨,但他的人生是那麼的純潔無瑕,他那顆金子般的心,折射出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
那片潔白的羽毛又從阿甘的手中飛走了,但他堅信,不幸的背後一定是一片蔚藍的天空,那片美麗的羽毛將永遠在阿甘心裡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飛翔。
阿甘正傳觀後感大學4
看過《阿甘正傳》後,我想我應該安靜地坐下來寫下自己想說的。盡管我想千篇一律的寫阿甘如何如何傻卻又執著,如何重情義,如何痴情,但是站在一個女生的角度,我還是決定寫他愛了一生的女人,一個幸福的女人——珍妮。
珍妮最初應該也是善良的。在所有人都歧視這個靠支撐架才能走路的阿甘,不願意給他座位的時候,他站在車里孤獨無助的時候,她對阿甘說:「坐這里吧。」也許是因為她家境的貧窮和暴力使她也沒有什麼朋友的原因,也許只是同情的原因,讓她去幫助阿甘,自此成為了一生的朋友,最後甚至是她的愛人,這些珍妮當然還都不知道。也是她,「跑!阿甘!跑!」讓阿甘擺脫了吱吱呀呀的腳撐,同時也無數次免於了同學的欺辱。這也許也奠定了阿甘成功的一生。這時我想起外婆嘮嘮叨叨的話語:「不正常的孩子要離他遠一點,不要招惹麻煩上身。」
珍妮也只是為了夢想努力,方式不對的僥幸者。一開始我是討厭她的,他怎麼能自甘墮落,一次又一次拋棄那麼愛她、信任她的阿甘,我恨她恨的咬牙切齒,也許是我太過敏感和誇張,我憤恨地關了電腦,讓我可以繼續恨她,三天的情緒像漸變色一樣,終於平靜下來我又打開電腦繼續看下去,漸漸發現,其實是她也只是個普普通通為著自己努力方式不對而導致墮落的人。當時社會的黑暗,也讓我覺得,她的做法也許在那個社會也很普通吧,就像現在用盡各種手段想出人頭地而又沒有資本的女人人認乾爹一樣普通,至少珍妮還是個有資本的年輕人。她脫光抱著吉他在酒吧賣唱,她又拋棄了阿甘跟著至少她認為能讓她過得好的男人走,她在街邊賣唱賺錢,又被騙到酒吧像妓女一樣賣唱,最後吸了毒。我又想起外婆說的話:「無論怎樣,一定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好吧,外婆一定是讓我向好的方向發展。
珍妮現在我確定,她是愛著阿甘的。我之前一直不明白她為什麼一次次拋棄阿甘後又回來,也許真像之前她自己所想的,只是密不可分的朋友,兩個永遠不同世界卻仍可以在一起的朋友?當然不是,就像現在網路說的,男女之間沒有真正的藍顏紅顏,所謂的藍顏紅顏,一定有一方是深深愛著對方卻永遠邁不出那一腳跨到對方的界限,而另一方則獃獃的以好朋友的情感認為對方就是藍顏或者紅顏一樣,等到兩個人都邁開了跨越界限的步子,那就是最幸福的情侶,就像阿甘和珍妮一樣。珍妮在吸毒絕望的,想跳樓的一瞬間,我肯定,我真的肯定她想的是阿甘,是傻傻的愛著她,信任她一定會回來的阿甘,於是她就回來了,又跟阿甘在一起,度過了纏綿悱惻的一整晚,但第二天的離開讓我以為他永遠不會回來,結果她寄了封信給阿甘讓他去找他。女人心,海底針,我現在懂了。她是抱著什麼心態笑著臉迎接來找她的阿甘呢?我永遠都不懂。外婆還說:「女人要多長個心眼。」長多了心眼,心不就破了么。
我最終最終的確定,珍妮是幸福的,因為有永遠愛她的阿甘,有萬花筒一樣的人生經歷,盡管大部分都是不堪回首的,有著幸福安詳的最後人生,艾滋病也擋不住的幸福。這些就夠了。珍妮幸福之前承受的的會比現代任何一個女人都多,所以在最後對幸福的珍惜也是死命的,死命的去珍惜的。珍妮,做夢都是幸福的。
阿甘正傳觀後感大學5
阿甘的生命中有兩位女性一直給予他支持。一位是他的母親始終給予他偉大的母愛;另一位是與他青梅竹馬的珍妮用純真的少女情懷溫暖著他的心。
阿甘的母親對他的愛是無私的。為了使阿甘能同正常人接受同等的教育煞費苦心。她對阿甘說:「不要讓別人覺得他們比你強,你和別人都是一樣的」這對因為智力原因承受巨大心理負擔的阿甘無疑是最好的鼓勵。她讓阿甘不要相信所謂的命運:生活就像盒子里的夾心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你會吃到什麼口味。當阿甘接受大學畢業證書時,她在台下喜極而泣;當阿甘從軍歸來接受總統頒發的榮譽勛章時,她在台下為他鼓掌;母親看到兒子長大時,總是感到無比的欣慰,直到她將要離去躺在病床上看著功成名就的阿甘,仍然神色安詳:「別害怕,孩子,死亡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每個人都註定會死的,這點我知道,但作為你的母親,我想,我已盡了最大努力」她握住阿甘的手,微笑「我會想你的,弗瑞斯。
阿甘對愛情是忠誠的,即使在越南戰場上,他還是躲在帳篷里堅持每天給珍妮寫信,後來他又給自己的十二艘捕蝦船全都命名為「珍妮號」愛是一種感覺,與智力無關,就像阿甘後來挽留珍妮的一句話:「我雖然不聰明,但我懂什麼是愛」。我相信珍妮對阿甘也是存在愛的,貫穿阿甘整個少年時期的都是珍妮那句「跑啊,弗瑞斯,跑!」她這么一喊讓阿甘逃避了麻煩,也發現自己「跑」的潛力,直到為要去越南戰場的阿甘告別她也依然是這句話,淡淡的語氣下卻飽含溫情。
影片最後,珍妮問及阿甘生命中最美的事物時,阿甘回答是暗夜中的星星,黃昏中的落霞,沙漠中的朝陽。珍妮輕嘆一聲說:「我那時要是和你在一起就好了」阿甘說:「你一直都是啊。」這一幕最令我感動!
阿甘用他單純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就變得簡單純凈起來。
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知道得少,反而有收獲,知道得多,反而會迷惑……所以單純的人容易成功!阿甘善於把所有的問題都簡單化,簡單單純到了只剩下直奔成功。聰明反被聰明誤,再聰明的人都無法完全認清世間萬象,運轉再快的頭腦,也跟不上世界萬物的變化。對於生活他沒有太大的野心,僅僅只是盡力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好,一心一意的他也獲得了成功。
人生短短數十載,稍縱即逝而又變幻莫測,但只要有顆象阿甘一樣善良,勇敢,誠信,有情有義的心,那樣的人生最終註定燦爛輝煌,至少是無悔的!
阿甘正傳觀後感大學相關 文章 :
★ 阿甘正傳觀後感大學生
★ 大學生阿甘正傳觀後感
★ 《阿甘正傳》觀後感1000字五篇
★ 《阿甘正傳》觀後感500字五篇
★ 阿甘正傳觀後感精選6篇600字
★ 阿甘正傳觀後感2000字
★ 電影《阿甘正傳》觀後感800字5篇
★ 阿甘正傳觀後感範文5篇
★ 《阿甘正傳》觀後感精選5篇
★ 阿甘正傳觀後感精選範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⑤ 電影觀後感
電影觀後感500字(精選92篇)⑥ 電影小天使救媽媽觀後感
電影小天使救媽媽觀後感如下:
在孩子成長道路上,作為媽媽的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能力,才能更好地陪伴我們的孩子前進,媽媽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花若盛開,蝴蝶自來。走進育心的人不得不說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拿到了走進幸福大門的鑰匙。
電影小天使救媽媽講述的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部分人的縮影,因吝嗇錢或者是愛錢而忽略了身邊一切,對人或事漠不關心,而自尋煩惱,無從找尋快樂的真義。影片拍得十分成功,演員的出色表演令影片添色不少。
小天使救媽媽,講述了一個真純可愛,天真浪漫的小天使在媽媽病重後捐獻血細胞,為救媽媽,他告訴了我們,人間薄涼就自己親媽媽,他的無畏與堅持與驕傲與自豪,我們要學習小天使救媽媽,中小天使的所作所為,他是我們所有學生兒童的代表。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知識一天天豐富,彷彿農民看見自己的莊稼日漸成熟,母親的心裡是充滿幸福、喜悅的。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
世上有一種愛,它博大無私;人間有一種情,它庄嚴神聖。它使我魂牽夢繞,它使我幸福一生。它
像大海一樣廣博,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甘甜,像蠟燭一樣無私,像時間一樣無止無境。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⑦ 《寶貝,別害怕》觀後感作文
作文《別害怕與眾不同》你可以寫與眾不同的原因然後用例子闡述可以寫成議論文
⑧ 小學五年級電影觀後感500字
今天上午,我們返校檢查作業,其間我們看了一部50年代的電影,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董存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講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種種原因的困擾下,終於參加了當地抗日自衛隊,同年參加了八路軍。在隊伍中,董存瑞和他的夥伴都不滿20歲,但卻有著驚人的膽識和勇敢的魄力,在戰斗中他屢次立功,讓連長和隊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後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在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後,敵人隱藏在圍牆外干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面對敵人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乾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葯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看完電影時,我的心中感慨萬千。一個年僅19歲的青年,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為戰斗奉獻出寶貴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進革命隊伍、入黨等過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難,但他還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標。當他在炸暗堡時,那種為革命事業奉獻、為祖國和人民付出的勇氣深深的打動了我。
現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歲,卻比我強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膽量、勇氣、思想都是我所不敵的。他只是一個上了幾天學的青年,但有著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的精神,比我們要優秀許多。
想想現在的我們,衣食無憂,在老師、家長的關愛下成長,我們沒有經歷過董存瑞那樣的困難,也沒有為中國奉獻出什麼。但我們也應該為中國、為人民作出奉獻,現在我們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們奉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董存瑞為中國的發展奉獻出的生命;才能對得起那些為革命事業、為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戰士們。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戰士吧!是他們為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想想他們,誰不願意在家中和親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們還是為了中國的發展、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戰場、打硬仗,也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想到他們那奉獻精神,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為中國、為人民做奉獻呢?
從這部電影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人就應該向董存瑞那樣,為祖國、為人民奉獻,有一種無私的愛國精神和奉獻精神!
董存瑞——一個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共產黨員。董存瑞——一個頂天立地的革命戰士!
⑨ 寶貝別害怕觀後感400字怎麼寫
昨晚又從看了一次美國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曾經被辛德勒破幾百萬家產救贖一千多猶太人感動不己,而昨晚看的感悟就完全不一樣了,揪心的槍聲,冒著黑煙的焚屍爐,無助的人們,殘忍的德國人,慣穿整個影片,比起被屠殺6000000的猶太人來說,微不足道,不足掛齒,閃現的丁點人性被屍山血海碾壓。二十個南京大屠殺啊,其實問題不是出在一個狂熱的希特勒身上,而是德國日耳曼民族的狼性,血腥而殘忍,盡管這個民族在科技上有突出建樹,但同樣在毀滅人性上也首屈一指,這個民族是受戰敗壓制,如有朝一日翻身,會更加殘暴,因為基因上的狼性是無法改變的。人們往往會忘記傷痛,現在人對德同樣崇拜有加,而對二戰犧牲兩千萬人,對戰勝德國突出貢獻的前蘇聯頗有微詞,這個才是不看事實的洗腦。日爾曼民族和大和民族都是狼性民族。這兩個民族不應存在在地球之上。
所幸我們這代人沒生活在哪戰爭年代,沒經歷過戰亂和流離失所,經常寫中國人這樣悲哀 哪樣悲哀的人,應該寫寫猶太人,面對死亡而無助的悲哀,德國人喪失人性的悲哀。
⑩ 《寶貝,別害怕》觀後感作文,緊急求解
昨天陪大寶看了一部公益電影《寶貝,別害怕》,起初是抱著完成老師任務的心態看的,因為不知道電影要講什麼,後來發現真的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它的教育意義重大,它所講述的跟每個孩子每個家長都息息相關,不容忽視!
電影以「青少年預防意外傷害智勇大沖關」比賽為主線,教育青少年拒絕誘惑,遠離危險,增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及能力為目的。
感觀整個影片都很樸素,唯一的特別之處,是設有兩個特技小超人,一個好,一個壞,我且把它們叫做正能量,負能量。其實兩個小超人就是每個人心中的善與惡,正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影片也教育我們很多,比如好奇心會害死貓(野泳溺水),不要隨意跟陌生人說話,遇事要沉著冷靜隨機應變,要團結,要以人為善,但也要能識惡(比如片中的人販子),更不要因你的善良而讓自己受到傷害……
影片最初是一組每年青少年意外傷害致死或致殘數據,數字大的觸目驚心!其中有講到交通意外,拐賣兒童,溺水,失火,爆炸,抓小偷,電信詐騙等等,幾乎涵蓋了意外危險負能量的方方面面。
劇中大人及小孩的安全意識和處理危險的能力都很不錯,而且大多數人都熱心善良,所幸並沒有釀成大禍。印象最深的要數拐賣跟溺水的兩個片段,而現實中遠沒有如此幸運!如果現實能像影片中那樣,小孩遇到危險,都能沉著冷靜隨機應變,旁人不冷漠,報警的報警,救人的救人,搶救的搶救,整個事件有條不紊,那麼悲劇的發生將大大降低!
作為家長,或許我們改變不了什麼,但是面對意外傷害,面對危險,我們要竭盡全力,首先要教會孩子們拒絕誘惑,具體要怎麼教,我建議多看幾遍電影,跟孩子一起學習,遠離危險,將危險的發生率降到最低。如果一旦真的發生危險,處理緊急事故的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而這絕不是一場沖關比賽就能學會的,這是每個家長,以及孩子們一生的必修課,而整個社會,責無旁貸、任重道遠!